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散文的评价18篇

时间:2022-11-24 12:3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对文化散文的评价18篇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散文作文和评语评价散文写得好的评语  散文是对文笔要求最高的文体,中学生散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必然对学生写作的语言产生重要影响。下面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文化散文的评价18篇,供大家参考。

对文化散文的评价18篇

篇一: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散文作文和评语评价散文写得好的评语

  散文是对文笔要求最高的文体,中学生散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必然对学生写作的语言产生重要影响。下面是WTT为您整理的关于散文作文和评语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散文作文和评语一

  一阵微风拂过平静的湖,吹起层层涟漪,荡起的波浪一圈圈的散去,越散越远,夕阳的余辉在湖面上洒下斑斑点点的亮光。我是湖边的一棵小小芦苇,在微风中摇曳着弱小的身段。我没有高大的杨柳挥洒飞絮似的离愁与缠绵,没有雪白的云彩飘荡似的清逸与洒脱,也没有五彩缤纷的鲜花所散发的醉人香味。

  我是一棵小小的芦苇,看润红的太阳羞涩的将脸庞悄悄的藏入地平线,听快乐的黄莺休息时的喃喃私语,感受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不因寂寞而选择逃避,因为我拥有美丽的静湖,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快乐。

  一场细雨潜进安静的树林,洗去沉积已久的尘土,留下一个崭新的世界,雨珠在树叶上,花瓣上轻轻的滑落。我是树下一棵小小的野菊,在细雨中吸吮大地的甘露。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千姿百态;没有玫瑰的娇艳欲滴,沁人心脾。

  我是一棵小小的野菊,看调皮的星星围着月亮眨着眼睛,听涓涓溪流奏起的美妙新曲,享受大自然给予我的一切。

  教师评语:这篇小散文,语言灵动清新,活泼明快,读小文如涓涓细流荡涤人的灵魂。文章用对比烘托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自己身份的渺小,心灵的伟大,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写照,立意深刻。

  散文作文和评语二

  “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今日在家中闲暇无事,便诵读古诗词。当看到徐霞客老先生的这句诗时,脑海中就浮现出昨日去雁荡山春游的情景。

  正值初春时节,逼近清明,春也有了些“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派头。春游途中,一路上都伴随着点淅淅沥沥的小雨。开始我还有点“天公不作美”的惋惜,可后来又认为是这零星小雨给这雁荡山又平添了清幽。

  一到雁荡,我的眼睛就开始一刻不停的观赏着这“只因天上有”的人间奇景。虽有古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以及黄山虽变幻无穷,巍巍屹立,当它们其中任何一者又怎敢与雁荡比飘渺,比心静如水般的沉稳呢?那高耸入云的黑色高山之上,本是呆板无趣的天空,可其中萦绕着却却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白雾,时时漂浮在高山的周围,阴阳结合,刚柔并济,让人飘飘欲仙。

  不说那曲折幽奇的灵峰古洞,深广幽邃的东石梁洞,单是那移步变形的剪刀峰,就足以让人拍手称绝了。远远正面观望剪刀峰,一峰耸立,上分为二,仿佛螃蟹那威风凛凛的蟹钳,又酷似那锋利的剪刀,故得名“剪刀峰”吧。四周绿树素裹,蓝天映衬,白云添娇,怎一个“秀”字了得!只要你稍稍向旁边走一点,就会发现,剪刀峰却像那天宫上的擎天柱,或是迎风招展的锦旗。

  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我对那栩栩如生的玉女峰念念不忘。柔情似水,亭亭玉立,酷似一位端庄纤巧的妙龄少女。静如处子的她静坐在河畔,身边山花丛生,大概是她自然华丽的发簪吧。这给她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平添了一分剥夺的美艳。千百年来,她与对河的大王峰依依相望,含情脉脉。这让玉女峰更加楚楚动人,大王峰更加威风凛凛。铁板嶂横亘其间,好像故意从中作梗。这段佳话,让人更加迷恋上了光洁照人的玉女峰。

  在雁荡,纵使山奇,但是水更灵。我们随着人群,来到了小龙湫。左右高山中只留出一条缝隙,供水生生不息的流淌罢了。骤然间,那水从百米高的崖上倏然跃下,在空中舞出扣人心弦、柔情万丈的景象,几秒钟之后飘飘洒洒地魂归潭间。绿油油,蓝盈盈说不清的颜色,说不清的灵动。

  相比之下,大龙湫这没有那么小心翼翼得了。它躺在群山蜿蜒的大道之中,自古大大方方地从东流向西边。波光粼粼,波光粼粼,细数百年壮阔。如果说小龙湫只是动如脱兔的话,那么大龙湫就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了。

  千仞峦磊三重帘,折溪潺流天安排。清雾缭绕,清秀动人的雁荡山如果我还有幸能到此游玩,那么我一定不辜负我手中的笔,将它记录的更加美丽。

  教师评语:这篇游记性散文运用优美的笔触为读者描写了雁荡山的山奇水灵,结尾直抒胸臆,赞美了雁荡山的美丽。本文的亮点是多种写作技巧娴熟运用,如比喻、拟人、对比、过渡等。

  散文作文和评语三

  天空渐渐暗了下来,黑色的天幕笼罩了大地,月亮被暗云遮挡,显得毫无生气。

  四周黑茫茫的一片,夜不寂静,因为有一些小虫杂乱的叫声,他们是如此热烈、欢快。而我此时,只能对着漆黑的夜晚诉说心中的不快。中考在即,我很迷茫,简直不敢面对现实,成功更是可望不可及的。现在,面对漆黑的夜晚,我问道:”;我该怎么办呢?”;夜没有给我答案。

  夜,我和你并不陌生,你一直与我同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一路都有你的陪伴。而如今,我遭遇了挫折,你会不会为我感到同情呢?起风了,凉爽的感觉真好,它使我感到更加清醒了,我抬头望去,漫天的星星眨着眼睛,虽然光芒微弱但让努力地闪烁,格外美丽。这时,我的耳边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说:”;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坚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要振作起来,不能一蹶不振,成功是属于你的,加油!”;

  是啊,不就是一次小小的失利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鼓起勇气从头再来,前途是光明的。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和磨难,它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瓶颈,我相信,拥有自信,是克服它的必要条。

  顿时,我心中的阴影烟消云散,再看看天上的星星,光芒越发灿烂了。

  我准备回屋,今晚好好休息,明天要振奋起来,努力拼搏,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教师评语:这篇散文抒发了在黑暗的夜里作者由压抑、彷徨到自信、振奋的心情变化过程。也许每个人都彷徨过,彷徨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基调,只要有信心,就有希望文章运用环境渲染,更加强了情感表达。

  散文作文和评语

篇二: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浅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特点

  【摘要】:说到现当代中国文坛,余秋雨是一位始终绕不开的作家。特别是他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散文,更是引领了文坛一股鉴史伤古的散文创作潮流。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霜冷长河》等散文集更是成为近一二十年年来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余秋雨可以说是现当代历史文化散文的开创者和领跑者。本文结合余秋雨散文的具体描写,试通过对其文章的探究以及写作笔法的剖析,浅析其历史文化散文的特点和特色。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余秋雨

  历史文化散文

  特色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余秋雨是中国现代文坛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国文脉》等文集,被公认为全球华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从“历史文化”视角写人状物,余秋雨总能注入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传达对民族文化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文明批判,将人、自然、历史与文化浑然融为一体,具有广博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但其一些历史散文中也不免为了突出情感而故作矫情,给人一种虚假做作之感。下文将从历史的追忆、人文情怀、主体意识和诗意的语言、以及部分片段的做作矫情等几个方面对余秋雨的散文特色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对历史的追忆

  作为历史文化散文,对名胜古迹的凭吊以及对历史的追寻与反思自然是第一位的。余秋雨的散文都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对历史的追寻。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无法也不能为人们所忘却的文化传承,中国的历朝历代都

  有写史的传统,可见历史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独特情感。余秋雨在散文

  作中将历史与文化相融,使其作品散发出强烈的历史厚重感。

  在余秋雨笔下,历史并不是没有生命的,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漫漫长河,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在文化历史中紧密相连。余秋雨写过敦煌,写过都江堰,但写到最后一篇却是《这里真安静》,是一片荒凉的坟墓。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道:“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在《莫高窟》中,他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

  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这是何等的气魄,在余秋雨的笔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前人留下的骨架,而是充满了血肉、永远不会凋零的生命。在《道士塔》中,余秋雨面对面前的断壁残垣,想起了:“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余秋雨重新诉说历史时,想象了一些细节,进而使感情更加浓烈。这是作者对那些卑劣行径的的声讨,对那段屈辱历史的的哀叹,是以史为鉴,敦促现代人不走过去的老路,更好的保护中华民族古老绚烂的文化。

  《一个王朝的背影》等许多文章也是这样,余秋雨重现历史却不拘泥于历史,通过遗迹和历史故事抨击那些曾经肆意践踏我们民族文化的行径与当时国人的愚昧,从而对现代人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历史的根本意义,也是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出发点。

  二、强烈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余秋雨追寻历史过程中发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在他的文章中,关注的不仅仅是历史本身,而是延伸出对人本身的关注,希望借自己的笔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人们做出更利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

  余秋雨从历史的丰富与深邃入手,聚焦于人的灵魂底蕴。他在《霜冷长河》中大谈友情、名誉、善良等问题,指出友情应真诚付出,没有目的,面对名誉当有淡然的心态,善良之心则应广博开阔等,希望读者能够铭记历史但不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和屈辱,为他们构建出面对人生百态时应有的人格与良知。这也是我们所讲的“文学担当”。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便在于文学担当,文学担当就是其作品是对社会、对人民是有益的,能够帮助劝导人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读者自己的某一方面发展,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无疑具备强烈的文学担当的,他对历史的追寻追根到底是为了引导人们去反思自身、引导社会去反思历史。他从沉重的历史中,以及紧迫的现实中试图去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表达作为中华儿女心中的拯救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愿望。

  可能同为文人,更能明白历代文人的心理活动。余秋雨散文中更多关注推崇的是历代文人。在他眼中“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可是这些封建文人大多只能成为权力的附庸,少数不愿趋炎附势的文人只能寄情山水、云游四方、独善其身。所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这也正是文人和社会的无奈。余秋雨通过这些叙说,表达了作为文人的他对前辈的哀叹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他所期望的文学是人民的文学,是对人的灵魂的触碰和指引,而不是少数人操纵的虚假文学。这些体现了他作品中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文学担当。

  三、第一人称以及诗化的语言

  余秋雨的散文中多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好像在讲他自己的故事,但读者都能从“我”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他通过描述“我”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活动,把“我”放在当时的大的时代背景下,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人身临其

  境,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在余秋雨的《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宅,让读者感受到当年晋商的豪迈,进而了解晋商的兴起与衰落,跟随着“我”

  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对历史进去思索和追问。

  所谓诗化语言,即语言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就充满了诗意的语言。他的散文语言表达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他继承了前人的文风,并更加的抒情诗化,有着独特的风味。他的文章是诗与散文的结合,既有诗的柔情,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

  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使“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以小见大,以小“我”见大“我”,从自身出发去探究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全貌。

  四、部分片段的虚构做作

  余秋雨说:“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他的散文无疑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历史传递中华文化。然而,读多了余秋雨散文的人也会发觉,他的散文几乎都是一种模式,《文化苦旅》中《道士塔》、《一个王朝的背影》、《西湖梦》等文本的叙事模式,一般是以历史名胜古迹为文章的出发点,然后讲述与历史景物、自然山川有关的人文景观,又突出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会自然而然地阐述自己的历史观感,对整篇文章进行升华。余秋雨的这种写作模式中,全凭主观感情的拿捏。有时为了突出特别的情感,在还原历史时会参杂一些细节描写,但这些细节与情感大多是作者的主观臆造,给人以虚假之感。余秋雨在有一段关于王道士生活起居的描写:“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作者的这些细节不知从何得来,可能是为了反映那个时代人们的愚昧守旧而故意捏造。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是为了营造一种感伤的气氛、悲剧的色彩,故意构造一些虚假的故事,读多了会给人不真实的阅读体验。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余秋雨的散文中表现的更为突出。余秋雨的散文成功的运用了抒情的语句,但在一些片段上他为了抒情而抒情,给读者无病呻吟的感觉。在《这里真安静》中作者写道:“多少倩笑和呐喊,多少脂粉和鲜血,终于都喑哑了,凝结了,凝结成了一个角落,凝结成一种躲避,躲避着人

  群,躲避着历史,只怀抱这羞愧和罪名,不声不响,不愿让人接近......”余秋雨为了追求文章的华丽,喜欢用排比和比喻句,但用多了就不自然。情由心生,不能过度的追求华丽的词藻,为了抒情而抒情,最后只能是矫情做作。

  【结语】: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余秋雨的评价各人之间也不尽形同。但不可改变的是,余秋雨引发了当代社会的创作历史文化散文的热潮,成为很多人学习模仿的对象。他是一位具有极强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的学者,他的散文是对历史的重现、对文化的的传承,表现出当代文人对历史的追寻以及未来的期望。作为现代散文的领军人物,也将在中国散文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其散文具有很多特点,本文选取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浅薄分析,希望老师能够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余秋雨

  《文化苦旅》

  百度百科

篇三: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美文推荐阅读

  一.孔子的洒脱

  ①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了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②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③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有出息,这里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讽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④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⑤"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惟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大小朋友列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⑥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更妙。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⑦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兴奋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儿不洒脱呢?

  2.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

  鲍鹏山

  孔子生活的时代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里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看他们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孔子是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

  1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的一生都在适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

  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顿时心凉如水。他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于是这篇文章题目也就一闪而现: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

  四面飙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颜渊死了,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天丧予!天丧予!”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于贫困,死后连棺材也没有。孔子为之深深恸哭。“我不为他哭还为谁哭呢?”他越来越老了,世道也越来越混乱了。不久,有消息传来,子路死在卫国了,正中了孔子以前的忧心忡忡的预言:“不得其死”,被人剁为肉酱。子路是众弟子中唯一敢于冲撞他的学生,小他九岁,总是雄纠纠的样子。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子路跟随着他。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他已经多次承受着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了。他的心境更为凄凉了。做生意的端木赐(子贡)来看他,给老师一些周济,他正拄着拐杖在门外看西山的落日,那落日如血的余辉最后一跃染红大地与天空。孤独的孔子问端木赐:“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呢?”接着便低吟了一首绝命歌,那简单的字句和厚重的内涵使人想到宇宙中最简单而又最本质的哲理,人间的生死竟也牵动着宇宙的毁成:“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圣人洒泪而尽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选自《天纵圣贤》,有改动)

  3.

  流在剑上的酒与浸过酒的剑

  蒋新,山东淄博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有作品在《中华散文》《山东文学》《散文百家》《时代文学》发表,作品被《散文海外版》《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多家书刊转载,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

  在中国文化的字典里,有两个字始终充满了活力和魅力,像两颗鲜红的心不停息地跳动着,带着血,流着泪,充满豪气和洒爽,那就是闪灿着无穷魅力的剑与酒。

  酒昂奋着东北的雪,西北的风,饱蘸着南国缠绵的情话和北国炽热胸膛的热血,一代一代地走进杜康那个无边的罈子里历炼,走进去的人是白生生的,再走出来时,已经有了暴跳着力量的青筋,透明温柔的

  酒也变成了手中铮亮耀眼的剑。

  剑将中国厚厚的历史穿了个半透,剩下的那几张纸也飘着寒光耀眼的剑风,哗啦啦的席卷着一撇一捺的人字,从酒里面流出的威武、悲壮、凄凉、寂寞,还有奋争后的孤独都高擎着剑,剑成了永远离不了的衣钵和最亲近的知音。

  酒在剑上流淌,剑在酒里舞动,当剑与酒混合在一起的时候,酒以它的魅力和魔力融化了剑。融化了剑的酒又沿着舞出的剑痕不停歇的咕咕流向不可知的未来,铸在不再改变的历史里。历史的墨迹下面,有剑深深刺下的缕缕痕迹,笔直的弯曲的粗犷的细腻的,诉说着八千里路云和月。酒就在那里定格酿造,演化成了凝固的鲜血。干将莫邪铸剑的炉旁,有淬火的水,更离不开助兴的酒。火焰喷射的炼炉里本身就是酒铸的,风箱一拉,酒就在火炉里狂溅起来。剑先是在炉匠师傅的胸膛里锤打,再到鲜红沸腾的炉膛里烧炼,一次次的锤打烧炼,剑由青铜到钢铁衍化着,一条条火里的赤龙一次次钻进酒里酣游,到后来就有了苏州虎丘山上的试剑石。

  在试剑石附近,有书圣王羲之书写的“剑池”墨迹,浑厚有力的字间依然流淌着独领风骚的光芒。伫立在“剑池”旁,脑际里略过层层叠叠的传说和故事,王羲之跋山涉水寻找干将莫邪之剑,那剑竟沿着山间的溪水流了出来,在白浪翻滚的水里自由的舞动着,接着就溶化成了清凉的水……他于激动之中用溪水做墨,于是就留下了这千古不朽的墨迹。笔不离手的书圣,也是剑不离手的王佑军,《兰亭序》里淌着酒酣的真挚,也透着刚骨铮铮习习灿灿的剑花。

  历史上谁也忘不了鲜血凝聚的《霸王别姬》,悲剧里支撑伟岸之躯的是剑与酒。霸王醉了,真的醉了,醉得如夕阳那样灿烂,硕大的酒坛此时握在扭转乾坤的手上,怀里拥着与江山同等重要的美人,另一支手则提着那柄与女人同等重要的剑,走出了被风鼓动的帐篷,迎着飞扬的黄沙,走进了漫山遍野的楚歌里,面对滔滔不绝的江水,他仰天狂笑,第一次用力地推开了身边的女人,将酒坛里的酒灌进了令人敬畏的躯体,举起了书写历史与辉煌之剑,在狂笑与无奈的呐喊声中,将那柄刺向别人的剑对准了自己,喉咙里喷出的酒已经酿成了悲壮的鲜红。

  鲜红的酒湿透了历史,那柄剑将浸透酒的历史挑了起来,成了历史上永恒的休止符。

  2临淄历史博物馆里有一柄燕昭王用过的剑,剑身已经长满岁月的锈斑,曾经让人不寒而栗的剑光已藏匿在为时间涂抹的绿色剑衣里,但剑身的“王”字依然清清楚楚,带着时代的霸气。据说燕国是在齐国衰败的时候来攻打这个一直欺负自己的国家,长驱直入,直捣齐国的国都临淄。齐国不受其辱,奋力给予还击,燕昭王最后丢盔弃甲仓慌而逃,于是留下了这柄已成国宝的见证之剑。

  临淄博物馆里还有一件稀世珍宝,古代的酒器“牺尊”

  牺尊的来历就不那么清楚了,但“牺尊”里的酒则浸透着历史,弥漫在思维和想像里。

  燕昭王来齐时一定是用酒犒劳过三军的,并且自己连喝三大杯或者三大碗。齐国奋力反击的时候也一定是用酒来代替誓言的。在两军对峙的战场上,战旗猎猎,军鼓雷鸣,剑在有酒的武士们的闪光跳跃,酒在握剑的心里升腾燃烧,剑与酒在一个一个七尺之躯的男儿身上酝酿着升华着,嘶杀声,呐喊声,鼓声,号声,剑与剑的碰撞声,形成了剑与酒最悲壮最灿烂的生动。

  剑饱蘸着浓浓的酒挥写着给后人看的历史。

  武士爱剑爱酒,文人也爱剑爱酒。尤其是那些令历史敬仰的文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是位出将入相、雄才大略之人,醉里的无奈,看剑的豪情,红旗猎猎下的沙场英姿,一股脑儿都端到了我们眼前。剑是他“壮岁旌旗拥万户”的胆,酒是一腔激情的魂,剑与酒为他“赢得生前身后名”,也是他万般无奈时最知己的朋友。“短灯檠,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

  何止惆怅,何止如此惆怅,惆怅下的伤心化作压抑的愤懑。我似见这位英雄徘徊与冷清的房间,那盏伴他度过无数个长夜的灯,火苗已经没有往日的蓬勃,灯影里的长剑也隐藏起往日生辉的锋芒,悄悄地立在冰凉的墙壁上。唯有剑的影子像魂,落在消愁的酒杯里。喝下去吧,将酒与剑一同喝下去吧,与其让铮亮的剑在墙壁上叹息,倒不如让它变成酒在胸膛里翻腾。我明白“且置请缨封万户,意须卖剑酬黄犊”的无奈心境了。

  剑与酒将人升华起来,就成为燃烧不止的熊熊烈焰。我以为,那个一撇一捺的“人”字,左边是出鞘的剑,右边是挥洒的酒,剑与酒的交汇点支撑起不在弯曲的脊梁。这脊梁可以跪天地君亲师,面对侵略和

  屈辱,则义无反顾的冲进枪林弹雨。在非常时期,赢弱的李清照也走下了闺楼,用笔做剑,呼喊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据说宋代的抗金英雄岳飞是一边挥泪一边书写《出师表》的,之后便写出了掷地有声的《满江红》。苍劲的笔锋是剑在飞旋,字里行间跳跃着“怒发冲冠”的民族气节。与他们同一时代的陆游已是古稀之人了,还在“夜醉中作”“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酒的力量和剑的力量在挺直的脊梁里涌动着不息的骨气和浪漫的豪情,没有这一点,谁又来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了,着戎装,提金刀,站在苍穹之下和浩瀚无垠的八荒之间,遥视着极目的远处。苍茫的草原寂静的荒野因为有了他的躯体顿时生动起来。李白把“赐金放还”的屈辱和被小人排挤的愤懑抛撒了一路,扯着喉咙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曲,带着脱俗的酒仙诗风,走上了逶迤的天山。剑与酒的精神在天山上飞舞起来,丈夫的伟岸在雪与情的天山上一笔一笔地描绘着,粗犷细腻奋争和跋涉,构筑着由自己书写的永恒的历史画面。

  酒呀,来吧,剑呀,舞吧,哪个时代和岁月不需要你?正义的酣畅的浅酌的豪饮的……

  酒与剑似乎对大雪纷飞的季节更情有独钟,雪里的剑与雪里的酒更充满着热烈。

  李白这样走过。“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雨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站随金鼓,宵夜抱玉鞍。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陆游这样走过。“黄金刀错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走出了书斋,迎着满天飞舞的大雪,一个人站在寒风凌洌中,眼里放射着拼杀的男儿英气。

  走过的何止他们二位!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文学史被雪与剑与酒压缩成一块方方正正的秦砖和规规矩矩的汉瓦,起垒着历史的大厦,遮挡着挫折风雨。我清楚他们心底的波澜,陆游的“错错错”里有着一生放不下的爱恋,他把他凝聚在错里,你还让他说什么?月下的追思惆怅幻化成了无与伦比的剑与酒的力量,在人生正午时光,一个人走来了,着戎装,提金刀,站在苍穹之下和浩瀚无垠的八荒之间,遥视着极目的远处。苍茫的草原寂静的荒野因为有了他的躯体顿时生动起来。李白把“赐金放还”的屈辱和被小人排挤的愤懑抛撒了一路,扯着喉咙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曲,带着脱俗的酒仙诗风,走上了逶迤的天山。剑与酒的精神在天山上飞舞起来,丈夫的伟岸在雪与情的天山上一笔一笔地描绘着,粗犷细腻奋争和跋涉,构筑着由自己书写的永恒的历史画面。

  酒呀,来吧,剑呀,舞吧,哪个时代和岁月不需要你?正义的酣畅的浅酌的豪饮的……

  浩浩荡荡的中国文学史被雪与剑与酒压缩成一块方方正正的秦砖和规规矩矩的汉瓦,起垒着历史的大厦,遮挡着挫折风雨。我清楚他们心底的波澜,陆游的“错错错”里有着一生放不下的爱恋,他把他凝聚在错里,你还让他说什么?月下的追思惆怅幻化成了无与伦比的剑与酒的力量,在人生正午时光,一个人走来

  34.

  词皇李煜

  郑纯方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在开封西北城墙角外的孙李唐庄建造了一座李煜祠。祠堂虽是一般,不过一个普通的仿宋四合院落,灰瓦木廊的小楼、却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吟诗作歌,听书学唱,那氛围仿佛是千年的轮回。尤其是一些人竟然因为到底该不该建这座李煜祠争得面红耳赤。闻某君言:一个亡国之君,也要来建馆纪念,是何道理?赵匡胤做了开国皇帝,也要再造一座大宋皇宫不成?我欲上前置疑时,却发声不得,戛然梦醒。

  到底该不该建李煜祠,其实见伫见智。好比“9”的两头站着两个孩童,一说是9,一说是6,对与错如何判定?还是说,说李煜其人,说李煜也是见仁见智。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随笔《假如他们不当皇帝》,这个视点蛮有意思,说李煜也应从他如果不是皇帝讲起。历史学家可以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说他是大大小小的皇帝中最窝囊废的一个,也不为怪。别人未必这么看,除了“窝囊”,还有另一个李煜,一个挺光彩、挺出类拔萃的李煜,一个仍然可以居高临下称“皇”称“帝”的李煜。

  一

  看一个历史人物,不必过多的从政治的角度,还可以从文学艺术的角

  度。当皇帝其实是身不由己,勉为其难,做词人却是他一生情难割舍的选择,这一选择从文化的意义上拯救了李煜自己。

  “春花秋月何时了”?他在南京做皇帝时,写过不少风花雪月之类,沉湎于歌舞宴乐。那些词格调本来不高,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艺术平平,远比不上当年李白在长安时的诗作。生活环境使然,他不可能有大气深沉的佳构。后来,一曲离歌别江南,到汴京成了阶下囚,体会到亡国,和失去自由的痛苦,词风变得深沉哀婉,富有了极强的感染力。其艺术成就也蓦然攀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胭脂?目,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等都成了千古名句,被人传诵。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李煜词中,不管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婉约之风一以贯之。前时的宴乐歌舞也好,后期的忍泪悲歌也罢,总是用一种委婉细腻的语调道出,只要加以弦管,唱出来悲情如缕,别是哀婉凄清。这种风格无疑直接影响了宋代的诗词创作。晚时逐步形成的以柳永、周邦彦和李清照为代表的词坛“婉约派”,追溯起来,发轫的先河恰在李煜。他用自己国家和自身命运的大喜大悲的咏唱,用自家的精神和血肉铸就了词句的辉煌。也许,后人对于李煜的艺术成就,只有肃然起敬,真诚传接,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吧。

  二

  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笔墨祭》,儒雅有致地谈论了毛笔文化,自然也少不了说道中国书法。其中就提到了对李煜对书法名家的评价和他自己的书法。古往今来人们在评论书法时总免不了连带着人格的评价,文如其人,书也如其人,正是这两种评价的自然揉和。一个人喜欢什么字体,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人格的选择。这就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萝卜青菜了。李后主理所当然不喜欢颜字,说他只得右军的筋骨但失之粗鲁,颇像“叉手并脚的田舍汉”。

  一个秀气的皇帝,写着秀气的书法,使一个偏安的国家患了钙缺乏症。

  在书法上,李煜同样坚持“婉约”的风格,不欣赏那种厚重与豪放。据说,李煜的书法也极有灵气,功夫深厚,写字时的样子看得出绣花女的姿态,偏执得像个唯美主义者。即使模仿的王羲之碑帖亦可乱真,让后代的研究者颇费神猜,难辨真伪。他的书法里顽强表现的那份天生的秀气,对宋以后的书画也的确称得上是滥殇。南唐时代出现了有名的美术作品《韩载熙夜宴图》,对当时士大夫生活图景是一个艺术的再现,而且具有了史料的价值。作品在艺术上十分的细腻传神,得李煜的偏爱自然在情理之中。李煜在音乐舞蹈方面的成就也是史家都承认的,此不细说;至少在孙李唐庄时他悲吟着“故国不堪回首月朋中”,那支涕泣的竹笛和流泪的琵琶应该是声犹在耳的吧?还不止这些,我读过一本宋宫演义,书中记录有李煜夫人小周后发明过一种“帐中香”,将火香用鹅梨蒸了,置于帐中,沾着人气,便发出一股甜香来。李煜也用茶油花籽制出一种花饼,名为“北苑妆”,那是有香味的化妆品,特受妃嫔宫人的喜爱。还将茶乳片,制作各种香茗,加上92种甜香点心等,他在饮食文化中也有所作为。

  “窝囊废”皇帝在另一曲,可能是饮食、美容文化创意的天才。

  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臻于享乐的李煜终成亡国之君。所以当赵匡胤的千万军马一朝攻克采石把他钓几成摆设的十万水军迅扫而空,他慌了手脚,无心抵抗就乖乖地举手投降了。他流着泪被押上船,一路哭到京城,就囚禁在孙李唐庄。

  于是,一个哭哭啼啼的李煜出现在宋都。

  囚徒生活寂寞凄凉。这时,他几乎失去了一切,惟一没有失去的只剩下诗词了。词最终要了他的性命,词又是他活下去的依据。一个既无硬骨又不会逢迎的李煜,只能与词共舞打发余生了。那些词浸满了血泪,不再是轻吟浅唱,前是凝结了国破家亡的悔恨悲怨。七夕,他写下那首著名的《虞美人》,诚知“不堪回首”还非要回首,他已经不能自已。周后因是他的生日备下酒菜,聊以致贺。李煜让她唱歌,自己以笛伴奏。不想隔墙有耳,报与宋皇,一杯鸩酒把他的终点留在了那个村庄。

  李煜去了润留下了。词艺的辉煌浸着冷凝的血色,让灵魂在此间飞天羽化。

  深秋,我去了一趟李唐庄。时间能改变一切,村庄不是原来的村庄了,低矮古旧的老屋越来越少了,错落的别墅小区让怀旧的视线没有了落点。秋风中我驻足良久,细听落叶空寂的飞鸣。那个哽咽着远去的故事,会给我们怎样的提醒呢?5.笔

  墨

  祭

  余秋雨

  世上一切精神文化都需要一种物态载体。“五四”新文化运动就遇到过一场载体的转换,即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场转换还有一种更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以“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五四”斗士们自己使用的是毛笔,但他们是用毛笔呼唤着钢笔文化。毛笔与钢笔之所以可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它们各自都牵连着一个完整的世界。

  4作为一个完整世界的毛笔文化,现在已经无可挽回地消逝了。

  有位朋友对我说,和古代相比,现在的书法越来越差,当代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古代书法家。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古代书法家的队伍很大,层次很多,就我见闻所及,当代一些书法高手完全有资格与古代的书法家一比高低。但是,一个无法比拟的先决条件是,古代书法是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社会需要为背景的,因而产生得特别自然、随顺、诚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美则美矣,却未免失去了整体上的社会性诚恳。

  由此我想到了古诗的创作。“五四”以降,能把古诗写得足以与古人比肩的大有人在,但不管如何提倡张扬,唐诗宋词的时代已绝对不可能复现。诗人自己可以写得非常得心应手(如柳亚子、郁达夫们),但社会接纳这些诗作却并不那么热情和从容了。久而久之,敏感的诗人也会因寂寞而陷入某种不自然。他们的艺术人格,或许就会因社会的这种选择而悄悄地重新调整。这里遇到的,首先不是技能技巧的问题。

  我非常喜欢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珍藏和悬挂。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实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奇。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便条中泄露无遗。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装点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我相信,后代惟妙惟肖地习摹二王的人,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即在此处。当然,在我看来,谁都很难把写这些便条的随意性学到家。

  在富丽的大观园中筑一个稻香村未免失之矫揉,农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乡村里。时装表演可以引出阵阵惊叹,但最使人舒心畅意的,莫过于街市间无数服饰的整体鲜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灿烂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们之间。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为,整个儿散发着墨香。

  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我听过当代几位大科学家的演讲,他们写在黑板上的汉字实在很不像样,但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尊敬。如果他们在微积分算式边上写出了几行优雅流丽的粉笔行书,反而会使人们惊讶,甚至感到不协调。当代许多著名人物用毛笔写下的各种题词,恕我不敬,从书法角度看也大多功力不济,但不会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鄙弃。这种情景,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里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信号系统和生命信号系统。

  古代文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传说有人磨墨写字,日复一日,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人写毕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最令人惊异的是,隋唐时的书法家智永,写坏的笔头竟积了满满五大簏子,这种簏子每只可容一百多斤的重量,笔头很轻,但五簏子加在一起,也总该有一二百斤吧。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了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他就摘芭蕉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的。这种记载,即便打下几成折扣,仍然是十分惊人的。如果仅仅为了职业化的写字谋生,完全犯不着如此。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样的诗句,展现的是对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人。

  在这么一种整体气氛下,人们也就习惯于从书法来透视各种文化人格。颜真卿书法的厚重庄严,历来让人联想到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同样品格。李后主理所当然地不喜欢颜字,说“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之粗鲁”,“有指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初次读到这位风流皇帝对颜真卿的这一评价时我忍不住笑出

  了声,从他那种“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文化视角看去,说颜字像“叉手并脚田舍汉”是非常贴切的。这是一个人格化的比喻,比喻两端连着两种对峙的人格系统,往返观看煞是有趣。(取材于作者同题散文)

  6.简洁画面的背后并不一定是孤独(柳宗元)

  马利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的天地是这样的:当茫茫大雪过后,千里的深山老林中连一只鸟也没有,万里的大路小路上连一个行人的影子都没有,偌大的冰雪世界之中,惟一的生命气息就是一个老渔翁的存在;那老渔翁披蓑衣、戴斗笠,在一只孤零零小舟上,静静地垂钓。

  很多人都认为那“蓑笠翁”可真够孤独的。然而,我要说的是,画面中的那个蓑笠翁只是在“独”钓,他并不一定是孤独的。就算是鸟也飞了、人也不见、皑皑白雪一大片,就算那个蓑笠翁一条鱼也没有钓到,他依然不一定是孤独的。因为反过来想,难道在一个鸟语花香、行人如织的环境氛围中,那个独钓的人就一定不孤独?毕竟,“独”只是一个数的概念,却不是精神上的概念。

  当然,诗中的蓑笠翁作为诗人柳宗元的自我形象刻画,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我对于历代诗评家关于

  《江雪》的看法却不敢苟同。他们大都认为柳宗元之所以创作这样一首诗,因为柳宗元想借寒江独钓图,表达自己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官至偏远地区,却依然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傲岸性格及人格形象。

  我只能说,在那简洁、寒冷画面的背后存在着的,并不一定只是孤独或不怕孤独。

  柳宗元是大唐贞元初年的进士。他自二十三岁步入官场,便开始与官场中人打交道,再加他祖上也多为朝廷大吏,官场上的争名夺利、黑暗腐败,让柳宗元渐渐萌生了革新政治的愿望。三十一岁那年,柳宗元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加入了当时的王叔文革新派。尽管革新运动震动朝野,并沉重打击了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可仅仅半年后,革新运动就受到执政者的重重打压,不得不宣告失败。革新失败,使得那些反动势力卷土重来。一时间,柳宗元成了朝中“怪民”,接连受到恶毒的诽谤攻击。柳宗元不仅被革去原有的官位,还贬官流放至人烟稀少的永州任司马。这种惨痛的人生

  经历终于让柳宗元认清了当朝帝王将相的真面目,明白了什么才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此时的柳宗元是孤独的。——孤独之所以成为孤独,是因为孤独的承载体与周围的客体世界之间无法沟通联系。——之所以说柳宗元是孤独的,是因为此时的柳宗元作为孤独的承载体,他已经与周围的客体世界、也就是朝庭和官场失去了相互的信任和联系。

  这样的遭遇,这样的孤独,对柳宗元来说是不公平的。不过,当柳宗元到了永州,不甘沉沦的他却发现,在永州那天高皇帝远的僻凉古荒之地,朝庭和官场的险恶势力不仅变弱变小,而且几乎不存在了。相反,柳宗元开始与身边的土地和百姓有了鱼水一样的共同命运。别看柳宗元手中的那一点权力非常小,柳宗元却可以充分利用这仅有的权力为当地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并且,柳宗元也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研究自己关心的历史、哲学、文学命题了。

  所以,身处如此环境,柳宗元可能会感受到交通信息的不便、以及生活的艰苦,可是柳宗元却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孤独。毕竟,交通信息落后、生活艰苦等与孤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

  再后来,待柳宗元改贬柳州刺史,尽管柳州比永州还要偏远落后,百姓的生活也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可是由于刺史的权力比司马要大一些,柳宗元这个“孤舟蓑笠翁”就可以“独钓寒江雪”了。——“寒江雪”就是柳宗元脚下那块贫穷荒凉的热土。——历代诗歌评论家望文生义地将此时的蓑笠翁(柳宗元)理解为镇定自若、不畏严寒、以及傲岸清高是多么荒唐,因为此时蓑笠翁的心中就不可能有寒冷的感觉或概念,蓑笠翁的内心是平静、自在的。

  几年间,柳宗元在柳州地区又是废除奴婢风习,让奴婢恢复人身自由,又是兴办教育,推广医学,又是鼓励当地百姓打井解决饮水问题,又是组织闲散劳力开垦荒地,又是兴办水利,植树造林,可以说,他当初未完的革新运动在柳州得到了最好的实施。这期间,他不仅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爱戴,也写下了不朽的传世诗文。

  待到元和十四年,柳宗元因为大唐实行大赦,可以回京了。然而,没等诏书到达柳州地面,柳宗元已在柳州合上了自己的眼睛。是年,柳宗元四二七岁。我想,柳宗元的结局之所以这样,也许是苍天有意为之,也许是柳宗元害怕再回到那个让他“孤独”的京城或朝庭。柳宗元只有留在柳州那块土地上,才永远不会孤独。

  柳宗元,需要继续“独钓寒江雪”。

篇四: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浅谈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

  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

  要:

  本文从探讨余秋雨先生生平出发,详细阐述了余秋雨先生到目前为止经典的著作和写作历程。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特点和艺术特色。最后,结合多年工作研究经验,笔者做了启示性论述。

  关键词:余秋雨;生平;散文特色;启示

  一、余秋雨先生生平分析

  著名的作家余秋雨出身学者,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游历经验,他的足迹遍布华夏的大地,并且还走遍了欧亚的大陆。他写的散文主要依托于游记,有叙事有写景,并且把文化与历史渗透其中,将现代与传统进行了整合,不但蕴涵了丰富的情感,而且还充满理性,借助于山水风物对民族的文化进行探求,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地表现出来。余秋雨运用华丽的语言、优美的风光、非常生动的故事

  以及充满风趣的议论把厚重的历史包装了起来,成为销售量最大的文化食品,受到文学

  界的一致好评,并且深受人们喜爱。余秋雨的每一首散文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其中都有很多创新的路子,给当代散文的创作作品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余秋雨的散文特色的具体分析

  第一,我们国家的历史主题都非常鲜明,余秋雨的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题鲜明,无论是我们国家的历史,还是文化的追溯,主题都非常的鲜明,他的散文创造性非常强,并且把历史与文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对文化那些沉重的反思与文化古迹的沧桑以及山水的艺术融合起来,例如余秋雨开始在甘肃就创作出文

  化苦旅-莫高窟、文化苦旅-道士塔、文化苦旅-阳前雪,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余秋雨对文化、历史、人物以及山水的反思,以及所表达的文化感受,包括他对我们国家传统历史以及文化的一些思考。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不但是鲜的,而且也是活的,并且深深的扎根在人们的心里。

  第二,文化的内涵非常的深刻,通过余秋雨的众多的散文,可以看出他思考了几大文明,虽然没有超出众多的哲人的思考,但是,他用自己的笔传达着自己的思考,文明是怎样衰落的,文明是否能够重新更生,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文明,我们中华文明是怎样对别的文明进行参考的等等,余秋雨接触的人格、文化、民族、历史以及文明等主题,在现代的社会里都是需要重新建设、重新神视的,余秋雨在这样重建与审视中运用散文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期待建立的文化人格更加健全。

  第三,“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这是散文创作所极力追求的,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从“形散”一面说,余秋雨的散文想象丰富、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神聚”一面说,他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在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中。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同时又在大的背景里把主题收束在历史范围内。第四,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余秋雨的叙述风格具有一种诗意,通过对议论、描写以及抒情等各种表达的方式的综合运用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还运用了戏剧笔法、小说

  笔法以及故事的传奇等手法,这些写作的手法对于主题的烘托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他的散文不但好读,而且又非常的耐读。例如在《文化苦旅·三峡》中,用的是全景描绘法,从白帝城开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一道来,重笔渲染神女峰,轻轻带过王昭君家乡和屈原故里,让读者对三峡有个全景的感观。

  三、笔者多年来研究余秋雨散文的启示

  余秋雨创作的每一篇散文都非常受大家的欢迎,销量迅速上涨,并且引来了很多的评论,在文坛中形成一种在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特点的现象,他的散文为何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又为何会招来很多的非议,从文字的角度来看,进行正面与反面的经验分享,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来看一下他的散文到底是哪里与众不同,因为有很多人都喜欢文学,尤其是青年的学子们,要想这个谜团得到解决,就要逐层的深入,那么先来看首层就是关于他的内容与选材,一部能够

  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选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一部陌生的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关注,第一步就是要看他的内容。余秋雨的散文,表面上看上去都是山水游记,出发点是作者亲自经历的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例如西湖梦就是通过西湖来对对象进行感叹,我们先不说他的感想怎样,仅仅山水这一方面就能吸引很多读者的目光,大家可以想想,世界这么大,人生又是这么短暂,世界上那么多的名胜古迹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亲临游览的,所以,虽然我们不能前往,但是心可以向往,通过阅读名人的游记就可以使这样的遗憾得到弥补,并且,这是一条很好的捷径。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总结出,余秋雨的文学散文,已经不再是单纯一种的文学,它已经走向了文化的领域。他的散文在当代的散文领域中不断得到拓宽,在审美形态方面得到不断的创造,在散文的河流中改变了它流动的方向,他的散文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深刻的思考着人文的精神,寻找着意味中的世界,考察并构建起民族文化的人才,追求着现实的文学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化,他的作品在不断地创新,他的情感与智慧在不断地与文学作品融合在一起,才成就了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散文。另外,他的许多散文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影响着当代人文的精神,他是历史与人民群众间的一座桥梁,把历史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他的作品可以把我国深沉的历史文化推向民间,并且推向全社会。

篇五: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余秋雨散文评价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它们予以谛视与观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苦旅”。(吴周文《90年代:中国散文现在时》)

  2.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最终由文化而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就这样,余秋雨的散文终于摆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篱,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中走出来,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散文中鲜明的主体意识固然来自作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如果只靠这些,也只能写出掉书袋式的怀古悼亡之作,决不会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因此,真正纯净的主体意识,需要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的定力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贤的话说,就是要摆脱“小人儒”而达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秋雨的散文对俗常生活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已无所关注,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

  进行着极其深切的眷顾,其中的欢愉、忧思、欣慰、苦恼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契合,与当前处境中的高尚与卑微、深刻与虚浮息息相关,由此而构成了散文的多维结构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以其丰富、高大和纯净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

  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张昭君等《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社会科学探索》)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像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

  《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沧桑?一座破旧斑驳的牌坊,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沧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

  5.《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道士塔》写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一个早晨“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开始他的粉刷”。我们甚至完全可以在这里读出黑色幽默,因为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传的敦煌壁画!──这种生动又时时转换感情内涵的描述,充满在全部的余氏散文中,且经常是写得更精彩。

  (偌大的中国句)如此忧愤之语,道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爱以及对文化命运的无奈,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道士塔》正好印证了鲁迅的一段话:“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篇六: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美文推荐阅读

  一.孔子的洒脱

  ①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了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②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③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有出息,这里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讽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④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⑤"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惟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大小朋友列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⑥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更妙。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⑦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兴奋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儿不洒脱呢?

  2.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

  鲍鹏山

  孔子生活的时代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里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看他们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孔子是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

  1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的一生都在适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

  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顿时心凉如水。他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于是这篇文章题目也就一闪而现: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

  四面飙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颜渊死了,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天丧予!天丧予!”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于贫困,死后连棺材也没有。孔子为之深深恸哭。“我不为他哭还为谁哭呢?”他越来越老了,世道也越来越混乱了。不久,有消息传来,子路死在卫国了,正中了孔子以前的忧心忡忡的预言:“不得其死”,被人剁为肉酱。子路是众弟子中唯一敢于冲撞他的学生,小他九岁,总是雄纠纠的样子。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子路跟随着他。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他已经多次承受着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了。他的心境更为凄凉了。做生意的端木赐(子贡)来看他,给老师一些周济,他正拄着拐杖在门外看西山的落日,那落日如血的余辉最后一跃染红大地与天空。孤独的孔子问端木赐:“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呢?”接着便低吟了一首绝命歌,那简单的字句和厚重的内涵使人想到宇宙中最简单而又最本质的哲理,人间的生死竟也牵动着宇宙的毁成:“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圣人洒泪而尽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选自《天纵圣贤》,有改动)

  3.

  流在剑上的酒与浸过酒的剑

  蒋新,山东淄博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有作品在《中华散文》《山东文学》《散文百家》《时代文学》发表,作品被《散文海外版》《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多家书刊转载,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

  在中国文化的字典里,有两个字始终充满了活力和魅力,像两颗鲜红的心不停息地跳动着,带着血,流着泪,充满豪气和洒爽,那就是闪灿着无穷魅力的剑与酒。

  酒昂奋着东北的雪,西北的风,饱蘸着南国缠绵的情话和北国炽热胸膛的热血,一代一代地走进杜康那个无边的罈子里历炼,走进去的人是白生生的,再走出来时,已经有了暴跳着力量的青筋,透明温柔的

  酒也变成了手中铮亮耀眼的剑。

  剑将中国厚厚的历史穿了个半透,剩下的那几张纸也飘着寒光耀眼的剑风,哗啦啦的席卷着一撇一捺的人字,从酒里面流出的威武、悲壮、凄凉、寂寞,还有奋争后的孤独都高擎着剑,剑成了永远离不了的衣钵和最亲近的知音。

  酒在剑上流淌,剑在酒里舞动,当剑与酒混合在一起的时候,酒以它的魅力和魔力融化了剑。融化了剑的酒又沿着舞出的剑痕不停歇的咕咕流向不可知的未来,铸在不再改变的历史里。历史的墨迹下面,有剑深深刺下的缕缕痕迹,笔直的弯曲的粗犷的细腻的,诉说着八千里路云和月。酒就在那里定格酿造,演化成了凝固的鲜血。干将莫邪铸剑的炉旁,有淬火的水,更离不开助兴的酒。火焰喷射的炼炉里本身就是酒铸的,风箱一拉,酒就在火炉里狂溅起来。剑先是在炉匠师傅的胸膛里锤打,再到鲜红沸腾的炉膛里烧炼,一次次的锤打烧炼,剑由青铜到钢铁衍化着,一条条火里的赤龙一次次钻进酒里酣游,到后来就有了苏州虎丘山上的试剑石。

  在试剑石附近,有书圣王羲之书写的“剑池”墨迹,浑厚有力的字间依然流淌着独领风骚的光芒。伫立在“剑池”旁,脑际里略过层层叠叠的传说和故事,王羲之跋山涉水寻找干将莫邪之剑,那剑竟沿着山间的溪水流了出来,在白浪翻滚的水里自由的舞动着,接着就溶化成了清凉的水……他于激动之中用溪水做墨,于是就留下了这千古不朽的墨迹。笔不离手的书圣,也是剑不离手的王佑军,《兰亭序》里淌着酒酣的真挚,也透着刚骨铮铮习习灿灿的剑花。

  历史上谁也忘不了鲜血凝聚的《霸王别姬》,悲剧里支撑伟岸之躯的是剑与酒。霸王醉了,真的醉了,醉得如夕阳那样灿烂,硕大的酒坛此时握在扭转乾坤的手上,怀里拥着与江山同等重要的美人,另一支手则提着那柄与女人同等重要的剑,走出了被风鼓动的帐篷,迎着飞扬的黄沙,走进了漫山遍野的楚歌里,面对滔滔不绝的江水,他仰天狂笑,第一次用力地推开了身边的女人,将酒坛里的酒灌进了令人敬畏的躯体,举起了书写历史与辉煌之剑,在狂笑与无奈的呐喊声中,将那柄刺向别人的剑对准了自己,喉咙里喷出的酒已经酿成了悲壮的鲜红。

  鲜红的酒湿透了历史,那柄剑将浸透酒的历史挑了起来,成了历史上永恒的休止符。

  2临淄历史博物馆里有一柄燕昭王用过的剑,剑身已经长满岁月的锈斑,曾经让人不寒而栗的剑光已藏匿在为时间涂抹的绿色剑衣里,但剑身的“王”字依然清清楚楚,带着时代的霸气。据说燕国是在齐国衰败的时候来攻打这个一直欺负自己的国家,长驱直入,直捣齐国的国都临淄。齐国不受其辱,奋力给予还击,燕昭王最后丢盔弃甲仓慌而逃,于是留下了这柄已成国宝的见证之剑。

  临淄博物馆里还有一件稀世珍宝,古代的酒器“牺尊”

  牺尊的来历就不那么清楚了,但“牺尊”里的酒则浸透着历史,弥漫在思维和想像里。

  燕昭王来齐时一定是用酒犒劳过三军的,并且自己连喝三大杯或者三大碗。齐国奋力反击的时候也一定是用酒来代替誓言的。在两军对峙的战场上,战旗猎猎,军鼓雷鸣,剑在有酒的武士们的闪光跳跃,酒在握剑的心里升腾燃烧,剑与酒在一个一个七尺之躯的男儿身上酝酿着升华着,嘶杀声,呐喊声,鼓声,号声,剑与剑的碰撞声,形成了剑与酒最悲壮最灿烂的生动。

  剑饱蘸着浓浓的酒挥写着给后人看的历史。

  武士爱剑爱酒,文人也爱剑爱酒。尤其是那些令历史敬仰的文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是位出将入相、雄才大略之人,醉里的无奈,看剑的豪情,红旗猎猎下的沙场英姿,一股脑儿都端到了我们眼前。剑是他“壮岁旌旗拥万户”的胆,酒是一腔激情的魂,剑与酒为他“赢得生前身后名”,也是他万般无奈时最知己的朋友。“短灯檠,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

  何止惆怅,何止如此惆怅,惆怅下的伤心化作压抑的愤懑。我似见这位英雄徘徊与冷清的房间,那盏伴他度过无数个长夜的灯,火苗已经没有往日的蓬勃,灯影里的长剑也隐藏起往日生辉的锋芒,悄悄地立在冰凉的墙壁上。唯有剑的影子像魂,落在消愁的酒杯里。喝下去吧,将酒与剑一同喝下去吧,与其让铮亮的剑在墙壁上叹息,倒不如让它变成酒在胸膛里翻腾。我明白“且置请缨封万户,意须卖剑酬黄犊”的无奈心境了。

  剑与酒将人升华起来,就成为燃烧不止的熊熊烈焰。我以为,那个一撇一捺的“人”字,左边是出鞘的剑,右边是挥洒的酒,剑与酒的交汇点支撑起不在弯曲的脊梁。这脊梁可以跪天地君亲师,面对侵略和

  屈辱,则义无反顾的冲进枪林弹雨。在非常时期,赢弱的李清照也走下了闺楼,用笔做剑,呼喊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据说宋代的抗金英雄岳飞是一边挥泪一边书写《出师表》的,之后便写出了掷地有声的《满江红》。苍劲的笔锋是剑在飞旋,字里行间跳跃着“怒发冲冠”的民族气节。与他们同一时代的陆游已是古稀之人了,还在“夜醉中作”“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酒的力量和剑的力量在挺直的脊梁里涌动着不息的骨气和浪漫的豪情,没有这一点,谁又来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了,着戎装,提金刀,站在苍穹之下和浩瀚无垠的八荒之间,遥视着极目的远处。苍茫的草原寂静的荒野因为有了他的躯体顿时生动起来。李白把“赐金放还”的屈辱和被小人排挤的愤懑抛撒了一路,扯着喉咙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曲,带着脱俗的酒仙诗风,走上了逶迤的天山。剑与酒的精神在天山上飞舞起来,丈夫的伟岸在雪与情的天山上一笔一笔地描绘着,粗犷细腻奋争和跋涉,构筑着由自己书写的永恒的历史画面。

  酒呀,来吧,剑呀,舞吧,哪个时代和岁月不需要你?正义的酣畅的浅酌的豪饮的……

  酒与剑似乎对大雪纷飞的季节更情有独钟,雪里的剑与雪里的酒更充满着热烈。

  李白这样走过。“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雨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站随金鼓,宵夜抱玉鞍。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陆游这样走过。“黄金刀错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走出了书斋,迎着满天飞舞的大雪,一个人站在寒风凌洌中,眼里放射着拼杀的男儿英气。

  走过的何止他们二位!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文学史被雪与剑与酒压缩成一块方方正正的秦砖和规规矩矩的汉瓦,起垒着历史的大厦,遮挡着挫折风雨。我清楚他们心底的波澜,陆游的“错错错”里有着一生放不下的爱恋,他把他凝聚在错里,你还让他说什么?月下的追思惆怅幻化成了无与伦比的剑与酒的力量,在人生正午时光,一个人走来了,着戎装,提金刀,站在苍穹之下和浩瀚无垠的八荒之间,遥视着极目的远处。苍茫的草原寂静的荒野因为有了他的躯体顿时生动起来。李白把“赐金放还”的屈辱和被小人排挤的愤懑抛撒了一路,扯着喉咙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曲,带着脱俗的酒仙诗风,走上了逶迤的天山。剑与酒的精神在天山上飞舞起来,丈夫的伟岸在雪与情的天山上一笔一笔地描绘着,粗犷细腻奋争和跋涉,构筑着由自己书写的永恒的历史画面。

  酒呀,来吧,剑呀,舞吧,哪个时代和岁月不需要你?正义的酣畅的浅酌的豪饮的……

  浩浩荡荡的中国文学史被雪与剑与酒压缩成一块方方正正的秦砖和规规矩矩的汉瓦,起垒着历史的大厦,遮挡着挫折风雨。我清楚他们心底的波澜,陆游的“错错错”里有着一生放不下的爱恋,他把他凝聚在错里,你还让他说什么?月下的追思惆怅幻化成了无与伦比的剑与酒的力量,在人生正午时光,一个人走来

  34.

  词皇李煜

  郑纯方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在开封西北城墙角外的孙李唐庄建造了一座李煜祠。祠堂虽是一般,不过一个普通的仿宋四合院落,灰瓦木廊的小楼、却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吟诗作歌,听书学唱,那氛围仿佛是千年的轮回。尤其是一些人竟然因为到底该不该建这座李煜祠争得面红耳赤。闻某君言:一个亡国之君,也要来建馆纪念,是何道理?赵匡胤做了开国皇帝,也要再造一座大宋皇宫不成?我欲上前置疑时,却发声不得,戛然梦醒。

  到底该不该建李煜祠,其实见伫见智。好比“9”的两头站着两个孩童,一说是9,一说是6,对与错如何判定?还是说,说李煜其人,说李煜也是见仁见智。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随笔《假如他们不当皇帝》,这个视点蛮有意思,说李煜也应从他如果不是皇帝讲起。历史学家可以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说他是大大小小的皇帝中最窝囊废的一个,也不为怪。别人未必这么看,除了“窝囊”,还有另一个李煜,一个挺光彩、挺出类拔萃的李煜,一个仍然可以居高临下称“皇”称“帝”的李煜。

  一

  看一个历史人物,不必过多的从政治的角度,还可以从文学艺术的角

  度。当皇帝其实是身不由己,勉为其难,做词人却是他一生情难割舍的选择,这一选择从文化的意义上拯救了李煜自己。

  “春花秋月何时了”?他在南京做皇帝时,写过不少风花雪月之类,沉湎于歌舞宴乐。那些词格调本来不高,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艺术平平,远比不上当年李白在长安时的诗作。生活环境使然,他不可能有大气深沉的佳构。后来,一曲离歌别江南,到汴京成了阶下囚,体会到亡国,和失去自由的痛苦,词风变得深沉哀婉,富有了极强的感染力。其艺术成就也蓦然攀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胭脂?目,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等都成了千古名句,被人传诵。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李煜词中,不管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婉约之风一以贯之。前时的宴乐歌舞也好,后期的忍泪悲歌也罢,总是用一种委婉细腻的语调道出,只要加以弦管,唱出来悲情如缕,别是哀婉凄清。这种风格无疑直接影响了宋代的诗词创作。晚时逐步形成的以柳永、周邦彦和李清照为代表的词坛“婉约派”,追溯起来,发轫的先河恰在李煜。他用自己国家和自身命运的大喜大悲的咏唱,用自家的精神和血肉铸就了词句的辉煌。也许,后人对于李煜的艺术成就,只有肃然起敬,真诚传接,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吧。

  二

  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笔墨祭》,儒雅有致地谈论了毛笔文化,自然也少不了说道中国书法。其中就提到了对李煜对书法名家的评价和他自己的书法。古往今来人们在评论书法时总免不了连带着人格的评价,文如其人,书也如其人,正是这两种评价的自然揉和。一个人喜欢什么字体,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人格的选择。这就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萝卜青菜了。李后主理所当然不喜欢颜字,说他只得右军的筋骨但失之粗鲁,颇像“叉手并脚的田舍汉”。

  一个秀气的皇帝,写着秀气的书法,使一个偏安的国家患了钙缺乏症。

  在书法上,李煜同样坚持“婉约”的风格,不欣赏那种厚重与豪放。据说,李煜的书法也极有灵气,功夫深厚,写字时的样子看得出绣花女的姿态,偏执得像个唯美主义者。即使模仿的王羲之碑帖亦可乱真,让后代的研究者颇费神猜,难辨真伪。他的书法里顽强表现的那份天生的秀气,对宋以后的书画也的确称得上是滥殇。南唐时代出现了有名的美术作品《韩载熙夜宴图》,对当时士大夫生活图景是一个艺术的再现,而且具有了史料的价值。作品在艺术上十分的细腻传神,得李煜的偏爱自然在情理之中。李煜在音乐舞蹈方面的成就也是史家都承认的,此不细说;至少在孙李唐庄时他悲吟着“故国不堪回首月朋中”,那支涕泣的竹笛和流泪的琵琶应该是声犹在耳的吧?还不止这些,我读过一本宋宫演义,书中记录有李煜夫人小周后发明过一种“帐中香”,将火香用鹅梨蒸了,置于帐中,沾着人气,便发出一股甜香来。李煜也用茶油花籽制出一种花饼,名为“北苑妆”,那是有香味的化妆品,特受妃嫔宫人的喜爱。还将茶乳片,制作各种香茗,加上92种甜香点心等,他在饮食文化中也有所作为。

  “窝囊废”皇帝在另一曲,可能是饮食、美容文化创意的天才。

  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臻于享乐的李煜终成亡国之君。所以当赵匡胤的千万军马一朝攻克采石把他钓几成摆设的十万水军迅扫而空,他慌了手脚,无心抵抗就乖乖地举手投降了。他流着泪被押上船,一路哭到京城,就囚禁在孙李唐庄。

  于是,一个哭哭啼啼的李煜出现在宋都。

  囚徒生活寂寞凄凉。这时,他几乎失去了一切,惟一没有失去的只剩下诗词了。词最终要了他的性命,词又是他活下去的依据。一个既无硬骨又不会逢迎的李煜,只能与词共舞打发余生了。那些词浸满了血泪,不再是轻吟浅唱,前是凝结了国破家亡的悔恨悲怨。七夕,他写下那首著名的《虞美人》,诚知“不堪回首”还非要回首,他已经不能自已。周后因是他的生日备下酒菜,聊以致贺。李煜让她唱歌,自己以笛伴奏。不想隔墙有耳,报与宋皇,一杯鸩酒把他的终点留在了那个村庄。

  李煜去了润留下了。词艺的辉煌浸着冷凝的血色,让灵魂在此间飞天羽化。

  深秋,我去了一趟李唐庄。时间能改变一切,村庄不是原来的村庄了,低矮古旧的老屋越来越少了,错落的别墅小区让怀旧的视线没有了落点。秋风中我驻足良久,细听落叶空寂的飞鸣。那个哽咽着远去的故事,会给我们怎样的提醒呢?5.笔

  墨

  祭

  余秋雨

  世上一切精神文化都需要一种物态载体。“五四”新文化运动就遇到过一场载体的转换,即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场转换还有一种更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以“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五四”斗士们自己使用的是毛笔,但他们是用毛笔呼唤着钢笔文化。毛笔与钢笔之所以可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它们各自都牵连着一个完整的世界。

  4作为一个完整世界的毛笔文化,现在已经无可挽回地消逝了。

  有位朋友对我说,和古代相比,现在的书法越来越差,当代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古代书法家。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古代书法家的队伍很大,层次很多,就我见闻所及,当代一些书法高手完全有资格与古代的书法家一比高低。但是,一个无法比拟的先决条件是,古代书法是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社会需要为背景的,因而产生得特别自然、随顺、诚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美则美矣,却未免失去了整体上的社会性诚恳。

  由此我想到了古诗的创作。“五四”以降,能把古诗写得足以与古人比肩的大有人在,但不管如何提倡张扬,唐诗宋词的时代已绝对不可能复现。诗人自己可以写得非常得心应手(如柳亚子、郁达夫们),但社会接纳这些诗作却并不那么热情和从容了。久而久之,敏感的诗人也会因寂寞而陷入某种不自然。他们的艺术人格,或许就会因社会的这种选择而悄悄地重新调整。这里遇到的,首先不是技能技巧的问题。

  我非常喜欢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珍藏和悬挂。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实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奇。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便条中泄露无遗。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装点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我相信,后代惟妙惟肖地习摹二王的人,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即在此处。当然,在我看来,谁都很难把写这些便条的随意性学到家。

  在富丽的大观园中筑一个稻香村未免失之矫揉,农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乡村里。时装表演可以引出阵阵惊叹,但最使人舒心畅意的,莫过于街市间无数服饰的整体鲜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灿烂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们之间。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为,整个儿散发着墨香。

  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我听过当代几位大科学家的演讲,他们写在黑板上的汉字实在很不像样,但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尊敬。如果他们在微积分算式边上写出了几行优雅流丽的粉笔行书,反而会使人们惊讶,甚至感到不协调。当代许多著名人物用毛笔写下的各种题词,恕我不敬,从书法角度看也大多功力不济,但不会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鄙弃。这种情景,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里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信号系统和生命信号系统。

  古代文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传说有人磨墨写字,日复一日,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人写毕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最令人惊异的是,隋唐时的书法家智永,写坏的笔头竟积了满满五大簏子,这种簏子每只可容一百多斤的重量,笔头很轻,但五簏子加在一起,也总该有一二百斤吧。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了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他就摘芭蕉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的。这种记载,即便打下几成折扣,仍然是十分惊人的。如果仅仅为了职业化的写字谋生,完全犯不着如此。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样的诗句,展现的是对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人。

  在这么一种整体气氛下,人们也就习惯于从书法来透视各种文化人格。颜真卿书法的厚重庄严,历来让人联想到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同样品格。李后主理所当然地不喜欢颜字,说“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之粗鲁”,“有指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初次读到这位风流皇帝对颜真卿的这一评价时我忍不住笑出

  了声,从他那种“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文化视角看去,说颜字像“叉手并脚田舍汉”是非常贴切的。这是一个人格化的比喻,比喻两端连着两种对峙的人格系统,往返观看煞是有趣。(取材于作者同题散文)

  6.简洁画面的背后并不一定是孤独(柳宗元)

  马利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的天地是这样的:当茫茫大雪过后,千里的深山老林中连一只鸟也没有,万里的大路小路上连一个行人的影子都没有,偌大的冰雪世界之中,惟一的生命气息就是一个老渔翁的存在;那老渔翁披蓑衣、戴斗笠,在一只孤零零小舟上,静静地垂钓。

  很多人都认为那“蓑笠翁”可真够孤独的。然而,我要说的是,画面中的那个蓑笠翁只是在“独”钓,他并不一定是孤独的。就算是鸟也飞了、人也不见、皑皑白雪一大片,就算那个蓑笠翁一条鱼也没有钓到,他依然不一定是孤独的。因为反过来想,难道在一个鸟语花香、行人如织的环境氛围中,那个独钓的人就一定不孤独?毕竟,“独”只是一个数的概念,却不是精神上的概念。

  当然,诗中的蓑笠翁作为诗人柳宗元的自我形象刻画,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我对于历代诗评家关于

  《江雪》的看法却不敢苟同。他们大都认为柳宗元之所以创作这样一首诗,因为柳宗元想借寒江独钓图,表达自己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官至偏远地区,却依然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傲岸性格及人格形象。

  我只能说,在那简洁、寒冷画面的背后存在着的,并不一定只是孤独或不怕孤独。

  柳宗元是大唐贞元初年的进士。他自二十三岁步入官场,便开始与官场中人打交道,再加他祖上也多为朝廷大吏,官场上的争名夺利、黑暗腐败,让柳宗元渐渐萌生了革新政治的愿望。三十一岁那年,柳宗元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加入了当时的王叔文革新派。尽管革新运动震动朝野,并沉重打击了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可仅仅半年后,革新运动就受到执政者的重重打压,不得不宣告失败。革新失败,使得那些反动势力卷土重来。一时间,柳宗元成了朝中“怪民”,接连受到恶毒的诽谤攻击。柳宗元不仅被革去原有的官位,还贬官流放至人烟稀少的永州任司马。这种惨痛的人生

  经历终于让柳宗元认清了当朝帝王将相的真面目,明白了什么才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此时的柳宗元是孤独的。——孤独之所以成为孤独,是因为孤独的承载体与周围的客体世界之间无法沟通联系。——之所以说柳宗元是孤独的,是因为此时的柳宗元作为孤独的承载体,他已经与周围的客体世界、也就是朝庭和官场失去了相互的信任和联系。

  这样的遭遇,这样的孤独,对柳宗元来说是不公平的。不过,当柳宗元到了永州,不甘沉沦的他却发现,在永州那天高皇帝远的僻凉古荒之地,朝庭和官场的险恶势力不仅变弱变小,而且几乎不存在了。相反,柳宗元开始与身边的土地和百姓有了鱼水一样的共同命运。别看柳宗元手中的那一点权力非常小,柳宗元却可以充分利用这仅有的权力为当地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并且,柳宗元也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研究自己关心的历史、哲学、文学命题了。

  所以,身处如此环境,柳宗元可能会感受到交通信息的不便、以及生活的艰苦,可是柳宗元却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孤独。毕竟,交通信息落后、生活艰苦等与孤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

  再后来,待柳宗元改贬柳州刺史,尽管柳州比永州还要偏远落后,百姓的生活也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可是由于刺史的权力比司马要大一些,柳宗元这个“孤舟蓑笠翁”就可以“独钓寒江雪”了。——“寒江雪”就是柳宗元脚下那块贫穷荒凉的热土。——历代诗歌评论家望文生义地将此时的蓑笠翁(柳宗元)理解为镇定自若、不畏严寒、以及傲岸清高是多么荒唐,因为此时蓑笠翁的心中就不可能有寒冷的感觉或概念,蓑笠翁的内心是平静、自在的。

  几年间,柳宗元在柳州地区又是废除奴婢风习,让奴婢恢复人身自由,又是兴办教育,推广医学,又是鼓励当地百姓打井解决饮水问题,又是组织闲散劳力开垦荒地,又是兴办水利,植树造林,可以说,他当初未完的革新运动在柳州得到了最好的实施。这期间,他不仅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爱戴,也写下了不朽的传世诗文。

  待到元和十四年,柳宗元因为大唐实行大赦,可以回京了。然而,没等诏书到达柳州地面,柳宗元已在柳州合上了自己的眼睛。是年,柳宗元四二七岁。我想,柳宗元的结局之所以这样,也许是苍天有意为之,也许是柳宗元害怕再回到那个让他“孤独”的京城或朝庭。柳宗元只有留在柳州那块土地上,才永远不会孤独。

  柳宗元,需要继续“独钓寒江雪”。

篇七: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对文章的评价2篇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11

篇八: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

  1、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余秋雨的散文开始“提及一些重大的事情”,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通往未来的立足点。因此,余秋雨在90年代初这一特定的时刻,把“历史”作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对历史进行了一场艰辛的“反刍”,把对历史的重新阐释作为重建新文明的第一步。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而他而鲜活”,说的正是这层意思。余秋雨奔波在大江南北,往返于海内外,用一支插入山水古迹的笔把游记的面积拓展出山青水绿的一片,也把中国散文的题材范围拓展了面积不小的一块。他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他在山水和文化之间找到了表达自己生命情感的最佳形式。如余秋雨最初是到了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最初的散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这些文章无一不表现了他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期盼。而在《山居笔记》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问题和难题,所要触摸的正是中国历史中的痒处和痛处。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这一个又一个历史的难题,历史的痒处,历史的痛处,正是余秋雨之所以要花数年的时间来剖析和阐释这些历史文化难题的原因所在,也是《山居笔记》的历史价值所在。

  余秋雨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地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梅洁女士评论说:余先生以一个文学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借助人类文字的载体——散文,洋洋洒洒地揭示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中,竟以轻扬的散文做着最深刻最潇洒的穿越。余秋雨的散文“深入浅出,把很大的问题,很深的道理,用不多的篇幅,浅近的话说出来”,这才称得上大手笔。是啊,读余秋雨的每一篇散文,仿佛看见一个历史的哲人,沉思着跋涉在大自然的山水、江河、废墟、小镇之间,我们也与这位哲人一起,品味历史,体验文化,让唐朝的烟宋朝的风,拂拂地吹过多情而脆弱的心灵。

  2、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这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放纵一面说,丰富想象、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控制一面说,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这样的思想线索——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

  、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如在《上海人》一文中,作者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举重若轻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融入了感性的叙述中,写了徐光启的文化性格,上海的历史等,无不成为余秋雨恰如其分地阐释构建上海文明新形态这样一个主题思想的生动、形象的材料。其他如《千年庭院》、《

  进士》等都是以思想的线索贯串全篇,并注意运笔的轻重浓淡,抑扬张驰,在波起云涌的变化中间取得结合的形神的统一。

  3、理与情的融合统一。余秋雨用一种抒情散文的形式普及文化,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的民族意识,并对读者起到浸润作用。他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智性的议论和诗性的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他的《戏剧审美心理学》和《艺术创造工程》,就是这样一种枯燥学说的诗意范本叙述,让人喜欢读,喜欢看。论述诗意化,灵动活泼,思想当然易于接受,理与情融合统一,理便获得了诗性表现。同样,把这种学理的功夫用在散文之中,把知性融入感性,情中寓理,于是散文就格外深情活泼起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正是体现了这种情中寓理、情理合一的功夫。

  余秋雨的抒情,主要表现了一种低徊、感伤的历史情怀。余秋雨最初的散文诞生在大西北,这是中国最古老文化中最粗犷最苦涩、最苍凉的地域之一,从这里的文化起笔,也就无形中定下了余秋雨全部散文的那种宏大、苦涩、沧桑的艺术情调。早有相当多的评论家和读者认为,余秋雨散文的最大特色除了它浓郁的学术味和文化味外,便是那种诗意的写作风格,而构成这种诗意风格的,恰好就是那种雅致高贵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文化品位。在《文化苦旅》的每一篇,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一个哲人瘦瘦的影子,背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在慢慢踱步,或自言自语,或宣泄倾诉,或捕捉外界刺激下感觉心理的微妙动荡,或以“情”景化,或以“景”情化,或精细地把捉隐而无形的潜意识、幻觉……,都让读者听到了哲人那种低徊、感伤的历史心音。如《道士塔》开头一段:“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朔风凛冽的莫高窟,孤独、悲哀、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不是一般的风物描写,而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思考都倾注其中,在这无言的莫高窟中寄寓了他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这种历史沧桑感与悲剧效果,使得全文有了一种诗的意韵。这,应该是《文化苦旅》广为畅销的奥妙所在吧。

  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引证丰富,立论高远,结构匀称,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既有博雅的文化内涵,又无一般学者文章大掉书袋的生涩,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可是却不偏激,字里行间充溢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与平易朴实,那些灰黄的故纸残篇一经他的妙笔点染,浩瀚的时空中立刻充满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江山人物。这与他在散文中娴熟地利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是分不开的。

  余秋雨在一种诗意的叙述风格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笔法、故事传奇、镜头特写、典故引证等多种手法,这些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他的散文写得既好读又耐读。如他的散文都以议论文的章法来结构,一二三四,起承转合,少见散文应有的那种轻松,这是议论话语式的大胆引进,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行文气势和艺术感染力。

  叙事的小说化传奇化特点。余秋雨很了解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依赖的脉络,能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小说就有这样的功效。小说的要素之一是故事。就文学常识而言,我们都知道,散文是一种轻松、自由的问题,只要是主题需要、写作的需要,适当地进行虚构是可以的。余秋雨比较善于构建故事,他的散文里就有很多传奇色彩很强的故事,简单如《道士塔

  》,通篇写的就是本世纪初敦煌文物被外国人骗买的故事;复杂一点的如《风雨天一阁》、《苏东坡突围》,前篇写明清数百年间宁波一座私人藏书楼的传奇故事,后篇写苏东坡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的一段遭遇故事,都是极有味儿的小说素材。余秋

  雨把这些小说素材引入散文,正好达到了散文的创作意图,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小说的要素还有细节,靠细节构筑成一幅幅人间风情画是小说家的功夫之一。余秋雨的散文中也常常有栩栩如生的描绘,多到不胜枚举,从而达到与故事一起成为他那些精辟议论的基石。当然,余秋雨主要还是沿用了传统小说的技法和观念,并将其渗透到文章中,使得文章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始终充满着阅读的张力,从而使读者在接受文本时不会感到精神上的疲劳。《风雨天一阁》有惊心动魄的家族秘史,《这里真安静》有神秘诡异的坟地,《柳候祠》,《江南小镇》等大部分篇目,均有墨客骚人以及形形色色的名人和种种风流余韵和奇闻轶事,成为文本中一个个兴奋点,不断刺激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散文的剧场效果。我们知道,余秋雨在写散文之前的学问主要在于戏剧理论方面。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融会贯通的运用了戏剧效果。如《道士塔》第二节和第三节中,余秋雨以历史记载为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组构出八九十年前王道士在进行不可饶恕的文化破坏工作时的细微动作和思想。王道士对洞窟里的壁画不大满意,找来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开始用刷把粉刷洞壁的情景:“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呈现,农民做事就讲究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什么也没有了……于是,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的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有人物,有道具,有动作,有音响,甚至还有“宋代衣冠”的种种颜色……这组构与呈现,完全是现在式的表演,诉诸视角,充满了戏剧意味(但比戏剧更能表达,因为戏剧一般只能以言语和举动来表现人物思想,文字的表演却不受此限制)。我认为,这篇散文的巨大冲击力,主要就是源于作者笔下制造出来的剧场效果(据悉,《道士塔》一文已收入高中语文课本,能为中学生作文提供另一种范本,这总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另外《白发苏州》、《信客》等只要略加改过,便可搬上舞台演出。这种艺术处理手法的运用,使大部分篇幅充满着阅读的张力,常能提升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如果余秋雨没有在戏剧方面的长期积累与熏陶,那么便不可能有文化散文如此的写法,他的散文也就不可能受到现今读书界的强烈欢迎。戏剧成就了他的文学。

  特写体裁的充分运用。特写本来是新闻界的一种体裁,用来描述当前的一个事件或场景。借用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说法,一切特写都是当前的描述。余秋雨非常机智和聪慧,他把视角从当前拉回到古远,从突发性的新闻转向积淀性的文化,从现实人事的外部表现深入到历史人物的心理世界。他把散文放到历史大背景下去思考,捕捉历史重要事件、人物对现代人造成共鸣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与自我感爱相结合。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风雨天一阁》《苏东坡突围》《一个王朝的背影》等中清楚地感受到。

  5、雍容、典雅而灵动的文字描写。余秋雨对语言有天生的超强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合一的雅致语言,语言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这种语言不追求那种水一样的清澈,而追求一种潮一样的愤激和诗意,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在一种哲理的词语中栖身。余总是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词语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力,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事理,同时流动着诗的氛围和情感色彩。同时讲究结构,每隔一两行就有一个鲜活的词语组合,每隔三五句就有一个漂亮的句子,每隔三五段就有一段出色的议论。他的许多段落和句子也写得很有趣,作为文化人读起来时还时时会有一种同仇敌忾的亲切感。同时注意运用对偶排比隐喻明喻等修辞手法,点染和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色调和效果,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使语言不装腔作势,不生造词语,也不清汤寡水,平淡无味,借用余光中对散文语言的要求,余秋雨散文的语言是那么富有张力,富有弹性,富有质感,富有文采,《白发苏州》、《苏东坡突围》、《一个王朝的背影》等篇,就是其中的佼佼范例,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内容说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极强。这也是余散文畅销的原因之一。

篇九: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内容之美、手法之美、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和意蕴之美。其史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价值;二是为大众学习和了解历史打开窗口;三是为史学研究添加新动力。

  关键词:余秋雨

  “大文化”散文

  审美价值

  史学意义

  Ontheaestheticvalueandhistoricalsignificanceof

  YuQiuyu"sGreatCulturalProse

  Abstract:

  theaestheticvalueofYuQiuyu"sGreatCultureProseismainlyreflectedinthebeautyofthecontent,

  theexpressions,thelanguage,thestructureandthebeautyofmeaning.Itshistoricalsignificancemainlydisplaysinthesethreeaspects:first,ithasthehistoricalvaluewhichcannotbeignored;thetwoistoopenthewindowforthepublictolearnandunderstandthehistory;thethreeistoaddnewimpetustothestudyofhistory.

  Keywords:

  YuQiuyu

  GreatCultureProse

  Aestheticvalue

  Historicalsignificance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凭借其“大文化”散文初露头角,其《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山居笔记》等散文集在短期内即获得了国内外众多读者的青睐,并长期在现代文艺界占有一席之地,影响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让人瞩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高希均说:“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和听众。”[1]

  与一般散文不同的是,“大文化”散文是立足于宏大的历史背景的散文,它追溯历史,拷问心灵,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具有审美性、历史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台湾作家白先勇说:”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2]

  “大文化”散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其审美价值、史学意义是非常有意义的。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余秋雨“大文化”散文(以下简称余文)的研究内容广泛且具有深度,其中对其审美价值的研究甚广,总体上主要从内容、主题、形式三个方面来论述。部分内容笔者深有同感。此外,余秋雨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积淀,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使其作品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史学研究价值。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称赞余秋雨为:“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3]余秋雨在文化散文中对历史、对自身经历认真的反思精神与负责的观照态度,对促使大众自觉思考历史走向、生命意义具有推动作用,为人们反思历史、反思当下人文现状、增强对文化的忧患意识,积极探索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导。在有关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除了广大的称赞声之外,也有少部分批评的语调。这些批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些做作。比如有部分学者撰文认为其文化散文太过“煽情”,字里行间有博取读者眼泪之嫌,如朱国华《别一种媚俗》里认为余秋雨文化散文达到了“滥情和矫情的程度”[4]。而奇怪的是,也有不少学者发文称其内容太过“理性”,过多的“说教”充斥其间,影响了散文本身的审美价值。葛卉在《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中认为其“对理性思辨的过分强调影响了文章情感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导致文章灵性的缺失。”[5]二是认为其文化散文存在部分历史错误,给大众的史学认知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拟根据个人阅读体会,结合当前研究状况,对其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补充完善。

  一、审美价值

  (一)内容美

  余文选材丰富,为读者展现了纷繁绮丽、真实可感的异域画卷和人物群像。文章所描绘的环境,从西北大漠到江南一叶,从黄土高坡到东北平原,从爱琴摇篮到恒河两畔,从文明起源到近代风云,其地理范围之广,历史跨度之长让人惊叹。所述人物有钱镠、康熙、居鲁士这样的帝王;有骆宾王、李白、柳宗元这样的文人墨客;有李冰、苏轼、张謇这样的实干家;有苏小小、白素贞、秋瑾这样的传奇女子;还有莫高窟直接罪人王道士这样的边缘人物。这些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身份特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余秋雨的笔下熠熠闪光。每个人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抹独特色彩。王汉英在《余秋雨散文文化的特质》中这样感慨道:“读余秋雨的散文,我会不自觉地惊叹余秋雨敏锐的洞察力,感慨自己何以不是那‘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会不由自主地被余秋雨文中的激情与叹息所裹卷,却不能‘吞吐千年’。”[6]

  其次,余文内容具有宏伟大气、充实饱满的特征。作者善于渲染时代背景的风格特色,并将一段特定的历史和当下联系在一起,进行反思和追问。而这样一来,每一篇故事就不再是历史上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座跨越古今或中外的桥梁。许多篇目具有数种表达方式,即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方式兼具。多样的表达方式熔于一炉,使得散文整体的知识性与抒情性,艺术性与可读性得到了提升。

  此外,散文的选材角度新颖独到。余秋雨善于跳出传统的圈子,从新颖独到的角度挖掘地方特色和人物亮点。如在《文化苦旅:杭州宣言》一章中,作者有意把人们对杭州的主观印象点出。人们认为杭州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人间胜境,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实际上,杭州处于钱塘江的入海口杭州湾处,其自然条件注定了这是一个水灾频发、土壤流失严重的地区。这种独特的选材角度往往能成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它展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杭州。不是富饶的杭州,也不是美丽的杭州,而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杭州。而接下来,作者开始引出主要人物——吴越王钱镠和苏轼时,同样挖掘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对于吴越王钱镠,许多人并不熟悉,最多也只是知道他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帝王——吴越国的开国皇帝,而作者避开了他的政治地位和开国伟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心系民生福祉的衣食父母形象。余秋雨笔下的吴越王钱镠的形象,跳出了中华传统

  的历史观念,摆脱了以抗敌名将、文学泰斗、学哲圣贤等身份来归功论名的桎梏,从独特的角度展现出了其大放光彩的其他身份:他是一位务实苦干的实业家,也是一位心系民生的父母官,还是一位目光深远的低调王者。同样,余秋雨在此篇目中也暂时收起了苏轼大文豪、大学者的刻板形象,而对于历史有关苏轼在杭州兴修水利、整顿西湖的记载进行了深入地论述。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人物,余文新颖的选材角度总让人眼前一亮。

  (二)手法美

  首先,余文想象内容往往跨越时空。余秋雨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使得文章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并充满感染力。不同于一般的单个层次、单独画面的想象,他的想象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多层次的场景累加中肆意驰骋,给人变动画册一样的视觉冲击力。在《文化苦旅:莫高窟》一章中,这种想象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余秋雨把白天看到的莫高窟壁画和雕塑进行了大幅、连贯的描写,让这些艺术品的颜色、线条等实景蜕变成自己想象的画面,顿时所有的文物都活了。余秋雨看到北魏的壁画时,似乎也置身于那个动乱的年代中,感受到了浓烈的北疆豪情:“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7]如此一来,作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幅壁画和雕塑,而是无数勇士征战的背影,一个少数民族王朝的兴衰。接着,余秋雨还不满于此,他跳出这幅壁画,又联想到了处于同一时代的陶渊明,他正身处南方混乱的政权漩涡中,面容憔悴、郁郁寡欢,“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8]这种多层次的想象,摆脱了实物的束缚,给人一种汪洋恣肆的壮观之感,让读者的心灵跟随作者自在驰骋。而更加精彩的,是余秋雨将接下来几个朝代的想象进行连接,不让想象出现断层的情况。他把北魏、隋、唐、宋等王朝的壁画和塑像,通过画风转变的描述予以自然地过渡,从粗犷到柔美,从柔美到奔放,从奔放到精细,从精细到灰暗。。。。。。这些描绘融入想象的漩涡,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让人觉得生动而精彩、真切而自然。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古今对话、生死对话的方式发挥想象,让自身“穿越”到历史中与逝者对话。时空屏障的突破让作者的情感如泄洪一般涌流出来,让人为之动容。在《文化苦旅:道士塔》一章中,作者想象了自己阻止王道士的情景。他穿越时空,来到王道士的面前。他试图对正要糟践文物的王道士发出愤怒的呼喊,却换来王道士漠然的面孔。这段跨时空的想象让人身临其境。读者虽然不是作者,但足以感同身受,既能感

  受到作者保护文物的急切和忧心,又能感受到他内心夹杂的那种左右为难、独木难支、回天无力的纠结、无奈和痛苦。

  其次,文章中的对比运用鲜明而真切。余秋雨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追寻一段历史,因此他往往会将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抚今追昔,既反思历史、又拷问当下,表现出诚恳的反思态度和无私的人文关怀。葛卉在《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评价道:“他超越了现实时空,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而他又不拘泥于历史,再次超越历史时空,让目光重新回到现实。”[9]在《文化苦旅:江南小镇》一章中,余秋雨简要回顾了苏州同里退思园曾经的主人任兰生回乡隐退、建园长住的故事,对比当下中国文人在拥挤的大都市择地而居、饱受嘈杂喧嚣“倾轧”的现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他希望中国文人能够真正回归人文气息浓厚、清静幽雅类似江南小镇一样的居住环境,也希望这些地区因文人的驻足迸发出更多的生机。这其中,既有对江南小镇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欣赏,对任兰生建园退思、远离尘嚣行为的认同,又有对当今文人、江南小镇现状的一种期盼:期盼文人能够回归宁静中进行文学创作,在静谧优雅的环境中实现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也期盼着当下的江南小镇能够因文人墨客的驻足而显现出更加充实的人文底蕴。除了纵向对比外,横向对比也经常出现。如《千年一叹:面向自然》一章,作者面对一个没有自己独立文明的国家——尼泊尔,面对它不曾被近现代工业文明所污染的居住环境与慢节奏的生活情调,对比国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由此余秋雨说道:“我们正在庆幸中华文明延绵千年而未曾断绝,但也应看到,正是这个优势带来了更沉重的累赞,好事在这里变成了坏事,荣耀在这里走向了负面。”[10]中国与尼泊尔,文化积淀如此悬殊,但对比之下,余秋雨却更偏爱尼泊尔那“回归自然的文明”,并站在老庄哲学的角度上提出自然是文明的唯一之道,中国文化想要达到最高层面,就要做减法,像尼泊尔一样回归简单与自然。余文中的这些纵向、横向的对比,总是特征鲜明,又发人深思。

  此外,余秋雨善用留白的手法。文章在倾诉内心的同时注重留白,善于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使文章意蕴深厚的同时余味无穷。在《文化苦旅:道士塔》中,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将屈辱化为力量,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钻研着敦煌学。一位日本学者曾在国际学术讨论会中激动地提出“敦煌学在中国”这样的观点,对此,中国的专家们却没有激动,只是不声不响地离开,走到了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中国专家们为什么会这样反应?他们来到王道士的塔前,内心在想

  些什么?作者此时又作何感想?其中蕴含的韵味,作者没有过多地去解读,只是忽然停下了笔,留下了一片供读者想象的空间。文物失落之罪,究竟该归咎于谁,人们又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一切问题都好像埋进了读者的心里,等待着破土的时刻,虽意犹未尽,却使人欲罢不能。《文化苦旅:风雨天一阁》以几个问句做结尾,对像天一阁和范氏家族这样的文化研究进展发出问询,表现出作者对于世族大家人文历史研究前景的期待和持续关注态度。至于未来将如何发展,作者十分期待,但心里并不确定,只好抛出问题留给读者,留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们。这样的结尾也颇有一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风味。

  (三)语言美

  余文遣词造句精炼简洁。余秋雨的许多散文集都展示了他炉火纯青的遣词造句水平。他惜字如金,总是用最为精简的文字最大程度地表达他想传达的意思,他的文字倾向于不着痕迹地做到既把意思点到为止,引人入胜,又能发人深省,读起来余味无穷。正如李瑞龙在《论余秋雨的散文艺术》所言:“他的语言言简意赅,字约意丰。。。。。。从简单又简约的普通文字中发掘出他人无可比拟的独到品质,构造他特有的语言品味,他是书写得如此轻松与自如,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毫无做作穷尽之感。”[11]如《文化苦旅:阳关雪》的开头:“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12]短短十二个字便把作者对中国古代文人的身份看法表现了出来。许多人心目中,在中国古代,文人应该是饱受尊敬和崇拜的,他们的一笔一墨,一言一行随时都可以成为跨越历史的名篇、佳话。可作者在开头却说出了这番独特的话语,这不能不引人深思。阳关一行让作者想起唐朝许多文学艺术方面的泰斗,而当他又想起唐朝的封建统治者们把文学艺术当成一种玩乐、消遣的时候,他是这样讽刺的:“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进入,去制造一点娱乐。”[13]这短短的一句,看似不痛不痒,却轻描淡写地道出了现实,既巧妙地刻画出统治阶级愚昧无知、附庸风雅的丑态,又表现出文人所处环境的尴尬,内心的酸涩与无奈。

  语言风格朴实恬淡。余秋雨的语言风格朴实而不寡淡、深刻而不晦涩、平易而不庸俗。他总是能以自然、质朴的语言将或生涩或遥远的事物叙述得浅显而生动。《文化苦旅:都江堰》在引出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的时候,这样描述道:“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提供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保收的四川平原成为天府

  之国,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14]没有华丽的藻饰,没有生涩的词语,作者站在了一个常见的、宏观的、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描述了都江堰所带来的贡献。天府之国、诸葛亮、刘备、抗日战争。。。。。。作者善于选用为人所亲近的辞藻,勾画出一个个容易引发想象与共鸣的图景。这种朴实恬淡的句子读起来很容易被接受。

  (四)结构美

  散文每一段都被严格控制了字数,长段较少,小段林立,且长段短段往往交替出现,读起来较为轻松,没有冗长拖沓之感。对于稍长一些的文章,作者分别进行了分节处理,使文章整体具有散而不乱、长而不冗、淡而不寡、醇而不陈的审美特征。如《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由于文章比较长,作者把它分成了许多小段,又根据它们的内容总括成五个小节。第一节是在阐述自己写避暑山庄的原因,第二节描绘了避暑山庄的景色,回顾了康熙帝的丰功伟绩,第三节写了汉人对清朝态度变化以及康熙之后几任帝王的功过。第四节交代了落日余晖下的清朝态势。第五节以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引发对清王朝的感叹。文章整体结构划分得很有条理,脉络结构易于把握,便于阅读、理解和思考。此外,余文中经常出现现代诗、古诗、词赋等自成一段的情况,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段落结构形式,还给文章增添了许多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

  (五)意蕴美

  余文体现了无私的人文关怀。

  余秋雨始终保持着对历史文化积极严谨的探索精神与深入认真的反思态度,表现一种对个人、对全人类文明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他为莫高窟藏经洞失落的文物痛惜过,对避暑山庄所承载的清史留恋过,对惨遭流放、扎根异乡的志士仁人同情过、钦佩过,对范氏家族保护天一阁的历史肯定过,在克里特岛上为米诺斯王朝的荣光叹服过,在伊朗的居鲁士大帝的陵寝前赞叹过。。。。。。他深入历史的洞穴寻找真相,他俯视历史的湖面反思当下,最后在历史的荒原中抬头仰望苍穹,面向未来。作者对于历史、对自身经历认真的反思精神与负责的观照态度,无疑对促使大众自觉思考历史走向、生命意义与价值具有推动作用,为人们反思历史、反思当下人文现状、增强对文化的忧患意识,积极探索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导。

  余文适度理性的情感基调,体现出作者豁达超然的胸怀气度。

  余文始终保

  持着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愤而不怨的情感基调。也就是说,文中没有过分的悲喜,也没有过激的怨愤。许多人撰文直指其文章“滥情”或是“过度理性”,实际上并非如此。余秋雨是善于把控情感收放的。余秋雨在行文时始终能够保持一种适度理性的情感基调,保持一种豁达、超然的胸怀气度。当他表达喜悦的时候,他那喜悦的情感里往往带有一种忧患意识,当他表达哀怨的时候,他在哀怨的基调中总会怀有一份慰藉与希望。余秋雨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却不会任其横冲直撞,而是用理性、矛盾的态度和观点分析问题。这种热情与稳重并存的情感模式在为文章的情感表达增色的同时,还增添了文章的哲理性。在《山居笔记:遥远的绝响》中,谈到中国古代政治风云中文人的坎坷命运,余秋雨既为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充当牺牲品的文人感到痛心,为有幸苟全性命于乱世却挫败了心志、败坏了品格的文人感到悲哀,也为不同于二者的另一批恢复思考能力、重新审视现状的文人的存在感到欣慰。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随时都会有腥风血雨,但因为有了第三种人的存在,“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总能够在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中飘然而出。”[15]余秋雨沉痛的情感夜路里,这第三种文人的存在就像头顶的月光,轻轻驱散眼前的一小片黑暗,让他在黑暗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这是余秋雨自己寻找到的一束“月光”,它其实就藏在他的心里,是作者理性态度、超然态度的影子。

  二、史学意义

  (一)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学研究价值

  余秋雨在实地考察、严谨求实的基础上,既善于从历史长河中挖掘被人遗忘的角落并加以放大,也善于从众所周知的历史中挖掘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种从平面和立体上双管齐下的历史研究切入点,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研究价值,并将进一步激发史学和文化散文研究热潮。在他的笔下,一个多灾多难的“人间天堂”——杭州展现在我们眼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王圆箓、李冰、康熙、钱镠、居鲁士大帝露出帷幕后的面容;一个个充满争议的王朝——清朝、波斯、米诺斯王朝呈现了本色;一个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天一阁、喀什、宁古塔、渤海国等纷纷撩起埋藏千百年的历史面纱。这些名字在历史上,要么鲜为人知,要么误会、争议纷纷,要么疑点重重,均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们在

  余秋雨的笔下得到了更为广泛与深入的传播,无疑,这也将掀起大众、史学爱好者和甚至专业研究者的兴趣,而这些历史文化内容也通过文化媒介得以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研究,甚至开发和保护。

  (二)为大众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打开了亲近的窗口

  作家一样细腻丰富的情感、高度的审美水平,历史学家一般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在余秋雨笔下得到了跨学科的结合与运用。既有不可忽视的史学研究价值,也为史学外其他领域的人群接触历史、了解历史、反思历史打开了一个亲近大众的窗口,提供了一个史实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对于世界性和地方性人文、宏观全景与微观特写、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中外文明史认知框架雏形。有助于帮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明、体味文化,加深对世界文明的理解,增添对自身文明认同感与归属感。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者对余文中历史真实性的解读持否定态度,列出证据并指其过于随意解读历史,甚至误导读者。对此争议,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认为:“余秋雨的散文,即使里面引了许多史料,谈了很多学问,但仍然不是学术著作而是文学作品。而对学术著作与对文学作品,应该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16]王彬彬这个观点是比较中肯的。以史学的标准来要求文学作品的确是不太合适的。学习历史,尤其是严谨的历史学,应首选史学专用文献,文学作品提供的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极大地帮助大众快速解读历史内涵。因此,一方面,余文中所涉及的史实的确应避免错误产生,另一方面,外界也不应因其中的部分差错就直接否定其带来的史学价值。

  (三)为史学研究增添新动力

  感性的人文追溯情怀和理性的求实精神相结合的方式为史学研究拓宽情感入门。其中既有史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不乏文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化即人化,它蕴含在历史与当下两个时间维度之中。而作者通过对历史中有关人的物理、心理痕迹的追寻,从历史中挖掘人性之光、人性之耻,从而也在追寻文化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人对历史的心灵之旅。这场涉足历史的文化旅行,为当下人们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给予了点拨和警醒,为寻找民族之魂、发扬民族之光给予了导向和启迪。带着一种感性的人文追溯情怀并坚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去研究历

  史,将为史学研究的起因和目的增添新的审美动力、责任动力与求真动力。余秋雨虽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但其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素养、实地考察的行动、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史学研究依旧具有正面导向作用

  结语

  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在内容、手法、语言、结构、意蕴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足以带领读者云游异国他乡、历史长河;其巧妙多样的艺术手法,足以让读者在无尽的畅想中放飞心灵,自由驰骋;其凝练质朴的语言风格、精简华美的结构形式足以让人产生轻松自如的阅读体验。而散文的意蕴、哲理无不体现作者无私的人文情怀、豁达乐观的情感态度、严肃认真的理性精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与作者严谨认真的探究态度为地区、为大众、为文学家甚至是史学家们都搭建了一个足够饱览一处独特风景的平台。余秋雨为大众寻找到了一个文学与历史的新的契合点,举办了一场集审美、历史与哲理三合一的阅读盛宴。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群人,它的光彩足以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甚至世界。他作为艺术家的感性、史学家的严谨、社会学家的洞察力、炎黄子孙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世界公民的责任意识,都在诉说着:这些文字不仅仅写给自己,写给读者,还写给整个中国,写给世界,写给现在,也写给过去和未来。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372[2]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372[3]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372[4]朱国华.别一种媚俗——《文化苦旅》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5.2:34[5]葛卉.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王汉英.余秋雨散文文化的特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4.5:10[7]余秋雨.文化苦旅:莫高窟[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12[8]余秋雨.文化苦旅:莫高窟[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12[9]葛卉.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余秋雨.千年一叹:面向自然[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1:326[11]李瑞龙.论余秋雨的散文艺术[D].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7.12:34[12]余秋雨.文化苦旅:阳关雪[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24[13]余秋雨.文化苦旅:阳关雪[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24[14]余秋雨.文化苦旅:都江堰[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45[15]余秋雨.山居笔记:遥远的绝响[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1:143[16]陈淡宁.

  20世纪90年代,《文化苦旅》

  取材于历史的“小说化散文”[N].钱江晚报,2015.5.24

篇十: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文化散文的内涵及特征

  作者:安春华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2期

  文化散文,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概念。以余秋雨、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周涛、季羡林、陈平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散文家的作品,都被不约而同地冠以“文化散文”的称谓。这类散文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感悟,融智慧之美和真切的人文关怀于一体,较之于其他散文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文本魅力,因而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究竟什么是文化散文,迄今为止并没有公认的结论。一般来说,文化散文是指那种在创作中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取材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或通过一些景物人事探究一种历史文化精神的散文。佘树森先生曾给出了这样的界定:“人情种种,世俗百态,成为一些散文家观照的热点。由于这种观照常取文化视角,伴以历史文化反思,故又称为‘文化散文’;由于这种观照多以非凡的机智,集中透视矛盾诸相,故行文常含幽默,还由于作者故作‘超脱’与‘旷达’,所以常有苦涩掩藏于闲适中。”①

  事实上,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文化散文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散文实践中就已经产生,并且出现了诸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冰心、沈从文、钱钟书、林语堂等散文大家,他们或从历史批判、文化反思角度;或从人情世俗文化角度;或从宗教文化角度;或从乡土文化角度;或从哲理文化角度,自觉地运用散文的艺术形式去观照民族文化,抨击、批判和反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病态部分及其给民族造成的种种丑陋劣根性和心态,进行着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借鉴、融合。这些散文视野开阔、内涵丰富,强烈地表现出对人文精神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不仅使当时散文走出了狭窄的感性空间,具有了知性的品格,至今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影响着当代散文。从这个意义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文化散文潮流,实质上是对“五四”文化散文精神的一种呼唤和回归;是对三四十年代因残酷现实而出现的纪录式、速写式、素描式功利性散文,五六十年代因强调单一主题单一言说方式而导致苍白、虚假散文的一种挣脱和反拨;也是对新时期散文在商品大潮的冲击,通俗文化升温,精英文化日渐失落情况下出现的感性有余,理性缺失,柔媚有加,厚实不足的散文平庸趋向的一种反思和修正!

  相对于一般散文而言,“文化散文”应该具备以下突出特征:

  一是取材上的文化视野。一般的散文可以是写些身边琐事,花花草草,风花雪月,个人哀乐,一己悲欢。而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要有突出的文化意味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些甚至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标志与象征。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虽然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

篇十一: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对乡土历史文化的深情抒写——评洪振秋散文

  黄立华

  【摘

  要】洪振秋的徽州文化题材散文充满了对乡土历史和文化的深情和挚爱,流露出一种唯美抚摸的温馨,其笔下的人物、景色、故事及风俗把读者带入了杏花春雨江南这一明媚的生活世界.但同时也存在着创作比较单一、思想不够丰富的不足,这也是本土作家创作上较为普遍的问题.

  【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20)004

  【总页数】3页(P53-55)

  【关键词】散文;地域风情;徽州文化;思想穿越

  【作

  者】黄立华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67

  在徽州本地作家中,洪振秋先生的散文创作一直是引人关注的。首先他创作的数量多,一直勤于耕耘;其次他有一些具有较好影响的作品,这些作品有文化底蕴,有艺术感染,在黄山市为数不多的中国作协会员中,洪振秋名列其中,其主要的创作就是散文。

  认真读完洪振秋先生的散文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感到作者对文学创作、对

  徽州乡土充满了深情和挚爱。山、水、石、木、花、草、亭、阁,更不必说人物、建筑、村落、书画以及民情风俗,在他的笔下都有精细的展现。也许是徽州的灵山秀水和文化积淀给了他文学的激发和情思,也可能是他文笔的绢秀和清雅赋予了徽州大地的一切以梦幻悠远、引人入胜的魅力,总之,洪振秋的散文很能代表一种徽州本土作家对文学写作的理解、对拥有丰厚历史和文化财富的家园和故乡的情怀。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想象和书写”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不少的收获和启示。

  一

  曾经有过的徽州已经远去,留下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在后人心目中重组成关于徽州的历史想象。各种学养不同、品味不同、趣味不同的文化人用他们的文字、图像、声音和构型描述的徽州正是这种想象的展现。洪振秋属于既有一定的现代教育背景和文字修养,又具有较深厚的地域文化熏陶和传承的本土作者。他不像那些偶尔到过徽州并只做了短暂停留的作家,只就所接触到的方面抒发一些情绪和感慨,他对徽州的阅读和欣赏是既全面又精致的,涉笔之处皆竭力寻求和发掘徽州历史文化的审美价值。唯美,在不同程度上可以说已成为他写作的出发点;而就结果而言,有的作品未必能让读者与其一道共鸣,但至少作者本人是忘情而陶醉的。我猜想,每次写罢终卷,作者的心境总不能立即平复,而是依然沉浸在自己构筑的审美境界之中。而这样的过程每经历一次,都会更加增添他对故乡山水的挚爱,于是产生寻求新的书写对象的冲动,否则又怎会使如此之多的素材奔至他的笔底,让他完成如此之多的创作。

  杏花春雨的江南——徽州,的确是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的。在洪振秋的笔下,我们可以读到他精心构筑的美的景色、美的花树、美的生态、美的建筑、美的艺术创作以及要透过表面才能领略的美的人情和美的风俗。在这当中,又尤以他故乡——歙县三阳(又叫梅溪)的山水、建筑、人物、花木以及风情为最,也许能写入

  文章的基本都让他写到了。许多人这些年纷纷前往三阳游览怀古,洪振秋这些发表在包括《人民日报》等媒体上的文章,应当有一份应有的功劳,其中《山中幽兰》《杏花春雨江南》《荷花缸》等作品堪称代表。《山中幽兰》这篇散文表面上写的是徽州乡间极普通常见的兰花,实际上写的是人,圣洁沁香的兰花寄寓着浓浓的亲情,同时又蕴含着历史的沧桑,一条海峡把亲人隔在两岸,思念与怀想都悉数托付在兰花之上。读该文恰好与读徽州先贤胡适的那首《兰花草》形成对映,文中那位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台湾也曾是胡适的好友,他们对兰花的共同爱恋既源于血浓于水的根脉基因,也来自于徽州这个相同故乡的桑梓之情,通过自然植物之美将人情人性之美融为一体,读后能给人绵密深远的回味。《杏花春雨江南》更是将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一对乡村母女的刺绣劳作予以充分展示。文章将绣娘母女的身世命运和精美绣品置放在“杏花春雨”的凄美氛围中,既构筑了令人缱绻的诗意美感,又氤氲了浓浓的徽文化的灵秀与神奇。

  梅花是文人偏爱的对象,徽梅种植又历史悠久,同时还造就了徽州虚谷、汪士慎、渐江这样的画梅大师。或许是因为文化内蕴的影响,洪振秋也屡屡访梅于灵山秀水之间,留下了《姬川读梅》《数点梅花天地心》《数枝清瘦映东篱》等作品。作者不仅熟谙梅花的自然属性,也了解徽州人种植梅花的历史,更对徽州的梅文化尤其是画家笔下的梅花了然于心。这些作品既含知识又融美感,读之令人兴趣盎然。比如《姬川读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早春何处去赏梅,姬川梅花独自开。走进姬川的白云深处,就是到了一个梅花世界。此村坐落于黄山脚下,四面青山披绿,小溪环绕,由于气候环境的独特,尤适合徽州梅花的生长培养。而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讲起山上的梅花总是如数家珍、津津有味”,不仅文字,连带作者笔下的养梅之地都有引人入胜、促人向往的魅力。

  徽州人也是作者散文中着力较多的对象,其中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徽州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一是当下生活中的人物。前者主要通过他们的人生成就来表达作者的敬

  意,其中写他的同乡——戏曲艺术家洪雪飞的《诗意洪雪飞》,介绍了她童年生活的家居环境及成长氛围,曾引起很多戏迷的浓厚兴趣。其他一些散文,由于作者使用的大都是一些二手材料或仅限于人生业绩的表面呈现,因而艺术感染力稍显逊色。后者主要是作者生活中的一些熟悉人物,或同乡同学、或朋友文友,他们中既有能书善画的才俊,也有伴随文化热兴起而赶潮的后生。无论是徜徉山水、伴眠松竹、留得人生的自在和惬意,还是急于一夜出名或暴富、禁不住剑走偏锋终至事与愿违的失意和徒劳,多多少少都让人在他们身上看到徽州传统的某种遗存,或是内在精神的延续,或是外在成功的向往。在《闲话徽州人》中,作者写道:“如果你想真正了解徽州人,最好于徽州山水间,踏着斑驳的青石板路,去看看徽州的牌坊、祠堂、小桥、古楼,这里面的故事很多,顺便问问在长有新绿屋檐下晒太阳的老人们,历史沧桑都在他们肚子里。”其实,作者整天穿行于上述徽州的山水,肚子里更是装满了关于徽州的过去和现在,阅读他的散文也恰恰是人们了解徽州人的最好途径。

  二

  挚爱是文学的动力。这种爱,一是对家乡和故土,这一点,当然无可置疑;一是对文学写作。作者大学学的是生物,从事的工作也与文学无关,但却能持之以恒、笔耕不辍,正是把文学创作当做内心追求的体现。而上述二者的结合,就实现了他用美的文字和想象来展示他的家乡和故土的心愿和情怀。作者精细观察、勤于挖掘、用心体验,在寻找和发现美的素材方面可以说比同样以徽州文化和徽州人的生活为题材的作家都要丰富和广泛,正是因此,才得以为读者奉献出徽州社会“樱桃之红、芭蕉之绿”的五彩斑斓和绚丽多姿。作者长期浸润于中国古代诗书文学和书画艺术的审美世界,从中吸取丰富的文学艺术营养,又以此心眼去观照、品味和体验徽州的山水草木、世态风情,常常虽身处徽州而同时又仿佛进入了传统的诗画意境,读者也在品读作者笔下徽州的同时,领略着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的美感天地。如此的

  写作脉络在诸多篇章里一脉相承,或在文章开头,或在文章结尾。我们每每看到作者对古代诗文的引用,从而使作者笔下的徽州与传统经典诗文相互印证,进而使彼此的审美感染力相得益彰。比如《杏花春雨江南》一文开头所引元代虞集的词、《又见东坡竹林》一文结尾引用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雀喧禾黍熟》结尾引用白居易的“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等,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在对家乡生活的描述和表现中,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徽州风俗民情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些今天都已成为研究地域文化的学者关注的对象。比如农历九月十九观音菩萨成佛之日的荡秋千,作者家乡三阳的荡秋千远近闻名,村民也比别处更重视其事,作者的《秋千娘子》就写了该处与别处不同的风俗,即重点不在村民的参与,而是村民只是观众,秋千架上则是专门由年轻姑娘扮演的秋千娘子。她们在荡漾的秋千上表演各种各样的动作,或像嫦娥,或像观音,嘴里还同时唱着歌,引得观众们连连喝彩。还有在《撒帐风情》里对徽州流行的“撒帐”风俗的描写。“撒帐”之举始于汉武帝刘彻,他娶了李延年妹为妃,入帐共坐,饮合卺酒,听宫女们边唱边撒五色同心花果,此做法后相沿为风俗,流入徽州后一直延续,只是已不再限于洞房花烛之夜,而是遇到喜庆之事都可请人来唱。作者笔下的春嫂就是乡间专司此事的歌手,她甜美的歌喉回荡在乡村的夜空,有时竟会让上了年纪的老寿公情不自禁起来。作家的文字毕竟浪漫而富有想象,其对地域风情的展示总是更倾向于人的情感世界,这正如文化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在其中去寻找文化传承的内在符码和人的族群基因,二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可惜研究者对这些文化的活遗存似乎还关注得不够。

  三

  洪振秋的散文除了上述诸多美感愉悦,也存在一些不足。

  其一是文章思路和结构比较单一,卒章显志的套路比较明显,尤其是无论何种素材,常常都少不了一个较为昂扬的结尾。在部分作品中,作者虽然也写到了一些带悲剧

  意味的人和事,但文章的结局仍然回到了圆满和欢喜,但这种欢喜又常常只是出于作者较为生硬的主观添加,反而使整篇文章的立意显得支离,像《六月雪》这篇作品尤其明显。

  其二是作者醉心于徽州这杏花春雨江南的风光与风情,但笔下未免过多和煦的暖风,几不可见人间尚有或凛冽或刺骨的寒风和冷风。上面我曾提到“唯美,在不同程度上,可以说已成为他(作者)写作的出发点”,而且这美的内涵基本属于温馨婉约的一路,缺少了阳刚的力度和严峻的深度。正因为此,作者面对传统和家园几乎只有忘我的陶醉或忘情的拥抱,而没有理性的观照和冷峻的反思。这就造成了作者几乎千篇一律地认为凡徽州过去的必是好的心理,而且还差强人意地要把这种心理传输给读者。最有代表性的是《秋尽江南草未凋》这篇作品,文章对那位徽州历史上扑朔迷离的人物赛金花的赞美,基本建立在没有充分根据的传说之上。什么“危难之时挺身护国”“保护故宫、保护文物”“徽州人的骄傲”“蒙受千古奇冤”等,实际上都相当离谱。很显然,如果在涉及历史人事的文章里只凭一厢情愿而罔顾事实,那就十分不妙了。其实关于赛金花的这段公案,早在20世纪60年代,胡适在读了许世英的回忆录中涉及赛金花的文字后,即给许世英写有一信,指出:“前面泛叙赛金花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以后一大段,全是无根据的野史。《孽海花》小说造谣于前,以后越传越野,故记录您的回忆录的朋友竟说,‘赛金花的功劳实还超过当时的议和大臣李鸿章。’又说,‘连朕即国家的慈禧太后也不得不仰仗于她。’此皆毫无史实的根据。”[1]85此信后面,还附有胡适第二天的补充信件,内容是“顷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郭量宇先生(廷以)告知,……赛金花的故事全无历史事实的根据。”当代作家赵焰先生在他的《思想徽州》一书中,也对此进行了考证,其中引用的齐如山的材料也证明了胡适的判断。因此,在文化散文写作中,本土作家如何以客观的心态去面对家乡的历史和人物,不仅不能陷入先入为主的盲目,更要在文化怀旧的时候超越史实,看得更深更远。正如散文理论家

  范培松所说:“学者散文家们视散文创作为文化精神的穿越,他们几乎都有文化怀旧的癖好,但文化怀旧不是他们的本意,文化怀旧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精神的穿越。”[2]184另一位散文理论家王兆胜也说:“在散文中,知识是一些材料,它必须被思想和智慧点燃,才会获得个性和生命”。[3]52文化精神的穿越,就是能站在当代精神意识的高度去与传统和历史对话,而不是消弭了作者的当代立场,完全被历史材料淹没,更不可为我所用地依靠那些不靠谱的材料。怀念先贤、珍惜传统,无可厚非;但在艺术创作中,作为主体的作家还是要以自己的独特发现和体验为出发点,使怀念和珍惜都真正出自内心并能展示出与别人不同的内涵与特点,否则就难有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独特。所以,我很期待作者在现有基础上,能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内心、广泛吸收,努力在文章立意的深度、文章表达的多样、审美追求的多元和主客构建的多向上下功夫。根据作者所具备的诸多条件而言,只要持之以恒,完全能够在创作上实现新的飞跃,让笔下杏花春雨的江南展示得更加绚丽和多姿。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耿云志.胡适书信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范培松.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体式革命[J].江苏社会科学,2004(1).[3]王兆胜.困惑与迷失——论当前中国散文的文化选择[J].当代作家评论,2003(6).

篇十二: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高中作文【3000字】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着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着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着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余秋雨散文评价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

  它们予以谛视与观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苦旅”。(吴周文《90年代:中国散文现在时》)

  2.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最终由文化而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就这样,余秋雨的散文终于摆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篱,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中走出来,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散文中鲜明的主体意识固然来自作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如果只靠这些,也只能写出掉书袋式的怀古悼亡之作,决不会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因此,真正纯净的主体意识,需要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的定力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贤

  的话说,就是要摆脱“小人儒”而达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秋雨的散文对俗常生活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已无所关注,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进行着极其深切的眷顾,其中的欢愉、忧思、欣慰、苦恼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契合,与当前处境中的高尚与卑微、深刻与虚浮息息相关,由此而构成了散文的多维结构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以其丰富、高大和纯净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

  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

  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张昭君等《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社会科学探索》)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像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

  《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沧桑一座破旧斑驳的牌坊,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沧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

  5.《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道士塔》写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一个早晨“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开始他的粉刷”。我们甚至完全可以在这里读出黑色幽默,因为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传的敦煌壁画!──这种生动又时时转换感情内涵的描述,充满在全部的余氏散文中,且经常是写得更精彩。

  (偌大的中国句)如此忧愤之语,道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爱以及对文化命运的无奈,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道士塔》正好印证了鲁迅的一段话:“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篇十三: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_3000字

  余秋雨,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着名艺术理论家、文

  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着作有《戏

  剧理论史稿》(1983

  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

  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

  年

  月第

  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

  (1994

  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

  年,文汇出版社出

  版)。1997

  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着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

  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其文化散文

  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余秋

  雨散文评价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

  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

  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

  川风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它们予以谛视与观

  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

  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

  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

  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

  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

  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篇十四: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内容之美、手法之美、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和意蕴之美。其史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价值;二是为大众学习和了解历史打开窗口;三是为史学研究添加新动力。

  关键词:余秋雨

  “大文化”散文

  审美价值

  史学意义

  Ontheaestheticvalueandhistoricalsignificanceof

  YuQiuyu"sGreatCulturalProse

  Abstract:

  theaestheticvalueofYuQiuyu"sGreatCultureProseismainlyreflectedinthebeautyofthecontent,

  theexpressions,thelanguage,thestructureandthebeautyofmeaning.Itshistoricalsignificancemainlydisplaysinthesethreeaspects:first,ithasthehistoricalvaluewhichcannotbeignored;thetwoistoopenthewindowforthepublictolearnandunderstandthehistory;thethreeistoaddnewimpetustothestudyofhistory.

  Keywords:

  YuQiuyu

  GreatCultureProse

  Aestheticvalue

  Historicalsignificance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凭借其“大文化”散文初露头角,其《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山居笔记》等散文集在短期内即获得了国内外众多读者的青睐,并长期在现代文艺界占有一席之地,影响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让人瞩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高希均说:“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和听众。”[1]

  与一般散文不同的是,“大文化”散文是立足于宏大的历史背景的散文,它追溯历史,拷问心灵,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具有审美性、历史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台湾作家白先勇说:”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2]

  “大文化”散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其审美价值、史学意义是非常有意义的。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余秋雨“大文化”散文(以下简称余文)的研究内容广泛且具有深度,其中对其审美价值的研究甚广,总体上主要从内容、主题、形式三个方面来论述。部分内容笔者深有同感。此外,余秋雨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积淀,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使其作品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史学研究价值。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称赞余秋雨为:“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3]余秋雨在文化散文中对历史、对自身经历认真的反思精神与负责的观照态度,对促使大众自觉思考历史走向、生命意义具有推动作用,为人们反思历史、反思当下人文现状、增强对文化的忧患意识,积极探索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导。在有关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除了广大的称赞声之外,也有少部分批评的语调。这些批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些做作。比如有部分学者撰文认为其文化散文太过“煽情”,字里行间有博取读者眼泪之嫌,如朱国华《别一种媚俗》里认为余秋雨文化散文达到了“滥情和矫情的程度”[4]。而奇怪的是,也有不少学者发文称其内容太过“理性”,过多的“说教”充斥其间,影响了散文本身的审美价值。葛卉在《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中认为其“对理性思辨的过分强调影响了文章情感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导致文章灵性的缺失。”[5]二是认为其文化散文存在部分历史错误,给大众的史学认知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拟根据个人阅读体会,结合当前研究状况,对其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补充完善。

  一、审美价值

  (一)内容美

  余文选材丰富,为读者展现了纷繁绮丽、真实可感的异域画卷和人物群像。文章所描绘的环境,从西北大漠到江南一叶,从黄土高坡到东北平原,从爱琴摇篮到恒河两畔,从文明起源到近代风云,其地理范围之广,历史跨度之长让人惊叹。所述人物有钱镠、康熙、居鲁士这样的帝王;有骆宾王、李白、柳宗元这样的文人墨客;有李冰、苏轼、张謇这样的实干家;有苏小小、白素贞、秋瑾这样的传奇女子;还有莫高窟直接罪人王道士这样的边缘人物。这些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身份特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余秋雨的笔下熠熠闪光。每个人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抹独特色彩。王汉英在《余秋雨散文文化的特质》中这样感慨道:“读余秋雨的散文,我会不自觉地惊叹余秋雨敏锐的洞察力,感慨自己何以不是那‘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会不由自主地被余秋雨文中的激情与叹息所裹卷,却不能‘吞吐千年’。”[6]

  其次,余文内容具有宏伟大气、充实饱满的特征。作者善于渲染时代背景的风格特色,并将一段特定的历史和当下联系在一起,进行反思和追问。而这样一来,每一篇故事就不再是历史上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座跨越古今或中外的桥梁。许多篇目具有数种表达方式,即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方式兼具。多样的表达方式熔于一炉,使得散文整体的知识性与抒情性,艺术性与可读性得到了提升。

  此外,散文的选材角度新颖独到。余秋雨善于跳出传统的圈子,从新颖独到的角度挖掘地方特色和人物亮点。如在《文化苦旅:杭州宣言》一章中,作者有意把人们对杭州的主观印象点出。人们认为杭州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人间胜境,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实际上,杭州处于钱塘江的入海口杭州湾处,其自然条件注定了这是一个水灾频发、土壤流失严重的地区。这种独特的选材角度往往能成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它展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杭州。不是富饶的杭州,也不是美丽的杭州,而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杭州。而接下来,作者开始引出主要人物——吴越王钱镠和苏轼时,同样挖掘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对于吴越王钱镠,许多人并不熟悉,最多也只是知道他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帝王——吴越国的开国皇帝,而作者避开了他的政治地位和开国伟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心系民生福祉的衣食父母形象。余秋雨笔下的吴越王钱镠的形象,跳出了中华传统

  的历史观念,摆脱了以抗敌名将、文学泰斗、学哲圣贤等身份来归功论名的桎梏,从独特的角度展现出了其大放光彩的其他身份:他是一位务实苦干的实业家,也是一位心系民生的父母官,还是一位目光深远的低调王者。同样,余秋雨在此篇目中也暂时收起了苏轼大文豪、大学者的刻板形象,而对于历史有关苏轼在杭州兴修水利、整顿西湖的记载进行了深入地论述。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人物,余文新颖的选材角度总让人眼前一亮。

  (二)手法美

  首先,余文想象内容往往跨越时空。余秋雨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使得文章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并充满感染力。不同于一般的单个层次、单独画面的想象,他的想象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多层次的场景累加中肆意驰骋,给人变动画册一样的视觉冲击力。在《文化苦旅:莫高窟》一章中,这种想象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余秋雨把白天看到的莫高窟壁画和雕塑进行了大幅、连贯的描写,让这些艺术品的颜色、线条等实景蜕变成自己想象的画面,顿时所有的文物都活了。余秋雨看到北魏的壁画时,似乎也置身于那个动乱的年代中,感受到了浓烈的北疆豪情:“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7]如此一来,作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幅壁画和雕塑,而是无数勇士征战的背影,一个少数民族王朝的兴衰。接着,余秋雨还不满于此,他跳出这幅壁画,又联想到了处于同一时代的陶渊明,他正身处南方混乱的政权漩涡中,面容憔悴、郁郁寡欢,“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8]这种多层次的想象,摆脱了实物的束缚,给人一种汪洋恣肆的壮观之感,让读者的心灵跟随作者自在驰骋。而更加精彩的,是余秋雨将接下来几个朝代的想象进行连接,不让想象出现断层的情况。他把北魏、隋、唐、宋等王朝的壁画和塑像,通过画风转变的描述予以自然地过渡,从粗犷到柔美,从柔美到奔放,从奔放到精细,从精细到灰暗。。。。。。这些描绘融入想象的漩涡,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让人觉得生动而精彩、真切而自然。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古今对话、生死对话的方式发挥想象,让自身“穿越”到历史中与逝者对话。时空屏障的突破让作者的情感如泄洪一般涌流出来,让人为之动容。在《文化苦旅:道士塔》一章中,作者想象了自己阻止王道士的情景。他穿越时空,来到王道士的面前。他试图对正要糟践文物的王道士发出愤怒的呼喊,却换来王道士漠然的面孔。这段跨时空的想象让人身临其境。读者虽然不是作者,但足以感同身受,既能感

  受到作者保护文物的急切和忧心,又能感受到他内心夹杂的那种左右为难、独木难支、回天无力的纠结、无奈和痛苦。

  其次,文章中的对比运用鲜明而真切。余秋雨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追寻一段历史,因此他往往会将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抚今追昔,既反思历史、又拷问当下,表现出诚恳的反思态度和无私的人文关怀。葛卉在《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评价道:“他超越了现实时空,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而他又不拘泥于历史,再次超越历史时空,让目光重新回到现实。”[9]在《文化苦旅:江南小镇》一章中,余秋雨简要回顾了苏州同里退思园曾经的主人任兰生回乡隐退、建园长住的故事,对比当下中国文人在拥挤的大都市择地而居、饱受嘈杂喧嚣“倾轧”的现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他希望中国文人能够真正回归人文气息浓厚、清静幽雅类似江南小镇一样的居住环境,也希望这些地区因文人的驻足迸发出更多的生机。这其中,既有对江南小镇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欣赏,对任兰生建园退思、远离尘嚣行为的认同,又有对当今文人、江南小镇现状的一种期盼:期盼文人能够回归宁静中进行文学创作,在静谧优雅的环境中实现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也期盼着当下的江南小镇能够因文人墨客的驻足而显现出更加充实的人文底蕴。除了纵向对比外,横向对比也经常出现。如《千年一叹:面向自然》一章,作者面对一个没有自己独立文明的国家——尼泊尔,面对它不曾被近现代工业文明所污染的居住环境与慢节奏的生活情调,对比国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由此余秋雨说道:“我们正在庆幸中华文明延绵千年而未曾断绝,但也应看到,正是这个优势带来了更沉重的累赞,好事在这里变成了坏事,荣耀在这里走向了负面。”[10]中国与尼泊尔,文化积淀如此悬殊,但对比之下,余秋雨却更偏爱尼泊尔那“回归自然的文明”,并站在老庄哲学的角度上提出自然是文明的唯一之道,中国文化想要达到最高层面,就要做减法,像尼泊尔一样回归简单与自然。余文中的这些纵向、横向的对比,总是特征鲜明,又发人深思。

  此外,余秋雨善用留白的手法。文章在倾诉内心的同时注重留白,善于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使文章意蕴深厚的同时余味无穷。在《文化苦旅:道士塔》中,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将屈辱化为力量,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钻研着敦煌学。一位日本学者曾在国际学术讨论会中激动地提出“敦煌学在中国”这样的观点,对此,中国的专家们却没有激动,只是不声不响地离开,走到了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中国专家们为什么会这样反应?他们来到王道士的塔前,内心在想

  些什么?作者此时又作何感想?其中蕴含的韵味,作者没有过多地去解读,只是忽然停下了笔,留下了一片供读者想象的空间。文物失落之罪,究竟该归咎于谁,人们又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一切问题都好像埋进了读者的心里,等待着破土的时刻,虽意犹未尽,却使人欲罢不能。《文化苦旅:风雨天一阁》以几个问句做结尾,对像天一阁和范氏家族这样的文化研究进展发出问询,表现出作者对于世族大家人文历史研究前景的期待和持续关注态度。至于未来将如何发展,作者十分期待,但心里并不确定,只好抛出问题留给读者,留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们。这样的结尾也颇有一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风味。

  (三)语言美

  余文遣词造句精炼简洁。余秋雨的许多散文集都展示了他炉火纯青的遣词造句水平。他惜字如金,总是用最为精简的文字最大程度地表达他想传达的意思,他的文字倾向于不着痕迹地做到既把意思点到为止,引人入胜,又能发人深省,读起来余味无穷。正如李瑞龙在《论余秋雨的散文艺术》所言:“他的语言言简意赅,字约意丰。。。。。。从简单又简约的普通文字中发掘出他人无可比拟的独到品质,构造他特有的语言品味,他是书写得如此轻松与自如,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毫无做作穷尽之感。”[11]如《文化苦旅:阳关雪》的开头:“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12]短短十二个字便把作者对中国古代文人的身份看法表现了出来。许多人心目中,在中国古代,文人应该是饱受尊敬和崇拜的,他们的一笔一墨,一言一行随时都可以成为跨越历史的名篇、佳话。可作者在开头却说出了这番独特的话语,这不能不引人深思。阳关一行让作者想起唐朝许多文学艺术方面的泰斗,而当他又想起唐朝的封建统治者们把文学艺术当成一种玩乐、消遣的时候,他是这样讽刺的:“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进入,去制造一点娱乐。”[13]这短短的一句,看似不痛不痒,却轻描淡写地道出了现实,既巧妙地刻画出统治阶级愚昧无知、附庸风雅的丑态,又表现出文人所处环境的尴尬,内心的酸涩与无奈。

  语言风格朴实恬淡。余秋雨的语言风格朴实而不寡淡、深刻而不晦涩、平易而不庸俗。他总是能以自然、质朴的语言将或生涩或遥远的事物叙述得浅显而生动。《文化苦旅:都江堰》在引出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的时候,这样描述道:“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提供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保收的四川平原成为天府

  之国,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14]没有华丽的藻饰,没有生涩的词语,作者站在了一个常见的、宏观的、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描述了都江堰所带来的贡献。天府之国、诸葛亮、刘备、抗日战争。。。。。。作者善于选用为人所亲近的辞藻,勾画出一个个容易引发想象与共鸣的图景。这种朴实恬淡的句子读起来很容易被接受。

  (四)结构美

  散文每一段都被严格控制了字数,长段较少,小段林立,且长段短段往往交替出现,读起来较为轻松,没有冗长拖沓之感。对于稍长一些的文章,作者分别进行了分节处理,使文章整体具有散而不乱、长而不冗、淡而不寡、醇而不陈的审美特征。如《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由于文章比较长,作者把它分成了许多小段,又根据它们的内容总括成五个小节。第一节是在阐述自己写避暑山庄的原因,第二节描绘了避暑山庄的景色,回顾了康熙帝的丰功伟绩,第三节写了汉人对清朝态度变化以及康熙之后几任帝王的功过。第四节交代了落日余晖下的清朝态势。第五节以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引发对清王朝的感叹。文章整体结构划分得很有条理,脉络结构易于把握,便于阅读、理解和思考。此外,余文中经常出现现代诗、古诗、词赋等自成一段的情况,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段落结构形式,还给文章增添了许多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

  (五)意蕴美

  余文体现了无私的人文关怀。

  余秋雨始终保持着对历史文化积极严谨的探索精神与深入认真的反思态度,表现一种对个人、对全人类文明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他为莫高窟藏经洞失落的文物痛惜过,对避暑山庄所承载的清史留恋过,对惨遭流放、扎根异乡的志士仁人同情过、钦佩过,对范氏家族保护天一阁的历史肯定过,在克里特岛上为米诺斯王朝的荣光叹服过,在伊朗的居鲁士大帝的陵寝前赞叹过。。。。。。他深入历史的洞穴寻找真相,他俯视历史的湖面反思当下,最后在历史的荒原中抬头仰望苍穹,面向未来。作者对于历史、对自身经历认真的反思精神与负责的观照态度,无疑对促使大众自觉思考历史走向、生命意义与价值具有推动作用,为人们反思历史、反思当下人文现状、增强对文化的忧患意识,积极探索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导。

  余文适度理性的情感基调,体现出作者豁达超然的胸怀气度。

  余文始终保

  持着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愤而不怨的情感基调。也就是说,文中没有过分的悲喜,也没有过激的怨愤。许多人撰文直指其文章“滥情”或是“过度理性”,实际上并非如此。余秋雨是善于把控情感收放的。余秋雨在行文时始终能够保持一种适度理性的情感基调,保持一种豁达、超然的胸怀气度。当他表达喜悦的时候,他那喜悦的情感里往往带有一种忧患意识,当他表达哀怨的时候,他在哀怨的基调中总会怀有一份慰藉与希望。余秋雨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却不会任其横冲直撞,而是用理性、矛盾的态度和观点分析问题。这种热情与稳重并存的情感模式在为文章的情感表达增色的同时,还增添了文章的哲理性。在《山居笔记:遥远的绝响》中,谈到中国古代政治风云中文人的坎坷命运,余秋雨既为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充当牺牲品的文人感到痛心,为有幸苟全性命于乱世却挫败了心志、败坏了品格的文人感到悲哀,也为不同于二者的另一批恢复思考能力、重新审视现状的文人的存在感到欣慰。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随时都会有腥风血雨,但因为有了第三种人的存在,“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总能够在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中飘然而出。”[15]余秋雨沉痛的情感夜路里,这第三种文人的存在就像头顶的月光,轻轻驱散眼前的一小片黑暗,让他在黑暗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这是余秋雨自己寻找到的一束“月光”,它其实就藏在他的心里,是作者理性态度、超然态度的影子。

  二、史学意义

  (一)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学研究价值

  余秋雨在实地考察、严谨求实的基础上,既善于从历史长河中挖掘被人遗忘的角落并加以放大,也善于从众所周知的历史中挖掘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种从平面和立体上双管齐下的历史研究切入点,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研究价值,并将进一步激发史学和文化散文研究热潮。在他的笔下,一个多灾多难的“人间天堂”——杭州展现在我们眼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王圆箓、李冰、康熙、钱镠、居鲁士大帝露出帷幕后的面容;一个个充满争议的王朝——清朝、波斯、米诺斯王朝呈现了本色;一个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天一阁、喀什、宁古塔、渤海国等纷纷撩起埋藏千百年的历史面纱。这些名字在历史上,要么鲜为人知,要么误会、争议纷纷,要么疑点重重,均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们在

  余秋雨的笔下得到了更为广泛与深入的传播,无疑,这也将掀起大众、史学爱好者和甚至专业研究者的兴趣,而这些历史文化内容也通过文化媒介得以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研究,甚至开发和保护。

  (二)为大众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打开了亲近的窗口

  作家一样细腻丰富的情感、高度的审美水平,历史学家一般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在余秋雨笔下得到了跨学科的结合与运用。既有不可忽视的史学研究价值,也为史学外其他领域的人群接触历史、了解历史、反思历史打开了一个亲近大众的窗口,提供了一个史实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对于世界性和地方性人文、宏观全景与微观特写、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中外文明史认知框架雏形。有助于帮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明、体味文化,加深对世界文明的理解,增添对自身文明认同感与归属感。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者对余文中历史真实性的解读持否定态度,列出证据并指其过于随意解读历史,甚至误导读者。对此争议,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认为:“余秋雨的散文,即使里面引了许多史料,谈了很多学问,但仍然不是学术著作而是文学作品。而对学术著作与对文学作品,应该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16]王彬彬这个观点是比较中肯的。以史学的标准来要求文学作品的确是不太合适的。学习历史,尤其是严谨的历史学,应首选史学专用文献,文学作品提供的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极大地帮助大众快速解读历史内涵。因此,一方面,余文中所涉及的史实的确应避免错误产生,另一方面,外界也不应因其中的部分差错就直接否定其带来的史学价值。

  (三)为史学研究增添新动力

  感性的人文追溯情怀和理性的求实精神相结合的方式为史学研究拓宽情感入门。其中既有史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不乏文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化即人化,它蕴含在历史与当下两个时间维度之中。而作者通过对历史中有关人的物理、心理痕迹的追寻,从历史中挖掘人性之光、人性之耻,从而也在追寻文化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人对历史的心灵之旅。这场涉足历史的文化旅行,为当下人们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给予了点拨和警醒,为寻找民族之魂、发扬民族之光给予了导向和启迪。带着一种感性的人文追溯情怀并坚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去研究历

  史,将为史学研究的起因和目的增添新的审美动力、责任动力与求真动力。余秋雨虽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但其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素养、实地考察的行动、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史学研究依旧具有正面导向作用

  结语

  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在内容、手法、语言、结构、意蕴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足以带领读者云游异国他乡、历史长河;其巧妙多样的艺术手法,足以让读者在无尽的畅想中放飞心灵,自由驰骋;其凝练质朴的语言风格、精简华美的结构形式足以让人产生轻松自如的阅读体验。而散文的意蕴、哲理无不体现作者无私的人文情怀、豁达乐观的情感态度、严肃认真的理性精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与作者严谨认真的探究态度为地区、为大众、为文学家甚至是史学家们都搭建了一个足够饱览一处独特风景的平台。余秋雨为大众寻找到了一个文学与历史的新的契合点,举办了一场集审美、历史与哲理三合一的阅读盛宴。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群人,它的光彩足以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甚至世界。他作为艺术家的感性、史学家的严谨、社会学家的洞察力、炎黄子孙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世界公民的责任意识,都在诉说着:这些文字不仅仅写给自己,写给读者,还写给整个中国,写给世界,写给现在,也写给过去和未来。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372[2]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372[3]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372[4]朱国华.别一种媚俗——《文化苦旅》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5.2:34[5]葛卉.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王汉英.余秋雨散文文化的特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4.5:10[7]余秋雨.文化苦旅:莫高窟[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12[8]余秋雨.文化苦旅:莫高窟[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12[9]葛卉.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余秋雨.千年一叹:面向自然[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1:326[11]李瑞龙.论余秋雨的散文艺术[D].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7.12:34[12]余秋雨.文化苦旅:阳关雪[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24[13]余秋雨.文化苦旅:阳关雪[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24[14]余秋雨.文化苦旅:都江堰[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45[15]余秋雨.山居笔记:遥远的绝响[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1:143[16]陈淡宁.

  20世纪90年代,《文化苦旅》

  取材于历史的“小说化散文”[N].钱江晚报,2015.5.24

篇十五: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读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感

  余秋雨是年轻一代学者散文的代表,是一位伟大的散文家。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最具代表是《文化苦旅》,其他文化散文有《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他的散文有着很鲜明的特色,他喜欢在博大的文化视野和强健的文化精神下,瞩目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兴衰荣辱和古代知识分子人格命运的变迁,他的文章上溯“五四”散文的理性精神和启蒙传统。主题上,他善于描写中国历史和对祖国文化的热忱思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也说明了他喜欢对中国文化史的悲壮历程和悲剧命运进行感怀。

  余秋雨的第一本散文作品便是《文化苦旅》。《文化苦旅》的风行海内外,彰显着余秋雨正式登上文化散文的舞台,而他的散文也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从人文关怀和文化反省的双重意义上去考察和解剖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命运。如在《西湖梦》中,他敏锐地捕捉到西湖“盛大”中的内核是退避、隐逸的文人人格。看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我们会发现他的文化散文很“乱”,涉及范围也非常之广,没有具体的写某一方面,时而写到一个事件,然后想到另一个事件,二者在表面上感觉没有太大联系。但是这种散是表现在外在之散,内在非常的具有聚合形态。他想象奇特、说理深邃,于平淡之处显现神奇,让人从表面的零碎的信息中能够聚合的读出文章所刻画的主题和重点,可以说是表面散,实则聚。读余秋雨的散文,你还能读出他的语言风格,于平淡无奇的描写、叙述中夹杂着低吟浅唱的历史风味。而在故事题材的选择上面,总有一个写作中心在紧扣着主题,外散而内聚,时刻彰显着主题。他的每一篇文章里几乎都有着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因素和历史民风民俗,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利于作者思维的敏捷和想象的延展。又将作者的思绪思想尽收文中,形成聚合。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如有"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大气和劲健,他的散文为当代文坛提供了许多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与思考,我为余秋雨骄傲。

篇十六: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文化苦旅经典散文读后有感

  文化苦旅经典散文读后有感1

  书写,书写文化之苦旅。描述,描述历史之盛衰。

  ――题记

  中国灿烂的礼貌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向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并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供给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

  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此刻不一样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能够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活力,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所以,他的*,也永远夹杂着不一样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礼貌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礼貌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以往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梦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必须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以往,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所以,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仅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我的车辙印。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文化苦旅经典散文读后有感2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所以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文化苦旅经典散文读后有感3

  人有人品,书有书性。为官者善深沉,从商者善钻营,平头百性太随性。所以人品与书性往往很一致。

  作为一介草民,参不透官场机密,悟不明商业道理,只得随性随心。况且本人天生苦命,对苦字分外亲近。所以,当我一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一种阅读的冲动。读完后,我对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此刻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

  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齐。”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读完此书,感觉自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部文化散文集让我感受到这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其中也夹杂着对青年人为文化沦丧的不满,同时也为中老年对于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该书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色彩斑斓的莫高窟文化到浑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现出人类文化的一种积淀,一种象征。

  书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为景的《白发苏州》、《江南小镇》,也有那如水柔顺却又错综的《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都以人物为基础,展现了风景背后的人文感受。同时也有与江南截然不一样的《莫高窟》中的热烈奔放,《那里真安静》中沉静冷冽地对战争的反思。作者在每一处的反思都是对文化的一种苦苦探寻,一种欣欣向往。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我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虽不能说我完全理解了余先生对文化的解读,但我能够品味出文化的一种现象,对美丽文化背后

  的一种宣誓。在我们青年一代人,时常最容易丢失,最容易遗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化,解读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发少年狂”的老夫们了。其实这才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一种无形的保护。金钱和权力使王道士变得如此的残忍,让一尊尊美丽的雕像就这样的灰飞烟灭。这无不暗示了一句话“有钱可使鬼推磨”。看到那里的时候我感到一丝丝的惋惜与无奈。

  看完这本书之后,看这许多的文化在面前一幕幕的消失。突然想到了中国的近代,在那些蹉跎的岁月里。人们不在乎“文化”,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一张张沾满泪水的图片——鸦片战争炮火、鸦片对古代人们一种打击,火烧圆明园对这座旷世奇座毁灭性的摧毁。就连最近电影《新少林寺》都有鹬蚌相争,洋人得利于珠宝的情节。文化发人深思。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强大,这正是我开始要寻回属于我们自我的文化,那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传承,对华夏礼貌的一向传承。

  文化“苦”旅,苦的是种经历,苦的是种感受,苦的更是种震惊人们心灵的良药。写到那里,我也能够发觉其实在苦中也能够寻求欢乐的真谛。这一路“苦”来,虽征程漫漫,寒窗数载,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经典散文读后有感4

  这个人凭借着他对蕴藏了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精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孕育了《文化苦旅》这部令人惊叹不已的著作。

  第一次与余秋雨的*邂逅是在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信客》,至使至今,我仍不忘《信客》刻画的那个诚信无私·善良厚道的信客形象。他表达出来的文字也是给人一种质朴典雅·精辟而畅达的感觉。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境是沉重而有压力的,“文化苦旅”顾名思义,这一条文化苦旅是艰辛的。一改以前的简便潇洒,文字多了份苍老和沉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余秋雨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引发人生沧桑感。”倘佯在历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绪中,因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庐山,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在那里诠释了它的价值意义。

  一个以往古文人们寄情疗心的佳景,像一个埋藏着千年秘密的沧桑老人。从“走向三叠泉的漫漫山道上,我产生了大容铸感”到“谁也没有逃开,反都抬起头来仰望,没有感叹,没有议论,默默的站立着,袒示者湿淋淋的生命。”这是它的魅力,瀑布的狂暴·雄伟,甚至是浩浩荡荡的气势,不止冲击了作者,也震撼了我的心魄。他说,文人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浑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齐了。

  在“道士塔”中,我体会到作者对文物遗失的痛心与愤懑。在“阳关雪”中,作者寻阳关,忆王维,感受历史的凄美与哀伤。在“沙源隐泉”中,我仿佛看到作者站在鸣沙山上,俯瞰月牙泉,眼中满怜惜与惊讶,然后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苦旅,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作者对于文化的思索和追求,以及一种对于逝去的苦涩的回味。他说,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期望自我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的后的回味,焦灼的会心,冥思的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静下心来,将“文化”含在嘴里细细的咀嚼,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文化苦旅经典散文读后有感5

  用历史的距离丈量历史,以文化的角度审视文化,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经历,为我们讲述着这深奥的道理。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生态礼貌!人们走过了多少文化的弯路,最终灰头土脸、青头紫脸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仅有在山河中找寻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争夺这河山,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态,一次次的无奈迁徙,一次次的荒野开拓,又一次次炊烟升起,帝王们的雄心壮志,无论如何,还是会败给这自然的力量,气候、环境的变迁,没有人能阻断,在这自然之前,人类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们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荣,一切的战争和侵略,最终还是漠于这天地之间。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日,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人们总想着去违背天地意愿,从远处看地球,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

  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趣,观察山河的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便会发生一系列骇人的灾难,因为那是对我们粗鲁的惩罚。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简便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我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终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一向走下去,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仅有走过万里长路,才能真正读懂自然这本书。我愿跟随者余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向走下去。

篇十七: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完整word版)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余秋雨散文评价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它们予以谛视与观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苦旅"。(吴周文《90年代:中国散文现在时》)

  2.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最终由文化而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就这样,余秋雨的散文终于摆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篱,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中走出来,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散文中鲜明的主体意识固然来自作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如果只靠这些,也只能写出掉书袋式的怀古悼亡之作,决不会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因此,真正纯净的主体意识,需要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的定力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贤的话说,就是要摆脱“小人儒”而达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秋雨的散文对俗常生活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已无所关注,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进行着极其深切的眷顾,其中的欢愉、忧思、欣慰、苦恼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契合,与当前处境中的高尚与卑微、深刻与虚浮息息相关,由此而构成了散文的多维结构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以其丰富、高大和纯净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完整word版)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张昭君等《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社会科学探索》)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像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

  (完整word版)余秋雨及其散文评价

  《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沧桑?一座破旧斑驳的牌坊,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沧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

  5.《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道士塔》写到了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一个早晨“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开始他的粉刷”。我们甚至完全可以在这里读出黑色幽默,因为王道士粉刷的是千年流传的敦煌壁画!──这种生动又时时转换感情内涵的描述,充满在全部的余氏散文中,且经常是写得更精彩。

  (偌大的中国句)如此忧愤之语,道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爱以及对文化命运的无奈,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道士塔》正好印证了鲁迅的一段话:“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gf?|

篇十八: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赏析

  作者:刘若旭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3期

  摘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文学界就兴起了一股“散文热”。散文曾经一度成为广大文人青睐的写作体裁。三毛、余秋雨、贾平凹、王安忆等独创了属于自己的散文风格,使散文逐渐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对余秋雨文化散文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对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做了赏析。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赏析

  前言: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创作完成,其对于我国文坛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快,余秋雨也成为大家关注的文化名人。余秋雨的散文出现,是对平庸和苍白的时代的挑战。曾经有人这样形容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所带来的影响:“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其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可以这么说,余秋雨被为上个世纪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一点为不为过的。虽然后人对余秋雨的散文有褒有贬,但是其散文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和其文化底蕴是值得我们深度解读的。

  1.余秋雨文化散文产生的背景分析

  我国新时期散文创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这也就表明我国新时期中国文学出现了新的转型。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散文侧重于艺术特质,到了八十年代,散文逐渐倾向于寻找主体性或者记录个人生活,但是对文化历史的思考往往不深刻。在这个时期,余秋雨通过创作独特的散文,找到了一种知识分子焦灼的消解方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观念的革新,人们开始对思索的路径进行转变。在重新对思想进行定位之后,人们开始对生存状况进行考虑。正是因为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知识分子的价值得到重新确立。广大文人通过寄情于山水,创作一篇又一篇经典文化散文。

  在改革开放的十几年后,人们对于阅读的多样性产生了需求。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越来越追求阅读需求和方式的多样化。当时,过去不太受欢迎的作家比如周作人和张爱玲的散文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这些作家创作的世俗化的作品符合人们世俗化的方式,使人们重新发现了文化的兴奋点。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还是被无数的读者所欣赏。但是,人们企盼出现新的散文大家,在这种文化期盼之下,余秋雨的散文带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余秋雨作品集《山居笔记》《文化苦旅》《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给世俗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

推荐访问:对文化散文的评价 散文 评价 文化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