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10篇)

时间:2022-11-29 19: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10篇)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夯实文化之基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夯实文化之基  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一、当代青年意识形态现状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10篇),供大家参考。

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10篇)

篇一: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夯实文化之基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夯实文化之基

  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

  一、当代青年意识形态现状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内在稳定的价值体系,是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时代特征日益显露,现代科技手段和大从传媒的交互作用下,多种价值观强烈冲击和影响着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在不少青年中存在着游离、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

  根据一份对几所在校青年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被调查的青年学生60%选择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对“个人成长关系与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否密切”的问题上,选择不确定(24%)和不密切共占43%。13%的青年学生不人为“自己应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在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同上中,仅25%的大学生认为”,传统道德是经济文化的需要”,20%的青年学生认为“传统道德应不予干涉,任由时代将其灭亡。”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代青年存在意识形态游离,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现象。

  二、夯实青年意识形态教育文化根基的重要意义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的开展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年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对深层次文化根源的挖掘。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为青年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精神洗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青年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价值指引。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是产生文化差异的重要根源;意识形态的冲突,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冲突;意识形态教育只有借助文化的滋养来壮大自己,才能站在国家高度对青年进行教育,同时揭露西方文化交流、文化融合背后暗藏的意识形态企图。所以夯实意识形态教育的文化根基有重要意义。

  三、煤勘集团青年加强意识形态之基

  (一)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底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的提出,给各项工作探究文化根源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学习,对革命文化的深切感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践行。青年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学习,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并发掘其当代价值。青年应该加强革命文化学习,青年要通过革命文化来了解革命进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开辟伟大事业的艰辛,真切地感悟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践行。

  作为煤勘人,文化自信也包括企业文化的自信。企业文化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具有内显以及外显两方面的特质。所谓“内显”主要是指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总目标的指导,包括企业员工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以及工作态度,这是一种观念形态上的文化,企业精神风貌正是由这部分内容汇集而成的。而‘外显’

  则主要是指的企业内部的文化设施、文娱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向作用,主要是指把员工日常的工作方向引领到正常的目标之上。其次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中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则能够约束员工的日常行为,从而避免在生产中出现不可控的风险。再次是凝聚作用,借由共同的价值观将全体员工的追求凝聚在一个点上,增加集体团结意识,从而提高自身员工以及管理队伍的抗风险能力。然后是融合作用,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之下,集体内的员工会在不经意间融入到集体之中。最后是辐射作用,其实企业文化更像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浓缩,企业文化不仅仅对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有帮助,很多时候企业文化都能够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为新一代的煤勘人,在学习各种文化的同时,要学习企业的优秀文化,单位的发展历程,就是优良的企业文化,从“地质三光荣”到如今煤勘集团的“一体两翼”政策,五大发展战略,无一不是文化的凝结,只有不断的深入学习,深入理解,深入思考,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意识形态主流。

  (二)及时对非主流文化进行修剪

  青年意识形态文化之基牢固,离不开对形形色色的非主流文化进行修剪。夯实青年意识形态的文化之基,就必须警惕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侵蚀,为夯实文化之基营造清朗的环境。

  随着网络传播方式的普及,青年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力,西方敌对势力必将借助网络空间对青年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奶嘴战略”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奶嘴战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业,鼓励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肥皂剧和偶像剧,现代流行的什么小鲜肉,娘炮类的东西,大量报道明星丑闻、娱乐八卦,播放真人秀和综艺节目,通过消遣性娱乐及充满感官刺激的形式,堆满人们生活,让人没有追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青年筑牢网络大堤,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使其成为青年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要抵制网络传播的媚俗化,把握网络活动内容上的底线,对网络上传播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最具代表性的有美、日、韩的影视作品,大都宣扬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个人至上的价值观,要吸收其先进的东西,抵制其思想掠夺、精神侵蚀。

篇二: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党的报告也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也体现了“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

  一、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因此学校要立足于“先做人、后成才”的德育观点,一方面努力推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程、走进课堂,在校园内营造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学校要组织编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的中华传统美德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

  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四有”新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忠孝仁义礼智信”,结合现实来诠释,归根到底也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所以两者的价值观本质上是相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在我们每一个学科教学中是有具体内容承载的。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近现代无数名人的早期求学经历不难

  证明,他们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严格、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才给他们人生奠定、注入了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和动力。

  思想品德教学要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品德教学全过程,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其他各学科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放出眼光”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

  二、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小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要注重环境育人。学校坚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真正发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走廊、教室、办公室、橱窗等场所布置传统文化内容,营造多角度、立体化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校,应以“成人成才、全面发展”为主题,开展“感恩、励志、修德”教育实践活动,要经常播放古曲、古乐,把古代先贤的语录贴在校园里,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每天利用早读、午间休息时间,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学校走廊、教室、橱窗等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片、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注重实践活动。学校坚持寓教于乐和知行统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参与式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精髓,养成高尚道德品质,实现自我人格升华。要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奉献他人。通过挖掘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教育等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广大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传承的自觉性。要广泛开展中华经典颂读活动,组织学生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用自己的思想和才艺演绎传统文化,使他们在审美体验与境界提升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通过组织开展“雷锋伴我成长”、“雷锋与我同行”等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把继承传统美德和弘扬雷锋精神相结合,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三、发挥家庭引导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重视家庭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少儿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融入日常情态之中,通过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学生品德修养。

  现代家庭教育,要将使孩子成为人格完善、道德高尚的现代中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切实改变只注意孩子的“成材”而忽视做人教育的倾向。现代家长,要重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的养成,将爱国守法、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立志勤学、勤劳节俭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优先于一切认知教育。

  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学校可组织主题家长会,用家长素质的提高去带动影响学生,教授家长育人方法,指导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创新现代家庭教育方法,要重熏陶感化轻强制灌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简单言传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叛逆。当代家庭,需要家长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践行家庭教育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无言的教诲,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熏陶和浸染,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古典文学沙龙、传统服饰的美学研究、中华戏曲欣赏等来增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亲子互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增强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四、发挥社会平台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社会活动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共同为青少年学生搭建优秀传统文化平台。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及宣传橱窗、宣传栏、板报等阵地,广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相关活动中来,营造学习、传承、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文艺晚会、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文化经营模式,把我们富有内在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把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创作、编辑、出版成为小学生喜爱的读物和视听产品,借助童谣、民谚、民间故事、民谣、卡通、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要把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熏陶、感染青少年学生。社区可充分利用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赋予新意的活动。以“崇礼、让亲、善邻”为主题,抓住“千万帮扶工程”的有利契机,动员各级领导干部送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图书等进社区,形成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组织条件适合的社区,运用知识竞赛、孝亲诗歌朗诵、亲子游戏、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普及文明礼仪等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文明楼道”评选、发放“邻里亲连心卡”及创建“和谐社区”、“绿色社区”、“文化社区”等特色活动,促进邻里和谐、团结互助。

  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开辟的各类德育教育基地,应结合实际充实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搞好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优良传统文化与传统

  美德教育;一些公益设施,如博物馆、名人故居、各种纪念馆,应向学生免费开放;邀请民间艺人担任志愿辅导老师,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开设民俗教育课程,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将之转换成有效的资源和力量,使它重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是当前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全面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篇三: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发展的路径探讨

  作者:侯菲菲

  刘洪春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0年第26期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在新时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唤醒“文化基因”,激活文化传承动力;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原则,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传统文化品牌;全面开启“互联网+传统文化创新”模式,增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与吸引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6-0147-02中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的中国积淀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赋予了中国文化自信以深沉的历史内涵与人文底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要创造性地做好文化的新旧对接,加强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的古今对话,在多元文明的冲突和文化秩序重建中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一、唤醒传统文化基因,激发传承动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在意韵深远、外在特点鲜明。纵观当今世界的文化潮涌,“中国风”吹到哪里,哪里便会燃起中国文化“热”。无论是身着“汉服”自愿到曲阜尼山学习儒家文化的“洋学生”,或是巴黎“中国文化周”上的“醒狮点睛”等等,不胜枚举的文化交融案例均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尽管传统文化“一枝独秀”,但在蜂拥而至的外来文化面前仍然表现出创新性转化不足、理解和学习“门槛”高等问题。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要以“接地气”的文化供给来唤醒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应广泛激发全社会的传承动力,引导人们自觉延续传统文化的根脉,以应对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以及道德滑坡的危机,从而形成全社会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

  增强传承意识,激发传统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为中华子孙的精神之魂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并用无形的处世哲学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积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我国在世界视野下推进国际交流与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筹码”,也是民族精神的最佳载体。若想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潮涌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结合新时代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内化成为人们的内在修养;就必须要培育大众的传统文化自信,激发全民传承意识,在人民内部培育“接力者”,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切

篇四: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展工作方案

  为深化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传承进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依据《新时代爱国主义训练实施纲要》《市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展工程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街工作实际,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全力推动传统文化进社区工作,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根植于街区居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更好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爱国主义情感、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为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和幸福、和谐、秀丽贡献文化力气。

  二、主要任务

  进一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街道、进社区工作,把弘扬传统文化和进呈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进展,在进展中继承,坚持“以人化人”,全面提升实践活动效果和质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在街区居民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居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强化阵地建设

  以“1+4+X”为基础打造街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阵地。“1”即坚持街道作为1个核心,阵地设在街道综合文化站,负责对进展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工作的牵头抓总,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牵头推动,由副书记具体抓落实,定期召开推动会议,争辩落实重点事项,建立健全责任机制。“4”即以4个社区作为支撑,利用居民大讲堂作为宣讲学习阵地,定期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X”即在非公党组织、企业、社会团体、小区楼院等设立多个拓展点,结合街区实际不定期到户外、楼院、广场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社区工作高度融合,互促互进,争辩探究一条符合新时代特色的为民服务之路。充分利用街设在天一堂大药房非公党组织的星火讲堂,在推动传统文化进企业的典型模式打造的同时,定期进行宣讲活动,促进企业文明健康有序进展;利用辖区内传统文化特色楼院加快推动居民公约、孝亲文明等弘扬传统文化有关活动;利用红色物业阵地,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训练同中华优秀传荣文化结合有关活动;拟在北斗阳光城小区高标准建设弘扬传统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党建文化的融合式阵地,探究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传统文化引领居民自治的新途径,使街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充分,内涵丰富,成效明显。

  (二)丰富学习内容

  1.学习普及内容: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决文化自信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训练实施纲要》;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展工程的意见》;中心文明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书籍、《红色》等党史

  争辩书籍;《弟子规》《高校》《论语》《中庸》《道德经》《了凡四训》等传统文化经典;

  2.学习普准时间:各阵地要列出课程及活动方案,每季至少集中学习一次以上。

  3.学习普及方式:以自己学自己讲为主,利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资源;依托各级书记讲党课、文化礼堂、道德讲堂等阵地和载体,组织专家或志愿者宣讲、视频教学、诵读经典、沟通共享等集体学习;乐观组织开展社区邻里节及家风家训制定、典型选树创建等活动。

  (三)开展特色活动

  依托中华民族传统及民俗节日,结合街区实际乐观开展特色系列活动。

  1.在“两节”期间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万家,奉献爱心送暖和”走访慰问活动。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帮扶弱势群体,促进街区和谐进展,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2.在“三.八”妇女节举办主题为“促和谐进展,展巾帼风采”系列活动。通过歌曲竞赛、个人技能(各种特长)竞赛和评比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形成妇女在单位争当岗位能手在家庭传承良好家风的深厚氛围。

  3.在清明节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提倡文明祭扫”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宣扬引导居民群众文明祭扫,发扬传统美德,移风易俗,厚养礼葬。通过献一束鲜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讲一段故事、播一段音乐等现代方式来缅怀亲人。

  4.在端午节开展“忆先古、讲民俗、话传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

  织居民开展包粽子、送祝愿、百家宴等活动,促进街区邻里团结、爱老孝亲、传承美德。

  5.在“六.一”儿童节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辖区内的青少年开展诗词大会、汉字大会、经典诵读、故事大赛等活动;设立文明小监督岗;开展孝心小达人、爱心小达人、家务小达人、小厨神等评比活动,激发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抱负,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6.在“七.一”党的生日前夕,开展以“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读书会,探访红色遗迹、红心献给党演出等系列活动,引导宽敞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坚决信念永久跟党走。

  7.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开展“弘扬双拥光荣传统,军民共筑钢铁长城”主题活动,通过走访慰问、趣味运动会、军地联建、文化进军营等活动的开展促进“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情怀。

  8.在“九.三”期间,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包括民俗文化呈现活动、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通过活动拉近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邻里和谐共处。

  9.在中秋节开展“诗词忆传统,礼赞新中国”中秋诗词竞赛,同时穿插民俗文化演出。进一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加群众的文明意识,更加了解中华文明传统美德。

  10.在重阳节开展“感恩敬老,庆祝重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夕阳红文艺演出、爱老志愿服务、敬老百家宴等方式,向街区居民传递

  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向老年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奇特的祝愿。

  11.在“十.一”国庆节前夕举办“迎十一庆国庆,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各种特色活动。唱红歌,提升街区群众热忱共同开展庆国庆文艺大联欢活动;观红展,训练引导群众不忘历史树立爱国主义情怀;设红岗,志愿服务引领群众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美德。

  12.乐观协作参与市委市政府提倡的各项活动。

  三、活动要求

  街道党工委要做好统筹调度,各社区党委依据工作部署,结合学习要点和特色活动支配,按次第有序推动,具体抓好落实,工作中留意典型阅历总结、信息宣扬等工作。各社区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支配一名两委成员具体负责,组建起一支优秀传统文化讲师队伍(同时担当“三员”职责,即: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新时代爱国主义训练辅导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督导员),按既定任务推动各项工作,每季度报送学习活动状况,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准时整理好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各项材料,建簿立册,并在年终形成3-5分钟的工作开展及成果汇报片。此项工作纳入街道年终评先选优和各社区绩效考核内容。

篇五: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视域

  作者:杨玢

  来源:《理论导刊》2018年第3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较大意义上决定着复合型民族国家民族成员的心理自觉和身份归属,也由此凸显为共同体生活的重要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指谓民族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之价值理念与价值规范的认可、赞同并由此产生归属意识且进而获得文化自觉的动态过程。从多元一体民族构成的时空情境与文化认同的价值旨归揆诸,价值认同的本真意涵、认同演绎的共生逻辑、认同路径的现实固基,在多元价值国际化与主流价值民族化冲突博弈愈加激化的现实场域中筑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何以可能的意义场与实践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认同;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3-0093-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藏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五个认同’研究”(16AZD039);青海省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青海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青海大学2017年度教育教学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JY2017010)。

  作者简介:杨玢(1981-),女,河南许昌人,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性引发的信仰和价值危机与全球化的强势普及使得文化认同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尽管人们处于‘文化超市’中,但人们也在寻求一个自己的家而超越它,这个家就是自己的(或是民族的)文化认同。”[1]作为民族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表达和最深层的价值体认,在复合民族国家复杂多样民族关系构型和多元异质族群文化构成的现实境遇中,中华优秀文化认同愈加凸显为共同体生活的时代命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本真意涵

  “认同”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idem,“意指共同认可,一致承认”[2]。从认同的实然蕴涵揆诸,认同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现实态式,“Identity包括归属性的,地域性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国别的。”[3]无论何种态式的时空认同,从现实性上均演绎为主体自我身份的归属确认,作为认同核心的文化认同亦不例外,其从本质上指涉于认同主体共同的文化心理抑或文化归属感,据此研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实质指向民族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赞同并由此产生归属意识且进而获得文化自觉的动态过程。

  文化认同显现于价值认同的实然意涵,价值认同演绎着文化认同的核心意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本质即民族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之价值体系和价值理念的认同。作为主体对象性活动的本质与力量,文化始终受到价值体系的导引与约束,任何态式的文化认同都意味着主体对这一文化所表征的价值规范与价值理念的认同。文化价值建构的理论逻辑从本体意涵阐明文化认同的现实意旨即投射于价值认同,价值即为有用性,“是人们对客体属性的具体评价和主观应用,是人对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在特定方面的交汇点”[4],由此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实达致之核心要素即为其所蕴含之价值理念与价值规范是否表征且能够满足民族成员的利益表达和价值诉求。作为主体社会客观性实践活动的结果呈现,特定的文化模式、文化传统与文化理念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往往浓缩为社会成员特定的群体性价值取向与价值诉求,基于主体视域投射的文化认同往往意味着认同主体对特定文化所蕴含之价值规范与价值理念的认同。主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和价值研判是其认同何以可能

  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文化认同本身即表征为肯定的价值判断,体现为归属于这一文化群体的内部成员对群体内外部文化要素所反射之价值效用是否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承认方式和认可态度[5]。当然,民族成员在主动认知、理解并认可、接受传统价值的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内含价值理念衍生出主体价值认知与价值判断,并由于群体的介入使得其认知和判断内化为价值意识与价值抉择并抽象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形态,正如有学者所言“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这种共识和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和价值取向”[6]。这一过程既呈现为个体价值意识本身解构与相互渗透的过程,又表征为建构群体价值共识的过程,亦体现为个体价值意识与群体价值意识同构并发生价值彼此认同进而产生价值凝聚与价值整合的过程。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实然达成并非为强加其所内蕴之价值理念与价值意义于民族主体,而是民族成员依据自身内在诉求与现实需要不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知、理解,并于此基础上进行价值研判和价值抉择,最终自觉内化传统价值于生活实践的积极主动过程。同时,民族个体自觉行为之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实现自身当前的充分发展,而且在客观上也催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在多元文化价值体系共生场域中的相应解构与重构,由此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不仅实际上表现为民族成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过程,而且本质上也呈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自身创新发展过程。

  主体利益诉求与客体价值表达的同一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实达致的深层基础和本然之义。“文化认同是寻求某种文化的一致性或同一性,但由于它缘起于文化的差异、流变和断裂,因而其进程、形态和内容都是复杂而多重的。”[7]更确切而论,文化认同不仅仅是寻求某种文化的一致性或同一性,而且指向对不同文化以及认同主客体现实诉求的同一性和妥协性,并由此引发认同行为和认同过程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因此,从现实性上,无论于其认同态式抑或认同过程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也毫无例外呈现为多元意涵与多维具象的复杂统一。杨·阿斯曼认为每种文化体系抑或文化态式都存在一种类似“凝聚性”结构,其首先于时间层面上通过对过去的重要事件及其回忆以特有的方式进行固定和留存,并且不断重现此片段以强化而获取现实意义,并由此实现过去和现在的紧密关联;其次于社会层面上这种“凝聚性”结构又从所有成员对过去的共同记忆和回忆中剥离出对他们极具约束力和规制力的东西,即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体系与行为准则[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实图景呈现为立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等多元异质文化体系相互排斥和彼此博弈的基础之上、过程之中,其并非是对中华文化的单一叙事,而表征为对多元文化历时空的相互浸染和整体熔炼。文化依附于民族而存在和发展,“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的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能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民族意识”[9],同理,在文化多样与价值多元的现实场域中,异质文化的接触与交融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心理和共通意识形成的前提和路径,而且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何以可能的基础缘由,因此,中华优秀文化认同不仅表现为民族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认知、理解与接受过程,而且呈现为民族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与其他文化价值体系的比较、研判与选择过程。由此推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不仅表现为主体对于自我群体文化的自觉归属和身份确认,而且映射于其对于异质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接纳并将其价值体系外现于行动,进而于心理和情感层面产生归属感和依赖感的动态过程。

  “只要自己的利益与他者的利益必须协调起来,那么,使用话语也就表明了妥协的必然性。在伦理——政治话语中,关键在于阐明一种集体认同,这种集体认同必须为个体生活方案的多样性留有余地。”[10]作为集体认同的呈现态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在其纷繁复杂的现实图景中不仅要考量中华文化与多元族群文化的价值同一与利益一致,而且更要关照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异质对立与价值冲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实达成也由此在多元异质文化的相互博弈和彼此妥协过程中得以建构和彰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演绎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实指谓民族成员对于中华文化传统与民族传统价值的认可和赞同,“认同可以是强加的,但很少如此,更正确地说,认同是皈依的,因为它们呈现的正是人们想要的”[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亦是如此,民族成员在认同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抉择和价值诉求永远伴随着其现实需要做着多少的增减和相应的改变。基于主体意义研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绝非盲目的想象和混沌的行为,其时空演绎的基因图谱和实然面相共同映照出认同的达致实质立于发展演进之源、他者斥异之中、主体间彰显之上。

  文化发展的时空演绎从本源上决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也必然呈现为发展演进的动态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成员在中华民族一体形塑和多元族群异质交融过程中的文化积累和价值集聚,其不仅表征着中华民族多元族群和谐共生的文化习得和价值体系,而且体认着多元主体命运共济的利益一致和价值共识,也由此更加凸显其在多元文化交锋和多元价值冲突现实境遇中极强的社会适应性和时代传承性。“文化具有适应性,在广义上指社会传承的知识是人类的主要适应方式,狭义上则指每一文化都是人类为生存而设计的计划,这个生存计划使人类以群体的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中得以生息繁衍、绵延不断。”[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着民族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最深层的价值体认,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优胜劣汰”图式的自觉过滤与时代抉择,保留着民族共同体生存繁衍之文化所需,据此,为适应主体需求而自觉进行的主动调适和自我选择不仅主观催生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自我传承和前行,而且客观推动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我创新和发展。任何一种文化价值体系的发展都表现为文化自我的客观承继与主体动态的历史选择有机统一的延展过程,据此,中华传统文化尽管在其历史生成之时已经深刻时代烙印,但当其历史再现于不同时空情境中并面临不同主体的审视时,实质上已经经历过数次的被选择以及被创造过程,并被赋予可能不同的时代意涵与主观意旨。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不仅历经着现实社会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自觉过滤与客观留存,而且承受着民族主体对文化价值传统的理性研判与主动抉择,也由此决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代言着复合社会发展需求且表征民族主体价值诉求的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时代性抉择与发展性整合。

  “他者”文化的反生建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何以可能和现实达致的基础要件和核心要义。文化认同在他者斥异中得以建构和彰显,离开他者文化的建构和存在,文化认同也必将流于空泛而毫无意义。建构认同也就意味着排斥或建构“他者”[13]。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孤立独行,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的他者文化的存在,据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达成也离不开对“他者”文化的建构和斥异,“他者”文化的存在是认同达成的核心基础,因为“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的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14]。文化认同的过程内蕴着对“他者”文化的对立和斥异,与异质文化的接触、交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实现的前提和路径。封闭的社会难以孕育共同的文化心理和共享的价值理念,同样,封闭的文化也难以适应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尤其在文化碰撞与价值激荡的现实语境中,多元异质文化的接触、交锋与交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与事实。在民族共同体的预设框架内,价值多元国际化与主流价值民族化的交锋冲突与竞争博弈,在多元文化共生与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境遇中也愈发凸显与激化,倘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安于固步自封的隔绝世界,其结果必然陷入落败甚至遗忘之困境。任一文化体系都需要在异质文化的存在和建构中得以发展和丰富,“在这多元格局中,同时也在接触中出现了竞争机制,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个性”[15],与“他者”文化相互竞争过程中的取长补短在实现文化自身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筑牢着文化认同达致的基因要件。在多元文化价值体系的时代语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达成更加迫切需要凸显其与社会发展价值理念及民族成员价值诉求所契合之处,也由此决定着必须将其置于多元异质文化体系的相互比较与彼此竞争之社会场域中去。

  无论从行为本身抑或过程意义酌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均遵从且彰显着“自我”与“他者”在相互理解与承认过程中实现主体交互转换之主体间性的现实逻辑。作为一个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共同性(胡塞尔语),主体间性本原意指“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如果对于它

  有达于一致的途径,纵使这个途径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意识。……主体间性通常是与主观性而不是客观性相对,它可以包括在客观性范围内”[16]。其实际指涉多元主体存在关系中“自我”与“他者”的交互转换。认同的主体间性指向主体从他者的承认中认识自己,并通过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认识他人,“自我”与“他者”心理的共通性和利益的共享性是认同行为主体间性的生动写照和演绎结果,有鉴于此,基于主体间性的中华优秀文化认同不仅存在于认同主体基于多元文化体系之“自我”与“他者”的构型关系中,而且显现于民族主体理解与歧义的并存语境中,并且实现于异质文化承认与斥异的相互对立中。基于自我规范和他者理解之上达成民族主体彼此之间的情感共通、利益一致与价值共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主体间性得以体现且被理性诠释的基础和结果,一如哈贝马斯曾经强调我们必须还“自我”以主体间性的意义,现代性的范畴内涵只有在主体间性的标志下才能被解读,因为没有人能成为仅属于自身的主体,失去与他人的关联,任何人都不可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甚至于过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17]。据此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主体间性的建构并非意图消解认同行为过程的主体性,而是在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彼此之间在“自我”与“他者”相互承认和斥异的过程中实现主体的角色对换与相互感知,因此,主体间性不仅实质诠释着文化认同对单向度主体的摒弃与超越,而且本然体现着多元异质文化共生场域中民族文化认同主体的交互转换。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实固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积累和沉淀,而且是中华民族多元族群共同的精神之源和文化之魂,其并非中华民族构成之任一族群独自的文化积累与价值集聚,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历史生成着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构成,也由此决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一体态式。在现实性上,民族成员的生活展演、主体自觉的教育强化构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固基路径,在现实社会中共同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意义场与实践域。

  民族成员的生活展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达成的根本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共同利益之上的观念意识形态,其实质上整合着多元族群各自的文化智慧并进而凝聚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诉求和价值理念。无论从历史延续抑或当代滋养考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承载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意涵。爱国主义、整体为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合与共等内容的相辅相成与各自独立,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稳定的内容指向。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群体意识与集体主义的结合、“民惟邦本”与“执政为民”、“天人合一”与“科学发展”、“和而不同”与“和谐社会”,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为仅仅容纳正面意义的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步性因素,框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情感、规范、目标为导向,切入民族生存的客观与实际,展现民族发展的血脉与相承,推进中华民族这一特定人群本质力量的群体性集聚。在多元价值的冲突中、在传承相袭的源流里、在现实问题的张力下,在民族成员生活的现实场域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并由此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情感共通和心理自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集中的表达,民族精神在民族成员生活场域中的传承和弘扬是凝聚民族共识并进而推动文化认同实然达致的根本路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创造出来的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18]。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构成体系中,基于国家情感的爱国主义精神、基于整体主义价值观念的集体主义精神、基于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基于伦理秩序的重德精神、基于和谐一致的大同精神等等,从精神本源上彰显着中华民族多元族群整体的爱国向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并由此推动着民族共识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的维系。作为中华文化最深层的诠释,价值理念在民族成员生活场域中的传承和弘扬是汇聚共同价值并由此促进文化认同实然达致的关键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主要价值理念集中映射于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19]210传统伦理道德历来便为维持和规制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和核心规范。回溯历史,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既有其精华构成,也难以避免糟粕内容,但高度表征着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价值意涵的中华传统美德却于时代境遇中更加凸显其积极作用。“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19]3中华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之价值理念的社会体认,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对民族社会秩序和民族主体关系的深层设计和现实规范。民族成员的文化自信源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又赖以其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信奉和遵从。中华传统美德不仅导引且规范着民族社会的发展前行,而且凝聚着多元族群的共通心理意识和共同价值取向。有鉴于此,民族成员在生活场域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实践展演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多元族群的共通意识和共享价值,而且夯实着民族成员的集体心理和整体共识,并由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实达成。

  主体自觉的教育强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实然达致的关键路径,其为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提供群体秩序与道德规范。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目标导引下运用理论和知识对受教者施加影响的主观性活动,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和实施计划。“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其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20]教育不仅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再生产的方式,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个体走向群体的现实途径。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引发的社会转型进程中,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多元价值的冲突愈加激烈,文化虚无的张扬和价值虚无的迷茫愈加严重,也由此更加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以改造,而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变成更好的人。”[21]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理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通过规范社会秩序和规制主体行为并进而推动社会主体养成健全的人格品性和合格的道德品性,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必须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源点,家庭教育在民族成员的性格塑造和品德养成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父母言传身教的启蒙和熏陶、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等等,不仅对民族成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传统文化的保持和道德传统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环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同时,鉴于语言文字和媒体宣传在文化传播和文化普及时代情境中的重要性,也必须给予语言教育和媒体宣传教育以高度重视。“现代民族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政策、正规教育、集体仪式以及大众传媒来整合公民,并确保他们对国家的忠诚。”[22]应在考量实际形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国民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大纲,并充分利用不同教育阵地在不同教育领域实施开展国民语言教育。在信息化引发的媒介化生存场域中,中华优秀传统教育也须加大文化传承教育力度,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传媒载体、融通各种多媒体资源、统筹多方力量,并于此基础之上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教育内容的拓展。凯尔纳曾言,“一种强有力的理论和方法有可能退化,并僵化成教条,因而,只有警觉的批评、开放性、灵活性和允许修正和发展才能防止这种僵化和教条主义。”[23]利用新媒体手段和先进的传播方式充分发挥文化物化载体和文化符号指征的传统价值传承和民族精神培育作用,加强和传播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在社会风范中,弘扬社会美德和家庭道德,积极开展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文化交流和宣传推动活动等等,在创新教育方式和拓展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和当代价值更加得以彰显,并由此在强化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夯实民族成员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精神共识和价值共识。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文化认同表征为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意识的能动过程,由此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不仅指向民族成员基于文化认知与理性研判之上的价值认可与价值抉择,而且指谓基于价值认可与价值抉择之上的归属确证与自觉获得。“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4]作为价值评判与价值抉择的主体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实质承载着民族成员主体意义的自我建构,其必须诉诸民族成员的生活展演和民族主体的自觉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理念在民族成员生活场域中的现实展演和教育强化不仅巩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体动因和价值意旨,而且增强了其实然达致的价值共识和心理自觉。

  参考文献:

  [1]MathewsG.GlobalCultureindividualIdentity[M].Routledge.London,2000∶184.

  [2]舒新城.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004.

  [3]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1-22.

  [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24-125.

  [5]冯天瑜.中华文化词典[K].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

  [6]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8.

  [7]韩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7.

  [8]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50.

  [9]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5.

  [10]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M].沈清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2.

  [11]约瑟夫·拉彼德.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43.

  [12]S.南达.文化人类学[M].刘燕鸣,韩养民,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54.

  [13]SteveSangren.AnthropologyofAnthropology?FurtherReflectionsofReflexivity[J].inAnthropologyToday,2007.vol.23.No.4∶13-16.

  [14]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426.

  [15]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16]A.莱西(ALacey).哲学辞典[K].伦敦:麦克米兰,1986∶113.

  [17]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41.

  [18]张岱年,程易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7.

  [19]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4.

  [21]柏拉图.理想国[M].刘勉,译.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52.

  [22]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M].储建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01.

  [23]道德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63.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责任编辑:宇辉】

篇六: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提升课堂内涵

  弘扬传统文化

  在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突出国学经典的核心作用,提升课堂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学生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积累,启智明理,提高自身文化品味和思想境界。

  标签:课堂内涵

  传统文化

  紧迫性

  措施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建设,加之外来文化的侵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没有了保障。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抓好课堂主阵地,让传统文化充盈课堂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前些年,在所谓“中西结合”思想的引导下,外国文化越来越受到追捧,导致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漠视。从“出国热”到“移民热”,从“英语热”到“美剧热”,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地区出现了许多“裸官”,崇洋之风愈刮愈烈,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错位。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守自身文化底线的基础之上。因此,重视民族的存亡,需要我们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

  弘扬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魂。由于文化的差异,世界上存在多种语言、多种习俗。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一个民族如果切断了文化传承的渠道,最后面临的必然是灭亡。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因为外来文化的同化引起自身文化的消亡。相反,正是由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中华民族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安然无恙,历经五千年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不倒。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的民族精神,如爱国奉献、重礼务实、自立自强、诚实守信、重义轻利、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这些传统美德滋养了中华儿女的心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也是我们一代代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关心培育下一代是利国利民的奠定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国家命运前途。对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的自主性、选择性、主体性、参与性很强。他们总体上具有好学博闻、积极向上的特点,但在他们身上常常表现出积极和消极并存的现象,表现出成才希望和堕落风险同在的情况。有些青少年在不良文化、不良信息的诱惑毒害下走向了堕落以至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弘扬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我们认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课堂。在课堂进行中,要想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性,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更新教育理念,旗帜鲜明地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外来文化正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抢夺阵地,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例如,七夕节斗不过情人节,春节斗不过圣诞节……因此,我们要抓好课堂主阵地,旗帜鲜明地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班会、队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统节日文化等资源的宣传,维护民族文化特色,保护中国文明成果。开发校本教材,讲授传统文化,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二,营造良好氛围,有条不紊地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作。

  作为教育工作者,继承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作为学生,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要熟悉张贴在教室墙壁上的古代名人画像和古典名言警句,利用和课文相关的经典诗文,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更好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三,采取多种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传统文化的创新工作。

  老师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创作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和影像材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和兴趣。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剪纸、素描、书法、喷绘、印刷、雕刻活动中培养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

  学生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平台描绘古典诗文,利用广播创新同学们的原创作品,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利用学习小组,重温古典名著,交流读书心得。举行演讲赛、诵读会,开展征文活动、绘画比赛,在说中感受,在写中领悟,在创新中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美德。

  面对青少年教育工作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我们要借鉴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提升课堂内涵,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充盈课堂教学,在更高起点上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的精华真谛蕴含在现代文化之中,给青少年完整、科学的文化情愫和文化理念。我们要把信义明礼和爱国精神结合起来,把感恩教育和尊老敬贤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起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积极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消除当前文化领域的种种乱象,让中华古老文明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篇七: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和知识系统。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在现阶段开展的德育工作中,应当充分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采取有效措施,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以进一步提高当代学生的道德素质。本文从以下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更好地融汇贯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教育资源

  途径

  德育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概括起来主要有:

  1.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隐含了一层道德规范:就其本身而言,它暗示祖国是道德的标准或价值,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更有益于国家的进步。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

  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必须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2.以德为本的儒家理念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异常注重“德”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将“德”提升到了本体的高度。如孔子曾说:“主忠信,徒义,崇德也。”(《颜渊》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篇)。”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德指个体自我的品质、品德;另一方面,是个体对个体和群体的美德,这就从自我发展的狭窄面扩展到了整个人群和社会,即个人的德和国家的德是一致的。以德为本思想对于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

  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拥有强烈的团结协作意识是成功的必然前提。“一个人无论如何才华横溢,精力充沛也总归是有限的,要想成就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必须唤起别人与自己同行,借助别人的力量达成自己的目标。”

  尊老其实是和爱幼连在一起的,这里的“爱幼”并不只是“爱护幼儿”,而是和尊老相对应的年轻人。尊老爱幼所构成的是一种老人和年轻人相互交融的辩证关系。须知,尊老和爱幼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中,培养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是重中之重,所以正确指引青少年的行为准则。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在各学科尤其是在人文学科中,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有效实现各科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使“为学生发展而教”真正落到实处。例如,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历史学科中蕴藏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政治学科中处处体现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这样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时结合传统文化,会增加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其现实性,激发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动性。也能真正让学生做到“文道统一”。

  2.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吸引力强形成了对人们具有深刻影响的舆论环境。就学校而言,通过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电影、电视等,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和《易中天品三国》等栏目;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定数量的反映历史题材的经典影视剧,如

  《汉武大帝》、《开国大典》等。事实证明,学生观看有关反映传统文化或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3.将传统文化寓于丰富的校园活动中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不仅是靠知识的传播和认识就能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和习惯逐步养成的。因此,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中,学校可以进行丰富完整的校园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寓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中,如可开展如诵读经典名著等、礼仪践行、乐音怡情等活动。学生既喜闻乐见又能广泛参与,既耳濡目染又潜移默化,通过深深体味浓郁的文化气息,最终使文化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和升华。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铸造学生的行为美。

  三、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篇八: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

  作者:刘玲芳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20年第02期

  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的根基,是人的终生发展必备的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养分,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人文素养的培育起关键作用。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见,语文学科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课堂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因此要通过语文课堂教学逐步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民族精神在儿童心里扎根。

  一、创设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环境的熏陶,对语文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园的一景一物,一字一画,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都能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点。为此,我们树立校园处处皆课程的大语文教育观,打造本土民间传统文化龙门农民画特色校道,在教学楼开设了“颂经典”“读名著”“吟古诗”“品书法”四大主题文化廊、传统艺术廊和传统文化知识廊,建设了古人刻苦读书的经典故事书香廊,每间课室都有“读好书,诵经典”专栏,学生时时处处都可接触传统文化,轻吟浅唱,耳濡目染,以隐性语文课程熏陶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二、古诗切入,打开传统文化教育窗口

  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古诗词占了大量篇幅。古诗词是最美的语言,通过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学表达能力;运用联想的方法解读古诗词,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多种形式背诵古诗词,将古诗词运用到生活和写作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运用能力。

  学好古诗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筑牢传统文化根基。古诗词语言精炼,对仗工整,音律和谐,寓意深刻,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被小学生接受。为此,我们以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开展教学研究,每学期安排两次古诗词教学研讨课,探索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研究氛围浓厚。古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注重古诗词的引领作用,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意蕴的同时,以古诗词为突破口,从点到面,辐射

篇九: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础,以五十余年的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在当今“洋节”风靡,而传统文化却逐渐被人们淡忘。清明节还有谁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端午节谁会安静地在家包粽子呢?中秋月圆之夜,又有谁与家人一起惬意地坐在院子中,吃着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传统文化慢慢被人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社会中日益冷清,这些现象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无形的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因子,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与智慧的结晶。

  阳光照透每一颗尘埃,耳边却传来了来自千年前的呼唤。是谁在吟诵:床前明月光的故乡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肠断白濒洲的思念之情;蝶恋花的爱慕之情。

  破茅草屋前的杜甫含泪辛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汩罗江前的屈原“半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郁郁寡欢壮志难酬的心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薪火相传。在当今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与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蕴含着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

  文化是民族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到世界上,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代代相传,保卫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家园!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同学们,《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这些著名的日本动漫你们一定不陌生吧!少女时代,Exo这些韩国著名歌手组合你们一定很熟悉吧!再说到美国的好莱坞影片,贝克汉姆,梅西等运动明星你们也一定耳熟能详吧。丰富多彩的文化构成了这个美丽绚烂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交流的逐渐频繁,外来文化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同学们你们在追逐外来文化的同时,是否忘记了,忘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汉字,忘记了瑰美华丽的诗词歌赋,忘记了古代先贤具有哲理的谆谆教诲。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与为贵,与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与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示。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名族成员的心里纽带,成为振奋名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名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灵起到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也甚少。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于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之争以韩国胜利而告终。为什么韩国人能做到,而我们不能?为什么同以端午文化为源,韩国端午祭有声有色,而我们的端午已经沦落到只剩下一颗粽子呢?

  同学们,挽救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刻不容缓。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雄起的主力军正是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更是作为拥有一腔爱国热血的天一学子的我们。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同时,把有益的外来文化同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世界的未来将由我们缔造,让我们在中华文化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吧!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都是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传统美德。

  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这五千年的延续与发展,我国形成了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民族精神。

  我们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

  中国神话,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也是作为中华民族信奉的图腾,龙身上寄予了美好的品质与神奇的传说。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无论是什么中华文化,我们都应传承下去,从现在开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境界。努力学习优秀文化,传承传统美德。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时间匆匆,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心中的美德。我们要努力,要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要让自己的美德在中华文化中熠熠发光。让我们携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

  学子。敬爱的周总理读书期间,教师问他为什么学习时,周总理的回答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民族英雄气节,无一不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但自清末以来,中国是一个到处被欺侮的国家,中国人更是苦不堪言,被称为“东亚病夫”,受尽了多少屈辱啊!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人受尽了非人的虐待,有苦说不出,有仇报不成,看着那一俱俱冤躯,一条条血河,痛恨、气愤油然而生。心中只有两个字:报仇!南京的与平居民倒下了,但党与人民并没有倒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的祖国终于强大起来了,它就像一头雄狮,怒吼般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茂的精神力量,引导中华民族应付各种挑战,包括天灾人祸,外来侵蚀;适应形势各种变化,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春风里,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r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篇十: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汇报

  四会市城中街道中心小学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我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学期,我们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教育活动,不断改革教育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评价,使中华传统文化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健全组织机构,制定活动方案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这项活动,我校成立了领导活动小组,由祝锦元校长任组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校长李泉芳、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吴肖芬副组长。德育处、教导处主任、语文教研组老师为组员,全体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包括经费的落实;分管教导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活动方案的起草;教导处负责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语文教研组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活动;德育处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二、以校园文化作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的理论支持。为了更好地让全校师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包括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经典名著、书法字画、民族服饰、传统节日、成语谚语等,内容丰富多彩。我校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张贴在橱窗、走廊、楼层等位置,让学生每天都可以看到,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主题是弘扬国学,分别是爱国情怀篇、勤奋治学篇、道德修养篇,我校的校训是:言行立品、玉琢成器。同时我校在操场还挂上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扬我国人精神等标语,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氛围。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确保教学效果

  课题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校根据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每周一课时。

  1、建设师资队伍:我校将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授课教师进行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邀请名家到校讲课,努力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加强校本培训和区域间的交流,提高师资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影响学生。学校派老师参加肇庆市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到德庆孔子中学参观学习、到大旺观摩、到端州区听课等,让骨干教师指导该项活动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做到有教师、有课时、有经费。

  2、选好用好教材:

  学校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体系,各年级开展以下课程: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孝经》,四年级学习《大学》,五年级学习《中庸》,六年级学习《论语》。本学期,我校以学习《弟子规》为主,每位学生会背诵,并理解《弟子规》的内在意义。

  我校结合教材和校本教材进行教育。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我校根据传统文化选编的校本教材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教材。

  3、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子课题《在读写训练中弘扬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结合阅读和习作,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弘扬传统文化。

  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文化内涵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1、全校诵读《弟子规》活动:我校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安排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全校利用品德课继续诵读、巩固学习,使每位同学都能熟练背诵。学校每一节的语文科,安排学生进行课前3分钟经

  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校内向校外延伸,课后由学生家长督促检查学生在家背诵《弟子规》的情况。在2013年6月5日,学校举行的《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研究》成果展中,学校举行千人诵读《弟子规》的活动,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2、《爱我中华经典》诵唱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很多的唐诗宋词被编写成旋律优美的歌曲,学校德育处通过多次的筛选,确定了一些学生熟悉、容易学会的歌曲,先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全校一起学习,然后利用每天的中午静校时间反复播放,现在全校师生都会唱《读唐诗》、《春晓》、《经典唐诗联唱》等歌曲。今学期,我校还举行了《爱我中华经典》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3、举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唐诗宋词,经典名句,配上图画,设计手抄报。学校对本次手抄报进行评奖,并将优先的作品进行展览。

  4.完善和编印好校本教材(一)——《爱我中华文化》:学校将学生的诗歌成果收集,编成诗歌成果集《七彩的梦》。

  5.诵读之星、写字之星评选活动:为了鼓励学生读好经典诗文、写好汉字,学校举行诵读之星、写字之星评选活动,对诵读之星、写字之星进行表彰、奖励。

  6、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向善,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要求学生在

  家庭、学校、社会中,从小事做起,学善、从善、扬善,培养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7、传统文化主题板报评比:2013年11月全校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板报评比,进一步深化教育活动。

  8、2013年11月15日参加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四会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排练以孝道为中心的舞蹈《今天是你的生日》获得金奖,同时代表四会市参加肇庆市第二件舞蹈节获得一等奖。

  8、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文艺汇演:2013年12月11日,为了全面展示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全校进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文艺汇演,全体师生参与,有集体节目、个人节目,汇演节目形式多样,气氛非常活跃。

  五、今学期活动设想

  1、读书活动:结合学校“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阅读中华优秀经典。

  2、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学校申报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的有机整合》,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3、优质课评比:学校在5月份举行传统文化优质课评比活动。

  4、传统文化长廊:学校根据校园的情况,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将学校的文化长廊改建成传统文化长廊。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中,我校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经验,但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些措施还不够落实,教育的形式还可以更多样

  化。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努力,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推荐访问:筑牢传统文化主阵地 传统文化 主阵地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