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文化骨刻字(17篇)

时间:2022-11-26 19:4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二里头文化骨刻字(17篇)二里头文化骨刻字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百度文库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品。生产工具有刀、锛、凿、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里头文化骨刻字(17篇),供大家参考。

二里头文化骨刻字(17篇)

篇一: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百度文库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品。生产工具有刀、锛、凿、锥、鱼钩等,武器有戈、戚、镞。戈的形式为直援曲内,无阑,曲内后端有花纹。礼器有爵、斝2种,爵的数量较多,束腰、平底、椎足,较早的素面无柱,具有浓重的陶爵特征,较晚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有小柱,有的施简单花纹或镂空,说明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斝为素面敞口,口沿上有2个三棱锥状矮柱,单把,束腰平底,3条腿下呈三棱锥状,上部微显四棱。乐器有单翼小铃。装饰品有兽面铜牌,其中有一件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一向为中外研究者所重。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东下冯遗址发现有铸器的石范。工具多用单范和合范铸成,而爵和斝则用陶质块范铸造,工艺比较复杂。据测定,一件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于典型的锡青铜。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是目前所知__最早的青铜容器,爵和斝的胎质都很薄,整治不精,多无花纹,或有简单的乳钉纹,反映了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发现使若干传世的同时代青铜器的年代得以确认,并可以此为基础,对__青铜器的起源进行深入探索。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

  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__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贮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主要依据陶器的演变,二里头文化被划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又因以陶器为主的文化因素的地域差异被划分为数个地方类型[6]。

  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区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筑则分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房屋等,墓葬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也等各有差,显现出社会的高度分化。农业经济粟作与稻作并举,已有高度发达的铸铜、制造玉石器、制陶和制骨等手工业,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掌握了用复合范制造青铜礼器的高超技术。

  二里头文化在广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又向周边地区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响,成为东亚大陆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奠定了日后__世界的基础。

  二里头文化是__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

  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

  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

  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东下冯类型也分为四期。

篇二: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二里头遗址-百度文库

  二里头遗址

  因为缺乏文字等文明特征物,国外考古界一直不承认中国河南‘二里头’遗址是文明朝代“夏”(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500年),而只承认是新石器时代,进而确立“商”才是中国第一个文明朝代,所以中国文明只有3500年,没有5000年?

  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商汤建立商朝。

  虽然有详尽的历史记载,但还需要历史文物来佐证!这是符合西方科学精神的:现在二里头遗址已经发现了文字符号(比甲骨文更古老?),还有许多青铜容器和玉器等文物,其文化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东西达600公里,南北达500公里,向四周辐射的范围更为广大。最近的调查与钻探结果表明,二里头遗址的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实际面积可能还要大。

  经过40多年坚持不懈的田野考古发掘,这里发现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大规模的夯土建筑基址群和宫城城垣,发掘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数座,大型青铜冶铸作坊遗址1处,与制陶、制骨有关的遗迹若干处,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遗迹若干处,以及大中小型墓葬400余座,其中包含出土成组青铜礼器、玉器和漆器的墓葬。此外还发现并发掘了大量各类重要遗迹,出土大量各种质料的器物,充分显示出悠久的中华古代文明。

  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网。

  宫殿区的四围均有宽达10余米至20米左右的大路,四条大路的走向与1、2号宫殿基址的方向基本一致。经解剖发掘,知上述大路由二里头文化早期至晚期一直延续使用。

  宫城平面略呈纵长方形,东西宽近300米,南北长约360米~370米,总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其中东墙方向174°,西墙方向174.5°,东北角呈直角,南墙与东墙延长线的夹角为87°。城墙沿已探明的4条大路的内侧修筑,保存最好的东墙残长330余米,其上已发现门道2处。墙体宽2米左右,残存高度在0.1米~0.7

  5米之间。由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可知,宫城城墙的始建年代为二里头文化2、3期之交,一直延续使用至二里头文化4期晚段或稍晚。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具有中轴线规划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的、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它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且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规制与其一脉相承的都邑遗址,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

  在宫殿区南侧大路上发现了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发掘区内车辙长5米余,且继续向东西延伸。两辙间的距离约为1米。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车辙遗迹,它的发现将我国双轮车的出现时间上推至二里头文化早期,为探索我国古代车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二、早晚期的大型建筑基址群。

  目前,已确认的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至少有2座(3号、5号基址)。二者位于宫殿区东中部,东西并列,其间以宽约3米的通道相隔,通道的路土下发现有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3号基址系一座(或一组)大型多院落建筑。基址南北窄长,主体部分至少由3重庭院组成。已揭露的3重庭院的西庑经统一规划,已探明基址的长度达150余米,宽度则在50米左右。

  北院内发现有积水迹象的大型坑状遗迹,2号基址北部的主体殿堂及殿前广庭,都是在填平夯实它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3号基址中院主殿夯土台基宽6米余,其上发现有连间房屋和前廊遗迹。中院和南院院内发现有成排的墓葬和石砌渗水井等遗迹。5号基址仅经局部揭露,已在其东缘发现有大型柱础和墙槽遗迹。

  至二里头文化第3期,宫殿区东部兴建起2号(依托宫城东墙而建)和4号两座大型夯土基址。二者建于3号基址的废墟之上,相对独立又共有建筑中轴线,构成一组大型建筑基址群。在宫城南墙西段和西墙南段,各有一座与夯墙方向一致的夯土基址,跨建于宫城城墙之上(7号、8号基址)。其中7号基址恰好坐落于1号宫殿基址南大门的正前方,构成宫城内的又一组有明确中轴线的大型建筑基址群。由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可知,这些夯土基址的年代与宫城城墙大体同时,自二里头文化3期至二里头文化4期晚段或稍晚。

  就现有的材料看,进入二里头文化3期后,二里头遗址持续着2期以来的繁荣,宫殿区、铸铜作坊与道路网络系统等重要遗存的总体布局以及建筑方向基本上一仍其旧。但同时又出现了若干显著的变化,如在宫殿区周围新筑了宫城城

  墙,新建了一大批夯土建筑基址。而所有这些建筑基址与此前的建筑都没有直接的承继关系。

  在宫殿区东部,两个时期的建筑格局大变,由一体化的多重院落布局演变为复数单体建筑纵向排列。同时,随着新的土木工程的兴建,宫殿区内富有生活气息的遗迹骤然减少。宫殿区布局结构的演化过程,既有显著变化,又有延续性,这种现象究竟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宫殿区内的贵族墓及出土遗物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青铜牌饰:装饰品(左上,高14.4厘米)鸭形陶壶:水器或酒器(左下,高10厘米)青铜爵:酒器(右下,高22.5厘米)

  在3号基址院内发现的成排的中型墓葬,已清理了5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多铺朱砂,有棺痕,出有铜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印纹釉陶器(或原始瓷)、绿松石器、成组蚌饰、海贝和大量陶器。从层位关系和随葬遗物看,这些墓葬均为3号基址使用时期的遗迹,时代为二里头文化第2期。这是二里头遗址发掘中,首次在宫殿区内发现的随葬品丰富的贵族墓。

  2002年春,在清理3号基址南院内的墓葬时,于其中一座贵族墓中发现了1件大型绿松石器。经考古所科技中心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的努力,一件绿松石龙形器于2004年夏秋之际被清理出来。器物全长逾70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于有机物上,组成龙身和图案,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绿松石龙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龙头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鼻、眼则充填以白玉和绿松石。

  以往在龙山时代至二里头时代的贵族墓葬中就曾有大量的绿松石片集中出土,这些绿松石片原来均可能粘嵌于有机物上,但出土时,大多散乱而无法复原其全貌。因此,这一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弥足珍贵。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四、二里头文化第4期遗存的集中发现

  2号宫殿基址北墙外,发现了另一座大型建筑基址(6号基址)。已发现若干柱础和夯土墙,南北排列的柱础与2号基址西庑廊柱大体在同一直线上。其始建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4期,应为2号基址使用一段时期后增建的建筑。始建于二里头文化第4期的大型建筑基址,在二里头遗址属首次发现。

  在宫殿区南侧大路以南,又发现一道东西向夯土墙,墙宽与宫城城墙一样,也在2米左右,但有较宽深的基槽,夯筑质量高于宫城城墙。其与宫城南墙大体平行,方向88°,已确认的长度达20

  0余米。始建年代为二里头文化4期偏晚,不久即遭废毁。

  2004年春季,在宫城以南,发现了一处绿松石废料坑,出土了数千枚绿松石块粒,相当一部分带有切割琢磨的痕迹。该坑时代属二里头文化4期偏晚。当年秋季,循此线索继续钻探试掘,确认这里存在一处范围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遗址,使用上限至少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3期。

  继始建于二里头文化4期的6号基址之后,此次又发现了建造与使用于此期的夯土墙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遗存。二里头文化4期尤其是其偏晚阶段,正值一般认为的夏商王朝更替的关键期。种种迹象表明,二里头遗址在这一时期尚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探索将会不断深化我们对这座初期王朝重要都邑的认识。

  最后的疑问:二里头确实是夏朝的“都邑”吗?衰败和废弃于什么时期?二里头文化有多少时期?它最终毁于敌人‘商汤’吗?作为夏朝都城的二里头最后期限在何时?二里头作为夏朝重要都邑,是否与夏朝初建期的偃师商城并存过一段时间?这些问题仍是待解之谜。

  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大部分为耕地所覆盖。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当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我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对《史记·殷本纪》的肯定,必然引发出《史记夏本纪》也为信史的认识。由此,二十世纪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课题。1959年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经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数十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1977年,夏鼐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又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该遗址范围为东西约2公里,南北1.5公里。包含的文化遗存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下至东周、东汉时期。此遗址的兴盛时期的年代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文化时期,考古界将其主要阶段称为“二里头文化”。

篇三: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百度文库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的化遗存

  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丰富的化遗存二里头遗址中的遗迹、遗物、墓葬工具用具制造水平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通过遗存考察社会状况观察图片对比分析了解先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

  宏伟的宫殿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情况宫殿是王者居住地,社会政治中心宫殿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发展问题探索居住建筑的优化美化特权化

  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不同的系类、质料、形制、纹饰陶器变化反映生活水平变化考察陶器与宫殿建筑的联系分析对比饮食器具进化,建筑材料的进化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初步掌握宫殿和陶器的一般知识。难点大型宫殿基址与都城的关系。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教材主要从3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二里头遗址的化遗存:丰富的化遗存,宏伟的宫殿,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在遗存中突出对宫殿和陶器的介绍。本引言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陶器:因为陶器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反映时代特点、区域风貌,成为考古学界探索古明的重要物。仰韶彩陶、东龙黑陶、河南龙灰陶是不是夏化,有激烈的争论。第二部分:明确提出2个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大型宫殿遗址与都城的关系如何?二里头化各期陶器有何异同?引发好奇心,激起对二里头遗址

  考察的关注,引向华夏明的探索。第三部分:列出3个重要的概念,化遗址与遗存,房址和宫殿基址,陶器系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第一目“丰富的化遗存”教材介绍了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和墓葬三个方面的问题。1先人足迹──遗迹:指灰坑、铲迹、房址、窑址、灶址。三期是繁荣阶段堆积较厚,内涵丰富。一号、二号宫殿基址考古意义最大。它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建议教师通过图片,补充以下说明。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2精神生活──遗物: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建议教师结合本插图补充以下内容和图片。其中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爵,另一柄形饰物上雕琢有规整的兽面纹,纹样与后在铜

  器上常见的一致,是目前已知年代较早的兽面纹样,工艺相当精致。还有一兽面铜牌,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制品,也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二里头已经有了陶铃、铜铃等乐器。一些大口陶尊的口、肩部有二十多种刻划符号,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字。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3等级差别──墓葬: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批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其中大型墓1座,位于2号宫殿基址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墓口东西长3米,南北宽42米,深61米。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仅剩一些朱砂、漆皮、蚌饰片和涂朱陶龙头等,推测原墓中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富的。中型墓葬有6座,墓口长2米多,宽1米多。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随葬有铜爵、戈、戚、玉璋、钺、圭、绿松石饰及各种陶器、骨珠、海贝等。小型墓葬有20多座,墓口长不及2米,宽仅06~07米。随葬品只有少量陶器。另一类墓葬在灰坑或灰层中,还散见30多具人骨架,有的捆绑双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和兽骨埋在一起,可能是被杀害的,或与祭祀有关。不同的埋葬方式,说明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第二目“宏伟的宫殿”教材详细介绍了一号、二号宫殿遗址的内容,要求学生研读本,说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建议教师补充关于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内容:考古学家最近在我国已知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2号宫殿下面,发掘出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

  筑群的年代提早约百年左右。这座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二里头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长,已探明的长度达10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有专家说过去由于材料所限,学术界对肇始期的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认识于过去发掘的二里头遗址1号、2号宫殿,认为其形制简单,独门独院,到了稍后的偃师商城时期,宫室建筑的结构才复杂起,3号基址的揭露改变了这种看法。第三目“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教材从质料、型制、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二里头一期陶器陶色多深重,夹砂灰陶的色调多变,或泛蓝,或泛黑,或泛褐,砂粒粗大,往往凸现于器表。常见泥质黑陶或黑皮陶;以深腹罐最多见,其他常见器类主要有圆腹罐、鼎、甑、刻槽盆、捏口罐、壶、觚、盉、爵、豆、三足皿、圈足盘、折沿盆、平底盆、小口尊、矮领尊、缸、器盖等。夹砂陶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方格纹再次之。篮纹深而清晰,或竖或斜;方格纹多呈菱形,少数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绳纹很细,直而整齐。泥质陶多磨光,纹饰有篮纹、弦纹。到二里头三期时,陶器发生较大变化,与一期化相比,判然有别。陶色浅而纯正,一般均表里一色。夹砂灰陶所占比例较前增大,砂粒多较细小,白陶、黑皮陶已不多见;卷沿盆取代折沿盆成为盆类的主流,盉取代鬶成为流行的酒器,浅盘口深腹罐大量出现,典型大口尊开始流行。深腹罐和圆腹罐最常见,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另外有缸、小口尊、矮领尊、器盖、捏口罐、刻槽盆、平底盆、三足皿、豆、平底盆、鼎、盉、爵等。以绳纹为主,早段流行细绳纹和偏细的中绳纹,偶尔可见

  篮纹,基本不见方格纹,少数器物的内壁上出现小麻点。晚段流行中绳纹,篮纹、方格纹基本消失,常见中型麻点。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关于“丰富的化遗存”一目的教学,重点掌握遗迹中宫殿遗址,并进行以下常规了解。宫殿建筑遗址共发掘2座,1号宫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残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处有一长方形台基,长304米,宽114米,台基上有一周排列整齐的柱穴,每个柱穴前侧还有2个小柱穴,可能是支撑殿堂四檐的檐柱。据此可以复原出一座高大的四阿重屋式殿堂。殿前有面积达

  000平方米的大庭。在基址的四周还环绕着一面坡或两面坡式的廊庑建筑。这一宫殿遗址的发现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四阿式,从形制到结构都保留了早期宫殿的特点,为以后的历代宫殿建筑所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遗物中重点掌握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化艺术品多见陶塑,有蛤蟆、羊、龟、龙、鱼、蛇、猪、狗、乌等造型,陶刻有人像、饕餮纹、蛇纹、鱼纹、几何形等图案,其中有一片陶器残片上刻有两条蛇(龙)的形象,巨眼、利爪,身上饰有鳞片。关于“宏伟的宫殿”一目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宫殿的以下内容。①“宫”的象形意义: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殷墟甲骨“宫”是一个象形字,所表现的只是一座最简单的穴居小屋:顶上象形穴居小屋的屋顶,它下面的一个“口”字表示屋顶上的天窗,再下又一个“口”字为屋门。“宫”字最初的意义泛指所有的房屋,秦汉以后这个字才专属于帝王。“殿”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更多,原意是泛指高大的建筑。“宫”“殿”二字连用,就是现在一般

  理解的帝王宫室。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曾经发现过有可能属于晚夏的宫殿遗址,是在庭院内建造一座长方形殿堂。规模当然已经比“大房子”大得多了,却仍可看出“大房子”的影子,也就是说仍是合集会、祭祀与居住三项功能为一体的。殿堂前部开敞,称“堂”,面积最大,是处理政务、接见群臣和祭祀的场所;后部和左右隔为许多小房间,作居室,称“室”。②宫殿的功能作用:起初它是集居住、聚会、祭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古人生活活动场所,然后才与祭祀功能分化,发展为只用于朝会和君王后妃居住的独立建筑类型。在宫内,朝会和居住功能又进一步分化,形成为所谓“前堂后室”,以后发展为“前朝后寝”或称“外朝内廷”的规划格局。更后,约在西汉,又在宫内朝、寝之后,布置了御花园,一直到明清两代都是这样。二里头宫殿首次使用了院落式的群体布局方式。院落以横向的延伸补偿木结构不易造成的高,以室外空间的大和多变以及室内外空间之间的丰富关系,补偿木结构建筑单体内部空间的较为仄狭和形体变化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创造出宫殿建筑所要求的壮丽气势和谨严肃穆的氛围。关于“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一目的教学,请学生归纳其用途,并设想没有陶器时,人们饮食生活遇到的困难和不便。陶器为什么热不怕膨胀,冷不怕收缩?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发言归纳讲解如下。当人们开始用陶器烧煮食物的时候,发现普通泥质陶炊具没烧多少次就会破裂,这又给人们的使用带不便,那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知道,绝大多数材料在受热时要膨胀,冷却时要收缩,而且热膨胀越大,冷收缩也越大,而不同材料在相同升降温条下,其热胀冷缩的量

  是不同的,为了能对各种材料的这种性能作比较,在热物理学上确立了一个材料的测试指标,称之为膨胀系数,此系数大,说明材料的热胀冷缩量大,反则反之。由于普通泥质陶炊具的膨胀系数相对较大,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就差,因此普通泥质陶炊具经不起多次烧(快速升温)和停(快速冷却)的考验而破裂。如何才能解决此难题呢?当时先民又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种夹砂陶,其工艺是在黏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砂,混合均匀后,用此泥成形、干燥并烧成陶器。这种夹砂陶在很多新石器的遗址中都有发现。由于一般河沙中的主要矿物是石英,它的膨胀系数很小,因此陶器中羼和了砂,能使它的膨胀系数降低,而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夹砂陶炊具的使用寿命延长。在那样早的年代,我们祖先就成功地利用配方改进制品性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这种加羼和料技术至今还在使用,水泥混凝土制品就是例证。陶器出现的意义?分小组讨论归纳。生活陶器:使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巨变,人们在进入新石器时期过起定居生活。使人类从生饮、生食和吃烧烤食物中解放出,从而吃上既卫生又易消化的烧煮食物,使人类的饮食习惯获得重要突破。建筑陶器:为人类居住条的改善作出过重大贡献。陶水管:例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很多陶水管出土。陶瓦:在大型宫殿建筑顶部使用的有版瓦、筒瓦、瓦当和瓦钉等。陶砖:最早出现在距今20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当时的制作量还较少,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薄砖。到了距今23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各国在都城等地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宫殿和木梁砖瓦房,促进了建筑陶业长足的发展。而且很多世界闻名的建

  筑历史遗产如长城、宫殿、皇陵等,都离不开砖和瓦。直至近现代砖瓦还是我国建筑业的重要材料。2教学案例案例一

  在学习丰富的化遗存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介绍三幅图片。图片一:遗迹——房址:先人足迹图片二:遗物——嵌绿松石牌饰:精神生活图片三:墓葬——等级差别案例二

  在学习宏伟的宫殿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形成直观印象。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建筑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最厚的地方有四米多。整个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基址上面保留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墙基。考古工作者根据基址遗迹进行了复原,发现基址中部偏北为一座大型的主体殿堂,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外有一周挑檐柱。主殿堂的前面为平坦开阔的庭院,庭院南面为面阔七间的牌坊式大门。基址的四周还围绕着一组完整的廊庑式建筑。从整个看,这是由堂、庑、庭、门等单体建筑组成的一座大型建筑群,布局严整,主次分明,极为壮观。这座建筑已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模。根据殿内发现若干埋有人骨架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测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宗庙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它不仅是祭祖的地方,也是处理军国大事,举行策命典礼、外交盟会的地方。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这座宫殿的遗址发现于二里头第三期化层中,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当夏代末年。据记载,夏末桀居斟。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桀的都邑斟。但也有专家称其为商都西亳。案例三在学习形

  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二里头陶器。领会陶器怎样改进了先人们的生活。古往今,每一次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都会对人的生活发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你仔细想想,很可能也会有同感。要证实这一结论的事例有很多,就拿不起眼的陶器被发明说吧,它就给人类的生活带过巨大影响,这并不夸张,请看以下事实: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以生饮和生食猎物、野果为生,过着茹毛饮血、艰难困苦的不定居生活,不知经过多少岁月,才进入新石器时期,出现农业、畜牧业,人们开始定居下。虽然在这以前已懂得使用火烤猎物,吃上烧烤熟食,但到新石器时期,人们迫切希望能吃上烧煮的食物,可是当时没有耐烧的器皿,要盛东西只能用破瓠和蚌壳之类。这些器物是经不住火烧的,因此可想而知当时要喝开水和吃煮熟的食物是多么困难,故先民迫切需要有一种耐烧的盛器。陶器被发明,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事实,使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水和美味丰富的烧煮食物,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吸收,并大大减少了病菌入口,从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吃烧煮食物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显而易见,这一饮食习惯的突破,是多么的重要。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你同意哪种推论?解题关键:古人对生与死的理解。思路引领:死是生的另一种活法。答案提示:对生的留念,死后仍然享用生前华丽的宫殿。【探究学习总结】本测评1二里头的化遗存主要有哪些?解题关键:熟悉本内容。思路引领:遗存的丰富内涵。答案提示: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墓葬。2二里头化的陶器有何特点?解题关键:从质料、形制、纹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思

  路引领:本字和图片。答案提示:生活陶器、建筑陶器、泥质夹沙灰陶、卷沿侈口三足饰纹

篇四: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二里头文化的探索1-百度文库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4课

  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

  二里头遗址的整体规划布局

  一般村落遗址与都邑遗址的区别

  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多角度看问题

  图片对比分析

  关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状况

  二里头遗址的性质

  能够复述课文中的4种观点

  对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论不同

  问题探索

  考古工作者科学严谨的研究作风

  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

  掌握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

  人类文明的传承性

  养成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

  分析对比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源远流长

  夏朝有没有文字

  熟悉二里头文化三期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符号、信息、文字之间的联系

  深入体会人类认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

  问题探究

  中国文字的由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了解二里头遗址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明白它们的现实意义。

  难点

  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对应关系如何?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二里头文化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夏朝有没有文字?这四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意义,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考古工作者科学的探究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遗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科学家通过大量艰辛的工作,对历史遗留下的各种痕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为解开这些历史之谜,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成果和借鉴。了解这些历史之谜及其探究过程,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解开人类社会发展之谜的方法,有助于理解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本课引言由三个部分组成,部分:引用古代文献《竹书纪年》的记载,加上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的材料,亮出一家之说:二里头遗址就是夏都斟鄩,这种说法的凭据是什么?有没有道理?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动力。第二部分:明确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二里头遗址究竟是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对应关系如何?夏朝有没有文字?把学生萌发的好奇心引入二里头遗址的考察,引向夏文明的探索。第三部分:列出三个重要的概念,斟鄩与西亳、夏文化、二里冈文化,科学细致的区分为学生深入认识学习

  夏文化提供路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目“二里头是夏都还是商都”

  教材讲了三个问题。1.都邑遗址:教材首先明确肯定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2.判断方法:一般从遗址中的布局、建筑、设施、工坊四个方面论证说明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教材的展示顺序:首先它是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古代人类活动场所,这在二里头遗址中有明确的表现;其次它的居所遗址所反映出当时的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这类建筑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的房屋,不是一般的生活建筑,它是王者的活动舞台,都邑的政治中心──宫殿;再次是宫殿周围的墓穴、水井、道路、灰坑,这里应该是为王者服务的普通民众的生活区;再其次教材述说了各种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铸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作坊。以上四点足以证明这个遗址是一处古代某个王朝的首都,以上内容建议由学生概括整理;3.提出问题──夏都还是商都:二里头遗址究竟是夏朝的夏都斟鄩还是商朝的商都西亳?专家学者各有说法,课文介绍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鄩,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商都西亳。建议教师在此处补充种学术观点的具体论述。A.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鄩;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个王朝。据《竹书纪年》记载夏王朝的第三个王太康定都斟鄩。《史记·夏本纪》云:“太康居.

  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鄩在何处?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约有4000年的历史,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斟鄩的所在地。夏代的太康、仲康、夏桀曾建都于此。《帝王世纪》记载:太康在位29年。《通鉴外纪》记载:仲康在位13年,夏桀在位52年,夏朝都斟鄩计94年。B.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是商都西亳;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原是夏的一个诸侯国。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东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汤最后的定居地区是河南东部的商丘,史称南亳。商汤在伊尹的协助下,举兵西进,逼近夏都斟鄩。夏军纷纷投降,倒戈助商,夏亡商立。商汤攻克夏都斟鄩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亳迁此,史称西亳。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宫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序。城外有环城马路。这座规模宏大的商城,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是商城早期与晚期的城池。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到此处建议教师明确告诉学生目前也有一些专家对以

  上分析有种种质疑和否定,古书中记载的夏都斟鄩和商都西亳到底在哪里,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研究勘正。

  第二目“二里头遗址的性质”

  教材介绍了两个问题。1.遗址层与文化期的对应。二里头遗址有一、二、三、四期,分别代表二里头文化的一、二、三、四期;2.文化的断代定性。对于二里头的四个文化期,其文化属性是夏文化还是商文化,考古界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教材介绍了4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四期的遗存,因为各期一脉相传,属同一类型,都属于夏代的遗存。第二种意见认为一、二、三期与四期有较大的不同,前者属夏文化,四期遗存属于商文化。第三种意见认为二里头的一、二属夏文化,三、四期遗存全属商文化。第四种意见认为二里头的一期属夏文化,二、三、四期遗存全属商文化。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分析,歧异颇多。建议教师请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归纳项应该包括看法、主张、原因等。通过做学思之窗的练习加深印象。

  第三目“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最终发展去向?它被谁继承?表现为什么文化形态?这是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者力求弄明白的问题。教材在此讲述三个问题。1.二里冈商文化。引入了二里冈商文化的概念,2.二里冈文化特征:通过与二里头文化比较得出二里冈文化特征,建议教师从以下五个方面引领学生进行

  归纳比较二里冈文化特征。A.分布地域;B.碳素测定;c.陶器种类;D.青铜样式;E.墓葬格式。3.继承方式置疑。

  第四目“夏朝有没有文字”

  教材讲述了四个问题。1.甲骨文:先从商朝文字入手,明确表述商是有文字的王朝,它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建议教师展示几个甲骨文文字,并简单介绍甲骨文,以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由来的兴趣。2.中国文字应有萌芽期: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那么按照文字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甲骨文成熟以前,应该有一个中国相象文字的萌发期,郭沫若提出的这一假设引起人们的赞同关注和思考。顺此思路,专家学者提出以下问题:文字萌发过程是否从夏朝开始?夏朝是否有文字?3.二里头文化三期陶器刻画符号:教材在本目中客观地展示了二里头文化三期陶器刻画符号拓本,一期2处,三期46件,此处建议教师按以下方式组织教学,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拓片,归纳陶器刻划符号的特点:部位──集中在陶器口部;方法──烧好后刻上、有一次刻成、有多次刻成;形状──竖道、十字、交叉、井字等;结论──接近象形文字。4.置疑:它们表达什么意思?是不是文字?目前专家断言,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时不远。将为研究夏朝、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提供更多的资料。

  以上疑问,目前的研究尚未超出推论的范畴,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仍有待于考古研究的新成果,例如文字

  的发现、夏都斟鄩的确定。有专家说,“随着二里头遗址勘察发掘与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它在探索华夏文化的源流、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彰显”。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教学设计

  “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一目的教学,应达到两个目的:1.使学生形成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的基本概念;2.使学生学会都邑遗址的判定。掌握对古遗址功能作用的判断方法,例如对二里头遗址社会功能的判断,它是都邑还是一般村落民居?根据教材内容,学会从遗址中的整体布局、宏伟建筑、青铜礼器、生活设施、手工作坊几个方面论证说明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使学生获得以下完整的认识:即从建筑基址殿堂式建筑的规模上看,它决不是普通的民宅,是象征权力或具有祭祀作用的宫殿或宫庙式建筑。大规模青铜器铸造和礼器等基本要素的存在,显示二里头遗址应该是当时的帝王之都;3.在本目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形成细致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即在确定二里头遗址是都邑遗址后,应进一步思考的是它与夏文化存在什么样的联系?通过中国夏朝研究状况、寻觅夏文化的简单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由于夏朝至今没有发现当时的文字和比较完整可据的年代标尺,夏朝是否存在令人们怀疑。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学.

  者在努力寻觅夏文化、力图证实夏朝的存在的过程中发现的,此后持续四十余年的田野发掘所获取的丰富遗存和信息,为夏文化内涵的研究提供了手的科学资料,从而为夏文化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它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又由于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年代也大体在夏王朝的纪年范围内,使二里头遗址作为夏时期一处重要都城遗址的学术地位得到一部分学者的肯定确认,但由于夏商王朝分界没有弄清楚,二里头遗址理所当然地成为目前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所以从发现至今,围绕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它留给人们最大的悬念是:它是夏都还是商都西亳。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性质”一目的教学,应抓住以下三点:1.知道遗址分期与文化分期的对应关系。2.使学生了解二里头文化分期争论的焦点及现实意义,争论集中在对二里头文化性质即所属族属与朝代的认识,归纳起来也有四种主流观点。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四种观点。向学生介绍学术动态: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3.向学生展示专家学者具体的论证过程,使学生对考古研究有初步的了解。

  “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一目的教学,应注意以下三点:1.使学生形成概念:文化特征及文化的传承发展;2.知道二

  里头文化的特征。其中,二里冈文化特征,可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3.了解二里冈文化。

  关于“夏朝有没有文字”一目的教学,应注意:1.使学生形成以下概念:商朝是有文字的王朝。甲骨文是商朝沉默的历史的见证。但甲骨文不是中国文字的最初源头,汉字的最初萌芽在哪里?什么模样?学生应该带着这些问题关注二里头遗址和夏文化的研究。2.了解甲骨文、认识甲骨文。3.了解二里头陶器的刻画符号。

  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习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介绍两幅图片和两则古代文献资料。

  图一: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图二:河姆渡遗址示意图

  材料一:据《竹书纪年》记载,夏王朝的第三个王太康定都斟鄩。《史记·夏本纪》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材料二:《史记·殷本纪》正义云:“亳、偃师城也。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也。”《汉书·地理志》云:“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在偃师西十四里。”又云“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竹书纪年》载:“汤居西亳,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亳迁于嚣。”《史记·殷本纪》又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

  居成汤之故居。”又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设问:二里头遗址是王朝都邑还是一般民居?它是夏都斟鄩还是商都西亳?

  教学:教师学生共同研究图片、材料、课文进入目学习。

  案例二

  学习二里头遗址的性质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专家学者具体的论证过程,使学生对考古的文化分期研究有初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但知道二里头文化的四种分期,还知道某一种观点使用的论据论证。从而学会分析。

  邹衡先生主张整个二里头文化都应属于夏文化,其主要理由是:

  材料一:1.年代相符。他首先论证了现已发现的郑州商代城址就是商初的汤都亳邑,因此压于商城之下的二里头文化在相对年代上理应属于夏代文化范围。

  材料二:2.二里头文化有自己独具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礼器方面与二里冈文化有明显的不同。邹先生说:二里头文化出土礼器以“觚、爵、盉则比较常见,而且经常成套出现。早商文化中,很少见到盉,而斝则是常见的。由此看来,觚、爵、盉与觚、爵、斝这两种不同的组合,应该是代表了夏、商两种文化不同的礼俗。”这里主要不同点在于夏用盉而商多以斝为礼器。

  案例三

  学习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二里头陶器2件,二里冈陶器2件,让学生找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由此说明两者的文化元素的继承关系。分别概括出二里头陶器的文化特征,二里冈陶器的文化特征。

  二里冈期商文化的直接先驱。但也有人不同意上述看法,认为在同一地区内,时间较晚的文化接受和融合较早文化中的一些因素是正常的现象,从二里头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及二里冈期商文化之间的文化特征的差异等方面看,用一脉相承的说法无法解释,二里头文化应该另有渊源。

  使学生明白:考古学家要充分利用田野考古的丰富材料,超越文献的束缚,启示新的历史问题,创造古史研究的新境界,要设法解决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提供的证据和问题,努力重建和史籍记载完全不同的历史进程,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提供历史新知的源泉。他们更要关注文明和国家起源消失的原因,即文明兴衰的因果关系,试图了解世界不同地区早期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共性和个性。

  案例四

  学习夏朝有没有文字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2幅图片,2幅材料进入本目学习。

  图片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二十多种刻画符号。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目前尚不能肯定。一些

  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一再发现有刻画的符号,已知有二十多

  种。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一文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目前发现二里头文化陶器刻画符号达几十种,其中有的造型十分接近商代的甲骨文,不排除属于文字的可能。二里头文化艺术品多见陶塑,有蛤蟆、羊、龟、龙、鱼、蛇、猪、狗、乌等造型,陶刻有人像、饕餮纹、蛇纹、鱼纹、几何形等图案,其中有一片陶器残片上刻有两条蛇的形象,巨眼、利爪,身上饰有鳞片。

  图片二:甲骨文字。

  材料一:干支纪年纪日法:孔甲、胤甲、履癸帝王名。

  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纪日法,起源是很早的。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等,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较普遍。

  材料二:夏代的历法:《夏小正》关于星象、气象、物象内容若干。

  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

  的农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

  平,保存了我国最古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

  经过对二里头文化陶器刻画符号、干支纪年纪日法、《夏小正》历法的归类研究,有学者推论夏的文明存在,夏的文字也存在。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引文中的观点与本页四种看法中的哪一种最为接近?

  解题关键:熟悉课文中介绍的二里头文化的4种分期方法。

  思路引领:把材料中的观点与本页四种看法相对应。

  答案提示:引文中的观点与本页第四种看法最为接近。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龙山晚期、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陶器,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中华文明的什么特点?

  解题关键:文化因素的继承性。

  思路引领:有相似说明有继承。

  答案提示:这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先后继承并发展。

  学习本课,你认为二里头遗址研究中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解题关键:二里头遗址考古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最

  难的问题。

  思路引领:二里头遗址性质的划分。

  答案提示:我认为二里头遗址研究中最难的问题是二里头遗址性质的划分,它关系到夏商的分期,关系到二里头遗址它是夏都斟鄩还是商都西亳,只有等更多的考古材料的出现才能解决问题。

篇五: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兽面纹骨匕-百度文库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兽面纹骨匕

  作者:张溯

  来源:《大众考古》2021年第04期

  2004年,二里头遗址H285中清理出土了一件骨匕。骨匕残存柄端,柄呈片状长方形,左上端及右下端残,正面雕刻有兽面,背面两端突起,中间下凹,应该是用肋骨等长骨磨制而成。骨匕残长9.27厘米,宽2.5厘米,厚0.3厘米。正面的兽面整体较为完整,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可以复原出整个图像。

  骨匕上的兽面像以浮雕、阴刻线等技法雕刻而成。兽面的两眼呈卵圆形,两眼之间由一正一反三尖状的火焰形构成鼻子。嘴角往下,以三条凹线勾画出牙齿。两侧为倒卷角的额饰,单看一侧似一趴伏的龙形。兽面的顶端有冠饰。

  这样的图像在二里头遗址中尚属孤例,之前并没有出土有类似图像的器物,其与商代青铜器上的兽面纹极为相似。如两种兽面都突出两眼,单看一侧似为一侧身龙形,龙尾皆呈倒卷角状。因此,这件器物当属于商系的兽面像,但两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商代兽面像最大的特点是其鼻下面没有嘴,这件兽面像有嘴和齿,这一特点与石峁石雕具有相似之处。

  石峁遗址11号兽面石雕,阔嘴,两耳保持着后石家河文化的特征,羽冠和额饰已具有商周兽面像的特点。后石家河文化年代上相当于夏代早期,只是后石家河的人面像带兽形嘴和獠牙,石峁遗址神像则只有阔嘴,与商代青铜器的兽面像更为接近。

  二里头文化属于夏代中晚期文化,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神灵图像有多种,主要以龙、龟、蛇、蛙等水生动物为主,主要为阴性。这种自然崇拜与商人有明显的区别,商人神灵系统中自然神以鸟、太阳、兽面像为主,兽面像实际上为虎头龙身状,鸟、太阳和虎三者皆为阳性。二里头骨匕上的兽面像介于后石家河文化、石峁和殷墟之间,代表了夏代与晚商兽面像之间的过渡。

  骨匕出土于H258中,同坑中还出土有鬲、深腹罐、圆腹罐、鼎、甑、盆、豆、大口尊、器盖等陶器残片和丰富的粟、黍、稻、猪、牛、羊等动植物遗存,发掘者判断该坑为窖穴,废弃之后作一般的垃圾坑。出土陶鬲高尖脚、弧颈、细绳纹的特征属于二里头文化的四期晚段,与偃师商城一期一段年代相当,属商代最早期。

  关于商人灭夏,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基本可以确定其时间在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二里头遗址考古领队赵海涛先生于《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遗存探析》中认为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时,属于下七垣文化的灰坑等破坏了宫殿区的主体建筑,代表了宫殿区繁荣期的结束。但是之后,宫殿区的青铜器铸造等高端手工业仍在使用,应是商人灭夏后继续使用夏人的工匠和高端技术生产基地。虽然商人在二里头遗址沿用夏人的青铜技术和匠人,但是商人自然会铸造自己风格的青铜礼器。这件骨匕所在的灰坑出土有夏商过渡期的陶器,且属于二里岗文化系统,该骨匕自然当属于商人,这就为商汤灭夏又提供了一件很好的例证。兽面骨匕当为商人灭夏之后,商人所造。商人滞留二里头,并于洛河北岸建立了偃师商城,一为镇服夏遗民,二为使用其青铜铸造、绿松石制造等高端技术产业为商人服务。

  (作者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

篇六: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百度文库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品。生产工具有刀、锛、凿、锥、鱼钩等,武器有戈、戚、镞。戈的形式为直援曲内,无阑,曲内后端有花纹。礼器有爵、斝2种,爵的数量较多,束腰、平底、椎足,较早的素面无柱,具有浓重的陶爵特征,较晚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有小柱,有的施简单花纹或镂空,说明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斝为素面敞口,口沿上有2个三棱锥状矮柱,单把,束腰平底,3条腿下呈三棱锥状,上部微显四棱。乐器有单翼小铃。装饰品有兽面铜牌,其中有一件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一向为中外研究者所重。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东下冯遗址发现有铸器的石范。工具多用单范和合范铸成,而爵和斝则用陶质块范铸造,工艺比较复杂。据测定,一件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于典型的锡青铜。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考古意义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爵和斝的胎质都很薄,整治不精,多无花纹,或有简单的乳钉纹,反映了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发现使若干传世的同时代青铜器的年代得以确认,并可以此为基础,对中国青铜器的起进行深入探索。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文化特点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贮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主要依据陶器的演变,二里头文化被划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又因以陶器为主的文化因素的地域差异被划分为数个地方类型[6]。

  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区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筑则分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房屋等,墓葬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也等各有差,显现出社会的高度分化。农业经济粟作与稻作并举,已有高度发达的铸铜、制造玉石器、制陶和制骨等手工业,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掌握了用复合范制造青铜礼器的高超技术。

  二里头文化在广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又向周边地区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响,成为东亚大陆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奠定了日后中国世界的基础。

  二里头文化类型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

篇七: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夏朝历史】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百度文库

  【夏朝历史】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里头遗址共分四期,一二期属石器、陶作坊、村落文化;三四期属青铜和宫殿文化。学术界对二里头遗址有两种看法,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都是夏朝文物,发现的宫城就是夏都;另一种认为一二期是夏朝文物、三四期是商朝文物,所以发现的宫城是商都。

  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

  10月下旬,70多位来自大陆、香港、台湾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华夏第一王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形成的“意见书”中说:“建议尽早启动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作为夏商都城遗址群,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几年来,二里头考古工作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廓清了遗址的实有范围,找到了遗址中部的井字形街道、勾勒出城市布局的基本骨架,还发现了宫城城垣,证实了宫城的存在。此外还揭露出部分二三四期宫殿建筑基址,发现一些有关遗址布局的新线索,获得一些包括大型绿松石镶嵌龙在内的珍贵文物。

  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称,新发现证明这是一处经过缜密规划、布局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都邑规划性的判明,对于探索中国文明的渊源具有重大的标尺性意义,为人们研究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夏商文化以及中国早期城市与宫室制度、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的形成等课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说起二里头,许宏喜欢用5个“中国之最”来形容:这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发现有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还发现了最早的车辙痕迹,将中国发明双轮车辆的年代前推了300多年。

  “把二里头遗址放到其出现前后大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的每一项发现都牵动人心,并有理由相信,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还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之最出土”,对未来,许宏充满自信,“殷墟的发现曾震惊了世界,二里头将像20世纪的殷墟一样,引领21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走向新的辉煌。”

  约公元前3000年至前1500年这一千多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急剧动荡的社会大变革。这一变革可以用文明化、国家化或社会复杂化来概括,作为中华文明最早阶段的夏商周三代王朝文明,即诞生肇始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一个大的分水岭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此时,数百年异彩纷呈的中原周边地区的各支考古学文化先后走向衰落;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覆盖广大地域的核心文化,即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典型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了各地的文明因素,以中原文化为依托而迅速崛起。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

  二里头,本是一个地处中原腹地洛阳平原的普通村庄的名字。和中国千千万万个村落名一样,她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但就在她的身后,在绿油油的麦田下,却隐藏着3000多年前华夏民族的一段辉煌的

  历史,这段历史也被其后人遗忘了3000多年,直到50年前她进入了考古工作者的视野,才从此跻身于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殿堂。我们也由此知道,在数千年华夏史前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这里产生了最早的“中国”。

  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都邑与建筑上的王权表征)、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华夏青铜文明之肇始)、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

  读着这些“最早”,自己难以放下手捧的《最早的中国》。驱使自己一口气读完的是那份对史前中国求知的欲望,是这些“最早”背后先人们无限的智慧,是在大量实物证明

  下作者叙述的自信,是拨开迷雾见晴空透亮的感觉。不知多少中国人陷于“知现在中国”而不知“史前中国”的迷惑之中,我也是其中之一,进入学堂,手捧“国史”回溯泱泱中国,似清晰,又似模糊,文字记载的历史总感觉没有“商鼎汉罐”来得实在,也总感觉文字记载难以尽现泱泱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好在“重孝”、“好墓葬”的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实物,让我们不断的剥离掉那一层层的历史土层,一步步地去无限接近那“史前之中国”的源头,去追寻早已远去的祖先们的身影。

  首先,二里头时代的二里头都邑,就是当时的“中央之邦”;二里头文化所处的洛阳盆地乃至中原地区,就是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作为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它的崛起也给人腾空出世、异军突起的感觉。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早期文明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

  其次,二里头的都邑所在的洛阳盆地“背邙面洛”。无论从交通、地理条件、自然气候以及文化的“杂交”等方面,都为二里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种坚实的物质基础。二里头遗址的宫殿群、交通要道以及功能区的划分无不显示出二里头遗址是一个经过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规制与其一脉相承。从这个意义上讲,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

  第三,自古以来,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乐分贵贱,礼别尊卑”,是对礼仪之邦的一种诠释,因此礼制是理解中国文明的钥匙,作者以“礼制”的研究作为主线,从酒礼,祭祀和战争,礼乐器等方面细致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这种阐释不仅包括上层结构的“王权”和“礼制”,还包括下层结构的“生业(官营手工业)”和“生活”。作为礼器的青铜器、玉器等都是统治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二里头的青铜礼器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徽标。如作者中所言,“没有作为“先祖”的二里头青铜器,也就没有殷墟妇好墓青铜器的洋洋大观和司母戊大方鼎的雄浑霸气,没有其后中国青铜文明的鼎盛与辉煌!”

  第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二里头时代已经告别了“小国寡民”的“邦国”时代,经进入了王朝时代,天时,地利的优势,使得二里头文化接受四方冲击的洗礼,在血与火中“涅?”升华;同时也得四方之赐,东西南北文化因素的融合,成就其高度的发展和政治的成熟。而二里头文化的强势辐射,与其说是自二里头文化积极地、有系统地向外进行信息传送,不如说是以各地的接受方为主体,有选择地加以吸收。

  同时,书中包含了大量有关中国考古学学术探索历程的史学回顾,如二十世纪初的“古史辩”运动和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三十年代殷墟的发掘、五十年代郑州商城发现、以及半个世纪以来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从某种角度讲,这些考古学史甚至本书都是中华民族自我探索的印记。

  总之,许宏研究员凭借极富激情的文字和一幅幅精彩的写实照片,将我们带入了那座令人神往的二里头庞大都邑,那个激动人心的最早的“中国”,进而掀开了那段中华民族不应忘却的集体记忆。

  原文载于:《最早的中国》,许宏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21年8月第一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八: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二里头文化的探索_4-百度文库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寻找夏文化

  用考古的方法探究传说中的夏史

  史传说、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关系

  对其他历史奥秘的探究

  提供材料

  历史比较

  探究问题

  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探索夏文化的重要意义

  发现二里头

  遗址

  考古学家徐旭生对“夏墟”的考古调查二里头遗址

  的发掘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过程及成果历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难点

  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区别。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里头文化的发掘:寻找夏文化、发现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这些内容一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和基本常识,另一方面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二里头遗址及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成就,有助于学生理解“传说”与“史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首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他们对相关

  的遗迹遗物,尽可能地做到亲自考察和调查,既能辨史又可补史。这种寻根追源的治学态度,为后世学术上的探古、考古树立了榜样。此后,山河间的访古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逐渐兴起了一门新的学问——金石学。他们也为中国考古学的起步铺设了最早的一段道路。

  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学者继承金石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并运用西方考古学方法,开始从事田野考古,通过历史物质文化遗存,探寻和认识古代社会,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都取得了重大收获,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俗称“锄头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基本完善,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大事。它从材料和方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田野考古勘探、调查和科学发掘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蓬勃有序地开展,许多重要的典型遗址和墓地被发掘出来,重大发现举世瞩目。它们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化相连,不仅弥补了某些地域上的空白,而且衔接了年代上的缺环,为研

  究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科学史以及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珍贵、丰富的实物资料,极大地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专业的研究和发展。这段时间被学术界称为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

  夏朝历史究竟是“传说”还是“史实”?后世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目前考古界尚未发现夏代文字资料和比较完整的年代学标尺可以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朝历史仍然属于传说的范畴。不过,古史传说中夏商周三代一体,商周已经相继被证实,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夏朝同样会被证实,此其一;而且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有些内容的确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很相似,这又是促使人们相信夏文化存在的重要因素,此其二;再说,商代甲骨文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这种文字应该有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而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存中曾发现有刻画痕迹,很像是文字的雏形,人们相信,这个过程在时间上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吻合,夏文字只是尚未发现,不会没有文字保留下来,此其三;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传说中的夏朝与商周有很多共同点,而夏以前的文化遗存与夏朝也有许多共同点,但与商朝则很不同,若没有一个夏朝,夏以前的文化与商朝之间的巨大鸿沟就很难沟通和弥合,这中间数百年的历史空白就无法解释,只有把夏朝当作信史,夏商周的文明史才完整,此其四。根据以上四点,人们普遍相信夏朝应为“史实”,而非“传说”。

  本课引言由文物插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插图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乳钉纹铜爵,形态为长流短尾,束腰平底,三棱锥足,并装饰有乳钉纹,乃二里头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字内容则重点介绍,由于历史学家顾颉刚的“疑古”,无意中指出了一条探索夏史的路径。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使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并开始的考古学上夏文化的探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建议教师以插图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并思考问题:顾颉刚的疑古与探索夏史有何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顾颉刚其人,带领学生学习本课。

  目“寻找夏文化”

  教材首先阐述了顾颉刚等学者质疑历史文献中有关夏史的“传说”,其后,随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学术界开始将历史文献的传说材料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相印证,对夏文化进行探究。最后叙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为人们寻找夏文化打开了大门。

  顾颉刚“疑古”

  顾颉刚疑古,实际上是对历史“传说”提出疑义。在古代,“传说”和“史实”没有严格区别。近代科学思想和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把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某个朝代称为“历史”,把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该朝代的“历史文献”,把这些历史资料记载的该朝代的事情称为“史实”。未被考

  古资料证实的朝代称为“传说时代”,把有关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传说资料”,把这些传说资料记载的事情称为“传说”。“传说”与“史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曾是传说,往往表达相同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形成起过相同的作用。它们的最终区别在于是否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若有,即属于历史范畴,可能成为史实;若没有,就不可以说成是史实。对学生讲明这些,不单纯是能力培养要求上的难易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对待资料的问题,也是如何培养科学思想和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问题。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多年,因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是一种彩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半坡氏族是其代表。

  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多年,因发现于河南章丘市龙山镇而得名。因出土文物以表面磨光黑陶为主,又称黑陶文化。大汶口氏族是其代表。

  52年,在郑州发现了二里冈遗址,这是比殷墟的青铜文化还要早的早商文化。它的分布面积与殷墟遗址不相上下,共约25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商城。

  新华网郑州XX年2月5日电考古工作者近期在位于郑州市闹市区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内找到了它

  的外郭城,护城壕,确认其面积约13平方公里。新的考古钻探资料表明,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座具有一定规划布局的都城遗址,并且拥有完整的防御体系。

  近年来的考古资料表明,郑州商城的内城内主要为宫殿区,除宫殿基址外城内还发现有宫城墙、规模宏大的蓄水池、排水沟、大型夯土水井等。从这些夯土基址的规模以及宏大的蓄水池等设施我们可知内城是当时统治阶级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外郭城内则不同,主要为手工业作坊和墓地、祭祀坑等。内城与城外的商代文化层紧密相连,表明它们为一个整体,但二者的保护对象不同,所以功用也不一样。

  教学时,建议教师首先与学生探讨,为什么要寻找夏文化?探索夏文化,有其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它,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问题,还是中国国家起源问题。这是中国国家的历史,这是中国城乡开始分化的历史。其次,老师提供夏史的有关文献资料,提问学生为什么顾颉刚会“疑古”?特别是夏朝的历史?回答后,再帮助学生分析“传说”与“史实”之间的关系。

  让同学分组,收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郑州商城遗址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考古成就对寻找夏文化有何意义?

  第二目“发现二里头遗址”

  着重介绍了考古学家徐旭生从全面整理古代文献中有关夏代的史料,到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考古课题,最后确定河

  南偃师二里头为考察重点的研究过程,向学生展示了科学考古的精神和方法。

  如何寻找夏文化?除了从古代文献资料外,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

  .从中原文化系统上看:即从中原文化体系的来龙去脉上观察。夏文化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绝不是从别处移植来的,它是中原地区土生土长的固有文化。

  .从地域上看:探索夏文化,只能在夏墟内寻找遗迹遗存。夏代地域范围,根据文献记载,东至济水流域,西至渭河流域,北至汾河流域,南至颍川南阳。

  .从时间上看:夏王朝的年代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1~前16世纪。有的认为是公元前22~前18世纪。

  .从社会发展阶段上看:夏王朝正从原始社会解体,由部落联盟组织到初期国家的形成时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质变阶段。

  徐旭生对这些所见不多的材料进行了缜密的考证,推测夏人可能主要在以下两个区域活动:是河南中部的洛阳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一带;第二是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地带。他认为“夏氏族或部落早期活动的中心当在河南中部,不在山西西南部”。

  接着徐旭生等研究人员结合学术界给考古工作者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课题,列出了此次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

  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

  在对诸多可能区域进行细致调查和研究之后,河南偃师二里头成为专家们考察的重点地区。1959年秋,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教学时,建议教师先组织同学讨论,如何寻找夏文化?引导同学得出结论。再让同学准备徐旭生先生的有关生平和论著进行交流,着重讲述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考古方法,并提供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资料,加深学生对夏朝的认识。

  第三目“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主要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经过及其重要成果,还讲述了考古发掘的常识及常用工具,分析了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里头遗址位置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西南约九公里处,包括三个自然村,平面像个半岛。

  发掘成果

  二里头文化的分布,主要以豫西伊洛颍汝四河流域为中心,但边缘所及,西到陕东,南到鄂东,东到皖西,范围相当大,也颇符合传说中夏代的疆域。其碳十四测定的时代,是公元前2080~前1620年,也切合传说中夏代公元前21至前17世纪的年代。过去有人以二里头型为早商文化,最近

  考古资料显示,二里头文化的晚期文化曾经过突然改变,最后呈现商文化的特征。是以,目前有人以为二里头文化晚期,正是夏商递嬗之际,而中期以前应当是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在偃师的遗址第三期出土一个大型宫殿基址。殿堂是一座30.4×11.4平方米的大建筑,坐落在方形夯土基址上,夯土台高出地面0.8米。夯土土方达2万立方米,须十万工日始能完工,殿堂是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木结构,成列的柱洞有石础为底。屋顶大约是草顶。堂前大庭,面积约五六千平方米,足可容纳万人。宫殿四周有一组廊庑建筑。宫殿正门在庭内,是一座面阔八间的牌坊式建筑。整个宫殿,当年必定气象壮伟,象征了巨大的政治权力,足以动员十余万工,来建筑这个大型建筑。至于一般平民,大约居住在半地下室草顶的浅窖穴中。青铜器中的工具,形体较小,如凿,多仿自石器、骨器。青铜兵器则有大型的锁与戈及小型的箭镞,也多仿自石器。礼器仅见尊,仿自陶器,有陶范、石范及铜炼渣出土,分别出土于二里头及东下冯遗址。陶器上往往出现刻划符号,有的符号根本就与甲骨文的文字相似了。有大型宫殿,足见二里头已有了强大的政治组织,以动员相当的人力;其体制之差别,也足以说明政治权力的尊崇。有文字,似可指明二里头文化已踏进用符号交流的领域。铜器出现了,但仍以仿制石器陶器为主,可见其原始性。这些条件,的确符合国家初起、文明肇始的情况。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以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夏文化主要是在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又高于其他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实体。夏文化的又是多元的。

  教学时,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图、资料介绍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经过和成果,并将有关二里头文化的最新消息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让学生讨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吗?为什么?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教学设计

  关于“寻找夏文化”一目的教学。先用回忆法,帮助学生复习尧舜禹的传说,提问“传说”与“史实”有何区别?导入新课。然后组织讨论,为什么要“寻找夏文化”?并请学生提供顾颉刚先生和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的有关资料。

  关于“发现二里头遗址”一目的教学。先应讲清楚如何“寻找夏文化”?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分领一个课题,如,仰韶文化组、龙山文化组、郑州商城组;或分领课文中现成的重要课题,然后各自准备,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老师点评并加以指导。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一目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查找资料,将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结合起来。

  .教学案例

  略。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顾颉刚等学者的研究对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有何影响?

  解题关键:影响。

  思路引领:“激将”。

  答案提示:顾颉刚等学者的“疑古”,促使中国学术界开始将文献中有关夏史的传说材料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相印证,虽是“激将”,却无意中指出了一条探索夏史的路径。

  .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是如何找到二里头遗址的?

  解题关键:发现二里头遗址。

  思路引领: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文献材料。

  答案提示:徐旭生先生先全面整理古代文献中关于夏史的资料,然后确定夏朝的活动范围,再根据研究课题进行实地调查,最后推断二里头为考察重点。

  【学习延伸】

  .半坡氏族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等。

  .最主要是到今天都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夏朝历史的可信性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证实。这项目标的提出,与现在的考古成就相符合。

篇九: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百度文库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品。生产工具有刀、锛、凿、锥、鱼钩等武器有戈、戚、镞。戈的形式为直援曲内无阑曲内后端有花纹。礼器有爵、斝2种爵的数量较多束腰、平底、椎足较早的素面无柱具有浓重的陶爵特征较晚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有小柱有的施简单花纹或镂空说明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斝为素面敞口口沿上有2个三棱锥状矮柱单把束腰平底3条腿下呈三棱锥状上部微显四棱。乐器有单翼小铃。装饰品有兽面铜牌其中有一件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一向为中外研究者所重。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东下冯遗址发现有铸器的石范。工具多用单范和合范铸成而爵和斝则用陶质块范铸造工艺比较复杂。据测定一件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于典型的锡青铜。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考古意义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爵和斝的胎质都很薄整治不精多无花纹或有简单的乳钉纹反映了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发现使若干传世的同时代青铜器的年代得以确认并可以此为基础对中国青铜器的起源进行深入探索。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文化特点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贮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主要依据陶器的演变二里头文化被划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又因以陶器为主的文化因素的地域差异被划分为数个地方类型[6]。

  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区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筑则分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房屋等墓葬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也等各有差显现出社会的高度分化。农业经济粟作与稻作并举已有高度发达的铸铜、制造玉石器、制陶和制骨等手工业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掌握了用复合范制造青铜礼器的高超技术。

  二里头文化在广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又向周边地区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响成为东亚大陆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奠定了日后中国世界的基础。

  二里头文化类型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

篇十: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tle>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百度文库

  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考古与文物

  1997年第3期

  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这种文化的形成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成长,有着特殊的贡献。然而,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和波及面的广度远不及商文化、周文化,与之基本同时存在的还有先商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岳石文化??。那么,二里头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中有过哪些其他文化未曾起到的积极作用?原因何在?它又对商周时期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这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

  一、二里头文化的来源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孕育

  关于二里头文化的主要来源,考古学界的意见基本一致,即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是二里头文化的主要来源。更具体地说,是将分布于豫西地区的“王湾三期文化”或“煤山类型”作为二里头文化的主要来源。从王湾三期或煤山类型和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大部分文化内涵特征来看,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王湾三期或煤山类型与二里头文化早期的相同文化因素甚多,相同或相似的遗迹现象有:夯土建筑、连间排房式建筑、袋形灰坑、灰坑葬等;相近的生产工具有石铲、石斧、石刀、石镰等;相似的大量陶器中最常见的有中口夹砂罐、鼎、甑、浅腹平底盆、豆、瓦足皿、瓮、鼓腹鸡冠耳盆以及刻槽盆、觚形杯、、器盖等;陶器的纹饰都有篮纹、方格纹、绳纹。此外,炼铜技术、琢玉技术、卜骨等也是煤山类型和二里头文化共有的文化

  内容。由于王湾三期或煤山类型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区域大面积重合,文化遗存特别是典型陶器形态传承关系明显,所以二里头文化应该是主要继承了王湾三期或煤山类型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炼铜和制陶等手工业技术、建筑技术、居住方式、饮食方式、宗教观念等诸多方面。

  考古学界也注意到了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晋南地区龙山文化的部分内容被二里头文化所吸收的情况。如邹衡先生指出“觚、爵、鸡彝、瓦足皿等四器”“大都来自东方,或者同东方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四器是夏文化中最主要的礼器,它们的存在,应该体现了夏朝的部分礼制。”“夏礼可能是继承虞礼而来的”②。李伯谦先生认为二里头文化的、觚、豆、单耳杯、三足盘(瓦足皿)应该源于山东龙山文化③,东下冯类型中流行的鬲、蛋形瓮等明显是继承晋南地区龙山文化而来的因素④。纪仲庆先生在论及良渚文化的影响时特别提到“偃师二里头发现过一件玉琮”⑤,谷建祥、贺云翱两位认为“二里头文化的玉器品类繁多,有琮、钺、戈、圭、璋、戚璧、柄形饰、筀、锥形器等,与红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太湖良渚文化相比,二里头文化的玉器器类比较接近良渚文化。”⑥上述陶器和玉器有不少是礼器,也有部分日常生活用具。可以看出,二里头文化的主人在生活习俗方面主要继承了当地的龙山文化传统,也融入了一些东方地区的习俗。而在宗教、礼仪活动中则较多地采用了东方地区、东南地区的器物和方式,在精神文化方面,受到较多来自东方、东南方的文化影响。

  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的文化与东方地区的文化有着长期的、频繁的往来,这种情况反映在文化遗存上,就表现为两个地区的文化因素源源不断

  地互相渗入。二里头文化所包含的东方地区文化因素,有些在龙山时代即已传入中原地区,如陶器中的瓦足皿就是这样。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由于大量吸收了周围地区文化的精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在这一时期,从常见的文化遗物上却较少发现来自西北地区的文化影响。有的学者认为当时华夏族中已经形成了严格的“夷夏”观念,“这就从行动上阻止了北方民族的南下或西部民族的东进,从思想上限制了他们文化的传播”,“关于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对边地文化的排斥现象,从边地文化中常见中原文化的因素,而中原文化中少见边地文化的因素这一事实中即可看出。”⑦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在常见的文化遗物上更难看出西北地区的文化影响。因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一般较少考虑西北边地文化对二里头文化的影响。然而,二里头文化的部分重要文化因素虽然可能直接来源于河南龙山文化,但如果追溯其更早的渊源,就会使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中原地区以外的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马的驯养和金属冶炼技术就应该属于这样的文化因素。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中有马的遗骸,研究者认为当时的马可能正处于驯养阶段,畜牧业还没有从狩猎经济中发展为一种主要生产部门。

  龙山时代的包头转龙藏遗址中也发现了马的骨骼⑨,从生态环境来看,今内蒙西部地区原是野马纵横驰骋的天地,当地的先民们有条件较早地对马进行驯养。北方地区的此种情况与《左传》昭公四年晋司马侯所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相符合。

  年代同属龙山时代的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家畜标本中也有马骨,虽然没有鉴定到种,但鉴定者估计其是家畜10。年代稍晚的二里头文化遗

  存中有马的遗骨,一般认为这是经过驯养的家畜所遗。马及其驯养技术,很可能就是由西北边地经过冀南豫北地区传入伊洛地区的。

  在我国的农耕民族中,二里头文化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可能是较早使用马匹的民族。当时在东方地区、东南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些考古学文化分布也很广,影响也很大,但没有发现马的骨骼,这些地区的马一般出现在商代或更晚。由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区域比较接近西北地区的游牧族或半农半牧民族,所以理应较早地接受了来自西北方的某些文化影响。驯养马匹,可能就是所受影响之一。从新石器时代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发现的马的骨骼的遗址年代与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约略看到养马技术传播的大致路线。

  不少二里头文化的研究者根据年代、分布、文化特征等情况与史籍中的有关记载相对照,认为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而根据先秦时期文献来看,夏人已经驯养了马。《尚书·甘誓》:“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礼记·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鬣。”都说明了这种情况。

  与二里头文化长期并存的豫北冀南地区的另一种考古学文化,可能是先商文化。其分布地区包括了前述龙山时代的汤阴白营,由于该地区在龙山时代已经有了作为家畜的马,先商时期的居民能够养马也是顺理成章的。《世本·作篇》:“相士作乘马”,反映了夏代的商族也已掌握养马技术。从先商文化的分布方位判断,商族也应该是从西北地区的游牧族或半农半牧民族那里学习了这一技术的。

  美国学者ErichIsaac认为“北方塔尔潘马是蒙古马的祖先,它们后来被传入中国”,而人们对这种马驯化的最初尝试“大致发生在公元前三千年内”。“在公元前第二千年内,马和战车的传播远达??中国”11。关于马

  车的出土资料,年代最早的属商代,商代以前尚缺乏实物。对马车的起源我们暂置不论。不过,在我国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过不少野马骨骼化石,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数见马骨标本。这说明在家畜饲养业已成为重要的辅助经济的龙山时代,中国西北地区、北方地区乃至中原地区,应该有条件对马进行驯化。开始时,马可能只是一种替代性驯化牲畜,在生产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然而当马与车相结合,并且用于战争的时候,掌握了马和战车的民族就获得了军事技术、装备方面的优势。因此,由西北地区或北方地区传入中原地区的养马技术,对于中原地区国家政权的出现,应该起了催化的作用。

  青铜器的产生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关系尤为密切,因而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有不少研究者将青铜器作为中国古文明形成的标志之一。尽管个别青铜器的出现尚不足以说明青铜时代的产生,但其出现的时间总不会早于青铜时代的“序幕”阶段。而中国青铜时代的大量青铜兵器和礼器,无疑在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青铜器无论如何也应该是中国古文明的因素。青铜时代之前出现的个别青铜器是文明时代产生之前的文明因素,说明中国古代文明正在孕育之中。

  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青铜器似乎在西北地区出现较早:甘肃东乡林家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青铜刀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永登蒋家坪出土的青铜刀年代为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中原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年代稍晚,其青铜冶铸技术有可能是自西北地区传入的。当中原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前后,分布在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也有着多种青铜器,如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和秦魏家出土的青铜锥;青海贵南尕马台25号墓出土的

  七角星纹青铜镜等。看来,西北地区的青铜技术不仅产生较早,而且一直延续下来。只是,中原地区在青铜冶铸技术出现后,很快地经历了青铜时代的草创时期,在生产中迅速提高了技术水平,到二里头文化二期时,已经能够制造青铜兵器、乐器、工具、饰物等。中原地区开始成为当时青铜手工业的先进地区。

  总之,在二里头文化诞生之前,东方地区、东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形形色色的文化内容逐渐向中原地区凝聚,与当地固有的文化融合为一。王湾三期或煤山类型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接受和转换来自邻境地区的文化因素,兼收并蓄,选择其他文化之所长为己所用。在前述外来文化因素之中,有的反映了礼制的出现,体现了礼制的内容,如部分源于东方地区和东南地区的陶器、玉器;有的预示了青铜时代即将到来的信息,如可能从西北地区传入的红铜冶炼技术。这些文明因素在中原地区汇合和发展的过程,正是中国古代文明在这一地区孕育过程的重要方面。至于本地区大量王湾三期文化或煤山类型的生产工具、日常生活用具,虽不能直接说明文明起源问题,但它们却是伴随着文明的孕育而发展演变的,因而也在文明的起源过程中产生过积极作用。至于马的驯养,意义主要表现在后来出现的车战中和使用马车发展交通等方面,可以说是即将作用于文明的一种潜在因素。

  中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历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就是容易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影响和文化信息。中原先民们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善于选择和吸收其他地区先进文化成果的传统。从二里头文化的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的分析中,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二里头文化的各个来源,分别向

  中原地区提供了二里头文化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其中的文明因素汇集在一起,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逐渐形成。

  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

  在研讨中国古代文明问题时,由于研究者对“文明”概念认识的分岐和判别文明产生标准的不同,所得结论也多有出入。不过,从大多数互有区别的意见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某些共识,选择较为一致的、合理的判别标准。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一词有“文采光明”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原始先民制造和使用的种种器物的精致化,从生活到生产方面对火的使用,都有着“文明之象”。

  这种意义上的“文明”的出现,当然比阶级社会的产生早得多。而现代人文科学中使用的“文明”一词,一般用来指城市或阶级和国家产生后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相当多的学者把文字、青铜器、战争等也作为文明时代的标志。这些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城市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在城市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从事食品生产的,他们包括统治者和手工业者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阶级应该已经产生,国家则是同阶级社会一起产生的。战争和阶级一样与国家密切相关,如果承认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那么国家发动的战争也应该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专门武器说明国家和战争的存在,青铜礼器反映了礼制、社会等级制度的发展,因而早期的青铜武器和礼器也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诞生的标志。唯有文字的标准不易掌握,在已知的考古资料中,还

  没有看到文字与青铜器、城市、阶级、国家基本同时产生的证据。下面,我们根据除文

  字之外的几个标准来展开讨论。

  二里头文化的内涵表明,文明时代正是随着该文化的形成而降临于中原地区的。以考古学文化而论,在二里头文化形成之前,豫西、晋南地区的周边,已经存在着一系列具有武装力量的文化或文化类型。这一地区西方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石矛、骨镞、雕刻人骨等15,说明战争可能在西部地区出现。在北面邻境地区,曾发现过河南龙山文化中最大的城址——辉县孟庄龙山城址16。而南方地区,早在屈家岭文化中期就已出现包括夯土城墙、夯土台基、护城河的城址17。在东方,豫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城址有着门卫房18,当时当地应该存在着防御守卫的武装。周围地区武装力量的存在发展,构成了对这一地区的威胁。

  二里头文化形成之后,出现了龙山时期各文化所未见的青铜兵器戈、戚、镞等。这些兵器的出现是战争的需要,反映了当时有了专门的武装力量。由于二里头文化地处中原,在战争中可以四面出击,也难免受到来自各方的攻击,其中西方和北方的戎、狄对于农业民族是很严重的威胁。因而,建立比周围的部落、国家更强大的武装力量,是二里头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军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军队、国家乃至文明的诞生,既有着私有制和阶级关系发展的内部原因,也有着异族、异国压力造成的外部原因。美国学者哈·麦金德认为:“形成与仅仅是一群有人性的动物相对立的一个国家的各种观念,通常是在共同苦难的压力和

  抵抗外来力量的共同需要下才被接受的。英格兰的观念,是由丹麦和诺尔曼征服者打入赫普塔克人的头脑中的;法兰西的观念,是与匈奴人在夏龙的战争以及在与英国的百年战争中,被强加给互相对抗的法兰克人、哥特人和罗马人的;基督教世界的观念产生于罗马人的迫害时期,到十字军运动中才成熟,只是由于经过长期的独立战争,合众国的观念才被接受和地区殖民者的爱国心才衰落消亡”,正是在外来的压力下“欧洲才实现它的文明”19。这种意见对于我们研究的问题来说,是值得参考的。

  在二里头文化形成之前,中国古代各氏族部落之间掠夺与反掠夺、侵犯与报复的战争已经愈演愈烈,较早的大规模战争的战场似乎主要分布在偏北的地区。如《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黄帝北逐荤粥”、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都发生在中原地区以北。初具规模的战争发生在北方地区,可能是因为这里较接近北方游牧族或半农半牧族,农耕民族为了保护自己的生产方式,在外界压力下组织起来,形成了军队的雏形。

  二里头文化时期已经是文献记载中的夏代。在夏王朝建立前后,与夏族发生武装冲突的氏族部落有北方的共工氏、东方的东夷、南方的三苗等等。商族兴起之后,虽然在夏族的北方形成了一个农业民族与游牧族的缓冲地带,但商族本身又逐渐成为向夏王朝挑战的力量。巨大的外部压力,促使夏人的武装力量产生和发展,刺激了夏人发明和改进武器。

  很可能是夏文化的二里头文化的精良青铜兵器,应该是在外部压力甚重、对外战争频繁的严峻形势下产生的。二里头文化的创造者在改进了武器、发展了军队的同时,也建立和强化了国家。这就是中国古代文明虽然早在许多地区萌生,最后还是在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中原地区形成了华夏文

  明中心的一个原因。

  在文化内容的其他方面,二里头文化也比中原地区前一时期的龙山文化诸类型有了不少明显的进步,这些进步或成为文明时代诞生的标志,或为文明中心形成的原因。在生产工具方面,二里头文化比河南龙山文化更普遍地使用了木耒、石铲和石镰20。青铜生产工具刀、锥、锛、凿和铜钅矍范的发现,证明青铜器已经使用于手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都有了较高的发展,这就是文明诞生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和铜器中有一定数量的酒器,类别有、爵、觚等,其中陶质酒器比较多见。大量酒器的出现不仅表明农业生产的发展达到空前水平,有条件提供酿酒所需谷物,而且也说明二里头文化的创造者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包括声色芬华在内的物质文明。

  酒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在很多宗教仪式和礼仪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随着酿造业的发展,人们的宗教观念、礼仪程序、生活习俗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铸造水平在同时期的各考古学文化中首屈一指,青铜器中的鼎、爵、(角)、觚21形成了一个礼器体系。青铜礼器的产生和精致化,标志着青铜工业的提高和自我完善,以及礼制的日益繁复。这些礼器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中有一种窄刃小刀,为刻刀。以商代出现的甲骨刻刀来比较分析,二里头文化的刻刀可能是商代雕刻刀的前身,属文具刀。文具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青铜文具初见于二里头文化。除刻刀外,尚有占卜所用钻、凿。这些青

  铜文具在文化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界上文明古国的青铜时代的开端往往与统一局面形成的时间存在着一致性,而在铜石并用时代,则往往有若干小型国家并立。青铜时代与“统一”相联系。“统一”局面又与文明的产生大体同时。这些情况为我们提供了考察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新思路。以尼罗河流域而言,在公元前4000年代初的铜石并用时代,存在着数十个名为“塞普”的小型国家。到了前3000年左右,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中王国时期,埃及进入青铜时代。

  以两河流域而言,公元前4000年代,苏美尔人处于铜石并用时代,至前3000年代,苏美尔地区也形成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前2371年,阿卡德王国建立,至乌尔第三王朝(前2113—前2006年)两河流域进入青铜时代。

  以印度河流域而言,前2500—前1500年间的哈拉帕文化各城市规划格式大体一致,并有着统一的度量衡。因而可能存在着统一的政权。而青铜农具、武器和生活用具证明当时的印度河流域也进入了青铜时代。以希腊克里特岛的克里特文化而言,前2500年铜石并用时代开始,至前2000年出现一些小型国家,后来逐渐归并、统一,克里特也进入了青铜时代(其青铜器的出现可能是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

  我国黄河流域的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情况相仿。在龙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城堡、阶级分化现象、铜器等,但各地理单元之间文化面貌的差异相当大。二里头文化的主要来源王湾三期文化远远没有成为当时各文化的首要者,而其他文化各有千秋,某些方面较王湾三期文化更先进。这一时期应该是氏族、部落林立,也可能出现了小型国家。二里头文化出现后,便在诸文化中总领群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原地区的中国古代文

  明中心。中原地区一定规模的统一政权和青铜时代也就从此开始。

  按照对于文明的不同理解和界说,对于中国古代文明诞生的时间也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注意到任何文明总要有一定的规模和特征,是一个内容丰富、分布广阔,而且有相当长的延续时间的整体。尽管我们可以把文明的萌生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某种考古学文化,但一个遗址、几种遗存所反映的文明因素还不能称之为某某文明。比如,我们可以称埃及文明、中国古代文明而不能称埃及某“塞普”文明、西安半坡文明。一种古代文明往往包括了许多古城、古国的文明因子。而研究文明的整体和解析某种文明、研究具体的文明因素,都有助于了解文明中心产生的问题。只有当一种文明的中心形成时,该文明才能作为一个有独特风格、分布地域的整体,区别于时间或空间上不同的其他文明,这种文明的中心与一定范围内的统一政权往往是孪生姊妹。

  二里头文化形成之后,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也就出现了。与以前的王湾三期文化相比,二里头文化在空间上的波及面扩大了。东到海滨、西至陕甘、南抵川鄂、北至辽东,均可以看到二里头文化的影响。这个影响的强度与广度虽不及以后的商、周文化,却也堪称空前。

  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凝聚于中原地区的文明因素发挥了作用,没有哪一个同时期的文化象二里头文化有这样多的文明因素的来源;二是外部压力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农耕民族在保护种族存续和固有生产、生活方式时,总是需要有一个核心力量。从春秋时期的情况看,哪个诸侯国能够有力量抵抗异族,举起尊王攘夷的旗帜,即有成为霸主的资格。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情况与之有些相似,二里头文化的使用者应该就是

  农耕民族中抵抗异族的核心力量。

  三、二里头文化的遗产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进步

  二里头文化分布于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同时期文化,因而对其他考古学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二里头文化影响最深的当属它的北方近邻,豫北、冀南地区的先商文化。“二里头文化陶器中的花边罐、箍状堆纹罐、伞状纽器盖、大口尊、刻槽盆、捏沿罐,青铜器中的小刻刀、镞、锥在先商文化中均有发现,且可以排出一脉相承的演化谱系。”22东北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也受到二里头文化相当大的影响,如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中的爵等都与二里头文化的同类器物非常相似。

  东南方地区的斗鸡台文化中也有很多二里头文化因素,如陶器中的花边罐、鸡冠耳盆或甑、觚形杯、箍状堆纹鼎、盆形鼎、宽肩瓮,铜器中的单扉铃均属此种因素23。此外,在中原地区以南的湖北、西南的四川、西北的甘肃境内,也发现过一些二里头文化风格的陶器。

  中国古代文明有着广泛的来源,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是多源的。如苏秉琦先生所说: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24二里头文化形成以后,这种主次关系更加分明。在众多的考古学文化中,二里头文化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又与其他文化保持着许多共性,并且在文化交往中,不断输出自身的文化因子,将更高水平的文明因素回赠给邻境地区,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初步繁荣。

  二里头文化还为商周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遗产。在

  农业方面,二里头文化的农具多为商代沿用。重视农业的传统、基本耕作方法都对商代农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手工业方面,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冶铸技术为早商青铜工业全盘继承。礼器中的鼎、爵、,兵器中的戈、镞等器与早商早段的同类器物十分相象,后者显系由前者直接发展而来。文具中的刻刀、锥、凿,玉器中的琮、戈、版、柄形饰,也是商文化同类器物的前身。陶器中的大口尊、鼎等器以及陶器上的部分纹饰后来成为商代陶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里头文化的宗庙建筑形式与格局,显然为商文化的同类建筑提供了效仿的模式。前庭后殿、周有廊庑的夯土高台建筑,为两种文化宗庙的共同特征,而后者进一步的发展,是文明进程中的自然结果。

  由青铜礼器和玉质礼器的形制、种类、组合、宫室建筑形态、墓葬形制的相似性,又可以推测二里头文化与商文化的礼制内容及其反映的人的意识也有一个前后传承的关系。只是商代礼制的范围扩大,内容复杂和深化了。

  以上文化特质中的大量遗传因子以商文化为载体,传留给以后的周文化。周代青铜器中的兵器、礼器、工具之最基本、最常用者,有不少可以溯源到二里头文化。以礼制而言,周礼是在商礼上有所损益而形成的,商礼则是在夏礼的基础上有所损益而形成的。尽管夏礼、商礼、周礼内容有很多不同,但“三代之达礼”是长存的。这说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先民心理特征和许多观念长期保持着某些共性。

  二里头文化时期发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战争对于文明的发展也起了促进的作用。战争和压力不仅造就了文明,而且促使文明进一步成长。商周时期战争规模扩大,除前述兵器之外,军队和战法也应有很多内容承自二

  里头文化。

  在夏商周这个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并初步发展的时期,各考古学文化在发展中交流,在演进中传承。二里头文化的大量文化传统、文明因素被商文化继承,商文化因而有了更高的起点,以后的周文化则是二里头文化的间接受惠者。在文化的发展、交流、传承中,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民族与文明的兼容性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文明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

篇十一: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le>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百度文库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品。生产工具有刀、锛、凿、锥、鱼钩等,武器有戈、戚、镞。戈的形式为直援曲内,无阑,曲内后端有花纹。礼器有爵、斝2种,爵的数量较多,束腰、平底、椎足,较早的素面无柱,具有浓重的陶爵特征,较晚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有小柱,有的施简单花纹或镂空,说明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斝为素面敞口,口沿上有2个三棱锥状矮柱,单把,束腰平底,3条腿下呈三棱锥状,上部微显四棱。乐器有单翼小铃。装饰品有兽面铜牌,其中有一件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一向为中外研究者所重。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东下冯遗址发现有铸器的石范。工具多用单范和合范铸成,而爵和斝则用陶质块范铸造,工艺比较复杂。据测定,一件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于典型的锡青铜。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爵和斝的胎质都很薄,整治不精,多无花纹,或有简单的乳钉纹,反映了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发现使若干传世的同时代青铜器的年代得以确认,并可以此为基础,对中国青铜器的起源进行深入探索。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

  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贮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主要依据陶器的演变,二里头文化被划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又因以陶器为主的文化因素的地域差异被划分为数个地方类型[6]

  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区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筑则分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房屋等,墓葬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也等各有差,显现出社会的高度分化。农业粟作与稻作并举,已有高度发达的铸铜、制造玉石器、制陶和制骨等手工业,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掌握了用复合范制造青铜礼器的高超技术。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

  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

  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

  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东下冯类型也分为四期。

篇十二: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le>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百度文库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品。生产工具有刀、锛、凿、锥、鱼钩等,武器有戈、戚、镞。戈的形式为直援曲内,无阑,曲内后端有花纹。礼器有爵、斝2种,爵的数量较多,束腰、平底、椎足,较早的素面无柱,具有浓重的陶爵特征,较晚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有小柱,有的施简单花纹或镂空,说明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斝为素面敞口,口沿上有2个三棱锥状矮柱,单把,束腰平底,3条腿下呈三棱锥状,上部微显四棱。乐器有单翼小铃。装饰品有兽面铜牌,其中有一件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一向为中外研究者所重。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东下冯遗址发现有铸器的石范。工具多用单范和合范铸成,而爵和斝则用陶质块范铸造,工艺比较复杂。据测定,一件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于典型的锡青铜。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考古意义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爵和斝的胎质都很薄,整治不精,多无花纹,或有简单的乳钉纹,反映了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发现使若干传世的同时代青铜器的年代得以确认,并可以此为基础,对中国青铜器的起源进行深入探索。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

  /4

  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文化特点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贮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主要依据陶器的演变,二里头文化被划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又因以陶器为主的文化因素的地域差异被划分为数个地方类型[6]。

  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区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筑则分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房屋等,墓葬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也等各有差,显现出社会的高度分化。农业经济粟作与稻作并举,/4

  已有高度发达的铸铜、制造玉石器、制陶和制骨等手工业,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掌握了用复合范制造青铜礼器的高超技术。

  二里头文化在广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又向周边地区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响,成为东亚大陆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奠定了日后中国世界的基础。

  二里头文化类型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

  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

  /4

  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

  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东下冯类型也分为四期。

  /4

篇十三: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le>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百度文库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品。生产工具有刀、锛、凿、锥、鱼钩等,武器有戈、戚、镞。戈的形式为直援曲内,无阑,曲内后端有花纹。礼器有爵、斝2种,爵的数量较多,束腰、平底、椎足,较早的素面无柱,具有浓重的陶爵特征,较晚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有小柱,有的施容易花纹或镂空,表明曾经受了长久的进展和改变过程。斝为素面敞口,口沿上有2个三棱锥状矮柱,单把,束腰平底,3条腿下呈三棱锥状,上部微显四棱。乐器有单翼小铃。装饰品有兽面铜牌,其中有一件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一向为中外讨论者所重。

  二里头遗址还发觉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东下冯遗址发觉有铸器的石范。工具多用单范和合范铸成,而爵和斝那么用陶质块范铸造,工艺比拟冗杂。据测定,一件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于典型的锡青铜。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考古意义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爵和斝的胎质都很薄,整治不精,多无花纹,或有容易的乳钉纹,反映了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发觉使假设干传世的同时代青铜器的年月得以确认,并可以此为根底,对中国青铜器的起源进行深入探究。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发觉于河南省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觉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究夏文化的关键性讨论对象。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存可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觉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文化特点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贮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主要依据陶器的演化,二里头文化被划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又因以陶器为主的文化因素的地域差别被划分为数个地方类型[6]。

  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区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造那么分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造和半地穴式房屋等,墓葬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也等各有差,显现出社会的高度分化。农业经济粟作与稻作并举,已有高度发达的铸铜、制造玉石器、制陶和制骨等手工业,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控制了用复合范制造青铜礼器的高明技术。

  二里头文化在宽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根底上,又向周边地区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响,成为东亚大陆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奠定了日后中国世界的根底。

  二里头文化类型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觉于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觉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开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按照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

篇十四: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le>高二历史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百度文库

  word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3课

  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里头文化研究在夏史文明探索中的作用。

  2.了解如何运用文献中的资料与考古成果研究二里头文化与重新研究夏史。

  3.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年代标尺、积年和夏文化。

  4.通过二里头文化研究对夏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之谜,了解考古开掘与研究的根本常识,增强历史感,培养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总结法

  2.问题总结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掌握近年夏文化研究成果,更全面地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一、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1.对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1-/9

  word2.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

  二、夏年代标尺的根底

  1.二里头遗址分期与常规14C测年。

  2.二里头文化分期研究是建立夏年代标尺的根底。

  三、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难点

  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在初步了解二里头文化遗址开掘情况的根底上,向学生介绍了二里头文化研究在夏史文明探索中的作用: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二里头文化分期研究是建立夏年代标尺的根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引言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报告中的一段描述开始,提出了与本课中心容相关的问题,并指出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从国务院于1996年决定实施并将它列为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的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进入新课容。先介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缘起: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独立起源的古代文明之一,中国文化渊源流长,从未有过中断。从我们的古籍文献中,可以看到“骄傲〞的历史——中华文明肇始于伏羲,而兴盛于黄帝,接下来便是尧舜禹、夏商周,三皇五帝、三坟五典。如果再向前追溯,还有燧人氏〔暗示已会使用钻燧取火〕、有巢氏〔暗示人们在树上结庐而居〕,这是多么遥远的历史,这似乎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但是,这一切,只是被限定在了古史的“传说时代〞。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走向繁荣的时期,遗憾的是,这些历史竟没有一个确切的年代。古希腊、古埃与等几大文明的历史,在西方学者一百多年努力下,研究成果显著,古史年代历历在目。古埃与的年代可上溯到六千多年前,如要加上传说时代,还要延续更长。转回身再看看我们的历史:我国古史确实切年代,只能上溯到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元年。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两千余年未建立起年代学标尺,对中国古代就没有这样一个公认的年表,这是一个很大的欠缺。如此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时-2-/9

  word间尺度。另一方面,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对于我们民族的自尊心有影响。我们到底有没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终究怎么样?这不是凭着我们的爱国热情所能解释的,而是需要科学的论证,我们要很审慎地进展科学研究。这就向中国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填补这一段空白,完善这一年代学标尺。

  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的,是要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进一步科学化,制定这一历史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代表,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底。

  再介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根本情况:夏商周断代工程共涉与9大课题、30多个专题,而每一个专题都需要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科学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直接参加工程的专家学者达170人,4位科学家被聘为首席专家。四位首席科学家,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代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四个大的门类:一个是历史学、一个是考古学、一个是天文历法算术、一个是科技测年技术。考虑到国家“863计划〞也就聘任了7位首席科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量,我们当能掂量出来。

  第一目“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教材先介绍中国考古学者对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得到了实质性的开掘,确定了二里头文化成为探索夏文明的对象。再介绍常见的考古证明的方法。

  可先请学生阅读第一、二段容,教师可先了解同学对夏史了解情况,5000年,一个美丽的传说。迄今为止,关于三代纪年的说法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少学者为了研究一个特定的年代,便可耗尽其毕生心血。5000年的悠久历史,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早已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概念。也许很多人根本没想到过,它会成其为一个问题。正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闻,使人陡然发现,它居然确实是一个问题。

  资深历史学家学勤这样解释:5000年历史的说法来自《史记》等历史文献的记载。清华大学教授林称,5000年历史说确实是模糊的,因为古书的记载往往互相矛盾,很不可靠。历史要成为信史,必须有足够的科学依据。率先对5000年文明史的说法进展质疑,始于20世纪初。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胡适一语震惊学界:“东周以前无史。〞古书中关于夏商的记载只能当做神话与故事来读。

  1959年夏,中国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展“殷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包涵的文化遗存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下至东周、东汉时期。而遗址的兴盛时期是公元前2036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夏的文化,考古学将其主要阶段称为“二里头文化〞。经过40多年的持续开掘,在二里头发现的主要遗址有:大型宫殿遗址,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宫殿,建筑布局严谨,主次清楚,开创了中国历代帝王宫殿建筑形制之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延用,号称“中华第一王宫〞;墓葬,二里头遗址已清理开掘墓葬有几十座;手工业作坊,包括铸铜、制玉、制石、制骨、制等作坊遗址。这里出土的青铜容器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

  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国夏商文化的一个界标,对于探寻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起源,尤其是夏-3-/9

  word商周断代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目“夏朝年代标尺的根底〞

  在本目中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夏遗址考古新发现和一些考古成就。在学生了解课文容的根底上提出问题:考古学者确定夏年代标尺的方法是什么?夏朝的始年又是如何确定的?从新砦遗址的发现过程我们可发现在进展考古研究中应把握哪些原如此?从中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

  首先,介绍古今测年方法的变化和开展。从新砦遗址的发现过程我们可发现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使夏史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新砦遗址的考古开掘中我们发现:古代年代学的研究工作,不是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才开始的,也不能说从近代才开始。实际上,我们的古代先人早就这样做了,而且在司马迁之后,很快就开始做了。司马迁为什么对于公元前841年以前没有给出一个详尽的年表,那是因为司马迁非常实事、非常慎重。他在《史记》里面明确说了,他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材料,也有年数,可是这些年数比拟模糊,又不一致,所以便弃而不用。因此,在司马迁之后,很早就有学者进展了探讨与研究。第一个做这方面系统研究而且具有非常优异的重要成果的是西汉晚年的歆。歆不但是一个文史学家,而且是一个科学家,在天文历算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成就。歆对于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年代进展了推算和研究,推算的结果表现在他撰写的《世经》中。《世经》的主要容收录在《汉书·律历志》里面。《汉书·律历志》这局部,就是根据歆的《世经》编写的。歆做了很详细的推测,对于古史给出了一个年代系统。根据他的推算,武王伐纣是公元前1122年。这个数字,一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还有影响。从歆以后,又不知有多少学者进展了推算和研究。不过,他们的工作总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不能突破的地方。这是因为,从西汉歆一直到清代中叶的学者,他们研究这个问题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古书,而且他们所用的古书根本上不超过司马迁所见到的书。相反的,司马迁所见到的从黄帝以来有年数的材料,绝大局部是他们都看不到的。因此,虽然他们的推算在某些点上可以更精细化,但总是跳不出古书的围这个局限。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年代学研究的第一阶段。

  晚清以来,情况有些不同。因为清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金石之学特别繁荣兴旺。有些学者开始根据青铜器的铭文,就是金文,来研究古代的历日,这样,就突破了过去单纯依靠古书的局限。特别是到了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在古书的材料之外,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考古发现的材料多是古书里没有的,对于年代学的研究就增加了很多的资料。这可以说是年代学研究的第二个大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只是中国人在研究,还有日本人、国人以与西方人都参加了研究。很多人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成果,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可是必须说,他们的工作还是有局限的。这是为什么?因为年代的研究,不是一个学科甚至两个、三个学科所能解决的。它所牵涉的围极为广泛,不但需要有文科的研究,还需要有理工科的手段。必须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达到比拟好的成果。

  20世纪,中国的考古学,特别是夏商周这段时期的考古学取得的成果,为研究夏商周年代学,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同时,我们国家的许多学科都有比拟好的开展,包括天文历算、测年技术等。科技的进步,为考古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4-/9

  word第三目“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

  从夏文化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一、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的比照研究,相互印证,是探索夏史和重新认识夏史的一种科学方法。二、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还说明,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是可以解决一些过去由单一学科或单纯由人文社会科学无法解决的课题。它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开展开拓了一条新路。它对中国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年代学等学科的开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参加工程的有170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联合攻关,共同去攻克夏商周年代学难题。这在中国学术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方法论上也具有开拓意义。实施过程中,各个课题、专题都是独立地进展研究。最后,将各专题、课题的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进展平衡调整,制订出一份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是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比以往由单一学科或单项研究作出的结论要科学、合理得多。三、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是为在21世纪里开展大规模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大家知道,现在新学科的开辟,常常是在不同学科的夹缝里、不同学科的结合中产生的。

  比如说,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还有化学物理、地球化学,诸如此类,都是介于多种学科之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多交叉点,会产生一些新的学科。这些新学科的研究结果,不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开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自然科学的开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不能理解为这种结合就是文科利用一下理科的仪器和结论。夏商周断代工程终究是一个文科的项目,还是一个理科的项目,很难说。年代学在学科分类表里是分在天文学里面,可是它又有这么多的文科容。以后还会开辟许多类似的学科,因此,我们如果能在这方面积累经验教训,对将来科学的开展会有一些益处。

  最后请同学通过解答《本课测评》的几个问题,加深对本课容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在“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一目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研究得到了实质性的开展,确定了二里头文化成为探索夏文明的对象,教师可先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夏史的了解情况,再介绍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两千余年未建立起年代学标尺,对中国古代就没有这样一个公认的年表,这是一个很大的欠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此后,自然过渡到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研究的重要性与对夏文化研究所起的作用。

  “夏朝年代标尺的根底〞一目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之谜,了解考古开掘与研究的根本常识,增强历史感性认识。利用课本中典型器形制演变图,丰富考古常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关于“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一目的教学,可通过进展“分组讨论不同学科的学者在夏文化研究中分别应承当哪方面的研究任务〞这一活动,让同学学会-5-/9

  word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小结后提出讨论题:“研究工作中这样的分工和合作,对我们今天教育研究有怎样的指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达到关注身边的事,关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和时代,真正做到“经史致用〞。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依次展示嫦娥奔月、羿射十日、妹喜裂帛三图片,请学生讲述相关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上十日并出,引起天下大旱,毒蛇猛兽又四出残害民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神射手羿用天帝赐予的弓箭射落了九个太阳,又杀死了无数毒蛇猛兽,才使人民的生活安定下来。后来,羿到了西王母那里,求来了长生不老药,拿到家中,却不料被他的妻子嫦娥所偷吃。嫦娥服下不老药后,飞上天空,奔向月宫。

  羿射十日相传在尧的时代,天上十日并出,万木焦枯,天下大旱,地上的毒蛇猛兽四出残害生灵百姓。这时天帝赐弓箭给当时的著名射手羿,要他为民除害。羿使出高超的射技,用弓箭射落了九个太阳,又杀了无数毒蛇猛兽,使民众的生活得以安定下来。

  妹喜裂帛妹喜,夏桀之宠妃,为有施氏之女子。有施氏的首领将她送给夏桀,得到桀的宠爱。妹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意思是说:妹喜听到撕扯缯帛的声音就笑,于是夏桀把缯帛拿来撕扯,以博得妹喜的欢心。夏桀的这一荒唐故事,成为后人耻笑昏君的一个笑料。

  教师问:这三幅画的体裁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答:神话故事。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鉴于夏朝无当时的文字与遗物可资鉴证,故或谓其与黄帝、尧、舜等一样,应属传疑时期。“五四〞时期许多历史大师掀起一股“疑古思潮〞。通过对传世文献的再次考证,他们得出结论:三代无信史!他们把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全部“科学考证〞为“神话传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更是在其名著《古史辨》中称,他以《说文解字》训“禹〞为“虫〞做根据,得出禹是“蜥蜴之类〞的“虫〞。“禹是一条虫!〞整个夏代帝王都是禹的后代,如果他们都是从虫的肚子里爬出的,那就根本不属于人类,还有必要再考证吗?不过先古籍曾一再提与商代以前有夏王朝,如《尚书》云“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召诰》),《诗经》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雅》)。但中国学术界对夏人活动中心和根本的年代框架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可见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开掘与研究工作的成就对夏史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案例二

  夏朝年代标尺的根底

  教师提出问题:“夏商周断代工程〞设立了9个课题、30多个专题。它的特点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请同学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从事文献学研究的专家;第二组:考古专家;第三组:天文学家;第四组:物理学家。讨论在夏文化研究中分别应承当哪方面的研究任务?

  -6-/9

  word

  同学讨论后回答:

  第一组:从事文献学研究的专家们,把中国历代典籍中有关夏商周年代和天象的材料聚集起来,进展分析和整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文献材料详加考证,逐一判断其可信程度和使用价值,以供使用。

  第二组:考古专家们用事实说话,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者,着重对夏、商都城的地理位置进展考证,为探索夏、商时期的都邑提供线索。从事古文字学研究的学者,将吸取考古学研究的成果,做好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青铜器与其铭文的分期研究,并选出有年代意义的材料,供天文学家作天文历法方面的研究或进展14C测年。

  第三组:天文学家们如此在总结前人在天文年代学研究成果的根底上,依据文献学和古文字学家提供的材料,推算出准确的年代。这些年代假如能得到碳十四测年中测得的相关年代的支持,可以起到定点的作用。

  第四组:考古学家在对三代考古遗存进展系统研究,确立可靠的分期序列的根底上,提供层位关系清楚、文化属性明确、可以构成系列的含碳标本,由物理学家作14C测年。测年结果,可以得到与考古分期序列相一致的年代序列。

  教师小结后提出讨论题:研究工作中这样的分工和合作,对我们今天教育研究有怎样的指导作用?以此为题拟一演讲稿〔可在课后完成〕。

  讲稿例:

  当今世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化、对立甚至冲突,已成为“现代病〞。自然科学提出或发明了什么新东西,人文科学一准儿正等在那儿准备“纠正〞。你刚刚在那里欢呼克隆技术,我就说那技术是“不道德〞的;你刚刚假设太阳系可能还会发现一颗行星,我立刻讲“那是痴人说梦〞;你欣喜地描绘信息社会的伟大,我立刻把一大堆世界消灭的前景搬上好莱坞。双方你来我往,打得煞是热闹。虽说“真理越辩越明〞,但也常常两败俱伤。似乎很少有人想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否可以融通、共建,共同创造我们生存世界的美好未来?人文科学是一座桥,自然科学也是一座桥,两座桥上的人们各走各的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甚至隔桥指责。

  这时,如果有人在两桥之间搭起了第三座桥,交流便豁然贯穿起来,你来我往,取长补短,然后肩并肩共同扶持着前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复建,似乎是感到了“通才〞的重要和难得。但惟其难得,我们更要呼唤“通才〞教育和“通才〞科学家。爱因斯坦常常面对居室中的叔本华画像演奏他心爱的小提琴,那种弦外之音,让人体会到一个伟大科学家兼容并蓄的情怀。

  案例三

  在本课的小结中,可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体会夏文化探索成就的重大意义。

  -7-/9

  word

  材料:德国考古学家维尔纳

  从埃与起画一条线通过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然后顺着底格里斯河,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到达波斯湾,这整条线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弯月。四千年前,这个围绕着阿拉伯沙漠的强大的半圆即所谓的“肥沃的新月〞拥抱着许多种文明,他们一个挨着一个像一串灿烂的明珠,光泽照耀着周围处于黑暗的人民。正是这个地方孕育着从石器时代到希腊——罗马文明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时候,在这“肥沃的新月〞里和埃与,高度培育的文明争彩夺艳,法老们已经在位一千多年了,越过这“肥沃的新月〞,距离越远,黑暗的程度就越深,文化文明的迹象也越少。好似其他大陆的人民如小孩子一样等待别人来把他们唤醒。在东地中海那一边正发出光辉〔指的是克里特岛一带,古希腊文明〕;在巴尔干半岛上,早期铜器时代还刚刚开始;在撒丁和法国东部、在不列颠,还都处于石器时代。远在喜马拉雅山麓,印度河流域中的一个孤立的文明前哨已处于风烛残年之中;在中国、在广阔的俄罗斯草原、在非洲都是一片黑暗。在大西洋彼岸的南北美洲如此还在蒙昧中。

  同学们看到这里有何感受?中国文化在西方眼里竟如此凄凉!

  这里,肯定有我们自身的问题,所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断代工程的意义不言而喻。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测评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开掘与研究,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题关键:要从多角度来分析。

  思路引领:对夏文化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答案提示:证实了夏史的真实可信;丰富了夏文化涵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资料;确定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信史;弘扬中华文明。

  二、学习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如何看待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和传说?

  解题关键:根本证实了夏朝历史的记载和传说。

  思路引领:可举例说明。

  -8-/9克勒尔在他的大学教材中曾这样写道:

  word

  答案提示:没有文字的考古材料,遗址、墓葬、建筑、服饰、器物,也可以拿来印证古书。而本来属于自然科学的14C测年技术的诞生和不断改良,使深埋地下的骨头和木屑都能出来“说话〞,告知它们入土时相对准确的年代。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诞生和开展,使夏“走出疑古时代〞。并证明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和传说绝大局部是真实可信的。

  2.有的学者曾断言,今后不可能有新的考古学文化穿插在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文化之间。可是,2000年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充分肯定了1999年再次开掘的新密市新砦遗址,在夏文化开展链中,具有补空白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解题关键:随着科学的开展,考古成就也会有更进一步的成果,从而推动我国历史研究的开展。

  思路引领:要结合此题目开拓思维,联系现实进展分析。

  答案提示:人文科学的开展需要依赖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在科学研究中要有大胆质疑的精神;人的认识是不断开展的。

  -9-/9

篇十五: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le>百科知识精选二里头遗址-百度文库

  中文名:

  二里河遗址

  发现者:

  徐旭生

  发现时间:

  1959年

  地理位置:

  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

  所处年代:

  夏、商

  重要发现:

  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认为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

  尼摩船长总有人说夏朝是不存在,现在有证据了。

  交通提示

  洛阳市东约18公里,偃师县二里头村。

  从洛阳市中心坐车直达。

  历史背景

  夏朝的建立者禹在建立政权以后,为便利于政治统治,将天下分为九州,洛阳就是当时的豫州。禹将都城定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与洛阳相距不过百里,所以洛阳也属于夏朝统治的中心。在夏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启的儿子)统治时期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关于这一点史书里记载,“太康居斟郡,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鄩,据历史学家考证,就在今洛阳市偃师的二里头村附近。

  由于太康贪图享乐,不务朝政,整日只知游猎玩耍,导致东夷部的后异乘机反叛,并攻占了夏的都城斟鄩,赶走了太康,一度夺取了夏王朝的统治权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国”事件。太康失国以后,与弟弟仲康一起逃往东方,不久很快死去。仲康的儿子相依靠其它东方诸侯残存发展,处境困难,最后在相的儿子少康时才又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在中国历史上又称“少康复国”。少康恢复夏王朝统治以后,夏朝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活动区域以伊洛一带的河南地为中心,东通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滩,所有夏、夷诸部的众多邦国均都臣服于夏的统治。

  少康以后,夏朝几世均不在洛阳建都,至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统治时期才又定都于斟鄩。这一点(史记·吴起列传)是这样记载的:“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显然就是洛阳所处的位置。总的来看,夏朝主要活动中心在洛阳,亦即史书记载的斟鄩。然而几千年过去了,斟鄩故城早已埋入地下,成为人们难以寻觅的历史遗迹,考古学者根据史书记载的地理方位,判断夏代的斟鄩就在我们洛阳。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考古资料的证明,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直到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徐旭率队来豫西作夏墟调查时,在洛阳市偃师县城区西南9公里处的二里头村南高地上发现了沉睡几千年的夏都斟鄩,这一点才成为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洛阳在夏代太康、孔甲、帝皋、夏桀四个帝王统治时期曾是都城,为夏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文化价值

  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

  证明夏朝的存在

  从1959年夏开始,中国三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它是一处早于郑州商城的具有都城规模的遗址,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

  而围绕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其中最大的悬念是:它是夏都还是商都西亳。通过“夏商周断代工程”,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

  “龙图腾”

  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约3700年,总长70.2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考古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杜金鹏则认为:“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期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上,其铭文将包括偃师在内的洛阳平原称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看,二里头遗址地处最早被称作‘中国’的地方,所谓‘天下之中’的洛阳平原,又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中国’即第一个王朝都城所在地,那么,二里头遗址所见的龙,自然就是天经地义的‘中国龙’”。这件大型绿松石龙形器,也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认为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简介

  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在2010年之前的30多年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60余次考古发掘,发现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城市道路网、最早的车辙痕迹、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该遗址也因此成为探索华夏文明和国家的形成、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都城遗址。

  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2]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认为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考古学家还在二里头发现了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晚期偏晚阶段的大型建筑基址,这使得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的考古界出现了新的兴奋点。殷墟曾震惊世界,二里头也将引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走向新的辉煌。[3]

  考古发现

  二里头文化遗址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内容丰富。宫殿、陵寝、房屋、道路、水井多有发现,并且还发现了当时的铸铜遗址,发现了原始的青铜工具,其中有武器和酒器,说明我国青铜文化的历史在夏代已经相当成熟,同时也说明洛阳是我国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二里头晚期的文化层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制品,有琮、圭、璋等礼器,陶制品则更多,有陶塑的龟、猪、羊头以及陶器上刻划的一头二身龙蛇纹、龟纹和人物形象。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夏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洛阳人民的聪明智慧。

  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

  1959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偃师二里头从此进入学者的视线,中国考古学界由此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夏文化。此后,中国夏商周三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二里头是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

  中国最早的车辙

  在宫殿区南侧大路上发现了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发掘区内车辙长5米余,且继续向东西延伸。两辙间的距离约为1米。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车辙遗迹,它的发现将我国双轮车的出现时间上推至二里头文化早期,为探索我国古代车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中国最早的宫殿群

  1961年至1975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二里头遗址宫城区内发现的1号宫殿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显示,该基址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正殿居基址北中部,四周回廊围列。正殿之南为一宽敞的庭院,过庭院为面阔8间的牌坊式大门。这是当时发现的国内最古老的宫殿建筑基址。1977年至1978年,考古人员对2号宫殿基址进行了全面发掘,基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此次考古工作者又在宫殿区内发现6座大型夯土宫室建筑基址(即3、4、5、6、7、8号建筑基址)。3号和5号建筑基址建于二里头文化二期。二者东西并列,其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其中的3号建筑基址部分被2号基址所覆压,其年代比1号宫殿基址的年代还早百年左右,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该基址已探明的长度达150米,主体部分至少有三重庭院组成,院内还发现成排的贵族墓。从中出土数十件(组)铜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原始青瓷、绿松石工艺品、蚌制工艺品等随葬品。一些器物如斗笠状白陶器、大型绿松石器等饰品均属首次发现。

  4号建筑基址台基长近40米、宽12米,位于2号宫殿基址的正前方。二者大体同时期,且有共同的建筑中轴线,应属同一建筑群。6号建筑基址始建于二里头文化四期,这是首次在二里头遗址内发现属于二里头文化四期的大型建筑。由于6号建筑基址的建设年代正值学术界热烈讨论的夏商王朝更替的关键时期,它的发现将有助于这一历史疑案的最终破解。7号、8号基址的始建年代应为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交,一直延续使用至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或稍晚。

  考古发掘显示,由于宫城城墙及1、2、4、7、8号等夯土基址大体同时兴建于二里头文化三期,使这时的宫殿区布局为之改观。仅就宫殿区东部的建筑基址群来说,始建于三期的2、4号基址与始建于四期的6号基址,都是在属二里头文化二期的3号基址被彻底废毁后又在其原址上兴建起来的。而且,早晚两个时期的建筑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一体化的多重院落布局演变为多个单体建筑纵向排列。但与此同时,早、晚期建筑又基本上保持着统一的建筑方向和建筑规划轴线,说明宫殿区尽管在晚期筑以围墙,其内的建筑格局大变,但宫殿区的总体规划和范围却未发生大的变化。宫殿区布局结构的演化过程,既有显著变化又有延续性,这种现象究竟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是考古工作者努力探究的问题。

  贵族墓及出土遗物

  在3号基址院内发现的成排的中型墓葬,已清理了5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多铺朱砂,有棺痕,出有铜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印纹釉陶器(或原始瓷)、绿松石器、成组蚌饰、海贝和大量陶器。从层位关系和随葬遗物看,这些墓葬均为3号基址使用时期的遗迹,时代为二里头文化第2期。这是二里头遗址发掘中,首次在宫殿区内发现的随葬品丰富的贵族墓。

  2002年春,在清理3号基址南院内的墓葬时,于其中一座贵族墓中发现了1件大型绿松石器。经考古所科技中心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的努力,一件绿松石龙形器于2004年夏秋之际被清理出来。器物全长逾70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于有机物上,组成龙身和图案,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绿松石龙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龙头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鼻、眼则充填以白玉和绿松石。以往在龙山时代至二里头时代的贵族墓葬中就曾有大量的绿松石片集中出土,这些绿松石片原来均可能粘嵌于有机物上,但出土时,大多散乱而无法复原其全貌。因此,这一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弥足珍贵。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第4期遗存的发现

  2号宫殿基址北墙外,发现了另一座大型建筑基址(6号基址)。已发现若干柱础和夯土墙,南北排列的柱础与2号基址西庑廊柱大体在同一直线上。其始建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4期,应为2号基址使用一段时期后增建的建筑。始建于二里头文化第4期的大型建筑基址,在二里头遗址属首次发现。

  在宫殿区南侧大路以南,又发现一道东西向夯土墙,墙宽与宫城城墙一样,也在2米左右,但有较宽深的基槽,夯筑质量高于宫城城墙。其与宫城南墙大体平行,方向88°,已确认的长度达200余米。始建年代为二里头文化4期偏晚,不久即遭废毁。2004年春季,在宫城以南,发现了一处绿松石废料坑,出土了数千枚绿松石块粒,相当一部分带有切割琢磨的痕迹。该坑时代属二里头文化4期偏晚。当年秋季,循此线索继续钻探试掘,确认这里存在一处范围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遗址,使用上限至少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3期。继始建于二里头文化4期的6号基址之后,此次又发现了建造与使用于此期的夯土墙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遗存。二里头文化4期尤其是其偏晚阶段,正值一般认为的夏商王朝更替的关键期。种种迹象表明,二里头遗址在这一时期尚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探索将会不断深化我们对这座初期王朝重要都邑的认识。[5]

  早期宫室建筑问世2011年12月11日,新一轮勘探与发掘工作又取得重要进展:距今约3600年、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早期宫室建筑问世,新发现的巨型坑或为商代国家级祭祀场的源头。

  在该遗址的宫殿区,考古工作者揭露出一组多重院落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它至少由三进院落组成,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这座被编为5号基址的大型建筑,与数年前发掘的3号基址东西并列。此次揭露的5号基址院内也发现了数座贵族墓,两座建筑的性质应该大体一致。由于3号基址为晚期的宫殿建筑所叠压,具体布局结构不详,5号基址是迄今(2011年12月)所知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宫室建筑。在宫城东北部、宫室建筑群以北发现的一处

  巨型坑,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仅小面积的试掘就发现了多处以幼猪为祭品的祭祀遗迹。在与宫室建筑群的相对位置以及其中祭祀遗迹的发现,都与稍后的偃师商城宫城内祭祀区的情况相似,而后者一般认为是商代前期的国家级祭祀场。二里头宫殿区巨型坑的发现,为探索偃师商城相关祭祀制度的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

  遗址组成

  考古学界按先后顺序,将二里头文化分为一、二、三、四期。以往的一般认识是,二里头文化四期(至少是其晚段)的二里头文化已出现衰落的迹象。几乎与此同时,偃师商城开始建设,偃师商城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的关系可大体用“一兴一废”来表述。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学术界也把此期作为中国夏商文化的分界。

  二里头遗址包括偃师二里头,圪挡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总面积400万平方米,堆积着四期文化层。经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内容丰富。宫殿、陵寝、房屋、道路、水井多有发现,并且还发现了当时的铸铜遗址。

  另外,考古工作者从二里头遗址的灰坑中发现了许多埋葬的奴隶,其形状各异,有仰身,有俯身,有的被捆缚,有的身首异处。他们或因苦役而累死,或因奴隶主的酷刑而丧生,或因当时奴隶制时代的人祭、人牲制度而被活埋殉葬,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统治的惨忍。[4]

篇十六: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le>河南偃师二里头化遗址出土陶器刻画符解读-百度文库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陶器刻画符解读

  山东单县档案馆

  发觉于1959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时期约距今3850年--355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更替时期。碳14测定的数听说明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约在公元前1900~公元前1500年之间,而文献记载夏王朝的存在的年代在公元前2100~前1600年。二里头文化应是夏代的中晚期文化。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文字刻画符尚未取得解读

  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觉的最先的都城遗址,是夏代中后期的都城遗址。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是中国商朝的初期都城遗址,专家以为,该城确实是商朝初期商汤所都的“西亳”。这两处遗址都是全国重点文物爱惜单位,是我国重点爱惜的两处大遗址,遗址将向公众呈现“最先的中国”的历史风貌:

  东亚大陆最先的核心都邑

  中国最先的城市骨干道网

  中国最先的双轮车辙

  中国最先的中轴线布局“四合院”

  中国最先的青铜器和绿松石器制作作坊……

  二里头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二里头文化的栽培作物主若是粟,水稻,小麦,大豆,高粱和谷子等,图1二里头出土陶器文字刻画符

  作者以为,刻画符按顺序与中国最先的夏历——二十四骨气对应,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二十四骨气,推测古代文化良莠不齐,夏代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争强,觊觎夏王王位,科学文化彼此保守,作为那时的尖端科技——新历法雏形彼此秘而不宣,偃师二里头被学术界推定为夏代都城遗址,而夏王朝被学者以为是中国【6】《考古学报》1957年【7】《考古学报》1954年8期105页

  【8】《考古学报》1973年1期,84页

  【9】《西安半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196~198页

  【10】《陕西省临潼姜寨遗址第二三次挖掘的要紧收成》,《考古》1975年5期284页

篇十七: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le>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百度文库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介绍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包括工具、兵器、礼器、乐器和装饰品。生产工具有刀、锛、凿、锥、鱼钩等,武器有戈、戚、镞。戈的形式为直援曲内,无阑,曲内后端有花纹。礼器有爵、斝

  2种,爵的数量较多,束腰、平底、椎足,较早的素面无柱,具有浓重的陶爵特征,较晚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有小柱,有的施简单花纹或镂空,说明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斝为素面敞口,口沿上有2个三棱锥状矮柱,单把,束腰平底,3条腿下呈三棱锥状,上部微显四棱。乐器有单翼小铃。装饰品有兽面铜牌,其中有一件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一向为中外研究者所重。

  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东下冯遗址发现有铸器的石范。工具多用单范和合范铸成,而爵和斝则用陶质块范铸造,工艺比较复杂。据测定,一件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于典型的锡青铜。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容器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爵和斝的胎质都很薄,整治不精,多无花纹,或有简单的乳钉纹,反映了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发现使若干传世的同时代青铜器的年代得以确认,并可以此为基础,对中国青铜器的起源进行深入探索。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炊器深腹罐、圆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贮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种罐瓮类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构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主要依据陶器的演变,二里头文化被划分为前后相继的四期;又因以陶器为主的文化因素的地域差异被划分为数个地方类型[6]。

  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区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筑则分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筑和半地穴式房屋等,墓葬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也等各有差,显现出社会的高度分化。农业经济粟作与稻作并举,已有高度发达的铸铜、制造玉石器、制陶和制骨等手工业,最令人瞩目的是已掌握了用复合范制造青铜礼器的高超技术。

  二里头文化在广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又向周边地区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响,成为东亚大陆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奠定了日后“中国”世界的基础。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

  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

  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

  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东下冯类型也分为四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二里头文化骨刻字 刻字 文化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