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10篇

时间:2022-11-26 15:5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10篇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百度文库  实  践  课  题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

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10篇

篇一: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百度文库

  实

  践

  课

  题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人们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如今的工业化社会中,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急剧变化,导致普遍存在的独生子女的学习、就业竞争压力增大,致使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时常因不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而遇到许多挫折和困扰,以至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健康成长,因此,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制定实施有效的策略已迫在眉睫。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确立课题

  我对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看,大多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1、厌学。学校理应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可是利用学习适应性测验,结果表明:30%的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54%的学生坐到书桌前准备学习时,会马上或有时感到厌烦。20%的学生会在对学习厌烦时找“头痛”或“肚子痛”等借口。36%的学生对学校的环境不适应。尚有10%左右的学生感到老师讨厌自己。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测验中,40%的教师、家长认为学生(孩子)“课堂讨论或与家长谈论学习问题时不感兴趣”、“一提起学习即心烦意乱”。

  2、焦虑。小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面对考试,20%的小学生情绪紧张。47%出现轻微焦虑,24%属于过度焦虑。考试焦虑同时又辐射产生了小学生对人的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

  3、冷漠。看电视遇到伤心、感人的情节,中段学生有41%,高段有34%的小学生不会流泪,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

  4、孤僻。通过走访班主任及随机调查,发现3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其中12%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孤独。

  5、自卑。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自卑感特别重

  6、敌对。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常表现出“逆反”、“小气”等心理,或出现与教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面对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提出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这一实验课题。

  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2、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父母祖辈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对孩子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家长的溺爱、高期盼,这一矛盾体,滋生了孩子诸多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少数学生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3、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神”、人生路上的“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在小学生的眼里都是可资模仿、借鉴的榜样。教师个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否认,现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良莠不一,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

  4、社区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社区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小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调?查?法

  、辩?论?法

  、活?动?法

  、个?案?法

  、设置课程

  、学科渗透

  、活动蕴含

  、家庭渗透。上面所示,清晰地揭示了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即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重点是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活动法、个案法等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班队工作中渗透、在创设育人环境中渗透、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等,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调治、转化学生问题心理行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四、研究的目的

  1、探索出一些针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策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通过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增进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培养一支懂得一定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技巧的教师队伍。

  五、研究结论及分析

  1、小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法探索;

  2、通过探索出的恰当方法和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的探索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课题实验研究的对象是向阳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第一次确定三个班128人,五年级各班,;第二次128人,五年级各班;第三次扩展为全校。

  六、课题的实验方法

  本课题采用自然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谈话法、活动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

  七、课题实验周期及阶段划分。

  本课题从开始到完成研究任务,共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研究、准备阶段

  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

  2、培训教师。

  3、对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设计“行为心理调治教育方案”,使其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得到有效调治。

  主要形式:理论学习会、座谈会、专题讲座、调查研究、心理状况分析等。

  成果形式:部分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个别学生“行为心理调治教育方案”、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文章。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分析结果

  1、总结前期工作,进一步调查学生心理状况。

  2、制定实验方案。

  主要形式:理论学习会、座谈会,主研人员、实验人员培训会。

  成果形式:部分学生个案、实验教师经验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研究结果,实施方法策略

  1、课题组提出详细实施计划。

  2、进行实验的再实践、验证,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并进行修订总结。

  主要形式: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成果形式:

  1、深入探索在小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通过恰当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阶段、写出阶段总结。

  主要形式:座谈会、交流会、总结会、课题会。

  成果形式:部分学生个案、实验教师总结报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

  第五阶段:结题阶段

  1、全校各学科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总结、评价、整理经验成果。

  3、规范研究资料。

  4、撰写研究报告。

  5、进行结题验收。

  主要形式:总结会、结题验收会。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教师经验论文集、学生个案集。

  八、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研究得出的方法策略。

  1、采用观察法。即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品质等,发现问题及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

  2、采用调查法。即通过问卷、访问等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兴趣等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一些带规律的现象,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便于教育、引导。

  3、采用设境讲解法。即先创设情境,后讲解点拨。我们发现在心育中单纯说教,经常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而在特定情境中的讲解,并给学生新信息、新知识、新思想,就能开启学生的心扉。

  4、采用故事启迪法。即通过讲述有关真实、贴切、新颖、灵活、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明白事理。

  5、采用活动法。即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各种饶有兴趣的活动,轻松、愉快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6、采用辩论法。即就小学生特别热衷而又难以把握的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各抒已见,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把握分寸,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走出困境。

  7、采用表演法。即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各种表演之中。如课本剧、童话剧、小品、舞蹈、相声、快板等。

  8、采用渗透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

  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和家庭教育等多项工作中,使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得到优化。

  9、采用个案法。即教师争对个别心理特殊或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设计出教育转化的方案,并按方案进行调治、转化。

  10、采用评价法。即对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评价的方法。老师们除了平时结合教育、教学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结合每周“班级小明星”、每月“校园小明星”的评选对学生进行评价,半期和期末时,分别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有毅力”、“克服困难”、“性格活泼、开朗”等心理品质作出阶段性评价,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九、课题研究效果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对学生心理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们研究学习的过程,所以在有益学生的同也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分析研究能力。但是,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长期的、不可停歇的大工程,对于它的研究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是心理教育收到满意的效果,才会使学生心理教育更完善,更圆满。

篇二: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总结报告-百度文库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总结报告

  健康的心理教育是现代教育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长打好基础。因此,我们确立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课题,并于2005年3月被批准立项为市课题,课题组在市、县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按课题研究计划定期对课题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现就我课题组对此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做个总结。

  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背景

  (一)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而能适应新世纪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构成完整人格的整体。学校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担负着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人才重担,因此,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促进每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关键所在,还是当前学校教育中薄弱环节,都集中反映要在扎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们共同分析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在“过剩”的物质拥有背后,承受着严重的精神营养“饥荒”和“精神”消化不良。

  2、受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小太阳”、“小公主”般的宠养中,孤僻、自私、依赖之类的病发症正不断滋生蔓延。

  3、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严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致使目前儿童中相当普遍存在独力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他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

  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情绪碍障等。

  4、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现比重的增大,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幼儿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

  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幼儿心理素质不能得到健康发展,抑制了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幼儿心理健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三)《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长打好健康心理的基础。

  (四)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地位。

  三、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施幼儿健康心理教育,我们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初步确立了幼儿心理教育的十条目标和五个方面的内容。

  幼儿健康心理的目标为:(十条目标)(一)能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良好的观察、注意、想象、概括、分析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并能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关系。

  (二)能与父母、老师、小朋友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乐意寻求新的生活体验,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四)做事有信心和一定的耐心,力求做成功,不惧怕失败和挫折。

  (五)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能主动参与集体性活动,敢于自我表现。

  (七)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平等合作、乐意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

  (八)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九)遇到困难能主动想办法解决。

  (十)能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劝导,不任性。

  幼儿健康心理的基本内容为:(五个内容)(一)爱心教育。爱心即爱人之心。爱心教育是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内容。

  幼儿有着得到爱、爱别人的需要。通过爱心教育,使幼儿得到爱的满足和学会从爱别人得到快乐,提高能力和自尊。

  众所周知,爱是幼儿健康发展的“精神食粮”,是幼儿生活中的“太阳”。因此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使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为此,从园长到教师都将点点滴滴的爱心倾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他们时刻用乐观的情绪、柔和的表情、适度的动作、温柔的语言与每个孩子进行情感接触和交流,对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因而使孩子们在师爱的摇篮中长大,也懂得了去关心和爱护周围的人。

  (二)探索周围世界的教育。

  儿童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是在与周围世界不断交互作用中逐步开展的,而多方位、多层面的环境能激起幼儿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形成健康心理素质为此,我们通过自然角的设立,科学发现室的设置,每月一主题的师幼环境布置,以及通过节日活动、社区活动、亲子活动、主题活动、比赛活动等开展,让幼儿从观察中接触,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促进幼儿多种经验的获得,多种情感的体验,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使幼儿园环境成为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教育内涵、激发幼儿情感的无声的“教科书”。

  (三)交往教育。交往是建立个人与社会联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对于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

  交往三步曲已成为我园教育特色之一。首先,我们让幼儿学习一些语言或非语言的交往方法,丰富幼儿交往策略。其次,为幼儿创设交往环境,提供交往机会,交往环境从与同班幼儿交往,发展到与同龄幼儿交往,再扩展到异龄幼儿间的交往,加强幼儿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间的交流,发挥互补效应。再次,以开放式教育拓宽交往空间,将人际环境延伸到部队、社区、家庭等,以巩固幼儿交往技巧,发展幼儿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友好协商、谦让合作的技能。

  (四)自主自理教育。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学会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也是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平时生活管理中,包括吃饭、穿衣、睡觉等,都帮助、鼓励儿童自己克服困难,学会自理。在教育活动中,总是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尽量做到不把自己观点、想法强加给幼儿,注意让他自己得出结论。通过自由活动,锻炼他们自主交往、独立思考、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五)积极自我意识的教育。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幼儿健康心理的核心内容,幼儿对自己积极和认识来源于成人的尊重、认可和夸奖,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我们要求教师要学会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让幼儿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时时以肯定的语气鼓励孩子的进步。让每个孩子相信,我能行。我们还让幼儿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如利用幼儿群体的力量和强带弱的优势,帮助胆小自卑幼儿找能干幼儿做朋友,达到双方共同提高的目的。老师也严格杜绝伤害、贬低小朋友自尊心、自信心的语言和教育方式,使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使其自我意识得到新的升华。

  四、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心理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3、心理实验法;4、心理测验法;5、个案法;6、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边创新。设立了实验班和对比班,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做了全面的调查,并从纵向和横向进行了比较。以实验法、个案法为主,寻找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的方法,并运用了经验总结法。实验结果采取以实验报告、优秀教案、实验课、研讨会、教学论文、家长教师感悟言等形式呈现,每位实验老师做好实验记录,并请领导进行评估。

  五、研究的课题的实施情况

  (一)课题自2008年9月被确立后,立即成立了课题组,经过认真研究讨论,拟定了课题实施方案,我们按计划把实验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

  幼儿心理现状调查问卷:1、拟订家长调查问卷方案

  2、准备调查表,实施调查

  3、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调查材料和结果

  4、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1月

  1、实施实验、探索对策、落实实验对象

  2、根据方案,实施个案研究

  3、收集、整理处理实验数据和资料

  4、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论文,形成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

  1、总结各班研究成果

  2、修改总体研究报告

  3、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第四阶段:2009年7月

  1、准备材料

  2、结题

  (二)具体实施情况

  1、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

  联合国于1959年颁布了〈儿童基本权益宣言〉,主要倡导满足儿童在生活、营养和受教育方面的需要。我们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同时提出教师“维护儿童心理权益语言、体态、动作规范”,对教师在情绪、教育方式、管理、指导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使教师的教育语言和行为建立在平等、尊重儿童,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倡导教师要努力成为维护儿童心理权益的典范。

  通过研讨、实践,教师的教育行为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们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你真棒”,“老师相信你能行”、“别害怕,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句句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了他们的活泼、开朗和自信。可喜的教育效果也激励着教师积极探索幼儿心理发展的轨迹,深入研究自身的体态和动作。

  2、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辅导是对幼儿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所谓心理辅导,就是运用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等理论,根据幼儿心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发展所进行的帮助、指导和服务,它包括发展性辅导和矫正性辅导两种基本方式。

  发展性辅导是一种面向全体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挖掘其潜能促进其心理发展的辅导方式。我们主要是通过集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的。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亲身体验、角色换位、游戏、竞赛、问题研讨等形式,帮助幼儿解决在平时生活和心理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内容包括:情绪情感辅导、交往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家庭生活问题辅导等。通过心理辅导提高幼儿处理自己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矫正性辅导是一种面向部分心理缺陷儿童、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和性格特点,恢复其健康心理的辅导活动。它是一种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辅导方式。它更多地反映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表现为教师对幼儿“一对一”式的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一、处理好心理辅导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巧妙地、适时地变“教育者”为“辅导者”。二、有爱心、尊重幼儿,以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能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三、以满足幼儿正当情感需要为前提,鼓励、启发幼儿“说”,教师耐心地听,在需要时采用开导、劝慰、解释、商量、建议、鼓励等方法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及自己的行为,逐步矫正不良行为。

  与此同时,对心理缺陷幼儿,我们为之建立个案分析和追踪观察制度,通过科学分析,及时采用环境干预和行为矫正方法,并发动其家长做好协助工作,使健康心理养成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持续和延伸,以帮助幼儿顺利地渡过矫正阶段,尽快走出心理成长的“危机”。

  3、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导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去。

  由于健康心理教育的养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这种整体性决定着心理教育必须通过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协同培养。而各种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而结合一日活动渗透心理教育又成为我园培养健康心理的又一举措。我们要求教师在制订各活动目标时,要仔细分析教材,领会其内涵,不光要有知识技能、习惯养成方面的目标,还要努力挖掘其心理培养目标,以充分体现一个活动指向多个目标的教育新观念。在生活管理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合作团结精神。在自由活动中,倡导异龄儿童之间交往,达到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人格健康成长。在各种活动中,贯彻尊重幼儿意愿,发展幼儿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原则,让每一个幼儿真正成为各种活动的主体。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

  2009年6月18日

篇三: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完整版)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完整版)-百度文库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

  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

  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

  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改变

  传统的德育模式,拓宽工作途径,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使心理健康教

  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房山

  区教委的关注与领导下,在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我

  校于201X年9月,根据区级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

  的研究》,确定了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

  质》,把三年级全体学生做为研究的对象,把课堂教学当作主渠道,加强学生心理辅导,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

  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一手抓学科渗透,一手抓心理辅

  导,各种方法之间相互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方位展开,从而

  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校的目标是:

  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以对心理问题预防补救为辅

  助;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科学的管理是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作为实现学

  校办学目标的一个突破口

  (五)

  视频“幸福讲”和书《高效人士的七种习惯》,电影《美

  丽人生》

  (六)

  背后留言:

  让每位同学在便利贴上写下想说的话贴在同学背上

  (七)

  收集梦想:

  请每位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大学梦想,上交后放在“愿望瓶"里,有班主任保管,大四时再一起打开。

  (八)

  主持人总结本次活动!

  第四篇:

  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宣传月策划书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进入飞

  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学生受到环境和自身的限制,有时候对自己的未

  来十分的茫然。为丰富广大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同

  学们对自己以后人生的规划能力。我校准备开展了解职业类型、规划

  职业生涯为主线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主题:

  “生涯规划”

  主办单位:

  校政教处

  心理辅导中心

  活动4月23日一5月23日

  活动地点:

  永嘉中学

  活动流程:

  一、心理健康宣传月准备工作

  4月230—4月26日:

  活动前期筹备工作

  4月270—4月28日:

  提交并讨论策划书

  4月29日——5月1日:

  编辑排版一期以职业生涯知识介绍为主的心理辅导报

  二、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内容

  5月2日:

  召开心理协会会议,布置宣传月工作,让协会成员参与到心理健

  康宣传月工作。

  5月3—5月4号:

  心理协会成员,全校分发心理辅导报、并做好海报宣传工作。5月7日下午:

  在阶梯教室进行心理测试:

  霍兰职业心理测验

  5月13日下午:

  播放职业生涯心理电影:

  三个傻蛋大闹宝莱坞

  5月16日下午:

  对心理教室进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内容的黑板报设计5月21日

  下午:

  在阶梯教室进行心理讲座:

  职业生涯规划之我与大学。5月22-5月230:

  整理和归纳宣传月材料,并进行总结。

  三、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材料申请

  照片清洗:

  50元

  心理教室布置:

  100元

  心理辅导报、心理测验复印:

  200第五篇:

  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a5.25”大学生心理健月为引导大中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1X年,“

  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

  节取“

  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

  动主题是大中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一一走出心

  灵的孤岛”201X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

  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发起人的解释是:

  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

  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

  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

  选择“

  5.25”是为了让大学生便于记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随后,a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全国的高校得到认同,全国高校

  都利用这一天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认为这一天就

  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节”。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

  康,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

  二

  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

  合作的意识,并陶冶情操。为了让广大学生了解心理知识、提高自我

  心理保健知识,增强心理素质而设的年度大活动,让学习压力大的我

  们提供一个调适的平台,让我们可以更勇敢、乐观地面对人生。

  三活动对象:

  厦门南洋学院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五月二十五号到二十七号

  五活动事前宣传形式:

  海报、倡议书、条幅宣传、广播站宣传

  六活动流程:

  第一天(

  5.25)

  本日活动内容:

  1千人签名活动

  2微笑天使

  3心理测试活动

  4千纸鹤送祝福

  时间及地点:

  千人签名活动——25号12点小广场

  微笑天使一一同上

  心理测试活动一一25号3点小广场

  千纸鹤送祝福一一同上

  事前准备:

  以心理健康周为主题出海报。在五月初以心理健康周为主题出版

  宣传活动。以海报形式宣传本日的活动。

  活动意义:

  通过签名让同学们更多更全的了解

  5.25心理健康周,通过心理测试让同学们对

  自己有一个全新的了解。让纸鹤送去祝福、让天使的微笑常伴你

  我。

  第二天(

  5.26)

  本日活动内容:

  1心理讲座()

  2心理沙龙

  事前准备:

  以海报和心报进行宣传,进一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时间及地点:

  讲座——26号下午在多媒体教室(教室待定见海报通知)

  心理沙龙——当天晚上8:40心理活动室

  活动意义:

  通过专业讲解及实例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沙

  龙交流可促进同学们对心理学的学习与探讨的热情。

  附:

  讲座可能涉及大学生恋爱心理,正确处理学习与爱情的关系,心

  理危机应急与干预,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等内容。

  第三天(

  5.27)

  本日活动内容:

  1.

  心理电影欣赏

  2“心相聚、爱无界"第三届美丽心灵晚会

  时间地点:

  25号和28、29号晚八点四十在多媒体教室(教室待定见海报通知)

  活动意义:

  在电影中体会健康心理,以一种思考的心情来欣赏电影中的人物

  心理。让同学

  们都做一个有智慧的人,看看影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面对他们自

  己的事情。

  电影《大智若愚》《当幸福来敲门》《美丽心灵》《蝴蝶效应》

  《雨人》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占用多媒体教室提前申请到教室。

  2在多媒体教室举办的活动要维持好会场纪律和卫生。

  3户外的活动要考虑天气因素,看好天气预报,天气过坏最好不

  要活动,若天气有变要及时发出通知。

  4签名活动持续3天

  5微笑天使活动持续3天(26号之后投票改地点为b大厅)

  八主办部门

  南洋学院心理学会

  策划人:

  黄清坚

  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

  五月,山花烂漫、艳阳高照。在这青春似火、激情四溢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属于自己

  的节日__“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迎来了我校第三届大学生心理

  健康宣传周。

  5.25”,即“我爱我”。意思是大学生首先应自爱,由爱自己而

  推广为爱他人,拥有健康的心理,给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充分发挥

  自己的潜能。因此,我校第一届大学生心

  理健康宣传周的主题是:

  关爱自我,和谐心灵!

  作为社会的精英、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然而生命的困惑、成长的烦恼、失败的苦痛却如影随形,时刻困扰着

  一颗颗年轻的心灵。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

  理调适能力,是我们走向成熟、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宣传周到来之际,我们向全校同学倡导这样一种生活理念:

  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努力构建和谐心灵、和谐校园、和谐社

  会。用自己年轻的心去感受生命的活力、心灵的宁静,去体会社会交

  往的和谐、人间真情的温暖,去享受身心健康的快乐和社会生活的美

  好!

  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倡议:

  *多学习心理保健知识——阅读心理保健的书籍、参加心理健康

  知识讲座以及参与心

  理健康社团活动。

  *多读好书一一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挖掘生命的深

  度;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外延,但可以丰富生命的内涵。好的书籍正

  如一只温柔的手指,为我们的人生指点出

  一种诗化的神圣。

  *多倾听好歌一一有没有这样一首歌,能让你轻轻跟着唱和?清

  新的歌词,优美的旋

  律绕过我们心灵深处的角落,暖暖栖息在心头,让我们的心灵得

  到净化。

  *多进行交流一一菁菁校园,青葱岁月,畅诉衷肠,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不论年龄,不论专业,不论流泪还是微笑,让我们并肩走过。

  *给生命多一点关爱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爱在左,情

  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径点缀的花

  香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给心灵多一份关注一一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不断检视自

  我、塑造和谐心灵,才能拥有美丽心情、淡薄个人名利、主动关爱他

  人、积极回报社会、笑对风云人生。*勇敢寻求心理帮助一一心情郁

  闷时,勇敢的敞开心扉,让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开导

  你拨云见日。

  朋友,有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长大?让我们的心灵多一份宽

  容,多一种感动,多一点坚强,让我们对生命充满信心和敬意,让我

  们越过彷徨,抛掉苦恼,释放悲伤,正视失败;让心坚若磐石,矢志

  不渝;让心韧若缆绳,百折不挠;让心纯若水晶,涤去污秽;

  让心烈如火焰,点燃生命!

  来吧,相约“

  5.25”,共度心理健康宣传周!

  关爱自我,和谐心灵!

  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我们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

  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

  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

  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

  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

  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工作中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探索,重点加强

  三个模式的研究,把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每个模式的各

  环节,各个细微之处:

  1、备课模式的探索

  使用

  集体全册(单元)备课

  个人分课细备

  组内交流讨论

  个人

  逐课复备的备课方式,其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心理品质形成的教育

  渗透点,使得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备课第一个环节就入手,教师们分析

  挖掘教材,汇编了《各学科心理教育渗透点集锦》,各学科教师在备

  课时参考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

  的良好心理品质服务。

  2、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践课前预习探究课上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的上课模式。

  整个过程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兴趣

  等,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培养。

  3、教研模式的探究

  坚持备课说课上课讨论评课再实践的教研模式。这一模式

  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附送: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本次活动预计开支25500元(以十人计算),本次活动的经费全

  部由助商提供。关于助的问题另有安排。

  :路线及行程安排.1.

  行程路线:

  郑州市

  --开封市

  ---荷泽市--济南市

  ---德州市

  ---沧州市--天

  津市

  --廊坊市

  --北京市.全程路线1200公里左右.计划行程24天。

  活动安排:

  活动开幕式:

  在出发前,与中国心理咨询师网,河南性健康促进协会等相关组

  织在郑州二七广场,紫荆山公园等人口密集地区共同举办万人签名活

  动。大河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今日安报,教育时

  报,青年导报等媒体届时会提供媒体支持。人民网,大河网,中原新

  闻网,中国心理咨询师网,河南性健康促进网等体提供网络媒支持。

  第一程:

  初程路过开封,与河南大学,开封大学等诸多大学在开封著名景

  点区举行万人签名活动,散发宣传单页活动!活动后在河南大学举行

  问卷调查,开展讨论会.第二程:

  到达荷泽市,进行大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万人签名活动,与当

  地大学联谊交流,做问卷调查。

  第三程:

  到达山东省会济南市,与山东大学等高校及相关组织共同举行大

  型联谊会,共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散发宣传单页,万人签名活动。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山东分会等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山东日报,齐

  鲁晚报等媒体提供媒体支持。

  第四程:

  到达天津,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及相关组织共同举行大型联谊

  会共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散发宣传单页,万人签名活动.第五程:

  到达廊坊市,与众多高校举行大型联谊会,共同宣传心理健康知

  识,散发宣传单页,万人签名活动,在部分大学进行问卷调查。

  第六程:

  到达北京,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及北京大学

  等名牌高校共同举行大型宣传活动,举行活动结束仪式,宣布此次活

  动结束。

  第七程:

  返回郑州后与多家媒体、所有助单位及相关部门组织召开闭幕仪

  式。活动后将途中记录的资料及图片在郑州各大高校巡回展览。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一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你绽放

  二、活动家旨

  1、为宣传我部第二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题活动及

  心健部成立,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

  文化氛围,在丰富师生业余文化活动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

  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引导以良好、阳光、理智、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

  种。

  三、活动201X年5月60—6月5日

  四、活动要求

  1、请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活动主题和学校活动的安排,积

  极参与并配合此次活动的举行。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横幅、海报、板

  报、广播、校园网络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正向宣传为主,强化意识的形成。

  3、活动结束后,要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建议,征得反馈信息,以改进本次活动,为下一届活动积累经验。

  五、活动内容

  1、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前期)

  2、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启动仪式(中期)

  3、心理电影展播(后期)

  六、活动安排

  活动一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前期)

  1、5月6日一一5月25日

  2、地点:

  信息楼一楼、天使广场

  3、内容:

  心理健康宣传横幅、心理常识和健康简报展

  活动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启动仪式(中期)

  1、5月20日下午2:

  002、地点:

  天使广场

  3、出席人员:

  全校师生

  4、嘉宾:

  5、活动流程:

  注:

  5月6日节目筛选

  5月15日四节课前

  上交伴奏带(暂定t6教室)

  5月18日节目表演指导、主持人审核、赛前各部门准备工作

  1)

  开场手语主题歌

  2)

  3)

  4)

  5)

  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目的学校领导致词学生处领导发言

  团委发言

  6)

  “天天天蓝”征文颁奖7)朋辈优秀心理辅导员颁奖8)

  心理情景剧表演9)合唱歌曲《明天会更好》10)全体师生放飞系

  上心愿卡的心型气球预示大学生心理节正式启动

  活动三心理电影展播(后期)

  1、5月21日一5月25日

  2、地点:

  各班多媒体组织放映

  3、将活动情况等发布到心健网,并予以备份

  七、活动预算

  1、宣传方面:

  a:前期宣传单200份0.5元X200=100元

  b:

  前期自制海报3张5元X3=15元

  ..前期、中期横幅7张50X7=350元

  d:节目单10张0.5X10=5元

  e:邀请函10张2X10二20元

  f:备用制作海报、宣传组刊的用具(纸张、颜料、画笔)2、活动方面:

  a:

  搭台、音响、背景印制

  b:

  嘉宾饮用水一件30元

  ..表演者的奖品若干300元

  d:氢气心形气球(欢庆心健部成立必用)10包200元

  元50

  f:

  备用资金300元

  八、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由机动组全权负责)

  1、领导变更应急方案:

  如若临场有突发事件,未能按原计划到达直接通知主持负责人进

  行更改。

  2、设备应急方案:

  如若临场出现话筒失灵,有备用活筒跟进。

  3、节目应急方案:

  台上一个节目表演时,其后两个节目在后台准备。

  大学生心理协会201X年4月15日

  第三篇:

  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心理健康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放飞梦想,相知一家

  二、活动背景:

  当我们踏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

  经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小孩子。我们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更应该学会

  照顾室友、朋友、同学。然而向来在避风港中长大的我们,很不适应

  这种急剧的变化,有的人只会生活在自己狭窄的的空间里,很少与别

  人交流;有的人适应不了心的学习模式,变得焦虑、迷茫、消沉,生

  活失去了目标;有的人向往恋爱,盲目的追随,失去了自我。。造成

  以上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同学们不能清除的认识自我,在新的环境中不

  能够营造熟悉的氛围,从而觉得自己孤独、彷徨。针对这种现象,同

  学们应该尽快认识身边的人,扩大人际交往圈。

  因此这次心理健康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加深互

  相了解和自我认知的平台。

  三、活动目的:

  拉近同学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敞开心扉,加深班级的凝聚力;加

  深自我认知;认识大学生活;了解基础心理知识。

  四、活动201X年10月29好

  五、活动地点:

  六、参加人员:

  13级涉外护理全体同学

  七、活动内容:

  (一)

  主持人开场白,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二)

  游戏互动环节

  1、松鼠与松树

  2、一线生机

  3、龙的传人

  4、解心结

  结束每一段游戏,请同学发表心得体会,主持人总结此游戏的目

  的和意图。

  (三)

  讲解有关大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邀请同学们在黑板

  上写下自己觉得自己的好习惯和想改变的习惯,并让好习惯的同学告

  诉别的同学是怎么坚持的。由此告诉同学们怎样适应大学生活。

  (四)

  告诉他们学会欣赏自己的焦虑,有焦虑说明你有上进心;

  每天感谢四件事,学会赏识自己的生活。

篇四: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百度文库

篇五: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_1-百度文库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关于《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拓宽工作途径,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房山区教委的关注与领导下,在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我校于2019年9月,根据区级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确定了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把三年级全体学生做为研究的对象,把课堂教学当作主渠道,加强学生心理辅导,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一手抓学科渗透,一手抓心理辅导,各种方法之间相互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方位展开,从而

  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校的目标是: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以对心理问题预防补救为辅助;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科学的管理是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一个突破口

  我们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工作中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探索,重点加强三个模式的研究,把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每个模式的各环节,各个细微之处:

  1、备课模式的探索

  使用“集体全册(单元)备课——个人分课细备——组内交流讨论——个人逐课复备”的备课方式,其中研

  究的一个重点就是心理品质形成的教育渗透点,使得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备课第一个环节就入手,教师们分析挖掘教材,汇编了《各学科心理教育渗透点集锦》,各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参考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服务。

  2、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践“课前预习探究—课上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的上课模式。整个过程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兴趣等,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培养。

  3、教研模式的探究

  坚持“备课—说课—上课—讨论—评课—再实践”的教研模式。这一模式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1)课前挖掘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老师们,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理论和方法,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将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①在课上创设情境,营造民主氛围,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做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学生在得到老师尊重的同时,自己也学会了运用,如:“我给某某同学补充”“某某同学读得很好,如果,把这里读的再重一点就更好了。”这样的话语来尊重别人,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的心理品质。

  ②利用渗透法,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小学各科教学中,形成渗透序列

  小学各科教学作为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在课堂教学渗透的过程中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优势。任何一门学科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都包括了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这些心理品质的教育,渗透在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③创设学习情境,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各科的任课教师都能够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地情绪体验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这种情境的创设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可信,能够很快地被这种情境所感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张进霞老师在《守规则》这节课中,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李增广老师让枯燥的数学进入学生的生活;美术张德秀老师利用课件,创设了漫画创作王国的情境,学生进入漫画王国,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这些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边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动机,也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这是各个学科之间共同的特点。

  ④结合教学内容,巧设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课后良好情绪延伸,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以强化

  “课后延伸”这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活动。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环节中渗透,我们努力做到:

  重学生间的合作,重家长的参与,重走向生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

  ①重学生间的合作,促生生心理沟通

  学习完《颐和园》这篇文章后,老师以“迎奥运,赞北京”为主题,布置了学生搜集资料、制作壁报的作业,设计的主要栏目有:

  万寿山介绍

  长廊一线图册

  旅游相册

  珍藏品展

  耕织图文化图片

  老师让同学自愿组合结对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搜集资料在壁报上展示,没有电脑的同学到有电脑的同学家里一起搜集,既学到了知识,又交了朋友。一位家长说:“孩子是独生子女,不善于交际,很孤独,这次为了完成作业,第一次到同学家去合作学习,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另外,以往我们让孩子搜集资料,学生们搜集了很多,兴致勃勃,结果由于时间关系,有的孩子的资料没有机会展示,学生很失望,久而久之,他们就没兴趣积累资料了。利用课后延伸展示学生们共同合作搜集的资料,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合作

  学习的热情,喜悦的情绪得到了延续。这次作业让孩子们浏览了丰富的资料,感受到颐和园文化的魅力,产生了热爱北京的情感,真是一举多得。

  ②重家长的参与,和谐氛围中促学生自信

  沟通能使孩子经常保持心情愉悦,并解决一些心理困扰。五年级有一个女生数学成绩不好,不善言谈,并且她非常惧怕他的父亲。老师与她的父亲交流,了解到她的爸爸平时不爱说话,所以孩子觉得他冷漠。怎样缓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呢?老师多次设计了课后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数学题,使他们找到了交流的话题。她的父亲多次参予她的学习活动,俩人关系逐渐融洽了,她学习上得到父亲的帮助,逐渐增强了自信。

  ③重走向生活,愉悦身心

  据调查城市的学生由于环境问题,容易焦虑,所以引导学生走向多彩的生活,愉悦心情尤其重要。学习完《乡下人家》一课时,利用周六周日老师让学生去良乡周围的农村看看,或到亲戚家看看,用相机或DV记录下眼中的乡下人家的生活。孩子亲自观察,拍出了田园味道十足的照片。在走进生活的时候学生是快乐的,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促进了知识的积累。

  课后延伸对课堂教学是个强有力的补充,使学生

  能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前、课中探究和课后延伸”的改革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等着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一定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的才能和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心理辅导——温馨的课堂

  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我们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专题心理辅导。如:有的孩子不和群,没有合作意识,杨金怡老师在《什么是合作》的主题班会上,让学生试一试一根手指能不能拿起一支铅笔?一只手能不能系鞋带?体会所有手指合作才能完成这些工作。学生体验、尝试了合作,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慢慢学会了合作。

  4、知心小屋——心灵的港湾

  学校积极投资,设立知心小屋、知心信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温馨的环境,老师知心的交流,使得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放下了包袱,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三、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中每一个教育因素的作用

  心灵需要服务,心灵需要拓展。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必要条件,在校内形成人

  人有责的教育氛围,形成全方位的心理服务网络。

  当学生思想上有问题时,我校三十多名党员成为知心交流的大伙伴,为他们导航,进行心与心的知心交流。

  当班级中任何一位同学心中郁闷时,任何一位任课教师都会蹲下来真心了解情况,为他们解忧。

  当学生有悄悄话时,“知心小伙伴”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空间。

  如此温馨的环境,如此浓浓的和谐氛围,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受到的是友善,感受到的是快乐、是自信与自强。

  四、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让心理辅导走进生活,使综合素质得到强化培养。学校的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学校、家庭应该携起手来,父母和其他长辈的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挖掘资源,发挥优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1、家长课堂——合力的加油站

  为了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校情况,我们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希望他们

  对心理健康教育引起重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营造和睦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我们开展了孝亲敬长系列活动,如和父母说知心话、做家庭会议的主持人等活动,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同时提高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2、《心心桥家教报》《家长手册》——心灵沟通的桥梁

  为家长们提供教育经验,使得一些有困惑的家长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教育孩子的办法,同时我们倡导家长积极投稿,也为家长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为家长提供了解学校的信息。

  五、我们的收获

  1、学生在变化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赋予更高的热情。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1)教学效率有明显提高。实验年级的学生在抽测中,成绩比实验前有明显进步。

  11

  (2)实验年级各项比赛居学校榜首。刘韵争同学在区级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胡庄秀同学在作文竞赛中获全国奖、于哲源同学书法比赛获全国三等奖。

  (3)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同学,使得每个班级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风貌。

  2、教师在变化

  教师们的育人能力,科研意识不断提高,能够用科研的方法解决问题。在2019年全国第三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被评为先进学校。教师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如张玉杰校长撰写的论文获房山区论文评选一等奖;许艳兵老师的论文《克服畏惧心理,帮学生建立自信》,获得全国健康杯优秀论文奖;

  2019年张进霞老师的论文《送给学生一缕阳光》获全国一等奖,张玉杰、刘会文老师撰写的研究报告获全国二等奖,还有多名教师的论文获全国三等奖。

  课堂教学永远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品质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课题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我们将进一步使课题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做出努力。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稚嫩的幼小的心灵,这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需要阳光,需要温暖,需要交流,就让我们的教育,12

  我们的服务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拓展,得到温暖,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3

篇六: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百度文库

  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指导思想与背景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来抓紧抓好。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焦虑、厌学、胆小、说谎、不守纪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们也总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来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

  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上述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申报了心理健康的教科研课题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新课程理念中也提到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事。从这个目的出发,结合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对新世纪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要求,青少年心理素质应包含培养独立、自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有敏锐、深刻的认知能力,有良好的生存品质,坚强的自信心和健全统一的人格,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团队精神,对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具有耐受挫折、承受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对他人的成功不嫉妒,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新事物敏感,有浓厚兴趣,有活跃独特的创新精神,敢于想象,勇于发明创造、善于策划、做事轻松,永远追求心理健康,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对自己信任的人能够敞开心扉,遇到心理失衡时,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或进行心理咨询。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80年代初期起步,也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如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了积极

  的探索和研究,已取得不少的成功经验。但农村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才刚刚起步,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我校值得研究的课题。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种原因,致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高,只有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加大教师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才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模式。

  三、课题研究指导思想、目标及实施原则。

  1、基本指导思想: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学会调节自我,提高心理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3)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班会课,进入各科教师的课堂中,以班主任为主导力量多途径、多方式地向学生展开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

  2、基本目标:

  (1)探寻中学生心理调适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可操作的经验。

  (2)研究中学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探询原因,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

  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同时积累个案材料,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积累素材。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3、实施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

  (2)面向全体,开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体差异,进行不同形式的辅导。

  (4)学生主动参与与科学辅导结合起来。

  (5)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保密,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基本的心理健康维护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常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1)、学习心理指导: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

  (2)、情感教育: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进行相关技巧训练。

  (3)、人际交往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

  的技巧和原则。如:冲突的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互相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4)、健全人格的培养: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

  (5)、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悦纳自己的优势,自信心的培养,良好自我形象的建立。

  2、心理行为问题的调适

  学习适应——学习困难、学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学校恐怖症的咨询和辅导。

  情绪问题——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的调适和辅导。

  行为问题——学习生活中不良行为特征:说谎、多动、打架的咨询和调适。

  身心疾患——由于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和反应;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癔病。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理论,进行分析概括,探讨理论内容与本课题研究

  以及本课题发展趋势的联系,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研法:主要利用问卷、谈话、测查、评价分析等手段收集资料,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再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情况,得出比较有说服力、实践性的结论。

  3、实验法:结合调研法,求证本课题研究中的具体材料和情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的途径和模式,深化研究。

  4、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并追踪调研,重点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研究人员组成

  课题组共有8名成员,全部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学历均为本科,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与广大学生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心理。

  七、经费预算及来源

  经费预算:

  ①购买研究用的书籍、相关的资料:4000元

  ②组织研究组的老师外出观摩等:3000元

  ③聘请有关专家讲学、指导费用:3000元

  经费来源

  ①请市课题研究经费。

  ②申请学校课题研究补贴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姜疃中心初级中学

  2010年9月

篇七: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防控疫情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总报告-百度文库

  疫情下农村贫困地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

  况测评分析与研究

  课题结题汇报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正常的生活。疫情的来临,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公众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居

  家隔离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因此,疫情期间,保持健

  康的心理尤为必要。为了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疫情过后能积极地学

  习生活,故提出本课题,深入研究“疫情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

  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

  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

  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

  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学校教育工

  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因此,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尤

  为重要。

  3、研究的理论依据

  根据心理发展规律,小学生所处的各阶段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

  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9-11岁是儿童成长关键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有很大的可塑性。

  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生活环境

  中习得的,因此,通过正确的教育手段和学习,可以纠正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认知疗法理论认为不健康的心理主要是由于对事物的认知偏差

  所导致,通过调整认识,改变人们对事物的不正确看法,可以帮助

  人们恢复心理健康。

  教育学相关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

  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主

  导作用,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

  因此,通过教育手段可以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4、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习焦虑是影响小学生心里健康的首要问题。通过掌握相关的

  心理健康知识,结合一系列的活动,帮助队员们积极面对疫情,保

  持乐观心态,为日后疫情过去返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

  常的状态。人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

  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

  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

  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

  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测评又叫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

  定的操作程序,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给人的能力、人

  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以衡量个

  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科学测量方法。现

  阶段心理测量以心理量表测评为主要测评手段。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是世

  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在心理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是

  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心理健康检查量表,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测验

  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又名(MHT)量表,由华东师范大

  学周步成等修订,量表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

  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8个内容,覆盖面

  广,筛选率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综合检测中学生的心

  理健康状况。

  (二)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就全国范围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地

  区比较早地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广大的农村贫困地

  区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近乎是“一张白纸”。西部地区由于

  历史、地理等条件的制约,经济文化相对滞后,从一定意义来说,学

  生成才的唯一出路就是考取大学,再加上我校学生基本都来自农村,大部分为留守学生。在这种背景之下,处于心理成长关键期的学生所

  受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留守学生往往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时期的

  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各异的失

  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学生综合症”,亟待心理疏导和

  减压。但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不仅起步晚,研究基础和

  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研究成果又少,而且存在诸多偏向,如重发达地

  区城市学校轻山区农村学校,重理论研究轻调查,研究队伍重专家学

  者轻一线教师,研究成果自然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在检索到的资料

  中,我们发现尤其是对农村贫困地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研

  究少之又少,在国内近乎空白,可参照的模式甚少。因此,本课题将

  立足农村实际,选取西部地区贫困县一XX县第一中学为研究对象,重

  点通过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

  (MHT)》量表对xx一中高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测评研究,以期全面了

  解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究成因和规律,寻找适合农村地

  区高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模式。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背景

  .国际背景:心理健康教育源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初于“人性关怀”

  思想,植根于学校心理学领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后,已经进入专业

  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如英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呈现出

  人才培养科学、内容体系完善、途径方法多样、研究进展迅速、资格

  认证规范和监督管理严格等特点。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学校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综合化、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球化。

  .国内概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有近30年的历程,在历经调查、呼吁一一尝试、起步一一探索和课题研究之后,目前正处于发展、推

  进阶段。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咨询委员会,加强对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并制

  定和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与此相应,一些省市

  如辽宁、浙江、江苏和上海、天津、成都、石家庄等也相继成立了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指导)小组或指导委员会。总之,人们的健

  康与社会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健康

  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健康的认知从理论推向实践,从生物领域推向社

  会领域和教育领域。这种教育只有从学生时代抓起,才能真正有益于

  个体的身心健康,进而有益于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们拟以XX县第一中学为研究对象,去

  探究农村贫困地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高中生目前存在的

  一些心理现象和问题,结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以高中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与心理咨询为研究重点,旨在通过整体宣传

  教育、测评辅导来促进农村地区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研究假设和基本构想:

  网络的出现、迅速发展与普及,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教育的模式,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也给心理健康教育以巨大的推动

  作用。基于“互联网+”优势,我们设想从农村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的实

  际出发,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评软件,对

  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研究,并从农村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和成

  因入手,探寻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适合本校

  校情的、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寻找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双向结合的思路和途径,完善校本资源,逐步形成本校教育教学的特色文化,为解决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

  题寻找一个突破口,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值得推

  广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探索适合农村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的计算机、互联网和心

  理健康的最佳结合教育模式,有效地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对学

  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咨询和教育等,不断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

  现现代化。学生心理档案存储、管理将由计算机来处理,使资料保存

  更完整;心理训练、测试仪器等设备的使用,将协助教师科学准确地

  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测评结果,预警和筛选问题学生,为准确

  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等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建立以专门化心理课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为主体,以教育、教学渗透和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熏陶为两翼的大教育场,形成全

  员化、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效果

  显著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形成一些极具推广价值的经验和做法。

  .结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寻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

  校德育工作双向结合的思路和途径。一方面,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的支持和补充,青少年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不是传

  统德育能够完全解决的。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德育的“导

  引”和“参与"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德育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大德育观念的层面对育人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研究高中

  生的心理特点,及如何针对其心理特点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新

  时期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有助于促进学校心育和德育的双向结

  合。

  .按照各个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形成各个阶段的详细的教

  育内容,其操作性强,为中小学校所欢迎和接受,不仅符合中小学生

  的成长与发展情况,还能表明已经开始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转向心理

  健康服务,形成从问题导向转变为积极心理促进的心理健康运作态势。

  在实际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更侧重探索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

  素与机制,聚焦于内部过程和外部环境。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总目标:

  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

  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测评全面了解、把握农村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况,并探究高中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和成因;

  .探索在普通高中推进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探

  索解决课程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探索适合农村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计算机、互联网和心理

  健康的最佳结合教育模式;

  .针对目前高中学校教育环境脱节的现状,探究如何构建学校、家

  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大环境;

  .探究如何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

  .探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如:测评法、咨询法、辅

  导法、活动理疗法等。

  (三)课题研究具体内容(子课题)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研究;

  .高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和学习焦虑问题研究;

  4,性别差异影响的心理健康问题(男孩子女性化倾向)研究;

  .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问题研究;6

  .青春期的敌对心理和叛逆情绪问题研究;7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如何寓教于乐,运用活动培养学生坚强心理的问题研究;

  .农村普通中学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理论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利教、助学、益社会的奠基

  工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开展心理咨询与疏导,是维护

  和增进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关键途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的必然要求。其具体意义在于: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

  .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与和谐。

  (二)应用价值:

  1.探索适合农村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学

  校心理健康发展之路和全员化、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再加上

  计算机、互联网和心理健康的最佳结合教育模式,这无疑对农村贫困

  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课题研究有助于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

  作用,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融入到学校的其它各育中去,从

  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效应与影响。

  .课题研究有助于从整体育人的总目标出发,促进学生生理、心

  理及道德与智能的协调和谐发展。

  .课题研究有助于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各育的整合方面建构起

  具有本土(校本)特色的整体的实践操作体系和模式,丰富心理健康

  教育方面的实践操作理论与经验。

  六、研究途径和原则:

  .结合课堂教学,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全面发展和足够重视,在学科教学活动和其它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

  教育,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全面、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

  育,适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普及心理保健知识,这是心理健

  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依靠班主任工作,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第一人,要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主任的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中。一方面,班主任

  捕捉机遇,针对班级突发事件中个别同学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进行因

  势利导,矫正他们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班主任利用每周班会时间,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3,利用学校的德育工作,充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全面的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开展大德育视野中的

  心理健康教育,使学校教育中的心育和德育双向结合。利用学校德育

  专题讲座、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等大型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

  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团队工作平台,努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宣传方式,广泛运用学校网站、学校广播站,学生社团、报

  刊、板报、微信群等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

  压力,积极自助,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凭借现代化设备,高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有效地借助计算机和

  互联网等技术。学生心理档案存储、管理,心理训练、测试仪器等设

  备的辅助使用,测评数据的统计分析

  、评估,心理问题学生的预警和

  筛选,网络咨询辅导等,都将由计算

  机来辅助处理,促进了心理健康

  教育的现代化。

  .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合力共促心理健康教育。

  搭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和有效的沟通渠道,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加强

  对孩子的指导和帮助,社会编织青少年心理健康安全网,青少年加强

  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学校要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和班

  级家校微信群等平台,指导家长尽力创设、优化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

  响和教育子女,社会要开展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社会宣传活动,营造

  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在温馨的家庭亲情氛围、良好健康的社会环

  境、积极向上的学校生活中快乐、健康成长。

  .建立心理咨询室,大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建立标准化的心理咨询室,购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设备,配备专兼职教师,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向全体学生开放,安排老师

  值班,接受学生来访。定期开展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这是缓解学生心

  理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寓心育于各种文体活动中,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

  各种文体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被公认为是一种最好的心理治疗

  方法。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和抑郁,通过

  体育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轻松融入校园

  生活,在体育运动中磨炼意志,协调身心,锻炼人际交往,融洽关系,缓解压力,培养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二)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全员参与和学科渗透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坚持尊重学生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原则;第四,坚持面向全体和关注个别相结合的原则;第五,坚持预防发展与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原则;第六,坚持循序渐进与实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第七,坚持科学规划与立足校情相结合的原则;七、课题实验的成效分析:

  从2019年开始,我们连续三年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

  (MHT)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xx县第一中学的高一年级全

  体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和跟踪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农村贫困地区

  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状况,探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

  对策性建议。

  (一)测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具体见下表):

  表1:2019-2021《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总测评数据

  年级

  2019高一

  样本数

  男生(522人)

  女生(454人)

  总数据

  男生(521人)

  女生(425人)

  总数据

  男生(500人)

  女生(443人)

  总数据

  存在一定

  心理问题

  4人

  9人

  13人

  11人

  7人

  18人

  7人

  6人

  13人

  0.77%

  1.98%

  1.33%

  2.11%

  1.65%

  1.90%

  1.4%

  1.35%

  1.38%

  可能存在

  心理问题

  299人

  320人

  619人

  227人

  288人

  515人

  271人

  270人

  541人

  57.28%

  70.48%

  63.42%

  43.57%

  67.76%

  54.44%

  54.2%

  60.65%

  57.37%

  219人

  125人

  344人

  283人

  130A

  413人

  222人

  167人

  389人

  心理健康

  41.95%

  27.53%

  35.25%

  54.32%

  30.59%

  43.66%

  44.40%

  37.70%

  41.25%

  样本数976人

  2020高一

  样本数

  946人

  2021高一

  样本数

  943人

  表2:2019年家庭结构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表:度

  家庭类声

  多代型(205人)

  离异型(14人)

  冷淡型(37人)

  单亡型(40人)

  双亡型(2人)

  争吵型(14人)

  普通型(1640人)

  其他型(11人)

  0

  0

  3人

  2人

  0

  1人

  21人

  0

  存在一定

  心理问题

  0

  0

  8.11%

  5%

  0

  7.14%

  1.28%

  0

  可能存在

  心理问题

  131人

  10人

  29人

  25人

  1人

  10人

  981人

  7人

  63.9%

  71.43%

  78.38%

  62.5%

  50%

  71.43%

  59.82%

  63.64%

  基本健康

  74人

  4人

  5人

  13人

  1人

  3人

  638人

  4人

  36.1%

  28.57%

  13.51%

  32.5%

  50%

  21.43%

  39.8%

  36.36%

  表3:2019-2021《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总测评数据

  因子

  学习

  焦虑

  程度

  2019高一(样本数976人)

  113人

  459人

  404人

  521人

  406人

  49人

  798人

  152人

  26人

  225人

  589人

  162人

  233人

  558人

  185人

  461人

  420人

  95人

  745人

  198人

  33人

  749人

  206人

  11.58%

  47.03%

  41.39%

  53.38%

  41.6%

  5.02%

  81.76%

  15.57%

  2.66%

  23.05%

  60.35%

  16.6%

  23.87%

  57.17%

  18.95%

  47.23%

  43.03%

  9.73%

  76.33%

  20.29%

  3.38%

  76.74%

  21.11%

  2020高一(样本数949人)

  2021高一(样本数943人)

  146人

  422人

  381人

  538人

  370人

  41人

  759人

  154人

  36人

  302人

  512人

  135人

  319人

  493人

  137人

  512人

  332人

  105人

  734人

  186人

  29人

  773人

  152人

  15.38%

  44.47%

  40.15%

  56.69%

  38.99%

  4.32%

  79.98%

  16.23%

  3.79%

  31.82%

  53.95%

  13.6%

  33.61%

  51.95%

  14.44%

  53.95%

  34.98%

  11.06%

  77.34%

  19.6%

  3.06%

  81.45%

  16.02%

  132人

  378人

  433人

  545人

  361人

  37人

  778人

  148人

  17人

  294人

  506人

  143人

  268人

  513人

  162人

  488人

  345人

  107人

  731人

  173人

  39人

  768人

  154人

  14.00%

  40.08%

  45.92%

  57.79%

  38.28%

  3.92%

  82.50%

  15.69%

  1.80%

  31.18%

  53.66%

  15.16%

  28.42%

  54.40%

  17.18%

  51.75%

  36.90%

  11.35%

  77.52%

  18.35%

  4.14%

  81.44%

  16.33%

  低

  中

  冏

  对人

  焦虑

  低

  中

  冏

  孤独

  倾向

  低

  中

  冏

  自责

  倾向

  低

  中

  冏

  过敏

  倾向

  低

  中

  冏

  身体

  症状

  低

  中

  冏

  恐怖

  倾向

  低

  中

  冏

  冲动

  低

  倾向

  4,

  高

  21人

  2.15%

  24人

  2.53%

  21人

  2.23%

  表4:2019-2021《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测评数据

  因子

  程度

  无

  2019高一(样本数985人)

  2020高一(样本数951人)

  628

  314

  39

  0

  122

  606

  234

  21

  259

  514

  188

  23

  390

  479

  101

  15

  0

  368

  492

  106

  19

  0

  368

  488

  112

  16

  520

  362

  95

  0

  337

  527

  108

  13

  63.76%

  31.88%

  3.96%

  0.41%

  0%

  12.39%

  61.52%

  23.76%

  2.13%

  0.2%

  26.29%

  52.18%

  19.09%

  2.34%

  0.1%

  39.59%

  48.63%

  10.25%

  1.52%

  0%

  37.36%

  49.95%

  10.76%

  1.93%

  0%

  37.36%

  49.54%

  11.37%

  1.62%

  0.1%

  52.79%

  36.75%

  9.64%

  0.81%

  0%

  34.21%

  53.5%

  10.96%

  132%

  668

  255

  26

  0

  201

  549

  186

  14

  340

  452

  141

  18

  0

  479

  387

  75

  0

  454

  415

  74

  438

  403

  94

  14

  540

  330

  73

  0

  424

  436

  85

  70.24%

  26.81%

  2.73%

  0.21%

  0%

  21.14%

  57.73%

  19.56%

  1.47%

  0.11%

  35.75%

  47.53%

  14.83%

  1.89%

  0%

  50.37%

  40.69%

  7.89%

  1.05%

  0%

  47.74%

  43.64%

  7.78%

  0.74%

  0.11%

  46.06%

  42.38%

  9.88%

  1.47%

  0.21%

  56.78%

  34.7%

  7.68%

  0.84%

  0%

  44.58%

  45.85%

  8.94%

  0.42%

  2021高一(样本数946人)

  674

  241

  28

  0

  199

  535

  192

  20

  0

  352

  452

  126

  16

  0

  507

  366

  68

  490

  381

  67

  434

  410

  88

  13

  555

  327

  57

  0

  442

  416

  81

  71.25%

  25.48%

  2.96%

  0.32%

  0%

  21X)4%

  56.55%

  20.3%

  2.11%

  0%

  37.21%

  47.78%

  13.32%

  1.69%

  0%

  53.59%

  38.69%

  7.19%

  0.42%

  0.11%

  51.8%

  40.27%

  7.08%

  074%

  0.11%

  45.88%

  43.34%

  9.3%

  1.37%

  0.11%

  58.67%

  34.57%

  6.03%

  0.74%

  0%

  46.72%

  43.97%

  8.56%

  074%

  妪

  体

  化

  轻

  中

  重

  极重

  强

  迫

  症

  状

  无

  轻

  中

  重

  极重

  人

  际

  关

  系

  无

  轻

  中

  重

  极重

  无

  抑

  郁

  轻

  中

  重

  极重

  无

  焦

  轻

  中

  虑

  重

  极重

  无

  敌

  轻

  中

  对

  重

  极重

  无

  恐

  轻

  中

  怖

  重

  极重

  俗

  无

  轻

  执

  中

  重

  极重

  0

  400

  502

  76

  0

  510

  405

  65

  ()

  0%

  40.61%

  50.96%

  7.72%

  0.71%

  0%

  51.78%

  41.12%

  6.6%

  0.51%

  0%

  487

  405

  55

  ?1

  0

  578

  333

  37

  (1

  0.21%

  51.21%

  42.59%

  5.78%

  0.42%

  0%

  60.78%

  35.02%

  3.89%

  0.32%

  0%

  0

  475

  421

  45

  0

  583

  321

  39

  0%

  50.21%

  44.5%

  4.76%

  0.53%

  0%

  61.63%

  33.93%

  4.12%

  0.21%

  0.11%

  精

  神

  病

  性

  无

  轻

  中

  重

  极重

  无

  其

  轻

  中

  他

  重

  极重

  (二)总体分析及结论

  中学生心理问显尊嶙(:2仇三三一出;工为列)

  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1.90%

  ■

  存在一定心理

  问题18人

  ■

  可能存在心理

  问题515人

  ■

  心理健康413人

  .从测评数据与国内外调查研究数据对比可以看出,XX县第一中

  学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检出

  率为56.34%,说明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某些方面存在心理偏常或心

  理障碍,但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的学生仅占1.90%,比例明显低于全

  国常模,个别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亟需解决,应当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在学校开展发展性心理健

  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发展性和辅导性心理

  健康教育为主,矫治为辅。

  .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略好于女生。在学习焦虑、强迫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等方面女生的心理偏常检出率明显高

  于男生;但在敌对、偏执方面,男生的心理偏常检出率稍高于女生,这是由性别差异影响的结果。此外,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还发

  现校园中许多男孩子出现了女性化的倾向,这一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

  关注。

  .学生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方面异常人数比例偏高,尤其是学习焦虑在八个测评内容中排在首位,这说明这个问题是全校

  高中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重视和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这个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中学生有着较大的学习压

  力,对学习成绩、理想、前途问题比较重视,心理产生焦虑、恐惧和

  担忧等压力,也属正常,但一定要引起高度关注。

  .高中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学习焦虑等心理困扰,这恰

  恰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明显相关性,学

  校以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重要手段,已经严重影响到学

  生的心理健康,学生为了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有时是以损害身体、心

  理健康为代价的。此外,高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高二学生的学习压

  力问题和整个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家庭结构分析表可以看出:冷淡型、争吵型与单亡型家庭环

  境中成长的学生,不论是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比例还是可能存在心理

  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较高,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学生的心

  理较脆弱,其心理发展和学业成绩也明显受到干扰,这类家庭环境对

  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氛围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能从家庭环境中

  找到根源,家庭环境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性要素。

  .有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的中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中学生的心理

  问题有些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和主观努力而逐渐消失,有些则需要接受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才能有效地克服。因此,学校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个体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是很

  有必要的。

  鉴于以上问题,今后我们将对测评中凸显出的高一新生的适应性

  问题、男孩子女性化倾向问题、高中学生的学习焦虑与学习压力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脆弱问题、敌对心理问题、青春期性困惑等

  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做进一步具体的研究,以期了解当前

  农村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水平提供对策性建议。

  八、实践成效与主要经验

  (-)认识成果

  1,增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了紧迫感。

  本实验研究开始时,我们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更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在中学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客不容缓。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特别

  是心理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已成为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学

  校加强心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近几年发生了很多因心理

  健康问题引发的社会安全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提高学

  生心理素质也是学生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解决现代人心理

  健康问题的基本对策。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状态极不

  稳定,几乎每日每时都可能产生新的心理问题,一些问题解决了,在

  另一场合下又会以新的形式出现,许多形似思想、道德、智力等问题,其深层原因还是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他们,阻碍着他们身

  心正常发展,影响着我们全面育人的工作成效,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

  高,因此,亟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烦恼,缓

  解心理压力和危机。这也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紧迫感,我们深信,我们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是正确的,是

  符合实际的。

  2.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感

  该课题探索出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在对学生日常管理中,通过利用

  从政教处微信群-一班主任群一一各班家长群或学生群,心理健康知识

  逐级宣传、深入影响,人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人人关注心理健康教

  育,与过去相比,广大师生和家长在共同实践中,明显提高了对心理

  健康教育的认识,取得了一致的认同。我们对全校师生和100多位家

  长进行了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认识、态度的调查,统计结果

  如下:

  表5:学生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认同度前、后测对比统计表

  调查项目

  前测

  后测

  需要

  不需要

  33.9%66.1%

  93.7%

  7%

  89.4%

  你认为自己有心理困惑和问题吗?

  51.3%

  表6:全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认同度前、后测对比统计表

  调查项目

  需要

  对学生是否有作用

  心育是否等同于德育

  前测

  后测

  19%34.9%43.4%97.5%96.8%1.7%

  表7:家长(100名)对心理健康教育认同度前、后测对比统计表

  调查项目

  开展心育的必要性

  关注孩子分数

  关注孩子心理

  前测

  后测

  56.8%83.7%36%98.2%75.9%94.5%

  从以上三个调查统计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研

  究深受学生欢迎,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学生、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的认同、支持、参与和配合度较

  高,通过家校结合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大部分家长提高了对心

  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注重和改变着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式,由过去只

  关心孩子分数转变为更关心孩子的健康和素质,积极改善家庭教育环

  境和方式,配合学校对子女加强心育工作,这也进一步证明在农村中

  学因地制宜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行的。

  (二)实践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已在我校范围内被推广和应用。实施心理健

  康教育的三维模式和途径已经开辟并发挥良性作用。智力、情感、性

  格三位和谐一体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心理个性品质;教学、教材、学

  科渗透三位和谐一体建设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学校、社会、家庭三

  位和谐一体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学生、教师、家长三位和谐一体

  健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途径,总之,三维立体的良好育人模式初步形

  成,对学生已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作用。

  字校

  f

  _

  巾社会

  关注孩亍成长

  .教导处致力于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推行“利用课堂教学渗

  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中加入了在教案书

  写、课堂教学、学生评教等方面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内容。学生

  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方面出现的可喜变化,已经初步显露出了心理

  健康教育的成效。政教处采用了该课题探索出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心理健康知识从政教处微信群-一班主任群一一各班家长群--学生群,逐级宣传,人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与过去相比,学生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精神面貌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各种违纪现象明显减

  少,校园风气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观,新型德育管理模式日益发挥

  其了重要的作用。

  .心理测评及档案管理系统有机地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信息

  技术三个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信息量大,参与面广,测评统

  计方便等优点,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化。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适应了新时代发展变化,又适合了

  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模式,实现了既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诉说心里的

  烦恼,发泄怨气,排解不良情绪,又能有效地为学生解决矛盾、困惑,培养了健康的心理,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建立了和谐的心理状态

  的追求。

  .课题研究从整体育人的总目标出发,促进了学生生理、心理及

  道德与智能的协调和谐发展,也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

  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融入到学校的其它各项

  工作中去,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效应与

  影响。

  6,课题研究建构起的具有本土(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

  校各育整合的整体的实践操作体系和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

  实践操作理论与经验。

  (1)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坚持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类学生主体不断发展的心

  理需要,为学生服务。坚持心理教育以发展性的教育为主,(即正面教

  育,如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补救性的教育为辅(如个

  别教育、个别心理辅导)。

  (2)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根据我国现有的班级授课制,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第一人,班主任

  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所需,而且有更多的便利和无法

  比拟的特定优势,因此,实施以班主任为主要辅导人员的管理模式,充分依靠班主任群体的力量,让班主任参与并直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的普及与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才能高

  效的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3)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环节,打破传统教学只重知识传授,缺

  乏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旧模式,构建一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以其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利用所掌握的心理

  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学科的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科学、合理、充分、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

  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解决困扰学生

  学习的诸多问题,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和不健康心理的辅导干

  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具体来讲;①在教学设计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的编制、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发展的

  年龄特征;既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又要考虑到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

  发展。针对目前情况,在德育等学科上,切忌唱高调,一味强调道德信

  仰,忽视道德行为、习惯培养。②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根据学科内容

  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使学生在浓厚

  的兴趣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防止疲劳和厌学情绪的发生。③

  在教学目标上,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

  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

  识的能力。④在课堂心理环境和课堂管理中,优化教学情境,建立宽

  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在愉快、有安全感、无心理压力的课

  堂气氛中去学习。⑤在评估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重视形成性评价,不要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防止考

  试焦虑的发生。

  (4)团体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活动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学生心理变化的有效载体。学校开展

  多种专门性的心理教育活动,开展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通过精神

  的互动和激励,心灵沟通和感悟,让学生在团体游戏、互动、讨论中

  体验和感悟,点滴渗透,直指人心,从而发掘每个学生潜藏的精神力

  量,促使其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走向成功和快乐的美好愿望。

  (5)心理咨询与辅导是心育的必要措施。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测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学生中广泛存在着

  心理问题,但是大多数程度较轻,通过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可以达

  到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因此,学校应当注重加强对学生心理咨

  询教育工作的建设领导,加快建立完善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使之迅速

  成为学生教育管理中一支重要的有效力量。

  (6)计算机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力量。

  计算机和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教育领域延伸,对教育现

  代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心理健康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首先必须要面向网络化,实现现代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主动性和便利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有效

  地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心理健康的最佳结合教育模式,引入学生

  心理健康测评和档案管理系统,不断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现代

  化。

  (7)家校合作是是实施心育的重要环节。

  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正在茁壮成长

  中的青少年群体,良好育人大环境是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不容忽视

  的重要环节,对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我校地处

  西部偏远山区,经济水平低,学校条件简陋,多数家长文化程度不高。

  因此,针对目前普通高中学校教育环境脱节的现状,要提高育人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

  大环境,必须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连贯性、实效性,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途径。

  (8)政教处是推动心育的“总参谋部”。

  政教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德教育的“参谋部”,是学校管理育人的重要职能组织。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

  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组织机构的结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内容上

  缺失符合时代特色的源头活水;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因循守旧、盲目被

  动,缺乏主动性、实效性和创新性。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德育工作的

  有效开展。因此,充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在德育管理中的重要作

  用,构建一种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德育育人职能的新型德育

  管理模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政教处采用了该课题探索出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在学校的日常

  管理中启动施行,通过课题研究推动了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咨询辅导,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树立了健康意识,学会了自我调节控制

  情绪,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当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问题

  时,能坦然寻求心理帮助。我们开展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究

  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学生这方面的提高是明显的。与过去相比,学生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精神面貌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各

  种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见下图),校园风气

  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新型德育管理模式日益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表现在:

  (1)能自我接纳,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2)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合作共享,和谐相处,减少了冲突。

  (3)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⑷通过心育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提高了学习质量。

  表8:实验班实验前后心理测试结果正异常人数比例对比分析图

  实验班实验后心理测试结果正异常人数比例图

  □结果正常人数

  ■结果异常人数

  88.78%

  表9:控制班实验前后心理测试结果正异常人数比例对比分析图

  表10:实验班、控制班实验前后心理测试各因子人数所占比例对比分析图

  实验班实验前后各因子人数所占比例对比图

  □实验前比例

  ■实验后比例

  各因子名称

  控制班实验前后各因子人数所占比例对比图

  O实睑前比例

  ■实跄后比例

  YttYtt531975311各因「名称

  .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研究出经验,实践出真知,学习提水平。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探

  索与实践,课题组成员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知识,转变了思想观念,提

  高了认识水平,教学科研能力明显增强,成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骨干力

  量。他们在构建学生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

  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该课题

  的研究,在学校形成了心理教育的氛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一

  定程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师源性的心理问题。

  课题组成员完成科研论文多篇,先后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见附表)

  总之,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总结-反思-提升,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

  意识明显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符

  合《纲要》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人数逐渐增多,家

  长和学生也出现较为积极的变化,心理健康问题明显缓解,心理健康

  素养普遍提升,心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和教

  育效果有较大的改善,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走

  向深化和进一步科学发展。

  (三)技术成果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开题报告、中期阶段报告、结题报告等)

  .心理健康测评报告(2019-2021);

  .课题实验研究个案论文

  .课题研究的其它相关资料

  .课题研究活动课照片

  .问卷调查表及分析报告

  九、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已在我校范围内被推广和应用。实施心理健康

  教育的三维模式和途径已经开辟并发挥良性作用。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以正确舆论为导向,健全了制度和长效保障机制,讲求实效,把形式

  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确保这项工作

  健康、有序开展。

  我们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经验总结为:一个目标、两种方式、三个结合、调动四个积极性、采用五条途径、从六个方面

  评估、需要具备七个条件:

  .一是目标要以育心护心为直接目标,即优化心理素质、维护心

  理健康,进而促进全面主动发展为目标。

  .两种方式是指将积极的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问题咨询辅导两种

  方式并举。

  .三个结合:面向全体与重点关注结合,活动的实效性与趣味性结

  合,坚持全员参与和学科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四个调动:调动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

  .五条途径:全方位优化环境,全面渗透育心与护心,适量开设心

  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必要的心理测查,实施多种心理形式的咨询辅

  导。

  .六个评估效果:看性格是否优化、智力是否开发、心理适应能力

  是否强化、内在动力是否激发、心态是否健康化、行为表现是否转化。

  .七个必备条件:心理教育的科学持续开展,需要具备七个必备条

  件:上级有要求、领导有认识、各方有共识、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

  师资、有必要的条件经费、有激励机制、有专业人士指导。

  这也是该课题研究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成果,该课题成果在本校应

  用的同时,也在系统地进行完善、规范,使之更加的科学、合理,以

  期下一步向更大范围的同类学校推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普通

  高中教育的繁荣发展。

  十、疑惑与反思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和探索,课题组老师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虽然取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L团队力量还不够强大。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坏直接制约着

  学校可持续发展。课题组研究人员比较少,力量还显单薄,单纯依靠

  这些老师来开展课题研究力量还不够,家校共促心育的合力和机制也

  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让更多的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再培训,进

  一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提高课题组以外的教师参

  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意识的参加此项工作,将会有效地促进我校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我们的研究范围不够广泛,研究还比较

  笼统,不够深入彻底,不够全面细致。对三年的测评数据缺乏更专业、更深入、更细致的探究挖掘。如果进一步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做相关研究以及将教师个性与学生心理障碍做相关研究,我们的研究将更具完善性。另外,男女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有明显的不

  同,形成原因也有差异,在解决的对策和方法上也应该有待进一步探

  究。

  .研究对象面不够宽广。课题组只选择了

  xx县第一中学为研究对

  象,缺乏与同类其它学校的对比。由于缺乏对照,我们无法知道我校

  学生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处在哪个位置?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突出与

  其它学校的研究对比。

  .认识程度有待提升。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是

  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

  要。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和认识上的误区,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

  域,我们所进行的研究和活动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我们的实验开展形

  式还过于单一,存在片面化的倾向,认识和研究程度都有待提升。部

  分教师把学生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混为一谈,对学生无形中造成伤害。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动辄上升为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

  高度去理解。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不但无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

  题,更可能导致学生越陷越深,甘于堕落、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对社会

  及他人的极端仇恨以至于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有

  待进一步增强,教育方法和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

  .科研能力还很欠缺。本次课题开展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

  领导的大力支持。但由于专业和知识层次的限制,课题组将这种力量

  转化为现实成果的能力还欠缺经验,课题数据需进一步深入挖掘,可

  提炼的的空间还很大。

  6.心育缺乏系统性和人文性。

  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往往

  从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和课外活动等角度进行总结研究,带有明显的

  局限性和狭隘性。事实上心理问题是心理生态系统失衡的反映。把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寄希望于专职教师,总停留在课堂教学、开辟心理咨

  询热线等技术层面上,无疑是舍本逐末,不会取得大的成效。必须把

  它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调动校园内方方面面的

  力量,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这个工程中来,给学生创造真正健康

  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学生高雅文明的生活情趣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

  度。另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停留在设立心理咨询室、热线

  电话、心理测试室、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档案等技术操作层面,忽

  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建设;在有限的心理健

  康教育中重视个案的咨询,忽视致病环境因素的研究;重视对个别事

  件的处理,忽视整体教育环境的建设和优化。

  .教师专业化程度需要极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学校和领

  导的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也能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

  工作的支持。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复杂,专业化水平

  有待提高。大部分心育教师又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学,没有专职化教师

  没有,兼职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感到满意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求

  知欲,希望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学生需

  求,开展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辅导和服务。

  总之,不管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从所处地理环境分析,还是

  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分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十、结语

  随着我校《农村贫困地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状况分析与研究》

  课题的深入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适应了新时代发展变化,又适合了学生心理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

  魅力得到不断提升,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代教

  育的潮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既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诉说心

  里的烦恼,发泄怨气,排解不良情绪,又能有效地为学生解决矛盾、困惑,培养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从

  而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回顾过去,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辛勤探索、钻研、实践,在上级

  部门、专家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取得了可喜的

  成果,现向省教科所申请结题,请审批。展望未来,我们对继续做好

  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满信心。我们深信,在上级科研部门的

  指引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一定会迈上

  新的台阶。

篇八: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百度文库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仁怀市实验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是从2012年3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二年多来,在上级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市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

  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1、低年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中年级: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懂得社会法规,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

  3、高年级: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会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监督能力,学会确定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参与社会实践,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五、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的途径:

  1、听取专家的心理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好的经验。

  4、多开设体验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各种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找学生个别谈话、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家长社区等,调查了解实验学生的各种思想认识和表现中,同时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为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实验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通过“心育”知识

  的传授和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心育活动,提高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认知水平,探索“心育"的模式和运行机制.3、比较法:主要是做纵横向比较。通过我校实验前后和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心理素质等方面状况的比较,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验效果.4、行为训练法:即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方法,通过教学形式、实践活动形式等多种形式进行反复、长期训练.六、实验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5月)1、实验的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工作.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学校科研处和德育科研室具体抓此项工作.2、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为期2年,思路清晰,步骤明确,操作性强。

  3、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为使我校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学校领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来抓,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探讨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逐步走向全员化,科学化.

  4、开展培训、强化队伍。我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活动。我校多次派人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派人到外校参观学习,同时,请外面的专家到学校讲课。此外,我们还组织课题组成员自学有关专著,加强理论修养.5、确定班级、进行心理健康实验。我校按课题研究方案,选择了全校40多个班中的10个班作为实验班,做到“有计划、有教师、有课时、有教学内容"。课题组成员还深入实验班听课,共同讨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稳步推进了课题研究。今年学校还设想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常规化,达到全校各班均开设的目标,并保证课本的配备和授课人员(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师),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

  (二)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3年7月)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全面普及,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学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心理讲座,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与学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使全校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对个人学习、生活乃至工作的重要性,极大地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2、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了能让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开展以下活动。

  ①建立个案库。学校经过班主任的详细了解与观察确定了少数有较重心理困扰及障碍的学生作为个案跟踪辅导对象,由年级组辅导教师一月一次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认真分析行为原因及教育效果,以便提高后期教育的针对性。目前,全校的心理辅导个案库成员有20余人。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教育,大多数学生能正常地学习,正常与同学交往,处事能力大

  有增强.

  ②进行问卷调查。为收集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大致情况,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各相关网站、图书馆、各种书店等地方大量收集和阅读了有关调查问卷,下载下来,对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整理,为课题研究提出了理论框架。

  ③开设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室”,针对学生成长的烦恼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思想。高年级组的心理辅导教师还组织五年级优秀学生成立了咨询小组,共同商讨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师生之间的朋友式交流,既解决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好等方面的困惑,又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2)教和研合二为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学期初,课题组认真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哪些不良习惯?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呈现有利于学生学习等等来确定自己的实验课课题,结合学校工作安排,进行课题组内讨论、交流,确定学期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的整体计划,使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例如,罗巧老师结合生活呈现素材以“青春起航”为主题对六年级220多名女生作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我们的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女生对青春期常识的了解,提高应对青春期防护能力,图文并茂介绍了青春期生理的变化,详细对进入青春期的应有的心理准备,对异性交往尺度把握,对未来理想追求进行心理疏导,学生在互动中不知不觉中掌握青春期常识,提高了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同时也把我们研究的成果给予了及时的推广应用.(3)加强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并且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

  一是积极创设条件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家长中进行问卷

  调查,让更多的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懂得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从而科学地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是利用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现代教育观,让他们知道减负减什么,家庭的民主气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等有关知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育人观,人才观,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参与的机会,体验的机会,还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成长环境。

  三是对个别有心理困扰的家长进行案例教育,进行对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建议家长正确处理亲情关系。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并对孩子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4)调节班主任工作心态,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通过班级来实施,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育案例分析会,让班级管理工作比较突出、学困生转化比较成功的班主任给全体教师介绍经验,让广大教师在交流中启迪,在讨论中感悟,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提高我校班主任教师的整体育人水平。

  (5)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向学生的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①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

  等学科可以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数学、科学课可以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情感;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体育课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

  ②积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创作了校歌、校徽、校旗,始终围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牢牢抓住“改革"和“发展”这两个工作主题,突出彰显“星光灿烂、卓越人生”的办学理念,突出“人文、和谐、品位”的环境思想,狠抓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创建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常常沉静于宽松和谐氛围中。校园里,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悬挂在走廊间,建设了文化墙,这些使整个校园给人一种书香悠淳,洁静典雅的心灵感染,时时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丽熏陶和道德的感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相容的心态。

  ③在少先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自己组织,少先队活动最受孩子们欢迎。我校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且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仅提高能力,同时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教育.如针对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开展卫生先进班集体评比、星光学生评比、文艺表演等竞赛活动;又如针对学生从众心理强,热情大方的特点,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修养,促其养成良好习惯和健康心理。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1)建立科学严谨的组织管理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必须得到领导的

  支持与广大教师的参与,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为此我校首先建立了科学严谨的组织体系。对于课题实施方案,我们做到五落实,即:计划落实、实验步骤落实、活动落实、人员落实。健全了组织,落实责任,使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得到根本保证。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学校给班主任不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尽快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同时还从学校的角度关心每个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试,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等文件和文章,还先后派出汤云芹等教师接受高级心理师培训.通过学习培训,老师普遍由行政型慢慢的向心理辅导型转变,努力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4、学科教学中广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对各学年的实验班的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广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全部内容。所以课堂上我们选择了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对学生加以培养:低年级学生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通过正面疏导,使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克服自卑心的教育;高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自强心等,同时,要做好各年级的衔接,使学生的心态逐步平稳地循序渐进地向健康的方面发展。

  (2)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备好课的同时,要力求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语文课中要找准课文与学生心理的“对应点”,点拔给学生,及时发现捕捉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闪光之处;数学教学中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困生“恐惧”心理;体育课上克服畏惧心理;劳动课中开展劳动竞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只要广大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就会取得良好效果,就会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3)创设民主、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在课堂中除了挖掘内容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外,教师还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民主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各抒已见;鼓励争论,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如音乐课中学生的唱歌比赛;美术课中比一比看谁画得好;语文课中的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数学课中的一题多解、比一比看谁的思维最奇妙等,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

  5、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全校各实验班都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上好心理辅导课,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每月由心理辅导教师为全校学生做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周由班主任老师上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低年级的教育侧重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教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中年级教育侧重点是: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高年级的教育侧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面临毕业

  升学的进取态度。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活动,在学生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搞好心理咨询,搞好特殊案例跟踪疏导。

  建立校园心理健康咨询室,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网络.我校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就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选择热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心理咨询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心理小护士的培训、心灵寄语、评选心灵小博士、个案跟踪、心理咨询等等.(三)总结阶段(2013年8-12月)

  第一、自开题以来,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走上正确、科学的发展轨道上。学校先后制定了实验方案、研究对策,定期召开科研有关人员培训、研讨会议,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队会评比活动,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我们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以防为主,以教育为原则,以发展为目标.全体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除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帮助外,主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从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和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辅导过程中,培养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1、构建了我校心理教育的基本模式.

  (1)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应为学生服务。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类学生主体不断发展的心理需要。

  (2)心理教育落实到外显的行为上.

  学生的意识、情感、意志必然反映到学习、活动、生活的行为上。把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意从行为角度评价学

  生心理素质的变化,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对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进行教育,一方面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班级生活的主要障碍为切入点,确定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为了使教师的行为符合心理教育的要求,学校对教师进行正确教育行为的训练。

  (3)课堂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的过程,有意识地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体现心理教育,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流露失败、无奈的情绪,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

  (4)寓心理教育于活动中。

  学校开展多种专门性的心理教育活动,挖掘各类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增加各类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含量,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活泼、交互,师生平等融合,重在心灵沟通和心理感悟。

  2、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教育讲座和宣传教育,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当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问题时,能坦然寻求心理帮助。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下面四点:(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2)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3)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环境;(4)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二年多来,学生参加各级各项竞赛近百人次获奖。

  3、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研究中出人才,出经验。经过二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素质好、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骨干力量。他们在构建学生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柯小华老师先后在《贵州教育》发表了题为《小学思想品德“活动—体验"课教学目标的构建》、《浅谈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论文;论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参加贵州省2012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校内交流论文27篇。

  4、近几年师生心理无严重扭曲现象。个案库的成立使学校个别心理状态较差的学生及时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他们进步很大,也是我校取得可喜成绩.

  6、建立家访登记卡,规范了家访工作.

  7、促进了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

  几年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师生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和学习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学校先后获得贵州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第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低、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分析,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中年级学生差,高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忧虑、焦虑等方面与低、中年级学生已构成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中年级阶段就已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表现的更明显。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对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年级中女生在人际关系、恐怖和忧郁方面问题比男生更突出,而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等方面男生问题比女生突出。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分析表明,小学生心理异常者占15%,有心理疾病者占

  2。3%,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上,高年级多于低、中年级,女生多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学校开展防患于未然的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

  仅会给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扰,甚至还可能影响危及到社会。许多研究表明,诸如敌对、偏执、恐怖等心理问题往往就是引发攻击、暴力冲突,甚至青少年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和精神失常的内部原因。

  第三、引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所采用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以便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与帮助。调查表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理想与信念的紊乱,小学生缺少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其次是错误的传媒导向,使小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再次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怪异的社会价值观,使小学生一时难以选择。

  2、个体原因: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7—13岁,大多数属于“青春前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异常疾病,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也会产生异常或病态的行为。

  3、家庭原因:当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加上错误的家教策略,由于“代沟”的存在,缺少沟通与理解,孩子的心理矛盾不能及时排除,使孩子的心理朝畸形发展。另外,单亲家庭也会造成中学生在心理发育上显得不够健全、和谐。

  4、学校原因:由于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

  第四、学生心理健康与年龄的关系(生理发育阶段):

  每个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生理发育与心理健康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其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则: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些单亲子女成人化,还有些学生与同学不合群,妒忌别人,或偏低自己,人际关系较差……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

  表现。

  九、反思与启示

  1、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我们不断思考的过程,是否定和肯定交替的过程。两年来我们在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衍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2、从事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实践经验积累不足,理论水平有待提高,致使研究的理论部分缺乏深度和广度,特别是缺乏将实践上升至理论层面的理论素养和能力,从而更广泛地指导教学实践.3、虽然本课题在两年多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已面临结题,但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就此打住,因为我们今后更想也更需要把课题研究过程中衍生的新思考作进一步的探究,因为我们更为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我们期待在课题研究这块沃土中成长!

篇九: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百度文库

  《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范文

  1、什么是健康: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

  不过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2、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从狭

  义上讲是幼儿园经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健康认识,改良健

  康态度、培育幼儿的健康行为、最后抵达保护和促使幼儿的健康的目

  的。但从广义上讲,因为幼儿的健康教育与家庭健康教育密不行分,所以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还包含经过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来促使幼

  儿的健康

  1、从表达幼儿的年纪特点下手研究健康教育的内容,使本园健康

  教育形成特点

  2、将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与家庭教育指导相联合,形成教育协力

  (1)

  经过研究建立包含各年纪阶段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实行门路和操作策略在内的健康教育内容系统

  (2)

  形成各年纪阶段健康教育集体活动方案

  (3)

  探究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形成教育

  协力

  (1)

  各年纪阶段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

  (2)

  各年纪阶段健康教育个性化内容的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主要内涵,运动是促使生理健康最

  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在创建游泳运动特点的根基上依据各年纪阶段的

  特点探究个性化的研究内容

  A托小班生理健康教育详细内容的研究

  B中班行为健康教育详细内容的研究:我们所指的幼儿行为健康教

  育是幼儿在生活环境和幼儿园教育

  下,逐渐获取根本的健康知识以改

  善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行为态度,养成优异生活习惯踊跃自我保护能力

  的教育。

  C大班心理健康教育详细内容的研究:依据大班幼儿的年纪特点我

  们把大班心理健康教育定位在入学心理适应性研究的层面上

  (3)

  健康教育个性化内容实行门路和操作策略的研究

  (4)

  幼儿园健康教育家庭指导活动内容的建立和组织实行研究

  1、《小班亲子运动有效性的研究》

  负责人:何晓琛

  2、《小班游泳运动游戏化对促使幼儿生长发育有效性的研究》

  负责人:冯慧莹

  3、《家园一致性教育事例的

  究》

  负责人:吴靖旻

  与幼儿优异行为习惯习得的实践研

  4、《展开幼小互帮苑,提升幼儿入学适应性的研究》

  负责人:宋惠

  5、《家园一致促使家长“健康教育”观点和教育行为的实践研

  究》

  负责人:刘云(区级课题方案待定)

  子课题1:《小班亲子运动有效性的研究》

  l

  研究目标:经过研究探究展开亲子游戏的有效门路。在研究中形成包含游戏指导、组织形式、资源

  等一系列模式,并保障和考证亲子游戏展开的实效性。

  l

  研究内容:

  (1)

  形成小班亲子游戏有效性的策略:.教师在亲子游戏中的指导策略研究、亲子游戏展开形式和门路的研究

  (2)

  建构亲子游戏地活动事例:进行不一样种类家庭亲子游戏事例

  的研究

  子课题2:《小班游泳运动游戏化对促使幼儿生长发育有效性的研

  究》

  l

  研究目标:该课题研究旨在探究小班游泳运动游戏化的策略、方法、门路、原那么并

  小班游泳游戏化的活动方案。经过上述研究促使小班幼儿的生长发育,提升身体素质。

  l

  研究内容:

  1、建构小班幼儿游泳运动游戏化内容系统

  2、建立小班幼儿游泳游戏化的策略

  (1)

  展开游泳运动游戏化的门路、方法、的研究

  (2)

  展开游泳教练与教师教课策略整合的研究

  3、课题的评论性研究:(1)现状研究(2)考证性研究

  子课题3:《展开幼小互帮苑,提升幼儿入学适应性的研究》

  l

  研究目标:经过研究

  幼小家庭互帮苑的活动内容、探究活动组

  织形式和教师指导策略,考证幼小互帮苑活动对提升幼儿入学适应的

  有效性

  l

  研究内容:

  (1)

  本园大班幼儿入学前心理适应问题及一年级小学生入学适应

  性现状检查

  (2)

  幼小互帮苑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研究

  (3)

  教师对幼儿和家长的指导策略研究

  子课题4:《家园一致性教育事例的

  与幼儿优异行为习惯习得的

  实践研究》

  xx

  年2月成立课题组,采集有关情报资料,达成总课题和局部子课题方案

  xx

  年3月——6月采集资料达成子课题《家园一致促使家长

  “健康教育”观点和教育行为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第一阶段:(xx年4月——xx年12月)

  l

  阶段目标:建立各年纪阶段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l

  研究内容:

  ;

  1、各年纪阶段健康教育目标的拟订

  2、各年纪阶段个性化研究点的确立及其健康教育特点课程内容的

  预设

  l

  研究方法:文件法、检查法、会谈法

  第二阶段:(xx年12月——xx年6月)l阶段目标:探究实行门路和操作策略、形成各年纪阶段健康教

  育集体活动方案

  l

  研究内容:

  1、“健康教育集体活动方案编制小组”的成立与课题过程管理

  2、教科研整合展开健康教育集体教课的研究

  3、平时浸透性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集体教育以外的健康教育途

  径策略的研究

  l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事例研究法第三阶段:(xx年6月——xx年12月)

  l

  阶段目标:

  1、形成各年纪阶段家庭教育指导的特点活动内容

  2、形成家庭教育指导事例

  l

  研究内容:探究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l

  研究方法:检查法、事例研究法、会谈法

  l

  阶段目标:

  1、达成总课题及子课题报告

  2、达成《幼儿园健康集体教育活动优异方案集》

  3、达成《幼儿园健康教育家教指导事例选编》

  l

  研究内容:展开“健康教育内容与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育相整合”的深入研究

  l

  研究方法:文件法、经验总结法

  子课题依据各自的研究方案同时展开实践研究工作

  1、各课题工程组每个月一次课题商讨活动、负责人做好会议记录、科研负责人全程参加课题商讨

  2、科研领导小组(园长、业务助理、科研负责人

  )每个月招集课题组

  负责人会议,商讨和管理课题实行和达成方案的状况

  3、业务助理直接经过教研活动、教师文案和教师平时教育活动管

  理课题实行的过程

  1、由幼儿园骨干教师成立“健康集体教课方案编制小组”编写本

  学期健康教育集体活动教课设计

  2、经过专家指导观摩活动直接指导课题的展开

  3、科研负责人展开对课题负责人到实行者的接力式指导培训,形

  成全员参加课题的场面

  1、成立保障体制、保证健康集体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根基型课程中

  的落实和各年纪阶段健康特点教育活动按方案展开

  2、教科研密切联合,着重在平时教育教课中累积课题的过程资料

  3、重视课题管理举措的到位,保证子课题的实行展开

  模板,内容仅供参照

篇十: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tle>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成果报告-百度文库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成果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文件)要求:把培养中小学生心理品质融入中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7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中期规划和要求,如纲要提出“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40%、农村达到10%;2015年城市达到60%、农村达到30%。”

  虽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引起学校一定重视,但是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彰显。

  我们学校是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差,50%以上的学生父母不能陪同成长:或者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方面受到抑郁、焦虑、自卑、恐惧、压力和适应不良等情绪问题的困扰,致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严重低下。这些心理问题已成为我校思想教育、教学的“绊脚石”、“拦路虎”,并且严重影响学生的心智发展,使学生的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迷茫。如果心理问题解决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鉴于此,我们心理学科组拟开展“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着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打造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的生活、学习保驾护航。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摸清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形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找到对该类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措施及结论:

  (一)研究过程

  1、筹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3月)

  ①成立课题研究机构,制定研究方案。

  ②硬件设施筹备。

  2、实施阶段

  前期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

  (1)开问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做好调查问卷资料数据的记载,整理;甄别问题学生并进行个别访谈。

  (2)进行师资培训:既包括对全体教师的培训,也包括对学生中的心理健康志愿者进行培训。

  阶段性目标:调查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师资准备。

  后期实施阶段(2012年8月-2014年12月)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2)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开设心理讲座、召开家长会、组织社团活动、开展“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等。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阶段性目标:实践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

  3、结题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

  在这个阶段,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加强课题组老师的经验总结,形成论文。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亦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2、观察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试者的行为言谈、表情等进行观察,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3、谈话法:

  是心理咨询中一种为获得临床信息、建立“帮助关系”而与被咨询者实施的一种会谈方法。包括摄入性会谈、鉴别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危机性会谈五种。

  4、个案分析法:

  主要针对心理问题较严重或患有某些心理疾病具的学生案例,通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使课题研究更具全面性、准确性。

  5、文献法:

  主要运用于课题的前期论证,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资料、经验总结,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课题研究更具时代性和方向性。

  6、行动研究法:

  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记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的各种具体问题,做出的反映,采取的态度,并针对具体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通过

  分析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对课题研究进展及时进行总结报告,推进课题研究顺利有序地开展和实施。随着课题研究进程统计测量法、教育叙事法等研究方法也会适当进行。

  (三)措施

  1、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

  2012年2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组,确定高一年级医学班2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二班124人为实验组,三班、四班139人为对照组。

  2、根据实际,实验研究。

  (1)前期实施阶段

  ①进行师资培训。

  在本课题申报之前,课题组已经有三名老师取得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其他几位老师也从2012年5月开始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为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做好准备。

  另外,2012年3月——7月期间,课题组老师每月对实验班教师心理志愿者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座的主题有:《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赏识他人,愉悦自己》、《教师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等。内容从教师本人的心理健康出发,附带阐述如何对待学生。比如,在给教师渗透赏识教育时,讲座中说:有人惊奇地发现,一个善于赞美他人的人,总是以赏识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种人不仅乐观、大方、友善、受人欢迎,得人尊敬,而且总是满面春风、笑容可掬、充满活力、情趣横溢,比一般人健康长寿;而赏识可以为他人驱散积在心底的自卑的茵茵,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会后,老师们都说:“这样两全其4

  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②展开问卷调查

  2012年4月,在4个班级中先后进行了“综合心理测试”和“分类心理测试”。分类心理测试包括“情绪心理测试”、“学习动机测试”、“人际关系测试”、“承受挫折能力测试”、“自卑心理测试”以及“学习方法和应试心理测试”。课题组成员首先获取较正规、科学的测试题目,然后召集全体班主任开会,申明测试的重要性、严肃性和保密性,最后由班主任组织对本班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由学生心理志愿者协助课题组教师对结果进行量化、定性、分类、总结,完成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有学生心理志愿者的宣传做铺垫,学生已非常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配合得很好,基本准确地反映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课题组成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登记。

  ③实施观察、访谈。2012年5月,课题组成员牵头,再次对4个班的班主任和学生心理志愿者开会,号召他们协同课题组老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谈话,摸清他们的状况和原因,并写下书面材料。7月——8月,课题组成员分头对材料加以仔细阅读、分类,结合所学心理学知识进行思考、讨论,最后总结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2)后期实施阶段

  ①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各项活动。

  2012年9月,课题组制定方案,全面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a、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由课题组牵头,定期对实验组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唤起学生自我保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交给他们基本的心理保健、调适方法。两年来,对学生做过

  的讲座有《走近心理健康》、《塑造阳光的心态》、《让青春的小鸟自由飞翔》、《阳光花季从“心”开始》、《感恩父母,走向成功》、《解读心理压力》、《揭开神秘面纱,科学认识催眠》、《高考的心理调适》、《走向成功——考前复习策略与心理调整策略》。每次讲座在座的学生时而屏住呼吸,时而唏嘘不已,时而扼腕叹息,时而喜笑颜开,完全沉浸在“心理世界”之中。讲座结束后,总有学生迟迟不肯离去,想单独留下来跟老师交流。每当这个时候,课题组的老师总是自觉地走到学生跟前,跟他“攀谈”,学生当时就得到心理排解的都表示以后还会到心理咨询室找老师。问题比较严重的,我们就跟他约定时间,到心理咨询室详谈。实践证明,心理健康讲座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b、心理健康课。课题组同实验组班主任达成协议,各班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间周进行心理健康课。课题组老师撰写教案,班主任负责上课。心理健康课的标题有《驾驭情绪、主宰自我》、《独一无二的我》、《我坚持,我成功》、《笑傲成功》、《请让我来帮助你》、《朋友一生一起走》、《快乐的秘诀》、《揭短会》、《学会学习、学会设计》、《将友情进行到底——对话高中生异性相处》等等。这些心理健康课让学生在游戏、互动、讨论中体验和感悟。在各项主题活动中,通过精神的互动和激励,点滴渗透,直指人心,从而发掘每个学生潜藏的精神力量,促使其深入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走向成功和快乐的美好愿望。

  c、心理援助活动。各班的心理健康志愿者组成心理援助社团,担负起提升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心理援助社团开展的主要工作有:配合课题组老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和研究;出版《心窗小语》学生心理报;开展小规模的心理拓展活动;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承担起班级心理观察员的任务;编排6

  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心理剧;配合心理老师做好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配合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作好其他各项工作;接受心理咨询培训。学生心理社团在本次实验研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他们主持的心理拓展训练游戏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城堡攻防”、“强渡金沙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孤岛求生”、“生命之圈”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强调主动沟通、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报数”、“黑白羊”培养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经验的能力;“解方程式”、“盲人三角”让学生学习问题分析与决策的技巧。游戏全方位、多视角,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心理能力、提高了心理素养。

  d、心理咨询。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题组的四位已经获取或正在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成员担任心理辅导老师。心理援助社团的学生承担登记、约见、记录的任务。在各种宣传活动的熏陶下,在心理健康讲座的启发下,两年来,实验班700多人次学生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咨询、心理帮助。在课题组教师的努力下,这些学生都“不满而来”,“满意而归”。一些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到心理咨询室个把小时后就愁云消散了,个别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经过几次“疗伤”后也重新走进了教室,继续未竟的学业。但心理辅导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结束,还要对这些学生跟踪辅导、跟踪教育。

  ②敦促教师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为配合本课题组的实验研究,七部部长对实验班教师的师德师风做了明确的规范约定,并定期由学生对教师做出评定,纳入教师量化考核成绩。具体要求有: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许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许体罚学生;对于家庭困难或心理有缺陷的学生要多给与关心关怀;赏识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学习和自我约束,老师们都很快纠正了不良作风,展现了全新的师德风貌。这从学生的周记中可窥见一斑,“老师就像我的家人,对我嘘寒问暖,学习上总是鼓励我、劝慰我,来到新安职高我就像到了一个乐园,学习起来很轻松很愉快,不再觉得压力山大了”。

  ③帮助家长改变教育方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教育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我们课题组在进行实验时也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

  一是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家长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懂得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2012年9月课题组老师给家长做《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报告;2013年1月聘请师院的教授做《家长怎样维护孩子心理健康》讲座,对于高中学生如何克服心理上厌学、说谎、早恋等现象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广大家长深受启发。2013年5月又聘请教授给家长做《如何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报告。各类专家的指导讲座,让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从而科学地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是利用《家教通讯》报纸、《职高论坛》杂志、心理板报、校园广播及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现代教育观,让他们知道职教特点,家庭的民主气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等有关知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育人观、人才观,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参与的机会、体验的机会,还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成长环境。

  三是对个别有心理困扰的家长进行案例教育,通过对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8

  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如去年刚毕业的学生张某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与祖父母住。孩子缺少母爱,祖父母望孙成龙要求严格,父亲不关心他还经常打骂,不准他与母亲见面,孩子一度处在崩溃边缘,在校表现自我保护意识强烈,不能与同学正常相处,攻击性强,对不利于自己的任何言论存在强烈的敌意,并且有自伤发泄行为,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教师发现后马上与家长联系,结合家教理论向家长陈述利害,提出合理的建议,建议家长正确处理亲情关系,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并对孩子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通过家校合力,该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得到有效矫治,学习成绩也重拾升势。

  ④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有学生心理志愿者协助,两名课题组老师专门负责,从2012年3月课题组成立到2014年12月实践研究结束,注意收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方材料,并分门别类,归整在六个档案盒里:文件证件、调查问卷、活动记录、讲座教案、咨询记录、个案档案。档案材料记载了课题组教师和心理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记录了本课题实验的整个过程,记录了一代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成长。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1、农村职业学校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表现

  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谈话,总结出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表现:

  ①学习焦虑。有的学生因基础太差或学习不得法而无从学习或学不会新知识,在师生尤其是老师面前表现出紧张、无所适从,害怕老师提问,害怕考试,甚至逃避考试。存在学习焦虑的学生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2.6%。

  ②交际困惑。有的学生因性格问题在班级、在宿舍和同学的

  关系都很紧张,从而无法安心学习。存在交际困惑的学生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6.4%。

  ③自闭。有的学生几乎不与别人交流,从不主动跟人说话,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就写张纸条,老师问话时,第一句他答应,第二句勉强答应,第三句再也不吭声。存在自闭倾向的学生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2.8%。

  ④过于自责。有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其他不读书的兄弟姐妹,对不起老师,因而很自责,很自卑,甚至厌学、想退学。存在自责倾向的学生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9%。

  ⑤情绪冲动。有的学生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甚至伤及人命。存在冲动倾向的学生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7.0%。

  ⑥多疑、过敏。有的学生坐在教室里,总觉得背后的同学在议论自己,从而坐立不安。这类学生约占被调查人数的2.1%。

  ⑦逆反。有的学生在家不听父母的话,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严重时出现离家出走或逃学等现象。存在严重逆反心理的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1.9%。

  ⑧早恋困扰。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在心理咨询活动中约占15%,“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甚至于“我爱上了我的语文老师”,由此感到“烦躁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2、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通过个案研究,结合文献研究,得出结论:学生心理问题的10

  形成不纯粹是外因的结果,而是外在环境经由个人实践活动逐渐内化的过程。

  个案一

  一高一女生,聪明、活泼,第一学期段考成绩班级前三名,之后学校选拔“小播音”、“小摄影”,被吸纳其中,以后有活动没活动都去“活动”,上课学习不专心,经常得老师提醒,期末考试已退至十几名。下学期上课已基本不学习,得空就出去“活动”。

  个案二

  一高一男生本是一个乖巧的男孩子,因个别不法网吧敞开方便之门,迷恋上网络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动辄逃学去网吧,为此他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们渐渐疏远了他,他的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第二学期的一天他再次外出上网,老师批评后,拒绝进入教室,从此辍学在家。

  个案三

  一高二女生,性格内向,文静。从初中开始,总想和异性接近,对异性的一言一行非常关注。到了高二,看到别的女孩谈恋爱,内心有强烈的情感冲动,很想找个“白马王子”,但迫于父母和老师的要求,不敢找。有一天,看到高二一名英俊潇洒的男生后就暗自喜欢上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上课无心听讲,心想着如何给他写信,整日心神不宁,幻想和他在一起的情景。同时,渐渐不愿和同学在一起,唯恐别人将她心灵的秘密“偷”去。学习热情开始下降,成绩也越来越差。家长和老师追问她原因,同学们也用不理解的眼神探询她。她整日深感压抑、苦闷,备受心理的煎熬。

  分析众多个案,结合文献研究,课题组得出结论:学生的心理发展不纯粹是外因的结果,而是外因通过实践活动内化的结果。以上三个案例中三名学生不仅有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在环境,而且自己不断参与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逐渐使外因“内化”。

  11

  因此,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不仅要提供优良的外在环境和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觉地参与他喜爱的、有益的实践活动。

  3、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外育

  学校、家庭要给学生创设优良的外在环境,并提供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

  ①学校层面,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优美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口头说教是不行的,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和教育。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塑、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星点点、绿草茵茵,无时无刻不在触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没得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我们学校占地两百余亩,绿化面积几近一半,主干道边上每隔五米有一尊名人雕塑,其上有生平介绍,路口处有文化橱窗,几个大花园中有亭台、长廊。学生漫步在校园中时时能听闻鸟语花香,处处能领略文化气息,长期身处其中,学生足以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灵的净化。再加上学校政教处每周要求学生自办黑板报、手抄报,正面思想逐渐内化于学生大脑,学生的心态随之阳光、积极。

  学校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到有乐趣,他就会增强信心、激发斗志,身心健康并快乐成长。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是由于活动太少(容易产生“自闭”、“交际困惑”或者“情绪冲动”),或者是由于活动太单一(只从事文12

  化课学习,失败者就易出现“学习焦虑”、“自卑”、“敌对”等心理问题)。文化课上学生展示自己课余制作的教具,上台表演所学内容,参与教学游戏,学习起来有张有弛,就不会感觉疲乏。体育课,教师不要单一进行技能、体能训练,而是结合或者穿插体育小游戏,教一些小舞蹈,学生就不会怕上体育课了,恐怕是唯恐结束。课外学生再参加自己非常喜欢的社团活动,不仅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而且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这两年来很多学生这样评价我们的职高:“我在职高过得轻松愉快,不再觉得苦闷压抑,学习也能学进去了,并且越学越有劲儿。”可见课外活动不仅不会冲淡学习氛围,而且还能增长学习劲头,尤其是对于被认为是“差生”的职高学生来说。

  ②教师层面,要求改变评价方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不少学生的自卑心理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个别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等生不管不问,对学困生全盘否定,出言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欲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用“放大镜”看待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表扬,逐步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人格。

  厌学、学习焦虑是农村职业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源于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的

  13

  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灵活、嘲讽学生,师生之间缺乏心理沟通,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当老师把学生当做知心朋友,师生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学生就会喜欢上老师的课,学习就有了兴趣,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与老师的关系密切了,也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情绪状态、人格及身心健康发展。

  ③家庭层面,要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发挥应有的、正确的教育功能。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家庭教育。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业、生意,疏于孩子的教育、成长;一些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夫妻之间相互谩骂、殴打,或者打牌、赌博成性,给孩子营造了不良的环境,这都直接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发展、畸形发展。所以首先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做孩子生活的表率,为孩子营造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其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彻底改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能力;要重视对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大对家庭文化生活的投入;要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育方式可直接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2)内化。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内化于14

  心。

  ①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有趣、有意义的活动,把快乐、积极的情绪、情操内化于心。

  马卡连柯说过:“学生的思想不被这个领域占领,就被那个领域占领。”所以学校要多组织有益的实践活动来占据学生的身心,把不健康的活动排挤在一边。并且这些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喜闻乐见、自愿自觉地参与其中,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文化课并不是学生不想上,而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太古板、太拘泥,当今的课堂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心理健康讲座必须跟上时代步伐,贴近学生心理实际;心理健康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切记教师“一言堂”:心理拓展训练、社团活动本身就是学生单方面的真正活动,但也最好不由教师主持,学生自己组织,参与者更能乐享其中;心理咨询必须保证学生的隐私权。这样,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就能逐渐“内化”健康的心理、排除排解不健康的心理。

  ②组建心理援助社团,实现自我心理调控。学生们朝夕相处在一起,彼此相互了解,因此鼓励一部分学生充当心理志愿者,容易发现自身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便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同时充当心理志愿者的学生要参与心理咨询培训、编印心理小报、编排心理短剧,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就加强了自身的心理素养、提高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心理志愿者对其他学生的心理提升起着示范、引领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课题组结合各种活动的实施反馈效果及学生的心得体会,总结升华出10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认知重建法。

  15

  认知重建法(eognitiverestrueturingaPProaehes)由行为治疗概念中发展出来的一组治疗方法,其总的目标是通过改变病人的认知、思想和意象活动来达到矫正病人不合理行为的目的。这一组治疗方法包括理性情绪疗法(E1115,A.)、自我指导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M。iehenbaum,D.)、认知疗法(Beck,A.T.)和个人建构疗法

  (Kelly,G.A.)。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不良情绪或行为并不是由某一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识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职业高中学生中出现自卑、焦虑、抑郁、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强迫症、神经症等心理症状的比例较高。因此,通过认知重建,学生对自己原有的某些不合理观念、态度进行重新评价矫正或调整,可以使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和行为得以消除,从而保持心理平衡,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

  a、专业思想认知重建

  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都是在大家歧视的目光中长大的。对于自己的专业基本没什么想法,甚至自认为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作,更多的是无奈和自卑,更别提热爱了。为此,本课题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改变其认知结构尤为重要。于是,建议学校经过精心准备,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并组织他们开好班会,主题为

  “我的专业,我的梦”,收到良好的反响。

  一方面,使同学们都认识到,任何一个职业,都不能从单一的向度规定它的价值。社会上许许多多的职业既是平凡的,又是重要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幼师与技术工、农民、军人、医生、工程师、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一样,都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各个职业的特殊性仅在于它有着自身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以及乐趣。对此要有理性的、客观的认识,不要自16

  轻自贱,觉得比其他社会职业低下。同时,每个专业能否受到社会的尊重,能否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自身的学识、能力、水平、敬业精神以及对事业贡献的大小密切相关。因此,在新时期,我们不要自惭形秽、自觉低贱,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自己,以一个从事这一职业的普通公民来看待自己,以宽阔的胸襟和开放的心态来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

  另一方面,对个体生命而言,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美好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的一面,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认识、比较、取舍。每个社会职业一样,平凡与伟大交织、艰辛与欢乐共有、付出与收获同在。例如,园艺专业的学生,用自己的精湛的专业知识、勤劳的双手,创造设计出一盆一盆的鲜活美丽的花卉,并取上唯美的名字,不仅自己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还能把这种美好分享给大家,充分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它充盈着自由的欢乐,内含着创造的幸福,给人带来内在的满足与尊严。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显然他们真实地看到了自己专业美好的一面,并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并不那么完美的一面。通过专业思想教育体会到社会价值与个人生命价值的统一,拥有幸福感。

  总之,自己的专业不仅需要他人、社会的关注与尊重,也需要自我价值的接纳和认同,需要以平常心、幸福感来对待,避免一些自挫性的认识,维护心理健康。

  b、自我意象的认知重建

  所谓自我意象,是人们潜意识中的“自我肖像”、“心理蓝图”,是一种在自我经历环境和某些特殊刺激作用下后天习得的自我感觉、自我定义。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意象是人的心理基础,一个人把自己想象、定义或感觉成什么人,就会不自觉地按

  17

  照那种人的思维模式说话和做事,其行为方式和行为效率就会在可预知的一定框架内。不管我们认识与否,也不管我们承认与否,这种自我意象都客观地存在着,并在人们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正是在“我是职高的学生,是中招考试的落榜生。”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象的暗示下,许多学生认为,自己是没能考上普通高中,就是失败的、无能的。正是在这种自我意象的指导下,学生自卑、消极,甚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上网、玩游戏、打架、逃课、上课睡觉、交头接耳等自甘堕落。

  通过实验班的班会团体活动、心理社团活动的实践,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心得体会,逐步改变同学们消极的自我意象。比如“戴高帽”活动,每个学生都很兴奋,不吝啬对别人的赞美之词,同时也听着别人对自己的亮点的挖掘,这种正能量的聚集对自信心的树立大有裨益,每个人都充满活力。每个“戴高帽”的同学都惊喜的听着同学们挖掘出来的关于自己的大堆优点,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现在突然觉得自己活的不是那么的失败,甚至还很有价值,升腾起来的希望使他愿意做的更好。以班会、心理社团、QQ群等为载体,以经过培训的班主任和学生社团成员等为引领,进行学生认知的渗透矫正,使他们的自我意象得到最大程度的颠覆和改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因此,职业高中的学生更应该象阳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自己充满朝气和活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愉快、富有成效感的心情面对学习和生活,不仅照亮别人,也要温暖自己,并使自己有更大的活力和不竭的能量。实际上,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被发现、照亮,因此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首要相信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要善于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鼓励18

  他们在自由欢愉的氛围中大胆想象和创造,并及时和他们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要更多地关注他们思想的“兴奋点”、情感的“敏感点”、品德的“闪光点”,并善于使他们的优良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完善自我意象,进行阳光心态认知重建。

  c、对个人气质的认知重建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上的特点,比如说,同样是劳动,可是气质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有的人动作快,但质量不高,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有的人很细致,但动作缓慢,可能是黏液质的人。

  不少职业高中的学生明显感到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自己的气质不好,所期望的人格与日常个人生活中所表现的人格特征相去甚远。其实,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它的两面性。每种气质类型都有有所建树的人才。所以要对同学们进行认知重建,树立其信心。我们主要从归因方面和气质方面进行认知结构的调整,即归因乐观和气质乐观。归因乐观指人们把消极事件发生的原因,归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定的因素;把积极事件的原因,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气质乐观,是指人们期待未来发生的好事比坏事多。两种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抽象水平上描述乐观,存在着差异。

  乐观主义者在遇到好事的时候,通常采用内部、稳定、普遍的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遇到不好的事情时,往往作出的是外部、不稳定、特定的归因,保护了自己的自我评价。而悲观主义者却刚好相反。

  归因乐观具有以下作用:

  使自己对目标能够坚持

  ;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

  对自己现状的满意度更高。19

  归因乐观显著影响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反应、唤起的过去回忆、个人和社会的努力动机,以及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社会努力动机和信念希望。

  总之,对个人气质的认同和乐观归因,才能既使自我得到发展,又能自然地经受各种时空的考验,从而从根本上维护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

  d、“完美”理念的重建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和事。追求完美、渴望卓越是人的天性,也是一名正常健康的学生应有的品质。但追求完美也不能过度,渴望卓越也要切合实际。有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过度地追求完美和自我苛求,而为完美所累。在人际关系方面也力求完美无瑕。然而实际上他们又总感到自己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好,感到力不从心,深深地陷入自责、自卑、焦虑不安和痛苦之中。

  完美主义者应该知道,所谓完美只能是相对的,绝对完美就意味着停止、终结。他们不仅事实上达不到事事完美,而且也极容易导致自我挫折感,并诱发认知障碍和自我适应障碍,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完美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认知一情感模式,持有这种模式的学生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害怕不完美,因而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完美焦虑”。这种焦虑指向自己,容易产生强迫性神经症;指向他人,则往往使人际关系紧张。而且,在人的一生中,取得最佳成就往往可能只有一次,如果把它作为普遍的标准,要求每一次都完美,这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目标客观而现实,行动起来常常感到轻松、愉快、富有创造性、工作效率高,因而充满自信。若过度追求完美,对失败的恐惧会使人如履薄冰,效率反而不如心态平和时好。

  每个人的生理、心理都有一定极限,人的认识、能力也不是20

  无限发展的,追求完美应当与保持平常心结合起来。作为学生,虽然理想的追求是尽可能将人类一切美好光辉的品质集于一身,但我们毕竟是人而不是神,如果是优秀学生就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瑕疵”,只接受理想中的“完美”的我,就会总是对自己不满,自卑、自贱、自惭形秽,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既影响家人和他人的生活,自己也感到活得很累。可见过度地追求完美和苛求于自己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大的成功,反倒会导致心理倦怠感的加速产生。可见,在过度追求完美中实际上孕育着更大的不完美。完美主义背后的深层原因是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对他人的评价过分敏感。其实,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偶尔有一点小缺点的学生在同学面前更具有魅力,更容易为大家所喜欢,因为他们在同学面前显得更为真实、亲切和自然。所以,学生要有一定的个性,要有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勇气。要追求完美,也要在不完美中寻求内心的欢乐;要超越自我,也要善待人生的平凡与常态。在充分肯定自己价值的同时,认识和直面自身的缺陷和弱点,坦然欣赏自己的独特性。既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又不断地进行自我慰藉,从而在开放的富有弹性的思维中保持心理和谐和健康。

  所以,调整同学们的认知结构,认同自己的不完美,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才能推动自我的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成就。

  (2)咨询法

  心理咨询主要也是通过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的面谈来完成的。咨询面谈的基本任务是在良好的咨询关系中,澄清来访者的真正问题,进而找到适当的改变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心理咨询的基本策略。

  21

  咨询者首先要了解来访者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而要做到深入了解,关键是与来访者建立恰当的关系,使他们感到安全、可信、可靠、受尊重和理解。因此咨询员要牢记在面谈开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良好的心理氛围,向来访者解释咨询的内容是绝对保密的,不用担心咨询员会把这些情况告诉其他人,以获得来访者充分信任。在面谈中,咨询员要学会倾听,给来访者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叙述自己所碰到的问题和困扰,并感受到对方的尊重和耐心。在倾听过程中应鼓励来访者进行表达,适当地提问和总结,帮助来访者理清思路,澄清问题。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可能因心存疑虑,或因情绪激动、思绪混乱等,难以平静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这时咨询员应采取多种鼓励的方式,如简短的语言、目光接触、点头、手势等,向来访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你讲的一切很重要,我在仔细听,我能理解,请继续讲”。在会谈中,如果来访者多涉及无关话题,咨询员可以通过提问、总结等方式,机智地把他们引回到中心问题上,把握咨询的进程。咨询面谈中还有不少技巧,如巧妙的提问、适当的沉默、及时的总结等。心理咨询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当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妥当或面临问题时,也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另外,咨询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大家一起参与诊断,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心理障碍。

  第二、心理咨询的种类。心理咨询可以分为团体心理咨询和个案心理咨询。

  a、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是从英文groupcounseling翻译而来的。group可译为小组、团体、群体、集体,counseling亦可译为咨商、咨询、辅导。团体心理咨询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而言的。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在团体22

  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即由咨询师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或求询者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咨询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根据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可以进行《心灵起航---自信心培养》、《情绪管理》、《学习心理指导》、《沟通的艺术》、《交友艺术》等团体心理辅导。

  b、个案咨询常用心理咨询方法。

  Ⅰ谈话交流法。这也是我们在心理疏导中较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各异,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就千差万别,要解决这样一些复杂多样的具体特殊的心理问题就必须通过个别的谈心与疏导,让其不良情绪得以渲泄,减轻心理负荷,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渐进式谈话、置换式谈话、内省式谈话等方法,有意识、有目的的提高其心理素质。谈话法即可以面对面地谈心,交换意见,也可以以书信的形式进行心灵的沟通。亦可用电话等工具达到目的。

  如二医学2班学生吴××,家住农村,父母均为农民,离异。在高一年级时,因一偶尔发事情,使之怀疑有同学要整他,于是他整天心神不安,疑神疑鬼,无心学习,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习的打算,针对这一情况,咨询员首先通过班主任了解事情的经过,结合学生的身体和言语信息,获得第一手资料,经过信息处理和诊断,然后多次与该生个别谈心,通过倾听技术,让他进行倾诉后,引导其多看生活中的亮点,与同学相处要相互信任,真诚相待,要学会容忍和互相凉解,以真诚之面,宽容之心去对待每

  23

  一个人。从而赢得大家的信任、理解和尊重。经过多次细致耐心的工作,使该生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逐渐好转,在班上也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将自己又重新融入班集体这一大家庭,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Ⅱ合理情绪疗法。埃利斯的“ABC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这常常是由于心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信念,例如:

  “要求的绝对化”这是非理性信念中最常见的一个特征,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常用“必须”或应该的字眼,然而客观事物的发生往往不依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常出乎个人的意料,因此怀有这种看法或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的困扰。

  “过份的概括化”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表现在一方面在自己的非理性评价,常凭借自己对某一事物所做的结果的好坏来评价自己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自责自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对别人的非理性评价,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其结果导致一味责备他人,并产生敌意和愤怒情绪。

  “糟糕透顶”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这种非理性信念常使个体陷入羞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不安、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而不能自拔。这种糟糕透顶的24

  想法常常是与个体对已、对人、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要求绝对化相联系的。

  如一医二学生张××,家住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因偷别人暖水壶被发现后,认为全校学生都知道了,都看不起他,从此不与他人交流,走路不敢抬头,专走没人的地方,整日胡思乱想,影响休息、饮食和学习。在他内心就有“糟糕透顶”、“以偏概全”不合理信念存在,导致他内心矛盾冲突。

  Ⅲ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美籍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朴(JohnWolpe)最先发明及应用的。又称交互抑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助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会再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学校针对学生考前焦虑、参加技能竞赛前焦虑进行辅导,以缓解学生心理紧张情绪,并在考试或竞赛时正常发挥,考出理想成绩。

  Ⅳ情景疗法:所谓的情景模拟疗法就是,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紧张的环境下,然后透过把这种模拟的情景轻松化,来达到最终在真实的情景下也能同样的轻松面对。因为很多紧张的原因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心理暗示。有时我们把事情看得太过的重要太过困难或者觉得自己一定要做到,这就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压力、恐惧以及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让人产生紧张的负面情绪。会让自己在考试中发挥失常。而要改变自身对这次考试的心态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以下的治疗法就是通过改变自己内心的心理暗示从而快速的消除考试时的紧张情绪。

  25

  如一医一班学生周××,生活在我区的边远农村,在小学、初中学习很勤奋,成绩也很突出,家长、老师均对其寄予了厚望。初中二年级时作为班长的他,帮老师收取了200元左右的资料费并交给了老师,然而过了月余,老师不知何故说钱还在该生手中,一时同学的不信任,老师的责备,家长的斥骂包围了他,该生一下子跌入痛苦的深渊,弱小的心灵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巨大压力,导致该生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和逆反心理。进入新安职高后,只想在学业上出类拔萃,但几次努力,几番失败,从而丧失了信心,心理负担进一步加重,到高二时曾一度想到轻生。针对该生的具体情况,学校咨询老师和班主任进行了大量工作,除了经常的与之谈心对话,还与家长联系,共同努力。同时,积极地进行情景疏导,如召开“自信”、“奋进”的主题班会,让其上台演讲,让他担任兴趣小组的组长,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让其参加心理剧的表演,并对其每一点滴的进步都予以正面的肯定,使其在各项活动中渐渐融入到班集体这一大家庭里。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生性格有了显著的变化,能主动与老师和家长沟通,能与同学融洽相处,工作勤勤恳恳,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心理表象趋于稳定。

  职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于团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咨询,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健康、健全的人格。针对个别特殊情况的学生须进行个案心理咨询。由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且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进行心理咨询辅导时不是刻意按某种模式来进行,而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灵活机动,各方面协调配合,关心支持,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使我们学校能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高素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6

  (3)建立心理成长档案法

  建立心理档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材施教提供科学依据。教育者只有在全面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才能提供适合其发展需要的教育。建立心理档案正是向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以及管理者提供资料(包括智力、能力倾向、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职业倾向、心理健康水平等),以全面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可预防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发生。受教育者也可通过心理档案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心理潜能,扬长补短。可见,心理档案是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好帮手。

  a、档案内容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与学生心理动态的资料。

  Ⅰ学生基本情况。学生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就读学校、年级、家庭住址、爱好特长等。学生健康状况包括血型、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居住环境、经济状况、家长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学校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态度、习惯、思想品德、获奖情况、行为习惯、体育运动、交际水平等。对学生个人生活、学习有着重大影响的社会生活事件,例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以及影响生活的其它重大挫折等。

  Ⅱ能力状况。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与特点、语言表达能力、行为能力及创造力测量等。

  Ⅲ人格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个人心理类型

  27

  及特征,学生的兴趣、态度、人际交往及个人品质等。

  Ⅳ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鉴定。

  Ⅴ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动机及意志力、或考试心理、学习困难的诊断,学习认知因素、学习动力状况、学习社会因素,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等。

  Ⅵ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主要是指学生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的诊断。

  b、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

  Ⅰ建档。建档前需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档案法、教育法),熟悉有关制度政策,区分责任。例如新生入学需要填报学生心理档案表格,心理教师应及时告知班主任、学生和家长填写的注意事项,包括档案材料的填写方法,要求做到字迹清晰正确、内容准确无误。

  Ⅱ收集。A.观察法。即是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收集学生档案资料的方法。观察学生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结果,心理辅导教师对所观察的学生特质或行为评定等级。B.问卷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制成之后,由学生认真填写,以便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而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C.作品分析法。主要是指依托学校的各种评定和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来获取信息的方法,例如学习心得、课堂笔记、作文、作业、成长记录、试卷以及其他创作作品等。D.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心理档案中最常用的方法。心理辅导教师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测验,充分考虑选择标准化测验、测验的目的、功用及适用范围。心理辅导教师针对每一位学生心理测验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辅导计划。可以实行月辅导计划,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辅导教师应具体分析,采取特殊的辅导措施,结合学生每次的咨询28

  记录,逐月、逐项予以调整,月辅导计划和咨询记录一并放入学生的心理档案。

  Ⅲ整理。档案经过建档、收集之后,重点在于整理,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具体而言,以学籍号排列顺序为标准,将不同阶段收集的材料分类存档。每个档案袋中的材料,如心理测试结果、表格、盖章、照片、成绩单等,保证准确齐全有效。同时,个别心理档案资料存在着重新鉴定,应提前依照规定办理。归档时,档案工作人员需要复查,详细检查全部档案,防止误报和错报。

  Ⅳ保管。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必须由档案工作人员专人保管,恪守保密纪律,规避青少年个人隐私泄漏。具体日常保管包括丢失和损毁,维护全部档案的完整性。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责任心强、遵守职业情操资料清洁整齐,排列有序,查找方便,也要注意资料安全措施落实,避免资料的,依照学校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做好档案的保管工作。

  Ⅴ利用。

  A.依据档案,针对不同学生心理特征,分班与分组,选拔学生干部,制定教学计划。例如心理辅导教师在调研新生入学不同学生个体在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总体状况和特点基础上,可以区分学生,划分为不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与小组,即根据能力水平、人格特点等因素来进行分班编组。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依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B.依据档案所反映的问题,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与教育培养计划。因为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包括能力、人格、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特点等,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提

  29

  出具体的教育建议或培养策略。在个性化辅导中,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问题或多方面或全方位地开展辅导,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C.依据档案呈现的信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学生心理档案是一个动态连续的发展过程,尤其学生成长记录登记,比较明显反映学生心理演变。以此,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借助心理档案来加强对学生心理及教育科学的研究工作。

  (4)环境熏陶法

  生存环境往往影响和决定着生物的秉性,成语“南橘北枳”,说的是同一树种,因生长地域环境不同,其果实品味也不同,更有在狼窝里长大的孩子,其习性也被“狼化”的实例,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教化、影响、激励作用的至关重要。对于正在茁壮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学校和家庭环境是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a、学校环境是软教育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Ⅰ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的基础。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园,是心灵的归宿点。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情绪调节、压力调适、心灵成长、人格培养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干净整洁的学校环境,令人赏心悦目,空气通畅,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校园、班级环境的布置体现新理念、新气息,力求在整个校园内形成处处有美,美无处不在的氛围,让校园内外,班级内外的每个角落都发光,都富有生命气息的文化境界,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如在校园内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把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揉合成一种无声30

  的育人语言,使学生在无形的感化中产生对美的强烈追求,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对生命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热爱。

  Ⅱ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促进的作用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人际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得到受尊重的感觉,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赖感,而师生关系紧张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对学校产生恐惧感。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中小学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排名使很多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无论怎样努力,名次在前面几位的总是极少数人。创设有利于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环境,就是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要真正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付出努力,转变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好坏的传统观念,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b、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场所

  学生的心理素质要真正提高,家庭心理环境的好坏也非常重要,家庭的气氛是否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决定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以自身良好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让他们在家里也感到轻松、愉快,这样,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才能实现学

  31

  生全面素质的真正提高。

  (5)角色扮演法-------校园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借助心理剧理论,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来演绎校园生活中的人和事,呈现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典型心理问题,在心理老师和全体参与演出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同时它集参与性、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特别对中小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更易于接受,为此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喜爱。

  a、学生参与编演,在编演过程中进行自省

  在开展校园心理剧的活动中,我们强调让学生把自己身边的事情,从自我的视角,进行编演。通过学生的编演,突显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求解决的方式和方法。

  Ⅰ心理剧创作的过程就是心理自助的过程

  学生创作的心理剧,题材都来自于周围生活环境,反映的是同龄人困惑、苦恼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剧的创作,能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心理自助。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心理辅导老师和实验班班主任组成心理剧指导组,从专业创作和心理问题把握的角度,指导学生的心理剧创作。在主题选择上,主要选择具有共性的问题。针对我校农村学生相对比较多,他们敏感、脆弱、自卑感强,有一定的虚荣心,我们指导学生创作了心理剧《特殊的生日》,剧本表现的是一个家庭贫寒的农家子弟,母亲靠拾破烂为生,供他上学,面对经济条件优越同学,担心被其他同学看不起,虚荣心作祟,称自己母亲是部门经理,花钱大手大脚。在同学过生日时,超消费给同学买项链作为生日礼物。妈妈到学校32

  看他,带来好吃的和捡破烂的钱,妈妈的说话、穿着打扮被其他同学识破,他极力掩饰,同时为拥有这样的妈妈而羞愧并极力赶她走。当其他同学得知真相,并没有嘲笑他,反而把空瓶子送给妈妈以帮助她。得知今天也是妈妈的生日,大家一起为妈妈过生日。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组织了十几个人的创作“班子”,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把自己的心路历程真实地再现出来,在创作中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了释放,同时自己的心理也快速成长起来。

  在整个剧本创作乃至演出中,韩璐同学直接参与并在家长会中饱含热泪深情的对妈妈表露心迹:“妈妈,以前的我太不懂事了,总是顶撞您,惹您生气,对不起!”深深的一鞠躬,胜似千言万语。从此以后,韩璐真的变得很懂事,像变了一个人似得,不再迟到旷课,不再顶撞老师,学习态度也变得很积极。

  b、角色扮演,实现心理自助

  我们所开展的校园心理剧主要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参加者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从中体验到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情感和态度,这些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故事,使得演员更有切身感受,在演出时达到了真情流露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这些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达到了宣泄情绪、减轻压力、明辨事非的效果。因此,我们根据剧情,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合理的进行角色分配。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感恩意识淡漠的问题,我们指导学生创作了《妈妈,我爱你》一剧,主要表现的是一个离异家庭,母亲为了生活外出打工,陪伴孩子的时间很短,孩子对妈妈成见很深,认为妈妈不爱自己,光知道挣钱,因而对妈妈不理不睬,甚至恶语相向,不服管教。我们挑选了两名有类似情况的学生,一名担任妈妈角色,一名担任女儿角色。在剧中,妈妈对女

  33

  儿满腔的爱以及带病工作的情景深深地感染了女儿。把自身经历与剧中“女儿”的有机结合,通过深入的角色扮演,她终于理解的妈妈的艰辛不易,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同时女儿对妈妈那份深深地依恋和对母爱的渴望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父母,使他们也了解女儿的心声。这部剧的公演,也感染了所有的同学。后来,通过家长了解到,这两个学生在尊重父母、孝敬老人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会了感恩,同时家庭关系和睦、幸福。心理剧不求剧演得多么好,关键是通过编演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Ⅱ学生积极思考,在感悟中实现心理互助

  校园心理剧不仅仅要让编演者受益,还要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剧的共享功能,让试验班师生、家长共同分享心理剧,让更多的人获得启发和教育。

  Ⅲ观看中产生共鸣,实现同伴心理互助

  校园心理剧所反映的问题是学生中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其本身就具有普遍性。再加上剧本是由学生自己编演他们身边的事,他们熟悉的事,因此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贴近实际,学生观看的积极性很高,也非常容易产生共鸣。在学生心理共鸣中,也实现了“一边看剧,一边疗伤”的心理互助。我们在实践中,抓住剧目主题,搭建多种平台,发挥它的作用。针对当前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心理脆弱,面对挫折意志消沉,我们编演了《不屈的生命》,表现的是一位美院的学生患了白血病,但他热爱生命,不向命运低头,在余生用爱心和画板去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仍然对生命充满热情和希望是他的愿望。因此面对不自信的女士,告诉他要快乐的活下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活出自己。面对生意失败、家庭破裂的男士,告诉他要勇敢面对,重振旗鼓,不向命运低头,不向挫折弯腰。正是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信念,34

  最终他得到了美院学生的帮助——捐献骨髓,从而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心理剧在实验班演出后,反响很好,大家被这种不屈服于命运、勇敢的向命运作斗争的精神所感动,同时学会了关爱别人、善待生命,进一步理解了生命的意义。这种内心强大的力量,不仅是所有参演的同学,甚至在观看的实验班的全体同学中产生共鸣,平时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闹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销声匿迹了,大家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整个班级一派朝气蓬勃的活力。

  b、在互动中感悟,实现同伴心理互助

  在心理剧的演出过程中,我们强调台上台下的互动。在一些重要的剧目中,我们都要精心设计一些互动环节,给观众随机参与的机会。这样,我们把观看的学生也带进了剧情之中,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使得他们更感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去体验角色,感觉到这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相结合的。这时,教育的痕迹淡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就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去了。如我们演出的《你也能行》,这一剧表现的是一名因家庭原因而自暴自弃的学生,不爱学习,整天调皮捣蛋,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一点点走出阴影,最后坚强起来的故事。这一主题,在不少学生身上都存在。因此,在编演过程中,当把主人公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出来之后,我们特意设计了与观众互动环节:假如让你扮演父母你应该怎么办,假如你是老师你应该怎么办?假如你是主人公的同学又应该怎么办?同学们临时成为主角,想出了很多办法,表演也很投入。让观众现场参与其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参与与互动中,实现着同伴之间的心理互助。

  c、讨论中分享,实现同伴的心理互助

  演出是同伴间的互助,演出结束后互助以讨论的形式继续。

  35

  要发挥剧的更大效应,教师还要善于深入做文章,要本着不分析、不建议、不提问的原则,组织大家讨论,无论是参演者还是观众都可参与其中,将自己的体验、感受和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我们在《同窗情》演完后,组织同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剧中主角说:“我虽然是在表演剧里主人公,其实也是在表演我自己,我就有过得理不饶人的时候,我想对那位被我误会的同学说‘对不起’。”有的观众则说:“我知道了,同学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体谅,不能对人太刻薄,否则太伤感情了。”在同学们讨论的同时,老师要及时地点评,深化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另外,我们还通过写观后感的形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进行深入地讨论。这样,使校园心理剧不单单停留在编演上,通过这种深入讨论,进一步体会心理剧给我们带来的心理互助。

  (6)反贴标签挖潜法

  “贴标签”也称为“污名化”,本来是负面的词汇。普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习惯于将其化繁为简,以便清晰便捷地把握事物特征。标签化就是一种简单归类,人们可以借助标签对外界的人、事、物形成表面和粗浅的印象,降低行为成本。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说,一个群体将某些偏向负面的特征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将这些特征刻板印象化,掩盖其他特征,成为与之相对应的指标物。比如给学生贴这样的标签:“你总是这么笨”、“你太懒了”“你真差劲”等,它会浇灭人的积极性,让人泄气,心灰意冷。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我们把标签反过来贴,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根据阳性强化法和焦点理论,寻找并奖励学生正向行为,同时淡化或漠视其异常行为,可以达到强化正向的效果。

  对周围的事物贴标签,每个人几乎都在有意无意间这样做。只是,当改36

  变“贴标签”的方向,随着传播方式的变化,几何级地放大影响力和辐射面,继而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转弊为利,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实践分析,贴正向标签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

  a、能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充分挖掘潜力。

  职业高中的学生很多都是全身上下贴满负面标签的人物,他们不畏惧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所以常规的评判不仅不能给他们带来丝毫的改变,反而让他们身上的叛逆性更强。但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的观察学生,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在公开的场合适时的真诚的表达出来,也就是贴上正面的标签,并用具体的事实做依据,学生就会觉得耳目一新,从而努力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标签名副其实。

  在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后,其中一位班主任和我们分享一个教育故事:师国强在刚分到我们班时,很多事情都能摊到他头上:不读书、不背书、考试作文空白、不交作业、迟到、忘值日等,总是一张扑克牌脸,我都不知道这个闷葫芦脑瓜里都想些什么,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神经衰弱。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转机:我在黑板上写下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只有个别同学会做,他竟然做对了。欣喜之余,我决定给他贴个正能量的标签:既然不爱读书,那就善于思考吧-----我们班最善于思考的同学是师国强。我看到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和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从此原本成绩中下游的他好的一塌糊涂,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遥遥领先。后来依次有了类似的“标签”:总是坐在第一排门口的韩朝阳-----最有绅士风度的勇士,愿意在最寒冷的天气为大家遮风挡雨,后来的韩朝阳真的很有责任感和风度,很多时候都是冲在最前面。还有默默无闻但踏实努力的邓海燕-------学习最认真的同

  37

  学,红蓝笔标注细致。靳治国-------数学学习最有潜力的同学,原本成绩平平的他后来经常挑灯夜战数学题海,而且主动在自习课为大家讲解难题。后来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张洋洋------------最有活力的同学,读书和喊口号声音洪亮,很有感染力。李静-------最有内涵的才女等等。每个同学似乎都很喜欢贴给自己的”标签”,自信满满,整个班级氛围大为改观,充满正能量。

  能够流行起来的标签通常是负面的,但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和恰当灵活运用,它就会变成一种有利的工具,这些标签并不是学生绩效与潜力的可靠衡量指标,却是他们潜力的可提升空间。它会导致人、事、物的正面形象充分发挥作用,为我所用,引起学生思想革命,达到很好的自我成长。

  b、快速传播性,增强榜样效应。

  根据蝴蝶效应,同学们有很强的模仿学习的本能,标签所包含的正面因素,在班级同学中间甚至现代信息网络会迅速地“传染”到类似的事物或者人身上,甚至波及整个班级、乃至年级,在同龄同学朋友中掀起一股改变的风暴。

  在我们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的本意是不爱学习,只是想去参加游戏玩玩,其整体素质层次不齐。在第一次《破冰相知》活动中,学生确实玩的很投入,很开心。结束后,在辅导教师的引导下,由每个同学谈了内心感受及收获后,要求大家一天内上交心得体会。其结果只有一部分同学交了,而且有的只有寥寥数语。辅导老师就在我们的社团群中晒了其中写的很真诚的一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于是就有自认为写的很差的同学跟帖给自己贴标签自我批评:老师,我的很糟糕。于是我们的辅导老师就把他的心得体会也晒出来,并且还给与了自己精心设计的正面标签:阿飞是一个语言干练、干脆利落的人,言必行、行必果。一石激起千38

  层浪,于是其他成员纷纷冒泡,期待的问:老师,我呢?最后大家摩拳擦掌:老师,下次我一定会做的更好!

  在后来不断的正标签强化中,同学们的不恭的态度渐渐收起,除了游戏中的专注,更多的是从中的收益渐渐丰满,自我期待的标准更高,成长速度渐渐加快。同时,在网络平台上的交流传播效率非平常可以比拟,活动的传播及正能量的反馈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成长。

  c、正面标签效应的持久性。

  标签流行起来,会发展成同学们固化的价值观念,自我认同感较强,长时间保持,使被贴标签的对象最终会形成一种习惯。譬如有一位同学,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叫孔天亮,大家叫我亮子就行。我们的辅导老师借机贴标签:诸葛亮字孔明,你的天亮就是明。孔子也是你的这个孔。你是名人之后,有聪明的基因。他也挺认可这个标签,并对未来充满积极预期。所以后来的活动中,他积极上进,甚至主动请缨,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团的海报宣传设计规划。标签化思维的一个特征也是以人群归类来判定其行为,某个人群赋予正面的标签,那么这个人群不分个体都其实,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很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积极进行开发和引导,并把这种潜力转化为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以此作为促进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契机,并内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从而形成自信乐观、观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

  (7)社团活动提升法

  心理社团活动内容主要有Ⅰ板报、月刊:可以围绕心理健康主题,邀同学们投稿Ⅱ电影放映:借学校场地,放有关心理健康

  39具有正面性,反之,则不分具体情况都被打上负面烙印。

  的电影。Ⅲ户外活动:组织同学们进行素质拓展等户外活动。Ⅳ联谊会、茶话会、心理游戏、心理沙龙。Ⅴ心理信箱:接受并解答同学们的心理困惑。Ⅵ与其他社团的联谊活动。

  Ⅶ心理之声广播站:讲述心理小故事、心理健康小知识。

  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较难,改变一群人的思想更难,而改变几百个不够自信、阳光的人的思想更是难上加难。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有意义的团体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磨炼其意志、增强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负责辅导学生成立了两个心理成长社团,希望以社团成员为中心,将一种阳光心态、乐观向上的思想辐射扩散到周围其他同学身上。

  这两个社团分别是“阳光心理社团”和“火种心理成长社团”,成员由实验班的心理自愿者在班级中宣传招募。每个社团都编制有一整套的社团活动方案并准备有必需道具,活动后还要求每个同学写出心得体会。例如拓展活动的一系列活动程序:第一章《破冰相知》,第二章《心灵密码》,第三章《团队合作》,第四章《信任自信》第五章《我要成长》等等。为社团成员的回归纯真、开启心智打下良好的铺垫。

  通过社团活动并结合学生们的心得体会对其作用总结如下:

  a、提升了同学们的自信。

  通过参加心理社团活动,组员的自我认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并且学会了认识、肯定和欣赏自我;变得更自信,敢于与人交流。

  Ⅰ破冰初识,敢于交流

  由于成员是高一新生,初中时多来自不同地方,刚人新班不久,相互并不熟悉。以前没有参加过社团活动,尤其没有感受40

  过心理社团的不一样。所以,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一组能够很快打破陌生感的热身游戏---大风吹、串名字、猜猜我是谁,组员在游戏中玩的很开心,而且相互很快熟悉。大家都觉得自己今后会敢于在陌生场合与人交流,表达自我,打破冰封氛围,从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成长。

  Ⅱ

  认识自信,增进组员了解。

  在引导组员一个热身游戏“欢畅兔子舞”后导入了这次环节的主要活动--故事:“握住自信”,并围绕故事展开关于“自信心”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了三个问题的讨论:什么是自信;自信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影响,是好还是坏;自信对成功的重要性等。同时让同学们搜集素材,在试验班板报橱窗等方面进行以自信为主题的宣传。

  Ⅲ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现优势。

  热身游戏“我是最棒”,让组员肯定自己;并且在游戏“价值商店”中,让组员对提高自信作重要的因素进行讨论,让组员认识到提高自信的方法是不能靠钱能买到的;继续分享“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让组员挖掘自身的优势、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Ⅳ造就自信的自我。

  导入游戏“优点大轰炸”、“戴高帽”等,让组员再一次感受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膨胀自己;继续分享“尼克松败于自信的故事”,让组员从中感受如何造就自信的自我,学习提升自信的方法。

  b、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升。

  Ⅰ辅导教师指导下小组成员相互认识,订立小组规范。

  由于同学们都是新生,相互并不了解和熟悉,第一次都表现

  41

  得比较拘谨、受约束,但是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在破冰游戏“乌龟和乌鸦”中表示出很高的积极性和融入度,而且也很快地达成了第一节小组目标,在订立小组契约和制定口号的环Ⅱ同学学会倾听,明白倾听的重要性环节。

  同学们因为第一节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并且对接下来的活动都表现出高度的期待。热身游戏中,学生在经过演练之后,对游戏规则更加明白,因此更容易投入到活动中。在主题活动中,尽管是简单的传话,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还是和传话前的大大不一。学生们也分享了一些感受,最后借着学生的分享,总结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倾听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倾听,不仅仅是听,还必须是听明白,听到心里去了,并且能够把意思正确地转达。

  Ⅲ

  同学们学会大方自如的表达。

  学习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在前两次活动的基础上,学生们彼此关系已经开始建立,同时由于小组成员两名女生比较活泼大方,对其他同学具有带动作用,所以在辅导老师的参与引领下,游戏过程进行比较顺利。而此节的社团活动,主题是有口难言,活动分三个回合进行,学生们对于此活动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整个活动都非常投入。在最后的分享和总结环节也比较容易引导,学生也真正达到了在活动中悟到沟通的重要因素---表达。

  Ⅳ增强组员间的信任,明白沟通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小组成员刚开始还有害羞,尤其是在信任后仰活动中,男生女生都有部分同学觉得不好意思,后来,在辅导老师的参与带动下,同学们渐渐忘掉顾虑,活动自如。当然有淘气的同学本想如同平时玩儿的那样捉弄同学,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活动中能够42

  节,同学们都积极发言,达成很好的效果。

  真诚参与,同时收获信任,效果更加好。在分享环节,组员们都

  Ⅴ组员学会表达赞美,肯定他人,接受自己。

  在小组活动的结束环节,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完全建立。因此在做优点轰炸的时候,成员之间都比较活跃,愿意用心去赞美别的成员,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整个活动过程都非常欢乐。辅导教师在分享环节也比较容易引导,整个集会成员们都非常投入。

  其中有位自卑,很内向,害怕在人前表达自己,但这次活动我觉得我变大胆了,好像没那么害羞了。我喜欢参加这个社团。”还有一位同学在心得体会中写到:“今天的社团活动我认识了好多朋友:

  ‘包子’、‘齐齐’、‘牙膏’、‘石头’、王万里……今天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一天,而且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很快认识彼此,我也是第一次觉得自己注意力可以那么集中,期待下一次活动。”

  学生在心理社团活动中收获了很多,在同伴快乐的氛围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对接下来的社团活动充满了期待。学生通过社团活动,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能力。

  (8)网络辅助法

  网络是现如今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很多学生的交际平台。信息的传递容量大、速度快,是一种高效的传播方式。其形式多种多样:

  a、构建qq群、微信朋友圈,建立心理发展网络平台等。在实验班群内发布大家都关注的社团活动效果,并逐个挖掘闪光点加以放大,甚至晒出表现好的学生的图片、心得体会等,贴上正向的标签。很快,跟帖的、点赞的络绎不绝,同学们争相表现,在言行举止方面都特别绅士、阳光,积极向上,在群内传播着正

  43分享了一些过程当中的切身感受。真切的明白真诚是相互的。

  能量。同时,在网络平台上的交流传播效率非平常可以比拟,活动的传播及正能量的反馈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成长。

  b、借助网络平台,构建教师学生心理成长共同体。首先,分享共同关注的话题和教师学生的成长经历,用主动积极的态度找到解决和缓解自身问题和心理压力的途径。

  其次,能够走进学生内心,促进心理成长,体现人文关怀:博客不仅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使学生在不断思考、训练和感悟中形成了更健康的行为方式,并在信任平等的交流分享中促进自我成长,为学生的“二次成长”提供了契机。

  最后,能够突破传统个人成长局限,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在网络心理成长共同体中教师学生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合作,能够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促进心理成长,学生能够对心理成长的质量进行反思,实现“由蛹化蝶”心灵的华丽蜕变,达到心理的超越和人格完善。

  我们关注信息时代学生心理成长与发展这一新动态,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积极探索现代网络下学生心理成长共同体的发展机制等。以“学生心理成长共同体”博客为平台,以共同体为心理成长的手段和工具,以心理成长课程为内容,促进教师、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网络学生心理成长共同体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网络平台有机地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三个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快,参与面广等优点,对心理社团活动的效果巩固提升及学生心理成长的辅助作用效果良好。

  (9)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

  (PositivereinforcementProcedures)或称正性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44

  异常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a、阳性强化法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分类

  Ⅰ暗示强化辅导模式

  不断给学生积极肯定的暗示,不断通过恰如其分的高期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不断用各种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为创建良好的互动气氛提供心理条件。

  (Ⅰ)情境暗示阳性强化

  包括环境和情景,环境又包括开展活动的道具、活动空间环境等硬件设施和师生、生生间形成的”软环境”,即情感氛围.这里主要指借助活动的内容和目的,通过设计某种情景,以取得暗示的强化效果.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比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成绩。例如我们在心理拓展活动中,辅导老师不仅在肢体语言上:满脸的真诚的笑容、眼睛充满的肯定、温暖的拥抱等加以认同肯定,再加上辅导老师充满爱意与期望的认可的评语,足以让同学充满学习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与希望。还可以在社团群中晒出同学们活动时全身心的投入、开怀的笑容的图片、视频等,更会增强同学们的成就感,增强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热情。

  (Ⅱ)艺术暗示阳性强化

  45

  艺术是最有力的强化暗示,因为艺术是直接诉诸直觉和感情的,它比理性直觉快、直接。活动中运用的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如一首诗,一段幽默滑稽剧、一句机智的插话、一组竞争性的游戏、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心理学故事、竞赛等,促进心理暗示的倾向-------态度、动机和期待等。例如,我们心理社团要扩招,有学生说:“老师,让我们到各个班级宣传发动吧。”我觉得不太恰当,于是回答:最好能增加我们的内涵,吸引学生自己加入。”有人提议:我们制作海报吧!主意挺好,可是谁来操作呢?有一个叫孔天亮的同学自告奋勇。我们的辅导老师眼前一亮:微机班的学生,正是他的专长呢!于是就诙谐的说:天亮就是“明”的意思。我们就叫你孔明吧。还是聪明的诸葛亮呢!和孔老夫子也是一家。真是名门之后呢!大家也纷纷夸赞他的电脑制作水平如何高,整个气氛非常和谐融洽。孔天亮同学也非常兴奋,原来自己还有如此闪光的价值。对后期的海报制作真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心尽力,做的尽善尽美。而后期的追踪显示,他在专业方面学习挺努力的。而且后来的活动中他也是心态阳光,积极参与。

  (Ⅲ)权威暗示阳性强化

  利用权威效应对同学们的进行阳性强化,增强其活动和成长的信心,增进学习生活的积极性。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可以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46

  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在我们的社团活动中,一方面我们为同学们量身定做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合理的活动程序,另一方面,在同学们日渐成熟的活动期间,邀请学校领导、电视台等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在领导赞许的目光和认可的微笑中,使同学们感受到权威的成功暗示,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倍增,热情高涨。

  (Ⅳ)语言和语态蕴含着表情和目光暗示阳性强化

  坚定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信心,鼓励老师们以饱满的热情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

  在课堂上,老师对同学们经常赞赏有加,特别提倡大家畅所欲言,不拘泥于正确与否的限制。在老师的带动下,不善言辞的同学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由于老师们的积极鼓励,同学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不断学会新东西,积极主动登上讲台和大家分享……直到今天大家还非常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想不到以前那些沉闷无知的学生,今天能够跟老师同学争论得面红耳赤。

  (Ⅴ)归因暗示阳性强化

  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成功或失败原因的解释或推论。指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为努力不足。比如在知识竞赛赛中获奖的同学在颁奖的时候就进行总结暗示:参赛的同学都比较努力,经过激烈的角逐,这些同学的努力和超常的付出,使他们终于脱颖而出,希望其他努力不够的同学继续加油,47

  争取下次更加优秀。从而使同学们形成你追我赶的高涨的学习气氛。

  Ⅱ成就强化模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人都渴望在学习活动和交往中取得成就来满足这种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就可以根据这种需要通过特定设计,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的良性行为得以持续和强化。

  (Ⅰ)确定明确目标

  指导学生制定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好,目标过大,难以操作。比如一医一班学生张某专业成绩中等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她。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该生计划下次期考进步

  10分,则可把这

  10分分到具体的内容,如基础知识填空提高2分,选择提高4分,识图题提高

  2分,实验提高

  2分,然后自己根据此,周一到周五定不同的内容,周一是基础填空训练,周二是单项选择训练,然后有实验训练,有识图训练等。也可以针对具体章节,如伴性遗传进行集中训练,总之目标越具体越好操作。一段时间后,学生能体会到准确率上升的成就感,就会充满自信心。这时候,老师的赞许,同学的赞赏,就是最好的成就强化,若有小小的自我奖励或物质刺激,更是让他坚定继续下去的动力。

  (Ⅱ)发挥进步生转变机会

  他们的转变异常显著,成为老师学生关注的焦点,使所有学生看到成功的可能,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支持型气氛。比如刘阳同学,以前总是萎靡不振,默默无闻,毫无生机。一次偶然的机会,辅导老师表扬了对一个问题的领悟很独到,进而表扬他阳光、聪明、善于思考,于是他上课开始认真听讲了,并且踊跃发48

  言,甚至延伸到课下积极的思考、做题、查资料,他获得的表扬和取得的进步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在他的动下,原来成绩优秀的、不太优秀的都围绕在他身边,或请教问题,或讨论问题,掀起一股学习的热潮。

  阳性强化法就是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等意识倾向,鼓励勇于进取,大胆创新等精神,调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伏隆的期望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颇具盛名的激励理论,认真研究和灵活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收到应有的绩效。此外,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古今中外凡是心理素质水平高,为人类作出贡献者,都可树为榜样激励学生效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实践成效

  (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

  本课题的研究在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进行,2012年2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了课题组,确定高一年级医学班2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二班124人为实验组,三班、四班139人为对照组。

  学生通过各个途径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能够用所学知识,化解不良心理倾向,纠正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2013年12月再次对2012年4月参与过心理测试的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证明这些学生的综合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心理“非常健康”的比例已从7.5%上升到25.9%,心理“比较健康”的比例从23.6%上升到了51.8%。分类心理测试结果也出现了显著的好转。

  49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综合心理健康状况前测结果

  项目

  项目

  人数(N)平均分()标准差(S)检验值(Z)

  显著性(P)判断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的结果分析

  项目

  人数(N)平均分()标准差(S)检验值(Z)

  显著性(P)判断

  实验班

  12410.304.63|Z|=2.34>1.96P<0.05

  差异显著

  对照班

  1297.805.32实验班

  实验班

  1246.205.05|Z|=0.67<1.96P>0.05

  差异不显著

  对照班

  对照班

  1296.905.67从表1和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实验前,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综合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经过几个月实验教学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综合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而对照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改善不明显。

  (二)全体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

  随着该课题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实验班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普遍得到了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师源性”的心理问题。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素质好、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50

推荐访问: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健康教育 课题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