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16篇)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走访贫困户记录内容 篇一 今天和本局职工XX走访下XX组的XX家。XX家就在旧州万亩大坝边上,他家背山面水,余黄公路和舞阳河从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1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走访贫困户记录内容篇一
今天和本局职工XX走访下XX组的XX家。XX家就在旧州万亩大坝边上,他家背山面水,余黄公路和舞阳河从门前穿过,交通十分便利。这是一栋两层楼的砖房,门前是一望无际、一马平川的稻田,视线极为开阔,心情豁然开朗,走访这样的贫困户没有了之前沉重的心情。在他门前,我们叫了几声,没人答应,XX打电话给他,他说在外面干活,马上就回到家了。
等了十多分钟,他回来了。我们说明来意,他进屋拿出服务手册和收入手册,XX给他点了一根烟,我和他一个询问一个登记。XX今年已经61岁了,老伴也有54了。儿女们都已成人,各自成家,自立门户,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人。从外表看,他身体虽然精瘦,但语音洪亮,底气很足,绝不像六十多的老人,可以看出他是长年从事劳作的人,身体十分健康。也健谈,在谈到收入的时候,他没有避讳,告诉我们,他向银行贷了款,今年养了8头牛。他说,现在国家对贫困户有很多优惠政策,今年没有种水稻和其它粮食作物,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心全意要把这8头牛伺候好,指望它们将来能卖个好价钱,把国家贷款还了,剩下的钱再来发展养殖。从交谈中,可以看出,这个老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们开玩笑问他,子女每年拿不拿点钱给他?他说,儿女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趁着自己还在身强力壮的时候努
力一下,不想给子女们带来负担。当我们再问到他养的牛愁不愁销路?有多少收入时,这个精明的农村老头说,现在养的牛好卖得很。至于有多少收入,他笑着说,这个嘛,保密!从他的笑容中,我猜测,收入肯定不错。这真是个浑身洋溢着正能量的农村老头!
从他家出来,我们心情都很轻松。XX这样的建档立卡户,没有等、靠、要,而是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与贫困作斗争,真是值得我们尊敬。像他们这样的贫困户,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用他们的成功事例,鼓励其它贫困户在上级的帮助下发展生产。同时,对他们在资金等各方面也要给予大力扶持。鼓励这部分人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示范户、带头人,支持他们带领乡亲抱团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
后记:许多年后回头看,中国的扶贫攻坚绝对算得上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件!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人类与贫困作战的艰苦战役。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看不到弥漫的硝烟,听不到隆隆的炮声,但其激烈和艰难的程度绝不亚于充满刀光剑影、真枪实弹的真实战场。之所以说它伟大,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正带领、指挥着占人类七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与贫困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
这几天的走访,感受颇多。中国的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个体的致贫困原因、脱困需求不尽相同。作为扶贫攻坚的决策部门只有深入调研,深层思考,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政策执行部门
不折不扣地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好,落实细,落实到位,广大乡镇一线的扶贫工作者将贫困户当作亲人、家人的情怀,因人施策,真情扶贫,“哺乳”式和“输血”式扶贫并举并重,才能打赢这声攻坚战!
篇二
今天要陪妻子走访XX村罗家院组的田景龙,他是爱人的走访对象。听说我们要到他家走访,在凯里务工的他执意要回来和我们见面。和他上次见面还是在10月份,当时他的父亲因为生病在县医院住院,我陪着妻子到医院看望了他们父子。
罗家院是旧州镇深度贫困村,地处余黄公路边上,交通还算便利。举目远眺,整个寨子沿山而建,黑瓦白墙的房子散布在山间、林中,错落有致,加之公路两边高山森林茂密、植被葱茏,真是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他家就在寨头上,极易寻到。我们是比田景龙先到的。因为上次和他父亲见过面。他的父亲认识我们,便招呼我们在田景龙家门前的院坝里坐下。趁着妻子和他父亲说话,我环顾四周,打量他家。他的家是一座两层砖混结构的房子,房子外墙上贴着白磁砖,虽然院坝铺满碎石,没有打成水泥地,但院坝边上种着些许花草,整个院落显得干净、整洁,可以看出主人还是比较有生活情趣的。我心想:看这个样子,他家应该脱贫了吧。正在这时,田景龙也到家了。他向我们表达歉意,说来晚了。我们坐在院坝里开始交谈。这个衣着得体的中年汉子,还算健谈,从交谈中得知,田景龙是1973年的,比我小一岁,前
年因为车祸,右腿落下了残疾,办理了肢体三级残疾证。就是因为残疾,在凯里务工的他,虽然年龄不大,但十分不好找工作。他家共有一子一女,一个在镇里上高中,一个在凯里上职校,老婆就在女儿读书的学校打零工度日,加上老父亲经常生病,虽然父亲不和他们在一个户头上,但父亲生病哪有儿子不管的道理,所以,日子过得也是挺艰难。他可能是看出了我们对他家经济收入的质疑,拉着我站了起来,介绍说:毛老师,你看我这栋房子修几年了,就是因为经济接不上,房子里面的窗子、门都没安装。说着他推开了房门,我惊呆了,确实,这座看起来外表不乏洋气的房子,里面所有的后门窗都只是用木板随便钉了一下,一个门窗都没安装,窗户只是订着塑料薄膜来遮风,有的地方已经破了,风一吹,呼呼作响,可能长久没人打理,后门脚的地面有的地方已经长了青苔。他又说:我们在外面打工,有活的时候,一个人一月一两千的工资,没活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两个娃娃读书,收入来源差,哪个不想把家搞得好好的?娃儿们放假都不愿回家,说家里都没学校好,作为家长,我真是惭愧!我相信他的话,没有谁不想把自己的家建设好!刚才,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真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看来这里村民的贫困和这里的自然美景是极不相衬的。我们继续交谈,了解到,他有移民搬迁的想法。同时,他也表示,如果政府给他贷款,给予经济上的扶持,他也想回家创业,搞养殖种植都可以。
在回来的路上,我提醒妻子明天不要忘了向学校追踪他子女
的教育资助落实情况,帮助他向有关部门咨询移民搬迁和贷款的事宜。像田景龙这样自身有发展生产的需求、动力、能力的贫困户,在外务工收入不稳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今天脱贫了,明天就有可能返贫,国家应该给予这部分有发展需求,无发展资金、技术的贫困户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扶持,帮助他们具备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真正、稳定的脱贫。
篇三
走访完元林组其它五户贫困户,夜幕已开始降临,我来到了元林组最后一家——潘秀德家。潘秀德家只剩母子俩了,母亲杨治英已经86岁高龄了,他本人也已经64岁,属于无劳动力的人家。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旧州镇XX村元林组潘秀德家了。说实话,来一次我的心就痛一次。潘秀德的家距离寨子主干道20米,靠这条宽度不足1米,坡度有40度左右的“路”与寨里的主干道相连。这短短20米的路,几乎可说是一条“天路”,基本上隔绝了潘秀德母子俩与外界的往来。这条道,虽然距离不长,可又陡又滑,逢到雨天简直无法通行。特别是这段时间,秋雨绵绵,小道上长满青苔,像我这样身强力壮的人几乎都是手脚并用才爬上了他的家,我实在难以想像他们母子俩如何从这条道上进出。与其说这是一条“路”,倒不如说是一条“夺命通道”,稍有不慎跌倒的话,轻则伤筋动骨,重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
眼前这座屋檐低矮、光线阴暗、四壁透风,60平方米的木
房就是他的家,门前没有院坝,墙壁用普通的木工板、几颗大铁钉简单订上去。虽然村里去年安排了危房改造项目,有几千块钱,但是他也没有推倒重修的能力,只能购买木工板简单修缮一下应急。潘秀德没有邀请我进屋坐坐。明白我的来意后,他像前两次一样,拿了两根板凳和我坐在了大门口。我用余光瞟了一眼屋内,由于光线太弱,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见堂屋里好像有一张木桌和几根小板凳。他的双手在胸前来回搓动,喃喃地说,不好意思哈,家头太黑,看不倒,只能让你坐在外面了。我按照工作要求详细询问一年来他家的收入支出情况。虽然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面对我的询问,他竟有些腼腆和羞涩。通过了解才知道,他和母亲均已经高龄,身体健康状况差,没有劳动力,平日里天气好的时候他就做点简单的农活,母子俩相依为命,主要依靠国家养老保险和低保勉强度日,真的让人心酸!交谈中,不知什么时候,潘秀德的母亲也来到我们身边,靠在大门口认真地听我们交谈。这位皱纹爬满脸庞、已是耄耋高龄的苗族老妈妈显然也想和我们搭搭话,但她年纪实在太大了,只看见她嘴角开合,却无法听清她在说什么。看着她眯缝的双眼流露出的孤独和渴望,我想,也许是因为门前这条“天路”,使她与世相隔了太长的时间;也许她上一次走出这个家门,还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吧;也许,她除了每天跟儿子交流外,就再无他人了吧!
从他家出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开着车,我思绪万千,既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我完全未曾想到竟然还有这么贫困、生存条
件这么恶劣的人家。欣慰的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正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明天,我该好好地把他家情况向村里、镇里反映反映,像这样的贫困户真的需要国家长期实施兜底政策,需要国家终身帮助!
篇二: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干部走访贫困户记录干部走访贫困户记录(一)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高城镇机关干部深入到87个村,开展“贫困户大走访”活动,认真调查、收集群众情况和需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走访过程中,镇机关干部边走访,边将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记录,详细了解贫困对象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还就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收入来源、人口状况、致贫原因、如何帮扶等相关问题做详细调研。针对贫困户的需求和愿望,梳理汇总,及时反馈,因人而异制定“精准”帮扶方案。
据了解,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高城镇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全体干部纷纷伸出友爱之手,为帮扶的贫困群众送去万元帮扶物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困难人群的爱心,向困难群众表达了全体干部的浓浓爱意,让贫困户树立起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干部走访贫困户记录(二)今天上午我和驻村干部一起来到了州交通运输局“三万”活动及精准扶贫驻点村建始县三里乡香树湾村4组,与党员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交流讨论的气氛至始至终轻松、热烈,他们畅所欲言,不仅道出了心声,而且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基层的意见实实在在。有的反映村组沟渠堵塞了、鱼塘关不住水了,有的提出小组道路不好、雨天出行困难,有的认为村支两委干部履职不到位,谈出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该村住宿的日子以来,与村民们交往谈心,了解到许多在单位所得不道到东西,深深地感动不开展“三万”活动怎么会有这样的收获。党员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抹下面子,与村民朋友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交朋友,才能密切干群关系。
走访至老党员向承鼎家中,全家4口人,小儿子智力残疾,祖孙三代同堂,居住在一栋较旧的平房内,由于地基深陷,房屋已成危房,但无钱修缮。家中只有1亩薄田,仅能作为饲料地。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儿子外出做工的收入,自己也在外做临时工挣点小钱补贴一下家用。老人今年已经70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时常要打针吃药,因为没住院,药费不能报销,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尽管生活艰辛,老人还是比较乐观豁达,他要求儿子不管生活多艰难,一定要走正路,也尽量不要给政府和集体找麻烦。问到老人最大的愿望时,老人说,孙子就要成家了,但是房子成问题,要是有钱能把房子翻修下就好了。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香树湾村无产业发展,主要经济来源为村民外出务工收入。一是农民自身投入不够。随着党和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惠农补贴越来越多,部分农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性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传统逐步缺失,自我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缺乏,严重阻碍了农村建设发展。二是因学因病返贫,贫困程度加深。部分农户因子女入学、遭受自然灾害、家庭成员生病入院、致残等情况,原本脆弱的家庭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医疗费而返贫,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是增收渠道单一,产业效益低下。农业生产受地形及水源影响,主要发展玉米、红薯、土豆等几种传统农作物种植和鸡、鸭、猪、羊等庭院式小规模禽畜养殖,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型,且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投入不足,形不成规模和经济效益。此次走访活动,加深了我们对基层群众的了解,感受到了群众的疾苦冷暖,是我们“三万”活动为群众办好实事的基础和前提。下基层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不仅仅是有着基层情况和群众意愿,同时也是基层干部对群众感情的真实记录。不仅要嘴上说着老百姓,更要心里想着老百姓。要做百姓的贴心人,要带着感情下基层,带着感情去倾听百姓呼声、了解百姓的困难,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好“三万活动”,多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三万活动”更加深入人心。干部走访贫困户记录(三)3月14日
星期四今年,市委组织开展
“学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活动要求有关部门联村联企,领导联点联项,干部联户联人。今天上午,局领导研究确定把联村事项的点放在排掌村,排掌村是我局对口建设的扶贫点,现在已进入扶贫工作第二个年头。作为建扶工作干部,我从心底里为之高兴,联村点的确定再一次彰显了局领导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更能够为排掌村多做些实事。3月15日
星期五
昨天市局确定了作风建设活动联村点,主管领导系统工会王瑞良同志决定今天到村里去调研贫困户情况。上午10点,我和王主任一起乘车前往村里,经过1个多小时路程的颠簸到达了涟源石马山镇排掌村,老远就看见村支书梁建社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会同村委其他主要成员村主任和秘书等一班人就联户帮扶工作沟通了情况。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312户,人口1194人,劳动力484人,外出打工26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97户,参保率%。
20XX年全村共有贫困户159户,享受低保73人。贫困户中有16人残疾,8位孤寡老人,无房(危房)户39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480元。
在村支书的引领下,我随王主任走访了10多户村民,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结构简陋,家里的壮劳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带着孙辈们留守。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节俭,家居却收拾的很整洁,老人们说要给孙辈们提够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好好读书,让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安心做事。我想,老人说的几句朴实的话,就是我们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朴实的优良传统啊,不管他们自己生活的多么艰难,却一心想着不能苦了儿孙。一路走下来,看了这许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为之一振,止不住一种辛酸的滋味涌上心头。
8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2000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梁支书还给王主任介绍了这两年排掌村学生高考的情况:去年村里考取了7名大学生,今年又考取了5名,这是村里多少年来从未有过而最值得喜庆的一事情。他高兴地说:是因为你们来搞扶贫工作给排掌村带来了福音,地税局先后送来了1万元大学生助学金,我和村委一定会关注这些大学生家庭,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地税局领导和你们干部的关爱之情。
12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建扶工作组一行四人在市局副局长鲁毅同志带领下来到排掌村,带着100余位机关干部捐助的万元助学捐款,同时也带着机关干部对联系户的爱心和牵挂,走访慰问10个困难户。这些家庭大多有2到3名在校读书的小孩,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全靠着老人的照顾。来到村民梁高明家里的时候,只有他母亲在家正在炒菜,当鲁局长把1500元助学金送到老人家的手里,老人家还没有来得及放下菜勺的手紧紧握住了鲁局长的手,久久不肯松开,直说一定要我们尝一口她做的菜。鲁局长说请老人家保重好身体,现在你们的生活条慢慢好起来了,房屋也翻新了,您帮着儿子把几个孙子带好,等他们考上大学了,有出息了,那就是您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高兴的事情。这动容的情境,让我们随行的每个人感动了。
回到村委,梁支书向鲁局长介绍了排掌村扶贫2年来发生的变化。一是村支两委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村里安全工作、计生工作扎实,在地市两级检查中,得到了上级好评。二是改建了160平方米二层楼的村级活动办公楼,维修改善了370平方米的村办小学教学楼,硬化了400平方米的学校操场。三是村水利建设得到大的改善。维修水渠840米,河坝一座,硬化山塘一口,修建了一条200米田间灌溉斗渠,解决了以前村民因水田放水灌溉相争斗的矛盾。四是村容村貌得到改观。硬化了龙岭、加树、中心园、太安四个小组的通组公路;建设好了村饮水工程,在石栏、龙岭、虎形弯、朝阳井修建4个高位水池,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需求;完成了村路灯亮化建设,现在村里公路的晚间照明时间能维持到晚上12点。五是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养猪、山羊多种养殖产业,以村民合作的形式开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梁支书特别感谢地税局两年来给予排掌村的大力扶持,工作组也对村委建设给予了指导和帮助。鲁局长希望排掌村在村委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我们地税局也会一直关注排掌村的建设,工作组更应该珍惜在建扶工作期间与村委和广大群众建立的这份情谊,就算以后这里不再是我们的扶贫点了,我们一样可以加强联系,出谋划策,为排掌村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坐在回程的车上,透过高速行驶的车窗,我似乎看到排掌村未来美丽风景的画面,希望排掌村能象这高速公路一样,快速步入发展致富之路。
篇三: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2020年走访贫困户记录内容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贫困户走访记录内容_民情日记范文
2020年走访贫困户记录内容1一位武大学子在竹山农商银行实习,所感所悟得到省联社刘理事长和市行朱董事长的一致好评,号召近年来新入职员工向他学习。郧西农商银行陈鹏书记要求全行将以此为榜样,教育新员工,带动老员工,争创新业绩,在全行掀起学习实践高潮。
随着全县上下精准扶贫工作的强势推进,羊尾支行也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协调下包联辖内老观庙村。我,一名农商新兵,很荣幸被推荐为驻村干部,有了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接地气、访民情、耕农区的机会。在这十多天的驻村生活中,感触良多。
提前体验,奠定基础。曾在实习时,听过很多深耕四区活动的一些逸闻趣事,也见过客户经理们骑着摩托车进村入户调查建档,就是无缘亲身步入农户家中实地考察。正好借助这次精准扶贫的机会,由村干部带着我进村入户,让我了解到该村有多少个组,每个组的人口分布情况,每户家庭基本情况和收入开支经济状况等,为以后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亲身体验,拉近距离。通过进村入户不断丰富我的阅历,让我快速成长那个。每到一户农户,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倒上一杯水,递上一支烟,靠近坐下来等着公家人说明来意。作为工作组一员,在村干部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我也由一个起初不知如何表达的小菜鸟逐渐学会了如何同他们唠家常的熟练客.我逐渐发现,先从询问农户的身体状态、家庭人口开始,逐步引导至庄稼收成、家庭收入,再至宣传国家政策、了解金融需求等步骤来交流,不时的添加一些平安健康、福寿发财等良好祝福祝愿,简直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话术。静静想来,是啊,什么叫关心老百姓,什么叫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没有真正找到农户最关心问题的关键点,何谈拉近与农户距离,何谈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在这期间,一听说我是农商行的,他们急切地询问我行贷款条件、存款利率、汇路等日常业务,每次我都会顷我熟知的一一解答。每每看到他们尊重、感激的目光,我想,这不就是支行给了我一次对外综合业务传播、自身知识查漏补缺、找到被认可与受尊重的绝佳机会吗,不禁还为支行长马韬安排我作为单位驻村干部的那份苦差事和被打发的起初幽怨而阵阵汗颜呢。
深刻体验,磨练意志。大走访工作还是比较幸苦的。每天一大早,大家骑乘着摩托车下队。对于摩托车到不了的地
方,我们只能顶着烈日一二一,翻山越岭、跨沟淌渠,逐一走访不漏一户。最让我欣慰的是,村民都很热情,每天走访中不到10点就会接到预定午饭的盛
情邀请,生怕晚了我们会应承别家。在农户家,虽说都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们做的很认真、很卫生、很热情。中饭休息片刻,我们又骑着车继续赶往下一个组。每当回来时,基本已是夜幕降临、月入半空之时。
站在窗前,当想起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这句经典警句时,丝丝清风扑面,沁心润脾。是啊,人只有经历了最痛苦的磨练,才能配得上拥有最永久的幸福。我坚信,属于我的那份幸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我要向幸福出发!
2020年走访贫困户记录内容2两天来,通过走访困难户、老党员、致富带头人,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同干部群众面对面话民生、聊致富、谋发展,使我对当前农村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群众路线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法宝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按照走访计划,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别走访慰问了困难户和五保户。
走访慰问的第一户是特困户王新章,今年73岁,老伴已去世,当前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独自生活,患脑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个人有3.9亩地,由女儿帮着种,包括土地收入和残疾人、低保户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我拉着老人的手,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老人连声说:
没有没有,政府很关心我们,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
当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时,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长满老茧的双手紧握我的手不放松。离别时,跛着脚执意将我送到门口。
来到五保老人温传祥家时,老人正在准备吃晚饭。通过交谈,得知老人今年74岁,1970年4月从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现有5亩地,包给别人种,自己平时主要以捡破烂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当我问到老人过得好不好时,他十分激动地说:
比过去幸福多了,逢年过节,上级政府都来看俺,给俺送被送粮送钱,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俺今天
。站在一旁的我感觉得出,老人的话发自内心,让我很受感动。临别时,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老人连声说谢谢,并目送我们很远。
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还有部分群众因孤、病、残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说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群众理解。不过通过与群众的座谈交流,特别是通过与王新章、温传祥两位老人的交谈,我感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感谢现在党的好政策,绝大部分人是通情达理的、是很容
易知足的,仅仅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暂时的生活困难,不愿党和政府。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杆秤,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到基层,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特别要实实在在地协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小事连民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在姚山村的走访,我越发感觉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访途中,我发现在姚山村陈圩组龙王街路南一棵树上,挂着四块电表,位置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个安全隐患。据村干部和群众反映,因为群众房屋拆迁,原先挂在墙上的一些电表无处可挂,只好挂在树上,虽多次与供电部门联系,但都没有结果。对此,村干部和附近群众十分担心,遇到阴雨天,就更为担忧。听后,我当场安排工作人员给县供电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派人到现场察看,迅速实行整改。县乡供电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着手施工。在姚山小学校园内,有一个50米长、20米宽、2米深的水塘,塘内有很多水,虽然周围用尼龙网围着,但对学生来说,还是个安全隐患。学校教师和群众反映,以前有名小学生掉进水塘,因为施救即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心病。填平这个水塘需要
一万多元,村及学校经费很紧张,没有多余经费用在填平水塘上。听后,我安排身旁的镇党委书记,要求镇政府出资填平水塘,镇党委书记当即表态三天内完成任务。
这两件事,对于有些干部和部门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决的却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涉及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对
民有所呼
心不在焉,就会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就会积小胜为大胜,持续汇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强大力量。
2020年走访贫困户记录内容33月14日
星期四
今年,市委组织开展
学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
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活动要求有关部门联村联企,领导联点联项,干部联户联人。今天上午,局领导研究确定把联村事项的点放在排掌村,排掌村是我局对口建设的扶贫点,现在已进入扶贫工作第二个年头。作为建扶工作干部,我从心底里为之高兴,联村点的确定再一次彰显了局领导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更能够为排掌村多做些实事。
3月15日
星期五
昨天市局确定了作风建设活动联村点,主管领导系统工会王瑞良同志决定今天到村里去调研贫困户情况。上午10点,我和王主任一起乘车前往村里,经过1个多小时路程的颠簸到达了涟源石马山镇排掌村,老远就看见村支书梁建社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会同村委其他主要成员村主任和秘书等一班人就联户帮扶工作沟通了情况。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312户,人口1194人,劳动力484人,外出打工26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97户,参保率%。XX年全村共有贫困户159户,享受低保73人。贫困户中有16人残疾,8位孤寡老人,无房(危房)户39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480元。
在村支书的引领下,我随王主任走访了10多户村民,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结构简陋,家里的壮劳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带着孙辈们留守。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节俭,家居却收拾的很整洁,老人们说要给孙辈们提够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好好读书,让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安心做事。我想,老人说的几句朴实的话,就是我们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朴实的优良传统啊,不管他们自己生活的多么艰难,却一心想着不能苦了儿孙。一路走下来,看了这许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为之一振,止不住一种辛酸的滋味涌上心头。
8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XX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梁支书还给王主任介绍了这两年排掌村学生高考的情况:去年村里考取了7名大学生,今年又考取了5名,这是村里多少年来从未有过而最值得喜庆的一件事情。他高兴地说:是因为你们来搞扶贫工作给排掌村带来了福音,地税局先后送来了1万元大学生助学金,我和村委一定会关注这些大学生家庭,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地税局领导和你们干部的关爱之情。
12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建扶工作组一行四人在市局副局长鲁毅同志带领下来到排掌村,带着100余位机关干部捐助的万元助学捐款,同时也带着机关干部对联系户的爱心和牵挂,走访慰问10个困难户。这些家庭大多有2到3名在校读书的小孩,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全靠着老人的照顾。来到村民梁高明家里的时候,只有他母亲在家正在炒菜,当鲁局长把1500元助学金送到老人家的手里,老人家还没有来得及放下菜勺的手紧紧握住了鲁局长的手,久久不肯松开,直说一定要我们尝一口她做的菜。鲁局长说请老人家保重好身体,现在你们的生活条件慢慢
好起来了,房屋也翻新了,您帮着儿子把几个孙子带好,等他们考上大学了,有出息了,那就是您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高兴的事情。这动容的情境,让我们随行的每个人感动了。
回到村委,梁支书向鲁局长介绍了排掌村扶贫2年来发生的变化。一是村支两委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村里安全工作、计生工作扎实,在地市两级检查中,得到了上级好评。二是改建了160平方米二层楼的村级活动办公楼,维修改善了370平方米的村办小学教学楼,硬化了400平方米的学校操场。三是村水利建设得到大的改善。维修水渠840米,河坝一座,硬化山塘一口,修建了一条200米田间灌溉斗渠,解决了以前村民因水田放水灌溉相争斗的矛盾。四是村容村貌得到改观。硬化了龙岭、加树、中心园、太安四个小组的通组公路;建设好了村饮水工程,在石栏、龙岭、虎形弯、朝阳井修建4个高位水池,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需求;完成了村路灯亮化建设,现在村里公路的晚间照明时间能维持到晚上12点。五是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养猪、山羊多种养殖产业,以村民合作的形式开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梁支书特别感谢地税局两年来给予排掌村的大力扶持,工作组也对村委建设给予了指导和帮助。鲁局长希望排掌村在村委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我们地税局也会一直关注排掌村的建设,工作组更应该珍惜在建扶工作期间与村委和广大群众建立的这份情谊,就算以后这里
不再是我们的扶贫点了,我们一样可以加强联系,出谋划策,为排掌村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坐在回程的车上,透过高速行驶的车窗,我似乎看到排掌村未来美丽风景的画面,希望排掌村能象这高速公路一样,快速步入发展致富之路。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贫困户走访记录内容_民情日记范文
篇四: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贫困户走访民情日记五篇精心整理
困
走
民情日
五篇
篇一
明天就是端午
了,可几天的大雨,我村防汛工作面
重要
期,我在村委会
公室已无法静下心来写民情日
了,只有到重点低保
家走。才走了五
里路去
古家,在要到黄
娣家了解情况。
黄
娣早年
夫,着两个小孩,一家居住在小河
面,与村小
其他人家相距几百米,属于独村独
独
的情况。再是,了
解她家与
、运
家山林,在去她家
真是一
两得了。
我
是第一次去她家,没有想到去她的路那么
走,看得到房子就是找不到路,我只有打着雨,卷高
脚
往河
走去。走到河,那
正好有位村民在
河,我
她去黄
娣家是不是往
里走?她答复
:
里是可以去,但
在河水大,很深,我都浸湿了
子,你
河的也会浸湿
子。我
不怕,我就把
脚卷得高高的,了之后,子
是浸湿了。
我走
黄
娣家之后,当她看到是我,就
上招呼
:
同志你来了,快
屋座。听到声音,她儿子、女儿都一
起来到客,开的开水,洗杯子的洗杯子,黄
娣即非常
情,反复叫我吃粽子,我盛情
即,就
吃粽子
聊天,了解近期大雨洪水
期有无
生水灾情况,她答复没有
生大的水灾,一切
好。听后,我就放心了。之后,我向她
明到她家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回
前次
求的山林
。我只有将我向周
人群了解的情况及向
、运
的情况反
她。我
:既然你公公把山林
出去了,凭我
“三送
〞工作
的限是无法帮你要回来
的,不是我
不去做工作,而是我
的所限,力所限。我
只有
解的利,没有
制
行的力,当他
不肯
解,我
就没有
法了。
我的反复、耐心解
。她表示理解我工作的,并
:只要你尽心尽
了,我
就感
了,和理解了。我
:理解
“万
〞!
那
正好下午6.20左右,又接到
村
的,:大碰村小
犁彩英家的后
倒坍了,老家人无
安身,要我立即赶到犁彩英家,看看怎么
理和安排
位低保老人。我只好急匆匆地向黄
娣告辞,再打着雨,卷着
脚,急急忙忙又赶往犁彩英家
??
篇二
20xx年4月28日,福
吉
得放晴的一天。
我来到
吉米
上,用
像机拍
吉米村的化。
里正开展易地扶
搬迁,要不了多久,里将会是美
新家园。
在返回工作
地,我看到一个
慢的身影,一手拄拐杖,一手提口袋,步履
跚地前行。
个身影我很熟悉,他是村里的百
老人,也是村里少数会
的老人。有
在
街上会遇到他去
菜,他
是
情地和我
打招呼。
老人是易地扶
搬迁,当我
老人有什么困,老人却拉着我
:
我身体好,村里
有很多身体不好的老人,你
多帮帮他。〞
“我没有什么困,政府已
我很好了。
贫困户走访民情日记五篇
精心整理
老人行走得很慢,我走快两步搀扶住老人,询问他要去哪里。老人见到我,脸上绽开了笑容,拉着我的手说,他特意送只鸡过来给我们扶贫工作队,说我们为村里做事不容易,要吃好点。听到这话,我感觉到似乎有块灼碳卡住了喉咙,是感动、是责任、更是一股一股无形力量的鞭策。
离开大城市,在扶贫工作队工作期间,生活工作虽然辛苦,但总有这样一件件小事鼓励着我们。老乡的淳朴与深情厚望,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篇三
今天按照方案安排,我们到结对帮扶组,走访几户困难户。西站社区根底设施比拟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我们走访慰问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宫癌的肖春连。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六组的肖春连的家,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肖春连半倚着坐着,见我们进来准备起身。我连忙走过去,示意她躺下就好。肖春连很不幸的患上子宫癌,为给她治病,家里已经欠了一大笔的债务。她看到我们非常冲动,招呼我们坐下,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
怎样活下去。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肖春连擦干泪水说:
“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我很感谢,你们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时候她有些冲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曹启华的房子很破旧,苍老的青砖石瓦的有种穿越历史的年代感,除却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电器设备,更不用说家具之类的。只有一个正对着门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齐的铺了一层报纸,布置的干干净净。他端正的坐在门边上,眼睛注视着门外。
曹启华52岁了,离异,高位截瘫,一个女儿在读大学,自已一个人靠父母做饭洗衣,脑筋有些迟钝。我就着他坐在轮椅旁边,他的眼睛却一直注视着门外。
“也不知道来不来。这都不剩多少天了。
〞
我知道他想着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着自己的孩子们好好的,念着他们,想着他们。
我们起身走的时候,他嘴里念叨着依旧是他的孩子。两只眼神依旧那样茫然的张望着,像是看见了希望,但却是那样的不可触及,过于遥远。
接下来的2户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访完后,还剩一户不在家。
据了解,段成群夫妇只有一名女孩,年轻时一家三口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女儿长大了,嫁到了邻乡,离老人家大概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女儿偶尔会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但大多数时间两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儿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给段老夫妇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所以,两位老人只能靠新农保养老金、种地和养猪维持生活。前几年日子还算勉强可以维持下去,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段成群老人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过得很艰难。
贫困户走访民情日记五篇
精心整理
得知我们的来意,两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们问老人最近生活过得怎样,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上忙时,段成群老人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用颤抖的双手夹着一杆旱烟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许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或许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谢。
我去帮他的妻子烧火沏茶,并询问他们的近况,她除了一个劲地说现在的政策好之外,让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
是: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我们每个月能领到百十来块钱,只要不生病,我们老两口能照顾好自己,不给
*添麻烦。
多么简单而又朴实的语言,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多点人情的温暖。
天色已经渐晚,我们离开的时候,两位老人站起来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社区孤寡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关心社区孤寡老人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希望每个人都主动承当起自己的责任,关爱身边的农社区孤寡老人,给他们一个安详的晚年。
今天走访的这几户特困户,社区均给了500元慰问金,我们决定逢年过节都要去看看他们,给予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我们希望看见,像肖春连那样积极面对人生的笑容,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篇四
今天一大早,按着昨天的方案
,我再次徒步来到黄河子村四队进行走访,今天走访的是帮扶对象马俊英。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般基层干部,投入到
“同步小康
〞帮扶行动,能做些什么呢
?
来到贫困户马俊英家门口,他家的小狗就叫了起来,记不清这是走访马俊英家第十几次了,每次到村入户时,他
家是必不可少的走访困难户。马俊英现已
82岁,老伴也
79岁,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腰腿疼等多种老年
病,而他老伴十多年来更是因身患癌症屡次住院进行治疗,从而导致家中贫困,如今欠债累累,膝下虽有三个女儿,但是都在种地,日子过得都是紧紧巴巴。过年时曾经为他家屡次送去米、面、慰问金和县书协为贫困户书写的对联等
扶贫物资。淳朴的老人感动得紧紧握着我的手直说:
“好闺女,感谢党和政府啊,也谢谢你啊
!〞
进入到马大爷的屋中,有一股难言的味道,因老伴常年生病已不能自理,常常是身体也不太好的马大爷帮助她进行大小便的清理,十几年来如一日,而马大爷却从未抱怨过一声。屋中窗户虽然低矮,但很明亮,家具虽然陈旧,但
仍然很干净。看到我来了,马大爷热情地说:
“快坐啊,闺女。
〞同时又有些难为情,我赶忙上前帮助老人换上衣服。询问了上次说的家中要养小猪的情况和老太太最近的病情,在交谈过程中得知老人家中已抓回了两头小猪,院中的小
菜园也已种上了各种蔬菜,老太太的病情没有进一步的恶化,在说话时老人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不时的地回头看看老伴。
回来的路上,我在思索: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走访,虽只是一种形式,但走访
的过程却是实在的,能直观地看到群众的困难,能真实地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次锻炼与情感体验,更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我的内心不仅有些动容,既为老人不屈不挠的生活精神,又为
他们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深而感动。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其乐观对待暂时的困境,并
积极向上级反映和呼吁。他家是因病致贫的典型现实例子,目前老人已获得每年
养老保险补助、以及煤补
1800元的低保补贴和每年
1200元的600元。现正在帮助老人积极争取光伏扶贫工程和佰慧生等龙头企业的帮扶产业基金,为他
家早日解决困难提供绵薄之力。
我很希望自己能更强大,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帮扶对象当前的困境。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真心希望通过这次帮扶大行动,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
贫困户走访民情日记五篇
精心整理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困人员等弱势群体,尽力帮助他们尽快脱离困境,让他们能感受到温暖与关心,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和谐与美好。
篇五
6月1日是审计局驻村工作队的第十七个工作日,与往常一样,进村入户,调查摸底访民情。
8点过几分,工作队
员吃完早饭,就到村部与吴书记会合;刚见面,工作队队长张健要求立马下户走访调查,吴书记开口一笑:
“审计干
部真是好急的性子啊,那走吧!
〞
高升的六月,挺拔起岁月最动人的姿态;脚下延伸出了无边的翠绿,是乡村捧出的生活最古朴的原色。
走访调查的第一户是该村三组万家河湾老党员吴长礼家。他个头较高,一脸黝黑,从他的语气中就能分辨出他的精明与能干。一家五口,吴长瑞今年
71岁,中年时落下右腿残疾,妻子秦前香
69岁,四年以前得了直肠癌,长期要
靠药物维持,不能劳动;女儿吴春花,是他家主要劳动力,顶梁柱,女婿刘小红,常年在武汉打工;外甥刘福斌今年
9岁,先天患下耳聋落下了一级残疾,这个家曾经一贫如洗,年收入缺乏
4000元。当我们问到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是
否落实时,他急忙拿出家中的一卡通给我们看,并感慨万千:
“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让咱们家从贫困中走出困境、〞吴长礼还告诉我们:
“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在他家遍地开花,3000元;通过小额信贷、公益岗位
(护林员)等,耳聋外甥上学不收费,还有这补那补,政策实在是太好了!
他家通过红泰羊市场主体签订养羊寄养协议,在
2021年底,分红增收
去年他家增收
8000元;今年还与村签订光伏发电产业协议,预计
藕养鱼协议,家庭有
2021年底可享受光伏发电分红;还与村签订种植莲
4000元,通过住院报销改决他家医疗问题;
(助残疾儿)、社会扶
5口人,按每人
800元受益计算,年终家庭可受益
通过旧房改造,解决了他家旧房改建补贴;除此之外,吴长礼还享受低保金、养老金、教育扶贫
贫等,年增收
21300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我仔细打量着他家的房屋,二层砖混结构,虽说是粗装修,但是
新建的,我望着俩位老人喜悦的脸庞,对他们说:你们的幸福是党和政府所期盼的,祝你们二老健康快乐!
从湾里走出来,走访调查的第二户是该村四组张假设明的家。进去后,我们询问了他家的生产生活、子女就学及医
疗救助等方面的情况;今年
49岁的张假设明,一家
4口,妻子李菜花,今年
49岁,家有儿女;女儿叫耿晴,今年
15岁,正在上高中;儿子叫张永康,今年5岁,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正在上幼儿园;妻子李菜花,胃上有点小毛病,去年做了小手术,张假设明也有胆结石,身体不好,一家生活比拟拮据。
张假设明的妻子李菜花告诉我们:
“自去年8月份以来,他家被评上贫困户,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对接之后,儿子张
永康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成功做了心脏手术,花费
3.2万元医药费,全部报销;除此之外,他家通过
4000元;今年还与
4口人,按
红泰羊市场主体签订养羊协议,在
2021年底,分红增收
3000元;通过小额信贷,去年他家增收
村签订光伏发电产业协议,预计
2021年底可享受光伏发电分红;还与村签订种植莲藕养鱼协议,家庭有
每人800元受益计算,年终家庭可受益
旧房改建补贴等扶贫政策
3200元,通过住院报销改决他家医疗健康问题;通过旧房改造,解决了他家
〞。
虽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但假设有特殊情况只靠种田显然是无法摆脱贫穷的困境,所以张假设明
身体不好,还是每年要外出打零工赚15000元补贴家用。听完张假设明的讲述,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近年来国家对
“精准扶贫
〞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实施了重点扶持,效果非常明显,但要农民彻底脱贫致富、导致返贫出现,看来还任重道远。
下午3:10左右,我们驻村工作队继续走访了
3家贫困户。他们普遍对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感谢之情溢于言
172户
表,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村民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水源,吃水和用水问题,高升村有六个自然小组,708人,没有蓄水池,水源没有保障,所以一到枯水季节就会存在缺水。我们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是行动
贫困户走访民情日记五篇
精心整理
“快〞。迅速与县
“饮水办
〞取得联系,作出工作方案;二是措施
“实
〞。根据老百姓需和意愿,在资金筹措方面以精准扶贫资金扶持为主导,并整合该村个体老板捐赠资金,力求解决高升村平安饮水问题。
晚上6:30左右,天渐渐黑了,我们工作组一行
4人到贫困户吴成章的家中吃晚饭,并按照标准付了生活费。
“万千活动
〞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以精
吃罢晚饭,马上在高升万家河湾
3组、4组召开场子会。我跟大家介绍了
准脱贫为统领,推进基层党建、美丽乡村、文明创立、平安乡村五位一体工作定位,千方百计克服自身困难,以情帮扶、勇于解困,分析当前我县
“五位一体
〞工作的大形势。
在场子会上,在几位代表中,有曾经当过村的干部、有现任的组干部、有普通的群众,水平都很高,畅所欲言,针对美丽乡村、文明创立、平安乡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愿望,我们工作队人员仔细地倾听,认真的记录。
茶杯里的水倒了一茬又一茬,我们谈的话题越来越多,不知不觉聊到了晚上
11:00分。
山里的夜,万籁俱寂,感觉比县城温度低了几度。被子虽然很薄但很舒实,透着太阳的余香,我偎在床上,翻开
精准扶贫日志本写了起来。我在想,这次
“万千
〞活动,到农家住一住很有必要。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就能拉近距离,扑下身子走访民情,倾听民意,就能把工作做到贫困户心坎上。
篇五: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走访贫困户记录内容篇一
今天和本局职工XX走访下XX组的XX家。XX家就在旧州万亩大坝边上,他家背山面水,余黄公路和舞阳河从门前穿过,交通十分便利。这是一栋两层楼的砖房,门前是一望无际、一马平川的稻田,视线极为开阔,心情豁然开朗,走访这样的贫困户没有了之前沉重的心情。在他门前,我们叫了几声,没人答应,XX打电话给他,他说在外面干活,马上就回到家了。
等了十多分钟,他回来了。我们说明来意,他进屋拿出服务手册和收入手册,XX给他点了一根烟,我和他一个询问一个登记。XX今年已经61岁了,老伴也有54了。儿女们都已成人,各自成家,自立门户,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人。从外表看,他身体虽然精瘦,但语音洪亮,底气很足,绝不像六十多的老人,可以看出他是长年从事劳作的人,身体十分健康。也健谈,在谈到收入的时候,他没有避讳,告诉我们,他向银行贷了款,今年养了8头牛。他说,现在国家对贫困户有很多优惠政策,今年没有种水稻和其它粮食作物,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心全意要把这8头牛伺候好,指望它们将来能卖个好价钱,把国家贷款还了,剩下的钱再来发展养殖。从交谈中,可以看出,这个老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们开玩笑问他,子女每年拿不拿点钱给他?他说,儿女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趁着自己还在身强力壮的时候努
力一下,不想给子女们带来负担。当我们再问到他养的牛愁不愁销路?有多少收入时,这个精明的农村老头说,现在养的牛好卖得很。至于有多少收入,他笑着说,这个嘛,保密!从他的笑容中,我猜测,收入肯定不错。这真是个浑身洋溢着正能量的农村老头!
从他家出来,我们心情都很轻松。XX这样的建档立卡户,没有等、靠、要,而是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与贫困作斗争,真是值得我们尊敬。像他们这样的贫困户,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用他们的成功事例,鼓励其它贫困户在上级的帮助下发展生产。同时,对他们在资金等各方面也要给予大力扶持。鼓励这部分人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示范户、带头人,支持他们带领乡亲抱团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
后记:许多年后回头看,中国的扶贫攻坚绝对算得上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件!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人类与贫困作战的艰苦战役。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看不到弥漫的硝烟,听不到隆隆的炮声,但其激烈和艰难的程度绝不亚于充满刀光剑影、真枪实弹的真实战场。之所以说它伟大,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正带领、指挥着占人类七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与贫困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
这几天的走访,感受颇多。中国的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个体的致贫困原因、脱困需求不尽相同。作为扶贫攻坚的决策部门只有深入调研,深层思考,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政策执行部门
不折不扣地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好,落实细,落实到位,广大乡镇一线的扶贫工作者将贫困户当作亲人、家人的情怀,因人施策,真情扶贫,“哺乳”式和“输血”式扶贫并举并重,才能打赢这声攻坚战!
篇二
今天要陪妻子走访XX村罗家院组的田景龙,他是爱人的走访对象。听说我们要到他家走访,在凯里务工的他执意要回来和我们见面。和他上次见面还是在10月份,当时他的父亲因为生病在县医院住院,我陪着妻子到医院看望了他们父子。
罗家院是旧州镇深度贫困村,地处余黄公路边上,交通还算便利。举目远眺,整个寨子沿山而建,黑瓦白墙的房子散布在山间、林中,错落有致,加之公路两边高山森林茂密、植被葱茏,真是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他家就在寨头上,极易寻到。我们是比田景龙先到的。因为上次和他父亲见过面。他的父亲认识我们,便招呼我们在田景龙家门前的院坝里坐下。趁着妻子和他父亲说话,我环顾四周,打量他家。他的家是一座两层砖混结构的房子,房子外墙上贴着白磁砖,虽然院坝铺满碎石,没有打成水泥地,但院坝边上种着些许花草,整个院落显得干净、整洁,可以看出主人还是比较有生活情趣的。我心想:看这个样子,他家应该脱贫了吧。正在这时,田景龙也到家了。他向我们表达歉意,说来晚了。我们坐在院坝里开始交谈。这个衣着得体的中年汉子,还算健谈,从交谈中得知,田景龙是1973年的,比我小一岁,前
年因为车祸,右腿落下了残疾,办理了肢体三级残疾证。就是因为残疾,在凯里务工的他,虽然年龄不大,但十分不好找工作。他家共有一子一女,一个在镇里上高中,一个在凯里上职校,老婆就在女儿读书的学校打零工度日,加上老父亲经常生病,虽然父亲不和他们在一个户头上,但父亲生病哪有儿子不管的道理,所以,日子过得也是挺艰难。他可能是看出了我们对他家经济收入的质疑,拉着我站了起来,介绍说:毛老师,你看我这栋房子修几年了,就是因为经济接不上,房子里面的窗子、门都没安装。说着他推开了房门,我惊呆了,确实,这座看起来外表不乏洋气的房子,里面所有的后门窗都只是用木板随便钉了一下,一个门窗都没安装,窗户只是订着塑料薄膜来遮风,有的地方已经破了,风一吹,呼呼作响,可能长久没人打理,后门脚的地面有的地方已经长了青苔。他又说:我们在外面打工,有活的时候,一个人一月一两千的工资,没活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两个娃娃读书,收入来源差,哪个不想把家搞得好好的?娃儿们放假都不愿回家,说家里都没学校好,作为家长,我真是惭愧!我相信他的话,没有谁不想把自己的家建设好!刚才,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真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看来这里村民的贫困和这里的自然美景是极不相衬的。我们继续交谈,了解到,他有移民搬迁的想法。同时,他也表示,如果政府给他贷款,给予经济上的扶持,他也想回家创业,搞养殖种植都可以。
在回来的路上,我提醒妻子明天不要忘了向学校追踪他子女
的教育资助落实情况,帮助他向有关部门咨询移民搬迁和贷款的事宜。像田景龙这样自身有发展生产的需求、动力、能力的贫困户,在外务工收入不稳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今天脱贫了,明天就有可能返贫,国家应该给予这部分有发展需求,无发展资金、技术的贫困户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扶持,帮助他们具备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真正、稳定的脱贫。
篇三
走访完元林组其它五户贫困户,夜幕已开始降临,我来到了元林组最后一家——潘秀德家。潘秀德家只剩母子俩了,母亲杨治英已经86岁高龄了,他本人也已经64岁,属于无劳动力的人家。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旧州镇XX村元林组潘秀德家了。说实话,来一次我的心就痛一次。潘秀德的家距离寨子主干道20米,靠这条宽度不足1米,坡度有40度左右的“路”与寨里的主干道相连。这短短20米的路,几乎可说是一条“天路”,基本上隔绝了潘秀德母子俩与外界的往来。这条道,虽然距离不长,可又陡又滑,逢到雨天简直无法通行。特别是这段时间,秋雨绵绵,小道上长满青苔,像我这样身强力壮的人几乎都是手脚并用才爬上了他的家,我实在难以想像他们母子俩如何从这条道上进出。与其说这是一条“路”,倒不如说是一条“夺命通道”,稍有不慎跌倒的话,轻则伤筋动骨,重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
眼前这座屋檐低矮、光线阴暗、四壁透风,60平方米的木
房就是他的家,门前没有院坝,墙壁用普通的木工板、几颗大铁钉简单订上去。虽然村里去年安排了危房改造项目,有几千块钱,但是他也没有推倒重修的能力,只能购买木工板简单修缮一下应急。潘秀德没有邀请我进屋坐坐。明白我的来意后,他像前两次一样,拿了两根板凳和我坐在了大门口。我用余光瞟了一眼屋内,由于光线太弱,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见堂屋里好像有一张木桌和几根小板凳。他的双手在胸前来回搓动,喃喃地说,不好意思哈,家头太黑,看不倒,只能让你坐在外面了。我按照工作要求详细询问一年来他家的收入支出情况。虽然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面对我的询问,他竟有些腼腆和羞涩。通过了解才知道,他和母亲均已经高龄,身体健康状况差,没有劳动力,平日里天气好的时候他就做点简单的农活,母子俩相依为命,主要依靠国家养老保险和低保勉强度日,真的让人心酸!交谈中,不知什么时候,潘秀德的母亲也来到我们身边,靠在大门口认真地听我们交谈。这位皱纹爬满脸庞、已是耄耋高龄的苗族老妈妈显然也想和我们搭搭话,但她年纪实在太大了,只看见她嘴角开合,却无法听清她在说什么。看着她眯缝的双眼流露出的孤独和渴望,我想,也许是因为门前这条“天路”,使她与世相隔了太长的时间;也许她上一次走出这个家门,还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吧;也许,她除了每天跟儿子交流外,就再无他人了吧!
从他家出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开着车,我思绪万千,既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我完全未曾想到竟然还有这么贫困、生存条
件这么恶劣的人家。欣慰的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正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明天,我该好好地把他家情况向村里、镇里反映反映,像这样的贫困户真的需要国家长期实施兜底政策,需要国家终身帮助!
篇六: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走访贫困户记录内容篇一
今天和本局职工XX走访下XX组的XX家。XX家就在旧州万亩大坝边上,他家背山面水,余黄公路和舞阳河从门前穿过,交通十分便利。这是一栋两层楼的砖房,门前是一望无际、一马平川的稻田,视线极为开阔,心情豁然开朗,走访这样的贫困户没有了之前沉重的心情。在他门前,我们叫了几声,没人答应,XX打电话给他,他说在外面干活,马上就回到家了。
等了十多分钟,他回来了。我们说明来意,他进屋拿出服务手册和收入手册,XX给他点了一根烟,我和他一个询问一个登记。XX今年已经61岁了,老伴也有54了。儿女们都已成人,各自成家,自立门户,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人。从外表看,他身体虽然精瘦,但语音洪亮,底气很足,绝不像六十多的老人,可以看出他是长年从事劳作的人,身体十分健康。也健谈,在谈到收入的时候,他没有避讳,告诉我们,他向银行贷了款,今年养了8头牛。他说,现在国家对贫困户有很多优惠政策,今年没有种水稻和其它粮食作物,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心全意要把这8头牛伺候好,指望它们将来能卖个好价钱,把国家贷款还了,剩下的钱再来发展养殖。从交谈中,可以看出,这个老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们开玩笑问他,子女每年拿不拿点钱给他?他说,儿女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趁着自己还在身强力壮的时候努
力一下,不想给子女们带来负担。当我们再问到他养的牛愁不愁销路?有多少收入时,这个精明的农村老头说,现在养的牛好卖得很。至于有多少收入,他笑着说,这个嘛,保密!从他的笑容中,我猜测,收入肯定不错。这真是个浑身洋溢着正能量的农村老头!
从他家出来,我们心情都很轻松。XX这样的建档立卡户,没有等、靠、要,而是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与贫困作斗争,真是值得我们尊敬。像他们这样的贫困户,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用他们的成功事例,鼓励其它贫困户在上级的帮助下发展生产。同时,对他们在资金等各方面也要给予大力扶持。鼓励这部分人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示范户、带头人,支持他们带领乡亲抱团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
后记:许多年后回头看,中国的扶贫攻坚绝对算得上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件!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人类与贫困作战的艰苦战役。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看不到弥漫的硝烟,听不到隆隆的炮声,但其激烈和艰难的程度绝不亚于充满刀光剑影、真枪实弹的真实战场。之所以说它伟大,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正带领、指挥着占人类七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与贫困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
这几天的走访,感受颇多。中国的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个体的致贫困原因、脱困需求不尽相同。作为扶贫攻坚的决策部门只有深入调研,深层思考,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政策执行部门
不折不扣地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好,落实细,落实到位,广大乡镇一线的扶贫工作者将贫困户当作亲人、家人的情怀,因人施策,真情扶贫,“哺乳”式和“输血”式扶贫并举并重,才能打赢这声攻坚战!
篇二
今天要陪妻子走访XX村罗家院组的田景龙,他是爱人的走访对象。听说我们要到他家走访,在凯里务工的他执意要回来和我们见面。和他上次见面还是在10月份,当时他的父亲因为生病在县医院住院,我陪着妻子到医院看望了他们父子。
罗家院是旧州镇深度贫困村,地处余黄公路边上,交通还算便利。举目远眺,整个寨子沿山而建,黑瓦白墙的房子散布在山间、林中,错落有致,加之公路两边高山森林茂密、植被葱茏,真是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他家就在寨头上,极易寻到。我们是比田景龙先到的。因为上次和他父亲见过面。他的父亲认识我们,便招呼我们在田景龙家门前的院坝里坐下。趁着妻子和他父亲说话,我环顾四周,打量他家。他的家是一座两层砖混结构的房子,房子外墙上贴着白磁砖,虽然院坝铺满碎石,没有打成水泥地,但院坝边上种着些许花草,整个院落显得干净、整洁,可以看出主人还是比较有生活情趣的。我心想:看这个样子,他家应该脱贫了吧。正在这时,田景龙也到家了。他向我们表达歉意,说来晚了。我们坐在院坝里开始交谈。这个衣着得体的中年汉子,还算健谈,从交谈中得知,田景龙是1973年的,比我小一岁,前
年因为车祸,右腿落下了残疾,办理了肢体三级残疾证。就是因为残疾,在凯里务工的他,虽然年龄不大,但十分不好找工作。他家共有一子一女,一个在镇里上高中,一个在凯里上职校,老婆就在女儿读书的学校打零工度日,加上老父亲经常生病,虽然父亲不和他们在一个户头上,但父亲生病哪有儿子不管的道理,所以,日子过得也是挺艰难。他可能是看出了我们对他家经济收入的质疑,拉着我站了起来,介绍说:毛老师,你看我这栋房子修几年了,就是因为经济接不上,房子里面的窗子、门都没安装。说着他推开了房门,我惊呆了,确实,这座看起来外表不乏洋气的房子,里面所有的后门窗都只是用木板随便钉了一下,一个门窗都没安装,窗户只是订着塑料薄膜来遮风,有的地方已经破了,风一吹,呼呼作响,可能长久没人打理,后门脚的地面有的地方已经长了青苔。他又说:我们在外面打工,有活的时候,一个人一月一两千的工资,没活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两个娃娃读书,收入来源差,哪个不想把家搞得好好的?娃儿们放假都不愿回家,说家里都没学校好,作为家长,我真是惭愧!我相信他的话,没有谁不想把自己的家建设好!刚才,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真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看来这里村民的贫困和这里的自然美景是极不相衬的。我们继续交谈,了解到,他有移民搬迁的想法。同时,他也表示,如果政府给他贷款,给予经济上的扶持,他也想回家创业,搞养殖种植都可以。
在回来的路上,我提醒妻子明天不要忘了向学校追踪他子女
的教育资助落实情况,帮助他向有关部门咨询移民搬迁和贷款的事宜。像田景龙这样自身有发展生产的需求、动力、能力的贫困户,在外务工收入不稳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今天脱贫了,明天就有可能返贫,国家应该给予这部分有发展需求,无发展资金、技术的贫困户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扶持,帮助他们具备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真正、稳定的脱贫。
篇三
走访完元林组其它五户贫困户,夜幕已开始降临,我来到了元林组最后一家——潘秀德家。潘秀德家只剩母子俩了,母亲杨治英已经86岁高龄了,他本人也已经64岁,属于无劳动力的人家。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旧州镇XX村元林组潘秀德家了。说实话,来一次我的心就痛一次。潘秀德的家距离寨子主干道20米,靠这条宽度不足1米,坡度有40度左右的“路”与寨里的主干道相连。这短短20米的路,几乎可说是一条“天路”,基本上隔绝了潘秀德母子俩与外界的往来。这条道,虽然距离不长,可又陡又滑,逢到雨天简直无法通行。特别是这段时间,秋雨绵绵,小道上长满青苔,像我这样身强力壮的人几乎都是手脚并用才爬上了他的家,我实在难以想像他们母子俩如何从这条道上进出。与其说这是一条“路”,倒不如说是一条“夺命通道”,稍有不慎跌倒的话,轻则伤筋动骨,重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
眼前这座屋檐低矮、光线阴暗、四壁透风,60平方米的木
房就是他的家,门前没有院坝,墙壁用普通的木工板、几颗大铁钉简单订上去。虽然村里去年安排了危房改造项目,有几千块钱,但是他也没有推倒重修的能力,只能购买木工板简单修缮一下应急。潘秀德没有邀请我进屋坐坐。明白我的来意后,他像前两次一样,拿了两根板凳和我坐在了大门口。我用余光瞟了一眼屋内,由于光线太弱,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见堂屋里好像有一张木桌和几根小板凳。他的双手在胸前来回搓动,喃喃地说,不好意思哈,家头太黑,看不倒,只能让你坐在外面了。我按照工作要求详细询问一年来他家的收入支出情况。虽然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面对我的询问,他竟有些腼腆和羞涩。通过了解才知道,他和母亲均已经高龄,身体健康状况差,没有劳动力,平日里天气好的时候他就做点简单的农活,母子俩相依为命,主要依靠国家养老保险和低保勉强度日,真的让人心酸!交谈中,不知什么时候,潘秀德的母亲也来到我们身边,靠在大门口认真地听我们交谈。这位皱纹爬满脸庞、已是耄耋高龄的苗族老妈妈显然也想和我们搭搭话,但她年纪实在太大了,只看见她嘴角开合,却无法听清她在说什么。看着她眯缝的双眼流露出的孤独和渴望,我想,也许是因为门前这条“天路”,使她与世相隔了太长的时间;也许她上一次走出这个家门,还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吧;也许,她除了每天跟儿子交流外,就再无他人了吧!
从他家出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开着车,我思绪万千,既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我完全未曾想到竟然还有这么贫困、生存条
件这么恶劣的人家。欣慰的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正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明天,我该好好地把他家情况向村里、镇里反映反映,像这样的贫困户真的需要国家长期实施兜底政策,需要国家终身帮助!
篇七: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贫困户走访心得范文五篇贫困户走访心得范文1周日我参加了第五组的走访贫困户活动,我们的任务是八户贫困户,有一户联系不上,走访了七家.我们提前按照几户人家住址做了规划路线,提前告知家中留人我们要去家中核实贫困情况.早上八点钟我们一家与李姨还有同学葛浩然聚齐后,我们各自有分工,进行了走访.每到一家我看到了他们的疾病.意外车祸,不幸和凄惨导致的贫困,按照团队要求,虽然他们属于有困难的人群,我们也严格的区分了,特困.一般困难.贫困,我们确定了三家给予帮助,一位身患小儿麻痹还有脑梗的残疾人,一位没有劳动能力老人家(进一步核实,给予一次性帮助),还有一位是长年卧床没有劳动能力家住低矮破旧平房一户人家.看到他们心中有很多酸楚,我会尽己所能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的孩子改变命运只有读书强大自己才能让家人父母过上幸福生活,改变那种邋遢乌烟瘴气的居住环境.
参加过几次活动感触很深,家人的行动感染了我,团队和谐互助的氛围打动着我,也感谢活动中给我机会的李姨和其他的队员帮助我了解他人,帮助我社会实践的机会,志愿路上我会努力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贫困户走访心得范文2为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行动,确保全面完成帮扶任务,市工信局于春节前集中开展走访维稳贫困户活动.
1月初,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市工信局以驻村工作组为抓手,携手爱心企业,为所包驻太平镇冯集村.邱楼村_户低保户及困难群众送去御寒棉衣,并带去市工信局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加之前期为精准扶贫户发放的型煤炉具及清洁型煤,为困难群众过一个温暖的冬季打下基础.
1月26日,市工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岩带领局班子成员到所包驻村太平镇冯集村.邱楼村走访慰问低保户及困难群众,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状况的实际情况.在因大病致贫的贫困户家中,王局长与病人家属深切交谈,鼓励他们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入冬以来,天气渐寒,市工信局党委始终心系困难群众,在多次走访慰问的基础
上,安排驻村工作组不间断入户走访,在冬季用煤安全.春节期间爆竹燃放.留守老人儿童安全过冬等多方面涉及群众生活的工作给与高度重视.
下步工作中,市工信局将不断加大帮扶力度,时刻关注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研究制定帮扶措施,为引导他们早日走出贫困不懈努力.
贫困户走访心得范文3为全面贯彻落实威信县〝脱贫摘帽〞百日会战,打响威信县脱贫攻坚的最后决战,麟凤镇金凤村全体驻村和挂包帮干部全部进村入户,开展〝金凤村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暨信息采集和贫困户走访工作〞,整个10月份,可以称之为我们驻村干部的走访月,围绕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贫困户信息采集及群众走访,群众工作组走访,走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入户工作中〝走〞是形式,〝访〞是内容,不仅仅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当前困扰贫困群众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更重要的是要送去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爱和温暖,真正做到进家门.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做好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我在走访实践中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要用〝心〞去访.〝金凤村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暨信息采集和贫困户走访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和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满意度的一条主线,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让我们走进困难群众家中,学会倾听,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情况,实事求是.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于目前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通过〝贫困户信息采集及走访工作〞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二要当好信息员.宣传员和调解员.通过〝金凤村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暨信息采集和贫困户走访工作〞活动,我们及时把村情民意进行分析.研判.汇总,第一时间向村党总支和村民委员会汇报,能解决的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给党委政政府,当好党和政府的〝信息员〞.深入群众家中,宣传党委政府及村委会近年来的所做的工作,把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惠民政策.便民举措带到了贫困群众家中,当好党和政府的〝宣传员〞.同时,我们也要当好邻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把各种矛盾纠纷排查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为基础群众创造平安祥和的生活环境.
三要搞好服务.通过〝金凤村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暨信息采集和贫困户走访工作〞活动,我们以拉家常的形式更深入地了解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状况,收集了一些贫困户最为关注.最需要的服务信息,为进一步开展好〝便民.利民.为民〞服务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保障.通过〝大走访〞,我们也收集贫困户对党和政府及村党总支.村委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将收集情况汇总后,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做好参谋,解决一些属于基层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价值.
贫困户走访心得范文4今天是正式来到中州村的第三天,我们今天的任务是走访贫困户.
早上八点半,队员们排好队伍两人一组,用桶或篮子提着六个大西瓜,赶往中洲村村委会.
到达村委会后,郭会计带我们去了第一户低保户郭叔叔家.我们看见郭叔叔的第一眼,十分瘦弱的他坐在门边的板凳上愣愣地望着我们.在郭会计的介绍下,我们才知道郭叔叔幼年十时期患上了关节萎缩,由于当时医疗水平不够发达导致病情蔓延造成如今不能行走,没有自理能力的情况.平时只能依靠隔壁奶奶为他做好饭菜送过来,因为哥哥在外打工.妹妹已经成家,郭叔叔独自一人守着一栋房子.第二位低保户是罗奶奶,她的儿女都外出打工了,罗奶奶和她丈夫带着孙子外孙住.她和中州村的大部分村民一样,靠种菜买菜为生.在和罗奶奶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中州村的土质为沙质土,种不了水稻,只能靠种应季蔬菜维持生计.而中州村土地面积有限,每家每户只分到很少一块地,为了维持生计,村民们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小小的菜地种满了各种蔬菜.第三户我们来到了梁爷爷家中,梁爷爷有个儿子在外打工,他和怀孕的儿媳妇以及孙女住在一起.在谈话中我了解到,梁爷爷在三四年前患上了股骨头坏死,不得不放弃收入可观的工作回家治病,但是病情没有得到改善.后来迫于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治疗,回家休养.为了维持生计,梁爷爷一边忍受病痛的折磨一边开始像许多村民一样种菜卖菜.每天半夜十二点,梁爷爷和村里的村民们一样,骑三轮车运新鲜的菜去县城批发.梁爷爷的收入来源除了卖菜之外,只有每月230元的低保.
走访完这三家贫困户,我的心情异常沉重,久久不能平复.有些人因为先天或后
天的某些原因而身体有缺陷,导致生活情况
因为我们在中州村待的时间已经过半了,必须开始着手准备最后一天的联谊晚会,所以我们中午一点准时开始排练.一开始经过商讨,大家决定跳最近大热综艺《创造1_》的主题舞.一个小时我们只排练出了三秒钟的动作,因为时间紧迫,大家决定更换舞蹈.困意来袭.排练疲劳等导致队员们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但是在老师的提点下,队员们打起精神开始集思广益,寻找新的练习舞蹈.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跳搞笑且动作简单的一个舞蹈.伴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排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深刻地明白了,生活并不容易,我们要学会知足.同时,我们要满怀热情,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奉献自己的绵薄爱心.
贫困户走访心得范文5〝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话出自歌曲爱的奉献,我觉得它很有道理,因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一点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而我们今天的活动是拜访贫困户,给他们送去温暖,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我们在9:00到达了村委会,由郭会计带我们去贫困户的家里.我们到的第一个人家是罗奶奶,大概是60岁,她的腿脚不太方便.在和罗奶奶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这里的村民是以种菜为生,奶奶的丈夫在昨天晚上_:00去县城卖菜,早上回到家中睡觉.很难一个那么大年纪的人还要天天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但是在中洲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就像他们说的那样,一天不干活,就没有收入.奶奶脸上有着农家人特有的羞涩,看着我们给她带的西瓜,直说不好意思,还让我们拿回去.我们跟奶奶讲了许久,奶奶才接下了我们的慰问品.
第二户人家是梁爷爷他是因病制贫,病因是股骨头坏死.不论是站在,还是坐着,腿上总是有阵阵痛感袭来,痛得让人难以忍受,还没有药物可以控制,所以他平时的行走还得依靠拐杖.但是因生计所迫,他还是得下田耕种,收货的蔬菜,和罗奶奶的丈夫一样都要晚上十二点去县城卖蔬菜,收入也深受市场行情影响.梁爷爷挽起他的裤子,我可以看出他两个大腿的腿围一大一小,小的是因为股骨头在萎缩.而且这个病情会因为时间增加而越来越严重.
第三户人家是一个45岁的郭叔叔,他有着严重的关节萎缩,从小学一年级病发
到现在都只能依靠自己做的凳子行走.梁会计告诉我们,叔叔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得病去世了.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送到了远在厦门的弟弟家照顾.他一人独自在家,又因为没有读过书,有什候跟他讲遂川话,他都听不懂,每天只能坐在大门口看着路上.因为行动不便,有个70岁左右的老奶奶会每天炒好菜后,放在电饭煲给他吃.至于米饭则由自己一点点的挪回电饭煲旁边煮饭吃.看着那对于正常人来说,轻而易举就能走完,而他需要挪动半天的距离,我不经感到一阵阵心酸.临行前,队员们拜托老奶奶切西瓜给叔叔吃.还嘱咐了很多关于慰问品的保存事项.希望他能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经常有人能陪他聊天!
贫困户走访心得范文
篇八: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贫困户走访民情日记五篇篇一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可几天的大雨连锦,我村防汛工作面临重要时期,我在村委会办公室已无法静下心来写民情日记了,只有到重点低保户家走访。刚才走了五华里路去谢长古家,现在要到黄长娣家了解情况。
黄长娣早年丧夫,带着两个小孩,一家居住在小河对面,与村小组其他人家相距几百米,属于独村独门独户的情况。再是,为了调解她家与钟义胜、钟运辉家山林纠纷问题,现在去她家还真是一举两得了。
我还是第一次去她家,没有想到去她的路那么难走,远远看得到房子就是找不到路,我只有打着雨伞,卷高裤脚往河边走去。走到河边,那时正好有位村民在过河,我问她去黄长娣家是不是往这里走?她回答说:这里是可以去,但现在河水大,很深,我都浸湿了裤子,你过河的话也会浸湿裤子。我说不怕,我就把裤脚卷得高高的,过了之后,裤子还是浸湿了。
我走进黄长娣家之后,当她看到是我,就马上招呼说:兰同志你来了,快进屋座。听到声音,她儿子、女儿都一起来到客厅,烧开的烧开水,洗杯子的洗杯子,黄长娣即非常热情,反复叫我吃粽子,我盛情难即,就边吃粽子边聊天,了解近期大雨洪水时期有无发生水灾情况,她回答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一切还好。听后,我就放心了。之后,我向她说明到她家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回馈前次诉求的山林纠纷问题。我只有将我向周围人群了解的情况及向钟义胜、钟运辉调查的情况反馈给她。我说:既然你公公把山林卖出去了,凭我们“三送”工作队的权限是无法帮你要回来的,不是我们不去做工作,而是我们的职责所限,权力所限。我们只有调解的权利,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当他们不肯调解时,我们就没有办法了。经过我的反复、耐心解释。她表示理解我工作的难处,并说:只要你尽心尽职了,我就感谢了,和理解了。我说:理解“万岁”!
那时正好下午左右,又接到谢村长的电话,说:大碰村小组犁彩英家的后墙倒坍了,现老家人无处安身,要我立即赶到犁彩英家,看看怎么处理和安排这位低保老人。我只好急匆匆地向黄长娣告辞,再打着雨伞,卷着裤脚,急急忙忙又赶往犁彩英家……
篇二
20xx年4月28日,福贡县马吉乡难得放晴的一天。
我来到马吉米桥上,用摄像机拍摄马吉米村的变化。这里正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要不了多久,这里将会是美丽新家园。
在返回工作队驻地时,我看到一个缓慢的身影,一手拄拐杖,一手提口袋,步履蹒跚地前行。这个身影我很熟悉,他是村里的百岁老人,也是村里少数会说汉话的老人。有时在乡街上会遇到他去买菜,他总是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老人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当我们问老人有什么困难时,老人却拉着
我们说:“我没有什么困难,政府已经对我很好了。我身体好,村里还有很多身体不好的老人,你们应该多帮帮他们。”
老人行走得很慢,我走快两步搀扶住老人,询问他要去哪里。老人见到我,脸上绽开了笑容,拉着我的手说,他特意送只鸡过来给我们扶贫工作队,说我们为村里做事不容易,要吃好点。听到这话,我感觉到似乎有块灼碳卡住了喉咙,是感动、是责任、更是一股一股无形力量的鞭策。
离开大城市,在扶贫工作队工作期间,生活工作虽然辛苦,但总有这样一件件小事激励着我们。老乡的淳朴与深情厚望,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篇三
今天按照计划安排,我们到结对帮扶组,走访几户困难户。西站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我们走访慰问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宫癌的肖春连。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六组的肖春连的家,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肖春连半倚着坐着,见我们进来准备起身。我连忙走过去,示意她躺下就好。肖春连很不幸的患上子宫癌,为给她治病,家里已经欠了一大笔的债务。她看到我们非常激动,招呼我们坐下,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肖春连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我很感激,你们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曹启华的房子很破旧,苍老的青砖石瓦的有种穿越历史的年代感,除却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电器设备,更不用说家具之类的。只有一个正对着门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齐的铺了一层报纸,布置的干干净净。他端正的坐在门边上,眼睛注视着门外。
曹启华52岁了,离异,高位截瘫,一个女儿在读大学,自已一个人靠父母做饭洗衣,脑筋有些迟钝。我就着他坐在轮椅旁边,他的眼睛却一直注视着门外。
“也不知道来不来。这都不剩多少天了。”
我知道他想着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着自己的孩子们好好的,念着他们,想着他们。
我们起身走的时候,他嘴里念叨着依旧是他的孩子。两只眼神依旧那样茫然的张望着,像是看见了希望,但却是那样的不可触及,过于遥远。
接下来的2户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访完后,还剩一户不在家。
据了解,段成群夫妇只有一名女孩,年轻时一家三口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女儿长大了,嫁到了邻乡,离老人家大概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女儿偶尔会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但大多数时间两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儿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给段老夫妇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所以,两位老人只能靠新农保养老金、种地和养猪维持生活。前几年日子还算勉强可以维持下去,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段成群老人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过得很艰难。
得知我们的来意,两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们问老人最近生活过得怎样,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上忙时,段成群老人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用颤抖的双手夹着一杆旱烟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许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或许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
我去帮他的妻子烧火沏茶,并询问他们的近况,她除了一个劲地说现在的政策好之外,让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我们每个月能领到百十来块钱,只要不生病,我们老两口能照顾好自己,不给*添麻烦。多么简单而又朴实的语言,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多点人情的温暖。
天色已经渐晚,我们离开的时候,两位老人站起来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社区孤寡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关心社区孤寡老人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希望每个人都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关爱身边的农社区孤寡老人,给他们一个安详的晚年。
今天走访的这几户特困户,社区均给了500元慰问金,我们决定逢年过节都要去看看他们,给予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我们希望看见,像肖春连那样积极面对人生的笑容,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篇四
今天一大早,按着昨天的计划,我再次徒步来到黄河子村四队进行走访,今天走访的是帮扶对象马俊英。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般基层干部,投入到“同步小康”帮扶行动,能做些什么呢?
来到贫困户马俊英家门口,他家的小狗就叫了起来,记不清这是走访马俊英家第十几次了,每次到村入户时,他家是必不可少的走访困难户。马俊英现已82岁,老伴也79岁,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腰腿疼等多种老年病,而他老伴十多年来更是因身患癌症多次住院进行治疗,从而导致家中贫困,如今欠债累累,膝下虽有三个女儿,但是都在种地,日子过得都是紧紧巴巴。过年时曾经为他家多次送去米、面、慰问金和县书协为贫困户书写的对联等扶贫物资。淳朴的老人感动得紧紧握着我的手直说:“好闺女,感谢党和政府啊,也谢谢你啊!”
进入到马大爷的屋中,有一股难言的味道,因老伴长年生病已不能自理,常常是身体也不太好的马大爷帮助她进行大小便的清理,十几年来如一日,而马大爷却从未抱怨过一声。屋中窗户虽然低矮,但很明亮,家具虽然陈旧,但仍然很干净。看到我来了,马大爷热情地说:“快坐啊,闺女。”同时又有些难为情,我赶忙上前帮助老人换上衣服。询问了上次说的家中要养小猪的情况和老太太最近的病情,在交谈过程中得知老人家中已抓回了两头小猪,院中的小菜园也已种上了各种蔬菜,老太太的病情没有进一步的恶化,在说话时老人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不时的地回头看看老伴。
回来的路上,我在思索: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走访,虽只是一种形式,但走访的过程却是实在的,能直观地看到群众的困难,能真实地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次锻炼与情感体验,更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我的内心不仅有些动容,既为老人不屈不挠的生活精神,又为他们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深而感动。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其乐观对待暂时的困境,并积极向上级反映和呼吁。他家是因病致贫的典型现实例子,目前老人已获得每年1800元的低保补贴和每年1200元的养老保险补助、以及煤补600元。现正在帮助老人积极争取光伏扶贫项目和佰慧生等龙头企业的帮扶产业基金,为他家早日解决困难提供绵薄之力。
我很希望自己能更强大,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帮扶对象当前的困境。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真心希望通过这次帮扶大行动,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困人员等弱势群体,尽力帮助他们尽快脱离困境,让他们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和谐与美好。
篇五
6月1日是审计局驻村工作队的第十七个工作日,与往常一样,进村入户,调查摸底访民情。8点过几分,工作队员吃完早饭,就到村部与吴书记会合;刚见面,工作队队长张健要求立马下户走访调查,吴书记开口一笑:“审计干部真是好急的性子啊,那走吧!”
高升的六月,挺拔起岁月最动人的姿态;脚下延伸出了无边的翠绿,是乡村捧出的生活最古朴的原色。
走访调查的第一户是该村三组万家河湾老党员吴长礼家。他个头较高,一脸黝黑,从他的语气中就能分辨出他的精明与能干。一家五口,吴长瑞今年71岁,中年时落下右腿残疾,妻子秦前香69岁,四年以前得了直肠癌,长期要靠药物维持,不能劳动;女儿吴春花,是他家主要劳动力,顶梁柱,女婿刘小红,长年在武汉打工;外甥刘福斌今年9岁,先天患下耳聋落下了一级残疾,这个家曾经一贫如洗,年收入不足4000元。当我们问到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是否落实时,他急忙拿出家中的一卡通给我们看,并感慨万千:“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让咱们家从贫困中走出困境、耳聋外甥上学不收费,还有这补那补,政策实在是太好了!”吴长礼还告诉我们:“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在他家遍地开花,他家通过红泰羊市场主体签订养羊寄养协议,在2016年底,分红增收3000元;通过小额信贷、公益岗位(护林员)等,去年他家增收8000元;今年还与村签订光伏发电产业协议,预计2017年底可享受光伏发电分红;还与村签订种植莲藕养鱼协议,家庭有5口人,按每人800元受益计算,年终家庭可受益4000元,通过住院报销改决他家医疗问题;通过旧房改造,解决了他家旧房改建补贴;除此之外,吴长礼还享受低保金、养老金、教育扶贫(助残疾儿)、社会扶贫等,年增收21300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我仔细打量着他家的房屋,二层砖混结构,虽说是粗装修,但是新建的,我望着俩位老人喜悦的脸庞,对他们说:你们的幸福是党和政府所期盼的,祝你们二老健康快乐!
从湾里走出来,走访调查的第二户是该村四组张若明的家。进去后,我们询问了他家的生产生活、子女就学及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情况;今年49岁的张若明,一家4口,妻子李菜花,今年49岁,家有儿女;女儿叫耿晴,今年15岁,正在上高中;儿子叫张永康,今年5岁,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正在上幼儿园;妻子李菜花,胃上有点小毛病,去年做了小手术,张若明也有胆结石,身体不好,一家生活比较拮据。
张若明的妻子李菜花告诉我们:“自去年8月份以来,他家被评上贫困户,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对接之后,儿子张永康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成功做了心脏手术,花费万元医药费,全部报销;除此之外,他家通过红泰羊市场主体签订养羊协议,在2016年底,分红增收3000元;通过小额信贷,去年他家增收4000元;今年还与村签订光伏发电产业协议,预计2017年底可享受光伏发电分红;还与村签订种植莲藕养鱼协议,家庭有4口人,按每人800元受益计算,年终家庭可受益3200元,通过住院报销改决他家医疗健康问题;通过旧房改造,解决了他家旧房改建补贴等扶贫政策”。
虽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但若有特殊情况只靠种田显然是无法摆脱贫穷的困境,所以张若明身体不好,还是每年要外出打零工赚15000元补贴家用。听完张若明的讲述,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近年来国家对“精准扶贫”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实施了重点扶持,效果非常明显,但要农民彻底脱贫致富、导致返贫出现,看来还任重道远。
下午3:10左右,我们驻村工作队继续走访了3家贫困户。他们普遍对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村民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水源,吃水和用水问题,高升村有六个自然小组,172户708人,没有蓄水池,水源没有保障,所以一到枯水季节就会存在缺水。我们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是行动“快”。迅速与县“饮水办”取得联系,作出工作方案;二是措施“实”。根据老百姓需和意愿,在资金筹措方面以精准扶贫资金扶持为主导,并整合该村个体老板捐赠资金,力求解决高升村安全饮水问题。
晚上6:30左右,天渐渐黑了,我们工作组一行4人到贫困户吴成章的家中吃晚饭,并按照标准付了生活费。
吃罢晚饭,马上在高升万家河湾3组、4组召开场子会。我跟大家介绍了“万千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以精准脱贫为统领,推进基层党建、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平安乡村五位一体工作定位,千方百计克服自身困难,以情帮扶、勇于解困,分析当前我县“五位一体”工作的大形势。
在场子会上,在几位代表中,有曾经当过村的干部、有现任的组干部、有普通的群众,水平都很高,畅所欲言,针对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平安乡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愿望,我们工作队人员仔细地倾听,认真的记录。
茶杯里的水倒了一茬又一茬,我们谈的话题越来越多,不知不觉聊到了晚上11:00分。
山里的夜,万籁俱寂,感觉比县城温度低了几度。被子虽然很薄但很舒实,透着太阳的余香,我偎在床上,打开精准扶贫日志本写了起来。我在想,这次“万千”活动,到农家住一住很有必要。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就能拉近距离,扑下身子走访民情,倾听民意,就能把工作做到贫困户心坎上。
篇九: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离开大城市,在扶贫工作队工作期间,生活工作虽然辛苦,但总有这样一件件小事激励着我们。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1)
透过薄薄的晨雾仍能看到屋顶尚未融化的积雪,一阵风吹过,感觉有些寒冷。根据工作组的安排,今天市长助理章芸将和我们一起到腰布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并给他们送去棉被、大米、食用油、雨伞等御寒防冻物资。
简单吃过早饭后,我们来到丁屋小组低保户丁月庆家,通过前期摸底调查时了解到,他的妻子从89年开始就患有精神分裂症,四处求医,一直没有好转,06年又发生车祸成了残疾,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里还有84岁的老母亲要照顾,女儿又远嫁,本来有一儿子在外打工,但嫌弃家里穷,一直未归……每谈到此处,他暗自伤心难过。但谈到现在的家庭情况时,他很欣慰的告诉我们,多亏现在政府的好政策,不仅帮我们办了低保,而且逢年过节,又来看望我们,如果没有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这个家早就散了,这全要感谢政府啊……
在丁月庆的感激声中,我们踏上了走访五保户曾南州家的路,曾南洲自幼失去双亲,小时候的一场大病使他成为哑巴,靠政府接济和左邻右舍的帮助才得以为生,家里穷,自身又残疾,没人愿意嫁给他,40多岁仍单身一人。看到我们的到来,曾南洲显得有点激动,一边?指手划脚?的让我们进去坐,一边给我们倒水,冬秀主任则充当我们的翻译,向他说明我们的来意,并送上御寒物资,临走时,他的双手合十不断的朝着我们鞠躬,冬秀主任说,这是感谢你们呢!
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2)
我来到马吉米桥上,用摄像机拍摄马吉米村的变化。这里正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要不了多久,这里将会是美丽新家园。
在返回工作队驻地时,我看到一个缓慢的身影,一手拄拐杖,一手提口袋,步履蹒跚地前行。这个身影我很熟悉,他是村里的百岁老人,也是村里少数会说汉话的老人。有时在乡街上会遇到他去买菜,他总是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老人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当我们问老人有什么困难时,老人却拉着我们说:“我没有什么困难,政府已经对我很好了。我身体好,村里还有很多身体不好的老人,你们应该多帮帮他们。”
老人行走得很慢,我走快两步搀扶住老人,询问他要去哪里。老人见到我,脸上绽开了笑容,拉着我的手说,他特意送只鸡过来给我们扶贫工作队,说我们为村里做事不容易,要吃好点。听到这话,我感觉到似乎有块灼碳卡住了喉咙,是感动、是责任、更是一股一股无形力量的鞭策。
离开大城市,在扶贫工作队工作期间,生活工作虽然辛苦,但总有这样一件件小事激励着我们。老乡的淳朴与深情厚望,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3)
4月13日,我办的全体班子成员,一早就乘车到马迹塘镇的九岗山村进行民情调查。
八点过几分,我们就到达了九岗山村与村干部会合。顿时,天开始下雨,在支书的带领下,我们脚踩着满是泥泞的山路,冒雨前行,走访了全村的近百户农家,听取了群众的反映、意见和建议,同时对该村的重点困难户进行了走访。
通过走访,让我们真正感受了生活在农村最低层的农民的清贫和困苦。他们的现状需要改变,他们的贫寒需要温暖,他们的心里喝望关怀。我是带着一颗
沉重的心走访完这些特困户的,他们的可怜,他们的无奈,他们充满救助的眼神……,至今都留在我的记忆里。
九岗山村金筑二组的杨树春,四十零岁,之前是一个当地小有名气的泥水匠,家境还算可以。好汉只怕病来魔,一场重病,让他这个家彻底垮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相继失学,到外面打工自谋生路去了,积蓄多年准备建房的近十万元存款,也因病早已花光,现在已是债务累累,年近八十的母亲也是有病在身,就他四十零岁的体弱小巧的妻子承担着这个家庭的全部责任,家里可说是一贫如洗。
我们来到他家,给了他慰问金,并说明:这次大走访民情调研活动是县委、县政府响应党中央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号召,访贫、问苦、抓落实,搞民情调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人民疾苦……这时坐在椅子上的杨树春很吃力地试图想站起来感谢我们,可他的腿己经基本瘫痪,站不起来了,顿时,他哭了。他告诉我们,他病了近六年了,这些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政策的优越,他早就没在这世上了。每年县、镇、村三级把他作为重点困难户照顾,不论是平常还是过年,民政的救济、政府的慰问、社会的捐助,他都享受了。他说他虽困难、贫穷,可他却感受到了党的政策的优越与温暖……。
最后,我们离开他家的时候,杨树春硬要他的家人,将一个山间挖的竹笋送给我们,当我们拒绝时,老杨再次流泪了,他说他虽是一个瘫痪了的废人,但他内心里感到了我们是他的亲人。
走访贫困户的民情日记范文(4)
今天是,我和村书记、主任约好,上午进村,早上6点30分起床,8点多出发,村尾村离市区约11公里,沿省道205线至姐妹桥前向左前行,不到9点钟就到了我下派的村。
作为下派干部要深入开展“我和百姓拉家常”活动,通过与村民的拉家常,才能深入了解该村村情、民情,为下派工作扎实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许每个下派书记都和我一样,急于想了解村里的情况。村尾村虽然不大,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首先走访了村里最困难的村民戚文生,戚文生一家5口,自己生病,老婆、弟弟都患较严重的精神病,儿子刚初中毕业待业在家,一走到他家,他一家还在吃饭,他们每人一碗稀饭,桌子上只有一碗昨天的剩菜,家里除了一架老电视没有其它电器。我问村主任他家是否申报了低保户,村主任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自有低保以来就是了,这点让我感到有点欣慰,但就他儿子就业问题,我和戚文生说你儿子还年轻要去学一门手艺,不能常年在家待业,这样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如果你儿子想好了要去学习手艺或是去哪里做事情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忙的就尽管说,我会尽力去帮忙的。
篇十: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3篇2022年5月,在大川镇唐家村村支书梁正国的引领下,我和同事一起走访了我的扶贫对象--唐家村四组村民王德军家,他家离唐家村服务中心并不远,走路过去上个小坡不到10分钟就到了,还没走到家门口,一只小黑狗汪汪的冲着我们叫,“快别叫了”,一位妇女一边说着一边从屋里跑出来,迎接我们的是王德军的爱人司之云,她见到我们客气的笑了“快进来坐,欢迎欢迎”,我往屋里探了探身子,有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人走了出来,我连忙搀扶着她,她笑着说,“闺女,不好意思,家里寒碜,连个电视机都没有,要不坐外面吧我给你们搬凳子。”我急忙说,“大娘,千万别这么说,我们是来看望和帮助你们的,没事,有什么困难您和我们说说,千万别客气啊!”
在与司之云交流的时候,我了解到,她爱人是一位隧道钻石工人,经常外出流动打工,家里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13岁正在上初中,一个只有6岁刚上小学,还有有位年过半百的老母亲,主要经济收入都是靠她爱人王德军打工挣钱为主,她在家多半是照顾年迈的婆婆和两个女儿的衣食住行。家里的收入仅仅靠王德军一人,其实并不乐观,我在问道她有哪些困难她低着头告诉我“如果有,那就是子女上学是我最头疼的事情了,光出租就好几百呢”,我了解到,唐家村附近并没有初中和小学,如果要完成对子女的教育就必须去大川镇上的小学进行教育,那么相对应的支出就增加了不少,而且如果要同时兼顾着家里的老人,衣食住行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虽然生活稍显艰难了些,但是她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不过,我两个姑娘都很懂事,尤其是我大姑娘,年年上学都是第一名的好成绩呢,老师都很喜欢她。”我回应道:“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的付出姑娘们都看在眼里,学习成绩好是对你最好的报答啊”她不好意思的笑了。
通过这次走访贫困户,我深深感受到对贫困户的帮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与她们的沟通和了解,我也更加迫切的想要帮助他们尽快脱贫,但是靠一己之力是完全不够的,我多么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希望更多的孩子出门就有学上,让她们能减少负担,尽快脱贫,不用在为了生计奔
波,不在为了上学奔波,过上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生活。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3月14日
星期四
今年,市委组织开展
“学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活动要求有关部门联村联企,领导联点联项,干部联户联人。今天上午,局领导研究确定把联村事项的点放在排掌村,排掌村是我局对口建设的扶贫点,现在已进入扶贫工作第二个年头。作为建扶工作干部,我从心底里为之高兴,联村点的确定再一次彰显了局领导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更能够为排掌村多做些实事。
3月15日
星期五
昨天市局确定了作风建设活动联村点,主管领导系统工会王瑞良同志决定今天到村里去调研贫困户情况。上午10点,我和王主任一起乘车前往村里,经过1个多小时路程的颠簸到达了涟源石马山镇排掌村,老远就看见村支书梁建社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会同村委其他主要成员村主任和秘书等一班人就联户帮扶工作沟通了情况。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312户,人口1194人,劳动力484人,外出打工26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97户,参保率95.1%。2022年全村共有贫困户159户,享受低保73人。贫困户中有16人残疾,8位孤寡老人,无房(危房)户39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480元。
在村支书的引领下,我随王主任走访了10多户村民,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结构简陋,家里的壮劳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带着孙辈们留守。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节俭,家居却收拾的很整洁,老人们说要给孙辈们提够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好好读书,让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安心做事。我想,老人说的几句朴实的话,就是我们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朴实的优良传统啊,不管他们自己生活的多么艰难,却一心想着不能苦了儿孙。一路走下来,看了这许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为之一振,止不住一种辛酸的滋味涌上心头。
8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
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2022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梁支书还给王主任介绍了这两年排掌村学生高考的情况:去年村里考取了7名大学生,今年又考取了5名,这是村里多少年来从未有过而最值得喜庆的一件事情。他高兴地说:是因为你们来搞扶贫工作给排掌村带来了福音,地税局先后送来了1万元大学生助学金,我和村委一定会关注这些大学生家庭,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地税局领导和你们干部的关爱之情。
12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建扶工作组一行四人在市局副局长鲁毅同志带领下来到排掌村,带着100余位机关干部捐助的1.45万元助学捐款,同时也带着机关干部对联系户的爱心和牵挂,走访慰问10个困难户。这些家庭大多有2到3名在校读书的小孩,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全靠着老人的照顾。来到村民梁高明家里的时候,只有他母亲在家正在炒菜,当鲁局长把1500元助学金送到老人家的手里,老人家还没有来得及放下菜勺的手紧紧握住了鲁局长的手,久久不肯松开,直说一定要我们尝一口她做的菜。鲁局长说请老人家保重好身体,现在你们的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了,房屋也翻新了,您帮着儿子把几个孙子带好,等他们考上大学了,有出息了,那就是您的幸福,也是我们高兴的事情。这动容的情境,让我们随行的每个人感动了。
回到村委,梁支书向鲁局长介绍了排掌村扶贫2年来发生的变化。一是村支两委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村里安全工作、计生工作扎实,在地市两级检查中,得到了上级好评。二是改建了160平方米二层楼的村级活动办公楼,维修改善了370平方米的村办小学教学楼,硬化了400平方米的学校操场。三是村水利建设得到大的改善。维修水渠840米,河坝一座,硬化山塘一口,修建了一条200米田间灌溉斗渠,解决了以前村民因水田放水灌溉相争斗的矛盾。四是村容村貌得到改观。硬化了龙岭、加树、中心园、太安四个小组的通组公路;建设好了村饮水工程,在石栏、龙岭、虎形弯、朝阳井修建4个高位水
池,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需求;完成了村路灯亮化建设,现在村里公路的晚间照明时间能维持到晚上12点。五是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养猪、山羊多种养殖产业,以村民合作的形式开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梁支书特别感谢地税局两年来给予排掌村的大力扶持,工作组也对村委建设给予了指导和帮助。鲁局长希望排掌村在村委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我们地税局也会一直关注排掌村的建设,工作组更应该珍惜在建扶工作期间与村委和广大群众建立的这份情谊,就算以后这里不再是我们的扶贫点了,我们一样可以加强联系,出谋划策,为排掌村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坐在回程的车上,透过高速行驶的车窗,我似乎看到排掌村未来美丽风景的画面,希望排掌村能象这高速公路一样,快速步入发展致富之路。
2月21日
星期日
多云
迤车镇中寨村
今天早上接到通知,2月22日上午在会泽县城举行2022年会泽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暨驻村帮扶工作动员会。明天就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元宵节,本来与儿子约好了中午爬一趟寥廓山,晚上到珠江源广场放孔明灯、吃汤圆。请假留下满足儿子的愿望,还是收拾行李奔赴会泽,怎么办考虑到我的驻村扶贫点刚刚从大井镇马鞍村调整到迤车镇中寨村,只好再次与儿子失约,提前踏上去会泽的高速路。从曲靖到会泽有200多公里,明早出发来不及参会。
2月21日下午,市委办下派会泽县中寨村驻村蹲点帮扶的3名工作队员相约14点出发,驱车来到会泽城时还不到17点,嵩待路打通新的隧道后,大大缩减了路程节省了时间。
趁着时间还早,我们3名队员商量决定,直奔迤车镇中寨村帮扶点。路上堵车,晚上18点,我们才来到中寨村委会破旧的二层办公楼前,看到施工队正在打桩划线,准备在村委会侧面的山脚下建一栋200多平米的便民服务综合楼。10多米高的石挡墙边预留了一片小广场,广场上堆满沙子、石头等建筑材料。村党总支书记计加眺说,村“三委”班子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水电路修好,再考虑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现在中寨村党
总支有11个党支部117名党员,每次开党员大会都要到别的地方借场地,开村民代表大会同样如此。经过村民代表会商议决定,年底前建好便民服务综合楼,方便群众办事。今年改善村民活动场所,得到“8.03”地震迤车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支持,大大减轻了筹款压力。
迤车镇有“会泽的江南”美誉,境内物产丰富、交通发达。靠近昭通方向的中寨村,地处迤车镇北边,距迤车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邻马路乡,南邻中河村,西邻迤北村,北邻小河村。村委会辖11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现有1927户7007人,其中现有贫困户639户1888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7%。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洋芋等传统农作物。
面对脱贫基数大、贫困程度深、产业结构单一等严峻现实问题,村委会一班人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寻求脱贫新路子。在与村干部交谈中发现,村委会宣传员吴启成对“农产品电商”钟爱有加。他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定制农产品品种及规格,通过微信、淘宝网店等新的销售形式,实现核桃仁、南瓜子、大豆、松子、蚕豆等农产品的网上销售。2022年,与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年销售120余吨,收入480余万元。核桃仁、南瓜子和蚕豆等30余吨产品,远销迪拜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产值27万美元。这为农产品销售拓宽了路子。
另外,中寨村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酿酒业。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自主研发“二次蒸馏”、“酒中加蜂蜜进行二次复烤”等酿酒工艺,着力打造“小锅杂粮酒”、“铜锅二次蒸馏酒”等品牌。目前,有大小酒厂43个,全年产酒2022吨,实现产值2022余万元。这也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走近梁啟建的家,房子是旧式的泥瓦房,四周是泥围墙,外围看应该占地约有七十平方,似乎在诉说着主人家曾经的繁荣,大门开着,这是扇既有古典色彩而又充满沧桑的木门,在岁月的侵蚀下,千疮百孔,进了门,门内有个小院,约有三十平米,小院有一个三级台阶,台阶上又有一个木门,应该和前面的木门是患难兄弟,我们问了声:有人在吗没有人回应。陪同走访的村支书李泽
佳就上了台阶,看了看情况,告诉我们,有人在家。
于是,我们就一起走了进去,眼前的一幕,令人吃惊,一个老人家正坐在一张破旧的木凳上,她的旁边,摆着两个碟子和一个碗、一根汤匙,还有一个看上去很显眼(白色,感觉挺新)的电饭锅,打开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还末来得及和老人家说话,我们环顾其家中的情况,眼前一幕令我们震惊,一双鞋,已经感觉不出它还是鞋子了,鞋面上不知有多少破孔。我心想,这双鞋应该可以进博物馆珍藏,富有纪念意义,鞋子旁边是张木板,木板上放着一把镰刀,看上去有点古老,一个勉强还能使用的竹篮子摆在旁边,里面还有一点绿色的植物叶子安静地呆着,木板的前面还是木板,不过应该算是床了,因为它上面挂着蚊帐,幸运的是,蚊帐还算半旧半新的,估计蚊子想进去,还得花点心思。收回眼光,李支书和其他走访的驻村队员正和老人家聊天,其实不能算,因为老人家耳背,沟通有点困难,我们问她中午吃什么,因为真看不出吃的是什么东西,黑呼呼的,全素的“健康食品",连油都见不到一丁点儿,李书记问她怎么没米饭,我们看到老人家用衣袖擦了擦眼角,老人哭了,嘀咕了一声,我们听不明白,李书记告诉我们说,老人家叫董叶兰,今年90岁了,刚才告诉他的是家里没米了。原来,和她一起吃住的二儿子梁啟建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家一个人在家。前两天老人家由于家中没米,向大儿子拿米,大儿媳妇不给,李书记说主要是婆媳关系较差。我忍住心中的酸痛(那种想哭的感觉)用相机记录下了令人伤感的一幕幕。
要离开了,我悄悄地把一百元拿给村支书让他交给老人家,并决定每个月资助老人家一百元改善老人家的生活。此刻,心里才感觉舒服了些。但我知道,老人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是儿女的陪伴和关心。
篇十一: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精心整理走访困难户民情日记三篇
篇一
今天一大早,按着昨天的计划,我再次徒步来到黄河子村四队进行走访,今天走访的是帮扶对象马俊英。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般基层干部,投入到“同步小康”帮扶行动,能做些什么呢?
来到贫困户马俊英家门口,他家的小狗就叫了起来,记不清这是走访马俊英家第十几次了,每次到村入户时,他家是必不可少的走访困难户。马俊英现已82岁,老伴也79岁,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腰腿疼等多种老年病,而他老伴十多年来更是因身患癌症多次住院进行治疗,从而导致家中贫困,如今欠债累累,膝下虽有三个女儿,但是都在种地,日子过得都是紧紧巴巴。过年时曾经为他家多次送去米、面、慰问金和县书协为贫困户书写的对联等扶贫物资。淳朴的老人感动得紧紧握着我的手直说:“好闺女,感谢党和政府啊,也谢谢你啊!”
进入到马大爷的屋中,有一股难言的味道,因老伴长年生病已不能自理,常常是身体也不太好的马大爷帮助她进行大小便的清理,十几年来如一日,而马大爷却从未抱怨过一声。屋中窗户虽然低矮,但很明亮,家具虽然陈旧,但仍然很干净。看到我来了,马大爷热情地说:“快坐啊,闺女。”同时又有些难为情,我赶忙上前帮助老人换上衣服。询问了上次说的家中要养小猪的情况和老太太最近的病情,在交谈过程中得知老人家中已抓回了两头小猪,院中的小菜园也已种上了各种蔬菜,老太太的病情没有进一步的恶化,在说话时老人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不时的地回头看看老伴。
回来的路上,我在思索: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走访,虽只是一种形式,但走访的过程却是实在的,能直观地看到群众的困难,能真实地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次锻炼与情感体验,更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我的内心不仅有些动容,既为老人不屈不挠的生活精神,又为他们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深而感动。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其乐观对待暂时的困境,并积极向上级反映和呼吁。他家是因病致贫的典型现实例子,目前老人已获得每年1800元的低保补贴和每年1200元的养老保险补助、以及煤补600元。现正在帮助老人积极争取光伏扶贫项目和佰慧生等龙头企业的帮扶产业基金,为他家早日解决困难提供绵薄之力。
我很希望自己能更强大,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帮扶对象当前的困境。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真心希望通过这次帮扶大行动,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困人员等弱势群体,尽力帮助他们尽快脱离困境,让他们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和谐与美好。
篇二
今天按照计划安排,我们到结对帮扶组,走访几户困难户。西站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我们走访慰问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宫癌的肖春连。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六组的肖春连的家,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肖春连半倚着坐着,见我们进来准备起身。我连忙走过去,示意她躺下就好。肖春连很不幸的患上子宫癌,为给她治病,家里已经欠了一大笔的债务。她看到我们非常激动,招呼我们坐下,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
精心整理
道该怎样活下去。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肖春连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我很感激,你们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曹启华的房子很破旧,苍老的青砖石瓦的有种穿越历史的年代感,除却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电器设备,更不用说家具之类的。只有一个正对着门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齐的铺了一层报纸,布置的干干净净。他端正的坐在门边上,眼睛注视着门外。
曹启华52岁了,离异,高位截瘫,一个女儿在读大学,自已一个人靠父母做饭洗衣,脑筋有些迟钝。我就着他坐在轮椅旁边,他的眼睛却一直注视着门外。
“也不知道来不来。这都不剩多少天了。”
我知道他想着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着自己的孩子们好好的,念着他们,想着他们。
我们起身走的时候,他嘴里念叨着依旧是他的孩子。两只眼神依旧那样茫然的张望着,像是看见了希望,但却是那样的不可触及,过于遥远。
接下来的2户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访完后,还剩一户不在家。
据了解,段成群夫妇只有一名女孩,年轻时一家三口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女儿长大了,嫁到了邻乡,离老人家大概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女儿偶尔会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但大多数时间两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儿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给段老夫妇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所以,两位老人只能靠新农保养老金、种地和养猪维持生活。前几年日子还算勉强可以维持下去,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段成群老人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过得很艰难。
得知我们的来意,两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们问老人最近生活过得怎样,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上忙时,段成群老人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用颤抖的双手夹着一杆旱烟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许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或许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
我去帮他的妻子烧火沏茶,并询问他们的近况,她除了一个劲地说现在的政策好之外,让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我们每个月能领到百十来块钱,只要不生病,我们老两口能照顾好自己,不给*添麻烦。多么简单而又朴实的语言,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多点人情的温暖。
天色已经渐晚,我们离开的时候,两位老人站起来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社区孤寡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关心社区孤寡老人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希望每个人都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关爱身边的农社区孤寡老人,给他们一个安详的晚年。
今天走访的这几户特困户,社区均给了500元慰问金,我们决定逢年过节都要去看看他们,给予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我们希望看见,像肖春连那样积极面对人生的笑容,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篇三
精心整理
今天是群众工作日,下午在街道纪委副书记胡珊书记和社区干部彭赞的带领下对网格内进行走访,并在走访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综治服务这一块做一些民意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居民对社区综合治理这一块都评价很好,居民刘*反映现在偷盗抢劫、聚众赌赙、地下*等等社会治安这一块在我们社区还是没看见过,而且平常在家门口有时还能看见110的巡逻车在家门口巡逻,这一点居民还是比较满意。
八组居民冯佳福建议在八组组级公路危建老屋急弯处,希望社区能做一个急转弯指示牌,这样开车的人路过时能引起警觉,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十二: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精准扶贫入户走访日志6篇在村支书的引领下,我随王主任走访了10多户村民,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结构简陋,家里的壮劳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带着孙辈们留守。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节俭,家居却收拾的很整洁,老人们说要给孙辈们提够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好好读书,让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安心做事。我想,老人说的几句朴实的话,就是我们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朴实的优良传统啊,不管他们自己生活的多么艰难,却一心想着不能苦了儿孙。一路走下来,看了这很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为之一振,止不住一种辛酸的滋味涌上心头。
篇三
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2000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梁支书还给王主任介绍了这两年排掌村学生高考的情况:去年村里考取了7名大学生,今年又考取了5名,这是村里多少年来从未有过而最值得喜庆的一件事情。他高兴地说:是因为你们来搞扶贫工作给排掌村带来了福音,地税局先后送来了1万元大学生助学金,我和村委一定会注重这些大学生家庭,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地税局领导和你们干部的关爱之情。
篇四
上午,建扶工作组一行四人在市局副局长鲁毅同志带领下来到排掌村,带着100余位机关干部捐助的1.45万元助学捐款,同时也带着机关干部对联系户的爱心和牵挂,走访慰问10个困难户。这些家庭大多有2到3名在校读书的小孩,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全靠着老人的照顾。来到村民梁高明家里的时候,只有他母亲在家正在炒
菜,当鲁局长把1500元助学金送到老人家的手里,老人家还没有来得及放下菜勺的手紧紧握住了鲁局长的手,久久不肯松开,直说一定要我们尝一口她做的菜。鲁局长说请老人家保重好身体,现在你们的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了,房屋也翻新了,您帮着儿子把几个孙子带好,等他们考上大学了,有出息了,那就是您的幸福,也是我们高兴的事情。这动容的情境,让我们随行的每个人感动了。
回到村委,梁支书向鲁局长介绍了排掌村扶贫2年来发生的变化。一是村支两委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村里安全工作、计生工作扎实,在地市两级检查中,得到了上级好评。二是改建了160平方米二层楼的村级活动办公楼,维修改善了370平方米的村办小学教学楼,硬化了400平方米的学校操场。三是村水利建设得到大的改善。维修水渠840米,河坝一座,硬化山塘一口,修建了一条200米田间灌溉斗渠,解决了以前村民因水田放水灌溉相争斗的矛盾。四是村容村貌得到改观。硬化了龙岭、加树、中心园、太安四个小组的通组公路;建设好了村饮水工程,在石栏、龙岭、虎形弯、朝阳井修建4个高位水池,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需求;完成了村路灯亮化建设,现在村里公路的晚间照明时间能维持到晚上12点。五是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养猪、山羊多种养殖产业,以村民合作的形式展开,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梁支书特别感谢地税局两年来给予排掌村的大力扶持,工作组也对村委建设给予了指导和协助。鲁局长希望排掌村在村委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我们地税局也会一直注重排掌村的建设,工作组更应该珍惜在建扶工作期间与村委和广大群众建立的这份情谊,就算以后这里不再是我们的扶贫点了,我们一样能够增强联系,出谋划策,为排掌村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坐在回程的车上,透过高速行驶的车窗,我似乎看到排掌村未来美丽风景的画面,希望排掌村能象这高速公路一样,快速步入发展致富之路。
篇五
今天早上接到通知,2月22日上午在会泽县城举行2016年会泽县脱贫攻坚工作推动暨驻村帮扶工作动员会。明天就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元宵节,本来与儿子约好了中午爬一趟寥廓山,晚上到珠江源广场放孔明灯、吃汤圆。请假留下满足儿子的愿望,还是收拾行李奔赴会泽,怎么办?考虑到我的驻村扶贫点刚刚从大井镇马鞍村调整到迤车镇中寨村,只好再次与儿子失约,提前踏上去会泽的高速路。从曲靖到会泽有200多公里,明早出发来不及参会。
2月21日下午,市委办下派会泽县中寨村驻村蹲点帮扶的3名工作队员相约14点出发,驱车来到会泽城时还不到17点,嵩待路打通新的隧道后,大大缩减了路程节省了时间。
趁着时间还早,我们3名队员商量决定,直奔迤车镇中寨村帮扶点。路上堵车,晚上18点,我们才来到中寨村委会破旧的二层办公楼前,看到施工队正在打桩划线,准备在村委会侧面的山脚下建一栋200多平米的便民服务综合楼。10多米高的石挡墙边预留了一片小广场,广场上堆满沙子、石头等建筑材料。村党总支书记计加眺说,村“三委”班子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水电路修好,再考虑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现在中寨村党总支有11个党支部
117名党员,每次开党员大会都要到别的地方借场地,开村民代表大会同样如此。经过村民代表会商议决定,年底前建好便民服务综合楼,方便群众办事。今年改善村民活动场所,得到“8.03”地震迤车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支持,大大减轻了筹款压力。
迤车镇有“会泽的江南”美誉,境内物产丰富、交通发达。靠近昭通方向的中寨村,地处迤车镇北边,距迤车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邻马路乡,南邻中河村,西邻迤北村,北邻小河村。村委会辖11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现有1927户7007人,其中现有贫困户639户1888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7%。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洋芋等传统农作物。
篇十三: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三篇走访贫困户民情【篇一】
飞虎渐去,玉兔将至,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为使包扶村组的困难群众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交通局安排包扶工作组成员近日去包扶村开展春节前的慰问济困活动,前天周六钟书记曾带领我们到村里,走了三姜头塘小组、兰田小组的几户困难家庭,但由于那天恰逢圩日村民大多都去赶圩办臵年货,最终只慰问了一名困难对象。
今日由朱小文副局长带队进村慰问,一早我们便带着瑞金交通人的一片深情厚意和四千元慰问金,赶赴合龙村。合龙村的圩日是逢农历三、六、九,而今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正好错开了合龙村的圩日,又是个阴雨天气,大多数村民未下田做事,因此村民基本还呆在家里,我们都暗暗庆幸抓住了这一时机(瑞金农村的风俗是走亲访友上午为尊,我们尽力尊崇这一风俗习惯)。为确保慰问行动能在上午顺利完成,我们分成两组开展慰问行动,一队由朱局自己带队,一队由曾国平副乡长带队,我被分配到与朱局一组,由朱志涛带路,朱志涛仔细看过我队分配的慰问名单后,带着慰问队员按照由近至远从松山脑至下屋子再往大屋家,最后到姜头塘的行程顺利进行慰问,我们分别将每户两百元的慰问款送到朱志如、谢祖浪、何久娣、谢冬昌、谢宝全、谢志鹏、温会炎、温庆华、曾九娣等困难群体手中,每到一户我
们都嘘寒问暖,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确保困难群众度过一个祥和、温暖的春节。
整个慰问行动进行的很紧凑,用时大致两个半小时,在临近十二点时,分配我队的九名特困户我们都一一慰问、致以节日问候,同时为每个人送上二百元的慰问金,并询问了一些日常生活需求,以及春耕准备情况,还特别提醒注意冬季用火用电安全,行动时,我默默祈祷:给力合龙村!给力每位村民!衷心希望他们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交通局驻**村
宋智丽)
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篇二】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可几天的大雨连锦,我村防汛工作面临重要时期,我在村委会办公室已无法静下心来写民情日记了,只有到重点低保户家走访。刚才走了五华里路去谢长古家,现在要到黄长娣家了解情况。
黄长娣早年丧夫,带着两个小孩,一家居住在小河对面,与村小组其他人家相距几百米,属于独村独门独户的情况。再是,为了调解她家与钟义胜、钟运辉家山林纠纷问题,现在去她家还真是一举两得了。
我还是第一次去她家,没有想到去她的路那么难走,远远看得到房子就是找不到路,我只有打着雨伞,卷高裤脚往河边走去。走到河边,那时正好有位村民在过河,我问她去黄长娣家是不是往这里走?她回答说:这里是可以去,但现在河水大,很深,我都浸湿了裤子,你过河的话也会浸湿裤子。我说不怕,我就把裤脚卷得高高的,过了之后,裤子还是浸湿了。
我走进黄长娣家之后,当她看到是我,就马上招呼说:兰同志你来了,快进屋座。听到声音,她儿子、女儿都一起来到客厅,烧开的烧开水,洗杯子的洗杯子,黄长娣即非常热情,反复叫我吃粽子,我盛情难即,就边吃粽子边聊天,了解近期大雨洪水时期有无发生水灾情况,她回答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一切还好。听后,我就放心了。之后,我向她说明到她家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回馈前次诉求的山林纠纷问题。我只有将我向周围人群了解的情况及向钟义胜、钟运辉调查的情况反馈给她。我说:既然你公公把山林卖出去了,凭我们“三送”工作队的权限是无法帮你要回来的,不是我们不去做工作,而是我们的职责所限,权力所限。我们只有调解的权利,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当他们不肯调解时,我们就没有办法了。经过我的反复、耐心解释。她表示理解我工作的难处,并说:只要你尽心尽职了,我就感谢了,和理解了。我说:理解“万岁”!
那时正好下午6.20左右,又接到谢村长的电话,说:大碰村小组犁彩英家的后墙倒坍了,现老家人无处安身,要我立即赶到犁彩英家,看看怎么处理和安排这位低保老人。我只好急匆匆地向黄长娣告辞,再打着雨伞,卷着裤脚,急急忙忙又赶往犁彩英家……
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篇三】
3月25日,冒着似鹅毛一般,纷纷扬扬,晶莹如玉、洁白无瑕的雪花。我与村干部来到了村民库纳尔拜家中,了解到他家有四口人,其中有两个孩子是贰级残疾人,先天性语言障碍,库纳尔拜本人因受伤导致右腿残疾,现在只有拐着拐杖行走,媳妇主要以家务活为主,照顾三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家中有45亩地、2只大牛一只小牛、一辆拖拉机主要靠二儿子拉货来挣钱。
尽管小儿子叶尔布来提贰级残疾,但他完全明白家中的负担,家中的经济情况,脸上什么时候都带着微笑,可以感觉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夏天与弟弟一起打工,专门给弟弟当小工,不要看他是残疾人员,但是他有一种与生活较量的猛劲,听村民人说他比正常的小工干的都好,眼快手快。尽管言语表达不是很好,却使劲了全身的力量来投入到务工上,每每天120元的收入,为家中的经济收入贡献一份力量。
条件不是很好的,收入不高。这个家庭让我感觉到了家庭的温馨,从交流中可以感觉到父母对孩子的无私慈爱之心、用哑语和手势的与孩子的交流。无意中我也瞬时学了二下子,结果孩子一看马上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在那一刹那间,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在这个小家庭里充满了多少欢乐、幸福,儿女很听话、很懂事、有眼色、多么善良的两个孩子呀?
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用简单的哈语对库纳尔拜老人说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就和我联系。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极需要照顾与关怀。
走访结束回到宿舍,我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我在思索。该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困难
群众的困境。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要解决他们的贫困,主要还是要靠党和政府的帮助,社会的关心。
篇十四: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贫困户家庭走访心得范文1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可几天的大雨连锦,我村防汛工作面临重要时期,我在村委会办公室已无法静下心来写民情日记了,只有到重点低保户家走访。刚才走了五华里路去谢长古家,现在要到黄长娣家了解情况。黄长娣早年丧夫,带着两个小孩,一家居住在小河对面,与村小组其他人家相距几百米,属于独村独门独户的情况。再是,为了调解她家与钟义胜、钟运辉家山林纠纷问题,现在去她家还真是一举两得了。
我还是第一次去她家,没有想到去她的路那么难走,远远看得到房子就是找不到路,我只有打着雨伞,卷高裤脚往河边走去。走到河边,那时正好有位村民在过河,我问她去黄长娣家是不是往这里走?她回答说:这里是可以去,但现在河水大,很深,我都浸湿了裤子,你过河的话也会浸湿裤子。我说不怕,我就把裤脚卷得高高的,过了之后,裤子还是浸湿了。
我走进黄长娣家之后,当她看到是我,就马上招呼说:兰同志你来了,快进屋座。听到声音,她儿子、女儿都一起来到客厅,烧开的烧开水,洗杯子的洗杯子,黄长娣即非常热情,反复叫我吃粽子,我盛情难即,就边吃粽子边聊天,了解近期大雨洪水时期有无发生水灾情况,她回答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一切还好。听后,我就放心了。之后,我向她说明到她家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回馈前次诉求的山林纠纷问题。我只有将我向周围人群了解的情况及向钟义胜、钟运辉调查的情况反馈给她。我说:既然你公公把山林卖出去了,凭我们“三送”工作队的权限是无法帮你要回来的,不是我们不去做工作,而是我们的职责所限,权力所限。我们只有调解的权利,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当他们不肯调解时,我们就没有办法了。经过我的反复、耐心解释。她表示理解我工作的难处,并说:只要你尽心尽职了,我就感谢了,和理解了。我说:理解“万岁”!
那时正好下午6.20左右,又接到谢村长的电话,说:大碰村小组犁彩英家的后墙倒坍了,现老家人无处安身,要我立即赶到犁彩英家,看看怎么处理和安排这位低保老人。我只好急匆匆地向黄长娣告辞,再打着雨伞,卷着裤脚,急急忙忙又赶往犁彩英家……
贫困户家庭走访心得范文220__年4月28日,福贡县马吉乡难得放晴的一天。
我来到马吉米桥上,用摄像机拍摄马吉米村的变化。这里正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要不了多久,这里将会是美丽新家园。
在返回工作队驻地时,我看到一个缓慢的身影,一手拄拐杖,一手提口袋,步履蹒跚地前行。这个身影我很熟悉,他是村里的百岁老人,也是村里少数会说汉话的老人。有时在乡街上会遇到他去买菜,他总是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老人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当我们问老人有什么困难时,老人却拉着我们说:“我没有什么困难,政府已经对我很好了。我身体好,村里还有很多身体不好的老人,你们应该多帮帮他们。”
老人行走得很慢,我走快两步搀扶住老人,询问他要去哪里。老人见到我,脸上绽开了笑容,拉着我的手说,他特意送只鸡过来给我们扶贫工作队,说我们为村里做事不容易,要吃好点。听到这话,我感觉到似乎有块灼碳卡住了喉咙,是感动、是责任、更是一股一股无形力量的鞭策。
离开大城市,在扶贫工作队工作期间,生活工作虽然辛苦,但总有这样一件件小事激励着我们。老乡的淳朴与深情厚望,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贫困户家庭走访心得范文3今天按照计划安排,我们到结对帮扶组,走访几户困难户。西站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我们走访慰问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宫癌的肖春连。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六组的肖春连的家,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肖春连半倚着坐着,见我们进来准备起身。我连忙走过去,示意她躺下就好。肖春连很不幸的患上子宫癌,为给她治病,家里已经欠了一大笔的债务。她看到我们非常激动,招呼我们坐下,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肖春连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我很感激,你们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
心里有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曹启华的房子很破旧,苍老的青砖石瓦的有种穿越历史的年代感,除却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电器设备,更不用说家具之类的。只有一个正对着门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齐的铺了一层报纸,布置的干干净净。他端正的坐在门边上,眼睛注视着门外。
曹启华52岁了,离异,高位截瘫,一个女儿在读大学,自已一个人靠父母做饭洗衣,脑筋有些迟钝。我就着他坐在轮椅旁边,他的眼睛却一直注视着门外。
“也不知道来不来。这都不剩多少天了。”
我知道他想着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着自己的孩子们好好的,念着他们,想着他们。
我们起身走的时候,他嘴里念叨着依旧是他的孩子。两只眼神依旧那样茫然的张望着,像是看见了希望,但却是那样的不可触及,过于遥远。
接下来的2户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访完后,还剩一户不在家。
据了解,段成群夫妇只有一名女孩,年轻时一家三口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女儿长大了,嫁到了邻乡,离老人家大概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女儿偶尔会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但大多数时间两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儿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给段老夫妇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所以,两位老人只能靠新农保养老金、种地和养猪维持生活。前几年日子还算勉强可以维持下去,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段成群老人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过得很艰难。
得知我们的来意,两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我们问老人最近生活过得怎样,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上忙时,段成群老人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用颤抖的双手夹着一杆旱烟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许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或许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
我去帮他的妻子烧火沏茶,并询问他们的近况,她除了一个劲地说现在的政策好之外,让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好了,我们每个月能领到百十来块钱,只要不生病,我们老两口能照顾好自己,不给共产党添麻烦。多么简单而又朴实的语言,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多点人情的温暖。
天色已经渐晚,我们离开的时候,两位老人站起来和我们一一握手道别。社区孤寡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关心社区孤寡老人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
是我们的责任。希望每个人都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关爱身边的农社区孤寡老人,给他们一个安详的晚年。
今天走访的这几户特困户,社区均给了500元慰问金,我们决定逢年过节都要去看看他们,给予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我们希望看见,像肖春连那样积极面对人生的笑容,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贫困户家庭走访心得范文4今天一大早,按着昨天的计划,我再次徒步来到黄河子村四队进行走访,今天走访的是帮扶对象马俊英。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般基层干部,投入到“同步小康”帮扶行动,能做些什么呢?
来到贫困户马俊英家门口,他家的小狗就叫了起来,记不清这是走访马俊英家第十几次了,每次到村入户时,他家是必不可少的走访困难户。马俊英现已82岁,老伴也79岁,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腰腿疼等多种老年病,而他老伴十多年来更是因身患癌症多次住院进行治疗,从而导致家中贫困,如今欠债累累,膝下虽有三个女儿,但是都在种地,日子过得都是紧紧巴巴。过年时曾经为他家多次送去米、面、慰问金和县书协为贫困户书写的对联等扶贫物资。淳朴的老人感动得紧紧握着我的手直说:“好闺女,感谢党和政府啊,也谢谢你啊!”
进入到马大爷的屋中,有一股难言的味道,因老伴长年生病已不能自理,常常是身体也不太好的马大爷帮助她进行大小便的清理,十几年来如一日,而马大爷却从未抱怨过一声。屋中窗户虽然低矮,但很明亮,家具虽然陈旧,但仍然很干净。看到我来了,马大爷热情地说:“快坐啊,闺女。”同时又有些难为情,我赶忙上前帮助老人换上衣服。询问了上次说的家中要养小猪的情况和老太太最近的病情,在交谈过程中得知老人家中已抓回了两头小猪,院中的小菜园也已种上了各种蔬菜,老太太的病情没有进一步的恶化,在说话时老人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不时的地回头看看老伴。
回来的路上,我在思索: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走访,虽只是一种形式,但走访的过程却是实在的,能直观地看到群众的困难,能真实地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次锻炼与情感体验,更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我的内心不仅有些动容,既为老人不
屈不挠的生活精神,又为他们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深而感动。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其乐观对待暂时的困境,并积极向上级反映和呼吁。他家是因病致贫的典型现实例子,目前老人已获得每年1800元的低保补贴和每年1200元的养老保险补助、以及煤补600元。现正在帮助老人积极争取光伏扶贫项目和佰慧生等龙头企业的帮扶产业基金,为他家早日解决困难提供绵薄之力。
我很希望自己能更强大,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帮扶对象当前的困境。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真心希望通过这次帮扶大行动,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困人员等弱势群体,尽力帮助他们尽快脱离困境,让他们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和谐与美好。
贫困户家庭走访心得范文56月1日是审计局驻村工作队的第十七个工作日,与往常一样,进村入户,调查摸底访民情。8点过几分,工作队员吃完早饭,就到村部与吴书记会合;刚见面,工作队队长张健要求立马下户走访调查,吴书记开口一笑:“审计干部真是好急的性子啊,那走吧!”
高升的六月,挺拔起岁月最动人的姿态;脚下延伸出了无边的翠绿,是乡村捧出的生活最古朴的原色。
走访调查的第一户是该村三组万家河湾老党员吴长礼家。他个头较高,一脸黝黑,从他的语气中就能分辨出他的精明与能干。一家五口,吴长瑞今年71岁,中年时落下右腿残疾,妻子秦前香69岁,四年以前得了直肠癌,长期要靠药物维持,不能劳动;女儿吴春花,是他家主要劳动力,顶梁柱,女婿刘小红,长年在武汉打工;外甥刘福斌今年9岁,先天患下耳聋落下了一级残疾,这个家曾经一贫如洗,年收入不足4000元。当我们问到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是否落实时,他急忙拿出家中的一卡通给我们看,并感慨万千:“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让咱们家从贫困中走出困境、耳聋外甥上学不收费,还有这补那补,政策实在是太好了!”吴长礼还告诉我们:“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在他家遍地开花,他家通过红泰羊市场主体签订养羊寄养协议,在2016年底,分红增收3000元;通过小额信贷、公益岗位(护林员)等,去年他家增收8000元;今年还与村签订光伏发电产业协议,预计201年底可享受光伏发电分红;还与村签订种植莲藕养鱼协议,家庭有5口人,按每人800元受益计算,年终家庭可受益4000元,通过住院报销改决他家医疗问题;通过旧房改造,解决了他家旧房改建补贴;除此之外,吴长礼还享受低保金、养老金、教育扶贫(助残疾儿)、社会扶贫等,年增收21300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我仔细打量着他家的房屋,二层砖混结构,虽说是粗装修,但是新建的,我望着俩位老人喜悦的脸庞,对他们说:你们的幸福是党和政府所期盼的,祝你们二老健康快乐!
从湾里走出来,走访调查的第二户是该村四组张若明的家。进去后,我们询问了他家的生产生活、子女就学及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情况;今年49岁的张若明,一家4口,妻子李菜花,今年49岁,家有儿女;女儿叫耿晴,今年15岁,正在上高中;儿子叫张永康,今年5岁,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正在上幼儿园;妻子李菜花,胃上有点小毛病,去年做了小手术,张若明也有胆结石,身体不好,一家生活比较拮据。
张若明的妻子李菜花告诉我们:“自去年8月份以来,他家被评上贫困户,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对接之后,儿子张永康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成功做了心脏手术,花费3.2万元医药费,全部报销;除此之外,他家通过红泰羊市场主体签订养羊协议,在2016年底,分红增收3000元;通过小额信贷,去年他家增收4000元;今年还与村签订光伏发电产业协议,预计2017年底可享受光伏发电分红;还与村签订种植莲藕养鱼协议,家庭有4口人,按每人800元受益计算,年终家庭可受益3200元,通过住院报销改决他家医疗健康问题;通过旧房改造,解决了他家旧房改建补贴等扶贫政策”。
虽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但若有特殊情况只靠种田显然是无法摆脱贫穷的困境,所以张若明身体不好,还是每年要外出打零工赚15000元补贴家用。听完张若明的讲述,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近年来国家对“精准扶贫”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实施了重点扶持,效果非常明显,但要农民彻底脱贫致富、导致返贫出现,看来还任重道远。
下午3:10左右,我们驻村工作队继续走访了3家贫困户。他们普遍对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村民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水源,吃水和用水问题,高升村有六个自然小组,172户708人,没有蓄水池,水源没有保障,所以一到枯水季节就会存在缺水。我们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是行动“快”。迅速与县“饮水办”取得联系,作出工作方案;二是措施“实”。根据老百姓需和意愿,在资金筹措方面以精准扶贫资金扶持为主导,并整合该村个体老板捐赠资金,力求解决高升村安全饮水问题。
晚上6:30左右,天渐渐黑了,我们工作组一行4人到贫困户吴成章的家中吃晚饭,并按照标准付了生活费。
吃罢晚饭,马上在高升万家河湾3组、4组召开场子会。我跟大家介绍了“万千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以精准脱贫为统领,推进基层党建、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平安乡村五位一体工作定位,千方百计克服自身困难,以情帮扶、勇于解困,分析当前我县“五位一体”工作的大形势。
在场子会上,在几位代表中,有曾经当过村的干部、有现任的组干部、有普通的群众,水平都很高,畅所欲言,针对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平安乡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愿望,我们工作队人员仔细地倾听,认真的记录。
茶杯里的水倒了一茬又一茬,我们谈的话题越来越多,不知不觉聊到了晚上11:00分。
山里的夜,万籁俱寂,感觉比县城温度低了几度。被子虽然很薄但很舒实,透着太阳的余香,我偎在床上,打开精准扶贫日志本写了起来。我在想,这次“万千”活动,到农家住一住很有必要。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就能拉近距离,扑下身子走访民情,倾听民意,就能把工作做到贫困户心坎上。
贫困户家庭走访心得范文五篇
篇十五: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走访贫困户记录内容全市“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动员会召开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带头深入联系村进行大走访,为全市各级干部作出了表率。如何更好地推进活动开展,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使大走访活动见到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时常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10月18日和19日,我按照省委、市委关于领导干部进村住户走访要求,自带被褥,带着市委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先后来到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和灵城镇滨河社区进行走访调研。
两天来,通过走访困难户、老党员、致富带头人,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同干部群众面对面话民生、聊致富、谋发展,使我对当前农村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群众路线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法宝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按照走访计划,18日下午,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分别走访慰问了困难户和五保户。
走访慰问的第一户是特困户王新章,今年73岁,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独自生活,患脑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个人有3.9亩地,由女儿帮着种,包括土地收入和残疾人、低保户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后,我拉着老人的手,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老人连声说:“没有没有,政府很关心我们,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了。”当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时,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长满老茧的双手紧握我的手不放松。离别时,跛着脚执意将我送到门口。
来到五保老人温传祥家时,老人正在准备吃晚饭。通过交谈,得知老人今年74岁,1970年4月从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现有5亩地,包给别人种,自己平时主要以捡破烂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当我问到老人过得好不好时,他十分激动地说:“比过去幸福多了,逢年过节,上级政府都来看俺,给俺送被送粮送钱,*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没有*,就没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觉得出,老人的话发自内心,让我很受感动。临别时,我给老人送上慰问金,老人连声说谢谢,并目送我们很远。
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还有部分群众因孤、病、残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群众理解。然而通过与群众的座谈交流,特别是通过与王新章、温传祥两位老人的交谈,我感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感谢现在党的好政策,大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暂时的生活困难,不愿党和政府。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杆秤,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也会装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上级党委决策,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到基层,送进百姓家中,让广大群众明白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特别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小事连民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在姚山村的走访,我越发感觉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访途中,我发现在姚山村陈圩组龙王街路南一棵
树上,挂着四块电表,位置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个安全隐患。据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群众房屋拆迁,原先挂在墙上的一些电表无处可挂,只好挂在树上,虽多次与供电部门联系,但都没有结果。对此,村干部和附近群众十分担心,遇到阴雨天,就更为担忧。听后,我当场安排工作人员给县供电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派人到现场察看,迅速进行整改。县乡供电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并着手施工。在姚山小学校园内,有一个50米长、20米宽、2米深的水塘,塘内有不少水,虽然周围用尼龙网围着,但对学生来说,还是个安全隐患。学校教师和群众反映,曾经有名小学生掉进水塘,由于施救及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水塘未平,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心病。填平这个水塘需要一万多元,村及学校经费很紧张,没有多余经费用在填平水塘上。听后,我安排身旁的镇党委书记,要求镇政府出资填平水塘,镇党委书记当即表态三天内完成任务。
这两件事,对于有些干部和部门来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决的却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涉及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是对“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会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只要我们各级干部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干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就会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汇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强大力量。
群众的期盼就是干部的职责
当前,群众盼什么?希望党委政府做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深入走访了姚山村部分群众,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交流。
村民陈其坤是一位种植食用菌户,谈起种植食用菌,他说得头头是道:“种植食用菌
对俺村来说,原料较为充足,但目前没有形成规
篇十六:贫困户走访简短内容
农村困难户调查走访记录范文篇一:走访慰问困难户调研记录
时间:2011.04.28地点:困难户许同文家中
走访人:王春喜
走访内容;在村干部的引领下,带着慰问品,走访了困难户许同文家。当走到他的家门口时,许同文的老伴正将刚刚洗涤好的衣服拿到外面晾晒,看到村干部的到来,老人热情迎到家中。老屋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屋里黑漆漆的,里面堆的都是捡回来的垃圾,非常乱,家里生活水平很差,唯一可以看到现代生活气息的是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在与许同文的交谈中,王春喜了解到许同文身患脑血栓,常年卧床,无稳定的收入,孩子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也不高,许同文在没患脑血栓时,还能靠通过种地、放羊的收入维系家用尚有结余;1身患脑血栓后,失去劳动能力后,家庭收入几乎断绝,大小事情都干不了啦~家里有一个小孙子在上小学,许同文自己也常年服药,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少,开销却不小,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村里看到他的情况,主动为他办理了低保。依靠政府每月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老人心态还感到十分满足,他说:“自己已经快到八十岁的人了,现在的生活比起过去不知好了多少,国家给我有低保,逢年过节社区、政府有慰问,没有把我们忘记。听村里邻居讲,两个人虽然很贫穷但是从来都脚踏实地的生活,不欠任何人钱。针对许同文的情况,王春喜嘱咐村里的干部要对村里这种特别困难的户要对关注,自己掏出200元钱塞到许同文手中。
通过这次走访贫困户工作,我深深地感觉到,对
这些贫困家庭的帮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关怀机制,持续地对其进行帮助。贫困户陷入贫困不是他们自己刻意造成的,处于困境的人,心灵极为脆弱,能得到社会的及时帮助和关怀,是让陷入贫困中的人们看到曙光、重塑生活信心的有效手段,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要根据贫困居民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贫困户切实地得到帮助,使整个村人民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2时间:2011.06.18地点:许同文家中
走访人:王春喜
走访内容:王春喜带着粮油等生活用品来到许同文家中,与之前的情况相比情况有了改善,虽然还是老房子,但是跟第一次来的时候相比整洁了许多,许同文老人的精神也好了很多。经济条件虽然没有很大的改观,针对许同文身体情况,村里安排人员每天都帮许同文挑水,村里的中医,送来免费中药,给他调理身体,王春喜看到这种情况考虑得更为长远,生活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仅能帮助一时,帮助许同文家里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家的困难,许同文有脑血栓后遗症,长期卧床,不能下地劳动,许同文的老伴年龄也大了,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帮他们家上一个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家里的问题。王春喜又详细了解了一下许同文家里的情况,承诺一定会帮他找一个合适的项目。
通过走访,实地了解他们的情况,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如何找到致富之路脱离贫困;这类人群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的是职业
技能和致富门道,这类家庭是一人得病,全家不安,储蓄耗尽,生产停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解决的办法是:1加强职业技
3术培训和小额贷款支持,让其有稳定的经济来源,2政府应该重点提高这类人群的救助力度,有针对性地提高住院费、医药费、门诊费的报销比例,不让患有重大疾病的家庭一下掉到贫困圈内。
许同文的情况,什么项目适合他呢,首先重体力方面的不行,老两口都不能从事重体力方面的劳动,养鸡,养鸭等项目不合适,那就只能从家庭手工编制方面找,农村的草绳编织项目十分普遍,投入少,见效快,并且不没有大的体力活动,适合农村的老年人。
时间:2011.07.28地点:许同文家中
走访人:王春喜
走访内容:今天王春喜联系草编能手和草编销售大户许明利来到许同文家里,手把手叫许同文的老伴草编工艺,篇二:走访贫困户情况调查报告
走访贫困户情况调查报告
XXX村村书记助理XXX在上级领导和村内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5个月,5个月以来我对我村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也接触了村内80%村民,特别是对村内的困难户进行了挨户走访,以下是我走访的现实情况、贫困分析和几点建议:一、走访两户困难户的现实情况。
在欢喜庄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先走访了欢喜庄村的低保户高艳玲。高艳玲,女,45岁,其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上高中。每年的收入就靠几亩稻地,每年还要为她上大学和高中的的孩子交纳大笔学习费用(每年8000余元),使本已十分拮据的家庭,生活更是难以为继。离开高艳玲家后,我们又到了低保户马宝凤的家中,这个三口之家主要以务农维持生计。马宝凤,女,59岁,身体不好,不能干重体力活。两个孩子都已出嫁到外地,身边无人照顾,在其家里我们看到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屋子特别小。
二、困难户的贫困原因分析。
根据我同本镇的同志进行走访困难户所见的现实情况分析,我认为,首先病、残是导致我区大部分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农村比较常见。虽然我区农民享受到了“新农村”等医疗保健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区农民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农民收入本来就很低,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就会令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其次,贫困户家庭仍以种养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劳动人数多等因素,制约了贫困户开展
5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其家庭成员中的老弱病残,牵扯很大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其本人文化素质较低,限制了外出务工,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养业维持生计。
三、目前困难户家庭存在的几大问题
1、孤寡老人今后的生活问题;2、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困难家庭如何改变现状脱离贫困状态;
3、有患重病病人的困难家庭的治疗如何进一步保障;4、智力障碍、残疾困难户的生活如何改善。
四、我区帮扶困难户、低保户的政策落实情况及几点建议。
宝坻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及市委的有关要求,在近几年把我区农村的惠民政策、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农业税费的减免,到“新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从为贫困家庭新建住房,到始终开展的扶贫帮困走访慰问制度等,都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认真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解决了我区部分困难户的家庭住房、患病就医、基本生活保障等实际生活困难。
但是扶贫帮困是一项细致的、艰苦的、长远的工作,仍需我们继续做出巨大努力。
为此提出如何做好困难户帮扶工作的几点建议:61、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家庭的就医负担。借助“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力量,争取区卫生部门的支持。
2、日常生活用品的捐助。动员全区各个阶层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帮扶困难户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来。春节前,我将再次组织和发动全局同志到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春联等节日用品,让他们温暖过冬,高兴过年。
3、建立动态帮扶档案,进一步完善我区社会保障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和换季时,我将组织全局为帮扶的贫困对象进行捐款,并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
4、借助文化下乡对困难户家庭给予救助。发挥本局优势,不定期组织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深入到乡村特别是帮扶对象中间,开展文化下乡,为他们送去精神食粮,让其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5、为困难户提供相应的就业优惠政策,改善困难户家庭就业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户没有经济来源的问题,就要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优惠政策,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使他们逐步脱离贫困。
6、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拓展经营渠道,提高困难户农业产品的经营效益。
五、走访困难户体会
7通过这次走访困难户工作,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对这些困难家庭的帮助要具有经常性、制度性。要建立起一整套社会保障机制,决不能一阵风刮过,要时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让困难群体真真切切地得到帮助,使全区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健康、美满地生活。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的扶
贫帮困工作,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不断拓宽扶贫帮困的渠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我区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篇三:XX镇XXX村贫困户走访记录表
XX镇XXX村贫困户走访记录表
注:此表需存档,务必如实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