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10篇

时间:2022-11-24 20:1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10篇—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二胎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策略  摘要:随着“二胎”的全面开放,有关“二胎”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疏导、教育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10篇,供大家参考。

—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10篇

篇一:—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二胎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策略

  摘要:随着“二胎”的全面开放,有关“二胎”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疏导、教育培养措施落实等问题,便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诚然,“二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家庭增添了更多温暖、生机、活力,但有关“二胎”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由“二胎”所带来的家庭格局变化,所引发的家庭矛盾激化等,则成了父母、子女所必须面临的全新挑战与最大困惑。尤其是对于子女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教育开展,便显得至关重要。对此,作为“二胎”家庭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和家长,应第一时间调适好自己的内心状态,并通过对科学教育措施的学习、借助、应用,来合理、科学、高效化解存留于孩子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与困惑。使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学会包容、懂得分享、和谐相处。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帮互助、彼此体谅,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和睦的家庭氛围,来助力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与快乐成长。

  关键词:二胎家庭孩子;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策略

  进入新时代,“二胎”政策的全面、深入推行,以及“二胎”子女的相继出生,如何处理好第一个孩子在心理上所面临的巨大冲击与全新挑战,以及第一孩所接受的温暖、关爱逐步欠缺的问题,便成为每一个父母、每一个家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而且,与第二胎子女出生前的家庭地位、家庭待遇相比,第一孩在心理上所出现的恐慌、失衡、不适应、不习惯等问题,更需要借助科学的指导措施与有效的调适对策进行化解。而且,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引起关注并着手处理,必然会对第一孩的身体健康、价值观念、人生定位等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应从“二胎”家庭中第一孩心理上所出现的不良变化、巨大落差出发,深入分析其心理层面的诸多表现,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问题诱因,积极探寻改进对策,来落实对“二胎”家庭子女不良心理问题的化解,来促使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切实提升家庭教育效能,更好助推子女适应能力、调节能力的增强与提升。

  一、“二胎”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受到“二胎”出生的影响,很多家庭的第一个孩子,也在心理上出现了很多微妙变化。尤其是原本属于自己独自享受的关爱、快乐、幸福等,被弟弟或者妹妹在无形之中占据,以致其内心的恐慌、烦闷、焦虑等不良情绪自然在所难免。而且,由于不同孩子的适应能力、应对方式、心理状态不同,以致其心理问题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异。

  一是注意力分散严重。往往表现在游戏、玩耍,或者开展一些日常活动中,易于分心、分神,眼睛经常游离于所参与、开展的活动之外。

  二是情绪化现象明显。很多幼儿在日常的活动、生活中,情绪波动严重,急躁、易怒等不稳定情绪状态剧增,且做事情容易情绪化。有些孩子则表现的比较沉默,不善言谈,喜欢独处。

  三是退化性行为严重。在日常的生活问题处理上,更为依赖大人,且独立意识慢慢减弱。行为的严重退化,则直接诱发了诸多不同忽视的心理问题,也直接制约了其身心健康。

  二、“二胎”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由于第一孩在家庭中地位的急剧下降,加之其占有权的被无形剥夺,使得很多心理问题的诱发,必然在所难免,也急需全面应对,有效化解。

  1.家庭地位的严重下降

  “二胎”孩子出生前,第一孩基本都是家庭的小公主、小皇帝。而“二胎”出生后,第一孩的家庭地位势必会显著降低。而且,由于父母将跟多的心思分解给了“二胎”,以致面对巨大的落感和落寞感,其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不安等心理自然也会逐步凸显。

  2.承担责任的逐步增多

  新成员的到来,使得很多家庭的第一孩则面临着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或者任务的问题,其家庭角色也逐步发生着变化。以前的依赖心理严重,自我意识

  很强、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则必须依靠自我调适方可化解,必然对第一孩的身心健康提出了全新挑战。

  3.占有欲望的无情剥夺

  受到“二胎”的影响,第一孩在家庭中所占有的物质、关爱、陪伴等正在日渐下降。其长期以来的满足感、占有欲必然被无情剥夺。由于享有权利的下降,致使其心理落差的出现则急需着力弥补。

  三、“二胎”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做好“二胎”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调适,显得尤为必要、至关重要。且只有以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调适手段、方式为铺垫,存留于“二胎”家庭子女心理中的诸多问题自然会得到慢慢缓解。

  1.给予更多关爱,引领其敞开心扉

  和第一孩一起回忆“二胎”来临之后家庭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让其在弟弟或者妹妹的慢慢长大中,来回味自己的成长之旅,让其沉浸在“二胎”所带来的喜悦与欢乐之中,以感恩的心理,接纳“二胎”,和其和睦相处。同时,家长更要多关注其心理的微妙变化,多给予其一些原本属于自己关爱与呵护,让第一孩获得更多的心理满足感,使其将自己心中的诸多想法、感受等分享出来,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慢慢化解其心理问题。

  2.开展实践体验,帮助其转化角色

  在父母为了“二胎”的生活、成长而操劳、忙碌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让第一孩适当分担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多其给予更多的锻炼。使第一孩在更为深入的认知体验中,慢慢改变不良认识、不良心理,体谅父母的不易,在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中,获得快速成长。而对于其所完成的任务,不论结果如何,都应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其进行肯定,赞许,让其在欣赏与肯定中获得责任意识的增强,实现心理困惑的调适。

  3.适度调适指导,促使其应对挑战

  针对两个孩子之间所发生的争吵、矛盾、冲突等,父母应站在公正且客观的视觉进行评价,帮助其树立基本的是非观。且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与个性,应极力给予支持,并多给予第一孩一些必要的陪伴与呵护。尤其在其出现不良情、错误认识、不当心理时,更应从不同层面去调节。在接纳孩子的正确想法中,对其给予必要的满足与帮扶,让其在关爱与呵护中感受源自“二胎”家庭的温暖,获得身心健康成长。

  四、结论

  总之,对于“二胎”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关注与心理辅导开展,始终是新时代每个家庭必须面临的新议题、新挑战。而且,由于不同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同孩子的适应能力、应变素养不同,以致其心理辅导与心理调适措施的落实,也应向着精准化、精细化、针对性领域迈进。尤其对第一孩在心理上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家长首先必须扮演好引导者、帮扶者、调适者的角色,从不同领域、层面来了解孩子的内心微妙变化,借助一些直观而形象的辅导策略,让第一孩带着包容、开放、接纳的心理,来迎接弟弟或妹妹的到来。并在日常生活中和其去分享、去协作、去互动,实现对家庭氛围的合理调适。让两个孩子在和谐相处、彼此接纳、相互包容中快乐、健康成长。逐步消除其心理阴霾,还给其一个美好的童年,让其收获更多的人生快乐与成长幸福。

  参考文献:

  [1]沈梅丽.二胎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的策略试析[J].家教世界,2021(06):53-54.

  [2]周万恒.二孩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44):23.

  [3]闫瑞.二胎家庭中大孩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88.

  [4]陶袁琳.浅谈二胎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6(03):11.

篇二:—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二孩时代,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关键词】二孩政策

  长子女

  心理健康教育

  为促进人口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长子女"排斥二孩"的现象日益凸显,有的长子女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本文通过探讨二孩家庭中长子女容易出现的焦虑、易怒、敏感、自私、过度自我保护等类似心理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干预策略,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二孩政策”下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与现状

  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二孩的到来对习惯独生子女模式的80、90后的家庭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和影响。二孩家庭中长子女在应对母亲生二孩时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的现象更屡见不鲜。对长子女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解决由二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与矛盾是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举措。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是自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长子女出现一系列异常行为表现后才逐步得到大众的关注。开展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从“全面二孩”政策背景出发调查分析长子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鉴于我国二孩家庭模式处于起步阶段,针对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未受到广泛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落实不到位,家庭中父母受到多种原因限制也无法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心理疏导这一现状基础上研究我国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帮助二孩家庭的父母及时察觉长子女的心理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并实现自我成长。我国对于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道路,从而为建设健康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做好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呢?根据我们团队的多年研究表明,家长、学校如若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减少长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反而会滋生孩子更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长子女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一定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积极的沟通方式,及时厘清长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相对应的对策。

  二、“二孩政策”下长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二孩出现,造成父母对长子女的情感忽视

  导致长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二孩的出现,父母的情感忽视。“二孩政策”的实施,父母把注意力和重心都转移到二孩的身上,减少了对长子女的关心,忽略长子女的情感变化与心理变化,被剥夺了家庭中权威性的地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长子女没有安全感。比如,当两个孩子在争吵时,父母通常要求长子女让着二孩。当二孩要玩长子女子的玩具时,如果长子女不给,有的父母会责备长子女、甚至打骂长子女。二孩还没有出生之前,长子女还是家里的唯一带,父母的全部精力都会放在他们的身上,二孩出生后,父母的关注点转移到了二孩,忽视了长子女的心理感受,使长子女产生不平衡心理,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滋生安全感缺失、倒退、反抗行为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长子女变得恐惧、孤独、压抑、尿床、不敢也不想和父母说话等。

  (二)二孩出现,导致长子女的隔代教育

  影响着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因之二隔代教育。“二孩政策”的实施,大部分家庭有了二孩,父母由于照顾二孩及工作、生活等方面原因,就把长子女交由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照顾,采用云养娃方式,造成了长子女的隔代教育。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60~7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更是多达80%。”受传统观念影响,祖辈们都比较溺爱孩子,孩子做什么都哄着、依着、保护着。在来访的家长中,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到学龄期间从长辈那里接回来后,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沉迷电子、有的把弟弟(妹妹)关到厕所里,甚者有点把弟弟(妹妹)从楼梯上推下去等反差行为;有的母亲烦恼:大孩由父母带着,到四岁接回,啥都不听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自己越看越不顺眼,无法交流;有的爸爸烦恼,家里父母最权威,夫妻没有话语权,自己忙于一家老小的生计,妻子又忙着带小的,大孩被父母宠上了天,三年级的孩子还要父母喂着吃饭,什么事都不自己动手,孩子慢慢失去了自己锻炼的机会。好不容易去一趟学校参加孩子的活动,结果发现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跟自己孩子玩耍,孩子自尊心强、懒惰、脆弱、自私自利。

  (三)缺乏认识,加重长子女的心理负担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去适应的心理状况。随着二孩的到来,父母缺乏对长女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的认识,使得长子女原本家庭的“C”位被剥夺,引发长子女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1.言语攻击2.行为倒退3.攻击性行为4.异常情绪。在这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正视长子女的这种心理变化,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根据问卷调查显示,78.2%长子女出现异常情绪,他们对二孩的抵触情绪比较明显,他们不喜欢小弟弟(小妹妹)的到来,34.5%出现讨厌、欺负小的攻击性行为,12.8%出现要妈妈抱、要妈妈帮忙穿衣服、要妈妈喂饭等一系列倒退行为。如有的家长因长子女做错事,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你怎么这么这么不听话,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等威胁性语言,让长子女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抵触情绪就会更加激烈,更没有安全感,久而久之,产生更多的负面心理。

  三、“二孩政策”下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运用科学方式

  关注长子女心理感受

  在准备二孩之前,父母要与长子女进行商量,不管长子女的年纪、认知水平是否具备与人协商的能力,父母都责任将这个计划告诉长子女,并对其解释弟弟妹妹到来的意义,可以对长子女说:“有了弟弟妹妹之后,你会收获更多的爱,除了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妹妹)陪你玩、关心你”,让长子女对弟弟妹妹的到来充满期待感。当二孩出生后,父母要与长子女进行积极沟通,营造和谐亲子关系,及时了解长子女的想法,将时间与精力合理安排,创造长子女与二孩互相交

  流与了解的机会,在互相玩乐的过程中,感受父母的关爱与期望,平衡陪伴长子女与二孩的时间,关注长子女与二孩的心理发展过程,用行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爱没有因为妹妹(弟弟)的到来而减少,自己还是父母的“宝贝”,让长子女与二孩在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二)填补隔代教育缺陷,创建融洽的家庭环境

  无论师年轻的爸爸妈妈还是长辈,都有各自的有点,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观念先进,老年人喜欢用固有的理念但有闲暇时间,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他们对孙辈的亲情和关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他们乐于为孩子奉献,更有利于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当双方教育理念出现分歧,最大的禁忌就是当面干预对方的教育方式,双方不要在孩子面前各持己见,甚至出现争吵现象,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认知错误,造成心理问题。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能对隔代教育全盘否定,如果双方能心平气和的进行沟通协商,分工合作,彼此尊重,扬长避短,把经验和科学的育儿理念结合起来,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隔代教育”也能一举三得,成为助力。老人有所寄托,父母也能安心地工作,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一大特色,让长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心理发展、人格的健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二孩政策下,对于长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儿童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丁彦华,叶慎花.徐州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观的访谈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

  [3]万莹,让隔代教育福系三代,让老人更有信心,让父安更加放心,[J]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01)

  课题备注: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项目编号:JZ190243

篇三:—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案例

  二宝“来袭”下呵护好大宝的心理健康

  惠州市第五中学

  叶秋绮

  我愿我的班级象涓涓流动的小河,有欢歌笑语有婉转跌宕,而学生就如生动活泼的小鱼自由快活的在其中嬉戏成长,而我是守护着这河流不被垃圾不被污水侵入,守护着鱼儿们顺利奔向大江大河大海的“牧鱼人”。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悉心的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情绪,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让他们以良好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效果是良好的。

  “WHOCANANSWERMYQUESTION?”(谁能回答我的问题?)学生纷纷高高举起右手“ICAN!”(我能!),“LETMETRY!”(让我试试)、、、、、、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小纯身上,她面无表情目光游离完全“人在课室心漂游”,我温和地提问“纯,CANYOUANSWERMYQUESTION?”(你能回答我的问题吗?),小纯身子一震,犹如被惊醒的梦中人,一脸错愕的望着我,为了保护她的自尊我压抑着内心的不满,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OK,SITDOWN!PLEASEPAYATTENTION!”(好吧,坐下,请集中注意力!)

  我满怀疑惑,一向开朗活泼的小纯这段时间变了,变得比较沉默寡言,课间也不像以前跟同学打闹嬉戏笑声朗朗,常常一个人坐在位

  /6

  置上神情怏怏的,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课,上一单元的测试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我找她谈了几次了解原因,她很乖巧自觉的检讨:老师,我错了,我会改,我会认真听讲我会好好学习,请您不要告诉我爸爸妈妈。想到小纯是一个一向学习认真的学生,她有一定的自觉性,偶尔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这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因为这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情绪和行为的波动是常见现象,所以每次我都会给她机会:老师相信你,希望你能很快调整好自己状态,认真把学习搞好!有需要老师帮助的你就告诉老师好吗?小纯头点得象鸡啄米!可是,像今天这种状况,小纯已经不知上演多少次了!我决定不能再单纯的相信小纯,她这种不正常的状态维系的时间超出了一般小情绪的调节时间长度,也许她真的碰到了让她觉得很棘手的问题,如果明天再是这样,我真得好好跟她了解情况!

  第二天的英语课,小纯又是故伎重演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嘴唇还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喃喃的说着什么,一看就知道她又游离课堂了,我趁着领读课文巡堂之机走到她身边轻轻的点点她的课桌,她一激灵看看同桌的书本才把书本翻到对应页面,我更加肯定:这孩子遇到麻烦事了!

  下课后,我跟下节课的老师打好招呼讲明小纯请假,我需要好好跟小纯聊聊,在把小纯带往我办公室的路上,小纯很是紧张不停的说:老师,我错了,我会改,我会认真听讲我会好好学习,请您不要告诉我爸爸妈妈。到我办公室后,我倒了一杯水给小纯,我和颜悦色的跟

  /6

  她说:“你已经跟老师保证过很多次你会改你会认真学习,可是你没做到,你的学习更是一落千丈,老师觉得以前那个活泼可爱、学习认真的小纯变了,变得老师都觉得你很陌生了”。我说这些的时候小纯一直紧张的盯着我,满满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当我说完的时候,她突然把杯子一放两只手胡乱的抓住我的衣角:“老师,你也不喜欢我了你也讨厌我了是吗?”说着她已经眼泪啪啪啪的往下掉,我的心一悸:“孩子,究竟发生什么事了?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她已经哭得一抽一抽的了:“请老师不要告诉我爸爸妈妈,我一定改,我一定认真学习,他们已经不爱我了,如果知道我这样,他们一定会不要我了!”在跟小纯的深入交流中我了解到,三个月前小纯妈妈给小纯生了个弟弟,自从有了弟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关注点全部集中到了弟弟身上,弟弟的一颦一笑都可以成为全家人的谈资,以前连吃个水果爷爷奶奶都要送到小纯嘴边,一天到晚爸爸妈妈都会宝贝前宝贝后的关心小纯学习和生活,现在小纯撒个娇大家都要说:“你是姐姐啦,长大啦不要任性!”“妈妈很忙,你要自觉”“爸爸要忙工作要照顾弟弟没空带你玩”小纯感觉到自从有了弟弟,自己不再受家人喜欢和宠爱,心里很失落,有时甚至会哭泣,但爷爷奶奶批评:长这么大了,动不动就哭,真不懂事!这样小纯感觉自己真的被爱抛弃了。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这不是小纯一个人的问题,小纯只是二胎来袭大宝深受冲击的典型代表!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很多孩子被摘掉了“独生子女”这个标签。多了一个二宝,这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件喜事,家庭多了热闹多

  /6

  了欢声笑语,在大多数人看来大宝有了一个兄弟姐妹,无疑是一件开心的事。但如果父母没有给大宝做好要二宝的沟通和铺垫,生二宝前取得大宝的同意,在二宝到来后协调好对大宝的关心和陪伴,那么对于大宝来说二宝的到来就会对他们的冲击比较大,带来对他们成长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家庭悲剧:大宝把二宝从楼上扔下的,大宝把二宝闷死的,10岁的大宝嫉妒弟弟受宠,打骂弟弟还自残,因为感觉到自己不再受宠爱自杀、自残、离家出走、不爱学习、性格变化等等。

  究其原因,大宝一直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全家人都围着他转,一人独享来自家庭成员的万千宠爱。二宝的到来,对他来说就像竞争者,是来“抢地盘”的,对于大宝来说,二宝让大宝对自己的家庭地位受到威胁,让他感觉父母的爱给分割甚至被霸占,从而造成心理失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势必影响大宝的身心健康成长。小纯的问题也是如此,她现在是处于失落状态,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出现自暴自弃或者把愤怒发泄到弟弟身上,不及时加以疏导干预,后果难以预计。

  我约了小纯的妈妈来学校谈谈小纯的状况,妈妈显然疲于照顾幼小的宝宝,对小纯情绪状况没有细心观察到,只是觉得小纯比较矫情了,更没有深层次的意识到小纯心理的变化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说回去要好好批评!

  我指出了她的错误判断和做法,详细的跟她做了如何在家庭中平衡好大宝、二宝的关系,如何让小纯了解和感受到家人不变的爱,小纯妈妈感激的表示会重视小纯感受跟家人沟通好以后

  /6

  注意多关心小纯。

  小纯的妈妈根据我的意见,分步子采取措施解开小纯的心结。

  第一步回家后避开小纯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把小纯的近期表现和心理感受跟大家说了,一家人才意识到他们因为二宝到来欢欣喜悦绕着二宝团团转中忽略了小纯的感受,对小纯的关爱也是大打折扣,尤其爷爷奶奶多少有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更是在行动上表现无疑。毕竟无论女孩男孩都是家里的宝贝,大宝二宝都是长辈的心头肉,大家为自己的无意行为对小纯造成伤害深深自责。

  第二步大家对小纯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表达一个意思:大家对小纯的爱没有改变,只是弟弟的到来生活节奏有了很大改变,弟弟很小需要很细心周到的照顾,大家就像小纯小时候一样的对待,大家在忙碌和很大的喜悦冲击下忽略了小纯的感受,由此大家给小纯一个真诚的道歉和温暖的拥抱。

  第三步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对小纯的照顾,定期安排对小纯的陪伴和亲子活动。爷爷奶奶改变当着小纯面无限宠爱亲昵弟弟声音:“我的大孙子”“亲亲的小祖宗”、、、、、、之类带有性别喜好的言辞,奶奶每天起码根据小纯的口味做一个她爱吃的菜,妈妈每天要抽出20分钟以上时间单独跟小纯进行轻松聊天,爸爸每周一次单独带小纯出去散步遛弯,其他时间只要是小纯完成了作业就可以把小纯跟弟弟放在一起玩耍照顾,这样慢慢的让小纯感觉到其实家里每个人心中都有她都重视她,也让她感觉到家长的爱不是苹果不会因为弟弟的到来而分掉,而是会一如既往。而且弟弟的到来小纯多了一份亲情多了

  /6

  一份快乐。除了以上家庭三步走的方法,我在课堂也对她特意多加关注,多提问多表扬小纯的进步,小纯脸上的笑容慢慢回来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慢慢提高,以前的小纯回来了!

  小纯的事例只是二胎时代大宝“受伤”面上的一个点,小纯成功“疗愈”得益于家校的联合教育,由此我想到:教育无小事,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保证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都该及时得到恰当的呵护。所以这种状态要及时引起家长和教师的注意,平时细心观察大宝的言行,多给大宝心理疏导,多给他们关爱,让他们能客观对待二宝的到来,正确认识与二宝的关系,愉快的感受到父母不变的爱,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二胎来袭大宝不改变良好的成长轨道。

  /6

篇四:—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二胎时代“老大”心理健康的学校教育策略

  摘要: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未来劳动力市场供给,我国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和推进“全面二胎”政策,诸多家庭积极响应二胎政策加入了二胎行列。但是在针对儿童教育中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家庭中“老大”出现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对其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学校是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场所,是解决“老大”心理问题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关爱和教育二胎时代“老大”的重任。

  关键词:

  二胎时代“老大”;学校教育;心理问题

  一、二胎时代“老大”容易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一)嫉妒心理

  一般家庭中,当二胎到来之后,家中“老大”由于父母的资源和精力的重新分配,“老大”非常容易出现嫉妒心理。原本家中“老大”享受着家人的独宠,但是二胎到来之后,家人的注意力与关心就会随之转移。此时,二胎“老大”常常会出现焦虑不安的状态,认为家中的弟弟、妹妹会抢走家人对自己的疼爱,甚至部分“老大”会因此讨厌弟弟、妹妹,出现嫉妒甚至是怨恨的心理。

  (二)剧烈的情绪起伏变化

  当家庭中多了一位弟弟、妹妹后,“老大”的情绪波动性会大幅增加。二胎降临后,“老大”就会出现暴躁、容易发怒的情况。严重的孩子,会出现乱发脾气,扔东西,这种表现是比较正常的,也是老大保护自己,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表现。

  (三)个性出现转变

  在现实情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些抗拒父母生二胎的孩子原本性格乐观活泼,但是在妈妈怀有二胎后就会出现较大的性格转变,包括:多疑、暴躁、孤僻等。出现这种性格转变的孩子一般从心理学科而言比较倾向于粘液质,这部分孩子更容易患上抑郁,个性出现转变。

  (四)暴力倾向

  一些“老大”从原来家中的独生子女出现身份转变后,由于感觉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丧失,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就会出现在家中争宠等现象,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做出一定病态的行为。还有部分性格过于极端的“老大”会将内心的失衡通过一系列暴力行为来宣泄内心的不满,如:

  损坏学校用品、暴力对待同学等。

  (五)社交退化

  社交是人类群体中非常重要的交往方式,同时也是社会化形成的关键因素。

  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交往会对孩子个性的养成有着较大的影响。由于从家中独生子女转变为“老大”的孩子,改变了家中大人唯一关注点的角色,在与同龄人群中交往中易产生自卑心理,进一步导致社交障碍等问题,这部分孩子习惯用自闭来对自身进行心理上的保护,消极对待各种学校里各种社交。

  当二胎中“老大”出现这些心理及行为问题时,老师们应多加关注,通过了解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

  二、影响“老大”心理、行为问题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原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父母没有生育二胎之前,一般“老大”都会经过一段独生子女时间。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许多独生子女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感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将生活的全部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过度溺爱,使得孩子优越感过盛,一方面这样的小孩不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更造成难以适应与其他个体共享资源的生活。在家庭结构出现变化后,由于原生活方式被改变,使得“老大”因为无法接受家庭变化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家庭养育方式不合理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出现二胎以后,却仍然以简单粗暴型的养育方式对待“老大”与二胎之间的关系,容易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我国家庭养育汇总比较常见的几种方式包括: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等。采取溺爱型养育的孩子一般比较自私,对于父母有着较强的依赖。而专制型养育的孩子则比较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对于父母亲人十分疏远。

  三、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二胎时代“老大”档案和联系卡,加强二胎“老大”的管理

  二胎时代“老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要实现对二胎时代“老大”的关爱,其基础和前提是要加强对二胎时代“老大”的管理。学校可以建立二胎“老大”的档案和联系卡。首先,学校可以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班主任、学科教师为基本成员的二胎时代“老大”工作小组;其次,校长要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对二胎时代“老大”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好二胎时代“老大”的个人信息,以建立起专门的档案和联系卡,其中包括二胎“老大”的家庭联系方式、父母在外工作单位和“老大”的兴趣爱好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二胎时代“老大”进行管理和教育。最后,可以根据二胎“老大”的家庭情况,每月都会对二胎“老大”们进行一次家庭走访,然后记录相关的情况,通过建立二胎时代“老大”档案和联系卡,加强对二胎时代“老大”的管理。

  (二)加强学习上的帮扶和心理疏导,弥补二胎时代“老大”家庭缺失感

  由于二胎弟弟、妹妹的出现,许多二胎时代“老大”缺乏家庭的教育和关爱,导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学习、生活与心理问题。针对此现象,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互相帮扶制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一名二胎“老大”,或者让一名优秀学生帮助一名老大,让二胎“老大”能够真正在学习和生活上得到帮助,弥补他们的家庭缺失;另一方面,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疏导课程或者活动,“老大”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心中的疑惑说出,由教师对这些

  “老大”们进行开导。及时了解二胎“老大”在情绪、心理和思想方面的动态与基本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消除负面情绪,走出孤独和忧郁。

  (三)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丰富二胎“老大”课余生活

  由于二胎“老大”与父母要照顾新出生的弟弟妹妹,所以二胎“老大”的一天很多都是单调、枯燥、固定的,这也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从多方面消除二胎时代“老大”的心理障碍和问题,有效丰富二胎“老大”的课余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学校可以为二胎“老大”们组织开展校园运动会,家长一同参加,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二胎时代“老大”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

  (四)重视家园合作

  刚迎来二胎家庭中的“老大”常常会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焦虑、哭闹、害怕、不愿意去学校等现象,假如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要及时地与家长沟通,搭建好沟通的桥梁,共同寻找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孩子逐渐熟悉新环境并接受新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与家长尽早地发现“老大”的心理问题,并且共同商量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对策,促进“老大”身心健康发展。

  (五)专业机构进行辅导

  二胎“老大”的心理问题除了需要学校的帮助,还离不开专业心理辅导机构的支持。针对“老大”出现的共同性问题,可以展开专业心理课进行共同辅导。而对于一些个性问题,则需要单独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心理辅导使孩子心理存在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的解决,使其能够有效的排解内心的情绪。

  结束语

  总之,在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学校对二胎时代“老大”的关爱工作也必须要提上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自身在关爱二胎“老大”工作中承担的职责与使命,并通过建立二胎“老大”档案和联系卡、加强学习上的帮扶和心理疏导以及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等途径的应用,来关爱二胎时代“老大”,从而有效促进二胎时代“老大”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瑞.二胎家庭中大孩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2]彭迎萍.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J].甘肃教育,2019(12):

  [3]叶园.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心理健康[J].贵州教育,2019(07):

篇五:—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析全面二孩下学校德育教育对大孩的心理疏导的途径

  作者:马夕婷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10期

  [摘

  要:为改善我国的人口比例现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党中央先后制定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二孩”。大孩的身份有了转换,由于对老大的情感需要的忽视,“大孩”的心理问题越演越烈,可以说对大孩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是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挑战。本文试分析学校教育对“大孩”的德育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家校合一、绘本教育和教育戏剧等途径。

  关键词:全面二孩;教育戏剧;绘本教育;心理疏导]

  在计划生育实施多年以来,我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人口问题。为了改善这种不平衡,党中央对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指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一般家庭都会考虑在“一孩”已经上幼儿园或者进入小学之后才生育二胎。这就导致了“一孩”和“二孩”之间有一定的年龄差距,无疑使得“一孩”对于“二孩”的接受程度增添了困难。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同胞竞争障碍”当年龄较小的弟弟妹妹出生之后,第一个孩子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情感紊乱。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接“二孩”,“大孩”的心理问题导致的惨剧已经不是个例。

  學校不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更是要给学生正确的情感导向,所以德育教育就成为了对学生情感、观念、心理的引导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具体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校德育教育途径

  虽然社会上对“大孩”的心理变化的关注很高,但是透过现象,关注到学校德育教育的本质的研究却很少。事实上,有很多家长自身就是独生子女,自身就不太了解如何和亲兄妹融洽相处,不懂如何科学的进行家庭教育。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而学校的德育教育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情感导向。并且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可以有效的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篇六:—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二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567028二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体会: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要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哪怕是涂鸦;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中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中学生情操,充实了中学生生活,激发了中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中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中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

  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

  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家长、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357879二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2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重要的奠定时期,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关爱、尊重幼儿,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

  幼儿教育专家总结道:“讽刺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内疚。”这说明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能使孩子乐观向上、充满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真诚关爱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将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

  我班有一位叫“朱筱琪”的小朋友,只要是她喜欢的玩具她就要一个人霸占,不许别人玩,小朋友都躲着她,生活习惯更是一团糟。我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忙于生意,就任其发展,筱琪身上的个性缺陷,其实是长期失爱所致。于是,我常常给她讲道理,关心她的冷暖,引导她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只要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给予鼓励表扬等。渐渐地,她成了讨人喜欢的孩子,不仅懂礼貌,还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同伴,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

  二、建立追踪档案,及时了解幼儿成长

  #357878二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3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感受,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碰到某某小朋友今天来园心情不好,不愿意上幼儿园,不愿意与同伴、教师交流,情绪很不好,读了这篇文章后,更让我知道情绪对幼儿的重要性。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在健康领域明确提出了“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态度——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这一目标。然而,情绪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固然重要,对于我们来说,能否正确应对消极情绪并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和表达同样不容忽视。在教育工作实际中,由于手相对封闭、保护和优越的家庭教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抗挫能力差、情绪不稳,且不会正确表达与宣泄消极情绪的不良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成长,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会给他们将来良好个性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成长,这对幼儿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情绪调空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能力能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的初步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对自己情绪中那部分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适当调控,如孩子对任性、执拗、攻击性等情绪的适当调控;另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使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需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使自己开心、快乐。

  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作为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不一定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其发展更多的是教育培养、教育环境影响的结果。它更多地强调感受、感知、体验、理解和反应,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所以,从教育途径上,应更多地考虑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来进行疏导。

  #357877二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4

  6月21日应赛罕区教育局工会的邀请,以内蒙妇联的志愿者的身份在赛罕区蒙古族幼儿园做“关注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的专题讲座。

  这所幼儿园有老师59人,男性6、7人,未婚6、7人。招收3-6岁的小、中、大班,现有12个班,共406人。国家规定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这里班级最多人数36人。建园26年,是本市示范幼儿园。这次讲座的内容有:幼儿老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影响幼儿老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幼儿老师心理的标准、当代女性面临的心理困惑及减压方法、3-6岁幼儿的典型问题的处理。

  #357876二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5

  今天,我听了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讲师袁立壮老师关于《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精彩演讲,讲课过程中袁老师列举了大量事例和许多亲身经历,对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些因素以及如何自我分析、调整、学会养成健康心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告诉我们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这让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的健康,幼儿教师直接面对的是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为了更好地教育幼儿,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也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进一步明白了我们工作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以平和的心

  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做一个乐观、独立、宽容、心态平和的幼儿老师,让自己都尽可能地以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总之,袁老师的课让我深深懂得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磨砺是种幸福,和挚爱的幼儿教育在一起成长是一种快乐。我们要做一名真正合格的的幼儿教师。

篇七:—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二胎政策下的幼儿教育探究

  摘要:如今,我国开始全面实行二胎政策,很多家庭都开始生育二胎,这不仅给我国的人口带来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到教育行业,特别是幼儿教育。如何处理二胎政策下的幼儿教育是幼儿园、家长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二胎政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教育策略。

  关键词:二胎政策;幼儿教育;策略

  如今,很多家长在未与头胎幼儿商量的基础上,就生育二胎,给幼儿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很多幼儿出现了心理问题,这非常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因此,面对二胎政策,家长和教师都需要更加关心幼儿的心理和感受,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一、二胎政策对幼儿教育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行二胎政策,这就会造成很多家庭都不再是只有一个孩子,同样也会给教育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由于人口的增多,很多地区都面临“入园难”的问题,虽然国家已经紧急制定的政策,缓解了此类问题,但仍旧打乱了原本制定好的教育计划。二胎政策使得婴儿的出生率稳步提高,如果只是一味地扩大幼儿园的规模,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我国还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均匀的情况,很多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够,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幼儿园需要针对二胎政策及时制定和修改幼儿教育的策略,保证幼儿教育能够始终发挥其作用。

  二、二胎政策下幼儿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

  很多幼儿园现在都存在扩大教学规模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幼儿园需要更多的幼儿教师。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园都缺少优秀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对于幼兒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时不能仅看重数量,而是应该更加重视教师的质量。面对二胎政策,幼儿园应该更加重视幼儿教师的招聘和培训,保证教师的高水平和高质量,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首先,幼儿园要重视教师的招聘,招聘一些正规学校毕业的幼儿教师,上岗的幼儿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真正做到持证上岗;其次,幼儿园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培训课程,带领教师学习更多新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幼儿园还可以组织教师参与交流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再次,幼儿园要制定好奖惩措施和评价标准,将教师的日常教学纳入到评价标准中,督促教师注重日常的幼儿教育;最后,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从书上、网上学习更多关于幼儿教育的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情况,发现并纠正幼儿的错误,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

  二胎政策施行后,很多家长都决定生育二胎,也有很多家长未能考虑到第一胎孩子的感受,只是遵循自己的想法,这就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幼儿园里很多幼儿都是家里的第一胎,而家里还有第二胎,这种情况给幼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和家长都不应该忽视第一胎幼儿的感受和想法。

  有些幼儿在得知自己有了弟弟或妹妹的时候会很开心,当弟弟或妹妹出生后也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关心和爱护他们。但是也同样会有幼儿无

  法接受这一现实,认为弟弟或妹妹抢走了原本只属于自己的爱,强烈的占有欲会导致幼儿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了,要抛弃自己了等等,甚至还会出现心理障碍。这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出现情绪崩溃的情况,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还会出现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到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关系和爱护这些幼儿,多与幼儿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让幼儿明白弟弟、妹妹并不会抢走他们父母的爱,甚至还多了一个人来爱自己,这不仅不是一种损失,还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如果教师发现幼儿已经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就需要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这一问题,给幼儿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以此来消除幼儿的心理顾虑。这种情况是比较多见的,需要家长和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纠正幼儿错误的心理,家长想要二胎要尊重头胎幼儿的想法,提高幼儿的家庭责任感,促使幼儿教育能够发挥出作用。

  (三)定期开展教育活动

  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来完成幼儿的教育工作。例如,在周末时,幼儿园就可以邀请家长来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你画我猜的游戏中,也可以将幼儿和家长分为几个小组,来进行趣味竞赛,让幼儿明白家长是疼爱自己的,并不是偏心。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更了解幼儿的学习环境,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可以了解到近期幼儿的表现,还能够拉近幼儿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促使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幼儿身心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幼儿园要足够重视教育环境的建设,尤其是在二胎政策的影响下,更应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第一,幼儿园办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环境安全。只有幼儿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才能够实现其更好地成长。幼儿园存在很多影响安全的环境因素,例如幼儿可能会因在走廊上乱跑而导致摔倒。因此,幼儿园需要足够重视安全防护工作,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幼儿园需要高度重视教育设施、游乐设施的安全,在日常工作中要仔细检查这些设施,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保证幼儿的安全;第二,幼儿园要足够重视食品安全,禁止幼儿将垃圾食品带入幼儿园中,食堂中的饭菜需要达到卫生标准,食堂内的工作人员需要持证上岗;第三,幼儿园要加强教师和幼儿的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幼儿园、幼儿、教师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胎政策影响了很多的方面,尤其是对幼儿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家长都需要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要细心观察幼儿的心理变化,及时开导幼儿,逐渐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促使幼儿更快、更好地成长。

篇八:—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二胎政策下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问题

  摘要:2022年,国家颁布了允许“二胎”生育的一系列政策。生育二孩虽然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会带来不少值得我们探讨的家庭教育问题。因此很有必要结合现实原因,分析二胎家庭中对于子女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深入探讨引起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二胎”政策;家庭教育;问题;原因

  (一)大孩排斥二胎

  “二胎”政策逐渐放开,生育二胎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很多父母本意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孤单,相互扶持相互照顾。而许多研究和调查表明,很多家庭中,升级为哥哥或姐姐的大孩子,对于家里突然降临的新生命,非但没有亲密友好的态度,反而表现出强烈过激的反感和排斥。网络上曾经就“二胎”问题对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3%的受访者反对妈妈生二胎。

  (二)孩子出现心理障碍

  小宝出生后,家长为了照顾小宝相对忽视了对大宝的关心,这会让大宝缺乏安全感,感到自己被冷落、忽视、边缘化,这会在孩子心中渐渐滋生怨恨的种子。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安、自卑、敏感的心理反应,而外向的孩子有可能会产生过激的行为,任性威胁、以死相逼,或者对已经出生的小宝进行生理或心理上的攻击,等孩子再大一些时,还可能会出现争风吃醋,打架闹情绪等现象。

  (三)孩子交往相处有困难

  原本是独生子女的孩子在二孩出现后还需要解决相处问题。独生子女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多少会出现自私的行为,食物、玩具都想自己独占,自然而然会引发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另外,两个孩子还会因为“争宠”存在竞争心理,急于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而隐藏自己的错误。两个孩子的打闹、嫉妒和敌对都是不良的竞争心理、不好的相处方式。

  (四)家长忽视心理教育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大多数家长都只会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少有家长注意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面对孩子的各种不适和过激行为,许多家长却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往往用物质来补偿孩子,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过分要求都尽量满足,希望以此来平衡孩子的心理,也获得自己心里的安慰。特别是有些家庭有了小宝之后,把大宝交给祖辈抚养,被剥夺的安全感、隔代的溺爱更会助长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人人都有生存焦虑

  为什么第一个孩子都普遍反对父母生育二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是人本能的生存焦虑在作祟。心理学认为幼儿对其他孩子有本能的敌意。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弗洛伊德曾表示:婴儿的出生、和母体分离,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最大程度的焦虑,这是一种生存焦虑。人们在出生时没有任何防御能力,他的安全感完全依赖于母亲,如果失去了安全感,感受到威胁,就会产生焦虑。

  (二)家长的养育观念有偏差

  许多家长为了省时省力、专心照顾婴儿,往往在小宝出生后把大宝交给家中的老人养育。让老人代替行使抚养权必然就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因为父母的爱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这也是孩子产生焦虑无助的根本所在。

  其次,因为婴儿的天真可爱,许多家长会不自觉地偏爱宠溺小宝。但是在孩子的眼中,爱不分大小和多少,他们的内心世界敏感又脆弱。一丁点的忽视和冷落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更不要说明显的厚此薄彼。孩子都需要被关注,希望自己能成为爸爸妈妈心中的焦点,因此千万不要亲“小”疏“大”,每个孩子都值得关爱、认同和肯定。

  除此之外,面对玩具、食物等孩子们都喜欢的事物,“大让小”好像是自古以来不可推翻的真理,但是对于家中的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道屏障,把自己隔离到团结的家庭之外。任何事都不该是让着“小”的,而应该是尊重“对”的。

  (三)孩子相处需引导

  手足亲情并非天生,孩子之间打打闹闹、争风吃醋是常有的事,因为一件小事往往都可能会引发大战,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引导,反而导致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父母應尽量避免比较评价孩子表现的优劣。刻意的比较、批评和盲目的表扬都会对孩子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应该实施榜样式引导教育,把表现较好的孩子作为榜样,既表扬了正确的行为,又鼓励了表现相对较差的孩子,也不会破坏孩子的感情。这种教育模式,使家庭教育轻松地实现了双赢。

  面对孩子的纷争,家长不能“对人不对事”,很多家长对于两个孩子同时犯下的错误,往往会更多地批评指责大孩子,时间长了大宝自然不会心甘情愿。同样地,小宝也学会这种“报仇”的方法。如此一来,循环往复,家中的纷争不断,手足感情也会变淡。其实,孩子争的就是一个“公平”,孔子也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父母对待孩子是否公平,是决定手足情深的关键所在。

  (四)父母的教育素质有待提高

  父母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为亲近和信任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是孩子模仿和依恋的对象。而现实中往往有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这不仅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也会在使孩子人际交往中失利。

  比如,父母在生育二胎前,没有做好家里大孩子的思想工作,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没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弟弟或妹妹的出现让他们措手不及、惶恐不安,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还有些父母对于孩子之间的争执不予理睬,没有及时教育引导,孩子的错误没有及时制止,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有的家长有严重的重男轻女等偏爱思想,独宠或者溺爱孩子,这对两个孩子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父母的素质高低与否、言行是否得当都会决定教育是否能够科学实施,孩子能否友好相处、健康成长。

篇九:—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二胎政策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1.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二胎的出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改变了从前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所有家庭成员的责任和分工,也都相应地出现了变化。在二胎出生之后,家庭的开销和财务分配也会出现变化,从前集中于一个孩子的资源被分配给了两个孩子,孩子占用总体的消费比例也随之提升了,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也就随之减少,也就造成了其他家庭成员生活水平的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每个家庭成员的工作量和开销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2.父亲要承担更多的抚养责任。二胎的出生首先意味着家庭开支的增加,需要父亲付出更多的辛劳,更加努力地工作来满足家庭开销的增长。二胎也意味着父亲不能像从前一样,将精力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而要分配给两个孩子。因此,父亲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家庭角色,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以及家庭经济上的压力,分担更多的家务工作,努力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二胎出生之后,第一个孩子要慢慢接受家庭结构改变的事实,并且要适应做哥哥或姐姐的角色,第二个孩子也要学习如何与哥哥或姐姐相处。两个孩子在相处过程中,心理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父亲来进行教育和疏导,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之道。3.母亲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在孩子的照顾方面,付出最多的一定是母亲。在二胎出生后,母亲的工作量也会成倍增加。不但要应对因为生育而产生的身体上的不适,也要应对二胎所带来的大量的家务劳动,所以,需要母亲能够加强对自己身体的保养,也要攒足精神应对繁重的家务劳动。在家庭教育中,母亲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在相处当中难免会出现打闹现象,这就需要母亲从中协调和教育。每一次调节打闹的机会,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此时的母亲不要一味地忙于阻止打闹,而要首先摆正立场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念。4.家中老人要分担孩子的抚养。二胎的出生,势必造成家庭工作量的增加,而对于父亲和母亲来说,要独自照顾两个孩子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家庭中就需要家中老人来帮助分担家务劳动。比如,会让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照顾大一点的孩子,而由父亲和母亲一起照顾小一点的孩子。在照顾孩子的工作中,也要求老人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抚养,这就需要父亲和母亲能够及时与家中老人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养育和教育的问题。在双方出现矛盾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首先要摆正心态,理解老年人爱护孙辈的心理,在这个基础上再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老人也要学会与时俱进,改变从前不正确的照顾方法,转而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使对孙辈的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孩子成长

  1.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一生要接受的教育中,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在这三种教育中,对孩子起决定性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一生,所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来说就非常重要。在二胎家庭中,因为第二个孩子的出现,家庭的关注焦点也会从大孩子转变到小孩子身上,这就会造成大孩子心理上的改变。此时,家长就要及时对大孩子进行教育和疏导,帮助孩子接受自己有弟弟或妹妹的事实。2.家长要正视孩子之间的竞争。小孩子之间难免会出现竞争,比如争食物、争宠等。家长要正视这一现象,因为竞争是生物的本能,也是孩子应对未来社会竞争的必然的心理要素,家长要做的并不是平息争端,而是要利用这样的机会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学会分辨什么是良性竞争,什么是恶性

  竞争,并激励孩子在良性竞争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享受良性竞争带来的成就感。同时,良性竞争也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性格。所以,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孩子在良性竞争中成长。3.注重孩子个性发展,主张因材施教。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家中有两个孩子,也会有性格上的差异。家长要注意的是,这种差异是天生的,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各有优点。所以,家长要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孩子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例如,内向的孩子可以培养画画、书法等爱好;而活泼好动的孩子就可以培养体育、舞蹈等爱好。只有在因材施教基础上的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篇十:—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二胎时代下的家庭教育

  作者:廖沅霞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

  浅谈二胎时代下的家庭教育

  廖沅霞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关第四小学,江西

  赣县341100)

  摘要:为何要开放二胎,国家为了缓解老龄化人口的压力,实行了准生二胎的政策。二胎政策执行至今,不少家庭新添了成员,从可靠数据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二胎时代。一个家庭有了二宝,暴露出来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家仅生一胎的理念深入人心,连小学生都知道计划生育在政策,二胎政策来得突然,家长要二胎也很突然,对于家里的老大,可能或多或少了忽视了其心理安抚和健康教育,导致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例如无法接纳新的家庭成员,对亲情患得患失,变得暴躁、不爱学习等各种问题。文章对二胎家庭应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二胎;家庭教育;影响;教育观念

  引言:我国曾经执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为了休养生息,控制人口,让国家可以全力以赴触发者。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了40年,我国的经济建设达到了世界水平,成为世界大国,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又开始困扰我们。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国家决定执行二胎政策。对很多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但独生子女理念在我国发展了几十年,不管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来看,都是为独生子女服务,导致很多家庭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一、二胎时代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到关于二胎带来的家庭环境的改变,我校组织了专题研究,对二胎家庭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一城关四小三年级(7)班、四年级(10)班、以及赣县四中七年级(29)班的一些学生家庭作为定点研究对象,并通过找学生聊天、家访和开家长会的方式了解情况。

  (一)家庭模式改变引发家庭成员关注度的转移

  二孩的出现给家庭带来的变化是巨大,曾经的家庭属于“421”模式,每个家庭成员分工明确,独生子女享有4+2的关注度,这样6对1的集中关怀,让独生女子享受无限的关心,他们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娇蛮任性、依赖父母、责任感缺失,但这一切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二孩出现后,父母的精力会分散,老人的焦点会转移,作为家里的大孩,除了感到失落,多多少少还会出现怨恨。作为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从我调查的一些孩子来看,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备受冷落,爸爸妈妈已经不爱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关心也少了很多,开始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产生嫉妒和抱怨,还有几个年纪较小的三年级孩子弟妹产生恨意。

  (二)对老大的要求增多,对二孩的过度娇惯

  好不容易到来的二孩,成为家中关注的重点,在家与方面还是一重画传统为先,老大让老二,渐渐地,老大和老二之间心理产生隔阂,甚至与父母都会产生隔阂。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孩子都认为,不管谁的错,爸爸妈妈只会让自己道歉,而不会责怪弟弟妹妹。而在对家长的走访中发现,100%的家长认为,因为多了一个孩子,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事务上,都出很多事

  情,所以没有多余的精力分散到老大身上,对于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来说,更是付出了全部精力,对老大的忽视肯定存在,但是家长们也没有及时察觉问题,不仅导致老二性格霸道,还会伤害老大幼小的心灵,变得脾气暴躁、性格孤僻,淡漠亲情。

  二、如何才能促进二胎家庭的教育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问题的整理,再借助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引导,总结出一些建议,也许可以缓解目前二胎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

  (一)给孩子爱的正确教育

  首先是家长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重要性,不管你是否对二孩投入精力,都不能忽视老大的成长。

  引导孩子认识什么是责任感,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而作为哥哥或姐姐,也有照顾弟妹的责任。为孩子做榜样,鼓励他们多与弟妹玩耍,分享,给他们时间和空间独立照顾弟妹,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情,还能帮助孩子养关爱他人的责任心,提高自己的关怀能力、分享能力。同时家长也要灌输一些弟弟妹妹将来会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好处,例如陪伴、互相照顾,相互帮助等等,如果你有困难,那第一个站出来的肯定是你的亲人。

  (二)家长要正视孩子之间的竞争

  小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和食物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人要生产的本能,作为家长,不要一味的平息争端,应该在竞争中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竞争,分清楚什么是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同时帮助他们认识到,作为亲人,竞争之间应该都有亲情,互相爱护,相互谦让。

  (三)注重孩子个性发展,主张因材施教

  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就这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不同,发挥他们的优点。在家庭教育中,更不能忽视孩子个性的发展。两个孩子的个性肯定有所不同,性格上的差异会导致矛盾,也会拉近感情。家长要了解的是,这种性格差异是天生的,并没有对错之分,去关注两个孩子的优点,针对孩子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例如,我在调查中发现,有两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心,喜欢画画和看书,但是家长认为他们不爱说话,非要带他们去上什么演讲课、户外体验课。如果家长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三、结束语

  二胎政策的开发对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大孩的影响。如何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在二胎时代的背景下,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从而达到更好地家庭教育效果。

推荐访问:—家校协力“二胎”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协力 心理健康教育 政策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