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6篇)

时间:2022-11-30 10:35: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6篇)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完整word版)现阶段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现阶段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互联网时代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6篇),供大家参考。

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6篇)

篇一: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完整word版)现阶段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现阶段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互联网时代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会服务功能滞后

  网络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工会工作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的单向服务模式,使得工会领导班子和队伍对信息化给工会工作即将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没有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学习;二是工会队伍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能力不足。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工会工作较难适应新的需要,服务滞后。

  2、工会缺乏信息互动平台

  各级工会都建设了自己的网站,但有的只是将其作为宣传工作的一个窗口,与会员的沟通也只有通过主席信箱,不能实现实时互动交流。同时,现有的工会网站功能单一,部分网站仅仅针对工会某些职能部门或某些功能,不能及时地了解与职工会员切身利益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缺乏反映自身需求的畅通渠道。另外,工会面向职工、会员的服务管理工作绝大部分停留在手工层面,经常出现重复性工作,且各类信息数据缺乏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工会工作活力不足

  职工普遍认为工会有些“刻板”,认为工会工作仅仅只是一些领导讲话、定期走访、节日活动等,并不把争取自身利益的希望寄托于工会组织身上.同时,工会对各项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及代表提案的办理落实不够。一方面是服务对象不寄望于服务者,另一方面是对服务者工作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不够。简而言之,工会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工会工作没有广大职工的参与,工作方法传统滞后,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手段老旧,机制不完善。长此以往,工会工作缺乏积极向上、推陈出新的活力。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研究

  1、提高工会队伍的信息化能力

  加大工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提高工会工作的信息化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到各个基层工会小组,乃至全体职工。扩大工会的宣传范围,帮助职工群众学习理论、掌握政策、拓宽视野、提高素质,为工会工作开展创造更为开放、良好的环境.同时提高工会队伍的信息化能力,要加强工会工作人员的网络技能培训.既要学习业务和专业知识,更要学习现代信息网络知识.通过学习新的网络技术手段,熟练组织和参与工会网络平台各个模块各个栏目的建设,调动职工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真正利用好网络这个新的服务平台和服务手段。

  2、构建信息化交流服务平台

  智慧工会平台是工会工作的一个窗口,是宣传工会工作的载体,是工会与广大职工交流工作的平台,是工会服务职工的桥梁。维持智慧工会平台的正常运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必须提供充足的网络信息。一是要

  (完整word版)现阶段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增强工会平台内容的时效性,力争第一时间更新网页内容,把党中央、单位领导等在加强工会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讲话、出台的重要举措、工会工作中的新探索等信息及时上传.二是要加强智慧工会平台的特色性.搭建职工随时都能与组织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及时了解各基层工会所发生的事情,能及时了解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要求,能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交流经验;通过这个平台,能充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诉求,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这个平台,工会还可以更充分地进行民主管理,提案征集、重大事项征求、表决的通过也可在网上进行。三是要增加工会网站内容的实用性。为广大职工做好服务是工会的首要任务,因此,智慧工会平台的建设应加强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料、信息共享,及时搜集广大职工反馈的信息,不断丰富栏目与内容,把网站建设成为一个好的信息交流平台。

  3、借助网络增强工会工作活力

  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工会与职工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交流的过程中,职工不仅可以了解工会宣传的各项政策,参与各项活动,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工会提供活动想法、方案,及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提高职工在工会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促进民主管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初步形成监督评价机制.工会的活动经费也经由网络平台公示,由大家共同监督。将工会工作置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既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群工作的必然需求.从实践上来说,可以提高工会工作创新的实效,拓宽工会工作的信息获取渠道,加强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职工的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信息化建设,工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服务手段,更好地履行职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为工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篇二: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企业工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当前,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辐射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工会如何适应新时代信息发展的要求,实现工会工作向“互联网+工会”转型升级,是摆在工会干部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新课题。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建设数字化工会是现代工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企业工会;建设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让企业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职工作为企业中一个最为庞大的群体,素质高低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工会组织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桥梁,应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在对职工的利益、权益进行维护的同时,还应积极主动为企业分忧,并把职工教育工作的加强当成一项长期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还可以使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矛盾能够得到解决。

  1基层工会组织的基本概念

  基层工会组织本身具有双重属性,即在企业角度上,工会是帮助企业了解基层工作情况、职工需求,并为职工提供服务或传递管理决策的内部管理渠道;而在职工角度上,工会是帮助职工了解企业管理决策、向企业传输自身需求的沟通渠道。因此,可以将基层工会组织视作支撑企业上下级交流的“桥梁”。实际中,若企业正确建设基层工会组织,则基层职工就会相对集中,便于企业开展基层管理。同时,职工也有专门的渠道去享受企业服务。所以,工会组织建设能简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流程、降低管理工作难度,且保障职工待遇,这些作用在人员和资产规模庞大的企业中尤为突出。

  2工会组织建设中现存的问题

  2.1工会干部工作态度存在一定问题

  从当前工会干部的工作态度上来看,他们认为自己作为企业以及职工管理的一部分,搞活动、发福利、送慰问都是为职工办事,应该受到职工的追捧。因此,在与职工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保持着高高在上的状态,难以放下身段聆听职工的真实需求。

  2.2组织先进性不足

  基层工会组织先进性取决于工会组织的负责部门,该部门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对工作责任有明确的认识,积极主动跟进工作进度,做好基层服务。但现实情况中,不少工会的组织先进性不尽如人意,工会干部并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得职工得不到激励,工作也容易迷失方向。同时,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安于现状,或者在在企业中还兼任其他岗位,且工作重心放在其他岗位上,这都是新时期下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3企业工会建设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3.1提升信息化,把握工会工作的时代性

  在信息时代,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工会工作中,是探索工会工作新思路,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推动和谐企业建设的迫切需要。为此,工会干部要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通过分析信息内容和信息来源,鉴别信息质量和评价信息价值,从而把握新时代下工会工作的脉搏。同时,积极利用微信等平台开展工会工作,开通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直通车,实现上情下情的无缝连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职工在微信里发声,利用微信群捕捉农场有限公司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反映广大职工的心声、诉求、期盼,做到信息发布全面准确、诉求回复妥善详实,既连好“天线”又接好“地气”,既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搞好“公转”,又聚集服务职工群众搞好“自转”,实现服务在指尖上传递、在移动中完成。同时,推广应用自助查询系统,增强信息公开、场务公开的透明度。建立以职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统一的工会信息化标准体系,形成目标责任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和使用新媒体的积极性。

  3.2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一般是指“家庭氛围”,旨在让职工在工作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能让职工更信赖工会与企业,维持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因此,企业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中,要积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使组织效能得到强化。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提出两项:第一,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与职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如果发现职工存在思想上的顾虑,应当尽力为职工排忧解难,打消职工思想顾虑,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第二,深入职工工作生活,了解职工的生活情况,随后积极建设基础设施,尽可能将工作环境打造为近似职工生活的环境,如可以在工作场所附近建设小食堂,或者予以合适标准的餐补等。

  3.3创新工会的工作内容

  企业工会的工作内容,也需要根据企业实际开展和创新。工作内容要从企业现状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了解多数职工的思想状态和心态,对新问题的出现要及时把握,运用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断创新工会的工作内容。首先,工会要明确中心任务是什么。在后期的工作中,围绕中心任务推进工作,有针对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开展思想工作的时候,要结合本阶段企业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来开展。其次,推行企务公开十分有必要。企业通过企务公开这样的方式,职工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情况,让职工们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职工维护企业及职工的权益,对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3.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在企业工会进行职工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多开展企业纪律、岗位责任、职业技术等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对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以通过一些辩论会或者研讨会等去对企业职工展开不同形式的教育工作,激发职工乐学善思的活力,进而开拓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工会还可以进行相关的选举活动,选举出高素质的职工代表并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形成榜样力量、标杆作用,这样能够有效激发企业职工的主体意识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从而引导其能够更加主动地去进行行为建设工作,使企业的形象得到维护。

  结束语

  从总体来说,基层工会工作必须在上级工会和党委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想职工所想,做职工所盼,努力打造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基层工会,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使工作更加有趣味性,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芳.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企业工会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8(52):23+32.

  [2]杜鹃.供电企业工会工作在企业创新管理中的意义与实现[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193+195.

  [3]曾祥儒.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209-210.

  [4]梁冰.浅谈工会宣教文体工作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200-201.

  作者简介:徐晓华,女,1971年6月出生,重庆石柱人(籍贯)

篇三: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当前影响工会突出维护职能的难点较多,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

  既有外部环境的,也有自身素质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工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给工会维权工作带来了障碍。我国现有全国人大颁布的《工会法》。还有维护女职工特殊利益方面,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从实际情况来看,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总的来看是喜忧参半。一些领导和有关部门比较重视,能够依法办事,工会工作环境和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有一些领导和一些部门,把贯彻《工会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认为是工会自身的事,与政府行政关系不大,因而对工会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有的甚至对工会依法履行维护职能给予指责和刁难。如:企业加班加点现象严重,女职工叫苦不迭,这是违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而一些单位领导却表示很不满,说;

  “我不管规定不规定,我要的是企业效益,女职工嫌加班累可以不干走人”。由此可见,法律赋予工会的神圣职责受到了严重的藐视和侵犯,致使工会依法维权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2、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职工的并轨,给工会的维权工作带来了难点。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给职工的劳动关系带来了复杂化,劳动关系的复杂化,使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如何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界定不太很清,这样就不能理直气壮地履行工会地维护职能。特别是有的单位改制后,工会组织出现了断层,工会工作出现了断线,工会经费出现了断流,使工会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工会组织也就无法履行维护职能。

  3、工会严重的行政化倾向,阻碍工会维护职能的发挥。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初级,全社会的工会意识还很淡薄,不少人仍然沿袭计划经济的老眼光、老习惯,把工会看作是“三类科室”,缺乏应有的地位和权威,甚至有的单位以改制、改革为由,随意将工会撤销合并。有的工会组织认为自已是接受同级党组织的领导,因此,不敢独立的开展工作,在工作中瞻前顾后,缩手不前,被群众说为软骨头工会。当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时,宁愿对不起群众,也不得罪领导。特别是有些工会主席,认为自己这个官是领导给的,无法和职工群众坐在一条板凳,把自己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这样的工会领导在职工群众中产生了严重的情感危机和信任危机,更无法再言维权。

  4、部分工会干部自身素质较低,使工会维权工作无法具体落实

  。由于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干部协管的体制和机制不建立和不完善,使有些工会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缺乏一定的调研能力,协调能力,甚至还有的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不热爱,对业务不熟悉,对职工群众不负责任,对上面布置的事敷衍了事。这些人怎么能尽心尽力做好职工的维权工作。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5、部分职工会员本身缺乏自我维护意识,上下难以形成维权的合力。对于任何事物,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时,作为职工本身应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强化自身维护意识,从而使维权具有坚实的基础,形成强大的合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形并非如此。有的职工认为维权是工会的职责,自已是被维护的对象。因此,当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自已不去说,完全依赖工会解决;

  还有的职工根本就不知道自已应有哪些合法权益。不少的女职工还不知道全国有一个《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更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已,这就从合力上削弱了维权工作。

  6、工会经济实力的薄弱,使工会维权工作力不从心。目前亏损企业增多,收缴工会经费难度较大,大多数工会的经济实力薄弱。这种囊中羞涩的状况常常使工会在代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具体利益上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在维权工作中,经常遇到大量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辅之以必要的经济手段。而当前有的工会经费过于困难,势必影响工会维权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各级工会要切实有效的履行维护职能,就必须针对维权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阻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这样才能使对职工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大胆负责,是维权的必要的前提和条件。我国《工会法》总则第四条规定;

  “国家保护工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国家保护工会,这是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同志说;

  “忽视工会工作就说不上依靠工人群众”。工会是是国家政权的支柱,支柱不稳,国家政权也必然受到损失。因此党委要重视工会工作,特别是注重从各个方面提高工会的地位,帮助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行政要积极支持工会工作,注意倾听工会的意见和要求,帮助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工会要站在工人一边,从大局出发,协调好行政和工会的关系,处理好整体利益和职工的具体利益的关系。

  2、建章立制,规范约束,依靠制度是维权的必要措施。制度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从相应的制度上确立并保障职工群众的应有的主人地位、主人权利和主人作为,是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根据维权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应建立以下三种制度。一是建立并坚持源头参与、超前维护的制度。二是建立并坚持逐级维护的制度。三是建立并坚持常规检查监督维护的制度。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3、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形成合力,是维权的可靠保障。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维护国家的法律尊严。法律是维权的“尚方宝剑”有法就有据,有据就有理,理直就气壮。因此,依靠法律维护职工的权益,是工会实现根本维护的重要手段。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是依法维护的重要阵地和渠道。要充分代表职工的意见要求,参与企业有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使职工的合法权益一个一个的通过职代会的渠道落实。

  4、大力推进工会的自身改革,是新形势下突出维权的保证。要克服工会行政化的倾向,要依照法律和工会自身特色,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堂堂正正的为职工说话办事,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之家,工会干部成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言人。

  5、提高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是新形势对工会干部做好维权工作的必然要求。工会要突出维护职能,做好维权工作,首先工会干部必须加强学习,练好内功,提高内在素质,使自已真正有正气,给群众一种认同感;

  有士气,给群众一种亲切感;

  有“骨气”给群众一种依赖感;

  有勇气,给群众一种信任感;

  有志气,给群众一种希望感。堂堂正正地塑造工会干部的人格形象,对维权工作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感情到位,责任到位,无论在任何性质的劳动关系中,都应自觉地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上,为职工说话办事,千方百计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篇四: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论推动工会工作实践创新的几个问题

  改革创新是推动工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当今中国发展的新趋势,深刻认识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多样的新特点,深刻认识职工队伍的新变化,尊重基层和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措施上不断有新改进,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当前工会工作的形势、任务、对象、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之快之深之广之剧烈是前所未有的。新时期工会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变化,主动顺应职工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主动应对服务大局、维护权益、强壮自身的新问题,大力推动工会工作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工会工作在创新中找出路,破难题,谋发展,求作为。

  第一,着眼于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通过中小企业建立集群职代会,在基层工会维权方式上推动创新。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有16.6万个,占16%,非公企业工会组织87万个,占84%,从会员情况看,公有制企业会员4295.3万人,占29.9%,非公企业会员10089.9万人,占70.1%。非公企业大多以小型分散的中小企业为主,尤其近几年发展的新型经济组织,工会工作基础薄弱,维权能力脆弱,有的业主贪求经济利益,随意裁减员工,克扣职

  工利益,无视劳动安全,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拖欠员工报酬的现象时有发生。解决众多零星分散的小企业职工维权难的问题,依靠传统的维权方式显然难以奏效,单纯依靠本企业的工会组织也难以维权到位。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经济类型多样化呼唤工会维权方式的新变革。淄博市通过建立集群职代会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建立集群职代会,就是以区域或行业为依托,组建区域性或行业性职代会,把多个小企业工会组建成联合工会,分散在各个企业的职工代表定期轮流巡视,联合起来维护共同的职工权益,壮大维权力量,加大维权力度,避免单个企业工会维权的势单力薄,避免在维权过程中工会与企业经营者的正面冲撞。淄川区寨里镇,镇属和村办企业56家,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了13个集群职代会,一个职代会覆盖多家小企业,从各企业中按照一定比例推选职工代表,召开集群职代会选举产生工会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制定章程,建立制度,就有关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劳动效率、劳动报酬等方面的问题,落实和执行统一规章,监督和督促各企业付诸实施。在职代会闭会期间,抽调职工代表到各企业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劳动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式抓职工维权,方式方法灵活,工作环境超脱,适合市场经济特点,在维权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第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类型多样化的特点,在工会组建方式上推动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组织应运而生。面对小型分散、面广量大的经济组织,工会如何

  组建、如何发挥作用,成为新时期基层工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出发,工会组建工作,理应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创新建会方式。要因类施法,因企施策,采取简便灵活,务实高效的建会策略。在组建方式上可以采取挂靠、依托、代管等多种建会形式,比如,在建筑行业农民工集中的系统,依托当地建管处成立建筑行业工会,依托卫生防疫部门组建餐饮服务业工会,依托当地劳务市场,组建外出务工人员工会。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化集中、特色鲜明的农村,也可按照农业产业链条组建工会组织。沂源县是林果大县,全县粮经比例已调整到1:9,果品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吸纳农村劳力占60%以上。各乡镇总工会及时把常年从事果品生产、储藏、加工、营销的专业户、经纪人、技术员和雇佣劳动者组织起来,成立果蔬产业工会联合会。该县中庄镇依托果蔬营销服务协会和果蔬储藏技术服务协会,成立了2个基层工会联合会,仅盛全果蔬营销服务工会联合会就吸纳专业户和雇工300多人加入,覆盖企业46家,最大限度地把农村专业户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这些建立在农业产业化基础上的工会组织,在开展规模经营、推广新技术、联购分销、分购联销和防范坑农害农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协作和维权职能,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三,适应乡镇总工会地位凸显和职能转变的需要,在机构设置和高规格配备工会干部上推动创新。改革开放3年的累积发展,镇村经济已从“半壁江山”发展为“大半江山”,经济总量提升,职工人数迅增,更加凸显了乡镇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虽然多数乡镇工会已完成由工作委员会向工会委员会的过渡,多数成立了乡镇总工会,但机构规格不统一,工会主席多数为兼职,一般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这种状况貌似规格高、力度大,实则架子空,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工会没有专人干事实际上也就会无人干事。因此,乡镇总工会机构规格、干部配备和经费计提等问题亟待落实到位。淄博市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总工会联合发文,规定凡职工人数超过4000人的乡镇工会规格确定为副科级,配备专职工会主席,目前全市108个乡镇已全部建立了总工会,配备专职工会干部169名,兼职工会干部336名。乡镇总工会主席高规格配备、专职化工作后,实现了乡镇工会工作的大转机,工作面貌焕然一新了。当前乡镇总工会“有人办事”的问题基本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乡镇工会没有合法、固定的经费来源和经费留成,开展工作单靠向同级财政要,向部门和企业收,显然不是长久之策。工会工作重点向基层倾斜,经费拨缴体制也应体现向基层倾斜的理念,应给乡镇总工会一个适当的固定的经费留成比例。只有把“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和“有章理事”的问题都解决好了,才能为乡镇总工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搭建可靠的基础,才能保证乡镇工会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适应为基层工会组织独力维权创设环境的需要,在工会干部直选、交叉互派和经济独立上推动创新。当前有些基层工会组织维权能力脆弱,工作力度不大,职工群众不够满意,主要是工会工作者在解决具体的维权事项上,职能弱化造成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工会干部的管理体制、选用方式不适应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需要,不适应职工维权诉求的新期待。尤其在企业,让工会干部既端老板的饭碗,又替职工从老板哪里争取利益、讨要公道,这种尴尬处境让其履行新时期维权职责是有困难的。由于端的是业主的饭碗,工会干部在解决利益侵权问题上天生底气不足,很难有所作为。今后应该从工会组织产生、工会干部选拔上推行改革。当前工会干部选人渠道狭窄,选拔方式陈旧,不利于优秀工会干部的脱颖而出。在党的领导下,只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整体利益,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工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就应大胆推进工会干部选人用人方式的改革创新。要加大工会干部直选力度,扩大直选范围,对直选产生的工会干部工资待遇可与原单位脱钩,通过经费统筹解决工资来源,也可回拨经费予以解决。要创新工会主席的来源渠道,条件具备的可由地方工会向非公企业推荐工会主席候选人,也可由会员公开推荐,从社会上公开考选或招聘,在严格考核、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实行志愿者服务、职业化管理,促进维权身份的独立性和维权人才的专业化。在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专职工会干部人才队伍以后,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中推行工会主席交叉互派,工资待遇由上级工会统筹发放,或从经费中列支。总之,要积极探索工会干

  部工资支付渠道与履职单位相脱离的办法,让工会干部摆脱端老板饭碗,看老板脸色的困惑,争取更加超脱的工作环境。淄博市在中小企业推行了工会主席直选和委派制度,目前实行直选的企业达到476家,临淄区在实行直选的基础上,对工会干部实行了区总工会直管,区委和区委组织部全权委托区总工会对工会主席进行日常考核与管理,周村区在部分企业实行了工会主席聘任制和委派制,对评为全区优秀工会干部者,区总工会还出资每月为其加发50元的固定津贴。实行工会主席直选和委派制度,优化了工会干部的工作环境,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第五,适应增强职工参与工资分配的主张权和选择权的要求,在完善职工工资自报公议制度上推动创新。工资分配是劳动关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当前一线产业工人工资水平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就是不给工人长工资,有的企业工资构成透明度不高,在工资标准制定和执行环节随意性太大,经营者与职工工资差距越来越大,职工分配权益的维护明显滞后。为此,淄博市在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并实行了职工工资自报公议制度。淄川区黉阳水泥厂是一家私营企业,该企业根据岗位性质,参照往年工资水平,按照增幅10%—20%的标准确定一个额度。由职工个人自报,所在车间和科室根据岗位劳动强度大小、技术含量高低,工作环境好坏,工作年限长短,对职工个人自报的工资进行分析评审,提出车间和科室核定意见,提交企业行政、工会、职工代表三方协商会议予以确认。实行职工工资自报公议制度,有效地解决了职工收入分配中公平、公开、公正的问题,增强了职工在参与工资分配上的主张权和选择权,企业职工主人翁意识空前提高,每年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600多条,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实现了企业效益与职工工资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淄博市总工会在全市及时总结推广了这个企业的做法,目前全市实行职工工资自报公议制度的企业已达315家。《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100多家媒体和网站对这一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六,适应打破城乡分割构建镇村一体化工会网络的需要,在扩展镇村工会职能作用上推动创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撤乡并镇”和“撤村建居”的推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业形式越来越多,乡镇和村居工会组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城乡结合部兴办大量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往往是弱势群体、弱势劳动者比较集中的地方,劳动关系、经济关系、利益关系更加复杂,职工维权任务愈显繁重。当前镇村工会组织网络基本建立起来,但亟需明确职能定位,拓展作为空间,创新维权方式,延伸服务领域,以确保镇村工会组织在开展工作的实践中立得住、信得过、干得好,有作为、有地位、有影响。充分发挥镇村工会组织作用,首先要明确四个职能定位,即思维定位必须着眼全局,工作定位必须着力适应,职责定位必须突出维护,服务定位必须面向职工。具体工作中,要自觉把镇村工会工作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把握,既要引导职工在服务中

  心,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又要协助镇村党政组织全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教育、协商、调解等手段,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对苗头性群体事件要加强摸底排查,靠上做好思想工作,力争化解在基层,处置在就地,消除在萌芽状态。在职工维权方面,要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助困助学、医疗住房等问题入手,立足于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舒适感和安全感,做好具体的维权和服务保障工作,让职工从建会入会之初就充分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体会到工会维权的实惠,以过硬的实绩凝聚职工、拉近感情、擦亮品牌、打牢基础,真正把镇村一体化的工会组织链条链接好、巩固好、发展好。

  第七,适应增强维权力度扩大维权实效的需要,在构建社会化维权格局上推动创新。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劳动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特别处在一线的产业工人,经济收入低,就业不稳定,经济贫弱加之生活动荡,造成多方面的生活压力。而有的业主把攫取利润空间放在克扣职工利益上,使得劳动关系双方摩擦碰撞机率进一步加大,利益博弈中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也极易发生。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任务更加艰巨。而在具体维权过程中,工会不是法规政策制定者,源头参与机会少,也不是具体执法者,在监督有关法规落实中缺乏刚性约束,工会处理维权所能够支配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

  的资源非常有限,维权力度与效果不尽人意。在当前形势下单靠工会单枪匹马地抓维权,恐怕难以取得理想效果,需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协助工会抓好维权。工会自身要主动树立开门办会意识,主动争取党政支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调度社会维权资源,大力推进社会化维权机制建设,把工会、劳动、民政、工商、税务、安监等部门联合起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完善机制,协调动作,实现维权工作信息互通,工作互动,优势互补。也可通过推行城际维权联动集中行动,开展上级工会介入维权现场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把系统内外的资源整合起来,构建大维权格局,形成合力,加大力度,增强维权实效。

  第八,适应增强工会事业发展支撑能力的需要,在加强工会资产监管和经费增收保障措施上推动创新。工会资产和工会经费是工会服务职工、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物质保障,维系着工会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完善工会资产监管和经费收缴保障措施,必须在创新监管模式,强化增收保障措施上下功夫。过去各级工会都兴办了一批职工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设施,如工人文化宫、职工俱乐部、文体中心、职工住宅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等,虽然在转轨、转制、转型过程中,这些单位的经营质量都不够好,但这些单位多数处在城镇中心位置,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利用这些文体设施方面,眼界要放宽一点,应更多地走市场化经营的路子,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贯彻以设施换文化,以地缘优势换文化优势,以经济优势换事业发展优势的理念,通过开发营业

  房、门头房,自营或租赁,形成收入再反哺工会事业,不一定单纯以经营文化阵地获取经济效益和事业发展。只要最终是以工会资产养工会事业,只要属于合法经营项目,就可以怎么赚钱怎么干。在工会经费收缴上,一要坚持以情促收,各级工会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加强与企事业基层单位联系与沟通,通过感情投入,促进企事业按时拨缴经费。同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在有上解经费能力而拒不拨缴经费的企事业单位中,抓反面典型,通过司法程序强制划解,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促进征收。二要委托借力催收。联合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会经费专项审计,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依法计提、划拨、上解工会经费行为的监督检查,促使按时足额拨解经费。要完善与地税部门代收的办法。在委托代收中,要建立健全经费收缴认证制度,印制收缴管理手册,分正副本,权利义务方各执一本,其中载明应缴纳的经费数额和缴纳状况等,定期确认,作为税务部门的协助征收的依据。这样,既可减少地税代收的工作量,增强代收数额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有效地避免漏缴少缴现象的发生,增强地税代收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篇五: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WORD格式---可编辑---中国工会面临的问题及处理建议

  在中国的现阶段,中国工会并没有发挥实际的功能与作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缺陷。我们只有分析工会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首先,工会建设管理的缺位。《劳动合同法》初实行阶段了,现实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工会组织,相当一部分世界

  50强的外资企业在工会组建问题上也采取回避或搪塞等模糊态度,爱耍

  “拖字决

  ”1[

  ①],以此来避免成立工会,或者推迟建会时间,严重影响到职工的权益保障。而最初阶段,没有有效的机制来解决这样一种拖沓的现象,暴露出我们在工会建设过程中的漏洞——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

  其次,工会实际作用的缺失。

  1.

  一些已经建立起工会的企业组织,往往让工会成为一种摆设。在工会实际运行中工会干部实际上仍然受制于企业主,其工资福利等直接利益仍掌握在企业主手中,在这样一种的利益牵制下,工会干部往往不能挺直腰杆为职工说话办事。有部分企业工会主席考虑自身利益较多,开展工作看企业主脸色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把上级工会的任务、要求向企业行政汇报沟通,在个别企业工会工作出现断层现象。在这些单位工会经费难保障,活动时间难保证,各项工作难落实,工会作用难发挥。

  2.

  工作制度不健全,各项工作难落实。有些企业工会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有的企业年度没有完整的工作计划,没有完整的台帐资料,工会各项会议制度不健全,职代会制度在一些中小企业尚未建制。有的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由企业工会主席和企业主双方签订,操作程序不符合规定,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通过我们调查显示:有的企业工会每年仅组织职工开展几次文体活动,工会的一些重点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对于涉及到职工真正的工资增长,社会保险等福利问题往往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定。

  再次,用人单位拨缴工会经费问题。

  我国工会法均对工会经费来源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工会的经费来源包括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工会所属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人民政府的补助等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须向工会拨缴工会经费这项规定。因为我国工会法中关于用人单位必须缴纳工会经费的规定也是世界的首创。这在现实操作中引发了不少的问题。这就使工会受到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牵制,不能独立的处理问题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无法站在劳动者的角度真正为劳动者说话。这就在另一方面,增加了工会成为企业控制职工的一种手段的可能性,而不是维护职工利益的一种工具。

  建议:1.通过立法,增强工会的独立地位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进步,法治的不断完善,关于工会的规定也不断的增多。我们可以通过立法的途径,树立起工会独立的地位与角色,正确的看待工会的作用。工会是维护广大职工利益的工具,它应该具有自己的职能与职权,拥有独立的地位。在企业对职工的管理中真正的拥有自己的权利,摆脱不必要的干扰,真正发挥其作用。

  2.加强中国职工素质的提高

  --

  --WORD格式---可编辑---中国拥有较大的劳动力优势,这就增加了对其管理难度。我们应从内部抓起,只有整体提高职工的素质,他们才会站起来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才会发挥工会的作用。中国政府也为企业职工的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工会也应该认识到职工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其工作的开展。让职工认识到工会的真正作用与职能,配合其工作的开展,联合其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

  3.中国工会领导的素质提高

  我们知道工会的领导在其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中国工会的经费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其所属的企业与事业单位,这就减弱了工会的独立地位。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其理智的处理问题,不受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影响,切身站在劳动者的角度为其着想,维护职工的利益。

  随着世界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增加了一些其他的问题,尤其是职工队伍里的新生力量的农民工,也正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统计显示,截至今年

  月,全国工会农民工会员达

  6674.6万人,而且发展潜力巨大。因此,中国工会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与发展自己的管理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从中国工会取得成绩来看,我们有信心中国工会将在未来的几年中更进一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职能转变,真正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实现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工会的新问题

  (1)劳动关系主体明晰化。

  (2)劳动关系类型呈现多样化。

  (3)劳动关系运行初步市场化、契约化。

  (4)劳动关系矛盾凸现且复杂化。

  3、近些年来,中国工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和解决。

  一、推动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

  二、组织和代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关心困难职工生活,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四、加强职工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六、加快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伟大实践中,一些地方、产业及企业工会解放思想,科学思维,开拓创新,有效探索工会工作社会化、职业化、品牌化的发展,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工会工作社会化、职业化、品牌化目前只是一种单项的实践活动,而未上升到工会工作通项进行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使结构性促进力量不足,效果不凸显。本文在分析工会工作社会化、职业化和品牌化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构思一体化发展,以推动发挥社会化、职业化和品牌化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

  --WORD格式---可编辑---的结构性作用。

  一、工会工作社会化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工会十四大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多变,职工队伍的内部构成、价值观念、就业方式、利益诉求等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在宏观环境渐进演变中工会主动迎接挑战,以科学理论为指南,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开拓创新,使工会工作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保持正确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会工作社会化与工会本质属性紧密相连,不过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使工会参与社会活动时行使权力与承担义务的要求更加迫切更加明确,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第一、社会化有利于工会工作纵深发展。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使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工会履行基本职责难度越来越大;工会工作对象和范围出现了新变化和特点,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大批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新兴产业职工源源不断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这部分职工有着流动性和分散性大的特点,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多变,把广大职工组织起来,是工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完善组织体制,改进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一系列的问题。现实迫切要求工会工作能主动地融入社会,加速社会化进程,把工会工作领域向各个社会层次、各种新兴组织延伸,才能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程度地把工会工作做到职工群众当中去。

  第二、社会化有益于工会工作横向协同发展。工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党的领导、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前提。工会工作要走出工会自我循环的封闭圈子,拓宽社会化工会工作的视野是必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工作,仅靠工会自身难以有大作为,找准工会的定位,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使工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社会角色,扬自身优势,借助社会各种资源是工会工作面向群众、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不断地进行开拓。

  二、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基本内涵与思考

  工会工作社会化是指工会把活动空间向社会领域拓展、同时利用社会力量办工会的一种双向互动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必然选择。简单来说就是开门办会,工会要走出“内循环”、“小循环”,通过更深入的社会参与,取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为工会工作创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

  (一)

  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1、工会维权方式的社会化,即借助社会力量维权,构建社会化维权格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方面劳动法律环境的逐步完善,职工维权意识提高,侵害职工权益现象日趋复杂,劳动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企业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非公企业数量已远远超过国有集体企业。工会无法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维权,难以靠一己之力独自承担日益繁重的维权任务,就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社会化维权格局。

  2、工会活动领域的社会化,即把活动领域向社会拓展,主动参与社会利益关系协调。工会在微观层面做好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同时,宏观层面拓展社会活动领域,对涉--

  --WORD格式---可编辑---及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表达职工意愿和工会主张,突破个体维权的局限,重视代表和维护较大范围的职工群体的利益,能动参与协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

  3、工会自身建设的社会化,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参与社会活动的要求,强化工会自身建设,转变工作方式,培养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其一,利用大众传媒等广泛宣传工会,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工会的性质、职能和作用,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提升工会组织的社会形象。其二,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扩大工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其三,建立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有效提高工会工作者社会参与、社会对话的能力、社会运作的能力,增强参与和从事社会工作的质量,以取得实际效果

  (二)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新世纪初,义乌、大连、沈阳、上海等工会对社会化进行了探索性实践。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对义乌市工会维权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很有必要。要总结经验,不断强化职能,更好的为职工服务。”2005年9月15日,全总在义乌市召开全国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经验交流会,王兆国在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要有效整合工会内外资源,逐步形成社会化维权格局。2005年12月10日,王兆国同志在全总十四届七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坚持社会的维权方式,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重视、社会支持、职工参与、工会运作的维权格局。于是各级工会从多个层面、多个方位、多个渠道进行社会化的实践,主要是在树立开门办会理念,广泛借助社会资源,以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立足源头维权,建立社会化维护机制,增强工会表达和维护职工权益的能力;完善多层次的社会化维权长效机制,为推动工会工作社会化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夯实基础,把工会组建工作自觉纳入党建工作格局;强化工会能力建设,探索工会干部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在维护职工权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工会工作社会化、职业化和品牌化的内在关系及结构

  实践证明,社会化是工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但现实中作用发挥不够。这是因为受到工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队伍建设相对欠缺的影响,促进力量不足。

  (一)促进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变动因素

  1、工会工作职业化。近些年,各级工会从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来加强自身建设,改进活动方式方法,加快工会工作职业化建设。尤其是基层工会,如乡镇街道工会、非公有制企业工会或区域性、行业性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工会、工会联合会等,通过社会招聘积极引进懂经济、懂法律、懂政策、懂谈判、懂管理的专业人才,充实基层工会力量,提高工会社会化维权能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一是基层工会干部职业化使人事权掌握在上级总工会手中,体现出党管干部的原则,保证了基层工会干部向上级总工会负责,从而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二是推行工会干部职业化,实行社会化招聘、派遣式用人,使工会干部摆脱企业劳动关系的束缚,与企业老板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解决了工会主席受制于雇主不敢维权的问题。三是职业化工会干部熟悉工会业务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专业化的知识和能力,专心、专业、专职、专责地发挥出工会应有的作用。四是职业化工会干部成为推动基层工会“公转”和“自转”的重要力量,避免“空壳”工会的现象,有力的提升了基层工会活力。所以,职业化为工会社会参与、社会对话、社会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地促进工会工作社会化。

  --

  --WORD格式---可编辑---2、工会工作的品牌化。改革开放以来,工会工作始终紧跟时代发展、勇于创新,逐步建立起来的“送温暖工程”、“金秋助学”、“困难职工帮扶”等知名品牌,有效地把工会各项职能以“品牌”的形式展现出来,成为促进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基础力量。品牌推进了工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增强了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扩张力,影响力与扩张力的产生是能够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求。工会组织作为特定社会阶层的情感依托,工作品牌传播人文关怀,困难职工群体在需要经济帮助的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精神依靠,需要尊重和理解。工会组织帮扶工作形成的送温暖工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金秋助学等活动品牌,使工会组织和困难职工群体息息相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对他们的生活境遇给予理解和帮助,积极引导困难职工勇敢地面对生活与工作,让职工在工会组织的关爱中真正有归属感和依靠感。另为,工会工作品牌具有凝聚、培育和激励广大职工群体的社会作用,以广大职工为主体开展的建功十一五、工人先锋号、职工书屋、职工素质工程、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引导职工健康成长,激发职工潜能,展现当代职工的风采,实实在在为职工能够体面劳动添砖加瓦,增强职工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工会工作社会化、职业化和品牌化的内在关系及结构

  工会工作职业化和品牌化是促进社会化发展的因素,会产生推动力,可是,工会工作职业化和品牌化正在发展状态,不确定因素很多,对于工会工作社会化而言只是促进的变动因素,不过也能说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和结构,结合我国工会工作发展轨迹,进行基本形态或结构的实证分析。任何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没有工会干部的品牌化过程中工会工作社会化形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国有、集体企业几乎都有专职工会干部,品牌建设无意识或不能为,这是特殊年代的职业化过程中工会工作社会化形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劳动法律制度正在建设中,劳动关系若有若无,国有、集体企业广泛改制,非公企业生机勃勃,发生撤并工会现象,基层工会专职工会干部减少,上级领导机关工会紧跟时代发展,建构了帮扶工作品牌、平台和载体品牌、安全生产品牌、维权工作品牌线、和谐社会品牌等,尽力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这是非常时期的品牌化过程中工会工作社会化形态。新世纪初到现在,劳动法律制度基本形成,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工作量大难度高,各级工会就对工会工作品牌化经营、市场化操作、社会化运作方式,在实践中反复锤炼,精益求精,以形成能够适应工作发展要求的载体,同时加快工会工作职业化建设的速度,这是职业化与品牌化不平衡发展中的工会工作社会化形态。未来的发展,将会是职业化与品牌化均衡发展的工会工作社会化形态。综合上述,工会工作社会化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工会工作发展的趋势,职业化和品牌化是促进性的变动因素,直接影响着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效率,而且社会化、职业化和品牌化贯穿于工会发展之中是工作的通项。

  四、社会化、职业化和品牌化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结构性作用的发挥。

  工会工作社会化是发展趋势,而职业化和品牌化是促进性的变动因素,并且存在一定的形态或结构,发挥结构作用就能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产生强大的动力。

  1、科学定位。工会工作社会化是发展趋势,因此,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必须高度重视工会工作社会化建设,始终把工会工作社会化建设置于动态管理中。--

  --WORD格式---可编辑---站在工会全局和战略高度,把职业化和品牌化作为提升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基础力量,把结构性作用的发挥作为事关工会发展的基本任务来抓,依靠职业化和品牌化的优势来促进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发展,最终通过工会工作社会化,实现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目标。

  2、结构完整。职业化和品牌化是促进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变动因素,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否则,缺失任何一个促进因素,结构不够完整,产生“跛脚鸭”的形态,作用发挥会受到很大限制。为此,工会工作社会化只有建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指导或引导职业化与品牌化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结构性作用;工会工作社会化也只有在职业化和品牌化的推动下,才能保证正确的前行方向,有效发挥出结构性作用,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稳步前进。

  3、一体化发展。工会工作社会化在各地情况不同,基础条件和发展有别,各地工会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调整工作方向,紧密结合本地的实际,对工会工作社会化、职业化、品牌化单项的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走出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局限。从而,及早上升到工会工作通项进行一体化的实践,使社会化、职业化、品牌化之间相互配置、相互促进和相互平衡,释放出结构性促进力量,能动发挥社会化、职业化和品牌化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的结构性作用。

  工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

  工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即指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它主要是通过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来的。我国工会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通过工会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工人群众中去。同时,工人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通过工会反馈上来,作为党的决策依据。工会的这种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和团体不可代替的。第二,工会是政府的亲密合作者,是人民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享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及社会事务的权利。工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在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工会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作用,以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第三,工会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是协调劳动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它通过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主持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达到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和民主权利的目的。随着我国劳动关系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地位也会越来越突出,成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

  --WORD格式---可编辑---二、中国工会始终在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中国工会是党领导下统一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其特点是指导思想、前进方向、奋斗目标的一致性;而西方工会走的是多元发展的道路,其特点是山头林立,互相通过竞争,争夺会员的归属。从具体的实践活动所表现出的理论层面看,中国特色的工会发展道路应该属于工人运动的高级形式,因为它更符合工人阶级的特点要求和使命要求,因而也更符合工人运动的发展规律。中国工会的统一性在组织形式上为全体工人阶级的团结和最广泛的组织在一起创造了前提条件。统一性是中国工会的特点,是中国工会力量之所在,也是中国工会的优点,因此,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更符合工人阶级发挥主动精神,进而推动历史前进的工人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

  工人运动的组织主要是工会和政党。

  2.中国工会是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西方工会则在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依违两端,谋取政治资本

  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在与政权的关系上也是截然不同的,两者存在着与政权在根本利益上相同和相异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和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与政权之间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在具体利益之间存在差别性的关系。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中国工会是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具体利益的差异性则决定了它又是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而西方工会的政治地位在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依违两端,是作为资产阶级政党之间斗争的砝码而存在的,它只能在资产阶级政党交替执掌政权的斗争中谋取政治资本。

  3.中国工会缔造辩证统一的劳动关系,西方工会走劳资对抗道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人阶级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要利用和驾驭资本,必须缔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其主要手段是按照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采取参与、协商、谈判的方式来调整,而不是采用激烈对抗的方式来处理劳动争议;工会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来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劳资双方共谋企业健康发展,以达到劳资双方互利双赢的目的。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标志。

  四、中国工会志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新格局

  构建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是中国工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神圣职责。

  1.社会主义道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决定了中国新型劳动关系的辩证统一性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经济要素配置机制的市场化,是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社会化、全球化发展规律的资源组织体制。社会主义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全民共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必然的客观历史方向。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道路,都产生于资本生产方式下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运动。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二者所不同的是,市场体制与资本的孪生性被资本主义的实践证明了几百年,而与社会主义道路结合的实践却才刚刚开始。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扬弃,社会主义道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这一创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不同,也与传统社会主义道路不同,而是人类社会的崭新实践。

  中国工会既不能抱残守缺,继续维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概念,也不能尝试走西方劳资对抗的道路,而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政体性质前提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进行自己的独特探索。

  2.新型劳动关系的社会主义属性没变,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没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到保护和尊重,劳动、知识、管理、资本诸要素的活力都得以激发涌流;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

  --WORD格式---可编辑---经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意味着今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经济制度。在这种根本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也要体现市场经济的体制要求。中国资本的积累和扩张必须以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支撑为前提;中国劳动力所有者的利益实现和发展,必须以与资本合作并且以阶级的力量驾驭这种合作为基础。

  在中国,新型劳动关系表现之复杂,根源在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资本构成和劳动力构成之复杂。资本构成的复杂性取决于所有制的多元化现实,劳动构成的复杂性取决于职工知识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多元性。这种复杂性,并不标志着劳动关系的社会主义属性发生改变,而是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好地体现这个本质属性。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通过制约劳动关系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政策,更好地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意志,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所以党中央提出要建设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这是构建“共建共享”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根本要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要求。

  3.构建新型劳动关系是对劳动力的解放,是对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维护

  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就在于他具有支配自身劳动力的自由。这种自由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以完全丧失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与资本分离为前提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情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的公有制,根本无法形成要素市场;有形之手的控制,事实上完全剥夺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间流动的自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建立的新型劳动关系,最大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劳动力作为市场要素,具有了越来越大的与资本结合的自由度。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自主择业的自由,既有利于劳动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有利于资本与劳动实现最佳结合,从本质上说是对劳动力的一次解放。

  从市场经济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要素活力的意义来看,在股份制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深刻变迁过程中,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缓解和资本扩张力的增强,这种解放的深远意义将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在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调控领域,劳动力所有者就业选择的自由,实际反映着对资本选择的自由,即“用脚投票”的自由;另一方面,无论是集体合同、劳动合同,还是平等协商、三方协调,新型劳动关系所反映的特征是民主化、契约化、法制化,其规范力量是以国家意志为保障的。就劳动者群体而言,这是对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维护。

  4.这种劳动关系不是同西方接轨,而是服从第一要务,发展第一要素,走中国特色道路

  中国工会志在构建的新型劳动关系,在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实践中,已逐步显露出其基本特征:一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良性互动,和谐运行;二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创造力充分激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二者在共谋发展上高度统一,紧密合作;三是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形成职工群众根本利益长效保障机制,确保劳企双赢,共享发展成果。支撑这一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劳动关系的体制性构架是三方协调机制,平等协商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新型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和体制构架,与西方强调劳资对抗的“劳资制衡”机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这种劳动关系着眼于调动劳资双方两个积极性,以服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力中第一要素的发展,来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劳动关系,从形式上看,三方协调、劳资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等作法,是具备国际通行规则的,但由于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领导力量不同,其运行程序和协调结果所表现的本质,却绝不是也不可能是与西方接轨。团结统一的中国工会组织肩负着维权体制和机制建设的领导使命,肩负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WORD格式---可编辑---设的使命,这决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劳动关系,必须以和谐稳定、双赢共享为目标,而不能走上拉美的对抗式道路和西方的政党利益工具式道路。这是中国工人阶级为实现根本利益对中国工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至为关键的历史性要求。

  历经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锤炼,中国工会对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越来越坚定。全总领导集体适应这一历史要求,适时做出了《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使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实践结论获得了理论升华,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理论的重大贡献,也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工会工作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必须坚持继承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所说坚持继承性,就是继承中国工运和中国工会80年奋斗历程的一系列优秀传统和成功做法。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工会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坚决反对西方对中国工会西化分化的图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所说坚持实践性,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实践“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总体要求,在实践中不继完善和规范组织体制、工作机制。把历史经验、科学原理与解决现实矛盾的战略、策略有机结合起来;既从实际出发,又借鉴一切反映新世纪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客观规律的文明成果。所说坚持创新性,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推进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体系和工人运动中最能说明中国现实和发展方向的命题,是中国工人阶级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不断成为阶级自为的进程。总之,我们要走出的是一条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而不是什么所谓的与西方工会“接轨”。

  工会要真正成为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必须痛下决心进行一系列改革。

  一是要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明确职工的利益就是工会的利益,在职工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工会要勇敢地和职工站在一起。在这方面,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有规定但难以做到位。现在的工会,更多的是“收收会费、发发福利”。

  二是企业工会领导真正由职工选举产生,可以兼职,工资奖金部分取自于会员上缴的会费,而层层上缴的会费要大量压缩甚至一分不缴。职工信任的人,拿的钱又部分来自于职工,他们很有可能会站在职工的立场上,替职工说话和维权。

  三是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作用,当前企业工会更要深入领会全总《通知》精神,与广大职工一道,依法依规地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企业改制方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尽可能地交由全体职工表决,这也许增加了难度,但避免了潜在矛盾。

  --

篇六: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当前基层工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面对新的市场格局和利益关系,基层工会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维权。工会维权工作是一篇大文章,它的政策性强,牵涉面广,涉及到多方面的权利关系好利益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加上目前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工会的实际地位还不高,工会在履行维护职能方面未能完全到位。

  一、不敢维权、不会维权、维权不力是基层工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基层工会是在行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发现问题不敢据理力争,有的甚至视而不见,或一遇到阻力就知难而退,加上个别工会干部综合素质不高,找不到维权的重点问题,致使基层工会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监督权力难以落实,职工劳动权利得不到尊重.如职工主人翁地位得不到有效落实、源头参与难以到位、劳动权利得不到尊重等。

  二、民主管理有待加强.面对利益的驱动以及荣誉上的考虑,企业不顾职工的健康,损伤或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重产量、重效益、轻过程、轻利益的事实客观存在。基层的工会主席在同级领导班子中处于副职,本身就对行政有一定的依附性,所以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只能“敢怒不敢言”。其次,企务公开“半遮半掩”。往往只公开一般性问题,在范围上只公开生产区队,而科室公开还是空白。

  对策:1、确立党委统一领导、行政支持配合、工会主动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劳动部门、工会组织、企

  业组织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2、在维护好职工物资利益的同时,还要依法组织职工从源头上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坚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群众的自我维护意识。职工群众既是工会维权对象,也是工会维权力量。为此工会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深入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安全教育,使职工群众从学法、知法、懂法到自觉用法。4、真正地实行企务公开,把企业各个单位的各种奖励、工资、及分配政策全部张贴,让职工群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加大企业民主管理的透明度.三、职工素质相对低,思想工作难做。大多职工来自农村或学校刚毕业分到矿井,对一些管理制度、安全技能、生产工序等方面认识不到位、掌握的还不够,更别提精细化要求,有时对其教育时往往呈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有抵触情绪,使工会思想教育工作有时很无奈。

  对策: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企业要不断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工会也要积极参与,利用不同形式、不同地点,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2、利用政策激励职工,使其能用心学习、积极学习,并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

  四、基层单位时间紧、任务重,遇有地面活动时直接生产单位人员很难参加,拉远了工会与职工的距离。由于生产单位需要完任务,往往直接工升井的时间较晚,相对一些活动难

  以参加;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的个别职工,有利益驱动时能积极参加,但没有利益时就不积极了,即使参加了,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对策:根据时间情况,合理调解基层单位生产计划,使职工能有时间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拉近了职工与组织的感情。

  当前基层工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九二队

  2012、6

推荐访问:总工会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总工会 存在问题 改进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