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6篇

时间:2022-11-25 15:5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6篇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  心理描写的两种方法  黄军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卷),期】2011(000)004  【摘  要】@@表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6篇,供大家参考。

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6篇

篇一: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

  心理描写的两种方法

  黄军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卷),期】2011(000)004

  【摘

  要】@@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有很多:如通过渲染环境气氛来烘托,通过描写语言或动作来表现,或者用神态、细节来暗示,或者作者从旁叙述等等.但这些都是侧面的表现手法,必须熟练地结合其他手法才能奏效.下面介绍两种直接描写心理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它们简单易行,而且有效.我们姑且把它叫做"百感交集"和"心潮起伏".

  【总页数】2页(P10-11)

  【作

  者】黄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中学,215228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多样的心理描写,丰富的人物情感——“心理描写”写作指导[J],魏得强;2.多样的心理描写,丰富的人物情感--“心理描写”写作指导[J],魏得强

  3.性心理描写的成功范例——论性心理描写在《白鹿原》中的重要作用[J],徐洪军

  4.简析打开一切文学艺术之门的金钥匙——心理描写浅谈《穷人》中的人物心理描写[J],姚永红;5.心理描写的两种方法[J],黄军

篇二: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

  心理描写的方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1

  心理描写的方法

  着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灵是无比丰富的世界,而文学是表现人的心灵的艺术,在文学的世界里,人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让我们打开心扉,让心灵对话。心理描写要做到:细致、具体、真挚、细腻。

  一、心理描写的方法

  1,直接心理描写

  (1)内心独白法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

  例如: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张爱玲《十八春》片段:

  她母亲那一套“妈妈经”,她忽然觉得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有个孩子就好了,借别人的肚子生个孩子,这人还最好是她妹妹,一来是鸿才自己看中的,二来到底是自己妹妹,容易控制些。

  母亲替她出主意的时候,大概绝想不到她会想到二妹身上,她不禁微笑,她这微笑是稍微带着点狞笑的意味的,不过自己看不见罢了。

  然后她突然想道:“我疯了,我还说鸿才神经病,我也快变成神经病了!”她竭力把自己那种荒唐的思想打发走了,然而她知道它还是要回来的,像一个黑影,一只野兽的黑影,它来过一次就认识路了,咻咻地嗅着认着路,又要找到她这儿来了。

  她觉得非常恐怖。

  (2)用梦幻,巧妙地发出心灵的呼唤。(幻觉描写)

  幻境是反映人物心理的一种特殊而又新颖的表现方式。它常常是一种尚未有过,却可能出现的生活现象的形象表现。

  还是以上面那位同学的“紧张”为例。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例如: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沈从文《萧萧》

  天晴落雨日子混下去,每日抱抱丈夫,也帮同家中作点杂事,能动手的就动手。又时常到溪沟里去洗衣,搓尿片,一面还捡拾有花纹的田螺给坐在身边的小丈夫玩。到了夜里睡觉,便常常做这种年龄人所做过的梦,梦到后门角落或别的什么地方捡得大把大把铜钱,吃好东西,爬树,自己变成鱼到水中各处2

  溜,或一时仿佛身子很小很轻,飞到天上众星中,没有一个人,只是一片白,一片金光,于是大喊“妈!”人就吓醒了。醒来心里还只是跳。

  吵了隔壁的人,不免骂着:“疯子,你想什么!白天玩得疯,晚上就做梦!”

  天亮后,虽不做梦,却可以无意中闭眼开眼,看一阵在面前空中变幻无端的黄边紫心葵花,那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萧萧从此以后心中有个“女学生”。做梦也便常常梦到女学生,且梦到同这些人并排走路。仿佛也坐过那种自己会走路的匣子,她又觉得这匣子并不比自己跑路更快。在梦中那匣子的形体同谷仓差不多,里面还有小小灰色老鼠,眼珠子红红的,各处乱跑,有时钻到门缝里去,把个小尾巴露在外边。

  有一天,又听人说有好些女学生过路,听过这话的萧萧,睁了眼做过一阵梦,愣愣的对日头出处痴了半天。

  (3)感觉描写

  发卷的同学向我走来了,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飞快,呼吸也“扑哧”“扑哧”十分粗重,眼睛紧盯着同学手中的卷子。他走到我的跟前停了下来,我的心“呼”的一下吊到了嗓子眼,呼吸也仿佛停止了,血液“哗”全涌到脑门上。

  法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片段:

  可是她呀,生活好似天窗朝北的阁楼那样冷,而烦闷就像默不作声的蜘蛛,在暗地结网,爬过她的心的每个角落。

  然而在她的灵魂深处,她一直期待意外发生。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的生活的寂寞。好像沉了船的水手,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她不知道什么地方有机会,哪一阵好风把机会吹到跟前,把他带到什么岸边,是小船还是三层甲板大船,满载忧虑还是满载幸福。但是每天早晨,她醒过来,希望当天就会实现,细听种种响声,一骨碌跳下床,纳闷怎么还不见来,于是夕阳西下,永远愁上加愁,她又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4)用神态、语言、动作等,反映内心的状态

  一个人的思想的波动,往往能够从人物的言语神态中表现出来,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通过抓住人的形态的变化来刻划心理活动,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作方法。

  例如: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沈从文《萧萧》:

  到秋天,屋前屋后毛毛虫都结茧,成了各种好看蝶蛾,丈夫像故意折磨她一样,常常提起几个月前被毛毛虫螫手的旧话,使萧萧心里难过。她因此极恨毛毛虫,见了那小虫就想用脚去踹。

  (5)用景物自然地折射内心的感受(环境衬托)

  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人物的性格、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古诗文中就常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心,也常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伤之感,这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收到“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教室里乱哄哄的,不时传来“唉”、“唉”的叹气声,有人在问:“多少分多少分”“XXX,70分!”一个羡慕的声音在喊着。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5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鲁迅《社戏》)

  二、心理描写词汇积累:

  心如刀割

  心事重重

  大发雷霆

  欲哭无泪

  暴跳如雷

  心烦意乱

  心神不安

  乐极生悲

  怒不可遏

  心急火燎

  心急如焚

  惶恐不安

  喜形于色

  手足无措

  惊魂未定

  提心吊胆

  惊慌失措

  如坐针毡

  惊恐万状

  战战兢兢

  心惊肉跳

  魂不附体

  无精打采

  欣喜若狂

  抑郁寡欢

  扬眉吐气

  幸灾乐祸

  心悦诚服

  乐不可支

  做贼心虚

  心有余悸

  喜出望外

篇三: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1)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此外还有: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四、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注意四点

  1.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2.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

  这

  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3.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4.写场面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

  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要点:

  在场面描写中,人物不能是一个,必须是很多个,并且要以人物描写为主,场面为辅.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注意:群体描写+个体描写

  小说各种手法及其作用

  一、写作手法(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推动情节发展.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二、表现手法:

  【衬托】所谓衬托即把两类或同一类不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或对比或映衬,使主体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一、以环境衬托人物

  二、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对比】作用:突出人物(对比物)的特点(性格、品质),起突出强化的作用,彰显主题。

  一、环境的对比

  二、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对比

  三、主要人物的前后对比

  《史记》非常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先看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好勇斗狠、脾气直率的项羽,与狡诈多智、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截然不同。两个都见过秦始皇,都说过一句不甘于现有地位的话,但说法却大不相同。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真是率直,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含蓄,却不怀好意.两个人先后入驻咸阳,刘邦从谏如流,不入秦宫室,封其资财府库,与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项羽则屠杀掳掠。肆意而为.有人劝他称霸关中,他听不进去,还杀掉嘲笑他的人。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如画出。

  《吴太伯世家》里的夫差与《越王勾践世家》里的勾践,又是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夫差骄傲自大,爱好美色,喜听谗言,外逞武功,内耗民财,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勾践却卧薪尝胆,苦思复国,对外卑辞厚币,结纳邻国,对内则强兵富国,最终灭吴称霸.

  【悬念】

  亦称“紧张"。根据观众看戏时情绪需要得到伸展的心理特点,编剧或导演对剧情作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它是戏剧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读者兴趣的一种主要手法。

  引发下文情节,激起观众的情绪。二是悬念有助于情节的展开。

  【照应】

  照应: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三、修辞手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的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满论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

  反复: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

  反问: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

  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

  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篇四: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

  写作技法

  时间:2021.03.01创作:欧阳语

  心理描写的7种方法

  在写作时,深入刻画人物心理,可使人物更加丰满,使

  角色的转变更加流畅。通过人物心理委婉地表达主旨,可使

  读者有更深层的共鸣和对主旨的理解。

  1.直接描写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

  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

  如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中的如下片断: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

  鞋?

  “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

  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

  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这样的心理描写就属于直接描写式,它非常恰当地将陈

  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值得强调的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切合

  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文段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文童沉闷,有损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2.抒情独白

  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

  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如王愿坚《粮食的故事》的如下片断: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

  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

  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

  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

  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

  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

  可是,不这样又不

  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

  孩子替不了我呀!……

  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

  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

  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

  3.

  梦境描绘

  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

  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童的主题等。

  梦境描绘的文字一般较多,下面选一较短的进行说明。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菌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

  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

  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

  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这是曹雪芹《宝玉挨打》中的文字,作者通过梦境揭示

  出了宝玉关心体贴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

  征。

  4.

  心理分析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

  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如莫汩桑在小说《项链》的如下片断:

  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

  人追求。

  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5.

  行动表现

  通过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

  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施耐庵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林冲听说陆谦追杀

  至沧州,不觉大怒,于是用了"买"〃带〃"寻〃等几个连

  续的动词,表现出林冲报仇急切的激愤心理。

  6.

  环境衬托

  衬托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写要求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紧扣

  人物的心理,最好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墨,将人物的悲喜之情恰当地衬托出来。

  7.

  幻觉展现式

  这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

  画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童的主题。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

  女孩》中的如下片断: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

  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

  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

  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

  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

  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

  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以上的幻觉描写,很好的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

  温饱渴求的心理。

  时间:2021.03.01

  创作:欧阳语

篇五: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

  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

  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记叙文的

  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4)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表现方法(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

  (一)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

  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A、借景抒情:

  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B、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C、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D、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A、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1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14、衬托或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15、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6、以静衬动:突出了事物的动态(热闹、灵活、敏捷等)特征。

  17、以动衬静:突出环境静谧、安静、寂静的特点。

  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19、白描:不用华丽的辞藻,用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20、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21、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个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二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22、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23、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24、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合的实际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

  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用现代的观点来说,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等

  (二)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1、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

  语言描写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2、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3、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4、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

  心理描写作用:1、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2、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3、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4、深化作品主题。

  外貌(肖像)描写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2、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3、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动作描写作用:1、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例如:蹑手蹑脚的走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作用: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生动

  A、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B、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

  (一)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画图表、类比、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更具体、更详细。

  2、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3、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功能)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使

  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7、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8、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9、画图表(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

  10、配图:再说明具体物品时,为了让读者对物品有视觉上直观的感觉。配以具体图片,可以省去物品外观的具体描写。

  (二)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

  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阅读的答题技巧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某种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或突出,答题格式:强调了……

  或

  突出了……

  5.反复:加强语气,答题格式:强调了……

  说明方法: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

  ××

  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通过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__××__比作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说明语段的作用

  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的××论点

篇六: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中的心理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刻划人物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对众多人物的写法也是各不相同,便是对同一人物也运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小说在塑造林黛玉这一形象时,就运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以及心理描写诸多手法。关于语言描写与肖像描写已经有人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本文仅就心理描写及其作用作一浅析。

  一、初来荣国府

  “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段文字极其生动地刻划了黛玉的心理。试想,贾府是“翰墨诗书之族,钟鸣鼎食之家”,荣盛之极。三等仆妇已然如此,大小主子之奢侈排场就可想而知了。而自己却“上无父母教养,下无兄弟姊妹扶持”,此来寄人篱下,自然要谨小慎微,不能贻人口实,授人以柄。可以说黛玉的谨小慎微之中有满怀凄凉的自卑,也有极其敏感的自尊。自卑、自尊、谨慎使得黛玉的心理颇为复杂也颇为矛盾。

  二、会见王熙凤

  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黛玉对此感到纳闷:“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我们知道贾府里等级极为森严,仆人尚且分为三等,那么主子也定有亲疏远近。老祖宗在此如君临天下,甭说一般的仆人,就是主子们此时也是缄口不言,沉默不语。因为贾母尚处于晚年丧女的悲痛之中,这个时候高声喧哗,那不是自讨没趣吗?所以无论是主子还是仆人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而这与王熙凤高声喧哗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别人不敢先声夺人,王熙凤却敢,这说明了什么?王熙凤肯定是非同寻常之人,因为只有“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她的非同寻常的举动正显示了琏二奶奶极其特殊的身份,倍受尊宠的地位,同时也表现了她极为泼辣的性格。黛玉初来乍到,不了解个中详情而感到纳闷自在情理之中。也正是这纳闷反衬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炙手可热。

  三、拜见王夫人

  黛玉辞别邢夫人,前来拜见二舅舅贾政,至正内室“荣禧堂”无人,至东厢房“老嬷嬷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黛玉知道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不仅表现在富贵气象上,更表现在府中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贵贱有异上,所以她“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可见极就连坐在何处她都小心翼翼,绝不肯草率从事。待到拜见王夫人,黛玉发现“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她“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黛玉便向椅上坐了。”按理说,黛玉远来是客,便是坐了东边上首贾政的座位亦不为越,但黛玉仍没有坐,而是坐在炕下的椅子上,因为她不想贻人口实,惹出是非。“料定”便极其细腻表现了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

  四、宝黛初相会

  在贾母处用完晚饭后,黛玉等人正陪贾母闲聊。这时,“外面一阵脚步响,丫环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个惫懒人物,懵懂孩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这几句相当精彩地写出了黛玉心理变化的过程:由于王夫人先入为主的介绍,黛玉确实不曾对宝玉存有好感。既然舅母说宝玉是“祸根孽胎”“混世魔王”,黛玉料想其言必定不谬,否则亲身母亲也不至于如是说。正因为如此,在宝玉即将出场之际,黛玉才存好奇之心:宝玉到底何等人也?耳听是虚,眼见方能为实。但她又转念一想,既然宝玉如此涎皮赖脸、冥古不化,那还有见的必要吗?不见也罢,省得又招得一身闲气。

  可没曾想,宝玉一亮相,黛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如此!”黛玉吃惊的是没想到眼前这个“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玉树临风美少年竟就是宝玉。看来王夫人确是在“信口雌黄”,其言纯属无稽之谈。“见过一般,眼熟如此”则表明黛玉与宝玉产生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心灵感应,达成了感情上的默契。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心灵感应呢?小说第一回曾提及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有过一段“木石前盟”,正因为他们二人前世有盟,今世有缘,他们相见才会“心有灵犀一点通”。但是尽管黛玉大吃一惊,但由于她初到荣府谨小慎微,她也只是心下想想而已,却不敢轻易说出声来,以免有唐突张扬之嫌。

  以上这些心理描写不但细致入微地刻划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使得黛玉的形象日趋丰满,而且从侧面衬托了王熙凤、贾宝玉,使他们的个性更为张扬,从而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以毫不夸张说本文的心理描写的成功运用取得一箭双雕、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

推荐访问: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 描写 表现手法 心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