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3篇

时间:2022-11-25 10:55: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能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3篇如何能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从晓雨的泰国之行看跨文化交际的三大障碍和文化休克  案例中的李晓雨同学只身一人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她刚刚到达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能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3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能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3篇

篇一:如何能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从晓雨的泰国之行看跨文化交际的三大障碍和文化休克

  案例中的李晓雨同学只身一人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她刚刚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前来接她的只有当地学校人员,态度也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热情,反而十分冷淡,对于初来乍到的她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照顾,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李晓雨发现,学校里其他泰国老师对她的态度并不热情。不仅没有帮助她适应教学工作,甚至连主动的招呼也没有。学生也没有和她建立起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问题还影响到了汉语的教学。

  晓雨的泰国之行,典型的反应了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三大障碍:认识误区,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

  第一个障碍是认识误区。晓雨认为,既然语言相通,学校人员就应该和她多聊聊天,而不是“8个小时的路程几乎没有说一句话”;既然她是客人,主人就应该盛情接待,而不是“对她很冷漠,没有真诚的微笑”。这些都反映出了晓雨认识上的误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认为对方和自己没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料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甚至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正是由于她有一种“文化都一样”的心理期待,对于接待交际还是一套中国人的想法,以自己的思想揣度他人,又缺乏跨文化意识和经验。所以,她虽然人在异国,但思想还在“倒时差”,这些固有的想法成为晓雨从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

  认识误区对跨文化十分有害,必须不断提醒自己:大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晓雨受挫后,首先是心态很积极,并没有退缩,而且认真的学习请教,发现了“亲吻”治疗法,并慢慢赢得了周围学生和老师的认同。

  第二障碍是刻板印象,这在中泰两方都有体现,如晓雨“想象中热情好客的泰国人”,而泰国老师“惊讶”的说“中国老师不是不愿意参加我们的升旗仪式吗”。尽管我们没有同某一种文化接触,但可能对它已经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如,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格,美国人随便,日本人努力等。这就是一些刻板印象,也叫定型。由这些即成印象出发,再去认识一般情况时,就往往回忽略个别特点,并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使得人们不能客观的观察

  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它妨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不利于展开跨文化交际。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国民大都信封“清净”“善缘”等佛家传统,与人为善,礼貌谦和。可能是受诸如此类的固有印象的影响,对于泰国人的“冷漠”,晓雨感到很受挫,真实情况可能是泰国人是热情好客,但没到晓雨想象中的热情。可能他们本来就沉默寡言,对于“新人”本来就有“避嫌”的心理。另一方面,泰国老师对于中国老师的刻板印象,使得刻板“升级”,可能是以前接触过不愿参加升旗仪式的中国老师,便认为所有的中国老师都一样。双方的“双刻板”,使得开始的交流并不那么“友好”。

  刻板印象并非一成不变,由于条件的变化,人们原有的印象可能随之改变。晓雨认真学习讨教后,找到的问题的突破口,也平和了自己的心态,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而通过升旗事件,泰国的老师和学生对她的态度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见,健康的心态,认真的学习态度,及自觉融入目的社团文化的行动对于打破刻板印象是很重要的。只要不拘泥与暂时的困难,及时有效调整自己,是可以建立目的文化的正确合理的印象,并能为其所接受的。

  第三个障碍是民族中心主义,就是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其他文化。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避免它是与文化共生的。留学生在国外常感到孤独,觉得周围的人对自己体贴照顾不够,人际关系冷淡,知心朋友少。这是由于中国人际关系比较密切,人情味浓厚,相互之间的依赖大。以我们所熟悉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来衡量别的文化,自然感到无助。晓雨到泰国后,发现无论是学校人员,还是老师学生都对她很冷漠,没有微笑,一度怀疑自己甚至质疑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典型的“移情”了。

  克服这一障碍,不一定非要摒弃自己的文化理念,关键在于理解并尊重目的文化。经过学习观察后,晓雨发现了“亲吻”治疗法,虽然自己身上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还是试着做了,并且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这些都说明,晓雨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一套文化理念和泰国的有对撞,发现了泰国人的方法,并积极的融入,最后收到了很好的交际效果。

  综上所述,晓雨在泰国的生活,由苦到甜,其实也是她经历文化休克期的体现。挫折期——进入泰国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没有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而引起的疲惫失落,和自我认同的混乱,引发心理上的自我否定,这表明晓雨处于挫折期。调整期——由于乐观的性格和倔强的个性,加之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活动参与,晓雨很快找到了突破之法,慢慢的与周围和谐起来。适应期——经过“亲吻”治疗法和升旗事件后,晓雨对周围的文化气氛有了

  新的认识和一定的适应能力,泰国的老师和同学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于一名李晓雨这样的汉语教师来说,在进行正常的汉语教学之前,先要实现同当地人,特别是同学生的和谐交际。通过上文对案例中提及到的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首先要尊重当地问题,应当多了解,多吸收异文化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语用文化知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做到理解和适应。其次应注意分析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多关注二者之间的差异部分,提高文化敏感度,多于当地人交流,求同存异。通过多理解,多接触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以推动交际顺利进行,第三,我们还应当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性的进行适当的文化依附。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比如李晓雨每周都按时参加泰国学校的升旗仪式,就是选择性文化依附的一种很适当的体现。他减少了李晓雨同当地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感,也增强了二者之间的友好和亲密度。另外,还应当注意提高移情能力。移情是人与人之前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的设身处地的领会对方的思想和感情,才能够避免误会和消除隔阂。除了语言交际之外,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从李晓雨亲吻学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子来看,适当的非语言交际有时能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最后,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及时调整个体心态尤为重要。李晓雨只身一人来到泰国,这就使她十分容易产生孤独、思想等消极情绪,在交际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加应该注意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避免消极回避、甚至敌对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克服“文化休克”。

  综上所诉,跨文化交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在平时就注意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克制、理性并积极补救,定能实现和谐成功的跨文化沟通的。

篇二:如何能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

  摘要: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有必要对目前留学生进行“文化休克”现象调查,自奥博格创立“文化休克”概念,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中的“文化休克”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由此可见,“文化休克”不仅仅发生在异国文化,也会发生在不同的“亚文化”圈中

  摘要: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来华国外留学生逐年增加。由于生活习惯、学习状态与本国区别较大,很多留学生较难适应新环境,出现了焦虑、恐慌等文化休克现象。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有必要对目前留学生进行“文化休克”现象调查;对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对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及成因有所研究,可以提高目前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现状,并能针对留学生在华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文化休克

  成因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华学习的各国留学生也逐年增加。“文化休克”现象在留学生群体中也较为普遍,会对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探究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可以减少文化休克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让留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1.文化休克概述

  “休克”本是生理学上的概念,指人体重要功能丧失。而“文化休克”却是指当人们来到一种不同于母体文化的新文化环境时,在心理上出现的难以适应等反应。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文化休克”理论,并将这一概念定义为:因为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不熟悉对方的社会符号,产生的心理“深度焦虑”[1]。自奥博格创立“文化休克”概念,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中的“文化休克”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例如某些学者研究总结出的“文化休克”的表现,如头疼、抑郁、愤怒。学者哈瑞斯的研究开创了研究“文化休克”的新视角,他指出当人们从他乡回到祖国时,有发生反向文化冲击的可能性。

  2.文化休克的内容及过程

  据学者研究,文化休克分为浅层次的不适、以及深层次的心理危机。文化休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超出预期的错乱感觉以及新文化环境产生的惊奇感;第二,不被新文化环境中的成.

  员被认可接受的感觉;第三,失去熟悉的文化环境的感觉;第四,对周围环境极少可控而产生的无能感觉;第五,对已有价值观怀有疑问的感觉;第六,在新文化环境中难以实现既定目标所产生的失落感。

  “文化休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以及适应期。当人们选择到国外定居时,就会体验到文化休克所带来的心理状态。此外,不只在本国异国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休克现象,即便是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文化中,也同样存在文化休克现象。由此可见,“文化休克”不仅仅发生在异国文化,也会发生在不同的“亚文化”圈中。

  3.留学生文化休克成因分析

  3.1价值观与民族中心主义

  所谓价值观是指“在任何社会人们难以回避的指令,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准绳、演绎推理的逻辑、评价事物的标准等”。人们在行为、话语和心态中不自觉地延续这套价值观。众所周知,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较为提倡集体主义,孔子认为“爱他人为仁”,孙中山先生也提倡“天下为公”;而西方国家更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人价值,注重竞争意识[2]。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认为,所谓民族中心主义是指依照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与行为准则来解释和度量其他民族的文化习惯,包括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社会风俗以及价值观等。当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就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民族中心主义”,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可以演化为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身份认同感。但是当民族自信心过度膨胀就会演化为民族自负,在外部行为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行为偏执,从而显示出民族中心主义消极的一面,会对留学生的学习以及学习心态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3.2回避陌生文化和抱团生活

  当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生活,由于相同民族生活习惯相近,所以留学生更习惯于远离中国同学而抱团依赖他人一起生活。这种“抱团”的生活方式会使得留学生们更习惯、更有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他们难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更难以适应新文化,不能主动接受中国文化的新鲜事物。他们会尽可能地回避与陌生的同学和新鲜事物接触,这样就会使得他们难以在留学期间近距离、更详细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无法了解中国的社会规范,加剧了文化休克的程度[3]。因此,当留学生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一旦感觉对方的做事方式和自己的习惯相差较多时或者被拒绝时,就会消极地感觉失望、委屈、挫折等文化休克现象。

  .

  3.3难以避免的文化定势

  所谓文化定势,是指同民族人民会对其他民族人民有着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这种已经渗透在民族内部的文化定势思维,一方面可以帮助留学生建立起对对方国家的初步印象,用这种已有的经验来快速了解并适应他国的生活;而另一方面,这种文化思维定势也使得留学生对新接受的文化习俗缺乏新鲜感,不会主动去探寻新文化的乐趣。虽然如前文所述,文化思维定势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单凭文化思维定势来适应跨文化生活很容易使留学生走进误区,难以更好地适应他国的文化生活。如果留学生从最初就建立了错误的文化定势,形成了对对方国家有偏见的认识,就会更加阻碍留学生在他国的学习和生活,难以在新鲜国度学习体会到该国特有的文化习俗,加重了文化休克现象。

  3.4语言冲突与新社会环境技能的缺失

  所谓语言冲突,是指由于汉语水平较低而导致的留学生不能与当地人正常交流、进而使留学生难以在段时间内融入到中国文化生活中。当留学生初次进入中国文化环境时,还不能正确体会很多具有多样内涵的词语和表述差异,这会直接引发语言的冲突与矛盾。在语言发生冲突时,会出现表面意义与内涵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语使用情况。例如,在韩国语言中,“完了?”一词是在对某事是否结束发出疑问,而在中国文化中,“完了”还代表“很糟糕、很差”的意思[4]。其次,有些词汇在表面上有着相同的意义,但在实际使用时也是有非常大的语义差别,特别是在使用口语时,尤其是不规范的口语表达。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留学生会因为在不正确的场合下不当使用,从而造成对话双方的尴尬局面。另外,还存在着使用词汇缺乏的情况。由于文化语言存在差异,某些语言词汇在概念上对留学生是非常陌生的。从内在的意义来看,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根本难以找到对应的词语,从而会造成留学生的词汇缺失,造成了语言冲突。举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结构复杂,三个代际之间的称谓词就有60种之多,而在英语中只有20种。因此,但就亲属关系的词汇对西方留学生来说就是非常头痛的一件事。例如,在英语里uncle一词便包括了所有的叔叔伯伯称谓,而中文就要包括伯伯叔叔舅舅等称呼,就会使得留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加剧了“文化休克”现象。

  留学生刚来到中国,缺乏在华生活的必要的社会技能,例如,留学生并不熟悉汉语语言以及中国的社会习惯,会给刚刚进入中国的留学生造成应对周围的环境的生活压力,从而会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到不安和焦虑。在异文化中的生活和交际的不同使身处异乡的留学生难以在段时间内适应。而饮食差异,更是留学生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用惯了刀叉的留学生拿起筷子时会感到难以使用[5]。在人际之间的交际上,中西方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正如费孝通在.

  《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提到的,中国是一个注重差序格局的“人情”社会,在社交时要体现出上下尊卑、年龄差异以表示尊敬;而西方社会受个人价值取向的价值观影响,更注重彼此之间的平等,如父子、上下级间都直呼其名[5]。因此,这些新社会环境技能的缺失会使得留学生增加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压力。

  3.5危机事件对“文化休克”的影响

  所谓危机事件,是指会突然发生的,具有很大破坏作用的、会中断正常生活的事件,比如偶尔会发生的地震、火山喷发等天灾人祸。当留学生远离故土和亲人,来到中国留学后会缺少安全感而产生不安和焦虑。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危机事件会对留学生感到恐惧、紧张、难以找到安全依靠、产生难以克制的心理障碍,所以危机事件同样也是留学生文化休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我国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缓解文化休克现象,不仅需要院校和社会的努力,更需要留学生自身从自我隔离的状况中解脱出来,结交各国留学生朋友,尽可能快地适应留学生活,减少文化休克给留学生带来的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谭志云.试论文化休克现象与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4.[2]历冬风.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D].辽宁师范大学,2006.[3]姜鹏.文化维度下的文化差异性与文化休克研究[D].兰州大学,2007.[4]朱燕.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求索,2007,09:160-162.[5]葛艳,孙爱群.从文化休克现象谈德语强化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几个层面[J].德国研究,2001,02:71-73..

篇三:如何能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文化休克〃浅析

  【作者简介】张媛,女,辽宇锦州人,辽宇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从

  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訂】中西文化差异漫画一个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里,熟悉那儿的一切,但一旦当他进入一个语言文化完全陌生的环境,就会产生焦虑

  和茫然的心态,这种心理上的反应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休克现象。在跨文化交流

  中,尤其是对于初次出国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在世界经济

  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的交流也日益扩展,在面对新的文

  化环境时,人们必然会遭遇“文化休克”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认识和

  了解“文化休克”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岀国后的交流障碍,帮助人们顺利过渡到适

  应异国文化习俗的阶段。

  “文化休克”是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Oberg)在1958年首次提出

  的概念[1],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

  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自从奥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一个人初次进入到不同于母

  语文化的全新文化环境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进入到

  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生活的时候,面临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使得原来适应的模式暂时失效了,在这个调整

  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茫然、烦躁、焦虑、抑郁,沮丧,敌视的心理,严重的甚

  至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如今“文化休克”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词

  汇被借用于人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

  适应,而这种不适应儿乎是普遍的现象,它是跨文化交往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

  现象。

  一、“文化休克”的阶段

  按照奥博格的理论,文化休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兴奋阶段(蜜月阶段)、沮

  丧阶段(休克阶段),过渡阶段和适应阶段。[2]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形式。每个出国的人都会经历,只不过每个人对其反应的强度有差别。

  (—)兴奋阶段(EuphoriaStage)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心理上兴奋,情绪上亢奋的阶段,也被称作蜜月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从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开始,持续儿周到儿

  个月的时间。

  对于大多数笫一次出国的人来说,出国前对崭新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在

  接触异国文化后的最初儿天,会对新环境的一切感到兴奋,对所见所闻感到新鲜,感觉就像处于兴奋的“蜜月”阶段一样。

  当然在这一阶段中虽然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但人们通常会把它们当作新奇的

  一部分来对待。不幸的是,蜜月期往往结束得很快。接下来新来的人必须面对一

  些现实的问题,比如买不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听不懂当地人说的俚语等。慢慢的,周围的国外友人好像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关心你,你其至可能会觉得这个国家的人

  并不喜欢外国人。新生活兴奋的感觉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代替。这

  样你就进入了下一阶段。

  (1.)沮丧阶段(DistressStage)在这个阶段,处在异域文化中的“外乡人”由于文化的不同,加上人地生疏,孤独少援和种种生活不便,可能开始感到周禺的一切咄咄逼人,开始抱怨、排斥

  这个新环境。这样的感惜是真实存在的,棋至可能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阶段通

  常持续数周、数月械至更长时间。这是经历文化休克现象期间的一个危险期,不

  过也是转折点。新人要么使自己变强大来适应这种变化,进而继续留在当地;要

  么自身萎靡不振,最后只能落得个回家的结果。

  (三)过渡阶段(TransitionStage)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

  了对付新环境的办法,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当地的语言,以及食物、声音等

  非言语语言,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他们心理上的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

  感渐渐减少,慢慢地适应了异地文化环境。

  ?文化艺术张媛:“文化休克”浅析(四)适应阶段(IntegrationStage)

  在这个阶段,“外乡人”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

  化环境,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也会适应语言的交流,会

  对当地的文化氛围更加适应。这时去任何地方都不会感到焦虑。当然在社交方面

  仍然会有问

  题,可能还是不明口别人说的全部,特别是成语。但是,90%都已经

  调整好来适应新的文化,接受这个国家的食物、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其至可能

  会发现自己有些欣赏甚至是偏爱这个国家的一些事物。于是,这儿的生活方式与

  家乡的确实不同,不过仅仅是不同而已,并没有好坏之差。

  二、减轻文化休克的方法

  “文化休克”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种复杂的个人体验,虽然期间自己可能会产生某种不舒服其至痛苦的感觉,但它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影

  响所有的人,甚至对同一个人在同样环境的不同时期也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因此,对于那些将要或已经处在异国文化区域中的人来说,既然社会环境是个体无法一

  时改变的,那么,就应该学会自我的文化调适,这种调适可以通过学习和专门的

  技能训练加以减轻和缩短,这种调适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

  化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掌握跨文化交流必需的知识,如语言、社会习俗等文化常识。即在出

  国前专门学习该国的语言,了解对方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知识,了解文

  化休克的种种特征,使人们对这一现象有理论上和心理上的认识和了解。

  (二)

  需要具有个人的自弊、真诚与信心,还需要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重

  塑个人文化需求的良好愿望。

  (三)

  要敢于实践,思想开阔,在实践中提高个人在异国文化环境中的适应

  能力。人们可以借助X地的一些华人民间机构的帮助,了解当地的各种社会规范,通讯和交通状况,如何找住房等,使新去的人有安全感,避免手足无措,逐渐从

  陌生的环境压力下得到放松。

  结语

  虽然我们不能阻比文化休克的再度发生,也无法摆脱这种症状的出现,但至

  少可以通过上述的一些方法减轻人们受到的异国文化的压力,使他们缓解文化休

  克的程度,逐渐进入当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是再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也称得上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和心理感受,因此,最有效的克服“文化休克”的

  手段就是来自个人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推荐访问:如何能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休克 积极作用 发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