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9篇)

时间:2022-12-01 12:2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9篇)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视角  黄益军;吕庆华  【摘  要】WithChinajoiningt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9篇),供大家参考。

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9篇)

篇一: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视角

  黄益军;吕庆华

  【摘

  要】WithChinajoiningtheUNESCOtheConventionfortheSafeguarding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researchesonconcepts,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reabundant.Thereisimportanttheoreticandpracticalsignificancetoanalyzetheresearchhotspotanddevelopmentskelet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nChina.Taking“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skeywords,thereare1494papersinCSSCIdatabasefromJanuary1,2003toDecember31,2015.Themethodofbibliometricsisusedtoanalyzetime,author,unit,journalandfundofthepapers.BasedonSocialNetworkAnalysisofhighfrequencykeywords,theresearchhotspotanddevelopmenttendency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sexploredandanalyzed,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furthertheoreticalstudyandtheprotectionanddevelopmentpractice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随着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学术界围绕“非遗”相关概念、保护、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探讨极其丰富。因此,分析国内“非遗”研究现状,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为数据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时间下限设定为2015年12月31日,共检索、处理得到1494篇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从年代、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基金资助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对高频关

  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探析我国“非遗”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内进一步理论研究与“非遗”保护利用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4)002【总页数】14页(P125-13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

  【作

  者】黄益军;吕庆华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泉州362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122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自2004年8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学术界围绕

  “非遗”相关概念、保护、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探讨极其丰富,也有不少学者力图对

  “非遗”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魏崇周

  (2010)将学界对

  “非遗”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2001至2003年为启动阶段;2004至2005年为启蒙阶段;2006至2010年为深入阶段[1]。范春

  (2013)认为2003年以来,学者主要基于概念、价值属性、类型特征等认知,从保护和利用两个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2]。与“非遗”的旅游化利用实践相对应,宋立中

  (2014)对近二十年来国际旅游学术期刊AnnalsofTourismResearch与TourismManagement所刊载的有关

  “非遗”旅游的文献进行了学术梳理[3];郭颖,赵晓宁

  (2012)对国内

  “非遗”与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

  综述[4]。“非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马伟华

  (2016)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对

  “非遗”保护的文献进行了归纳[5]。但是,目前国内

  “非遗”的综述研究,定性评述的文献居多,分析维度单一,热点主题的提炼较为主观,未能客观揭示较长周期国内

  “非遗”研究前沿。因此,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

  “非遗”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凝炼国内

  “非遗”研究的热点主题,把握

  “非遗”研究发展态势,从而更好地指导

  “非遗”保护与利用实践。

  为确保文献的权威性,选择CNK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

  “非遗”为关键词,时间下限设定为2015年12月31日,匹配模式为

  “精确”,共检索得到文献1496篇,过滤掉重复、公告等文献,获得研究有效样本文献为1494篇。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分别提取年代、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关键词、基金等,进行相应的统计,并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在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基础上,利用Ucinet软件进一步对其进行中心性分析与凝聚子群分析,凝炼热点主题。

  文献计量源于对科技文献数量特征的研究,该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等工具对某学科领域的论文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从特定角度了解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动向,故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学评价与预测等学科及其定量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6]。

  (一)论文增长情况

  文献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与变化情况可以大致反映该学科或专项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阶段与态势。文献计量学的奠基人之一普赖斯

  (D.S.Price)观测到科技文献增长分为三个阶段:1)开始阶段,文献数量少量增长;2)递增阶段,文献数量呈指数增长;3)饱和阶段,随着理论的完备,学科文献日趋减少,曲线逐渐平行于横坐标,或出现各类不规则振荡[7]。

  通过

  “文献累积数”和

  “文献累积率”两个指标可以对文献发展的阶段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其中,“文献累积数”指当年及以往年度文献总量的简单累加,标志一定年度可以查阅到的相关文献数量,是总体研究规模是否庞大的重要指标;“文献累积率”即当年发表文献与上一年度文献累积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E=ni/∑ni-1,是考察某一年度新增文献是否呈现爆发式发展并借此判断该领域研究热点是否形成的重要指标[8]。

  从表1可以看出,2005-2008年之间的文献累积率波动均超过100%,即每年都比上年文献增加一倍以上,总体呈现指数增长态势,据此可以判断该时期为

  “非遗”领域研究的发展阶段。在2009-2013年间,年发表论文数量逐渐增加,5年平均每年发文188.6篇,这一时期文献累积率出现一定波动,但幅度较之前阶段要小许多,此时文献数量增速减缓,但总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于2013年达到顶峰,标志

  “非遗”研究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由此可将该时期定位为

  “非遗”研究的成熟阶段。该趋势与国内

  “非遗”保护利用实践相一致: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许多省市相继将保护

  “非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1年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更使

  “非遗”的保护与利用具备法律层面的保障,之后国家又陆续颁布一系列相关的保护与开发扶持政策。2013年之后,文献数量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平均水平。

  将

  “非遗”研究的发文情况制作成散点图,并根据文献数量变化,运用SPSS进行曲线拟合,形成一条指数增长的趋势线,有利于更为深入直观地透视论文数量的增长情况。如图1所示,指数模型对表1的“非遗”文献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同时R2为0.864,F检验为21.859,确定具有比较高的拟合度。得出的拟合指数方程为:Y=5.286?e0.363X(其中X代表论文累积年数,Y代表论文累积数),通过该方程可以发现,指数系数为0.363(该系数主要决定论文数量增长速

  度),反映了国内

  “非遗”文献增长速度较快。按照曲线拟合图形及普赖斯的科技文献增长理论,可以发现2003-2013年国内

  “非遗”研究几乎以指数型方式在增长,而2013年以后,则已摆脱纯指数增长阶段,进入成熟期与振荡期。

  (二)作者

  考虑到科学家数量与论文数量之间分布不均匀的状况,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洛特卡

  (A.J.Lotka)在对文献作者分布规律进行探究时,提出了著名的“洛特卡定律”:在成熟的学术领域,写1篇论文的作者占全体作者的比率约为60%,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目大约为写1篇论文作者数的1/n2,即发表2-4篇论文的作者应分别占发表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25.00%、11.11%和6.25%[9]。检索到并经过预处理的“非遗”文献共1494篇,涉及作者1131人

  (此处仅统计第一作者)。由表2可以看出,939位作者仅发表1篇论文,占第一作者总人数的83.02%,高于洛特卡定律的60%,而发表2-4篇文章的作者为117、35、16人,分别占发表1篇文章作者数的12.46%、3.73%、1.7%,则低于洛特卡定律中对应的数字。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中发表论文最少的论文数Nmin与发表论文最多的论文数Nmax存在以下关系:而根据之前的统计Nmax=11代入上式后得出Nmin=2.48。也就是说,在

  “非遗”研究领域,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的作者可以称为核心作者。按照该标准,“非遗”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有75位。这一定律还认为,核心作者群体理应完成该研究领域中50%以上的论文,而

  “非遗”领域75位核心作者仅完成21.35%。两项数据都说明,国内

  “非遗”研究的作者队伍还比较不成熟,瞬时作者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今后应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持续性与学术贡献率,促进

  “非遗”核心作者群体的培育。

  当然,“非遗”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批相对高产作者。从表2可以看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数量超过5篇的作者有24位。其中,李昕发文11篇,谭宏发文9篇,王巨山、高小康发文8篇,宋俊华、苑利、王霄冰发文7篇,朱祥贵、刘壮、牛爱军、陈炜、黄永林、彭兆荣、蒋修辉、辛儒各发文6篇,李菲、唐海清、李荣启、岳永逸、齐爱民、高丙中、高轩、刘守华、黄静华各发文5篇。上文已提及,仅发表1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有939人,占第一作者总数1131人的83.02%,而发文超过5篇的前24名作者,虽只占第一作者总数的2.12%,却发文150篇,占总发文量的10.04%,通过数据比较,可以认为这24位作者是国内

  “非遗”研究的高产作者。

  (三)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是指作者所属的机构,反映了作者所依附的组织载体性质。数据表明,所有2117名作者分属636个机构。借鉴普赖斯定律,核心发文机构的论文下限为N=0.749?ηmax1/2,式中ηmax为高产发文机构的论文数[8]。表3中ηmax为56篇,故N取邻近的最大整数6篇。由表3①限于篇幅,表中未将72个机构全部列出。可见,发文6篇及以上的72个机构共发表1007篇有关

  “非遗”的论文,占总篇数的67.4%,是

  “非遗”研究领域的核心发文机构。这些发文机构主要分布在高校与科研院所,其他机构所占比重较小,表明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

  “非遗”研究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当然也从侧面反映出

  “非遗”研究论文来源机构性质单一,交叉研究较少。

  此外,在核心发文机构中,“985工程”院校17所,占总数的23.61%;“211工程”院校32所,占总数的44.44%,可以看出重点大学是

  “非遗”相关研究机构的主力。从核心发文机构的地区分布来看,总共72个机构分布在全国25个省份,北京、江苏各有8个研究机构,湖北5个,四川4个,其余散落于21个省份,并未展示出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说明

  “非遗”研究具有广泛性,这与我国

  “非遗”数量庞大、地域分布广泛具有一致性。

  (四)来源期刊

  数据表明,1494篇以

  “非遗”为主题的论文刊登于286个期刊。其中,仅刊发1篇文章的刊物有97个,刊发2篇文章的刊物有49个,两者合计占期刊总数的51.05%,反映出国内2003-2015年

  “非遗”研究的论文总体分布较分散,离散性大。从表4可以看出,其中有13种期刊发文量在20篇以上,共载文451篇,占文献总量的30.19%,是

  “非遗”研究领域的重要阵地。

  可以发现,刊发较多

  “非遗”主题文章的主要是民族与艺术类期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研究集中态势,这与民族地区

  “非遗”资源丰富具有一致性,也体现出

  “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审美等价值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这种局部的内聚特点也反映出

  “非遗”的研究视角还有待拓展。

  (五)基金资助

  在刊发的论文中,部分受到国家各级政府与社会团体等科研项目拨款资助,反映出论文的学术质量及国家、省市等对

  “非遗”课题的扶持力度,同时基金资助也是评价研究群体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检索到的1494篇论文总计获得814项研究基金的支持,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科基金占23.7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占15.36%,三者合计占39.07%,说明研究基金的级别比较高。从表5可以看出具体的基金资助情况:2003年

  “非遗”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为0,直到2005年才出现1项国家社科基金与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与国家及省市对

  “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实践引导相呼应,2007年之后,“非遗”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部门的资助和关注,无论是基金的数量、种类还是规模,均获得较大提升。与论文数量相一致,2013年受资助项目达到顶峰,为142项,2014-2015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总体上,各级基金的支持不仅对

  “非遗”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再次从侧面反映了

  “非遗”融入现代社会进程的重要性。

  (一)高频关键词的筛选

  关键词是指浓缩概括文章主题的一些词汇,反映了文章的核心研究内容。利用

  Bicomb软件可以对意义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关键词进行预处理,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统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保护传承、保护和传承、保护与传承统一为保护与传承,手工技艺、手工技术、手工艺术统一为手工技艺等。通过修正、筛选、合并之后,1494篇文章共得到2420个关键词。根据研究需要,选取频数阈值为1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44个

  (见表6)。

  (二)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NetworkAnalysis,SNA)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用于心理学研究,后被用于社会学、人类学、科学学等其他领域。社会网络是指将研究中的个体、组织以及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看成可视化的网络,通过数学模型、图论、软件分析等相关方法对研究节点的网络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10]。在文献计量学领域,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原理在于:在虚拟的关键词网络中,将关键词视为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关键词在同篇文献中两两出现的频次越多,越能说明关键词所代表的主题关系密切。由此,对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可以形成一个彼此相关的共词网络,网络内节点之间的连线可以反映主题内容的亲疏关系[11]。它对了解某一主题领域的成熟度、知识结构、研究规模、研究热点等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1.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反映出个人或组织在其社会网络中拥有什么样的权力,或居于什么样的中心地位,是社会网络常用的分析维度[12]。一般来说,中心性指标包括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与接近中心度[13]。

  第一,点度中心度

  (degreecentrality)。这是衡量节点中心性最直接的指标,测量的是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发展交往的能力,揭示节点在网络中是否处于核心地位。测量一个点的点度中心度,依据即为与该点有直接关系的点的数目

  (在无向图中是点的度数,在有向图中是点入度和点出度)。

  由表7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承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少数民族”等12个关键词

  (节点)的点度中心度大于平均节点的度数,且这12个关键词中有9个位于关键词词频统计的前12名,这表明关键词的频数与其点度中心度存在相关关系且拟合度较高,据此可以认定这些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内容是

  “非遗”领域比较核心的内容,受到学者较多关注,是可能的研究热点。

  第二,中间中心度

  (betweennesscentrality)。如果一个行动者处于网络内许多交往路径上,可以认为此人居于重要地位,因为其具有控制其他两人之间交往的能力。如果一个节点处于多对其他文献之间的捷径上,就可以通过控制或曲解信息的传递而影响整体,其中间中心度相应较高,在知识交流过程中能起到中介作用。因此,中间中心度测量的是一个节点控制网络中其他节点之间交往的能力。

  由表7可见,除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外,“保护”这一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最高,且与其他节点存在较大的差距,说明在该关键词网络中,“保护”这一节点位于核心位置,具有很强的影响其他关键词共现的能力。换句话说,关键词网络中的许多节点都与

  “保护”存在联系,都需通过

  “保护”一词实现关键词共现。此外,“传承、文化产业、传承人、知识产权、少数民族”等词的中间中心度也比较高,这说明他们位于关键词网络的次中心位置,对关键词的共现影响也较大。

  第三,接近中心度

  (closenesscentrality)。如果网络中的一个行动者在交易的过程中较少依赖于他人,此人就具有较高的中心度,也即核心位置的成员在传递信息上较少依赖于他者,这就是

  “接近中心性”(也叫整体中心性)思想。接近中心度是一种针对不受他人控制的测度,如果一个节点与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的距离都很短,则称该节点具有较高的接近中心度。在图中,这样的点与许多其他点都

  “接近”。因此,接近中心度是一种对不受他人控制的测度[14]。

  在此,接近中心度反映的是某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可能性的大小。某关键词接近中心度越大,说明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远,也即越不容易与其他关键词同

  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如

  “口述史”的接近中心度最高,说明它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最小。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承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少数民族”等接近中心度较小,则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比较高。

  中心性的三个指标相互关系,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将表7中三个中心度值标准化后,运用SPSS进行多线线图的绘制得到图2,可见:部分关键词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承人”等,当点度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都较高时,接近中心度反而较低,三个中心度都反映出其在高频关键词网络中的核心地位。相反,其他一些关键词,当点度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都较低时,其接近中心度却较高,反映其在网络中不具中心地位。

  通过中心性分析,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的Visualize工具绘制出国内

  “非遗”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网络图谱。结果如图3所示,该网络图谱是由44个节点及相互间的连线所构成的集合,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从图3可以直观看出,该网络呈现出相对分散与集中的双重特征。除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以

  “保护”“传承”“传承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少数民族”等关键词为核心的网络连线较为密集,节点图形也较大,是可能的热点主题。当然,在核心关键词外围也存在一些较为集中的关键词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研究方向,如

  “原真性”“产业化”“民族传统体育”等。

  2.凝聚子群分析

  凝聚子群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行动者子集合,即在此集合中的行动者之间具有相对较强、直接、紧密、经常或者积极的关系。凝聚子群分析通过比较子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相对于子群内、外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来区分派别,它可以给出指定数目的派系情况。对关键词网络进行凝聚子群分析,可以判断哪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从而了解并判断

  “非遗”领域内的热点研究方向。根据理论思想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存在不同类型的凝聚子群定义及分析方法,包括派系、n-

  派系、n-宗派、k-丛及块模型分析等[15]。此处运用的主要是块模型分析。

  第一,子群

  (位置)分析。子群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行动者进行位置分区,也即分成一个个不重叠的子群。利用Ucinet软件中的CONCOR法进行子群分析,得到

  “非遗”研究高频关键词子群分布图

  (图4)。CONCOR法主要利用树形图

  (tree-diagram或者dendrogram)表达各个位置之间的结构对等性程度,并且标记出各个位置拥有的网络成员。利用CONCOR法进行分析时,最后结果中每个区中的行动者最好大于3个。结果显示,我国

  “非遗”研究高频关键词大致分为8个子群,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策略”以及

  “保护与传承”被聚在同一类,说明它们的关系紧密,研究成果也比较多。

  第二,像矩阵分析。像矩阵

  (ImageMatrix)是从网络总体的角度,对子群进行描述的一种方法。运用CONCOR法进行结构分析的同时会生成密度矩阵,可以得出

  “非遗”研究高频关键词的子群密度矩阵,如表8所示。对该矩阵进行二值转化,以

  “非遗”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0.2242为临界值,将表8中各子群的密度数据与之进行比较,若子群密度大于临界值,则替换为1,否则替换为0,由此得到“非遗”高频关键词凝聚子群的像矩阵,如表9所示。

  根据表9的像矩阵,利用Ucinet软件可以绘制出

  “非遗”研究高频关键词子群的社会网络结构简化视图

  (图5)。由于子群4只包含1个关键词,故在数据预处理时将其删除。从图5可以看出:凝聚子群分析可以将

  “非遗”研究高频关键词子群的复杂网络结构转换为由7个子群之间互动关系组成的内部子结构。子群1位于整个图形的核心位置,与其他6个子群保持联系,且作为图中的桥与切点,是子群3和子群8唯一的外界关系来源,说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策略”“保护与传承”等关键词在高频关键词中处于核心位置,“保护模式”“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数字化保护”等关键词都通过子群1与其他关键词发生联系。子群2(包含

  “保护与开发”“民俗”“传承人”“文化多样性”

  等关键词)与子群1保持联系,且作为图中的桥与切点,对子群6产生影响。子群7(包含

  “图书馆”“旅游开发”“数字化”“数据库”等关键词)与子群1保持联系,且作为图中的桥与切点,对子群5产生影响。从表8可以看出,子群1、子群3和子群5的密度均超过整体网络平均密度,说明这3个子群内部之间的交流比较多,成员关系紧密,子群的密度高于整个网络的密度。

  (三)热点主题的确定

  以上分析表明,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的中心性分析与凝聚子群分析的结论具有一致性,即

  “非遗”研究热点关键词集中在三大方面: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保护模式、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数字化保护、图书馆等热点主题词。这些主题围绕怎样推进

  “非遗”在我国的保护实践展开,可以看出学术界非常重视对

  “非遗”保护的理论总结与引导,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部门对

  “非遗”保护进程的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非遗”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保护策略与方法、保护载体等。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包括文化空间、文化自觉、少数民族、原生态、高校等热点主题词。“非遗”具有易逝性的特点,其延续主要依靠历史上世世代代人类的传承相继,一旦停止了一项传承活动,也就消失了某项

  “非遗”。因此,传承人是

  “非遗”研究持久不衰的热点领域之一。一般而言,“非遗”保护与利用实践开展较好的地区都非常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与扶持,反过来,传承人也是

  “非遗”流变性最为明显的特征载体,体现了

  “非遗”最具活力的创意部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传承的原真性、传承模式与途径、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等。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包括文化产业、旅游开发、生产性保护等热点主题词。随着现代社会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普及,民众信息化途径越来越多元,“非遗”日益失去受众基础,面临被遗忘和逐渐消失的威胁。因此,对现代社会

  “非遗”产业化生存模式的探寻是学术界关注的另一焦点。在保护的前提下,“非遗”

  企业或传承人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和体验空间,开展针对性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实现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使

  “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空间,才能在新的环境和土壤里找到新的生存方式,使具有开发价值的“非遗”融入各地文化、经济产业发展大格局,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产业化的可行性、产业化模式与路径、“非遗”旅游化利用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文章利用2003-2015年CSSCI数据库对国内

  “非遗”研究论文的年代、作者、研究机构、来源期刊、基金资助等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并借助文献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定量分析,明晰我国

  “非遗”研究的三大类热点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为保证文献来源的权威性,文章仅以CS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并不反映其他数据库的研究情况;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或

  “非遗”为关键词,也可能遗漏一部分研究具体某类或某项

  “非遗”的文献。但是,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提供一个探寻国内

  “非遗”研究前沿的视角,而不在于面面俱到地分析

  “非遗”文献现状。

  通过对热点主题的分析,今后还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展开研究:(1)加强定量分析。现有文献多数立足于资源本身或开发主体角度,从定义、原则、存在问题等方面对

  “非遗”保护与利用进行阐述,停留于定性研究阶段,所提出的对策也较为主观,缺乏具体调研数据与案例的支撑。可引入回归、结构方程等方法,加强量化方面的研究。(2)开辟多元研究视角。多数研究立足于

  “非遗”本身或地方政府视角,而从消费者、传承人、社区等角度出发的文献并不多见。因此,可开辟多元视角,丰富

  “非遗”理论研究体系。(3)拓展研究深度。多数研究集中在

  “是什么”、“怎么做”层面,即

  “非遗”的界定、影响因素;“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政策建议、实施规划等,而对

  “为什么”的研究

  (如

  “非遗”保护与

  利用的影响机理、知识转移、创新溢出效应等)涉及较少。

  【相关文献】

  [1]魏崇周.2001-2010: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J].民俗研究,2010(3):80-89.[2]范春.近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展综述

  [J].广西社会科学,2013(9):56-60.[3]宋立中.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与启示——基于近20年ATR、TM文献的考察

  [J].世界地理研究,2014(4):136-147.[4]郭颖,赵晓宁.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相关研究综述

  [J].中华文化论坛,2012(3):91-99.[5]马伟华.认同与自省:文化自觉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综述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5-29.[6]邱均平.信息计量学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20.[7]ANTONIOFERNáNDEZ-CANOetal.ReconsideringPrice’smodelofscientificgrowth:Anoverview[J].Scientometrics,2004(3):301-321.[8]DerekJohndeSollaPrice.LittleScience,BigScience[M].NewYorkandLondon: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63.[9]A.J.Lotka.Thefrequencydistributionofscientificproductivity[J].JournaloftheWashingtonAcademyofSciences,1926(16):3-17.[10]赵蓉英,王静.社会网络分析

  (SNA)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J].图书情报知识,2011(1):88-94.[11]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

  [J].情报杂志,2009(9):46-49.[12]刘军.社会网络分析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4,121-122.[13]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网络中的实证研究

  [J].情报科学,2008(4):550-555.[14]韩立娜,等.我国产业升级研究述评——基于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

  [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2):52-57.[15]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NICET软件应用

  [Z].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2007:111-112.

篇二: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回顾与展望

  张学军;李芋杉

  【摘

  要】运用文献计量法,从文献数量增长规律、期刊分布、作者、研究主题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对我国十年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分析和探讨该领域研究的特征及不足。结果表明,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发展阶段过度时期,研究数量、研究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充,但研究人员偏少,但在理论构建、基础应用研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Bybibliometrics,theliteratureaboutChineseintangiblesportscultureinheritanceonthegrowingregulation,journaldis-tribution,authors,themsandcontentswerereviewedtofindthefeaturesandimpefections.Itindicatedthisfieldofstudywasinthetransitionalstagefrominitialtodevelopment,andexpandingindepthandbreadthwithfewerresearchers,thereisstillabroaderde-velopmentspaceintheoryconstructionandbasicapplicationresearch.

  【期刊名称】《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6页(P85-90)

  【关键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述评;文献计量;定性分析

  【作

  者】张学军;李芋杉

  【作者单位】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系,甘肃

  定西743000;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系,甘肃

  定西743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80-052006到2011年期间,国务院先后公布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19项,其中收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69项,占所有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66%。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各省市也纷纷推出了自己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含大量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健身性等,充分体现出丰富的体育文化精髓[1],因此,国家加强了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认识的力度,使得这一领域的问题日渐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并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为了在学术层面上更好的进行研究,本研究将文献计量学的定量方法与社会分析研究的定性方法相结合,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和分析,旨在通过客观数据找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内在规律与特征。

  1文献分布及其增长规律

  2005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相继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部分传统体育文化由“草根”性质的传统文化上升到“国家文化标识”的高度[2]。2006、2008、2010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我国第一、二、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体育类共计69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学者、高校等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研究深度与广度也不断扩充。如图1所示,2004~2005年期间,文献数量极少;2006~2008年期间,文献数量有所增长,但幅度不大;2008年至今,文献数量急剧增长,且年均量较大,表明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已处于快速

  发展阶段。

  图1文献分布及增长图

  2期刊分布规律

  通过中国知网“来源期刊检索”功能对检索到的218篇有效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截止目前,关于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分布于60种期刊(表1)。

  表1发表论文期刊统计表期刊来源

  刊载论文数量

  累计论文数量

  期刊来源

  刊载论文数量

  累计论文数量体育文化导刊2020北京体育大学学报7132浙江体育科学

  1838沈阳体育学院学报7139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452体育科学研究6145体育与科学1062四川体育科学6151体育科学1072体育研究与教育4155南京体育学院学报880吉林体育学院学报4159福建体育科技888成都体育学院学报4163广州体育学院学报896天津体育学院学报4167山东体育科技810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3170体育科技711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317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7118体育学刊2175山东体育学院学报7125其它非体育类期刊(刊载数量)2188北京体育大学学报7132其它体育类期刊(刊载数量=1)1218依据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Law)[3],将60种期刊的载文量进行降序排列,并分为四个区域(表2),将载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定为核心区,7~8篇的期刊定为扩散区,2~6篇的期刊定为离散区,1篇的期刊定为边缘区,4个区域的载文数量比例为5:9:16:30,布拉德福离散系数近似为2,4个区域的平均载文量分别为14.40:7.44:3.06:1,说明核心效应特别明显。

  表2论文离散分布表区域

  期刊数量

  占其期刊总量百分比

  论文数量

  占论文总量百分比

  平均载文量核心区58.337233.0314.40扩散区915.006730.737.44离散区1626.674922.483.06边缘区3050.003013.761.00总计601002181003.633作者及影响分析

  研究表明,“核心作者群”或“杰出科学家”在不同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大约10%的杰出科学工作者发表论文量占全部论文量的一半[3]。本研究依据普莱斯的公式Mp=0.749与Mc=0.749,以最大发文量与最大引文量为数据,进行筛选与统计[4],得到作者发表论文汇总数量,同时结合美国物理学家Hirsch.J.E提出的“H指数”对作者学术力影响力进行评价,并将普莱斯公式与“H指数”相结合,在分析发文量与引文量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表3),对“H指数”进行优化,形成作者影响力分布表(表4)。

  通过优化“H指数”分布及相关性分析,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合作研究为主,文献之间的相互引用频率较高。另统计显示,发表3篇及以上的作者共18人,共发表论文64篇,占发表论文数量29.35%,说明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经有了个别固定的影响学者,但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除个别固定的研究学者外,多数学者流动性较大。

  表3论文数量与被引用数量排序相关性评价指标

  论文数量排序

  被引数量排序PearsonCorrlation1.081Sig(2-tailed).640论文N3434数理Bias0.005排序Std.Error0.147Bootstrapa95%ConfidenceIntervalLUopwpeekr11-.3.72182PearsonCorrlation.0811Sig(2-tailed).640引用N3434数理

  Bias.0050排序Std.Error.1470Bootstrapa95%ConfidenceIntervalLUopwpeekr-.3.7281211表4作者学术影响力分布表(优化“H指数”)作者H指数

  作者H指数

  作者H指数

  作者H指数王卓19白晋湘12徐晓琴5夏成俞3万义19孙昊亮12赖斌4陈辉3张春燕17李凤梅10姚兰4王居海3张智峰15韩志芳10应菊英4杨关杰3春潮14邵玉萍8陈春池4王定宣3王林14王海7麻晨俊4赵冬刚2张志新13韩春英6暴丽霞4朱宗梅2杨敏13陈炜6唐娜娜4王治24关键词与研究主题分布

  对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的归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时段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通过对218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根据出现的频数对前27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形成汇总表(表5),根据关键词对研究主题进行归纳与分析,目前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的辨析;特征、价值与功能;传承与保护;遗传人;体育非物质文化与教育和区域、个案研究六个层面上(表6)。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的研究。围绕“体育文化遗产”[5]和“非物质文化遗产”[6]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在相互联系与区别中逐步厘清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与内涵,但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统一起来表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使概念混乱和模糊,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的分析与界定还需大量的研究。

  表5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关键词汇总表关键词

  频数

  关键词

  频数

  关键词

  频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75发展途径15保护机制5非物质文化遗产42法律问题14教育5非物质文化36立法13贵州5民族传统体育30对策12体育经济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28知识产权10培养机制3传统体育21开发8农村3保护与传承

  20保护原则7村落2体育文化18云南6四川2文化遗产18培养人6传媒2表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题分布研究主题

  发表论文数量

  百分比(%)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的辨析146.4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与功能研究2611.9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7936.24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188.2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研究2411.0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与典型项目个案研究5726.15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与功能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活态性,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而其它方面的特征和内涵,则有不同的表述,如

  认为有“历史性、传承性、地域性、民间性、依附性和集体性”[7]、“非物质性、民放性和传承性”[8]和“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5]等。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阐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9-11],二是以某一项目为个案分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12,13]。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研究,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的原则,如“本源性、整体性、人本性、创新性原则”[11]、“公益性原则”[14]、“差异性原则、均衡性原则”[6]和“文化自觉原则”[15],此外,还有独特性原则、原真性原则、交流保护、分步实施原则、权利原则和发展原则等。这些原则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其着眼点都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有生命的活态存在;二是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举措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涉及大众的事件,保护手段、方法较多,参与保护的主体范围广阔,诸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享有者和传承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者、组织者、统筹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者和出资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舆论的表达者。不同的人员或组织由于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诉求不同,因此在具体工作中的作为也存在着差异,对于这些状况,研究成果给出了颇多的答案,提出种种建议,如从旅游的视角提出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其保护措施[16,17],从法律手段构建其保护措施[18-20],从传媒入手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1,22];三是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联密切的开发利用问题也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事实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悖论,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投入与政府经济需要的悖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导论等,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对策[23-25]。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表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关注和关切[26,27];二是如何确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何发挥传承人的作用的研究[28-30];三是根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公布后的情况,提出深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探讨[31,32]。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研究。2002年10月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因此,有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相关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育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重视本民族、本地区体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让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进课堂,保护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33,34]。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与典型项目个案研究。从关键词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区域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研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35]、历史变迁[36]、生态环境[37]、传承与保护[38]等进行深入研究。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项目的个案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在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39,40];二是分析某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态文化环境及所处困境,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研究[41,42]。

  5总结与展望

  5.1研究力度不断增强,研究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现有文献数量分析,我国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处于起步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转化时期,从文献增长分布来看,研究力度不断增加,未来增长趋势较为明显,从期刊分布分析,10年仅有218篇文献,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仅有102篇,占所有文献的46.7%,说明在该研究领域中,研究的力度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今后国家重点加强的工作之一,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一是加强实证研究,将学术成果真正应用

  到实践;二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品化的研究;三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营销研究;四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融合的综合研究。

  5.2研究人员偏少,研究力量单薄

  对作者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目前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研究人员偏少,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的较多,运用田野考查方法偏少;采用体育学单一学科研究的较多,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经济学等综合学科研究的居少;二是研究者大部分热衷于现状调查及宏观层面的研究,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项目的搜集、整理、开发等实证研究较少;三是研究成果较为单一,缺乏系统化和持续化的研究。对此,加强相关研究人员的培养和团队建设对该领域长期的发展特别重要。

  5.3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从研究主题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已形成研究的重点与领域,有一定的覆盖面,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今后在研究过程中,不论是理论的构建还是体系运行研究,一是加强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借鉴研究,可借鉴西方成熟的理念,结合具体实际,在实证研究上,深入相关研究领域;二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相关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三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利用与省市发展相结合的研究;四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宏观研究;五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的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1]陈永存,许晶.传统体育与竞技运动的比较与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364-366.[2]王林,陆梅.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J].武汉体育学

  院学报,2011,45(8):85.[3]钟旭.学术影响力频率分析[J].情报杂志,2004,(12):67-68.[4]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04-209.[5]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66-70.[6]李凤梅.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保护原则[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2):24-26.[7]王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4):27-29,39.[8]孙荣艾,江磊,杨宝雷.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民俗体育的特征与价值—以建瓯挑幡项目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4):28-32.[9]暴丽夏.河东鼓的起源、传承及其体育文化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156-158.[10]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J].体育学刊,2009,16(5):91-94.[11]马磊.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传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3):326-330.[12]刘宇,邓卫红.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文化价值—以江西省丰城岳家狮为例[J].农业考古,2008,(6):149-151.[13]陈炜,陈能幸.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以抢花炮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2):44-48.[14]王林,陆梅.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8(8):87-88.[15]牛爱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体

  育科研,2009,(6):56-58.[16]肖谋远.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4):15-18.[17]张宏宇,李小兰.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和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19-1321.[18]张春燕,田振华,刘跃军.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民族传统体育分类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3):25-28,33.[19]吕炳斌,王小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34(3):57-61.[20]朱礼才,华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48-51.[21]王春英.传媒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1,(24):294-295.[22]王居海.传媒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的探析[J].中国报业,2012,(4):11-12.[23]赖斌.四川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7):110-113.[24]孙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川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8):31-35.[25]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75-78.[26]张志新,庞辉,臧留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研究[J].休育文化导刊,2010,(3):118-121.[27]唐娜娜,张志彬.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J].运动,2012,(13):141-143.[28]周丽华,王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机制的构建[J].体育成人学刊,2014,30(5):36-39.[29]王书彦,韦启旺,张英建,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2):23-27.[30]安剑群,樊花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1):69-73.[31]春潮.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13-14.[32]王晓春.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教育[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718-720.[33]邵玉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传承保护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6):115-118.[34]杨敏,王勇.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24(7):129-131.[35]李晓.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源流与传承发展—基于《摩经》资料的整理分析[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3):129-132.[36]朱国权.彝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发展[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6):74-77.[37]李伟.地理环境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与发展影响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5):91-94.[38]陈真波,孔志坚,邓恰舟.论生态旅游与怒江慄僳族民俗文化的保护[J].创造,2003,(7):51-52.[39]王海,邓永汉.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赤水独竹漂为

  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2(2):62-64.[40]万义.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弥勒县可邑村彝族阿细跳月为例[J].体育科学,2011,31(2):12-18.[41]夏成前.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其救赎—以盐城地区义丰龙舞及楼王莲湘为个案[J].体育与科学,2011,32(5):60-63.[42]孟林盛,李建英.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以山西忻州挠羊赛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2,33(2):77-79.

篇三: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专题讲课材料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促进广泛传播,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大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水平,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人人争做非遗守护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探索“贴近非遗文化内涵、适应当代受众需求”的传播方式,以普及为主,多措并举,打造更多有品有味、有型有范儿的爆款传播精品。

  提升非遗传播普及水平,不仅需要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传统手艺上下功夫,更需要非遗守护人在拥抱数字化技术时代大潮上出实招。提升非遗传播普及水平,既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又是破解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狭小、模式单一、主动性差等难题的关键一招。非遗是连通悠远历史、绽放时代光芒的吉光片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的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精神与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性,就是为人类文化

  的健康发展以及人类在文明的阶梯上不断攀升创造更好的条件。要通过提升传播普及水平扩大认知受众范围,吸引更多的人从愿意接触、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欣赏、热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大众保护非遗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让非遗保护与传承成为大众共同关注并付诸行动的事业。提升非遗传播普及水平,既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又要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实基础。在数字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传播方式创新重要载体的今天,创新数字化传承保护无疑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时代之选”。实践证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进入非遗项目传播普及领域后,非遗项目传播普及正从单向获取到双向互动,再向多向互动阶段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主体作用,整合非遗传承人、非遗守护人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探索综合利用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数字技术,充分发挥数字化储存技术整理和保留非遗作品的优势,更加强调传播的多样性、受传主体的能动性和充分的信息反馈,通过虚拟传播、再现传播、交互传播、网络传播、共享传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数字化、传播渠道的立体化、传播模式的交互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提升非遗传播普及水平,不仅要在讲好故事彰显价值上下功夫,还要在拓宽渠道务求实效上出实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繁多、各具特色,大都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播普及的重要元素,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非遗项目的发展受到现代技术、审美理念、观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讲好故事彰显价值上下功夫,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属性着手,在提炼非遗项目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挖掘非遗项目外在的文化亮点。如入选河南非遗的郑州烩面,相传曾因救过落难的唐太宗李世民而成为御膳谱上的“麒麟面”,直至清末,御厨逃出皇宫,烩面才传艺民间。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碗面,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古老的健康理念、民族技艺,在传播普及的过程中,独特味道就是它最具辨识的显性符号,要通过独特风味彰显厚重的文化信息与健康指向性,进而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愉悦感、认同感。拓宽非遗传播渠道,要结合非遗的文化内涵特点,创新文化传播载体,搭建文化传播平台,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传播普及的方式方法。要借鉴学习《唐宫夜宴》《水下洛神》《龙门金刚》等节目的成功“出圈”经验,以受众需求逆推传播方法,赋予趣味性的传播形式,加强非遗传播普及效果,改变非遗项目“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境况。青年人要勇于接过文遗传播普及的“接力棒”,勇做非遗守护人,积极发挥独特优势,体现应有担当,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以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改善非遗传播普及中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让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正“活”起来,使更多受众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升非遗传播普及水平,不仅要在突破文化交流壁垒上下功夫,更要在激发非遗生命活力上出实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在非遗传播普及的过程中,不同文化归属的人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造成在审美心理、宗教信仰、消费习惯等方面会有所不同,形成风格迥异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这都是非遗传播普及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屏障与隔阂。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跨越审美理念的时代差异,突破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壁垒,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播理念,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传播原则,在主动吸收借鉴国外、境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适合的方式,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化语言转化为更容易跨文化传播的国际化语言,有针对性地对接落地的国家和区域,在共通共识的基础上探索做都可接受的创意开发,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更具国际性,进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异域文化中的人们所广泛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上释放更大竞争力,就必须重视服务经济、循环经济、体验经济的有机融合。要在抢占体验经济的制高点上下功夫,积极改变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静态的方式融合在实体产品中的现状,采用新技术新手段为公众深度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要改变“用传统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陈旧模

  式,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等手段,从平面化、静态化的视角向立体化、动态化转变,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要结合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山明水秀的旅游资源,以重点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为实体依托,吸引游客在领略美景的同时,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韵,为传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市场。如探索少林功夫、朱仙镇版画、浚县泥塑等非遗项目的沉浸式感知传播方式,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全方位地唤醒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好印象。要注重需求侧数据分析,通过“非遗论坛”以及产业链考察等实践,洽谈对接国外和港澳台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形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的精准输出。在输出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创新产品特色,在保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精髓的基础上改进工艺,有效开拓市场。

  提升非遗传播普及水平,不仅要在用好高质量创新型文化传播人才上下功夫,更要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上出实招。人才是提升非遗传播普及水平的核心要素,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非遗的传播与普及,都需要大量专业性人才,然而人才断层、人才供需失衡却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非遗传承与创新、传播与普及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实处境。加快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广阔的地域和群体中的高质量联动与推广,需要发掘并用好一批具有传播文化素养、敏锐文化感知、高度理解能力、有效沟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擅长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中传播的传播队伍。针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高质量创新型文化传播人才相对匮乏的问题,亟需各地结合实际出台富有操作性的优惠政策,扶植和培养一批懂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又有一定创意和经营管理知识、懂得经营的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传播、传承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守护人的培养,要积极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快在高校建立专业化的实践课程。解决人才短板,要广泛开展、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积极发挥高等院校的科研与教育优势,既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理论以及专业知识的灌输上下功夫,又在提供精进非遗技术培训上出实招,通过学以致用、学用相长,进一步塑造综合性的高级非遗人才。要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将行业内和民间具有一技之长的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请进课堂,为人才提供系统学习与磨练技艺的师资保障。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带徒”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育中,帮助非遗人才掌握经验、磨练技艺,在传承与开拓中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播普及。

  总之,传承与创新是非遗传播普及的根本,适变应变是唯一的不变。人人争做非遗守护人,积极提升非遗传播普及水平,必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的覆盖面就是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今后要在充分发挥政府力量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借助市场主体促进资源共享,营造人人争做非遗守护人的浓厚

  氛围,形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强大合力。要自觉将非遗传承与保护、传播与普及融入新时代与新形态中,通过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中国元素、中国气质、中国烙印,积极发挥传播普及方式灵活多样的优势,努力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让非遗成为大众看得见、听得到、读得懂的中国故事,在传承与创新、传播与普及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篇四: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它是XX无形的文化遗产,是XX大地上世代相传的历史文化传统,代表XX的文化文明,是XX人民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

  一、非遗基本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XX区位于渠江东岸,华蓥山脉中段西麓,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较多,异彩纷呈。民间文学方面主要有歌谣、童谣等;

  传统技艺方面主要有小井制陶技艺、賨城装裱、桂兴羊肉制作工艺、传统篆刻艺术、长五川工木雕等;

  传统音乐及戏曲方面主要有桂兴山歌、桂兴唢呐艺术、道乐、打玩友等;

  民俗方面主要有代市花轿迎亲、代市舞龙、袍哥茶阵、桂兴石匠开山号子等。截至目前,XX区共有非遗项目X个,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曲艺、传统体育游艺及杂技、传统医药、民俗,其中省级非遗项目X个、市级非遗项目X个、区级非遗项目X个,传习所X个。

  二、传承保护工作成效

  近几年来,我区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大力实施非遗传承人申报、项目审批、保护、抢救、人才培训等工作,不断探索实现我区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一)以非遗挖掘为抓手,强化非遗项目申报。一是全面普查。深入农村、深入田间、深入一线走访调查,做到“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艺人”。截至目前,累计走访X个乡镇(街道)X多个村X余人次,搜集非遗线索X条、普查资源XX项,拍摄图片X余幅。二是积极申报。坚持以特色促申报,以申报促保护,加大项目传承保护。截至目前,全区共拥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X个,其中XX年“宕渠双竹连响舞”“长五川工木雕”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XX年“桂兴唢呐艺术”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破了XX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零”的局面。XX年创建XX区为XX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连响之乡”,XX区桂兴镇为XX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唢呐之乡”。

  (二)以活动演展为载体,营造非遗文化氛围。一是广泛开展非遗文艺巡演。通过乡镇文艺调研、群众广场舞大赛、“音舞剧”双年会、送文化下乡、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欢乐农家大赛”“欢乐市民大赛”等文艺演出,穿插非遗类文艺节目,如桂兴唢呐、宕渠双竹连响、川剧变脸等。二是广泛开展非遗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等,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共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明白纸2000余份、《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宣传明白纸3000余份。三是广泛开展非遗巡展活动。在北城中央大街办公楼、龙塘街道先锋广场、XX中学、乡村等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巡展50余场次。

  (三)以非遗项目为依托,打造非遗文艺精品。为全面提高XX非遗艺术观赏性,推动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XX区逐步探索非遗文化的品牌打造。一是目前已出台了《XX市XX区“宕渠双竹连响”本地化品牌化工作方案》,成立了“宕渠双竹连响”本地化利用和品牌化创响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本地化利用和品牌化创响基础工作。二是以市级非遗项目“宕渠双竹连响舞”为题材创编的文艺节目多次在省市比赛中夺得大奖。舞蹈《宕渠双竹连响》于代表XX参加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文艺演出活动;

  曲艺类连响节目《山水青清》在XX年XX市群众广场舞文艺展演和XX省群

  众广场舞文艺展演中获得第一名,同时代表XX省参加全国广场舞大赛北京集中展演,并登上XX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三是邀请著名编导何川打造了以市级非遗项目“长五川工木雕”为素材的舞蹈《刻·春秋》。XX年舞蹈《刻·春秋》受邀到巴中市参加“巴人文化艺术节”,同年在XX市第二届“音舞剧”双年会中喜获金奖。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非遗保护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区非遗中心在区文化馆只加挂了牌子,没有增加编制,无专业技术人员和非遗保护工作队伍。非遗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工作内容涉及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非遗普查的主体是普查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到非遗普查的效果和质量。我区目前专业普查人员少,大多数身兼数职,提高自己业务知识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二)非遗传承受到严峻考验。我区非遗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由于岁月的流逝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使其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传统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也越来越少,传承者和受众群体明显减少,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传统文化在老年人中还有一定影响,年轻人大多数对其不了解、不热爱、不熟悉,民间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

  (三)非遗保护意识有待加强。非遗项目来自最基层,存在于人民大众之中,但相当一部分人非遗保护意识淡漠,没有认识到非遗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消亡的现实,没有意识到消失和正在消失的非遗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的历史记忆,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有些人甚至认为非遗保护是文化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事,与自己无关,非遗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足。

  (四)非遗工作专项经费匮乏。开展普查、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工作无上级专项经费。非遗区级展示中心因依托区级文图服务中心资金差口X万,目前尚未建成。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挖掘整理,夯实非遗保护基础。一是完善非遗资料。要根据我区非物质文化资源现状的价值和特色,确定重点项目,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普查,力争每年抓好几个重点项目,充实各级保护项目,继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汇编。二是建立非遗传习基地。建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在内的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并完善后续管理,从根本上调动传承人的工作积极性,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二)加强宣传展示,提升非遗保护意识。按照区县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强化推进区级非遗展示中心等四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为非遗常态化展示提供良好平台。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大力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览、演出等宣传展示活动。依靠舆论引导,依靠有效的宣传与教育,使非遗保护不断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参与非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

  (三)加强项目建设,打造非遗文化品牌。以传承人保护为中心,打造一批重点非遗项目。积极组织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市内外大型的节日庆典和交流调演活动。逐步推进“宕渠双竹连响舞”本地化利用和品牌化创响工作。通过组建连响队伍,开展连响培训,建立传习基地,打造精品节目,对外交流展示等方式,不断提升“宕渠双竹连响舞”的群众普及率和品牌影响力。逐步在各乡镇、行业系统组建连响队伍,全面开展连响文化辅导,在全区开展连响集中展示活动。

  (四)理顺工作机制,形成非遗保护传承合力。一是坚持全员参与。把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机关、学校、企业、村(社区)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二是加强人才保障。积极争取协调,引进专业人才,提高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

  建议设立非遗保护专职队伍。三是加大经费投入。由区财政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编报非遗文化产业项目、非遗保护项目等,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五)加强合理利用,推动非遗+模式深度开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转化利用中,坚持以开展促保护的工作思路,创新保护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不同舞台展示、项目宣传、非遗产品开发等不同的创意形式进行深度开发。积极探索、寻找非遗+“文化、旅游、扶贫、互联网、科技数字”模式,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开发非遗手工艺品、非遗文创产品、非遗表演、非遗服饰、非遗医药、非遗景观、非遗餐饮、数字化非遗,打造非遗文化品牌。重点加强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旅游区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从而达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好效果。

篇五: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xxx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汇报

  2008年6月7日,我市淮海戏、楚州十番锣鼓分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今年5月26日,我市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现将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汇报如下:

  一、国家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现状(一)淮海戏保护现状

  一是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第一个五年保护计划从2007年起,分步实施资料收集整理,建立较完整的淮海戏资料库、设立淮海戏历史陈列室、以优惠政策招收学员,培养淮海戏传承人、录制优秀剧目音像资料、举办淮海戏艺术节等工作,以加强保护,推动传承。

  二是建设了淮海戏博物馆。2008年9月,江苏省淮海戏博物馆在我市中洲岛竣工开放,作为展示和宣传淮海戏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排演、交流淮海戏的活动场所,传播和学习淮海戏知识的课堂。淮海戏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模型、书画、音像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来呈现淮海戏在淮安地区的发生和发展的概貌,为保护传承淮海戏作出了一定贡献。

  三是建设了淮海戏专题网。由我市文广局的组织领导及江苏省淮海剧团的支持下,筹建了中国淮海戏专题网站,网站设立剧团介绍、剧目介绍、人物简介、专题资料、视听下载、淮海戏图库、淮海戏动态、演出信息、遗产保护等栏目,对淮海戏的历史渊源及沿革、基本内容及特征、重要价值、传承现状等方面作了详尽介绍,并提供大量的传统及现代剧目以供下载,进一步扩大影响,推动了淮海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四是申报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底,我们按照国家文化部及省文化厅相关要求,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6月11日,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入选,为淮海戏的传承提供了基本保障。

  五是建设了传承机构。在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开设淮海戏班,由我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魏佳宁等淮海戏主要传承人授课,为淮海戏的传承发展培养传承人。

  (二)楚州十番锣鼓保护现状

  一是制定了保护计划。第一个五年保护计划包括翻译已搜集的古书工尺谱为简谱,购置有关服装、道具,出版以楚州“十番锣鼓”为题材的图书册,建设传承基地,加强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我市楚州区文化馆,组织人员对楚州“十番锣鼓”的盛兴年代、演出道具、演出场景及风俗等作了进一步调研。掌握了许多历史资料和实物资料;搜集整理了楚州“十番锣鼓”的演奏方式、演奏乐器、乐队编制、乐器定弦法等相关材料,为出版相关书目奠定了基础;完成了“十番锣鼓”的十首乐曲以及几十首锣鼓曲牌的工尺谱译谱工作。

  二是投入了一定资金。2008年6月7日,十番锣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为了更好地予以保护传承,楚州区政府克服财政困难,投入一定资金,用来添置乐器、服装等必备物品,调动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三是挖掘了一批曲目。为了更好地挖掘整理楚州十番锣鼓曲目,我市楚州区文化部门给楚州十番锣鼓声及代表性传承人周宝洪同志提供非常宽松的环境以及相应的资金,先后整理出了《金盆捞月》、《咏花》、《咏蝶》、《到春来》、《前探营》、《后探营》、《归依》、《红楼撇子》、《朝天子》、《阳告》等十首曲目。

  四是开展了传承活动。培养传承人员是更好地传承十番锣鼓的重要举措。楚州十番锣鼓刚刚被挖掘整理出来的时候,演奏人员仅仅限于专业文艺人员,如文化馆专业演奏员和剧团乐队成员。2008年以来,我市楚州区积极组织举办十番锣鼓演奏人员培训班,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宝洪亲自授课,动员文化馆及社会

  上器乐演奏培训班中的学员参加学习,尤其注意培养年轻演奏人员,以推动项目传承。办班初始,大多数人对十番锣鼓的了解不够深入,兴趣不大。楚州区文化馆组织人员分别有针对性的做相关人员工作,耐心细致解释,通过培训,学员们一改对十番锣鼓演奏认识不足的状况,学习投入,演奏认真,显现了一定的效果。现在,已形成了以专业演奏人员和社会各界演奏者共同组成的十番锣鼓演奏队伍,促进了十番锣鼓的普及传承。

  五是加强了对外交流。2008年11月,福建省福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茶亭十番”的传承人员来我市进行艺术交流,与我市楚州十番锣鼓传承人共同探讨十番音乐中演奏方式、乐器种类、乐队编制、乐器定弦法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今年4月11日,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楚州“十番锣鼓”应邀参加“连云港之春——苏北鲁南民俗文艺精英赛”。这是“十番锣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首次代表淮安赴外参加大型演出。我市楚州区文化馆针对广场演出的特点,在乐曲的旋律节奏、演奏技法等方面作了相应调整,使舞台效果和观赏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六是扩大了社会影响。近几年来,我市一直非常重视对十番锣鼓的宣传报道,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新华日报》、《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海商报》、《新楚州报》、楚州电视台以及多家网站和相关出版社共同参与,利用文字、图片、录像、专题片等方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今年6月份,全国多家电视台慕名而来,分别在楚州勺湖公园及吴鞠通中医馆等地,拍摄了楚州十番锣鼓专题片。

  (三)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现状

  我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即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于今年5月26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现有正式徒弟3人,分别为许亚玲、吴玲和苗爱华,均为国家一级演员,经其指点过的演员数以百计,现仍在我市文化艺术学校淮海戏班授课,所教学员卢蓓蓓曾于2005年5月荣获全省小梅花金花状元第一名。目前,我市正在起草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人保护工作机制,明确扶持和资助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办法,监督、指导、考核传承工作等各项制度,以加强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

  二、采取的保护措施与经验

  (一)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加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我市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基础上,2008年9月,我市原文化局与广电局合并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工作。2009年3月9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淮政办发〔2009〕26号),组织我局及我市财政局、发改委、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教育局、旅游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等相关部门成立了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指导项目保护单位、协调处理保护工作,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等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是修订保护规划。结合江苏省淮海剧团改制的实际情况,在2007年已经制定的淮海戏五年保护计划的基础上,指导江苏省淮海剧团对原有五年计划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对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更加符合剧团改制市场化运作后的实际情况。对于楚州十番锣鼓,指导楚州区文化局认真制定了楚州十番锣鼓保护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步骤,明确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确保经过五年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使之脱离后继乏人、处境艰难的尴尬境地,并重现昔日风采。

  三是提供经费支持。尽管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市财政克服困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纳入预算,每年20万元,并明确要求要向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濒危项目倾斜。楚州区为进一步加强十番锣鼓的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克服财政困难,一期投入10余万元,建设“楚州十番锣鼓传承基地”,利用楚州区文化馆现有100余平方米的活动室,重新改造装修,配以与十番锣

  鼓相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实物等资料,添置陈列演奏乐器、多媒体设备。并利用基地这一平台,培养人才,研讨技艺,组织演奏。目前,该项工程已经完成项目规划、立项及设计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竣工挂牌。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文件法规,起草了《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讨论稿)》,制定保护传承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各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尤其是重点加强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目前,该意见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五是加强展示传承。一是举办活动,推动传承。利用庆祝“文化遗产日”的活动契机,组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淮海戏和楚州十番锣鼓参加展演。二是建设场馆,加强保护。建设了淮海戏专题博物馆,为加强宣传展示,构建保护载体,提供了平台。三挖掘创作,延续保护。江苏省淮海剧团创作排练现代淮海戏《续弦记》(又名《老县长的第二春》),并对传统剧目《皮秀英》进行重新加工排练,为淮海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续弦记》于2008年10月22日在南京参加了第三十一届世界戏剧节的展演,受到省委宣传部和中国剧协的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重排传统剧目《皮秀英》晋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受到一致好评。楚州十番锣鼓注重挖掘整理古曲谱,完成了对《咏花》、《咏蝶》、《到春来》等十首古曲的译谱和整理工作。

  六是加强对外交流。一是2008年6月17日—19日,我们组织淮海戏晋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受到首都领导和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二是今年4月11日,我们组织楚州十番锣鼓赴港城参加“连云港之春——苏北鲁南民俗文艺精英赛”,获“优秀表演奖”,载誉而归。

  (二)保护工作经验一是组织保障是基础。由政府牵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保

  护机构,为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是经费保障是关键。加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资料的搜集、整理、保存、研究等保护工作,以及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供经费保障是关键。

  三是制度保障是重点。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市保护工作实际,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的指导、督查及考核等制度,为推动保护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健康、有序、稳步推进提供了保障。

  四是普及传承是方向。传承和发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淮海戏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及淮海戏班等传习机构,制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机制,为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推动项目传承发展提供了保障,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一)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保护经费投入尚嫌不足。淮安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市财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自2006年起,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专项经费,但是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和任务的需求相比尚嫌不足,尤其是尚未将2008年及今年新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经费纳入专项财政预算,二是保护传承机制尚待完善。目前,我市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及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办法和传承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传承研究工作尚嫌不够。虽然目前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展示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工作,但是,传承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尚嫌不够。

  (二)对策措施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网络,加强组织领导。要在已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健全由政府牵头,文化、财政、发展改革、国土、建设、规划、旅游、教育、民族宗教等部门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拟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规划,协调解决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是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要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经费纳入财政专项预算,确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经费来源的稳定,还要积极探索并构建社会资金投入机制,以拓宽保护经费的来源渠道。

  三是完善保护传承机制,规范保护工作。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机制,突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并加强对项目保护单位及传承单位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估工作。江苏省淮海剧团适逢机制改革,拟将国家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建设纳入机制改革工作,将淮海戏的保护和传承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为淮海戏的传承发展注入活力。

  四是建设项目传承基地,搭建传承平台。加快楚州十番锣鼓传承基地建设进程,配备与楚州十番锣鼓相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实物等资料,添置陈列演奏乐器、多媒体设备,并利用基地这一平台,培养专业人才,研讨传承技艺。另在古镇河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建立十番锣鼓展览陈列兼演奏室,方便十番锣鼓民间爱好者参加十番锣鼓各类展示、培训、传承活动。

  五是广泛开展传承培训,推动传承发展。一是继续加强对江苏省淮海剧团青年演员以及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淮海戏班学员的传承培训,进行规范化训练和定位性培养,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淮海戏的传承者,为推动淮海戏剧种的发展作出贡献。二是继续举办十番锣鼓演奏人员培训班,不仅要动员文化馆及社会上器乐演奏培训班学员等专业人员参加学习,培训还要面向社会,广泛吸纳器乐演奏爱好者,拓宽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面,推动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情况

  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素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版图面积255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85个村,总人口36.48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6%。这里有唐崖土司墓地群,有奇景通幽的黄金洞,有县级深林公园的青灵山之美,有国家级原始深林公园坪坝营之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南剧、民间歌舞地盘子、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刺绣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县各民族的骄傲,而且成为激励支撑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县文化部门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县上下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热潮,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现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为保护传承夯实了物质基础。

  从XX年7月起,县文体局指示咸丰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抽调精干人员(主要涉及音乐、舞蹈、摄影、文字等)组成专班,首先从清坪镇展开普查工作。截止2010年春,完成清坪、忠堡、活龙、尖山、小村、大路坝、朝阳、黄金洞、高乐山、丁寨、甲马池、丁寨等11个乡镇的田野普查,普查工作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和所有村组。在整个普查过程中,专班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的作风,克服经费少、交通工具不足、工作难度大、生活不习惯等实际困难,爬山涉水,走村串户,遍寻民间艺人。尤其对

  重点项目、重点传承人进行了深入调查,运用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等现代设备和人工手段详细记录所发现的山民歌、民间文学,以及普查到的各种民间技艺,从而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普查人员还各司其职,边普查,边整理。椐不完全统计,我县普查涉及项目50个,确认县级名录30多个,整理文字资料50多万字,拍摄照片1400余张,刻录cd光盘40多张,dvd光盘20多张,登记民间艺人300余名,新收集民歌200余首,小调30支,民间故事、谚语100余条,新发现民间舞蹈有小村“打土地”、尖山“板凳拳”;民间曲艺有黄金洞的“三才板”,民俗有活龙的“排排亮”,还收集有吊脚楼建造技艺、咂酒、油茶汤、绣花鞋、神豆腐等制作工艺,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县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为建立县级名录作好了准备,为保护传承夯实了内容基础。

  (二)“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项目申报工作。

  我县在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过程中,一边认真开展普查,一边积极进行申报。XX年5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板凳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受理,使我县以上三种重点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法律保护程序,抢得了保护先机和制高点。在全州开展申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我县认真筛选南剧、地盘子两个项目,组织专班编写申报材料,制作申报电视专题片以及cd数据光盘和其它辅助材料,报送材料做到了及时、准确,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报工作的开展。XX年年7月,我县南剧、地盘子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县南剧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我们将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成功申报了省级名录;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2010年,我县朝阳寺镇被公布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各乡镇也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三)“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我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

  围绕打造南剧、地盘子艺术之乡的目标,我县全面加强了对南剧、地盘子的保护和传承。XX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创作排练了大型

  土家历史故事剧《女儿寨》和民间歌舞地盘子《从小明理讲诚信》,在州内外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县“三民”汇演、唢呐大赛、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坝村的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摆手舞、草把龙、牛虎斗等民间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官坝民俗文化节”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四)、“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围绕“非遗”保护并结合普查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的开展。XX年至今,我县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咸丰梨树文化节”,南剧、地盘子、板凳龙、锁呐、哭嫁歌、草把龙等民间艺术多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XX年,活龙坪乡主办了全县第一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年9月,高乐山镇主办了全县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三民”调演。XX年年10月,活龙坪乡举办了全乡民歌歌王争霸赛。2010年11月,我县举办了全县民歌大赛。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普查工作深入开展。2010年8月,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

  (五)、“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优秀民间艺人的评选。

  目前我县有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2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在保护措施方面,我们一是于XX年举办全县“三民”调演之际,请示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全县首批12个优秀民间艺人,县政府给每人每年发放补贴800元;二是抢救机遇,将地盘子传人李仕洲、板凳龙传人周礼乐、干龙船、咂酒传人李政福、吊脚楼建造师傅万桃元等人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是通过举办锁呐大赛、民歌大赛、梨树节、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给广大民间艺人创造了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机会;四是在我县文联创办的《唐崖》杂志和文化馆创办的《野菊花》杂志和“风景弯弯”文学网站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五是以农村、社区、协会、学

  校为载体,建立民歌、南剧基地,进一步开展“民歌、南剧进校园”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确保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六)“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

  (七)“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县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面对这种现状,拥有阵容庞大、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咸丰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住咸丰县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咸丰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政府主导、文体局文化馆为责任主体、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扎实做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旅游服务,处理好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将口头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民间手工艺和餐饮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已经成为提升咸丰县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使得几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咸丰县坪坝营旅游风景区一跃成为中国湖北恩施最美的几大有名风景区之一,成为湖北恩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宣传、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力度不强。党委宣传部门、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多渠道、多媒介作宣传。非物质文化所在地,必须克服以文化遗存为招牌,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真正使自己的宣传工作落实到遗产本身的保护与传承上来。

  2、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大,不能切实使遗产项目得到充足的保护经费。该经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经费不足,该申报国家级保护传承的名录项目不能全部得以申报。

  xxx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文化背景,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非遗保护普及宣传,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不遗余力争取支持,抓实抓细项目申报,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群众“非遗”认知度不断增强,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二、主要做法

  (一)重普查、深挖掘,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工作。

  高度重视非遗的普查、整理工作,每隔两年开展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坚持深入镇村一线、深入庄户人家、走近田间地头,与各类乡村文化能人,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的原始材料,并在后期逐一进行项目归类、文字影像资料整理,进一步充实了我县民间艺术信息库,为建立县级保护名录,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夯实了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非遗普查6次,收集各类信息3510条、线索1276条、拍摄照片3万余张、录制音像资料358盒,整理有价值的项目30个、撰写各种文字资料120多万字,调查项目336个。

  (二)抓认定,广申报,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高度重视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坚持对全县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

  (三)强中心,建基地,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15年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建成120平方米的“xx县非物

  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坊”,下设五谷坊、刺绣坊、四宝坊、剪纸坊、游艺坊、鼓艺坊六坊,为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

  (四)建站所,广传承,普及非遗保护项目。

  积极争取省市非遗保护资金30余万元,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先后在高级中学、第一幼儿园设立了洛河战鼓和羊皮扇鼓传习所,累计培训羊皮扇鼓、洛河战鼓爱好着2000余名。同时定期开展传习活动,实现了传统游艺进校园、xx剪纸进课堂等重点项目普及。定期在全县举办剪纸、刺绣、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培训班,2017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xx说书、陕北民歌、刺绣、剪纸进校园和“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镇进社区科普巡回展览”等活动20余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陕北民歌、说书、小品、非遗风情歌舞《踩场歌》《祈雨》等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每年在“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非遗宣传活动,广泛进行非遗成果展示。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厦门、成都、深圳等地进行展演和展示活动,多次组团参加陕西省旅博会、文博会、丝博会等展览活动,让xx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xx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五)创品牌,助扶贫,打造特色保护项目

  “xx剪纸、刺绣、xx传统游艺”,是我县招牌式的文化品牌,自从被列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我们加大了对这些招牌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先后打造出了剪纸6个系列产品、刺绣5个系列产品和xx传统游艺4个系列产品,使保护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越式迈进,“xx刺绣”已被列入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积极全面开展振兴项目。大力开展xx非遗助力扶贫工作,成立了xx县德艺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有限公司,建成了总面积达120平方米陈列、销售基地,按照“公司+基地+传承人+贫困户”的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在项目优势镇办、中心社区,利用建成的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在技艺上指导贫困户,实现临近收购,方便贫困户参与。邀请相关专家,举办

  xx刺绣、剪纸、农民画培训班,为产业、产品振兴献计献策,力争拓宽这三个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和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非遗助力扶贫工作上,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7镇1办5个中心社区65家贫困户被纳入实施范畴,13名残疾人在家进行定制的刺绣品绣制,年人均收入达5400元。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非遗工作没编制、缺人才,特别是乡镇文化站被合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了代管,没法开展具体业务工作;二是经费保障不力。县财政没有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县级非遗传承人缺乏保护经费,非遗普查、项目申报等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目前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致使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民间技艺的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老艺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四是非遗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目前,除剪纸、刺绣、民歌、说书、传统游艺、传统饮食有可能成为当地一项旅游产业外,绝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难以做大做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切实加强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完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科学记录,全面普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小组,科学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完善普查体系建设,科学制定普查程序,重点针对非遗缺项漏项进行普查,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组、不漏种类,不漏项目。树立“抢救

  优先”的意识,对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确保普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3.争取支持,做好传承。一是充分利用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抓好现有传习所监管,每年培养发展1-2个非遗传习所,培养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二是争取县政府支持,将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大学校教育传承、民间传承,通过为非遗传习所、传承人设立保护资金,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三是进一步抓好非遗产业化工作。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重点对xx刺绣加强内涵挖掘,搞好非遗品研发、展示、销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助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

  4.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对非遗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编撰出版《xx县非遗保护图典》,进一步普及保护知识,营造人人参与保护保护的良好氛围;丰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内容,大力开展非遗进村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综合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多途径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干部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各位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大家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继续关心我县的文化事业发展。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更加扎实努力的工作,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非遗工作,形成合力,努力使我县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重闪光芒。

  xxx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文化背景,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保护好这

  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非遗保护普及宣传,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不遗余力争取支持,抓实抓细项目申报,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群众“非遗”认知度不断增强,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二、主要做法

  (一)重普查、深挖掘,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工作。

  高度重视非遗的普查、整理工作,每隔两年开展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坚持深入镇村一线、深入庄户人家、走近田间地头,与各类乡村文化能人,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的原始材料,并在后期逐一进行项目归类、文字影像资料整理,进一步充实了我县民间艺术信息库,为建立县级保护名录,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夯实了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非遗普查6次,收集各类信息3510条、线索1276条、拍摄照片3万余张、录制音像资料358盒,整理有价值的项目30个、撰写各种文字资料120多万字,调查项目336个。

  (二)抓认定,广申报,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高度重视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坚持对全县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

  (三)强中心,建基地,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15年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建成120平方米的“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坊”,下设五谷坊、刺绣坊、四宝坊、剪纸坊、游艺坊、鼓艺坊六坊,为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

  (四)建站所,广传承,普及非遗保护项目。

  积极争取省市非遗保护资金30余万元,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先后在高级中学、第一幼儿园设立了洛河战鼓和羊皮扇鼓传习所,累计培训羊皮扇鼓、洛河战鼓爱好着2000余名。同时定期开展传习活动,实现了传统游艺进校园、xx剪纸进课堂等重点项目普及。定期在全县举办剪纸、刺绣、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培训班,2017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xx说书、陕北民歌、刺绣、剪纸进校园和“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镇进社区科普巡回展览”等活动20余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陕北民歌、说书、小品、非遗风情歌舞《踩场歌》《祈雨》等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每年在“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非遗宣传活动,广泛进行非遗成果展示。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厦门、成都、深圳等地进行展演和展示活动,多次组团参加陕西省旅博会、文博会、丝博会等展览活动,让xx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xx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五)创品牌,助扶贫,打造特色保护项目

  “xx剪纸、刺绣、xx传统游艺”,是我县招牌式的文化品牌,自从被列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我们加大了对这些招牌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先后打造出了剪纸6个系列产品、刺绣5个系列产品和xx传统游艺4个系列产品,使保护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越式迈进,“xx刺绣”已被列入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积极全面开展振兴项目。大力开展xx非遗助力扶贫工作,成立了xx县德艺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有限公司,建成了总面积达120平方米陈列、销售基地,按照“公司+基地+传承人+贫困户”的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在项目优势镇办、中心社区,利用建成的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在技艺上指导贫困户,实现临近收购,方便贫困户参与。邀请相关专家,举办xx刺绣、剪纸、农民画培训班,为产业、产品振兴献计献策,力争拓宽这三个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和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非遗助力扶贫工作上,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7镇1办5个中心社区65家贫困户被纳入实施

  范畴,13名残疾人在家进行定制的刺绣品绣制,年人均收入达5400元。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非遗工作没编制、缺人才,特别是乡镇文化站被合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了代管,没法开展具体业务工作;二是经费保障不力。县财政没有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县级非遗传承人缺乏保护经费,非遗普查、项目申报等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目前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致使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民间技艺的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老艺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四是非遗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目前,除剪纸、刺绣、民歌、说书、传统游艺、传统饮食有可能成为当地一项旅游产业外,绝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难以做大做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切实加强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完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科学记录,全面普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小组,科学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完善普查体系建设,科学制定普查程序,重点针对非遗缺项漏项进行普查,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组、不漏种类,不漏项目。树立“抢救优先”的意识,对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确保普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3.争取支持,做好传承。一是充分利用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抓好现有传习所监管,每年培养发展

  1-2个非遗传习所,培养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二是争取县政府支持,将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大学校教育传承、民间传承,通过为非遗传习所、传承人设立保护资金,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三是进一步抓好非遗产业化工作。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重点对xx刺绣加强内涵挖掘,搞好非遗品研发、展示、销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助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

  4.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对非遗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编撰出版《xx县非遗保护图典》,进一步普及保护知识,营造人人参与保护保护的良好氛围;丰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内容,大力开展非遗进村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综合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多途径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干部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各位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大家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继续关心我县的文化事业发展。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更加扎实努力的工作,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非遗工作,形成合力,努力使我县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重闪光芒。

篇六: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心得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与思考(最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智慧和文化蕴涵,对提升区域知名度,打造城市靓丽名片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X市是胶东农耕文化、道家养生文化等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了解全市非遗传承发展情况,助力打造最具胶东风情的文化展示区、产业聚集区,近期,笔者深入到镇街区和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总体情况较好

  近年来,X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开发工作,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发扬。

  1.基础扎实,非遗资源有效挖掘。自2006年起,X市对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卓有成效的普查和保护工作,获取资源线索1100多条,筛选出保护项目862个,征集实物200多件,建设了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室和资源数

  据库,并在烟台市率先成立了剪纸协会、螳螂拳协会等一批非遗实业化发展协会,建成了X市奇石博物馆等一批非遗民间博物馆。根据普查成果,第一时间开展非遗申报工作,目前共公布五批总计68个非遗项目,包括螳螂拳等国家级项目2项,丘处机传说、棒槌花边技艺等省级项目8项,X泥塑、X锔艺等烟台市级项目21项;命名了106名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非遗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合理施策,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专门成立非遗实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咨询论证、评审申报和专业指导等工作,并制定出台了开发非遗产业、推进非遗项目实业化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非遗产业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同时,采取举办非遗项目培训、鼓励扶持非遗传承人收徒等多种方式,构建非遗传承体系,促进了非遗资源的继承和发扬。对濒临失传的非遗资源进行文字及数字化记录并整理存档,与专业公司合作,组织张福成等6位非遗传承人演唱了《劈老头》《吕洞宾戏牡丹》等14个经典曲目,拍摄了纪录片《砂大碗》等一批珍贵影像资料,为非遗传承留下了重要资料。

  3.推介有效,品牌影响明显提升。先后编辑出版《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等系列书籍,并通过在电视台开设“非遗讲座”专栏、面向群众开设非遗成果免费展览等方式,打造了一批非遗宣传阵地;定期组织参加非遗博览会、民博会、民间工艺大赛等展览比赛,引导非遗项目参与苹果艺术节、燕九节、烟台毓璜顶庙会等节会活动,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来X,就剪纸、花饽饽等优秀非遗项目进行了专题拍摄宣传,有力推动了X市非遗项目走出X、扩大影响。近年来,X砂大碗、泥塑、面塑、剪纸等非遗手工艺品先后获得“泰山文艺奖”“金海棠奖”等多项省内外大奖,涌现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栾淑娟、“民间手工艺大师”衣培娟、“齐鲁文化之星”陈玉录等一批省内外知名的非遗传承人,社会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4.市场运作,产业体系初见雏形。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通过“手工作坊与工厂化生产相结合、培育创作人才与营销人才相结合、展现区域特色与时代风采相结合”的“三结合”实业发展模式,以市场化运营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地域特色明显、人文内涵深厚的文化产品和商品。经过努力,目前形成了以X非遗产品创意研发中心为代表的产品研发平台,以金永服饰

  有限公司棒槌花边、牟氏庄园花饽饽等为代表的非遗生产企业平台,以X非遗产品销售协会、太虚宫非遗产品展演销售中心等为代表的销售平台,全市非遗产业化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二、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和不足

  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予以关注。

  1.保护机制还需完善。当前非遗保护工作存在重申请轻保护的倾向,部分传承人存在“小富即安”思想,认为只要加入了非遗名录就完成了保护和传承责任,或者仅仅把获取非遗资质作为荣耀,对自身传承的项目缺少后续的挖掘和发扬,非遗资源背后更加深刻的经济、社会和人文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但当前X市从事非遗保护的人员多由文化馆干部兼任,缺少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指导,非遗学术研究缺乏有深度的成果,限制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深度和高度。

  2.非遗传承后继乏力。尽管X市围绕“非遗”传承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大部分非遗项目市场化水平较低,不能作为谋生获利手段,“学而无用”导致学习

  意愿不强,而部分市场效益好的非遗项目,则受学习周期长、培养难度大和传承人“艺不外传”等老旧思想影响,导致全市非遗保护整体面临传承人青黄不接的困境。目前全市非遗传承人中,60岁以上占40%,40-60岁占55%,40岁以下仅占5%,结构老龄化严重。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尚未获得“非遗”资格,这部分资源的保护开发相对空白,甚至无人问津,后继无人现象更加突出,若不及时予以发掘保护,极易出现传承断绝,使非遗成为遗憾。

  3.产业实力有待提升。与X市非遗资源底蕴相比,当前非遗产业化整体上存在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既缺乏在“阳春白雪”的高端领域崭露头角,也没有在“下里巴人”的大众领域占据优势。X市多数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以工作室、作坊、店铺为主要形式进行传承经营,人员少、资金少、平台小,极大地束缚了项目的传承发展空间,难以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使生产性保护的目的难以实现,部分较好项目也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棒槌花边、铜盆饽饽等,在胶东地区知名度较高、市场紧俏,但在胶东以外地区几乎无人知晓,与潍坊风筝、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扬州油纸伞等非遗产品产业化水平差距较大,很难走出去形成竞争力。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1.完善保护研究体系。在继续做好非遗申报工作的同时,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保护研究体系,确保非遗传承得到有效保护、非遗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与学校、科研院所建立非遗培训基地,定向培育一批专业人才,并强化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培训,形成一支专业、专职的保护队伍。二是加强各级名录项目的挖掘保护,对已入选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类指导,通过建立电子档案、在乡村文化场所展览等手段,使其进一步传承发扬,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对尚未获得“非遗”资质的项目尽快做好抢救性保护,保证相关项目技艺后继有人,附加的文化价值长久留存。三是加强非遗学术研究。加强与高校历史文化院系等合作,打造非遗学术研究平台,在抓好非遗传承保护的同时,做好非遗史料、理论等的整理研究,深入挖掘非遗资源背后的历史人文蕴含,最大化发挥非遗资源的社会效益。

  2.加强政策引导扶持。一是加强传承人帮扶。通过土地使用、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传承人以师带徒,鼓励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促进非遗项目形成规模、形成影响;加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宣传打造,培育“文化名品、文化

  明星”,增强传承人对非遗事业的自我认同,增强社会对非遗产业和传承人的价值肯定。二是打牢传承基础。创新非遗传承保护手段,借鉴直播平台开展“非遗+直播”活动,通过新媒体、新平台,着力搭建年轻群体与非遗之间联系了解的桥梁;拓展非遗传承保护方式,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组织非遗成果展览等活动,讲好非遗故事、扩大非遗影响,形成更加浓厚的非遗保护传承氛围。三是建立多元保障。在用足用活专项政策资金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吸纳民间资本投入“非遗”保护,形成非遗保护保障的社会合力。

  3.做大做强非遗产业。把文化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是技艺薪火相传的有效途径,引导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市场化是实现永续传承的有益尝试。例如,安徽屯溪成立了屯溪老街保护利用聚集区,设立徽墨、歙砚、徽派石雕等专业生产展示销售区,实现了非遗产品、地方文化特色和地方旅游的有机衔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X市非遗产业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下步应在合理开发、做大做强上下功夫,深入挖掘X市非遗的名人、名牌、名品效应,继续在“非遗+互联网”“非遗+旅游”“非遗+养生”等新兴业态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与各业

  态的契合度。同时,做好资源整合,避免各自为战,借鉴毓璜顶利用整合非遗资源将自身打造为“非遗载体”的成功经验,创新形式手段将自身和周边非遗资源有效捏合,形成“1+1>2”的效果,切实发挥出非遗的生机活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篇七: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研与建议

  作者:潘澍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第27期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较多,质量较高,保护工作比较得力,取得了显著实绩,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工作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与思考,从组织领导、法律保障、经费保障、发展平台、人才队伍、普查图谱、从小抓起、退出机制、数字科技、群众文化、国民教育、联合传承、社会力量、专业培训等十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元的,国家“非遗”保护机制为主,多元的社会化“非遗”传承为辅。既要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也要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要让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做到爱物惜物、慎终追远,让每一位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自信地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通过调研与思考,总结经验,用宏取精,从十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根据上述依据,建议各级政府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发展规划,落实“非遗”保护部门人员编制,改善工作条件,完善设施设备,并强化行政领导,建立领导机制和激励机制,签订各级保护项目的目标责任书,积极推动“非遗”的保存、传承、发展等工作,防止在“非遗”保护中急功近利、浪费资金等问题发生,确保更好地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律保障

  立法保护是国际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通常做法,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国家已颁布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法律依据。建议各地市结合市县区实际,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办法等法律实施细则,对“非遗”保护的工作措施和法律责任进行明确和规范,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有效法律依据。具体办法出台后,要充分发挥其在抢救、保护和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动“非遗”保护工作进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我们需要认真借鉴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开展修改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大力加强立法工作,不断补充和解释法律法规,从而更加有力地支撑和丰富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现文化遗产法律框架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我们不仅要加快立法还要加强执法力度。此工作早开展比迟开展好。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还应当适当的运用刑法手段,比如破坏文物的犯罪,贪污渎职的犯罪,侵犯人身的犯罪,非法捕猎、杀害、盗卖野生动物的罪,从而形成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的阶梯式保护。还要加强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知识产权模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著作权及邻接权保护模式,专利权保护模式,商标以及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商业秘密保护模式。为依法保护非遗、构建法治社会打下法律体系本身和谐统一的基础。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保障机制

  经费保障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前提。经费投入不足,无法添置办公用品、开展“非遗”普查、建立培训基地以及发放“非遗”传承人经济补助。建议遵循国务院制定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原则,建立政府主导投入、民间公益投入相互补的保护机制。一方面,政府要保证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实行市、县、乡镇“非遗”保护三级投入制度,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力度。同时,注意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从而使“非遗”经费保障向科学化、可持续化迈进,推动“非遗”保护经费可持续发展。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融合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文化、生产、生活、民间工艺、表演艺术、礼仪习俗等多个领域,是区域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融入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努力打造非物质文化产业链,对于“非遗”保护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加快“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积极推进“非遗”传承场馆建设,加强“非遗”与民间旅游文化景区联合,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同时,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发展,在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现代高科技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科学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新渠道,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持久化发展。

  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队伍建设

  “非遗”传承,关键是人,人是决定性因素。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文化部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于2008年6月14日正式施行,之后备省、市、县、区也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区域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于失去市场支撑的“非遗”项目,必须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加大人力、财力投入,着力提高传承人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努力打造高素质的专兼职工作队伍和传承人队伍;尤其是对基层传承人,各基层应按照国家和省级传承人补贴标准,为“非遗”保护造就管理传承梯队人才。

  坚持文化普查,完善“非遗”资源系统图谱

  自2005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分地区、分类别地制订和实施了文化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体等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客观、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了一系列档案和数据库。这项工作要继续持之以恒地推进、完善、更新,逐步建立完整权威的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体系。当前亟待进行的工作是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整理归纳、分类选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谱系化、信息化、数字化、图形化处理,编制《文化普查资源目录汇编》、《文化普查资源分布图》、《特色文化资源分布图》等类目。以一种更为深刻、宏观、更具有整体性与普遍性意义的学术思想体系与“非遗”图谱科学,使文化图谱成果形成一个较为完整与规范化的编制体系。

  引导、鼓励、带领青少年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导、鼓励、带领青少年探寻非物质文化,通过参观、体验、自己动手操作,感受非遗文化之美。可由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和教育部门互相配合、共同组织,让中小学生参观了非物质文化的时空、物事、展演,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各地可结合本地非遗文化的实际,具体安排目的地、标的物、日程表。这样活动的举办,能加强学生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意识。还有可能让孩子们发现他们自己对哪些非遗文化的兴趣和天分,从青少年当中发现和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还可以考虑选择一些“非遗”项目列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作为选修课或兴趣课。

  引入退出机制,促进“非遗”保护与时俱进

  “狗肉”节、玩“斗鸡”、耍“猴戏”、牙雕、鹰猎、戏曲“点翠头面”,等等,对特定人群或许是生活或演艺辅助品,甚至作为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代表。不过,在全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思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性、文化性、价值性进行考量,并从法规层面衡量、解决“文化”与“动保”、“环保”的伦理困境、矛盾。应该退出、必须退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目引入退出机制,应该撤销的撤销,应该调整的调整,不能“非遗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引入退出机制能够真正保护传承那些历史文化的菁华,对具有传统文化精华价值的“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与传承、持有与实践弘扬。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数字科技魅力

  现存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大多借助于文字、摄影、录音、录像等传统技术手段保持存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侵蚀、损毁、破坏问题。运用数字摄影、摄像、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数字技术获取和处理的资料利用数字格式转化并存储于磁盘阵列等系统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实现了海量存储。建议想办法筹措资金在各地建设以数字技术存储、多媒体技术展示、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既实现稳固海量长久存储,又实现多媒体多功能展演,实现档案馆与博物馆、保存与展示、持有与利用的双重功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在群众文化中大力推广适宜的“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人类创造,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选择适宜时机定期不定期举办“非遗”专题的会展,可与庙会、节庆、交易会、博览会、文化遗产日、传承月等活动结合举办,现场请“非遗”传承人展演手工绝技,观众还可以亲自参与制作。还可以选择适合的“非遗”项目比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到社区文化、乡村街巷、厂区企业,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和健身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大力推广适宜的“非遗”文化,既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健身生活,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传承。

  进一步探索“非遗”项目进入高校教学之路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含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都可以选择出适宜的项目,进入高校教学,实现事物与传人的双管传承、优质传承。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设计要注意系统与精专的结合,既铺陈足够的历史背景、理论背景,也要传授精专的专业技巧、看家本领,比如地域特质、民族特质、文化特质等等。两个方面可以说同等重要,都不可以偏颇,否则容易造成优质传承目标的跛足。通过高校教学,可以从不同专业角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论研究。比如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和艺术人类学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高校教学传承“非遗”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传承人,有利于理论升华、知行合一。

  创建高校+媒体+少年宫联合传承保护基地

  尝试对一些适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建高校+媒体+少年宫三位一体的联合传承保护基地。比如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含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都可以选择出适宜的项目,创建联合传承保护基地。比如曲艺、音乐、舞蹈、体育等既适宜在一些高校教学传承,也适宜在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播出展示一些精品节目,还适宜在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少年宫丰富青少年的兴趣班、技能班。有条件的还可以参加一些商业演出。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非遗”

  积极倡导、贯彻实施民众有权利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者和受益人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取得广大民众的理解、支持、参与。广大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未来和希望。鼓励多种力量成立“非遗”基金会、研究院、艺术馆,通过补偿机制、立项引导、民间交流、成立资料库、举办“非遗”沙龙等等多种方式,广泛、生动、扎实地保护、传承“非遗”项目,资助传承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文化部门定期不定期举办“非遗”培训班

  通过举办“非遗”培训班,让初任人员、基层人员得到有效充电,为胜任普查、采集、筛选、保存、服务“非遗”项目做好准备,从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技能本领方面都得到切实提升。

篇八: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它是XX无形的文化遗产,是XX大地上世代相传的历史文化传统,代表XX的文化文明,是XX人民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

  一、非遗基本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XX区位于渠江东岸,华蓥山脉中段西麓,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较多,异彩纷呈。民间文学方面主要有歌谣、童谣等;

  传统技艺方面主要有小井制陶技艺、賨城装裱、桂兴羊肉制作工艺、传统篆刻艺术、长五川工木雕等;

  传统音乐及戏曲方面主要有桂兴山歌、桂兴唢呐艺术、道乐、打玩友等;

  民俗方面主要有代市花轿迎亲、代市舞龙、袍哥茶阵、桂兴石匠开山号子等。截至目前,XX区共有非遗项目X个,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曲艺、传统体育游艺及杂技、传统医药、民俗,其中省级非遗项目X个、市级非遗项目X个、区级非遗项目X个,传习所X个。

  二、传承保护工作成效

  近几年来,我区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大力实施非遗传承人申报、项目审批、保护、抢救、人才培训等工作,不断探索实现我区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一)以非遗挖掘为抓手,强化非遗项目申报。一是全面普查。深入农村、深入田间、深入一线走访调查,做到“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艺人”。截至目前,累计走访X个乡镇(街道)X多个村X余人次,搜集非遗线索X条、普查资源XX项,拍摄图片X余幅。二是积极申报。坚持以特色促申报,以申报促保护,加大项目传承保护。截至目前,全区共拥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X个,其中XX年“宕渠双竹连响舞”“长五川工木雕”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XX年“桂兴唢呐艺术”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破了XX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零”的局面。XX年创建XX区为XX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连响之乡”,XX区桂兴镇为XX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唢呐之乡”。

  (二)以活动演展为载体,营造非遗文化氛围。一是广泛开展非遗文艺巡演。通过乡镇文艺调研、群众广场舞大赛、“音舞剧”双年会、送文化下乡、戏1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欢乐农家大赛”“欢乐市民大赛”等文艺演出,穿插非遗类文艺节目,如桂兴唢呐、宕渠双竹连响、川剧变脸等。二是广泛开展非遗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等,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共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明白纸2000余份、《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宣传明白纸3000余份。三是广泛开展非遗巡展活动。在北城中央大街办公楼、龙塘街道先锋广场、XX中学、乡村等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巡展50余场次。

  (三)以非遗项目为依托,打造非遗文艺精品。为全面提高XX非遗艺术观赏性,推动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XX区逐步探索非遗文化的品牌打造。一是目前已出台了《XX市XX区“宕渠双竹连响”本地化品牌化工作方案》,成立了“宕渠双竹连响”本地化利用和品牌化创响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本地化利用和品牌化创响基础工作。二是以市级非遗项目“宕渠双竹连响舞”为题材创编的文艺节目多次在省市比赛中夺得大奖。舞蹈《宕渠双竹连响》于20xx年代表XX参加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文艺演出活动;

  曲艺类连响节目《山水青清》在XX年XX市群众广场舞文艺展演和XX省群众广场舞文艺展演中获得第一名,同时代表XX省参加全国广场舞大赛北京集中展演,并登上XX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三是邀请著名编导何川打造了以市级非遗项目“长五川工木雕”为素材的舞蹈《刻·春秋》。XX年舞蹈《刻·春秋》受邀到巴中市参加“巴人文化艺术节”,同年在XX市第二届“音舞剧”双年会中喜获金奖。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非遗保护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区非遗中心在区文化馆只加挂了牌子,没有增加编制,无专业技术人员和非遗保护工作队伍。非遗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工作内容涉及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非遗普查的主体是普查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到非遗普查的效果和质量。我区目前专业普查人员少,大多数身兼数职,提高自己业务知识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二)非遗传承受到严峻考验。我区非遗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由于岁月的流逝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经常性、长期

  性的展示平台,使其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传统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也越来越少,传承者和受众群体明显减少,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传统文化在老年人中还有一定影响,年轻人大多数对其不了解、不热爱、不熟悉,民间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

  (三)非遗保护意识有待加强。非遗项目来自最基层,存在于人民大众之中,但相当一部分人非遗保护意识淡漠,没有认识到非遗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消亡的现实,没有意识到消失和正在消失的非遗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的历史记忆,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有些人甚至认为非遗保护是文化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事,与自己无关,非遗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足。

  (四)非遗工作专项经费匮乏。开展普查、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工作无上级专项经费。非遗区级展示中心因依托区级文图服务中心资金差口X万,目前尚未建成。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挖掘整理,夯实非遗保护基础。一是完善非遗资料。要根据我区非物质文化资源现状的价值和特色,确定重点项目,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普查,力争每年抓好几个重点项目,充实各级保护项目,继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汇编。二是建立非遗传习基地。建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在内的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并完善后续管理,从根本上调动传承人的工作积极性,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二)加强宣传展示,提升非遗保护意识。按照区县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强化推进区级非遗展示中心等四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为非遗常态化展示提供良好平台。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大力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览、演出等宣传展示活动。依靠舆论引导,依靠有效的宣传与教育,使非遗保护不断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参与非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

  (三)加强项目建设,打造非遗文化品牌。以传承人保护为中心,打造一批重点非遗项目。积极组织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市内外大型的节日庆典和交流调演活动。逐步推进“宕渠双竹连响舞”本地化利用和品牌化创响工作。通过组建连响队伍,开展连响培训,建立传习基地,打造精品节目,对外交流展示等方式,不断提升“宕渠双竹连响舞”的群众普及率和品牌影响力。逐步在各乡镇、行业系统组建连响队伍,全面开展连响文化辅导,在全区开展连响集

  中展示活动。

  (四)理顺工作机制,形成非遗保护传承合力。一是坚持全员参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机关、学校、企业、村(社区)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二是加强人才保障。积极争取协调,引进专业人才,提高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

  建议设立非遗保护专职队伍。三是加大经费投入。由区财政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编报非遗文化产业项目、非遗保护项目等,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五)加强合理利用,推动非遗+模式深度开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转化利用中,坚持以开展促保护的工作思路,创新保护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不同舞台展示、项目宣传、非遗产品开发等不同的创意形式进行深度开发。积极探索、寻找非遗+“文化、旅游、扶贫、互联网、科技数字”模式,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开发非遗手工艺品、非遗文创产品、非遗表演、非遗服饰、非遗医药、非遗景观、非遗餐饮、数字化非遗,打造非遗文化品牌。重点加强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旅游区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从而达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好效果。

篇九: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关于推进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的报告

  班别:高一(11)班

  组员:李昌贸

  梁航曦

  莫绮婷

  龚靖童

  黄锡瑜

  张子昊

  指导老师:

  林玉合

  【内容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而新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经济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被改变,许多原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习俗逐渐退出社会生活,许多传统的工艺品和技艺也渐有失传的趋势,而那些无形而又源远流长的代表民族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接近湮灭边缘。为了系统梳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状况,针对我区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传承状况不佳、保护工作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以旅游开发促进遗产保护水平低等问题,为推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提供可供参考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发展

  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数千年积累传承至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昭示着炎黄子孙的文化身份。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遗产,是政府、社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研究目的举办非遗技艺系列培训班,是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举措。其实,一直以来,新会区都非常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那么,多年来,新会区是怎么做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接下来要如何做?

  二、研究过程

  新会,有着1600多年历史,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如今的新会,是一个现代化都市,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城市里,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古老。因为,就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明珠”,在新会人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发展中传承着,继往开来,成为我们不断发掘、保护的瑰宝。有一些,我们已经成功地为其正名,它们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印迹,无论岁月变迁、沧海桑田,人们都把这些历史的馈赠、先人的智慧流传下来,这也是地方的骄傲。自2005年以来,经过多年的发掘、整理、申报,目前,新会区共有23个项目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个项目入选省级名录,8个项目入选市级名录,成为江门地区入选市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最多、质量最好的行政区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经历岁月的考验,由一代又一代先人口传手授至今的。新会葵艺、新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新会鱼灯等很多非

  遗项目可谓匠心独运,传承技艺的同时,工匠精神也薪火相传。只是,时至今日,非遗项目与寻常人家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了,大家总会觉得,要了解非遗文化,并非那么容易,日常生活中,非遗文化的印迹在慢慢减少。

  怎么办?新会区为了进一步传承与传播新会本土非遗项目,扩大影响,在青少年中根植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挖掘和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新会区文广新局、新会区文化馆、新会区非遗中心于2016年4月开始举办了非遗技艺系列培训班。上面的对话,就是小朋友们参与培训班后的真实感言,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的希望。据了解,按计划,非遗技艺系列培训班今年将共举办28期,到目前为止已举办新会鱼灯培训班4期,新会葵艺培训班8期,冈州古琴培训班12期,吸引了6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班,非遗文化的影响正在渐渐扩大,这也可以说是新会区非遗保护工作的一大创新举措。

  据了解,新会区政府一直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区政府议事日程,为加强全区非遗工作,2007年9月,在新会区文化馆加挂“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承担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申报等具体工作职能。同年12月,正式成立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审专家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和检查监督制度,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2015年在新会区文化馆一楼新增非遗展厅,利用图片和实物形式向群众展示新会区所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群众更加全面、直观地感受到新会非遗文化的魅力。在经费投入方面,新会区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下拨设备、普查、申报和活动的经费,保证全区非遗项目得到良好挖掘保护,顺利向市、省、国家级逐级申报。

  每年,新会区文化部门都会举办新会民间文化艺术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现场展演等大型活动。同时,新会区政府还将非遗保护与旅游和民间节庆活动结合,每年组织鱼灯展、龙舟赛、大型圭峰文化庙会等,让非遗项目更多参与各项活动,争取提高非遗项目的“曝光率”,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也成为新会区的本土特色,广受欢迎。

  陈皮、小冈香、古典家具等非遗文化已经形成三大特色文化产业,新会区加强引导,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部门和市文化产业资金对新会区文化产业的扶持,鼓励它们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规范行业管理,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新会陈皮村成功申报了“2016年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目前,小冈香制作技艺以及新会陈皮制作技艺正在努力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接下来,新会区将举办首届小冈香文化博览会,宣传推广小冈香制作技艺。同时继续开展非遗技艺系列培训班,重点是古琴培训班,积极培养古琴传承人,抓紧做好冈州古琴资料收集,为申报省级非遗做好前期准备。

  三、存在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不佳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等现代文化业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得原本以广大农村为市场的非遗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时代背景,社会对非遗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非遗的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威胁和挤压,存续状况令人担忧,呈现日渐消失的状态。以我省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为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

  术形式,花儿是群众即兴创作的口头文学,在山间田野自由演唱。花儿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社会上对花儿这种民间艺术认识不足,致使花儿得不到积极的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另一方面,花儿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传承歌手越来越少,这种依靠口传心授的传唱方法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花儿载体的独特的语言环境、地域环境也在不断消亡,许多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优秀花儿演唱形式、方法、风格逐渐被遗忘,面临失传的危险。

  青少年从小接受到的是现代社会的都市文化,往往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兴趣和热情。我省的民间音乐和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早已被大多数人抛弃;民间传统手工艺,因经济价值较少,很能创造出经济效益,无法打开市场,因而少有学徒。

  2、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非遗普查、保护及传承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我区国家级名录项目状况存续状况较好,基本能做到中央财政补贴三年补贴一次,省级名录项目专项保护资金与国家项目保护专项保护资金相比,数量少,递增较慢,与我省作为非遗保护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一些地方保护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所需经费尚未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有些地方甚至连基本的交通费用都承担不起,工作只能是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尽保护工作者最大的努力在开展。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度、力度及广度。除各级政府公布的保护项目外,还有众多的文化遗产散落在民间,但由于财力所限,得不到及时的普查、搜集、挖掘、整理、保护,有些文化遗产已濒临消失。

  3、保护工作机构不健全

  据调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设置上,就全省范围而言,除陇南市外,上至省上,下到市州、县区,都是同一个模式,即在文广新局或者文化馆加挂保护中心的牌子,并无专门的编制和人员。文化馆的职能和性质决定了文化馆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主体,而将非遗的抢救与保护纳入文化馆的全盘工作来考虑,无形中限制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个别地方的领导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待非遗普查、保护、传承工作口号喊得很响亮,但实则不够重视。

  4、专业人才缺乏

  非遗的普查、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具体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要求较高,尤其是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社会阅历、业务水平、专业素养等都会对具体工作产生很大影响。我省各地主要是各级文化馆和乡镇文化专干从事非遗的保护工作,普遍存在着专业人员较少、人员构成以老同志居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业务能力差异很大等诸多问题。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则是对非遗不能够完整地记录,使项目的本真性在工作中出现了缺损,甚至于导致一些最原始手抄本的流失。在研究和保护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则更多,更加难以解决。

  5、保护理念滞后

  调查发现,目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中的重大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还停留在搜集整理阶段,主要表现为以静态展示为主,且展示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缺乏高水平策划,参与性体验差。古村镇传统文化要素展示不完整,缺少动态的可参与性的文化载体。工作过程未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其中,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协调工作只是停留在相关文件层面上而已。或由于目前“申遗”与经济利益关系密切,个别地方出现打着“保护非遗”的招牌敛聚钱财的情况,有重申报轻传承、重利用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现象,不少手工艺品制作被机械取代,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四、解决问题

  1、科学引导,解决好后继乏人的现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中,应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去发展,不人为去改变这种自然演变的进程。传承人锐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告急的根本原因,老艺人最大的忧虑在于自己的技艺由谁来接?针对这些问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和尊重传承人的现实需求,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营造一个适合传承的环境,让传承人在传承自己挚爱的技艺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获得生存状况的改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并获得新的发展活力。同时采用生产性保护,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传统节日示范地等模式进行保护。

  2、完善机制,使非遗保护常态化

  一是完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这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核心。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或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培养传承人。二是完善使用与开发机制。鉴于非物质文化多产生于民间,主体具有不确定性,整理者、改编者、使用者滥用非物质文化的现象,在立法时应明确主体不确定的非物质文化作品的智力成果权应该属于产生它的群体。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使用,还应根据非物质文化的特点规定不同的鼓励和限制措施。三时是完善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划定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破坏文化生态者应承担的责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传统风俗等具有特定价值和意义的文化因素)原状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中,成为“活文化”。

  3、健全法制,为非遗传承和保护提供保障

  应该在法律制度层面多做文章,在非遗传承和保护涉及的经费、机构、人员、税收优惠政策、专家咨询机构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建议我省在地方立法中对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作出专门规定,用于补助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大项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组织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保护、培养传承人,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等。应尽快成立实质性机构,并落实编制人员,特别是配置安排专业人员,专门负责非遗保护工作并开展经常性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创新法律保护模式,做到行政保护和民事保护并行,为这一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4、加强宣传,促进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其主旨在于扩大社区、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度,依法保障社会公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决定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生长在民间、发展在民间、传承在民间。对此,我省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同时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全民参与、全民保护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要发挥各类教育、文化机构的文化传承使命,将非遗传承与保护和正规的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培养中小学生、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爱好,最终形成全民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氛围。

  5、巩固成果,搭建非遗保护和展示平台

  建议在汇编普查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省市县三级联动,收齐收全本地非遗保护工作的录像、录音、摄影、文字记录等各种资料,建立本级非遗保护档案库,将各种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归类,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文档数据库,为下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坚实的基础。应利用好博物馆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展示平台,向人们提供一个回眸远古历史、接受传统教育的课堂。在民俗博物馆的体制建设上,采取统筹计划、分类征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开展非遗进校园、进工厂、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展览、宣传,使非遗保护工作深入人心。

  五、组员心得

  李昌贸:参加了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我更好地了解了新会民风民俗的由来、发展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重要意义,为我们将来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但其实这次活动教会我更多的是关于团队合作方面的经验。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来说,团队合作才是最重要的,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努力,才构成了我们最终的研究成果。而且这还是一个让我们投身社会实践中的好机会,通过调查过程,更好地了解社会工作中的安排,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梁航曦: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了解了许多的新会当地古朴的民俗,感受到了里面蕴含的许多深刻的内涵,体会到了中国文化中许多优秀的精神财富,更能真正了解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更多与组内成员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大家分工合作,精益求精,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率与能量。

  张子昊: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新会的民风民俗,感受到其中的深刻内含,这也为传承中华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在学习中,我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明白到团队协作,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得到更高的效率!

  莫绮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青年人都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是过时的东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埋没。把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继承、维护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的“根”和“魂”。根本和灵魂俱在,这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选择调查家乡新会的民风民俗,发掘沉淀着智慧的传统文化。

  本次课题活动,提高了我们对家乡民风民俗的了解,增强了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也得到加强。在合作学习中,我们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

  龚靖童:经过一个,假期的探究,我们去到了很多地方,见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民俗习惯,比如会有舞狮子的,包汤圆的等等,在这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长了见识,领略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开放的长期里面我们庆幸去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旅行中,学习到了知识,并得到了快乐。我们见识了各种民俗文化,正所谓文化是民族的根传统民俗便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传统文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中华民族的积淀。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育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有利条件。而最近的十九大,习近平主席也曾说过文化是民族的根,我们要发展文化,文化给予了我们发展的力量,让我们更有信心的完成中国梦,我们得坚持传承中华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实现我们14亿人民的共同的梦想。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加应该传承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

  黄锡瑜:

  在一个短暂的寒假里,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我的成长,我跟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到达了新会的许多个古老的地方,感受新会侨乡的风韵。

  中国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几千年前,从黄帝嫘祖开始,中华传统文化就开始传承,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的骄傲,但是,现在提前传统文化,真正了解的人却不多,所以我们展开这个课题来寻找我们丢失的优良传统文化。

  我们一行人,在图书馆找了许多资料,去了几个地方,找到了当地的老人,询问他们关于新会的传统,知道了许多我们原来不曾了解过的习俗、文化,我也成功锻炼了自己,敢于主动开口询问,这对于以前一向腼腆的我是不小的进步,这次的尝试让我有十分舒服的感觉,我也为自己感到自豪,我又成长了。

  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家乡的民风民俗,让我们知道原来我们的新会并不平凡,也提高了我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老人们原来知道的并不少,所以我们以后要多陪陪家里的老人,陪他们聊聊天,了解了解以前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Z].国发[2005]42号

  [2]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统计[Z].中国无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

  [3]谭宏.非物质遗产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J].生态经济,2011,2(2):132-137.

  [4]王静.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5]蒋莉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1):52-54.

推荐访问:非遗研究广度深度意见 广度 深度 意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