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12篇

时间:2022-11-25 14: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12篇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明治日本人的山东印象明治时期的日本人  一、桑原骘藏生平及《考史游记》  桑原骘藏(1870-1930),生于福井县敦贺市。经京都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12篇,供大家参考。

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12篇

篇一: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明治日本人的山东印象明治时期的日本人

  一、桑原骘藏生平及《考史游记》

  桑原骘藏(1870-1930),生于福井县敦贺市。经京都府立中学、第三高等学校,于1893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即现在的文学部)汉学科,大学毕业后,师从于坪井九马三及林泰辅等学习东洋史。1898年春,桑原编写出版了《中等东洋史》,名声由此大振。毕业后,就任于第三高等学校,后到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任职。1907年4月由文部省选派为访问学者赴中国开始为期两年的官费留学。1909年留学期满归国后,就任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担任东洋史第二讲座。此后,桑原一直在京都帝国大学工作至退休。先后担任京都帝国大学专刊《艺文》编辑委员、史学研究会机关杂志《史林》评议员等职务。1910年被授予文学博士学位,1923年因《宋末提举市舶西域人蒲寿庚的事迹》一书荣获日本学士院奖。1929年8月于京大夏季讲习会做《中国古代法律》的系列演讲,突然咳血,其后一直卧病在家,直至1931年5月去世。

  1871年,中日签订的《中日友好条规》标志着近代中日两国真正意义上交流的开始,日本人在订约后显得异常积极主动。与清政府在1877年才派何如璋公使为首的第一届驻日使团赴日相比,日本在订约的翌年即先后在上海和福州设立了领事馆。在此前一年政府就派9人到中国留学。与日本出兵台湾呼应,大批军人进入大陆和台湾,从事侦探和调查活动。1875年,由横滨至上海的定期航路开通,这鼓励和方便了日本人进出中国。由此,来中国的日本政府组织或个人逐渐增多。这些组织或个人来中国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观光旅游,有的肩负收集情报的任务,有的是来求学或工作。桑原骘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文部省选派来中国留学考察的。

  《考史游记》一书是作者去世后,由其弟子森鹿三整理并于1942年由弘文堂书房出版的。此书包括《长安之旅》、《山东河南游记》、《内蒙古纪行》三个长篇游记和《观耕台》及《寄自南京》两个短篇,并附有271张照片和42幅插图。其中《长安之旅》是桑原在中国留学的两年间,进行的四次大旅行之中的第一次。此次旅行赴洛阳、长安,于1907年9月3日出发,10月28返回,历时56天,行程近3000里。旅程结束后作者写成旅行报告,由《历史地理》杂志分期连载。第二次便是山东、河南之旅,1908年4月22日开始,6月4日结束,历时44天,行程3500里。此次行程结束后,作者将此次旅行写成报告呈交给文部省,后连载于《历史地理》杂志,名为《山东河南地方游历报告》,即本书中的《山东河南游记》部分。第三次旅行的考察的地方是内蒙古东部。1908年7月16日出发,8月28日返回。此次行程的记录即本书的《东蒙古纪行》。第四次旅行是江南之行,但此次旅行作者没有写游记,不能不让人觉得遗憾。本文着重考察《考史游记》中的《山东河南游记》部分关于山东的描述,以得出清末的山东在桑原骘藏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并对清末山东的社会状况有所了解。

  二、桑原骘藏的山东之行

  根据《考史游记》记载,桑原的山东旅行于1908年4月22日从北京出发,先后经过保定、献州、景州,到达德州进入山东境内,然后游历了济南、泰安、曲阜、济宁、过曹县后离开山东进入河南境内。从线路的选择来看,足以证明桑原作为史学者独到的眼光。正如桑原在日记中说:“对像我这样以踏查史迹为特殊目的的人来讲,感到尤为困难的是搞清楚究竟应取何种路径,才能最符合自己的目的。”并且作者列举了可采取的4条路径,对4条道进行了近20天的调查才最终决定,即上面提到的路线。可见作者的严谨和对这次旅行的重视。下面让我们对桑原骘藏的山东之行做个简单地回顾。

  (一)游历风景名胜

  桑原于4月30日经德州到达济南,5月9日在观光了灵岩寺之后离开济南到达泰安,前后在济南逗留了9天。这9天当中除5月1号因天气寒冷,“雨亦随时欲降下”,所以“终日于馆舍休养”外,其余

  时日均在游历济南名胜。桑原最先游览了趵突泉,随后依次长春观、千佛寺、白雪楼、大明湖、龙洞、正觉寺,最后参观完灵岩寺后离开济南。桑原每到一处景点都对该景点的地理位置、风景特点、历史沿革等进行描述,并且根据实地考察所见与历史文献和地方志等资料对比,来判断这些史料的是否可靠。如桑原在游览大明湖时写道:

  “辞别白雪楼转向大明湖。关于湖名,有的称源于“湖山明媚”,有的称源于湖畔有大明寺,如今已难定其是非。湖在济南城内北隅,比我帮不忍池稍大。自鹊华桥侧租赁画舫以游,风平水澄,紫烟笼罩着湖畔的杨柳,水波荡漾着湖心的芙蓉。”

  描写了大明湖的位置以及景色之美,可见大明湖的景致并未让桑原失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访长春观归途中,特地绕道探寻薛、王二公祠,并引用《山东通志》的记载:“祀明提学薛?、弘治甲子主考王守仁。康熙三十年重建。”可是,作者在其地并未发现二公祠,却找到了丁公祠,即山东巡抚丁宝桢之庙,并评价丁宝桢“于剿匪浚河等方面,功劳颇多。”于是作者引光绪十二年五月的上谕“丁宝桢著准其于山东省城建立专祠,以彰忠勋而顺舆情”得出了光绪十二年时,丁公祠将薛、王二祠取而代之的结论。并发出“历城附近的古迹旧地,如今已趋湮没,真令人慨叹”的感叹,表现出一个史学家对历史古迹的珍视之情。

  济南的下一站是泰安,如前所述,桑原一行于5月9日到达泰安。翌日,作者便登泰山,并对登山的经过作了详尽的记录,在此不复赘述。桑原对泰山评价颇高“虽说胜景不尽,游兴又极高,(中略)仰望则天空近在咫尺,俯视则脚下谷深千丈,几乎令人有羽化登仙之感。”作者在下谈山后前往岱庙参观。正如作者描述自己的旅行目的时“像我这样以踏查史迹为特殊目的的人来讲”所说,桑原泰山之游亦如济南之行一样,每到一处均查阅历史文献及当地史志,与实地对比以验证史料。5月12日桑原结束了泰安的行程,到达曲阜。翌日凌晨便前往复圣庙,并参观了孔林、孔子墓等地。桑原在记录这一段经历时,着墨颇多,可能是日本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到了孔

  圣人的故乡自然事无巨细皆欲记载。此后,桑原一行取道邹县、曹县,进入考城县,即现在的河南界。桑原在邹县拜访了亚圣孟子墓时,引《三迁志》对孟庙的一段描述与所见孟庙现状对照发现“《三迁志》里的记载亦不足凭信。”

  (二)考察社会现象

  桑原在此次的山东之行中,不仅游览名胜,考察历史,对所经之处的地理社会现象记载亦随处可见。如桑原初到济南西关外时写道:“西关外为现胶济铁路之终点,旅客往来,商贾云集,极富殷盛。”此外,他对日语教育在济南的状况也表现了关心,“邦人于山东教育界之势力亦可谓大矣。不过就实情来看,其势则似如日已中天而行将西斜”。并且援引上海发行的《德文新报》的数据来说明山东学日语者逐年减少来佐证。在游览泰安时登泰山时,桑原作了记录了如下的情形:

  “泰山路皆是铺石造阶,(中略)只是到处乞丐群集,望见人影则吵吵嚷嚷乞怜不止,令人厌恶。据说每年春三月泰山庙会时,岱麓一带的民众,老幼相伴来路上乞食者数以千计。(中略)现有的均为山中居民。壮夫于山间拣柴拾薪谋生,老幼则沿路伴拥香客乞求施舍,几乎以乞食为副业。”

  这段话记载了泰安当时的农民艰辛的生活状况,而作者非但没抱有同情之心,反而觉得“令人厌恶”,不禁让我们感觉到甲午战争后日本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

  (三)拜访友人

  桑原此行在游玩的间隙也与日本教习交游、拜会中国友人。如在济南观光完大明湖后,“前往永绥门外的桥本馆舍赴宴。我邦人来会者十数人,畅谈多时。”不仅如此,桑原还与在中国的日本教习同游,观赏美景。

  此外,桑原在济南时还拜访了时任师范学堂监督的王景禧。王景禧(1867―1932)字燕泉,号石荪,今山东兖州人。其父王薪传系1867年举人。他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好学,先入沂州府学为生员,后举乡试。光绪十六年,即23岁时中进士,授翰林院吉士、编修,兼国

  史馆协修。他生活于清末内忧外患的时代,思想上倾向于变法维新,与康有为交往较深。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并护送22名留学生赴日本宏文学院学习。归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曾任直隶高等学校监督、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监督等职。北洋政府时期,1919年,北京政府国务总理靳云鹏任命其为国务院秘书长。后在天津行医卖字为生。“九?一八”事变后,时任伪满洲国总理兼文教部总长的郑孝胥曾写信邀其去长春任职,他撕信并大骂郑为汉奸。晚年闲居天津,卒于1932。王景禧在金石、书法、文学等方面造诣极深,有《金石释文》、《知吾所好斋金石文史考》等多种著作。其长诗《宫井词》曾经风靡京津,有人甚至认为可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媲美。桑原在《考史游记》中称王为其故交,两人应是在王赴日考察教育期间相识的。可惜桑原在游记中对此事仅一笔带过,并没有留下详细的笔谈记录等资料。

  如上所述,桑原此次山东之行包括线路的选择、史籍和地方志地充分利用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桑原也达到了自己在游记中所说的考察史迹的目的,每到一处景点或历史遗迹均引用文献加以考证,而且时常引用中国人的诗文对景点作一番评述,这当然与桑原平素的积累密不可分,更体现了桑原作为一位史学家治学严谨的精神。同时,身体羸弱的桑原游览时大多数时间以徒步的方式进行,这种为学问吃苦耐劳的精神仍然值得称道。另外,桑原此行主要以游览地方名胜为主,对社会现象也有所考察,而且在途中亦拜访友人。其中,桑原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在提到中国农民艰辛的生存状况时,作者竟用厌恶这种词汇,让我们不得不觉得其戴了民族主义的有色眼镜来观察中国,总览全书,此种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明治以后日本人对中国态度的转变值得我们深思。

  三、桑原骘藏山东之行所受中国方面待遇

  通过《考史游记》我们发现,桑原沿途受到中国地方政府的多方照料,有的地方政府甚至给桑原配备向导和护卫。根据游记的记载,作者在观光曲阜游历复圣庙、至圣庙、孔林等地时“县里特派的引导

  官及护卫兵等,均疲惫不堪落在后面”,这足以说明地方政府对桑原的重视。那地方政府为何对桑原一行如此重视?我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桑原此行是在1908年,此时甲午战争过去不久,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持有敌意自不待言,中国地方政府可能出于其安全的考虑,所以派护卫加以保护。第二,此时的日本正积极推行其所谓的“大陆政策”,许多日本人被派到中国来窃取情报,进行调查,当时的地方政府可能考虑到此方面,所以派向导和护卫同行,以起到监视其行动的作用。

  四、结语

  中日两国以《中日修好条规》为发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日本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在条约签订之初就表现得异常积极。此后,大量的日本人前往中国来游历、考察或者以搜集情报为目的。其中的很多日本人留下了日记或考察笔记,这对考察清末中国的状况有很大价值。桑原骘藏的《考史游记》便是学术价值极高的游记之一。本文根据《考史游记》关于山东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可以发现桑原在山东游览的路线经过了仔细考虑,游览之前的准备工作也做得非常细致。我们还发现,桑原此行不仅限于游山玩水,他每到一处均以考察史迹为目的,并且引用大量的历史文献,还在游记中对景点做一番细致描述。另外,身体状况向来不佳的桑原能够有勇气做如此长距离的考察和游历,其精神亦值得称道。还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桑原作为日本的知识分子,在考察清末中国的社会状况时颇有讥讽之意,这也很能代表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笔者对此颇感兴趣,当另撰一文论述了。

  注释: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1页。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3页。

  不忍池:位于东京的上野公园。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8页。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4页。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5页。

  同上。

  同上。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3页。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1页。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53页。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2页。

  同上。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29页。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9页。

  桑原骘藏著,张明杰译:《考史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47页。

  “大陆政策”,是指日本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洲,进而征服全世界的侵略总方针。

篇二: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

  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

  【讲解】

  泰山石敢当之所以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它既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一种民俗习惯,同时也是带有国际性的民俗事象。泰山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港澳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地。

  现在在中国各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泰山石敢当”的各种碑刻,这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刻,或立于房基之上,或立于桥头要冲,或立于胡同巷口,或镶嵌于衙门照壁和豪门大户的影壁墙上,或立于庙宇前庭,或立于百姓门口,或把泰山石敢当人格化以“石将军”、“石大夫”、“石老爷”的称谓加以供奉,或制作成门神贴在或钉在门上让它看家护院等。泰山石敢当的制作或用石、或刻木、或雕砖、或在石狮、石狗、石虎上刻写“泰山石敢当”字样等。这种文化现象所表现的是中国人祈求平安的心理。泰山石敢当习俗与泰山文化紧密相连,是泰山平安山的外化。“泰山安,则天下安”,立在各地的泰山石敢当,就是泰山的特命全权大使,人们立下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把泰山带在了身边。

  “泰山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先后经了早期泰山石敢当的萌芽阶段、泰山石敢当的变异阶段和泰山石敢当信仰的兴盛期诸阶段。特别是从宋金时期开始,泰山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更加紧密结合,由“

  石敢当”发展到“

  泰山石敢当”。它的职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功能的转变;在历史的演变中,关于泰山石敢当的神话故事也在各地演绎成多种版本。

  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一

  有形的物质形态和口传与非物质形态相结合的文化传播特征

  据《姓源珠玑》

  载:五代刘知远的手下有一员猛将,叫做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是一员福将。因此石敢当死后,后世人凡桥路冲要处,必刻石志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因此后人有诗赞曰:

  【字幕】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

  捍卫道路三叉口,埋没泥土百战身。

  这些传说被风水先生抓住,加以利用,于是就使这一块石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字幕】

  《鲁班经》曰:“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甲辰、丙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日乃龙虎日,用之吉。至除夕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时立于门道,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

  ——《姓源珠玑》

  【字幕】治病神医

  石敢当(河北版)

  【讲解】

  在河北农村的墙壁上,常常见到刻着“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碑额。老年人说这是镇宅石,有驱鬼避邪的功效。现在科学证明,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它了,可要说起它的根由来,倒有一段故事呢。

  很早以前,泰安府有个王员外,老两口年过半百,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她自幼三门不出二门不上,整日学诗作文,勤于女红,又温柔孝顺,父母爱如掌上明珠。打罢新春,姑娘都二十三岁了,还没有出嫁。王员外要为女儿招一个倒上门的女婿,但都因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如愿。这一年正月十五,泰安城里元宵灯节办得特别红火,姑娘第一次在左邻右舍姐妹们的招呼下去灯市观灯。各色各样的花灯鲜艳夺目,街头巷尾的焰火鞭炮接连不断。突然,一声沉雷的大炮响了,把对面一辆轿车的辕马震惊了,那车夫拼命拖住

  马疆也无济于事,只见轿车狂奔过来,众人四处躲闪,王姑娘却吓得一头晕倒在地。车轮从她身边轧过,虽然没受一点外伤,可是被人扶起之后,她却举止离奇,言语颠狂,变成了一个疯子。

  老两口看到女儿的模样,真比挖心摘肝还难受,医家善友不知请了多少,就是不见好转。邻居们为王员外想出个办法:向方圆几十里的城乡遍贴求医告白。那告白上写道:如能治好女儿病,愿以家产一半奉敬;若是未婚男子,愿将女儿许为婚配。

  却说泰山脚下住着一个青年石匠,给王姑娘的病治好了。王员外,招了石匠为上门女婿,举行婚礼那天,左右乡邻四方亲友都来庆贺。从此,石匠治病的事象长了翅膀一样传到外府外县。一时求医问病的来往不断。石匠实在忙得应接不过来了,就想出一个办法;在石块上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请医的人来了就给他一块,就跟自己亲自到病人家里看病一样。原来石匠就姓石,“敢当”是他的名字。石匠去世后,人们就自己刻了小石碑嵌在自家的屋墙上。这样,传来传去“泰山石敢当”这五个字的石碑,竟成了防病祛邪、平安吉祥的标志了。

  【字幕】唐太宗

  与石敢当(泰山版)

  唐朝时,唐太宗上泰山封山,他是骑马来的。唐太宗来到回马岭,一看到马蹄盘,就上不去了,他非常好奇,非上不行。结果,绕着道走,临走说了这么一句:“我从长安来,逢山开路,遇水造桥,没有挡住我的,偏偏让泰山石把我挡住了。”借了这个音,叫起了“石敢当”。

  【提问】

  这个传说的记载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哪个同学能指出来吗?

  【字幕】石敢当镇宅辟邪(广东版)

  康熙年间,广东徐文县几任知县都到任不几日就先后死在公座上。某黄知县知道这

  件事,携一风水先生一同赴任。先生查明是本县一座宝塔的影子落在了县太爷的公座之上,诸官都因为不能经受宝塔的压力而死。知道原因后他就在县衙前立石碑,刻上了“泰山石敢当”五个字,意思是泰山之力可敌宝塔。从此一帆风顺。

  泰山石敢当在我们泰山地区,还有驱妖、捉鬼多种版本,有石匠说、算命先生说,原籍有桥沟说,有大汶口说等,不再一一表述。

  台湾地区近年来研究泰山石敢当的文章很多,主要认为泰山石敢当有驱邪押煞

  的功能,他们还称泰山石敢当是无声的保镖。

  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二

  石敢当信仰的广泛性特征特征

  【讲解】

  石敢当信仰源自古老的灵石崇拜和影响广泛的东岳信仰。其信仰范围具有广泛性。从北方到南方,从汉族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从大陆到台湾。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

  【字幕】泰山石敢当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根据民间文化的互释性规律,泰山石敢当信仰逐渐传播到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字幕】侗族

  广西三江县林溪乡程阳村寨的吊脚楼旁,立一青石,方柱状,上雕狮头,突目,凹鼻,阔口,吐舌,舌上书“泰山石敢当”。

  【字幕】羌族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的“九寨天堂”,有大型泰山石敢当的石刻雕像,上面有狮、羊等动物的雕像。羌族民居的吞口神,书写“泰山石敢当”。

  【字幕】藏族

  西藏太昭县一民居现在依旧保存着“泰山石敢当”石刻,为当年入藏清军后裔所留,至今藏胞仍把它当作镇村之宝。

  【字幕】土家族

  据马昌仪、彭荣德、郭振华的湘西土家族梯玛文化调查报告,土家人信仰的神鬼包括“辟邪的吞口神”。吞口上刻有“泰山石敢当”。另外1932年版《万源县志》、《八寨县志稿》和1938年版《麻江县志》以及1921年四川《合川县志》等均载有泰山石敢当信仰的有关史料民俗的流变,由刻石而刻木,但“石敢当”这个符号始终贯穿其间,这反映了平安和驱邪的民间信仰习俗的生命力。

  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三

  石敢当信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特征

  石敢当信仰在全国各地的传播中,与地方文化和地方宗教相结合,使石敢当在各地都具有地方特色。例如,在碑刻上同时刻上一些地方宗教的图形,如八卦图、如五岳真型图等;又如与风狮、石狗、虎头等相结合的碑刻等。

  同时,全国的石敢当信仰都具有文化的同源性,这就是被民间广泛接受的发源于泰山的平安文化。这一点正是石敢当信仰具有民族性的具体体现。

  【串讲】

  有时泰山石敢当在传承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异,如旧县(注明属地,以免歧义)爬桥节的来源就是如此。

  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四

  石敢当信仰的国际性特征

  石敢当信仰在历史上早就跨洋过海传到国外,至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支那地区和海外华裔居住地都有信仰。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上就有一块泰山石敢当,这说

  明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渗透力。石敢当的国际性说明它是一种开放的文化现象。

  我刚才讲到的“文化的互释性”也同样可以解释泰山石敢当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外国人他可能不懂你的语言文字,但是他可以理解你的文化,举一例说,今年5月26日,齐鲁晚报记者霍晓蕙在泰山文化广场对我进行现场采访的时候,正碰上一个老外从那里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型的泰山石敢当,我用英语问:how

  about

  it?没想到这个老外会讲简单的汉语,他说:“保护!保护!”他说这话的时候,是用手指着自己说的。我又问他来自那里,他说“新西兰”是用英语说的,于是,我对记者说,新西兰又多了一位泰山石敢当的信奉者,多了一位泰山的崇拜者。

  日本是国外信仰泰山石敢当最普遍的国家,日本国的学者统计,全国清代以前的泰山石敢当有600多块。分布日本列岛。

  中日文化交流史,古代尤其是盛唐时日本的遣唐使是来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近代尤其是戊戌变法时中国学日本,明清以来,日本主要吸收中国民间文化,泰山石敢当为代表。

  上述是我总结的,泰山石敢当的四大特征,不一定十分全面,但它说明

  具有上述特色的石敢当信仰,是全民族同时又具有国际性的一种民俗事象,它在中华民族精神层面上有较大影响。

  “泰山石敢当”

  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成功申报世界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作为中国国家级的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与世界文化遗产只有一步之遥了,让我们祝愿泰山石敢当早日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从而使中国“国山”——泰山早日成为世界上首座拥有世界“自然”、“文化”和“非物质”三重遗产的圣山。

篇三: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所谓“泰山安则天下皆安”。泰山不仅意味着气势恢弘,风景壮丽的自然景象,而且象征着一种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神圣的精神,它无疑是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天下第一山。

  我们知道,目前,中国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共29项,其中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5项,双重遗产仅有4项。而东岳泰山就是中国首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名录的名山。

  泰山,古称岱宗,位于中国东部山东省境内。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成为中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002年,被评为“中华十大文化名山”之首。通天拔地,气势恢宏。泰山,承载着如此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在地理上,它是华北平原上生态葱郁的巍巍巨人;在历史上,它是中国历代帝王登山封禅、遣官告祭的国事重地;在文化上,它更是各朝文人墨客、名家学者争相瞻仰、顶礼膜拜的心灵圣地。

  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了泰山这样的评价: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作为中国目前少有的被世界认可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其保护和利用的价值是很大的。通常,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保护在某种层次来讲就是一种利用。泰山也

  不例外。只有保护好泰山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它的气势和精神才能世世代代吸引千千万万的游客。我们常讲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而不是开发什么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就是因为开发势必对遗产的威胁非常严重,所以必须是保护第一。中国有许多旅游景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容纳更多游客通行,毁掉树林来拓宽道路,这无疑是对旅游景区完整性的一种破坏,其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

  作为中国名山的泰山,海拔米,气势雄伟磅礴,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称号。泰山之壮丽在于它的地层地貌,植被古木,奇特的地势等。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便是泰山自然景观的神奇。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雾淞雨淞、碧霞佛光等风景,给人的是无限的神往,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山峰都看不到的。简单想象一下,如果巍峨的泰山哪怕只是植被因为自然或是人为的原因被毁坏,那些千年古树遭到销毁,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一座立于中国人心中的几千年青山渐渐变得荒芜,没有了生命力,那种损失是可以用一般的利益关系来衡量的吗?

  泰山作为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不光有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还有几千年形成的人文景观,泰山可以说是自然与文化最完美的融合。一件古物最美的往往不是它本身外在有多漂亮,而在于它的历史积淀,在于精神上留给人们的某种记忆或影响。中国人精神象征的泰山从古到今有数以万计的文人名士来访,是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的胜地,孔子、司马迁、杜甫、李白等等都留下许多文房墨宝,这些都是

  泰山的人文景观,泰山景区景点的古建筑设施石刻文物众多,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另外宗教方面,泰山儒、道、佛并存,计有寺庙、宫、观等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千年古木,千年石碑,千年建筑,千年的泰山精神,这些“千年”都是时光留给这座山峰最宏伟的雕刻。

  做到很好地利用与保护就可以把泰山的美名更好地传播开来,让它“中国第一名山”的名声传遍海内外,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这儿,一睹其风采。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泰山其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起来,从而产生更好的历史文化价值。

  泰山作为中国首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利用是极为重要的,唯有这样泰山的精神才能久远地传承下去,并且能给中国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当泰山的知名度像日本富士山那样,就可想而知其对中国旅游业有多大的促进了。我们现在大谈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代表国家经济乃至整个生产力,整个国力的发展,那就更要重视旅游业,重视对这些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泰山兴,则天下皆兴”,有点夸大其实,但是其价值的意义是不容否认的。

篇四: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武汉大学生对泰山文化及精神的了解及调研

  调查的背景

  泰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象征,泰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泰山山体的视觉形象端庄凝重,雄伟壮丽。

  泰山融汇五千年中国文化,历来被视为天下安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明和信仰的象征,“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郭沫若说。

  泰山处于中华文明圈发祥地的核心位置。在广袤空间内,从东海之滨往西、从黄河顺流向东,泰山在地理上处于平原、大河、海洋的关键结点。正如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言:“泰山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

  泰山的山体形象,给人以高大、厚重、敦实、坚毅、稳固、安定、壮观、壮美的感觉与审美效果。这是作为“国山”、作为“中华国山”应有的要素、必备的要素、不可缺少的要素。这是一个东方大国的国山啊!正因如此,汉武帝临泰山才发出肺腑的最强音:“高矣!极矣!大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作为一位名声显赫、功业卓著、不可一世的汉代君王,八次来泰山,如此动情,如此感慨,虽然情中交织着迷惑不解,但那强烈的倾情赞叹和崇敬之意,记录下来,实在是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如观其山,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又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佳句,让泰山更加熠熠生辉,为世人所知。这里也是历代君王封禅之地,更体现出它的价值。

  泰山文化的底蕴、内涵博大精深,多元一体:

  泰山,融儒学、道家、佛教于一山一体,这就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内涵、底蕴、根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其“多元一体”的特性、特质、特色和状态。泰山文化所特有的这种包容性成就了泰山文化作为“国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容乃大,有了包容才有了博大所带来的精深。这也叫做“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正是和谐文化、历来有生命力或者说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当代泰山文化繁荣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首先,推动当代泰山文化繁荣发展,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泰山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泰民安”的内涵和自强不息、包容开放、融合和谐、开拓创新的特质,正是推动民族文化复兴中需要发扬光大、传承创新的重要优秀品质。因此,繁荣发展泰山文化,对深化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提炼聚合民族文化优秀特质、推动民族文化复兴意义重大。

  其次,推动当代泰山文化繁荣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会当凌绝顶”的攀登意志、“稳如泰山”的价值取向(周郢语),是中华精神文化的载体,也是推动中华文化、中国精神走向世界的重要资源。发展和弘扬

  好泰山文化,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推动泰山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为提升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心浮躁,这种精神是否还在延续,是否还在流传,这个值得我们思考,也值得我们了解。

  一.泰山文化及精神的意义

  泰山文化与儒家文化一脉相通。泰安与曲阜、泰山与孔子同处一个共同文化空间,是中华民族文明摇篮。从泰山中轴线穿泰安城区中轴过岱庙,经古驿道,过云亭山,越大汶河古石桥,至曲阜少昊陵,基本处于南北一条主线上,历代帝王尊孔文祀到泰山祭祀都要经过这条路,可以说是是一条文祀之路。儒家推崇的所谓内圣外王,泰山已经成为其物象代表,可谓“泰山,山中之孔子,孔子,人中之泰山”完美结合。

  泰山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林林总总,其内容包括帝王封禅文化、平民祈福文化,石敢当镇宅保平安民俗文化,一山三教合一宗教文化、石刻文化、古建筑文化等等。在区域空间内有大汶口文化、福寿桃文化、水浒文化、大禹治水传说、“和”文化等等。泰山文化影响极其深远而广泛,全国各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都建有泰山东岳庙。泰山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26处、摩崖刻石3000余处。历史名人、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不朽名作,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等传颂至今。北朝经石峪、宋代天贶殿、泰山书院等等文物遗迹灿若星河。凡此种种,都是泰山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或载体,都是泰山文化的分支。

  泰山文化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国泰民安”。“国泰”是国与家的概括,是家国情怀。其始于原始部落对于自然山川崇拜和敬畏,先民们通过祭拜泰山以求天下太平和子嗣繁衍,慢慢的形成了群体共同心理认同、共同记忆和价值取向,演变成为共同行为习惯。“泰山与中国情感、民族心理的形成息息相关,堪称是中华民族心理的结晶,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杨辛语)。统治者顺应民众心理,历代帝王通过国家层面封禅祭祀以求“天下太平,江山永固”。“民安”是平民平安文化,是百姓对幸福、平安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泰安县志》所谓“贫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岁,贾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求嗣”,其民间具体表现为祭拜碧霞元君,许愿、还愿。祈求石敢当镇宅辟邪。“国泰民安”其本质上是“国求安泰,民求幸福”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天下情怀。

  泰山文化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包容天下的气度,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泰山文化儒释道三教并存,相互交融。泰山文化历史、人文共存,水乳交融。文化与自然“情景交融”,体现了尊重自然的

  “天人合一”精神,多元一体的“和而不同”精神。“泰山安则天下安”、“稳如泰山”的团结统一情怀,与中华民族融合和谐的人文精神相契合。

  二是源远流长、兼收并蓄的胸怀,是中国文化开放性的体现。泰山文化涵盖了从远古先民智慧、大汶口文明之光、文人志士著书立说、宗教文化到现代文明成果集于一体,兼容万物、海纳百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三是泰山文化拼搏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性,是中国力量的体现。泰山雄伟的气势显示了阳刚的力量。泰山挑夫传说这个非遗项目体现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意志力,“泰山顶上一青松”的生命力等等,可以说集中反映了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和坚韧品格力量。四是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是中国精神家园。泰山文化五千年来一脉相承,没有断代、不断发展的文化现象,具有时代的、历史的特点,它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变化发展,推陈出新。

  五是泰山文化是主流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支柱之一。泰山文化的内核“国泰民安”与中国梦的时代主题相吻合。石敢当习俗体现了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的担当精神,凸显了对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六是卓尔不群的文化禀赋,显示其独立性、独特性特质。泰山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规定性,体现着鲜明独立性、不可通约性。因为不同的人群在泰山自然环境、生存空间内,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创造,构成了其独立性、独特性的基础。

  三.调查的方法

  1.实地考察及走访游客。

  2.文献查阅。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泰山文化及精神的现状

  泰山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林林总总,其内容包括帝王封禅文化、平民祈福文化,石敢当镇宅保平安民俗文化,一山三教合一宗教文化、石刻文化、古建筑文化等等。在区域空间内有大汶口文化、福寿桃文化、水浒文化、大禹治水传说、“和”文化等等。泰山文化影响极其深远而广泛,全国各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都建有泰山东岳庙。泰山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26处、摩崖刻石3000余处。历史名人、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不朽名作,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等传颂至今。北朝经石峪、宋代天贶殿、泰山书院等等文物遗迹灿若星河。凡此种种,都是泰山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或载体,都是泰山文化的分支。

  泰山文化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国泰民安”。“国泰”是国与家的概括,是家国情怀。其始于原始部落对于自然山川崇拜和敬畏,先民们通过祭拜泰山以求天下太平和子嗣繁衍,慢慢的形成了群体共同心理认同、共同记忆和价值取向,演变成为共同行为习惯。“泰山与中国情感、民族心理的形成息息相关,堪称是中华民族心理的结晶,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杨辛语)。统治者顺应民众心理,历代帝王通过国家层面封禅祭祀以求“天下太平,江山永固”。“民安”是平民平安文化,是百姓对幸福、平安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泰安县志》所谓“贫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岁,贾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求嗣”,其民间具体表现为祭拜碧霞元君,许愿、还愿。祈求石敢当镇宅辟邪。“国泰民安”其本质上是“国求安泰,民求幸福”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天下情怀。

  泰山文化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包容天下的气度,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泰山文化儒释道三教并存,相互交融。泰山文化历史、人文共存,水乳交融。文化与自然“情景交融”,体现了尊重自然的

  “天人合一”精神,多元一体的“和而不同”精神。“泰山安则天下安”、“稳如泰山”的团结统一情怀,与中华民族融合和谐的人文精神相契合。

  二是源远流长、兼收并蓄的胸怀,是中国文化开放性的体现。泰山文化涵盖了从远古先民智慧、大汶口文明之光、文人志士著书立说、宗教文化到现代文明成果集于一体,兼容万物、海纳百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三是泰山文化拼搏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性,是中国力量的体现。泰山雄伟的气势显示了阳刚的力量。泰山挑夫传说这个非遗项目体现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意志力,“泰山顶上一青松”的生命力等等,可

  以说集中反映了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和坚韧品格力量。四是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是中国精神家园。泰山文化五千年来一脉相承,没有断代、不断发展的文化现象,具有时代的、历史的特点,它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变化发展,推陈出新。五是泰山文化是主流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支柱之一。泰山文化的内核“国泰民安”与中国梦的时代主题相吻合。石敢当习俗体现了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的担当精神,凸显了对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六是卓尔不群的文化禀赋,显示其独立性、独特性特质。泰山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规定性,体现着鲜明独立性、不可通约性。因为不同的人群在泰山自然环境、生存空间内,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创造,构成了其独立性、独特性的基础。

  综上可知,泰山有着优良且由来已久的文化底蕴。夜爬泰山时其实我对泰山文化并没有特别深厚的体会。但是,当我走过那长长的望不到头的十八盘,数着那一级级险陡的台阶,经过1789道磨炼终于见到了那耀眼的日出,我想这便是泰山的文化吧。

  (二).泰山文化及精神的影响

  泰山文化的精华可谓“泰山精神”,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崇高求美、厚德尚法、艰苦奋斗、端庄稳重、和谐本真。国泰民安、重于泰山是其象征意义。泰山文化的精华可谓“泰山精神”,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崇高求美、厚德尚法、艰苦奋斗、端庄稳重、和谐本真。国泰民安、重于泰山是其象征意义。

  泰山地处山东中部,现代科学测定,生成于25亿年前的地球造山运动,由于山前出现造山断裂带,所以山势陡峭山形集中,加上周围地势相对较低,从而使先人对泰山产生雄大、厚重的感觉。黄河流域经常发生大水,先民借泰山以躲避水灾,在他们心里泰山是他们生命、种族、生活的地理依托,形成了依靠泰山的心理,泰山的保佑使古人产生敬畏,渐渐被神话;从历史上看,由于先人活动范围和泰山在这个区域的第一高度,使泰山出现祭天崇拜,这种崇拜并没有随生产力和知识的进步消失,反而因为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禅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的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虽然到宋朝之后不再进行封禅,但崇拜活动却进一步扩大,黎民百姓无不知神山泰山。

  人类利用泰山环境及实物所进行的一切能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活动感受认知及古迹遗存等,均可视为泰山文化。泰山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个朝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与泰山有联系。泰山作为一种形象和精神已经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演进之中。泰山在我国人民心中是高大,神圣的象征。从古至今的许多为人熟知的成语及典故中,常引用泰山作比喻,来形容稳定和重要的内容。例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天地交泰”,“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等等,这一切都说明泰山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这也正是泰山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历史使然,泰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意识的载体,一个不可替代的象征物。一个中华民族传统理念的标识物。

  泰山位置是崇高的。泰山突起于华北大平原,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相对高差达1300多米,与周围平原、丘陵形成高低、大小的强烈对比,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格外高大。群峰起伏,主峰突起,明代皇帝朱元璋描述泰山的气势时写道:"根盘齐鲁兮,不知其几千百里"。

  基础宽阔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

  生厚重感。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上述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古代,特别是夏商以前,当时,东夷人认为,这里是天的中央部位,所以叫天脐,天脐流出来的水,就是天的肚脐流出来的水,所以它的温度比较高。从天脐渊(民间)祭天到泰山(帝王)祭天,这是个发展的过程,是人们的视野逐步扩大的过程,对大自然的认识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面向东部沿海的半壁江山,有一条新月形的环太平洋古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里,最高的大山就是泰山,古人把天地之中的陆地称为齐州,齐就是脐,也就是肚脐眼,中国古称齐州,中国人是居住在天地的肚脐眼上,据史书记载,泰山位于齐州正中,是众心所向的天地肚脐眼上的天柱。当文明的曙光从天地的肚脐眼上升起的时候,泰山作为肚脐眼上的天柱,就理所当然的成了中华民族先民的神山,一座最有凝聚力的祭天圣坛。

  这些原因,促使封建帝王不断东巡,封禅泰山。帝王封禅泰山,使泰山的地位至高天上,加之神道设教,泰山的宗教活动也日益昌盛。泰山的景观建设因此带有“天人合一”的浓重色彩。

  人们对泰山的崇拜具有一贯性。自古至今,一直为中国历代帝王所推重。远古有七十二君封泰山之说。封建社会有十二个帝王亲至泰山。近代伟人也是由登临。泰山是中国文明的一个缩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当中,泰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过去历代皇帝都来祭泰山。古人认为,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封,即在高处筑坛祭天,禅,即在低处辟基祭地。封禅泰山有史可考,是由秦始皇始。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清楚地看到东方六国君主的残余势力对秦政权的不利影响,因而登临泰山,举行封掸,加以震慑,所谓“东南有天子气,因东游以厌之。”汉武帝刘彻七次到泰山封掸,他既想以此来祈求边境战争的胜利,又企图升天成仙,长生不死。被史学家半誉半毁的唐玄宗李隆基,举行泰山封禅时,正值开元盛世。玄宗的封禅队伍备有千乘万载,仪仗长达百里,浩浩荡荡由长安行往泰山。所过之处,“原野为之震动,草木为之风生”。行礼时,群臣高呼万岁,声音撼动山岳。宋代以后,帝王封禅渐渐演变为神道设教,而清帝的东巡泰山,则更带有浓重的游览色彩了。封禅文化是泰山最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泰山的显赫名气正是源于此。

  泰山丰富的文化举国上下,老幼皆知。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很大。正是因为泰山具有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宗教文化,封禅文化以及建筑文化使得泰山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座神圣的山。自从舜帝在泰山之巅点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把象征凝聚统一的柴望之火,四千多年来,无论是盛世时报功,还是衰弱时求安,不管是时代变迁,还是朝廷更换,上至帝王君主,下至庶民百姓,在历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泰山象征民族统一,国泰民安的圣火,始终没有熄灭,有学者统计,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封禅泰山两千多年来,全国统一的时间是1400多年,封建割据的时间只有600年左右,由此推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民族统一是主流和大趋势。

  泰山,它和中国大一统的局面联系在一起,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形成五岳独尊的形象,而不仅仅是说泰山雄伟,高大,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含义,显得更深刻了,泰山本身就具有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从最高统治者到平民百姓,登泰山留下多少足印,而且泰山鼓舞了我们中华民族多少人。今天的中国人,不再像古时候那样把泰山看成是天地肚脐眼上的天柱了,也不会再有人到泰山极顶,燃起祭祀太阳的柴火,然而,登泰山观日出的人却越来越多,尤其是每年五一节、国庆节期间,登泰山观日出的人,已由起初的几千人,几万人,逐步发展到十几

  万人。人们从五湖四海,带着心中的泰山来了,又带着心中的泰山走了,不少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泰山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力,他代表共同的心理,共同的要求,很多海外人都来寻根,有的到故乡去,那是根,父母,祖父母,出生地,但是文化的根从哪来,周围有很多地方,有很多点可寻,但是有代表性的就是泰山,黄河泰山。

  不管是重大节日,或是一个平凡的日子,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登泰山,漫漫山路,茫茫长夜,巍巍泰山吐纳过多少人生命的气息,背负过多少人的希望和祈求。每当走过漫漫山路,渡过茫茫长夜,站在拔地通天的泰山之巅,迎着朝阳,披着霞光,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舒展纵观古今的高远气概的时候,才能真切的体味到,什么是历史的流动,什么是凝聚的魂魄。

  (三).泰山文化及精神的延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核心,它为当今中国未来发展提出了不同层面的要求。就公民层面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价值可以在泰山文学中得以体现,泰山作为“政治山”、“宗教山”的主体地位相对应的泰山文学几乎都以崇山祀岳相对应。

  “爱国”:对祖国的依恋、爱护,它不仅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还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祖国的灿烂文化。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都体现了公民要具有爱国的品质。泰安市革命烈士陵园建在泰山南麓,烈士陵园里埋葬的大都是在抗日战争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泰安烈士陵园内每年有十万余群众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缅怀祭奠革命烈士。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理解到了幸福的来之不易,从而实现了对游客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及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因此,泰山成为了泰安市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并获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荣誉称号。

  “诚信”:诚实守信的行为方式。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离不开交往,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要贯彻“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做到不说谎、守信用。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体现了公民要具有诚心的品质。在泰山的民间信仰中,碧霞元君是民间信仰影响最广泛的文化之一。传说中,碧霞元君可以惩罚恶人,祈祷子嗣、保佑善人、弱者。因此,在碧霞祠内到处都挂着“平安锁”等物件,人们怀着一种精神寄托,来到泰山碧霞元君面前,虔诚的祈祷,并及时还愿。当然这只是民间信仰中的传说,但是恰恰能警示人们为人处世要讲求诚信,因此泰山这个充满仁爱的山也是一座诚信山。

  “敬业”:兢兢业业行为方式。它是每个公民从事劳动时所必须践行的传统美德。诸葛亮的《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公民要具有敬业的品质。古代由于没有高山运输设备,所以处处需要人力。当今社会,泰山上仍可以看到挑着扁担的登山者,他们朴实善良、吃苦耐劳、埋头苦干,也许会有怨言,但是在工作上他们仍然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挑夫们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鲁迅称埋头苦干的人为民族的脊梁,从一定意义上说,泰山上的挑夫便是民族的脊梁。

  “友善”:友爱和善的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要坚持“友善”的处理方式,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理念。孔子在《论语》中提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现了公民要具有友善的品质。从公民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想达成和谐的状态,必须要学会用以邻为善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具有包容精神的泰山文化中,儒释道三教能够做到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友善方式去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三教合流,并以儒家文化为主。这些都可以为公民的友善价值准则的培育起到促进作用。

  泰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可以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五.结论及建议

  泰山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一座屹立不倒的文化精神丰碑。去了解泰山,感受泰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泰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缩影,泰山已成为中国文字语言“稳重安定”的具象隐喻;泰山文化已成为一种中华民族家国情怀共同价值取向,而泰山也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意识的载体。泰山文化不仅是具有泰山区域地域性文化特征,而且具有中华文明的文化共性,是全民族层次上、国家战略层次上的文化共同价值,和儒家文化、齐鲁文化一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华民族文化凝聚的魂魄。

  成员信息表

  学校

  专业

  学号

  姓名

  电话

  华中科技大学

  电信学院通信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电信学院通信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电信学院通信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电信学院通信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电信学院通信工程

篇五: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关于泰山文化的形成及现实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

  泰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传统文化,也有部分近现代文化。泰山每年有上百万人来游览,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泰山太好了,太美了!泰山好在哪里,美在哪里,它的精华是什么?有没有糟粕?泰山已被公认为是成功的,在许多方面获得了崇高的荣誉,它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本文就这几方面做些探讨。

  一、泰山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泰山文化的特点是:连续不断,悠古弥新,丰富多样。

  据地质学家考证,泰山杂岩大约出现于30亿年以前,基本形成泰山轮廓,距今约3000万年。泰山文化始于远古,一直连续不断,而今越发娇艳。

  被誉为岱顶奇观“黄河金带”的祖国母亲河黄河从泰山西侧流过,祖国少有的由东而西的大汶河则流经泰山之阳,泰山周围雨水充沛。水丰方有米粮香,粮茂人兴旺,1959年出土的大汶口文化说明,早在公元6000多年以前,泰山周围已经粮茂人旺,成为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被史家认为是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期间形成的文化成为祖国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史前有72君王封禅泰山。如周成王于公元前1000多年封泰山,建明堂,至今遗址尚存。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几乎每朝每代都有皇帝亲自或遣使来泰山封禅祭祀,给泰山留下了许多形色各异的文物古迹。

  秦始皇是始皇帝,也是封禅泰山的始皇帝。他于公元前219年封禅泰山,中途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树因护驾有功被封九等官爵“五大夫”,成为饶有风趣的景点。记其功德的秦刻石,原立于岱顶,后移至岱庙,是泰山现存最早最珍贵的碑刻。

  汉武帝8次登封泰山,在山下修明堂,今遗址尚存;在岱庙植柏千株,存柏至今苍劲繁茂;在岱顶立石,即无字碑,成为千古佳话。

  公元725年唐玄宗封泰山,他亲自撰文并书写的《纪泰

  山铭》刻石,是汉以来碑刻之最,可谓“天下大观”。秦皇汉武封禅玉册密不宣,唐玄宗却“铭心绝岩,播告群岳”。他认为“道在观政,名非从欲”。在位期间实行兴利除弊、发展经济的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

  宋真宗封泰山,修建了天贶殿,为我国著名的“三大宫殿”之一;宋徽宗诏修岱庙,“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庭,合813楹”,几近现在的规模。

  明朝不再封禅,改派官员前来祭祀,计有40余次。期间连续修建了“孔子登临处坊”、“岱宗坊”、“天阶坊”、“一天门坊”、“孔子庙”、“青帝宫”、“蒿里山神祠”、“万仙楼”等许多宫坊楼庙;编撰了现存最早的一部《泰山志》书(1555年成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隆庆6年(公元1572年)河道总督万恭将玉皇庙北移,使埋在殿下的“极顶石”显露而出,永久为标志,一举垂千古。

  清朝也不封禅。清乾隆11次来泰,6次登山,写诗140多首,制碑130多座,赐给岱庙各种祭器344件,其中温凉玉圭、黄釉青花葫芦瓶、沉香狮子被誉为“泰山三宝”。

  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泰山的林木和文物遭到了严重破坏。解放后,连续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古建筑全面进行了维修和复建。改革开放后,又建设了部分新

  景点,新上了现代化通讯设施、环保设施、防火设施、卫生设施等,使泰山旧貌换新颜。一本《泰山百年》画册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老照片,看历史泰山,古迹赫赫,也有伤痕斑斑;新照片,现今朝岱岳,美容丽姿,越发清秀娇艳。

  《中国大百科全书》汇编的学科和领域共66个,泰山即有其中的历史、地理、地质、文物、建筑、园林、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美学、大气、水文、生物、环境等近20个门类及其许多分支学科。如历史文化,既有远古的、封建时代的,又有近现代的;文学艺术既有诗歌、散文、小说、传说故事,又有书法、石刻、绘画、雕塑、音乐、戏曲、电影;生物有植物、动物,植物又有花草、树木、药材等。

  泰山地质资源丰富,是一部地质科学的万卷丛书。对于岩石学、地质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构造学、地貌学以及地球历史等地质科学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泰山现有古遗址42处,古建筑58处,石刻2500多处,还有大量的陶器、瓷器、石器、玉器等藏品。共有鸟类150多种,植物1100多种,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万多棵,野生花卉200多种,药物140余科900多种。

  研究泰山的志书、文论及其各门类的书籍、文集,描写泰山的文学艺术作品林林总总,卷帙浩繁。从古至今,各方

  面的专家学者、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不朽之篇,仅成书目录即可编辑多卷。

  泰山既有封禅文化,又有宗教文化,既有民俗文化,又有现代节日文化等。

  儒家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传入泰山。孔子登泰山,在山侧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感慨,此话至今经常被世人引用。明万历14年(公元1586)创建了孔子庙,奉祀孔子及其弟子,儒家学说更得宣扬。泰山书院有四处。上书院北宋初创建,宋、明、清三朝有5位学者先后在此读书讲学,皆以儒家的“仁义礼乐”为学。

  道佛两教,两汉时期传入泰山,唐宋进入鼎盛时期。清《泰山志》记载,泰山有道观80多处,金元时期有佛寺40多处。

  泰山还有很多民间信仰如石敢当、民俗文化如东岳庙会等。东岳庙会始于北宋时期,每年春天举办,以后逐渐推及全国许多省市。泰山国际登山节自1987年开始举办,现已举办21届,期间举办登山比赛、文娱、经贸等活动。

  综上所述,泰山文化是几千年来人类创建于斯山、成于斯山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建在山上、刻在石上、印在书上的一切风景名胜、规章及其蕴涵意义、象征意义。

  二、泰山文化的本质特征

  泰山文化的精华可谓“泰山精神”,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崇高求美、厚德尚法、艰苦奋斗、端庄稳重、和谐本真。国泰民安、重于泰山是其象征意义。

  (一)崇高求美

  崇高,是美的属性,是人类审美的最高范畴。早在公元前14年,罗马人即写过一本《论崇高》的书,以后希腊人又写了一本同名的书。到18世纪,人们即把它列为美学的范畴。

  崇高,包括积极向上的攀登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泰山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泰山已经达到的审美高度。泰山景观,不论其形还是其质都是美的。说它形美,是由于它的形体、形象、形式美,使人赏心悦目。说它质美,是因为它的蕴涵和象征意义丰富而深刻,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登泰山,首先迎面而来的被人们直观到的就是它的形式美或自然美,进而人们触景生情,便会感受、领悟到它的意涵,看到它的崇高。

  泰山文化境界高、标准高、审美价值高。泰山自古被称为“天下第一山”,泰山有许多堪称“天下第一”、国内独一无二、世上稀有珍奇的景和物,光前裕后,辉煌永耀!

  古建筑

  泰山现有58处古建筑,体现着各个时代建筑艺

  术的高水平,无论从它的选址环境,还是从它的形体、空间、色彩、质料、光线等方面来看,都是尽善尽美、恰当适宜的。如天贶殿以帝制而建,已1000多年,至今卓尔不凡、卓尔不群。其规模之宏伟、修饰之辉煌几可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媲美,是全国现有三大宫殿之一。

  碑碣刻石

  泰山石刻从古到今、从山脚到山顶,比比皆是,其规模之大、品位之高、精品之多,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高都是国内大山无可比的。2007年12月被命名为第一座中国书法名山。其名刻有:秦刻石为“天下第一名碑”,经石峪大字被誉为“大字鼻祖”,唐摩崖刻石为汉以来碑刻之最,张迁碑、衡方碑、晋孙夫人碑至今为书法典范。山顶还有一座形制独特的无字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究竟是秦始皇所立,还是汉武帝或武则天所立,至今未可定论。

  文学作品

  著名的诗歌有:《望岳》、《泰山吟六首》、《泰山历代诗选》等。《望岳》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最早的诗句是“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载孔子删定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著名的散文有:《苛政猛于虎》、《登泰山记》、《泰山极顶》、《雨中登泰山》等,皆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有这么多诗文入选语文教材,这在中国也没有第二座山。《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仿宋真宗封禅泰山的情景而作,画长62米,宽3.3米,画幅巨大,色彩绚丽,是绝无仅有的。

  不断创新

  从上所述,可以看到,各朝各代几乎都有新创新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植树造林和现代化设施的建制,使泰山出现了全新的面貌。去年以来,岱庙创建了世界地质公园展室和石刻园,丰富了泰山文化的内容。现在的岱庙成了泰山文化的展示中心。

  攀登精神

  杜甫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极顶自古至今被人们公认为是妙区,是泰山最美、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是人们最向往、志在必到的地方。千百年来,它激励人们登上一个高峰,再登另一个高峰,永远攀登,永不停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二)厚德尚法

  整个封建社会注重德治,尊崇儒道,因之,泰山上下也充满道德的内容。

  从泰山的总体架构看

  三重空间是一个崇德、美德、立言布德、颂贤彰德的完整体系。

  天堂,是人们认为最理想、最美好的地方。在这里,竖立着两杆大旗,一个是道教的重要女神碧霞元君,即民间信仰的泰山奶奶,她集美德于一身而布施众民;一个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他举道德之要而传授于民。孔子思想在泰山的

  影响广泛而深远。

  在人间,也是彰善憎恶的。清顺治年间泰安知州张廷芳公正廉明,人民即为他塑像一尊,安放在泰城西门包公祠内包公像侧。民国初泰安县长冯汝骥“贪酷无所不至”,民众则给他铸一生铁跪像于秦桧旁,千秋遭人唾骂。

  在天堂和人间,是从正面宣德扬善,在地府则是从反面告诫人们要弃恶行善。据传,人死后魂归地府,有75司审其阳间行为,行善者过银桥、得善报,行恶者受锯顶、下油锅、炮烙身。当年长安人前来观看,皆惧罪而行善。也许,这正是建造者的本意。

  从碑碣看

  泰山现有的200多座碑碣,不论是皇帝、官吏还是教门主持、门生、信众所立,大都有记功颂德的内容,“琬琰之刻,载扬芬德”,或言道德之重要,或述道德的内容,或褒道德模范。《大观圣作之碑》、《帝君像赞碑》、《大定重修宣圣庙记碑》等,对道德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许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崇德胜迹、故事遍布全山

  泰山上下,爱国、爱民、勤劳、节俭、勤奋、好学、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清正廉洁等方面的内容到处可见。

  爱国方面的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烈士祠、爱国抗日人士墓,有总理奉安纪念碑、冯玉祥纪念馆等。“总

  理奉安纪念碑”为纪念孙中山而建。帝王将相两千年,倾覆改天一夕间。盖世功勋大总统,高山仰止伴长安。爱国将领冯玉祥因不满蒋介石不抵抗日本侵略而两次隐居泰山,“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此志不移,誓死抗倭”。泰山南麓的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着600多位革命烈士,被民政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民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康熙59年(公元1720年)所立《禁止舍身碑》。泰山极顶东南有一悬崖,名“舍身崖”,常有人跳崖舍身。时任知州指出,舍身“可以成仙,可以报亲”是诬妄、迷信,遂捐俸筑墙,以阻其径,同时立碑晓谕民众,禁止舍身,并派夫轮流看守救免。此后三年,“欲投崖者不胜其人,而竟无一人损命”。阖州人民立碑记其功德。围墙后圮,解放后立石栏杆以护。近些年,泰山管理人员、公安、消防官兵多次挽救欲投崖自杀人员。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多年开展了“笑迎天下客,满意在泰山”的活动,全面整修了登山盘道,增添了现代化通讯设施、卫生医疗设施、交通标志、景观介绍图片、标牌,培训了上千名导游员等,大大方便了游人的活动。

  被后人称为“三贤”的宋代学者孙复、石介、胡瑗当属刻苦自励、勤奋好学的典范。孙复“笃学,不舍昼夜”,胡瑗卧石攻读,十年不归,见家书有“平安”二字,不予展读即弃涧内,可谓专心致志。冯玉祥将军在普照寺隐居期间,不仅刻苦读书,还捐资兴办小学,招收山村穷人家的孩子“为救国救民而读书”。他当年创办的小学今更名为“冯玉祥小学”。

  石敢当精神是正义的代表。他见义勇为,捉妖驱邪,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晋人把“泰山石敢当”刻石立于宅基、桥头,以避邪镇鬼。以后渐成习俗,不仅传遍祖国各地,而且传至东南亚各国,乃至日本及欧洲的一些国家。

  另外,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如“姊妹松”、“泰山奶奶赠孝匾”、“惩逆子”、“紫草的故事”等,讲述了发生在泰山及周围孝敬父母、夫妻恩爱、抗婚、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故事。

  水也是泰山美德的象征,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据有关部门勘察统计,泰山有溪流102条,池潭瀑布58处,泉水64眼。它们滋养万物,使泰山充满生机;它们或自成景观,或点缀其他景观之间共为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水是泰山的血脉,没有水,泰山就没有生命力!

  虽然封建时代不注重法制,但对泰山却常有诏颁令下。如公元600年12月,隋文帝下诏保护泰山等神造像,公元937年后晋高祖下令“近庙山林,禁止樵采、放牧”,1292年9月,泰安州吏在王母池立禁约碑,禁止诸人在池下污染池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以法治国,各级政府连续制定发布了“保护古迹名胜”、“护山护

  11

  林条约”、“游览规约”、“卫生管理办法”、“鸟类保护布告”、“森林防火细则”、“古树名木管理办法”等许多条规,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

  (三)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即人们常说的挑夫精神,也属于道德的范畴,因为它在泰山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单独列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成就伟业”。泰山的事业从来没有离开过艰苦奋斗,即使已经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了的今天,泰山上下看到的还是挑夫的铁肩,还是林场工人日夜守候在林区,还是管理人员节假日忙碌坚守岗位的身影,还是消防人员、山林管护人员披荆斩棘奋勇灭火的艰难困苦,还是泰山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刻苦钻研、灯光伴亮晨曦的情景,还有那成千上万的游人,不畏山高路险,气喘吁吁坚持徒步攀登的情形……

  泰山挑夫

  泰山挑夫,铁骨好汉。负重踏险,汗滴满山。泰山挑夫祖祖辈辈挑山不止,从春挑到冬,从古挑到今,山上人吃的、用的是他们挑上去的,山上建筑用的物料小到一片瓦、一颗钉,大到几吨重的器物,也是他们挑上去的。烈日炎炎的夏天自不必说,即使冰封雪飘的冬天,也是挥汗如

  12

  雨,他们是吃苦耐劳的典型。看到挑夫的辛劳,就会想到高山建筑的艰难。

  艰难的植树造林

  解放前一个时期,泰山林木遭到严重破坏,森林几乎荡然无存。据专业调查,1949年仅有残林3000亩。1953年始,数千名林业工人,上万名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青年学生开进泰山,翻崖越岭、风餐露宿,挖穴、植苗、播种,连续几十年,绿化荒山18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寻找繁育四大名药

  上世纪80年代,泰山四大名药四叶参、黄精、紫草、何首乌已属古有今无了。幸有山民张玉清自1987年始坚持二十年如一日,请教专家,走访林场职工,攀悬崖、登峭壁,不知吃了多少苦,终于逐个找到了个株,并进行了极为艰难的由野生变人工栽植的研究试验,到2001年终于培育出了种子,接着又连续几年将种子撒播泰山。几灭踪,今重茂。现在他们的名药基地成了一个新的风景点,人们可以在这里赏名药、品药膳。

  徒步攀登

  唯是步行好看景,一路斗劲勇攀登。七千台阶入云端,陡峭险曲步步汗。这就是不畏艰苦、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坐汽车、乘缆车快则快矣,但看到的不过泰山风景的十之一、百之一。只有经过斗苦斗累的徒步攀登,才能饱览泰山风光,才能体验攀登高峰的艰辛和取得成功的喜

  13

  悦。爱因斯坦说:“任何一座高峰都是可以征服的”,登上泰山极顶,更能体会巨人的正确,因而也会增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并战而胜之的决心和信心。

  (四)端庄稳重

  端庄稳重,礼貌待客,是泰山的一个明显特征。泰山整体雄伟端庄稳重,山上的许多古建筑、石刻和自然景观,如岱庙、普照寺、碧霞祠;经石峪大字、唐摩崖、岱顶刻石群;汉柏、唐槐、六朝松等,也都是端庄、稳重,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的。如南天门,建在飞龙岩和翔凤岭两座山峰峰顶中间,高接蓝天,巍峨端庄,是中国高山建筑的精华。“望人松”,风度翩翩,伸臂频频招手,年复又一年,迎送四海朋友。孔子认为庄重是最重要的礼仪,所以,反复强调待人态度要恭敬庄重。泰山向以最好的仪表、仪态礼貌待客。

  (五)和谐本真

  和谐本真也属于美的范畴,是美的原则标准之一。和谐,即多样统一;真,即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道德的最高要求。

  天人合一

  即自然与人为的合一,比如林业,既是自然的,更是人工的。泰山林木,从汉武帝在岱庙植柏千株到现在,大部分都是人工营造的,天然林木极为稀少。即使天然林也同人工林一样,都是在人的呵护下成长的。泰山的古建

  14

  筑和石刻也是天人合一的。古建筑与周围的山水环境和点缀其间的花草树木于一体,成为美的景观。山石的自然形态与字的大小、书体的样式、风格,搭配相宜。

  山与城协调统一

  泰城与泰山山城一体,从形式上看,山不压城,城不挡山;从功能上看,山是城址的最佳选择,城是山的后勤保障,二者互为依靠,相辅相成。

  对立统一

  杜甫《望岳》诗曰:“阴阳割昏晓”。阴阳、刚柔等是对立的,又是互相融合统一的。比如,青松,遍布全山,既有柔美的丰姿,更有坚强的品格。京剧《沙家浜》唱道:“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日喷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逢灾受难,经磨砺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再如,水是至柔的,但它却能穿山透地,滴水穿石。泰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从一个个山峰流出,便一往无前,不知越过多少悬崖峭壁,钻入多少山洞缝隙,经百曲而不回。人的创造在于使其遵循规律,趋利而避害。比如,为了防治其横冲直撞、满溢为患,修了许多水库塘坝进行拦蓄,等遇干旱再将其放出以浇灌万物。为了使其流畅,则经常清理河道淤泥杂物。

  中轴线的曲与直、陡峭与平坦,一路景观的宏伟与精巧、旷与幽、动与静、紧与舒缓、前建与后筑,皆协调统一。仅

  15

  举刻石为例,云步桥、玉皇顶等处,碑石密集,其他地方则比较稀疏,可谓疏密相间;“经石峪”大字、大观峰摩崖石刻群为宏幅巨制,“天阶坊”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中天门的“虎”字等,则精巧雅致;“登山必自”、“还我河山”为动,“东天一柱”、“小洞天”则为静。

  各种文化共处

  道佛儒共存共处,古文化与近现代文化和谐统一。最集中的代表当属普照寺周围的文化,寺内僧侣念佛法,庙外儒生诵五经,西院将军(冯玉祥)读马列,东临道士敲日钟。在高山之巅,孔子庙与碧霞祠相挨为邻,儒也,道也;圣也,神也;何尊,何卑?父权社会取代母权社会后,男性即居于统治地位,而碧霞元君却成了这样一座名山大山的统帅,成了泰山地位最高的神,而孔子是天下圣人,在泰山享有崇高的地位,山顶孔子崖有清人刻石云:“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这种协调统一的安排,是何等的一种匠心啊!可谓如天之举!

  (六)国泰民安

  “国泰民安”,是封建朝廷和广大民众都认可的、最具象征意义的一句话,它充分表达了世代人民的愿望。

  泰山背北面南,凛然横亘东西,稳矣,安矣,所以自古即有“泰山如座”之说。世代人民都希望国家、希望自己的生活像泰山一样稳定太平,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了防御邻

  16

  国入侵,修筑长城600多公里,今尚存雄姿四百程。1999年底,在“万仙楼”前新立“千年和平钟”一座,充分表达了人们热爱和平的愿望。成语“安如泰山”、“稳如泰山”常被用来比喻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公元1130年,金初臵“泰安郡”,泰城始名“泰安”,即蕴涵此义。

  泰山现存四座明代的铁钟,都铸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个大字,民众时常来敲钟祈愿,风调雨顺求切切,国泰民安盼殷殷。

  国泰—民安—业兴,纵观泰山几千年的兴衰史,正是这样。1930年蒋、冯、阎大战,毁坏古迹、风景不计其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法规,修复保护泰山文物和林木,一直把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已连续多年森林无火灾、无虫灾,文物保护完好,索道运营安全……

  (七)重于泰山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另一句最具象征意义的话。2000年前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000年后,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这句话,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泰山之重是无量的,可见人生意义的重大。“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记载着

  17

  许许多多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他们的英名与泰山并寿。“为人民利益而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要求。

  古人云:泰山“无处无美”,杜甫诗曰:“造化钟神秀”。天地万物的主宰者,把神奇和秀美都聚集到泰山了!

  人云诗美,泰山如诗。

  三、泰山文化的现实意义

  泰山,赢得万代瞻仰,普天同览。泰山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泰山建设连续几千年,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张统一的图纸,它遵循的是什么?马克思指出:“人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从上所述,可以看出泰山是以崇高求美为指导,以人、以真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崇德尚法、端重稳定、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兼容并蓄、长期积累为原则和方法。这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基本经验,基本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崇高求美,是不论个人还是单位首先应当确立和追求的奋斗目标,在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在全县、全市、全省、全国的位次要前移,要争当第一,争创一流,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一流的品牌,一流的服务;要不断创新,18

  不断攀登高峰,创造登上“玉皇顶”的业绩。其他几个方面属于道德的范畴。明朝兵刑两部尚书泰安人萧大亨在他撰写的《三阳庵新建门阁记碑》中说:“道德者,天下古今所共。”泰山崇德、厚德的精神做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是可以借鉴和发扬的。

  有人说,泰山是神山,是有神灵的,一面又说信则灵,不信则无;一面说神是“岳府统帅”,一面又从始皇帝开始臵泰山司空到现在,一直都设专门机构、专业人员管理泰山;一面说是神创造了泰山的一切,一面又几千年连续不断地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泰山,就连神仙的房子都要人建筑好……

  古代思想家、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早就提出了无神的思想,他认为支配万物的是道,即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天帝,不是神。

  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从诞生的那天起,即一直坚持反对迷信,反对宿命论,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相信劳动创造世界,科学使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有人说,泰山文化是长达两千年的封建文化,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泰山文化同中华文化一样,是上下五千年人类创造的文

  19

  明成果,它的主体是带有古今人类普遍价值的真善美。

  今日看泰山,应既见物又见人,着重看它的精华,看它的积极意义。比如我们了解封禅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讲,主要是增加历史知识。当然,也可以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其铺张劳民伤财及其祈求“长生不老”的迷信思想。

  秦始皇、武则天封禅泰山,即给泰山留下了许多积极的方面。“忆昔秦始皇,一统破天荒。九州书同文,斯篆世为榜。山高客来多,驰道修山旁。首开封禅事,源起而流长。永续两千年,达成万世光”。秦始皇做了许多前人没有做甚至连想也想不到却影响了全国乃至世代的事情。他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第一个称皇帝。以前,人们称一国之君为帝、为王,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秦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便把二者的尊称合起来称“皇帝”,并决定自己为“始皇帝”。这就是“皇帝”和“始皇帝”的来历。他第一个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六统一”对泰山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第一个封禅泰山,带起了两千年连续不断的封禅祭祀之事,形成了为泰山所独有的封禅文化。

  武则天入宫后,练字吟诗,潜心学问,文修武备,胆略过人,所以常可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在大唐盛世自称皇帝,并改号为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同高宗皇帝同来泰山

  20

  封禅并行亚献礼,这在前朝是没有的,她遣使建造的“双束碑”,“双束共一基”,也是独一无二的。称帝后,取得了与其他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权利,可谓封建时代男女平等之一例。尽管是狭隘的一己之利,但也明白地昭示了妇女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在位期间,她开创殿试和科举,破格选用人才,劝农桑,减赋徭,使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了盛世的局面。

  秦、武二人敢为人先,勇为人先,做了许多“第一个”且经世致用的事,可谓思想解放的先驱。

  所以,今日看泰山,要看它的积极意义,发挥它的正面作用。看人文景观如此,看自然景观也如此。比如看岱顶奇观“旭日东升”和“云海玉盘”。那个橘红的火球,从茫茫的黑夜中、从朦胧的东海中猛跳起,炫耀蒸蒸上,立即驱尽了漫天的黑黳,通亮了宇宙大地,你不为它的美、不为它那种冲破黑暗大放光明的力量所感动?不为“新一天又开始了”而感到兴奋和鼓舞?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们之所以对看日出这样执著热情,就是因为旭日能够带给人们新的生机和活力,旭日预示新的开始。再看那滚滚翻翻腾腾的云海,如蛟龙跃波,似骏马驰骋,又自由如风,聚合离散任变幻,万千奇形,你不感到云的自由、云的力量?

  泰山文化作为世界遗产已经显赫地立于世界民族文化

  21

  之林。所以,要十分珍惜它。要严格保护,实现科学发展,保持泰山固有的特质和古典风貌,推动泰山旅游及泰安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泰山是一流的,愿泰安的各项事业也创造一流。

  成功之路如登山,艰险曲折有妙观。志在绝顶最佳处,一路斗劲勇登攀!

  22

篇六: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从保护的角度看,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1972年到现在,一直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2年开始到现在,以实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为主的、偏重于物质文化的保护;第二阶段,从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开始到现在,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及其背景来看,这两个阶段的保护,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具有高

  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影响世界文化走向的深刻意义。

  一、物质文化保护的背景及其意义(1972年———现在)

  (一)世界遗产保护的提出和经济文化背景

  20世纪是科技革命的辉煌世纪,也是“全球化”重新启动的世纪。世界各地为了发展经济,攫取资源,破坏自然,正如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另一方面,

  经济建设对文物的破坏,比战争更为恐怖。比如60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旺斯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据统计,当时所毁掉的文物古迹数量大大多于两次世界大战所破坏数量的总和。人类为了自己这一代的所谓“幸福”,恣意蹂躏自然、毁灭文物。面对残酷的事实和严峻的局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布的5个月之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08(二)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文物、古建筑群、历史遗址,这些显然是物质的。后来在实践中又添加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显然是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角度提出的。凡是有条件评上的,都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平时所说的“世遗”,指的是这类名录。以下对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的性质、价值作阐释。

  1.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方面。如我国被列入的有拉萨布达拉宫、安徽古民居建筑、苏州古典园林、曲阜孔府、孔庙、孔陵等,这是属于建筑群;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这是属于遗址、文物;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属于历史遗址。这些文化遗产,无论是雕塑、雕

  刻、建筑,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历史遗址则有人类学、人种学的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作了以下的价值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敦煌壁画是世人公认的“墙壁上的图书馆”,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中国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文明冲突论”也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2.

  世界自然遗产指具有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质结构价值,还有自然审美价值。例如中国的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等。自然遗产保护区包括:国家公园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种保护区。

  3.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满足上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可列为“双遗产”。“双遗产”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价值观念。《公约》中本来没有“双遗产”,“双遗产”是我国泰山的自然美和我们祖先智慧相结合而对世界遗产作出的贡献。1987年,中国泰山申报世界

  遗产,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协会副主席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发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还有大量历史名人赞颂泰山的石刻、碑记。他激动地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世界遗产具有不同的特色,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文化的。很少有双重价值的遗产在同一个保护区内,而泰山便是具有双重价值的遗产。”!"1987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满怀崇敬心情评价: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这个评价具有深刻意义:其一,因为泰山,世界遗产多了一个种类;其二,不仅是对泰山的评价,更是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惊叹和崇敬;其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启迪。正如卢卡斯先生所说的:“这意味着中国贡献了一件独一无二的特殊遗产,它将使国际自然保护协会的委员们打开眼界,要重新评价自然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从而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未做过,也从未想过的新领域。”#$

  4.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提出来的概念,分为3种:a.“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

  观”,如菲律宾安第斯山上的稻米梯田、英国的布莱那维工业景观;b.“有机进化景观”;c.“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显然,文化景观更强调的是文化事像、文化精神的内蕴。我国的庐山于1996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属于自然物,但她的价值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在于文化精神。中国文化是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庐山突出的特点是与中国的佛教、道教、理学紧密联系,成了中国文化的形象缩影。

  (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公约》自1975年正式生效实施,到今年30来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意义:

  第一,《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保护。目前有18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此公约,130多个国家830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06)。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07年7月,我国已有35

  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第二,《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从此,“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概念在全球流传,引起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三,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的评价来看,保护的对象虽然是物质文化,但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历史、宗教、思想、艺术等。这些“遗产”蕴藏着人类的精神和智慧,以其历史高度、文化厚度、自然生命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不能破坏自然和遗产,世界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世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其价值意义(1989年—现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在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重新启动,文化歧视和文化压迫重新抬头,主要表现在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文化一元论”和“文明冲突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基础是文化达尔文主义,就是以机械的进化论来评价文明,得出文明优劣论,认为西方文化高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帝国主义等级制度本质的一个方面,即特殊的中心文化逐渐建立起了霸权,美国人的价值观、消费商品和生活方式在四处扩散。”(弗里德曼,1994:195)&%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通讯网络等的发展,世界逐渐变为“地球村”,于

  是“文化一元论”者欢呼:“世界各地的爱国者和文化沙文主义者最恐怖的事情就要变成现实了:我们最终要成为‘一个世界、一个政府、一种文化’了。”(韦瑟福德,1993:117)(’“文明冲突论”是美国着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来的,认为今后世界的主要冲突不在于意识形态和经济,而在于文化。西方文明正受到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的威胁和挑战。亨廷顿虽然也承认文明的竞争与共存,但他从“西方中心主义”出发,把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对立起来。西方发达国家还将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起来,提出“后现代国家理论”。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顾问罗伯特·库珀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顾问菲利浦·波比茨,他们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后现代国家,如北美、欧洲国家和日本;第二类是现代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但它们还是民族国家;第三类是前现代国家,如非洲国家、阿富汗、中东国家。全球化时代,国家已经由民族国家变成市场国家,既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地区不遵循市场法则以及法律权利,因此市场国家就可以通过发动战争和军事干涉的办法来确保其他地区也遵从市场法则和人权法则。波比茨的大部头历史着作《阿喀琉斯之盾:战争,和平与历史进程》刚完成不久,就发生了“九一一”事件,出版时他加了一段话:“九一一”证明了我的理论是多么正确,同时“九一一”也证明在二十一世纪是多么有必要用战争和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诸如恐怖主义等问题。所以,他提出,下一个最重要的军

  事行动是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果然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使我们联想起二00二年六月一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的“三大要素”讲话,与波比茨完全相似,其中第二条就提出: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

  世界文化是向一元化发展,还是坚持多元化是帝国文化的文化沙文主义,还是尊重民族、甚至族群文化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从文化遗产入手开展工作,终于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会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美国和以色列投了反对票),用公正严肃的语气明确宣布:坚持“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毫无疑问,联合国以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宣布“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保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人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等。而这些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通过对“世界遗产”、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基础的事入手,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成为打开世界文化多元化、世界和平的钥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与价值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概念是在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提出来的。不过,在此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作了各种探讨。)’(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表演艺术;

  C、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手工艺。

  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场所”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对“文化场所”的定义如下:

  “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件事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

  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具体分类如下:

  (1)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a.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民间文学、故事、歌谣、神话谚语、语言等)。

  b.传统表演艺术(如音乐、曲艺、戏曲、杂技、武术体育与竞技、游戏、舞蹈、器乐等)。

  c.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如民间信仰、饮食、服饰、人生礼俗、祭典仪式、庙会、岁时节令等)。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如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数理知识、测量、营造、纪事等。农村渔业、狩猎和牧畜业、商贸等)。

  e.传统手工艺技能(如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工具制作、烧造、织染缝纫、髹漆等)。

  (2)文化空间(如上述的庙会、祭典仪式,是定期并在固定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静态的文物、自然景观不同,也与纯研究历史、传统哲学、艺术等的精神活动不同,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并且融入生活。比如口述历史,是人的口述,是一种活动。又如南音,有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等乐器,有“指”、“谱”、“曲”等音乐书籍,但南音必须经过人的演奏,形成一种音乐,这种音乐叫“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剪纸,它最终结果体现在物质上,但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对象是这种剪纸的技艺。如果没有人的活动,演奏方法失传了,音乐再无法表现出来;那么,南音的琵琶等乐器也就成了静态的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保护活的“表现形式”。

  (2)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但留下来的不是通常所谓物质的“家产”,而是口传心授的活文化,包括内容和方法,它由人代代相传下来,传承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方式有家族、师徒、族群、团体、社会传承等。如果传承一旦停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成为历史的见证,有时也就完全消失了。所以,没有传承人,也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是传承人。

  (3)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特定的民族、族群或个人,或来自特定的区域,甚至是村落,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它是该族群、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情感意识、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它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土壤,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的交融,受海洋文化影响的闽南人、闽南文化具有与北方人不同的特征,具有守成与开放的双重性格。即使在闽南,还有惠安女和蟳埔女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这种独特性离不开当地的环境。离开了当地的环境,也就失去了独特性和原生态。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原生态保护,将之原状地在原地原住民及其环境中保护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4)整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

  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温家宝总理的话深刻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与物活动的结合,她本身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如戏曲表演,离不开剧本、道具、服装、脸谱、乐器、曲牌等;同时,演出内容又是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的表现。其次,在表现、表演时,往往是集体的、多项的、联系的。许多民俗活动,往往由某种信仰或某个事件,而引发串联出许多文艺活动,形成一条长长的文化生态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保护。

  (5)历时性非物质文化具有一定长度的历史,是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河,具有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特点。她是活态的、传承的,所以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她是民族的、地域的,有时是族群、家庭的传承,所以又有相对不变的稳定性。如《格萨尔》史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藏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至今仍被演唱,她以基本不变的形态延续下来。如莆仙戏保留了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剧目,有的剧目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基本面貌。在语言相对不变或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对不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尽量追溯其历史的源头,同时也要分清不同历史阶段的东西。

  (7)共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传统的,虽然时代变了,但她还不同程度地活在不同人群的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时代共存。比如春节,是古老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但她仍然牵动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共同欢度。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都是历时性与共时性重叠的活动。即使是历史建筑、历史遗址,人们也可以与之“沟通”、“对话”,文物可以供人们收藏、欣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生态保护,是要保护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的文化群落,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几种价值。

  (1)历史价值历史一般是官方历史、知识分子历史,这些历史往往染上主观色彩,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缺少民间历史,历史也失去半壁江山。“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神话传说等,可以对正史(文字)起拾遗补阙以及更正历史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历史。

  (2)文化价值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瓜瓞、从不间断,是由中华民族精神在支撑着,而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历史上即使战火纷飞、政权交替,但中国文化始终没有断裂,只有“亡国”,没有“亡天下”,政权解体了,文化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延续下来。反之,

  文化断裂,民族也消亡。中美洲马雅文化的消失是个密码。但是,十六世纪西班牙入侵南美,将马雅所有神官手上的所有神圣文书,全部用火烧毁,彻底摧毁马雅人的历史记忆,马雅文明真正消亡了。文化被毁灭,精神也消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与生活紧密结合,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生活是民族精神流淌的河流,民族精神是生活的导航。一个民族失去了精神,就失去了凝聚力,涓涓细水就无法汇成大海。

  (3)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剪纸、雕刻等工艺品、有民间绘画等美术品、有戏曲、舞蹈等各种表演艺术,有音乐、器乐等,有说唱艺术等。这些艺术个性鲜明,是历代艺人心血的结晶,是传统艺术的宝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每种艺术都是特定民族、地域不同风情的独特表现,构成人类艺术的百花园。(4)科技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人们传统知识和实践的积累,具有科学或潜科学的价值。这些技术往往不见典籍记载,但存活于民间。各个民族、族群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解决人与自然、或生活中所遇到困难的不同方法、技术,体现人类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智慧,至今仍为人们所利用,方便人们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智慧,是历代人生活经验的无数次的积累,有的尚未被充分利用,有的奥秘尚未被解开。

  (5)非主流文化价值人类对自己的历史、经验、知识有很多的记载,但是这些往往是官方、精英的,而大量的

  民族民间文化却缺位。每个民族、族群都有他们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审美观、价值观等,都有他们关于自然和宇宙实践的知识和经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文明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互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缺席,也是人类文明的残缺。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其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朗说过,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件科学的工作,又是一项和平、发展与人权的基础性工作。!"#如何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性工作”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第一,保护民族文化、少数人群文化、弱势文化、危机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性工作”,这可以从2001年到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3批90项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来理解。这些代表作的特点是民族的、地域的、少数人种的、弱势的、危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族群的“根”。如果这条“根”让其萎缩,那么这个民族、族群的文化很可能就消亡了。保护是为了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和平;反之,则是民族歧视、种族压迫,甚至种族灭绝,世界和平就无法实现。

  第二,和平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没有平等,就谈不上和平。世界和平大厦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平等的基础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坚持文化平等思想。

  可以这么说,保护了一首族群的歌,就等于承认这个族群的存在、承认了文化平等权利。从1989年“民间创作”概念的提出,到2005年“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的确立,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1989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提出“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1年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告:“文化多样性———人类的共同遗产”,将“民间创作”(即后来所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002年的《无形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镜子》提出“无形文化遗产与其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保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持续发展”、“和平”联系起来;,*+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界定、各国进行“公约”缔结;2005年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确立了“文化平等”观念:“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前提是承认所有文化,包括少数民族和原住民的文化在内,具有同等尊严,并应受到同等尊

  重。”

  第三,有效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各国的保护工作,使世界各国逐步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如果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主要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那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主要是对存活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一种全新的“活文化”的保护。目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公布了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后统一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1年有19项、2003年28项,2005年43项。总计90项分布69个国家地区。中国有昆曲艺术(2001年)、古琴艺术(2003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2005年)等四项代表作。我国目前已经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

  三、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对自然、文化的选择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小见大”,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追求;对文化平等、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对文化持续发展与和平道路的选择。

  (一)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的系统论和伦理学的平等原则的结合。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可见,文化多样性理论来自生态论。“如果语言消灭了,随之而来的是意义的消灭,这就损害了所有人要维持和平、使生活富有意义的能力??没有多元主义也就不可能有和平。在社会中,就像生态系统之中一样,多样性是稳定性的基础。”(蒙比奥特,1995)"#!文化生态系统同样如此,文化需要多样性。就文化种类来说,不但需要历时性的种类,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共时性来说,需要各地方、各族群、各民族、各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源泉。如果文化一元化、文化沙漠化,那么,人类就失去了智慧的源泉,人类就无法持续发展。我国五千年文

  明的延续,是文化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有力证明,因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

  承认、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承认文化多元化。那么,会不会引起地方主义、民族主义的文化马赛克现象或者像亨廷顿所说的引起“文明的冲突”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隔阂已成为不可能,而且,不同文化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国际上不断提倡“多样性不仅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基础,而且是必须进行对话的现实”,这种“对话”已成为新的“全球伦理”。而且国际上20化都是现代化的包袱和阻碍,对自己的文化资源,不仅不利用,甚至破坏。这两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失衡。

  世界遗产的保护,包括对自然的保护,间接体现经济发展观念。当代的发展观念出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位官员所说的:“我们必须学习祖先的智慧,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从古代以来就有一种较为低调的发展观念,所谓“天人合一”、“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这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生存智慧。老子《道德经》警告人类不要太骄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虽然人为“四大”之一,但他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它“三大”更高,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不过是“域中”(宇宙自然)的一个物种而已,因此,人与万物要和谐相处,合理开发自

  然。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林,材木不可胜用。”法国着名哲学家施韦兹对“天人合一”发出由衷的感叹,说它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人类20世纪的自觉,就是生态的自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西方历史上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根本尺度,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着名的生态学家利奥波德说的好:当大地母亲奄奄一息时,“四十种自由又有何用”

  抛弃传统文化,是文化的激进主义。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文化在稳定渐变中发展,任何文化激变,都会带来灾难,或摧毁一个政权,灭一个民族。秦始皇统一天下,功不可灭,但他在文化方面走得太快,焚书坑儒,结果十几年时间,政权就灭亡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93年迁都洛阳,急于汉化,采用汉族文化制度观念改造北族,禁止鲜卑语言、改定北人籍贯、采用汉人制度、联姻汉人大族等,几十年后迎来汉化高潮,成效颇为显着。但是他太急了,“全盘汉化”:改变北族人的风俗习惯、甚至禁止语言;无视改革中北族人的利益??终于引起“河阴”惨剧:北魏皇帝公卿大臣2000余人于洛阳城外肝脑涂地!这个政权垮台了,既“亡国”,又“亡天下”,最后拓跋族完全融入汉族,作为一个族群从中国

  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完全铲除自己的文化基础。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只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公布的830处“世界遗产”和90处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不能认为这是以那些“不动”、“无言”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以那些处于危机、“奄奄一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抵御”全球化。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人类不该遗弃她们,而要利用她们的智慧和精神,寻找解决人类现在出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双重失衡的现象,走上持续发展的和平道路。

篇七: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清·阮元语)当二十世纪的最后一页悄然翻过之时,“勒马回看岱岭云”(清人题泰山回马岭刻石之语),就会深切感到,关于东岳泰山的探赜考索,在此沧桑百年之中,确乎是丰富而多彩的。众多的学人专家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数量之丰,水平之高,都远远超迈了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从而将泰山之学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一、泰山研究历时综述

  泰山研究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我们大致分为古代至1949年、1949年至上世纪末及新世纪三个阶段。今分论如下:

  (一)第一阶段:古代至1949年

  传为汉代人应劭所著《泰山记》当为泰山专著之滥觞,惜其书早已失传,仅在《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古籍中留下片断,据周郢统计,自《泰山记》乃至1949年,泰山专著共127种。自《泰山记》后至明代,见于著录的仅有北宋刘跂的《泰山秦篆谱》。有明一代泰山专著开始大量问世,共有30种之多,其中最著名者当属汪子卿《泰山志》和查志隆《岱史》。

  有清一代,泰山专著更加繁荣,共计53种,使泰山研究出现了一个全盛时期。其中以聂鈫《泰山道里记》、金棨《泰山志》和唐仲冕《岱览》最为著名。

  民国时期,泰山专著共胡42种,亦属洋洋大观。如王连儒《泰山游览志》、胡君复《泰山指南》等。值得关注的是高宗岳《泰山药物志》,专录泰山所产中草药,在历代泰山专著中别具一格。这一时期最为权重者当属泰山学者王价藩、王次通父子编辑的大型文献《泰山丛书》。

  《泰山丛书》系王氏父子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编辑而成。泰山文献卷帙浩繁,王氏父子披阅泰山文献一百八十多种,予以审慎细评,对其中有些篇章的内容还作了实

  地考察核对,按文词水平和资料价值选录四十种,共一百一十卷。用毛笔手抄成四十五册。按文献内容分甲、乙、丙、丁四集(注:其中一集与泰山无关):山经水志为甲集(十三种六十一卷);舆地人文为乙集(三种十四卷);文苑诗稿为丙集(十四种十五卷);年谱记事(包括王价藩自撰著述)为丁集(十种二

  十卷)。全书有例言、目次、后记等。1936年出版《泰山纪胜》、《岱宗大观》、《泰山图说》、《泰安州志》四种作第一辑,内有序、跋和梁漱溟题签,王易门的题额以及出版概况等。《中国丛书综录》收录《泰山丛书》中的《泰山纪胜》、《泰山图说》、《岱宗大观》各一卷。《泰山丛书》全部手稿今存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1989年11月复制印刷,是古代近代泰山著述的集大成者》[以上参见《周郢文史论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246-277页。]。

  西学东渐,二十世纪的学术新思潮的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产生了一批学术巨子,而这些学术巨子也每每用其新的思维与视角展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研究,泰山文化他们偶有涉及,但却代表了这一时期泰山文化研究的学术高点,同时也反映了泰山文化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学术精英的新思维。

  如章太炎在《訄书》中专设《封禅》一节,在《检论·原教》中也专论封禅。章太炎在《封禅》中称:“人主方教民佃渔,以避蜚征之螫,何暇议礼?”[章炳麟,《訄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7页。]可见,“

  人主”教民打猎与捕鱼以防飞禽走兽侵扰的草昧时代,尚谈不上礼仪。他认为帝王“封禅为武事,非为文事。”[章炳麟,《訄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7页。]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逐步演变成社会习俗,“彼夷俗事上帝,故文以祭天以肃其志,文之以祀后土以顺其礼,文之以秩群神以扬其职。是其示威者,则犹偃伯灵台者也。”[章炳麟,《訄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7页。]

  章太炎对斯宾塞社会学思想情有独钟。早在1898年,时任《昌言报》主笔的章太炎和总翻译曾广铨合作翻译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著作《短论:科学的,政治的,思辩的》(Essays:Scientific,Political,andSpeculative)中《论进境之理》(Progress:ItslawandCause[1])及《论礼仪》(MannersandFashion)。

  “章太炎行文的思路正是借助斯宾塞《论礼仪》中所阐明的社会风俗习惯的演变与政治统治、宗教统治一样,有其整合社会思想的目的[王天根,《章太炎对“本土经验”的强调与早期“西方社会学中国化”》,《东方丛刊》2004年第1期。]。所以他认为“然则所以恶伤土石草木者,在彼不在此;所以用蒲草者,在彼不在此。先王以?仁物?叫号于九围,而实阴收其利,故封禅可尚也。”[章炳麟,《訄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8页。]

  章太炎还从社会风俗习惯变迁、新陈代谢的角度,诠释了具有神秘色彩的《河图》。实际上,随着宇宙的进化与更替,“河图”之说同“封禅”一样,不过是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不断诠释的结果,其原意与章太炎所处的近代社会对此的审视完全是两码事。这样,与《史记》所彰显的“封禅”观念形成强烈对比,为泰山封禅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术视角。

  又如顾颉刚以其现代学术眼光对“封禅”、“五岳”及“碧霞元君”等泰山文化现象进行了阐释与解读。1925年4月30日至5月2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由顾颉刚、孙伏园、容庚、容肇祖、庄尚严等组成调查团对妙峰山香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查,调查文章在当时的《京报》副刊连续刊出,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宗教学者江绍原、社会学家何思敬、艺术学家傅彦长、心理学家崔载阳等都从不同的学术领域撰稿予以高度评价。1928年29篇调查文章集结为《妙峰山》一书出版。此次调查开创了我国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先河,使西方的民俗学真正在我国落地生根,妙峰山因此被誉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发祥地。

  根据调查,顾颉刚认为,京津地区的民间多认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对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的身世提供了田野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和确凿的结论,同时也极大的拓展了泰山文化研究的空间,拓宽了泰山文化研究的视域。

  本时期体现泰山文化研究最高水平的当属王献唐。王献唐综合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对泰山上古史事的全面研讨。

  王献唐的泰山文化研究主要表现在《炎黄氏族文化考》[《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1985年版。]一书中。王献唐认为:“征诸故书所载,泰山一带,为中国原始民族聚居之处”,“往古先民,生聚于斯,万代诸皇,建业于斯……木本水源,血统所在,泰山巍然,同族仰镜”、“泰山一带为中华原始民族之策源地”,“伏羲发源祖地,证以现

  存地名、山泽名,殆即今之泗水一带。”“伏羲伏字既为族地名称,羲字又作何解?曰:羲犹雄也、皇也,推尊之呼号也。……伏羲亦曰太昊,昊,弘声,声转训大训高,亦犹皇也,雄也,羲也。其称太昊,犹云太皇、太雄、太羲。太即泰字,泰山之谓。《史

  记》:?泰帝兴,神鼎一。?师古谓泰帝即伏羲。”[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453-455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

  王献唐云:“伏羲族居泰山一带,故称泰皇。……今邹城、凫山、染山均有伏羲庙,鱼台、寨里有伏羲陵,陵南有伏羲画石,其他鲁南各地,如嘉祥、滕州及兰山各处,有伏羲、女娲画石,作蛇身者亦伙。而山陵古迹,父老传闻,时有羲娲旧事,正以地为羲族旧壤,崇祀仰镜,迄今不替,非无因而然也。古代帝王受命,必封告泰山……故凡得天下者,易姓而后,必告泰宗,示不忘本,犹其祭告宗庙之义。”[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534-537页,齐鲁书社,1985年。]主张以泰山为中心,形成了东方的伏羲文化圈。他还认为:“伏羲出于泗水,以泗水之故,知古代羲族实居泰山一带高耸之地,为中国东方古族发源之乡。其源既明,则凡他处如濮县、永济各地,地名与泗水相同者,皆族迁名随,为羲族后徙所居,不能执此以为伏羲生长之乡也。而凡伏羲施政之处,如陈与仇池各地,又皆都迁所在,足迹所经,亦不能执此以为伏羲兴于西方也。”[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492~493页,齐鲁书社,1985年。]

  因受西方现代科学思想的影响,泰山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开始进行,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学者李希霍芬率先展开对泰山杂岩之探索,此后张相文、翁文灏关于泰山山脉的论争,竺可桢关于泰山高度的实测,孙云铸等关于泰山地质的调查及泰安高宗岳关于泰山药物的著录,都取得突出的成绩。——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泰山研究,诸多学者已自觉运用现代学术理论,筚路蓝缕,使研岱之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一时期值得重视是一批外国学者的泰山文化研究。泰山文化不仅为东方学界所重视,还曾引起西方世界的瞩目。自十七世纪以来,众多的西方汉学家都对泰山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海外"泰山学"的出现,在近代

  中西文化交流史册上留下重要的一页。

  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利玛窦等人的东来,一时出现了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高潮,泰山之名亦由此开始为西方所知。十七世纪之俄罗斯帝国大臣尼·斯·米列斯库(N.Spataru.Milescu)所著《中国漫记》中已出现有关泰山的介绍。米列斯库(1636~1708)原籍罗马尼亚,1676年作为俄罗斯使节入清觐见了康熙皇帝,据其见闻著成《漫记》一书。其中第二十九章中写到了泰山:"济南府……附近有高山,其中一座名泰山,高四十华里,即十四俄里,他们说黎明头一次鸡叫,在山上即可以看到日出。这里有许多山洞,有无数名士隐居于此。"(蒋本良译本页88)。荷兰纽霍夫(J.Nieuhoff)1665年所刊《德·戈耶尔和德·凯塞荷兰遣使中国记》中也有类似记载。不过这一时期西人笔下的泰山,多是片断记录和零星述闻,真正转入深层次的研究阶段,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方逐步开始的。

  随同近代古老帝国大门的开启,大批欧美人士奔赴泰山,访古览胜,至今五大夫松附近山崖还有清末所镌"德人巴贺"的题名,便是西风东渐泰山时留下的雪鸿之痕。许多外国汉学专家,更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对泰山展开探讨和论说,先后有多种论文专著出版,大大推进了泰山研究。

  这一时期出现的较有影响的泰山研究或记游文章有:阿·威廉松《北中国旅行记》(1869)、伊莎贝尔·威廉松夫人《中国的古老之路》、帕·贝尔让《中国史记----一个旅游者在泰山》、瓦·安泽《中国苏北到山东的冬季之旅》等等。这些文章从各种角度介绍了泰山景观与历史,对欧美读者了解泰山,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所知第一部西人泰山专著,是德国学者帕·蒂施佩(P.Tschepe)撰《泰山及其宗教信仰》一书。蒂氏生平不详,其书亦未见传本。根据沙畹的著录:此书出版于1906年,除了长达百页的考论外,还附有33幅照片。

  继蒂施佩之后,法国学者沙畹于1910年在巴黎出版了他的法文泰山著作,这就是在西方产生了极大影响的《泰山祭礼》(LeT"aiChan:essaidemonographied"uncultechinois)。沙畹本名埃马纽埃尔--爱德华·夏瓦纳(Emmanuel-EdouardChavannes),沙畹是其汉名。1889年,沙畹被任命为驻清公使专员,在华三年中,他利用公务之余从事汉学研究,并很快通晓了汉语。1890年,沙畹完成《史记·封禅书》的法译,引起学术界的注目。日本福井文雅评价沙畹:"尽管他在年仅53岁便已去世,但他是一位大学者,甚至可以说他什么研究领域都涉猎到了。"(《欧美的道教研究》)特别是对历史地理、宗教、古文字学研究,沙畹用力甚勤,成就斐然。所著有《西突厥史料》、《中国之旅行家》、《佛经中五百故事》、《斯坦因在东土耳斯坦所获汉文文献》、《摩尼教旅行中国考》(与伯希和合撰)等数十种。

  沙畹因从事《史记·封禅书》的法译,引发了其研究泰山宗教的兴致。1891年1月24日,沙畹首次登临泰岳,此后又曾于1907年6月17日至25日赴泰安考察。两次泰山之行,沙畹都对其风俗信仰、名胜古迹作了细致调查,收集了较多的地方文献,第二次登山时还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沙畹回国后,开始了对泰山的案头研究,至1910年推出了《泰山祭礼》一书。

  《泰山祭礼》全书分列六章,分别是:第1章《泰山的祭礼》,内容为泰山崇拜及其源流的概论;第2章《

  泰山风景名胜》,著录介绍了山川、庙宇、遗址等景点252处;第3章《关于封禅祭礼的资料》,分别摘译了《后汉书》、《旧唐书》、《宋史》的有关记载;第4章《碑铭》,分别译录了《纪泰山铭》、《泰阴碑》、《重修蒿里山碑》、《重修朝元观碑》、《去泰山神封号碑》、《重修岱庙碑》等11种泰山石刻全文;第5章《祈

  祷》,收录北魏、唐、明、清各朝祭告泰山文33篇;第6章《民间信仰》,包括民间传说、五岳真形图、泰山宝镜、泰山神玺等内容。书后附有《中国古老的地神》一文。

  沙畹认为:在中国,每一座山都被认为有神灵主宰,神被视为一种具有思想意识行为的自然力量,而为世人所崇拜、信仰。在中国山神之中,影响最大的是五岳,而五岳里尤以泰山声望最著。因而便以此作为研究专题,试图对泰山崇拜产生的心理动机、宗教意识中山的作用以及造就泰山显赫地位的原因等问题进行探讨。本着这一命题,沙畹对泰山崇拜、地狱观念、封禅活动与元君崇拜几个泰山宗教的重大关目,分别作了论说。沙畹《泰山祭礼》一书,无疑对研究泰山宗教及历史文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考。由于著者学贯中西,视野开阔,故其中比勘泰山与西方信仰之异同,观点多发前人所未发,为以后的研究开阔了思路。沙畹第一个向西方系统地介绍了泰山的历史文化。在其之前,虽西人间有著述,但都浮光掠影,难现全豹,即蒂施佩之书,在沙氏看来,其亦未能充分阐述出泰山之宗教及其历史作用(见沙著"前言")。沙畹以汉学专家的高深功力,箴缕百家,对泰山宗教作了全方位的研究,将此悠久而丰富的东方文化介绍给欧美,首功甚伟。而且沙著还是较早从理论上研究泰山的,他关于泰山崇拜、封禅等问题的探究,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日本道教专家福井文雅曾从道教史角度,对沙畹泰山一书的学术成就,作过很高的评价。沙畹还以西方学者的眼光,详实地记录了二十世纪初的泰山,其中很多内容都是中国学者未予记录或未予重视的。这为今天全面了解泰山历史,提供了一些重要史料。故其书在泰山研究史上,实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价值:

  另一法国学者多类(Dore)亦著有一部《泰山宗教》,此书出版于1933年后,记述了1914~1933年间的泰山宗教情况。其书有法、英两种文本行世。

  沙畹、多类等人主要是用文字对泰山进行研究,而爱伯特·肯恩(1860~1940)则是用摄影机来记录泰山的风貌。肯恩为本世纪初巴黎知名金融家,他敏锐地感觉到世界将面临着一个大变革时代,因而他不辞辛劳,环游世界,以摄影的方式来记录下这一重要的历史瞬间。其间,肯恩于1908~1909及1912~1913年两度来到中国,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其中有泰山彩色照片47帧,为了解当时泰山面貌的珍贵档案。这部分图片,后来收藏在巴黎西郊的上塞纳省立爱伯特·肯恩博物馆。

  与沙畹、肯恩同时,还有一位西方汉学大师也对泰山文化予以关注,此人便是被誉为"世界公民"的卫礼贤教授。卫礼贤(1873~1930),原名理夏德·威廉(RichardWilhelm),德国人。1899年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青岛,对中华文化一见倾心,从而开始了对汉学的研究和翻译。此后他在法兰克福创办了中国学社,为实现沟通中西文化的理想作出了不懈努力。卫礼贤崇尚儒学,尝数度访古于邹鲁之区,登泰岱,谒阙里。并在所著《中国心灵》一书中,专列《圣山》一节,对泰山之历史文从作了精辟评述。1924年,当卫礼贤准备登程返德之际,特地重登泰山,以此作为对生活了25年之久的中国的告别式。他在致友人信函中抒发了他此时的感想:

  "从南天门上来,我们置身于一片浓重的雾霭之中。不一会儿,云开一线。太阳升起之际,刹那间云层、平

  原、山峦,尽收眼底。啊!中国真美!这里有多少东西,使人流连不舍。"(卫礼贤夫人莎珑·卫著《卫礼贤----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精神使者》页302)。

  ----这一声长长的感叹之中,蕴含了卫礼贤对东岳泰山的无比热爱和万分留恋之情。

  意志杰出的文学家歌德曾在他《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一诗中留下这样的名句:"视线所窥,永是东方。"(参见钱春绮译《歌德抒情诗选》页166)我们借用此语,用以形容诸多西方汉学家对泰山这座东方神岳的密切关注、热心研究和无比倾倒,或许也是恰当的吧。

  (二)第二阶段:建国后至上世纪末

  1949年后,大陆与港台地区的学术界对泰山的研究均有所开展。大陆在此后三十年中,有多种泰山著作与论文刊出,其中顾铁符、俞剑华、张鹤云、何幼琦等一批文史专家分别从不同领域对泰山文化的有关内容进行揭析,深得精要;郭沫若的泰山为“中华文化史局部缩影”之论说更为人所熟知。但这一时期泰山人文研究的力作相对较少,许多重要

  领域的探研或呈空白,或现停滞。而同一时期的泰山自然科学研究却不断深入,地质、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方面成果众多,其中关于“泰山向”古代断裂带、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泰山群”古代变质岩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大突破。

  此时在港台地区,苏雪林、凌纯声、饶宗颐、余英时诸人精研义理,深造有得,他们从世界文化的宏大范围中,探索泰岱文明的源起和形成,这种贯通东西、纵横联系的研究方法,使泰山之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七十年代末至本世纪结束,随着大陆文化事业的复苏,泰山研究也开始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不仅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活动广泛开展,中老年学者在学术

  上日趋成熟,年轻一代崭露头角;这使得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而且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举凡历史、文学、艺术、美学、文物考古、宗教、民俗、旅游及自然科学诸领域,泰山各个层面的学术课题均被触及。一些长期困扰学界的学术难关被一一攻克(其中人文研究中关于泰山封禅、宗教、石刻、文献的研讨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关于红门醉心石质的探讨,都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新方法、新史料迭见层出,泰山的学术影响明显扩大。

  据统计,建国后共出版泰山研究专著计53种,同时还有为数不少的论文。1993年以来,泰山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泰山志》穷12年之功而面世,《泰山大全》、《泰山珍石》等大型图书相继出版。这些成果或史料收集,或掌故辑录,或史迹评点,或风光鉴赏,或着眼总体,或遴选专题,从不同方面深化了人们对泰山的认识。与此同时,泰山研究群体不断壮大,组织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泰山研究会、泰山文化研究会集合了泰山研究的主要力量。1996年10月,泰山文化研究所成立,为国内第一家专业的泰山研究机构。这些都为泰山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毋庸讳言,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仍存有诸多缺失,就人文研究而言,许多学者由于学术上储备不足,加之治学心态浮躁,导致一些研究硬伤累累,许多著述在低水平徘徊。但就总体而言,这二十年仍是泰山研究最为兴盛的时期,其总体成绩不容低估。

  在充分肯定泰山文化研究成绩的同时,我们仍需清醒地看到,泰山研究在基础建设、成果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存在许多不足,我们的研究工作距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还有相当的距离。这些差距与不足的主要表现有以

  下几点。在研究内容方面。一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目前泰山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薄弱环节,在于缺少系统的、全面的基础资料整理。由于种原因,泰山历史资料零星散乱,时间跨度大且不系统,涉及门类多且不集中。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钩沉泰山史实殊非易事,但这是泰山研究的基础,功在当今,利及后人,必须要做。二是研究缺乏广度、深度。现有的泰山研究成果,其内容相当部分集中于景点介绍、旅游概述、诗词选录、名人简介等方面,涉及面不够宽,角度比较单一。泰山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完全应当也能够对其进行如地理的、宗教的、民俗的、艺术的、哲学的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俗语有“有限不识泰山”之说,此谓眼之所识者表面之泰山、感性之泰山,眼所未识者内蕴之泰山、精神之泰山。因此,我们对泰山的研究,不能仅驻足于对泰

  山客观描述的层次上,而应当重在理性分析、艺术观照、宏观把握,重在揭示泰山之深层内涵。现在已有研究者涉足这些领域,但尚未取得相应实绩。在研究方法方面。一是不重实证。一些研究者缺乏踏实作风、严谨态度,在研究中不重考据、不重实证。一些不甚确实的二手、三手资料被作为“定论”、“成说”转来引去,充当论据,以至于讹误相传。二是许多论证浮躁空泛、逻辑混乱。一些文章只是拼凑的一些所谓的新方法、新论点、新成果,罗列一些离题甚远、无关主旨的资料,而并不管这些方法、资料与泰山有无内在的必然联系。这些现象,影响了泰山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立足基础。建立规范、系统、科学的泰山研究体系是泰山研究的当务之急。

  (三)第三阶段:2000年后

  纵观二十世纪的泰山研究,在中国名山研究或是区域文化研究中都是十分突出的。仅从人文研究而论,这一时期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在山言山”,只将泰山研究拘囿于方志编纂、艺文辑录与金石考订的格局,逐渐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封闭走向开放,力求将泰山文化投置于中外文化的大背景中去审视,由此进而厘定其文化的地位与特色。一些新的方法如“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皆被广泛采用,使泰山研究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新方法、新材料的引进、挖掘及新学科的切入,无论是对泰山文化的总体评估,还是对泰山一些具体课题的考论,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可以说,二十世纪是泰山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泰山学”的提法也由此得到越来越多学人之认可。当然,与同是勃兴于这一世纪的甲骨学、敦煌学、红学这几门显学相比,泰山研究无论其深度和广度都相形见绌,难与争胜;与同属名山文化的五台山研究相较,也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泰山著述中的名胜、封禅等等,其内容颇多重复,陈陈相因,殊乏新意,而有些具有更高价值的课题如“泰山通史”,“泰山文化史”,“泰山文学史”“泰山学术史”皆乏人问津,殊为憾事。凡此种种,皆当“诚望杰构”于二十一世纪之“来哲”(借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题记》语)。

  (三)新世纪泰山文化研究综述

  进入新世纪,泰山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研究人员构成、研究规模、研究对象、研究深度、研究方法各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进步与突破。

  首先,适应现代知识生产的新趋势,泰山文化为总主题从各个不同方面确立课题项目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智慧与力量,通力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与实绩。

  2001年,马兆龙主持的“泰山文化与旅游经济”被山东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该项目横跨泰山文化、旅游、经济三大领域,紧跟经济发展与转型的的热点,从旅游经济的角度展开对泰山文化的研究与反思。

  同年,袁明英主持的“泰山石刻研究”被山东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该项目组合文化研究、书法、美术、地理、历史等专业学科人员,对首次对泰山丰富的石刻资源进行整体研究。

  2002年,叶涛主持的“泰山香社碑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列入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该课题对泰山十分珍贵的363块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认识的香社碑进行了系统细致地整理与研究,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调查线索和第一手资料,有很深厚的前期科研基础,是对学术界的一大贡献。它不仅为今后的进一步解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在今天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作中也有理论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叶涛完成了其博士论文《泰山香社研究》。该论文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交代选题意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资料体系和结构等。第二、三章是泰山香社历史沿革述略,分前当代篇和当代篇,描述泰山香社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当代泰山香社的活动状况。其侧重点是分别讨论泰山神和碧霞元君信仰与香社兴盛的关系。第四章是泰山香社的内部组织结构分析,着重讨论了泰山香社的结社原因、奉祀神主之演变、香社领袖权威的形成、香社的仪式分类及典型的香社组织――合山会的历史。第五章是介绍泰山香社的外部社会环境,如泰山庙会与香客店史略,香税与泰山管理等。第六章是余论,讨论泰山香社的基本特征,进而为民间信仰辨名。最后,本文的附录部分,以具象的资料展示相关各章所论述的内容,即:一、邹城西关泰山香社香头刘绪奎访谈录(样稿),二、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民间香社调查资料,三、泰山香社碑碑文选录,四、泰山香社碑目录。

  可以说,该论文首次全面开拓了关于泰山香社的研究。系统地描述了民众的进香活动,弥补了泰山文化研究中对于民间信仰行为观察、描述和学理分析的缺失,揭示了以泰山香社为代表的中国民间信仰组织的基本形态。对民间信仰组织生成、发展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社会基础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分析,并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审视了国家对民间信仰的不同态度,这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理解民间信仰的运行机制与功能,推进了关于中国民间宗教结社问题的讨论,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

  2002年袁明英主持的“泰山石刻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应用研究”被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立项,该项目动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泰山石刻资源进行研究与保护,为泰山石刻的研究与保护开辟了一条现代技术路径,确属独辟蹊径之作。

  首先,2003年,山东省十五社科规划将王雷亭主持的“泰山-国山战略研究”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经课题组整理文献资料得知,历史上首提国山命题的是时任泰安乡村师范校长的徐芝房先生,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月,国民政府筹备召开国民大会,徐芝房参加山东代表竞选。为此他赶写成《定泰山为国山刍议》,拟作为本届国大提案。但因不久发生“七七”事变,本届“国大”胎死腹中,徐氏“国山”提议而未能列入政府议案(由于兵燹,徐氏此书今已失传,仅有书目保存在1937年刊行的《泰山天书观乡村师范教学大纲》一书中)。此后抗日战争、国共战争接连不断,“国山”之议遂被搁置,后无人问津,影响不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泰山旅游研究所王雷亭所长在课堂上讲述日本国山富士山时,受其启发,提出泰山为国山的想法。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为吸引海内外游客,振兴山东省和泰安市旅游业,王雷亭正式向泰安市提出书面的国山创意策划方案。

  同年8月全国百家媒体来泰山采风,对泰山是国山的命题进行了重点采访,随后做了大量的报道(齐鲁晚报2001年10月6日头版头条刊登采访王雷亭的综合报道《泰山要当中国国山》),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以后,北京青年策划人宋体金先生也提出了泰山的国山的命题。

  国山的呼声日盛,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的关注与需要。作为去年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今日国土》杂志社主办的评选中华十大名山活动的继续,今年6月上述单位联合组织评委会,评选中国国山。评委会主任为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副组长为林业科学研究院江泽慧院长等5人,参加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共有20人,其中社会科学专家15人(季羡林、于光远、启功、罗哲文、郑孝燮、杨辛等)。评选日程大体为7月10日召开“中国国山”评选第一次会议暨新闻发布会,11月30日前公布民众意向(公民投票或随机抽样),年底前评审委员会发布评选结果。在《今日国土》杂志第七、八期连续刊登“中国国山”评选方法及候选国山简介。

  同年,由汤贵仁主持的“泰山古文献校释丛书”列入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项目。该项目组成员由泰山学院、泰山管委等二十人组成,由泰安市文化局大力襄助,对明清至民间年间明《泰山志》、《泰山搜玉集》、《岱史》、《泰山纪事》、《泰山小史》、《岱览》、《泰山图志》、《泰山述记》、《泰山纪胜》、《泰山道里记》、清《泰山志》、《岱志》、《泰山药物志》等十三种近400万字泰山志书进行了点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而完成。此外汤贵仁还网罗遗漏、不常见或散佚的泰山古文献,辑成《泰山文史集成》40万字。其成果由泰山出版社以《泰山文献集成》十卷本于2005年出版,为泰山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资料基石。

  同年,周郢主持的“泰山编年史”列入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发展计划规划。该项目经过一年半的潜心研究,形成了《泰山通鉴》[该书由曲进贤主编,齐鲁书社2005年出版](先秦至清代卷)这一专著成果。该专著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了泰山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脉络,阐明了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文化特征,论证了泰山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揭示了泰山从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的演进轨迹,凸现了泰山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意义,集中展现了当前泰山研究的最新成果。

  泰山文化专题序言

  一、文化漫谈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学术界迄今没有权威的界定文化的标准

  归纳: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精神。

  历史性、社会性、民族性、区域性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经.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岱庙坊:“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

  《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西汉《文选·补之诗》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文化本义:“以文教化”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文化即自然之人化!文者纹理也,化者改变也。文化即根据自然的纹理改变成另外的事物。

  泰山文化是独有的,区别于其他名山名岳。

  二、泰山地位二、泰山概况

  1、“五岳独尊”,“岳”在春秋前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职称,后来把主管方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起来了,便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汉之前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

  汉代以前对五岳的称法不一,直到汉宣宗神爵元年(公元61年)颁布诏书,才确定以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天柱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为五岳。后来隋文帝又改南岳为衡山,之后始成定制。

  2、世界三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3、中华民族象征

  4、泰山国际影响

  摆放泰山石敢当的风俗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及欧美唐人街都有所流行。

  说说泰山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北大美学教授杨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保护委员会副主席卢卡斯:

  “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这是中国对世界人类的巨大贡献”。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授予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时评语: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v第一章、泰安与泰山

  一、、泰安市

  泰安市地属鲁中山区的一部分,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其境内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等地貌类型。泰安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夏、商、周、秦时,分属外地。

  第一次建制: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设泰山郡,治所在博县(今泰安市郊旧县村)。属兖州。

  唐时以东岳庙(今岱庙)为中心形成了岱岳镇

  宋太祖时下诏县城迁至岱岳镇,为境内有县治之始

  金初设泰安军;泰安之名正式启用。

  来源于汉代淮南王刘安《上武帝书》的一段名言:“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

  简化为“泰山安则天下安”

  金(1182年),泰安升军为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州为府,设附郭泰安县。

  1912年(民国初期),裁府留泰安县

  新中国建立后,泰城为泰安专署及泰安县驻地。1958年6月,泰安城关镇及周围村庄划出建立泰安市。同年11月29日,泰山市与泰安县合并建立泰安市。1963年4月撤市复县。1982年3月泰安县再次改为泰安市。1985年5月泰安地区撤销,成立地级泰安市

  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548万人,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

  泰安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基地。地方特产有肥城佛桃、泰山板栗、泰山核桃、宁阳大枣、金帅苹果、埠东山楂、泰山灵芝、泰山人参、泰山何首乌等名贵果品、药材。泰安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城区现有科研单位21所,大专院校6所,大中专院校拥有量居山东省第三位。

  泰安交通四通八达。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纵贯境内,京沪高速铁路中间设泰山站。

  旅游业是泰安的支柱产业。泰山风景名胜区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山城一体。

  二、泰山概况

  (1)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济南、泰安、莱芜、淄博四市之间,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方圆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最早测量泰山高度的人是魏朝的刘微,他在《九章算术注》中仔细记录下了他有望海技术求得的泰山高度为1620米。

  刘微想进一步求证泰山重量终失败“高千丈,环千里,不可知也”

  明朝进士张五典,在1611年测出泰山海拔为1482.3米。

  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周文安,估算泰山的总重量约为

  5500亿吨。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远古时始称大山,太山。按古文字的传统读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战国时,由于同音字的引申和同义字的演变,“太”与“泰”,“代”与“岱”,“岱”与“岳”也互相变通了,这样就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专用名称。

  “岱”,“岱山”

  “岱宗”均见于战国典籍中。而“岱岳”则首先见于西汉刘安及其门客所著<<淮南子>>之中。何谓岱?岱,大山也;何为宗?长也。岱宗的意思就是大山之长。何谓岳?<<诗经.大雅>>“崧高维岳,峻极于天。”

  岳,即是高大的山,是山之尊者。

  “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瞻”。《閟宫》是一首歌颂鲁国国君战功的诗,此句意为泰山高峻的形体,鲁国人民抬头就可以看到它。

  (2)、泰山的由来

  地球的形成约50亿年,约25亿年前,鲁西地区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在海底堆积的上万米厚的泥砂质岩层和一些基性火山岩被隆起,形成山系,古泰山第一次露出海面。

  这些岩石随后又遭受多次强烈的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逐渐变成了今日在泰山上所看到的各种变质岩和混合岩。

  峙立于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经过近二十亿年的长期风化剥蚀,地势渐趋平缓。到距今六亿年前左右的早古生代,华北广袤地区大幅度平衡下降,古泰山又沉沦于大海中,并被2000多米的沉积岩所覆盖。

  在又经历了几次沧海桑田的变化后,距今约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大陆板块挤压和俯冲,泰山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泰山山体沿着百余公里(自今莱芜至泰安市)的泰前大断裂快速抬升

  最后在山体高处,原来覆盖着的2000多米沉积岩全部剥蚀掉,古老的泰山杂岩重见天日,开始形成了泰山的雏形,受变质影响的花岗岩,因抗蚀性强,就构成了嵯峨峻拔的峰峦高崖。

  这个抬升的过程持续了漫长的岁月,到了距今约三千万年时,今日泰山的轮廓才基本完成,以拔地通天、影照大海的雄姿屹立在欧亚大陆的东方,磅礴于太平洋的西岸,横空出世。

  所以如今泰山主峰及其周围的山峦,海拔多在千米以上,而且古老杂岩裸露。

  据测定,泰山南麓虎山水库周围的花岗岩同位素年龄是26.8亿年,中天门的花岗岩同位素年龄是20.75亿年。

  一、帝王封禅的由来

  1、封禅的含义。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礼仪活动,“封”就是在泰山上堆土为坛,在坛上祭祀天神,表达对浩荡天恩的感激;“禅”是在泰山之前的梁父、社首等小山上扫开一片净土,在净土上祭祀土神,酬谢大地之神对万物苍生的恩赐。作为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封禅,实质上是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帝王强调君权神授的一种政治手段。

  2、封禅来源于人类的原始崇拜

  原始崇拜(包括自然崇拜、祖宗崇拜、生殖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准宗教形式之一。崇拜

  的对象是日、月、星、辰、山河、土地等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物。在山区,大山往往成为崇拜的对象,即大山崇拜。“崇”字就是由“山、宗”组成的。在自然崇拜的中后期产生出自然神灵的观念,大山崇拜发展为山神崇拜。但泰山崇拜主要是和太阳崇拜、东方崇拜结合在一起。太阳为世上万物带来光明、温暖和生命,人类自古就有太阳崇拜。

  太阳升起于东方,所以东方就是万物发育、阴阳交替之所,于是又产生了东方崇拜。在地理位置上,泰山位于神州大地的东方,因此就成为历代帝王与天对话的最佳场所。

  3、封禅制度的前身-“柴望”

  “柴望”是最古老的祭天仪式,是原始崇拜与原始统治结合的产物。当原始社会进化到氏族部落并向国家的雏形发展时,部族首领往往要通过大山崇拜等原始崇拜来体现自己的统治区域。这种统治手段,有史记载的形式为“巡狩“

  我国《尚书》记载:在父系社会后期,舜在代替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要祭祀上帝和六宗。六宗为天宗日、月、星和地宗岱、河、海。

  据记载,作为部落联盟首领,舜必须五年巡狩天下四方,即四岳。春天巡狩东岳岱宗,夏天南岳,秋天西岳,冬天北岳。目前能确认的东岳是泰山,其他三岳不详。

  巡狩是一种带有视察性质的政治典礼,巡狩要到四岳,主要与原始自然崇拜中的大山崇拜有关。巡狩到泰山,舜在极顶亲手燃起柴火,“燔柴以祀天”,意味和上天沟通,代天理民,为天行远,替天行道,愿天保佑。此谓“柴于上帝”。同时,舜依次四面遥望。同时,四方部族也各自登上境内高山向泰山遥祭。此谓“望秩山川”。整个仪式合起来就叫“柴望”

  显然,巡狩和柴望的结合,是部落联盟时期的统治手段。它的制度化,表明了原始国家雏形的出现。这种宗教仪式,使生活在黄河领域的部落逐渐形成了朦胧的民族意识,培养了共同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为这一地区最终进入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进行了神学和世俗的政治准备,完成了文化和意识的铺垫。而作为东方最高大的山岳,泰山把原始宗教中的太阳崇拜、东方崇拜、大山崇拜集合起来,从而形成统一的泰山崇拜。并理所当然的成了中华民族先民的神山。

  此后,祭祀泰山成为历代君王的心中梦想。《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典籍均记载了自炎帝以来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实。

  4、封禅理论的提出

  从最后一位君王周成王祭祀泰山后,泰山寂寞了800年。这时期,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变化,并从奴隶制走向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统一国家。在激烈冲突的战国时期,学者们预感到更高形态的大一统国家即将出现。而在理论上,他们为这种新变化开始制造理论依据。其代表人物为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里的一位思想家邹衍。他的理论为“阴阳五德终始说”

  邹衍认为,江山不可能为一姓永久天下,江山易姓是控制宇宙的五种力量“木、火、水、土、金”相克相生,循环运转的结果。朝代更替是“顺天而行、受命于天”。而为了新朝代取得“应运承天”合法性,向天下昭告德运转移,应到泰山上举办一个仪式祭天祭地,即封禅泰山。为何到泰山?一是泰山自古就是天子祭天的神坛,二是泰山居于东方,按“五行”理论,东方是阴阳交代、万物发生发育的地方。

  阴阳五行说

  可分为阴阳说与五行说,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说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

  阴阳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天之四象,人有耳、目、口、鼻为之对应;地之四象,人有气、血、骨、肉为之对应;人又有三百六十骨节以应周天之数;所以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指节可以观天、掌纹可以察地。天、地、人合一。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别人纳人这五大类的范畴。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古代人认为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迷信色彩十分浓厚的占星术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为厘论基础衍生而来的。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邹衍把古代最早出现在《周易》一书的“阴阳”观念和“五行”观念糅合到一起,倡导阴阳五行说,用来解释历史上的朝代兴替的原因.又衍生出五行配伍,如五行配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

  显然,阴阳五德终始说是为新兴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随着五行思想的盛行,它被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利用,赋与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成为两汉纤纬学说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封禅祭祀泰山的历代帝王

  秦始皇、秦二世胡亥;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刘秀、汉章帝刘炟、汉安帝刘祜;隋文帝杨坚;唐玄宗、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宋真宗赵恒;清圣祖玄烨、清高宗弘历

  1、中国首位封禅泰山的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

  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位,22岁亲政,39岁称帝。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自称始皇帝。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死于巡游途中。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先后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进行五纪功,炫耀声威。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即帝位的第三年,秦始皇巡行东方,依照“五德终始”理论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泰山封禅大典。

  秦始皇一行先到峄山,在山上立石铭记秦之功业。向齐鲁人士明确展示秦朝的千古功勋,表示自己在功业上已具备封禅资格之后秦始皇来到泰山脚下,召集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

  封禅大典分两步进行,首先辟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

  其得封也。”是为封礼。从泰山之阴下山,“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天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是为禅礼。

  梁父山,位于徂徕山东南麓。109国道从山下通过。海拔300米,山势峭拔险峻。因山巅刻经巨石状如坐佛,故又称“映佛山”。据史籍记载,上古至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禅梁父,有“地神”之称。因此梁父山在华夏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史记封禅书》曰:“封泰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秦始皇于二十八年,汉武帝于西汉元封元年、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三十二年,均登封泰山又降禅梁父。孔子登梁父,作《邱陵歌》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张衡以《梁父吟》喻仕途险恶。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创作小说也借用《梁父吟》这一佳题为篇名。因此,梁父山有着浓厚的文化和宗教色彩,为一座历史名山。景观有[北齐刻经],[柳下惠墓],[隐仙观],[光华寺]。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撰书。

  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公元219年,秦始皇东巡封禅,并在岱顶“立石颂秦皇帝德”,碑文宣扬他一统天下“亲巡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的丰功伟绩(《史记》)。李斯以丞相职从随至泰山,并为始皇撰写了颂德碑文,共144字。10年后(公元209年),李斯以丞相职从随秦二世胡亥登封泰山,于先前秦始皇刻石上加刻了秦二世诏书,仍由李斯撰写,全文为“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共79字。

  问题:秦始皇为何会成为中国第一个封禅泰山的帝王?(泰山封禅说为何被秦始皇所接受并如何付诸实践的?)这要先从秦国历史谈起。

  秦国的祖先不同于其他诸侯国,而是直到秦襄公七年即公元前771年,始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侯。至秦缪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但直到孝公时代"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会盟,夷翟遇之"。孝公认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遂下决心变法图强。武王曾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这种被东方诸侯国卑视的遭遇深深埋藏于历代秦国统治者的心里,成为他们励精图治、蚕食诸侯、最终兼并天下的动力,也成为拥有天下后发泄私愤、炫耀功绩的必然选择。因此,秦始皇得天下后,一方面企图毁灭所有的鄙视自己的痕迹。"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发泄多年来沉积在胸中的被诸侯鄙视的窝囊之气。另一方面,厚积勃发,以十倍的热情注重形式上的炫耀,否则,无以称成功,传万世。这就是秦始皇统一不久便热衷于封禅典礼的历史的和心理的基础。

  我们再从宗教祭祀的角度来看,自三代以来,祭祀天帝的权利逐渐成为帝王的专利和标志。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秦国的历代统治者深谙此道,正是沿着军事和祭祀两条战线进行统一全国的事业。早在秦襄

  公被封为诸侯不久便开始了争取天帝祭祀权利的过程。他自以为承继少昊氏神灵,于公元前770年设置西峙祭祀白帝。这在当时是与礼不合的异端。“

  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峙用事天帝,僭端见矣”(司马迁)

  “秦是诸侯而陈天子郊祭,实僭也,犹季氏旅于泰山祭”(司马贞)。而后,前674年,秦宣公立密峙于渭南,祭祀青帝,秦灵公在吴阳置上峙祭祀黄帝,置下峙祭祀炎帝。可见,伴随着秦发展的进程,秦国争取祭祀天帝权利的步伐亦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秦始皇的秦山封禅正是实现了自秦襄公以来的历代君主企图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名正言顺地祭祀天帝的梦想。

  从秦始皇个从求仙永生的角度看:

  先秦时期,西北地区的神仙学说有着广泛影响,秦国历代国王也都有迷

  信神灵、祭祀神鬼的传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秦始皇,自然会在内心深处受到神仙学说的影响。在秦始皇统治时期,他以气吞山河的气魄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战争的胜利、统一的成功、至高无上的皇权和臣僚们的歌功颂德,秦始皇贪婪暴虐的本性逐

  渐显露,无限的私欲恶性膨胀。他大兴土木,尽享华宫美女之乐。在其欲望不断得到满足,荣华富贵无人能敌之时,开始对求仙活动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为此,他五次巡游全国,三次到齐地,派徐福、卢生入海求仙寻药,不惜一切手段企图长生不死,以至最后死在了巡游求仙的途中。

  从这个角度分析,秦始皇东到泰山封禅,存在在为个人求仙寻药,以成长生不老之身的动机。

  问题:秦始皇封禅泰山意义

  其一,秦始皇的封禅活动将原始简朴的泰山封禅说改造成政教合一的受命就职典礼,扩大了封禅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封禅大典的神圣性。

  秦始皇基本上是按照齐鲁士人宣扬的受命说,认真地举行封禅大典的。只是在具体仪式上,也是因为齐鲁士人没有提供现成的礼仪而临时改用秦国旧礼的。其指导思想始终是齐鲁士人宣扬的受命说,至多加大了歌功颂德的成分。这就将处于朦胧状态下的封禅理论推上了历史的舞台,秦始皇因此成为封禅大典的第一个实践者,封禅泰山也成为兴废继绝的一代巨典。它扩大了封禅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封禅大典的神圣性。司马谈因未能参加汉武帝封禅活动而抱恨终生,司马相如称赞封禅泰山“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壮举,王者之丕业

  ”。而后的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接踵东来,举行封禅大典。即使在魏晋南北朝和元明清时代,也不乏主张封禅的呼声。使独具一格的封禅活动得以贯穿中国历史一千多年,组成了千古独步的封禅文化。

  其二、封禅泰山使秦王朝的宗教完成了由多神崇拜(如秦的四帝祭祀)向一神崇拜的转变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

  其三,秦始皇的封禅活动拉开了齐鲁文化进军华夏继而独霸天下的序幕。

  如果说,五德终始理论为秦始皇认识齐鲁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秦始皇的泰山封禅活动则着实架起了一座齐鲁文化通向全国的桥梁。而后秦始皇的出游多次留连往返于齐鲁大地,初步品尝了齐鲁文化

  的博大精深,客观上扩大了齐鲁文化的影响,促进了齐鲁文化向华夏大地的传播和渗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为齐鲁文化统治汉代思想文化界打开了通道。

  第三章

  泰山宗教文化(2007-11-0323:31:43)

  标签:文化

  泰山宗教文化

  在泰山浩瀚的历史文化中,泰山以其高耸雄伟的自然特征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构筑起泰山宗教信仰的基础。从史前的巡狩柴望,到封建王朝的封禅告祭;从朦胧的信仰,到各种宗教的形成与融合,无不是中华民族诸多文化特征的体现。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为泰山宗教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有着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泰山封禅作为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山岳崇拜现象,对泰山宗教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泰山宗教的内容琳琅满目:中华传统文化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教,都在起源阶段就与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泰山经历了三教的兴起、繁盛、衰落的全过程。颇具地方色彩的民

  间宗教也在泰山广泛传播,经久不息。凡此种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泰山宗教文化。可以说,泰山宗教文化在泰山文化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一、泰山宗教基本情况

  泰山古有“神州”之称,“济南府人全,泰安州神全”。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泰安道观佛寺遍布全山,炼师羽士不乏其人,善男信女寒暑不绝。历史上,泰山主要有儒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长期以来,它们在这里共存和发展着,以至今天仍庵、观、寺院、教堂并存,有“泰安三步一庙”俗话。据调查,新中国成立以前,泰山有400余处庙宇,仅见于《泰安县志》记载的大庙就有188处。约占泰城面积的一半以上。

  泰山宗教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宗教历史悠久,古神今神都有。

  神话是宗教的土壤,是宗教的前史。关于泰山,有许多古代神话,自然神、始祖神兼有之。如泰山玄女、西王母、夷人祖神伏羲、不屈的战神蚩尤、风神飞廉与穷奇、神射手后羿等等。后来又增加了佛教、道教等宗教的神祇,以及众多民俗神。

  第二、教种齐全,在中国流传的正规宗教几乎在泰山都有痕迹。

  如佛教有著名的普照、灵岩、朗公、神通、竹林诸寺,供奉释迦牟尼、弥勒、药师、观音、文殊、普贤、韦驮、罗汉等。

  道教宫殿有岱庙、王母池、斗母宫、关帝庙、碧霞祠、三官庙、老君堂、地主祠、阎罗祠等,所祀神仙有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真人、太上老君、西王母、后土、地主、东华帝君等。

  为纪念儒教鼻祖,泰山上下都建有文庙,主祭孔子、亚圣(颜回、子思、曾参、孟轲)、及“十二贤人”。

  到了近代,泰安城又兴建基督教堂和伊斯兰教堂,拜祀上帝和真主。这样世界三大宗教,泰山都有了。

  第三、三界(天界、地界、人界)神全。

  如玉皇、天尊、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八仙等,属天神序列。而后土、城隍、酆都大帝、阎王等,属地神序列。象三皇、人祖、泰山老父、孔子、颜子、鲁班等,属于人神序列。

  总之、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泰山神包容的范围都是深远广大的,这种古今兼备、天人合一的神谱结构,在中外名山中绝无仅有。

  二、泰山与道教

  1、道教简说: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业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系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泰山是神仙方士的发源地,战国时著名侠客聂政及曾送汉武帝神枕的泰山老父就是在泰山修炼的著名方士。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來自于先秦道家哲学。老子的道家学说。

  战国時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黃帝、老子之名來开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黃老道”

  秦汉封禅加速了神仙学说与黄老道思想融合,从而为道教思想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

  东汉末年,出现了以宗教的手段号召民众造反的农民起义--“黄巾大起义”。他们建立的组织为太平道。

  在同一个时代,另一个大巫师张陵借鉴了这种宗教形式在四川和陕西创立了“正一盟威道教”。

  正一盟威道教又称五斗米教,把老子《道德经》作为传道经典,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用叩头思过、符水治病等方式争取群众,发展教徒。制定了一系列宗教仪式,建立了24个以“治”为名的信徒组织。张陵被信徒奉为“张天师”

  “正一盟威道”吸收了太平道的教义和部分仪式,利用天下大乱之机,在汉中地区建立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宗教割据政权。后来,继任天师的张鲁投降曹操,正一盟威道随之发展到全国,其他以巫术为主的民间组织,迅速与道教融合。

  从此,道教正式以公开合法的宗教组织登上历史舞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僚、士族、读书人也纷纷信奉道教,甚至连一些皇帝也成了道士。道教的神仙系统、传承制度、宗教规戒,斋醮科仪、服饰法器、符箓样式等逐渐定型。

  隋末大乱,一大批道士宣称李渊父子是太上老君子孙,“真君度世,李氏当王”,道士魏佂等人还亲随左右,为唐朝建国立下大功。唐朝,以道教为国教,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都曾大力崇尚道教。道教进入了空前的鼎盛时期。

  元时,佛教影响增大,在皇帝主持的佛、道三次大辩论中,道教三次辩败,以致道经被焚,宫观被毁或改作佛寺,一大批高级道士被勒令剃发为僧

  明清时期,道教不再受封建王朝重视,各派渐渐失去生机,高道和创新的道教理论很少出现,道教长期处于衰微状态。然而,道教毕竟在民间有深厚基础,正一道和全真道仍然流传至今,成为我国现存的主要宗教之一。

  2、道教与泰山

  道教传入泰山始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在张陵创五斗米道同时。张陵弟子崔文子利用治病救人的手段开始在泰山传播道教。

  道教视泰山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士理想的修行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在泰山修炼过的著名道士有崔文子、张炼师、邱处机、张志纯、张三丰、王三阳等几十人。

  3、道教对泰山的设计

  秦汉封禅泰山,出谋划策的是方士,唐宋封禅泰山,张罗其事的是道士。由于道教把持了封禅这一国家大典,道教也就成了泰山的显教。从岱麓至岱顶,山阳这条中轴线上的形胜之地,基本上都成了道教的据点。

  道教对泰山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文化设计。

  (1)泰山被包装成赤足可上的“人间天堂”,登山的体育活动演变为登天的精神体验。

  ?

  第一,在登天线路上,否弃了北坡和东坡两条登山路线,选择了红门至岱顶的中轴线。

  这一线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君人南面”这一需求。其次,这条中轴线强化了泰山本来就有的稳重、平衡、对称的山体形象,符合中国人朝天心理的需要。

  ?

  第二,利用南坡的三个断层台阶设计了三重天的登天意境。

  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构造设计出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三重层次,逐步暄染登山者登天的心理体验。同时,在登山盘道的设计上也松紧结合深化人的朝天心理。

  ?

  其中,南天门天梯的改道和摩空阁的建设是泰山人文改造中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元代道人张志纯取直了十八盘的登山路径,让中轴线在最后几百米对准飞龙岩和翔凤岭的山垭迎难而进,笔直向上,并在山垭处营造了一座体量并不很大的摩空阁,使之成为天梯的一处收煞。十八盘盘道强化了朝天的宗教心理和身体体验,摩空阁增加了登天的信心指明了登天的目标。

  第三,在登山线路上,道教通过各式各样的庙宇、楼阁和牌坊的点缀,呼应,把一座自然山改造成了一座充满宗教意境和园林意趣的文化山,把枯燥沉闷的登山过程变成充满惊喜和诱惑,淫浸建筑艺术、石刻文化、书法魅力的文化之旅。

  ?(2)道教根据远古信仰中的“中国人死者魂归泰山”和“泰山治鬼”的说法,巧妙利用泰山的地形、地貌,把泰山塑造成了一个包含天堂仙界、人间闹市和阴曹地府的完整宇宙。

  ?

  首先,把泰山神神性二元化。泰山神即主生,又主死。

  道士张志纯在蒿里山建祠,使之成为地府。

  4、道教在泰山景观建筑

  王母池、关帝庙、斗母宫、三阳观等。

  5、泰山神与碧霞元君

  泰山神又叫东岳大帝。是道教中的重要山神,山神原来并无封号,以山为名。公元725年,唐玄宗东封泰山时,始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公元1008年,宋真宗封泰山为“仁圣天齐王”,公元1011年,又晋封为“天齐仁圣帝”,公元1291年,元世祖再次加封泰山为“天齐大生仁圣帝”。于是泰山由山变神,由神变王,由王变帝,其地位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泰山神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道教产生后,纳入道教神祇系列。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东岳大帝是盘古氏九世苗裔金轮王少海氏与妻弥纶仙女所生之子,初名金虹氏,后称东岳帝君。《三教搜神大全·东岳传》称,东岳帝君金虹氏曾有功在长白山中,至伏羲氏时封为太岁,掌天仙六籍。汉明帝时,封为泰山元帅。

  在现存岱庙的《五岳真形图》碑上,刻划有五岳的象形符号,并给五岳山神的职司进行了分工。分给泰山神的职权最大:“主于世界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也。”,“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宗伯也。

  ”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改革封禅制,由帝王封禅转而为遣官致祭。公元1370年,在岱庙立碑正名,去掉了泰山神的一切封号。封号虽然去掉了,但东岳大帝的称呼仍历代沿用。自明代之后,又称泰山神叫“黄飞虎”,在明人许仲琳所编《封神演义》中,第99回“姜子牙归国封神”中,姜子牙将西周与商作战中死去的365位英雄均封为正神,其中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由于泰山神的神威上通天庭,下连地府,所以历代帝王纷纷朝拜泰山,乞求保佑。公元1748年春,乾隆奉皇太后首谒泰山神时,在岱庙内举行隆重三献典礼。

  因泰山神是皇帝拜谒的最尊贵的神,所以历代帝王对泰山神像也备加重视,屡经修饰。隋文帝时,在岱庙内置大石像,唐代更为玉像,金代雕为白玉石像,明清为铜胎泥塑像。神像偶屡毁,1928年像毁,1944年重塑,1966年再毁,1984年又塑。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泰山圣母、泰山娘娘、泰山奶奶。

  ”宋真宗皇帝封号“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为“真人”,女子则为“元君”;泰山老母上通乾象,降灵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红裙,所以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据《岱览》载:秦始皇封禅泰山时,丞相李斯在岱顶发现一尊石雕女像,遂称“神州姥姥”,并进行祭奠。宋真宗封泰山时,因浚疏山顶泉池,发现了一尊损伤了的石雕少女神像。真宗令皇城使刘承珪更换为玉石像,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在池边建石龛保护,建昭真祠(今泰山碧霞祠)进行祭奠,其泉源就叫”玉女池“了

  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有很多传说

  清人张尔歧《蒿庵闲话》载:"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前,有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圮像仆,童泐尽,女沦于池",据说宋真宗在泰山玉女池内洗手,见此石人浮出水面,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该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时,昭真祠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增大规模,为碧霞宫。

  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在民间广为流行宣扬叙述泰山娘娘灵迹的《泰山娘娘宝卷》,道教也奉为教门经籍,纳入道书之列。碧霞元君的称号,直到近代,才为泰山娘娘专有。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信徒以之为奉神,祷之即应。

  泰山的景观有许多关于泰山老母的传说

  其一,岱顶无松--碧霞元君与老佛爷争占泰山的传说

  其二,黄飞虎与黄妃的关于泰山的兄妹之争

  另外,民间传说的碧霞元君更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故旧时妇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别虔诚,不仅在泰山有上、中、下三庙,在各地也建有许多“娘娘庙”,留存至今的大型元君庙有山西太原、山西晋城、山西蒲县、山西万荣、河南新乡、陕西西安等7处。

  泰山碧霞祠奉祀碧霞元君、眼光娘娘、送子娘娘,其神三位一体。或说皆为元君化身,或说系三姊妹,或说眼光、送子两神为元君下属。传说眼光娘娘主治眼疾,又演化为无病不治。也有说眼光娘娘主光明的,延伸为主宰人的前程,所以求富求贵求平安者不乏其人。

  “送

  子娘娘”,顾名思义即赐子的神,而且她还能保佑儿童健康成长。泰山有“拴娃娃”、“压枝(子)”习俗,都是此信仰的流演。

  碧霞元君的圣诞为农历的三月十五日,是时泰山碧霞祠和供奉碧霞元君的庙观均要举行隆重的庆典。对泰山老母的崇拜至宋始盛。苏辙”车途八方至,尘飞百里内”。

  明农礼部尚书和文阁大学士王锡爵,在《东岳碧霞宫碑》中描绘了人们朝拜泰山老母的盛况。“齐鲁道中,顶斋戒弥陀者声闻数千里,策敝足茧而犹不休,问之,曰:‘有事于元君"。问故,曰:‘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

  清人韩锡胙在《元君记》中说:“统古今天上神祇,首东岳,东岳祀事之盛,首碧霞元君??自京师以南,河淮以北,男妇日千万人,奉牲牢币喃喃泥首下。”

  明朝史学家王世贞在《游泰山记》中更是绘声绘色的描写了冬夜朝山的盛况“其初游泰山为正月底,夜宿岱麓,半夜推开北扉而望,宛如一条长长的白绢,自山趾上至绝顶;又似聚集了数百斛萤火虫于囊中,光熠熠不定。问其情况,原是士女礼土元君者,手提灯笼,鱼贯而上。其颂祝之声,隐隐可以听到。

  问题:

  为什么近代以碧霞元君为代表的女神信仰在泰山信仰中占据主导地位?

  1、碧霞元君信仰如此兴盛,其实质是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普遍的求助心理的反映。

  ?

  在中国农业社会中,无论普通百姓,还是帝王士大夫都存在非人力所能解决的困惑和对美好生活的欲求,这种需求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解决,只能去宗教世界里寻求慰籍。作为神灵偶像的碧霞元君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东岳碧霞宫碑》云:

  “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交相愿,而神也亦靡诚弗应。”清光绪十二年(1886)

  《万善同归》铭称“凡男、女欲祈年、免病、求嗣、保寿,竭诚于元君前者,元君即如其意佑之”。元君在信徒心目中成了慈善贤良孕育万物的泰山主宰。

  2、碧霞元君信仰的平民意识构筑起女神信仰的雄厚的社会基础。

  ?

  在泰山信仰里,与正襟危坐,严肃拘谨的东岳大帝相比,与雍荣华贵、端庄矜持的西王母相比,与泰山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神仙相比,碧霞元君作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的女神,让劳苦大倍觉亲切。她是慈眉善目的老奶奶,送子治病,抚慰伤痛。她是善良聪慧的百姓保护神,惩治强暴,保护弱小。她护国佑民灵应九州,因而,无论帝王,还是百姓,都把元君当做自己的保护神朝拜祭祀。碧霞元君也逐渐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慈母、圣母,老母。

  3、碧霞元君神的出现是泰山传统的主生思想、封建社会妇女问题和民间各种生育观念、道教神仙思想三者融合的产物。

  ?

  泰山为主管普天民众生死之所,碧霞元君继承并发扬了泰山主生的思想。子嗣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社会地位低下,深受束缚的妇女更渴望精神得以解脱。道教吸纳碧霞元君后,又将之形象包装光大。因此,碧霞元君从送子娘娘发展成保佑妇女儿童健康平安的形象大使,后来更扩展到“小之一家人口的寿夭祸福,四方农民禾稼的丰歉,大之社会的良窳,国家的治乱”,差不多人间一切祸福都能管辖,并深得人心,成为各阶层共同最尊奉的女神。

  4、随帝王封禅泰山的衰落而崛起。

  随着封禅制的嬗变和明太祖去历代封号,泰山神地位相对降低,“盖由柴望一变为封禅,由封禅再变为神仙”

  作为与上天沟通场所的泰山神地位下降后,以救赎民众疾苦为己任的碧霞元君的社会影响开始凸出。民国之后,国家祭典随着封建制的灭亡而结束,泰山神的地位再次下降,泰山的宗教活动主要就是香客朝山进香拜元君了。泰山神的最尊神的地位最终被碧霞元君取而代之

  二、泰山与佛教

  1、佛教基本情况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立。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于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于社会环境,而是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所以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和修持戒、定、慧三学,才能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就叫做“涅槃”或“解脱”。

  公元前三世纪,由于阿育王的信封,佛教在印民间内外得到广泛流传。公元二世纪,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扶持下,佛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

  2、佛教传入泰山

  佛教是随着帝王封禅活动而传入泰山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56年东封泰山;汉章帝刘炟公元85年、汉安帝刘祜公元124年祭祀泰山。于是泰山开始有了佛教。

  最早在泰山传教的是朗公

  东晋初,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高僧朗公在泰山东北麓的(济南历城县柳埠)昆瑞山麓创建了泰山地区的第一个佛寺:朗公寺

  朗公寺很快成了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中心,山东佛教的发祥地。

  佛教在泰山历经魏晋南北朝四五百年,寺院渐多,古迹遍布,随后创建了灵岩寺、神通寺(重修)、光华寺、普照寺及谷山玉泉寺等。泰山经石峪和徂徕山映佛岩刻上了举世闻名的《金刚经》、《大般苦经》、《般若波罗密经》等经典梵文。

  由于佛教的发展,佛经的翻译与研究也日渐发展,使佛教到隋唐时进入鼎盛时期,泰山相继又创建了藏佛寺、资福寺、法华寺、竹林寺、无封寺等禅院。

  因宋真宗封泰山后道教极盛,佛教在宋朝处于低潮。宋之后,佛教某些基本教义为儒家所吸收,这时泰山道教也并融儒释,故使佛教时兴时衰。

  明永乐间,高丽僧满空和尚航海来中国,公元1428年登泰山,重建竹林寺,复驻锡普照寺。清康熙间,诗僧元玉卓锡普照寺,普照寺影响日大。

  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曾遇到多次灭佛事件,教徒称之为“法难”。大的灭佛事件有四次: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灭佛运动。这几次灭佛运动对泰山佛教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3、泰山上的佛、道之争

  佛教在道教先入为主的泰山,采取避实就虚的发展战略,你占山之阳,我占山之阴,你占山之巅,我占山之谷,你在山头闻天风习习,我在谷底听流水潺潺,你让信徒登山攀崖,借以象征得道成仙是多么艰难,我让施主元山信步,预示苦海慈航,绝无多少风浪。

  4、泰山现存著名佛寺

  泰山现存著名佛寺有灵岩寺、普照寺、谷山玉泉寺、竹林寺及四门塔、经石峪等佛迹。

  灵岩寺位于山东济南市长清县方山(又名玉符山)之阳灵岩峪中。建于东晋。为朗公率众所建,取名“灵岩寺”。北魏太武帝446年灭佛法,寺院被毁。至520年法定和尚又在方山之阳甘露泉西侧重建灵岩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高僧慧崇将寺院迁至西南山麓。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始移建于现址。唐宋时期记载,灵岩寺的僧众,最多时达到上千人。

  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到泰山封禅时,曾住毕于此。宰相李吉甫把灵岩寺和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七霞寺合称为域中四绝,并且置于四绝之首,足以说明灵岩寺在当时的声望。

  灵岩寺墓塔,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墓塔167座,墓志铭81块,墓塔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类型之丰富,造型之优美,在中国塔林中实属罕见,尽管数量仅次于少林寺,但是灵岩

  寺的石塔林比少林寺的砖塔林更有特色。规模庞大的灵岩寺墓塔林,为研究中国的佛教历史,和墓塔建筑艺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建于1200年前的慧崇禅师塔,是塔林中最早的一座,也是灵岩寺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塔身为全石结构,高5.3米,东西两侧各有半掩式假门,东门中雕有一执仗老妪做推门而入状,西门中雕有一年轻女子做出门状,这一老一少,一进一出,也许象征着佛教的人生轮回转世。

  辟支塔

  辟支塔始建於宋代公元994年,历時六十三年。塔高五十四米,是八角九層的楼阁式磚砌建筑。一至四层为空心,由塔心柱设登塔楼梯。自第五層起,塔心柱与外牆合二為一,成為實砌塔体

  辟支是佛的称呼,意为“独觉”。塔的下部为石砌基,四周雕有阴曹地府和各种酷刑,估计和泰山地狱传说有关

  灵岩寺在唐宋之后,一直是禅宗的五宗之一,朝洞宗的重要寺庙,朝洞宗后来传到日本朝鲜,灵岩寺的名声也就随之东渡,今天仍时常有日本和朝鲜,前来祭拜灵岩的僧人。

  泰山佛寺为避免与道教争锋,选地一般都在岱阴或泰山的西北麓或东南麓,建在泰山之阳的只有两座,而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普照寺普照寺位于位于环山路北、凌汉峰前,取“佛光普照”之意而得名。寺创建于六朝,或传创建于唐。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组成三进式院落;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山门前高台垒砌,石狮对峙。门上悬匾。匾曰:“长松筛月不辨今古,黑豆未芽何分儒佛”

  四门塔景区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地处柳埠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有隋代的四门塔,唐代的千佛崖和龙虎塔,唐以后的主要遗迹有元、明、清代的碑刻、故墓、塔林、涌泉、瀑布、竹林;景区内的金牛山空中花园,每年夏季为夏令营基地和农业生态游基地。

  四门塔位于神通寺遗址东侧。此塔为隋611年所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单层方形石塔。塔建于5.5亿年前的寒武系页岩之上,塔身为当地大块石岩砌成,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明清以来习称“四门塔”。

  在神通寺遗址以南的灵鹫山腰,有一座盛唐遗物,即称为海内孤例,绝无仅有的九顶塔。

  龙虎塔因雕有龙虎而得名,与四门塔的深厚方拙相比,龙虎塔生动华丽,四周刻有火焰纹样的券门,门两侧雕有一手持剑,一手托塔,脚踩夜叉的四大天王像,门上和四角有罗汉、飞天、伎乐、龙虎等精美的高浮雕。四角各有佛像一尊,是一座融优美的建筑造型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于一体的杰出佛塔。

  在斗母宫东北方中溪支流的一片大石坪上,镌刻着1400多年前摩勒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字径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大字遒劲古拙,篆隶兼备,被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按佛家之言,金刚是金中之刚,般若是智慧,波罗密是彼岸之意。即要用智慧断除烦恼,便能到达彼岸的极乐世界。《金刚经》5000全文余字。经石峪刻经仅存2500(现为1000)余字。1982年泰山文物管理部门在经文石坪四周架设了石栏,既防践踏破坏,又可环栏欣赏,使高山大峪更加壮观

  玉泉寺该寺名称繁多,因南有谷山、东有玉泉,故名谷山寺、玉泉寺,亦名谷山玉泉寺,俗又称佛爷寺。它位于岱顶北,直线距离6.3公里,山径盘旋20余公里。南北朝时由北魏高僧意师创建,后屡建屡废,1993年在旧址上重建大雄宝殿及院墙

  分享到新浪微博

  已投稿到:

  圈

  第六章

  泰山石刻文化(2007-11-1710:13:22)

  标签:人文/历史

  文化

  第五章

  泰山石刻文化

  一、石刻简介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大自然,对宇宙,对自己周围的世界的认识、利用的历史。人类成长的标志之一,就是工具的使用。石是人类最先使用的工具之一,也是人类赖以脱离动物界,进入文明的根本工具。而人们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情感和思想意识的表达。最早用以表达自己思想意识的媒介之一,可能就是石刻。

  世界范围来看,最早的石刻文物遗存主要是至今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保存着的大量原始岩画遗迹和洞窟壁画,它们是用石刻来表达人类思想信息的最好证据。例如法国诺克斯洞穴中保存的距今达1万余年的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顶上和洞穴四壁的约有二万年的动物壁画,北非撒哈拉地区分布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岩画,南非威尔顿文化时期的洞穴壁画,澳大利亚的库纳尔达洞穴壁画等等。

  在中国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也保存了很多不同时代的古代岩画,最早的也可以达到近万年以前。这些壁画主要表现了古代原始人的狩猎、宗教、战争、生殖等活动场面,反映了古代人对世界的认识。

  现在可以见到的这些古代石刻,有些是用手指或者其他工具蘸着天然颜料绘制的,有些是用吹管喷涂的,有些是用石块刻画的,还有很多是先通过凿刻、磨刻等手段勾画出图案的外部轮廓,然后再涂颜色来形成画面的。这些绘制的方法,是后来的石刻制作方法的先声。最早的文字石刻应该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在书写材料上,世界各国各显神通。古代埃及人使用纸草,在古代亚述人,古代两河流域,他们使用泥板来记录文字。另外像古代印度僧侣用贝叶来书写经文,古代的西亚地区和古代欧洲,曾经大量地使用羊皮来书写文字。中国的古文字目前公认的是甲骨文,但造纸术出现前,用竹子和木材制成的简牍是古代的中国主要的书写材料

  将文字刻于石头—这种特殊的载体之上,可能与人类利用石料做建筑材料有一定关系。公元前2686年至2181年之间的古埃及古王国时代中就有了大量宏伟的石质神庙、金字塔和高大的方尖碑。这些大量应用于当时社会的石刻向我们表明:古代人类已经把利用石刻表达思想作为一种常用的手段了。因此,石刻也就有着深厚的人类文化内涵。

  与西方这几个文明古国相比,中国古代文字石刻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古埃及的石刻可以早到公元3000年以前,西亚古文化中可以早到公元前3500年,在两河流域,在古伊朗地区,都有公元前一、两千年的文字石刻保存下来。这些石刻主要有几种类型:保持原始石块形状的碑、加工成一定形状的碑(特别是方尖碑)和摩崖石刻等。

  而中国古代成型的石刻可能要在公元前500年到300年才开始出现。现存最早的石刻秦《石鼓文》就是雕刻在天然石块上的,外部稍加修饰,它的年代大约在春秋时期。西亚北非

  的一些古代石刻,如在两河流域发现的汉漠拉比法典,就是这种石刻形制。中国古代把这样的石刻叫做“碣”。

  “碣”应当是人类石刻史上较早出现,比较原始的石刻形制,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文字石刻。在中国,现存的早期刻石是非常罕见的。而在泰山,就极为难得地保存了中国古代石刻中硕果仅存的几件早期刻石之一——泰山秦刻石。

  正式成型的石刻,即具有人工加工的固定外部形状的石刻,就现有材料,应该是在西汉晚期才出现的。现存的西汉文字石刻很少,大约只有不到10件。这表明在西汉时期还没有大量地、普遍地使用文字石刻。到了东汉时期,石刻才被普遍使用,并再现了定型的碑石、摩崖、神道、阙、画像石等多种形制的石刻门类,中国石刻史上第一个高潮才到来。

  二、泰山石刻概况

  作为石的宝库,石刻文化在泰山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泰山得以获得世界双遗产的美名,其中石刻文化功不可没。1987年底的世界遗产大会,泰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改写了世界遗产的分类。

  卢卡斯先生和联合国评委们当年所陶醉的泰山文化,石刻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的一项,因为若没有了登山盘道两旁几乎步步可见的刻石文化,泰山的文化氛围就会大打折扣,泰山也就与普通大山没有了区别。

  造像

  泰山石刻种类繁多,从形制上分,可分为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记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九种。

  从内容上分,泰山石刻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寺庙创建重修记、石经墓铭,颂岱诗文、题景及楹联等5类。

  从数量上看,泰山存在碑碣800余块,摩崖石刻1000余处。大体分布如下:岱庙157块;岱阳215处;登山东路575处;岱顶258处;岱西80余处;岱阴44处;灵岩寺400余处;神通寺100余处。

  从形式看,既有洋洋数千言的长篇巨制,也有一字之惊;既有雄伟高大的”万丈碑”,也有盈尺小碣;既有龟跌螭首、精雕细磨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

  从书法艺术看,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也有龙飞凤舞;既有大家之手,又有石匠之书

  三、泰山著名石刻

  1、封禅祭祀碑

  封禅祭祀石刻是泰山石刻中一道独特风景线。保存至今的有:秦《泰山刻石》,汉无字碑,唐《双束碑》、《垂拱残碑》、《纪泰山铭》,宋《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青帝广生帝君赞碑》、《宋封祀坛颂碑》、《祥符碑》,明《去帝号碑》、《祝文碑》,清《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等。

  秦泰山刻石立

  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垂拱残字碑》。

  立于唐玄宗垂拱元年。泰安地震台南。

  大宋封祀坛颂碑立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七月十五日。碑文追述宋王朝自宋太祖以来的功德,记述宋真宗封禅泰山的盛举。对研究封禅大典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宋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摩崖碑

  此碑刻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撰书并篆额。铭文原刻2处。一在岱顶唐摩崖东侧,俗称宋摩崖,其铭文被明人刻“德星岩”等大字覆盖,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

  又称祥符碑,,碑名《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因宋真宗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所立,立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六月,晁迥撰文,尹熙古书并篆额。碑阴为明代张允济和王贤题“五岳独宗”,碑现立于岱庙配天门院西碑台上,形制雄伟,与炳灵门外的宣和碑遥相对应,并称岱庙两大丰碑,为岱庙第二大碑。位于岱庙配天门西侧唐槐院门口。

  青帝广生帝君赞碑此碑立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今与秦泰山刻石东西对峙。残碑额剩5字,赞铭、祝文尚存56字。是研究青帝主泰山的唯一碑刻。

  2、创建重修碑

  这类碑刻均为碑碣。泰山庙宇寺观所存之碑多属此类,是考证和研究泰山古代建筑和祠庙建置沿革的实物资料。较著名的有:唐《齐州神宝寺碑》,宋天贶殿碑》、《宣和碑》,金《重修东岳庙碑》,元《天门铭》,明《重建七佛神通寺碑》等。

  神宝寺碑立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是重修神宝寺记。

  宋天贶殿碑立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十一月。此碑述得天书建天贶殿经过,是研究岱庙和天贶殿的宝贵资料。

  《宣和碑》是宋徽宗于宣和六年即公元1124年立的御制碑。为岱庙碑刻之最大碑。仅石龟就四万斤。

  天仙金阙铜碑

  天仙金阙铜碑位于碧霞祠院内香亭以东《金阙碑》是明神宗朱翊钧为其母慈圣太后禳目疾还愿。

  建泰山灵佑宫铜碑

  位于碧霞祠院内香亭以西,碑文记载了修建灵佑宫(即碧霞祠)的经过。

  3、石经碑铭

  此类石刻主要包括纪事传经和墓志铭等。纪事碑著名的有汉《张迁碑》、晋《孙夫人碑》、民国年间《泉》字摩崖等。传经布教的有《经石峪金刚经》、灵岩寺《圆通经》等。墓志铭有汉《衡方碑》、元《神道碑》、明《重开山记碑》等。

  《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张迁碑》和《曹全碑》都为汉末名碑。

  《孙夫人碑》立于西晋公元272年,它与“历城郛休碑”、“河南太公望碑”同为晋代三大丰碑。

  衡方碑全称《汉卫尉卿衡府君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立,为著名汉碑之一。

  圆通经刻宋元符二年(1099年)立,今镶嵌于灵岩寺御书阁前壁。

  清禁止舍身碑

  4、颂岱诗文

  泰山各风景名胜点都有歌颂泰山和风景名胜的题刻,以诗为最多,其次为颂文题句。比较著名的诗有唐杜甫《望岳》;北宋苏轼的《黄茅岗》,苏辙的《题灵岩寺》;另清乾隆皇帝有多处颂岱诗刻;近现代有任克溥的《岱宗颂》,郭沫若的《登岱六颂》。颂文有清泰安知府朱孝纯撰书的《泰山赞碑》,有1930年袁家普题《高瞻远瞩》等,都是名人佳作,堪与山川竞美。

  泰山还有众多颂岱题句。如孔子登临处的“登高必自”,万仙楼北有清济南名士刘廷桂1565年隶书“洞天福地”、及正书字迷“虫二”。杨降霖1881年题“步玉清”。经石峪有陈纪勋1857年题“梵呗清音”。中天门有清光绪年间吴大徽题大篆“虎”。

  5、题景及楹联

  题景石刻中有王母池“王母泉”、“虬仙洞”、冯玉祥“朝阳泉”、五贤祠“卧像石”,普照寺“云门”“石堂”等。红门北有“小泰山”,云步桥“秦松”。岱顶有“鲁班洞”“瞻鲁台”等。岱西有“黑龙潭”等。

  泰山楹联主要分布在景区内的石坊、石亭上,现在的十几处石坊、石亭,存有楹联的仅四、五处。如岱庙坊、玉皇阁坊、天阶坊、红门宫坊等。亭联有普照寺的筛月亭、五贤祠洗心亭等。

  四、泰山石刻文化的意义

  1、泰山石刻的艺术价值

  泰山石刻源远流长,分布广泛,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而且珍藏了像秦朝的《李斯碑》、汉代的《张迁碑》、《衡方碑》、晋代的《孙夫人碑》,以及北齐的经石峪《金刚经》大字和唐朝的《纪泰山铭》等一大批名碑。

  2、泰山石刻文献史料价值。

  从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到南北朝的战乱纷争,从汉唐盛世到北宋朝的没落,乃至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元明清各代,无论是帝王将相的封禅祭祀之举,还是平民百姓的朝山之愿;无论是文人墨客对秀山丽水的吟唱,还是官逼民反、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从泰山石刻的文字中都有准确、可靠的记载,这些都是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

  3、泰山石刻的美学价值

  泰山沿途众多的摩崖石刻,或托物咏志,或题景留名,或赞泰山拔地通天之雄,或颂幽奥旖旎之秀,使自然之美融合在石刻艺术之中,石刻艺术又浑然于自然之景,成为连结游人与自然山水的纽带,充实丰富了泰山美的内涵。

  4、泰山石刻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

  季羡林:泰山,在世界上没有哪座山能和她相比,其原因,就在于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存留的泰山石刻数量之多、形制之巨、历史之悠久、年代之连续,也是绝无仅有的。

  泰山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东方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明史上也举足轻重。从远古到现在,人类进步的脚步,都能在泰山上反映出踪迹,之所以如此,应归功于泰山石刻。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是在石头上书写的泰山文化,文字记载的泰山文化,是泰山文化的核心。

  第四章孔子、儒学与泰山(2007-11-0323:43:28)

  标签:人文/历史

  文化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泰山与名人结缘,肇始于孔子。孔子登临泰山,抒怀畅志,开阔胸襟;考察封禅,学习礼仪;了解民情,观知时政,活动内容与历史遗迹十分丰富。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登泰山而小天下”,成为千古名言,演变成为传统的文化中的一大景观。

  1、孔子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时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人。孔子自称是“殷人”。他的先祖是微子启,被周王封于宋。孔子六世祖孔父嘉时始有孔姓。孔父嘉为宋国上卿,任大司马。因公廷内乱被杀,其子木金父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丘父亲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又娶颜征在。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与“乘田”。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孔子二十二岁设教于闾里,其“三十而立”,在曲阜已比较有名气,广开校门“有教无类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但

  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公元前501年,孔子五十一岁时被任为中都宰

  。“行之一年,四方则之”。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孔子的政治才能体现在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上。后,齐国施离间计。孔子在五十五岁时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

  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在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致力于收集整理文化典籍,把《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作为传授弟子的教本,得以流传后世。孔子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学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哀公十六年春,73岁的孔子病逝,葬于曲阜城北泗水边。孔门弟子“追论夫子之言”,辑成《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2、孔子与泰山

  孔子在泰山一带有较多活动。泰山在春秋时期是齐鲁两国的交界之地。两国之门文交武备,朝盟赴告,往返频仍。鲁国是周公封地,设周朝祖庙,可以用天子礼乐。所以周朝的政治、文化、法律制度在鲁国保存得较为完备。孔子一生尽管颠沛流离,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鲁国度过,这为他在泰山一带的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1)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禅制度。

  孔子一生以周公为榜样,以恢复周朝政治和礼乐制度为己任,准备随时辅佐国君实现这一主张,而封禅大典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国礼。

  据《论语·八佾》,孔子曾极力阻止鲁国掌权的大夫季孙氏祭祀泰山

  “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乎?”(林放,是一位学识渊博、精通礼仪的学者。《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于孔。林放故里在今新泰放城乡,地名即以林放得名。清乾隆六十年(1736)。当地出土一块残碑,证明其为林放故里。当地人称为“泰山林放”,作为泰山人“知礼”的杰出代表,并专门在其故里建起一座先贤林放祠,供人们祭祀瞻仰。)

  (2)孔子在泰山一带从事政治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泰山东侧莱芜境内的夹谷之会。《史记·孔子世家》载:前500年,孔子任鲁国司寇,这使齐国十分不安。齐景公邀请定公在夹谷聚会,想趁机以武力使鲁国屈服。孔子以司寇代行相事随行鲁定公,按照“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的方针,调集军队随行。齐国随景公赴会的是著名政治家晏婴。

  会见开始后,齐国请演奏地方歌舞,“於旄羽祓矛戟剑拔鼓噪而至”,意在威胁定公。孔子迈上台阶义正词严的予以阻止。过了一会儿,齐国要求演奏宫廷雅乐,“优倡侏儒为戏而前”,以此侮辱定公。孔子又迈上台阶严正交涉。由于孔子态度严正,掌握礼节严密合度,军事上又有充分准备,使齐景公感到鲁定公不是可以轻易挟持的,便匆匆结束了会见。

  归国以后,齐景公认为失礼于人,埋怨臣下考虑不周。并将以前侵占鲁国的汶阳田、龟阴田归还,表示谢过。现泰城东十余里傅家村附近还有谢过城遗址,就是因此事而修建的。

  (3)孔子咏泰山的诗歌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哀公遣使以重金迎孔子自卫返鲁。

  孔子路经泰山,登高远望时,不禁感慨系之,遂作《邱陵歌》

  此诗历代皆传为孔子第一首专门吟咏泰山的诗歌,它开创了咏山水以抒情言志的先例。

  登彼邱陵,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喟然回顾,

  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

  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

  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

  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

  涕落潺爰.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删定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孔子临终,说“泰山其颓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把自己的生死与泰山联在一

  起,足见泰山在孔子心目中不同寻常的地位。

  3、孔子遗迹

  虎山。

  在泰山南麓王母池东侧。《礼记.檀弓》篇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慨叹“苛政猛于虎”。清乾隆皇帝在此立“乾隆射虎处”石碑,声称曾在此亲射猛虎,不少人信为史实,其实是附庸风雅,借题发挥,寓革除“苛政”之意罢了。

  泰山文庙。

  岱顶天街东首,碧霞祠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庙中除奉孔子外,还祀颜回、曾子、孟子、子思,是为“四配”,另有“十二贤哲”列祀。

  望吴圣迹

  《孔子家语》载:有一年,孔子与他的学生颜回登泰山,举目向东南瞭望,眼前仿佛出现了海市蜃楼的幻景一般,吴国首都的苏州阊门

  望吴圣迹坊后毁,1983年重建。

  瞻鲁台。

  在岱顶南侧,是孔子登山眺望鲁国的地方。《孟子.尽心上》载:“孔子登东山面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游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与言。”这是讲知识境界要不断递进,才能有更高的道德修养。此处曾有“孔子小天下处”刻石。

  “孔子登临处”牌坊。

  在红门宫前。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山东都察御史朱安等人建。坊上镌联:“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

  。明人在此建坊是以儒家文化晓喻游人,“代圣人立言”,扩大孔子在泰山的影响。

篇八: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日本人登岱游记中的民初泰山旅游业

  杨阳

  【摘

  要】20世纪一二十年代,许多日本人游览泰山并留下了登岱游记.从这些游记中可以一窥民初泰山旅游业的景象,比如交通、旅馆饭店及商业等.

  【期刊名称】《泰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40)005

  【总页数】5页(P46-50)

  【关键词】登岱游记;泰山;交通;旅馆饭店;商业

  【作

  者】杨阳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127

  作为历代帝王封禅之地、五岳之首的泰山,以其重要的政治地位,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壮丽的风景,在近代山东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13年津浦铁路线贯通,带动了民国初期泰山旅游的兴盛。“泰山的雄伟神圣,外加交通日益便利,前往泰山游玩者日益增多。在近代,泰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游人。”[1]

  同时,津浦铁路的贯通也带来了众多日本人。日本人多深谙中国历史和文化,深知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对泰山多所向往。再加上日本政府的

  鼓励,日本国策的需要,民国初期,前往泰山旅游的日本人日益增多。他们将亲身所见所闻或所感所思以日记、游记、见闻录等形式记录下来。这些游记大都撰写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通过研读游记,能够一窥民国初年的泰山旅游业的发展状态。

  一、交通

  游记中出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行驶在津浦线上的火车和泰山山轿。

  (一)铁路

  近代山东境内的铁路主要是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这两条铁路的修建都源于西方列强。胶济铁路是近代山东第一条铁路,1904年全线竣工。另一条铁路便是1913年全线通车的津浦铁路,其中泰安正是津浦铁路之一站。

  日本人游记中零星可见关于津浦铁路火车车厢和乘客的描写。如田中贡太郎写道,二等车厢内大多是中国士兵,车厢拥挤、车内环境恶劣。“车一停,挤满二等车厢的中国士兵们,一如既往地开始烦躁地上下车。每当士兵移动时总会有一股大蒜的味道。这条铁路上,士兵都很狂傲,只要不是头等的带门的房间,无票乘车的客人旁若无人地随意出入。也有士兵中拿着灯心草编织的草席,里面包着鼓鼓囊囊的被子。一个巡警模样的人带着用捕绳捆绑着的男人下到站台上。”[2]

  由于车厢内拥挤不堪,服部源次郎在宾馆的男服务生和翻译的请求下,无奈乘坐了最后一节设施简陋的邮政车厢,他在游记中重点描写了列车的速度之慢和效率之低下。“去月台处等候不定点的列车,下午四点的列车在八点钟才到达,四节三等车厢全部满员,敞篷车厢里挤着军人。货车厢有五六节,黑漆漆的一片。由于货物的装卸和整理,车内乱作一团,十点钟火车才发车。应该两小时到达的火车,足足花费四个小时,在下午两点才终于到达济南。”[3]

  1929年游览泰山的近藤达儿等日本官员则受到了中国警方和军队的特殊关照,乘坐专列来到泰山,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当时日本对山东的占领和统治。“六月十二日早七点火车到达济南车站,因事先已与中国警方联系妥当,我们没有在济南站下

  车,而直接前往泰安。中国警方也特意为我们安排了特别列车,在我们乘坐的公务车之外,又加上了一辆转向车,有一小支宪兵队上了车。听说泰山一带时常有土匪出没,路途危险,是为护卫山东省主席而特意安排。”[4]近藤一行在登岱结束后,又在宪兵队的护卫下在火车卧铺上度过一夜。

  (二)山轿

  所有日本游记作者在泰安站下车后,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登岱的唯一的交通工具——山轿。

  关于山轿的样子,在若干游记中有所记载,比如近藤达儿描写:“(山轿)像是一把带扶手的椅子,上面有棉布的遮阳罩,座位是细麻绳编织的粗糙的网子,网子上铺着坐垫,很难称上美观。椅子两侧有木板,将胳膊放在上面时可以用手握着。座位下方约五六寸的地方,有细金属丝吊着的宽约两寸的木板,可将双脚放在上面。轿子行走时,两脚不停地在摇晃着。座位两侧横穿有长木棒,两头系着皮带,轿夫将皮带斜搭在肩膀上,双手紧握着木棒行走。一言以蔽之,山轿是穿着两根木棒的,罩着遮阳罩的,两位轿夫吊在肩膀上抬着行走的一种交通工具。”[4]

  在游记中关于轿夫的描述屡见不鲜,在游记作者笔下,泰山轿夫首先是技艺高超的。据游记记载,山轿在山路上飞驰而下,下山仅需不到三个小时,所以又名“爬山虎”。一般每台轿子有三位轿夫,两人抬轿,一人替补。但若遇到体重的乘客,就会有四位轿夫。轿夫为了缓解疲劳有各种行走的方法。“时而直线行进,时而斜线行走,时而完全横行,单是走法就趣味盎然。尤其对于乘轿者来说,在山腰等处的眺望极为方便,轿夫技术熟练,哪怕是急坡陡壁也如履平地。”[4]

  泰山轿夫缘何如此技艺高超?《遇战闲话》中有一段作者道听途说的记录:“听说泰山是一方灵地,万不可使游客受伤。若万一失足使游客受到些许伤害,今后将无法继续以抬轿谋生。因此自孩提时代起就日复一日地进行抬轿登山的训练。”[5]

  但轿夫的强行拉客、中途不断索要小费也给游记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被游记作者

  称为“蛮横无理”和“得寸进尺”。比如田中贡太郎一行在火车站下车后,遭遇了轿夫的强行拉客:“拉客的人和苦力立刻围拢上来,甚至开始伸手去拿乘客的行李,四周喊声不断。”[2]泉对信之助描写了轿夫不断地索要小费:“即便一开始商定好价钱,过后轿夫会根据客人的脸色和态度,不断地索要小费。”[6]轿夫在与客人商定价钱时,还有一有趣之处,即进行客人的“鉴定”,若客人体形较胖,便会另外加价。“苦力进行的身份鉴定的结果是,今夜的客人中有一人不能以普通的价钱雇轿子,估计那人是先生您,所以请您多给一元。”[7]

  泰山轿夫都是回族人,在游记中也可见到相关描写:“因有了新三明治,于是想把宾馆准备的三明治送给轿夫,但轿夫摆摆手,并未去接。原来泰山轿夫都是回族人,不吃带猪肉的食物。”[2]德富猪一郎评价到:“轿夫基本上是回教徒,容貌多少有些外国人的感觉,性情也比一般中国苦力有趣。”[8]

  总之,在日本游客眼中,山轿是泰山一大特色,山轿是简陋但舒适的,轿夫是技艺高超但蛮横无理的。

  二、旅馆饭店

  游记中提到的泰安城内至泰山山中的旅馆、茶店虽占篇幅不多,但描写细致,各有特色,值得品读。在游记中记载的泰山及泰安城内的旅馆大致有两类,即传统客栈和西式旅馆。另外泰山山脚至南天门零散分布的茶店、提供餐饮住宿的斗母宫和山顶道院,在此也一并介绍。

  (一)传统客栈

  首先在游记中有详细记载的传统客栈有三家,分别是成兴客栈、鸿升栈和泰安第一栈。

  传统客栈的设施大多简陋,一般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比如在成兴客栈,“旅馆隐藏很深,像是空空无人,店头连门灯都没有。店家拿出三四盏小煤油灯,分发到各个房间里。虽不足以照亮整个室内,但总比没有强。叫做客房的房间是一间土屋,摆着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7]“(房间里)六尺见方的土床上仅铺着一张苇席,和一张毛已大部分脱落的看起来不舒服的黑斑狗皮”。[9]鸿升栈的情况也大致相似:“(鸿升栈)大门相当气派,但门内又小又脏,住房鳞次栉比”。房间“正中央摆着一桌子,桌子上摆着神棚似的东西,挂着货币形状的四方形的金色纸袋。“墙上贴着吉祥的语句,但或许是乡下人的笔迹,完全没有字体,除此之外就只有一张铺着苇席的床铺了”。[10]泉对信之助在“泰安第一栈”歇脚用餐,此客栈能就餐能住宿。“房间是正方形,长约两间(日本长度单位,一间约为1.818米)。脏兮兮、破旧不堪、眼看就要倒塌的墙壁上像补丁似地糊着油纸和旧报纸。房间中央摆放着同样肮脏的桌子,上面吊着豆油灯,灯光昏黄,完全看不清对面的人脸。房间一侧是铺着草席的通铺,窗户类似于日式的拉窗,窗纸薄且不洁。”[6]

  客栈一般提供热茶、炭火和饭菜,但游记作者普遍评价饭菜不可口、不卫生。如泉对信之助在泰安第一栈受到的招待是:“先端上来的是素面,寡淡无味。随后依次端上来的是豆腐汤样的食物和小麦馒头,每一样都不可口。最后上的是黄酒。”店员是一位“衣着和脸都脏兮兮的流着鼻涕的小伙计。”[6]迟塚丽水吃的早饭是“佛珠似的包子和煮鸡蛋,包子刚出蒸笼,冒着热气,但鸡蛋却像是昨晚煮的,已经冰凉,似石块一般。”[9]

  客栈还有一项替客人安排山轿的服务,这一服务在成兴客栈和鸿升栈都可见到。

  虽然客栈服务质量一般,但据游记得知,泰山客栈的服务质量仍远高于曲阜。迟塚丽水从曲阜孔庙游览后来到泰安,在入住成兴客栈后,他感慨“与昨晚的曲阜客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9]

  游记作者在游记中如此详细地记述客栈,其中有一目的是向日本读者进行登岱建议。比如莵田茂丸刊登了一张名片的照片,上书“泰安菜园街成兴栈经理李俸思鞠躬”[11]。莵田茂丸向读者介绍在泰安站下车后,虽客栈并不舒适,但必须在岱庙

  附近留宿一夜。他投宿的客栈据说是当地第一等的客栈,所以将在此处得到的客栈的名片刊登在文中,向登山者介绍。

  由此可见,民初泰安的传统客栈在接待游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传统客栈在房间设备、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都比较落后,纯粹只是歇脚果腹之处。

  (二)西式饭店

  游记中提到的唯一的西式饭店位于泰安车站附近:“这是一座招待外国人的纯西洋式的旅馆,从后院中可以仰视迫在眼前的巍峨泰山。后院中一片枯黄的草坪在渐渐西斜的夕阳的映照下,光影斑驳。我们各自回房,价钱是每人包含早晚餐六美元。”[2]服部源次郎也提到,为了方便泰山游客,泰安宾馆改为铁路直营,设施十分完善。

  与中国式旅馆不同的是,西式饭店中的服务员比较专业,服务周到,像是受到了统一的培训后才上岗。田中贡太郎介绍男服务生“据说是上海出生的,会讲日语”,有叫早服务,客人就餐时为客人“将一旁的窗帘卷起来”,还为客人准备了爬山时的食物:“宾馆准备了让轿夫提上山的食篮,里面有三明治、煮鸡蛋、点心,还有三瓶啤酒”。[2]与传统客栈一样,西式饭店也可以按照客人要求预约山轿,并且提醒客人中途不要给轿夫小费,下山后一同付钱。

  因此,泰安火车站附近的西式饭店,服务更加专业,设施更加完善,价格也更加昂贵,大大提高了旅游的舒适度,但是只面向外国人开放。

  (三)泰山茶店

  泰山上的茶店主要是分布在中天门、五大夫松处和南天门一带。

  在中天门,“道路两边有小茶店,可落座休息。店家从炭窑似的家中,拿出古色古香、布满水锈的茶壶和茶碗。”[7]与泰安城内的客栈相似,中天门茶店的卫生及服务态度不佳,也有无理加钱的情况。泉对信之助登山时,曾在中天门处的“山口

  茶店”休憩片刻,“过来招待客人的店家不是穿着围裙的姑娘,而是貌似山贼的彪形大汉。一落座,山贼似的店家就将热茶倒入熏黑的锡制茶碗中。茶水极烫,而且茶碗脏兮兮的,无法下嘴。期间还端上来我们并没有点的一盘烤栗子和一盘花生米。[6]藤田元春提到了中天门茶店做饭的样子,菜是一种炖菜,是苦力刚刚在登山途中“从地里薅下来的豆子、南瓜、葱”,饭是“薄如纸的大米或高粱做成的煎饼,煎饼里夹上两根葱,蘸上辣椒或酱”。“茶店的墙上和天花板上,净是些随意涂写,还有一位日本人的字迹”。[12]胜田主计和迟塚丽水提到了五大夫松前有一茶店,有人正在焚烧松枝烧水泡茶。

  南天门的小茶店中客人可以自己生火做饭,“(在南天门附近)手中拿着提篮的一行中国人,将买来的少量的干牛粪,投入白铁皮制的小灶下面,在通风处点起火,烧水、烤肉。”[7]南天门的茶店以香客等登山者谋生,饭菜以粗糙的馒头和鸡蛋为主,除了提供饭菜,“房间里还有些算命的书籍,好像店家还以占卜运气和姻缘等为副业”。[12]泰山茶店中使用的燃料是牛粪,给游记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店的一角有一灶,下面烧着牛粪,这是没有树木、到处都是草的泰山上的唯一的柴火。牛粪是春季收集并晾干的,晾晒成长二尺宽一尺厚一寸左右的干饼,使用时捣碎,扔进灶里,靠风箱使之燃烧”。[12]迟塚丽水也提到,在中天门偶遇一挑着担子的小童,担子里装的正是给山上的父亲送去的晒干的牛粪。

  泰山茶店零星分布在泰山的山脚、中段和山顶之处,是游客解渴、歇脚之处。泰山茶店使用的燃料、提供的饭菜也反映了泰山饮食的地域特色。

  (四)斗母宫和山顶道院

  斗母宫不仅是游记作者登岱时的必看之处,也曾经是住宿之处。在游记作者笔下,斗母宫临溪而建,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历史悠久。“(斗母宫)古称龙泉观是一座

  尼姑庵。据说登岱者多在此庵留宿,庵里提供素斋和荞麦食物。”[4]游记作者在此接受到了斗母宫主人的周到接待:“进入临溪一室,很快便有饭菜端上。比较中国普通的客栈,这里的房间不算脏。斗母宫主人一位老妇人来和我们打招呼,还邀请随行的两位中国巡警一同留宿。”[8]

  斗母宫尼的样貌和逸闻是游记作者茶余饭后的谈资。田中贡太郎写道:“佛堂门口有位十八九岁的僧尼,黑衣,留着月代头。若不略施粉黛,难辨男女。”[2]伊东知也则记载了北洋将领张勋与斗母宫尼的一段逸闻。张勋“赶往徐州的途中,匆匆登岱,对一位姿色绝美的斗母宫尼一见倾心,遂假借权威使其顺从。在庵中逗留数日仍恋恋不舍,最终使其蓄发还俗,一同带回并安置在天津,如今仍然作为小妾宠爱有加。”[13]

  泰山山顶的道院也被当成客房,提供住宿和食物,留宿在此的大都为了翌日一早观赏泰山日出的胜景。比如伊东知也记载,玉皇庙里的道士虽然“盘着发髻、衣服左衽”,但是“总是一副奉承恭维之貌,俨然旅店老板的模样,热心地询问吃些什么、喝些什么,并为我们煮面,房间里还放着白兰地。”[13]

  三、商业

  泰山的商业与泰山香客密不可分。游记中可见到几处民国时期泰山香客的描写:“前方迎面遇到的是昨夜登山留宿的香客下山而来,多达几十人,身上系着三角形的旗子。旅行中不常见的妇人占据了香客的大多数,年轻女子更是没有。”[3]田中贡太郎记录了与一二十人左右的人群相遇,有一人拿着三角形的黑边小旗,旗子上写着“泰山进香”四字。伊东知也则写道香客登山时大多穿着白色棉布做成的“净衣”。

  众多香客的到来带动了泰山红门和南天门一带的商业繁荣。伊东知也主要描写了红门一带山路两边的商家:“店家鳞次栉比,销售的是用金纸银纸做成的物品,有的像盆子,有的像餐具,还有祭器和玩偶等。”[13]《世界地理风俗大系》中记载了

  南天门的热闹非凡:“南天门内地势渐平,有若干的民家、简易旅店、茶店。泰山娘娘庙的节日(三月二十五日)当天,数十万的登山客蜂拥而至,此处变身为汇集了杂耍、义卖、饭馆、赌徒、卖春女的街巷。”[14]

  火车站宾馆通往岱庙一路的商业情景在《贡太郎见闻录》中有所记录。“马路左右两边并排着卖旧家具、旧鞋子、蔬菜、肉类、豆腐、馄饨之类的脏乱的小店。人力车穿梭其中。狭窄的道路两侧都是些鞋店、衣肆、帽肆之类的店,店里漆黑像昏暗的洞穴一般。有些店悬挂着像是日本产的针织品的衬衣、袜子之类的货物。还有的店里陈列着油壶,架子上摆放着红色蜡烛。”[2]《遇战闲话》中还提到了泰安火车站停车场附近有一家日本人开的商店——汤浅洋行。

  岱顶道士的商业行为在游记中也可略见一斑。道士不仅催促游客投掷香资,还销售拓本和碧霞宫败瓦,收取游客署名费。比如藤本实也写道:“南天门祠堂里的道士劝登山的游客提笔留名,并每人收取署名费一美元”[15];泉对信之助遇到了摆摊售卖拓本的道士;迟塚丽水则提及南天门石室中的主人在销售碧霞宫的败瓦。游记作者认为道士的商业行为是世俗之气,抹煞了泰山的灵气。

  因此,从游记中可以得知,民国初年与进香有关的商业依然兴盛;而且伴随着外国势力的进入,一些日本商行、外国货物也进入到了泰安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

  总之,从日本人的登岱游记中可以发现,民初泰山香客和外国游客带动了山轿、客栈、饭店等的发展,但是限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基础设施滞后、服务态度较差、服务水平不高是其时泰山旅游业的短板。而且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以日本人为首的外国人享有国人未有的特权,比如游记中提到的火车专列和专门招待外国人的西式饭店等。这些设施不仅促进了泰山旅游的发展,还有利于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开化,可谓泰山近代化的开端。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吴常燕.近代山东旅游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29.96[2]田中贡太郎.貢太郎見聞録[M].大阪:大阪每日新闻社,1926:422-437.[3]服部源次郎.一商人の支那[M].东京:东光会,1925:155.[4]近藤达儿.新支那旅行記:附·孫文慰霊祭之記[M].柳沼泽介,1929.93.[5]胜田主计.遇战闲话[M].东京:胜田主计,1915:42[6]泉对信之助.青島二年[M].东京:帝国地方行政学会,1922:439-496.[7]森本角藏.雲煙過眼日記:鮮満支那ところどころ[M].东京:目黑书店,1926:332.322.[8]德富猪一郎.支那漫遊記[M].东京:民友社,1918:324.316.[9]迟塚丽水.山东遍路[M].东京:春阳堂,1915:181-183.[10]渡边巳之次郎.老大国の山河:余と朝鮮及支那[M].东京:金尾文渊唐:1921:367.[11]莵田茂丸.孔子廟参拝記[M].东京:平凡社,1941:100.[12]藤田元春.西湖より包頭まで:支那研究[M].大阪:博多成象堂,1926:320.325.[13]伊东知也.片鳞[M].东京:龙川社,1919:159-177.[14]新光社.世界地理風俗大系Ⅱ[M].东京:新光会,1932:214.[15]藤本实也.鮮満及北支那の産業[M].大阪:大阪屋号书店,1926:232.

篇九: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

  【讲解】

  泰山石敢当之所以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它既是我国带有民族

  性的一种民俗习惯,同时也是带有国际性的民俗事象。泰山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

  广泛。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港澳地区和西南少数民

  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地。

  现在在中国各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泰山石敢当”的各种碑刻,这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刻,或立于房基之上,或立于桥头要冲,或立于胡同巷口,或镶嵌于衙门

  照壁和豪门大户的影壁墙上,或立于庙宇前庭,或立于百姓门口,或把泰山石敢当人格

  化以“石将军”、“石大夫”、“石老爷”的称谓加以供奉,或制作成门神贴在或钉在门上

  让它看家护院等。泰山石敢当的制作或用石、或刻木、或雕砖、或在石狮、石狗、石虎

  上刻写“泰山石敢当”字样等。这种文化现象所表现的是中国人祈求平安的心理。泰山

  石敢当习俗与泰山文化紧密相连,是泰山平安山的外化。

  “泰山安,则天下安”,立在各

  地的泰山石敢当,就是泰山的特命全权大使,人们立下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把泰山

  带在了身边。

  “泰山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先后经了早期泰山石敢当的萌芽

  阶段、泰山石敢当的变异阶段和泰山石敢当信仰的兴盛期诸阶段。特别是从宋金时期开

  始,泰山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更加紧密结合,由“

  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

  当”。它的职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功能的转变;在历史的演变中,关于泰山石敢当的神话故事也在各地演绎成

  多种版本。

  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一

  有形的物质形态和口传与非物质形态相结合的文化传播特征

  讲解】

  石敢当信仰的传播是由刻写“石敢当”或者“泰山石敢当”的碑刻、石像等与民间

  口传的神话故事、传说以及戏曲等形式共同存在的;

  讲解】

  石敢当在各地的传播中,除了普遍存在的石刻以外,还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不同版本

  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以石敢当或者以石敢当为中心的泰山风物传说

  为蓝本,结合

  本地的具体事物或者流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丰富多采的关于泰山石敢当的故事群,在

  民间广为流传。清代以来,有不少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和整理了不少石敢当的传说

  性的有下列几种:

  ,有代

  表

  配乐字幕】石敢当与女娲神(酉阳杂俎)

  传说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无人能敌,所触之物,玉石难存,黄帝屡遭惨败。

  有一次蚩尤登上泰山,在泰山上自称:天下谁敢当?蚩尤的狂妄激怒了女娲,女娲遂投

  炼石以制其暴。上面镌“泰山石,敢当”,终致蚩尤溃败。黄帝乃遍立“泰山石敢当”蚩尤每见此石,便畏惧而逃,后在涿鹿被擒,囚于北极。从此“泰山石敢当”便成了民

  间辟邪神石。

  字幕】石敢当与姜子牙

  讲解】

  这种说法源于周朝,石敢当即是神名“石将军”。因姜子牙辅佐西岐文、武二王灭商

  纣有功,死后被谥(

  shi)封为“泰山

  --石敢当”,其神权主执守鬼门关道。因东岳泰山雄

  伟富有神气,被视为具有无边法力的神,能镇压任何厉鬼,此后便衍化为驱邪之神。刚

  才我们看到的“姜太公在此”就是这种传说的具体表现。

  字幕】石敢当是个五代时的将军

  据《姓源珠玑》

  载:五代刘知远的手下有一员猛将,叫做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是一员福将。因此石敢当死后,后世人凡桥路冲要处,必刻石志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因此后人有诗赞曰:

  字幕】

  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

  捍卫道路三叉口,埋没泥土百战身。

  这些传说被风水先生抓住,加以利用,于是就使这一块石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字幕】

  鲁班经》曰:“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甲辰、丙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日乃龙虎日,用之吉。至除夕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时立于

  门道,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

  姓源珠玑》

  字幕】治病神医

  石敢当(河北版)

  讲解】

  在河北农村的墙壁上,常常见到刻着“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碑额。老年人说这是镇

  宅石,有驱鬼避邪的功效。现在科学证明,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它了

  来,倒有一段故事呢。

  ,可要说起它的根由

  很早以前,泰安府有个王员外

  ,老两口年过半百,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她自幼三门不

  出二门不上,整日学诗作文,勤于女红,又温柔孝顺,父母爱如掌上明珠。打罢新春,姑娘都二十三岁了,还没有出嫁。王员外要为女儿招一个倒上门的女婿,但都因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如愿。这一年正月十五,泰安城里元宵灯节办得特别红火,姑娘第一次在左

  邻右舍姐妹们的招呼下去灯市观灯。各色各样的花灯鲜艳夺目,街头巷尾的焰火鞭炮接

  连不断。突然,一声沉雷的大炮响了,把对面一辆轿

  车的辕马震惊了,那车夫拼命拖住

  马疆也无济于事,只见轿车狂奔过来,众人四处躲闪,王姑娘却吓得一头晕倒在地。车

  轮从她身边轧过,虽然没受一点外伤,可是被人扶起之后,她却举止离奇,言语颠狂,变成了一个疯子。

  老两口看到女儿的模样,真比挖心摘肝还难受,医家善友不知请了多少,就是不见

  好转。邻居们为王员外想出个办法:向方圆几十里的城乡遍贴求医告白。那告白上写道:如能治好女儿病,愿以家产一半奉敬;若是未婚男子,愿将女儿许为婚配。

  却说泰山脚下住着一个青年石匠,给王姑娘的病治好了。王员外,招了石匠为上

  门女婿,举行婚礼那天,左右乡邻四方亲友都来庆贺。从此,石匠治病的事象长了翅膀

  一样传到外府外县。一时求医问病的来往不断。石匠实在忙得应接不过来了,就想出一

  个办法;在石块上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请医的人来了就给他一块,就跟自己亲

  自到病人家里看病一样。原来石匠就姓石,“敢当”是他的名字。石匠去世后,人们就自

  己刻了小石碑嵌在自家的屋墙上。这样,传来传去“泰山石敢当”这五个字的石碑,竟

  成了防病祛邪、平安吉祥的标志了。

  【字幕】唐太宗

  与石敢当(泰山版)

  唐朝时,唐太宗上泰山封山,他是骑马来的。唐太宗来到回马岭,一看到马蹄盘,就上不去了,他非常好奇,非上不行。结果,绕着道走,临走说了这么一句:

  来,逢山开路,遇水造桥,没有挡住我的,偏偏让泰山石把我挡住了。

  了“石敢当”。

  【提问】

  这个传说的记载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哪个同学能指出来吗?【字幕】石敢当镇宅辟邪(广东版)

  康熙年间,广东徐文县几任知县都到任不几日就先后死在公座上。某黄知县知道这

  件事,携一风水先生一同赴任。先生查明是本县一座宝塔的影子落在了县太爷的公座之

  上,诸官都因为不能经受宝塔的压力而死。

  知道原因后他就在县衙前立石碑,刻上了

  “泰

  山石敢当”五个字,意思是泰山之力可敌宝塔。从此一帆风顺。

  泰山石敢当在我们泰山地区,还有驱妖、捉鬼多种版本,有石匠说、算命先生说,原籍有桥沟说,有大汶口说等,不再—表述。

  台湾地区近年来研究泰山石敢当的文章很多,主要认为泰山石敢当有驱邪押煞

  的功

  能,他们还称泰山石敢当是无声的保镖。

  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二

  石敢当信仰的广泛性特征特征

  “我从长安

  ”借了这个音,叫

  起

  【讲解】

  石敢当信仰源自古老的灵石崇拜和影响广泛的东岳信仰。其信仰范围具有广泛性。

  从北方到南方,从汉族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从大陆到台湾。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有代表

  性的民间信仰。

  【字幕】泰山石敢当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根据民间文化的互释性规律,泰山石敢当信仰逐渐传播到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字幕】侗族

  广西三江县林溪乡程阳村寨的吊脚楼旁,立一青石,方柱状,上雕狮头,突目,凹

  鼻,阔口,吐舌,舌上书“泰山石敢当”

  【字幕】羌族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的“九寨天堂”,有大型泰山石敢当的石刻雕像,上

  面有狮、羊等动物的雕像。羌族民居的吞口神,书写“泰山石敢当”

  【字幕】藏族

  西藏太昭县一民居现在依旧保存着“泰山石敢当”石刻,为当年入藏清军后裔所留,至今藏胞仍把它当作镇村之宝。

  【字幕】土家族

  据马昌仪、彭荣德、郭振华的湘西土家族梯玛文化调查报告,土家人信仰的神鬼包

  括“辟邪的吞口神”。吞口上刻有“泰山石敢当”。另外1932年版《万源县志》、《八寨

  县志稿》和1938年版《麻江县志》以及1921年四川《合川县志》等均载有泰山石敢当

  信仰的有关史料民俗的流变,由刻石而刻木,但“石敢当”这个符号始终贯穿其间,这

  反映了平安和驱邪的民间信仰习俗的生命力。

  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三

  石敢当信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特征

  石敢当信仰在全国各地的传播中,与地方文化和地方宗教相结合,使石敢当在各地

  都具有地方特色。例如,在碑刻上同时刻上一些地方宗教的图形,如八卦图、如五岳真

  型图等;又如与风狮、石狗、虎头等相结合的碑刻等。

  同时,全国的石敢当信仰都具有文化的同源性,这就是被民间广泛接受的发源于泰

  山的平安文化。这一点正是石敢当信仰具有民族性的具体体现。。【串讲】

  有时泰山石敢当在传承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异,如

  旧县(注明属地,以免歧义)爬

  桥节的来源就是如此。

  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四

  石敢当信仰的国际性特征

  石敢当信仰在历史上早就跨洋过海传到国外,至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支

  那地区和海外华裔居住地都有信仰。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上就有一块泰山石敢当,这说

  明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渗透力。石敢当的国际性说明它是一种开放的文化现象。

  我刚才讲到的“文化的互释性”也同样可以解释泰山石敢当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外

  国人他可能不懂你的语言文字,但是他可以理解你的文化,举一例说,今年

  5月

  26日,齐鲁晚报记者霍晓蕙在泰山文化广场对我进行现场采访的时候,正碰上一个老外从那里

  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型的泰山石敢当,我用英语问:

  howaboutit?没想到这个

  老外会讲简单的汉语,他说:

  “保护!保护!”他说这话的时候,是用手指着自己说的。

  我又问他来自那里,他说“新西兰”是用英语说的,于是,我对记者说,新西兰又多了

  一位泰山石敢当的信奉者,多了一位泰山的崇拜者。

  日本是国外信仰泰山石敢当最普遍的国家,日本国的学者统计,全国清代以前的泰

  山石敢当有

  600多块。分布日本列岛。

  中日文化交流史,古代尤其是盛唐时日本的遣唐使是来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近代

  尤其是戊戌变法时中国学日本,明清以来,日本主要吸收中国民间文化,泰山石敢当为

  代表。

  上述是我总结的,泰山石敢当的四大特征,不一定十分全面,但它说明

  具有上述特

  色的石敢当信仰,是全民族同时又具有国际性的一种民俗事象,它在中华民族精神层面

  上有较大影响。

  泰山石敢当”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成功申报世界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作

  为中国国家级的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与世界文化遗产只有一步之遥了,让我

  们祝愿泰山石敢当早日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从而使中国“国山”——泰山早日

  成为世界上首座拥有世界“自然”、“文化”和“非物质”三重遗产的圣山。

篇十: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有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泰山在身旁

  作者:

  记者

  霍晓蕙

  时间:

  2010/1/2814:07:00点击:

  4704等级:

  ★★★

  ■泰山石敢当习俗从内涵上体现的是“平安”二字,它源于泰山,遍布全国,远播海外

  ■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泰山石敢当”故事群,在民间广为流传

  ■泰山石敢当习俗以石刻为有形载体,与无形的口传民间故事共同存在。山西乔家大院就有制作精美的泰山石敢当

  日前,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省“泰山石敢当习俗”榜上有名。5月25日,记者来到泰安,采访了“泰山石敢当习俗”申报文本起草人吕继祥、蒋铁生两位学者。

  在传说中人格化石敢当堪称民间保护神

  记者一大早就赶到泰山脚下的泰山管委会,刚落座,管委会副主任吕继祥便娓娓道来,为记者讲述了一个“泰山石敢当”的民间故事:

  泰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壮士,姓石,名敢当。他很勇敢,什么也不怕,在泰山一带很有名。有些人被欺侮了,就找石敢当替他们打抱不平。一天,石敢当进城卖柴,见贴有王员外的告示:谁能为他家降妖,愿将女儿许配为妻。原来王员外有一千金小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幸被一妖精作祟,王员外请牛鼻子老道设坛捉妖,被妖精一脚踢下坛来,跌得头破血流。无奈才张榜求救。石敢当见义勇为,决心除害,他持宝剑藏在小姐房中,当妖精进来时,他举剑大喝一声:“泰山石敢当在此!”妖精一听,吓得驾起妖风狼狈逃走。事后,王员外亲自把小姐送上泰山,和石敢当成了亲,小两口过起了美满日子。谁知妖精

  逃走后,又跑到别村去祸害。村民听说石敢当能驱妖,便来请他。可是,石敢当往这村赶,妖精又跑到那村去造孽。石敢当又没有分身法,怎么办呢?后来,聪明的妻子对他说:“何不把你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放在宅墙上镇妖呢。”于是,人们纷纷在石头上雕刻“泰山石敢当”五字,立于墙根、街巷、桥头、要冲,以保村宅平安。

  吕继祥说,泰山石敢当习俗从内涵上体现的是“平安”二字,表现了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在各地的传播中,除了普遍存在的石刻以外,还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不同版本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以石敢当或者以石敢当为中心的泰山风物传说为蓝本,结合本地的具体事物或者流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泰山石敢当的故事群,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代表性的除刚才讲的石敢当壮士说外,还有石敢当与女娲神、黄帝的传说,石敢当是古代武士说,石敢当是神医说,石敢当是大夫说,石敢当镇宅辟邪说,以及泰山石敢当驱鬼、驱妖的几种版本,还有唐太宗与石敢当的传说、台湾地区石敢当传说等。在泰山地区流传的皮影戏里,也有一个代表剧目《石敢当捉鬼》,以表现石敢当为民除害为主要内容。但不管哪种说法,泰山石敢当都是被人格化的民间保护神形象。

  因泰山而壮神威石敢当成为平安的使者

  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流传至今,关于泰山石敢当的历史记载又是怎样的呢?泰山学院教授蒋铁生为记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泰山石敢当是“石敢当”的传承与发展。关于“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其本义就是:灵石可以抵挡一切。从民俗学来说,这源于古人对石头的原始崇拜。远古人类曾用石斧、石刀、石镰来猎兽、采掘、种植、取火、自卫……从艰难的洪荒时代顽强地生活下来。“石敢当”,正是对石头崇

  拜的流风余韵,是民俗学上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镇宅石上出现“石敢当”字样是在唐朝末年。据宋代人王象之《舆地碑目记》记载:宋代庆历年间,福建莆田县令张纬维修县治,出土一块石碑,上刻: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诸字,是国内石敢当出土的最早的实物史料。

  在明代以后,随着泰山信仰的发展,在各地石敢当的石刻中,有的加上了“泰山”二字。在传播中,石敢当和泰山石敢当同时存在。同时,还有一些其他字样的石刻,如“石将军”“石大夫”等,清代、民国年间以及当代,则以“泰山石敢当”为主。石敢当习俗,历经各代,达于今日。清代以来,在泰山周边还出现了祭祀石敢当的庙宇——石大夫庙,同时存在庙会“石大夫会”,还有以石敢当为题材制作年画的。

  石敢当习俗经历了“石敢当”到“泰山石敢当”的发展,除了西藏和新疆,泰山石敢当习俗遍布全国各地,并且流传到东南亚各国以及朝鲜、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唐人街。它的职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

  蒋铁生先生认为,泰山石敢当和石敢当,都是对泰山崇拜的拓展,石敢当因泰山而壮威而走遍天下,泰山石敢当成为泰山的平安使者。它通过有形的石刻和无形的传说,把五岳独尊的泰山带到各地,从精神层面对中华子孙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蒋铁生说:作为泰山“平安山”的外化,有了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把泰山带在了身旁。

  石刻文字为载体石敢当造型呈现多样化

  泰山石敢当习俗主要以石刻和其他材料的文字刻写为载体,其造型在各地都有所不同。

  泰山周边地区的石敢当多为天然的泰山石,一般不加修饰,上面刻写“泰山石敢当”字

  样,去年在泰山南北又发现了石敢当的造像。在我国一些地区的旧衙门和寺庙里的“泰山石敢当”,则大多以当地石头制作石碑,镶嵌在照壁上。豪门大户的石敢当石刻一般比较高大,制作精美,如山西乔家大院的石敢当等。泰山石敢当习俗在闽粤沿海尤为盛行,在传播中与福建沿海的风狮文化相结合,出现了造型多样的“泰山石敢当”,有的在石狮上雕刻“泰山石敢当”,还有的在文字上搭配北斗七星、狮子衔剑等图案。在澎湖东北季风最强劲地区,还出现了塔形石敢当,居民以许多石块砌成将近10层的石塔,以止煞驱邪。由于澎湖东北季风盛行,天气阴晴难测,受此影响,澎湖的石敢当几乎随处可见,蔚成地方特色。这种现象传到台湾地区,台湾民众历来也都把“泰山石敢当”看作平安的象征,称它为“无声的保镖……止煞祈福的万能神”。泰山石敢当也表现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门神“吞口”。西南少数民族的侗族、水族、白族、彝族等,将泰山石敢当与门神结合起来,在门上钉木制虎头,在虎口中书写“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习俗在日本以及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各国也有传播。日本最早的“泰山石敢当”石刻在宫崎县,立于1868年。根据统计,日本全国的石敢当雕刻遗存总共有600多块。泰国首都曼谷多处可见“泰山石敢当”。马六甲众多的店铺门上方都有“泰山石敢当神之位”的碑石。据考证,马六甲华人的“泰山石敢当”习俗,与明朝郑和下西洋有关。

  “平安文化”获认同石敢当有现实利用价值

  由泰山石敢当不难想到“重于泰山”、“稳如泰山”“安如泰山”和“泰山压顶”这些成语的内涵,并由此增加几分对泰山的敬意。吕继祥认为,泰山石敢当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所包含的“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的“平安文化”,反映了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认知,因此它可以广泛传播;现代人仍然有泰山石敢当信

  仰的民俗存在,说明广大民众从古至今渴求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泰山石敢当这种民俗事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具有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另外,泰山石敢当习俗为中国广大地区和众多民族所认同并远及海外,其传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性。因此,它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在国内外广大地区的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石刻和造像,不但具有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有那些在民间口头传承的神话故事和民间艺人创作的神话戏曲等,都充分表现了民间文化艺术的创造力。泰山石敢当的“平安”文化内涵,与现实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源于泰山,遍布全国,传播海外,具有世界意义。

  但可惜的是,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认知,泰山石敢当的遗存保护不力。广大农村许多珍贵的“泰山石敢当”石刻,在工业占地、小城镇规划、旧村改造中损坏和丢失。吕继祥、蒋铁生等学者在泰山周边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有些百年以上的泰山石敢当石刻有的倒在路边,有的严重损毁。“如不加以保护过不了多久恐怕连30年以上的都难找到了。这类文化载体一旦遭到破坏,即无可挽回。”吕继祥说。

  蒋铁生则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内学界对这一民俗事象的研究不够,层面浅、成果少,民间神话传说出现衰微,了解泰山石敢当传说的人越来越少。

  据悉,泰山管委会正在积极策划“泰山石敢当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弘扬和利用,并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转自《齐鲁晚报》

篇十一: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万邦瞻岱

  “泰山岩岩,万邦所瞻”。泰山不仅是一座中国名山,也是一座世界名山。泰山与世界发生联系,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禅泰山,当时就有来自安息(今伊朗)、苏谢(西域古国)等众多的使节随行。公元56年汉光武帝封禅泰山,也有“番王十二,成来助祭”。随着唐宋时期对外交往的不断拓展,有越来越多的邦国遣使来到泰山,参加中国皇帝的封禅大典。在唐高宗、玄宗两次封禅活动中,都有日本、新罗(朝鲜)、天竺(印度)、大食(阿拉伯)等数十“与国”的使节与会。宋真宗封禅时,更增添了来自三佛齐(今印尼)、交趾、占城(今越南)等国的贺使。由于这些外交活动频繁发生在泰山,促使泰山文化远播海外。不仅在东方如此,而且影响远及西方:公元6世纪时

  东罗马史学家便在著作中提到了“泰山”;17世纪地理大发现后,泰山之名传布欧美,大批西方汉学家奔赴泰山,对泰山文化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的研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下面我们便以东方六个国家或地区为例,展示一下“泰山走向世界”的文化历程。

  泰山与隔海相望的箕子之国――韩国,自古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韩国不仅有“泰安”(郡),还有“东岳”(吐含山),这些与泰山地区完全相同的地名,充分显示两地具有的文化渊源。在历史上,曾有众多的新罗、百济、高丽的国使前来参加封岱大典,如《扶余隆墓志》石刻载:百济王子扶余隆“寻奉明诏,修好新罗。俄沐鸿恩,陪觐东岳。勋庸累著,宠命日隆”(见罗振玉《邙洛四编》卷三)。至泰山浏览访胜的韩国友人也屡见记载,更有一位朝鲜高僧渡海来泰山求法,最后化为岱

  土。

  这位高僧名叫满空,号云公,是朝鲜李朝时人。由于佛教在李朝初期受到朝廷压制,满空便与同道九人,乘船渡过鸭绿江,投奔中国。满空来华后,受到明政府的礼遇,“敕赐金裥袈裟,及送光禄寺宴,遣官送赴南京天界寺住坐”。1428年又下旨颁给度牒,“敕令天下参方礼祖”,满空“因登泰山,访古刹”,先后在岱阳重建竹林寺、普照寺,于此驻锡禁足二十余载,名公巨卿皆待以师礼。最后于1463年圆寂泰山。临卒留偈曰:“吾年七十五,万物都归土;光明照十方,无今亦无古。”1521年法嗣为其立《重开山记》碑于普照寺,以纪其浮海弘法、重兴岱寺的历史伟绩。

  韩国历代诗人墨客,或登临揽胜,或怀想遥题,留下了众多吟咏泰山的诗词华章。朝鲜中宗时文臣朴祥曾作《登泰山小天下赋》,文笔铺陈,传为名篇。肃

  宗时曲家金裕器《海东歌谣》中有专咏泰山之辞:“泰山顶上俯四海,大地苍茫天门开。心胸浩然,方知丈夫气概。”一气酣畅,快墨淋漓,后人誉其为“说尽情境”之作。正祖朝实学家柳得恭为中国友人李墨庄《登岱图》题诗,有“燕邸青灯东岱帖,梦中人作画中游”之句,抒尽对泰山风光的无限向往。其中记叙最详、感情最挚的当属近代韩国名儒李炳宪。李氏数度来华,吊古于邹鲁之区,曾两至泰山,踯躅日观,“以俯渤海”,并在其《中华游记》中留下了洋洋二千余言的登岱记文。1916年七月,李炳宪由曲阜至泰安,在泰之四天中,其先后拜谒了东岳庙,并由中路登山,达于岱顶。泰山丰富的历中文化和壮丽景色,使这位海东游子激动不已。在东岳庙,李炳宪久久徘徊于穹碑阿阁之间,感叹“自汉以来中国祀典之盛,未有如此庙之极者”。行十八盘中,风掀云涌,“如佛之岩,如盖之松,乍隐

  乍现,或远或近”之景色,更使其叹为巨观。在日观峰上,“东望渤海,与天微茫”,南望吴楚,俯瞰汶洗,故国之思与怀古之情,皆溢心头,不禁振衣啸吟,情驰于山。李炳宪的泰山情思,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韩国友人。

  “在屹立于中国大地上的五岳之中,一般日本人感到最为亲切的恐怕属东岳泰山”(日本小仓芳彦《泰山历史研究?序》)。早在公元7至9世纪之时,日本遣唐使节便曾两度登临泰山,参加唐廷的封禅大典,从而加速了泰山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在此背景下,而有了“泰山神东渡日本”的历史趣话。

  日本平安时期,有一位名叫圆仁的高僧,于公元839年随同遣唐使来到中国,为了求法,历尽劫波,其间曾至今山东境内的赤山(今荣成县境)。圆仁因向赤山寺内供奉的泰山神祈愿,请求神佑护其平安归国。

  圆仁回到日本后,为了报答泰山神(泰山府君)的灵佑,便立誓为神建造禅院,加以奉祀。其法嗣谨承遗志,于公元888年在京都建起供奉泰山神的禅院(名赤山禅院),从此泰山信仰开始传播日本。在此后千年中,泰山府君得到日本皇室的极大尊崇,清和天皇、光孝天皇、宇多天皇、醍醐天皇都曾向明神加授神阶,其官阶亦由正四位递升至正一位。醍醐天皇曾躬诣神社,后又向明神奉献弓箭(均见《续群书类丛》卷六十三)。在《朝野群载》一书卷十五阴阳之部还收有后冷泉天皇(亲仁)于永承五年(1050)所作《泰山府君都状》。镰仓时期,仍不断有天皇举行祭祀泰山府君的活动。不仅大和古典名著《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及《今昔物语集》中都曾写到泰山神的故事,而且泰山府君的形象还出现在谣曲民乐中。日本著名的樱花也以“泰山府君"命名。至今在京都左京区,仍保留着当年禀承

  圆仁遗命而建的赤山禅院,泰山府君便奉祀其中。除了泰山神的信仰,源于泰山灵石崇拜的“泰山石敢当”民俗,也在17―18世纪传布日本、琉球(今冲绳)诸岛屿,其中冲绳久米岛、九州鹿儿岛、熊本、佐贺,四国的德岛,本州的东京、琦玉、秋田等地都十分盛行,成为一个有趣的民间风俗。

  “安期先生来何许,……陟登泰山睨梁父。摩挲秦碑溯三五,上有无怀所封土”(王国维《送日本内藤博士》)。近代以后,泰山文化吸引了众多的东瀛汉学家,除了王国维所赠吟的内藤湖南之外,还有桑原骘藏、宇野哲人、常盘大定、关野贞等名家曾至泰山考察,并留下卷帙浩繁的踏访记录。1906年,东京帝国大学宇野哲人教授攀登岱顶,极目天末,为之神怡,其于所著《中国文明记》中赞美泰山景色:“啊,予今日立于泰山绝顶,睥睨四方,劫初之风,吹云起雾,混沌

  蒙蒙,宛如天地未开前之世界,若夫天晴日出,东之日观,西之秦观,南之越观诸峰,则可一收眼底;尽眼力所致,东南则可遥望琅琊之海;正北隐隐青黛一抹,当是太行之山;又当可见诸水萦纡如带。即非孔子,常人亦当发小天之慨也。虽今日云雾笼罩,难以纵情一观,殊觉遗憾,然能冒雨登上泰山绝顶,亦已幸福至极。”1908年,京都大学桑原骘藏博士访碑泰山,于灵岩寺获见日本镰仓时期名僧邵元所撰碑记,为之惊喜异常,随后其向本国公布这一发现,引起了学界的注目。

  由于东瀛学者对泰山文化的密切关注,促使泰山研究在日本逐渐兴起,出现了泽田瑞穗《中国泰山》、酒井忠夫《泰山信仰研究》等重要著作,使日本成为海外“泰山学”的重镇之一。

  古代越南与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被越南人

  称为“南交学祖”的汉交趾太守士

  燮,便祖籍泰山一带(今山东肥城境)。在唐宋两朝,今越南境内的古国林邑(又称占城)、日南、安南(交趾)都曾遣使参加泰山东封之典。政治关系的密切,促进了两国的文化沟通。明初时有交趾人恒公,“幼乃出游山东,大灵岩寺出家”(《恒公墓塔铭》),历官至提点,于1444年圆寂寺中,寺僧于祖林左侧立塔,以铭其事。嘉靖时交趾人陈儒亦曾仕明,历官山东布政使,曾在岱顶撰立碑记。泰山民间信仰且曾影响越南北方,越南李、陈朝时,已有五岳观等建筑。清代安南人所供奉女神中有“泰山顶上娘娘”,其神诞传为四月二十日。在河内越南故都升龙城附近的玉山祠中,至今还立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说明了早在黎、阮朝时,“泰山石敢当”的风俗,便已盛行于越中。

  印度尼西亚也与泰山颇具历史因缘,宋真宗封禅

  时,印尼古国三佛齐(都今苏门答腊之占碑)国王思离麻皮“遣使李眉地、副使蒲婆蓝、判官麻河勿来贡,许赴泰山陪位于朝觐坛,遣赐甚厚”(《宋史?外国传五》)。此为中印交通史上的重要一页。据学者研究:11世纪三佛齐大首领地华伽罗在广州重修天庆观,即与从封泰山事件有关(孔远志《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宗教》)。另据法国学者苏尔梦《雅加达华人》一书介绍,1650年创建于雅加达的金德院,院内所供神佛中,便有原奉于泰山的九莲菩萨,其佛诞为十一月十九日。这一信仰应是随同明末华人“下南洋"而传布印尼的。

  “佛法自西方来,天下名山胜境化为道场"(金?党怀英《谷山寺记》)。佛教源起于古印度,随着佛教的传人中国,大批的印度僧众远涉关山,前来中华弘扬佛法,其中有三位印僧在泰山留下了其锡踪禅迹。

  据目前所知的资料,最早叩访泰岳的印度高僧是

  东晋时的佛驮跋陀罗。佛驮跋陀罗来华先至山东,曾在泰山以北的今长清境内建立云禅寺。这是泰山最早由外国人所建寺宇。继佛驮跋陀罗之后,又有一位印度僧、故厨宾王子求那跋摩传法泰山。跋摩入南朝宋国后,在岱北人头山立衔草寺,此寺后兴盛一时,延续千载,成为泰山著名古刹。另外在泰山以南的东平洪顶山南,还留有北齐时天竺僧释法洪的多处刻经,这是泰山现存惟一的古印度人刻石。

  历史上不仅有印度僧传法泰山的佳话,也有泰山僧取经西天的壮举。唐代泰山人(故里在今长清)义净,咸亨二年(671)从广州取海路往印度求法,历经达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及罗瑜、羯荼等国,于咸亨四年(673)二月到达东印耽摩梨底国,此后在印度遍礼佛教圣迹,在那烂陀寺学习十年,并求得梵本三藏近四百部,合五十余万颂。垂拱元年(685)仍取海路东归,证圣元年

  (695)五月返国,抵达洛阳,住佛授记寺,从事译经工作,并传授律仪,传习者遍于京洛。唐中宗于泰山四禅寺为义净刻立《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碑,褒其取经译书的伟功。义净圆寂后,又分舍利建塔寺中。据考《西游记》中“唐三藏”形象的塑造,便融合了许多有关义净的传说(义净亦曾受封为三藏法师)。

  泰山与阿拉伯世界很早就已发生联系,公元725年唐玄宗封禅,大食(阿拉伯)使节便出现在泰山朝觐坛下的诸国侍祠行列中。此后中阿交往频仍,贸易尤为繁荣,阿拉伯商人开辟了一条名为“香料之路”的海上航线,其船舶经红海、波斯湾、马来半岛抵达中国,每年都有众多的阿拉伯商人来华进行贸易。《一千零一夜》中辛伯达航海万里来华的传奇正是这一现象的艺术反映。于是在宋真宗泰山封禅大礼中,不仅有大食国主阿弥曾“遣使贡方物”(《宋会要辑稿?蕃夷》),更

  出现了一支由大食商人组成的赞礼队伍。

  在西方世界,泰山文化同样也有着久远而广泛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上,泰山以其承载的璀璨文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1987年在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年会上,正式批准将泰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委员会官员卢卡斯对泰山遗产的价值作了高度评价:“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特殊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这是中国对世界人类的贡献。”从此,泰山在世界上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位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相信世界将更了解泰山,泰山也将更加走向世界。

篇十二: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江户时代富士山汉诗及其中的泰山认识

  李杰玲

  【摘

  要】江户时代的日本,处于锁国期间,几乎断绝了与海外的交流,惟有长崎港口开放.当时日人对外界的了解较少,多止于想象和传说.对于泰山的认识,也不例外.通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故事和杜甫的《望岳》,江户时代的汉诗人对泰山有一定认识,他们写富士山,多以“芙蓉”美之,并突出其“高”、“寒”的特点,而写到富士山的“高”时,多与想象中的泰山并论.在对富士山的歌咏中,写出了对泰山的认识和想象.

  【期刊名称】《泰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8)002

  【总页数】4页(P30-33)

  【关键词】江户时代;富士山;汉诗;泰山;想象

  【作

  者】李杰玲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8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3

  江户时代的日本,处于锁国期间。自1633年江户幕府颁布第一次锁国令之后,一直到1854年日美亲和条约签订,长达两百多年的锁国政策使江户时代的日本几乎断绝了与海外的交流,这一时期,惟有长崎港口开放,允许清朝船只和部分荷兰船只进入贸易:“惟是清·兰二国,每岁进港,苟易有无耳。”[1]

  锁国政策不仅是禁止海外船只或人员、物品进入日本境内,也严格禁止日本人和船只出海。因此,江户时代日本人对外界的了解,只能通过长崎的清商、荷商贸易,或者偶尔因为飓风等原因漂流到日本沿海地区的船只。如此,当时日人对外界的了解较少,多止于想象和传说。对于泰山的认识,也不例外。

  泰山是一座怎样的山?有多高?有什么样的特点?具体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江户时代的人们并不清楚,但是,对于汉诗人来说,他们熟悉杜甫的《望岳》,并为他沉郁顿挫的诗风折服,对这首诗的成就,也一致地赞叹有加;他们也熟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所以,每当他们看到高高耸立的富士山,胸中激荡豪迈之情时,往往会联想到杜甫笔下的泰山,会把泰山与富士山做一个对比。本文拟对江户时代富士山汉诗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论述江户时代汉诗人对于泰山的认识和想象。

  杜甫的诗集是何时传到日本的呢?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杜甫诗集东传日本的资料,是留学僧圆仁携带回国的书籍目录。而在10世纪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在平安时代的摘句集中,看到杜甫的诗句。已有学者对此做出了充分而翔实的考证[2],兹不赘录。可见杜诗早已传播到日本,并被接受和学习。我们知道,杜甫的《望岳》诗,突出了其高峻的特点,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也是突出了泰山之高。《望岳》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术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杜甫的《望岳》是以泰山的雄伟,抒发诗人内心的豪迈和抱负[3]。但是,对于江户时代的诗人来说,泰山的高峻,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乾峰士云的富士山汉诗中,我们看到,日本汉诗人在欣赏、描写富士山时认为,能与之作对比的,就是传说中让人仰望的泰山:(序)夫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余也见士山而大扶桑也。

  大地撮来无寸土,当空还见此山成。海宽才醮半边影,多少虚舟载雪行。[4]

  乾峰士云在看到富士山时,想到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于是以此为类比,想到自己今天看到富士山,也可以“登富士而小扶桑”了。诗中描写了富士山傲然独立、不倚不傍的姿势,也写了富士五湖倒映着山色,而山顶上的积雪尤其显出富士山的美丽高洁。

  说起来,江户时代关于富士山的汉诗几乎都以吟赏风景为主,且多以“芙蓉”(雪芙蓉、玉芙蓉等)美之,并常以蓬莱喻其仙境。不过,比起芙蓉来,蓬莱之喻较少。如柳湾馆题富士山词曰:“一枕午窗睡思奇,芙蓉万仞劈云披。岂言闲梦无佳兆,传得名山揽胜诗。”[5]以“芙蓉”写富士山美景,甚至以“芙蓉”代称富士山的,在江户时代的汉诗中屡屡见到,这一点,无疑是江户时代富士山的一个特色,也是迥异于泰山诗的一个特点。

  广濑冲的题诗,也以芙蓉比拟富士:“芙蓉胜槩入诗来,豪藻瑰奇绝点埃。读至一声长啸句,使人羽化上蓬莱。”二宫督的题诗曰:“闲把诗篇仔细看,山峰万壑在毫端。读至芙蓉白雪句,顿觉茅堂六月寒。”这首诗在众多的富士山汉诗中很有典型意义,不仅用芙蓉形容富士山的高洁美丽,同时还突出了其“寒”的特点,由于富士山终年积雪,所以诗人以“冰肌雪骨”、“玉雪芙蓉”比拟之,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象和感受,而是有实际上的地理环境根据的。其次,富士山海拔三千七百多米,因此汉诗中也经常突出其“高”,如宇佐美明的题诗:“东海名山千万仞,世间谁复可争高?八稜突兀神仙窟,何料收来在兔毫。”因此,诗歌中的富士山,塑造了“高处不胜寒”、不染尘埃的人间仙境的形象。也因此而衍生出富士山“清”的特点,清丽、清净,因此诗人经常描写哪怕只是仅仅读富士山的有关诗歌,也能

  感觉到清风拂面,而使人快要羽化为仙,展现了其仙气飘飘的意蕴,如水野行的诗:“新诗翻卷坐三更,不尽山峰透骨清。无限罪根浑灭了,正疑两腋羽轮生。”[6]

  除了风景描写之外,诗人也不时联系到中国或日本的民俗、历史、故事传说,如:“徐福当年来海外,访仙采药不归乡。如今遗迹无存处,山上唯余大禹粮。”这涉及到富士山的一个故事传说,关于竹姬与不死药。这是日本最早的物语故事,故事梗概是:很久很久以前,山里住着一对善良的老夫妻。老翁经常上山砍竹子。这天,他又到了山上竹林,却惊讶得看到一棵竹子里面发出耀眼的金光,他走过去一看,原来竹筒里坐着一位非常漂亮的巴掌大小的女孩,而那闪闪的金光就是从她身上发出来的。老翁决定把小女孩带回家抚养,老两口非常喜爱这个小女孩,取名为“竹姬”。竹姬很快就长大了,她的美貌传遍了天下,年轻人都来向她求婚,可是竹姬都不答应,出了几道难题把他们都难倒了。最后国王也来求婚,可是竹姬还是坚决不答应,国王求婚求了三年,最后决定动用武力把竹姬带回皇宫,就在军队到达竹姬所住的房子前时,从天上忽然来了很多仙女,把竹姬接走了。竹姬临走时,对老翁老婆婆说,她本是月宫里的公主,现在就要回到月宫,为了报答老夫妇的养育之恩,竹姬把不死药放在“日本最高的山峰上”(即富士山),冒烟的地方就是放药的地方。于是老两口爬到山顶,果然看到了竹姬留下来的不死药。

  关于这个故事的细节还有多种说法。富士山冒烟的情节与其山是火山有关,古代的富士山还不时地喷火,所以故事中说富士山冒烟,就是根据火山这一物质特点来写的。而不死药的想象,恐怕与徐福东渡,替秦始皇寻找仙药的传说有关。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把富士山火山喷火冒烟与徐福故事联系在一起,再引入竹姬的传说,让人读了产生无穷的遐想。看来融入民间故事传说和民俗,汉诗就显得更为丰富生动。

  高峻的富士山,又是如何的高呢?若与杜甫诗中“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作比较,或

  者,与中国的古代传说、仙人故事联系起来,人们就会更容易感受到富士山的高了。于是,我们看到,在富士山汉诗中,经常会出现中国古典故事的描述。

  除了日本本土的传说之外,中国古代的传说也都激发了欣赏富士山的诗人的灵感,如:“借得真人九节筇,云梯步步讨仙踪。来游玉井莲池上,王母坛边第几峰。”[7]这首诗以王母的传说为背景,写富士山登山的感受,好像借来了真人的九节筇,一步一步登上山上的仙境,来到山上的莲池边(玉井莲池在西岳华山之上),仿佛离传说中的王母娘娘越来越近了。如果我们把眼光转到别的诗人的作品中,仍然会发现同样的特点:用泰山之高的比较,或者借助中国的古典故事、传说来描写富士山。

  江户时代另一位汉诗人加藤利正的富士山汉诗也以吟咏风景为主,突出富士山的高、寒、美。但是汉诗毕竟源于中国古典诗,以中国古典诗的要求为要求,且会作汉诗者,其汉学功底必然很好,谙熟中国典籍。所以日本汉诗中难免会出现很多中国典故,哪怕诗里写的是日本的风土人情。在加藤利正的富士山汉诗中,我们首先看到,诗中联系到中国的孔子、泰山来写富士山,如其六:“君子国中神德风,四时吹雪失青空。若令孔圣浮沧海,直指富山入日东。”[8]诗中首先描写富士山的神态,矗立在这君子之国的富士山,仿佛也有着君子的风范,显出凛凛的神德之风。富士山山顶积雪,峰头四季白雪茫茫,使天空都为之失色。如果圣哲孔子渡过沧海来到此处,那么他也会指着位于日出东方的富士山赞叹不已的。此外,加藤利正用中国的五岳与富士山作对比,写出富士山的高峻,如其二十一:“云烟卷雪景无穷,山上深渊山下风。五岳低头千里外,九天浮影一壶中。”[9]这首诗是说,富士山云雾缭绕,白雪纷纷,景色无穷,令人应接无暇,富士山下有五湖环绕,低头看去,仿佛深渊,而抬头看山,山上狂风凛冽。站在高高的富士山山顶,遥想远在千里之外的五岳,在高耸的富士山面前,仿佛都低着头,然天空之大,也被这富士五湖的湖水倒映,尽收湖中。言语中为富士山的高峻而不无骄傲之意。

  加藤利正还以银河、织女星的传说来写富士山,见其四十六:“海东绝顶激烟波,何惯张骞用寄槎。直是客星登可涉,士峰雪浪入银河。”这首诗引用了中国的传说,即张骞泛槎,到了银河,见到了织女。加藤利正在这里用银河的典故,极言富士山之高,张骞若是知道有这么一座高山,那么他也不用伐木造船,只需登上富士山山顶,自然就可以顺着山顶的雪找到银河。与其他写富士山的汉诗人一样,加藤利正看到富士,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秦帝求药、徐福东游的故事:“秦帝求仙如刻舟,蓬莱雪夜远望幽。若令徐福知清兴,富士山阴王子猷。”还有以伯夷相比的:“若将岩雪比孤竹,千岁伯夷论圣清。”[10]等等

  到了江户时代后期,走向明治时代,诗人对富士山的尊崇意识越来越明显和强烈,诗中仍联想到杜甫的《望岳》,常将其与杜甫笔下雄伟高奇的齐鲁泰山作比:“不是灵踪自琵琶(固是妄传),东天削出玉莲花(何妨太白)。云通奥陆三千里,雪照江城百万家(无所不见)。的的寒光连墨水(墨水在江城),葱葱佳气接金华(金华山在奥陆)。唯须绝域窥神秀,齐鲁青余何足夸(泰宗齐鲁青未了,孰与我富岳,无所不见)。”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尊崇富士山的意识变得自主而明显,与泰山作比较的时候,也要一较高下。江户后期的富士山汉诗虽仍然常常以“芙蓉”、“玉莲花”来比喻富士山,但把富士山描写为“岳王”,却是一个新的变化:“堂堂气象帝云霄,四面峰峦拟百僚(岳王照临,群山臣事)。恭立自如尊可仰,拱垂宛似富无骄(岳王之态,形容得好)。皴间应是含星宿,毛孔何妨纳海潮(奇语之甚,“楞严”云:一毛孔中纳四海水)。长酿东方灵淑气,要将膏雨致丰饶。”[11]这首诗塑造了富士山高高在上的岳王气势,四周的峰峦簇拥着富士峰,看起来就像群臣朝拜一样,而富士山俯仰之间均神态自若,表现出了帝王的气度。富士山在诗人的笔下,地位越来越高。

  还有别的诗也多次提到富士山为“岳王”的气势。如:“照临四海绝从衡(真是岳王)。”此外,诗人还以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突出富士山天然的神功造化:“娲氏

  休夸炼石功,兹峰削出放神工。信湖北漾鹅纹乱(信湖名鹅湖,岳影落焉),天水西驰龙气雄(天龙河源自鹅湖)。夏色春蒸千顷绿(信湖),雨声晴泻一川风(天水)。忽惊诡彩妆琼麓,蹑得云间万丈虹(炼石何足夸)。”有学者认为,住在关东的诗人所写的富士山,具有强烈的“上方意识”[12],欲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京都地区作一较量。这一点,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笔者以为,江户后期和明治时期的富士山尊崇意识,反映了诗人的民族意识和本土崇拜。

  江户时代熟悉杜诗、喜爱山水的东岳先生直辰卿,作了不少汉诗,颇得杜甫诗风。据《东岳遗草》鳌洲序曰:“直辰卿,字士宗,号东岳,美作鹤城人也,正德壬辰(1712)生,明和甲申(1764)死。初,家君教兄弟分财别居,宗让三之二于兄,(中略)造酒为业,家政之暇,颇好诗文,偶谒林义卿先生于京师,师事之循循不已矣。大率篇成而请益于先生,先生尝著诗则属宗校订。为人温恭谦逊,其事父母也,朝暮必省,于兄家者三十年一日也。交游者,皆城中君子也。”[13]

  可知东岳先生家计之余爱诗,常以诗自娱,其汉诗多得山水之助,并据杜甫神韵,诗风清雅沉郁,如《漫题》:“吾昔入长安,偶尔遇奇士。自说游此久,且不说姓氏。日历五陵外,家本在戚里。清才知天文,博物谙地理。一朝出人间,远随赤松子。仙踪不可知,如今在何地。唯有明月色,依稀旧时似。”[14]

  这本薄薄的诗集中多是寄友诗、送友诗、赠别诗和咏物诗。多用中国典故,东岳先生熟悉中国古典诗词,汉学功底较为深厚,如《送僧归山》:“飞锡从斯去,匡庐第几峰。访君看瀑布,何日涤尘胸。”看来他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较为熟悉。诗中写到庐山的还有《舟行即事》:“万里西风江上秋,忽看鸿雁度寒洲。滩头日落潮声急,云里钟传暮色幽。三峡愁损催客泪,孤峰明月送仙舟。明朝更向庐山道,白社应从慧远游。”此外,他还仿效杜诗写了不少诗篇,如《秋兴》诗颇具杜诗风格:“秋风万里倚高台,满目萧条不胜哀。野岸霜清江树老,洲边水冷塞鸿回。片云几处碪声动,细雨千山暮色催。兰佩独醒初服客,赋成堪愧楚人才。”[15]

  东岳先生自语道:“自爱青山此胜游。”(《秋日山寺怀友人》)从诗集中的作品来看,其写山水,送友人归山诗甚多,如《题富士山》:“海上三峰天外开,千秋雪色最奇哉。裁歌公子名空有,采药秦人竟不回。犹见瑞烟朝自起,更知佳气日相催。此中须学长生术,谁是即今徐市才。”[16]诗中不仅用了徐福的传说,还提到了《竹取物语》的故事。与前文谈到的江户时代富士山汉诗类似。

  回到现在,众所周知,泰山早在1987年被定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7年,富士山与泰山结为友好山,相关单位已经连续几年举办过友好提携文化活动。2013年,富士山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实际上,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述,我们知道,两座山之间的交流,其实早在两国人民分别亲履这两座名山之前,哪怕在锁国期间的日本,诗人们通过杜甫的诗,通过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故事,而对泰山产生了认识和想象。即使到了20世纪初,虽然日人还没有登上过泰山,但是对于泰山的想象,以及把泰山和富士山作比较的文字,还时不时地见诸报刊。不管是江户时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怎样的对比,怎样的想象,都只能说明两者之间的文学渊源,比我们平时知道的,要深远许多。

  【相关文献】

  [1]检夫尔.锁国论[M].志筑忠雄,译.享和元年写本.

  [2]静永健.关于近世日本所能读到的<杜甫诗集>[J].文学研究,2012,(3):1-19.

  [3]李寅生.古诗精粹[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4]高柳光寿.富士的文学[M].东京:名著出版,1973.

  [5][6][7]快菴先生.富士纪行诗[M].江户:天保2(1831).

  [8][9][10][11]加藤利正.富士百诗[M].1676年序刊本.

  [12][14][15][16]池泽一郎.汉诗所咏的富士山——从京儒之立场出发[J].《国文学》(第49卷)第2号.

  [13]直辰卿.东岳遗草[M].1775刊本.

推荐访问:日本学者对泰山的评价 泰山 日本 学者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