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论的文献12篇

时间:2022-11-24 18:5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实践论的文献12篇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的学术论文(2)实践论的学术论文篇二  再看《实践论》  摘要:重温毛泽东的《实践论》,我们可以读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共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实践论的文献12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实践论的文献12篇

篇一: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的学术论文(2)实践论的学术论文篇二

  再看《实践论》

  摘要:重温毛泽东的《实践论》,我们可以读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华民族谋独立求解放的一腔热血和孜孜以求,我们可以读到50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面对百废待兴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热切探寻。《实践论》对于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识是先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谈到,“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1]这就告诉我们,认识是从感性开始的,再发展到理性阶段。如果没有第一步的感觉--人的眼、耳、口、鼻等与外界事物的接触,人就不会有色彩、声音、味道、气候等一切的感觉,他会变成一个“白痴”,谈不到有什么感性知觉,更不可能产生思想,运用脑子去思考分析,判断问题了。刚生下来的婴儿,如果把他关闭在一间房子里,不叫他与外界接触,那末他长大了必定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傻子”,“狼孩”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一种很朴素的反映客观存在的活动,只能看到事物的片面的、表面的和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种直观的反映事物,只能说明事物的外壳而不能说明事物的内容及实质。如果依据这些表面的观察就肯定是非,往往会使我们陷于主观、片面的境地而犯错误。而理性认识是认识深化的阶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是简单的一个数量上的发展,而是一个质的变化,是思想运动的更高一级的向前推移。这就需要我们常说的要“开动机器”、“用脑子”、“心里盘算盘算”等等。如果没有这一番思想加工工作、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就无法看透它们的本质同内在联系。这就教导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从感性的认识经过深入的思考,然后跃进到理性认识。

  二、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一论断,概括了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两大基本任务,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根本目的,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功能,为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明了方向。

  所谓改造客观世界,即改造自然和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即提高我们的认识,使我们的认识能符合客观实在。改造客观世界是与改造主观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要胜利地实现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是因为:第一,人们观察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观点、方法不同,因此,往往一个事情,会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甲认为好者,乙认为坏,丙又可能认为它不好不坏;第二,由于每个同志的出身,工作经历,生活环境,所处工作地位不同,有时也常常产生主观片面性,一种人容易犯教条主义、冒险主义,而另一种人又容易犯经验主义或者其他什么倾向;第三,人们的主观世界永远也不可能同客观世界完全吻合一致而不发生矛盾。客观世界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适应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新情况,那就要随时提高自己的认识,改造自己的思想,使它迎头赶上。

  同样,改造主观世界又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改造主观世界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进行,才能收到实际效果。改造主观世界并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或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而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检验认识能力,使人们看出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的差距,从而暴露主观世界的缺点,衡量改造主观世

  界的实际效果。所以说,改造主观世界是通过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进行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必然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客观世界总会展示新的领域、新的方面。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主客观之间的矛盾永远不会完结,错误的产生总是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不断地改造提高,才能更加接近实际,把握实际,改造客观世界。

  三、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这个结论高度概括了《实践论》的基本内容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神实质,批判了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各种唯心主义、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

  认识是由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矛盾构成的。离开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知和行的矛盾,就谈不上认识。认识的运动过程,就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矛盾发展过程。这些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认识又是要揭示真理,而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所形成的科学认识。人们要获得真理性认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统一表现的是具体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相一致只能是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一致;而统一表现的又是历史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僵死的、疑固不变的。所以,实践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着,随着实践的具体过程推移到一个新的阶段,认识也就必须随之而改变,使之和特定历史发展过程的具体实践相一致。只有这样做到统一,才能避免工作失误,少犯错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四、人的全部认识是沿着一条错综复杂的曲线发展的

  毛泽东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

  虽然认识是从实践开始的,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这就告诉我们,要完全的解决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然而,人们认识客观往往受着许许多的限制,如科学水平、技术条件、当时观察问题的角度等,对一个事物也可能一时认识不透彻、不全面。由于有这么些原因,所以并不是人们一接触事物,或稍加分析就可以完全无保留地认识客观的,需要经过三番五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发现原来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存在某些矛盾的地方,即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地方。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成为真理,就是在于它们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被后来的革命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实践中所证实,然后又在实践中被丰富。正如毛泽东所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也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总之,《实践论》是反对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尤其是“左”倾教条主义的丰硕成果,也是制定正确的思想、政治、军事、文化、组织路线的锐利武器。正是在《实践论》和后来《矛盾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夺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需要我们掌握《实践论》的方法,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推动国家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79页。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85页。

篇二: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关于《实践论》的读后感

  摘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关键词:毛泽东

  实践论

  辩证

  世界观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作者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粗略的阅读了一下,知道《实践论》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

  。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不由得使我自然的就想起了我们机械专业在本学期进行的金工实习。那次的实习虽然短暂,可是意义重大,对我们的启发也是很大的。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等到实习开始,我们突然手无足措,不知道该如何动手操作,该按怎样的步骤进行??甚至经常把一些重要的知识抛在脑后,在实习过程中不得不翻课本。通过那次实习,我们知道了平时一定要牢牢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平

  时多参加实践深化了解所学课程内容。我想这就是所谓《实践论》要教给我们这些学生的一个具体指导吧。

  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这个是我们所熟知的,伟人毛泽东就曾提出《实践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它对中国革命巨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其次,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组成了真理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我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所总结出来的干点,也是我所领悟到《实践论》的精华内容。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并不清楚,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经济腾飞的。这使的国家又一次的与快速崛起失之交臂,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本就困难重重,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抓住每一个机遇。

  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实践的认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与实践紧密的联系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亲身实践,对事情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如果对一件事情只停留在表面认识,而不深入探索,那就无法全面准确的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需要注意的是,《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毛泽东《实践论》的发表距今有70年的历史。尽管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典范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在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实践论的方法有效地推动工作。一要应用认知促进实践。就是要善于学习前人的认知理论和运用他人的成功经验来改造客观世界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就是要善于学习一切知识和理论为实践做好认知储备。二要结合实际应用理论。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生搬硬套理论陷入教条主义错误和不相信理论的指导作用只凭经验做事陷入经验主义错误。反对不学习理论不相信理论做事凭经验碰运气。三要总结实践提升认知。就是要在一项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拓展认知的广度和提升认知的高度不断完善认知做到知行统一为下一次的实践奠定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反对一切只实践不总结完善和提升认知的行为。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时期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业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青年一代。培养这样的人才一方面需要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通过社会活动使大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涯都是在学校里面跟老师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书面的社会道理。这从一方面局限了我们学习的范围。目前我们正处于校园和社会相交的阶段心态和社会经历都不成熟。社会也是是一个大学里面

  有很多我们没有学到的东西。所以社会实践学习是我们有必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积累来了解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现今社会人才市场竞争激烈通过实践分清市场的需要提前发现问题找到不足多方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适应社会发展。从自身的实践去了解我们即将要融入的社会是一个很深刻也很有效的方式。。在哪里我们可以打开新的视野开拓另一个知识面努力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做到自强自立。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为我们进去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争取早日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好的生活。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大学生人才占据有一定比重而目前的人才市场机制与竞争规则并不健全使得部分学生对于未来束手无策。从而在一部分人心中产生了对社会不同程度的偏激看法

  由于这些过激的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单靠外在的引导是难以奏效的而社会实践

  把我们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这样自身的经历所积累的印像则更深刻因自身的阅历则可以容易的改变偏激不良的想法积极向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毛主席的《实践论》我懂得了

  我们应该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能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

  参考文献: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篇三: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毛泽东《实践论》中认识论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标志性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认识论思想以及实践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改革事业发展,指导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实践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标签:

  毛泽东;实践论;认识论;现实意义

  《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存在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的思想,这两种错误思想曾一度使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遭受了极大损失。《实践论》正是毛泽东为了批判这两种错误思想而写,深刻阐明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了党内历史上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错误思想,并从正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论观点,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构筑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经验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大理论成果,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而且还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建设实践中继续发挥指导作用。

  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特点和理论品质就是实践性,实践性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当中。在毛泽东所写的《实践论》中,首先对旧唯物论进行了批判,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是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样的旧唯物论完全是一种脱离人的实践去谈认识,没有把握住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将认识与实践二者割裂开来,更重要的是没有认识到二者的关系是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立场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去考察、认识问题,“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2]《毛泽东选集》[3]《毛泽东选集》[4]《毛泽东选集》[5]《毛泽东选集》[6]《毛泽东选集》[7]《毛澤东选集》[8]《毛泽东选集》[9]《毛泽东选集》作者简介:尹佳(1994.02-),女,汉族,云南省腾冲市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6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篇四: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

  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一九三七年七月)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关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尽管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

  马克思往常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

  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紧密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明白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关于自然界方面,关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特别长的历史时期内,大伙儿关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关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关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关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如此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假如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如此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截了当现实性的品格。”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关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⑵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如何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

  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时期,就是感受和印象的时期。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受,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社会实践的接着,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受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因此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差不多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受,不然而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时期。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资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完全的、诚恳的和真实的”如此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假如他们关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话,那末(即那么)他们就够进一步作出如此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时期,在人们关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

  重要的时期,也就是理性认识的时期。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受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因此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掌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辨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往常期,是没有一个人如此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辨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时期的特性,在低级时期,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时期,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时期,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时期。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受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受它。感受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

  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不管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

  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

  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时期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因此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尽管能够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假如要直截了当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是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您要有知识,您就得参加

  变革现实的实践。您要明白梨子的滋味,您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您要明白原子的组成同性质,您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您要明白革命的理论和方法,您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截了当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截了当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截了当经验的东西,假如在古人外人直截了当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因此,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截了当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截了当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不管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截了当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受,否认了这个感受,否认了直截了当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因此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关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关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估计的、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下面再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无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事实上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时期,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

  这时,他们依然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然而到了他们实践的第

  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如此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关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如此。第一时期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时期,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时期才进到理性的认识时期,并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

  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假如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关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时期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时期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战是打得特别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

  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明白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掌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假如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的一句话:没有掌握、为什么没有掌握呢?因为他关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

  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

  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掌握,情愿去做这项工作。假如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就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如何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

  勇气也就能够大大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情况的全体(情况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情况的本质(情况的性质及此一情况和其他情况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如此的人是没有

  不跌交子的。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情况,属于感受的时期。第二步,是综合感受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时期。只有感受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依照如此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

  来、这个地方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差不多说过的,这个地方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假如以为理性认识能够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

  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受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因此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

  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受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

  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受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时期有待于发展到理性时期--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假如以为认识能够停顿在低级的感性时期,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明白感受材料

  当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个地方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考虑作用,将丰富的感受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依照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

  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如此,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假如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明白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尽管各有片面的真理(关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关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关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关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关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假如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明白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关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假如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接着。理论的

  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运动过程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因此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因此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侯,而且在于为尔后(即日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侯。辩证唯物论之因此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不管任何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说到这个地方,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不?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时期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假如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马上预想的思

  想、理论、计划、方案在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

  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关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就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

  目的。然而一般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特别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然而不管如何,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关于在某一发展时期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就是完成了。

  然而关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

  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差不多说到的,而且

  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差不多从某一发展时期向另一发展时期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特别急速的,假如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

  然停止在旧时期。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如此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时期,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以后有现实估计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

  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关于在各个一定发展时期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

  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

  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依照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关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

  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关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差不多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依照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

  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差不多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

  都正在或将要通过如此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时期,然后

  才能进入自觉的时期。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五: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辩证关系

  专业班级:机械类(7)

  学号:2011330300712姓名:沈波

  摘要: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关键词:理论

  实践

  认识

  正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领导革命时,利用空余时间思考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我阅读完后深有触动,作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毛的言论的确颇为深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局势走向以及人民狭隘落后的大众心理。

  在《实践论》中,毛首先指出了社会实践与对外界认识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在马克思主义对外界认识的阐述中,人们在凭主观推断来解决工作问题,但在未进行社会实践的情况下,这种工作方式往往会遇到挫折而导致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甚至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然而,经过社会实践过程后,人们再一次面对相同问题时,解决起来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这是因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获得的一样极为重要的东西——经验。在不断的失败后,摸索出一条更有利更方便更高效的途径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社会实践的精髓所在。不过,我们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并不是社会实践得来的经验就是万能的,更不能随便地采用别人的实践结果,那是拿来主义。同一个实践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同类问题,就像不是所有的帽子都能戴到头上,以前的结论在新的问题中可能并不适用,这种经验主义会使人在明明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中犯错。其实,这又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提倡的辩证地看待事物。

  我是学机械专业的,平常经常会进行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虽然实验原理、实验操

  作流程和实验结论在书本上都有详细的描述,但物理实验本就是深奥的,难以被常人所理解的,科学家们采用各种巧妙的方式将自然界中的奥秘一一解读出来,通过实验报告来向社会展示。但是这些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理解的了的,所以,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人,才被要求做各种经典的实验,踩着前辈们的脚印再一次亲身感觉自然界的奥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探究,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

  毛泽东同志在后面更是讲述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深层次联系。认识层次可分为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认识。在人们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表现是感性的,就像诗人见到鱼和鸟会只会吟叹它们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而在认识的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性,科学家同样看到了鱼和鸟,却会理性的思考,认识到物种的不同导致生物特性的不同,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得出物种的起源过程,从而解释了为什么鱼和鸟之间遥远的距离。毛同样强调了,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我们想要在科学研究中获取成功的话,就必须获取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实验原理的认识,对实验结论的认识,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获取认识的途径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实践论》中写道,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由此可知,老一辈的革命家之所以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是离不开他们长期的实践摸索的,同样的也证明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是多么的异想天开。

  现在,我想说说认识对于实践的重要性,我这里说的认识非是上述所说的认识,而是对于自身的认识。认识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优势,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助力。毛在文中这样提到,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

  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虽然毛这样写是为了推出认识的过程,而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这些同志能首先认识自身,扬长避短,甚至克服自己的短板,他们还会说没有把握吗?如果不能好好的认识自身,在实践中就会想这些同志一样,不能勇敢地去完成任务,实践中没有把握,没有信心,即使最后任务获得了成功,也会使效果大打折扣。

  《实践论》对于认识运动的解释并未止步于理性与感性的认识,毛在其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列宁同志说的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就点明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有多深刻。理论作为认识的重要成分,很多时候,它可以说是认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我们在学习科学研究的人就深有体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任何实验结论都会黯然失色,因为没有人会完全相信它的正确性。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因太具超时代性而未被时人所认同,因为它缺少一种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我谈谈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我在很大程度上认可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论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科学本就是唯物的,一切科学结论都具有可靠性是因为它们立足于真理,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远不止于此。而就实践与认识而言,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同样也指导了现今乃至往后的科学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实践论》毛泽东著

篇六: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矛盾论》的创作背景和理论来源

  一、“两论”的创作背景

  “两论”是毛泽东1937年4月至7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所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局部章节。《实践论》是讲授提纲的第二章第十一节,是7月份讲授的;《矛盾论》那么是第三章的第一节,是8月份讲授的。“两论”在抗大讲完之后,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将整个讲课提纲进行了整理,经毛泽东同意,以《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形式印发。目前保存最早的是1937年9月的油印本。“两论”局部结构内容较为完整,根本上形成独立论文,因而又以单行本形式油印出版,在1949年全国解放前就已经广泛流传。

  “两论”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并非偶然,其产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成立起来的,成立伊始既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在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下表现出来了卓绝的英勇奋斗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既无充分的理论准备,又无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许多根本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且对于革命斗争中敌我友诸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及扑朔迷离的变化势态也缺乏正确的策略和应变能力。特别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出现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沉重的损失。

  为了挽救我党、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及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但是左右倾的错误路线还没有及时地批判,其不良影响还严重存在着。当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国革命又处于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复杂势态中,国内外各种矛盾相继产生,各种政治力量锋利斗争。面对这种情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不能不着手批判过去的错误路线,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教育全党、统一全党的认识,迎接新的革命形势。

  毛泽东首先从政治上和军事上批判左右倾主义的错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原那么问题。如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会议上做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6年12月在红军大学作的讲演——《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等。但是,一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是要以一定的路线为根底,只批判错误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左右倾主义的不良影响,必须要从思想上进行彻底的清算。“两论”便是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批判错误路线的世界观,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教育党员,提高全党的理论认识及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中国革命实际的工作水平。发表“两论”时的题解明确指出“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矛盾论》是“为了同一的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两论”经毛泽东本人亲自修改后重新发表。《实践论》发表在1950年12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收于《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矛盾论》发表在1952年4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收于《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1991年《毛泽东选集》再版时将《矛盾论》收于第一卷末篇。

  同“两论”初创背景一样,“两论”在50年代初重新发表时所作修改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的需要,更深层次的原因主

  要是建国初期形势的需要。其一,它为在建国初期广泛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特别是哲学理论学习运动提供学习文献。其二,它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对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的主观主义倾向,特别是教条主义倾向提供思想武器。其三,它为新中国的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的研究和开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实践论》说明了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的问题。中国历代哲学家都使用知行范畴来讨论认识的问题,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认识论体系。孔子、孟子、朱熹等人先后主张知先行后的唯心论,孔子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孟子提出“人之能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朱熹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行为后”,主张用直观、玄想以致知行理。与此相反,墨子、荀子、王夫之等人主张行先知后的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墨子认为“是与天下之所以察之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荀子认为“知之不假设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王夫之认为“行可以兼知,知不可以兼行”。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批判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唯心主义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家关于知行关系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科学地说明了知和行的关系。正如毛泽东本人所说:“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中国古人也没有讲清楚。老子、庄子没有讲清楚。墨子讲了些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没有讲清楚。张载、李卓吾、王船山、谭嗣同都没有讲清楚。”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特别是知行关系的问题,只有到了《实践论》才讲清楚了。

  《矛盾论》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不管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我国哲学家很早就提出了矛盾范畴,用矛盾范畴来表述客观事物的矛盾关系,并且还试图用矛盾的观点来研究和解决自然、社会和人生关系的问题。《易经》曾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曾提出: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上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王安石、叶适等人还从时间、过程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矛盾的普遍存在性。我国古代哲学家还朴素地提出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道理:“易穷那么变,变那么通,通那么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之势,循那么极,极那么反”,“势极于不可止,必大反而后能有所定”。我国古代哲学家对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也作了一定的论述,“两不立那么一可见,一不可见那么两之用息”,“成而后有通,不有两,那么无一”,“合二而一者,为分一为二所固有”。我国古代哲学家对矛盾普遍存在性、矛盾共性、个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性、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等问题都作了朴素的论述,其中有合理性思想,也有局限性或糟粕思想。毛泽东继承了我国古代哲学关于矛盾普遍存在的合理思想,科学界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继承了我国古代哲学关于矛盾双方主次有别的合理思想,批判了矛盾双方地位固定不变的错误思想,全面地阐释了矛盾特殊性原理;继承了我国古代哲学关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合理思想,摒弃了无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行和对事物开展加以限制的错误思想,阐释了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矛盾精髓问题;继承了我国古代哲学关于矛盾斗争性的合理思想,摒弃了循环论的错误思想,揭示了辩证法的否认之否认规律。

篇七: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读《实践论》有感

  在高中学习思想政治的时候,实践这一节是我最喜欢的。正如毛泽东曾经说的“你若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要亲自尝一尝”,我也始终信奉实践的信条,任何知识,只有在生产或是生活的实践中用的上,才算是“有用”的知识。毛泽东在1937年发表《实践论》的目的就是告诉人们认识必须要和实践相符。向党内同志警示看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统一,更是为了反对和批判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和危害。

  《实践论》的出现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刻的阐述,更是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指导。当然它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实践指导作用。教条主义错误发生在军事和经济实力上称霸全球,可是自19世纪以来,中国就再也没能实现这个天朝梦。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后的今天现实告诉我,我国的主要矛盾依旧是落后生产力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发展速度还是赶不上需要。近代以来,中国历经了太多苦楚,我们的天朝梦仍旧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形而上,于是乎

  “天朝”梦渐渐的变成了一种国人的自嘲与痛楚。天朝梦的破碎正说明了认识一旦与实践脱离,认识必将退出舞台。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6-19段)

  1991年版,物质积累方面,中国用3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路程。但是,随着国家实力的上升与个人信仰的迷失,不禁让国人对今后的中国走向产生了迷茫与困惑。2013年伴随着新一届领导人的上台,中国梦一词迅速蹿红,微博上一条名为#我的中国梦#的话题被几千万人热议,国人开始思考

  “中国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什么是中国人的梦想?”这些深刻的远景问题,中国梦不仅包含了中国再次成为“天朝”的雄心,还包含着国人对人生目标的思考。不得不说中国梦的提出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根据的——中国正面临机遇与挑战。以3D打印技术为标志1991年版,参考文献:

  [1]

  刘敬东、张玲玲.实践论、矛盾论导读[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2[2]

  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肖兴燕.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解读[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篇八: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实践论》全文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⑵。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的话,那末他们就能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⑷,【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为了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认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识的逐渐深化的运动,下面再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⑸。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⑹前后才开始的。

  我们再来看战争。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⑺。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了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

  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

  11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⑻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

  12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⑼,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⑽

  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

  13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某一农产的收获,在变革社会过程中某一罢工的胜利,某一战争的胜利,某一教育计划的实现,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然而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然而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

  14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

  15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⑾。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16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到达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地球上已经有一部分实行了这种改造,这就是苏联。他们还正在促进这种改造过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所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其中包括了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他们的被改造,须要通过强迫的阶段,然后才能进入自觉的阶段。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17

  【经典文献】《实践论》全文

  18

篇九: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读书报告(2400字)

  实践论读书报告(2400字)认识与实践浅析

  ——读《实践论》

  19xx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毛泽东针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内一部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而写的《实践论》,重点揭露和批判那种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1]。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并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实践论》虽以“实践论”为题,但其论述过程却离不开认识,文章以认识和实践的联系贯穿全文,从而更好地解释实践本身。显然,毛泽东的这篇著作试图通过实践在人的认识中产生和发展的作用,让人们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人的认识过程有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是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2]由此可见,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从浅到深、逐步深入的漫长进程。认识从经验开始,通过对感觉

  的表面事物的整合、判断和推理,最终深入到事物的概念和本质阶段。这时,我们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判断外界事物的是非善恶,对外界感觉选择性吸收。而文章中指出,认识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飞跃,是绝对离不开实践的,这也正符合了我国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直接经验即是实践,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离开了实践,就无法到达

  感性认识的阶段。因此,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认识从实践中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如“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所说,我们是何种心性看待事物,总是带着我们自己的主观认识在里面,这种认识,往往易受个人的视角不同而变得片面。然而,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有联系群众的长处,但是不善于思索,不愿用脑筋多想苦想,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要去掉我们党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文章中指出,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

  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实现预想的目的,该实践就算是成功的,而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才算是完成了。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和纠正,直到认识被所有实践都证实后,它就成了真理。

  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事物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和发展。过分顽固会成为

  “右倾”分子;过分超前就会成为“左翼”空谈主义分子。不管是左翼还是右倾,都是分离了现实和理论本身,把认识和实践分离,把主观和客观分离。因此,我们要回到文章的主题,就是要达到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错误思想,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一个无战争经验的人去指导战役,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懂

  得战略和战术,因而才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

  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将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就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如,“‘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秀才虽然知天下事,但因缺乏实践,得到的信息易受人波动而变得片面,而且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也难以评判,毛泽东同志通过简洁精确的例子把要说的问题一语道破,突出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管实践后的后果如何,但唯有亲身实践,才有发展的希望,一味地沉浸在幻想之中,最终只能落到两手空空的下场。

  纵观全文,《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曾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各个学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

  些认识要想使其更加深入脑海,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就需要认真地回顾并领悟其中的思想或原理,再通过实践,去检验这些所谓真理的真实性。在此,思维也会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交替而逐渐开拓,为更好的发展殿下良好的基础。“实践出真知”,大学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前人的理论虽然经历史的检验被

  评判出了对错,但这种理论终究还是属于前人的,唯有亲身实践过,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含义,这时,自身的认识层面也会有所升华,这种收获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参考文献

  [1]卢春雷,毛泽东《实践论》中的“实践”语境分析,科学?经济?社会,20xx年第1期.[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3]杨茜,毛泽东《实践论》的意义探析,200412345第二篇:实践论读书报告3000字

  《实践论》读书报告

  11303041付彬

  毛泽东的著作从来就不是纯理想化理论化的,其理论也一直结合着中国的实际国情。在我国革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19xx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误导了党和军队的革命决策,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就是为了揭示这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危害,纠正当时党和军队的错误指导思想,突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实践的重要意义,而写出《实践论》。这是一本针对中国共产党在工作

  中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方法上的问题而写的指导性论著,目的在于帮助干部战士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提高干部战士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论》开篇就批判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是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而得出的评价。在马克思以前,中国没有实践一说。要么就钻进故纸堆里找“祖制”,凡事“先王遗诏”,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么就“眼见为实”,不接受任何理论指导。这或许就是毛泽东在《实践论》里所说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吧。

  其实,中国人的智慧里并不是没有辩证的哲学,只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挡住了国人的视野,然后大家都在“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中慢慢沉沦。但新文化运动的春风,也让未来共和国的希望在清末的乱像中得以催生。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登陆到了这块沧桑之地。应该感谢那些把马列主义介绍到中国的先行者们,没有他们,也许青年毛泽东,就不能以全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打开救国理想的大门。

  但同时,那些先行者中,也有些人抱着马克思理论的教条不放,不加甄别是否符合国情地、盲目地照搬照抄,使中国革命遭到了很大的挫败。也有些人“始乱终弃”,不能坚持自己当初的理想,背叛了革命。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没有他们曾经的努力,毛泽东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的伟大,不在于他是一个多么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而在于他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融会贯通、运用于中国实际的人。不仅仅在于他有多么会融会贯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更在于他能够以最浅显的语言教会他的同志者,怎么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际。他的这种行动是基于一种责任,或是一种历史使命感的,即中国必须改变~中国不能再任人宰割~中国人要挺直腰杆,站起来。

  《实践论》中说,认识的过程,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于实际,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正确的认识,就得对现实事物充分了解,且感觉深刻而丰富,才能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根据改变了的现实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动方案,以期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得到预想的结果。

  在《实践论》里,毛泽东指出,人类在任何阶段的的实践活动,首先是基于满足人类吃、穿、住、行的基本生存需求的社会生产活动的认识,然后才可能是对其他和社会生产活动相关的其他领域的认识。认识的规律一般是由低级向高级、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必将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不能算是绝对正确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

  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xx年)就说过,“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在整个《实践论》中,毛泽东都没有脱离认识而独写实践。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毛泽东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

  一吃。”只有吃了,你才知道梨子的滋味,这就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唯心论者判断事物是想当然的,是经不住实践检验的。但“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

  毛泽东还说,认识的过程,不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并深入。但是“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在红军长征以前的几年里,左倾冒险主义给革命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在《实践论》最后,毛泽东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

  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辩证唯物主义不是毛泽东的原创,但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中国式辩证唯物主义,却是毛泽东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发展,丰富了马列主义的思想内涵,给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如何运用马列主义的思想武器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正因为这样,毛泽东才成为世界范围内所有无产阶级革命者崇拜的对象。

  《实践论》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不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指路明灯,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各国人民,都将成为这种思想的受惠者。

  中国革命在不断的挫折下走向成功、建国后一段时间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证明毛泽东《实践论》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但是,违背了认识论的基本规律,背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基本原则,我们就难逃厄运。战争年代,我们就要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和平年代就会迟滞我们的进步,也会导致一些不堪回首的个人悲剧。对此,我们必须时刻警醒,牢记教训,否则,我们就还会再走弯路。

  《实践论》中说: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社会实践中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才会知道葡萄不仅有酸的还有甜的,才能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做到知行一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以纸上谈兵的方法开展工作,只能造成挥泪的结局。知行一致,需要实践先行。

篇十: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丁丑年)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

  《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作者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

  1卷。

  观点理论

  该著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该著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

  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

  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作者在文中论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

  他指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文中强调,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作者特别强调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历史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

  文中还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问题,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

  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作品评价

  《实践论》是一部认识论著作,也是一部辩证法著作。其根据有三:①《实践论》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②《实践论》论述和发展了认识领域中的量变质变规律;③《实践论》论证了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

  《矛盾论》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表现在:①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阐明了分析事物矛盾特殊性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③论述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即功能的一致、认识运动公式的一致。

  《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毛泽东《矛盾论》全文!

  全文: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

  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

  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

  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

  在矛盾中的地位。

  苏联哲学界在最近数年中批判了德波林学派的唯心论,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极大的兴趣。德波林的唯心论在中国共产党内发生了极坏的影响,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不能说和这个学派的作风没有关系。因此,我们现在的哲学研究工作,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辨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列宁说:“对于发展

  (进化)所持的两种基本的观点是: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物分

  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著)。列宁说的就是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

  形而上学,亦称玄学。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属于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的地位。在欧洲,资产阶级

  初期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上学的。

  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

  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于是,在资产阶级那里,除了公开的极端露骨的反动的唯心论之外,还出

  现了庸俗的进化论,出来对抗唯物辩证法。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

  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

  学家认为,世界上各种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后来的变化,不过是数量上的扩大或缩小。

  他们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反复地产

  生为同样的事物,而不能变化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在形而上学家看来,资本主义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就是在古代的奴隶社

  会里,甚至在原始社会里,都可以找得出来,而且会要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

  说到社会发展的原因,他们就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去说明。他们简单地从事

  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

  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

  这种思想,在欧洲,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是机械唯物论,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则有庸俗进化论。在中国,则有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曾

  经长期地为腐朽了的封建统治阶级所拥护。近百年来输入了欧洲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则为资产阶级所拥护。、出处:出自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后写的一篇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关于矛盾规律的重要哲学著作,是《实践论》的姊妹篇。同《实践论》一样,原先是毛泽东同志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哲学讲演用的《辨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的一部分。

  1937.8在延安油印发表,书名是《矛盾论统一法则》。解放后,重新发表时,才定名为《矛盾论》,并在内容上作了较大补充、修改和删节。《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继《实践论》后为同一目的而写的阐述唯物辨证法,特别是阐述它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著作。

  如果说《实践论》是以实践为基础,从认识论上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的话,那么《矛盾论》则是以对立统一

  规律为核心,阐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强调矛盾的特殊性。

  从方法论上批判了“左”、“右倾”的错误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说明和发挥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所以,从理论上讲,《矛盾论》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极为系统和深刻的发挥。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中国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辩证法和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在理论上反映,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篇十一: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读书报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毛泽东《实践论》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了《实践论》对于认识论各个问题的阐述以及它对于传统知行观的超越,并以《实践论》为依托为“实事求是,知行统一”寻找理论依据,最后分析了《实践论》对大学生活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

  关键词:

  实践论

  毛泽东

  报告

  正文:1931年至1934年期间,我党和红军在革命中遭受几近灭亡的危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觉察到主观主义思想流毒的继续,将会葬送中国革命的前途。发表于1937年7月的《实践论》即是毛泽东这一时期思想的结晶,也是六十年前毛泽东批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的产物更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和活的灵魂的哲学依据。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对认识论相关的多个问题进行了重新阐述,并且基于对“行”的科学含义及“知”和“行”的辨证关系重新考察,有力地抨击了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且对传统知行观进行了科学总结和理论超越。

  《实践论》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子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

  -1-

  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

  -2-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

  《实践论》这篇文章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两点,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下面就此再举一例,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经济腾飞的。

  而1980年代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呢?因为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邓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些沉疴痼疾,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并为中国经济指明了永恒的发展方向。

  但是,如毛泽东所述,邓小平仍不能预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的一些具体问题,不能预见到在当代日趋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具体争端,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同时,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显得更加迫切。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

  -3-

  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更将“三个代表”写进了党章,从而更好的指导了我们的实践。

  我认为,“三个代表”思想中最本质的内涵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

  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64年)就说过,“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在整个《实践论》中,毛泽东都没有脱离认识而独写实践。

  《实践论》于我不仅仅是一片文章,向我展示了作者思想的火花,对我来说,它更是一座警钟,时刻提醒着我、指导着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学习、善于实践、善于总结,实事求是,知行统一,才有可能取得规律与方法,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成功。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4-

篇十二: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

  提出的背景

  毛泽东

  1937年

  7月在延安写的

  《实践论》则

  “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上对马

  克思主

  义的实践

  观所作

  的最

  系统

  、深入

  的

  阐

  述”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理论

  的新

  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

  基础,科学总结了毛泽东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

  的具体实践的相结合。《实践论》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发展,加强了中国共产党

  的思想教育。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

  战争

  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一切从实

  际出

  发的共产党人就和主观

  主义,特别

  是教条

  主义

  展开

  了长期

  的斗争

  。到

  1937年

  2月,全国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已初步形成。不过,虽然

  中国共产

  党党

  内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进行了批判,但是这一时期并未来

  得及从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清算。而

  《实践论》

  就

  “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

  义,特别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

  的。毛泽东写了

  《实践论》开始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露

  和批判主观主义,阐述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实践论》

  的主要

  内容

  《实践论》

  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能动的革命

  的反

  映论

  的重要著作

  。它在认识论

  上,既反对唯心主义,又批判了机械

  唯物主义的错误

  。贯穿全书的基本

  思想是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统一,这种统一又是以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为基础

  的辩证

  的统一,通过这

  种统

  一不断解决

  主观

  和客观

  的矛盾

  。用毛泽东

  同志

  自己的话来

  说,就叫做

  主观

  和客观

  、认识

  和实践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实践论》以唯物主义为前提,论述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

  系,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的局

  限性,批判

  了教条主义在认识来源

  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

  向。

  《实践论》从我国革命的客观要求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地论述了实

  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系统

  的论述了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是认

  识

  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

  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

  想。(二)《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矛

  盾运动的考

  察,全

  面阐述

  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论证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

  理性认识

  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个

  飞跃。2.《实践论》

  从认识

  和实践

  的矛盾运动过程,论述了实践作为检验

  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的意义。毛泽东指

  出,从

  理性认识到

  实践这一

  飞跃,一

  方面是改造世界

  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的过程,是

  整个认识

  过程的继续。3.《实践论》

  论述了一个正确

  的认识,由于

  主观方

  和客观

  的原因,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指出了认识的无

  限性。(三)《实践论》揭露了

  “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要求做到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

  、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

  识论和辩证

  法,进

  一步从思想

  理论

  上清算

  了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主要

  目的正是

  为了克服党

  内严

  重的主观

  主义,特别是王明的

  “左倾”

  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而写的。

  《实践论》

  的现实意义

  1978年

  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

  的文章,开始

  了中国社会上关于真理标准

  的大讨论。这场讨论

  冲破

  了个

  人崇拜和

  “两个

  凡是

  ”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实践论》’中的实践观在受到了长期

  的教

  条式的理解后,终

  于又以它的本真面

  目回到了人间,又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如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坚持

  《实践论》

  所体现的实

  践精神,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

  、理论和实践

  、知和行

  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

  。特别是现在,党和

  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我

  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要求,提

  出了建设以人

  为本

  的和谐社会。由于它是首次提

  出,没有

  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坚持

  《实践论》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按

  照

  《实践论》

  的要求,才能从建

  设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实践

  中总

  结、检

  验

  、发展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才能在马克思

  主义理论

  的指导

  下更

  好

  地进行当前

  的和谐社会建设

  。因此必须真正在实践

  中坚持

  《实践论》

  中的实践观,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坚持

  《实践

  论》,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

  “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和谐社会建设有

  关情况和工作

  的调查研究,“加

  强对维护社会

  稳定工作

  的调查

  研究,深

  入认识和分

  析公

  共

  安全

  、社

  会

  治安

  等方

  面情

  况

  的

  发展

  变

  化和

  发展

  趋

  势’’。第二,必须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做到利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利用我

  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

  设

  的理论来指导构建

  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坚持

  了

  《实践论》,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更有成效。

  第三,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谐社会是否符合最

  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

  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

  国力,只有在实践中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

  能证

  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真理性。

  第四,坚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探索构建和谐社会

  的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

  的起步阶段,人们想要掌握它发展规律

  的,把

  握其历史变迁的本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坚持在实践中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成了目前工作中的重

  中之重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解决当前

  全球化进程

  中的新

  问题,并

  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

  中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探索出

  建构和谐社会

  的有效途径。《实践论》、《矛盾论》的

  历史地位、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

  一、“两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

  《实践论》和《矛盾论》都是以扫清党内教条主义为主要目标,对中国民主革命经验进行系统的

  哲学总结,对广大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教育。《实践论》的主题是认识与

  实践的统一,《矛盾论》的主题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两个统一”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

  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为反对党内主观主义特

  别是教条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实践论》深刻揭示了“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指出:我

  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

  机会主义;我们也反对“左”倾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

  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实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

  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一句话,“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

  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m鳓《矛盾论》深刻揭示了“左”右倾错

  误的形而上学实质,指出,他们不懂得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拒绝

  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是为人们所不能捉摸

  的纯粹抽象的公式:他们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用一

  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

  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

  坏。因此,“两论”的精神实质是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作充分的

  哲学论证,对否认这种“结合”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作深刻的哲学批判,对如何实现这种“结

  合”在方法论上给予系统总结。它们的问世,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形成,从而为实现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二、“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

  标志。

  《实践论》作为一篇认识论的著作,不是简单复述认识论的一般原理,而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抓住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和教条主义者在认识问题上

  的致命弱点,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集中阐明了认识与实践之具体历

  史统一的科学原理.引导我们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去取得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在中国革命

  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检验我们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是否正确。

  三、“两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要重视学习哲学,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的“两论”作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

  是我们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最初二十年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中国

  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

  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

  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论《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实践论》《矛盾论》(简称“两论”),是中国革命经

  验的哲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

  (一)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认识论基础

  从哲学层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最基本的关

  系问题,一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二是共性和个性的

  关系问题。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科学地回答了第一个问

  题。首先他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

  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实

  践第一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实质上蕴含着马克思主义

  必须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即既然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

  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那么,中国共产党人运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根据实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

  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其实,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也

  源于实践,它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沃土中。

  它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反

  映了实践的呼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共

  产党人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发展真理

  的过程。由此可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要哲学根据。

  《实践论》还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认识

  和实践的关系。从静态角度,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1。“

  从动态角度,毛泽东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

  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

  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

  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

  的程度。”u_i296。297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马克思主义

  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就是认识和实践、理论和实际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

  因此,毛泽东关于认识和实践之辩证关系原理的这些精辟

  论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认识论方面作了哲学论证,提供了哲学根据。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原理,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过程始终都存

  在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然而,每一事物及其过程的

  矛盾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在毛泽东看来,每一

  个事物的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而且包含了矛盾

  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矛盾特殊性

  又受矛盾普遍性制约。他还特别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

  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

  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31913”毛泽东的

  这一重要思想,不但是对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的阐述,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根据。因为,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这是把握矛盾普遍性的体现。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原理而谈“中国化”,势必背离马克思主义而走向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是要了解中国的特性,分析中国

  与别国不同的特点,这是把握矛盾特殊性的体现。毛泽东

  指出,人们认识事物必须注意它们的共同点、共性,“但

  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

  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J”8后来,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更加鲜明地向全党发出注重“中国的特性”的号

  召,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

  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

  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

  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

  问题。”-z芦”这就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化”的根本依据是

  “中国的特性”,亦即矛盾的特殊性。《矛盾论》详尽阐述

  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辩证法基础。我们只有善于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

  性相统一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此,澳大

  利亚学者尼克·奈特正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在毛泽

  东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

  规律同中国社会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只有将马克

  思主义的共性和个性统一起来,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

  个完整的体系,并创造出一种真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又不背离作为历史和社会学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

  原理。”?

  二、清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

  “两论”从哲学高度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

  条主义,清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剖析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

  错误

  毛泽东指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根本对立,它是一种

  用孤立、静止、片面、无矛盾的观点去看世界的宇宙观和

  方法论。主观主义正是这种观点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体

  现。“两论”深刻地批判了主观主义在观察、处理问题上

  的形而上学错误。

  (二)坚持能动反映论.揭示主观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首先,毛泽东认为,主观主义的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

  源,在于认识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向,即在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违背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路线。他

  们或者是将理论、认识看成是脱离了实践的绝对的东西,或者是将经验、感觉夸大为不需要理论的绝对的东西,都

  使理论成为脱离实践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洞抽

  象的公式和教条。正如毛泽东所说:主观主义不管表现为

  教条主义还是经验主义,是“左”倾冒进还是右倾保守,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

  的”。

  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生根开花,无论其内容还是

  形式都必须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色的理

  论形态。“两论”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

  括了中国化的唯物辩证法理论,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获得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因而创新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成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

  学形成的主要标志。

  主要学术探讨

  试论《实践论》对当代知识青年的几点启示

  一、学习《实践论》是当代知识青年对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的再认识

  二、学习《实践论》提高当代知识青年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学习《实践论》为当代知识青年就业、择业

  指明航向

  四、学习《实践论》使当代知识青年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浅谈《实践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意义

  摘

  要

  《实践论》发表距今已有

  77年的历史。77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充分论

  证了《实践论》的正确性。本文以《实践论》中的三个基本观点,来阐明它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

  意义。今天,重温《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不仅对于贯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推荐访问:关于实践论的文献 实践论 文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