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18篇)

时间:2022-11-27 21:3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18篇)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时下,“中国特色”已经不再是个陌生的概念,它丰富的含义涵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1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18篇)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时下,“中国特色”已经不再是个陌生的概念,它丰富的含义涵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然就实质而言,“中国特色”更是深刻层次的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化诠释。文化是一种精神,有了文化才有了在此之上衍生的众多现象和科学的分支。“管理不只是工具、技术、方法,它也是一种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眼光拓展到了中华文明之外的西方文明。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科学过程中,理性和科学的力量让我们惊讶的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在自身传统文化中重新寻找丰富的智力资源。现代管理也是如此,经历过引进和应用苏联、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后,逐渐出现了对于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基于自身文化价值下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探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在管理思想上的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生存的土地上经过长期发展过程形成和积淀下来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源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历史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智慧积累。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正是在这片沃土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她的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1)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统一性和多样性。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众多民族共同生存在一起,文化丰富多彩。在中央集权下区域文化差异明显,官方文化的大一统并没有抹杀民间地方差异文化的共存。

  厚古薄今,重延续轻进步,具有长期连续性。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治乱交替,往复循环。一个封建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制度层面限于修补而没有根本突破和改革。

  现世主义精神突出。中国文化重人文轻宗教,讲实用轻思辩,以人伦关系为终极关怀,具有强烈的现世主义精神。

  重群体轻个体,重伦理轻自然。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家庭的概念深厚,但社会概念几乎缺失。伦理关系受到普遍重视,而个人价值却严重忽视。

  重和谐轻效益。中国古代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人都重视整个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注重道德的建立,效益意识淡薄。

  2)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上的“末”,其特点无不透露着中国文化投射的背影。考察几乎所有的管理思想大体体现在治国、齐家、格物之上,思想家们也试图将其管理理念落实到治国方略、齐家的具体实践中,具有强烈的时代和社会色彩。

  “以人为本”思想占主导地位,重视道德建设。中国古代重视人、人性,重视对人的价值探求。统治者或具体管理者在管理国家和社会时十分注意对人和人性的塑造,“爱人贵民”,人本思想在社会中有着核心意义。

  重农抑商的固国思想明显。在技术和科学有限的条件下,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统治者及其管理者对于农业的关注远过于商业和手工业,基本上管理的运用都具体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上。

  浓厚的情义价值观。中国古人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古代社会看重“理”,有理就要重情重义。

  注重“和”而求同的价值尺度。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是中国古代乃至今天所追求的目标,“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判断事物、处理事物时,“和”就是其根本的价值准绳。“和气生财”就是社会生活的写照。

  3)

  中国古代主要管理思想比较

  思想派代表人物

  基本思手段方法

  终极目标

  别

  想

  儒家

  孔子

  “仁”

  礼治、德政

  至善

  孟子

  “礼”

  尽心、知性、知天

  天人合一

  荀子

  能群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

  道

  无为

  小国寡民

  庄子

  齐物

  逍遥自得

  自适其适

  墨家

  墨子

  尚同

  兼爱

  非攻

  天下兼相爱

  天下治

  法家

  兵家

  管仲

  商鞅、申不害

  韩非子

  孙武

  孙膑

  精气说

  自然

  采众家长

  唯物主义

  辨证思想

  法治、礼法相辅、利天下治

  义

  术治

  法、术、势相结合

  “五事”、“七计”

  得理

  因形势而变化

  天下平

  虽然各个学派在基本思想和具体方式方法上不是完全相同,各有区别,但是基本上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现代管理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1)

  官僚制度下的官本位思想在管理者思想中仍占重要成分

  中国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惯例,作为社会管理者,古代社会主要限于政府从事政府管理和地方管理的官员。官僚思想、官本位思想是基于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上的社会封建等级差别而形成的。这种思想影响至今,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在很多地方仍是官僚制度,虽然我们也在学习西方的管理体制,但与西方的科层制度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现代的官僚制度是由封建社会的皇帝之下的朋党派别演变为代议民主权力下的利益核心主体下的体系网络。管理者权力来自于民主原则下的公众的赋予,而当权管理者在不同的权力等级不同层次下分别属于不同的枝干体系,从而形成网络。

  这对管理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久而久之使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人拥有比掌握技术或贸易商业的人在社会地位上有明显差别。这使富人阶层在经济上拥有巨大的财富时寻求方向趋向于政治社会地位。官本位的熏陶使中国人也许并不在乎为官之实而在为管之名。所谓“红顶商人”也源于经济在权力庇护下其利益保障程度和风险程度与普通商人有天壤之别。官本位思想使社会人对于管理者角色的认识局限于权力的诉求,而忽视真正管理运行的过程和管理实践的功能的发挥。

  同时,中国管理也受到“和”的影响,管理活动中往往各“和”实“同”,奏的是“和”曲却唱“同一首歌”。在具体决策中,个人无法对抗集体强权,个

  人影响和行为容易困于集体内部,而组织外部趋于同一个声音。领导者容易沦落为集体意志的代表而已,从而其行为仅通过象征意义起到表率的形象作用。

  2)人际关系在管理活动中凸显作用明显

  中国社会是个熟人的社会,很多管理也是如此,于是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了管理的重要方面。熟人与熟人之间,大多是有着某种血缘、业缘等背景确立的关系,这种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来自于相处或通过相处的人的了解和熟悉,是通过个人在群体中的受到的共鸣度表现出来的。西方管理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西方社会是个陌生人的社会,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与人的沟通是基于平等、信用下的契约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有以数字或文字方式记录下的信用和关系档案。而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成为正式制度背后的一个纽带在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一个人在组织中与上级、同僚、下级关系相处的融洽程度是其在组织中地位的象征。许多管理者思想先进,能力非凡,却在管理中无法发挥其卓越的才华,个人在管理活动的能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上的制约。

  同西方活动的外部表现一样,西方发达国家的诚信也是在技术条件下可数字量化说明的档案或其他方式的记录。公信力对于管理的成败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自古就提倡诚信,但中国管理或者说中国人的信用是没有技术因素在其中的,人际关系交往中,讲诚信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品格和道德水平。个人人格魅力对于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是组织的无形资产。组织的团结和组织中人的力量的凝聚靠的就是有个人道德魅力的领导或领导层通过人之性的微妙张力而作用的结果。中国人的管理活动,人际关系的力量有时能起到比制度规范与物质奖惩更大的作用,表扬一个人或在团体中认同肯定一个人所起到的示范力量在调动个人和他人积极性上相当有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下意识里成为管理过程中努力营造和被管理者努力追求的方向。

  3)隐性规则(潜规则)成为正式制度规则背后的双刃剑

  中国历代统治者中几乎都设立了幕府,供养一大批幕僚。这些幕僚在统治者背后起到了左右局面的作用。幕僚在统治者管理国家和社会中出谋划策,对管理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解,反馈给统治者。虽然他们不是真正的管理活动的决策、实践者,但他们的智慧似乎贯穿与管理过程之中,甚至有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代替了决策者,成为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的内宫也成了统治者向外“暗示”的窗口,什么事情和看法是不能让大臣知道且不能公开表露的,什么事情和看法是要让大臣知道但不能公开说的,于是就必须有一个途径,既把意思传递出去又不伤面子,这就只有通过身边的内臣。外面的情况也可以传递进来,自己的意思也能传达下去,一举两得。但就是这样,作为信息的唯一获得者,收集、传达、分析等角色集于一身,作为管理者的统治者信息出现不对称。

  问题从内部产生最容易发现也危害最大。中国社会在正式制度之后总会有一些隐性规则,这些规则是人人知晓,不言而喻,但并不一定在制度层面得到明确体现。而且这些规则出现也来自于组织内部,从而向外部拓展的。比如在古代人才选拔上,统治者和地方管理者真正能做到知人善任的很少,读书人入仕后,升迁录用很大程度上在关系和背景的支持。普通人很容易看到经常进入人们视野的必将成为实际的权力者或即将成为管理者。示之——告之——合理之,通过广泛的舆论声势使在一定范围成为公众所知晓的中心角色,然后由合法的程序公开使之合理化,使之必然。

  4)人治在某种情况下代替了制治

  西方管理活动不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企业组织均是制度建设比较健全的条件下的程序化实施过程,而中国社会的管理活动人的因素在有的时候却代替了制度因素。西方管理的制度或者规范是人与人之间契约共同决定并高于自然人之上,制度治理最大的特点是对于受约束的任何人都是平等看待的。中国的管理活动,法律、政策、决定的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意志的制约。人治的思想源于官本位思想,源于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权利和地位的忽视,源于产权制度的缺失。管理者,特别是组织主要的领导者,对于自身的管理权力所得来源不清楚。位子等于权力,而不知道位子只是组织公共权力的代表行使。中国管理者容易把自己的管理权力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西方委托——代理的关系。这样一来,个人权力极易扩张到外部,以至制度约束的无法控制。制度无法控制人,相反人却容易凌驾于制度之上,成为制度上的利益享有者。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和人之间的重视远胜过对社会和非家庭组织的重视,道德人的建设使社会倾向于向人和人性的高尚寻求。自古,有着较强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平的统治者或管理实践者受到的评价是很高,在普通民众心里,好的管理就是“修己安人”,就是靠自我道德的树立,是社会模范表率。个人不容易树立权威,但一旦树立了权威也是很难改变和打破。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人治有其可能并且其建立的管理和治理模式很难被动摇。制度因人而设,也因人而异,因人而变,人治就极其在某些时候代替制治或使制度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归纳中国管理活动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是为了更好的区分西方管理与中国社会的不同,也是为了更好的使中国管理不只是生搬硬套西方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更是为了有利发挥传统文化功能在实际管理中的合理运用,使中国管理更适宜中国的政府、企业和社会。

  三.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现代管理

  充分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深刻把握文化中促进管理发展和进步的因子。文化是深藏在社会发展底层血液中的力量,并非暴露地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现代管理活动,特别是在人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的现代民主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认识和了解管理活动背后的文化意识的存在,有助于管理的科学和有效。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人的管理上有着很高的境界,现代西方管理注重理性和科学,注重技术性的因素在管理中的运用,而中国文化中则蕴藏着深刻的管理哲学,比如儒家的“仁、礼”和“德政”,在塑造人和人性上有着丰富的诠释。如何把握中国文化血脉里天然的管理因子,使其在新时期继续有效于现代管理,是我们要做好的第一步。

  管理实践中重视组织文化营造和弘扬。文化是一种软的生产力,好的组织文化对现代组织生存、发展、巩固、壮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组织文化是组织管理中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传统组织中,比如小的企业和团体中,可能还没有形成或确立。但当企业或其他组织发展壮大之后,组织结构的增大,人员的增加,管理网络的形成,管理模式的成型等出现,组织的继续发展就要求组织追求自身价值的确立和目标的修正。组织文化是一个实体区别与其他的标志,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组织的制度规范,组织的管理方式都是组织文化的内容。中国的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求同”、“重人”的特点,这也是在中国文化下与西方企业组织的差异。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独特的组织文化,使其在组织成员中形成认同和共同维护,是现代企业走向成熟的必要建设。

  管理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挖掘组织里外的人力资源。中国文化强调人的价值,中国的管理也必须认识到在这种文化下管理的核心也要关注人。

  个人在群体中,个人能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是要体现在管理实际的活动中的。好的企业是让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和运用,让普通的员工尽职尽责得到进步和学习的机会。虽然管理是为了追求效益最大花和资源最合理配置,但人是组织中最宝贵最丰富最有价值的资源。管理应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最后的归宿,实现组织和个人的最优化组合和发展。西方管理越来越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网罗人才同时也注意在组织内部培养和发掘人才,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自古就不缺人才,缺少的是发现和培养的机制和环境。在传统文化下,封建的人才观是我们应该抛弃和反思的,我们的管理也应该在人上下功夫。

  合理嫁接西方管理科学手段和方法,使其在中国文化土壤下中国化。西方现代管理发展了一百多年,其理论体系和实践较为发达。但西方管理毕竟根植于西方文化,完全引进和应用反而会水土不服,效果大打折扣。五千多年文化的孕育虽然使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包容宽厚的品格,但是并不是对于所有外来的东西都容纳和接受。也许西方管理并没有受到抵制的引用,但其效果决非同其发祥的文化土壤上一样。这是文化对于差异的隐性排斥,我们可以用西方的管理理论,甚至管理手段方法都照搬照抄,但我们在推行中却无法避免中国社会中对于其消极的接受和使用。合理的将西方的管理嫁接到中国管理中,也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不断比较融合,不断综合分析,不断从中国文化里发现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西方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手段可以在微观的管理领域发挥其作用,而中国传统的管理和中国文化则对于宏观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我们能看到在有些地方中国古代的管理也有与西方管理科学的相似之处,中国文化中重视关系,重视由于各种因“缘”而结成的小团体或组织,西方科学管理中同样发现了在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作用。在东西方有异曲同工之妙处,东西方不同文化下的管理思想的整合就出现了交集,而这些相交汇的地方正是可以合理发挥运用的。

  现代化到今天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仍是在不断开放中学习,仍是在探索并急切的运用西方理论和技术,这样的态度容易使我们忽视甚至完全没有考虑到自身文化的存在。转过身我们会发现,在我们不断象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反倒迷失了回去的道路,反倒对于自身存在其中的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变得模糊和片面。中国的管理何尝不是如此,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无可厚非是现代化的产物,并且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文化的根基发生了改变,对他的认识却没有转化到这个文化氛围中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依然作用的情形,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调整了一个新的视角后,我们对于西方管理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合理运用于实践。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其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其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具体技术层面上的局限和制约。现代社会必然要以一些历史的代价来完成它自身在现代化过程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在当代的意义也许还待人们继续发现和探索。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创造了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人会凭借其智慧在现代化过程,尤其是在现代管理上有更大的创造!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时下,“中国特色”已经不再是个陌生的概念,它丰富的含义涵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然就实质而言,“中国特色”更是深刻层次的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化诠释。文化是一种精神,有了文化才有了在此之上衍生的众多现象和科学的分支。“管理不只是工具、技术、方法,它也是一种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眼光拓展到了中华文明之外的西方文明。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科学过程中,理性和科学的力量让我们惊讶的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在自身传统文化中重新寻找丰富的智力资源。现代管理也是如此,经历过引进和应用苏联、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后,逐渐出现了对于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基于自身文化价值下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探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在管理思想上的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生存的土地上经过长期发展过程形成和积淀下来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源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历史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智慧积累。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正是在这片沃土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她的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1)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统一性和多样性。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众多民族共同生存在一起,文化丰富多彩。在中央集权下区域文化差异明显,官方文化的大一统并没有抹杀民间地方差异文化的共存。

  厚古薄今,重延续轻进步,具有长期连续性。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治乱交替,往复循环。一个封建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制度层面限于修补而没有根本突破和改革。

  现世主义精神突出。中国文化重人文轻宗教,讲实用轻思辩,以人伦关系为终极关怀,具有强烈的现世主义精神。

  重群体轻个体,重伦理轻自然。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家庭的概念深厚,但社会概念几乎缺失。伦理关系受到普遍重视,而个人价值却严重忽视。

  重和谐轻效益。中国古代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人都重视整个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注重道德的建立,效益意识淡薄。

  2)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上的“末”,其特点无不透露着中国文化投射的背影。考察几乎所有的管理思想大体体现在治国、齐家、格物之上,思想家们也试图将其管理理念落实到治国方略、齐家的具体实践中,具有强烈的时代和社会色彩。

  “以人为本”思想占主导地位,重视道德建设。中国古代重视人、人性,重视对人的价值探求。统治者或具体管理者在管理国家和社会时十分注意对人和人性的塑造,“爱人贵民”,人本思想在社会中有着核心意义。

  重农抑商的固国思想明显。在技术和科学有限的条件下,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统治者及其管理者对于农业的关注远过于商业和手工业,基本上管理的运用都具体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上。

  浓厚的情义价值观。中国古人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古代社会看重“理”,有理就要重情重义。

  1/5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注重“和”而求同的价值尺度。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是中国古代乃至今天所追求的目标,“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判断事物、处理事物时,“和”就是其根本的价值准绳。“和气生财”就是社会生活的写照。

  3)

  中国古代主要管理思想比较

  思想派代表人物

  基本思手段方法

  终极目标

  别

  想

  儒家

  孔子

  “仁”

  礼治、德政

  至善

  孟子

  “礼”

  尽心、知性、知天

  天人合一

  荀子

  能群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

  道

  无为

  小国寡民

  庄子

  齐物

  逍遥自得

  自适其适

  墨家

  墨子

  尚同

  兼爱

  非攻

  天下兼相爱

  天下治

  法家

  兵家

  管仲

  商鞅、申不害

  韩非子

  孙武

  孙膑

  精气说

  自然

  采众家长

  唯物主义

  辨证思想

  法治、礼法相辅、利天下治

  义

  术治

  法、术、势相结合

  “五事”、“七计”

  得理

  因形势而变化

  天下平

  虽然各个学派在基本思想和具体方式方法上不是完全相同,各有区别,但是基本上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现代管理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1)

  官僚制度下的官本位思想在管理者思想中仍占重要成分

  中国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惯例,作为社会管理者,古代社会主要限于政府从事政府管理和地方管理的官员。官僚思想、官本位思想是基于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上的社会封建等级差别而形成的。这种思想影响至今,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在很多地方仍是官僚制度,虽然我们也在学习西方的管理体制,但与西方的科层制度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现代的官僚制度是由封建社会的皇帝之下的朋党派别演变为代议民主权力下的利益核心主体下的体系网络。管理者权力来自于民主原则下的公众的赋予,而当权管理者在不同的权力等级不同层次下分别属于不同的枝干体系,从而形成网络。

  这对管理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久而久之使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人拥有比掌握技术或贸易商业的人在社会地位上有明显差别。这使富人阶层在经济上拥有巨大的财富时寻求方向趋向于政治社会地位。官本位的熏陶使中国人也许并不在乎为官之实而在为管之名。所谓“红顶商人”也源于经济在权力庇护下其利益保障程度和风险程度与普通商人有天壤之别。官本位思想使社会人对于管理者角色的认识局限于权力的诉求,而忽视真正管理运行的过程和管理实践的功能的发挥。

  同时,中国管理也受到“和”的影响,管理活动中往往各“和”实“同”,奏的是“和”曲却唱“同一首歌”。在具体决策中,个人无法对抗集体强权,个2/5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人影响和行为容易困于集体内部,而组织外部趋于同一个声音。领导者容易沦落为集体意志的代表而已,从而其行为仅通过象征意义起到表率的形象作用。

  2)人际关系在管理活动中凸显作用明显

  中国社会是个熟人的社会,很多管理也是如此,于是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了管理的重要方面。熟人与熟人之间,大多是有着某种血缘、业缘等背景确立的关系,这种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来自于相处或通过相处的人的了解和熟悉,是通过个人在群体中的受到的共鸣度表现出来的。西方管理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西方社会是个陌生人的社会,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与人的沟通是基于平等、信用下的契约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有以数字或文字方式记录下的信用和关系档案。而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成为正式制度背后的一个纽带在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一个人在组织中与上级、同僚、下级关系相处的融洽程度是其在组织中地位的象征。许多管理者思想先进,能力非凡,却在管理中无法发挥其卓越的才华,个人在管理活动的能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上的制约。

  同西方活动的外部表现一样,西方发达国家的诚信也是在技术条件下可数字量化说明的档案或其他方式的记录。公信力对于管理的成败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自古就提倡诚信,但中国管理或者说中国人的信用是没有技术因素在其中的,人际关系交往中,讲诚信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品格和道德水平。个人人格魅力对于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是组织的无形资产。组织的团结和组织中人的力量的凝聚靠的就是有个人道德魅力的领导或领导层通过人之性的微妙张力而作用的结果。中国人的管理活动,人际关系的力量有时能起到比制度规范与物质奖惩更大的作用,表扬一个人或在团体中认同肯定一个人所起到的示范力量在调动个人和他人积极性上相当有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下意识里成为管理过程中努力营造和被管理者努力追求的方向。

  3)隐性规则(潜规则)成为正式制度规则背后的双刃剑

  中国历代统治者中几乎都设立了幕府,供养一大批幕僚。这些幕僚在统治者背后起到了左右局面的作用。幕僚在统治者管理国家和社会中出谋划策,对管理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解,反馈给统治者。虽然他们不是真正的管理活动的决策、实践者,但他们的智慧似乎贯穿与管理过程之中,甚至有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代替了决策者,成为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的内宫也成了统治者向外“暗示”的窗口,什么事情和看法是不能让大臣知道且不能公开表露的,什么事情和看法是要让大臣知道但不能公开说的,于是就必须有一个途径,既把意思传递出去又不伤面子,这就只有通过身边的内臣。外面的情况也可以传递进来,自己的意思也能传达下去,一举两得。但就是这样,作为信息的唯一获得者,收集、传达、分析等角色集于一身,作为管理者的统治者信息出现不对称。

  问题从内部产生最容易发现也危害最大。中国社会在正式制度之后总会有一些隐性规则,这些规则是人人知晓,不言而喻,但并不一定在制度层面得到明确体现。而且这些规则出现也来自于组织内部,从而向外部拓展的。比如在古代人才选拔上,统治者和地方管理者真正能做到知人善任的很少,读书人入仕后,升迁录用很大程度上在关系和背景的支持。普通人很容易看到经常进入人们视野的必将成为实际的权力者或即将成为管理者。示之——告之——合理之,通过广泛的舆论声势使在一定范围成为公众所知晓的中心角色,然后由合法的程序公开使之合理化,使之必然。

  4)人治在某种情况下代替了制治

  3/5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西方管理活动不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企业组织均是制度建设比较健全的条件下的程序化实施过程,而中国社会的管理活动人的因素在有的时候却代替了制度因素。西方管理的制度或者规范是人与人之间契约共同决定并高于自然人之上,制度治理最大的特点是对于受约束的任何人都是平等看待的。中国的管理活动,法律、政策、决定的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意志的制约。人治的思想源于官本位思想,源于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权利和地位的忽视,源于产权制度的缺失。管理者,特别是组织主要的领导者,对于自身的管理权力所得来源不清楚。位子等于权力,而不知道位子只是组织公共权力的代表行使。中国管理者容易把自己的管理权力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西方委托——代理的关系。这样一来,个人权力极易扩张到外部,以至制度约束的无法控制。制度无法控制人,相反人却容易凌驾于制度之上,成为制度上的利益享有者。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和人之间的重视远胜过对社会和非家庭组织的重视,道德人的建设使社会倾向于向人和人性的高尚寻求。自古,有着较强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平的统治者或管理实践者受到的评价是很高,在普通民众心里,好的管理就是“修己安人”,就是靠自我道德的树立,是社会模范表率。个人不容易树立权威,但一旦树立了权威也是很难改变和打破。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人治有其可能并且其建立的管理和治理模式很难被动摇。制度因人而设,也因人而异,因人而变,人治就极其在某些时候代替制治或使制度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归纳中国管理活动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是为了更好的区分西方管理与中国社会的不同,也是为了更好的使中国管理不只是生搬硬套西方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更是为了有利发挥传统文化功能在实际管理中的合理运用,使中国管理更适宜中国的政府、企业和社会。

  三.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现代管理

  充分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深刻把握文化中促进管理发展和进步的因子。文化是深藏在社会发展底层血液中的力量,并非暴露地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现代管理活动,特别是在人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的现代民主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认识和了解管理活动背后的文化意识的存在,有助于管理的科学和有效。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人的管理上有着很高的境界,现代西方管理注重理性和科学,注重技术性的因素在管理中的运用,而中国文化中则蕴藏着深刻的管理哲学,比如儒家的“仁、礼”和“德政”,在塑造人和人性上有着丰富的诠释。如何把握中国文化血脉里天然的管理因子,使其在新时期继续有效于现代管理,是我们要做好的第一步。

  管理实践中重视组织文化营造和弘扬。文化是一种软的生产力,好的组织文化对现代组织生存、发展、巩固、壮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组织文化是组织管理中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传统组织中,比如小的企业和团体中,可能还没有形成或确立。但当企业或其他组织发展壮大之后,组织结构的增大,人员的增加,管理网络的形成,管理模式的成型等出现,组织的继续发展就要求组织追求自身价值的确立和目标的修正。组织文化是一个实体区别与其他的标志,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组织的制度规范,组织的管理方式都是组织文化的内容。中国的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求同”、“重人”的特点,这也是在中国文化下与西方企业组织的差异。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独特的组织文化,使其在组织成员中形成认同和共同维护,是现代企业走向成熟的必要建设。

  管理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挖掘组织里外的人力资源。中国文化强调人的价值,中国的管理也必须认识到在这种文化下管理的核心也要关注人。4/5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个人在群体中,个人能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是要体现在管理实际的活动中的。好的企业是让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和运用,让普通的员工尽职尽责得到进步和学习的机会。虽然管理是为了追求效益最大花和资源最合理配置,但人是组织中最宝贵最丰富最有价值的资源。管理应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最后的归宿,实现组织和个人的最优化组合和发展。西方管理越来越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网罗人才同时也注意在组织内部培养和发掘人才,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自古就不缺人才,缺少的是发现和培养的机制和环境。在传统文化下,封建的人才观是我们应该抛弃和反思的,我们的管理也应该在人上下功夫。

  合理嫁接西方管理科学手段和方法,使其在中国文化土壤下中国化。西方现代管理发展了一百多年,其理论体系和实践较为发达。但西方管理毕竟根植于西方文化,完全引进和应用反而会水土不服,效果大打折扣。五千多年文化的孕育虽然使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包容宽厚的品格,但是并不是对于所有外来的东西都容纳和接受。也许西方管理并没有受到抵制的引用,但其效果决非同其发祥的文化土壤上一样。这是文化对于差异的隐性排斥,我们可以用西方的管理理论,甚至管理手段方法都照搬照抄,但我们在推行中却无法避免中国社会中对于其消极的接受和使用。合理的将西方的管理嫁接到中国管理中,也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不断比较融合,不断综合分析,不断从中国文化里发现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西方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手段可以在微观的管理领域发挥其作用,而中国传统的管理和中国文化则对于宏观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我们能看到在有些地方中国古代的管理也有与西方管理科学的相似之处,中国文化中重视关系,重视由于各种因“缘”而结成的小团体或组织,西方科学管理中同样发现了在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作用。在东西方有异曲同工之妙处,东西方不同文化下的管理思想的整合就出现了交集,而这些相交汇的地方正是可以合理发挥运用的。

  现代化到今天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仍是在不断开放中学习,仍是在探索并急切的运用西方理论和技术,这样的态度容易使我们忽视甚至完全没有考虑到自身文化的存在。转过身我们会发现,在我们不断象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反倒迷失了回去的道路,反倒对于自身存在其中的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变得模糊和片面。中国的管理何尝不是如此,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无可厚非是现代化的产物,并且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文化的根基发生了改变,对他的认识却没有转化到这个文化氛围中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依然作用的情形,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调整了一个新的视角后,我们对于西方管理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合理运用于实践。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其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其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具体技术层面上的局限和制约。现代社会必然要以一些历史的代价来完成它自身在现代化过程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在当代的意义也许还待人们继续发现和探索。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创造了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人会凭借其智慧在现代化过程,尤其是在现代管理上有更大的创造!

  5/5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葆活力与发展,这是由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规律与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其中的一些管理思想哲理深邃,永世传承。本文拟重点介绍儒、兵、道、法四大家的管理思想,萃其精华,以对现代社会生活有所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管理思想;

  借鉴

  1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绝,是由其自身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所具备的时代特点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文化为主体,并吸收了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是既恬静、和平又积极进取的文化,而包容、承顺则成了此种文化的核心特征。也正因为中华文化能够承顺前代、包容外来,所以她才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衰。在这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管理思想便是一朵晶莹剔透、翻滚涤荡的浪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总起来说分两大类。其中一类属于宏观管理的治国学。所谓的治国学就是探讨治国方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终极目标,因此其中也就不乏关于探讨治国方略的思想。这些治国思想虽然在传统社会中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却指导中国历代统治者完成了诸多辉煌的治国实践。从西周时期的“成康之治”

  到汉代的“文景之治”,从唐代的“贞观之治”

  到清代的“康乾盛世”,中国传统的治国管理思想无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妙用;另一类是治生学,就是探讨人生哲理、修身养性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家立业乃至治国平天下,没有好的修养是办不到的。因此说: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可见治生学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从教派、学派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又主要体现在儒、兵、道、法四大家的文化当中。

  2儒家管理思想的借鉴。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中讲“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体现在管理思想上便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治人”。儒家思想把生产管理的主体———人,推到管理的前沿,符合现代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要点。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是《论语》,共20篇,492章,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其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直到“新文化运动”

  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在中国封建社会,孔学占统治地位两千余年,已充分说明孔孟之道管理思想的魅力。中国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标榜说:

  “吾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足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当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孔子的管理思想再度被人们所重视。日本工业之父涩泽容一的起家就靠“《论语》加算盘”,已故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也是靠《论语》来管理并发展企业的。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完全可以继承发扬《论语》中的思想精华。《论语》中的管理思想的要点有如下几点:

  2.1“和为贵”

  的思想。

  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

  “和”

  就是和气、合作、和睦、和谐。强调“和”

  就是强调对人际关系的调整。我国历来把天时、地利、人和当作事业成功的三要素,而在三要素中人和为上。对于治生来说,和气生财。在一个企业中只有做到“和”,讲团结、讲协作才能使上下级之间关系顺畅,平级之间不互相掣肘,共同努力,创造利润,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治国来讲,和能兴邦,只有建设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理顺公务员、人民和人民代表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一国安居乐业,国富民强。

  2.2“中庸”

  的思想。

  中就是正,庸就是融合。中庸讲得是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不是和稀泥。任何矛盾都有两个对立面,但两个对立面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解决矛盾就是把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中正确的东西提炼出来,并将其融合在一起,使事情得到一个较为圆满地解决方式。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管理中,过于偏执是最简单、甚至是最愚蠢的做法,往往会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而如果能“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找到事物之间联系的统一的方面并将其融合,则有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德治”

  的思想。

  孔子在《论语》中讲: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意思是“统治者要以道德来治理政事、教化万民,就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固定的方位,群星都会环绕在他的周围”。在管理问题上,不论哪种模式,就其本质而言,都可归入文化和制度的范畴,这是两条基本的管理路线。道德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上游,法制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下游。二者一上一下、一软一硬、刚柔相济不可偏废。而德治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的提出,始于孔子。无论是什么团体,他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较团体成员更为高尚的道德水准,只有如此才能赢得下属的爱戴,其政令的实施也才能更加通畅。所谓“政者正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修己以安百姓”

  就是这个道理。

  2.4“礼治”

  的思想。

  儒家学说以“仁”

  为最高的思想境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即所谓的“克己复礼以为仁”。在具体做法上要求不同的人都要立足自己的角色说话,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也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是这个道理。在一个团体中各级管理者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都履行着各自的责任,有的需要统观全局,有的需要独挡一面,有的需要具体执行。处于不同位置的管理者,充当的角色不一样,但都要按照他们各自的“礼”

  来行事。只有这样,这个团体才能为着一个共同目标,井然有序地安排各项工作,坚决彻底地执行每项任务。

  3兵家管理思想的借鉴。

  兵家文化在中国起源于春秋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代表作是《孙子兵法》。该著作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后被吴王阖闾拜为上将,率军伐楚,大获全胜。《孙子兵法》在军事上的贡献世界各国是公认的,可与二千二百年后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相媲美。军事离不开管理,管理又可从军事中借鉴宝贵的经验,在我国以《孙子兵法》

  为代表的兵家文化内涵了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

  3.1不战而胜的思想。

  《孙子兵法》说: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是:

  “百战百胜不算最高明的,不经过战争而使人屈服才是最高明的。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制胜,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制胜,再次是动用武力来制胜,而强攻敌人防守最坚固的地方则是最下策”。作为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目标,不能强攻硬取,在制定一项工作计划时,要先进行成本和利润分析,看看所得到的产出是不是能够补偿成本获得利润,否则便得不偿失了。在进行成本利润分析之后,还要寻求一种最节约、最有效的方法去完成任务,蛮干必然付出较高的代价,不会获得较高的回报率。

  3.2重视战前筹划的思想。

  兵家提出“庙算”

  的思想,所谓: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这就是强调在战前要进行周密的谋划和详尽

  的部署。

  谋划越周密,部署越详尽,则胜利的把握越大。

  作为国家或企业在推行一项政策前也要进行周密的谋划和部署,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管理者就可以运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和网络信息技术对一项政策的实施进行沙盘推演,或者模拟实验,从而预先估计政策实施所带来的效果,并提出修正意见,改进政策措施。

  3.3分级管理管理思想。

  兵家提出“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就是说对于一个庞大的团体进行管理首先要进行分级,增加管理层级,缩小管理范围,使之符合有效管理的实际要求。管理层级也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管理信息的有效传达;

  管理层级又不能过少,否则又会使管理者管理的范围过大,超出其自身能力的要求。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分级,再庞大的团体管理起来也能得心应手,运作自如。

  3.4因变制胜的思想。

  兵家主张“因变制胜”。《孙子兵法》说: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转化者,谓之神。”

  意思是军事就像水流一样没有固定的模式,能够根据敌方的情形变化而变化的才能叫做用兵如神。山间的溪水缓缓流淌,经过一个狭长的地带,它就变得狭长,而经过一个开阔的地带,它就变得开阔。一泓清水,用一个圆形的容器去盛它,它就是圆形的,用一个方形的容器去装它,它又变成方形。因此,管理行为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陈规,只要能够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改变管理策略,最终完成管理的目标就是成功。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要能够根据现实情况的改变来改变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在现代管理经济学中,这种变化的管理策略的制定和执行称之为动态博弈。

  4道家管理思想的借鉴。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人。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的史官,职位低微,但却能看到周朝收藏的许多文献,这对老子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子的唯一著作是《道德经》,也称《老子》,只有5000多字,但言简意赅、观点明确、论证严谨。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涉及管理原则、管理环境、管理策略和管理者自身修养等多个方面,其中“无为而治”

  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4.1“效法自然、无为而治”

  的管理原则。

  老子主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种观点反映了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道”

  即规律,而规律又是来源于自然的。管理者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以自然规律为基本原则,制定管理方法和策略,以完成管理目标。而要遵循自然规律就必须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涉,于是老子又提出了“无为而治”

  的原则。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通过“无为无不为”、“必先为而后至于无为”

  的方法,以期实现“明刑至于无刑,明赏至于无赏,百职不戒而举,万事不劳而成”

  的最终目标。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求管理者不要过多地干涉被管理者的行为,只给被管理者营造一种规范,使被管理者在规范之中自由行事,这样才能发挥管理的最高效率。在市场经济改革当中,政府便应当成为一个无为的管理者,不去直接干涉企业和消费者等市场主体的生产消费行为,而是通过制定法律制度的方式营造一个和谐、有序、顺畅的市场秩序,并辅之以税收、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的各项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市场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宏观调控。只有这样市场的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生产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4.2创造清静安定的管理环境。

  老子主张: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为管理工作创造一个清静的管理环境。如果在管理环境中充满了嘈杂的噪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必将影响决策;

  另外,如果在管理环境中充斥着个人的主观欲望,而缺少清静的理性思考,那也必将使管理策略的制定失去方向。因此,管理者要想创造一个清静的管理环境,必须要减少外界事物的干扰。所谓“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弱其志,强其骨;

  虚其心,实其腹。”

  通过减少人们过分的主观欲望,来净化管理环境。

  4.3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的辩证管理策略。

  老子的思想中包含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他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并由此提出了后发制人,柔弱胜刚强的辩证管理策略。老子认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说明物极必反,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是水滴石穿,能够不动声色,击穿顽石的东西又非水莫属。事物发展到极点后必然要向对立面转化,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地变换管理策略和方法,以退为进、以弱胜强、后发制胜。

  4.4管理者谦恭、温和的修养。

  老子对管理者的个人修养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不敢为天下先”、“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要求管理者居上谦下,时时处下、事事居后,不要让自己高高在上,而应永远谦恭、温和像山谷、大海一样容纳万物,从而获得被管理者的爱戴和尊敬,使其政令能够得到顺利地贯彻实施。

  5法家管理思想的借鉴。

  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后经演变形成体系。法家坚持以法为中心,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主张“尚法不尚贤”,认为管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健全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年韩国的贵族,著有《韩非子》一书,现存五十五篇。韩非总结前代法家思想实践,提出了完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管理理论,对于现代管理也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

  5.1法、术、势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韩非之前商鞅强调“以法治国”;

  申不害强调“以术统臣”;

  慎到强调“以势驭民”。所谓“法”

  就是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

  所谓“术”

  就是权术,也就是管理者的管理技巧;

  所谓“势”

  就是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韩非子认为,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管理者要依靠自身所拥有的权力制定规章制度,如果没有背后的权力,规章制度就不会真正生效。在规章制度颁布以后,还要运用一定的管理技巧去引导被管理者遵照规章制度办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迅捷高效的管理。

  5.2重利富国的经济管理思想。

  法家的经济管理思想重法而不重德,重利而不重义。韩非认为,只有规章制度确定下来不再变动,人们的利益划分才能明确,权责才能清晰,监督才会有效,人们才会有更高的热情去创造经济效益。只有人民百姓富裕了国家才会富强。

  5.3“法治”

  优于“人治”。

  韩非在论证“法治”

  优于“人治”

  时,举传说中舜的例子。舜事必躬亲,亲自解决民间的田界纠纷和捕鱼纠纷,花了三年时间纠正了三项错误。韩非认为此法不可取,“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

  也就是说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现实中的错误是无限的,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纠正错误中去,就不可能使天下绝大

  多数的错误都得到纠正。

  作为一名有效率的管理者则应当制定法规并公之于众,违者依法纠正,管理工作就方便多了。

  5.4法规应当公开、平等。

  韩非子还主张管理法规应当公开、平等。即实行“明法”、“一法”

  原则。“明法”

  就是“著之于版图,布之于百姓。”

  使整个管理范围皆知。“一法”

  即人人都得守法,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任何法外特权。“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各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不能游离于法规之外。

  6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管理思想更是灿若群星,不经过系统地研究和探索无法一一摘取。在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面前,任何一名学者都不得不肃然起敬,研究起来也应本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严谨态度,从而继承先贤绝学,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为现代社会管理服务。本文仅从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中的某些侧面以管窥豹,以期抛砖引玉尔。

  参考文献:

  [1]

  冯达甫。

  老子注释[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01[2]

  金池。

  论语新译[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09[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孙子兵法[M]。

  北京:中华书局,2005-01[4]

  陈奇猷。

  韩非子新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

篇四: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摘

  要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开展的今天,国外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应在广泛吸取各种有益文明成果的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于企业管理当中,构建具有和谐精神的企业文化,对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吸引力,树立良好形象,不断开展壮大。

  关键词:企业管理;传统文化;运用

  可修编

  -

  .

  目

  录

  第一章

  中华传统文化概述…………………………………………11.1中华传统文化涵……………………………………………………………11.2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1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企业管理思想……………………32.1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32.2佛家精神与企业管理…………………………………………………………42.3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6第三章

  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83.1中庸之道——现代企业定位的基准…………………………………………83.2刚柔并济——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83.3和气生财——现代企业旺盛的法宝…………………………………………93.4外圆方——现代企业对外的形象…………………………………………93.5正己正人——现代企业指挥的令牌

  ………………………………………103.6自强不息——现代企业开展的动力

  ………………………………………1.

  word.zl

  -

  .

  在整个社会经济开展的进程中,文化和管理渐渐相互渗透、融合,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是文化的产儿。传统文化是前人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磨砺出来的,其中也许有许多已不适应现代的社会,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智慧却闪耀着永恒的光华。传统文化是前世所留下的瑰宝,不容抛弃。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核〞,对促进我国管理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章

  中华传统文化概述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芒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

  1.1中华传统文化涵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聚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1.2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

  历史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鲜明的整体性

  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穿,相互影响。整体性把握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出色人物都是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树的文化全才。例如世界级文化大师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政治管理经历以及艺术、体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技艺。孔子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全面开展、多才多艺的伟大人物。作为出色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孔子对于音乐等艺术领域、射御之类技能甚至烹饪与服饰的原那么等,都曾提出过非常精妙的见解。

  1.2.2强烈的时代性

  强烈的时代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衍变.

  word.zl

  -

  .

  的过程。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变易的对立统一开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例如,被视为“国粹〞的京剧实际上是一门非常“年青〞的艺术,它的真正成熟距今不过百年上下。自宋代以来,主导戏曲舞台的艺术形式曾发生过屡次重大繁荣。然而,这种变革并非脱离历史的独立创造,而是继往开来,在吸收过去遗产的根底上加以创新。尽管许多旧的形式已随着历史变迁而失去生命力,但却可以通过改造,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继续开展。

  1.2.3突出的地域性

  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局部时间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场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承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创造、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奉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

  word.zl

  -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企业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开展。

  2.1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

  儒家文化的中心:“仁〞。

  何为“仁〞?仁是“二个人〞,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如何协调好的意思,要协调好关系,就需要人的修养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儒家从仁展开,有“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具体容。

  仁有什么用呢?“仁者爱人〞。现代企业都懂得一个道理: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竞争。对于人才的重视、引进和培养,各企业费尽心思。但是人才真的像商品买进即可吗?否!人是活的,是有腿可以走的。企业就是找到了适宜的人才,想要留住也并不容易。那么,儒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2.1.1留人在于留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纵观儒家思想,其对于人心的向背十分关注。儒家总结出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要得人心,就是要以德服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君王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使用的手段是“德主刑辅〞,因此,可以推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能够稳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许正是统治者使用了这个正确的方针和手段。现在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不注重心服,采取的方式、方法往往是压服,这是留住人才的大忌。压服的结果常常是“口服心不服〞,最后往往是“压而不服〞,这为企业今后的开展埋下了相当大的隐患。

  2.1.2克己复礼

  制度只有自觉服从才能产生最大效用,“克己复礼〞。在儒家的思想中,有一个字很重要,那就是“礼〞,礼就是规矩,中国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企业来说,工作秩序的维持需要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再好的制度也会与个人利益相冲突,因为制度是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而不是为了某一个人。那么,儒家怎么来服从这个“礼〞呢?儒家提倡“克己复礼〞,而且唯此为大。要克己,不从自己的利益出.

  word.zl

  -

  .

  发,不是简单的事情。列宁曾经说过:如果违背了人们的利益,就是几何公理也会受到挑战。因此,人并不是都那么完美的,需要心的自我改造和修炼。儒家把这个提得很高,认为:人要是能够有这种心的修养,能够“正心〞,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开展,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容实际上在现代企业文化建立中也很受重视,企业文化的基石就是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是要植入每个员工心之中并得到真正认同的!企业管理者完全可以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从企业员工心认同方面下工夫,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植入每个员工的心中。

  2.1.3构建和谐

  儒家文化是一种“和〞文化,讲究中庸、融合、谦和等等。儒家从人和人的相处,找到一个“仁〞,再从“仁〞开展到“和〞,就是要人们不要无谓的争斗,不要搞耗。和为贵,已经成为儒家的符号。“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那么。儒家已经注意到在阶级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因为有上下贵贱之分,相处中必然有不和谐的音符,如果就此争斗不休,那么将永无宁日。一些企业已经非常重视和正在研究、利用儒家的这个思想,出现了“三和治企〞的观点,这“三和〞就是“人和、物和、利和〞。“人和〞就是企业中的员工要关系融合、身心和谐的开展。“物和〞就是企业生产的开展要和环境相结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利和〞是说企业之间有竞争,更有合作,要树立双赢、多赢的思想,最终达成共赢。

  2.2佛家精神与企业管理

  佛家精神的核心:“空〞。

  “空〞是佛家常说的东西,有一首禅语诗,可谓路人皆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家的洒脱确实够水平!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是否也需要洒脱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这种佛家的洒脱更有其深意,是哲学上的否认之否认原理对事物看得更透彻根底上的洒脱。那么如何对待佛家的“空〞,企业管理中又如何借鉴佛家的思想观点呢?

  2.2.1禅定

  禅定,又名三昧。所谓: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禅定,就是止观,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禅定是指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定,专注一境。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场,而到至静,才能到达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然而坐禅要进入禅定的境界,也必须要具备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各种障碍。

  .

  word.zl

  -

  .

  定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在茫茫商海里,真是诱惑多多。每个人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遇到利诱却常常就有人失去了理智。学禅的人定力会高,这是因为去除私心的缘故。因此,佛家的禅定与企业家的自身修养是殊途同归。假设是一家企业的当家人能做到禅定,谋而后定。那么,这家企业将会少去许多危机。

  2.2.2舍得

  “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佛经?了凡四训?,在传入中国后,迅速与中国传统的老庄道学思想相互融会,成为“禅〞的一种哲理。“舍得〞这个词,现在一般都是连用,简单的意思就是奉献掉。可是这个词其实是两个词,“舍〞和“得〞。为什么两个词成了一个词了呢?“舍〞是献出,“得〞是得到,想要得到,就要先付出,而付出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一种得到!佛家说:“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任何事情有舍必有得,有得也必有舍。如果你过于迷恋现有的,过于依赖现有的,就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竞争力。作为企业来说,对有员工本钱问题,对外有社会责任

  问题,如果一个企业对部员工的待遇百般苛扣,对外部的社会责任千般推卸,那么可想而知,这个企业不会有良好的声誉和向心力。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从中吸取养分,悟出一些道理,对于国家新制定的劳动合同法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舍得,是一种精神;舍得,是一种领悟;舍得,是一种成熟;舍得,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境界;舍得,又何尝不是企业的一种境界呢!

  2.2.3老实守信

  曾看到电影里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和尚被逼问说出秘密的时候,他先是双手合十,高诵佛号,然后慢慢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确实,佛家十分讲究诚信。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无奸不商〞,好似经商办企业就全都不讲诚信,其实这是对企业的错误看法。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信誉的企业一定是不会长久的。从根本上讲,企业还真是“无信无以立命〞呢!佛家讲诚信还有一个支撑,那就是“报应〞。佛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主席还加上了句“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哲学,不要以为世界上的人都是傻子,都是可骗的。做企业的人不明白这一点是做不好的,骗人的事情只要人家发觉了,事情就败露了;事情败露了,企业的声誉就完蛋了。俗话说:“假设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做了骗人的事情,想要人家不知道,那是一种梦想。从骗人的动机出发,到事情的败露,再到害己的结果出来,这是一种循环。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循环,所以佛家总结为“报应〞。当然,这种循环是一.

  word.zl

  -

  .

  个过程,是过程就会有一个时间段,所以短期可能会因为骗人的“造假〞而获得肥厚的“利润〞,但是这一定是无法长远的。

  从佛家的洒脱到佛家成就的品格,不难看出,做企业和做人一样,要讲品格〔企业叫品牌〕、讲信誉才会有好结果。

  2.3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道家思想的精华:“无〞。

  在中国,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观点,几乎是人人皆知。道家的“无为〞的第一层意思是:不妄为、不乱来。道家追求的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管理上,那就是要求管理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社会开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而且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工作,那就是“无为〞。人们总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过去我们国家就搞过大跃进,结果呢?还是“人算不如天算〞,违背自然规律当然要承受教训。“无为〞的第二层意思与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原话为:“但凡现实的东西都是符合理性的〞〕。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开展都会遵循一定的法那么,而随着这个法那么,万事万物的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所以,老子要强调“无为〞,目的是“无不为〞,只有在你真正找到规律之后,你才可能无不为。那么,如何在企业管理当中借鉴道家的思想呢?

  2.3.1制度的制定——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并非不治,而是顺其事物开展的客观规律,不对其横加干预,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企业的管理需要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而管理制度与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现状和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制定制度犹如国家制定法律,切忌朝令夕改。要想制定的制度有一个长期的稳定性,那就要深思熟虑,不能想起什么是什么。对一个方面的管理出一个制度,可能很容易,但是这会产生一个密合问题,制度和制度之间,涉及的管理容和以前其它的管理容和方式之间,有没有问题呢?在没有对整个系统和格局考虑周全的根底上就出手,那往往会产生“抓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因此,要善用道家的“无为〞观点,在管理框架上作调整时,更是要慎之又慎。

  2.3.2改革、改制——治大国如烹小鲜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具体到治国,有一种具体的做法,那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大国如烹小鲜〞原文为“治大国,假设烹小鲜〞。这是老子的一句话,出自?.

  word.zl

  -

  .

  道德经?第六十章。关于这句话的意思,解释很多,其中一种为:小鲜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过来、翻过去,就会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国也不能来回折腾。这种解释虽然接近本意,但还没讲到“妙〞处。懂得烹饪的人都知道,烹饪技术的核心局部,就是掌握火候。而小鲜,又是各种烹饪材料中最为娇嫩的,更要细心伺候。所以,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道家的这种思想观点曾经为汉朝的辉煌和强盛奠定了根底。现在企业集团经常喜欢对下属企业进展改革改制,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上级指令〕,有些却是自己的主动行为。上级指令这里不作讨论,因为没有讨论的余地;自己主动行为,就要考虑周全。现实情况是,一些被改制、改革的企业成了上面权力人物利益和权力再分配的牺牲品,企业改制没有使企业得到应有的开展。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每个企业都会存在自身的弱点,当一种力量强力参加后,其自身弱点也在缺少制约,爆发出一种破坏力,使得整个系统管理的链条发生了断裂,此时,原来的系统破坏,而新的良性系统又不能很快建立,这样,不好的结果就出现了。这类现象非常值得深思。如果真的想把企业搞好,那就应该借鉴道家的观点,“如烹小鲜〞,不要随便起意就弄;企业集团就是对下属企业进展改制、改革,在操作时也不要“一刀切〞地简单设定一个时间点,因为各企业的“火候〞时间不同,你“一刀切〞,怎么可能整好呢!

  2.3.3对待人事——水至清那么无鱼,人至察那么无徒

  “水至清那么无鱼,人至察那么无徒〞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格言,见于?大戴礼记·子问入宫篇?。“水至清那么无鱼〞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人至察那么无徒〞,察,就是苛察;徒,即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这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差异。

  企业管理千头万绪,要想一下子什么都管好,那是太乐观的想法。俗话说:“事要一件件的干,饭要一口口的吃〞。考虑到管理力量和管理本钱的问题,管理需要突出重点,不然什么都下手,可能什么都管不好。因此,在一些客观存在的小问题方面,管理者的忍耐也是需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智假设愚〞的境界。古人总结的“水至清那么无鱼,人至察那么无徒〞是非常有道理的,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贵在引导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如果管理者不能造就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而是“锱铢必较〞,始终“眼里容不得沙子〞,那么在大局观上就会有问题。作为管理者,可以追求完美,但是理想中的完美和现实中的缺憾,总是存在的。

  .

  word.zl

  -

  .

  第三章

  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子兵法?等书。可以说,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及其富有个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开展,引起了人们的一番思考。所以,在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构建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个迫切的也是必然要完成历史性课题。我们应该从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功经历中得出一个根本结论:我国的管理者们不应该单纯的照抄照搬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应该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核〞有机地契合起来,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3.1中庸之道——现代企业定位的基准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的思想已浸透于中华民族文化肌体的每一个毛孔和细胞。

  孔子的思想方法论也就是平常说的“中庸〞,“中庸〞涵十分广泛,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是它主要的容。

  “中庸〞

  思想的核心是在成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世“执中〞,“用中〞,这并不是主观地排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有“两端〞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孔子还认为“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中庸〞载“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思想里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人学特质,“人〞一直是孔子思考和关心的对象

  ,“中庸〞思想对现代人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朋友、同事、异性交往等关系中有着积极地作用。“中庸〞思想以“〞为做人做事的准那么,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以“诚

  〞为重。在为人处事中,到达

  “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也正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和谐〞。所以“中庸〞不但不是老古董

  ,也不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反过来,“中庸〞之道,既是为人处事的根本方法,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开展的辩证思路,企业管理定位的根底基准。

  3.2刚柔并济——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

  .

  word.zl

  -

  .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过程,一直提倡“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其精华是为人处事随和谦让,当刚那么刚,当让那么让,绝不是匹夫之勇,这是一种心胸豁达的思想境界。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太过锋利的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那么马到成功。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一些企业以严厉的制度约束员工,将罚款视为最重要的管理手段,而忽略了教育鼓励作用。在管理过程中人性化欠缺,经常将违章行为的原因归结到员工自身素质的不高,而无视从管理组自身寻找原因。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为企业带来无形之中的损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刚性的制度约束员工,以柔性化的手段化解员工与企业间的矛盾,建立一套科学性、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古人云:“矫矫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所以为人处事,最好是“刚柔并济〞这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个人与个人之间如此,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如此,柔是自然之道,柔也是养身之道,柔还是治世之道。由此可见,刚柔相济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3和气生财——现代企业旺盛的法宝

  现代国际学术公认,最提倡和谐的古代圣贤是孔子,孔子擅长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展研究运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和气生财〞关键是一个“和〞字,必须强调,“和〞的重要性决不仅仅表现于能够生财,而是渗透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纵览古今,但凡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中国历史上的蔺相如,为了社稷久安,三让廉颇,终使廉颇心悦诚服,著名京剧?将相和?所反映的就是他们的故事。千百年一直被世人称道。

  商场上的和还有得与失之意。利是前提,得失是目标。在和的前提下双赢才是好生意,单赢的生意无法长久,无法壮大。单赢是短和,是假和,是外表的和,是伪装的和,这种类型的和眼前虽是赢了,从本质上看是彻底的输了,输在诚信,输在德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和谐将成为现代企业旺盛的法宝。

  3.4外圆方——现代企业对外的形象

  “取象于钱,外圆方〞古钱币的圆形方孔,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人处事,就要像这.

  word.zl

  -

  .

  铜钱一样,把“方〞和“圆〞结合起来:“边缘要圆活,要能随机而变,但“孔〞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那么。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事的锦囊。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职场、还是在生活中,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做到性格灵活,随“方〞就“圆〞,采取外“圆〞“方〞的处事策略,软硬兼施

  ,能“方〞能“圆〞,“方圆〞有度,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方圆〞兼顾,注意交往中的细节,把握好拒绝别人的“方圆〞技巧,“方〞中有“圆〞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方〞是人格的独立,“方〞是情操的独守,“方〞是自我价值的完善实现,“方〞是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棱角清楚,代表着踏实稳重,坚决执着,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态度。

  “方圆之大,之大〞,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做到这一点,你会觉得游刃有余,工作起来也会轻松自信。企业能做到“外圆方〞,就能把良好的对外形象变成高知名度的无形资产。

  3.5正己正人——现代企业指挥的令牌

  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就是很好的例证。

  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仁。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试问如果企业的领导层都不正,那么如何能领到好企业在破涛汹涌的商海中前行,俗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到自己都管不好自己谈何去管理下面的人。所以企业的领到人应该先端正自身,这样说出去的话才会有人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尽心上?〕。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那么,率先垂,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足以成为现代企业领导号令企业的权威令牌。

  3.6自强不息——现代企业开展的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易传?讲“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

  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的人生态.

  word.zl

  -

  .

  度,他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不息,积极有为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谚,那么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正是这种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对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

  .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开展,从而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变成推动现代企业开展的动力源泉。

  .

  word.zl

篇五: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你工作与生活管理的启示

  中国文化向来是很繁荣的,并且越到后来越繁荣昌盛。我们读中国文化史,读到宋,读到明,内容就多了起来。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绫罗绸缎,都多了起来。城市大了,买卖多了,技艺提高了,人变得聪明了。出版业相当发达,作书、读书的人空前的多。宋明理学讲了好多道理,知识分子写了好多诗文,官家编修了好多书籍,和尚道士盖了好多庙宇。但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一来,大宋王朝就把脖子缩了进去,将半个疆土弄丢了。到蒙古人一来,另一半也弄丢了。大明王朝开始时也够“大”的,但就是骨架不硬朗,李自成一搅和,就把它搅和得散了架。接着满族人入关,不仅李自成没做成皇帝,连明朝人很引以为自豪的“江山”又一次叫人夺了去。这究竟为什么呢?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因为那文化的“肉”不少,“血”也不少,就是没“骨骼”。清王朝在文化上亦不能说不繁荣,但那时的士大夫谁不明白,自己的君已被推翻,自己的国已被消灭,自己又没有岳飞的勇敢,没有文天祥的骨气,时过境迁,只好在异族的政权下苟且偷生了。

  “五四”新文化起来了。它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但是,“新文化”也是要有花有叶、有血有肉的。花的美、叶的鲜、血的红、肉的嫩,向来是为中国人所喜爱的,而干枯的骨、直硬的干,当然不像花和叶、血和肉那么讨人喜欢。新文化搞来搞去,多数人还是愿作花作叶,作血作肉,不愿作骨。“五四”以后,专注于中国文化的骨骼的,当然要首推鲁迅。他是治疗中国文化软骨病的专家。他的话说得不如别人的好听,不如别人的温润,但却比别人的更深入骨髓。直至现在,很多人还是不那么喜欢他。

  这些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好了解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引导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篇六: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

  【摘要】项目管理是从国外引进的管理文化,但是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同样在不断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在学习、总结传统文化内核与国外管理文化中的精髓相结合,在推进项目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精神,无疑会很好地推进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项目管理中的“和谐”文化。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传统文化与项目管理的冲突,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与项目管理的联系,并且介绍了传统文化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最后说明了民族特色的项目管理体系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传统文化

  项目管理

  联系

  应用

  融合

  【Abstract】Projectmanagementisthemanagementculturefromabroad,butwiththeconcretepracticeofChinaintheprocess,alsocontinuetolearnin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nutrition,learning,culture,summedupthetraditionalmanagementcultureinthecoreandessenceofforeigncombinationinadvancingtheprojectmanagementprocess,agoodcombinationifyoucancarrythespiritoftraditionalculture,nodoubtthatwoulddowelltopromotethefurtherdevelopmentofprojectmanagement,andspeedupthe"harmonious"culture.Moststudiesarebasedontheconflictbetweentraditionalcultureandprojectmanagement.Thisarticledescribesthetiesoftraditionalcultureandprojectmanagement,anddescribesthetraditionalcultureintheapplicationofprojectmanagement,throughthese,andfinallyshowstheethniccharacteristicsofprojectmanagementsystemformationprocess.

  【KeyWords】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

  ProjectManagement

  Contact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无论是从上古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还是三皇五帝的传说,还是先秦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再到后来的魏晋玄学、唐诗宋词、琴棋书画、宋明理学、明清小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现代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的管理技术,出现很晚,至今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但在西方已经形成了较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发展也如火如荼。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项目管理,一个古,一个今;一个讲抽象的文化,一个讲具体的管理技术,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这里相提并论,岂不是有些牵强附会?其实不然,在现代项目管理的实践和工作方法中,到处都存留着传统文化的影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早已渗透、进入项目管理实践的各个环节。比如说,我们在进行项目决策、选择项目时,人们经常会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是孟子说的,作为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夫子的儒家学说;在做项目计划时,我们会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国是一个讲究计划的民族,有个成语叫做未雨绸缪,《孙子兵法》中说“谋定而后动”;为了使项目计划得以完全地实现,团队成员应该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老子的观点;在项目风险发生之前,我们就要识别它、评估它、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或者防止它发生,或者在它发生后有效地应对,以减少风险给项目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此所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也是道家老子的思想;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中标了,与对方有机会一起共事做项目,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缘分------这是佛家的思想,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隋唐时自印度传入中国,到今天为止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冲突和问题,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会秉承求同存异、息事宁人的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是儒家的思想“和为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中国传统文化与项目管理的联系

  《周易》中有记载: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定大业。《易经》的观念可以概括为六个数字:123580.1.1“1---太极概念”

  现代人习惯,将单纯的阴阳鱼图称之为“太极图”,将附带八卦符号的阴阳鱼图称之为“太极八卦图”。何谓太极?“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指的是宇宙演生阶段中阴阳尚未分化的最初形式。故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阴阳鱼形环转相抱的太极图,并不是用来表达太极形象的图,倒是其原名“天地自然之图”(表达阴阳二气自然流转)比较贴切;而想要表达太极形象,一个空空如也的灰色圆形似乎就足够了。在项目管理中,与之相关的理念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一个项目还是几个相关的项目,都

  会要求有一个决策者,即项目经理。

  1.2“2---阴阳观念”

  所谓“2”,指的就是阴阳观念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在太极图中,黑白两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的部分表示阴的能量,白的部分表示阳的能量。在项目管理中,相应的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阳的能量可以表示为管理的硬性因素,通常可以是管理的过程、框架与体系等,例如IPMA、PMI、OGC、SEI以及P2M等。也可以是指管理的技术、流程、方法与工具,方法工具一般可以包括EV、Pert、甘特图、风险分析技术等。阴的能量可以表示为管理的软性因素,管理的软性因素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行为能力对管理者素质的影响,这里的行为能力指的是心理、文化、哲学与环境等因素;第二部分是领导力与团队激励等;第三部分是沟通能力、领导情商等。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寓意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在项目管理中也是如此,阴阳和合即代表管理的硬性因素与软性因素的有机补充,两者分别单独作用可能发挥的效用不是太大,需要综合作用。

  1.3“3---天地人合一”

  孔子认为:“唯天之大,唯尧则之”,孟子提出“天”是“莫之为而为”的客观必然性,对于这种必然性,人只能“顺天”而不能“逆天”,只能“行其所无事也”,即顺其自然。《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战略领导力

  即宇宙万物都以“自然”为其本性,外在力量

  (天)

  和主观动机,都不能改变其运行规律。据此老子

  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这里的“无为”

  行为领导力

  并非不为,而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即

  (人)

  顺应自然,严格按客观世界的规律办事,不要

  妄为、乱为,从而达到“无不为,则无不治”、“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实现“无不治”、“无不为”、“有益”、“无败”的满意管理结果。

  专业领导力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顺应

  (地)

  自然,顺势而为,天人合一。

  项目管理中同样存在着这种思想,罗德尼-特纳在描述领导力梯度矩阵时就强调了战略领导力、专业领导力、行为领导力的统一。

  1.4“5---事物属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5”可以代表五种人格属性---仁义礼智信。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

  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杂质,故而真实可靠。

  在现代项管理中,“5”可以代表事物的五种属性---金木水火土。项目的属性也可以与之一一对应,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项目目标的确定性、项目组织的灵活性与开放性、项目的一次性以及活动的整体性。

  1.5“8---时位管理”

  刚健

  “8”指时位管理,蕴藏着深刻的时位思想,体现的是企业项目领导人在特定“时位”洞察企

  业内外环境变化规律与发展走向的能力。八卦

  喜悦

  成长

  可以象征企业项目的八种状态。“八”的变化艺术

  贵在:择“时”明“道”优“术”。所谓择“时”

  就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做事,进行项目的管理。

  风价正如我们所知,现代项目管理是通过计划、组

  险

  值

  织、协调、跟踪、控制、领导、沟通等管理的技

  术和诸如WBS、CPM、EV、PROJECT

  SOFTWARE这样的专业工具,提供给我们一种

  动荡

  停止

  有效完成任务的方法,即项目做事之术。对于一

  个项目来说,完成的方法可能有很多,传统文化

  柔顺

  要求我们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完成它,即是所谓的优“术”。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道理?道路?门道?规律?原则?好像都是,好像又都不是,总归不是歪门邪道。我觉得所谓的“道”,应该是比“术”更高一个层次,是能够驾驭“术”的理论之类的。

  1.6“0---无极理念”

  “0”是指无极管理,是管理的高层境界。何为无极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应用无极原理来对企业的、宏观经济体的经营、决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来进行管理的简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极理念蕴含有:无为而治、不战而胜、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福慧双修,转识成智等等的思维。在西方的项目管理理念中也蕴含有这类的思想:例外管理、成为高瞻远瞩的公司、利用之上的追求、无边界整合、创新管理模式之类的。

  2.中国传统文化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可能是业主,也可能是承包商,也可能是工人,在本文的叙述中,假如我们从承包商的角度出发,承包商通常处于管理主要矛盾中的次要地位,所以在项目管理中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业主、对现场分承包商、施工现场工人,分别采取“弱”、“和”、“激”的方式进行管理。

  2.1“弱”

  项目的合同无论如何公平,承包商都有一些受制约的地方,且在国外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法律、规则等需要借助业主的独特地位来解决,所以采取放低自己的身段,事事都是学习的态度,争取业主帮助。老子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就是说在讲斗智,讲战略与谋略,不能一味地与业主争执,那样对于完成项目并不一定有好处,但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前提下,争取我们的目标却更加有力。

  在项目管理中,应该讲一些策略,对于强势的业主,尽量展示我自己的弱势,我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帮助,同时及时呼应业主的要求,“示之以弱而迎之以

  刚”,时刻牢记自己干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完成项目,得到企业的利益。

  2.2“和”

  以海外工程为例,有一个案例讲述的就是在西班牙施工,当地的分承包商很多,总承包商抓住一个“和”字,我们是外国人,要得到他们的帮助。一次赶上了西方的一个非常大的节日,但是对于中国人不过这个节日,想要使用吊车,也提前给吊车租赁公司发去了传真,可是这个节日对当地人来说太重要,吊车租赁公司的老板亲自到项目上说明这个节日有多重要,很难安排司机上班,如果我们确实因为时间排不开,需要加班的话,他将找一个平日里表现最不好的人安排上班,而且结果就是这个人肯定不来上班,节日之后我们抱怨的话,他就把那个人开除也算是给我们一个交代了,绕这么大个圈子,得到的结果还是没有吊车上班。我最后以“和”为贵,告诉他我不忍心因为我们的原因使他失去一个好员工,我放弃了在节日用吊车的计划,重新安排工作。这件事使我们的中国工人与当地吊车司机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融洽,吊车使用效率提高,试想,如果当时坚持要用吊车的话,也许整个吊车公司的司机都会对我们的工作持抵触情绪,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还有一次与当地的一家运输承包商谈判,合同价格从早谈到晚,最后差5欧元的差价就是不能达成共识,各持己见。为什么要保证这5欧元在自己的一方?那个承包商说:“你们是总承包商,这点小钱还这么争取”。于是告诉他:“是啊,5欧元对你们是不多,但是对于我们这就相当于50元的人民币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上千次的车辆运输,所以还是你们让了这个小数字吧”。最后,我们得到了他们那5欧元的让步还有这之后的5000到10000欧元的费用。

  2.3“激”

  中国人到国外参加工程项目的工作很多,但是真正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并不多。一般情况是到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施工,所以从项目一开始要紧紧抓住项目的特点,基本上一个月要与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一次谈话,从国内农民工的现状、个人的发展、大家对农民工的认识等多个方面交谈,激励大家在西班牙项目展示中国人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礼仪之邦的文明素养,在人格上培养这些工人的“平等、尊严”意识,虽然大家从事不同的工作,但是人格上是平等的,要

  保持自己的尊严,不是你的拳头比谁硬,你的身体比别人的强壮,而是从你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一个有良好素质的工人,中国工人。大家都在尽力维护的形象,展示自己最光辉的一面,把项目建设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工程那才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愿。因此,从项目开始到结束基本上没有打架斗殴的现象,也没有罢工的事情发生,充分展示了中国工人的优良素质。

  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的融合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现管理的艺术,不断地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相互融合、提高,以传统文化促进项目管理的人性化、规范化,项目经理要时时刻刻地学习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宁静致远,宁静恬淡地观察项目内外的人与事。“致虚极,守静笃”,抛开一切杂念,个人的或社会和自然的,心中只有一个项目的最终目标,那么这个项目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完美的。

  3.1总体基本思路

  建造民族特色的项目管理体系的关键输入因素:

  易经

  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道家

  禅宗

  PMI、PMBOK、ProgramManagement

  以PMI为代表的现代西方项目OGCPRINCE2、MSP、P3O、MOR管理体系思想及框架标准

  IPMA、ICB3.0等

  第一阶段: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现代非线性科学的思想

  第二阶段:耗散结构、协同学、突变论

  第三阶段:混沌、分形、孤立波

  建造民族特色的项目管理体系的关键输出包括:

  ①中期目标---在特定的项目管理方面加入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关键因素;

  ②长期目标---构造及优化具有民族特色项目管理体系及标准

  3.2总体研究路线设想

  中国文化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象思维系统软性因素哲学思维民族特色项目管理体系研究方法

  工具流程

  实践总结长期影响西方文化理念及研究体系软性因素硬性因素现代西方管理框架

  3.3有民族特色的项目管理体系构想

  现代项目管理框架

  中国文化理念

  项目管理哲学层面

  ?

  象思维

  PMI管理标准

  ?

  认识论

  ?

  易经思想

  项目群管理

  ?

  价值管理

  项目组合管理

  项目管理战略层面

  PMBOK

  核心价值观

  ?

  战略定制

  组织成熟度模型

  ?

  天地人三?

  商业模型

  位一体

  项目管理执行层面

  ?

  顺天应人,SEI?

  项目组合管理

  保和太和

  能力成熟度模型

  ?

  项目群管理

  ?

  自强不息,?

  项目管理

  厚德载物

  OGC战略实践

  ?

  对立统一

  项目环境—软性因素

  ?

  直觉思维

  ?

  商业市场环境

  ?

  整体思维

  ?

  领导力、沟通能力

  ?

  刚柔并济

  ?

  人员绩效管理

  IPMA管理实践

  ?

  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根植于西方管理学,有很多管理理论值得学习,但是东西方文化属于不同的体系,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项目管理要进行本土化的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蕴涵着深刻的管理思想。以上探讨还只是理论框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立升,颜炳正编.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陈启智主编.儒学与全球化.济南:齐鲁书社,2004[3]周红,成虎.基于中国传统的项目管理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06[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梁晋权.传统文化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四川建材.2010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篇七: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李晓蕾,甘素芳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20年第2期

  李晓蕾,甘素芳

  摘

  要:在新时期社会治理中,“软实力”“文化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如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不仅仅能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同时对于“软实力”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开平市赤坎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在运营中紧密依托赤坎镇“碉楼文化”,通过积极挖掘“碉楼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新时代中的意义,进一步实现了“以文载治”的目的和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治理;功能和作用

  开平市地处珠三角西南部,以碉楼而闻名。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起初主要是为了抵御匪患以及防止自然灾害的影响。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批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自从2018年江门市第六届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在开平市赤坎镇正式落地以来,项目在社会服务和社区治理中紧密结合碉楼文化,积极挖掘碉楼文化的内涵,并且将其与现代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服务结合在一起,逐渐探索出了以碉楼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社区治理模式。

  一、碉楼文化概述

  开平碉楼是开平侨民将西方建筑理念和本土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开平碉楼集合了防卫、居住等多方面的功能。不同建筑艺术风格在开平碉楼表现出了很强的兼容性,成为开平传统文化中最为主要的部分。

  开平碉楼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精神和特色。碉楼文化是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本土化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碉楼文化是一种原生型、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碉楼文化理念可以概括为:以“碉其稳”,“稳”即“自卫防盗、安全稳定”;“碉其精”,“精”即“中西合璧、取其精髓”;“碉其和”,“和”即“以站为家、团结和睦”。

  二、碉楼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关系论述

  开平碉楼文化的演进和形成与开平本地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虽然传统文化的形成与社会治理理论的演变处于不相交的时间段和空间中,但是社会治理所体现出来的“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的特征与开平碉楼文化在演变和形成中所体现出的伦理道德、和谐理念、追求稳定以及兼容性等方面均存在高度的暗合现象。

  首先,社会治理理论的“调和”特征与开平碉楼文化在形成和演变中所表现出来的和谐理念以及追求稳定的社会观念,均体现出了反对社会矛盾解决中的激励、暴力和不妥协的态度,追求和谐、稳定是二者共同的特征,主张通过相应的途径实现和平、和谐。

  其次,社会治理理论中的“多元”特征与开平碉楼文化中的兼容性之间表现出了高度的契合。开平碉楼文化结合了西方建筑文化和本地建筑文化的特征,因此从碉楼文化中也能够挖掘出社会治理理论中的“多元”特征。

篇八: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摘要:随着文化复兴时代主题的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再度引起大家的重视,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对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实践的影响,以期为当代企业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理念;管理实践

  引言

  在管理学领域,关于传统文化与管理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的思想、价值观、素养、思维方式决定着管理的形态。管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必然带有文化的属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文明在演变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它涵盖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传统文化在我国本土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和管理构念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不同的思想或哲学对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实务有不同的影响路径。对当代管理中产生影响最多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道两家:儒家重视社会规范等方法论,主要影响“人”或“群体”相关管理内容比如人才管理等;道家侧重于阴阳易变等世界观,主要影响“环境”“趋势”相关管理内容比如战略等[2]。从原因看,儒家更多是关于人或群体相关的价值观而衍生具体的方法论和实践,道家更多是从物或自然相关的世界观来形成更为抽象的理念或战略及方法[3]。

  比如受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影响,管理者重视组织的和谐,以建设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企业的各项工作,在管理理念上突出将各个主体视作整体,认为要“把企业看作系统工程”、要“与人合作、协同发展”,在管理模式上提出全球

  格局、客户导向、人本管理和家文化,以及“诚信”的工匠精神,“义气”的家长式领导等等。

  而受道家变易、变通的世界观影响,管理者在应对变化时总是强调“顺势而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变化中保持“不要被别人左右”保持——坚持和专注等。道家文化对管理者来说,主要影响的是与“时”“势”“变”相关的理念和实践,包括“易”的管理理念,最重要的是战略相关实践,以及组织中的复盘调整[4]。

  除了儒道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兵家、法家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商场就是战场,竞争就是战争的大环境背景下,不论是军事组织还是企业组织,都面临着共同的难题,如何捕捉机会,抵御威胁,规避风险,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兵家的决策、谋划、权变等思想精华可以补充到现代市场竞争机制中来,法家崇尚的“以法治国”也能在当今法治社会的管理中起着积极的时代意义。

  结语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是不论对企业还是对我国的发展来说都是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的管理思想和道理,这些管理思想对我国当今的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管理者们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中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到管理中,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管理思想,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才能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刘艺,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1(4).11-14.

  [2]张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现代企业管理方法[J].2010(5).20-22.

  [10]徐珺,孙烁.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商情2011(5).50-52.

  [3]邱州鹏,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J]经济学院报2012(6).

篇九: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指导作用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博大精深,最具代表性说的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而要高度重视对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精华的研究和汲取。

  论文关键词传统管理文化;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现代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精神因素的沉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经典管理思想对于今天的管理实践依然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现代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当代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更应该深刻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重要启示、指导作用。

  1儒家思想的现代管理启示

  儒家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并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儒家思想虽然受到了外来文化巨大的冲击,但是儒家思想目前仍然是中国社会民众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深刻的潜在影响。

  儒家思想最早把人们的视野从天转向了人,主张实行仁道。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体现了作为其思想理论根基的人本主义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理念与现今我国管理学界提出的和合管理有许多相通之处。和,意为和谐、和善、协调;后有合,意为聚合、联合、合作。和、合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充满理性的概念,表1示了和睦共处、和气生财、协作一体、合作制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之要义。

  中庸的方法论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庸即遵从礼仪道德规范。从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社会稳定。儒家所倡导的和。并非不讲是非原则,而是要以仁政和礼仪管理的需要为准则。其礼仪管理也彰显了和为贵的理念。

  2道家思想的现代管理启示

  道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老子,无为思想是其经典著作《道德经》的精髓。

  首先,这里所说的无为,就是道家学说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基本原则。由于切事物的变化都是道在起作用,任何^想要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结果进行^为地干预,让客事物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发展、变化便是不可能的,也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其次,无为并不是要人们无所事事,更不是主张懒汉哲学,而是主张人们的活动应该顺应自然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因道之力有所作为.从而收到圆满的效果。

  按照老子无为思想,企业最明智的市场谋略应当是以无事取天下。现代企业的外部关系不应是竞争关系,而应是竞赛关系。因为争会导致自我混乱,使自己脱离市场根本,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到了奉献之外。明智的企业应当在不争上下功夫,去了解存在于市场中新的、尚未被发现的利益需求点,在公众的利益需求点上做文章。设法去满足尚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

  道家思想管理理念影响深远,在今天对于进行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其一,管理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其二,要使管理活动顺应自然之道。克服轻率和浮躁的弊病,以清静、持重的态度做事。不看准趋向和时机,则不采取行动:而一旦看准了就应该坚定不移地采取行动。不轻易变迁和更改。

  3法家思想的现代管理启示

  法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韩非子指出,法指健全法制,就是制度建设;术指推行法令、驾御群臣的策略和手段;势指君主的权势,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1法之环节:制度建设

  韩非子认为人性自利,主张用法的力量来有效地节制人们之间的相争。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组织得以良性发展和壮大的根本保证,而且组织规模越大,制度就越重要。制度建设是每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都必须做好的重要环节。

  更重要的是,法家向来都是反对保守、主张锐意改革的。商鞅主张不法古.不循今,认为一切法律和制度都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因此,现代企业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持续创新。及时察觉外部市场的环境变化,并结合自身的状况适时进行战略调整,确保制度体系的动态性和前沿性,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2术之环节:执行技巧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再好的制度也都只有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制度贯彻执行过程中就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这方面,韩非子提出的对策是重术,就是对制度的执行进行技巧性监控、处理,加强反馈,加强考核。

  韩非子提出的赏罚二柄论为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赏罚必明,赏罚公平是一切激励手段得以顺利实施的3根本前提。在考核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公平,对行不对人。赏罚必重,只有厚赏、重罚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可以借鉴韩非子的思想,在企业内部实行重赏重罚的奖惩制度,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组织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3。势之环节:卓越领导

  韩非子认为,一个人仅有贤能是不够的,还得有势。势应该包括赏权、罚权和威权。赏权是管理者拥有对下属做出表扬和奖赏的权力。具体到现代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能够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直线职权。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完善自我,培养个人独特的领导魅力,调动~切积极有利的因素。利用好势。确保管理的效果。

  4兵家思想的现代管理启示

  兵家管理思想以其丰富多变的智谋理念和强烈的实践主义色彩.受到历代世人的推崇,堪称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随处可见通过灵活运用《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而出奇制胜的例子,《孙子兵法》被许许多多商业领袖奉为经典,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曾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兵家管理艺术中特别务实性地强调的权与谋结合。这里所说的权,有两层含义:第一,权变,即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即兵形象水;第二,用权,即造势,也就是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这里所说的谋,也有两层含义:第一,谋算,即知己知彼4者,百战不殆;第二,计谋,即根据既定方案对行为方式进行灵活机变的实施。

  现代管理理论中的权变管理理论认为根本没有适合所有情境的管理方法,在实际管理的操作中要依据影响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的情景变量的不同而适时调整管理方法,这与兵家的权谋管理思想是相通的。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竞争已经不再单纯是资源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而是思维智慧的竞争。

篇十: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班级:2012春行政管理

  姓名:

  李

  小

  玲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多思想。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中国企业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许多传统文化适合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当然也有一些传统文化思想对企业管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应当甄别对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观念意识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杜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尤其是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中国企业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管理思想

  1.

  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意在强调应该时时能做到适中,既无过,也无不及。而整体和谐性是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和谐。另外儒家思想倡导整体主义理念,认为人的生存发展应该基于群体的发展,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要注重企业团队精神。

  2.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涵是“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哲学,强调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老子曰:“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局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通过指出水的具有滋润万物却与其他事物不产生冲突的本性,旨在对领导者提出要求。

  3.

  法家思想

  法家继承、改造并发挥了道家的管理谋略,主张法、术、势融为一体,以法教民,以势牧民,以术察奸。法家的主张最能表现出我国的管理与世界各国管理的共性,它所提倡的严格管理、要有规矩和尺度等等做法无不与科学管理学派的主张有着共通之处。

  4.

  兵家思想

  《孙子兵法》提出的“五事”、“七计”是决定战略决策成败的基本因素。“五事”乃“道、天、地、将、法”,“七计”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近年来,《孙子兵法》在企业界日益受到重视,其对于

  企业竞争实战的指导意义已为国内外的众多企业所认同,企业竞争战略本身即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兵家思想也给企业管理以启示。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

  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管理学的角度考查,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作为管理主体的人的重视,二是对作为管理客体人的重视,在处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对关系上,特别强调“民本”“民心”“民意”,把“民”看做成败得失的根本,高度重视百姓的需求愿望。古代“民本”思想同现代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一方面把人视为企业一切资源中最重要、最有潜力的战略资源,着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强调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挖掘其潜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可见,现代企业只有树立起“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民本观念,以人为中心,把面向人、尊重人、关心人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智慧,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2.

  中庸之道与和谐思想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即是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庸之道,既是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辩证思路,企业管理定位的基础标准。

  3.

  以“礼”服人与管理控制

  礼,通“理”,不单指礼仪,还指规范规则。中国古代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强调要制定一套严密的法规制度,但法家的思想毕竟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因此法家思想强调的是法制与人本思想相结合。所以,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应该软硬结合,既重制度约束和经济、行政手段的运用,更重思想引导、精神激励,以此建立适合本企业具体背景的文化体系。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

  1.

  重伦理而轻科学,导致保守思想长期沉淀,不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管理思想中传递着“大一统”的基因,形成“大而全”的管理模

  式,这种模式易对现代企业管理形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多,信息缓慢,企业活力个性被磨灭,竞争意识、冒险意识不强,趋向保守僵化的消极影响。

  2.

  重专制而轻民主,不利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建设,更不利于决策的民主化。

  很多企业,无论民企还是国企,出现一言堂,个人决策独断专行,个人崇拜就是明显的例证。压制民主,排斥异己,以权谋私,不透明,不公开,不民主现象比较严重,容易阻碍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3.

  重均同而轻个性,易使企业产生消极保守、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平均主义式的企业文化。

  在现代企业管理内部管理机制上,平均主义的影子仍然出现在许许多多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些时期某些场合。从具体行为来看有讲攀比,不讲竞争;讲平均,不讲业绩;讲公平,不讲效率,论资排辈,忽视能力和差异,强调共性,强调大局整体,忽视甚至故意压制个性,极大地影响优秀人才的发挥发展。

  4.

  重人情而轻法制,不利于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导致有法不依,制度被人扭曲的现象。

  儒家具有较强的伦理性,它强调亲情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对于个人来说偏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这种倾向往往导致重德治、轻法治,重人情、轻制度,从而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尤其严重的是,对人情观念的看重,会在整个企业甚至社会造成关系林立,极大地阻碍了制度化法治化的进程。

  四、结语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资源宝库。传统文化中绝大多数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充分利用其精华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发展的方向。但一些负面思想也已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才能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企业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刘艺.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

  中国科技博览,2011(4).[2]陈宝良.中国的企业与文化[M].浙江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现代企业管理方法[Z].2010.[4]徐珺,孙烁.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商情,2011(5).[5]李琦.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2).

  [6]刘春喜.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人才资源开发,2010(8).

篇十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自

  考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专

  业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日

  期

  摘要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现代社会中的人并非机器,而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科学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我国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的心理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多元多变,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常常与科学管理制度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影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管理、影想

  目

  录

  摘要

  ………………………………………………………………………………1引言

  ………………………………………………………………………………3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

  4(一)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4(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4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想………………………………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2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1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旅游管理模式的有哪些………………………………2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中的弊端………………………………………11(一)、家文化对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影响………………………………11(二)、家文化对用人制度任人唯亲的影响………………………………………12(三)、家文化思想对经理人不信任的影响………………………………………12结论………………………………………………………………………………………14参考文献……………………………………………………………………………15前言

  任何有效的管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积之上的。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不仅对现代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在经济领域也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尤其是在企业管理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依旧是中国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的的最基本的管理哲学。随着中国市场日益受到各国企业的重视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也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璀璨繁硕的世界文化长卷中,唯有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艺术、哲学、伦理、史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影响至今。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深植于农耕经济的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和专制社会结构下,始终联系着人与这片土地,成为中国人区别于其他文化族群的重要特征。

  1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这里面有一个地域与时间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与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为基础,受到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等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从原始文明经由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文化发展阶段,走到今天。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对于今天的管理活动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个领域均为人类文明做出突出贡献,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伦理”“兼容并包”的特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国人。面临今天多文明融合的世界,中国文化正不断地在冲击与交流中蜕变、升华,我们相信,中国文化必将在新世纪发展壮大,延续传统的辉煌。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和终极目标。以儒家为主的思想认为人源于自然,但又不同于自然中的禽兽与植物,人是万物之灵,应该通过“仁”的自我修养达到“德”的境界。“德”便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人通过努力也要达到这一目标,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的这种世界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今天很多中国人都讲科学发展观,讲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并不是就要人丢弃改造自然和能动性,而是要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达到人与自然的相生相补,共存共生。这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至今对中国人有着根本的影响。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以“尊尊亲亲”为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尊尊”指的是统治阶级的秩序,“亲亲”指的是家庭秩序。中国古代家国一体,家庭组成家族,家族组成村落,千百个结构相同的村落希望有一个共同安定的社会和统一的集权统治,形成了国家。因此中国古代“孝”与“忠”是直接联系的。“忠臣出孝门”,“以孝治天下”,讲的都是统治阶级的秩序由家庭伦理来维持。家庭的伦理中重要的是对亲族的“孝”与“爱”。古代家族中以“已”为中心,上有父、祖父、曾祖、高祖,下有子、孙、曾孙、玄孙,合为九族。这个关系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农耕生产需要大量人员集体劳动,一个家族中的男性成员彼此联系,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就是在这样一个九层的同心圆中生活的。放在今天,虽然工业文明和信息革命开始波荡中国,但“家族——家庭”观念在众多中国人心中仍有重要地位,这种重要性在海外华人身上尤为明晰可见。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以“重义轻利”为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最高准则。“重义轻利”“见利思义”是儒家所提倡的。义,宜也,应该的意思。利,功利,个人利益。儒家讲通过修“仁”达到道德上的圆满境界,“仁”的重要要求便是“爱人”,当他人利益受损时,应该以他人利益为准,是谓“义”。这种思想长期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但由于这种观念容易过度压抑“利”的合理诉求性,千百年来并未真正一统天下,中国社会上流传的道、墨、法等思想都是对其的冲击和补充。今天的中国,放眼望去似乎有些功利主义盛行的样子。做事只讲结果,不讲过程。凡事以“利”为先,甚至不择手段。这里面虽然有西方文明冲击下的“不适”因素,但更为根本的是中国人对于“利”“义”的看法有根本的变化。所以今天的中国,站主流的似乎更贴近于墨家的利义观。盛行于战国的墨家肯定“利”的合理性,并把“义”直接解释为“利”,强调个人利益的至上,肯定“力求”的价值,认为人满足自身感性需求的愿望是合理而且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这种层面上,人们为了“利”而奔走、而奋发,便是题中之意了。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以“贵和尚中”为重要价值理念。中国古人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内圣外王”的根本目标,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道德修养上有不同,以及如何处理这类不同人之间的关系。和,就是强调“不同”基础上的和谐共处、合作共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中庸,就是适度、有度的意思,“过犹不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源的阴阳观和五行观,对“中”作了最好的描述。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自然是在不断运行转化中的,这种变化对人的意义就是把握“变”的“不变性”。中国古人从对自然界的观察体验中,发现了“适度”这个哲学含义,并将其延伸到农耕文明的各个方面,比如在教育上既要“因材施教”又不能“揠苗助长”,既要“博观”又要“约取”等等。“中”是一种朴素的辩证观,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践思考中建立的对宇宙平衡的美好愿望,用之在个人,便是“致中和”的人生观。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想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精神食粮,如何继承和发扬好我国两千年来的优秀文化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第一,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从而造成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协调。从而导致企业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如广州市在进行中小企业调查时,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融资,很少人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中小企业中的作用。

  第二,人力资源机构人员素质配置较差。中小企业由于先天资金不足,导致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处处节流。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界定模糊,从而导致企业员工工作懈怠,影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如多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很多没有接受正规专业训练,往往依靠经验进行日常管理,这种节约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用人机制混乱,缺乏有效管理。我国目前私营企业绝大部分采用家族式管理,家族成员在企业的管理中起到决策作用。私营企业在起步时,家族成员的核心决策能力可能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在企业的后天成长中,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也就显现了,这样的任人唯亲导致真正人才得不到重用,从而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2)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

  21世纪是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开疆辟土,国家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脚。

  “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人是企业日常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载体。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重要性更彰显突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修己安人”的管理思路,首先注重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员工队伍素质的进步。

  “无为而治”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没任何作为,而是指管理者应该少作为甚至不作为,这是建立在企业有良好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之上。“无为而治”是企业甚至国家日常管理的最高境界,它体现了事物的矛盾统一性,首先主张先作为然后才能“垂拱而治”。这也凝结了中庸思想的精髓,主张刚柔并济,假如企业里人人都刚性十足,那企业势必天天矛盾不断,哪会有精力去抓生产、促研发。“无为而治”强调的是为而不为、不为是为的管理策略,提醒了企业管理者应该顺应企业的发展规律进行管理,不能天天“折腾”。

  “用人不疑”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信任是一种精神激励,它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人事业上进心和责任心,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选贤任能、唯才唯德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作用。才和德是人才基本素质的两个方面,拥有高尚的品德和真才实学的人才才能成为大师,否则他最多只能称为有用的人。

  “知人善任”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知人”是说管理者要对手下的人才特点做到一一了解,“善任”是讲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做到“用人用其长”和“量才使用”,我国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做到“知人善任”。

  2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旅游管理是当前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现代管理学的分支。它不仅包含了旅游学科本身特有的属性,同时也蕴含了管理学的普遍属性。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跟旅游管理之间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提升我国当前的旅游管理水平,造就有中国特色的的旅游管理文化。

  (1)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旅游管理模式的有哪些

  第一,是

  对

  政

  府

  主

  导

  模

  式

  的完

  善

  而

  不

  是

  全

  盘

  否

  定主要强调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调配作用,但并不忽视、否定政府的作用,而将政府作为对付市场失灵时重要的补充手段。缩减政府干预的范围、降低一些工作领域的干预力度,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范围。

  第二,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加强,力度将加大,领域将加宽加入WTO,使中国旅游市场机制发展的更健全更完善。因此,旅游管理要更依靠市场的力量。其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二是旅游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与集团化、网络化发展;三是旅游企业融资与资本经营;四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等。

  第三,加

  强

  行

  业

  协

  会

  的作

  用行业协会在促进各行各业遵守国家法律、监督产品质量、处理社会交易纠纷、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可以发挥良好的作

  用。在当前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旅游管理工作中,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和力量不可小觑。它可以加强政府与旅游企业从业者的联系与沟通,从旅游管理者的角度向政府提出具体建议;同时在旅游企业之间可起到沟通信息,规范旅游企业的行为,使其严格地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规,以更加谨慎的态度从事经营行为,使旅游行业的行为统一到最佳状态。

  (2)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确定了当前的旅游管理模式,还必须要拿出具体的措施和策略来促进旅游管理的发展。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以

  人

  为

  本

  ”

  来

  进

  行

  旅

  游

  管

  理不管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旅游的管理,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活动。因此,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首先体现出来的必然也是人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传承已久且意义重大。而这个理念运用到旅游管理上,则必然更加的突出。近年来的旅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提出了“参与式管理”的全新管理模式,即要让每个旅游企业中的员工都能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和精神去参与到管理工作。无论是旅游管理上的“以人为本”,还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对人的重视,这些在思想根源上都是协同一致的,著名思想家荀子所提出的“水可载舟,水亦覆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些传统文化上给予人的重视,在现代的旅游管理而言,就是要在管理过程中将“人”放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旅游管理工作。

  第二,旅

  游

  管

  理

  企

  业

  的“以

  和

  为

  贵

  ”旅游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内容,一条旅游线路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休闲娱乐、门票、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等多个环节,任何一项环节上出了问题,都会对整个旅游行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环环相扣做好管理工作,为旅游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才能实现旅游行业在管理中的最优化。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就必须要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视“和为贵”的思想,在现在旅游管理的各环节之间团结协作上,最重要

  11的也是“以和为贵”。儒家重“人和”的思想与现代旅游企业重“人和”的企业凝聚力理念是相通的。儒家主张“和为贵”,体现在一个企业,即是旅游管理要建立一个理想和谐的状态。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义教化的作用在于使各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当某些方面出现不和谐的时候,应当用礼义教化加以引导、感化、教育,使之逐步实现谐和统一。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同样体现了“以和为贵”的和谐思想。在老子看来,治国者能够做到“无为”,就可以社会稳定,国泰民安。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循道而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在旅游管理上而言,“无为”也就是管理者“无所为”,让别人有发展的机会,从而达到一个整体的均衡和谐也就达到了“无不为”的目的。旅游企业在服务管理上,从“条规约束”向“凝聚协调”的转化是当今旅游服务的一大趋势。与传统管理依靠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刚性”管理相反,现代企业管理,注重“柔性”沟通,旨在通过贯彻“亲密原则”,使上下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从而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达到有价值的“目标”。这就要求在旅游管理上,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以和为贵”,“无为而治”,做好现代旅游管理。

  第三,以德服人,旅游企业的领导者要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才能

  做

  好

  旅

  游

  管

  理领导者是对企业实施管理的人。他的权威并不在于他掌握着每个员工的任免问题,而来自于他的仍魅力。作为旅游管理的领导者,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说内有圣人之德,外行王者之政。在此,人格魅力起很大作用。以道德榜样来影响他人,形成巨大的精神凝聚力,以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孟子具体说明了领导者以德服人是使王道收到较好管理效果的原因。“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就是说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才会使人心悦诚服。作为旅游企业的领导人应该注意树立自己的人格榜样,以人格魅力去感召手下的员工。要做好旅游管理,还要注意管理中的奖惩机制的设定。

  12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中的弊端

  1、家文化对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大陆农耕文化,家庭是这种社会的细胞,以父辈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原则的宗法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家文化。家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作用、影响和约束最直接,也最具体。家文化主要包括调整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规范以及家族成员对自身、社会与家族关系的认识。家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已经泛化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家族以外的社群、机构,包括企业或国家都可以被认为是“家”的扩大。家文化是对企业家行为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并且影响较广。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进行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还有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未能进行两权分离?受传统家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中国家族企业主往往不相信外人,很难吸收优秀的非家族成员进入管理层。所有权和经营权大都集中在家族成员的手中,导致企业内形成一个由家族成员为核心的狭隘团体。家族企业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只好用家

  13族化管理替代制度化管理。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社会化进程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的特殊信任发达而普遍信任缺乏。

  部分民营企业缺乏明晰、健全的产权制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素以宗法家庭为主体,阻碍了家族企业产权的制度化、明晰化,也成为阻碍中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在家族制下,企业产权通常是封闭式的,家族持有股权,既排斥外来者参股,又缺乏家族产权多元化的条件。虽然,有些民营企业也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2人以上,但持股者或是妻儿、或是亲戚,董事会形同虚设。在封闭式产权状态下,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自身积累和原有股东的再投入,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在进入市场后,经营者的营销决策、发展方针都摆脱不了血缘干预,这就更加束缚了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所强调的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和任人唯贤的核心思想。家族企业管理权和经营权不分,家长权威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和制度变革、裙带关系严重的矛盾冲突,这些都使得家文化在封闭中成为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羁绊”。

  2、家文化对用人制度任人唯亲的影响

  传统家文化的排他性导致企业用人机制任人唯亲。“任人唯亲”是我国家族企业的通病,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伦理道德使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常常从所在家庭、家族的利益出发,把亲情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任用人才时,觉得父子、兄弟、亲戚、族人最为可靠,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把亲情、族情、乡情置于“公理”之上。家族企业主对所谓的“圈内人”与“圈外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圈内人”采取随机的“人治”进行管理,对“圈外人”则制定规章制度实行“法治”,这种“内外有别”的双重价值认同标准,背离了基本的公平原则。

  家族企业中的员工结构存在着典型的“二元性”,即家族企业存在一个由家族成员组

  14成的“内核”和由普通员工组成的“外围”,不能脱离管理者凡事以家族为重这一特征局限。这种员工结构的弊端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企业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特殊人物把持关键岗位,职业管理者缺位;企业内裙带关系严重,阻碍职业经理人能力的发挥,激励手段单一等。由于家族成员几乎占据了企业所有的重要职位,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社会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家族企业的人才结构出现对外的自我封闭性,无法真正形成动态的人才代谢机制。

  人治的思想在家族式企业中使得大家重感情、亲情、人情,轻正义、公理、原则,遇事情更多考虑的是“人”的因素,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有一些发展规模较大的家族企业也许讲法制,也有制度,也有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但那是“人治”下的“法制”,感情下的制度,个人主导下的“三会”。更多的家族企业不会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家文化思想对经理人不信任的影响

  美籍日本学者弗兰西斯·福山将文化分为低信任度文化和高信任度文化。低信任度文化是指信任只存在血亲关系中,高信任度文化是指信任超越血亲关系。家族企业中体现的依靠关系、子辈相传的特性,正是低信任度文化的真实体现。家族成员彼此之间自然产生出一种信赖,而对其他异族形成了一种先天的隔阂。这种格局的形成源自家族的血缘关系,构成了家族企业的用人圈:核心圈是家族企业的领导者,由创业者或其继承人组成,核心圈以外由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所组成的小圈子,小圈子外是远亲和朋友们所称的中圈,再之外便是一般雇员。家族企业的这种用人制度文化成为企业的“潜规则”,它必然使得家族企业把优秀的人才排斥在外。

  传统家文化对外人缺乏信任,容易引起信任危机。以家文化为基础的我国家族企业内部的信任关系是建立在血缘亲属关系之上的,中国文化传统在强调“家”这一观念的同

  15时,却弱化了“家”与外界联系的纽带,信任度是随着家族关系而逐次递减的。戈登·雷丁对信任问题进行了细腻的分析,他指出中国人的信任是有限度的,主要特点是对家庭的信任是绝对的,对朋友或熟人的信任只能达到建立相互依赖关系、双方都不失面子的程度。在“家族主义”文化支配下的家族企业,往往会把企业员工划分为“自己人”和“外人‘两个圈子,在社会交往关系上往往以亲疏远近划界,只信任内部亲近的家人而疏远外人,从而使企业对外部人力资源难以形成真正的信任,弱化了企业对外来人才的凝聚力。而职业经理人则恰恰是这样一种有能力的外来人,他往往处于一个不被信任,但又被赋予了很高期望的状态。

  民营企业家跟所聘用的人才之间并非一种简单的“君臣”或者“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博弈关系”。此种关系的维系以利益分配为基础形成一种软平衡。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人才在进入公司后,随着逐步对业务水平、顾客资源等的掌握,自身价值随之提高,只要时机成熟,“人才”就会向老板“要价”,提工资、升职位,甚至以离职相要挟,而老板担心的便是人才流入竞争对手企业,或另立门户给本企业带来更大的威胁和挑战。这样,人才的心理线在一步步扩大,而老板的心理线在一步步后退,结果便是由原先的合作转入妥协,再由妥协变为不妥协,平衡状态被打破。很多民营企业家在解决该问题时伤透脑筋,于是,“愚民政策”、“集权管理”浮出水面,在现代管理制度盛行的情况下,反其道而行之,内部信息隔离,部门沟通阻滞,管理层级实质上只有两层,即只有老板(民营企业家)和员工(包括中低级人员)。所以,企业的管理实质上还是掌握在民营企业家手中,而没能做到人尽其才。至于能够走多远,则只能取决于民营企业家的能力、行业的状况和市场的供求。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正是建立在高度信任为基础上的。在产权明晰、制度分明的企业环境中,聘用者和家族企业之间建立契约信任,企业也将根据个人绩效表现,唯才

  16是举。这正好与家文化对外人不信任的特征相对应。

  四

  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会因国人心理抵触,其效果将大打折扣。但要完全用中国传统式家庭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可能在创业时期有积极的作用,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它肯定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就是中国企业成长慢(国企)、寿命短(私企)的原因。因此,中国企业面对入世后国外大企业的竞争,若不能迅速成长和有机整合,就会面临生存乃至淘汰的危机。对家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跳出“家族主义”的框架,吸收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的科学思想,对我国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

  1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樊爱军.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J].

  科技情

  报开发与经济,2006(03)[2]徐从根,陆鹏.

  法家思想的现代管理之道[J].

  北方经贸

  2008(02)[3]李艳.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2007(06)[4]曾湘泉,林新奇.变革中的东亚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学术动态.2008(4):11~14.

  1[5]严金龙.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论文与观点.

  [6]杜国岗.儒家“无为”思想的几点思考———朱熹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33~3419

篇十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认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促进我国管理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可以说,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及其富有东方个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人们的一番思考。所以,在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构建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个迫切的也是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我们应该从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国管理不应该单纯照抄照搬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应该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现代社会中的人并非机器,而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科学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我国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的心理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多元多变,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常常与科学管理制度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影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将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异,对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和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以伦理文化为基础的家族管理思想与西方制度化科学管理理论不同,西方管理强调理性准则,不论亲疏远近,一律用统一的组织制度和纪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伦理型管理是以由已及人来看待社会,把治家的伦理道德准则及管理方法运用于企业及国家管理中,要求企业成员要象父子、兄弟一样相处,结果导致了在管理中讲人情、讲关系,平均主义大锅饭。这种管理方法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但内部交易成本太高,企业对员工饮食起居、生老病死考虑的较多,领导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人的思想工作,结果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是不高,企业经济效益较差,企业目标变成了社会福利目标。

  无论是内地近年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还是港、奥、台及东南亚久负盛名的华人企业无一不是家族式企业,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成功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华人在海外的创业环境使他们必须以自我奋斗,依靠家庭成员协作,依靠同族、同乡帮助才获得成功的,所以家族成员、同乡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信赖、亲情,管理中也就形成了宽容、仁爱、平均为准则的伦理型管理模式。

篇十三: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其实,也有着许多管理智慧和管理精髓,包含着许多企业运行的法则,值得企业管理者借鉴和运用。

  一、在企业发展战略上的作用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的好坏决定企业的成败,企业发展战略好坏又取决于,企业目标与投资人利益、企业规划与员工发展、企业的利益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是否协调统一。一个好的企业发展战略应当满足各方的需要。那么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发展战略上有那些论述和作用呢?

  中华传统文化对战略管理的体现主要在于对人的战略管理上。人是战略管理的核心,人管好了,企业的战略才能实现。,反之,人的道德、品格和个人追求没有提高和升华,企业的目标很难实现,甚至企业不会长久。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作用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伦理道德教育。

  《论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与贵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要通过正当的方式,要富之,教之。《孟子》:“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这个时候人们就和禽兽差的不远了。

  中华古人经过观察自然界、社会人伦关系的道理,提出了十二个字,作为人生修养的品德,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仁爱和平”。

  我们看西方的价值,它制度的设计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他们所有的制度框架都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但并不足够,因为他虽然维护了公平正义,但却不能够引导人们具有团结互助、仁慈博爱的道德情感,所以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同时也可能是个人情冷漠、精神空虚、道德违背的社会。反社会的行为比比皆是。什么叫反社会行为?就是虽然没有触犯法律,但是他却违反了道德,这不是一个和谐社会应该有的现象。比如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孩子他不小心失足落水,在河岸上就围观很多看热闹的人,这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落水,非常着急,于是她就跪在地上向这些人苦苦地哀求。结果这些围观的人或者对这个事情置之不理,觉得这又不是我的孩子,我为什么要去救他?或者有的人就跟她讨价还价,说你必须给我多少钱,少了我就不去。这些行为没有违反法律,法律也不能够给予制裁,但这却不是和谐社会应该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就称为反社会行为。

  中华的传统文化能够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因为它把人道德放在了首位。

  其次,中华的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价值观是以仁爱为核心的。

  1、身心的和谐:就是不生气恼,不出恶言,言行一致;2、人际的和谐:父子有亲,父母慈爱,教导关心儿女,儿女孝敬父母;

  君臣有义,就是领导要有仁爱之心,下属竭尽全力把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好,这就是尽到忠心;做丈夫的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承担养家糊口职责,妻子要有良好的德行,承担教育儿女的责任;长幼有序,兄友弟恭;3、天人和谐,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不能破坏环境;4、政令和谐;5、协和万邦。

  三、在企业奖惩措施上的作用

  首先,在激励标准上。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正确适当的激励措施是一个现代企业最基本的体现。作为一个企业而言,没有万能的激励方法,企业也不能只采取单一的绩效评价标准,必须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时期的变化,采用适宜的激励方法。而对于现代企业的激励措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其实早有体现。

  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是否得民心也至关重要,其往往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对管理者而言,“得民心者得天下”,能不能管好,能不能事半功倍地管理好企业,关键在于是否能得到民心。

  其次,从赏罚标准来看。“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不分人的贵贱,赏罚要严明,这样才能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激励作用,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组织绩效。这些赏罚标准,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依然十分有效。

  再次,从领导者个人的操守来看。“任贤律己”,“身先士卒”都告诫领导者要知人善任,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和激励下属。在这方面,《周易》、《孙子兵法》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对领导者的期望,认为领导者应反身修行,团结和厚待下属,才

  能达到“上下同欲”的最佳协调状态,企业才能出于最和谐的运转状态。

  四、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治理上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治理中,我们也可以采取“无为而治”,具体来讲,就是尽最大可能地让下属面对所有的课题,包括处理企业成长与持续经营之间的两难困境。换句话说,就是给他们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

  除了“无为而治”的公司治理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其实对于如何选人、用人、观人也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相对于现代管理,中华古代更注重对人的“德”的考察,更注重候选人在其所处情境下的行为,比较强调发挥人才的弹性去配合工作的需要。在人性的看法上,中华古代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内养外化,皆可成善”等观点无疑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在企业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在扫除文盲、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丢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为先的教育,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没有培养恩义、情义的处事原则,形成了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就会做出追名逐利、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事情来。市场经济虽然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生存发展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人的自私自利性,结果是人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伦理道德水平下降了,许多问题发生了,所以企业的问题也层出不

  穷。

篇十四: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一、自我管理的大成:佛家文化中的“无我”与“舍法”

  佛家文化以宇宙时空观来看待人类、看待人生,旨在使一个悲观的人类变成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类,并教育人不断地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事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永远向着佛道迈进。人类为什么是悲观的呢?因为人一生下来最终的结果是死亡,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苦难,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就是想让人类在精神上摆脱这样的命运———他放弃了优裕的贵族生活,苦苦修行,最后以包含宇宙的胸襟创立了佛教,以无限的时空看待永恒的生命。

  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生与死是一回事,那不过是物理形态上的变化,生命是永恒的。

  后继的佛陀们沿着佛祖的足迹,继续探索宇宙的真谛。他们看到人不能光为理想而活着;还要为当下而活着,于是让人们追求无念、无住、无相、无我的境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以忘我的舍法之境界最大限度地普渡众生。后来毛泽东主席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抱着只求耕耘、不求收获的信念默默地发挥好自己的社会作用、为他人谋幸福,也体现了他博大、慈爱的胸怀。忘我就是忘掉我,我是什么?

  我是由非我之因素构成的,比如财富、权势、美色、莫名的烦恼等等。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劳动的时候,大脑一直被一些无谓的东西占据,诸如名、利,还为一些纠纷而耿耿于怀,更有甚者,坐在飞机上,总担心飞机会掉下来———这些忧虑令人苦不堪言,哪能干好工作呢?如果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一有念头,能量即被占用,用公式表示即为:能量剩余(现有能量)=能量来源-能量占用

  全心全意=身体状况-占用(财、色、权、烦等)

  =忘我

  能量占用越多,剩余能量越少,做事情的状态就越差;如果剩余能量是负数,那就最好什么也不干,否则能量透支,身体一定会出问题。反之,能量占用越少,剩余能量就越大,人的精神状态就越好。当能量占用等于零时,人就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红楼梦》上说:宝二爷见到姐姐,忘了妹妹;见到妹妹,忘了姐姐。后来宝玉出家,变得拿得起、放得下,大致也体现了佛法布施的精神。

  佛陀们创造的这些理论,就是让人们通过修行使得能量占用趋近于零,从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生活、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快乐,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自己的才干,以追求人类的幸福。

  追求佛的真谛就是舍法,即舍去以前之法,做到无法,也就是永远不要做教条主义的奴隶。佛经中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过河,河对岸是一座山,可是这个人过了河,仍然背着船去上山。故事很简单,意义却不简单;无法不易,舍法更难。佛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智慧。

  二、管理的最高原则: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国人的血脉中已经无意识地滚淌着老子文化的血液;像“急流勇退”、“虚怀若谷”、“以柔克刚”等,至今仍然是很多中国人的人生信条。老子的伟大之处不限于此,他的著作还包含着高深的哲理和济世安民的智慧。如果对他的思想进行高度概括的话,可以用两句话来说明:一是“反者道之动”,二是“无为”。

  (一)“反者道之动”包含的哲学智慧

  “反者道之动”概括了他的哲学智慧。哲学思想一般都是从探索宇宙的本源开始的,老子也不例外。

  老子认为,宇宙的本源不是水、火、风等具体的物质,而是“道”。道是一个混然而成的东西,在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既没声音,也没有形体,但却超越于万物之上而永久不变,无时无地不在运行。

  它创造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这个“道”,就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万物所生所养的根本。

  道既然是宇宙万物之本源,是天地万物所生所养的根本,当然和天地万物不同。天地万物是事物,可称之为“有”;道不是事物而是形而上的存在,只可称之为“无”;但道能创生天地万物,又可称之为“有”———道兼有“有”和“无”。说得清楚一些,“无”是道“体”,“有”是道“用”,但体必先于用,所以无的层次要较有为高。正如老子言“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无法用言语去叙说,只能去领悟。无就是道,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实,道不过是超乎现象界而已,它不是我们的感官所能捉摸认识的,所以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既超越时间,也超越空间;既无所谓寿夭生死,也无所谓大小广狭。庄子说它是“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它虽然创生万物,自己本身却丝毫无损,并且这种创造性能力永远生生不息、无所不至———正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之用就是道如何创生万物以及创生万物后的生养。其生成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一”是什么呢?是“有”。以理气二者而言,道是理,一是气,道生一,就是理生气,这气是阴阳未分之前的“混沌之气”;“二”就是阴阳二气;“三”就是阴阳二气再加上其作用形成的“和气”;然后万物逐渐生成———这就是宇宙的生成过程。

  道在创生万物之后,即与万物同体,内存于万物之中,畜养抚育万物。不过内存于万物之中的道,不叫道,而叫“德”。“道”是“德”之本体,“德”是“道”的作用,“道”与“德”只有体用之别,没有本质的差异。

  道虽然生万物、哺育万物,却无私心主宰万物、占有万物,而完全是自然而然地无心而成化———可见老子的哲学思想与他的管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道创生万物,德畜养万物,道和德是万物生成的根本,所以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珍贵德的。道之所以受到万物的尊敬,德之所以受到万物的珍贵,是因为道和德创生万物而又不加以干涉、支配,而任万物自然地生长。道能够创生万物,德能够畜养成万物、培育万物、长成万物、爱护万物;但道生

  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而不自恃其能长成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真可称为微妙深远的德了。

  正如老子云:“道法自然”。正因为如此,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反之,道若有所企图,反而违反了万物的平衡和和谐,那便是戕害万物,哪里谈得上“生化”呢?

  道无私、无为;而万物生立与否,全在于能否效法道、从道———正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宇宙变化之法则,还是道。这个“道”又是怎样呢?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反”是大道运行之规律,当然也是宇宙变化之法则。“反”字有三个意义,即相反相成、反向运动、循环往复。

  相反相成是指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相反的、对立的形态所构成的,如美与丑、高与低、善与恶;同时宇宙万物也有相成的一面。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对立统一原理。

  反向运动是针对宇宙万物无不相反对立而言的。老子特别重视负面、反面的价值,他说:“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曲则全,枉则直,敝则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是想告诉人们,一切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本质;不能只看正面,还要看反面。所以,委屈的反而可以保全,弯曲的反而可以伸直,低下的反而可以盈满,破旧的反而能够更新,少取的反而可以多得,多取的反而弄得迷惑。圣人明了这个道理,不自我表现,所以能够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够昭著;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劳;不自大自满,所以才能长久。因此,老子要求人守柔、居下,要人无知、抱朴。他要人居于反面,是因为反面才是到达正面的捷径。

  宇宙万物周流不息,但最后还要返回其本源———“道”,这就如同我们哲学上讲的辩证否定规律。老子说:人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往往为私欲所蒙蔽,因而观物不得其正、行事则失其常,所以我们要尽力使它回复到虚明宁静的状态。这样,我们就能从万物的生长、活动看出他们由无到有、再由有返回到无的循环反复情形。万物虽然繁杂众多,但是最后总要回复到他们的根源———“静”。“静”是他们的本性,回复到根源就是复归本性,这是自然的常道。知道这种自然的常道可以称为明智;如果不知道这种常道而轻举妄动,那就要产生祸害了。

  (二)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他的管理思想,“无为”正是他管理思想的高度概括。

  “道”以“朴”为核心,也就是以“无”为核心。“朴”的原义指树皮或未经加工的木材,喻一种原始状态。“朴”虽然小于“道”,但却以“无”为心,即最无偏见的心、最纯朴的认识,那是天下不可臣服的东西;君王(管理者)若能“守朴”,天下万物都将宾服。用老子的原话就是“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无为”用在管理上就是“无为而治”;要做到“无为而治”的境界,管理者必须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按照老子的说法就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而弗居”;“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也就是要求人无欲、无私,不争以成万物之私、万物之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

  天地是永恒无限的。天地之所以能够永恒无限,是因为

  它们无私———它们生长万物,只是为了生长而生长。得道的圣人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处处谦虚退让,结果反而得到大家的爱戴;事事不计较利害得失,舍己为人,结果反而身受其益。这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的原因吗?结果反而成全了自己。

  世人得失名利之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恐慌,遇到大的祸患也因而身惊。为什么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恐慌呢?因为在世人的心目中荣宠是高上的,屈辱是低下的;得到荣宠就觉得高贵,受到屈辱就觉得丢人,所以得到也惊,失去也惊。为什么畏惧大的祸患呢?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假如我们能忘了自己,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人服务,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喜欢牺牲自己为天下人服务,就可把天下托给他。忘我、忘身、以身寄天下,这是老子对仁君的渴盼。

  “小国寡民”是老子“无为”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老子认为理想的国家是:国土很小,人民很少。没有冲突纷争,纵使有各种武器也不运用;没有苛刑暴政,人民不需冒着生命的危险迁移到远方;虽有船只车辆,也没有机会去乘坐;虽有铠甲兵器,也没有机会去陈列;人民像古代那样用结绳来记事。人人恬淡寡欲,吃的虽是粗食,但觉得很甘美;穿的虽是破衣,但觉得很漂亮;住的虽是陋室,但觉得很安适;风俗虽很简朴,但觉得很快乐。和邻国之间彼此都可以看得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也可以听得着,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相往来。

  这是多么平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啊!既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又避免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从来也不会有生态环境之恶化,从来也不会有机巧、奸诈,人人质朴去智,无欲、不争。现实中,由于人是社会人,不能完全停留在孩提婴儿时代,人有贵贱之别,有非分之想;于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竞争,国与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竞争、战争之谋略与杀人的武器同时出现。竞争和战争又以其最原始的动力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历史从冷兵器时代经过火器时代,不断发展到核武器时代;经济模式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发展到商业、工业时代,走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时代,从金本位制走向纸币化时代,进而进入符号经济、虚拟经济时代。人类配置资源的方式越来越先进,速度越来越快,近几十年的发展所积累的财富超过以前人类历史经济总量之和。人类资源有限,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人和自然的不协调、人的异化问题令人担忧。几千年前老子也许已经感觉到人类竞争的不和谐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老子的“无为”思想除了告诫人们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还对我们今天实施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要建立一个相对“无为”的政府,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小政府,大社会”。但在改革过程中,很多官员习惯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但不想“无为”,还在无限地扩大政府的权力。譬如,在国企改革方面,中央一再倡导“国退、民进”,“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很多政府部门仍然审批项目,国不但不退,反而有增无减……这些现象的发生,也许除了不懂得“无为”管理,可能在根本上与利益、权力、私心有密切的关系吧!

  老子的“无为”还告诉我们,对现实中的很多冲突、矛盾多采取疏导的方法,尽量不采取强制、镇压的方法。仔细想一想,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教训还少吗?

  “无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智

  慧,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修养境界。

  三、柔性化管理:修身以安人与孔子的安和乐利的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其影响之深之远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孟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又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历代王朝都提倡“以孝治天下”,“以仁义立国”,以四书五经为科举教材,兴太学,尊儒生。但随着高度集权的统治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儒家文化到宋明以后已被扭曲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本文之所以以孔孟的儒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还儒家文化以本来面目,探索儒家思想的真谛,使儒家文化再次发扬光大起来。儒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它对中国人的影响力就像庞朴先生所说的:这种传统文化就如同我们的皮肤,我们无法挣脱。因此,要探索中国式的管理就必须对孔孟的儒家文化做深入的研究,并与我们的管理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如果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概括,儒家文化就是“修己以安人”,乃至“修己以安天下”。

  (一)修己安人与仁礼中庸

  “修己以安人”必须从“仁”开始。“仁”就是爱人,爱护他人,对别人有同情心,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一次马厩失火,孔子回来首先问:“有人受伤了吗?”那时一匹马比一个奴隶要贵,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人。当时以土俑木俑殉葬,因为俑像人,孔子坚决反对并诅咒发明以土俑木俑殉葬的人应该断子绝孙。

  如何实现“仁”———即“爱人”呢?孔子认为“忠恕”之道是实现“仁”的方法。“忠”即积极而真心实意地为他人效劳;“恕”就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也不要施加于别人———宋儒把它概括为“推己及人”四字,也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仁者爱人,从哪里开始?亲爱亲人,是人的本性,也是仁的开端。父母是生我养我的,所以以“孝”表示爱;兄弟姊妹与我同为父母所生,所以以“悌”表示爱;夫妇为一体,所以以“义”表示爱;推广到与我相交的朋友,则以“信”、“友”表示爱;再推广到与我同类的人和生物,则有怜悯、同情之爱。这不同层次的爱,是以“亲爱亲人”为开端的,所以说,能够亲爱亲人,推而广之,就能仁爱百姓;仁爱百姓,也就能爱惜万物。

  在孔子的仁学中,孝悌也是立国之本。对父母尽孝,对君必能尽忠;在家敬兄,在外必能敬公卿尊长。由孝悌推而广之,可以有慈、有义、有信、有忠;从亲亲之爱做起,推而广之,可以为友爱,为博爱,以至忠国和爱民。所以,实行“仁”,必须从孝敬父母开始。

  “仁”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孔子的理想人格。

  “孝悌为仁之本”,仁自然包括孝悌。“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者不侮(不遭受侮辱),宽则得从(受大众拥护),信则人任焉(得到别人任用),敏则有功(工作效率高),惠则足以使人(使唤别人)。”这里,仁包括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

  孔子说:“刚(刚强)、毅(果断)、木(朴实)、讷近仁。”这里,仁又包括刚、毅、木、讷四种品德。

  孔子又说:“仁者必有勇”,这里,仁又包括勇的品德。

  他还说:“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仁也是智者所为。“仁”包括孝、悌、忠、信、恭、敬、智、勇等等美好的品德,孔子把具备“仁”的理想人格的人称作君子。

  孔子要把整个天下的命运寄托于具有完善人格的仁人,他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意思是说,老百姓需要仁,比需要水和火还急。他认为在天下动乱、道义沦丧的当代,需要一批勇于为仁而献身的仁人君子。“仁”不是达不到的遥远目标,但“仁”要靠坚持力行;君子不会有片刻功夫离开仁,在紧迫的时刻是

  这样,在流离失所的时候也是这样。

  孔子还认为,要达到仁的思想境界,必须学习;不学习的弊害是“愚”,那就达不到仁了———只有修身,才能达到仁。按照孔子的理论,从多方面修身,力行实践,人人都可以达仁。

  克己复礼为仁。“克”即克制;“己”指自己的思想言行,“复礼”即归于礼。孔子认为,有一天人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思想言行,使之归于礼,天下就都归于“仁”了。孔子在这里说明:仁应该受“礼”的限制,也就是说,应该按照“礼”的规定去爱人。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言、不要动,人人自觉地做到这一点,天下就归于仁了。

  所谓按“礼”的规定去爱人,也就是对人的爱有先后、厚薄、等级。对尊者、贵者和亲人,要爱之在先,感情深厚;对卑者、贱者和血缘疏远的人,要爱之在后,感情淡薄。如果以爱亲之心去爱他人之亲,用爱尊者、贵者之心去爱卑者、贱者,那就是不合于“礼”了;非“礼”的行为不好,不是“仁”。孔子的爱人是不平等的,他的“泛爱众”(博爱)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我们说孔子的仁学包含着人道的成分,却并不是近代人道主义,因为近代人道主义是以博爱、平等为原则的,其特点是打破等级制度,承认“人人生而平等”。

  孔子所谓的“礼”,是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指遵守宗法等级秩序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这是说,只是态度庄重而不知礼,就未免徒劳;只知谨慎而不知礼,就会畏缩;敢作敢为而不知礼,就会闯祸;心直口快而不知礼,就会尖刻刺人。孔子认为,恭、慎、勇、直这些品格都要用礼来指导,才会起好作用,否则会起坏作用。

  对于周礼,孔子主张改动之后再遵从。他说:“殷礼继承了夏礼,在内容上作了一些增减;周礼继承了殷礼,在内容上又作了一些增减,将来继承周礼的,也不过再作一些增减,基本内容传一百代也就是这样了。周礼是集三代大成的,内容多么丰富美好啊,我是遵从周礼的。”

  为了贯彻“尊尊亲亲”的原则,孔子提出了“正名”。所谓正名,意思是君要使自己符合君道,臣要使自己符合臣道,父要使自己符合父道,子要使自己符合子道。在君臣、父子关系上,每个人都要按自己的身份地位行事,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符合礼的规定。

  孔子把正名学说用于政治伦理,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他把正名提高到治国成败的高度。所谓名分,实际是等级制度。君、臣、父、子都按自己的名分地位执行礼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出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孔子在君臣、父子关系上的主张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君臣关系的礼法。

  除了“仁”、“礼”之外,孔子把“中庸”作为最高的品德,而且认为中庸是人人都应具备的。其实如果作比较确切的表述,应该说中庸是一种方法论,是孔子对待事物的矛盾所持的根本态度。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核,中庸则是使内容(仁)与形式(礼)相统一的方法论。

  “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应该“允执其中”。“执其中”就是既不过头,也不能

  不及,掌握得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执其两端用其中”。“中”是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作为“仁”的表现形式的礼。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还要做到“和而不同”。《论语·子路》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即保存事物对立的统一。事物总是存在各种矛盾、差异,应该承认这种矛盾、差异,尽量协调这种关系,争取矛盾的和谐、统一或平衡,使统一体的稳定性不受到破坏。“和”就是把各种矛盾因素协调适当,把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关系处理适宜,保持社会的平稳;也可以说,恰当地处理内部矛盾,不破坏统一,就是“和”。“同”与“和”有本质的不同;它取消了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不要对立面,也不要差异性,只达到单方面的统一。

  孔子认为,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因素,完美的事物是多种因素包括对立因素

  的和谐统一,不能让一种因素向极端化发展,强调一个方面时,又照顾到事物的另一个方面,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论语·卫灵公》说:“君子矜而不争(庄重而不和人争执)”,“群而不党(合群而不搞宗派)”,“贞而不谅(讲大信而不讲小信)”,“泰而不骄(坦荡而不骄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多于文采,便显得粗野;文采多于朴实,便显得浮夸。使文与质结合,恰到好处,既朴实又有文采,既不粗野又不浮夸,才是一个君子)。刚柔相济、恩威并用,宽猛相济等都是反对一种倾向的极端化,要求对立的统一———这就是“和而不同”。孔子赞美不论政治清明或不清明,为人都要坚持正道。能行道,就替君竭忠办事;不能行道,就不出来做官。已经在朝做官的人,若君无道,怎么办呢?他主张忠谏。但如果谏而不听,则可以引退而洁身自好,不能跟着去做不合于礼的事。

  (二)民本—仁政—王道

  孔子的仁学思想、礼学思想和中庸思想在政治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仁政纲领”和“王道思想”。民本—仁政—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学说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他的学说中至今仍光彩灼灼的部分。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孔子仁学传统的继承,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三个来源。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孟子,注意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人民的拥护或反对是政治成功或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他总结汤武革命时说,桀、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的百姓;失去百姓,是因为失去了百姓的心。他又进一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有一次,齐宣王问孟子大臣的职责,孟子说:“大王问什么样的大臣?”宣王说:“大臣还有不一样吗?”孟子说:“不一样,有和王室同宗的大臣,有和王室异姓的大臣。”宣王说:“就请问与王室同宗的大臣吧。”孟子说:“如果国君有重大过失,他就要劝谏;反复劝多次不听取,就把国君废掉,另立一位。”宣王一下子变了脸色。孟子说:“大王不要惊怪。您问我,我不敢不照实回答。”宣王的脸色平和下来,然后又问异姓的大臣。孟子说:“国君一有过失就劝谏,反复劝多次不听取,就辞职离开。”

  当着齐宣王的面,孟子的对答十分大胆。他认为如果君王残害人民,屡谏而不改,那么贵戚大臣可以另立君王,异姓大臣可以挂冠而去,拒绝为之服务。是否爱护人民,是孟子衡量君是否能够为君的重要标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

  德者居之;如果暴虐害民,就是独夫、民贼,人人可得而诛之。这是孟子对“民贵君轻”思想的最彻底的解释。这一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较之今天的民主思想已显得落后。它无法从制度上保证“惟有德者居之”、“民贵君轻”。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发展。怎样实行仁政呢?他提出“保民”、“养民”和“教民”的具体纲领。

  “养民”,就是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并尽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定和进步。

  孟子多次提出“不违农时”,保证农民能够正常地从事生产,把它作为施政的最起码条件。对于老弱孤苦者,孟子则主张养老。他说:“过去周文王治理岐地,耕田的人交税的比例是九比一;从政的人有世代承袭的俸禄;在关口与市场,只检查却不收税;湖泊里打鱼不加禁止;处分犯罪的人不株连到妻子儿女。年老了失去妻子的人叫做鳏,年老了失去丈夫的人叫做寡,年老了没有儿女的人叫做独,年幼的失去父亲叫做孤;这四种人是天下最穷苦却无处求助的人。周文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一定先想到这四种人。”

  为了达到“养民”的目的,孟子认为必须保证农民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土地。他提出“制民之产”的具体主张,因为有了固定的产业,百姓的思想就稳定了。

  孟子所说的“教民”,是让人人都懂得封建伦理道德(礼义)。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又明白礼义,犯罪的人自然就会减少,社会就可以安定,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因此,孟子认为教民比养民还重要。他说:“仁德的言论不如仁德的音乐更能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更能获得民心;百姓敬畏良好的政治,百姓喜爱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政治获得了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获得了百姓的拥护。”

  孔孟“保民”、“养民”与“教民”的仁政纲领,与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民富易治”和“治国必先富民”的思想不谋而合。其中孟子“制民之产”的主张———也就是百姓要富裕就要有土地,有恒产才有恒心———在今天看来都很有现实意义。回顾我们改革二十多年的历史,小平同志正是以这样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改革事业。他从农村改革开始,把土地分给农民,并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这些正是“制民之产”、“藏富于民”的仁政纲领的体现。

  孔子的最高政治纲领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但是孔子只描绘了一个动人的图画,并没有找到一条大同之路。孟子提出他设计的理想乐土,并且提出以王道作为实现之路。

  孟子认为,世界有两种政治,一种是王道政治,一种是霸道政治。所谓“王道”,就是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都心悦诚服地归服;所谓“霸道”,就是依仗自己的实力,去征伐别的国家,强迫别人服从———但以力服力,人民并不心服。孟子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实行的都是王道,所以统一了天下;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及其追随者实行的都是霸道,他们只能危害人民,并不能如他们所想像的统一天下。

  孟子认为统一之本在于内行仁政,在本国以民为本,实行保民、养民、教民的纲领,建设五亩桑宅、百亩耕田、丰衣足食、和乐安定、明礼仪、有教化的王道乐土。在这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壮年男女各有所用,老人不必劳动而能衣帛食肉。能够做到这样,天下臣民将向往而归服,“不王者,未之有也。”

  关于春秋以来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孟子提出一句著名的论断“春秋无义战”:,因为战争的发动者在争夺土地和都市,驱使人民去流血卖命。但孟子并不是偃兵主义者,他赞

  同正义的战争。他说:正义的战争天下无敌。符合道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多;违背道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连骨肉至亲都要背离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用普天下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

  都背离的人,一定会胜利。所以,实施王道的国君要么不打仗,如果打仗,一定会胜利。例如,他认为文王、武王发动的战争是“一发怒就使天下的百姓得到了安定”。

  可见,统一天下的方法不在于国土之大小、甲兵之多寡,而要依靠推行王道。汤最初不过是七十里的小国,文王最初不过是百里的小国,但他们内行仁政,天下之民仰而归之,去无道而就有道,终于以仁义而王天下。

  历代的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接受孟子的“王道”理论,并结合“霸道”,实行“王”、“霸”并用。管子从另外一个角度对“王”、“霸”政治进行了总结,他主张“治国以法,治人以德”。历史也证明,以仁义治国的则国祚长久,以法治人的虽能救弊于一时,但败亡得很快。例如,秦朝因霸政而速亡;隋朝因滥法严刑,迅速被唐朝取代;汉、唐以前朝为戒,以“仁义”治国,推行“王道”政治,则有“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当今世界以美国最为强大,但它信奉强权外交,推行霸权主义,如果长此下去,其命运可想而知。

  孔子主张治国的根本在于安民,安民的根本在于重用贤能的人,重用贤能的人要不避亲疏贵贱,唯才是举,而不是任人唯亲。用贤能的人领导平庸的人,用正直的人领导邪恶的人,则人心顺服。孟子对孔子的“选贤与能”思想十分重视,他把这个问题作为推行仁政的组织保证,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那么,如何选拔贤才呢?孟子认为,国君选用贤能的人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如果贴身的人说贤能,不能相信;大夫们说贤能,也不能相信;全国的人都说贤能,并且考察之后发现他真的贤能,才可任用。贴身的人说不行,不要听信;大夫们说不行,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行,并且考察之后发现他真的不行,才可罢免;贴身的人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说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并且考察之后发现他真的可杀,才可杀他———这样才能选用贤人,做好国君。

  这就是说,用人要以百姓利益为重。对于真正的贤才,哪怕出身卑微,也可以提拔到出身尊贵者所居的位置之上;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也可以提拔到关系亲密的人所居的位置之上。但是,选拔必须慎重,必须走群众路线,广泛地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然后再进行实际考察,把真正的贤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孟

  子关于任用人才的意见,至今还有其可取的价值。

  (三)性本善的人性假说

  孔子、孟子主张性本善,就是说人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的本性。人性的善良,犹如水向低处流一样;人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拍水使它溅起来,可以高过额头;阻遏水势使它倒流,可以引到山上———但这不是水的本性,是形势造成的。使人做不善的事,他的本性也像这水一样变化。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是仁;羞耻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是智。仁、义、礼、智,并不是从外部灌输进来的东西,而是人自己本来就有的,只不过没有意识到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得到它,放弃就失去它。人与人有的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这是没有发挥人性善的素质的缘故。

  孟子所说的性本善,只是说人人具有善的素质,并不是人人达到“至善”。犹如金矿之有金,却并非纯金,还需要开发、冶炼,才能成为纯金;人有仁、义、礼、智四德,也必须予

  以扩大,充实、完善,才能达到“至善”。有学生问孟子:既然人人生来具有善的素质,为什么会出现恶人为恶呢?孟子提出了两个解释:一是被物欲所蒙蔽,二是被环境所习染。

  孟子认为,本性有善端,但蔽于物欲、染于环境,会沉湎堕落;所以人应该抗拒物欲的诱惑和环境的习染而努力向善,切不可自暴自弃。人性本善,为恶者只是本性被蒙蔽或自暴自弃所致;以商纣之不仁,亦知禹汤之为圣。人的常情,为善心安,为恶则心不安;可见人的良知并未安全泯灭,还是可以改恶从善的。因此孟子主张执法从宽,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孟子的人性论,反映了春秋以来,尤其是战国时期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特别是承认人都具有良知和善端。他认为尧舜也是人,只是他们修为好;尧舜和民众是一类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

  应该说,孟子的“人性善”假设与现代西方管理思想中的Y理论是很相似的。Y理论也就是自我实现人性假设理论,它认为: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内的经历和遭遇所造成的。人们并非天生就厌恶工作;应用体力和脑力来从事工作,对于人们来讲,正如游乐和休息一样,是自然的。外来的控制和处罚,并不是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惟一手段;它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甚至是一种威胁和阻碍,因为人们更愿意通过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

  (四)柔性化的管理与安和乐利的管理模式

  孔孟的人性善假设,奠定了儒家柔性化管理思想的基础,所谓柔性化的管理,就是多采取启发、诱导,并通过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影响部属,感召部属。正像孔子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还要求管理者“其身正”,部属就“不令而行”;相反,“其身不正,虽令则不从”。因此,儒家式的管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能治国。有人因此提出“安和乐利”的管理模式:“安”就是求得安稳,是要企业全体员工安稳,达到“安无倾”的境界;“和”就是致和,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境地,使大家都能沟通、流畅、贯通、变通,内外上下和谐,大家同乐;“乐”是使大家喜气洋洋,做到“与民同乐”、“独乐不如众乐”的目标;“利”是指透过理性的观念追求权利,主动争取应得的利益。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的待人原理,孟子进一步解释为: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心腹;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雠。由此产生了“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的“交互主义”,强调在上者需先讲求“修己”的功夫,才能谈到“安人”(使人安于其位)。

  这种“感应”的力量,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是“感”,“反作用力”便是“应”;应由感生,感由应出。宇宙间既有感应力互相作用,人与人之间,自然也有感应。实际上,“感应”就是“互动”,上司知道部属对他的期待,及时适切地满足他,必将鼓励部属更趋于积极,表现良好的工作态度。“感”的方法,是导致良好工作态度的基本策略。

  既然“应由感生”,管理者就必须先修己。管理者的关怀会得到部属的忠诚与

  肯干;部属的忠诚与肯干又会使管理者更加关怀部属。

  依据孔子思想的要旨,我们可以归纳出“安人之道”、“经权之道”、“规矩之道”、“忠恕之道”及“言默之法”。

  “安人之道”可说是“仁”的具体实践。仁就是爱人,是孔子思想的中心。凡自爱者必爱人,不自爱的人不爱人。修己

  是自爱,安人是爱人;爱人爱己,人我并爱,才是仁。管理的安人之道,就是要自己先拿出诚意。给予员工适当的关怀、合理的待遇、安定的保障、合适的工作、相当的尊重、适时的升迁、创业的辅助,简言之,即是爱人如己,才能使员工安分乐业、身安心乐,培养出良好的工作态度来。

  “经权之道”来自孔孟“义”的启示,要点如下:①义是应当做或不做的标准。②合乎行为标准即合义,应该努力去做;不合乎标准即不合义,便不该做。③安人的原则不变,但是安人的条件,必须视情况而调整,这样才能因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迁。④孔子伦理的基本原则不变,实践方式应变;固执“不变原则”而从事于“可变方式”,使孔子伦理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此即“经权”的运作。⑤管理的经权之道,便是以安人为标准,视情势的变迁随时权宜调整,以避免僵化或失败。⑥经权的原则,在于权不离经、权不损人、权不多用;惟有如此,才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规矩之道”是“礼”的发挥。“礼”按今天的说法就是“行为规范”。管理者必须建立起合理的作业规范、管理规范、决策规范,使组织成员工作合理化、生活程序化。对于员工不合礼的行为,要训导其改变;同时,上司行为也应该合乎礼,这样部属自然容易顺从。规矩之道的核心是“礼”,“礼”的核心是“仁”,“仁”的本质是爱人、是善、是为他人谋幸福;因此,管理者在遵循规矩之道时,有几项要点必须把握:①以身作则,维护公司的规章制度,达到“其身正,不令则行”的效果;②对人有害,对己无利的事情绝对不做;③对人有害,对己有利的事,控制自己不要去做;④对人有利,对己有害,确有必要时,要勇于牺牲自己的权益;⑤对人有利,对己有利的事,尽量去做。

  “忠恕之道”指的是“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本质仍然是“仁”精神的体现;通俗地讲,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此外,忠恕之道还含有《论语》中“命”的成分。孔子虽然很少讲命,但他认为不懂得天命,就无法做一个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却不认命(“知其不可而为之”),可以说是相对力命主义者,不是宿命论者。所谓相对力命主义,是指有时人“力”可以胜天(“谋事在人”),有时天“命”胜人(“成事在天”),因此必须尽人事而听天命。企业之经营亦然。企业内外环境不断变迁,有人力可以控制的,也有人力无法控制的;人力可以控制的部分,当然要尽力而为;人力无法控制的部分,要知命。管理的忠恕之道,就是指管理者在部属尽力之后,要宽恕他的无心或无可奈何的错误,接受“错误成本”不可避免的事实,改变原先“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观点,从而激发勇于做事的良好工作态度。管理者如何具体实践忠恕之道呢?下面列举七个步骤:①主管提示目标(责任);②部属拟定计划;③共同评估可行性;④确定预算及价值;⑤放手让部属去做;⑥共同依目标评估绩效;⑦万一失败,汲取教训,从宽发落。

  最后讲到“言默之法”。孔子“仁”的品德中含有刚、毅、木、讷,言默之法主要是“木、讷”品德的发挥。孔子认为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回答弟子为官之道时,孔子指出:多做事,少说话,官禄就在其中———这些都是言默之法的内容。孔子还认为,不懂得听一个人的话,就不能了解这个人。管理者要虚心多听部属的意见,并运用技巧使其从容不迫地讲出心底的话;但是管理者也应注意,不能光听他的话,还要配合着察看他的实际行动。此外,管理者最好先把事情做好,然后再说话,这是“为政不在多言”的道理———如此才能够激发员工多做事、少说话。管理的言默之道,便是有言有默,务

  求运用得当。可以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而不说,便会错过好人;不可以和他说话而说了,徒然白费言语(“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大多肇因于言语的不当。中国人特别介意他人出言不逊;因此,要激发和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就应该注意言默之道。

  四、刚性的制度化管理:韩非子的“法、势、术”

  战国时期法家分为三派:以商鞅为代表的重法派;以申不害为代表的重术派;以慎到为代表的重势派。三派各有特点。

  (一)法、势、术的统一

  商鞅重“法”。他协助秦孝公在秦国进行了彻底的变法运动,使秦国富强起来,奠定了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商鞅认为,“仁义不足以治天下”,法令是人民的生命、治国的根本;因而圣明的君王“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在他看来,只有法令昭彰,刑罚严格,才能稳定社会秩序,使政策得以贯彻,达到“民安”、“国治”。他主张用严刑“禁奸止过”,消除祸乱,借助刑罚消除刑罚;他认为,治国除靠刑的一手,还应用赏的一手。不仅如此,刑赏都要不避关系的亲疏、官位的高低,法令面前人人平等,打破了儒家主张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尊尊”的等级原则。这虽然是一种残酷镇压的专制主义理论,但在当时却是一种进步的政治主张。

  申不害重“术”。“术”即权术。申不害认为,君主必须执掌权术,以驾驭群臣。君主是身体,臣下是手足;君主举纲,臣下张目;君主决策,臣下执行,臣下只能是君主意志的执行者。在他看来,要独断,就要善于用“术”;将自己的意志情感和心理深藏在内心,不可窥测,这样才能洞见大臣的思想,并加以控制。总的来说,“术”的主要作用,在于辨别群臣的忠奸,考核其能力,衡量其功过,以加强法制和君主专制。

  慎到重“势”。“势”即权势。他认为,贤人之所以屈服于不肖者,是因为“权轻”;不肖者之所以服于贤者,是因为贤者“位尊”。正因为如此,君主只有拥有绝对的权势,才能治理好天下。

  韩非比较了前期“法”、“术”、“势”三派的得失,认为必须综合采用三派的长处,才能完成一匡天下的帝王之业。韩非认为,申不害是韩昭侯的辅佐之臣,韩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国家。晋国的旧法律还没有废止,韩国的新法律就制定出来了;先前君主的号令还没有取消,在位君主的号令又下来了。申不害不擅长于法律,没有统一法制号令造成以下后果:利益与新法令吻合时,就用新法令;利益

  处于新旧法律相反和前后号令相抵触的空隙时,即使申不害十次让韩昭侯用道术,奸臣们还是有理由为自己狡辩。拥有万辆战车的强大韩国,奋斗了十七年却没能称王称霸,就是因为昭侯在上面用道术,而对下却未能用法律约束群臣百官所造成的后果。商鞅治理秦国,设立了互相告发和互相连坐的法律。他注重事实,奖赏丰厚而且说到做到,刑罚严厉而且一定兑现———这样的法律确实能使秦国民众积极努力,使秦国战士在与敌争战时毫不退却,带来了秦国的国富兵强。然而,由于没有用道术了解大臣中的奸情,国家的富强最后却只是有利于大臣们而已。孝公、商鞅去世之后,秦惠公即位;秦国的法律依然完善,而张仪却利用秦国为韩、魏做了好事。惠王去世,武王即位;甘茂又利用秦国为周做了好事。因此,韩非子主张取长补短,法、术、势结合使用,以成就帝王之功业。

  韩非子还极力主张,君主圣明的国家,没有书本文章,只把法律作为教科书;没有古代圣王的教训,任用官吏作为老师———把法治强调到了绝对化的程度。他力主法律不偏袒权贵;奖赏功劳的时候,对普通人也不遗漏———法令面前人人平等。他提出了封建“三纲”的萌芽思想:臣服从君主、儿子服从父亲、妻子服从丈夫。这三方面的关系正当,就可以实现天下大治;这三方面的关系颠倒,就会天下大乱。他还告诫君主,可以没有仁爱之心,但一定要不断增加自己的威严、权势;他举例说,如果尧、舜没有权势,不能治理三个百姓。

  (二)自私自为的人性假设

  韩非的“法、势、术”思想是以他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韩非认为,人性是自私的,是就利去害的,人人都怀着为自己谋利的心,用算计利害的心理相互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利害关系:君臣之间,君主卖官,臣子卖力;父母与子女之间,生下来如果是男孩就相互祝贺,如果是女孩就杀死。男孩女孩都来自父精母血、十月怀胎,可是男孩受祝贺,女孩遭残害,这正是从未来设想、从长远考虑啊。父母对子女还使用算计的态度去对待,更不用说没有父子恩情的君臣之间了。既然如此,造车子的希望人富裕,造棺材的巴望人早死,并非造车子的人心肠好,造棺材的昧良心,而是因利之所在;后妃、太子等希望君主早死,也是如此。有利就来,有害就去,此人之常情。韩非把就利去害看做人之本性,把利看做人们行为的真正动力。

  但韩非的这一人是自私、自为的人性假设,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性。韩非把物质利害关系看做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认为财富和人口的多少,是社会制度和道德面貌不同的根据。他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从不争到争的过程。在古代,男人们不从事耕作,草木的果实已经足够食用了,妇女们不纺织,禽兽的皮革已经足够穿衣了;不用劳力而给养充足,人民少而财富有余,所以人们不争斗———这时不用多奖赏、不用重惩罚,人民自然得到治理。在当世,人口众多,财货越来越少,努力劳动得到的财物还是很不够,所以人们互相争斗;这时即使是加倍奖赏和惩罚,还是不能免除祸乱。因此,不是古人比今人的道德高尚,不争财物,而是由于古代财物丰裕。

  韩非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概括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之间,是一个由不争到争,由推重道德至崇尚力气的过程,并且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上古人人崇尚道德,中世人人崇尚智能,当今人人崇尚勇气和力量。因此,只有实行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才能富国强兵,依靠武力统一天下。

  (三)重视考核的刚性管理

  韩非的法制化的刚性管理是他的“法、势、术”思想的具体化。韩非认为:聪明的君主亲自治理官吏,而不亲自治理百姓。比如,在救火的时候,官吏如果提着水壶跑来跑去救火,他就只起一个徒役的作用;如果他拿着鞭子去指挥,他就可以指使万人救火了。

  作为君主,不需要事必躬亲,但一定要善用臣下。在用人之时,是要用臣下的智慧,而不是他的时间或气力。韩非归纳说,只会用自己是下等的君主;只能发挥臣下力气的则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君主;只有能激发臣属个个竭尽其智慧的君主,其才具才是上乘。所用之人都可尽其能,则君主可垂拱而治。反之,若君主有特别专长,以自己的方法干预臣

  属之能,可能会导致领导无方;再若君主喜欢炫耀自我才能,则臣属可能投其所好而欺骗他。

  韩非的用人原则是量能授职。他认为,凡事物都有适宜的方面,才能有专门

  施展的地方;只要各自安排得当,君臣都可以无为了。让鸡来掌管黑夜的消逝,让猫捉老鼠;都使用它们的才能,君主就没有事了。

  韩非特别举了桓公与管仲的对答作为例子。桓公对管仲说:“官位少而求取的人多,我为此担忧。”管仲说:“君主不听左右近臣的私人请求,依据能力授给俸禄,记录功绩而给予官职。这样就没有人敢来要官做,您还有什么担忧呢?”

  由于量能任职,是利用臣属专长以推动其工作,因而衍生了两点注意事项:一,人不兼差;二,事有专属。这就是韩非所说的:英明的君主让臣下的事务互不相干,因此没有争辩;让士不兼任官职,因此技术有专长;让人不同立一功,因此没有争斗。争吵辩论停止,技术专长得到发挥,强弱不斗力,就像冰炭不放进同一个模子,天下互不相伤,就能达到极治。

  “使事不相干”、“使士不兼官”与“使人不同功”,就是前面说的两件事,即“人不兼差,事有专属”。人不兼差,故能全心全力推动其工作,以致业务熟谙;事有专属,职责分明,以致有过不致互诿,有功不致互争。

  韩非说英明君主驱使他的群臣,不在法律之外考虑,也不在法度之内施行恩惠,一举一动皆依法而行。法令未曾公布之时,不得擅行;法令公布以后,不得不行。

  多方考核、“循名责实”是韩非实施赏罚的基础,是推行法制化刚性管理的关键。所谓“名”,是指名位;所谓“实”,是指事功。“循名责实”就是根据人的能力而授予官职,根据人的名位而求其实效,考核臣下任职行事能否达到目标———这就是韩非子所说的道术,与孔子的“听其言,观其行”非常相似。

  在考核的方法上,韩非列举了七种方法供君主使用:一是多方面地参验,观察;二是必须施行惩罚以显示君主的威严;三是对尽力效忠的臣下一定兑现奖赏;四是一一听取臣下意见,督促他们行动;五是发出迷惑人的诏令和捉摸不透的使命;六是掌握了事实反而询问臣下;七是说反话做反事。

  (四)赏惩的法则

  在韩非心目中,“赏”与“罚”或者说“德”与“刑”实乃君主统御臣属的二柄,即两种权力。刑就是杀戮,德就是奖赏。作为人臣,害怕被诛杀惩罚,而以获得奖赏为荣;因此君主只要使用刑和德,群臣就畏惧他的威风而归顺于他的奖赏了。

  赏罚是管理者统御部属的两件法宝,但在运用赏罚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法则:

  第一个法则是“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就是说,要是奖赏可望而不可及,使臣属望而兴叹,以致形同虚设,就会失去奖赏的意义;惩罚要是如同家常便饭,臣属动辄得咎,也会失去惩罚的意义。简言之,奖赏的标准不应该太高,以使人人有获得的机会;惩罚的标准不应该太低,使大部分人不会轻易违犯。这样,上下会更有感情。

  第二个法则是“信赏必罚”。设定赏罚标准后,一定要付诸执行,否则,赏罚就会失去作用;赏罚要有其必然性与确定性,然后才有激励作用。有功者就一定获赏,奖赏并不是来自于君主,而是有功者自己出力的收获;有罪者必受惩罚,受惩罚不怨恨君主,因为它是自己罪行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民众了解惩罚和奖赏都产生于自身的道理后,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上殷勤努力,而不是总奢望君主的恩赐。韩非讲了一个晋

  文公的故事:晋文公为动员作战提出了很多种方法,包括减少关卡、集市的税收,优抚丧失资助的百姓,赦免有罪的人,帮助生活贫穷的人。但是,狐偃认为这样还不足以使人民勇于作战,他说:“让赏赐兑现,让刑罚兑现,这就足以让民众参战了。”

  第三个法则是厚赏重罚。赏赐越重越好,让百姓贪图它;声誉越美越好,让百姓引以为荣;诛罚越重越好,让百姓害怕;贬斥越丑越好,让百姓深以为耻。

  第四个法则是赏罚必须得当。厚赏固能激励人心,但须注意奖赏性质是否得当。韩非力言赏罚失当的不良后果:圣明的君主不随便给予赏赐,也不赦免惩罚。随便赏赐,功臣就会对事业懈怠;赦免惩罚,奸臣就容易胡作非为。如果确实有

  功,即使是与君主疏远的人或身份卑贱的人,也必须给予赏赐;如果确实有错,即使是与君主亲近的人或受君主昵爱的人,也必须诛杀———这样,疏远卑贱者就不敢懈怠,而亲近昵爱者也不敢骄横了。

  第五个法则是赏罚必自上出。赏罚既是君主驭人之二柄,则一切赏罚,必须出于君主,而不可与臣下共有,这就是韩非所说的:“赏罚共,则禁令不行”。《韩非子》记载齐王曾向文子请教治国之道,文子的回答是:“夫赏罚之为道,利器也,君固握之,不可以示人。”若赏罚的决断权被大臣共用,就会分散君主的威严。

  (五)虚静无为的领导风格

  君主对臣下的管理方式,也涉及君主本身和臣下相处的态度;这个态度的基准,就是虚静无为———即虚心、平静、有所为有所不为。虚心能够洞晓事情的真相;平静,能够了解那运动着的东西的归宿。有话的人,自然会说出来;管事的人,自然会有行动。君主不要表现自己的打算,否则,臣属就会装扮自己;君主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意图,否则,臣属就会表里不一。所以说,君主不表现好恶,臣属就会自己谨慎小心。因此,君主有智慧也不用思虑,而使万事万物各归其所;有贤能也不用行动,而观察臣属行动的方式;有勇力也不用威怒,让群臣尽力施展自己的武力。圣明的君主统治的方法,就是使有智慧的人竭力思考,而君主做出裁决,因此君主智慧无穷;贤能的人准备好自己的才能,君主依据情况而加以任用,因此君主的才能无穷;建立了功业,就表现了君主的才能;犯下了过失,就由臣下来担负罪责。臣下付出劳作,君主获得成功,因此君主的名声无穷。

  统治的原则在于使臣下不能了解君主;统治的运用在于使臣下不能知晓究竟。君主虚心平静不做事情,从暗中就可看到臣下微小的过失。见到就好像没见到;听到就好像没听到;了解到就好像没了解到。知道了臣下的言论以后,不要去改变它,而是将臣下的言行相结合加以观察。

  以上说了四层意思,一是表示臣下各尽其能,君主可垂拱而治。二是为君主保留进退余地,事若成功,君主享其名;事若失败,臣下受其过。三是不让臣下看穿自己心中的爱恶。君主若透露好恶,臣下就会揣摩其心意而逢迎之,以致扭

  曲正常工作。越王喜欢勇敢,他的人民就把死看得很轻;楚灵王喜欢腰长得细的人,他的国家就有许多饿坏了身体的女人;齐桓公性情嫉妒而喜欢后宫之人,因此竖刁就阉割了自己去管理内宫中的事务。四是让臣下感到君主高深莫测,从而心生畏惧、竭力工作。无为有这么多妙处,因此无为却能无所不为。

  五、紧密的军事化管理与孙子“争”的原理

  孙子是中国最杰出的兵学大师,他所身处的时代正是战争最频繁、诸侯兼并最剧烈的春秋时代,他的十三篇兵法是历史上最完整、最系统化的兵学巨著。孙子“争”的精神贯穿于全书,贯穿于孙子的战争原理之中。孙子的战争原理,可概括分为四项,即:“慎战”、“先知”、“先胜”、“主动”。“慎战”是不轻战、不厌战;“先知”是战前的知己、知彼;“先胜”是求不战而胜,或战而速胜;“主动”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但所有这些都以“知彼知己”为前提。

  (一)知彼知己与慎战、先知原理

  孙子认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也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详加体察。不是对国家有利,就不行动;不能取得胜利,就不用兵;不是非常危险,就不作战。国君切不可一时愤怒而动员作战,将帅也不可一时怨忿而与敌交战。愤怒可以转为喜悦,怨忿可以转为高兴。但是,一旦国家亡了,就无法恢复旧观;人死了,更不能复活。所以,明智的君主一定要慎重用兵,杰出的将军一定要戒惕用兵———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军旅的根本所在。

  善于用兵者,要从五方面来比较、计算各项细节,以求得其事实,这五方面是:治道、天时、地理、将领、法制。所谓“治道”,是指人民与其政府之间,具备共同的信念,也就是修明政治,能在此一信念之下,同生共死,而不畏惧任何危险;所谓“天时”,是指天象变化、气候变化及各种因时制宜之法;所谓“地理”,是指道路的远近、地形的险要或平坦、地势的开阔或狭隘以及易于逃生的地形;所谓“将领”,是指为将者必须具备才智、威信、仁爱、英勇、严肃等素养;所谓法制,是指部队编制、人事制度、军需补给等。这五方面的事情,作将帅的不可不知,能深切了解的,便能打胜仗,不了解的,便无法取胜。所以,要从各方面

  来比较计算,探索敌我之态势,然后自问:谁的政府施政合于道?谁的将帅具有才能?谁得到了天时与地利?谁的法制命令能够贯彻?谁的军旅较为强大?谁的兵士训练精良?谁的赏罚公正严明?从这些比较之中,便可知道可战与不可战。可战则战,不可战则止———这就是孙子兵法上所讲的“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可见,孙子既不轻战,亦不厌战,而是从理智的分析中,考虑战争胜败的可能性。

  战争既为国家存亡安危之所系,那么究竟能不能打这一场战争,打了之后能不能获得胜利,这就是战争前的“先知”。要先知就要“知彼知己”;然后按孙子所讲的“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在战争未发生前,先计算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劣:若我方优势条件多,取胜的机会便大;如果我方所占优势少,则得胜机会亦较少。多做比较计算,对敌我情势就越有把握;少做比较计算,就没有把握;何况毫无计算比较呢?从这个观点来看,胜败早已可知了。

  孙子还进一步指出五点求胜之庙算:知道什么情况之下可以作战、什么情况之下不可以作战的,能获得胜利;了解这场战役究竟要配置多少兵力的,能获得胜利;政府与人民具有共同信念的,能获得胜利;自己准备充分,而敌人准备不足的,能获得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君主不加牵制的,能获得胜利———这五点是预知胜负的先决条件,即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孙子反对从战争行动中求知。他认为不了解诸侯政策的,不能预先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不能得便利———这三项缺一,就不能算是霸主的军旅。孙子也反对没有根据的迷信臆测。

  再进一步看,孙子之先知,不限于计算而已;凡天之表象、地之形貌、将之能愚、法之优劣,皆在其知之范围之中。因此,“阴阳、寒暑、时制”,“远近、险易、广狭、死生”,“智、信、仁、勇、严”,“曲制、官道、主用”,都不仅是用作比较分析的项目,而且是军事知识的范畴———正像孙子说的:“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知彼”只是知敌之情;“知己”则除自己度德量力外,还要从军事知识中力求改进;“知天知地”是知道与战争中军事行动有

  关的天象地理知识;这些知识光了解是不够的,必须要能具体实践,才能天地得、法令行、兵众强、士卒练、赏罚明,而“胜乃可全”。故孙子之先知,实含有知而后行的意义。先知的目的在于知敌之可败、我之可胜;假如已知敌之可败,但是自己没有可胜的实力,这种“知”实无助于克敌。因此,孙子之“先知”含有知而行之必胜,不知而行之必败的意义。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与先胜、主动原理

  “先胜”原理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争能造成伤亡和损失,战争的面愈广,所造成伤害损失愈大;战争的时间愈长,所造成的伤害损失也愈严重———无论胜利的一方或战败的一方,都不会有任何好处。因此,“兵贵速,不贵久。”大军出战,以取得胜利为第一要务。时间拖延一久,则兵器钝弊,士气挫折,攻击时战力消耗殆尽;加以长久用兵在外,必使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兵器钝弊、士气受挫、战力疲惫、财用枯竭,别国诸侯便会乘我们衰疲之际入侵,这时即使是有智谋之领导者,也无法善后了。因此,战争要求其速胜、易胜,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但是速胜和易胜仍然要经过作战的过程,多少总有伤损,未免美中不足,所以孙子提出先胜的概念。他在“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之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所谓“全国”、“全军”、“全卒”、“全伍”就是不使国家或军队付出伤亡而获致全胜;要想不伤丝毫,惟有使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此即“伐谋”与“伐交”。“伐谋”是运用策略,诱使敌人陷于犹疑不决的形势中,使敌人慑服于我们的压力;“伐交”是运用外交,分化敌人的盟国,联合自己的友邦,使敌人陷于孤立。伐谋与伐交都是“不战而屈之人之兵”的先胜手段。

  一旦战争无可避免,也只有兵戎相见;这时,部署用兵的先胜态势就是极为重要的。孙子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可见先胜之态势取决于万全之准备,有万全之准备则能步步占先,招招制敌。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先创造有利形势,使自己不被敌人战

  胜;然后等待可能战胜敌人的机会。使敌人无可乘之机,是操之在我的;敌人有没有犯错误,而使我有得胜机会,却是操之在敌人的。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使自己无机可乘,不让敌人有可胜的机会;但是不能使敌人必定为我所胜———因此,胜利固可以预知,但是敌人有无可乘之隙,却不能勉强而为。在战争准备和战略部署上能先做到不败的境地,则敌不能谋我,我则可以待机制敌。

  当敌人暴露可胜之机时,要毫不犹豫地把握时机,因为一切的先胜部署都是为了等待这个时机到来。所以,善于用兵者是首先站在不失败的基础上,然后创造必胜的条件,再与敌人作战;不善用兵者,总是先与敌人作战,然后再侥幸求胜。

  由此可见,战争之胜负,不仅取决于战时,尤其要先胜于

  战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固然是先胜原理的最高境界,立于不败之地的先胜部署,也可以达到速胜、易胜的要求。孙子的先胜原理的确是制敌机先的最佳途径。

  “主动”原理是我方把握行动的先机。在战争进行之中,以及战争的军事行动之前,谁能争取主动,谁就有操胜券的可能。孙子有一句话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所谓“不致于人”,就是不受敌人支配,敌人无法影响我的行动。我要进则进,我要退则退;进的时候,敌人无法防御;退的时候,敌人也无法阻挠,完全进退自如。如能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那的确可说是用兵如神了。

  孙子还进一步说:前进时敌人无法抵挡,是由于向敌人薄弱的地方进攻;退却时,敌人来不及追,是由于我行动快速,敌人追不上。当我想要与敌人决战时,敌人即使凭仗坚固的城堡,也不得不出来应战,是因为我进攻的是敌人必须援救的目标;我如果不想决战,即使随便划定界限防守,敌人也无法求战,是因为我改变了敌人的注意,使得他们不得不受我的牵制。

  掌握主动必须做到“无形”、“无声”。所谓“无形”是敌人看不出我的行动;所谓“无声”,是敌人猜不透我的企图———这是争取主动、掌握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我的行动和企图均在敌人眼中,那我就立刻变成被动,敌人可以处处防

  我、制我;必须使敌人在我的严密监视之下,我才能发挥主动,声东而击西、避实而就虚,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这就是孙子说的“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在我占优势的时候,固然要处处主动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在劣势的情况下,更需要争取主动。孙子说:“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我寡敌众、我弱敌强,原本是极为恶劣的情势;但是我如能争取主动,则可以点制面、以少取多。先在各个决战点上以主动的方式,取得优势,积小胜而为大胜,化局部的胜利而为全面的胜利———因此,“主动”实为转败为胜的要领。历史上许多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战例,都是因为能够争取主动、掌握主动,才获致成功的。自古以来,善于用兵作战者能使敌人前后无法顾及,大部队和小部队之间无法联系,各自为战、不能相救援、也无法收兵转移,士卒溃散不集中、主力不能整齐化一。孙子说的使敌人“不及”、“不恃”、“不救”、“不收”、“不集”、“不齐”,全赖主动———也惟有主动能使战力发挥到极致,收克敌制胜之效。所以,“主动”实是孙子最重要的战争原理。

  (三)大将之材与指挥艺术

  要确保战争的胜利,将帅的素质和指挥艺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孙子的要求,将帅除了具备“五德”,知“五危”,还要有高超的指挥艺术。

  在战场上,将帅身负指挥全局的重任,同时也是军旅围结之中心;其才能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局的成败,因此,将帅本身的素养极为重要。将帅非人人可为,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项条件,才算是合格的将才。“智”,是慎谋不惑,料事如神;“信”是赏罚分明,号令不二;“仁”,是爱民无私,成仁取义,爱兵如子;“勇”,是临危不惧,果决无敌;“严”,是以身作则,严肃有威。这五项条件并不算苛求,但是要具备于一身,却不是容易的事。长于智者,往往短于勇;长于勇者,往往短于仁;长于仁者,往往短于严。若只是有长处有短处,倒不致引起大害,最怕的是有所偏颇。明朝何守法说:“专任智则贼,固守信则愚,惟施仁则懦,纯恃勇则暴,一予严则残。”这里说的贼、愚、懦、暴、残五项,正

  好是智、信、仁、勇、严的反面。为将帅者,如走上偏颇之路,轻则身败名裂,重则丧师辱国。

  孙子说:“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这五项是针对将帅性格上的弱点而说的。第一种是只知抱必死的决心,而不知针对情况,合理处置;作战时拼死向前,很容易就牺牲了,因此说“可杀”。第二种是贪生怕死,很容易遭敌俘虏,因此说“可虏”。第三种是性子急躁,又轻易发怒,很容易因难受侮辱而轻举妄动,因此说“可侮”。第四种是廉洁好名,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经不起诽谤,很容易失去理智,因此说“可辱”。第五种是慈爱宽厚,惟恐杀伤部属,不能采取果敢行动,很容易遭敌人烦扰,因此说“可烦”。这五种都是将帅性格上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常可能成为失败的关键,所以孙子接着说“覆军杀将,必以五危”。指挥艺术的最高原则是指孙子所说的“四治”、“八戒”。“四治”是:“治气”、“治心”、“治力”、“治变”,这是在战场上掌握战机的四项要决。“气”是精神,“治气”即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旺盛精神,另一方面趁敌人精神松弛时,一举击溃之。孙子以“朝气、昼气、暮气”作为比喻,形容战场上士卒的精神状态;春秋时鲁国曹刿论战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道理和孙子讲得一样。善用兵之将帅,必定避开敌人之锐气,再乘第二第三回合,敌人暮气沉沉之时取胜。“治心”是心理上不忧不惧,士气奋发。孙子说:“以治待乱,以静待哗”。这个“待”并不是单方面的期待,两军对阵,绝不能一味期待对方哗乱;“待”意味着坚持不变,可以泰然待敌,从容应战。“治力”是掌握战力,一方面保持我充沛之战力,一方面消耗敌人之战力。“以近待远,以逸待劳”是先占据有利的战略目标;“以饱待饥”是确保自己的补给,截断敌人的补给。至于“治变”,是针对敌情,掌握变化,看清楚什么情况可战,什么情况不可战;不可战时,不应勉强求战———这正是孙子所说的“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师。”

  “四治”之外,孙子还提出“八戒”,作为将帅用兵之戒忌。“八戒”是“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缺、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所谓“高陵勿向、背丘勿逆”是我在地形上不利,不必强行进击,以免伤亡过多;“佯北勿从”是防敌人施诈;“锐卒勿攻”是避其锋

  芒;“饵兵勿食”是防敌人利诱牵制;“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则是防敌人拼死力战,或乘势反扑。不过这八种戒忌都是一般性的常态原则,战争中时常运用非常手段,不可拘泥兵法,一成不变。

  管理者的指挥艺术是管理者综合素质的体现。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要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素养,就像古人所说的大山崩裂于眼前,仍然不慌不忙,从容镇静;还要

  有随机应变,出奇制胜,用兵如神的指挥艺术。

篇十五: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愈发强烈,必须积极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大力推广传统民俗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民俗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群众文化建设方面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传统民俗文化的广泛应用。发展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传承,也是新时代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传统民俗文化;地方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一直都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群众文化由群众产生,群众发展,并服务于群众。群众文化主要根据群众需求,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包括因地制宜地发展中华传统民间文化,传承、创新民间文化艺术。群众文化的建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促进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进步,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群众社会道德素养

  中国的社会进步不仅要依靠科学技术带动经济的飞跃发展,更要依靠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长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一定程度上能够极大地促进思想文化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群众文化的开展,有利于团结民众,凝聚民心,提高群众集体的互帮互助意识,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增强民族富强的国家集体荣誉感。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提高了群众综合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群众的身体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推进,使得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满足,人们在文化活动中心情感受到了愉悦,身体得到了放松,思想受到了引导和启发,这必然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群众文化活动一般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规模较小,以群众为中心,做到方便群众,服务于群众,这样让人人都可以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大家都可以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

  (三)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民俗文化

  群众文化建设是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传统的民间文化更贴近生活,易于人们接受,为大众喜闻乐见。相关文化主管机关、群众活动的组织者应当注重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丰富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社区、村集体文化建设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弘扬民俗文化艺术。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极大的提高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群众活

  动更充满号召力。在传承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从而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发展。

  二、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设示范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基地

  为了进一步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中的应用,相关部门必须率先建设一批示范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基地,加大资金的投入,匹配高质量的人才,提高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例如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文化馆,文化馆中的基础设备的完善是非常关键的,要确保文化馆可以切实发挥其本来的作用,便要依靠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文化设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应的,群众希望参加一些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涨,然而,现在国内大多数文化场所基础设施还存在老旧等基本问题,活动设施的滞后,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群众活动的顺利展开,也挫伤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因此,为大力推广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展开,相关文化主管机构应当积极致力于示范性传统民俗文化基地的打造,选派优秀的工作人员在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基地任职,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基地的场馆建设和场地建设提供充沛的资金,建设示范性的傳统民俗文化基地,提高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馆的硬件水平。示范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基地的建立,不仅解决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首要问题,而且也为其他地方群众文化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其他地方以示范性传统民俗文化建设基地为标准,根据区域发展的特色,建立适合本地方发展的文化基地,促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二)充分发展地方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应当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较为单一,几千年以来人们对此早已不太敏感,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明显不高,较之于现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来说,人们的实际诉求显然得不到满足。充分发掘地方文化,一方面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文化活动的新颖性,从而再一次提高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人们对本地区民俗文化的兴趣。

  以甘肃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为例,甘肃地区拥有天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甘肃地区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例如广为人知的传统戏曲文化,秦腔作为我国四大声腔的一种,在西北地区有着广大的受众群体,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在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庙会是传统戏曲文化应用于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具体活动。甘肃的传统民俗文化是甘肃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人们在民俗艺术中感受到中华民间艺术的魅力,通过戏曲演唱、灶火演出等形式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传承,既可以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提高人们生活的乐趣。

  (三)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一个地区因文化而更有魅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层面、文化层面上的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价值观念,源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因时代的发展而褪去,始终存在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长河里,等待着我们去继承、发扬。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慢慢地丢失了属于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与本土的骄傲,这就需要我们在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民族的、民俗的文化,让我们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还能汲取到由前人留下宝贵的经验、智慧等融合而成的人类文明成果。

  在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前,我们要先设定相应的主题,主题的设定需要突出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结合地方特色,确保群众文化融合民俗文化艺术,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说,通过将传统优民俗文化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能切实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对广大社会民众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并且能够让社会民众在参与群众文化的过程中,一并获得接触和学习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自身文化涵养。

  三、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积极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提高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新时代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又一重要途径。相比于现代的流行文化,传统的民俗文化更能够贴近群众,适应大众的文化需求,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积极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够提升人们对传统艺术文化的领悟力。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形式,让群众能够积极参加,提高群众生活的品质,增强群众文化生活的活跃度。

  (二)提高群众的审美品位

  美的事物,总能愉悦人们的心情。我们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受其价值所在。在基层文化生活中,可以通过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群众的审美能力,促进基层文化素质建设。文化馆对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有发挥重要的作用,文化馆配备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并且能够将国家政策有机结合到文化宣传中,对不良的因素进行管控,为群众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故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

  四、结语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传统民俗文化越来越被商业化的产品所替代,在人们诉求文化需求的时候,我们要抓住机会,通过组织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傳统民

  俗文化。民俗文化具有民族属性兼具区域特色,是人类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传承民俗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要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建立示范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基地,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完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在此基础之上,突出地方文化艺术的特色,提高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参考文献:

  [1]郝庆芳.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发挥基层文化馆作用[J].现代企业,2019(6).

  [2]霍掖红.甘肃传统戏曲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9(17).

  [3]霍云云.天水市麦积区琥珀镇秦腔文化的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18.

  [4]赵文科.新时代下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影响和作用探析[J].艺术科技,2017(12).

  [5]李亚飞.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西部皮革,2018(17).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人民政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六: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的民生幸福意蕴及实现途径

  【摘要】民族文化自觉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标志。秉承文化民生的理念,综合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认同。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崛起,实现区域立体式发展,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使传统文化获得强劲的创新驱动功能和深邃的意义延伸,成为促进民生幸福的正能量。这既是传统文化重归本真价值的应有取向,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战略命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生幸福;意蕴;实现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向心性的凝聚力、连续性的传承力和多样性的包容力的优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系统、稳定而清晰的体系,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所未有的特色。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自我追溯与认证的历史标识,也是民族成员血脉联系和情感依存的纽带和载体。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日益增强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应当并正在成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和动力。

  一、传统文化民生幸福价值的凸显

  民生幸福既需要丰裕的物质基础,也需要丰盈的精神文化滋润。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对思想教益、精神满足和价值依归的需要更加突出和强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应有之义。同时,将丰厚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持久强劲的现实生产力,也是传统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彰显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重大的政策机遇。

  民族文化自觉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标志。建立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体系,秉承文化民生的理念,让传统文化超越学术理论范畴,融入现实社会,走向寻常百姓,凸显草根情怀,激活现实生命力,于古今延展的开阔视野中,以传统文化为灵魂,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支撑,打造中华传统文化园、民俗文化园、文化产业园等园区,综合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认同,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崛起。实现区域立体式发展。使传统文化获得强劲的创新驱动功能和深邃的意义延伸,成为促进民生幸福的正能量。这既是其重归本真价值的应有取向,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战略命题。

  二、传统文化民生幸福的意蕴

  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中要不断创新发展,综合彰显其惠民、乐民、育民、富民的功能。使传统文化成为美丽中国和幸福中国的底蕴和动力。

  (一)以梳理华夏文脉凝聚民心

篇十七: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各种形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如何进行现代化管理成为了当前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我国的企业发展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接受了很多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但任何管理形式都存在着其局限性。中国的企业管理必须结合国情,结合中国人们的习性和思维方式。在不断的摸索中,尝试着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找寻企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延续中国古代学者丰富的思维智慧,结合中国的国情,在传承中发展,在探索中进步。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进步,从最开始口口相传的人为管理模式,过渡到现在的借鉴西方的企业管理模式形成的纯粹技术型管理方式,中国的企业管理受到越来越多西方国家的影响。这虽然是我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红利,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忽视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存在。这种古代的企业管理思想虽然未在概念上被明确划分出来,但是确实融入了很多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

  1.儒家文化。儒家讲究中庸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强调一种整体的和谐性。“既无过,也无不及”“贵和尚中”“以人为本”等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的管理,不仅仅是机械化、程式化的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人性化、多元化的心理趋向过程。中庸之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可以演变为一种整体化管理思想。当一个团队中,一些人处于优势、一些人处于劣势的时候,就会形成两极分化。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到达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团队整体的运行效率就会被这种矛盾所制约,使得企业的运行效率低下,人员内部不和谐,形成内耗型的企业管理模式。然而在中庸之道的逻辑思维下,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他要求团队成员的素质条件均为接近或者比较接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团队内部沟通顺畅,人们相处和谐,企业的管理精神能够在这种模式下顺畅地传达,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效果自然在这种中庸的状态下得以显现。

  2.道家文化。道家思想的主要内涵是“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哲学,强调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老子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强调这一点可以在多处哲学性思辨论述中得以展现。比如,“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种思辨性的哲学观念在当前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体现在对团队成员的人文关怀和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上。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中的作用

  我国企业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经验的同时要进一步发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企业管理思想,以儒家文化思想为契机,完善属于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念。汲取精华,结合国情,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打造出和谐共生的企业营商环境,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儒家经典中的中庸之道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做人处事原则中有较为常见的体现。这种中庸之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表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企业经营理念,扩大到整个市场层面就意味着和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的良好企业营商环境。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企业领导者多接触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思想,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将这种中国古而有之的管理哲学运用到现代的企业管理体系中可以让企业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2.增加企业精神文化底蕴。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也是团队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其历史价值和朴实的唯物辩证主义观念对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将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精髓相结合,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团队情感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深化企业文化底蕴,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创造出属于国人特有的企业管理模式与特色发展道路才能保证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为企业员工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员工教育和培训方面,现代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以传统文化思想为导向的员工教育。首先,在新员工入职时,除了有新员工入职导览式培训,还有贴心的座谈会,更有专人的言传身教,使新员工感受家庭的温暖,进而更顺利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其次,针对公司所有员工安排以传统思想经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读书会,提升员工的孝亲尊师、善良朴实的传统美德。再次,为提升员工的健康意识,现代企业还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的形式,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促进员工的健康全面发展,现代企业还设立了专门的棋社、运动社、影视社等,并开展旅游和运动活动,促进员工的综合健康发展。

  4.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邀请国内外企业到现代企业参观,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在国外,应国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内外政府机构、著名大学及企事业单位的邀请,也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场合宣传“家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推行以传统文化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让企业员工感受在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方面,采取了由公司推至家庭,带进社区,面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推广方式。一方面,通过多位幸福推广的志工队伍,向社区、学校、社会进行言传身教的宣传;另一方面,通过报刊、海报、网站、播音、内部电视台、论坛等渠道向员工、社会进行现代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国际传播,向社会宣传其以传统思想为底蕴的企业文化,并得到了大家庭的温暧,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的企业在借鉴西方先进理念的同时,不能摒弃中国的传统企业管理文化。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层面需要学习外国,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传承方面,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以这种特色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基,创造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之道。但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对一些观念有所取舍。

  1.重人情而轻法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法理不外乎人情。古代思想对法治的概念较为模糊,对于法治社会的描述也较为笼统,这就导致了古代思想运用到现代的局限性。众所周知,当前的社会是法治社会,企业的经营发展也是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条件下执行的,延用中国古代的这种观念很显然不适合当前企业的合规经营和依法经营。

  2.重政治而轻利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政治氛围比较浓重,三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企业管理理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这种企业的管理理念多数是在政治格

  局的划分和政治角逐中形成,这段时期的企业管理思想包含了大量的政治因素和时代背景,和现代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宗旨大相径庭,也有悖于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发展目标。所以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但是并不适合当前的企业营商环境,不利于打造公平合理的企业竞争平台。

  3.重专政而轻民主。中国古代哲学与管理学思想中经常会有重视专政而轻视民主的思想,这是古代封建社会为了巩固君主的统治而对民众进行的思想禁锢,这是封建时代的一大特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早已被取缔,封建思想也被人们所摒弃。现代的企业管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凸显了作为个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企业发展的有利作用。将这种专政的思想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无异于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和悲剧的重演。所以对于这种思想的糟粕我们应予以摒弃。由上可知,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具有独特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即相互关联又彼此对立。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同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并努力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道路。如果一味地照搬外国管理模式,或者全盘接受中国古代的企业管理思想,必然会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因此要两者并用才能达到好的企业管理效果。

篇十八: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时下,“中国特色”已经不再是个陌生的概念,它丰富的含义涵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然就实质而言,“中国特色”更是深刻层次的文化背景

  下的现代化诠释。文化是一种精神,有了文化才有了在此之上衍生的众多现象和

  科学的分支。“管理不只是工具、技术、方法,它也是一种文化。”改革开放以

  来,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眼光拓展到了中华文明之外的西方文明。在学习西方

  先进技术、科学过程中,理性和科学的力量让我们惊讶的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在

  自身传统文化中重新寻找丰富的智力资源。现代管理也是如此,经历过引进和应

  用苏联、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后,逐渐出现了对于自身文化

  的反思和基于自身文化价值下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探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在管理思想上的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生存的土地上经过长期发展过程形成和积淀

  下来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

  式、价值取向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源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

  是中华民族历史过程中社会实践的智慧积累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正是在这片沃

  土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她的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统一性和多样性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众多民族共同生存在一起,文化丰富多彩。在中央集权下区域文化差异明显,官方文化的大一统并没有抹杀

  民间地方差异文化的共存。

  厚古薄今,重延续轻进步,具有长期连续性。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治乱交

  替,往复循环。一个封建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制度层面限于修补而没有根本突

  破和改革。

  现世主义精神突出。中国文化重人文轻宗教,讲实用轻思辩,以人伦关系为

  终极关怀,具有强烈的现世主义精神。

  重群体轻个体,重伦理轻自然。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家庭的概念深厚,但社

  会概念几乎缺失。伦理关系受到普遍重视,而个人价值却严重忽视。

  重和谐轻效益。中国古代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人都重视整个人、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注重道德的建立,效益意识淡薄。

  2)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上的“末”,其特点无不透露着中国

  文化投射的背影。考察几乎所有的管理思想大体体现在治国、齐家、格物之上,思想家们也试图将其管理理念落实到治国方略、齐家的具体实践中,具有强烈的时代和社会色彩。

  “以人为本”思想占主导地位,重视道德建设。中国古代重视人、人性,重

  视对人的价值探求

  。统治者或具体管理者在管理国家和社会时十分注意对人和人

  性的塑造,“爱人贵民”,人本思想在社会中有着核心意义。

  重农抑商的固国思想明显。在技术和科学有限的条件下,农业在社会经济中

  的地位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统治者及其管理者对于农业的关注远过于商业

  和手工业,基本上管理的运用都具体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上。

  浓厚的情义价值观。中国古人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主张“兼

  相爱,交相利”。古代社会看重“理”,有理就要重情重义。

  注重“和”而求同的价值尺度。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是中国古代乃

  至今天所1/5追求的目标,“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判断事物、处理

  事物时,“和”就是其根本的价值准绳。“和气生财”就是社会生活的写照。

  3)中国古代主要管理思想比较

  思想派

  代表人物

  终极目标

  基本思

  想

  手段方法

  别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仁”

  礼治、德政

  “礼”

  尽心、知性、知天

  能群

  道家

  道

  齐物

  无为

  逍遥自得

  至善

  天人合一

  制天命而用之

  小国寡民

  自适其适

  天下兼相爱

  天下治

  墨家

  墨子

  尚同

  兼爱

  非攻

  法家

  兵家

  精气说

  管仲

  法治、礼法相辅、利

  义

  天下治

  自然

  商鞅、申不

  害

  术治

  米众家

  韩非子

  法、术、势相结合

  长

  “五事”、“七计”

  得理

  天下平

  唯物主

  孙武

  孙膑

  义

  辨证思

  因形势而变化

  想

  虽然各个学派在基本思想和具体方式方法上不是完全相同,各有区别,但是

  基本上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现代管理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1)官僚制度下的官本位思想在管理者思想中仍占重要成分

  中国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惯例,作为社会管理者,古代社会主要限于

  政府从事政府管理和地方管理的官员。官僚思想、官本位思想是基于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上的社会封建等级差别而形成的。这种思想影响至今,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在很多地方仍是官僚制度,虽然我们也在学习西方的管理体制,但与西

  方的科层制度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现代的官僚制度是由封建社会的皇帝之

  下的朋党派别演变为代议民主权力下的利益核心主体下的体系网络

  。管理者权力

  来自于民主原则下的公众的赋予,而当权管理者在不同的权力等级不同层次下分

  别属于不同的枝干体系,从而形成网络。

  这对管理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久而久之使拥有土地所有

  权的人拥有比掌握技术或贸易商业的人在社会地位上有明显差别。这使富人阶层

  在经济上拥有巨大的财富时寻求方向趋向于政治社会地位

  。官本位的熏陶使中国

  人也许并不在乎为官之实而在为管之名。所谓“红顶商人”也源于经济在权力庇

  护下其利益保障程度和风险程度与普通商人有天壤之别。官本位思想使社会人对

  于管理者角色的认识局限于权力的诉求,而忽视真正管理运行的过程和管理实践

  的功能的发挥。

  同时,中国管理也受到“和”的影响,管理活动中往往各“和”实“同”,奏的是“和”曲却唱“同一首歌”。在具体决策中,个人无法对抗集体强权,个

  人影响和行为容易困于集体内部,而组织外部趋于同一个声音。领导者容易沦落

  为集体意志的代表而已,从而其行为仅通过象征意义起到表率的形象作用。

  2/52)人际关系在管理活动中凸显作用明显

  中国社会是个熟人的社会,很多管理也是如此,于是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了管

  理的重要方面。熟人与熟人之间,大多是有着某种血缘

  、业缘等背景确立的关系,这种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来自于相处或通过相处的人的了解和熟悉,是通

  过个人在群体中的受到的共鸣度表现出来的。西方管理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

  通,但西方社会是个陌生人的社会,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与人的沟通是基于平等、信用下的契约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有以数字或文字方式记录下的信用和关系档

  案。而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成为正式制度背后的一个纽带在管理活动中发挥作

  用。一个人在组织中与上级、同僚、下级关系相处的融洽程度是其在组织中地位

  的象征。许多管理者思想先进,能力非凡,却在管理中无法发挥其卓越的才华,个人在管理活动的能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上的制约。

  同西方活动的外部表现一样,西方发达国家的诚信也是在技术条件下可数字

  量化说明的档案或其他方式的记录。公信力对于管理的成败有着重要的作用。中

  国社会自古就提倡诚信,但中国管理或者说中国人的信用是没有技术因素在其中

  的,人际关系交往中,讲诚信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品格和道德水平。个人人格魅力

  对于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是组织的无形资产。组织的团结和组织中人的力

  量的凝聚靠的就是有个人道德魅力的领导或领导层通过人之性的微妙张力而作

  用的结果。中国人的管理活动,人际关系的力量有时能起到比制度规范与物质奖

  惩更大的作用,表扬一个人或在团体中认同肯定一个人所起到的示范力量在调动

  个人和他人积极性上相当有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下意识里成为管理过

  程中努力营造和被管理者努力追求的方向。

  3)隐性规则(潜规则)成为正式制度规则背后的双刃剑

  中国历代统治者中几乎都设立了幕府,供养一大批幕僚。这些幕僚在统治者

  背后起到了左右局面的作用。幕僚在统治者管理国家和社会中出谋划策,对管理

  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解,反馈给统治者。虽然他们不是真正的管理活动的决

  策、实践者,但他们的智慧似乎贯穿与管理过程之中,甚至有的时候他们实际上

  就代替了决策者,成为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的内宫也成了

  统治者向外“暗示”的窗口,什么事情和看法是不能让大臣知道且不能公开表露

  的,什么事情和看法是要让大臣知道但不能公开说的,于是就必须有一个途径,既把意思传递出去又不伤面子,这就只有通过身边的内臣。外面的情况也可以传

  递进来,自己的意思也能传达下去,一举两得。但就是这样,作为信息的唯一获

  得者,收集、传达、分析等角色集于一身,作为管理者的统治者信息出现不对称。

  问题从内部产生最容易发现也危害最大。中国社会在正式制度之后总会有一

  些隐性规则,这些规则是人人知晓,不言而喻,但并不一定在制度层面得到明确

  体现。而且这些规则出现也来自于组织内部,从而向外部拓展的。比如在古代人

  才选拔上,统治者和地方管理者真正能做到知人善任的很少,读书人入仕后,升

  迁录用很大程度上在关系和背景的支持

  。普通人很容易看到经常进入人们视野的必将成为实际的权力者或即将成为管理者。示之——告之——合理之,通过广泛

  的舆论声势使在一定范围成为公众所知晓的中心角色,然后由合法的程序公开使

  之合理化,使之必然。

  4)人治在某种情况下代替了制治

  西方管理活动不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企业组织均是制度建设比较健全的条件

  下的程序化实施过程,而中国社会的管理活动人的因素在有的时候却代替了制度

  因素。西方管理的制度或者规范是人与人之间契约共同决定并高于自然人之上,制度治理最大的特点是对于受约束的任何人都是平等看待的。中国的管理活动,法律、政策、决定的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意志的制约。人治的思想

  源于官本位思想,源于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权利和地位的忽视,源于产权制度的缺失。管理者,特别是组织主要的领导者,对于自3/5身的管理权力所得来源不清楚。

  位子等于权力,而不知道位子只是组织公共权力的代表行使。中国管理者容易把

  自己的管理权力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西方委托——代理的关系。这样一

  来,个人权力极易扩张到外部,以至制度约束的无法控制。制度无法控制人,相

  反人却容易凌驾于制度之上,成为制度上的利益享有者。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和人之间的重视远胜过对社会和非家庭组织的重视,道德人的建设使社会倾向于向人和人性的高尚寻求。自古,有着较强人格魅力和

  道德水平的统治者或管理实践者受到的评价是很高,在普通民众心里,好的管理

  就是“修己安人”,就是靠自我道德的树立,是社会模范表率。个人不容易树立

  权威,但一旦树立了权威也是很难改变和打破。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人治

  有其可能并且其建立的管理和治理模式很难被动摇。制度因人而设,也因人而

  异,因人而变,人治就极其在某些时候代替制治或使制度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归纳中国管理活动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是为了更好的区分西方管理与中国

  社会的不同,也是为了更好的使中国管理不只是生搬硬套西方管理的技术和方

  法,更是为了有利发挥传统文化功能在实际管理中的合理运用,使中国管理更适

  宜中国的政府、企业和社会。

  三.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现代管理

  充分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深刻把握文化中促进管理发展和

  进步的因子。文化是深藏在社会发展底层血液中的力量,并非暴露地呈现在人们

  的视野之中。现代管理活动,特别是在人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的现代民主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认识和了解管理活动背后的文化意识的存在,有助

  于管理的科学和有效。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人的管理上有着很高的境界,现代

  西方管理注重理性和科学,注重技术性的因素在管理中的运用,而中国文化中则

  蕴藏着深刻的管理哲学,比如儒家的“仁、礼”和“德政”,在塑造人和人性上

  有着丰富的诠释。如何把握中国文化血脉里天然的管理因子,使其在新时期继续

  有效于现代管理,是我们要做好的第一步。

  管理实践中重视组织文化营造和弘扬。文化是一种软的生产力,好的组织文

  化对现代组织生存、发展、巩固、壮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组织文化是组织管理

  中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传统组织中,比如小的企业和团体中,可能还没有形成或

  确立。但当企业或其他组织发展壮大之后,组织结构的增大,人员的增加,管理

  网络的形成,管理模式的成型等出现,组织的继续发展就要求组织追求自身价值

  的确立和目标的修正。组织文化是一个实体区别与其他的标志,组织的核心价值

  观,组织的制度规范,组织的管理方式都是组织文化的内容。中国的企业文化具

  有明显的“求同”、“重人”的特点,这也是在中国文化下与西方企业组织的差

  异。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独特的组织文化,使其在组织成员中形成认

  同和共同维护,是现代企业走向成熟的必要建设。

  管理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挖掘组织里外的人力资源。中国文化

  强调人的价值,中国的管理也必须认识到在这种文化下管理的核心也要关注人。

  个人在群体中,个人能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是要体现在管理实际的活动中的。好

  的企业是让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和运用,让普通的员工尽职尽责得

  到进步和学习的机会。虽然管理是为了追求效益最大花和资源最合理配置,但人

  是组织中最宝贵最丰富最有价值的资源。管理应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最后的归宿,实现组织和个人的最优化组合和发展。西方管理越来越注意人力资源的开

  发和管理,在网罗人才同时也注意在组织内部培养和发掘人才,以实现组织的可

  持续发展。中国自古就不缺人才,缺少的是发现和培养的机制和环境。在传统文

  化下,封建的人才观是我们应该抛弃和反思的,我们的管理也应该在人上下功夫。合理嫁接西方管理科学手段和方法,使其在中国文化土壤下中国化。西方现

  代管理发展了一百多年,其理论体系和实践较为发达。但西方管理毕竟根植于西

  方文化,完全引进和应用反而会水土不服,效果大打折扣。五千多年文化的孕育

  虽然使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4/5包容宽厚的品格,但是并不是对于所有外来的东

  西都容纳和接受。也许西方管理并没有受到抵制的引用,但其效果决非同其发祥

  的文化土壤上一样。这是文化对于差异的隐性排斥,我们可以用西方的管理理

  论,甚至管理手段方法都照搬照抄,但我们在推行中却无法避免中国社会中对于

  其消极的接受和使用。合理的将西方的管理嫁接到中国管理中,也不是简单的移

  植,而是不断比较融合,不断综合分析,不断从中国文化里发现新的管理思想和

  理念。西方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手段可以在微观的管理领域发挥其作用,而中国传

  统的管理和中国文化则对于宏观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我们能看到在有些地方中国古代的管理也有与西方管理科学的相似之

  处,中国文化中重视关系,重视由于各种因“缘”而结成的小团体或组织,西方

  科学管理中同样发现了在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作用

  。在东西方有异

  曲同工之妙处,东西方不同文化下的管理思想的整合就出现了交集,而这些相交

  汇的地方正是可以合理发挥运用的。

  现代化到今天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仍是在不断开放中学习,仍是在探

  索并急切的运用西方理论和技术,这样的态度容易使我们忽视甚至完全没有考虑

  到自身文化的存在。转过身我们会发现,在我们不断象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反倒迷

  失了回去的道路,反倒对于自身存在其中的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变得模糊和片面。

  中国的管理何尝不是如此,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无可厚非是现代化的产

  物,并且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文化的根基发生了改变,对他的认识却没有转化到

  这个文化氛围中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依然作用的情形,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调整了一个新的视角后,我们对于西方管理在我们所

  生活的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合理运用于实践。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其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其在现代社会,特别是

  现代社会的具体技术层面上的局限和制约

  。现代社会必然要以一些历史的代价来

  完成它自身在现代化过程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也许还待人们继续发现和探索。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创造了几千年文明的中国

  人会凭借其智慧在现代化过程,尤其是在现代管理上有更大的创造!

  5/5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文化在民生管理中的运用 民生 中国传统文化 管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