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7篇)

时间:2022-11-30 12:4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7篇)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7篇),供大家参考。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7篇)

篇一: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控制课堂的能力,合理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都成为教师接受挑战的新课题。下面是我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的一个教学案例:

  一、案例主题

  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的首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实验的参与者和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二、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

  三、案例描述

  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的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着手进行演示实验7-1,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但是,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这一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随即又安静下来,等着老师往下进行。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白磷的用量再少一些;使用更大的烧杯,白磷与红磷的距离远一些;白磷燃烧后,立即用小烧杯将红磷罩上;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们得出了燃烧条件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既解决了意外事件的处理,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巩固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我接着安排了下一个探究实验,“要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王振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向水中吹气。”我一听,问题又来了:吹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这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还乱说!”可一想,老师刚才都犯错了,怎能怪学生呢!于是我笑着说:“王振同学,你上来试一试吧!”上来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气,白磷没有燃烧起来,他又使劲地吹了一大口,白磷还是没有燃烧起来,于是他有些懊丧地下去了,并趴在桌子上。见此情景,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勇气,并要求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又有学生说;“老师,应该向水中通氧气。”我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得用实验来加以证实。”并拿出事先收集好氧气的气囊,向水中通入氧气,只见水中出现因白磷燃烧而产生的火花,非常有趣。学生们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课堂教学又

  一次达到了高潮。

  实验过后,我又组织同学们尝试了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进而,我又提出问题:“通过导气管用嘴向水中吹气,为什么不能使白磷燃烧?”仍然请王振同学回答,他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提示下找到了原因,答道“从嘴里吹出的气体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它不能支持白磷燃烧。这一知识点是我们前面探究过的。”我接着说:“好,请座下。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你的进步。”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的表情,他的眼中又充满了自信。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四、案例评析

  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想的回答发生矛盾。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但在处理上觉得是恰当的,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了错误,并组织了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置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发生矛盾时,我没有严厉的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探究自己的结论,引导他自己得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扬,发扬了该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结论的新理念。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预料到一些以外情况的发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也使我感到:教师应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甚至还应补充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使整个课堂是连贯的,学生是愉快的,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芬芳。

篇二: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增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所以,改变教育观点,提高控制课堂的水平,合理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都成为教师接受挑战的新课题。下面是我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的一个教学案例: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的首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实验的参与者和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本案例是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

  在“燃烧与灭火”这个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的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着手实行演示实验7-1,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但是,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这个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

  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有的问题,并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随即又安静下来,等着老师往下实行。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白磷的用量再少一些;使用更大的烧杯,白磷与红磷的距离远一些;白磷燃烧后,立即用小烧杯将红磷罩上;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们得出了燃烧条件的准确结论,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水平。既解决了意外事件的处理,也促动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巩固对燃烧条件的理解,我接着安排了下一个探究实验,“要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王振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向水中吹气。”我一听,问题又来了:吹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这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还乱说!”可一想,老师刚才都犯错了,怎能怪学生呢!于是我笑着说:“王振同学,你上来试一试吧!”上来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气,白磷没有燃烧起来,他又使劲地吹了一大口,白磷还是没有燃烧起来,于是他有些懊丧地下去了,并趴在桌子上。见此情景,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勇气,并要求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又有学生说;“老师,应该向水中通氧气。”我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你的想法是否准确,得用实验来加以证实。”并拿出事先收集好氧气的气囊,向水中通入氧气,只见水中出现因白磷燃烧而产生的火花,非常有趣。学生们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课堂教学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实验过后,我又组织同学们尝试了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进而,我又提出问题:“通过导气管用嘴向水中吹气,为什么不能使白磷燃烧?”仍然请王振同学回答,他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提示下找到了原因,答道“从嘴里吹出的气体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它不能支持白磷燃烧。这个知识点是我们前面探究过的。”我接着说:“好,请座下。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你的进步。”

  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的表情,他的眼中又充满了自信。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四

  案例评析

  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想的回答发生矛盾。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但在处理上觉得是恰当的,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了错误,并组织了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置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水平。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发生矛盾时,我没有严厉的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探究自己的结论,引导他自己得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扬,发扬了该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结论的新理念。

  当然,这节课也存有着不足之处,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预料到一些以外情况的发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也使我感到:教师应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甚至还应补充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使整个课堂是连贯的,学生是愉快的,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芬芳。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通过讲述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讲解指导

  1.建议在讲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后,可介绍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2.可给学生归纳出,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知识:

  (1)定义式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式

  (3)溶液的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式

  (4)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分数计算,需用到质量守恒定律

  关于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在详细介绍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后,通过例题教会学生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把有关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起到使教材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继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在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之后,教材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接着提出一个关系式,又给出两种组成不同的食盐溶液,用图示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它们的不同组成,以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此后,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五个计算实例,教会学生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教材最后常识性介绍了其他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如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组成,并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溶液组成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的道理。

  关于溶液组成的教学建议

  在了解溶液组成时,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例如:20℃时NaCl的水溶液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通过计算不断巩固和发展化学概念,为此,可以做如下的课堂练习,并由老师指明学生练习的正误,随时对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

  (1)100千克水里加入20千克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对不对?为什么?

  (2)在20℃时溶解度为21克,则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1%,对不对,为什么?

  (3)100克10%的NaCl溶液和50克2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150克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对不对?为什么?

  关于如何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学建议

  在提出溶液组成之后,应把溶液的“浓”、“稀”及“一定量溶液”跟“溶质的量”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清楚的认识。切不要过早地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因为学生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中常出现一些错误,多半是由于对组成认识的模糊造成的,为此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溶剂或溶质的量发生变化时,判断溶液浓稀变化趋势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组成的意义。

  例如: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量增加,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质量减少,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组成怎样变化?等等。这些判断并不困难,然而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过这些训练,会在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4)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教材中例题1、例题2分别属前两个问题的计算类型,学生只要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清楚,直接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计算并不困难。第(3)类计算,实质上这类计算也是直接用关系式计算的类型,只是溶质、溶剂的数据,要通过溶解度的概念,从题在所给的数据中导出来。因此,只要学生了解应把溶解度和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虑,处理这类问题就不会很困难。

  教材中的例题4这类稀释溶液和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教会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有关溶液的稀释和配制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加水稀释和配制何种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犹如稠粥加水时米量是不改变的一样,因此计算时以溶质质量不变为依据建立等式关系。

  例如

  设某溶液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g,则有:A?a%=B?b%。又若用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a%、b%)A、B克,配制中间质量分数C%的溶液,则有:A?a%+B?b%=(A+B)?C%

  关于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

  初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很容易跟物质的溶解度概念相混淆,教学中有必在通过组织讨论分析使之对二者加以区别,下表提供的内容供教师参考。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课程结束指导

  列表对比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第五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

  (讲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

  (讲述)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

  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

  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篇三: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控制课堂的能力,合理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都成为教师接受挑战的新课题。下面是我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的一个教学案例:

  一、案例主题

  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的首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实验的参与者和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二、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三、案例描述

  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的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着手进行演示实验7-1,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但是,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这一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随即又安静下来,等着老师往下进行.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白磷的用量再少一些;使用更大的烧杯,白磷与红磷的距离远一些;白磷燃烧后,立即用小烧杯将红磷罩上;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们得出了燃烧条件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既解决了意外事件的处理,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巩固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我接着安排了下一个探究实验,“要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王振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向水中吹气。"我一听,问题又来了:吹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这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还乱说!”可一想,老师刚才都犯错了,怎能怪学生呢!于是我笑着说:“王振同学,你上来试一试吧!"上来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气,白磷没有燃烧起来,他又使劲地吹了一大口,白磷还是没有燃烧起来,于是他有些懊丧地下去了,并趴在桌子上。见此情景,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勇气,并要求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又有学生说;“老师,应该向水中通氧气.”我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得用实验来加以证实。”并拿出事先收集好氧气的气囊,向水中通入氧气,只见水中出现因白磷燃烧而产生的火花,非常有趣。学生们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课堂教学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实验过后,我又组织同学们尝试了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进而,我又提出问题:“通过导气管用嘴向水中吹气,为什么不能使白磷燃烧?”仍然请王振同学回答,他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提示下找到了原因,答道“从嘴里吹出的气体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它不能支持白磷燃烧。这一知识点是我们前面探究过的。”我接着说:“好,请座下。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你的进步。"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的表情,他的眼中又充满了自信.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四、案例评析

  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想的回答发生矛盾.这

  两个事件的发生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但在处理上觉得是恰当的,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了错误,并组织了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置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发生矛盾时,我没有严厉的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探究自己的结论,引导他自己得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扬,发扬了该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结论的新理念.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预料到一些以外情况的发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也使我感到:教师应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甚至还应补充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使整个课堂是连贯的,学生是愉快的,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芬芳。

篇四: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空气》教学案例分析

  锦屏镇中学

  邓春晓

  一.案例背景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通过实验来让我们感觉空气吗?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设计实验等,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要学习的内容中来。

  本单元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但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却了解不深,不曾从化学的视角思考,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将学生已经具备的一些空气的组成知识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将学生逐渐引导到本节课的重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红磷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打开止水夹,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1/5体积的水呢?”的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心得,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最后从实验的结论中得到空气是一个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二.案例描述

  1、教学思路与设计

  空气是学生经常听到、用到的词汇,似乎十分熟悉(实际上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它并不了解),加之本课题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不多,如果忽视探究活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目的,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会变得沉闷、乏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应该以实验探究和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深入地了解有关空气的知识。

  首先,通过活动:“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通过实验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并创设问题情境:“关于空气你都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将同学们引导到对空气的关注上来,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将学生已经具备的一些空气的组成知识呈现出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

  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将学生逐渐引导到本节课的重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红磷没有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打开止水夹,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1/5体积的水呢?”的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真正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心得,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身。最后从实验的结论中得到空气是一个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掌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一般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树立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和设计。

  3、教学设计流程

  一、空气的组成

  【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

  【阅读】课本P22了解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

  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阅读】知道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及结论

  通过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互动交流】怎么粗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

  学生讨论交流。

  1、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

  2、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

  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

  【演示】实验2-11、如图2-3连接好装置,漏气会有什么后果?

  2、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为什么?

  3、向燃烧匙中加入较多量的红磷,为什么?

  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慢了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5、提示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水面情况。为什么?否则会怎样?

  认识仪器

  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

  1、漏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2、瓶内放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同时降温。

  3、燃烧匙中放较多红磷是为

  了使瓶内氧气充分消耗掉。

  4、会使瓶内的空气因为受热膨胀排出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6、红磷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7、熄灭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大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8、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偏小。

  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是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那些操作的不当会造成试验结果的偏差?

  【归纳】

  1、装置不严密

  2、红磷量少,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3、空气没有冷却

  4、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

  【板书】空气的成分

  猜想、讨论

  记录: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

  纯净物:一种物质

  举例说明

  空气

  自然水

  泥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小结】

  1、空气的组成

  2、物质的分【课后延伸】你还能设计什么的实验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生思考

  将课堂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案例分析

  本节课围绕空气组成的测定来设计的,其中有学生最早涉及的定量化学实验内容,科学探究过程的设计体现了基本的科学思想,这节课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合理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实验设计及活动过程中很自然地产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商讨和交流,共同解决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合作交流能取得的收获。在师生共同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住了测定空气的组成基本方法,为以后同类问题的把握和解决奠定了基础。

  1、强调学习过程: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的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发现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力求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探究的情境。本节课中,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与启发中,学生通过回忆已知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从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强调了新课程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上学生一直兴高采烈、其乐融融,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科学学习的信心也使越来越强。

  3、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主宰者,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知识的接收者。课堂中总是单线条的传输,即使是互动,也只是老师问学生答,问题的提出都是老师预先设计的,这样很难让教师在第一时间中了解学生的想法。而本节课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融洽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互动、交流达成共识。

  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原因,无法将同学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在以后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学生是最好的再生教学资源──《空气》教学案例

  一、主题与背景

  学生是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它不同于其他的可消耗的资源,相反在教学过程中这种资源能不断产生出新资源,使再生资源越来越丰富,对这种再生资源的再分配再利用再创造,超越了教材在教学过程形成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目标,在课堂上用好学生这种资源,它的意义是把书读活,是一种真正回归学生本体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旨趣的一种教育。

  郭思乐导师在他《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中指出素质教育明确的把人的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人自身的创新,实施素质教育,要能有效的发挥学生作为教育资源的功能,并且不断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场,其过程体现在学生表现出的各种信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生活经验感悟,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在交流过场中产生再生资源。关注生命本体,发掘和开发再生教学资源,这是新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情景描述

  温州市特级教师陈锋老师在他的《谈教学有效性问题》的讲座中曾提到一个故事,至今还让我深受启发。他用了这个故事很好的解释了教学中再生资源的问题。

  从前有个穷人到一个富人家乞讨,他请求富豪借给他铁锅和柴火,他说他想烧一石头汤喝,富人听了很是惊讶。他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借给了穷人铁锅和柴火,穷人就在富人的家门口摆起了灶具。装模作样开始烧汤了,富人很是奇怪啊,他想这石头汤肯定很特别,于是他每隔几分钟就掀起了锅盖,往锅里投入他认为最好喝的佐料。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穷人把锅里的石头拿走,就拿起这个向锅里投了许多佐料的汤。

  陈锋老师认为我们的教材就象这块石头,是死的,而学生就象那个富翁,老师呢就是那个向富人乞讨的穷人。而穷人只所以能喝到汤,是因为他激起了富人的好奇心。老师上课的关键也是在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心安理得向石头里投入他们认为最好喝的佐料,也就是说他们在对我们的教材进行加工,在课堂上凸现学生的想法见解困惑,和他们对知识的再创造,这些都是难得的再生资源。我以教八年级(下)《空气》这节课为例来具体描述教学资源的再生过程。

  《空气》这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再生资源有以下四方面。

  1、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底蕴构成教学中的第一大块教学再生资源。

  学生活动一:举例证明存在空气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了7个能证明存在空气的例子。

  他们说:1、酒瓶倒扣在水中,水很难进入瓶子里,说明瓶中有空气。2、学校操场上的国旗飘扬,说明空气流动形成风吹起了飘扬的国旗。3、学生反过来思维,如果没有空气的话的,生物体处在真空的环境,会膨胀瓦解。4、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跑到哪里去呢?这些跑走的气体可以组成空气的成分。也就是说空气是有来源的。5、在月亮上没有空气不能听到声音,而我们在地球上能听到声音,说明我们地球上有空气。6、拿个塑料袋在空间兜一下,用手挤压塑料袋,就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7、电解水的实验中两边的玻璃管上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把水给排开了。

  而我们的教材是怎样描述我们周围存在的空气呢?它是这样写的,“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空气,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采用让学生自己来描述证明周围存在空气的处理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原有的科学知识的底蕴,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积极而主动的思考问题。

  学生给老师带来如此的教学资源,此时不是我一个人在教学,而是众多的学生和我一起教学。你看学生举的七个例子,都是他们自己的经验、都是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他们带着他们的见解,在课堂上享受倾听、享受尊重、享受欣赏。

  2、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法评价和再创造构成教学中第二大块教学再生资源。

  学生活动二:怎么知道空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呢?

  我们的教材分别采用三个实验来证明空气中存在CO2、O2

  和水蒸气。第一实验是用大针筒把空气挤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有CO2。

  评价:实际上由于空气中CO2浓度不高,这个实验是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差不多要用去我半节课的时间,因此该实验可用于思维训练,但不适合于实际操作。

  第二个实验是把木条放在O2瓶中在燃烧和放在空气中燃烧,然后比较两者不同的实验现象。O2在空气中燃烧不旺说明O2被其他气体稀释了,这个实验很好做,能够说明问题。老师演示实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思维。

  第三个实验,受天气的影响较大,白色干躁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在表面皿上,然后再把它放在盛有冰块的烧杯。如果看到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的晶体,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那一天上课之前,天气很干燥,蓝色的晶体在45分钟后还是很难用肉眼看出来。如果天气潮湿一些,这个实验的效果才会好一些。

  针对以上这些我对课本三个演示实验的看法,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评价,请学生提出见解和其它实验的方法。

  针对第一个空气中存在CO2气体的证明方法。我们的学生说:1、打开啤酒瓶,瓶口有很多泡沫,这是酒瓶中含有CO2气体的缘故。这种气体来自空气。2、学生说我看过科普作品,描述进入某些山洞时,处在低矮处的狗有可能会死亡,原因是CO2气体比空气重,CO2又不能支持呼吸,所以狗会窒息而死的。

  学生活动用嘴吹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石灰水变浑浊,每个都很小心的在吹。他们在吹的过程体验到了好几个知识。人的呼吸能产生CO2,CO2被排放到空气中间接证明了空气中存在CO2,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CO2具有这样的化学性质。

  评价:说明学生对日常生活隐含的科学道理有所了解。如果我还以为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知识在哪里滔滔不绝的讲演,说不定聪明的学生都给我教傻了。

  针对第二个问题空气是否有氧气的证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异议,但是个别创造力强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另一种看法,他说酒精灯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性,而用灯帽把它盖灭时,由于没有了氧气的帮助,酒精灯熄灭,这个我们在实验室里最常见的事实不是和课本上要讲道理是有一样精彩吗?

  评价:晕,最常见的也最能说明问题的酒精灯燃烧,我都没有想到,而我们的学生想到了。是学生在向我的石头汤里加了一勺可口可乐的调味品。

  针对第三个问题空气是否有水蒸气?学生说:1、我吃喜酒的时候,看过这样一道叫“龙腾虎跃”的菜,一条用糕点制作的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它的原理就是在一个小碟里放上一块干冰,干冰的温度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了,产生出云雾缭绕的仙境。这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啊。2、天会下起雨飘起雪来,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结果。3、用嘴对着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也能间接证明空气中有CO2。

  评价:我对CO2、O2、H2O的一些知识还没有讲,而我们的学生已经把他们的生活经验,把他们看过科普知识搬到课堂上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快乐,回答比较好的同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满足了他们实现自我的需要。能让学生讲的都让学生讲,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3、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感受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构成了教学中第三大块的再生资源。

  在简述拉瓦锡发现氧气过程的基础上,得出空气主要是有氧气和氮气组成,介绍拉瓦锡的实验法的基础上,问学生你是如何知道空气的氧气约占21%的呢?学生说是看书得到的?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对实验过程产生的现象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三: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简略证明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为1/5。

  由于受课本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设计的方案和课本讲述的差不多,那么教学中产生的新教学资源会是在哪里呢?

  学生在观看我演示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过程中,他们产生了以下急于想要解决的困惑问题。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放入大量的红磷?2、为什么要震荡集气瓶呢?3、为什么水溶液的颜色变红呢?4、止水夹打开后,为什么水会流入到集气瓶里呢?5、不用红磷,改为蜡烛燃烧行不行?

  在和学生共同讨价解决以上问题的过场中,又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第5个问题,为什么要红磷,是否还有其它比红磷更好的东西来代替呢?学生的思维被发散开来。学生不仅得到了新知识,关键是锻炼了一种品质,富有想象力和对事物进行最佳选择力的创新教育。一层接一层的问题,新的教学再生资源层出不穷。

  学生真的是富翁,在他们面前我是一个不起眼的困难户,他们提出的问题让我应接不暇。一大堆丰富的教学资源摆在我面前,需要对再生资源再创造,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创新,能让知识的冲击波产生效益,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更多的是我自己。

  4、以主人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创造第四大块教学再生资源。

  对空气的利用,让学生拟人化的口气描述,如果我是气体的某种成分我会有什么用?有的很幽默的学生这样说: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氮气,你知道我有什么用吗?灯泡中如果充入了氮气,我可以减缓灯泡的氧化,延长它的使用寿命。食品中如果充入了氮气,可以防腐保鲜呢?我的功劳还很大呢,医疗上常用液态的氮来冷冻或麻醉人体组织细胞呢?另外我还是制造炸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呢?你想知道怎么回事呢?

  学生把自己当成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利用当代先进的网络信息资源,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方方面面,让人感到亲切富有感染力。

  我通过多媒体制作的课件投影罗列出来的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这和学生在课堂中自我描述的知识产生共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讲述气体成分的用途时,超越了课本,举了大量我平时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有学生描述到聂卫平在下围棋时,总会吸几口氧气,这说明氧气能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我要学生以现代汉语编辑的身份,定义解释何为“空气”把问题再一次抛向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和感受,从多角度对空气进行描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能和学生一起配合,共同对教材进行加工再创造,恰到好处的点拨,层出不穷的教学再生资源,就仿佛让人喝了一碗美不胜收的“石头汤”。

  在板书小结中,我画了一只蝴蝶。蝴蝶的躯干部写上空气两个字,四只翅膀分别写上这节课所教的主要内容,空气的成分、利用、存在及氧气含量的测定四大块。翩翩起舞的蝴蝶,就象在坐的学生,他们在自我生产,建立了自己的人格和获得智力的发展,这种教育生命本体的发展,也就是对自己劳动力的发展。

  三、反思讨论

  在《空气》这堂课中使我深刻的感悟到:

  1、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问题要和学生的心理和认识水平相符合。在这堂课上,大部分时间给了学生,学生在说,学生在讲,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老师讲的很少,最多时间是发在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演示上。这种教学处理体现了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在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发现和探究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最大限度激起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敢为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2、在教学过程产生的教学资源,及时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教材中的实验是为了解决某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有它本节课的价值,但实际上它还可能同时解决其他问题,还隐含着其它的价值,比如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学该实验能证明多种科学上的问题。学生对测定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而派

  生出其它问题,都是难得的教学资源。学生对课本中实验的评价和改进,说明这些学生积极投身到探究实践中,激发出难得可贵的创造灵感,他们对实验的设计是如此的美妙,为教材投入他们最想要喝的“佐料”,师生共同在煮一碗美伦美央的“石头汤”。虽然我们在努力抓住每一个有价值的发现,不论是合理还是荒谬,都是师生前进中的足迹。

  3、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为中心。学生自我创新需要一定外部压力。因此老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限制和自由的统一,学生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行动都是由事先的态度决定的。人只有处在对他开放的世界里,才能显露自我,他的所有敏感、所有的秉性才能发挥作用。谷定珍老师教书,我印象中他在上课说的话不多,写的字也不多,却给人感觉是他教了我很多东西。这是为什么呢?他把课堂给了学生,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发展,就象那蝴蝶一样破茧而出,在自我改造中振翅而飞。

  艺术家罗丹说得好:“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不缺少教学资源,特别是学生这种资源,而我还常常为不经意间流失的教学再生资源痛惜不已,多多关注教学的再生资源,让教学课堂不断出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五: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

  设计指导思想

  ?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理论教学课,实验在本节课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好实验将理论教学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反思是本节教学设计重点,为此,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冲突情景,促使学生问题追索中体会、理解、分析、完善,从而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理论本质。

  二

  教学背景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理论内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验现象、计算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关系是九年级学生必备的学科水平,在本节课前,学生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微观层面的变化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学习了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为本节课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

  学生在空气、水两单元学习中接触了具体化学反应,但都是定性观察、描述、体会反应,从未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从定性学习引到定量研究有一定梯度,所以从熟悉反应入手引入,减少陌生度,对第一次接触反应从规范描述现象开始,并将分析结果即时记录以降低学习难度。

  学生对质量守恒字面含义理解与定律的科学含义有差别,对定律应用范围、计算对象等都很模糊,需要设计情景使学生不断追索,以克服前概念的负面影响。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来解释常见的现象,明确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实验设计要求为密闭,深入理解理解定律,在此基础上严谨叙述质量守恒定律

  2.水平目标:

  提高观察水平,培养学生对敏锐地抓住实验细节,并实行深入分析,加强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捕捉问题、对问题拆解、分析、推理水平提高学生概念辨析以及严谨表述问题水平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化学史及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用“疑问”

  、“冲突”带动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心态和批判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2.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化学史介绍

  教师:我们首先回顾化学发展史,人类从生产生活中理解具体物质的反应开始,随着经验积累,我们发现物质性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个别到一般,是理解发展的一般规律,化学发展也是如此。从另一思路分析,科学发展都是从定性到定量。能不能反应是定性分析,反应中量如何变化是定量分析。

  投影: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将银白色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教师:问题根据以上叙述,得出哪些结论?依据是什么?

  学生:反应了,由于从银白色变成白色,质量没变。

  教师:但这在当时没有在科学界引起注重,1774年拉瓦锡做了空气组成实验,不但得出空气至少含有两种气体结论,还将物理学定量方法引入化学研究,用较精密仪器测定了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发现质量不变,这在当时科学界得到了普遍认同,但也有质疑声音,是不是有变化但仪器精度不够测不出哪?

  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尔特和1912年英国化学家莱曼分别做了相关反应中质量实验,所用仪器精度高,最后发现,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至此质量守恒定律得到科学界公认。

  到现在时间又过去了100年,我们今天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相关内容

  板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阶段: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首先我们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一:引导学生观察铁和硫酸铜溶液,称量,反应,观察产物状态颜色,展示提前准备的充分反应一组反应产物,用无色水对比观察产物溶液颜色,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提示注重实验目的描述。

  现象是溶液变色,铁定钉表面生成红色物质

  教师:以上现象证明发生了什么变化,考虑到实验目标,还应补充哪些观察结果?

  学生: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天平指针不偏转,证明质量不变

  板书:现象与结论,与学生一起根据化合价完成反应符号表达式

  教师: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准确,但有些实验却“不守恒”

  投影:蜡烛燃烧质量下降,镁燃烧质量上升,为什么?

  学生:讨论表达。

  教师:引导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观察哪些物质未经过称量,实验设计漏洞何在,应如何优化?

  学生:表达讨论结果:问题是未称量全部物质,教师:哪类物质未称量?该怎么办?

  学生:气态物质,应采用密闭装置。展示实验图,学生点评,好,有问题:燃烧放热,教师:点评:热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从安全和实现实验目标考虑。

  如何解释镁燃烧固体质量上升?

  学生:因为没测气体质量;

  教师:学习了质守定律,可否从该定律出发清晰表述?

  学生:列出等式推出不等式

  教师以上两个不守恒实例,你获得哪些启发?

  小结: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设计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实验装置气密性。解释反应中质量变化从等式出发推出不等式。既要相信实验,也要批判看待实验,不断发展实验,使之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实验2白磷燃烧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装置特点-气球和玻璃棒分析作用,实验中将每步操作仔细说明,描述清楚,引导学生有目的观察,有方向思考。

  问题:描述实验现象,学生:讨论、描述、补充

  教师:提示、点评:实验目的:哪些现象证明反应了、哪些现象证明质量不变,气球反应前后有何不同,如果没有有何不良后果,气球作用何在。

  学生:讨论、回答、补充。

  板书:实验现象,结论,反应表达式

  实验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物状态颜色,实验过程观察,纠正学生不规范表达,学生: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反应表达式。

  前两个实验质量等,这一个质量下降是否否定了定律正确?

  学生:讨论回答:因为产生气体,未称量,所以质量下降。

  教师小结:“不守恒”恰恰从侧面证明定律正确性。

  教师:实验1、2直接证明,实验3间接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我们看看定律是如何表述的。

  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第三阶段:内涵理解

  投影习题:

  1.干燥密闭容器中有

  1克氢气、8克氧气,点燃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质量为。教师:分析1:8,与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一致,反推:应为氢气与氧气反应时质量比,所以有“恰好反应”。

  学生:结果为9克

  投影习题:

  干燥密闭容器中有

  1克氢气、10克氧气,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水质量为。问题:你认为结果多少?

  学生:答案不一:9和11学生:表达、争论,学生:结论是9,按照1:8,10克氢气中有2克未反应,不能算作反应物。

  教师:小结板书:参加反应的部分才是反应物,同理反应生成的才算是生成物。

  投影习题:哪些变化中质量问题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学生:重读质量守恒定律表述,找出适用范围

  教师板书: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化学反应

  五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烧杯中有石灰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物质质量上升了。

  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最确切的是

  A、10克冰受热融化成10克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的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篇六: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因此,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控制课堂的能力,合理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都成为教师接受挑战的新课题。下面是我处理课堂意外事件的一个教学案例:

  一、案例主题

  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的首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实验的参与者和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二、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

  三、案例描述

  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X图片,开门见山的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望。接下来我着手进行演示实验7-1,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但是,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这一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随即又安静下来,等着老师往下进行。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白磷的用量再少一些;使用更大的烧杯,白磷与红磷的距离远一些;白磷燃烧后,立即用小烧杯将红磷罩上;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们得出了燃烧条件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既解决了意外事件的处理,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巩固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我接着安排了下一个探究实验,“要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王振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向水中吹气。”我一听,问题又来了:吹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这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还乱说!”可一想,老师刚才都犯错了,怎能怪学生呢!于是我笑着说:“王振同学,你上来试一试吧!”上来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气,白磷没有燃烧起来,他又使劲地吹了一大口,白磷还是没有燃烧起来,于是他有些懊丧地下去了,并趴在桌子上。见此情景,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勇气,并要求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又有学生说;“老师,应该向水中通氧气。”我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得用实验来加以证实。”并拿出事先收集好氧气的气囊,向水中通入氧气,只见水中出现因白磷燃烧而产生的火花,非常有趣。学生们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课堂教学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实验过后,我又组织同学们尝试了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进而,我又提出问题:“通过导气管用嘴向水中吹气,为什么不能使白磷燃烧?”仍然请王振同学回答,他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提示下找到了原因,答道“从嘴里吹出的气体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它不能支持白磷燃烧。这一知识点是我们前面探究过的。”我接着说:“好,请座下。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了你的进步。”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的表情,他的眼中又充满了自信。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四、案例评析

  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想的回答发生矛盾。

  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但在处理上觉得是恰当的,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了错误,并组织了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置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发生矛盾时,我没有严厉的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探究自己的结论,引导他自己得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扬,发扬了该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结论的新理念。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预料到一些以外情况的发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也使我感到:教师应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甚至还应补充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使整个课堂是连贯的,学生是愉快的,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芬芳。

篇七: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了二氧化硫;

  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

  无变化呢?

  二、猜想与假设

  生: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二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三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准确呢?我们不妨用实

  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实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二组:实行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实行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实行实验。

  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

  分工、协作、共同顺利地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生:根据现象实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

  做小结,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组的小结情况:一组:磷燃烧后有白色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

  量不变。

  二组:铁在CuSO4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的物质;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然不变。

  三组:无色NaOH溶液与蓝色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

  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请一个学生叙

  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相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

  子”

  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生:(讨论、归纳)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能够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由于在化学反应中

  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学生继续分组实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

  实验2: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

  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

  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再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只

  要是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七、迁移与应用

  迁移:供给一组题目实行反馈。

  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

  案例点评:《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

  质量守恒定律》

  容。

  本课题是学生学习理解化学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础,教材通过几个探究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的表达交流,让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表达交流,让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由此

  引导学生从微观的粒子组成、引导学生从微观的粒子组成、化学反应的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的道理。

  道理。

  本课题的教学可对学生实行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培养的全方位体现,所以,观培养的全方位体现,所以,本课题内容在全章教学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

  要的地位。

  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突出了探

  究式教学自始至终都贯穿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条主线。

  究式教学自始至终都贯穿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条主线。

  教师

  教探究的方法,学生学探究的方法。其突出特点包括:教探究的方法,学生学探究的方法。其突出特点包括:与新课程接轨,教学目标非常明确,1.与新课程接轨,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设计思想有一个明

  确的理论指导。

  确的理论指导。

  2.教师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转变,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设

  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设

  计实验。学生带着问题分析、实验、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

  计实验。学生带着问题分析、实验、讨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达到

  师生共享。

  师生共享。

  3.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激情的课堂氛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解道、授业解惑者,激情的课堂氛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解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

  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伙伴,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听与接受,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伙伴,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听与接受,而是主动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而是主动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加上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

  。

推荐访问:初三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初三化学 教学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