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5篇)

时间:2022-11-30 15:25:2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5篇)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  一、中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  定的提高,但由于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5篇)

篇一: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

  一、中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

  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幼儿阅读的现状是:第一,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故事发展

  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第二,思维形象具体,尽管中班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慨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

  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

  贯;第三,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注意的稳

  定性不够,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

  ,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

  需

  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第四,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

  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针对以上特点,中班幼儿阅读指导要点是: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

  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

  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

  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

  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

  (一)

  精选教材

  根据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我们须重视阅读教材的合理选择,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

  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从而

  萌发幼儿独立阅读的愿望。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

  ,过难或过于简单的内容都无法

  ;能大胆

  ;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

  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尤其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

  的过程中,他们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

  这与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密切

  关系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爱好

  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

  ,并精心挑选合适的,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

  成简单的阅读过程。以《小松鼠吹泡泡糖》为例,看看中班孩子阅读教材选择的关键:《小松鼠吹泡泡糖》是一本我们多年来非常钟爱的中班前期阅读教材,之所以受到了中班孩

  子的喜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于图画书中生动有趣

  的角色和它们夸张的表情、行为的变化,尤为感兴趣,也乐于围绕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

  受,而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究等

  ,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

  并不太关注。《小松鼠吹泡泡糖》

  正是这样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

  其中的形

  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点简单易懂。

  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更没有多个场景

  的变换,角色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

  因此,中班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

  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其次,图画故事书中的情节发展

  “吹泡泡糖——意

  ,外飞上天——积极营救——安全着陆”,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

  童话色彩,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得到心理的满足

  ,也方便孩子通过

  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

  ;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度而文字相对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

  从对《小松鼠吹泡泡糖》这一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一

  定要关注图书的画面、形象和情节,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当然,随着

  孩子进入中班下学期,这样的故事情节就逐渐不能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了,他们开始对一些有

  这几个情节点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如:《第二块蛋糕》

  、《小猫的生日》等等,但是故事中的情

  节仍应该相对简单易懂些,其中的主要角色应该相对少些,因为中班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角

  色间的关系,过多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二)

  巧设提问

  提问,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并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无法了解孩

  子的阅读需求与现状,更无法推动孩子继续阅读与思考。

  因此,在各类阅读活动中,提问的设计

  始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中班孩子而言

  1.

  “步步推进”式的提问。

  即将复杂的情节点进行梳理,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连串有联系的提问,帮助孩子

  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拨开云雾,理清头绪。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我们可以以这样一组提问,来启发孩子思考。“小动物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蛋糕?”“这次小狐狸抢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都笑了呢?”“猜猜,狐狸的下场会是怎样的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难点,不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终都能理解这个

  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梳理了思绪,习得了有序思维的方式。

  2.

  “天马行空”式的提问。

  考虑到中班幼儿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阅读后的交流中,还是应以开

  放性的提问为主,提供幼儿大胆讲述不同见解,且不会受到太多思维局限的表达机会。

  如:图画

  故事“《帽子床》中的提问:“小老鼠看到了皮帽子会怎么样呢”

  图画故事《大鳄鱼》中的提问:“小猴知道了鳄鱼的诡计会怎么做呢?”等等,这类问题没有

  固定的答案,也就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又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和

  猜测,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于他人的看法。

  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幼儿用想象来补充

  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3.

  “旁敲侧击”式的提问。

  当孩子在理解图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顺着前一个问题推进阅读进程时,教师不妨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孩子寻找到另一种思考的途径,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如在

  阅读活动《克利的微笑》中,若直接问“为什么克利的模样没有变,可小动物们对他的态度却

  有了变化?”,定会让孩子们诧异,并不知所措,不如先让孩子们比较小动物前后表情的变化,再比较小动物们两次语言的变化,最后再来理解小动物们前后心理的变化,之前的比较看似并

  不重要,其实却为之后的理解打下了铺垫,也使孩子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并将这

  种思考与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4.

  “顺水推舟”式的提问。

  为了更好的发挥幼儿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具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更为了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幼儿进入中班后期,不妨尝试让幼儿学会提问,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你还想知道些

  ,怎样的提问才是最为有效的呢?什么?”然后顺着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以点带面,鼓励其他幼儿来解答问题,这样即能有效地激

  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当然,我们还要指出,在设计提问时,必须注意幼儿个体的差异。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

  在的,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

  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

  尤其在中班年龄阶段,如果能给孩子

  更多的表现机会,会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

  善用媒体

  媒体是传递信息和承载知识的工具,教学媒体是辅助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指相对于现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其他媒体——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

  室等。媒体与教学的融合,构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如果不采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则教学质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

  这种情况下,教学往往容易回到

  “以教师为中心”的境况,孩子的学习依托教材,靠教师灌输获

  得知识,孩子缺乏积极主动的状态,师生关系也无法达到交互作用的境界

  ,更谈不上发展幼儿

  的个性。教学技术媒体的使用,则能帮助教师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

  受,并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拓展教学的领域。

  我们在开展中班阅读活动时,常常运用以下一些媒体来辅助教学:1.

  视听教学

  即通过录音磁带、情景表演等手段增强幼儿的视听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教学方式。

  如:大图书阅读活动

  “萝卜船”,在共同阅读了故事第一部分后,教师运用音响设备播放了电闪

  雷鸣声,使幼儿强烈的感受到故事环境发生了突变

  ,对情节转折有了先前预兆,从而激发了幼

  儿继续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中。

  2.

  动态视频教学

  动态视频教学即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活动的方式。

  这一手段非常适合

  运用于中班阅读活动中,因为中班幼儿喜欢活动的物体,这样就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主意。

  如:在组织幼儿阅读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前,运用计算机制作整个故事的动画片,当活动

  进行到后半部分时,我们可以打开宽银屏,播放动画片,使孩子连续的阅读的几个故事画面情

  节,幼儿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观察故事画面上。这样既及时的维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又能帮

  助孩子有效地联系起来阅读一组情节,进一步体验这个故事的特殊之处。

  较之常规的教师讲述

  而言动态视频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幼儿观察人物角色的动作变化、神态变化及故事画面背景的变化等。此外,视频教学还可拓展教学领域,使教学从基本静态活动转变为有趣的动态活动。

  如:阅读故事《小松鼠吹泡泡糖》,当幼儿想出各种救小动物的办法时,教师则运用计算机辅助

  手段来帮助幼儿验证他们想象的合理性,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心理的需求,让孩子们看到了小松

  鼠也用了他们想得好点子,并为此而感到高兴。

  同时又帮助中班幼儿了解了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懂得出主意想办法时也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

  静态视频教学

  静态视频教学是将投影仪这一技术运用在阅读活动中,特别是在重点分析某一幅图片,或是

  比较两幅或三幅图片时,其帮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是显而易见。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能

  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尤其是对细节变化的关注。

  所以,运用投影辅助教学既方便又有效。

  如:阅读故事《大鳄鱼》时,为了帮助幼儿观察画面中大鳄鱼三次伪装骗孩子时的表情、动作,可

  以通过投影将这页图片放大,并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从而帮助幼儿共同仔细的观察画面,也

  便于引导中班孩子掌握观察和阅读图书的方法。

  (四)拓宽渠道

  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单指图画书的阅读,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处处可见值得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材料。

  1、生活中阅读

  如果说小班阶段,我们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为阅读的材料,那么到了中班时期,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的不同材料

  ,会更多的选用图画书作

  ,以进一步丰富孩

  子的阅读感受,从而帮助孩子积累更多更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我们为帮助中班孩子积累符号

  转译的经验,不妨鼓励孩子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符号

  ,制作成图书,提供孩子阅读并共同破

  译符号意义;再如,我们为了帮助孩子学会有序阅读,并将书面知识转换为实践方法,不妨提供

  孩子一些简单的折纸图书阅读,或是自制一些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小制作步骤图,使孩子能在这

  样的阅读活动中积累图画书中所没有的有效经验;另外,一些熟悉的广告画、公益宣传画和路

  牌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制,提供给中班孩子进行阅读,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

  的阅读能力,拓展幼儿阅读的渠道。

  当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开展这类阅读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以幼儿的当前需

  要为条件,以幼儿的现有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基础

  的阅读效果。

  2、家园合作阅读

  家园合作拓宽渠道阅读即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

  教育,从而使家园阅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萌发、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幼儿而言,家长参与阅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的兴趣

  ,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

  ,进行有的放矢的选用。这样才能收到好

  性,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家长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能了解自己孩子阅读兴趣、方式和

  特点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情况

  阅读的方法。

  我们家长请到课堂中,开展多种样式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了解早期阅读活动是如何进行

  的,感受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乐趣,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的方法,积累亲子阅读的经验。

  每当阅

  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发给家长人手一份阅读简报,简报为家长提供了阅读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如图画故事书《巨人的花园》的简报中有四个项目。在《听我讲讲》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

  故事的中心,并将一些优美的词语打上了底纹予以醒目提示。

  第二项《请你说说》

  中设计了与

  ,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如何观察与指导孩子

  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问题,家长提问,孩子回答。第三项《请你判断》是了解孩子对故事内容

  的理解情况,家长根据题目发问,孩子口头判断“正确”或“错误”,也可判断后在书面上打V或打X。最后一项是《给家长提示》,家长从中可了解到如何引导幼儿观察

  ?观察什么?还可以

  了解到幼儿在其他阅读能力方面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精心制作的“阅读简报”成了家园之

  间的桥梁和纽带,传递了阅读信息,同时增进了家园合作的情感。

  亲子阅读指导,让家长学会了真正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尊重幼儿的阅读能力,倾听幼儿的阅

  读心声,欣赏幼儿的阅读表现,成为了孩子贴心的阅读伙伴,家园合作促进孩子在阅读活动中

  生动活泼的发展。?

篇二: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

  一、中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幼儿阅读的现状是:第一,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第二,思维形象具体,尽管中班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慨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第三,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注意的稳定性不够,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需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第四,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针对以上特点,中班幼儿阅读指导要点是: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

  (一)精选教材

  根据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我们须重视阅读教材的合理选择,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从而萌发幼儿独立阅读的愿望。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过难或过于简单的内容都无法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尤其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与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爱好,并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以《小松鼠吹泡泡糖》为例,看看中班孩子阅读教材选择的关键:《小松鼠吹泡泡糖》是一本我们多年来非常钟爱的中班前期阅读教材,之所以受到了中班孩子的喜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于图画书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和它们夸张的表情、行为的变化,尤为感兴趣,也乐于围绕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而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究等,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并不太关注。《小松鼠吹泡泡糖》正是这样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其中的形象

  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点简单易懂。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更没有多个场景的变换,角色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中班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图画故事书中的情节发展“吹泡泡糖——意外飞上天——积极营救——安全着陆”,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得到心理的满足,也方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度而文字相对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

  从对《小松鼠吹泡泡糖》这一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一定要关注图书的画面、形象和情节,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当然,随着孩子进入中班下学期,这样的故事情节就逐渐不能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了,他们开始对一些有这几个情节点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如:《第二块蛋糕》、《小猫的生日》等等,但是故事中的情节仍应该相对简单易懂些,其中的主要角色应该相对少些,因为中班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角色间的关系,过多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二)巧设提问

  提问,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并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无法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与现状,更无法推动孩子继续阅读与思考。因此,在各类阅读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始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怎样的提问才是最为有效的呢?1、“步步推进”式的提问:即将复杂的情节点进行梳理,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连串有联系的提问,帮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拨开云雾,理清头绪。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我们可以以这样一组提问,来启发孩子思考。“小动物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蛋糕?”“这次小狐狸抢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都笑了呢?”“猜猜,狐狸的下场会是怎样的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难点,不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终都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梳理了思绪,习得了有序思维的方式。

  2、“天马行空”式的提问:考虑到中班幼儿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阅读后的交流中,还是应以开放性的提问为主,提供幼儿大胆讲述不同见解,且不会受到太多思维局限的表达机会。如:图画故事“《帽子床》中的提问:“小老鼠看到了皮帽子会怎么样呢”

  图画故事《大鳄鱼》中的提问:“小猴知道了鳄鱼的诡计会怎么做呢?”等等,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也就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又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于他人的看法。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幼儿用想象来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3、“旁敲侧击”式的提问:当孩子在理解图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顺着前一个问题推进阅读进程时,教师不妨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孩子寻找到另一种思考的途径,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如在阅读活动《克利的微笑》中,若直接问“为什么克利的模样没有变,可小动物们对他的态度却有了变化?”,定会让孩子们诧异,并不知所措,不如先让孩子们比较小动物

  前后表情的变化,再比较小动物们两次语言的变化,最后再来理解小动物们前后心理的变化,之前的比较看似并不重要,其实却为之后的理解打下了铺垫,也使孩子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与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4、“顺水推舟”式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挥幼儿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具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更为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幼儿进入中班后期,不妨尝试让幼儿学会提问,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顺着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以点带面,鼓励其他幼儿来解答问题,这样即能有效地激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当然,我们还要指出,在设计提问时,必须注意幼儿个体的差异。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在中班年龄阶段,如果能给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会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善用媒体

  媒体是传递信息和承载知识的工具,教学媒体是辅助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指相对于现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其他媒体——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媒体与教学的融合,构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如果不采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则教学质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往往容易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境况,孩子的学习依托教材,靠教师灌输获得知识,孩子缺乏积极主动的状态,师生关系也无法达到交互作用的境界,更谈不上发展幼儿的个性。教学技术媒体的使用,则能帮助教师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并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拓展教学的领域。

  我们在开展中班阅读活动时,常常运用以下一些媒体来辅助教学:1、视听教学:即通过录音磁带、情景表演等手段增强幼儿的视听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教学方式。如:大图书阅读活动“萝卜船”,在共同阅读了故事第一部分后,教师运用音响设备播放了电闪雷鸣声,使幼儿强烈的感受到故事环境发生了突变,对情节转折有了先前预兆,从而激发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中。

  2、动态视频教学:动态视频教学即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活动的方式。这一手段非常适合运用于中班阅读活动中,因为中班幼儿喜欢活动的物体,这样就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主意。如:在组织幼儿阅读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前,运用计算机制作整个故事的动画片,当活动进行到后半部分时,我们可以打开宽银屏,播放动画片,使孩子连续的阅读的几个故事画面情节,幼儿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观察故事画面上。这样既及时的维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孩子有效地联系起来阅读一组情节,进一步体验这个故事的特殊之处。较之常规的教师讲述而言动态视频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幼儿观察人物角色的动作变化、神态变化及故事画面背景的变化等。此外,视频教学还可拓展教学领域,使教学从基本静态活动转变为有

  趣的动态活动。如:阅读故事《小松鼠吹泡泡糖》,当幼儿想出各种救小动物的办法时,教师则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帮助幼儿验证他们想象的合理性,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心理的需求,让孩子们看到了小松鼠也用了他们想得好点子,并为此而感到高兴。同时又帮助中班幼儿了解了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懂得出主意想办法时也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静态视频教学:静态视频教学是将投影仪这一技术运用在阅读活动中,特别是在重点分析某一幅图片,或是比较两幅或三幅图片时,其帮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是显而易见。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尤其是对细节变化的关注。所以,运用投影辅助教学既方便又有效。如:阅读故事《大鳄鱼》时,为了帮助幼儿观察画面中大鳄鱼三次伪装骗孩子时的表情、动作,可以通过投影将这页图片放大,并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从而帮助幼儿共同仔细的观察画面,也便于引导中班孩子掌握观察和阅读图书的方法。

  (四)拓宽渠道

  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单指图画书的阅读,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处处可见值得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材料。

  1、生活中阅读

  如果说小班阶段,我们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会更多的选用图画书作为阅读的材料,那么到了中班时期,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的不同材料,以进一步丰富孩子的阅读感受,从而帮助孩子积累更多更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我们为帮助中班孩子积累符号转译的经验,不妨鼓励孩子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符号,制作成图书,提供孩子阅读并共同破译符号意义;再如,我们为了帮助孩子学会有序阅读,并将书面知识转换为实践方法,不妨提供孩子一些简单的折纸图书阅读,或是自制一些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小制作步骤图,使孩子能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积累图画书中所没有的有效经验;另外,一些熟悉的广告画、公益宣传画和路牌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制,提供给中班孩子进行阅读,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展幼儿阅读的渠道。

  当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开展这类阅读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以幼儿的当前需要为条件,以幼儿的现有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基础,进行有的放矢的选用。这样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2、家园合作阅读

  家园合作拓宽渠道阅读即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教育,从而使家园阅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萌发、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幼儿而言,家长参与阅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家长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能了解自己孩子阅读兴趣、方式和特点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情况,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如何观察与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我们家长请到课堂中,开展多种样式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了解早期阅读活动是如何进行的,感受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乐趣,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的方法,积累亲子阅读的经验。每当阅读

  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发给家长人手一份阅读简报,简报为家长提供了阅读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如图画故事书《巨人的花园》的简报中有四个项目。在《听我讲讲》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故事的中心,并将一些优美的词语打上了底纹予以醒目提示。第二项《请你说说》中设计了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问题,家长提问,孩子回答。第三项《请你判断》是了解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家长根据题目发问,孩子口头判断“正确”或“错误”,也可判断后在书面上打∨或打×。最后一项是《给家长提示》,家长从中可了解到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观察什么?还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其他阅读能力方面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精心制作的“阅读简报”成了家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递了阅读信息,同时增进了家园合作的情感。

  亲子阅读指导,让家长学会了真正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尊重幼儿的阅读能力,倾听幼儿的阅读心声,欣赏幼儿的阅读表现,成为了孩子贴心的阅读伙伴,家园合作促进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发展。

篇三: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

  一、中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幼儿阅读的现状是:

  第一,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

  第二,思维形象具体,尽管中班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慨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

  第三,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注意的稳定性不够,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需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

  第四,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针对以上特点,中班幼儿阅读指导要点是: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

  (一)精选教材

  根据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我们须重视阅读教材的合理选择,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从而萌发幼儿独立阅读的愿望。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过难或过于简单的内容都无法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尤其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与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爱好,并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以《小松鼠吹泡泡糖》为例,看看中班孩子阅读教材选择的关键:

  《小松鼠吹泡泡糖》是一本我们多年来非常钟爱的中班前期阅读教材,之所以受到了中班孩子的喜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于图画书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和它们夸张的表情、行为的变化,尤为感兴趣,也乐于围绕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而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究等,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并不太关注。《小松鼠吹泡泡糖》正是这样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其中的形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点简单易懂。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更没有多个场景的变换,角色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中班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图画故事书中的情节发展"吹泡泡糖--意外飞上天--积极营救--安全着陆",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得到心理的满足,也方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度而文字相对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

  从对《小松鼠吹泡泡糖》这一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一定要关注图书的画面、形象和情节,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当然,随着

  孩子进入中班下学期,这样的故事情节就逐渐不能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了,他们开始对一些有这几个情节点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如:《第二块蛋糕》、《小猫的生日》等等,但是故事中的情节仍应该相对简单易懂些,其中的主要角色应该相对少些,因为中班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角色间的关系,过多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二)巧设提问

  提问,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并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无法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与现状,更无法推动孩子继续阅读与思考。因此,在各类阅读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始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怎样的提问才是最为有效的呢?1、"步步推进"式的提问:即将复杂的情节点进行梳理,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连串有联系的提问,帮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拨开云雾,理清头绪。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我们可以以这样一组提问,来启发孩子思考。"小动物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蛋糕?""这次小狐狸抢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都笑了呢?""猜猜,狐狸的下场会是怎样的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难点,不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终都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梳理了思绪,习得了有序思维的方式。

  2、"天马行空"式的提问:考虑到中班幼儿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阅读后的交流中,还是应以开放性的提问为主,提供幼儿大胆讲述不同见解,且不会受到太多思维局限的表达机会。如:图画故事"《帽子床》中的提问:"小老鼠看到了皮帽子会怎么样呢"

  图画故事《大鳄鱼》中的提问:"小猴知道了鳄鱼的诡计会怎么做呢?"等等,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也就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又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于他人的看法。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幼儿用想象来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3、"旁敲侧击"式的提问:当孩子在理解图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顺着前一个问题推进阅读进程时,教师不妨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孩子寻找到另一种思考的途径,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如在阅读活动《克利的微笑》中,若直接问"为什么克利的模样没有变,可小动物们对他的态度却有了变化?",定会让孩子们诧异,并不知所措,不如先让孩子们比较小动物前后表情的变化,再比较小动物们两次语言的变化,最后再来理解小动物们前后心理的变化,之前的比较看似并不重要,其实却为之后的理解打下了铺垫,也使孩子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与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4、"顺水推舟"式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挥幼儿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具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更为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幼儿进入中班后期,不妨尝试让幼儿学会提问,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顺着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以点带面,鼓励其他幼儿来解答问题,这样即能有效地激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当然,我们还要指出,在设计提问时,必须注意幼儿个体的差异。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在中班年龄阶段,如果能给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会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善用媒体

  媒体是传递信息和承载知识的工具,教学媒体是辅助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指相对于现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其他媒体--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媒体与教学的融合,构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如果不采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则教学质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往往容易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境况,孩子的学习依托教材,靠教师灌输获

  得知识,孩子缺乏积极主动的状态,师生关系也无法达到交互作用的境界,更谈不上发展幼儿的个性。教学技术媒体的使用,则能帮助教师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并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拓展教学的领域。

  我们在开展中班阅读活动时,常常运用以下一些媒体来辅助教学:1、视听教学:即通过录音磁带、情景表演等手段增强幼儿的视听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教学方式。如:大图书阅读活动"萝卜船",在共同阅读了故事第一部分后,教师运用音响设备播放了电闪雷鸣声,使幼儿强烈的感受到故事环境发生了突变,对情节转折有了先前预兆,从而激发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中。

  2、动态视频教学:动态视频教学即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活动的方式。这一手段非常适合运用于中班阅读活动中,因为中班幼儿喜欢活动的物体,这样就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主意。如:在组织幼儿阅读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前,运用计算机制作整个故事的动画片,当活动进行到后半部分时,我们可以打开宽银屏,播放动画片,使孩子连续的阅读的几个故事画面情节,幼儿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观察故事画面上。这样既及时的维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孩子有效地联系起来阅读一组情节,进一步体验这个故事的特殊之处。较之常规的教师讲述而言动态视频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幼儿观察人物角色的动作变化、神态变化及故事画面背景的变化等。此外,视频教学还可拓展教学领域,使教学从基本静态活动转变为有趣的动态活动。如:阅读故事《小松鼠吹泡泡糖》,当幼儿想出各种救小动物的办法时,教师则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帮助幼儿验证他们想象的合理性,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心理的需求,让孩子们看到了小松鼠也用了他们想得好点子,并为此而感到高兴。同时又帮助中班幼儿了解了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懂得出主意想办法时也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静态视频教学:静态视频教学是将投影仪这一技术运用在阅读活动中,特别是在重点分析某一幅图片,或是比较两幅或三幅图片时,其帮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是显而易见。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尤其是对细节变化的关注。所以,运用投影辅助教学既方便又有效。如:阅读故事《大鳄鱼》时,为了帮助幼儿观察画面中大鳄鱼三次伪装骗孩子时的表情、动作,可以通过投影将这页图片放大,并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从而帮助幼儿共同仔细的观察画面,也便于引导中班孩子掌握观察和阅读图书的方法。

  (四)拓宽渠道

  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单指图画书的阅读,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处处可见值得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材料。

  1、生活中阅读

  如果说小班阶段,我们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会更多的选用图画书作为阅读的材料,那么到了中班时期,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的不同材料,以进一步丰富孩子的阅读感受,从而帮助孩子积累更多更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我们为帮助中班孩子积累符号转译的经验,不妨鼓励孩子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符号,制作成图书,提供孩子阅读并共同破译符号意义;再如,我们为了帮助孩子学会有序阅读,并将书面知识转换为实践方法,不妨提供孩子一些简单的折纸图书阅读,或是自制一些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小制作步骤图,使孩子能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积累图画书中所没有的有效经验;另外,一些熟悉的广告画、公益宣传画和路牌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制,提供给中班孩子进行阅读,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展幼儿阅读的渠道。

  当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开展这类阅读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以幼儿的当前需要为条件,以幼儿的现有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基础,进行有的放矢的选用。这样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2、家园合作阅读

  家园合作拓宽渠道阅读即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

  教育,从而使家园阅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萌发、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幼儿而言,家长参与阅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家长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能了解自己孩子阅读兴趣、方式和特点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情况,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如何观察与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我们家长请到课堂中,开展多种样式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了解早期阅读活动是如何进行的,感受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乐趣,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的方法,积累亲子阅读的经验。每当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发给家长人手一份阅读简报,简报为家长提供了阅读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如图画故事书《巨人的花园》的简报中有四个项目。在《听我讲讲》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故事的中心,并将一些优美的词语打上了底纹予以醒目提示。第二项《请你说说》中设计了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问题,家长提问,孩子回答。第三项《请你判断》是了解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家长根据题目发问,孩子口头判断"正确"或"错误",也可判断后在书面上打∨或打×。最后一项是《给家长提示》,家长从中可了解到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观察什么?还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其他阅读能力方面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精心制作的"阅读简报"成了家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递了阅读信息,同时增进了家园合作的情感。

  亲子阅读指导,让家长学会了真正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尊重幼儿的阅读能力,倾听幼儿的阅读心声,欣赏幼儿的阅读表现,成为了孩子贴心的阅读伙伴,家园合作促进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发展。

  连续很多天都是天亮之后才睡觉。别人问我,你晚上不睡觉都在干嘛。我马上回答,写稿啊,书稿还没交呢。但其实,我一个字也没写。而之所以熬夜,也不过是因为心里有牵挂的人和未完成的事吧。

  别人问你怎么还不睡,你说不困。其实熬夜很困,打个哈欠都会有眼泪流出来,只是心中一直有所期待,有所牵挂。就好像下一秒就会收到喜欢的人的消息,下一秒就能遇见一个惊喜。又或者,熬了太久却迟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渐渐的习惯了孤独。

  为什么会熬夜呢,大概是因为白天的自己太理智,太冷漠,好像什么都不在乎。所以有些情绪和思念,心酸和不舍,是要留到深夜独自慢慢消化的。白天的自己和晚上的自己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啊,白天口口声声说一定早睡,晚上却从来做不到。像失忆一样拿命熬夜,白

  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晚上却忧郁的不行。白天觉得我最牛逼,晚上却变成世界第一大傻逼。

  总觉得幸福的人是不用熬夜的,每天都有规律的生活,爱的人就躺在身边,现在过的是想要的生活,手里牵的是喜欢的人。

  昨天有人问我,为什么你晚上不睡觉。

  我想了很久,已经两三年没有在两点之前入睡过了。但我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个人突然给我发了一段话,我突然觉得,这是我熬夜的原因,也是很多人熬夜的原因。

  你总是习惯熬夜,然后我也故意很晚都不睡。装作是和你一样睡不着,这样就可以和你聊很久,可是你都不知道其实我要困死了。后来你走了,熬夜的习惯却怎么都改不掉。

  说片面点是熬夜,说实在点是失眠,说实话是想你。

  你有没有过,为了陪一个人聊天,其实下一秒已经要睡着,但还是死抓着手机不肯睡。

  你有没有过,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明明很困却突然变得很清醒,开心和喜悦赶走了所有困意。

  你有没有过,为了等一个人的晚安,不停的刷着朋友圈发着动态,其实只想让他看到你还没睡。

  你有没有过,因为太思念一个人,每天都害怕深夜来临,害怕孤独,害怕寂寞,害怕牵挂的感觉。

  我知道,你都有过。

  可是,你每天这样熬夜,有人心疼你吗?

  前天晚上一个作家姐姐突然发消息说,妹妹,钱是挣不完的,别累着自己,身体最重要。昨晚她发现我又在熬夜,给我发消息说,一定照顾好自己,莫名心疼你。

  我很感动,又觉得很可笑。一个没见过面的人看你熬夜都会心疼,会劝你照顾好自己,但你每天熬夜想着的那个人,没给你发过一条消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会劝你少喝酒少抽烟,素不相识的微信好友都会让你早点休息,可你抽烟喝酒熬夜在等的那个人,从来都没在意过你,连一句晚安都没有。

  我经常给别人讲道理,永远不要为了一个不爱你的人折磨自己。但这句话其实就像放屁,因为一旦爱上一个人,就没办法控制自己。我们在爱情里,从来都不是理性的。后来有人问我,怎么忘记一个人。

  我说,把酒喝够,把烟抽完,把黑夜熬成天亮,等你真的感觉疼了,你就忘记了。不撞南墙不死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别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其实你一点儿都听不进去。你害怕失去、害怕背叛、害怕从未拥有,你害怕的太多、心事太多,所以很难入睡。那你就熬吧,等熬过了这一阵,你又会觉得其实生活还是很美好。

  你要记住,所有关于感情的问题,都不要在深夜做决定。无论分手还是牵手,无论坚持还是放弃。因为女人啊,从来都不是理性动物,再加上深夜里的一杯红酒,一根香烟,感性越发强烈。

  五年前第一次听梁静茹的《问》,歌里唱,如果女人,总是等到夜深,无悔付出青春,他就会对你真。

  那时候真的傻到相信,用心爱一个人,就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现在才明白,在一起一辈子这种事,不是嘴上说了就可以。外面的诱惑这么多,人的欲望这么大,而你能给的爱,其实就这么多。

  后来我经常说,如果爱一个人又不可得,那就找个爱自己的吧。别太累,别付出太多,别太委屈,你说你爱他所以无所畏惧,但你的感情和耐心其实就这么多,你无法永远输出。

  总有一天它们会因迟迟得不到回应而枯竭。等到那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再遇到喜欢的人,也没有力气去喜欢了。

篇四: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

  一、中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幼儿阅读的现状是:

  第一,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

  第二,思维形象具体,尽管中班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慨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

  第三,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注意的稳定性不够,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需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

  第四,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针对以上特点,中班幼儿阅读指导要点是: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

  (一)精选教材

  根据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我们须重视阅读教材的合理选择,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从而萌发幼儿独立阅读的愿望。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过难或过于简单的内容都无法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尤其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与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爱好,并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以《小松鼠吹泡泡糖》为例,看看中班孩子阅读教材选择的关键:

  《小松鼠吹泡泡糖》是一本我们多年来非常钟爱的中班前期阅读教材,之所以受到了中班孩子的喜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于图画书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和它们夸张的表情、行为的变化,尤为感兴趣,也乐于围绕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而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究等,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并不太关注。《小松鼠吹泡泡糖》正是这样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其中的形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点简单易懂。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更没有多个场景的变换,角色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中班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图画故事书中的情节发展“吹泡泡糖——意外飞上天——积极营救——安全着陆”,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得到心理的满足,也方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度而文字相对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

  从对《小松鼠吹泡泡糖》这一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一

  定要关注图书的画面、形象和情节,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当然,随着孩子进入中班下学期,这样的故事情节就逐渐不能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了,他们开始对一些有这几个情节点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如:《第二块蛋糕》、《小猫的生日》等等,但是故事中的情节仍应该相对简单易懂些,其中的主要角色应该相对少些,因为中班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角色间的关系,过多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二)巧设提问

  提问,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并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无法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与现状,更无法推动孩子继续阅读与思考。因此,在各类阅读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始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怎样的提问才是最为有效的呢?1、“步步推进”式的提问:即将复杂的情节点进行梳理,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连串有联系的提问,帮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拨开云雾,理清头绪。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我们可以以这样一组提问,来启发孩子思考。“小动物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蛋糕?”“这次小狐狸抢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都笑了呢?”“猜猜,狐狸的下场会是怎样的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难点,不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终都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梳理了思绪,习得了有序思维的方式。

  2、“天马行空”式的提问:考虑到中班幼儿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阅读后的交流中,还是应以开放性的提问为主,提供幼儿大胆讲述不同见解,且不会受到太多思维局限的表达机会。如:图画故事“《帽子床》中的提问:“小老鼠看到了皮帽子会怎么样呢”

  图画故事《大鳄鱼》中的提问:“小猴知道了鳄鱼的诡计会怎么做呢?”等等,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也就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又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于他人的看法。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幼儿用想象来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3、“旁敲侧击”式的提问:当孩子在理解图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顺着前一个问题推进阅读进程时,教师不妨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孩子寻找到另一种思考的途径,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如在阅读活动《克利的微笑》中,若直接问“为什么克利的模样没有变,可小动物们对他的态度却有了变化?”,定会让孩子们诧异,并不知所措,不如先让孩子们比较小动物前后表情的变化,再比较小动物们两次语言的变化,最后再来理解小动物们前后心理的变化,之前的比较看似并不重要,其实却为之后的理解打下了铺垫,也使孩子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与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4、“顺水推舟”式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挥幼儿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具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更为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幼儿进入中班后期,不妨尝试让幼儿学会提问,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顺着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以点带面,鼓励其他幼儿来解答问题,这样即能有效地激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当然,我们还要指出,在设计提问时,必须注意幼儿个体的差异。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在中班年龄阶段,如果能给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会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善用媒体

  媒体是传递信息和承载知识的工具,教学媒体是辅助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指相对于现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其他媒体——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媒体与教学的融合,构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

  如果不采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则教学质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往往容易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境况,孩子的学习依托教材,靠教师灌输获得知识,孩子缺乏积极主动的状态,师生关系也无法达到交互作用的境界,更谈不上发展幼儿的个性。教学技术媒体的使用,则能帮助教师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并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拓展教学的领域。

  我们在开展中班阅读活动时,常常运用以下一些媒体来辅助教学:1、视听教学:即通过录音磁带、情景表演等手段增强幼儿的视听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教学方式。如:大图书阅读活动“萝卜船”,在共同阅读了故事第一部分后,教师运用音响设备播放了电闪雷鸣声,使幼儿强烈的感受到故事环境发生了突变,对情节转折有了先前预兆,从而激发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中。

  2、动态视频教学:动态视频教学即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活动的方式。这一手段非常适合运用于中班阅读活动中,因为中班幼儿喜欢活动的物体,这样就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主意。如:在组织幼儿阅读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前,运用计算机制作整个故事的动画片,当活动进行到后半部分时,我们可以打开宽银屏,播放动画片,使孩子连续的阅读的几个故事画面情节,幼儿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观察故事画面上。这样既及时的维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孩子有效地联系起来阅读一组情节,进一步体验这个故事的特殊之处。较之常规的教师讲述而言动态视频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幼儿观察人物角色的动作变化、神态变化及故事画面背景的变化等。此外,视频教学还可拓展教学领域,使教学从基本静态活动转变为有趣的动态活动。如:阅读故事《小松鼠吹泡泡糖》,当幼儿想出各种救小动物的办法时,教师则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帮助幼儿验证他们想象的合理性,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心理的需求,让孩子们看到了小松鼠也用了他们想得好点子,并为此而感到高兴。同时又帮助中班幼儿了解了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懂得出主意想办法时也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静态视频教学:静态视频教学是将投影仪这一技术运用在阅读活动中,特别是在重点分析某一幅图片,或是比较两幅或三幅图片时,其帮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是显而易见。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尤其是对细节变化的关注。所以,运用投影辅助教学既方便又有效。如:阅读故事《大鳄鱼》时,为了帮助幼儿观察画面中大鳄鱼三次伪装骗孩子时的表情、动作,可以通过投影将这页图片放大,并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从而帮助幼儿共同仔细的观察画面,也便于引导中班孩子掌握观察和阅读图书的方法。

  (四)拓宽渠道

  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单指图画书的阅读,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处处可见值得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材料。

  1、生活中阅读

  如果说小班阶段,我们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会更多的选用图画书作为阅读的材料,那么到了中班时期,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的不同材料,以进一步丰富孩子的阅读感受,从而帮助孩子积累更多更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我们为帮助中班孩子积累符号转译的经验,不妨鼓励孩子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符号,制作成图书,提供孩子阅读并共同破译符号意义;再如,我们为了帮助孩子学会有序阅读,并将书面知识转换为实践方法,不妨提供孩子一些简单的折纸图书阅读,或是自制一些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小制作步骤图,使孩子能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积累图画书中所没有的有效经验;另外,一些熟悉的广告画、公益宣传画和路牌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制,提供给中班孩子进行阅读,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展幼儿阅读的渠道。

  当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开展这类阅读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以幼儿的当前需要为条件,以幼儿的现有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基础,进行有的放矢的选用。这样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2、家园合作阅读

  家园合作拓宽渠道阅读即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教育,从而使家园阅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萌发、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幼儿而言,家长参与阅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家长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能了解自己孩子阅读兴趣、方式和特点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情况,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如何观察与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我们家长请到课堂中,开展多种样式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了解早期阅读活动是如何进行的,感受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乐趣,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的方法,积累亲子阅读的经验。每当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发给家长人手一份阅读简报,简报为家长提供了阅读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如图画故事书《巨人的花园》的简报中有四个项目。在《听我讲讲》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故事的中心,并将一些优美的词语打上了底纹予以醒目提示。第二项《请你说说》中设计了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问题,家长提问,孩子回答。第三项《请你判断》是了解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家长根据题目发问,孩子口头判断“正确”或“错误”,也可判断后在书面上打∨或打×。最后一项是《给家长提示》,家长从中可了解到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观察什么?还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其他阅读能力方面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精心制作的“阅读简报”成了家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递了阅读信息,同时增进了家园合作的情感。

  亲子阅读指导,让家长学会了真正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尊重幼儿的阅读能力,倾听幼儿的阅读心声,欣赏幼儿的阅读表现,成为了孩子贴心的阅读伙伴,家园合作促进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发展。

篇五: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

  一、中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幼儿阅读的现状是:

  第一,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

  第二,思维形象具体,尽管中班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慨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第三,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注意的稳定性不够,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需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

  第四,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针对以上特点,中班幼儿阅读指导要点是: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

  (一)精选教材

  根据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我们须重视阅读教材的合理选择,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从而萌发幼儿独立阅读的愿望。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过难或过于简单的内容都无法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尤其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与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爱好,并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以《小松鼠吹泡泡糖》为例,看看中班孩子阅读教材选择的关键:

  《小松鼠吹泡泡糖》是一本我们多年来非常钟爱的中班前期阅读教材,之所以受到了中班孩子的喜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于图画书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和它们夸张的表情、行为的变化,尤为感兴趣,也乐于围绕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而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究等,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并不太关注。《小松鼠吹泡泡糖》正是这样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其中的形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点简单易懂。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更没有多个场景的变换,角色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中班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图画故事书中的情节发展“吹泡泡糖——意外飞上天--积极营救——安全着陆”,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得到心理的满足,也方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度而文字相对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

  从对《小松鼠吹泡泡糖》这一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一定要关注图书的画面、形象和情节,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当然,随着孩子进入中班下学期,这样的故事情节就逐渐不能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了,他们开始对一些有这几个情节点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如:《第二块蛋糕》、《小猫的生日》等等,但是故事中的情节仍应该相对简单易懂些,其中的主要角色应该相对少些,因为中班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角色间的关系,过多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二)巧设提问

  提问,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并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无法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与现状,更无法推动孩子继续阅读与思考。因此,在各类阅读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始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怎样的提问才是最为有效的呢?

  1、“步步推进”式的提问:即将复杂的情节点进行梳理,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连串有联系的提问,帮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拨开云雾,理清头绪.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我们可以以这样一组提问,来启发孩子思考。“小动物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蛋糕?”“这次小狐狸抢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都笑了呢?”“猜猜,狐狸的下场会是怎样的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难点,不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终都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梳理了思绪,习得了有序思维的方式.

  2、“天马行空”式的提问:考虑到中班幼儿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阅读后的交流中,还是应以开放性的提问为主,提供幼儿大胆讲述不同见解,且不会受到太多思维局限的表达机会.如:图画故事“《帽子床》中的提问:“小老鼠看到了皮帽子会怎么样呢”

  图画故事《大鳄鱼》中的提问:“小猴知道了鳄鱼的诡计会怎么做呢?”等等,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也就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又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于他人的看法.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幼儿用想象来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3、“旁敲侧击"式的提问:当孩子在理解图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顺着前一个问题推进阅读进程时,教师不妨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孩子寻找到另一种思考的途径,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如在阅读活动《克利的微笑》中,若直接问“为什么克利的模样没有变,

  可小动物们对他的态度却有了变化?”,定会让孩子们诧异,并不知所措,不如先让孩子们比较小动物前后表情的变化,再比较小动物们两次语言的变化,最后再来理解小动物们前后心理的变化,之前的比较看似并不重要,其实却为之后的理解打下了铺垫,也使孩子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与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4、“顺水推舟”式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挥幼儿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具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更为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幼儿进入中班后期,不妨尝试让幼儿学会提问,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顺着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以点带面,鼓励其他幼儿来解答问题,这样即能有效地激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当然,我们还要指出,在设计提问时,必须注意幼儿个体的差异。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在中班年龄阶段,如果能给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会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善用媒体

  媒体是传递信息和承载知识的工具,教学媒体是辅助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指相对于现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其他媒体——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媒体与教学的融合,构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如果不采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则教学质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往往容易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境况,孩子的学习依托教材,靠教师灌输获得知识,孩子缺乏积极主动的状态,师生关系也无法达到交互作用的境界,更谈不上发展幼儿的个性。教学技术媒体的使用,则能帮助教师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并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拓展教学的领域.

  我们在开展中班阅读活动时,常常运用以下一些媒体来辅助教学:1、视听教学:即通过录音磁带、情景表演等手段增强幼儿的视听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教学方式。如:大图书阅读活动“萝卜船”,在共同阅读了故事第一部分后,教师运用音响设备播放了电闪雷鸣声,使幼儿强烈的感受到故事环境发生了突变,对情节转折有了先前预兆,从而激发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中。

  2、动态视频教学:动态视频教学即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活动的方式。这一手段非常适合运用于中班阅读活动中,因为中班幼儿喜欢活动的物体,这样就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主意。如:在组织幼儿阅读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前,运用计算机制作整个故事的动画片,当活动进行到后半部分时,我们可以打开宽银屏,播放动画片,使孩子连续的阅读的几个故事画面情节,幼儿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观察故事画面上.这样既及时的维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孩子有效地联系起来阅读一组情节,进一步体验这个故事的特殊之处。较之常规的教师讲述而言动态视频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幼儿观察人物角色的动作变化、神态

  变化及故事画面背景的变化等。此外,视频教学还可拓展教学领域,使教学从基本静态活动转变为有趣的动态活动。如:阅读故事《小松鼠吹泡泡糖》,当幼儿想出各种救小动物的办法时,教师则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帮助幼儿验证他们想象的合理性,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心理的需求,让孩子们看到了小松鼠也用了他们想得好点子,并为此而感到高兴。同时又帮助中班幼儿了解了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懂得出主意想办法时也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静态视频教学:静态视频教学是将投影仪这一技术运用在阅读活动中,特别是在重点分析某一幅图片,或是比较两幅或三幅图片时,其帮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是显而易见。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尤其是对细节变化的关注。所以,运用投影辅助教学既方便又有效。如:阅读故事《大鳄鱼》时,为了帮助幼儿观察画面中大鳄鱼三次伪装骗孩子时的表情、动作,可以通过投影将这页图片放大,并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从而帮助幼儿共同仔细的观察画面,也便于引导中班孩子掌握观察和阅读图书的方法。

  (四)拓宽渠道

  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单指图画书的阅读,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处处可见值得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材料。

  1、生活中阅读

  如果说小班阶段,我们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会更多的选用图画书作为阅读的材料,那么到了中班时期,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的不同材料,以进一步丰富孩子的阅读感受,从而帮助孩子积累更多更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我们为帮助中班孩子积累符号转译的经验,不妨鼓励孩子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符号,制作成图书,提供孩子阅读并共同破译符号意义;再如,我们为了帮助孩子学会有序阅读,并将书面知识转换为实践方法,不妨提供孩子一些简单的折纸图书阅读,或是自制一些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小制作步骤图,使孩子能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积累图画书中所没有的有效经验;另外,一些熟悉的广告画、公益宣传画和路牌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制,提供给中班孩子进行阅读,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展幼儿阅读的渠道。

  当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开展这类阅读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以幼儿的当前需要为条件,以幼儿的现有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基础,进行有的放矢的选用。这样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2、家园合作阅读

  家园合作拓宽渠道阅读即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教育,从而使家园阅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萌发、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幼儿而言,家长参与阅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家长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能了解自己孩子阅读兴趣、方式和特点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情况,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如何观察与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我们家长请到课堂中,开展多种样式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了解早期阅读活动是如何进行的,感受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乐趣,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的方法,积累亲子阅读的经验。每当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发给家长人手一份阅读简报,简报为家长提供了阅读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如图画故事书《巨人的花园》的简报中有四个项目。在《听我讲讲》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故事的中心,并将一些优美的词语打上了底纹予以醒目提示.第二项《请你说说》中设计了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问题,家长提问,孩子回答。第三项《请你判断》是了解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家长根据题目发问,孩子口头判断“正确”或“错误”,也可判断后在书面上打∨或打×.最后一项是《给家长提示》,家长从中可了解到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观察什么?还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其他阅读能力方面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精心制作的“阅读简报”成了家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递了阅读信息,同时增进了家园合作的情感。

  亲子阅读指导,让家长学会了真正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尊重幼儿的阅读能力,倾听幼儿的阅读心声,欣赏幼儿的阅读表现,成为了孩子贴心的阅读伙伴,家园合作促进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发展.

推荐访问:中班儿童阅读发展阶段特点概述 中班 发展阶段 概述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