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13篇

时间:2022-11-26 12:1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13篇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浅论孔子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文档-百度文库  浅论孔子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是“新中国教育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13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13篇

篇一: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浅论孔子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文档-百度文库

  浅论孔子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是“新中国教育之父”,一位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位是近百年前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孔子和陶行知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他们对我们中华民族整个教育事业的贡献功不可没,对整个世界也是如此,其贡献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并不多见。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者,而陶行知则是我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开创者,虽然二人的教育思想有着诸多不同,但诸如平民教育思想等方面有着神奇的相通之处,研究探讨二人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在当今我国教育新课程改革高潮不断的历史大背景下,要处理和应对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遇到的新困难、面临的新挑战,如果完全摈弃这两位伟大的教育先行者显然是无益的,并且要付出太大的代价。那么如何继承、发扬他们的光辉教育思想,如何从这两位伟大教育先行者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有益的丰富的营养,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新课题。作为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公平教育和爱心教育,两人都有过深辟的论述,在思想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一、孔子“教会做人”,陶行知“教人求真”,都强调道德教育

  他认为一个统治者首先孔子要培养智仁勇艺俱全的从政者,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君子。君子应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惧、勇者

  不忧并且多才多艺。因此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认为教育人首先是教人做人的教育。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他的道德教育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中存在着重德的倾向,历代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中存在着重气节、刚正不阿的传统。孔子的道德教育是为其政治理想服务的,明显地打上了封建的烙印,但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来评判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德育教育,应用历史的眼光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研究孔子的德育教育,我们不难从中找到具有现代价值的精神和方法为我们所用。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孔子这种主张虽然有“重德轻智”偏向,但在揭示德与智的关系方面,指明了德对智的统率作用。孔子在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也非常得当:“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孝悌”是孔子道德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既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因而便于学生去躬行践履,不会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的生硬感觉,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是陶行知的德育培养目标,真人就是真善美的人,真人就是德智体和谐发展的人。首先,陶行知的真人培养目标是针对传统教育培养“假人”的教育提出来的。陶行知写过一首诗《假人》:“世界如何.

  坏?坏在假好人。口是而心非,虽人不是人。”这种假人使得社

  会充满黑暗,因此,陶行知要培养真人。真人读书不是为了文凭,“宁可真白丁,不要假秀才”;真人读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学到真本领。其次,陶行知的真人目标是针对传统教育为升学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个人发财而读书提出来的。他要培养的真人是从老百姓中来,最终又回到老百姓中去,为老百姓服务。真人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中人。人中人的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美人不能动,要以这样的德行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第三,陶行知的真人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培养的那些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要人侍候,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从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培养目标看,他要培养的真人就是:“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的精神”。

  无论是孔子“教会做人”的德育方法,还是陶行知的“教人求真”的德育论,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在实践中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展现“学做人”和“做真人”的崭新风貌,致力于培养知行统一的现代德育主体,将会使我们的德育踏上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二、孔子讲“有教无类”,陶行知倡“平民教育”,都强调公平教育

  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子弟。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性相近也,习相远

  也”,孔子这一理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

  思想,并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孔子在招收学生时,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上,他的弟子分布地区广、成分复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在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除了出生平民的,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弟子之中,各色人物都有,但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像他的弟子子贡是学生中最富有的,孔子并不因为他富有而特别优待他,还时常批评他夸夸其谈的毛病。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做到的“教育公平”,激励并要求着今天的教师们也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公平的学习机会,让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的全民教育。

  陶行知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极力推崇教育的公平性。他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一文中指出:“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的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这个钥匙便是活用的文字符号和求进步的科学方法。普及教育运动之最大使命,便是把这个钥匙从少数人的手里拿出来交给大众。”在《民主教育》中又指出:“教育为公,以.

  达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积极方面,我们要求

  教育机会均等。对人说,无论男、女、老、少、富、阶级、信仰,以地方说,无论远近、城乡,都应有同等机会享受教育之权利”。陶行知这一极具远见卓识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们实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它的受益者不仅仅是个人,更多的是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孔子和陶行知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他们都认识到:只有平等接受公平的教育,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三、孔子是“仁者爱人”,陶行知则“爱满天下”,都强调爱心教育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仁爱侍人”。这体现了孔子极力提倡自爱和爱人。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不仅提出了“仁爱”思想,而且身体力行,用这一思想指导他一生的实践活动,更是把这种“爱”广泛深入地渗透在自己教育过程的始终。

  宰予可以说是孔子“最不得意”的学生。曾经“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g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这么严厉地批评学生,翻遍《论语》,这是唯一的一次。但在《先进篇》孔子赞扬道:“言语:宰我(即宰予)、子贡。”我们看到对于宰予,孔子不仅没有放弃,还进行过赞扬。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闵子骞是孔子学生中又迟钝、又贫困的学生,在家中常受到后母的虐待。孔子不但没有看不起

  他,反而给他特别的关心,经常鼓励他,表扬他,并把他作为孝的代表。对待学生,孔子不看重成绩,不看重家庭出生,更不看重贫富,他看重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不幸早逝,孔子的伤悲超过父亲对儿子的哀痛。《先进篇》有两段这样的话:“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种对学生的爱是何等的纯洁和高尚。

  陶行知用几块糖感化一个学生的故事,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对学生的爱。他认为教师必须充满爱心,因为教师不仅是“经师”,更应是“人师”;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更应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陶行知曾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对待学生,教师要像孔子和陶行知一样,给他们心灵的关注,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让他们感受到,无论教师的表扬或是批评,都是对他们的真诚的帮助,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为他们的未来负责,用我们的爱心去感动他们,使之产生学习的动力。“爱”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我们要坚持自爱、施爱、达爱、传爱的准则,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的观念。

  我们我们学校要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应该返璞归真,不仅要吸纳国外对中国有用的新理论,更要追寻

  并发扬自己祖先伟大的教育思想。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从孔子到陶行知,涌现了众多的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家。来源于中国本土又服务于本土、深深扎根在本土的,孔子和陶行知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者,而陶行知则是现代平民化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开创者。虽然有的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变化黯淡了光彩,但在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中仍然有非常多的教育思想焕发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其中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等教育思想很好的与当下我国新课程改革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些教育思想无疑对当下的教育改革实践及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批判地继承这些宝贵的丰厚的精神遗产也必将是教育科技兴国的必由之路。

篇二: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中国教育史重点-百度文库

  孔丘的教育思想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作用

  1、论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政,教育则是实施德政的基本手段,通过教育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2、论教育对人的培养的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二)教育目的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在教育上就以培养有道德可从政的“贤才”为目标,即培养君子。

  (三)教育对象

  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四)教育内容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私学的主要课程,(五)教学原则

  1、学、思、行结合

  2、诱导启发

  3、因材施教

  4、正确的学习态度

  (1)实事求是(2)持之以恒(3)虚心学习(4)谨言慎行(5)培养“乐学”精神

  (六)道德教育思想

  1.德育的内容

  “礼”与“仁”成为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1)爱人

  (2)“忠恕”是进行仁的教育的方法

  (3)孝悌为仁之本

  2.礼的教育

  把“礼”也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并把“礼”的教育看作是做人的教育。

  2.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立志有恒

  2.克己内省

  3.改过迁善

  4.身体力行

  (七)关于教师的思想

  (一)温故知新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四)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㈧孔子的历史影响

  孔丘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是大变革时代社会矛盾

  的反映。从他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来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的改良派,在政治上偏于保守,但在教育上却倾向革新。他毕生从事教育活动,建树了丰功伟绩,他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来利用改造儒家思想,使它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孔丘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

  墨子与墨家的教育思想

  主要政治思想就是他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命、非乐、天志、明鬼。

  一、教育的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认为教育是实现兼爱的重要手段。

  (二)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墨子也非常重视教育和环境在人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

  墨子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造就“贤士”或“兼士”。

  墨子提出“贤士”的标准有三条: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三、教育内容

  (一)政治与道德教育

  (二)重视科技知识和生产知识的传授

  (三)重视研究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的教育

  四、教育方法

  (一)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

  (主动)

  (二)主张创造,“述而且作”(创造)

  (三)言行一致,合其志功

  (实践)

  (四)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量力)

  孟轲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是巩固统治的根本,孟子从他的“仁政”思想出发,强调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可以使人固有的善性得以发扬。

  二、道德修养论

  (一)持志养气

  (二)反求诸己

  (三)改过迁善

  (四)清心寡欲

  (五)意志锻炼

  四、教学方法

  (一)启发诱导

  (二)循序渐进

  (三)专心有恒

  (四)教亦多术

  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以性恶论为基础的教育作用论

  首先,他提出了“性伪之分”。

  其次,他提出“性伪之合”

  第三、他提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

  1、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

  2、重视人的主观努力,用荀子的话说就是“积”。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一)教育目的

  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

  (二)教育内容

  以《诗》、《书》、《礼》、《乐》、《春秋》为学习和教育的主要内容,三、教育思想

  (一)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

  (二)“积”与“锲而不舍”

  (三)”解蔽”与兼陈中衡的认识方法

  (四)虚壹而静的治学态度

  (五)学以致用

  五、论教师

  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一、教育的作用

  《学记》承袭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

  二、学制系统和教学管理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订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理想的学制系统

  三、《学记》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原则

  1.教学相长

  2.藏息相辅

  3.豫时孙摩

  4.启发诱导

  5.长善救失

  (二)教学方法

  1.问答法

  2.讲解法

  3.练习法

  4.类比法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学以变化气质”的教育作用论

  (一)人性论

  “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具体物质但是“理”必须借助于“气”而派生万物。

  (二)教育作用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这种善性就是本然之性。

  二、“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三、分阶段的教学思想

  (一)小学教育

  (二)大学教育

  四、朱子读书法

  (一)

  循序渐进

  (二)

  熟读精思

  (三)

  虚心涵泳

  (四)

  切己体察

  (五)

  着紧用力

  (六)

  居敬持志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王守仁概括自己一生做了两件事:“破山中贼”和“破心中贼”。

  心即理、致良知

  、知行合一

  二、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思想

  教育的目的:培养“经世”之才。

  教育的作用:预防和去掉“引蔽习染”。

  首先“良知”是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其次,“良知”人人都具有,不分圣愚;第三,“良知”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存在,既不会减少,也不会丢失。

  三、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静处体悟

  (二)事上磨练

  (三)省察克治

  (四)贵于改过

  四、儿童教育思想

  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儿童教育的教育主张:(一)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

  (二)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三)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

  (四)儿童教学内容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和教育作用论

  将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

  二、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影响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增强和发展;

  二是使人获取知识才能,形成道德观念,王夫之称之为“习性”或“后天之性”;

  三是革除因“失教”或教育不当而成的“恶习”。三、教学思想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一)因材施教

  (二)“施之有序”

  “施之有序”的作用:①教学“因序”可使学生易懂,容易接受;②“因序”或

  “顺序”教学,可使学生由博返约,知其“要归”之所在,知其精义之所存;③

  “施之有序”,可以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知识,知道知识的根源,使学生渐远渐达,高峰可攀。

  (三)“学思相资以为功”

  四、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

  (一)道德观

  (二)道德修养原则

  1.强调立志

  2.主张自得

  3.重视力行

  五、论教师

  (一)“必恒其教事”

  (二)“明人者先自明”

  (三)“正言”、“正行”、“正教”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二、学校为人才之本

  三、“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

  四、“习动”、“贵行”的教学方法

篇三: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中国教育史》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百度文库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

  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

  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

  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

  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

  读完

  ,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

  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

  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

  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

  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

  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

  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

  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

  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

  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

  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

  相

  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

  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

  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

  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

  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

  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

  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

  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

  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

  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

  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

  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的机车来选择或淘汰。

  由换一种眼光看历史,想到如何换一种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如

  何培养学

  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许,在以历史,以

  生活事件为主干,以教育,以数学为辅线,各自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

  又密切联系的网,是一种转换角度转换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有着位于教育先列的教授们所指导,还有着以北师大为代表

  的相当数量的爱国青年在影响着,实践着。

  由新文化运动想起如今所提倡以“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启蒙运

  动,在那时就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为何没有真正实现?相隔

  近一百年的今天,以解放个性为目的文化启蒙运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

  标吗?

  3对康有为,陈独秀等的认识改变。

  在以前所学习过的历史中,一直把康有为作为变法失败的逃亡

  者,而与梁启超作以比较。把陈独秀作为右倾投降主义的一员来看。

  连同那胡适,也都因被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而有着一种近乎于不屑的

  那种空泛的自尊感。想起那为考学所背诵的历史与政治知识,想想不

  免有些可笑,或许,那是道德第一的教育需求吧。

  走进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开放性思想,认

  识到康有为、陈独秀都在某些方面为中国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这种对于无知,对于历史从属于政治的打破,感受到是,在当下

  生活的每一个点都是向前

  前行的着的历史车轮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

  点。“历史不相信思想,历史要的是行动”,或许,所有的功过是

  非,只有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更加显现。

  4为什么礼会成为日本“各安其位”的法宝促进了日本的先行,却

  没有给我国带来后来强盛?

  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一直是困惑着我的一个问题。当读到唐朝的

  大度与教育的自由与纷繁现象之时,感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

  发展那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可是从宋朝开始,到元、明、清,可以看

  到当时的统治者也都在努力着借助事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但是,又都以维护其统治作为根本。后来,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最终

  导致的是鸦片战争的暴发。当世界已在进行工业革命时,我们还在拿

  着大刀背着八股文。

  单纯站在教育这一方面的理解是狭隘的,但是,可以从一角度看

  到一斑。

  初步看到中国教育史,首先被吸引的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

  与荀子的思想,使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说叹服中沉醉。

  看完中国教育史,看到现在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制度,很多都能从

  祖先那里找到先行的存在,迷惑丛生。不禁在想,中国的教育改革从

  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底发展了多少?中国现行的教育改革中必然的不足

  是什么?

  站在书本的角度,站在中国的角度,只能从一个固定的方向来

  看,走出课本,走出中国,在比较的体系中,或许,会更清晰些。

  从迷雾中走来,再向着新的迷雾走去!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

  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

  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

  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

  ,还会剩下

  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

  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

  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

  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

  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

  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

  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

  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

  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

  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

  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

  关的储存。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

  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

  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

  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

  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

  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

  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

  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

  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

  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

  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换一

  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

  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

  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的机车来选择或淘汰。由换一种眼光

  看历史,想到如何换一种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

  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许,在以历史,以生活事件为主干,以教育,以数学为辅线,各自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网,是一种转换角度转换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有着位于教育先列的教授们所指导,还有着以北师大为代表

  的相当数量的爱国青年在影响着,实践着。

  由新文化运动想起如今所提倡以“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启蒙运

  动,在那时就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为何没有真正实现?相隔

  近一百年的今天,以解放个性为目的文化启蒙运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

  标吗?

  3对康有为,陈独秀等的认识改变。

  在以前所学习过的历史中,一直把康有为作为变法失败的逃亡

  者,而与梁启超作以比较。把陈独秀作为右倾投降主义的一员来看。

  连同那胡适,也都因被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而有着一种近乎于不屑的

  那种空泛的自尊感。想起那为考学所背诵的历史与政治知识,想想不

  免有些可笑,或许,那是道德第一的教育需求吧。

  <<中国教育史

  >>读后感

  时代在进步

  ,教育在发展

  ,但我们在前进的同时不能忘记历史

  .读了

  <<中国教育史

  >>让我对中国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对当代教育的

  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

  .

  本书共分十五章

  ,从原始时期的教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

  据地教育

  ,这本书很好的将我国漫长的教育史进行了总结,从稷下学宫

  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从私学的兴起到官学、私学并

  兴。各种考试制度的演变等等。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任何一个

  朝代都对教育极其重视。都主张大力发展教育。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奠定的儒家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育

  领域也是如此。尊孔读经是中国传统教育做重要的特征

  ,其中儒家教育

  思想的发展最让我感兴趣

  .从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

  ,以人为本

  开始,儒家教育开始兴起

  ,经历百家争鸣后

  ,儒家教育得以发展

  ,在汉武

  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建立了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历经

  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沿袭,这种模

  式逐渐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以及

  想乡村推行的局面。再到隋唐确立的科举制度

  ,采用公开的考试方式选

  拔人才,不仅仅体现了及其的公正性,也是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缩影。

  这一制度在当时也被西方一些国家所效仿。

  每样东西都有两面性,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事情,儒家思想

  曾使中国一时兴盛,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又像桎梏束缚着它的发

  展

  ,后来的八股应试更是将学生的思想变得迂腐不堪

  ,直接导致了整个

  中国实力的下降

  ,因此有了后来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陈独

  秀、蔡元培等每样东西都有两面性,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事

  情,儒家思想曾使中国一时兴盛,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又像桎梏

  束缚着它的发展。到后来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等传播了新思想,使人们觉悟,主张“思想自由”、强调人的

  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及受到西方一些先进教育思潮的影响,为教育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向国家化发展,教育思想也不

  断的更新。这些都对我们现在的学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但作为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

  对本国的教育史都没有了解的话,何谈教育甚至研究。我国的社会正

  处在转型时期,现在的教育也存在着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追求分

  数,忽略素质培养,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

  能,使得是高分低能的高材生多的是。不论功过,历史都已过去,先

  人曾在教育路上鞠躬尽瘁,留下美丽篇章,薪火相成,我们也应发扬

  优良传统,整顿教育中瑕疵,把这一接力棒接好接稳。新时

  期对教育

  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要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潮流,要更加具有生

  命力。教育的体制要不断健全和完善。

  《中国航空史》读后感

  zy1104220杨丰娜

  近期,我读了《中国航空史》这本书,感触很深。《中国航空

  史》这本书实事求是地记述了中国航空事业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

  和演变过程,探讨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它采用编年

  体和记事体相结合的体裁,史论结合,上至远古,下及本世纪初,涉

  及航空神话、传说、故事以及军航、航空工业、民航、航空教育、航

  空科技、航空体育等各个方面,是一部资料翔实、具有较高实用和收

  藏价值的史书。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过程,看到我国曾经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航空成果,更加激发了我的民族自

  豪感,令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航空事业中去。

  由于我是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学生,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我对中

  国航空事业的印象一直持保留意见,确实,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曾经

  的航空事业发展是不尽如人意的,虽然我国的航空事业在建国以来,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比发达国家,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在过去,我们国家对航空事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及其它一些重要行

  业,着实让我感到愤懑。但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心头的乌云驱散了,这本书以气势磅礴的语言向我说明:我国的航空事业将要发展,并且

  一定会发展的更好!那个时代不会太远了,我国已将航空发动机研

  制

  工作列为“十二五”重大专项计划,每一个航空人都应感到欢欣鼓

  舞,因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将迎来一个春天!

  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的祖先心中,很早就产生

  了像神龙那样凌云御风、翱翔天宇的渴望。在这种幻想的激励下,我

  们的先辈不断地进行着制造飞行器械的探索。虽然由于中国漫长的封

  建社会“重文轻理”思想的压制,它们没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却给

  后世航空器的研究以重大的影响和启迪。

  中国的近代航空始见于清朝末年,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国门打

  开,西方的大量学说涌入闭关自守了几千年的中国,现代航空知识也

  随之传入,国内出现了许多介绍氢气球、飞艇和飞机的文章及图片。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摸索中国自己的航空道路。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爱国

  (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华侨冯如,冯如是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飞机设

  计师和飞行家,他制造的飞机在当时已达到了国际水平,确实值得国

  人骄傲。在众多先行者的不懈努力下,再加上军阀混战中飞机成了实

  力的象征,旧中国终于成立了一些飞机修理厂、飞机制造厂,开始仿

  制国外飞机,但仅局限于机体制造和装配,许多重要部分如发动机、金属螺旋桨等则完全依赖于进口国外成品,而且当时中国使用的绝大

  部分飞机都还是从国外购买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开始了中国航

  空工程人材的培养,国内成立了一些航空学校和飞行训练机机构,更

  有少数留学生负笈海外,钱学森、吴仲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当中

  国航空工业的萌芽在逆境中顽强生长时,战乱频起。从

  1910年清政府

  在南苑设厂制造飞机到

  1949年新中

  国成立,近四十年的时间中国虽然

  在航空方面积累了一些基础,但从来也算不上是独立的航空工业。再

  加上抗战中日军的轰炸,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溃败时的破坏以及战乱中

  机厂的多次搬迁流失,设备损失殆尽,工厂残破瓦解。到新中国成立

  时,除了留下一些航空技术人才之外,仅有的一些微薄基础已荡然无

  存。

  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国防要害工业,我国虽然已经走在世界的

  前列,但相比美国、英国等航空大国,我们仍然有很大差距。这对我

  们航空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深知,航空工

  业的核心技术是不能指望从发达国家那里得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

  的力量,发展我国自己的航空科研体系,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这样

  才能真正不负一个大国的名声和实力。我们新一代的航空人,更肩负

  着祖国的航空梦想,肩负着国防安全和民族荣辱的责任,我们必须努

  力学习专业知识,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祖

  国和人民的期望。

  我们今天蓬勃发展的航空工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步

  步,一砖一瓦地建设

  起来的。五十年以来,无数航空工作者为了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献

  出了毕生的心血,终于使我国跨入了航空大国的行列。虽然与当今俄

  美等航空强国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勤

  劳、勇敢而智慧的,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发扬艰苦创业,不懈进取的

  精神,龙的传人终有一天将走在世界航空的最前列!

  中国社会学史读后感

  如果从孔德

  19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提出“社会学”

  (sociology)一词算起,社会学已有

  170多年的历史,中国社会学如

  果从

  1903年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群学肄言)算起,也

  有了

  100多年的历史,当然无论中外,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这里是

  作为学科的社会学而言的。中国的百年社会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

  期,这就是以新中国的建立为界,分为前一段近

  50年的中国早期社会

  学和后一段

  50年的中国当代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存在着两大传统,一是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

  统,另一个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这两大传统的

  社会学,在早期的

  50年表现为以孙本文集大成者的经院学派(综合学

  派),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主要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以费孝通、吴

  文藻为代表的社区学派,以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

  主义学派.

  从本质上说,中国社会学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产物。

  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种被动的转型。这一转型从

  1840年的

  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翻开了多难与动荡的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后来的甲午战争的败北,以及战败后的西方列

  强在中国掀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的狂潮,是中国人民保守丧

  权辱国之苦,使中国社会日益陷入恶性循环和畸形发展之中。传统的

  中学已无力挽救江河日下的中国,西方社会学的传入适应了中国仁人

  志士为挽救近代中国社会日益恶化的运行状态的需要。对

  19世纪末的

  维新派和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在为救亡图存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将社会学这门学科传到中国,这是由于孔德系的社会学正好适应

  了维新派人士进行社会改良的迫切需要,他自然成为改派知识分子引

  进和介绍的首选目标。而在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向西方学习的

  同时,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入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社会学,并非很认

  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首先非常注重社会调查,这在一直崇尚

  “精英文化”,讲究贤人政治的中国社会中,这触及了整个思想观念

  上如何着手认识、解决中国的问题。陶孟和、李景汉曾经大大致力于

  实地社会调查。杨开道力主“以农立国”,并在清河设立了一个社会

  学“实验室”,著有调查报告《清河——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李景

  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代表了中国当时社会调查的最高水平。晏

  阳初主张“民族再造”,中国人有愚、穷、弱、私四大缺点,需要有

  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分别救治,通过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实施。梁簌溟主张从社会组织构造上重建文化体系。

  陈达深入研究中国的人口问题,开中国

  现代人口普查之端。吴景超提

  出了一套工业化与社会建设理论,并进而探索出了一条融合市场经济

  和计划经济的新路。以“社区研究”为方法、以“功能主义”为理论

  基础,形成了鲜明的“燕京学派”,在吴文藻的主持下,尝试建立比

  较社会学。吴文藻“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体现了他宏大的学

  术抱负,他对派哪个学生,去哪个国家,哪个学校,拜谁为师,吸收

  哪一派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都做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安排,这实在

  是让人敬佩!费孝通《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皇权

  与绅权》《云南三村》等等著作中的观点和主张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复

  兴乡土工业,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土地问题,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

  平,集聚工业化所需资本,解决人多地少,重建乡村,重建中国。孙

  本文将文化看成是社会形成的基础,编著《社会学原理》,号称迄今

  为止最翔实精细的社会学概论教材。潘光旦用生物因素解释文化现

  象,提出著名的“位育”论。

  他们作为中国的第一代社会学学者

  ,他们也曾苦苦探索

  ,研究中国

  的文化体系和社会问题

  ,试图在大动荡的时代中寻找一条富国强民之路

  为了坚定理想和信念

  ,他们付出了青春、有的乃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社会学的本土

  化,他们为中国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界赢得了地位,使中国成为除北

  美和西欧以外的世界上社会学最繁荣兴旺的地方。并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中国社会学学派。

  19世纪末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开始出现在中国思想界。早在十

  月革命以前,中国思想界对马克思已经不陌生。但是应该看到,这段

  时间对马克思的介绍和讨论还是比较零碎的。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

  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社

  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两种不同但又统

  一的形态。一种是革命批判性的形态,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致命

  的弊端为主要任务,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标。另一种是维护建设的形

  态,以维护改善社会主义为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

  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然而社会学

  并未如社会学者期待的那样发挥作用,把原本是一门维护社会良性运

  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学认为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伪科学”,并在

  1952的院系调整中被取消了,直到

  1979年方才开始重建。

  1949以后

  中国的社会经济曾有过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在此情况下,倘若社会

  学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新政府重视并采纳社会学者们积数十年的研究

  成果而提出的一套社会建设方案,逐步建立起稳定而有效的现代管理

  体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可能少走一些弯路,一个没有社会学参与的

  社会建设,无疑走了很多弯路或者错路。中国社会学被取消了整整

  27年,27年后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时,他已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学,这

  需要接下来几代社会学者的努力,才能与西方缩小差距,跟上时代的

  步伐。曾经与社会学休戚与共的第一代社会学家,则在这场厄运中饱

  受批判与摧残,他们对新时代的热情、对国家建设的参与感受到重

  击,最终带着遗憾走向了凋零。

  当下的中国正是经济转轨同社会转型的关键敏感阶段。尽管我们

  的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一定时期的矛盾积累必然需要

  一个发泄口,社会学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较为合理的用较小的代价将这

  些矛盾弱化。从而达到经世

  致用的目的。这些矛盾问题并不妨碍我热

  爱我的祖国,他只能激发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去运用我们所学的社

  会学知识来实现社会的良性与协调发展。

  社会学是一门处于上升阶段的学科,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充斥着各种日新月异的问题,社会学就是一个合格或者趋向于合格的

  修补匠,解决或趋向于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社会学,一方面要本土

  化,另一方面要国际化。中国社会学已走过了一百多年风雨兼程的曲

  折道路,我们如果立足现实,弘扬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那么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必将大放异彩

  ,中国社会学最终能如先驱者所期望

  的那样,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所建

  树。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财政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篇四: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四次重大变革及其启示-百度文库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四次重大变革及其启示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先秦私学的兴起、西汉太学的创设、北宋书院的建立和清末近代大学的诞生。通过认真分析这四次变革的原因、过程及结果,提出了几点可供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变革;启示

  我国的高等教育源远流长。在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革,每次变革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认真分析每次变革的原因和结果,找寻其规律性,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无裨益。

  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重大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官学的崩溃与私学的兴起。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教育制度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当时社会生活大动荡,连年不断的战争使西周的奴隶制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国家设立的官学日趋崩溃,受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逐渐走向没落,形成了“学在四夷”的格局。全国没有统一的政权,统一的教育制度更是难以建立。官学衰废了,流散在四方的王官,失去了世袭的特权,为了养家糊口,只有出卖知识。而社会剧变中没落的贵族

  子弟,新涌出来的新兴地主分子和挣脱枷锁的自由民,又迫切需要学习文化知识。这两种主客观条件的结合,促进了各地私学的诞生。而当时一些思想家也需要借助私学这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学说,扩大本学派思想的影响。当时,学术思想界的著名学派,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都设立私学,聚徒讲说,“上说下教”。其中孔子所创办的私学弟子三千,是当时办学规模最大、教学内容最充实、教学经验最丰富、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孔丘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儒学的传播和文化的发展,使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学术思想的主流(曾被称之为“显学”),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几千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私学的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和自由竞争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发展和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的形成。私学的诞生和发展,打破了教育为奴隶主阶级所垄断的局面,促进了学术下移,平民子弟有了入学的机会,“有教无类”使教育对象扩大了;各家私学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实践,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总结了系统的教育理论;私学促进了学术繁荣,形成了生动活泼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说,私学的产生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次质的飞跃,其重大意义不可低估。

  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次重大变革是汉代太学的建立。

  汉初实行“无为而治”以“休养生息”,经过几十年,经济上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出现了汉景帝平息“七国之乱”后的安定局面。而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即位,他汲取了“七国之乱”的教训,立志要把汉初那种“无为”政治变成一种具有进取精神的政治。此时的私学相当繁荣,但培养的人才规格各异,思想不一,很难满足国家对统治人才的要求。为了保证统治思想的高度统一,满足人才缺乏的客观需要,历来强调“文事武备”的儒家学说和汉武帝的政治愿望相契合。于是,汉武帝接受了儒生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太学以养士”。董仲舒指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公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公元前124年,开始“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至此,太学正式建立。以后各代王朝都依例设立,此意味

  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高级管理专门人才)的国立高等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与此同时,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于是,在办学模式上就形成了官办高等教育(国家办学)和私立高等教育(社会办学)机构并行的双轨制。

  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重大变革是书院的兴盛。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大学教育形式,萌芽于唐末,发展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它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以繁荣学术为己任。其培养目标是做人,而非做官。强调教育的着眼点在如何做人,要求学生通过“存天理,去人欲”的修炼过程,具备完善的人格。管理模式不拘一格,教学体制相当灵活,教师可以自由讲学,学生可以自主择师入学,并提供学术交流,以文会友。书院在“山长”的执掌下,采取比较自由的教学方法和弹性的教学方式,很能酿造出一种令人心醉的学习气氛。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编订《白鹿洞书院学规》颁行于白鹿洞和岳麓两书院,对书院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相对于中央官学来说,书院是另一种办学模式,它的办学经费来源既有官方的拨款和赐给的学田的收入,又有私人的捐款和赠物。它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官学,也不是纯粹的私人办学,可以说是两种办学模式的结合。这样既保证了办学有稳定的物质保障,又不受官方的直接限制,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培养学生,形成了独自的办学特色。当官学日渐衰微的时候,书院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发展学术和创新文化的重任。这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并对后世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高等教育的第四次重大变革是近现代意义大学的诞生与发展。

  “近代中国教育基本上是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以及洋务学堂的兴办而发展的,始于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正式诞生。1904年,“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立了我国近代性质的高

  等教育制度。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注重实用科学,培养实用人才。中华民国时期,在已有大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发展完善,建立了一些与近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大学。其间,蔡元培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的改革最引人注目,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使自由研究学术蔚然成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在继承改造原有的高校的同时建立一大批新型高校,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世纪后2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从高度集中的政府办学的单一模式走上了政府和民间多元办学的路子,在逐步改革中进入了高速健康发展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步入了新天地,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时代。

  中国高等教育的四次重大变革的原因、特点及其反映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校分开”。“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当时,齐国政府为其修建高门大屋,并优待“稷下先生”,为稷下的学术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但政府并不干预各家各派的教学和学术活动,所以才会有百家之学的呈现。稷下的“祭酒”由德高望重者担任,导致了思想自由、学术繁荣和人才竞出,保证了统治者办学目的的实现。它所独创的官方兴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教兴国”战略正切实落实,深化教育改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国民的共识。而教育体制制约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此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具有弹性的体制,高等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教育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高等教育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只能是高校

  与社会,决定了政府的教育职能是指导、监督和推动,决定了高校要真正成为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因而,稷下学官的办学模式及其经验值得借鉴。

  二是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模式。西周的官学使教育垄断在贵族阶级手中,教育逐渐失去了活力,学术毫无繁荣可言。封建的官学——太学,也不能完全适合封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便出现了书院等其它办学形式对其进行补充,书院的繁荣是对建立多元化的高校办学模式积极意义的极有力佐证。也正是公立和私立高校的共同发展决定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多样化的办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社会各方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面办教育的主动性,并且能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教育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可以使地方充分参与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监督以利于提高效益。鼓励社会各主体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管理方式多样化,以国家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投资模式。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教育资源的配置适应市场的要求,使教育事业同社会紧密地结合,并通过机制转换推动教育发展。我国计划经济形式下的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强调政府的作用,形成了集中控制和服从模式的基本特征,导致效率低下,高校体制缺乏创新力,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束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第六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不仅明确了我国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办学道路,也拓宽了教育投资的渠道。它在教育领域引进了竞争体制,向公立学校提出了挑战;它也继承了中国自古以来民间办学的传统,增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现有高校的办学潜力,另一方要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和私人办学,从而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压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是确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与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国古代官学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是单一的,“学而优则仕”,即只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和高级

  管理人才,虽然也培养一些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如唐代的书、算、律、天文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技术人才,也多半只为统治阶级的政权服务,即使有些社会力量主办的学校(如书院等)注重培养学术人才,完善学生的人格,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官学化倾向,有其追求功名利禄的一面。由此,一方面造成了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狭窄(限于四书、五经)、视野不开阔、适应性差、难以横向交流;另一方面,在“道成而上,艺成而下”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认为科学技术是奇技,造成了科技人才匮乏,自然科学人才奇缺,这也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再者,中国古代的官学在学生的学业方面强调遵从“师法”和“家法”,以及与选仕制度结合的科举考试等,都限制和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应积极培养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多种类型人才,以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以优化劳动力的资源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同时,还应该拓宽专业面,各专业之间加强文科与理科渗透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努力探索培养具有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一专多能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路子。

  四是加强法制化、民主化的教育行政管理。综观中国古代史,尽管王朝更迭,世运屡迁,但官办高等教育的制度、方法和措施从汉代起一直未曾中断,表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制度相当完备发达,在近代以前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居于领先地位。所以,法制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现在,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建设,是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法制轨道,依法治教,确保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前提。高校内部的法制化、制度化管理是高校秩序正常的保证。当然,法制管理要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法制管理是民主管理的保障,民主管理有助于更好地实施法制管理,而民主充分时,则更有利于依法治校,实施监督。中国历史上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也证明法制化与民主化管理有利于学术自由的发展。

  五是重学风建设,保证学术自由。汉代的太学、唐代的宏文馆、崇文馆、国子学等等都是官学,政府对这些官学投注了太多政治功利要求,控制严格,如此必然导致繁琐哲学和形式主义成风,高等教育多半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作为一项独立事业的自身品格却失落了。古代官学受此影响,学风时常不正,“博士倚席不讲”的颓废之态屡现,士族子弟学生不学习者比比皆是,“章句渐疏”,生员择取往往不注重学术水平,且官学没有学术自由,例如,儒学“师法和家法阻碍了各家的学术交流,使士人的思想僵化,知识面狭窄,同时,经说烦琐也禁锢了读书人的智慧,浪费了读书人的时间。”但书院却不同,虽说屡遭毁灭的厄运,却是学术研究之所、文化繁荣之地。第一,它所受到的政治功利因素的影响较少。第二,各家各派可以相互交流,展开讨论争鸣,如此才有了朱熹请陆九渊讲学的美谈。第三,其教学体制在今天看来还是相当合理的,书院在山长的执掌下,采取比较自由的教学方法,一般由山长本人或其他教师十天半月讲一次课,其他时间以自学为主,自学中有什么问题随时可向教师咨询,或学生间互相讨论。这样乍一看容易放任自流,实际上书院有明确的学规,课程安排清晰有序,每月都有几次考核。此外,学生还必须把自己每日读书的情况记在“功课程簿”上,山长定期亲自抽查。可以想象,一代代学术大师如朱熹、张栻、王阳明等的学术风范的熏陶和这种极有弹性的教学方式是很能酿造出一种令人心醉的学习气氛,而这种气氛有时可能比课程本身还熊熏陶人和感染人。现在,高等学校应注重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美妙的文化气息,并在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和鼓励下自由地学习人类的各种知识,自由地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然后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创造。同时,要保证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学术自由的结果,又推进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发展。

  六是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注重道德修养。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并且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尚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了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大体上属于社会、伦理、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进入封建社会,又有了充实和发展,出现了“四书”、“五经”。“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增加了文学、历史知识;“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增加了哲学、政治、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即着眼点在如何做人,使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这就是中国古代之所以出现了无数以“礼、义”为先、具有高风亮节的君子的原因所在。应当说,人文课程、人文教育,从更重要的方面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如果忽视或轻视文科教育,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这对中国当代大学的进行的道德教育具有值得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汉书·董仲舒传·贤良对策》

  [2]邬志辉.近代中国教育演进的线索与命题[J].教育史研究,2002,(1).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08—190.

  [4]杨耕.关于高等文科教育改革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1998—01—07(3).

  -全文完-

篇五: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百度文库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一止八一

  演讲人:何俊

  演讲地点:尼山书院明伦堂

  演讲时间:2017年6月

  何俊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0日

  07版)

  演讲人:何俊,1963年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学院院长。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哲学专业毕业,哲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与思想史研究。著有《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等。

  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市民在余姚博物馆欣赏王阳明书法展,《客座私祝》《寓赣州上海日翁书》两幅王阳明遗墨真迹首次与公众见面。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王阳明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讲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孟子曾言心之官则思,认为心是用来思考的。古人所言之心并非心脏的心,而是类似于大脑的概念。孟子赋予了心一种自觉的认识,确立起心的主体地位。这开辟了中国思想文化中注重精神层面的传统。

  阳明先生是明代中叶人,其思想和孟子一脉相承,其学说思想被称为心学。阳明的心学不仅在传统的精英阶层影响深远,而且在中下层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明代的思想建设、社会民智的开发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产生巨大影响外,王阳明心学还对东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晚清以降,中国逐渐走上了一条以反思传统为前提的现代化道路。也许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必要手段,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当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时的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接近于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也更有责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世界文明提供自己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体会王阳明心学是有益的。

  阳明先生的思想大致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心外无物。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构成了他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观。第二,知行合一。在有了心外无物的世界观之后,阳明先生就需要依照其世界观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是说,要向实践和行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这改变了此前思想家们把知与行进行分割、区别的做法,认为知行本为一体,是相互包含的。更为重要的是,王阳明将知与行由简单的人的行为的两个部分,合一上升到一个本体概念。也就是说,知行合一的本体不是手段性的东西,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来样态和应然样态,这使得儒家的生命哲学在心的层面上得以展开。第三,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知行是生命的本体,但并没有说清楚知什么、行什么的问题。所以,阳明先生在晚年明确提出知行的本体就是致良知。这使得知行合一的生命本体有了明确的内涵与方向。

  总之,王阳明的思想由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个部分构成,而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他成己成物的基本指南,既为阳明心学的存在论哲学构筑了具体路径,又使阳明心学充满了鲜明的实践本位特征。下面,我们主要围绕知行合一来讲解。为了更好地阐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我们从知行问题的简略回顾讲起。

  知行问题的简略回溯

  知易行难?知难行易?

  知行问题,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要。这虽然是个哲学问题,但也切实存在于每个普通人的

  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叩齿是养生良方,但鲜有人能每天坚持,总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就是知易行难。商朝贤臣傅说曾对商王武丁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在傅说看来,知道一个东西并不难,行动才难,即知易行难。这就较早地提出了知行的关系问题。但实际上,认知也并非十分容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全球仅有几人能听懂;弗洛伊德早年在柏林大学讲述自己的代表作《梦的解析》时,也只有两人听课。可见,理解并接受一种新的道理或知识也实非易事,人很容易被既有的知识所捆绑。在这方面,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很好的例证。改革开放从解放思想开始,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冲破已有思想、知识、观念对人的束缚,认清世界潮流,认清人民的真正需要。

  孔子对知行问题有何看法?

  孔子的哲学以仁学为标志。关于仁的内涵,孔子有不同层面的回答,其中一个层面就是把仁建立在知的基础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也就是说,一个没有知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仁者的。孔子曾言: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仁者不是简单地爱人,也要知道什么行为值得痛恨。可是,要区分这个问题就必须有知。所以,在孔子知、仁、勇的完整品格中,知是第一位的,知才能仁,有了知和仁,才能谈勇。

  《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这其实就包含了知与行两个方面,学就是知,习就是行。所以,知行问题是孔子学说中的重要问题。他把知的过程分成了学与思两部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若一个人只学不思,就容易迷茫。可是,若只重视思而不重视学,同样也是很危险的。以上均表明孔子对知已有深刻分析。

  虽然知是成为仁者的前提,但在知与行的轻重问题上,孔子又突显了行的重要性,认为行重于知,主张敏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换言之,知是前提,行是终端。若没有行,知仍是空的。

  总之,知与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知行问题在儒家思想中自始就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并非空穴来风,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庸》对知行相关问题也有相关的描述。在孔子之后,儒家关于知行问题仍有进一步展开。例如《中庸》中叙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相传《中庸》是子思的作品,但其中仍大量记录着孔子的言语,刚才所引的就有,所以,这些仍可看成是孔子的观点。当然,子思的言论也是很清楚的,如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从这些话,可以看到,知与行在子思这里基本是并重的。

  在孔孟之后,不少人对知行问题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举荀子与朱熹两个例子。

  荀子——知明而行无过,知之不若行之。荀子非常重视知与行的问题,一方面,他强调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另一方面,他强调行比知更重要,认为知之不若行之。在荀子那里,知本身又有很多细化。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也就是说,荀子把知区分为闻见知三个层面,听到、看到和知道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论语》已提到学与思的区分,荀子实际上又把学的过程进行了细化,分成了见闻之知和在见闻之上的最后把握,即一个是感性认识,一个是理性认识。

  朱熹——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王阳明的心学是直接针对着朱熹的理学提出的,所以这里我们对朱熹稍微展开来讲一点。朱熹是宋代的伟大儒者,他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可与孔子相媲美。孔子继承上古中华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性换,开辟了轴心时代的文

  明,也正因此,中华民族才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独树一帜、自成系统。可是,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就像是长江、黄河一样,是由涓涓细流汇合而成的,它在奔腾的过程中,不断地弯,不断地吸纳,不断地调整自己,形成了不同的样态。汉代以后,中国经历了巨大的思想文化的改变,这就是佛教的传入,使得孔子以来的思想文化有了新的变化过程。在佛教的刺激之下,中国文化的内部也发生了一些调整和整合。

  除了思想层面上的样态变化,汉代以后,华夏民族的族也发生了重要的民族融合,历史上著名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融汇到了汉族中。而且,中国的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的中国由大户人家主持,平民依附于大户人家,唐代以后,大户人家慢慢解体,小户人家慢慢崛起。但大户人家能做的事,小户人家却无法完成。以祭祖为例,大户人家祭祖时会有家庙,排场也较大,这些礼仪小户人家是难以做到的。

  所以,无论是在思想文化、族血统上,还是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上,汉代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到了宋代,面对这样多样性的世界,人们迫切需要重建一种秩序,宋儒承担起了这项伟大工作,朱熹集大成。他创造性地继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文化,创造性地化了汉代以来的文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格局。朱熹强调格物穷理格物致知,中国民间有这样的俗语: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讲一个道理,这个理道理,虽非朱熹首倡,但他对此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阐发。简言之,朱熹最伟大的成就就在于为中国文化注入了理性主义的光辉。

  怎样来理解这个理性主义光辉?在中国传统的原始文化中,宗教的气息、信仰的气息占很大部分,神话、传说、迷信都混杂在一起。孔子的贡献在于完成了一个世俗性的换,使得上古的充满想象的虚妄的历史观念化为世俗的人文的观念,奠定了我国以世俗文化为底色的传统。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就是人文的传统,是以人为主的世俗生活的传统。但是,世俗生活的传统是感性的,若只是感性的,当然是活泼却不深刻的。朱熹的工作就是在人文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升了理性的传统。

  现代化源起于西方,现代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理性。世俗和理性在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是一并展开的。中华民族虽然较早地从宗教信仰中到了世俗的人文主义,但它的理性是分阶段的。孔子的时代更多地停留在经验理性,到了朱熹的时代则有了明显的提升,思辨性的理性强化了。晚清之后,多样的西方文化相继涌入中国,人们选择与欢迎德先生与赛先生,其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思想文化中包含着民主与科学的因素。在接受科学的方面,朱熹的格物穷理显然是提供了思想基础的。

  回过头,我们再讲朱熹对于知与行的看法。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朱熹强调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王子充问:某在湖南,见一先生只教人践履。曰:义理不明,如何践履?曰:他说:‘行得便见得。’曰: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今人多教人践履,皆是自立标致去教人。自有一般资质好底人,便不须穷理、格物、致知。圣人作个大学,便使人齐入于圣贤之域。若讲得道理明时,自是事亲不得不孝,事兄不得不悌,交朋友不得不信。这些话都反映了朱熹在知行问题上的看法。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提出

  外缘时弊,因病与药。朱熹强调理性,十分重视知的问题,强调知识和读书的重要性。他强调读书,强调做学问,是要让人在学知识的过程中,训练、培养和确立自身的理性精神,进而成为圣贤。但这也导致了天下的读书人均以读书为敲门砖,拿做学问去猎取功名利禄,追求荣华富贵。可以说,这是朱熹重知的副作用。

  正是针对这样的时弊,阳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最后要落实到实践中去,知的目的不是猎取功名,而是要让自身成为真正的仁者,成为圣贤。所以,阳明的思想是因病下药,是针对朱子学的弊端提出的。当然,这个弊端并不是朱子学本身的弊端,而是朱子学的社会化运用所带来的问题。

  内在理路,本然如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也有自己的内在理路。在王阳明看来,如果理性是通过知识的探求、学问的追求而获得的,那么,人的精神就容易被吸引到外在的世界中去,从而使自我主体性丧失。所以,王阳明思想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其在理性的基础上确立起人的主体性,这也是阳明思想的核心。

  朱熹赋予人以理性的力量,但这个理性很可能被湮没在对外在事物的认知上。再者,当大家都比较蒙昧时,凸显理性是十分必要的。可是,当理性的力量十分强大时,就可能对精神层面造成很大的遮蔽和扼杀,因为人不完全是理性的动物。更直接引导人类生活、思考和工作的可能是情感。理性想要驾驭情感,就需要另外一种精神力量——意志的帮助。所以,知、情、意这三者在整个生命精神中是非常复杂的,很难分辨到底是意志部分,还是情感部分,抑或是理性部分为主,也很难说哪个部分多了就有利。例如,医生对病危病人说,回家准备后事吧。从理性的标准讲,这并没有错,可是这很伤情。也许,病人原本可以活六个月,把实情告知后,他很快就死掉了。所以,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人同时也是情感的动物。王阳明赋予了人一个丰满的主体——精神主体,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说。所以,知行合一的提出是王阳明本身思想的自然延伸: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知行合一的内涵

  知行合一的内涵应该包括了知行一体、真知真行、知行功夫、知行本体四个方面。

  知行一体

  在阳明之前,我们前面讲了,学者们是把知和行分开来说的,知是知,行是行。而阳明则认为,知中就有行,行中就有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实际上,知和行是融在一起的,每个人的东西和每个人的兴奋点、喜好是连在一起的,这不完全是知的问题,这包含了每个人自身的感受偏向在里面。所以,知里面就有行,行就包含了知。平时做工作时,越是熟悉的工作,就越喜欢做。越是不熟悉的工作,就越不愿意做,甚至害怕去做,也是这个道理。简言之,一个人的行动当中包含着他本身的知识,知行是一体的。

  真知真行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这里面有一个真知与假知、真行与假行的问题。知行合一、知行一体指的都是真知真行。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的弟子王龙溪曾阐发王阳明的思想,他讲:天下只有个知,不行不足谓之知。知行有本体有工夫,如眼见得是知,然已是见了,即是行。耳闻得是知,然已是闻了,即是行。要之只此一个知,已自尽了。本体原是合一,先师因后儒分为两事,不得已说个合一。知非见解之谓,行非履蹈之谓,只从一念上取证,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二字,皆指工夫而言,亦原是合一的,非故为立说以强人之信也。常人可能认为,想对父母孝,就要了解到底什么时候要让父母暖和一点,什么时候让父母凉快一点,这都是知识,都需要学习。而王阳明则认为,若一个人真的想孝,并不需要专门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然会学会。所以,这里面存在一个真知真行的问题。

  知行功夫

  阳明主张凡事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一定要有生命的感受。知识是外在的、零散的、碎片化的,可最后落实在生活中是整合为一体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把外在的知识,经过自身生命的整合、认可,把它展现出来,这个生命的整合和统一的过程就是一个功夫的过程。例如,想要讲好阳明学,仅有一份课件是不够的,还需要读阳明、孔子、孟子、朱熹的书,进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个过程就是知行的功夫。日常生活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有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为我们安排好了,但我们还是总感觉此人不诚,这个不诚可能

  就表现在某种言谈中、某种态度上。在整个过程中,那个做事情的人的精神的呈现就是知行的功夫,这个知行的功夫是在生命中经过整体性的熔铸后表达出来的。

  知行本体

  阳明通过功夫把知行上升为生命的本体。在阳明之前,知与行只是人的行为思考的两个行为方式。但是,在阳明这里,通过知行合一就变成了本体。这个本体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这个存在的方式中,理性的部分、情感的部分、践行的部分融通为一体,以心、以精神表达出来。往往感动人的不是行动,而是心。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心到不到是关键。俗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就是要上升到那个本体。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本体就是心本体,就是精神本体。这个精神是来统辖人的所思、所想、所行、所言的。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有心,有知行本体,而动物则没有。阳明把知行合一上升到本体,实际上是对生命的高度礼赞,赋予了人的生命以主体性。

  知行合一的意义与局限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新阐明了知与行的内涵。第二,为致良知学说提供功夫路径。在王阳明看来,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有良知。朱熹强调天理,故而有了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讲一个道理之说,但民间也有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说法,这就等于是在天理之后又有了良心。所以,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对人、对事的过程中,都秉承着天理良心。做人要讲天理,做人要讲良心,这个良心的观念就是由王阳明强化了的。第三,重筑儒家修身传统中的力行特色。儒家并不主张空谈,孔子曾言: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王阳明继承并重筑了儒家修身传统中的力行特色。总之,王阳明思想的光辉性,既在理论的方面,又在实践的方面。

  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其严判良知与知识之别,强调良知为重,对知识层面不足。也就是说,王阳明过分地把良知和一般的知识做了区分,并以良知代替了知识,从而使得朱熹追求的理性、道理、格物穷理未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众所周知,欧洲理性主义的传统大约从17世纪开始走向现代化,朱熹的思想本早于他们五百年,阳明所处的时代正是大航海时代的前夜,阳明之后没多久,西方天主教的传教士就来到了中国,即意味着大航海开始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里,王阳明把人们的视野从格物穷理的外部世界探索,又拉回到人的生命。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无论科学如何昌明,最后都应以人的丰满和完善为最终目标。只是,人类虽是终极目标,但在历史的过程中,它是通过具体目标来实现的。在具体的历史阶段中,西方走向了科学昌明的时代,而我国则不然。这虽不完全是阳明的问题,但王阳明思想本身确实存在着对知识追求的某种遮蔽。

  (演讲人:何俊)

篇六: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践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行知合一”教学模式探索-百度文库

  践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行知合一”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终其一生始终进行着不懈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不仅客观的批判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并结合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出了诸多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陶行知“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是职业院校和各级中学需要践行的教育理念,对此,学校与教师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围绕“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手段,促进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为国家各社会培养素质更全面的人才。

  关键词: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知行合一”

  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重任,因而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水准直接影响着职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知行合一”运用并内化于职业院校的日常教育和教学中,有利于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格和素质的全面健全和发展,进而提升院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1.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哲学蕴意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论断,主张“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这种思想从本质上对认识源于实践进行了指明,进而对实践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指导。陶行知认识论公式“行—知—行”的本质内涵就是实践是一切理论知识的根本来源,而实践又需要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

  陶行知先生职业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在于“生利主义”,也就是“生有利之物”,而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生利”的人,因而这种内涵揭示了职业教育的核心宗旨,既是职业教育的入手点,也是职业教育的落脚点。

  作为陶行知先生对职业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知行合一”的理念是将教法、学法和做法进行有机统一,实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动手和用脑相结合的方式,进而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因而“知行合一”完全符合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1.

  职业教育“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的构建内涵

  以“知行合一”职业教育思想为基准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首先需要对院校学生的智能类型进行精准定位,全面而深入的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规律。通常情况下,应用型知识分为涉及事实和涉及经验两大类,而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快速地获取经验性的知识,而职业院校的学生的优势也正在于此。

  将“知行合一”教育理念运用于职业教育中,是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依据,将任务作为内在驱动力,并依托情境的职业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倡教学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并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实现教和做的紧密结合和自然衔接。

  其次,这种教学模式类似于岗位工作,依据这一目标,对一系列的岗位技能进行行动性学习,紧密结合学习与工作,进而使职业院校学生获得操作能力的锻炼。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获取知识并掌握专业岗位技能,还可以独立自主地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

  此外,这个过程中,教师属于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并非唯一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被提升,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充分互动,将评价目标设置为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统一要素,引导学生的学习行动,强化其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三、职业教育“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3.1设计“知行合一”教学模式课程

  首先,职业院校需要对现有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课程转变为由一系列的岗位情境构成,并且围绕工作过程,将行动获取的的知识经验向岗位技能方面进行转变和发展。这种模式的学习主要以程序性知识作为主体,辅以陈述性知识,具体来说,就是在理解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实际操作技术并掌握一定的经验。同时需要设置高操作性且目的明确的训练项目,为学生获取实践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这种教学模式课程需要完成课程内容的序化,依据学生对专业岗位的心理认知顺序及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程序,依据顺序和步骤开展并进行,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不断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温和运用,进而领会并学到新的技能和实践能力。本质上,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改变的是知识的排序。同时,将专业岗位工作过程作为基础性依据,对陈述性、过程性和理论性的知识进行整合,进而促使课程知识的结构发生科学性和导向性的变化,使学生在动态的行动经验学习逻辑体系中,感受、学习、训练和思考,进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步骤化转变。

  3.2构建双师教学队伍

  “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对岗位实训和实践课程进行紧密结合,实现理论结合实践的有机统一。同时需要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关注和密切观察,在实际学习和实训中指导并鼓励学生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其次,任课教师需要以岗位要求为基础性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整理,在教的同时开展学生学习,在学生学习的同时开展动手操作,如此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训练和对技能的转化。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步进行实时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基于此,“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和实施,需要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更需要其兼顾操作能力,因而要想有效实施“知行合一”理念,首要条件是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进而为职业院校对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实施和落实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3.3培养学生的岗位兴趣

  “知行合一”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将“教、学、做”三位一体地统筹起来,使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转化,在学习实践中均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自己共同体验理论转变为实践的成就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并将其落实于教学训练操作中。其次,教师需要以任务引领的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设计,依据职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围绕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将学以致用作为最高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需要设计递进式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不断征服更高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论结合实践的体验和成就感,进而使其积极参与到岗位实训中。

  3.4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过程进行及时反馈和矫正因而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学生理论学习方面和实践操作方面均作出科学而客观的评价,进而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有效性的帮助。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极为重要,教师需要在边教、边学的过程中,将自己讲解和演示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扮演模仿的主体,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完成个性化学习。

  结论:学校与教师需要协同配合,明确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到现阶段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及时并科学地实施有效手段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质量更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施刚义.知行合一,让教学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2):116-117.

  [2]崔健.管窥陶行知教育思想[J].才智,2020(14):39.

篇七: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百度文库

  “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经历变革,高考改革与新课标改革逐步将教育改革推向顶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知行合一的思想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部分。教育部门多次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知行合一这一理念最早由明代的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所提出,其中蕴含了人生观、时代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

  知行合一

  思想

  大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前言:

  知行合一思想其中体现出的知与行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认识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具体表现,可以逐步提升受教育的能力,提高对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对知行合一思想作出解释,并分析现阶段知行合一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根据现状给出合理的实施措施。

  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知行合一的现状

  1.

  知而不行

  我国每年的毕业大学生都有几百万,大学生群体规模庞大,但这并不影响大

  学生的知识水平,普遍大学生都了解许多的思想道德与知识,个人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但是在学习与生活中并不会运用自身的知识并按照规则处理事情,许多的大学生都会知而不行甚至知而错行,知而不行主要是因为这些事情并不会对其产生共鸣或者涉及到一些个人利益又或者不符合学生的习惯等,这些主观因素严重阻挡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知而错行则是明知故犯,例如学生的无故旷课、迟到、早退、不完成作业等,这些行为都严重阻挡了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实施,破坏教学纪律。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存在失信行为,并且在利益或者虚荣心的驱使下存在侥幸心理,这与知行合一相违背。其次还有知而不能行的一些行为,例如周围不文明现象不举报、老人摔倒不扶等事情。以上的一些事情,大学生在有知识的情况下不作为,缺少行动。

  1.

  行非所知

  行非所知这一现象也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是指大学生并未真正理解与

  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不能发挥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真正作用,失去原有的意义。在道德行为规范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最典型的就是,大学生兼职,一些大学生做兼职本意是减轻家庭负担,丰富自己课外生活,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出现了大学生逃课干兼职,在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做兼职,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其次还有一些社团活动,例如学雷锋活动,在参与志愿服务与集体活动时,仅仅因为利益或者虚荣心积极表现,而不是真正理解雷锋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缺少正确的理念的支撑,让型与知并不能统一。

  1.

  知行合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

  学生自主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当代大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锻炼自身的创造性、自觉性等

  相关能力,从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自觉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道德环境,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认知,并做到知行合一。强化自身道德规范,形成较高的道德意识,达到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的目标。而且大学生的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是否强烈,可以通过自律、自省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道德水平,应用互联网来探索真知,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并不断通过活动实践交往实践来提高主体意识。

  1.

  充分发挥教育者的榜样作用

  古今中外,教师一直扮演了对学生极其重要的教育者的身份,教师作为大学生最密切的榜样,应该明确自身道德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起到教师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言传身教的教育与引导学生。教师应该自主提升道德素养与职业教养,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反复研读提升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并对知行合一有更深刻地了解。通过科学理论不断提升社会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自身道德水平。知行合一的完美应用对师德的提升也有莫大的好处,促使教师灵活运用自身专业知识,提高知识储备,并做到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好榜样作用。

  1.

  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提供的道德环境同样对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道德理念有较大的影响,高

  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教育有莫大的帮助,可以通过构建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交往能力,通过开展主题志愿活动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校自主宣传主流价值观,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自觉承担教育使命。

  总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当代大学生应该严格按照现如今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加强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达到知行合一,不断在实践中磨砺自己,提高道德行为规范。通过教师做好自身榜样作用,引导教育学生科学发展,校园提供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费芩芳,王寿铭,王歆玫.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20(06):104-109.

  2.

  潘锭钰.王阳明“知行合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理论观察,2020(09):51-53.

  3.

  谢娟.“知行合一”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01):86-87.

篇八: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思想-百度文库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张之洞的生平及政治思想

  (二)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武汉大学2002研;华中科技大2003研;天津师大2006研)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务通,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张之洞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幻灯片3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所谓“中学”,张之洞认为主要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这些学问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和基础,应当放在首位。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框架。

  “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以通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益而无害”

  (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

  所谓“西学”,张之洞将其归纳为“西政”、“西艺”和西史等方面,其具体内容是:“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中体西用”思想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为“我”所用。

  ?

  评价:

  ?

  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

  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政治上的反动性显而

  ?

  易见。但其打开了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变为现

  ?

  实,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

  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

  2、使教育领域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

  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推广扫清了障碍;

  4、中体西用思想固守中学为体,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2、重视教育,兴办学堂,培养人才

  张之洞认为“非育才不能图存,非兴学不能育才”

  (张之洞,刘坤一:《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引自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上册)第59页)。他考察西方各国强盛的原因,也得出结论:“西国之强,强以学校”。

  3、改书院为学堂,推行新学制,废科举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书清廷,提出改经心、两湖书院为学堂。书院改为学堂后,除经史外,增加了许多“西学”课程,涉及天文、地理、测量、化学、博物学、算学、格致、制造等门类。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这是他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大贡献。

  对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张之洞也功不可没。张之洞也认识到:“科举文字,每多剽窃;学堂功课,务在实修。科举止凭一日之短长,学堂必尽累年之研究;科举但取词章,其品谊无从考见;学堂兼重行检,其心术尤可灼知”。学堂虽好,然“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学堂不兴,“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

  (引自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上册)第60-63页)。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蔡元培的生平及哲学思想

  蔡元培(1868—1940),自幼聪颖好读书,17岁中秀才,18—20岁曾在家乡做过塾师,其间博览群书,并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后连中举人、进士。1892年,以新科进士身份,参加朝考,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授职翰林院编修。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对清政府深感失望,遂辞官回归故里从事教育。1901年蔡元培到上海,应聘为南洋公学之特班总教习,宣传革新,提倡民权,鼓励学生自由读书。1902年4月,与章太炎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国教育会,被推为会长。1905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1907年,蔡元培赴德,先在柏林学习德语,次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研究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蔡元培应国内电召回国。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被孙中山委任为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1912年7月,因不满袁世凯独裁专制,辞去了教育总长职务,并于同年9月赴德留学,1913年9月,又前往法国从事学术研究,考察法国教育。1915年6月,与李石曾、吴稚晖、吴玉章等在法国创办勤工俭学会。1916年底,蔡元培回国,于次年1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蔡元培担任了国民政府委员及常务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监察院院长等职务。1928年8月,辞去其他各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逝世。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1、“五育”并重,“养成人的共和健全之人格”

  蔡元培在民国元年,就任教育总长时,就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目标。为了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他提出了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教育方针,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他对上述五育作了详尽的论述

  2、“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原则

  民国元年7月,他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开会词中指出,“封建旧教育以成人之自存成见强加于儿童,不顾儿童自身的特点,阻碍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民国之新教育,则立于儿童之地位,按照儿童的兴趣和特点,使儿童自然地自由地发展.

  民国七年(1918年),他又作了《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的演说,指出:教育要深

  知“儿童心身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进而提出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

  在担任北大校长时,蔡元培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因此,提出了对于学说,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4、教育独立的主张

  早在1922年,他就提倡“教育独立”,主张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使教育保有独立的资格,不受各派政党和各派教会的影响。他认为,若把教育权交给政党,在两党更迭的时候,教育方针也要跟着改变;若把教育权交给教会,宗教是保守的,宗教教义和规定会限制科学的发展。因此,他主张教育应超然于党派和教会之外。

  作为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异常丰富,以上所谈的四点,并不能涵盖其全部。例如,他对平民教育的重视和提倡,对读书做官发财的封建旧习的批判,以及成立大学评议会和教授会以民主治校的思想等等,同样都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闪光点。总之,蔡元培教育思想的许多方面,不但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陶行知(1891-1946年),1906年入耶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读书,在这里,陶行知接受了西方文化科学的教育。1908年进入杭州“广济医学堂”,半年后,因不满学校歧视不信教的学生而愤然退学。1910年,陶行知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由于信奉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而改名陶知行。1914年秋,他赴美留学,开始在伊利诺大学学市政,获政治学硕士学位,此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和孟禄,研究教育,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和教育学说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7年秋,他在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凭”后,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国。

  回国后,陶行知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担任教育学教员,后为教授。次年又担任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1921年9月,南高师并入东南大学,他继续担任教育科主任。同年冬,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陶行知担任了该社的主任干事,1923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积极地提倡和推动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师范学校。1930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政府下令查封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也受到通缉而被迫逃亡日本。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国内,在上海发起“科学下嫁”运动。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了“山海工学团”。他认为“工学团”是中华民族的救命圈,主张“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1933年9月,陶行知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华普及教育促成会”,并在1934年创办了《生活教育》半月刊,阐述其生活教育思想和普及教育的主张。

  1938年夏,陶行知回到国内,10月到重庆,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出席国民参政会第二次会议。同年12月,“生活教育社”在桂林正式成立。1939年7月,他又在重庆创办了蜚声中

  外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战士和专业人才。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陶行知又适时提倡“民主教育”运动,批评国民党推行封建法西斯教育,提出“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四大教育方针。1946年7月25日,因脑溢血而与世长辞,年仅55岁。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普及民众教育的思想

  普及民众教育,是陶行知一生中都在孜孜以求的理想。早在1914年南京求学期间,陶行知就在其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强调指出,“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就是要给程度实有不足的众庶,“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国家之主人翁之资格焉”。在《平民教育概论》中,他认为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在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积极意义的东西,能够为我们今天普及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一、他非常关注女子教育和老人教育问题,并想出了用“小先生制”的办法来解决。

  其二、陶行知非常重视向劳动人民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其三、陶行知非常重视教育机会的均等。

  此外,陶行知将普及教育与控制人口增长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有意义的。

  2、关于师范教育改造的思想

  其一、关于师范教育改造必要性的认识。师范教育在陶行知的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师范教育实乃“国家所托命”,它“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他说“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其二、关于师范教育改造方向的认识。

  陶行知就在一次关于师范教育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师范多设在城市,因之乡村受益少。因乡下学生入师范后,都不愿在乡下做事而愿在城市做事”,而“中国的农民占85%,设立师范学校,宜顾全农家子弟”。因此,他认为,应当将好多师范学校设在小镇上(陶行知:《对于师范教育的意见》)。

  1926年1月,他发表了《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一文,指出:“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里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是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新教育评论》1卷6期1926年1月)。

  其三、关于艺友制师范教育。

  陶行知认为,现行师范教育将学理和实习分为二事,“简直是以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所出人才和普通中学没有什么分别,也由于感觉各行各业

  实行艺徒制之实效,于是提出了艺友制师范教育的方式。他指出,艺是艺术或手艺,友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教师的生活或职业也是一种艺术或手艺,学做教师有两种途径:从师或访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他认为“凡学校有一艺之长的教师便可招收艺友”(

  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

  3、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极力反对传统教育,认为其脱离实际,脱离生活,“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与生活分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在他看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教育是生活的影子(《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6页、715页)。“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7页、638页)。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人为地造了一道高墙,以至于“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学校与社会隔绝;改良主义的教育固然已经觉得学校是离不开社会的,提出了“学校社会化”、“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把社会的东西,诸如公安局、卫生局等,拣选几样,缩小一下,请到学校里来,但这样的学校不过象是一个大鸟笼,鸟笼再大,即使再塞一些树枝,它也决不是鸟世界,同样,学校即使是包罗万象,它与社会依旧是隔膜的(《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532,594,246页)。在他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6-247页)。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第126页)。“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转引自黄书光著《中国教育哲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卷第403页)。

  陶行知

  “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

  一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裹头布”的层层的包缠中解放出来;

  二要解放儿童的双手,家长、保育员、教师应当允许小孩有动手的机会,不要动手就打手心,那样会摧残儿童的创造力,说不定就把中国的“爱迪生”给枪毙了;

  三要解放儿童的嘴,小孩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因为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只有得到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四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要让儿童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接触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象这样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学校和家长不要把儿童的时间排的太紧,要把儿童从赶月考、赶学期考、赶会考、赶毕业考等众多的赶考中解放出来,多留一些时间让儿童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

  四、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一)黄炎培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

  黄炎培(1878—1965年),号楚南,后改号韧之、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黄炎培出生于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充任督抚幕僚,长年在外,幼年由母亲教他念书认字,后入南汇县外祖父家的家塾读书,深受儒家“泛爱众而亲仁”、“亲亲而仁民”思想的影响。20岁时任塾师。1899年,应松江府试,以第一名考取秀才。1901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师从特班总教习蔡元培,深受其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在南洋公学期间,曾于1902年秋应江南乡试,考中举人。1903年,南洋公学学潮后,返回故里,创办了川沙县第一所新式学堂,即川沙小学堂。教学之余,他经常以演讲的形式,痛陈国家民族的危机,揭露清廷的腐败。因此,1903年6月23日,被南汇知县以“革命党”的罪名抓捕入狱,后逃到日本。

  1914年2月,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黄炎培辞去江苏教育司长职务。此后,以江苏省教育会常任调查干事、上海《申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先后赴安徽、江西、浙江、山东、河北等省考察教育。1915年4月,参加农商部游美实业团,在美国考察职业教育。之后,他又到日本、菲律宾等地考察,更加坚定了提倡职业教育的决心。1916年9月,主持成立了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5月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任办事部主任。“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12月,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被推为召集人,积极为国内和平民主奔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等职。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

  1917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在发布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中,上述思想得到了明确体现:“夫职业教育之目的,一方为人计,曰以供青年谋生之所需也;一方又为事计,曰以供社会分业之所需也”。当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1918年5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一周年之际,他对职业教育的目的,作了归纳: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二十年代后,他又把“谋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政治思想的跃进,他又把职业教育的目标同社会改造的任务联系起来,例如,1939年5月,他在一次会上说:“职业教育的目的何在呢?”往远处说,是在实现一个民生幸福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确切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目的。要使社会上没有无业者,也没有不乐业者,职业教育,本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的任务,才算是真正完成”。

  2、对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认识

  黄炎培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和科学化,在他看来,社会化和科学化是职业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办学方针。

  所谓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用黄炎培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教育宜以经济为中心”,“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黄炎培

  《断肠集》)。1925年以后,他又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指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

  育的,须同时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

  (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他说:职业教育机关“最紧要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

  所谓科学化,就是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他把办理职业教育的工作归纳为两大部类:一类是物质方面,如农业、工业、商业、家事等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编写、教学训练原则的确定、实习设施的配置等,都力求因地因时制宜,经过试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一类是人事方面,采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机构的自身建设。黄炎培试图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指出要“因职业的各各不同,与人的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各不同,替它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

  (黄炎培:《我来整理整理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3、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认真总结了清末以来开办实业学堂的经验教训,指出所谓实业学堂或学校的功课设置,其重理论而轻实习,“所谓实业教育,非教以农工商也,乃教其读农工商之书耳”

  (黄炎培等:《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从而导致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

  (黄炎培:《河车记》)。并认为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的。为此,他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作为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4、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

  黄炎培非常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概念,从内涵上讲,应该包括职业技能的教授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真义。

  黄炎培所说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其基本内容是“敬业乐群”。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对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精神”

  (潘文安:《最近之中华职业学校》,转引自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8页)。黄炎培反复告诫青年学生:“诸君须知,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无论受教育至若何高度,总以其所学能应用社会,造福人群为贵。彼不务应用而专读书,无有是处”,“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

  (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中华职业学校还将“敬业乐群”作为学校校训。后来将“敬业乐群”具体化,内容有:认识职业之真义在服务社会;养成责任心;养成勤劳习惯;养成互助合作精神;养成对所从事职业之乐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和政治思想的转变,黄炎培不断地赋予职业道德教育以新的内容。1933年,在中华职业学校成立十五周年纪念会上,他号召学生:“人人须勉为一个复兴国家的新公民,人格好,体格好,人人有一种专长,为国家社会效用”

  (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办》),所谓“人格好”,他解释为:“须有高尚纯洁之人格,须有博爱互助之精神,须有侠义勇敢之气概,须有刻苦耐劳之习惯。而更须以坚强贞固的节操战胜千难百险的环境。??将吾整个生命,完全献给我国家民族生存工作上”(

  黄

  炎培《吾人在非常时期将以何者为最大贡献乎》)。

  思考题:

  1、评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2、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3、试比较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

篇九: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改的启示-百度文库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先生的道德修养与理想带给中国教育界的思考是无穷的,对于我国现今教育有着巨大启示。

  陶行知的生平

  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原名文濬,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

  二、终身教育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是

  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

  三、手脑相长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四、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更主动),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一)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所以说: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总之,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二)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

  何谓“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

  所以说“生活教育”包含主要精神有:

  1〉是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

  2〉是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3〉是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4〉是“生活即教育”主张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第二基本原理

  何谓“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为什么主张“社会即学校”呢?

  陶行知认为:

  “?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

  他说,“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而“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

  所以说“社会即学校”反映了:

  1〉学校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

  2〉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病,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3〉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大教育体系即当今讲社会终身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中基本原理和校训、什么是“教学做合一”呢?

  陶行知认为: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说教学做合一。”

  所以说“教学做合一”实质是:

  1〉“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2〉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

  3〉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意图之一是改变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弊端,又是为了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的轨道上来。

  (三)生活教育七大原则

  根据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提出的生活有六大特质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人们给出生活教育的七大原则:

  1.实践性原则

  陶行知说“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生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

  陶行知在这里

  明确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认识规律,他明确指出“学习”就是实践,“教学做合一”的“做”则是更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

  2.科学性原则:

  陶行知说“教育必须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必须包含并着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否则不能前进。”“任何教师必须擅长一门自然科学,没有自然科学训练的,不配做现代的教师。”“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

  3.前进性原则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要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生”。

  抗战时期,陶行知提出:“拿抗战的生活来克服妥协的生活”

  抗战胜利后生活教育陶行知提出“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

  4.全民性原则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办的教育。”陶行知提出“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实现“不论宗教信仰、种族、财富及所属阶级有何不同,男孩与女孩机会均等,男子与女子机会均等成人与儿童机会均等”的全民教育。

  5.终生性原则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生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陶行知提出终生教育的主张,要求人们活到老学到老,是难能可贵的,也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即终身教育学习趋势。

  6.创造性原则

  陶行知说:“我们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我们的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教而不学、学而不做、叫做“忘三”。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陶行知一贯反对死读书,死教书的旧教育,提倡活学活用的创造教育。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7.全面性原则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表明生活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社会人生的需要,促进身心手脑的全面发展,陶行知乡村教育五目标

  (“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到民主教育目的,(“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积成的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及实践,都充分体现了体劳智美德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因为“生活教育”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四)生活教育七项措施

  为实施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曾提出过各种各样措施,采取过多种方法。并躬行实践,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体措施有:

  1.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使每一个乡村有充分的新生命

  2.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

  3.提倡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

  4.要改革旧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创造生活用具,运用生活工具。”

  5.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

  6.要培养大批立志改造社会,改造乡村的新型教师队伍,这一教师应该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一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

  7.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社会大学是这一主张体现。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特点及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历史遗产批判和继承

  1.陶行知反对旧中国的教育许多弊端,反对洋化教育;但不是全盘否定教育的历史遗产,也不是盲目排外。他的生活教育论是批判地继承了教育历史上的优秀遗产,即反映了世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向,又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

  陶行知在总结生活教育12周年讲话时说:

  “反对洋化教育的用意并不是反对外来的知识,我们对于外洋输入的真知识是竭诚的欢迎”;

  “反传统教育也不是反对固有的优点,我们对于中国固有之美德是竭诚的拥护。”

  “我们之所以反对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是要开辟出一条大路,让这半殖民地争取自由平等的教育可以出来。”

  “我的生活教育思想,大半都是从资产阶级、大地主以及老百姓中的启发而来的。……有的是不能想出来的,是要群众动手才能看到。”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教育学说有联系却又有本质区别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是儿童从做中学过程”

  陶行知师从杜威,但对杜威教育思想有根本突破,将其思想翻半个筋头,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使教育得到解放扩大“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

  3.陶行知对中国教育史优点鲜明继承

  “教学做合一”是对“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说批判吸收;大学目标“在明民德”是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改造;他批判继承提出了“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及“集体生活自觉教育”教育原则;他提倡“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意”

  “富贵不能谣、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情操作为办学准则,体现陶行知为新教育矢志不渝的道德风范。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关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相通之处。

  1.教育目的相通: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是“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遂民生保民族”的全面教育”

  “素质教育”则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2.以人为本教育观相通:共同批判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的弊端。陶行知把“传统教育”称作“吃人教育”,“应试教育”带有传统教育的许多弊端,脱离实际,重书本,轻实践,忽视手脑结合的能力培养,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生活教育”“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他只要创造的考试,也就是他不教人赶考赶人死。”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

  (三)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对现代各类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特别是对贯彻落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

  系”宏伟目标,中华民族教育事业伟大振兴更具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以陶为师”、认真学习和借鉴“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锐意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创新。

  首先学习“生活教育”创造和试验精神,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也需要一个创造和试验过程。发扬陶行知“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发现出来”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其次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大教育观、“生活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单独办得成功的,除了需要大联合,还要把人的“心墙”拆去,才能与社会沟通,才能使人们的感情和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改变过来,解放出来”,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有一个“拆墙”的问题,否则影响教育改革深入开展。

  再次“生活教育”提倡“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与今天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农村教育,终生教育息息相关,其内容博大精深,影响广泛。“生活教育”主张“现代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要受现代教育,联系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远程开放教育提上日程,学习“生活教育”对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具有深刻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为中国教育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和思想,先进科技和教育技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为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应该学习陶行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陶行知爱满天下,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我们教师的座右铭。

篇十: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tle>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百度文库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一)张之洞的生平及政治思想(二)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武汉大学2002研;

  华中科技大2003研;

  天津师大2006研)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

  外篇务通,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张之洞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幻灯片3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所谓“中学”,张之洞认为主要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这些学问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和基础,应当放在首位。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框架。

  “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以通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益而无害”(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七》)。

  所谓“西学”,张之洞将其归纳为“西政”、“西艺”和西史等方面,其具体内容是:“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

  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中体西用”思想就是在坚持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及某些社会管理制度措施,以为“我”所用。

  l评价:

  l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l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政治上的反动性显而l易见。但其打开了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变为现l实,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l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展,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l2、使教育领域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对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l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逐步改变了封建士大夫对于新式教育的看法,为新式教育的推广扫清了障碍;

  4、中体西用思想固守中学为体,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

  2、重视教育,兴办学堂,培养人才张之洞认为“非育才不能图存,非兴学不能育才”(张之洞,刘坤一:《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引自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上册)第59页)。他考察西方各国强盛的原因,也得出结论:“西国之强,强以学校”。3、改书院为学堂,推行新学制,废科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书清廷,提出改经心、两湖书

  院为学堂。书院改为学堂后,除经史外,增加了许多“西学”课程,涉及天文、地理、测量、化学、博物学、算学、格致、制造等门类。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这是他对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大贡献。

  对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张之洞也功不可没。张之洞也认识到:“科举文字,每多剽窃;

  学堂功课,务在实修。科举止凭一日之短长,学堂必尽累年之研究;

  科举但取词章,其品谊无从考见;

  学堂兼重行检,其心术尤可灼知”。学堂虽好,然“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学堂不兴,“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引自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上册)第60-63页)。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一)蔡元培的生平及哲学思想蔡元培(1868—1940),自幼聪颖好读书,17岁中秀才,18—20岁曾在家乡做过塾师,其间博览群书,并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后连中举人、进士。1892年,以新科进士身份,参加朝考,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授职翰林院编修。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对清政府深感失望,遂辞官回归故里从事教育。1901年蔡元培到上海,应聘为南洋公学之特班总教习,宣传革新,提倡民权,鼓励学生自由读书。1902年4月,与章太炎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国教育会,被推为会长。1905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1907年,蔡元培赴德,先在柏林学习德语,次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研究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蔡元培应国内电召回国。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被孙中山委任为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1912年7月,因不满袁世凯独裁专制,辞去了教育总长职务,并于同年9月赴德留学,1913年9月,又前往法国从事学术研究,考察法国教育。1915年6月,与李石曾、吴稚晖、吴玉章等在法国创办勤工俭学会。1916年底,蔡元培回国,于次年1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蔡元培担任了国民政府委员及常务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监察院院长等职务。1928年8月,辞去其他各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逝世。

  (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1、“五育”并重,“养成人的共和健全之人格”蔡元培在民国元年,就任教育总长时,就提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目标。为了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他提出了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教育方针,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他对上述五育作了详尽的论述2、“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原则民国元年7月,他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开会词中指出,“封建旧教育以成人之自存成见强加于儿童,不顾儿童自身的特点,阻碍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

  民国之新教育,则立于儿童之地位,按照儿童的兴趣和特点,使儿童自然地自由地发展.民国七年(1918年),他又作了《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的演说,指出:教育要深知“儿童心身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进而提出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担任北大校长时,蔡元培认

  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因此,提出了对于学说,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由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4、教育独立的主张早在1922年,他就提倡“教育独立”,主张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使教育保有独立的资格,不受各派政党和各派教会的影响。他认为,若把教育权交给政党,在两党更迭的时候,教育方针也要跟着改变;

  若把教育权交给教会,宗教是保守的,宗教教义和规定会限制科学的发展。因此,他主张教育应超然于党派和教会之外。

  作为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异常丰富,以上所谈的四点,并不能涵盖其全部。例如,他对平民教育的重视和提倡,对读书做官发财的封建旧习的批判,以及成立大学评议会和教授会以民主治校的思想等等,同样都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闪光点。总之,蔡元培教育思想的许多方面,不但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陶行知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陶行知(1891-1946年),1906年入耶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读书,在这里,陶行知接受了西方文化科学的教育。1908年进入杭州“广济医学堂”,半年后,因不满学校歧视不信教的学生而愤然退学。1910年,陶行知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由于信奉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而改名陶知行。1914年秋,他赴美留学,开始在伊利诺大学学市政,获政治学硕士学位,此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和孟禄,研究教育,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和教育学说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7年秋,他在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凭”后,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国。

  回国后,陶行知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担任教育学教员,后为教授。次年又担任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1921年9月,南高师并入东南大学,他继续担任教育科主任。同年冬,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陶行知担任了该社的主任干事,1923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积极地提倡和推动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师范学校。1930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政府下令查封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也受到通缉而被迫逃亡日本。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国内,在上海发起“科学下嫁”运动。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了“山海工学团”。他认为“工学团”是中华民族的救命圈,主张“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1933年9月,陶行知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华普及教育促成会”,并在1934年创办了《生活教育》半月刊,阐述其生活教育思想和普及教育的主张。

  1938年夏,陶行知回到国内,10月到重庆,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出席国民参政会第二次会议。同年12月,“生活教育社”在桂林正式成立。1939年7月,他又在重庆创办了蜚声中外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战士和专业人才。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陶行知又适时提倡“民主教育”运动,批评国民党推行封建法西斯教育,提出“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四大教育方针。1946年7月25日,因脑溢血而与世长辞,年仅55岁。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普及民众教育的思想普及民众教育,是陶行知一生中都在孜孜以求的理想。早在1914年南京求学期间,陶行知就在其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强调指出,“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就是要给程度实有不足的众庶,“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国家之主人翁之资格焉”。在《平民教

  育概论》中,他认为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在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积极意义的东西,能够为我们今天普及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一、他非常关注女子教育和老人教育问题,并想出了用“小先生制”的办法来解决。

  其二、陶行知非常重视向劳动人民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其三、陶行知非常重视教育机会的均等。

  此外,陶行知将普及教育与控制人口增长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有意义的。

  2、关于师范教育改造的思想其一、关于师范教育改造必要性的认识。师范教育在陶行知的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师范教育实乃“国家所托命”,它“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他说“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

  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

  其二、关于师范教育改造方向的认识。

  陶行知就在一次关于师范教育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师范多设在城市,因之乡村受益少。因乡下学生入师范后,都不愿在乡下做事而愿在城市做事”,而“中国的农民占85%,设立师范学校,宜顾全农家子弟”。因此,他认为,应当将好多师范学校设在小镇上(陶行知:《对于师范教育的意见》)。

  1926年1月,他发表了《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一文,指出:“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里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自然是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新教育评论》1卷6期1926年1月)。

  其三、关于艺友制师范教育。

  陶行知认为,现行师范教育将学理和实习分为二事,“简直是以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所出人才和普通中学没有什么分别,也由于感觉各行各业实行艺徒制之实效,于是提出了艺友制师范教育的方式。他指出,艺是艺术或手艺,友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教师的生活或职业也是一种艺术或手艺,学做教师有两种途径:从师或访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他认为“凡学校有一艺之长的教师便可招收艺友”(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

  3、生活教育理论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极力反对传统教育,认为其脱离实际,脱离生活,“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与生活分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在他看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教育是生活的影子(《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6页、715页)。“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7页、638页)。

  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人为地造了一道高墙,以至于“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学校与社会隔绝;

  改良主义的教育固然已经觉得学校是离不开社会的,提出了“学校社会化”、“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把社会的东西,诸如公安局、卫生局等,拣选几样,缩小一下,请到学校里来,但这样的学校不过象是一个大鸟笼,鸟笼再大,即使再塞一些树枝,它也决不是鸟世界,同样,学校即使是包罗万象,它与社会依旧是隔膜的(《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532,594,246页)。在他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卷246-247页)。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

  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

  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第126页)。“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转引自黄书光著《中国教育哲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卷第403页)。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一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裹头布”的层层的包缠中解放出来;

  二要解放儿童的双手,家长、保育员、教师应当允许小孩有动手的机会,不要动手就打手心,那样会摧残儿童的创造力,说不定就把中国的“爱迪生”给枪毙了;

  三要解放儿童的嘴,小孩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因为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只有得到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四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要让儿童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接触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象这样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学校和家长不要把儿童的时间排的太紧,要把儿童从赶月考、赶学期考、赶会考、赶毕业考等众多的赶考中解放出来,多留一些时间让儿童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

  四、黄炎培的教育思想(一)黄炎培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黄炎培(1878—1965年),号楚南,后改号韧之、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黄炎培出生于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充任督抚幕僚,长年在外,幼年由母亲教他念书认字,后入南汇县外祖父家的家塾读书,深受儒家“泛爱众而亲仁”、“亲亲而仁民”思想的影响。20岁时任塾师。1899年,应松江府试,以第一名考取秀才。1901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师从特班总教习蔡元培,深受其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在南洋公学期间,曾于1902年秋应江南乡试,考中举人。1903年,南洋公学学潮后,返回故里,创办了川

  沙县第一所新式学堂,即川沙小学堂。教学之余,他经常以演讲的形式,痛陈国家民族的危机,揭露清廷的腐败。因此,1903年6月23日,被南汇知县以“革命党”的罪名抓捕入狱,后逃到日本。

  1914年2月,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黄炎培辞去江苏教育司长职务。此后,以江苏省教育会常任调查干事、上海《申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先后赴安徽、江西、浙江、山东、河北等省考察教育。1915年4月,参加农商部游美实业团,在美国考察职业教育。之后,他又到日本、菲律宾等地考察,更加坚定了提倡职业教育的决心。1916年9月,主持成立了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5月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任办事部主任。“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12月,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被推为召集人,积极为国内和平民主奔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等职。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1、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1917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在发布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中,上述思想得到了明确体现:“夫职业教育之目的,一方为人计,曰以供青年谋生之所需也;

  一方又为事计,曰以供社会分业之所需也”。当然,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1918年5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一周年之际,他对职业教育的目的,作了归纳:为个人谋生之预备;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

  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二十年代后,他又把“谋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政治思想的跃进,他又把职业教育的目标同社会改造的任务联系起来,例如,1939年5月,他在一次会上说:“职业教育的目的何在呢?”往远处说,是在实现一个民生幸福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确切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目的。要使社会上没有无业者,也没有不乐业者,职业教育,本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的任务,才算是真正完成”。

  2、对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认识黄炎培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和科学化,在他看来,社会化和科学化是职业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办学方针。

  所谓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用黄炎培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教育宜以经济为中心”,“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黄炎培《断肠集》)。1925年以后,他又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指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须同时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他说:职业教育机关“最紧要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

  所谓科学化,就是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他把办理职业教育的工作归纳为两大部类:一类是物质方面,如农业、工业、商业、家事等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编写、教学训练原则的确定、实习设施的配置等,都力求因地因时制宜,经过试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一类是人事方面,采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机构的自身建设。黄炎培

  试图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指出要“因职业的各各不同,与人的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各不同,替它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黄炎培:《我来整理整理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3、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黄炎培认真总结了清末以来开办实业学堂的经验教训,指出所谓实业学堂或学校的功课设置,其重理论而轻实习,“所谓实业教育,非教以农工商也,乃教其读农工商之书耳”(黄炎培等:《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从而导致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黄炎培:《河车记》)。并认为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的。为此,他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作为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4、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黄炎培非常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概念,从内涵上讲,应该包括职业技能的教授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真义。

  黄炎培所说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其基本内容是“敬业乐群”。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对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精神”(潘文安:《最近之中华职业学校》,转引自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8页)。黄炎培反复告诫青年学生:“诸君须知,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无论受教育至若何高度,总以其所学能应用社会,造福人群为贵。彼不务应用而专读书,无有是处”,“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中华职业学校还将“敬业乐群”作为学校校训。后来将“敬业乐群”具体化,内容有:认识职业之真义在服务社会;

  养成责任心;

  养成勤劳习惯;

  养成互助合作精神;

  养成对所从事职业之乐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和政治思想的转变,黄炎培不断地赋予职业道德教育以新的内容。1933年,在中华职业学校成立十五周年纪念会上,他号召学生:“人人须勉为一个复兴国家的新公民,人格好,体格好,人人有一种专长,为国家社会效用”(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办》),所谓“人格好”,他解释为:“须有高尚纯洁之人格,须有博爱互助之精神,须有侠义勇敢之气概,须有刻苦耐劳之习惯。而更须以坚强贞固的节操战胜千难百险的环境。……将吾整个生命,完全献给我国家民族生存工作上”(黄炎培《吾人在非常时期将以何者为最大贡献乎》)。

  思考题:

  1、评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2、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3、试比较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

篇十一: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le>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启示-百度文库

  .

  .

  ..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双双

  摘要:儒家德育思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取向,体现了中华民族创造精神文明的智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瑰宝。对其进行再研究、再认识、再发展,能够更好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价值。特别是其重视实践结果的德育实施目标,注重行为规的德育实施容,倡导知行合一的德育实施原则,启发引导为主的德育实施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直接和重要的直到作用。本文主要从阐述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容出发,探讨其德育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

  德育

  启示

  儒家教育理念是以儒家精神为主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它已经延续了两千余年,博大精深,对中华名族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两千余年里逐渐创造积累发展的具有生生不息的在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炎黄子引以为豪的无价之宝。

  所谓德育,狭义上指的就是道德品质教育,无论在国家、民族还是个体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教育都高度

  重视德育,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然,在现代的德育也被提到了首要地位,但它却是一个外延很宽广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而且也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甚至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有人称之为大德育观)。

  一、儒家德育思想

  (一)德育思想的容

  孔子为中国古代教育容奠定了基础,他认为道德教育首先要学“礼”,而“礼”的精神必须灌注“仁”。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和“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容。“礼”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一切交往礼仪等,到了西周已经发展成了较完备的礼制。学礼即一切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礼的规。“仁”通常指的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当然不是不分善恶而普遍地爱一切人,而是以仁为准则,有所爱也有所憎。从“仁”出发,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在总结和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孝悌、忠义、直、知、信、谦、勇、惠等道德规。

  荀子则特别重视以礼乐教育来规人的行为,冶人的性情,他说:“故乐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礼乐结合的实质就是:“乐以治而不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畏敬。”(《汉书·礼乐志》)“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土治民,莫善于礼。”(《汉书·礼乐志》)

  .学习.资料.

  .

  .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了孔子的仁和义的容,把道德教育容概括为仁、义、礼、智、信;荀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容,主礼乐教育。综合众多儒家学者的论述,儒家传统德育容主要体现在以了“仁、义、礼、智、信、乐”几个方面。

  (二)德育思想的地位

  儒家学者继承了西周的“敬德”传统,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其教育理念中,德育优先,是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的。孔子曰,“君子怀德。”(《论语·里仁》)即君子所经常想的就是道德,这是最根本的,孔子认为,只有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能成为圣贤君子。在孔子的教育目标、教育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德育也始终是孔子教育的重心。“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又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这里的“文”主要是指西周传统的《诗》、《书》、《礼》、《乐》等典籍,即智力教育;而“行”、“忠”、“信”即品行、忠诚、信实,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四个方面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他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可见,在智育和德育两个方面,儒家是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的,即道德教育及其实践为本,知识为辅。

  (三)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儒家是强调做到“知行合一”。尽管孔子将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却没有专设学科进行教育,而是把道德教育要求,贯串到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来进行,因此培养道德和传授知识是在同一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两者有密切联系。

  (四)德育的过程

  儒家教育把人的道德培养看作是一个过程,主从发展过程中实施对人的教育,并认为人的品德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漫长过程。孔子对人的品德形成过程的描述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在德育实施系统中,孔子十分重视构成道德品质诸因素的有机集合体的重要性。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诸因素,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观念和养成道德习惯的过程。

  中国儒家传统德育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孔子提出了学、思、习、行的过程,教育学生“多闻”、“多见”、“多识”,从而明白学习的次序和方法。它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并主对所闻、所见、所识的知识加以思考,使学与思结合起来。

  (五)德育的原则及方法

  .学习.资料.

  .

  .

  ..儒家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在吸取知识、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始终把基本道德立足点放在主体的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儒家学者们提出过许多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如“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因材施教”、“其身正,不令而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省也”等,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以提高现代教育中德育的实效性。

  1.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儒家的育人是从“孝、悌、忠、信”入手的。孝敬父母,兄弟友爱,朋友间真诚而讲信用。进而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可见,“孝悌”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育人方法和途径体现了由亲到疏、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人之常情,便于学生躬行践履,值得借鉴。

  2.因材施教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宋代二程和朱子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育方法。“柴也愚(迟钝),参也鲁(耿直),师也辟(偏激),由也谚(莽撞)……”(《论语·先进》)孔子对学生了如指掌,并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优点缺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樊迟、仲弓、司马牛、颜回问“仁”,孔子以“爱人”答鲁钝樊迟,只讲“仁”的基本概念,好懂;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仲弓,教导他做人要谦恭,要体谅别人;以“仁者,其言也仍”答多言而躁的司马牛,教育他说话谨慎;以“克己复礼”答德行较高的颜回,以“仁”的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手礼仪规。孔子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的启发式教学相结合,使其在教育上获得巨大的成功,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3.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是儒家为人师表,率先垂的真实写照。儒家育人,身教重于言教。孔子一生以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进取与乐观;以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安贫乐道;以他"圣则不能,我学而厌,而教人不倦也"的好学与执着;以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与人为善;以他周游列国十四年,历尽艰辛,无功而返,但仍坚信自己的理想,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贞与顽强,深深感染着学生和后人。难怪颜渊口自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论语·子罕》)孔子的人格魅力,如此神奇,令人惊叹,又发人深省。

  4.见贤思齐,见不贤而省也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省也。”(《论语·里仁》)好的坏的典型都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参照系,都是“学习”的对象。君子之学,是修养之学。孔子的“省之道”是道德修养的精华,一直被人们所称颂并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

  .学习.资料.

  .

  .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二、儒家的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的启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是着眼于当下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不断将文化传统与现实有机结合而不断获得新生的。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外来先进文明,得以返本求新,在发展中保持文化精神独立的立足点。”我们应该以一种理性的心态批判地继承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中国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激活沉淀于中国人心的文化传统思想精华,为教育改革增添恒久的活力。

  马克思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一切话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成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它的后果为基础的。”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观,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都应当以我们中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儒家的教育理念是历史的产物,因而要做历史的分析。儒家教育理念随着社会、自然、经济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完善、上升的过程。

  儒家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财富,在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有效推行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要发扬光大中华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古为今用的同时,要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一)引导学生直面人生,全面认识社会。

  儒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君子应该具有仁、知、信、直、勇、刚六种品质。但是这仅仅是孔子作为教育者最高的理想,并非人人都能达到,正如当前的德育,也应摒弃过去教条式地传递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而是要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实际,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社会的主流,积极的、正面的东西,也要让他们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懂得社会上除了美好的东西之外,还存在许多不良现象,还有消极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克服,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地位、权利、义务和责任,意识到作为一个责任公民还负有改造社会的任务。

  (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既接受教育,又干预社会生活。

  儒家主德育的过程最重要的还在于社会实践,强调道德修养不是闭门自修,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为重要。学生不进入社会,不叫实践,不实践就没有心灵体验。没有进入社会的孩子,将来就没有进入国际社会的能力。因此,德育要贴近生活,必须要引导学生投入社会大环境中去阅读生活,体验社会的强烈竞争、积极的合作,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联,以及各种复杂的关系。这是从学生接受教育角度考虑的。同时,德育还要干预生活,因为“教育是文化价值的传播工具,是有助于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环境的创造者,”“教育也许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但它并不是历史和社会的消极产物。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因为归根结底,教育培养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德育对社会

  .学习.资料.

  .

  .

  ..生活的干预,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向社会幅射学校的积极影响,扬清激浊,在周围社区和各种实践活动场所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从而改造周围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进行整合教育,将德育的部和外部各个方面的教育集合起来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的教育作用。

  这个可以追溯到儒家关于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即把道德教育要求,贯串到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化道德观念。我们当代的德育则应该被融合于个育之中,个育都蕴含德育要素,德育也体现个育的基本精神。德育在个育中起主导作用。

  (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道德规化到学生的思想体系中。

  儒家的道德原则中包括省,即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他主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之一,并在孔家私学中推广。省并非闭门思过,而是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是否合乎道德规。推广到今天的德育,我们可以教会学生经常自我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规,是否会危及他人的利益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自省也。”见人有好品德,就应向他看齐,虚心学习他的善行;见到人有不良的品德表现,就要对照检查自己,引以为戒,防止类似的缺点错误。

  三、结束语

  儒家的德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是一致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富有可操作性,是我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要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必须在总结吸收外来教育传统和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以一种实事的敬重态度,进行一番考古式的整理、学习和思考。对儒家的德育思想,批评性的继承和运用到现代的德育教学中,是对我们教育思想的一场返本求新式的发展,体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观念的成熟、发展,能够大力推动中国现代教育观念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季景书.论语[M].市:大学,2010.

  [2]月娥.儒家传统德育思想的容及现代启示[J].科技学院学报,2011(3):117-120[3]新艺.儒家思想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30):37—38.

  [4]高虹,敏.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教育的鉴赏价值[J].经济研

  .学习.资料.

  .

  .

  ..究导刊,2010(10):245-246.

  [5]何细平,吴小平.论儒家的德育思想及现代意义[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3):257-258.

  [6]孔子.四书五经[M].

  :线装书局,2007.[7]

  于述胜.中国传统教育哲学[M].:教育,1996,第196页.[8]

  朱熹.四书集注[M].:丘麓书社,1999,第259页.[9]

  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大学,2002,第371页.[10]王琪,云涛.先儒家德育思想考略及启示[J].兰台世界,2011(3):78.

  [11]孟宪慧.论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意义[J].水利,2011(1):56-57.

  [12]

  萧宗六.教育管理研究[M].:华中师大大学,2000.[13]婉露.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J].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24-26.

  .学习.资料.

篇十二: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le>“知行合一”论及当代启迪初探-百度文库

  “知行合一”论及当代启迪初探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道德修养方法论的核心,是其心学的精华,“知行合一”标志着心学已完全成熟,臻于化境。本文通过对知行合一内涵的阐述,探寻致良知的当代价值。

  标签:王阳明;知行合一;启迪

  一、“知行合一”理论的产生根源

  任何一个学说都是主观思想的结晶,因此我们必须回到明朝,探寻那个时代的背景。明朝中期是一个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统治者腐败不堪,内忧外患极其严重的时代。在思想领域,理学日趋繁琐,成了人们的法定原则、取士的标准,成为了百姓的思想枷锁,失去了生机和活力。由于学术不明,学风不正,士阶层德性的沦丧导致官德的沦丧,如此恶性循环,出现了利益熏心,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层出不穷的局面,使人沦为“禽兽”的同类。

  王阳明怀着匡时济世之心,为挽救政治与道德危机提出“知行合一”理论,其理论是自身一生经历的智慧结晶。

  二、知行合一的本质内涵

  知行合一论,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是第一次以良知为本体的,它重点突出了知与行的统一,颂扬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

  1.知行本体

  《传习录》中记载“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王阳明认为,真知包含着“必能行”,知与行是不可分离的,知必须落实到行上,从行上扩展检验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知行本体并非说知与行二者完全一致,而是强调知行不能分为二事,真的知与真的行才是知行合一。

  2.知外无行,知而必行,不行不知,行而后知

  《答顾东桥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用现在认识论来理解,王阳明所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也是致良知的体现,将天赋的良知推广到生活中,在实践中扫除壁垒,使知扩充,发展至极的良知。

  3.一念之动便是行

  “此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全集》)王阳明认为人的善恶就在一念之间。“一念发动便是行”有其合乎逻辑的地方,意念、动机作为实践的开端,对实践的发展方向有指点、牵引、规定的力量作用,而主体必须承担责任的已具实践效果的善与恶、是与非,亦往往取决于当下的一念之差。但是,如果意念的善恶就决定了人的善恶,不去考虑是否落实了,这样一来岂不是忽略了行?笔者认为,意念的力量不容忽视,判断道德行为是善还是恶,关键的还是要看其是否将意念中的善恶落实到行动上。

  三、当代价值与启迪

  回眸历史,放眼当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当代,潜艇职员黄旭华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三十年未回过一次家,他说:“我献出了一生,无怨无悔”;仁医胡佩兰彰显的是医者的风范——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这样的人不胜枚举,他们将良知落实到了实践,我们为他们的平凡之举动容。

  但是,在当今社会急剧转型时期,道德的沦丧,信誉、信仰的缺失问题也是比较严重。例如06年“彭宇案”中老人摔倒扶起反而被冤枉事件;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等这些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平凡的传统美德被人们淡忘,道德的滑坡让社会变得冷漠。面对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脱节的现状,探寻“知行合一”的价值与启迪是很重要的。

  (一)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合一,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素质

  现实中的事件不得不令我们反思,例如,广州扫黄打非行动本是正义之举,然而有些人提出了质疑;老人摔倒了,行人避而不扶,即使扶也要路人作证;难道我们的心中模糊了是非善恶的界限?领悟“知行合一”,把心中的正义,善良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提高人的道德品味和思想境界,提升每个人的道德修为。

  (二)有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中国经济的腾飞

  “假奶粉”、“地沟油”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折射出的是道德的滑坡,同时也令我们反思,企业如何发展?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认为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其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类价值的相关程度。稻盛和夫认为能力与努力都是零到壹佰,只有态度是负壹佰到正壹佰,一个态度与价值观错误的人,会让他的能力与努力成为社会的负担!无论大小的经营者将感恩、守信、仁爱等天赋良知融于生活中的时候,经营者将会获得本应有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将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书写新一轮的腾飞。

  (三)有助于匡正媒体传播,塑造道德意识,践行至善行为

  随着媒体传播的发展,人的思维方式、行为、生存状态等都不知不觉的受其影响。虚假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与新闻人的失德有关,主要表现在,由于金钱诱惑,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济利益;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扭曲事实,无中生有,使新闻失实。把“良知”发挥到极致,做到“知行合一”,让新闻恢复其真实性,让媒体传播这个文明的载体发挥其正能量,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意识,成就民族至善。

  (四)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中国梦的实现

  “知行合一”告诉我们,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将正义,至善融入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将会形成和谐的局面。笔者认为“知”不仅指良知,而且指科学的知识。“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所要做的一方面学习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有创新的精神,在创新中拓展我们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将科学之“知”与良知之“知”融为一体,达到知行合一,我相信,社会和谐将推进人更全面的发展,中国梦必将顺利实现,中华民族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2]中华书局,陈来《宋明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

  [4]张义:《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篇十三: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le>中国教育史的发展1-百度文库

  时期

  发展概况

  生产劳动的教育

  生活习俗的教育

  教育概况

  备注

  原始时期

  生活教育

  原始宗教的教育

  原始艺术的教育

  体格和军事训练

  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

  学校萌芽

  “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强调礼乐之教

  重视军事训练。特别是武器教练

  1、文字的产生。

  2、成均和庠都是开展多种活动的机构。

  1、司徒负责管理教化。

  2、教育目的是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

  1、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有大学小学或右学左学之分。

  2、在数学上已采用十进位法。

  3、文字趋近成熟,并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夏

  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为中心

  人伦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把“孝”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内容

  军事教育

  礼乐教育。乐教尤为重要

  书数教育

  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商

  中国古代西周

  教育

  学在官府

  家庭教育

  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

  国学与乡学

  视学制度

  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庶、富、教

  “性相近,习相远”与教育作用和地位

  “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偏文

  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素丝说”与教育作用,理想的社会应是人人受教育

  “兼相爱,交相利”,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意义:(1)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2)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

  1、在孔丘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

  2、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春秋私学兴起

  时期

  孔丘的教育思想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

  墨翟和墨家

  教学方法:主动、创造、实践、量力

  “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教育作用:教育是扩充善行的过程

  孟轲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明人伦”

  孟轲特别强调学习中个体认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识的自觉。

  反求诸己

  教育思想: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况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思想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以法为教,以“人儒”为培养目标

  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

  闻见,知行合一的学习过程和思想方法

  论教师,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逍遥”的人格理想

  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绝对的“性恶论”“人性利己说”及与教育作用

  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大学》: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较强的逻辑性。

  “三纲领,八条目”

  《中庸》:性与教,学、问、思、辨、行

  《学记》: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乐记》: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

  统一文字。总结出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严禁私学。“焚书坑儒”

  吏师制度。

  汉初,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

  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允许开办私学;废除“挟书律”

  荀况的尊师思想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道家教育思想的特点是反对人为和反对教条。

  法家只讲法制而弃置人治,实际是否定了教育存在的价值。

  先秦教育的理论总结

  秦

  以吏为师

  秦朝的教育遵循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以法治思想指导教育实践。

  汉

  文教政策

  汉武帝“独尊儒术”。

  1、三大文教政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2、措施:专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的完全确立。

  就施政者而言,实际施政中采取软硬兼施的两手政策。

  学校教育和经学教育

  学校教育的发展:1、设置太学。太学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2、鸿都门学和官邸学。鸿都门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3、地方官学。4、私学:书馆和经馆。私学最常用的教育方法是以次相传授。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经学教育的特点:多采用章句的形式教学。

  《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论道德教育:德教是立政之本;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教学方法:强勉努力,专心致志,精思要旨

  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论学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

  三国时期的官学教育:太学;地方学校;律学

  汉朝太学、地方官学、私学等各类学校相继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一个以儒学经籍为基本教育内容的学校教育系统。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王充的教育思想

  魏晋的学校教育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学校教育

  北朝的学校教育

  魏晋玄学教育思潮

  1、学校体制多样化,专科教育得到发展。

  2、地方教育制度正式确立。

  魏晋时期的私学教育

  3、私学得到发展,并成为教宋与齐的官学教育。宋时官学出现过短暂的繁荣,兴育的台柱。

  复过国子学,设立总明观。齐兴复国学。

  4、家庭教育得到重视。

  梁与陈的官学教育。梁、陈的专科教育主要是律学。

  5、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事南朝的私学教育。童蒙教育也是属于私学的一部分

  业起步与发展。

  北朝的中央官学。北魏儒学又得到重视,官学教育趋6、少数民族教育兴盛。

  于衰落;北齐唯置国子一学;北周废立太学,设有算7、教育思想多元化。

  8、南北朝基本上是以经学学。

  北朝的地方官学。对地方官学的重视和学制的完备。

  为主要教授内容。

  9、南朝时期编写的《千字私学教育:北朝儒学教育较少受玄学影响。

  文》对古代儿童教材的编写形成于曹魏正始年间,至东晋时期消退。

  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为教育旨归。

  以“真性”、“无为”为理想人格。

  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

  两晋时期的官学教育:西晋的太学,国子学;东晋的中央官学;两晋的地方学校;十六国的学校。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崇儒兴学,兼用佛道,发展科举,任立私学。

  1、官学和私学并举,以官学为主干,私学为补充。

  2、按地方行政区,建立州学、县学的学校网。

  3、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联系,向中央官学选送生员。

  4、以儒家经典与历史文学为教育内容的传统经学和以隋唐时期

  教育体系的完备

  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教育机构由附属改为独立设置,国子监作为教育行政机构的官员及分工

  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中央官学是封建教育主干

  私学发展。多种学科的私学传授。

  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学校体系的形成,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专业教育的重视,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隋唐科举制度的发展

  韩愈的教育思想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宋元时期的书院和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由察举制演化而来,是一种选官制度。

  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对学校教育产生实在的导向作用,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论学校教育与措施:用德礼而重学校,学校的任务在训练官吏,整顿国学,恢复发展地方学校。

  论教学:要努力勤学,要多读博学,要积极思考。

  论尊师重道。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基本沿袭唐制。

  文教政策:重视科举,重用士人;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辽朝的教育制度。

  金、元两朝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

  应用知识为教育内容的专科性学校并立。

  5、专设的学校与附设于事务部门的学校并行,构成适应国家需要的教育体系。

  6、教育思想的发展出现多元化的局面。

  宋辽金元蒙学

  宋元时期时期

  的科举制度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宋朝书院的特点: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官学化倾向。

  1、宋朝以“兴文教,抑武事”元朝书院主要传授儒家经书和理学家的著作。

  为国事,先后发动三次兴学蒙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运动。

  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

  2、辽、金、元统治者在大力推行“汉化”政策的同时,宋朝的科举制度:扩大科举名额,确定三年一贡举,在中央和地方设立民族学殿试成为定制,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

  校,促进了民族文化教育事元朝的科举制度:民族歧视明显,科举制度日趋严密,业的发展。

  规定从《四书》中出题。

  3、宋元的蒙学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材编写等方面宋元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主持“熙宁兴学”,主持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

  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

  系统的人才理论,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考察

  “明人伦”思想的教育目的

  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论道德教育: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论读书法

  明朝的教育体系

  文教政策:广设学校,培育人才;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官学制度:中央官学又分为国子监、宗学、武学。

  地方官学又分为儒学、专门学校和社学。

  书院。经历了沉寂、勃兴、禁毁的曲折过程。

  建立科举定式,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

  “心学”教育理论与教育作用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强调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

  论儿童教育。顺应儿童的性情,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量力施教。

  文教政策:崇尚儒家经典,提倡程朱理学;广兴学校,严订学规;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官学制度。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书院。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1、“兴文教,崇经术,以开科举为“国家抡才大典”。科场舞弊丛生,积重难返。太平”的文教政策。

  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2、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觉罗学、“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是近代议会的萌芽。

  八旗官学、景山官学、算学论教育内容。包括经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

  和俄罗斯文馆等。地方设立教学思想:力行致知,学贵适用,学贵独创。

  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论教师。反映了他的民主思想。

  和卫学,统称为儒学。

  教育是治国之本;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3、清朝后期书院发展的特教学思想:因人而进,施之有序,学思“相资以为功”

  点:官学化倾向日趋严重。

  主张理欲统一。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

  论教师。必恒其教事,明人者先自明,要正言、正行、正教。

  困境:1、官学教育有名无实;2、教育内容不切实际;3、科举考试弊病丛生。

  对传统文化的冲击:1、对儒学的批判;2、对文字、1、教育内容实际上都没有文风与科举制度的改革3、建立普及教育组织,改革超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教育内容。

  2、教会学校的存在,是近代教堂兼学堂。教育内容主要是以宗教教义的形式组织

  中国半殖民地的国家地位在

  教育上的反映,同时也是中主张:1、不拘一格降人才;2、复兴“经世致用”学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渡风;3、“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促进因素。教育学校的广

  泛设立,无疑加速了西学在教会学校的设立,在封建传统教育主体中锲入了资本中国的传播进程。

  主义教育因素这种教育在散布“福音”的同时也传播部分科技常识,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以学校形式传播西学的组织。

  1、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体系。

  2、曾四毁书院。

  3、东林书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学术文化中心和政治活动中心。

  4、明朝的统治思想是程朱理学。

  明

  科举制度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教育体系

  清朝至鸦片战争前

  科举制度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

  太平天国鸦片

  战争运动

  改革派的时期

  文化教育

  教会学校的兴办

  洋务学堂

  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和“西艺”为主。

  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留学教育

  “中体西用”的演变

  1、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留美和留欧学生。

  2、规模小、人数少,但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过程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

  “中学为用,西学为体”,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张之洞的系统阐述

  1、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教育仍然以传统的封建教育为主体,但在传统教育主体中萌发了近代新教育的幼芽。

  2、洋务教育实际启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渡的进程,冲击了传统封建教育体制,传播了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和教育观念。

  维新维新教育

  运动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资产阶级革命派

  1、早起改良派主张:全面学习西学,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倡导女子教育

  1、新政教育改革最终导致2、维新教育实际: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解体,3、教育改革:设立京师大学堂,废八股,建新式学堂

  近代教育在形态上得以确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代表人物,呼吁改革科立。

  举制度,建立新的学校制度,发展新式教育,开放女2、清末新政最终的目的也子教育。

  只是想维护封建统治。

  清末学制的建立;废科举、兴学堂;改革教育行政体3、新政教育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教育阵地开展革命制,厘订教育宗旨;留学教育的勃兴

  教育、宣传革命思想、组织1、批判封建教育

  革命力量、培养革命骨干提2、革命与改良政治论争中的教育定位

  供了现实条件。

  3、开展革命教育活动

推荐访问:中国教育史上知行合一思想的演化及启迪 史上 演化 启迪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