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20篇

时间:2022-11-25 12:1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20篇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儒家“为政以德”的行政管理观及现代意义  【摘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为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的统治,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行政管理措施。尤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20篇,供大家参考。

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20篇

篇一: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儒家“为政以德”的行政管理观及现代意义

  【摘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为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的统治,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行政管理措施。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把教化与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两手政策,并有效的发挥了它的作用。时至今日,这种政策仍有益于当代社会的治理与安定。

  【关键词】儒家;管理观;孔子;孟子;荀子;意义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几千年之久,专制统治之所以能够维持,不仅有它赖以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而且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德礼教化和刑罚政令。教化和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刚柔相济的两手政策,有效地发挥了它的作用。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已设立教训之官,以教化百姓。同时也设立了刑罚,以惩罚不道。教化与刑罚,真正参与到政治领域之中,当是国家形成以后。从此,他就成为政治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周人建立了周人教化与刑罚的依据。“礼”的主要原则是“亲亲”与“尊尊”,“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这便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而非礼的行为则要受到严惩,不忠不孝更是弥天大罪。因此,周公明确提出“明德慎罚”的主张,“明德”即宣扬宗法精神,实行礼治教化,即使对殷民,也以教化相对待,“勿用杀之,姑惟教之”。“慎罚”则是君子不施其亲,也不提倡连罪,即所谓的“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但是对违反宗法礼治的人,绝不放过。周公所制定的统治方针对后世产生里极大影响。

  儒家继承和发扬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原则和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提倡德礼教化,重视人治。儒家认为芸芸众生,不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发扬先天的善性或改变其先天的恶性。因此,儒家提倡“为国以礼”、“为政以德”。施行以德礼教化为主的政治统治。

  1孔子的“德政”思想

  “德治”,是儒家政治的基本原则。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的“道”,即“导”,引导、诱导的意思。这里的“政”,指政法,并不是广义上的国家行政管理。这里的“格”字,本来多义,但在此解释为“人心为服”。孔子原话的大意是:用政法来诱导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孔子这一思想直接来自周公且进一步发挥之,强调为政要以道德教化为根本,而不应该片面强调刑罚杀戮。《论语》中还有一段记载:有一次,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说道:“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何?”即“假若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答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意思是说:您治理政治,为什么杀戮?您想把国家搞好,百姓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德行像风,小人的德行像草,风一吹,草必然是随风而到。说的就是为政要“道之以德”的意思。

  孔子倡导“为政以德”,并以此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础方针。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孔子看来,以道德为准则来处理政务,就可以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强调在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方面要坚持道德原则,重视对人民进行道德上的教化。

  统治者要做到“为政以德”,也要修己,加强自身的主观修养。而要加强主观修养,自

  身先要大胆公开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孔子的弟子曾评价孔子对待错误的态度,“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认为君子的错误有如日月之食,错了大家看得见,改正错误时,大家看得明了。同时君子还要做到严于律己,向内心世界寻求真理,做到“内省”“自讼”,通过自己主观修养的提高去带动别人。其次,统治者还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不仅是从政的需要,也是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因为“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仁,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即庄重便不致受辱;宽厚便受大众拥护;诚实便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快敏捷便会有高的工作效率;布施恩惠便能容易地使唤人。这就是孔子主张的“五德”。他关系到统治者自身的荣辱,关系到民众的向心力,关系到事业的成功,也关系到能否使民的大问题,所以是统治者必须注意的。因此,当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时,孔子回答道:“修己以敬”。子路未明真谛,又问道仅仅做到这些就行了吗?孔子回答道说:“修己以安人”。可见统治者修己的目的是为了使民众安定,也就是使民众安于被统治的地位。

  从“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出发,孔子斥责和反对“苛政”,主张慎重刑罚,实行“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他所拥戴的君主,都是关心百姓疾苦的,除暴安良的圣君明主。对周文王爱护百姓,不像殷绉那样虐杀无辜臣民的做法,孔子十分赞赏。他反对用暴虐、杀戮、残酷的手段治理国家。当然,孔子主张慎用刑罚,但并不完全反对刑罚,他反对的是“刑罚不中”,(即刑罚不得当)以及不先进行教育便加杀戮。由此可见,孔子视“德”为主要管理手段,而非唯一手段。在刑罚与德治中孔子首选德治,是因为他认为“德”能治本,而“刑”仅治表。以“德”为主,辅之以刑,先德而后刑,这应该是“为政以德”的应有之义。

  2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将孔子的“德政”思想发展成完整的“仁政”学说。在孟子看来,当时有两种政治思想,两条统一中国的道路:一条叫王道、仁政,以德服人;另一条就是法家主张的霸道,它假借仁义之名,以力服人。这就是王霸之争。孟子反对霸道,说:“以力假人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凭借武力而假托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称霸必须依靠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实行仁义的,可以统一天下,统一天下不必仗恃国力的强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着,中心悦而诚服也”。这就是说,以“力”征服别人的,不能使人心服;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内心服气而甘愿诚服。当然,孟子反对“以力服人”,也并不是完全不要刑罚、暴力,而是主张以刑辅德,要“德”“刑”兼施,不过要以“德”为主。

  孟子对孔子为政以德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孟子已不是简单地将“为政以德”作为政的基本要求,而是将能否做到为政以德,推行仁政,与天下的得失和国家的兴旺联系起来。如孟子从三代历史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兴废者亦然。”夏、商、周三代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实行了仁政,它们丧失天下是因为不实行仁政,国家的衰败与兴盛、生存与灭亡也是同样地道理。所以统治者要保有天下,实现长久统治,就必须加强自己的主观修养,通过自己主观修养的提高,推己及人,广施仁义,推行仁政,去统一天下,不仅如此,孟子还认为统治者加强道德修养对被统治者还是一种示范作用。所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政。一政君而国定矣。”君主仁,就没有人不仁;君主义,就没有人不义;君主正直,就没有人不正直。把君主的过错纠正了,国家也就安定了。因此,君主的“仁”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属于纯粹个人的道德范畴,而成为关乎国家兴衰的政治范畴,即,君主的“仁”本质上已不是一种“私德”,而成为一种“公利”。当然统治者成为仁者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有赖于统治者“使有菽粟如水火,”使民众的收成“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圣人治理天下,应该使人民的粮食像水火那样多,百姓生活有保障,安康乐业,哪有不仁爱的呢?基于这种认识,孟子对春秋以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发动的兼并战2

  争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战争是非正义的,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是应该加以斥责道的。孟子还针对人民苦于兵灾,憔悴于虐政的心态,指出统治者只有推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实现社会安定。所谓“以德行仁者王”,“行仁政而王”,并且认为行仁政不仅可以称王天下,也是“莫之能御”的。只要实行了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人能阻止它。因为只有推行仁政才能得到民众拥护,而民心向背又关系到天下得失,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不仅如此,孟子还认为:“不仁者,得国,有之矣;不仁者得天下,未之有也。”不仁道却得到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事;不仁道而却能得到天下,从未有过。而且,能否推行仁政也关系到统治者自身的荣辱,所谓“仁则荣,不仁则辱。”

  3荀子“隆礼”“重法”的治国之道

  荀子作为一个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适应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继承和改造了儒家的王道和礼治思想,有总结和吸取了法家推行的霸道,实行法制的经验,将礼治和法制、王道和霸道结合起来,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之道,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巩固集中统一的封建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认为两者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就是说,礼是法度的标准,是法度的根据和总纲,而法则是礼的体现,礼的确认。在荀子那里礼和法是统一的,有时在用词的含义上也是一致的。

  荀子将礼和法连用,反映了战国后期地主阶级在确立其统治地位过程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发展,使荀子认识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都不足以建立和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因此,荀子改造了儒家重德轻刑的理论观点,吸取了法家“壹赏”的主张,提出礼法连用,教化与刑罚并重的思想。他说:“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这是说,对老百姓如果不先进行教育就加以诛罚,那就会使刑罚繁琐,奸邪不胜其多;若是只实行教导而不加以诛罚,那就会使奸邪的人受不到惩处;若只有诛罚而没有赏赐,那就会使勤勉的人不积极;若是赏罚都不当,那就会使民发生疑虑,风俗险诈,因而使百姓不能齐一。荀子这套论述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为地主阶级提供了一套维护其专制的完整理论。荀子还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就是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是礼与法(刑政),统治阶级按照礼来培养道德,老百姓从地主阶级的刑法与统治,国家内政搞好了,就可进行平定四海,统一中国。荀子的礼法兼治、德刑并用的政治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之,诸子对治世问题的探索,有其不可抹杀的理论价值,其中尤以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为巨。儒家时时提醒统治者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这种基于理想秩序而采取的情理说教,有时也会收到效果,因为中国权力结构更替频繁,并且有作为反叛依据的“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民本理论的推动。历史上,在民本主义的旗帜下,臣僚~,民众造反,都曾作为控制统治者的有效方法,这使统治者为了平息动乱,被迫顺应民情,从而修改有关的政策。当民众能够组织起来以表达他们的不满时,动荡和不安就常常别儒家作为有效的警告和控制统治者的方式。

  教化与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两种政策,也的确在历史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教化与刑罚的相互辅济之功,仍有益于当代社会的治理与安定。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农民反抗朝廷的暴乱,都是标举“均贫富”、“等贵贱”、“惩贪官”、“伸天理”等民本口号,因为民本主义的理想能够将暴民政治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社会对抗。民本主义是靠理想价值权威精神来实现社会公正的模式,这种旨在根据某种理想方案摧毁或重建某种结构的学说,酒气社会意义来说,都将迅速导致集权主义。它最终是向执政的官僚新贵提供特权,而使人民大众的道德主体感失落,当反权威化的现象不断蔓延时,由此加速了个人与社会的疏离。这是儒家学说作为主流化秩序建构时不断溢出的负面效应。

  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我们应既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又要审视其落后于时代的因素、缺点。要对其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和批判才能使其重新充满活力和生机。

  4现代意义

  21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一个积极而又科学的时代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其中不仅有丰厚的哲学、文学思想,同时也有相当丰厚的社会、管理思想,而且对当今社会及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

  在传统的社会理想观中,儒家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是当时理论上一个巨大的创建,在当今也是极大的进步意义。

  就我国的现实来说,毫无疑问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逐步健全完善,我们将会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社会调控机制,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道德作为一种调控人们行为的手段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而只能意味着要求它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强化。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尽管建设民主与法制对于改善社会政治更加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但它与提高为政者的素质及强化人们的道德自觉并不是一种矛盾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今天要求建设的民主与法制,它本身就要求为政者具有更高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事实上民主与法制的完善,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今年来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比过去进了一大步。然而,由于忽视了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建设,好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视为落后的东西加以反对,甚至连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优良品德也开始被丢弃,致使出现了某些党风不正、政风不廉的现象,整个社会也开始出现一种非道德化的倾向。那种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利益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往往难以得到理解,而个人利益至上、崇拜金钱、追求享乐的价值观念则往往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从而为以权谋私、以钱乱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本来已经消灭的一些丑恶社会现象的重新泛滥提供了精神土壤。这种深刻的教训清楚地告诉我们,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们行为的机制不仅不可以消弱,而且必须得到强化。

  进一步说,即使在社会政治获得了高度完善的将来,也不能指望用制度来包医一切。道德不是解决社会关系问题的唯一手段,但人类的道德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无论文化模式、社会关系以及人类道德本身的内容有何种变化,道德作为调节人的行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都将是人类无法放弃的。

  总之,无论历史、现实和未来,道德作为调控人们行为的一种手段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所以,尽管孔子所提倡的道德内容在今天看来有许多缺陷,他在社会政治中给予道德的地位也并不恰当,但他所提出的用道德来调控人们行为的原则在今天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在如何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问题上,孔子充分肯定了国家倡导的重要作用,充分估计了为政者对民众的影响作用,看到了政治人才的标准对于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在今天也都是有其实借鉴意义的。

篇二: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

  探讨儒家“以德治国”的现代意义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相当完备的行政伦理体系。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当时诸子百家关于德治的争鸣。以下是由为大家整理的探讨儒家

  以德治国

  的现代意义,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

  摘要:

  介绍了儒家

  以德治国

  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提出当前社会主义条件下的

  以德治国

  观,并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方面分析了

  以德治国

  的现代意义,同时提出了笔者对

  以德治国

  的一些宏观构想和具体措施。指出落实

  以德治国

  关键是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只有把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才能展现我国人民的新的道德水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以德治国

  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就是: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

  的提出表明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21世纪的新时期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工艺的改进促进了产品的快速烧成,进一步体现了快速烧成对环保节生的重要意义。

  论文

  关键词:

  内墙砖;快速烧成;环保节能

  0引言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201X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愈来愈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同样,现今陶瓷企业也理应面对全球气候问题的挑战。同时作出启己的努力,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内墙砖的快速烧成是现今陶瓷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生产工艺,一方面可以减少能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实现环保和社会效益。随着产业的发展,陶瓷企业越来越重视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实现环保节能。

  1快烧坯料配方设计

  原料选择原则。尽量增加瘠性原料的用量,尽量减少烧成收缩、有机物含量、以及粘土和碳酸盐用量,前提是要保证生坯强度。这样可以降低产品变形率,有利于快烧工艺。

  粘土的选择。尽量选用塑性好、烧失少、解胶好的的原料.这样可以减少粘土用量。必要时选一种高铝粘土来平衡硅铝比。控制好平整度,铝含量低容易使坯体在烧成过程中产生变形缺陷,AI20的含量最好控制在18%-21%。

  快烧料的选择。可引入一些叶腊石、透辉石和硅灰石等链状、针状结构的原料,其特点是烧失小。线性收缩且收缩小,热传导快,烧成温度低,特别适应快烧工艺要求。

  辅助熔剂料的选择。除了透辉石和硅灰石外,还可以引入一部分石灰石。石灰石有烧成反膨胀作甩可减少坯体的收缩。

  钾、钠含量一般粘土中就够了,必要时可引入少量长石性原料。

  配方举例。配方快烧体现在易氧化,易排湿,传热快,不易干燥裂。干燥炸坯,较低的烧成温度上。各种配方示例矿物组成范围见表1--表3。

  2泥浆参数的确定

  要保证泥浆触变适当,悬浮性好,水分尽可能低,流动性尽可能好,一般是B=3~

  5,泥浆比重

  1.6~

  1.8gear之间,泥浆一劲度250目筛余6%8%,并做好泥浆的除铁工作。粉料要过l2~14目,细一些好。

  总之。配方中原料种类尽可能多。这样某种原料变化不至于影响太大,增加了配方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配方大体组成是粘土40%-50%,瘠性料50%一6O%,叶腊石可作为瘠性料看待。

  3成型

  成型压力在保证生坯强度的情况下尽量小。并且双面加压.这样有利于干燥和氧化排气。

  4素烧

  窑宽

  95m,素烧周期33~35min,每分钟进8片,燃气为冷煤气。干燥67min,结构为上下分别单独供热和排湿,这样提高了干燥效率,避免上下干燥不均,出现干燥裂,同时避免了热气流从窑炉的两侧上下对流。导致边部两片砖干燥裂干燥窑的中部可设置挡火板和挡火墙.前半部以烟气供热为主,后半部以窑尾余热为主热量,不够时可通过热风炉补充能实现烟气和热气的分别控制,前半部正压干燥,以升温为主,排湿为辅,可让一部分干燥湿气重新回人干燥窑,保证窑内湿度,不致于表面干燥过快,导致干燥裂。后半部可为负压排湿。这种结构效率高,干后残余水份小于1%,保证升温段不炸坯。

  对于宽体窑来说,每节窑长要短一些,可以适当增加烧嘴密度,保证供热量,约每节

  1.8m,氧化阶段充分氧化,高温段不易变形。素烧温度适当高些,反应完全一些,尽量减少釉烧窑的氧化排气,避免釉面气泡和针孔。减少釉烧窑中坯体的烧结反应,避免釉烧变形,有利于釉烧提速。

  冷却段急冷和抽热风机最好都是变频自动控制.可减少空窑风裂。快烧体现在高效快速的干燥、氧化、冷却对窑炉的充分利用。

  5釉料

  底釉,如果不考虑透水的话,适当降低烧结度,这样烧成范围宽,利于减少色差。细度细一些,325目筛余1%o~2%o。

  CMC、三聚磷酸钠要用质量好的。高岭土要保证粘性和解胶性能,总之底釉要有宽的烧成范围。好的粘性和低触变性,合理的保湿性。这样可促进坯与底面釉之问的结合,不易剥釉,不易淋釉起孔,不易产生色差。

  面釉,要有较高的始熔点,细度适当粗一些,好的高温流平性,好的排水性能,宽的烧成范围,好的热稳定性。这样可保证快烧而不至于出针孔、釉泡、以及因排水不好而致光泽不好和针孔、桔皮和后期龟裂。面釉快烧体现在高始熔点、良好的高温快速流平性、干燥排水快等方面。

  花釉,印油要能250目全通过,花釉过250目筛及好的润滑性,减少沾网,好的悬浮性和抗腐蚀性,好的保湿性.减少干燥缩釉釉烧时排水不好可导致釉面光泽不好和针孔.要加强干燥效果,必要时可在釉中加入千分之一左右尿素。可大大加快排水进程。花釉的快烧体现在快速干燥而不缩釉。

  6釉烧

  周期31~33min。窑宽

  65m,每分钟进7片,少进一片利于减少断面温差,避免色差。烧嘴设置尽量靠前,延长氧化段,可避免釉面气泡、针孔,还可以避免因后面升温过急导致的变形。冷却过程与素烧过程的冷却相同。

  7快速烧成在生产中的局限性

  内墙砖的快速烧成虽然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环保节能方面有其优越性.但其局限性也应该是要考虑和面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材料的选择上有其局限性。和普通烧成相比。快速烧成在原材料上要求更为严格。这样一来,无形中就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而且,有的原料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找到。

  工艺的难控性。泥浆性能要稳定,喷雾造粒后可确保坯料配方的稳定。减少产品变形的可能。喷雾造粒后粉料均化水分很难一致,颗粒级配很难按理想配制,导致快烧变形。窑炉方面要求燃料尽可能纯,热值高且均匀放热,确保炉温温差尽可能小,并且烧成时更主要靠人工控制而非机械自动控制。

  8结束语

  内墙砖的快速烧成是当前陶瓷企业日益推广的一种技术。快速烧成顺应陶瓷企业发展并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陶瓷企业在享受快速烧成工艺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响应了国家发布的关于环保节能的政策.快速烧成将越来越被更多的陶瓷企业所接受。因此在工艺上合理优化,将有利于快烧烧成,也将更有利于企业的节能环保。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作为一种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从数据分析的角度,使同一分类过程中有了一个统一性的定量标准,避免了一般定性分类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弊端,从而在经济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由为大家整理的研究聚类分析的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

  关键词: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

  摘

  要:

  一般的聚类分析方法的应用,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同时,忽视了指标间相关性及权重问题的存在,论文拟结合因子分析法来进行聚类分析,以解决相关性和权重分配的问题。同时,利用基于因子分析的层次聚类分析法来对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进行研究,将甘肃省工业行业划分为4类,并根据4类行业的指标数据得分指出其行业结构存在的特点及相应问题。

  一、引言

  聚类分析是研究指标根据相关数据建立原始矩阵,并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对数据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确定是否可以运用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法对经标准化处理后得矩阵进行初始因子求解,确定公因子数目;运用Varimax旋转法对初始因子进行旋转,给予明确得因子解释;计算因子得分。

  运行spss13.0forindos,标准化数据后选择KMOandBartlettstestofspheriit计算相关性,随后选择Prinipalponents进行初始因子求解,Varimax进行因子旋转。

  经计算,原始矩阵的KMO值为0.628,说明该指标矩阵适合于进行因子分析。对经过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了3个公因子,其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及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

  1、表2所示:

  表1:

  公因子相关数据表

  公因子

  特征值

  贡献率%累积贡献率

  F15.07537.54237.542F23.73435.3537895F31.15910.18083.075表2: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F1F2F3X10.9660.188-0.009X20.980-0.030-0.001X30.9480.119-0.057X40.9680.0940.022X50.766-0.022-0.161X60.3540.768-0.105X7-0.0930.9220.000X80.071-0.565-0.594X90.2050.8550.098X10-0.0310.9300.053X110.0550.903-0.026X12-0.074-0.1060.903通过分析可以看出,3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83.075%,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整体情况,因此,我们就可以用这3个公因子来取代上述的12个指标来对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进行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公因子F1在X1、X2、X3、X4、X5上承担了较大的载荷,它们主要是行业规模方面的指标,因此,公因子F1可以定义为规模因子;公因子F2在X6、X7、X9、X10、X11上承担了较大的载荷,它们主要是行业效益方面的指标,因此,公因子F2可以定义为效益因子;公因子F3所承担的载荷主要集中于X12即产品销售率,反映了行业风险方面的信息,因此,公因子F3可以定义为风险因子;同时,根据表2中的数据,就可以分别求出甘肃省35个工业行业的4个公因子的得分数值,如F1的计算公式如下:

  F1=0.966X1+0.980X2+0.948X3+0.968X4+0.766X5+0.354X6-0.098X7+0.071X8+0.205X9-0.031X10+0.055X11-0.074X123.聚类分析过程

  通过因子分析过程,得到了甘肃省36个工业行业的3个公因子,这3个公因子之间已经驱除了相关性问题,同时,按照它们的贡献率的不同,使3个公因子被赋予了各自的权重。如上所示,我们将得到的这36个工业行业的3个公因子的得分值作为指标对甘肃省的工业行业进行层次聚类处理,以探测出甘肃省工业行业内部结构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按照规模、效益和风险来对其进行剖析,这一过程同样使用统计软件spss13.0forindos来进行。

  运行spss13.0forindos,分别选用平方欧式距离对相似性进行测度;组间连接法求新类相似性,可以得出最终的聚类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把甘肃省的36个工业行业按照其公因子的总得分将其分为3类。

  表3:

  甘肃省工业行业聚类结果表

  7.18%的份额,可以说,它们是甘肃工业的大半壁江山,甘肃工业的发展,它们功不可没。但是如果从效益指标来看,这四类行业的经济效益却不容乐观。公因子F2反映的主要是行业效益方面的信息,但在F2载荷较大的利税总额、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几个指标来看,除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和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外,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而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相对高效益还得益于其产品对于满足生产生活的必要性及其垄断性。公因子F3主要反映了行业产品的销售情况,通过这一指标也可以了解到其产品面临的销售风险,从几类行业的表现来看,销售情况比较良好,这应该归结于几类行业的资源型产品性质,同时,行业的垄断性也占据着较大的因素。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甘肃工业的发展还必须牢牢依靠这四类工业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这四类行业普遍具有的资源型特征,今后甘肃必须面对资源耗竭过程中如何转变支柱产业方向,培育新的支柱产业这一严峻的问题。

  无法应付资源耗竭的困境,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今后甘肃工业轻重协调发展问题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解决。

  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过大,市场化进程缓慢

  从聚类结果来看,占据甘肃工业大半壁江山的支柱和主导产业绝大部分是重工业,而同时,它们又都是以国有或国有控股性质为主,因此,造成甘肃省工业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国有化特点,201X年,甘肃省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到了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9.15%,。由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据了全省工业的绝大多数份额,更由于它们更容易掌握较优质的发展资源,造成甘肃市场化进程缓慢,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受到挤占,比重过小,活力不足,这就使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进度较慢。

  当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情境,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气相,色谱,有害

  关键词:

  教学改革,思路,途径

  化工工艺的进行存在着严重的危险性,由于使用的材料均为化学材料,如果不能够建立正确、合理的化工工艺设计实施识别与控制的安全规章制度,就有可能在化工工艺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不必要危险的发生,所以通过对化工

篇三: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为政以德:有族有地有位

  为政以德:有族有地有位

  为政以德:有族有地有位

  辛亥(西历1971年)林彪事件之后,文化革命进入批林批孔阶段,曾经提倡法家,批判儒家:儒家代表旧势力,是反动的,法家代表新生力量,是先进的。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既然代表谁就替谁说话,说明都不是大公无私,都有私。既然如此,“私”也可以分成反动的和先进的,不能一概否定!

  法家的私比儒家还多一些。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不是著书立说的书生,而是秦始皇。他的下属投其所好——

  有一次,王翦带着六十万大军出征,秦始皇亲自送到咸阳城外的灞上。王翦在临走的时候,要求秦始皇给他很多的美田良宅和园池。后来,又派人给秦始皇捎信儿,要求给一些园池让子孙用。

  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写了这个史实之后,并没有记载秦始皇给了王翦多少田宅园池,不过,他却记下了“始皇大笑”,还有就是下面这段对话:

  有人对王翦说:“将军这样要赏赐,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王翦说:“不然.秦王怀疑人,不相信人.现在秦国的甲士全让我带出来,国内都没什么兵了。如果我不多多地要求田宅,不考虑在秦国的子孙,表示自己坚定地安于秦国的生活,那不是让秦王坐在那里整天怀疑我

  吗?”(当时秦始皇还没有称帝,所以是“秦王”。)

  这种法家式的私,在当时确实是很先进的,不然,秦王就不可能扫平六王,一统天下。

  但是,这种私的先进性只能维持很短一段时间:秦始皇死去不久,天下就乱了。

  西汉延续了215年,东汉延续了196年,中间只隔了17年.所以,两汉的先进性远远大于秦帝国。德制学选社会是军事帝国之后出现的先进社会(参见第1-2节、1-3、2-5节)。

  法制钱选靠的是产业金钱,当然有“私”;德制学选靠的是知识学养,也不是“无私”:知识学养的目标是中举,最好是当状元,在两汉叫举首。

  赐的数额,只不过不是由首相或总统进行赏赐,而是由生产经营的利润进行赏赐,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回报”。王翦从秦始皇那里也是得到回报,王翦带兵打仗,也是一种经营。在欧美社会中,如果市场回报不足,法治秩序就难以维持,所以各国政府都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市场回报。全球环境问题屡议不果,原因就是与市场回报比起来,各国政府认为:环境是第二位的问题。

  德制学选社会对环境的破坏速度大约是法制钱选社会的二十七分之一(参见第4-2节),原因有两个,一是管理成本较小,二是在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指导下,政府首脑必须畏天命,不敢把环境问题放到第二位。

  中国早在秦汉之际就必须用德治为主替换法治为主,主要原因是环境资源条件淘汰了成本太大的管理模式。汉武帝之所以独尊儒术,关键是他的祖父汉文帝采用放权让利的政策,到了他的父亲汉景帝就出现了资源短缺,引发七国之乱。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交易成本中抗灾所占比例越大,越需要以德治

  为主;交易成本中抗灾所占比例较小,则不妨以法治为主。

  近代以来的法,和法家们所说的法,已经很不一样了。

  “法律”只为平等的人们作出规定,不承认人间差异,只承认财产差异;有的人认为财产差异不公正,所以就骂娘。

  “礼”不但为平等的人们作出规定,也为不同等级的人们作出规定。

  法律没有规定不许做的,无论怎么做,都不违法。除非修订法律。所以现代法治的无序内驱力较大,管理成本也较大。

  礼没有规定可以做的,要有足够的根据才能去做,不然就是违礼。无序的内驱力较小,管理成本也较小。

  礼和法都不是个人说了算,不是人治。西方立法和执法分得很清楚;中国立礼和守礼分得更清楚:礼常常不是同一代人制定的,其中的主要成分可以上溯到久远的历史积淀,最近期也有“祖法”制约。

  一代人往往分不清什么样的安排可以“假私济公”,弄得不好就成了“假公济私”,或是“假”全人类之“公”,“济”一代人之“私”,破坏了后代的生存环境。

  德治为主,对中国政治来说,不但是经过历史筛选的屡试不爽的经验,而且将会有助于探索全球可持续的管理模式。如果不用德治为主替换法治为主(不是不要法治),那么只能在下述两种情况中择其一种:一是继续法治下法制钱选的全球化过程,牺牲生态环境;二是放弃大一统的社会文明或诉诸乌托邦(参见第2-5节关于后现代的讨论)。

  只有用德治(礼治)为主替换法治为主,才可能既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又维护大一统的文明社会,不妨称之为德制兼容法制的全球化(参见第1-4

  节)。

  德制与法制的共同点是承认基层的自组织,承认基层组织的所有权。不同点是价值体系:德制重视敬宗收族,所有权以宗族为单位,土地价值高于加工产品的价值。法制则要拆散宗族,所有权以自然人和法人为单位,随着产业升级,加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逐渐凌驾于土地价值之上。

  “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一直试图绕开‘所有权’这个足以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信念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即用来进行识别的特征)一直被理解为‘生产资料公有’——但由于改革每深入一步,都要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政府和‘奏折派’经济学家就发明了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方式,使社会资源非国有化……但是在社会纪律非常松驰和随意的情况下,这一系列在‘所有权’边缘所作的改革,都被一些掌握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力的‘内部人’利用来开展寻租活动,以牟取私利。”

  上述这种恶效率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始于十六世纪的市场经济和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一直试图绕开“可持续”

  这个足以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对于“市场机制”信念的问题——因为用来识别“市场机制”的特征一直被理解为“生产资料私有”——但由于市场每深入一步,都要受到向外转嫁危机的困扰,各国政府和“一阶均衡派”经济学家就发明了许多富有“市场特色”的词汇和方式,使生态资源经济化……但是在无限责任非常松驰和随意的情况下,这一系列在“可持续”边缘所作的修补,都被一些掌握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力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利用来开展转嫁危机活动,最后转嫁给生态境,以牟取法人或自然人的私利。

  个人的行为内驱力不是追求效率,而是追求温饱和覆盖他人(参见第4-5节表二):只要不是懒汉,温饱之后一定追求排他性地占有他人时间。如果追求效率有助于覆盖他人,个人就会追求效率;否则就要寻找其他的路径增大覆盖。资源不足,或法制不健全,都会引发生理覆盖:中国的扩地导致秩序紊乱,“淮桔(良性市场)成枳(恶性市场)”(参见6-3节);西方扩地引发生态灾难,也会“淮桔(征服自然)成枳(群体难以延续)”。

  介于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宗族制(无限责任),有可能不依赖物质效率而扩大覆盖。德制学选可以兼容法制钱选,宗族制并不排斥私有制,圆融之后不妨称为大公制。

  德制学选和法制钱选是组织管理(含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参见第1-2节表一)。这两种制度的边际替换发生于一定程度的严酷环境之中,即资源与环境容度警戒线附近:相对严酷的环境使得灾害消耗量达到一定程度,法制钱选就会被德制学选替换。实证的例子是西汉的“名田”被“代田”替换。中国在德制学选之前的原始积累也是圈地运动:圈地之前无名,圈占后以某一家的姓来命名,就成了“名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确认所有权。西汉的圈地运动没有像后来的西欧那样被社会接受,是因为环境气候条件比较严酪,后果太惨:“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最后,名田不得不改为代田:有多余劳力的人可以多种,但不是永远不变,种不了就要给别人种(《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

  聚族而居的村落可以保证代田总是落在同宗族的后代手中。宗族的发展是中国的环境条件决定的,宗族制不过是以群体为单位的私有制。宗族成员的流动性远远小于个体或小家庭,所以族人珍惜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可

  持续性。这样,土地的价值相对来说就比较高。

  德制学选是环境条件筛选出来的:“由于中国的年均灾害消耗量大于西欧,所以政府抗灾及平衡负效果的效益较大:遇上灾年,‘田主“自顾不暇,势难赡及佃户”,因而扩大了政府的赈济面’;又由于中国的构型文字使得科举政府的管理(含人才选拔)费用的增加较少,因此中国分层的效益增加在汉初就超过了管理费用的增加。也就是说,科举政府首先在中国萌生,是出于纯粹的经济原因;与此类似,科举政府在后来不断发育、成长,也是出于纯粹的经济原因。”

  科举政府与计划政府的重大区别是制度基础和制度导向:科举政府的基础是宗族,制度导向是安居乐业,主要依靠为政以德来管理;计划政府的基础是党委,制度导向是提高生产力,主要依靠革命教育和革命运动来管理。在达到温饱之前,这两种导向在操作上的区别只是“便步走”(允许各宗族因地制宜)和“齐步走”(党委都要学大寨)的区别,但是在达到温饱之后,这两种导向泾渭分明。坚持提高生产力,就不能不向法制钱选开放,把革命教育革命运动的管理方式转型为法治为主的方式,如果法制建设不到位,实际上是无法管理。如果不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以安居乐业为目标,就不必模仿西式法制,可以利用传统的制度资源,如敬宗收族。计划和市场都会鼓励频繁的拆迁和重复建设,坐地生钱;而科举机制则鼓励封地安民、安土重迁和长效建设,即使政府征用土地,也要拨出质量面积大致相当的土地供有关宗族生存延续。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市场比计划的算计更精明一些而已:计划经济通过少数计划人员为整个经济运行算计,而市场机制让多数人都来参与算计:“(市场中的)理性人考虑边际

  量……对现有的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

  城市中封地安民和安土重迁的早期记载可参见《周礼·地官·载师1302~1303》:“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这些具有专项用途的土地(任地),住宅不征税,园地和宅间地征二十分之一,城内居民拥有的近郊地征十分之一,官田牛田赏田牧田等远郊地征二十分之三。园地在早期是非农耕公地,处于农田之外,在农田与园之间,还隔着圃。本来没有人跑到园中去收获多少东西,也没有人在那里经营,所以不缴税。

  但是在城(国)中就不同了:圃已经没有了,园地很近,很容易从中得到自然的赐予,即现代人说的经济收益,所以要缴税,正如宅间地一样,只不过除了不上税的城市住房(国宅)之外,园地是税率最小的一类而已,税率仅二十分之一。

  《周礼》中的这些管理措施,至今仍具有参考价值:城市中的土地,不一定都要收税:宅地和园地用来谋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然的话,到处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评定管理者的政绩,就很难保障安居乐业,很难保护环境质量:官员们一定会把城市的土地都变成商场、大厦,变成没有多少花的“花园”(高档住宅区)。

  为政以德,要从制度上约束短期行为,一定要克己复礼。

  长效建设是安民和重迁(不能轻易迁移)的导向结果。任何人都不会在一块随时可能被人轰走挤走安置走的土地上进行长效建设。土地是生存权的第一条件,面临着被迫迁移的生存权是不完整的。即使在英国,法律也要保护租赁优先权(参见第5-1节)。

  中国的制度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如果去掉世袭制,就更可持续。汉唐宋明清的衰落都直接源于世袭。把世袭制去掉,兼容法制钱选,治理结构如图十四。

  图中的“天→大公(天子)→百姓”三角形基本上是单向的不对称安排,“百姓~宗族族长及商人资产者~天子”三角形中的不对称较少:宗族成员推选族长,推选之后反过来接受族长的权威。与此类似,族长与天子之间也不是单向的关系:一方面,族长要把天子作为天的儿子来效忠;另一方面,族长可以通过天来约束天子,即“通儒院议员~族长~天子”三角形中体现出来的较多的双向性,在这个三角形中,除了族长和天子之间的双向性之外,还有族长和通儒院议员之间的双向性:族长本身要畏天命,同时,知书达礼的族长对天命有一定的解释权,因为“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孟子·万章章句上0905》)。

  在德制学选制度运转失控时,多数宗族仍然通过“天”来制约天子;如果制约不住,天子就会失去人心,继而失去天下。大公不能世袭,所以比传统的天子还要接受更多的制约,能够更好地解决可持续的问题。

  大公是天下宗族的总代表,他代表各个宗族与环境(天)进行互动(西方人称为博奕)。宗族是天下土地的守护者,反过来,天下土地是各个宗族的可持续基础。有族就有地,有地才有位。

  提高农民地位,最后一定要落实到土地上:一方面,农民生存其上并经营(拥有)的土地不能随意圈占;另一方面,土地的价值不能低得谁都不愿意去经营。循着这样的为政以德和重视传统(礼)的路径,还可能有助于全球可持续(参见第4-4节)。

  这不是说宗族的土地不可以动用,而是说如果要用,第一要与有关的宗族商量,第二要另外拨出大致相抵的土地来,供有关宗族在新的土地上世代延续。

  宗族是天下土地的守护者,还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乡村普通居民的生活质量略高于普通城市居民;第二,乡村中的优秀居民有机会升层为天下的管理者。

  为了做到第一条,土地必须升值,但不是只用金钱衡量,而是用地权(长期使用权)拥有者的社会覆盖度来衡量。“土地是各种物质福利之源。土地给我们一切日常用度,也给我们一切价值基础,无论那是食物,衣物,燃料,屋料,金属,还是宝石。我们生活在土地上,我们来自土地,而且最后回到土地:当我们故去之后,身体或骨灰。”

  从具体操作来看,“在城市中鼓励城乡联宗、地方会馆、聚族而居等准宗族的自治形式。宗族族长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与各地的宗族成员保持联系,宗族成员以本族土地为归宿。凡是具备理性宗族自治条件的小区,政府不再另设管理官员,并为小区提供除官员人头费之外的其它管理费用。政府日常管理费用的数额对城乡全体公民一视同仁,额外支出应召开本区(乡、县、市、州、省)族长联席会议,各宗族认捐。不愿接受宗族身份的公民,由政府民政部门参照全国平均费用的水平进行管理。

  谋职时的信誉考察费用由个人支付。各宗族成员外出供职的信誉凭证是族长推荐信,雇主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与族长取得联系,相关费用也不由政府支付。政府对全体公民自谋生路和自筹保险等方面一视同仁。”

  这样,许多城市居民都会向本族聚居的农村投资,因为城市中的土地

  流动较大,较难聚族而居。

  宗族守护天下土地的第二个条件是乡村中的优秀居民有机会升层为天下的管理者。宋明清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乡村居民都能得到的信息资源(四书五经)为基础进行全国规模的考试选拔。四书五经这个基础长久不变,使得城乡居民在考试面前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近代考试内容的每一次变迁,都有利于信息流通较发达的城市居民,不利于乡村居民。

  科举考试的优胜者能够在短期培训(如在翰林院中供职)后直接承担管理重任,担任政务官,因为科举考试的方式(如八股)能够全面考核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知行合一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既需要勤奋读书,也需要实践敏悟和“慧根”“有”版权所。

  “对人文经典知识的把握(博学审问慎思)及表达这种把握的能力(明辨笃行)确实是最难客观化的,而中国人却把这种把握及表达人文知识的能力测验,实现为一种全国规模的、能相当客观、准确地判卷的考试,并行之有效地实行了数百年……有它也许终胜于一个贫寒子弟要想上升,完全无路可入、无门可敲,或者只有一些鼠隙犬洞的情况。对于确有才华的人们来说,对它(八股)真正完全投入的时间也并不需要很长(就能考中进士),不喜欢它、不擅长它的文人、学者也还是有可能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精力(正如现代学者必须付出一些精力谋取职业,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致力于此一段时间而奏功。”

  相比之下,近代考生只要勤奋读书,即使实践敏悟的能力较差,也可以获得优秀成绩。优秀生也很难成为政务官。公务员考试中的优胜者只能担任事务官。二十世纪之末的中国大陆,处局级的管理者考试不但难以对

  乡村居民开放,而且只限于副职,原因是乡村居民的管理慧根用现代方法考不出来,正职所需要的素质也很难通过近代的考试方式来鉴别。

  在现代还可以开辟更多的升层途径: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的管理要有区别,国有企业的主管官员应该出自进士科,专业技术人员出自理工科,一般职工来自信誉良好的族长推举的各宗族成员。国企人员无论高低,离开企业后回归各自的宗族。正如传统社会中的官员离职后回归宗族。

篇四: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为政以德,修己安民

  政府调研员

  佟胜良

  最近,学习了《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深刻地体会到了加强从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为政以德,修己安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也是治国安邦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要与建设学习型政党相结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等,积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做到学以立

  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要与对干部的教育、监督相结合。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要把从政道德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将从政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信仰操守,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要将从政道德教育融入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帮助干部自觉认识并改正道德方面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坚守道德底线和做人准则。加强从政道德监督,充分发挥各种监督主体作用,让失德失范行为无所遁形。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在监督中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修养水平,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

  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要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领导干部也是社会公民的普通一员,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以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加强自身

  道德修养和作风养成,以自身道德素质的增强引领社会风尚、促进时代进步。

  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要与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相结合。社会实践是从政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途径。加强从政道德建设,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深入实践,把改造主观世界寓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之中,不断提高道德自觉。要结合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建设各项工作,推进从政道德建设,努力端正做人的品行,纯洁自己的灵魂,成为德才兼备的干部。要把从政道德规范和准则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并以这些准则作为镜子,对照检查,改正以至涤荡自己思想中一切与此相反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综上,我们要结合在全党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宗旨意识,切实改进作风,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篇五: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为政以德与政治效能读后感

  初学“为政篇第二”,觉得很杂乱,理不出头绪,篇中的很多内容似乎与为政没有什么关系,多读几遍后还是能感受到各章之间的联系。

  为政篇一共二十四章,论述的内容广泛,道理深刻。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即道德与政治要联为一体。全篇从以德治政、法治与德治、孝悌、学习修身、为人处事、诚信、识人、察人等方面内容的阐述中,提出了以德治政的具体要求。

  第一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为政的最高境界,对为政者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这是治理国家的主基调,是从政者追求的方向。现实生活中,我们共产党人只有用严于常人的高标准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第二篇虽然说的是《诗经》三百篇,但我认为指出的是从政者要思想感情纯正无邪,要静化心灵。一句话心要正。

  第三篇讲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不同之处。我认为以法治国是底线,以德治国是高标准的治理目标。

  第四篇孔子用自己的经历来说明为政者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jpg接下来,通过回答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关于“孝悌”的问题,阐述了“孝悌”作为为政者的修为问题。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最容易从他对待自己双亲的态度上表现出来。

  也是从家风、家教中体现。孝悌是孔子认为的伦理道德的最重要的表现,读书笔记也体现了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试想一下,一个人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亲都不能孝顺、关爱和感恩;那他又怎么能真正关心关爱其他人呢?特别是为政者,又怎么能真心为人民服务呢?

  紧接着又通过对颜回的观察,阐述了察人、识人的方法;阐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的标准是“君子不器”,君子的行为特点就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

  通过“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知之为知之”等言论阐述了为政者学习、认知的方式方法和提升自己的途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真知。

  孔子在这里还谈到处理政务的方法和原则;“人而无信,不可知也”;最后孔子强调为政者不要谄媚,而要见义勇为。

  总的说来,为政篇虽是说为政之道,主要是从做人来阐述的,特别是从孝悌、修身、为人处事、学习、诚信等内容的言论中,使我更进一步明白,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定盘芯

篇六: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摘

  要]注重道德在政治中的主导作用构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对中国当前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标签: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现代选择

  一、传统德治思想的发端及演变

  早在夏商时期,以德治国的思想就已萌芽,及至商、周之后,德治的雏形“礼治”渐成时尚,至西周达到极至。综观五千年中国历史,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西周时期。周初统治者鉴于商亡的教训,提出“以德配天”及“敬天保民”的思想。周公更是明确提出“明德慎罚”的主张。明德是要求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身作则,敬天地鬼神,孝敬父母,友爱族人;慎罚是要求统治者在用刑时务必谨慎从事,做到用刑准确。周公所制定的统治方针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先秦儒家继承了上述思想,并加以完善和理论化。孔子主要是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治学说。他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从“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出发,孔子反对苛政,认为“苛政猛于虎”,反对人殉,认为“始作俑者无其后乎”,提出“仁”的观点,指出仁为“众德之总”,仁者爱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套调和阶级矛盾的统治方法,如提醒统治者对人民必须“宽”、“惠”,“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与此同时,必须“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而且要以宽为本,“政是以和”。孔子特别重视教化的作用,他强调“富而后教”,即先富民裕民,而后进行教化。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不教而诛谓之虐”。他还认为“为政以德”的只能是仁者,“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孔子“为政以德”的最终目的在于“胜残去杀”,以达到以德去刑的无讼境地。孟子的“仁政”和孔子的“德治”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在孟子看来,当时有两种政治思想,一是王道,以德服人;一是霸道,以力服人。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可见,孟子推崇的是以德服人的王道。在实现方式上,孟子重视人心的向背,认为“失天下者,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他对人民的重要性的认识比孑L子更深刻,公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极力主张统治者“推恩于民”,他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而最根本的是经济上“推恩于民”,他主张“薄其税敛”,使“民有恒产”。孟子同样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他将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教化的重要内容。孟子的“仁政”还对孔子的“仁”有了重大发展。他以性善论为依据,认为“仁政”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而“不忍人之心”是人皆有之,实际上论证了实行“仁政”的可能性。

  汉代董仲舒以阴阳神学、天人感应对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重新加以阐释,认为治国须以德政为主,以刑杀为辅,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他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认为阴阳变化规律证明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合乎天意。所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他还进一步以“性三品”说证明“德主刑辅”符合人性。董仲舒认为人生而有别,根据其天生的秉性,人可分为三品:生而性善,为上品;性兼有善恶,为中品;性恶,为下品。三品之中,生而性善为极少数,负有教化百姓的使命;生而性恶者,亦为少数,下品之人教化不足以劝其善,须以刑威慑之;性兼有善恶的中品之人,占人类的绝大多数,若对这些人施以教化,他们可弃恶从善。因此,针对人性之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对大多数中品人,施以教化,实行德政;对少数下品之人,施以刑罚。故应大德而小刑,以德为政之本,以刑为政之末,先德后刑,大德小刑,德本刑末,即“德主刑辅”。

  此后,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提出类似主张,如王弃的“文武张设”,李世民的“明刑弼教”,韩愈的“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丘睿的“礼教刑辟交相为用”,康熙的“以德化民,以刑弼教”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主刑辅”,成为历朝历代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民为本的思想源于商周之际,据《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罔不唯民之承”,“施实德于民”;西周政治家周公鉴于商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保民”的思想,他说:“用康保民”,“治民祗惧,不敢荒宁”,“怀保小民”。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在安邦治国方面都致力于阐发这一思想。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倡导治国应以民为本,理顺民心的民本思想。其基本内容是指以民为本,君以安民为务,治国以爱民、重民、宽民、足民、富民为基本方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以民为本,修德爱民。君与民、国与民、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如何是“德治”与“暴政”的分水岭。“民惟邦本”是德治的本质。它包括:重民、爱民、惠民、教民等方面。强调重民心、养民生、复民性、禁民非和“民为邦之本”、“本固则邦宁”。其二,以德化民、教而后刑。乱世用重典,盛世倡民德。依法治重整社会秩序,以德治维护社会秩序。这一价值取向是中国社会结构保持2000多年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通过道德教育和综合治理使社会移风易俗,去恶向善,使个体通过道德修养和实践,完善品德,成为君子、善人或贤人、圣人,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儒家伦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道德理想要求渗透于个人和社会生活,使之达到治世治国所要达到的状态。这就是所谓“化者,所以致之也。”其三,克明俊德、为政以德。即国家的治乱在于各级官员是否有德称职。只有“正百官”,加强官吏道德修养,“躬行其实以民为先”,才能行德治、施教化、美风俗。其四,立身惟正,以德修身。古代人本思想的重要内涵,就是强调人的价值、责任和义务,要实现价值和抱负,就必须从“修身”开始。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八者之间,修身处于主导地位。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是修身的工夫和修身的方式,修身向外扩充表现为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达到内圣外王的至高境界,只有通过克

  己内敛的自我教育,通过完善道德“养成浩然之气。”

  纵观中国古代的德治,可以看出,其实际上已构成历代统治者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理论系统;体现在政治上是重民主义;体现在经济上是富民裕民;体现在人才观上是“尚贤”的思想。达到德治的手段是道德教化,德治的最终目的是以德去刑,直至达到无讼的境地。

  三、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德治作为社会政治的手段,是一种相当完备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体系。它通过社会政治性导向,通过教育和个人修养以及通过社会风俗和舆论,使人们按照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去处理社会关系和对待自己的份内之事,以达到国泰民安的效果。今天讲的‘以德治国“当然有着一个绵延深厚的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但这只是单纯意义的抽象文化符号的延传,而不是传统文化的质的延续和发展,中国的发展是传统的自我更新与自我创造,作为传统文化主脉的儒家伦理和德治文明不仅充满活力而且是现代化选择的文化根据。在当代中国,在现代化社会理念的观照下,我们应对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诠释与选择。

  (一)赋予“民惟邦本”思想以新内涵,突出人民在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人的地位,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只有人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民惟邦本”的认识对当前具有警世作用,这种思想要求统治集团在政治上谨慎从事,不能漠视民众的利益和要求,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民本与现代民主的本质区别。中国古代“德治”的最大教训就是滑向了人治,这也正是现代“德治”需要与之划清的原则界限。在我国,人民是权力之源。治国贵在废君权、兴人权。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理论前提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民本”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所独有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在政治上把百姓视为国家的根基。它不是在唯心史观基础上讲的“牧民”和“治道”之术,不是笼络民心,更不是归化民心;而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在正确认识和解释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必须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扬弃“仁者爱人”的思想,突出“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人文内涵

  对“民”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题之一,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盘。”强调在君民相互依存关系中对君的约束,提醒统治者要对民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民的生活状态给予一定的关切,不能饮鸩止渴,竭泽而渔。然而古代的德治思想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所以千言万语,总不出于君道、臣道、术道。拘束在这种狭窄的主题上想问题,很难发展出民主的意蕴。”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充分尊重公民的个体主体性与人格独立成为建立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前提,这就使得道德的公平与公正目的的实现具有了可能性。

  (三)强调“为政以德”的思想,加强新时期官德建设

  古今中外,一国政治是否清明,世风是否淳朴,当政者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官德(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展现的德行素质)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官德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和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正如孔夫子所言:“苛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以德治国”应该从严治党和从严治政,激活党政官员的自律机制,努力提高其道德素质,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官德体系,充分利用官德对公众道德所具有的导向和示范功能,以优良的官风造就优良的民风,以党政官员的道德人格力量来推进社会整体道德的发展和完善。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养成了民众对执政者有很高的人格期待,领导干部只有着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才能够赢得人心,获得支持,得到拥戴,完成自己的使命。

  (四)”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举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它是治理国家、强制性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只能解决“不敢”、“不准”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内心“不想”、“不愿”的问题。也就是说,法难以触及人的思想,无法使人在内心深处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防。而德治可以触及人的心灵,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内在自律意识,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因此,“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一致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不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道德自觉,“依法治国”便成为一种纯粹的外在强制,即出现孔子所讲的那种“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的现象。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广大公民才会“有耻且格”,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篇七: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浅释“为政以德”

  1浅释“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原义为,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出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共之。“为政以德”与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等共同构成儒家德治论的主张。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重视用道德来教导人民。

  仁爱、礼让、信义、和平、勤勉、正直、廉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我们所肯定的传统道德。所谓“传统道德”并不仅仅是“传统”的,因为它们普遍适用于现代社会、未来社会、一切人们所组织的社会。目前,道德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公共生活“失序”,人的行为“失范”,人的道德意识混乱。如何正人心、移风俗,建立一个平安、有序、祥和的社会,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冯友兰李先生曾指出,人类社会所以能存在,要有一些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就是基本道德,这些基本道德

  无所谓新旧,无所谓古今,是属于“不变的道德”,比如“守信”。另有一些是与特定社会的制度有关的道德,随社会制度变化而变化,属于“可变的道德”,比如“忠君”。梁启超先生在《新民说》中提出:“今之学者日言公德、而公德之效弗睹者,亦曰国民之私德有大缺点云尔!是故欲铸国民,必以培养个人之私德为第一义。”

  他所说的私德是个人的品德、修养,公德是指有益于于国家、社会的德行。倡导自由、平等、公正、爱国属于社会价值,即公德的范畴;倡导敬业、诚信、友善属于个人道德价值,即私德。社会对两方面都需要,而就个人行为来说道德价值是基础,中国文化在这方面有丰厚的资源,曾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不仅因为她有悠久的礼仪传统,而且因为重视道德的价值,强调理想、正义与良知。

  一个国家和它的人民,只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没有较高的国民道德素质,没有对美好价值的追求,是不会受到世界的尊敬的。沿承中华文化的道德修养,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篇八: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孔子德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提要: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仁”为核心,建构了以轻徭薄赋、惠民富民、宽猛相济、导之以德、尊贤使能、礼治德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德政学说。孔子的德政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安邦治国仍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孔子

  德政

  意义

  一、孔子德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继承了周公重德、“明德慎罚”、“怀保小民”等思想,把它们加以完善化和理论化,从而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政学说。孔子德政思想的基础是“仁”的学说。何谓“仁”?孔子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其中有几种最基本的解释。例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①所谓“爱人”,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泛爱众而亲仁”,②这是仁的第一义,这种“爱人”不仅仅是指爱自己父母、兄弟、宗亲,而是爱所有一切人。“仁”的第二义便是自己想达到、想完成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完成;由此引伸出: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在别人身上,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仁”的第三义便是“复礼”。但是此“礼”已非西周之“礼”,而是春秋时代的“礼”。他曾讲过,殷“礼”“损益”了夏“礼”,周“礼”“损益”了殷“礼”,而后世“损益”周“礼”也是必然。西周大一统已不复存在,“礼”何以能“复”?“礼”只是孔子化民为“仁”的一种方法手段。

  “仁”属于主观道德情操,而这种道德情操是要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人的行为的表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就是一定的秩序和形式,这种秩序和形式也就是“礼”。所以我们说,孔子所复之“礼”不是周礼,而是一种赖以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秩序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如果人们都能够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也就在整个社会上实现了“仁”的理想。

  二、孔子德政学说的具体主张

  孔子由个人的道德情操而推及人类社会,于是提出了“德政”学说,所谓“德政”就是把人主的“仁爱”之心体现在治国方略之中,其核心是爱人爱民,有了爱人的思想,才能行仁政德政。孔子的“德政”说,并非只是对其所理想的政治的一种原则性说明,关于如何实行仁德政治,孔子提出了一套具体的主张,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在经济方面,他主张:(1)养民也惠。德政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德政的归旨就是“养民也惠”,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①孔子深恤民众疾苦,主张为政者“所重:民、食、丧、祭”,②使国库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备不豫之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③把足食放在为政的首位。孔子认为,民富与君富是紧密相连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④只有民富,才能君富。

  (2)发展生产,“使民以时”。孔子的学生南宫适向他提出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问题,他称赞南宫适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⑤孔子之所以称赞南宫适“尚德”,就是因为南宫适肯定了“耕稼”,重视生产的发展。以此出发,孔子提出:“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⑥的主张,要求统治者要力戒奢侈,不加重百姓的负担,役使百姓要不违农时,不妨碍耕作生产。

  (3)轻徭溥赋。孔子主张“敛从其薄”、“使民如承大祭”、“博施于民”,劝戒统治者应慎重力役之征,爱惜民力民生,决不允许横征暴敛。郑国子产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颇得孔子赞扬:“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⑦经济措施和手段的目的在于富民,使人们得到维持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是实行仁德政治的基础。德政不仅要有经济为后盾,还需要相应的政治举措,为此孔子主张:(1)国君要以身行道。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⑧“为政以德”的基本要求首先是统治者自己身正,自己注意道德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⑨其次是以德教育人,为政之人同时就是教育者,化人之人,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化人者必先自化“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要为政者自觉地行仁践义,百姓就会心悦诚服,自愿地讲仁重义。

  (2)宽猛相济。孔子斥责和反对苛政,主张慎用刑罚,实行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他所拥戴的君主都是关心百姓疾苦,除暴安良,彰善瘅恶的圣明君主。对周文王爱护百姓,不象殷纣那样虐杀无辜臣民的做法,孔子十分赞赏。在孔子看来,“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⑩《颜渊》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

  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当然,孔子并非反对使用暴力手段,而是要把宽猛有机结合起来。如当得知郑国子产尽杀“萑符之盗”时,孔子赞赏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3)导之以德。孔子说:“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的“导之以德”,不仅仅是讲“德教”,而且是从治理和统治的方法上提出问题。在孔子看来,统治者虽然可以用政制禁令,以至于刑罚的办法进行治理,但被统治者是由于害怕刑罚,而不敢为非的,并不是由于羞耻心而自觉地为善而不为非,因此政刑的治理方法,不是好的治理方法,因为这种治理方法不能使老百姓有羞耻心,有自觉性,而“导之以德”的治理方法,却可以有更好和效果。

  (4)尊贤使能。孔子主张,士应出仕为政,任用贤能为政是实现德政重要一环。具体来说:一是举贤才,当做季氏家臣的仲弓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答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二是举直错诸枉,孔子曾在答哀公问“何为则民服”时,说道:“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以正直之人治理邪佞之辈,能起到以正压邪的社会正效应。相反,一旦用人不当,让小人得志,必坏民风,终将导致民怨国危。三是无求备于一人。孔子认为,用人应当赦小过,提倡“过则勿惮改”,主张选取人时应有“无求备于一人”的态度。在教育方面,孔子认为要实施德政,必须用“礼治德教”作保证。孔子十分推崇周礼,但同时指出,对周礼要作一番“损益”。即将“仁”的内容渗入到“礼”的体系之中,而要实现礼治又必须从上做起,“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不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①主张“正

  人先正已”,“修已”方能“安人”。其次,对老百姓不仅要“庶之”、“富之”,而且还要“教之”,强调教化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以期“齐之以礼”。

  三、孔子德政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的德政思想,奠定了儒家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产生过深刻影响,很值得今天去批判继承。

  首先,孔子对道德与政治、官风与民风的内在联系所给予的精辟论述,对今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孔子认识到:政治家的道德素质优劣关系到政令的行止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甚至进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政者有德则国兴,失德则国亡。据此他们认为,国家权力应该由品德高尚之人执掌,欲治国,欲施德政,必先“正百官”,立官德是实行仁德政治的首要前提。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问题,相对于国民的道德建设,带有根本的、指导的示范作用。党风兴,民风兴;党风败,民风败。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抓道德教育首先抓政德、官德教育。

  其次,孔子尊贤使能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治理国家的客观要求。今天,任人唯贤,大胆启用德才兼备的能人、贤人,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改革开放走向成功的关键。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一定要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干部选拔、任免和

  监督制度,使贤能者在位,使碌碌无为者退位下台。

  其三,孔子德政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孔子一方面强调为政必须坚持君臣父子的伦理差别,强调权威与服从的不可逆性;另一方面又强调彼此的相互

  制约性,强调关心人、爱人、和睦相处,特别是管理者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重要性,主张彼此尊重。日本和亚洲一些国家把孔子的思想用于企业管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侧重科学管

  理到侧重人性管理,从X理论到Z理论,是西方管理学发展的趋势。然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管好个人是管好社会的起点,强调自身道德修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修养的方式方法,并以此实现“仁爱”、“仁义”、“德政”的境界,达到社会有序稳定的目的。这种推已及人的人道主义管理方式,不能不说是他的思想以至东方文化的极大高明之处。

  其四、孔子的“富而好礼”、“富而后教”明确了道德

  教化的前提是经济的富裕,物质生活的一定满足,从而置道德教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当然,“富而后教”更揭示了这样一个更深层的理念:富而后必教。孟子从人类本质的意义上将此理念作了最明确的阐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故要“教以人伦”。②富后兴教化行教养,不仅是行政管理的必然,更是人文逻辑的设定,这一杰出的政治人文思维思路于经济日益繁荣的今日中国其现实价值不言自明。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是道德教化的必要前提。然而,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道德文化的建设、人文教化的拨升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了。不然的话,金钱至上、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国将不国,人将不人。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孤立的德治或法治都不可能将国家治理好,社会生活需要法治也需要德治。值此新的世纪,重新解读儒家创始人的“德政”思想,回顾其渊源,解剖其蕴含,分析其价值,不仅极富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学术意义,更富当代安邦治国的现实实践意义。

  论孔子的德政原则

  摘要:孔子主张德政,提倡把政治道德化,政治与道德合一是孔子政治理论的特色。从根本上说,孔子德治理论是为维护当时社会秩序服务的,但其中也包含着对任何社会政治行为都有益的普适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仁爱原则、正义原则、重民原则、廉洁原则。虽然这些原则具有历史的局限或封建的糟粕,但至少是可以批判地汲取其合理内核,作为历史的借鉴,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关键词:仁爱;正义;民本;廉洁

  在孔子的政治理论中,政治与伦理的合一是一个重要特点。孔子主张德政,他要求把道德贯彻于政治之中,并对德政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一整套的政治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这些原则和规范,虽具有历史的局限,但也包含不少符合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一般规律的合理因素。它不仅对当时社会健康运转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代的以德治国也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因此,本文拟就孔子德政原则作一探讨和分析。

  一、仁爱原则

  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他主张以仁爱之心治国,以惠爱民众之仁施之于政,反对统治者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以严刑酷法统治民众。这就是在政治领域中孔子所讲的仁爱原则。具体说来,这一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与意涵:其一,为政者应有仁爱之心。孔子仁的内涵非常丰富,但要求为政者对全民的亲切和关怀则是仁的一个重要意义。他说:“仁者,人也。”[1]“仁者,爱人”[2],“泛爱众,而亲仁”[3]。可见,仁意含一个人,尤其是当政者对全民的关爱之情。所谓仁爱,即是要求承认人的主体性存在,尊重人,把人当人看,反对把人当牲畜和工具使用,要关心人、同情人、爱护人。孔子曾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4]!反对那种杀人殉葬的野蛮制度和习惯,并强调要关心和尊重人,这就是他所说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2]。孔子认为,仁所体现的这种人与人之关系和态度,是为政者不可缺少的认识和情感,如果没有

  这种认识和情感,则国家不得治,人民也不得安。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仁爱意识,要求统治者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5]其二,以仁心施行政。孔子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7]。显然,孔子主张把孝、悌、恭、宽、信、敏、惠这类仁的道德推行到当政者身上,并施之于政。为此,他提出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主张,并把它作为调整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准则。

  其三,反对暴政。仁政是相对于暴政而言的,坚持仁政,就要反对暴政。孔子曾感叹:“苛政猛于虎也。”在《论语》中,我们亦可看到孔子对这类现象的愤懑与抗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2]“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8]当然,孔子主张仁爱,但并不排斥刑罚。他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9]他任鲁国司寇时,也曾动用过大刑,杀少正卯。但刑在孔子看来,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一着,他主张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强调以刑辅政,目的只是为了“胜残去杀”。在治国工具选择的次序上,按孔子的逻辑就是“礼乐政刑”。这些都说明了孔子是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暴之政的。同时,这也是仁爱原则在政治中的具体体现。

  二、正义原则

  正义原则也是孔子主张的德政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孔子看来,所谓正义,就是指合于义,归于正,显为直,本于中的行为与措施。

  第一,合于义。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1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1]。可见,孔子明显地主张把“义”作为君子为人立身的原则及治事的标准。那么,什么叫“义”?“义”是相对于“利”而言的,按照孔子的义利论,他把“义”规定为公,即社会整体利益,把“利”规定为私,即个人的一己之私利。在对待义利态度上,孔子的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以义制利,即强调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因之以“义”作为为人处事的原则及价值标准,即是要求人们的行为不以一己之私利为目的,而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并以此作为判断自己行为正当与不正当、合理与不合理、义与不义的标准。这种道德要求贯彻到政治领域,就是要求国家各级行政官吏,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义,并以此作为行政行为的根本准则,做到不以权谋私,不以私害公,为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尽职尽责,公而忘私,当公私利益、家国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去私为公,舍家为国,甚至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即做到所谓“杀身成仁”。

  第二,归于正。孔子有关“正”的思想最重要的在“正身”与“正名”。二者都是治理国家,建立社会秩序之基础。孔子认为,在任何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品行决定社会治理的好坏。因此,他对执政者提出了“正身”的道德要求。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

  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2]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2]这就是说,从事政事,是在使国家社会进入“正道”,因此,从政必须有“正”的方向、“正”的理念以及“正”的方策,也就是要遵循“正道”。从政者不但要确定“正道”所在,而且自己要力行而推动之,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去治理民众,也就是正己正人。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社会,使整个社会步入“正道”。孔子所谓“正”或“正道”是什么?“正道”就是合乎人性之德,也就是为善之道。孔子指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可见,“正”与人之善与德有关,“正”也是人之德与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也可说是合乎义与德的规范。“正身”即正己,正己就是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正道,也就是合乎义与德的规范。因此,“正身”即是要求为政者以身作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正义,以实现安人安百姓之目的。孔子之“正”的观念,重点在正人方面。但孔子也很重视按照秩序、规范、制度来治理国家。这层意思乃见之于孔子“正名”方面的主张。孔子主张为政要以“正名”为先。《论语·子路》

  中记,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先正名乎!”子路

  曰:“有是哉,之子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一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见,“正名”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重大关系。“正名”是什么?“正名”就是指国家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都应安守本分,名实相符,尽其应尽的职责,行其当行的职守。也就是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包含的主张。孔子认为,要维持社会秩序,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为规范和制度,并按照这些规范和制度行事。这些规范、制度统可命之为名,“正名”就是要使这些规范、制度历之于正,并使人们严格遵守。“正名”落实到政治中,也就是要以“礼”的规范、制度为基础来管理社会,治理国家。“礼”即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在这里我们不管孔子“正名”之主观目的如何,但我们不容忽视“正名”所代表的实现及达到社会秩序之价值与正义精神,故“正名”亦构成为孔子正义原则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显为直。与“正”、“义”相关的一个观念是“直”。孔子首先肯定“直”是人之本性,是与生俱有的。他说:“人之生也直。”[13]这种与生俱有的性质可以说是一种正直感,一种对正理的直觉。孔子认为“直”是与“义”相连的,“质直而好义”[2],他认为,这样的人在社会与人群中自然会得到别人爱戴。而不正直的人则是社会所不容许的,“罔之生也幸而

  免”[13]。可见,“正直”是人所依归的德行,也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基于这个认识,孔子认为任何国家和社会必须把“正直”当作立人及立政立制的标准,以求获得人民的接受,并使政治步入正轨。所以孔子说“:举直错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6]枉是直的反面,亦是“不直”,不直不足以服人,故一国的政事须选举正直的人来担任。直人领导政事,小则可使不直的人免于为乱,大则可化不直以为直。所以,孔子又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2]坚持“直”就是要求为政者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晋国大夫叔向主张处死徇私枉法的弟弟叔鱼,孔子称

  赞叔向“不隐于亲”、“杀亲益荣”,是“可谓直矣”,“古之遗直”。在孔子看来,身为国家卿相和法官,肩负以道治国的特殊责任。如果在政治法律活动中丢掉正义原则以徇私情,那是不能原谅的。即使是亲戚也不能偏袒,而应当绳之以礼、处之以刑。叔向是明于大体的,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徇私情,对此,孔子极为赞赏。可见,直是为政的准绳,亦是人民爱戴的德行。

  第四,本于中。“中”的观念是与“义”的观念相通的。《中庸》说:“义者宜也。”所谓“宜”就是合于时宜,也就是《中庸》所说的“时中”。可见,“义”是合乎中道的。所谓中道,孔子说“允执其中。”[8]《中庸》引孔子的话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就是“过”与“不及”,“允执其中”也就是说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孔子在评论弟子时说:“师(子张)也过,商(子夏)也不及”,“过犹不及”。[14]孔子认为子张激进(过),子夏保守(不及),两人都不符合中道,所以说“过犹不及”。显而易见,既无过,又无不及,就是中道。由此可知,“中”是指不过分和不欠亏,也就是“无过与不及”,即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公平之意。故公平亦即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中道”。中道是道之至中至重者。《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人性而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中”是人性之本体,是根本的价值标准;“和”是天下之达道。“中和”是使天地立位,万物发育之大原则,大德性。因而亦是正义之体现,也是为政者为人治事的根本原则。

  三、重民原则

  在君权制社会结构中,君民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主干,它对君主的地位,人民的处境和整个社会的治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来君民关系在客观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然而,由于君权的至高无上和民众的至卑至贱,一般君主只看到一种单向的主宰关系和支配关系,好像民众只能听从君主的摆布,这是历代君主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儒家的智慧就在于早就发现了还有一种自下而上的反向关系,这就是民对君的根基关系和君对民依赖关系。这两种关系相比较,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所谓“重民”之意义也正在于此。

  孔子高度重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民心的向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决定着统治者政权的兴衰。他把君与民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可见,孔子认为,统治者政权的巩固或崩溃,归根到取决于民众的拥戴或反对。因此,他强调统治者应从民众的行为中去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注意民心的向背,争取百姓的拥戴,不能为一己之私,损害民众的利益,而应尽量满足民众的需要,争取民心,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落实到具体的政治生活中,即是要求为政者要宽民、惠民、利民、富民、教民。孔子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要“宽”、“惠”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宽”就是要求为政者对老百姓要宽厚一点。“惠”是指给老百姓一定的物质利益。他说:“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役使人民要有所节制,要谨慎为之,“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3]。对老百姓要富而教之,富”就是使老百姓富有。他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那么,如何才能使百姓富起来?孔子主张轻徭薄赋、尚俭节用、安富恤贫,还要“因民之利而利之”[8],多做一些对老百姓富裕有利的事。这就是孔子的富民之道。“教”就是指对老百姓要进行道德教化。在孔子看来,教化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他认为:“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5],“小人穷斯滥矣”[10]。贫穷是犯罪的客观原因,道德观念之有无是犯罪的主观原因。因此,要消灭犯罪,维持社会秩序,就必须对民“富而后教”。

  总之,孔子认为,为政者要以忠厚为心,以宽大为政,要关心民众生活,解救民众困苦、尊重民众意愿、满足民众需要,反对残酷剥削和压迫民众,以及“不教而杀”的苛暴之政。也就是要求为政者以民心向背决定自己的方针政策,以人民利益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尺度,以达到社会安定,天下大治之目的。

  四、廉洁原则

  政府官吏代表国家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这种特殊的地位赋予了他们相应的特殊身份。执政者既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力为社会民众谋福利,尽职尽责,也可以利用它谋取个人的私利。对此,孔子从德治出发,反对官吏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强调执政者应当公忠为国,把清正廉洁作为自己基本的行为准则。此处所讲的廉,主要指对待物质利益特别是个人利益的正确态度,认识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本质关系,理解了自己所负职责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地克制自己的私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利用手中的权利贪图国家和他人之利。简言之,所谓廉洁就是不以权谋私,不利用社会赋予的权力作为谋求任何个人私利的手段。孔子十分重视当政者的为政廉洁。他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政不廉。对于鲁国季康子统治的地区所发生的“患盗”,孔子认为是由于季康子贪欲太大,大肆聚敛财富,为政不廉所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2]因此,孔子一再告诫为政者执政要廉洁:“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2]这是提倡廉洁(俭),反对腐败(奢)。据《论语》记载,季氏的财富超过了鲁国的国君,而冉有继续要帮他聚敛钱财,孔子知道后大发雷霆“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14]将冉有逐出了师门,可见孔子对廉政的向往和对贪政腐败的痛恨。廉洁原则之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廉于自身。即要求政府官吏保持艰苦朴素、勤俭淡泊的生活作风,不追求奢侈,不放纵自己的欲望,衣食住行“自奉俭约”。二是廉于职守。居官不擅权谋私,不贪污受贿,尽职尽责,刚正不阿,不谀上虐下,不循私枉法。三是廉于社会。即要求政府官员革奢倡俭,去浮省费,节省财政开支,减轻社会负担。孔子认为要做到廉洁,最根本的是加强官吏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上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3]在名位上淡泊明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1]在利欲上不为诱惑,“放于利而行多怨”[11],“见利思义”。在处事上犯而不校(计较),宽宏大量。总之,孔子要求官员廉洁自守,决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一己的不义之利,危害国家和民众之利。做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8]。惟有如此,才能使执政者建立威信,取信于民,稳定社会,发展生产,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篇九: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体现

  【内容提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以民为本、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思想对当今"以德治国"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义制利等思想契合当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儒家思想现实意义以德治国可持续发展

  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

  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一)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孟子的"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当确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观念,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和要求。要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人和核心,人民支配权力而非权力支配甚至主宰人民。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则须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心处理一切党务和政务,将使人民当家做主作为其执政的实质,积极组织和领导人民行使权力,使人民群众逐渐掌握自己管理自己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实现权力体制的民主化。

  同时,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要真正获得人心即赢得民众由衷地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时刻把民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一切

  为了民众,一切依靠民众,一切服务于民众。而这些都绝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空话、套话,不能只是将之作为标语口号,而应该并且必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以行动实践和实实在在的成效表明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领导干部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如此方是以诚信为本而行亲民之道。

  (二)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颜渊)明确仁的本质是爱人。人不仅要爱父母,爱子女,还要爱普通的老百姓,儒家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如鳏寡孤独废疾等人群尤为关注。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最值得大力弘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团难群众中去,千方百计地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为政以德

  儒家认为道德乃政治之本,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从"德治"的方式说,儒家强调为政者应在道德方面起表率作用,尤其主张君主应以个人的伟大人格力量去感召天下,而不是以刑杀、武力的方式去威服天下,这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我们今天把"以德治国"作为社会立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治国方略之一,这就要求应把德治作为社会主义政冶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当然,现在所说的德治最关建的首先应该并且必须是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但也需要汲取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这二者其实并无矛盾之处。如儒家强调"天下为公"、"为政以德",以此优良传统资源来思考现实,就要求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领导干部们必须正确树立权力观,真正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公仆作为最根本的宗旨。这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所说: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

  二、儒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在追求文明和富裕的漫长征程中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发展经济、可持续地发展经济。如此大的变化势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习惯和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使人们感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价值有重新认识的必要。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应提高。与此同时,它也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和支配的欲望。这种欲望的过度膨胀导致20世纪出现了全球生态危机,如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森林锐减、某些物种灭绝等等,这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解决全球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取向,就是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和谐。其实类似的观念在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早已经得到了表达。

  儒家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天"、"地"、"人"三方组成的,这三方共同形成了宇宙的和谐,任何一方的破坏都会破坏宇宙的生命,破坏宇宙的完美。儒家思想这一方面的理论资源包含着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即人类的进步不但要向自然索取,争取自然界为人类造福,更应该热爱自然、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为同类、为朋友。《孟子·梁惠王上》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宋儒朱熹注:"鱼不满尺,市不得粥,人不得食,山林川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因天地自然之利,而樽节爱养之事也。"这里所说樽节爱养,即关心自然和保护自然,顺应万物生长规律,才能取之不竭,指出了人与自然协调,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儒家没有把征服自然视为己任,而是将人与自然万物置于同等的地位,看作是血肉相连的一体;不是把自然万物看作人类的资源库,而是将人类的仁爱情感倾注于天地万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契合,因而其价值越来越得到当代思想家的重视。

  (二)儒家"和而不同"思想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和国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自己的诠释,这是因不同的历史、制度、宗教和文化所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经济似乎越来越没有国界,伴随而来的便

  是利益和文化的冲突。各国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差异,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注意经济的合作和文化的交流,同中存异,异中求同,谋求发展。

  儒家在历史上多次遇到过如何对待异质文化的问题,其总的思路是"道并行而不悖",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因此,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并非华夏文化的一元格局,亦非儒家思想的一家独行,而是华夏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儒、释、道"三教并存"。儒家从观察社会现实出发,认为人们在现世生活中的需要是分层次和多侧面的,并非一种文化所能满足,所以,不同的多元文化各有其位置和作用。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是儒学为主,而又多元互补,即使儒学内部也有各种派别的争论。儒家思想具有这样的文化多元并存的开放性和宽容性,是以"和而不同"为理论依据的。

  儒家文化讲"和而不同",就是尊重差异,崇尚和谐,反对搞单一的同质化,也反对不同事物的冲突、对抗。将这样一种思想用于当今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承认差异和尊重多元,既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以博大宽容的精神对待其他

  民族的文化,以"文明的对话"替代"文明的冲突",在对话中产生共识和理解歧异,逐渐走向人类文明多元一体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就是"和实生物"。如果搞某一种文化的霸权主义,或是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对抗,那就是"同则不济"了。我们认为"和而不同"就是要首先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将其作为处理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一条原则,将有助于消除所谓的"文明的冲突"。

  (三)儒家"以义制利"思想有益于化解人与人、人与群体间的矛盾

  不可否认,在追求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相互之间情感的冷漠。因为在巨大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常常会激发起比以往更大的占有这些物质财富的贪欲。于是,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少人为了满足

  自己的贪欲而损害他人和群体的利益,日益成为与他人、与群体毫无情感的冷漠的人。这就需要在价值取向上提倡超越物质利益,追求道德境界,超越自我,追求群体乃至人类的利益。在这方面儒家以义制利思想无疑是有益的。因为儒家认为当自我与他人、群体在利益上有矛盾时,只有以义即道德来制衡,才能化解矛盾。儒家的"以义制利"是调整义利关系的价值标准和协调人类社会价值取向的普遍性原则。重"义"与重"利"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两种行为方式、两种价值取向。

  儒家义利观的核心是:以义为上,见利思义,以义制利。这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纪里构建共同价值观、公共道德准则的基础。因为儒家所讲的义往往是与集体之利、他人之利相联系的,而利往往是指个人私利。与此相应,儒家主张"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在社会生活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孟子·滕文公上》)。这对于消除损人利己,形成团结互助的社会风气也是有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人们日益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奔波忙碌。但是人之为人,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其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按照儒家思想,后一方面更能体现人的特点。如果把物质利益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就等于把自己降到动物的水平。因此,应当视不义的物质利益如浮云,追求奉献社会和服务他人的道德境界。

  人作为社会的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其有理性、有道德、有社会规范,因而既要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和内在精神,又要完善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每个人只有关心他人,承当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才能做到合理分配,和衷共济,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当然,我们现在对儒家思想乃至对孔子的重现,并不意味着要将孔子放回原来的圣坛上。而要"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加强对儒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儒学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

篇十: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德政思想的现代启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从以上三句孔子的话,我想已足以反映出孔子心中的德政思想。一个在高位的人,自己喜欢做好事,大家就会做好事了;自身做的正当,就是不下命令,老百姓也会做;本身做的不正当,就是下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因此,孔子认为作为君子的人生追求,就要从修身、齐家做起。一个人只有先修正了自身,家庭气氛和睦融洽了,才有资格去治理国家、造福天下。

  有人说,孔子不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权利本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但在我看来,人人都希望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家家都希望拥有一个文明的社会。社会构筑不可能永远以权力为支架,支架之下的基础才是支撑这个社会的力量,组成这个基础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自由平等和平安宁地繁衍生息才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

  如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都已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但与礼仪之邦、大国地位不相称的是,一些国人文明素质亟待提高,少数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几乎使“中国人”成为“海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代名词。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想国民文明素质问题的形成是有复杂原因的,这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社会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国人在国内外公共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陋习.仅仅依靠法律或制度的强制矫正,或是单纯采取正面的宣传教育都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纠治不文明行为,应内外兼修,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管理并重,按照孔子所指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在提高国民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强化社会的外部约束。

  柏杨先生曾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写下了《丑陋的中国人》。他在书中不停地批判“民族劣根性”。国民素质问题不过是其中的一小块投影。如何找到众多劣根性的解决方案?我想也许我们正可以从两千年多前孔夫子的德政思想中找到答案。

篇十一: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社会的启示——以《为政》为例

  摘要:《论语》中的文化精髓在当代仍然有指向引导作用,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启示,《为政》中对于个人修养、孝悌、学习与思考、为政以德的论述,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为政》中的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探究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

  教育理念

  启示

  一、孔子及《论语》概述:

  1.孔子介绍

  (1)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孔子十分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具备渊博的知识,当时的人赞其“博学好礼”。虽然孔子个人品德及才华都非常优秀,但因他所坚持的政治理想与春秋时期倡导的急功近利的政治理念不相符,因此,孔子在政治上并没有突出的作为,但他在治理鲁国时的表现,足可以彰显出他在政治上的才华。

  (2)孔子曾任鲁国司寇,纵观他的做官经历,是不成功的。仕途上的不顺,使得孔子将其大部分精力用于教育方面。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了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其弟子众多,贤者便有72人,其中不乏各国的高官栋梁。

  2.《论语》简介

  《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但《论语》一书并非是孔子编写而成,而是由儒家众人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文中内容现了孔子的政治观点、教育原则、伦理思想及道德观念等,全书共二十篇,492章,15957字。

  二、《为政》中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自我修养

  《为政》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要教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孔子从个人的领悟,告诉学生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有清净心而不受外界事物的迷惑,五十岁懂得天命难违,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与人家较真,因为那个人不说别人,别人也会说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做好自己。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人如能不断地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步入社会,便是无为而无不为。

  2.孝悌之道

  教师要教育学生有孝悌之心。人从小就要孝敬父母,要和颜悦色、恭恭敬敬地对待父母,要毫无怨言地为父母之事奔波,孝敬尊重父母,爱父母。如有好吃的东西先让父母吃,有好的东西先让父母来。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的人,是一个有作为的人,自己的人生路也会走得很远很远。佛教认为父母即是你心中的佛,你的付出会回向于你。人也要友待兄弟朋友,因为你的真诚付出,他们更愿意成就你,不管什么人以心待人,以情动人,不要虚伪自私,因为你对他人好,他人也会对你好。当你处于困境之中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三、孔子《为政》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1.个人品格的重要性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给我们怎样培养一个拥有健全的人格人的方式,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有益于社会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承担起自身的各项社会责任,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是不行的。要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自我的觉醒”。

  孔子在个人修养问题上强调最多便是个人道德的问题,做人应当做“君子”。孔子在《为政》篇中阐述了个人品德对于做人、做学问以及为政的重要作用。孔子在《学而》中说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一个人的品德关乎到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以及如何为官,只有个人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在与他人相处、做学问和为官等方面有所作为。其次孔子还谈到做人要光明磊落,“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直”即正直、坦率,这也是做人的必备品质之一。

  2.个人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助于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个人修养极为重要。只有个人素质提高了,国民综合素质才会提高,才有益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利益矛盾与冲突,并以此来带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社会活力,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价值,也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为政》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要教学生提高个人修养。

  四、从“学习与思考”来谈教育:

  1.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纵观《论语》一书,孔子对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论述,为我国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有教无类”触及了教育普及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因材施教、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思想对于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非凡的意义。当下我们的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前些年的教育普及问题现在已基本解决。然而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相当尖锐,教育水平存在着地区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民族的差距,如何缩小或消除差距,达到真正的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将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论语》中孔子的教学原则、教育方法对当今教育改革以及教育工作者都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2.教育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教育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第一,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的现代化、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因此,借鉴《论语》中蕴含的教育思想,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加以融合创新,对于现代教育理念、教育体系的健全、充实及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现代教育是以培养“负责的、合作的、参与的和独立的公民”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理念。人们通过知识教育获得生存和生活的各项技能,知识教育不只对人生某一阶段有帮助,而是根据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贯穿于

  人的一生。

  第二,教育有助于培养人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教育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最跟本的事业。21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出现是与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也是保证国家人才所需的条件。我国建设正在以高速的形式发展着,这需要教育提供强劲的人才动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是依赖人才建设的。所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于民族复兴意义重大。

  小结:孔子的教育理念,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在当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为政》篇中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如有教无类”触及了教育普及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因材施教、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思想对于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非凡的意义。“个人修养”有利于促进当代人的品质形成。孔子的思想影响着一代代人,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去糟粕,使孔子的教育理念为中华民族复兴路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2]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3]熊汇礼.《孔子与现代管理》[M].学术出版社,1999.[4]刘大正.《论语·为政》的政治智慧及其现在意义[J].烟台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何小五.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作者简介:钱海峰,云南工商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徐国英,云南工商学院中文系教师,副教授,该文章指导教师。

  注:此论文为2019年度云南工商学院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从<为政>看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社会的启示》的研究成果。

篇十二: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2009-ff-2fl号上旬刊又教费

  孑L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管建莉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江苏南

  京211156)摘要: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主张在历史上曾

  发生过积极的作用."为政以德"的精华部分对当今仍有

  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为政以德"必要性基本内容

  现实意义

  孔子在谈论学问及国事的时候,始终是把伦理思想

  同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其鲜明标志就是他所讲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按照《论语疏义》的解释,就是"明明

  德以亲民,本仁心以施仁政,保民而王,非自求尊荣与富

  贵也.是谓为政以德".这就是说,"为政以德"的要义有

  三:一是"明明德以亲民".就是为政者首先要注重自己的

  道德修养,以德亲民,以德化民.二是"本仁心以施仁政",就是要求为政者本着仁义之心,实行仁义之政."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兴民之利,除民之害.三是为政是为了"保

  民",而不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名利和地位,为政者要淡泊

  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一

  ,"为政以德"的必要性

  孔子十分强调"为政以德",他认为,首先,为政者的

  道德表率作用对百姓的道德言行进而对社会的稳定起着

  关键作用.社会治乱首先表现为民德民风的好坏,而民众

  对道德的情愫取决于为政者对道德的情感态度.因为统

  治阶级倡导的道德从实质上说是体现统治集团利益的道

  德,若统治集团的成员都不能自愿践行,何望百姓自觉遵

  守?再者,为政之人同时就是教育者,化人之人,教育者的

  身教重于言教,化人者必先白化.居上位者能厚爱而不弃

  亲族故交,老百姓就会亲近仁德,而不至冷淡无情.总之,孔子坚信只要为政者能自觉地行仁践义,百姓就会心悦

  诚服.自愿地讲仁重义.其次,是由道德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孔子日:"道之

  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为政》)这就是说,用政令来规范人民,用刑罚来强制

  人民,人民虽然会服从,但并非产生了自觉羞愧之心,只是

  为了免于受罚而已.即使不敢为非于政令和刑罚规定的范

  围之内,也会作恶于政令和刑罚不及之处.只有用道德来

  诱导人民,用礼教来规范人民,使人民有了知耻之心,人民

  就会自觉改恶从善.从而起到政令和刑罚起不到的作用.孑L子指明了道德在为政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与

  政令和刑罚相比,道德教化虽然缺乏强制性,不易收到立

  竿见影的效果,但政令和刑罚终究有涉及不到的地方.而

  且终究是要人去遵守的,而靠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来维系得到的却无所不在.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使人民有了自觉的知耻之心,才能保证政令畅通和刑法

  的执行.也就是说,孔子认为,道德是比政令和刑法更为

  重要和有效的约束方式.二,"为政以德"的基本内容

  "为政以德"的内容相当丰富,对于为政者应具备的

  道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端正其身.

  孔子认为,为政即正民,为政者的管理过程就是一个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感化民众的过程.政治被赋予了

  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既然为政者是正人之人.而正人必

  先自正."自正"有两层含义,一是修练自己的德性,二是

  坚持原则办事公道.简言之."自正"即严己垂范.孔子在

  《论语》中不厌其烦地论及"自正"的重要意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

  在上位的统治者重德贵义,言为师,行为范,即"先有司","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就能"不令而行".总之,为政者能

  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政时必会得心应手,一帆风顺,"苟

  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反之,自己不正,必不能正人.因

  此,为政者正与不正,关系到全部为政活动的成败.进而

  关系到国家兴废存亡.2.严于律己.由于为政者处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其过失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危害大影响坏,因此,为政者必须

  做到严于责己,学习他人的优点,警戒他人的缺点.如果

  不慎犯错,决不能文过饰非.律己与宽人是辩证的.是二

  而一的关系,为政者在律己的同时,还要能"薄责于人",对他人"赦小过".3.正直无私.为政者必须作风正派,不循私情,一切出于公心,不

  被廉价的奉承所障蔽而错用奸妄之辈,也不抱个人成见

  而不纳善言.他必须以谋公利为己任,因此,"易事而难

  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为政者大公

  无私,所以容易与其共事,但他不容易被取悦,因他对不

  属正道的谄媚之语不屑一顾.君子为政,原则坚定,爱憎

  分明,敢于公开表达对好人之爱,对恶人之恨.4.务实立功.孔子反对空谈,主张事功,他的事功思想没有一己之

  利,而在于为天下,为国家,尤重利民.为政者应当是实干

  家,而不是空谈家,他决不夸夸其谈,而是"敏于事而慎于

  言",甚至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因此"君子耻其言而过其

  行",以言多行少为耻.

  要"敏于事"就得有真功夫.所以,不怕人不知,只怕己无能."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

  知也",不愁做不了官而愁无做官的真本领.为政不图虚

  名,而重实绩.三,"为政以德"的现实意义

  无可否认,孔子倡导"为政以德"是维护统治阶级的

  统治地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若摈弃孔子德治思想中的

  阶级反动性和唯心主义,不难发现其中积极的历史作用

  !l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马凌锋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41000)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之说.并把自己的

  诚信思想建立在这个理论平台之上.他确立了"信"德的

  地位,确立了"惟义所在"的诚信思想原则.同时孟子在人

  才选拔和教育上也很强调诚信.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当然,孟子的诚信思想也有其时代局限性.本

  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孟子诚信思想基本内容特点局限性

  一

  ,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自先秦社

  会以来,诚信就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并为人们所大力提

  倡.孟子便是大力提倡诚信的一代思想家.生活在战国中

  期的孟子,针对当时社会诚信缺失之状况,不仅大力呼吁

  人们讲诚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丰富了

  中国传统诚信道德的内容.和x,l-现实的重要借鉴意义.1-孑L子的"为.mZ以德"的思想使为.mZ者确立"民主官

  仆"思想.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社会公仆成为

  社会主人,真正的社会主人却变成奴仆.人们在思想上逐

  "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在为政

  步积淀形成了"官主民仆

  者的思想里深深扎根,而且统治着普通百姓的头脑.因

  此.为政者心安理得地以天生的统治者和"民主"自居.他

  们中的一些人多多少少实行一点"为政以德",也似乎是"主人"对"奴仆"的一种赏赐,是一种高贵者对低贱者的"慈善"态度和"德行",而不是~41-x,l主人的应尽义务和

  必要服务.而普通百姓对于特权者,除了敬畏,顺从和顶

  礼膜拜以外,往往也是希望特权者从上面赐予"德政".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帝王崇拜,"清官"情结.不就是这两方面

  融合的结果吗?我们应当通过科学的分析批判.摒弃"官主

  民仆"型的"为政以德",确立"民主官仆"型的"为政以德".我们的干部们应当自觉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树立科学

  明智的权力意识,增强"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实践国家

  对干部职业道德的要求,即:"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一tk,全

  意为人民服务,反x,l-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

  利."并且将当代社会公正论的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把"为政以德"贯彻到分配公正,用人公正,办事公正等

  方面去,使之更具操作性,产生更显着的效果.2.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使为政者摈弃"伦理政

  治"型.确立"综合协调"型

  以儒学为主干和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伦理本

  位,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也是这种

  伦理政治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社会中,这种伦理政治适应

  封建宗法的政治制度及家族一村落一国家三位一体的行

  政体制的需要,发挥着服务于特权政治,并为这种特权政

  治进行"上应天命.下合人情"的粉饰的作用,因此历久而

  不衰.现在时代不同了,政治与道德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摈弃"伦理政治"型,是"为政

  以德"现代转换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由于伦理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我们在指导思想和实践

  的重大失误,因而在摈弃"伦理政治"的过程中,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

  又以政治代替了伦理.由传统的伦理社会的伦

  理,滑向了政治社会的伦理.而到了建立市场经济的阶段,又出现了"以经济社会伦理取代一切"的倾向.这种经济社

  会的伦理,既表现为伦理与政治的分离,使政治放弃了对

  伦理的要求,同时又使伦理失去了政治的有力推动和保

  障.于是"一手软"的现象,伦理的疲软,就是不可避免的

  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继续推进包括"为政以德"在内

  的传统伦理转换时,不仅应该扬弃传统的"伦理政治".而

  且应该扬弃以政治代替伦理,以经济代替伦理的现象.在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通过伦

  理实体,经济实体,政治实体的系统整合,在全新的基础上

  实现伦理,经济,政治的"三位一体",使这三个方面在整体

  之中,在整体的制约之下综合协调地发挥作用.形成强大

  的系统"合力".以推动人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3.确立"法德互补"型.孑L子的道德论具有明显重视德治的倾向.他在提倡"为政以德"的时候将德治作了一个比较:"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毫

  不掩饰地认为德治比法治好.这种"重德轻法"型的"为政

  以德"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是行之不远的,难以收到良好

  效果,然而它在当今的现实中却还有其一定的影响.在当

  代,"为政以德"的正确性,有效性,必须一方面建立在社

  会主体首先是国家的干部懂法,守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

  有赖于主体像康德所比喻的那样,自觉地把"至善"的道

  德义务当成对自己的"绝对命令",虔诚地加以服从和自

  觉地付诸实践,通过法令与道德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为政以德"得到正确有效地执行,充分发挥其约束力

  与调适性,从而收到促进"法德互补",政通人和,国家兴

  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1]论语疏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2]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3]理明,赵炳起."为政以德"及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义——《论语》德治观述评.学海,1998.5.[4]周安伯.论"为政以德"的现代转换.南京社会科

  学,1998.12.77

篇十三: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论语:

  《2011年浙江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规定

  古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显的古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名句名篇。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1.试题取材范围

  《浙江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中指定的10课必学内容(见下)。

  10课读课文:《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中庸之道》

  5课自读课文:待贾而沽、求诸已、出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考纲解读

  《〈论语〉选读》是浙江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课目。2009年的年浙江《考试说明》开始把该课目作为古代诗文阅读中的一个内容来考查,2010年、2011年、2012年依然保持这些要求,分值都在5分左右。

  《〈论语〉选读》的考试要求,可以分为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两个部分。所谓基础要求,就是指名句名段的背诵积累、重点字词句子文段的翻译以及课文内容的解读等;所谓发展要求,主要是指初步理解文化经典《论语》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作用。而这些内容往往不是直接写出的,而是通过孔子等的言行来展现的,所以理解《论语》章句的含义是前提。要善于在理解原文有关的学说、观点、见解、态度、情感、行为等基础上,理解其思想,并能结合现实背景作分析,联系当今谈意义。

  考查内容:浙江卷自2009年开始出现该考点,考题侧重考查对《论语》中体现出的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如2009年考查孔子的教学原则,2010年考查孔子的义利观,2011年考查孔子的为政观,2012年考查孔子的仁爱观。福建卷自2008年开始考查该考点,其相关试题可供参考。

  2009年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论语》,2010年另给了欧阳修《朋党论》的材料,2011年另给了《韩非子》的选段,要求与《论语》中的观点进行比较;2012年用《论语》与《经典释文》对同一段话的不同标点情况,来考查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及对后人观点的评价。

  考查内容与题型形式

  1.名句默写(填空)

  可能存在的问题:①懒得背;②不熟练;③错别字;④轻视《论语》名句

  2.文本探究(简答)

  一模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清楚,答题不规范;

  2.不能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所有信息;

  3.解题思路混乱;

  4.理解、把握不全面、不准确;

  5.以文解文,没有分析;

  6.文字表达不通顺

  3.结合古文阅读选择题(选择)

  主要应该是结合虚词的那道选择题,极有可能挑几个《论语》的虚词,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哉若人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解题步骤

  1、认定它们的出处。

  2、回忆这一课的主题。

  3、思考这一段语录出自这一课的第几章,阐述的内容是什么,是从什么角度诠释这一课的主题的。

  4、思考、选择答此题的关键词。

  《〈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

  《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

  《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

  《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

  《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一、《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

  【概述】为政以德的思想包含了:以德、礼导民;富而后教;取得百姓信任;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足民”藏富于民;正己等

  均贫富: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为政以德的思想包含了:

  1以德、礼导民:2.1/2.3/12.19/14.52富而后教:13.93取得百姓信任:12.74节用爱人,使民以时:1.55反对横征暴敛:11.176“足民”藏富于民:12.97为政需正己:13.6/2.208举贤才:2.20

  均贫富:16.1

  文化思想

  正确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认为,战争、刑名等途径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

  孔子提出了“均无贫”的思想,这与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有本质的区别。孔子的“均无贫”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而“均贫富”则

  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它的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这句话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2.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相一致。

  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孔子之意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平”、“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

  3.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

  课后整理归纳

  整体感知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他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已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定

  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

  》)。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的人。这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标准。

  自主探究

  1.

  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治理国家?

  答:

  ①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治理国家仅靠政令刑罚,民众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有以道德去教化、引导民众,并把礼作为民众的行为规范,才能使民众自觉从善。

  ②必须重民、爱民、富民,省刑罚,薄税敛,以争取民心。

  ③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修己安百姓。

  ④举贤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答: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孔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作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须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4.如何理解“均无贫”?答:“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5.讨论:对于孔子的“德政”,你站在现代的立场如何看待?学生甲:法治、德政都是手段,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学生乙:德政是一种理想化的管理方式,现实生命力不大。学生丙:德政是一种理想,基于人性本善,基于物质均匀。

  练习

  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孔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他的一种什么主张?这种主张体现了什么思想观?(2分)

  (2)你怎样评价孔子的这种主张?(2分)

  参考答案:

  (1)孔子主张通过道德、礼教来引导百姓,提高百姓的道德修养,让百姓内心有强烈

  的道德感和羞耻心。这是人道主义思想观的体现。

  (2)这个主张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人避免犯罪,最彻底的办法是要使人内心有强烈的道德感和羞耻心;但是,在一定情景下,辅之以法制也是必要的,对某些人,仅用道德、礼教也不起作用,这时就必须辅之以法制。

  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坚持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但他的主张却被当时的人们视为迂腐。你怎么理解孔子的这种坚持?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为政以德》)

  答案要点:

  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孔子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从现象上来看,孔子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3、下面是《论语》中的选段和名家评点,请阅读后完成题目。(4分)

  《论语》选段: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名家评点:

  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四书集注》)

  朱子曰:“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又曰:“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

  (《论语集注》)

  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论语集注》)

  请联系名家点评,说说以上内容表现了儒家学说怎样的治国思想?

  答案要点:

  治政要以德为首,以德治政首先要言正。以德治政才能使天下归服。以德治政才能凝聚人心。

  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季康子和孔子分别持什么治国思想?(1分)

  (2)你怎么看待孔子的德政主张?

  参考答案:

  (1)(1分)季康子:以法治国(法治)。孔子:以德治国(德治)。

  (2)(3分)赞同。治政要以德为首,以德治政才能使天下归服,以德治政才能凝聚人心。

  统治者是老百姓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老百姓是被统治者影响和化育的对象。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模范,并且还要主动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全国上下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获取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篇十四: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

  《为政以德》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字词句,掌握本课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三、背诵重点语段。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课前预习

  依据注释和词语手册、学案,标注出重点词语,掌握字音字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赵普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从中学到了治国之道。孔子做过什么官?治国才能怎么样?

  二、整理字词句

  1、补充释义

  道德:

  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政

  道千乘之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2、通假字: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和古今字。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ǎ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如:“求!无乃尔是过与?”

  补充说明:

  通假字指某一个字借用为另一个字。这两字在形、义上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才临时通用。

  通哪个字,读哪个字的音。

  通假字一般是单向的,如“共”通“拱”,而“拱”不通“共”。

  3、古今异义

  寻找课文中古异义的词。

  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

  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4、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举善而教不能。

  “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补充说明:

  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名词作动词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补充说明:

  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使动用法

  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补充说明:

  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

  5、特殊句式

  主谓倒置

  “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补充说明:

  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补充说明: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

  状语后置,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提前到谓语前面来。

  宾语前置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

  “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③“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7、固定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

  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6、多义词: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相

  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诗经·相鼠》)

  劝

  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

  (《左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

  (《史记·商君列传》)

  时

  按时:

  使民以时

  学而时习之

  《论语》

  就

  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信

  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三、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1、怎么理解为政以德?

  比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全国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上下齐心。

  2、怎样做到为政以德?

  A有无事例?正面:禹、稷;反面:羿、奡

  B好的统治者有什么特点?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临之以庄

  C统治者正己(自身端正)可以达成怎样的统治结果?安人:庶、富、教。

  D古人为什么希望“庶”?“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农业国家,人多势众,人口多,国力强盛。

  E怎样使民“富”?反对横征暴敛,主张节用(减免赋税)而爱人,使民以时。

  F要把百姓教成怎样?(课后练习一)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有耻且格。

  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

  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而是“必不得已而去”。)

  G用什么方法教?其身正;君子之德风;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焉用杀(反对武力征伐)。

  H与为政以刑有什么区别?(课后练习三)民免而无耻;有耻且格

  3、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体现了什么思想?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一般篇幅都比较短。本课中的16.1篇幅较长,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孔子的对话中有两个生动的比喻:“相”要扶持盲人让他不倾危跌倒才称职;野兽跑出笼子,宝物毁在匣子中,过错自然在管理者。从而说明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课后练习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5、总结: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

  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四、写作实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这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现代人们提出以法治国,这同样有局限性,请根据本单元内容论述为何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

篇十五: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2009-ff-2fl号上旬刊又教费

  孑L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管建莉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江苏南

  京211156)摘要: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主张在历史上曾

  发生过积极的作用."为政以德"的精华部分对当今仍有

  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为政以德"必要性基本内容

  现实意义

  孔子在谈论学问及国事的时候,始终是把伦理思想

  同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其鲜明标志就是他所讲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按照《论语疏义》的解释,就是"明明

  德以亲民,本仁心以施仁政,保民而王,非自求尊荣与富

  贵也.是谓为政以德".这就是说,"为政以德"的要义有

  三:一是"明明德以亲民".就是为政者首先要注重自己的

  道德修养,以德亲民,以德化民.二是"本仁心以施仁政",就是要求为政者本着仁义之心,实行仁义之政."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兴民之利,除民之害.三是为政是为了"保

  民",而不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名利和地位,为政者要淡泊

  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一

  ,"为政以德"的必要性

  孔子十分强调"为政以德",他认为,首先,为政者的

  道德表率作用对百姓的道德言行进而对社会的稳定起着

  关键作用.社会治乱首先表现为民德民风的好坏,而民众

  对道德的情愫取决于为政者对道德的情感态度.因为统

  治阶级倡导的道德从实质上说是体现统治集团利益的道

  德,若统治集团的成员都不能自愿践行,何望百姓自觉遵

  守?再者,为政之人同时就是教育者,化人之人,教育者的

  身教重于言教,化人者必先白化.居上位者能厚爱而不弃

  亲族故交,老百姓就会亲近仁德,而不至冷淡无情.总之,孔子坚信只要为政者能自觉地行仁践义,百姓就会心悦

  诚服.自愿地讲仁重义.其次,是由道德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孔子日:"道之

  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为政》)这就是说,用政令来规范人民,用刑罚来强制

  人民,人民虽然会服从,但并非产生了自觉羞愧之心,只是

  为了免于受罚而已.即使不敢为非于政令和刑罚规定的范

  围之内,也会作恶于政令和刑罚不及之处.只有用道德来

  诱导人民,用礼教来规范人民,使人民有了知耻之心,人民

  就会自觉改恶从善.从而起到政令和刑罚起不到的作用.孑L子指明了道德在为政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与

  政令和刑罚相比,道德教化虽然缺乏强制性,不易收到立

  竿见影的效果,但政令和刑罚终究有涉及不到的地方.而

  且终究是要人去遵守的,而靠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来维系得到的却无所不在.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使人民有了自觉的知耻之心,才能保证政令畅通和刑法

  的执行.也就是说,孔子认为,道德是比政令和刑法更为

  重要和有效的约束方式.二,"为政以德"的基本内容

  "为政以德"的内容相当丰富,对于为政者应具备的

  道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端正其身.

  孔子认为,为政即正民,为政者的管理过程就是一个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感化民众的过程.政治被赋予了

  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既然为政者是正人之人.而正人必

  先自正."自正"有两层含义,一是修练自己的德性,二是

  坚持原则办事公道.简言之."自正"即严己垂范.孔子在

  《论语》中不厌其烦地论及"自正"的重要意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

  在上位的统治者重德贵义,言为师,行为范,即"先有司","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就能"不令而行".总之,为政者能

  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政时必会得心应手,一帆风顺,"苟

  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反之,自己不正,必不能正人.因

  此,为政者正与不正,关系到全部为政活动的成败.进而

  关系到国家兴废存亡.2.严于律己.由于为政者处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其过失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危害大影响坏,因此,为政者必须

  做到严于责己,学习他人的优点,警戒他人的缺点.如果

  不慎犯错,决不能文过饰非.律己与宽人是辩证的.是二

  而一的关系,为政者在律己的同时,还要能"薄责于人",对他人"赦小过".3.正直无私.为政者必须作风正派,不循私情,一切出于公心,不

  被廉价的奉承所障蔽而错用奸妄之辈,也不抱个人成见

  而不纳善言.他必须以谋公利为己任,因此,"易事而难

  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为政者大公

  无私,所以容易与其共事,但他不容易被取悦,因他对不

  属正道的谄媚之语不屑一顾.君子为政,原则坚定,爱憎

  分明,敢于公开表达对好人之爱,对恶人之恨.4.务实立功.孔子反对空谈,主张事功,他的事功思想没有一己之

  利,而在于为天下,为国家,尤重利民.为政者应当是实干

  家,而不是空谈家,他决不夸夸其谈,而是"敏于事而慎于

  言",甚至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因此"君子耻其言而过其

  行",以言多行少为耻.

  要"敏于事"就得有真功夫.所以,不怕人不知,只怕己无能."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

  知也",不愁做不了官而愁无做官的真本领.为政不图虚

  名,而重实绩.三,"为政以德"的现实意义

  无可否认,孔子倡导"为政以德"是维护统治阶级的

  统治地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若摈弃孔子德治思想中的

  阶级反动性和唯心主义,不难发现其中积极的历史作用

  !l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马凌锋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41000)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之说.并把自己的

  诚信思想建立在这个理论平台之上.他确立了"信"德的

  地位,确立了"惟义所在"的诚信思想原则.同时孟子在人

  才选拔和教育上也很强调诚信.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当然,孟子的诚信思想也有其时代局限性.本

  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孟子诚信思想基本内容特点局限性

  一

  ,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自先秦社

  会以来,诚信就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并为人们所大力提

  倡.孟子便是大力提倡诚信的一代思想家.生活在战国中

  期的孟子,针对当时社会诚信缺失之状况,不仅大力呼吁

  人们讲诚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丰富了

  中国传统诚信道德的内容.和x,l-现实的重要借鉴意义.1-孑L子的"为.mZ以德"的思想使为.mZ者确立"民主官

  仆"思想.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社会公仆成为

  社会主人,真正的社会主人却变成奴仆.人们在思想上逐

  "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在为政

  步积淀形成了"官主民仆

  者的思想里深深扎根,而且统治着普通百姓的头脑.因

  此.为政者心安理得地以天生的统治者和"民主"自居.他

  们中的一些人多多少少实行一点"为政以德",也似乎是"主人"对"奴仆"的一种赏赐,是一种高贵者对低贱者的"慈善"态度和"德行",而不是~41-x,l主人的应尽义务和

  必要服务.而普通百姓对于特权者,除了敬畏,顺从和顶

  礼膜拜以外,往往也是希望特权者从上面赐予"德政".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帝王崇拜,"清官"情结.不就是这两方面

  融合的结果吗?我们应当通过科学的分析批判.摒弃"官主

  民仆"型的"为政以德",确立"民主官仆"型的"为政以德".我们的干部们应当自觉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树立科学

  明智的权力意识,增强"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实践国家

  对干部职业道德的要求,即:"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一tk,全

  意为人民服务,反x,l-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

  利."并且将当代社会公正论的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把"为政以德"贯彻到分配公正,用人公正,办事公正等

  方面去,使之更具操作性,产生更显着的效果.2.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使为政者摈弃"伦理政

  治"型.确立"综合协调"型

  以儒学为主干和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伦理本

  位,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也是这种

  伦理政治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社会中,这种伦理政治适应

  封建宗法的政治制度及家族一村落一国家三位一体的行

  政体制的需要,发挥着服务于特权政治,并为这种特权政

  治进行"上应天命.下合人情"的粉饰的作用,因此历久而

  不衰.现在时代不同了,政治与道德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摈弃"伦理政治"型,是"为政

  以德"现代转换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由于伦理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我们在指导思想和实践

  的重大失误,因而在摈弃"伦理政治"的过程中,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

  又以政治代替了伦理.由传统的伦理社会的伦

  理,滑向了政治社会的伦理.而到了建立市场经济的阶段,又出现了"以经济社会伦理取代一切"的倾向.这种经济社

  会的伦理,既表现为伦理与政治的分离,使政治放弃了对

  伦理的要求,同时又使伦理失去了政治的有力推动和保

  障.于是"一手软"的现象,伦理的疲软,就是不可避免的

  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继续推进包括"为政以德"在内

  的传统伦理转换时,不仅应该扬弃传统的"伦理政治".而

  且应该扬弃以政治代替伦理,以经济代替伦理的现象.在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通过伦

  理实体,经济实体,政治实体的系统整合,在全新的基础上

  实现伦理,经济,政治的"三位一体",使这三个方面在整体

  之中,在整体的制约之下综合协调地发挥作用.形成强大

  的系统"合力".以推动人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3.确立"法德互补"型.孑L子的道德论具有明显重视德治的倾向.他在提倡"为政以德"的时候将德治作了一个比较:"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毫

  不掩饰地认为德治比法治好.这种"重德轻法"型的"为政

  以德"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是行之不远的,难以收到良好

  效果,然而它在当今的现实中却还有其一定的影响.在当

  代,"为政以德"的正确性,有效性,必须一方面建立在社

  会主体首先是国家的干部懂法,守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

  有赖于主体像康德所比喻的那样,自觉地把"至善"的道

  德义务当成对自己的"绝对命令",虔诚地加以服从和自

  觉地付诸实践,通过法令与道德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为政以德"得到正确有效地执行,充分发挥其约束力

  与调适性,从而收到促进"法德互补",政通人和,国家兴

  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1]论语疏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2]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3]理明,赵炳起."为政以德"及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义——《论语》德治观述评.学海,1998.5.[4]周安伯.论"为政以德"的现代转换.南京社会科

  学,1998.12.77

篇十六: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儒家“为政以德”的行政管理观及现代意义

  【摘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为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的统治,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行政管理措施。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把教化与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两手政策,并有效的发挥了它的作用。时至今日,这种政策仍有益于当代社会的治理与安定。

  【关键词】儒家;管理观;孔子;孟子;荀子;意义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几千年之久,专制统治之所以能够维持,不仅有它赖以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而且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德礼教化和刑罚政令。教化和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刚柔相济的两手政策,有效地发挥了它的作用。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已设立教训之官,以教化百姓。同时也设立了刑罚,以惩罚不道。教化与刑罚,真正参与到政治领域之中,当是国家形成以后。从此,他就成为政治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周人建立了周人教化与刑罚的依据。“礼”的主要原则是“亲亲”与“尊尊”,“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这便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而非礼的行为则要受到严惩,不忠不孝更是弥天大罪。因此,周公明确提出“明德慎罚”的主张,“明德”即宣扬宗法精神,实行礼治教化,即使对殷民,也以教化相对待,“勿用杀之,姑惟教之”。“慎罚”则是君子不施其亲,也不提倡连罪,即所谓的“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但是对违反宗法礼治的人,绝不放过。周公所制定的统治方针对后世产生里极大影响。

  儒家继承和发扬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原则和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提倡德礼教化,重视人治。儒家认为芸芸众生,不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发扬先天的善性或改变其先天的恶性。因此,儒家提倡“为国以礼”、“为政以德”。施行以德礼教化为主的政治统治。

  1孔子的“德政”思想

  “德治”,是儒家政治的基本原则。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的“道”,即“导”,引导、诱导的意思。这里的“政”,指政法,并不是广义上的国家行政管理。这里的“格”字,本来多义,但在此解释为“人心为服”。孔子原话的大意是:用政法来诱导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孔子这一思想直接来自周公且进一步发挥之,强调为政要以道德教化为根本,而不应该片面强调刑罚杀戮。《论语》中还有一段记载:有一次,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说道:“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何?”即“假若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答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意思是说:您治理政治,为什么杀戮?您想把国家搞好,百姓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德行像风,小人的德行像草,风一吹,草必然是随风而到。说的就是为政要“道之以德”的意思。

  孔子倡导“为政以德”,并以此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础方针。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孔子看来,以道德为准则来处理政务,就可以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强调在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方面要坚持道德原则,重视对人民进行道德上的教化。

  统治者要做到“为政以德”,也要修己,加强自身的主观修养。而要加强主观修养,自

  身先要大胆公开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孔子的弟子曾评价孔子对待错误的态度,“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认为君子的错误有如日月之食,错了大家看得见,改正错误时,大家看得明了。同时君子还要做到严于律己,向内心世界寻求真理,做到“内省”“自讼”,通过自己主观修养的提高去带动别人。其次,统治者还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不仅是从政的需要,也是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因为“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仁,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即庄重便不致受辱;宽厚便受大众拥护;诚实便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快敏捷便会有高的工作效率;布施恩惠便能容易地使唤人。这就是孔子主张的“五德”。他关系到统治者自身的荣辱,关系到民众的向心力,关系到事业的成功,也关系到能否使民的大问题,所以是统治者必须注意的。因此,当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时,孔子回答道:“修己以敬”。子路未明真谛,又问道仅仅做到这些就行了吗?孔子回答道说:“修己以安人”。可见统治者修己的目的是为了使民众安定,也就是使民众安于被统治的地位。

  从“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出发,孔子斥责和反对“苛政”,主张慎重刑罚,实行“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他所拥戴的君主,都是关心百姓疾苦的,除暴安良的圣君明主。对周文王爱护百姓,不像殷绉那样虐杀无辜臣民的做法,孔子十分赞赏。他反对用暴虐、杀戮、残酷的手段治理国家。当然,孔子主张慎用刑罚,但并不完全反对刑罚,他反对的是“刑罚不中”,(即刑罚不得当)以及不先进行教育便加杀戮。由此可见,孔子视“德”为主要管理手段,而非唯一手段。在刑罚与德治中孔子首选德治,是因为他认为“德”能治本,而“刑”仅治表。以“德”为主,辅之以刑,先德而后刑,这应该是“为政以德”的应有之义。

  2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将孔子的“德政”思想发展成完整的“仁政”学说。在孟子看来,当时有两种政治思想,两条统一中国的道路:一条叫王道、仁政,以德服人;另一条就是法家主张的霸道,它假借仁义之名,以力服人。这就是王霸之争。孟子反对霸道,说:“以力假人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凭借武力而假托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称霸必须依靠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实行仁义的,可以统一天下,统一天下不必仗恃国力的强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着,中心悦而诚服也”。这就是说,以“力”征服别人的,不能使人心服;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内心服气而甘愿诚服。当然,孟子反对“以力服人”,也并不是完全不要刑罚、暴力,而是主张以刑辅德,要“德”“刑”兼施,不过要以“德”为主。

  孟子对孔子为政以德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孟子已不是简单地将“为政以德”作为政的基本要求,而是将能否做到为政以德,推行仁政,与天下的得失和国家的兴旺联系起来。如孟子从三代历史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兴废者亦然。”夏、商、周三代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实行了仁政,它们丧失天下是因为不实行仁政,国家的衰败与兴盛、生存与灭亡也是同样地道理。所以统治者要保有天下,实现长久统治,就必须加强自己的主观修养,通过自己主观修养的提高,推己及人,广施仁义,推行仁政,去统一天下,不仅如此,孟子还认为统治者加强道德修养对被统治者还是一种示范作用。所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政。一政君而国定矣。”君主仁,就没有人不仁;君主义,就没有人不义;君主正直,就没有人不正直。把君主的过错纠正了,国家也就安定了。因此,君主的“仁”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属于纯粹个人的道德范畴,而成为关乎国家兴衰的政治范畴,即,君主的“仁”本质上已不是一种“私德”,而成为一种“公利”。当然统治者成为仁者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有赖于统治者“使有菽粟如水火,”使民众的收成“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圣人治理天下,应该使人民的粮食像水火那样多,百姓生活有保障,安康乐业,哪有不仁爱的呢?基于这种认识,孟子对春秋以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发动的兼并战

  争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战争是非正义的,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是应该加以斥责道的。孟子还针对人民苦于兵灾,憔悴于虐政的心态,指出统治者只有推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实现社会安定。所谓“以德行仁者王”,“行仁政而王”,并且认为行仁政不仅可以称王天下,也是“莫之能御”的。只要实行了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人能阻止它。因为只有推行仁政才能得到民众拥护,而民心向背又关系到天下得失,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不仅如此,孟子还认为:“不仁者,得国,有之矣;不仁者得天下,未之有也。”不仁道却得到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事;不仁道而却能得到天下,从未有过。而且,能否推行仁政也关系到统治者自身的荣辱,所谓“仁则荣,不仁则辱。”

  3荀子“隆礼”“重法”的治国之道

  荀子作为一个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适应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继承和改造了儒家的王道和礼治思想,有总结和吸取了法家推行的霸道,实行法制的经验,将礼治和法制、王道和霸道结合起来,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之道,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巩固集中统一的封建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认为两者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就是说,礼是法度的标准,是法度的根据和总纲,而法则是礼的体现,礼的确认。在荀子那里礼和法是统一的,有时在用词的含义上也是一致的。

  荀子将礼和法连用,反映了战国后期地主阶级在确立其统治地位过程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发展,使荀子认识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都不足以建立和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因此,荀子改造了儒家重德轻刑的理论观点,吸取了法家“壹赏”的主张,提出礼法连用,教化与刑罚并重的思想。他说:“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这是说,对老百姓如果不先进行教育就加以诛罚,那就会使刑罚繁琐,奸邪不胜其多;若是只实行教导而不加以诛罚,那就会使奸邪的人受不到惩处;若只有诛罚而没有赏赐,那就会使勤勉的人不积极;若是赏罚都不当,那就会使民发生疑虑,风俗险诈,因而使百姓不能齐一。荀子这套论述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为地主阶级提供了一套维护其专制的完整理论。荀子还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就是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是礼与法(刑政),统治阶级按照礼来培养道德,老百姓从地主阶级的刑法与统治,国家内政搞好了,就可进行平定四海,统一中国。荀子的礼法兼治、德刑并用的政治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之,诸子对治世问题的探索,有其不可抹杀的理论价值,其中尤以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为巨。儒家时时提醒统治者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这种基于理想秩序而采取的情理说教,有时也会收到效果,因为中国权力结构更替频繁,并且有作为反叛依据的“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民本理论的推动。历史上,在民本主义的旗帜下,臣僚~,民众造反,都曾作为控制统治者的有效方法,这使统治者为了平息动乱,被迫顺应民情,从而修改有关的政策。当民众能够组织起来以表达他们的不满时,动荡和不安就常常别儒家作为有效的警告和控制统治者的方式。

  教化与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两种政策,也的确在历史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教化与刑罚的相互辅济之功,仍有益于当代社会的治理与安定。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农民反抗朝廷的暴乱,都是标举“均贫富”、“等贵贱”、“惩贪官”、“伸天理”等民本口号,因为民本主义的理想能够将暴民政治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社会对抗。民本主义是靠理想价值权威精神来实现社会公正的模式,这种旨在根据某种理想方案摧毁或重建某种结构的学说,酒气社会意义来说,都将迅速导致集权主义。它最终是向执政的官僚新贵提供特权,而使人民大众的道德主体感失落,当反权威化的现象不断蔓延时,由此加速了个人与社会的疏离。这是儒家学说作为主流化秩序建构时不断溢出的负面效应。

  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我们应既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又要审视其落后于时代的因素、缺点。要对其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和批判才能使其重新充满活力和生机。

  4现代意义

  21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一个积极而又科学的时代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其中不仅有丰厚的哲学、文学思想,同时也有相当丰厚的社会、管理思想,而且对当今社会及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

  在传统的社会理想观中,儒家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是当时理论上一个巨大的创建,在当今也是极大的进步意义。

  就我国的现实来说,毫无疑问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逐步健全完善,我们将会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社会调控机制,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道德作为一种调控人们行为的手段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而只能意味着要求它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强化。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尽管建设民主与法制对于改善社会政治更加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但它与提高为政者的素质及强化人们的道德自觉并不是一种矛盾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今天要求建设的民主与法制,它本身就要求为政者具有更高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事实上民主与法制的完善,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今年来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比过去进了一大步。然而,由于忽视了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建设,好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视为落后的东西加以反对,甚至连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优良品德也开始被丢弃,致使出现了某些党风不正、政风不廉的现象,整个社会也开始出现一种非道德化的倾向。那种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利益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往往难以得到理解,而个人利益至上、崇拜金钱、追求享乐的价值观念则往往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从而为以权谋私、以钱乱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本来已经消灭的一些丑恶社会现象的重新泛滥提供了精神土壤。这种深刻的教训清楚地告诉我们,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们行为的机制不仅不可以消弱,而且必须得到强化。

  进一步说,即使在社会政治获得了高度完善的将来,也不能指望用制度来包医一切。道德不是解决社会关系问题的唯一手段,但人类的道德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无论文化模式、社会关系以及人类道德本身的内容有何种变化,道德作为调节人的行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都将是人类无法放弃的。

  总之,无论历史、现实和未来,道德作为调控人们行为的一种手段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所以,尽管孔子所提倡的道德内容在今天看来有许多缺陷,他在社会政治中给予道德的地位也并不恰当,但他所提出的用道德来调控人们行为的原则在今天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在如何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问题上,孔子充分肯定了国家倡导的重要作用,充分估计了为政者对民众的影响作用,看到了政治人才的标准对于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在今天也都是有其实借鉴意义的。

篇十七: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为政以德”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面对全球化趋势加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背景,“为政以德”思想对当下中国政治的启示有:执政要以民为本、执政者要修身立德、执政者需以身作则、要形成以德选官的用人导向;对社会建设的启示是:德法相济构建社会治理模式、以德为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标签:为政以德;全球化;市场经济;社会治理;和谐社会

  一、“为政以德”的基本内涵

  (一)“为政以德”的基本内涵

  “为政以德”的本质是“民本”。《尚书·大禹谟》说:“德唯善政,正在养民”。从维护统治的目的出发,要实施德政,而德政的基础在于人民。《尚书·五子之歌》说“民可近,不可下;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再次证明人民在社会统治中的重要地位,统治者要认识到民众才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孔子总结前人的思想,提出“为政以德”,其本质就是将民众放在维护统治的基础地位上来看待。统治者在实施德政,维护爱护人民大众的同时,也获得了维护统治的目的,并且拉近了统治者与民众的距离,他说:“民之于仁,甚于水火”,民众本就期望获得统治者的重视和爱护,而统治者实行“德政”正好契合了民众的需求。“德政”就是统治者与民众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桥梁。

  “为政以德”的核心是“仁爱”。“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仁者爱人”,《说文》曰:“仁,亲也,从人二”。“仁”的基本形式是人们彼此之间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它要求人们将人作为人来对待,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其实质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仁爱”要求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都应从心底培养“仁爱”的修养,只有相互“仁爱”社会才得以治理,“为政以德”才能落到实处。

  二、“为政以德”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一)“为政以德”思想与道家相比注重“入世有为”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主张用礼乐教化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他积极入世,并且身体力行,自己也做过小官,他的许多弟子也做过官。因而他的思想也体现出积极有为的倾向,他最终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中。他提倡统治者应该“返璞归真”,心灵回到“无名之朴”。统治者应该不弄权,不妄为,只需守静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社会保持安定,顺其自然。

  (二)“为政以德”思想的影响

篇十八: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孔子的思想成就

  道德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精心校对版本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精心校对版本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精心校对版本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在易宗基础上提出了美宗——阳刚、阴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认为“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是美学之宗”。

  史学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孔子的治史观不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后来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的开端。

  精心校对版本

篇十九: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2009-ff-2fl号上旬刊又教费

  孑L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管建莉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江苏南

  京211156)摘要: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主张在历史上曾

  发生过积极的作用."为政以德"的精华部分对当今仍有

  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为政以德"必要性基本内容

  现实意义

  孔子在谈论学问及国事的时候,始终是把伦理思想

  同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其鲜明标志就是他所讲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按照《论语疏义》的解释,就是"明明

  德以亲民,本仁心以施仁政,保民而王,非自求尊荣与富

  贵也.是谓为政以德".这就是说,"为政以德"的要义有

  三:一是"明明德以亲民".就是为政者首先要注重自己的

  道德修养,以德亲民,以德化民.二是"本仁心以施仁政",就是要求为政者本着仁义之心,实行仁义之政."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兴民之利,除民之害.三是为政是为了"保

  民",而不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名利和地位,为政者要淡泊

  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一

  ,"为政以德"的必要性

  孔子十分强调"为政以德",他认为,首先,为政者的

  道德表率作用对百姓的道德言行进而对社会的稳定起着

  关键作用.社会治乱首先表现为民德民风的好坏,而民众

  对道德的情愫取决于为政者对道德的情感态度.因为统

  治阶级倡导的道德从实质上说是体现统治集团利益的道

  德,若统治集团的成员都不能自愿践行,何望百姓自觉遵

  守?再者,为政之人同时就是教育者,化人之人,教育者的

  身教重于言教,化人者必先白化.居上位者能厚爱而不弃

  亲族故交,老百姓就会亲近仁德,而不至冷淡无情.总之,孔子坚信只要为政者能自觉地行仁践义,百姓就会心悦

  诚服.自愿地讲仁重义.其次,是由道德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孔子日:"道之

  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为政》)这就是说,用政令来规范人民,用刑罚来强制

  人民,人民虽然会服从,但并非产生了自觉羞愧之心,只是

  为了免于受罚而已.即使不敢为非于政令和刑罚规定的范

  围之内,也会作恶于政令和刑罚不及之处.只有用道德来

  诱导人民,用礼教来规范人民,使人民有了知耻之心,人民

  就会自觉改恶从善.从而起到政令和刑罚起不到的作用.孑L子指明了道德在为政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与

  政令和刑罚相比,道德教化虽然缺乏强制性,不易收到立

  竿见影的效果,但政令和刑罚终究有涉及不到的地方.而

  且终究是要人去遵守的,而靠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来维系得到的却无所不在.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使人民有了自觉的知耻之心,才能保证政令畅通和刑法

  的执行.也就是说,孔子认为,道德是比政令和刑法更为

  重要和有效的约束方式.二,"为政以德"的基本内容

  "为政以德"的内容相当丰富,对于为政者应具备的

  道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端正其身.

  孔子认为,为政即正民,为政者的管理过程就是一个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感化民众的过程.政治被赋予了

  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既然为政者是正人之人.而正人必

  先自正."自正"有两层含义,一是修练自己的德性,二是

  坚持原则办事公道.简言之."自正"即严己垂范.孔子在

  《论语》中不厌其烦地论及"自正"的重要意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

  在上位的统治者重德贵义,言为师,行为范,即"先有司","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就能"不令而行".总之,为政者能

  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政时必会得心应手,一帆风顺,"苟

  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反之,自己不正,必不能正人.因

  此,为政者正与不正,关系到全部为政活动的成败.进而

  关系到国家兴废存亡.2.严于律己.由于为政者处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其过失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危害大影响坏,因此,为政者必须

  做到严于责己,学习他人的优点,警戒他人的缺点.如果

  不慎犯错,决不能文过饰非.律己与宽人是辩证的.是二

  而一的关系,为政者在律己的同时,还要能"薄责于人",对他人"赦小过".3.正直无私.为政者必须作风正派,不循私情,一切出于公心,不

  被廉价的奉承所障蔽而错用奸妄之辈,也不抱个人成见

  而不纳善言.他必须以谋公利为己任,因此,"易事而难

  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为政者大公

  无私,所以容易与其共事,但他不容易被取悦,因他对不

  属正道的谄媚之语不屑一顾.君子为政,原则坚定,爱憎

  分明,敢于公开表达对好人之爱,对恶人之恨.4.务实立功.孔子反对空谈,主张事功,他的事功思想没有一己之

  利,而在于为天下,为国家,尤重利民.为政者应当是实干

  家,而不是空谈家,他决不夸夸其谈,而是"敏于事而慎于

  言",甚至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因此"君子耻其言而过其

  行",以言多行少为耻.

  要"敏于事"就得有真功夫.所以,不怕人不知,只怕己无能."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

  知也",不愁做不了官而愁无做官的真本领.为政不图虚

  名,而重实绩.三,"为政以德"的现实意义

  无可否认,孔子倡导"为政以德"是维护统治阶级的

  统治地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若摈弃孔子德治思想中的

  阶级反动性和唯心主义,不难发现其中积极的历史作用

  !l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马凌锋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41000)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之说.并把自己的

  诚信思想建立在这个理论平台之上.他确立了"信"德的

  地位,确立了"惟义所在"的诚信思想原则.同时孟子在人

  才选拔和教育上也很强调诚信.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当然,孟子的诚信思想也有其时代局限性.本

  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孟子诚信思想基本内容特点局限性

  一

  ,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自先秦社

  会以来,诚信就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并为人们所大力提

  倡.孟子便是大力提倡诚信的一代思想家.生活在战国中

  期的孟子,针对当时社会诚信缺失之状况,不仅大力呼吁

  人们讲诚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丰富了

  中国传统诚信道德的内容.和x,l-现实的重要借鉴意义.1-孑L子的"为.mZ以德"的思想使为.mZ者确立"民主官

  仆"思想.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社会公仆成为

  社会主人,真正的社会主人却变成奴仆.人们在思想上逐

  "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在为政

  步积淀形成了"官主民仆

  者的思想里深深扎根,而且统治着普通百姓的头脑.因

  此.为政者心安理得地以天生的统治者和"民主"自居.他

  们中的一些人多多少少实行一点"为政以德",也似乎是"主人"对"奴仆"的一种赏赐,是一种高贵者对低贱者的"慈善"态度和"德行",而不是~41-x,l主人的应尽义务和

  必要服务.而普通百姓对于特权者,除了敬畏,顺从和顶

  礼膜拜以外,往往也是希望特权者从上面赐予"德政".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帝王崇拜,"清官"情结.不就是这两方面

  融合的结果吗?我们应当通过科学的分析批判.摒弃"官主

  民仆"型的"为政以德",确立"民主官仆"型的"为政以德".我们的干部们应当自觉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树立科学

  明智的权力意识,增强"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实践国家

  对干部职业道德的要求,即:"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一tk,全

  意为人民服务,反x,l-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

  利."并且将当代社会公正论的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把"为政以德"贯彻到分配公正,用人公正,办事公正等

  方面去,使之更具操作性,产生更显着的效果.2.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使为政者摈弃"伦理政

  治"型.确立"综合协调"型

  以儒学为主干和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伦理本

  位,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也是这种

  伦理政治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社会中,这种伦理政治适应

  封建宗法的政治制度及家族一村落一国家三位一体的行

  政体制的需要,发挥着服务于特权政治,并为这种特权政

  治进行"上应天命.下合人情"的粉饰的作用,因此历久而

  不衰.现在时代不同了,政治与道德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摈弃"伦理政治"型,是"为政

  以德"现代转换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由于伦理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我们在指导思想和实践

  的重大失误,因而在摈弃"伦理政治"的过程中,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

  又以政治代替了伦理.由传统的伦理社会的伦

  理,滑向了政治社会的伦理.而到了建立市场经济的阶段,又出现了"以经济社会伦理取代一切"的倾向.这种经济社

  会的伦理,既表现为伦理与政治的分离,使政治放弃了对

  伦理的要求,同时又使伦理失去了政治的有力推动和保

  障.于是"一手软"的现象,伦理的疲软,就是不可避免的

  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继续推进包括"为政以德"在内

  的传统伦理转换时,不仅应该扬弃传统的"伦理政治".而

  且应该扬弃以政治代替伦理,以经济代替伦理的现象.在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通过伦

  理实体,经济实体,政治实体的系统整合,在全新的基础上

  实现伦理,经济,政治的"三位一体",使这三个方面在整体

  之中,在整体的制约之下综合协调地发挥作用.形成强大

  的系统"合力".以推动人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3.确立"法德互补"型.孑L子的道德论具有明显重视德治的倾向.他在提倡"为政以德"的时候将德治作了一个比较:"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毫

  不掩饰地认为德治比法治好.这种"重德轻法"型的"为政

  以德"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是行之不远的,难以收到良好

  效果,然而它在当今的现实中却还有其一定的影响.在当

  代,"为政以德"的正确性,有效性,必须一方面建立在社

  会主体首先是国家的干部懂法,守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

  有赖于主体像康德所比喻的那样,自觉地把"至善"的道

  德义务当成对自己的"绝对命令",虔诚地加以服从和自

  觉地付诸实践,通过法令与道德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为政以德"得到正确有效地执行,充分发挥其约束力

  与调适性,从而收到促进"法德互补",政通人和,国家兴

  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1]论语疏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2]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3]理明,赵炳起."为政以德"及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义——《论语》德治观述评.学海,1998.5.[4]周安伯.论"为政以德"的现代转换.南京社会科

  学,1998.12.77

篇二十: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为政以德

  第一、二课时

  “为政以德”讲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德治”,与之相应的是社会上所流行的“法治”。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首先疏理字词,概括各段要义;然后分析孔子“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最后将“德治”与“法治”相比较。

  二、分析各章内容

  (一)总起:“为政以德”的作用

  2.1

  为政以德

  1.成语:众星拱北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后因以比喻四方归向一处。

  2.分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3

  以德为政,以礼为政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状语后置

  2.无耻

  课文为动宾词组,指没有羞耻心,与“有耻”相对。现代汉语中为形容词,与“高尚”等相对。古义较今义宽泛。耻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违背道义礼法而产生的羞辱感,与光彩、体面、荣誉之类的概念相对。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但在古代不能自学遵守道义礼法、为社会所公认的不光彩不体面的言行都可以称为无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有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贪污腐败,甚至富贵子弟家道中落论为劳动者都叫“无耻”,因为这样不体面,使父母宗族蒙羞。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比古代窄。

  3.格

  《礼记·缁衣篇》:“夫民,教之以德,齐这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注释,较为可信。此处“格心”和“遁心”相对成文,“遁”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用“人心归服”来译它。

  4.分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小结:2.12.3是全篇的总起部分,主要讲“为政以德”的作用

  (二)“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

  13.9

  富民、教民

  1.庶:人多。

  2.又何加焉

  3.富:使动

  4.分析: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12.7

  富民、正己

  1.足:使动用法,使??充足

  2.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则国不立的省略。

  民无信指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

  3.分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富民、正己思想。

  4.思考: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这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这个问题是汉代王充在《论衡·问孔》篇中提出来的。学生对此看法可以不同,但不注意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倔材料结合起来看。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类似的言论:

  孟子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梁惠王〃上》)

  (赡(shàn):足,及。

  奚:何。暇:空闲时间。)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仓廪lǐn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

  插入12。911。17

  11.171.鸣鼓而攻之

  敲起鼓来声讨他。后这个词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2.分析

  这与当时的田赋制度有关。孔子反对对贵族有利、对百姓有害的新财政制度,所以大发脾气。反对强征暴敛,主张藏富于民,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传统之一。

  孔子对季氏“聚敛”,极为痛恶,除了上面讲到的一点,还因为“季氏富于周公”本身就与礼相违,还要“聚敛”,这就更不合理了。

  此处孔子说的“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也反映了“为政以德”的一个方面,即举贤去恶。孔子爱学生,但更爱礼义。

  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那么,怎样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这里涉及到孔子思想里的另一层因素,即“正己”。看1。5章。

  12.9

  富民

  1.如之何

  2.君孰与不足

  3.分析:

  《朱注》: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这一章,可以联系上一章来看,讲得都是富民问题。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当以人为本,而有若的这一番高论也正体现了这一理念,怪不得西方社会亦主张学习儒家经典。

  1.5

  1.节用爱人:节约用度,爱护百姓。

  2.分析

  这一部分,孔子谈的是为政者正己的问题。此处的正己包括三个方面:

  1.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并且守信用。

  2.节约用度并惠爱人民。

  3.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性,不妨其生业。

  16.11.古今异义:

  (1)有事

  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

  (2)以为

  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3)既来之,则安之

  课文是使动句,“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之”为代词,指代上文的“远人”。意为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现代只是借用字面的意思,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句子成了主动句,“之”也已经完全虚化,只有填被音节的作用。

  (4)分崩离析

  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5)祸起萧墙

  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2.成语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季孙之忧

  谓忧患将发生在内部,而不在外部。

  (5)陈力就列

  陈力:贡献才力。就列:担任职位或官职。谓根据自己的才力就任相应的官职。

  (6)开柙出虎

  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7)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6.分析

  这一章讲的也是正己问题。“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这是论语中非常有名,字数最长的一篇。

  13.61.虽:即使

  2.分析

  这一章讲的是正己。

  言教不如身教,自古而然。我们须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

  12.191.无道,有道:形容词作名词,不守道义的人,道德高尚的人。

  2.就:靠拢,接近。

  3.风,草:名词作动词,好比风,好比草。

  4.成语:风行草偃

  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5.分析

  这一章,孔子强调的仍然是正己、教民的问题,这里他指出政治责任在上而不在下。不主张“杀”,而主张端正自己,从而教化百姓,“子欲善而民善矣”。杀人的政治不得民心,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的秦始皇,外国的希特勒,均以杀戮为手段推行其政治,最终都留下千古骂名。

  2.201.劝:努力

  2.忠以劝:以,而,并且

  3.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4.善、不能:形容词作名词。优秀的人,能力差的人。

  这一章谈到的是正己、教民、举贤的问题。

  要使百姓敬、忠并且劝,即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且勤勉努力,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为政者应该“临之以庄”,即用庄重的态度面对百姓,作为统治者能恭庄严肃地对待百姓,百姓自然也会敬其上,这是人心美德相互间的感应。

  其次,为政者应该“孝慈”,即对父母孝顺,对幼小慈爱,这样百姓自然也是忠于上,对统治者尽心竭力。

  最后,为政者应该“举贤而教不能”,即先用优秀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这都体现了统治者爱民、正公的一面,那么百姓自然会劝勉努力,以奉其上。

  这三个方面,重在指出为政者教民,首在于正己,举贤。也就是前一章讲到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小结:

  13.6

  13.9

  2.20这三章讲的都是“正己”的问题。

  1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19

  “子欲善而民善矣.”

  2.20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14.51.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主谓倒装。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主谓倒装的作用是表达强烈感情。

  2.分析

  这部分讲的还是正己。强调领导者的德行,逞力量者,穷兵黩武,常自食其果,南宫适之言深合孔子之意。

  3.南宫适

  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论语〃公治长》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公治长》

  译: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先进》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诗〃大雅〃抑》

  孔子之兄叫孟皮,此时孟皮已死,孔子替他女儿主婚。

  【注释】

  白圭:白圭指《诗经·大雅·抑之》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这是告诫人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译文】

  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

  儒家从孔子开始,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因为,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把它磨去,而说错了的话,则无法挽回。希望人们言语要谨慎。这里,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表明他很欣赏南容的慎言。

  《为政以德》的结构:

  2.1

  2.3总起,为政以德的作用

  13.9至2.20

  分讲,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

  14.5总结,为政以德的作用。

  第三课时

  探讨问题:

  一、归纳孔子的德治思想

  1.正己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

  正己也可以包括几个方面:

  (1)身正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格物,就是接触万事万物、投身实践;

  致知,是学习、理解和掌握反映万事万物之理的知识;

  诚意,是把知识转化为意识与信念;

  正心,是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修身,就是自我完善或全面完善自我;

  齐家,是家庭和睦与兴旺;

  治国,是为民、为国作贡献;

  平天下,是建设一个祥和、昌盛的社会与太平的天下。

  在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目”的全过程中,前“四目”格、致、诚、正,是“内修”,是内修于己以达到自我完善“内圣”的过程;后“三目”治、齐、平,是“外修”,是外施于人、于家、于国、于社会,以达到实现自我价值“外王”的过程。这就是一些学者概括的“内圣与外王“的成熟过程”。

  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

  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孔子主张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

  (2)守信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

  (3)尚德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12.19)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14.5)

  2.富民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

  思考: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朱熹《论语集注》的解释是否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的原意的。

  “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3.教民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在这方面,孔子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相传他弟子三千,其中贤者72人。

  4.举贤去恶

  当冉求为季氏搜刮民财增加他的财富时,他们召集他的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此刻孔子认为冉求是个恶人,须去恶,才能实施德政。

  在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中,孔了强调“举善而教不能”,也反映了他的举贤思想。

  二、思考:“德治”与“法治”的区别?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补充资料: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韩非子〃显学》

  译文:

  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定要依靠自然挺直的箭杆。几千年也造不出箭来;定要依靠自然长成的圆木,几万年也造不成车轮。自然长成的直杆和圆木,既然千年万载也没有一个,那为什么大家还都能有车坐、还都能射箭打猎呢?因为应用了加上木材的工具和方法。虽然也有不经过加工就自然合用的直杆和圆木,但好工匠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要坐车的不是一个人,射箭打猎也不是只发一箭。虽然也有不靠赏罚就能自行去做好事的人,但明君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国法不可丧失,而所要统治的也不是一个人。所以有办法的君主,不随和偶然的天生善行,而推行必然的政治措施。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利用本课“拓展资料(四)”的材料,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与孔子这里的德治思想作简要对比。

  三、知识归纳:

  (一)古今异义:

  1.无耻:

  课文为动宾词组,指没有羞耻心,与“有耻”相对。现代汉语中为形容词,与“高尚”等相对。古义较今义宽泛。耻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指违背道义礼法而产生的羞辱感,与光彩、体面、荣誉之类的概念相对。这一点古今是相同的。但在古代不能自学遵守道义礼法、为社会所公认的不光彩不体面的言行都可以称为无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有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贪污腐败,甚至富贵子弟家道中落论为劳动者都叫“无耻”,因为这样不体面,使父母宗族蒙羞。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比古代窄。

  2.节用而爱人

  节约用度,惠爱百姓

  3.有事

  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

  古今均为词组。区别在于“事”所指范围不同。今天为泛指,可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课文的“事”为特指,只指祭祀、战争等军国大事。

  4.以为

  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课文是“以之为”的省略,在句子结构中,“以”与“为”不直接发生关系。“以”是介词,把、拿的意思,与后面的“之”组成介宾结构,作“为”的状语;“为”是动词,做的意思。现代“以为”是词,认为的意思。

  5.既来之,则安之

  课文是使动句,“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之”为代词,指代上文的“远人”。意为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现代只是借用字面的意思,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句子成了主动句,“之”也已经完全虚化,只有填被音节的作用。

  6.分崩离析

  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7.祸起萧墙

  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8.鸣鼓而攻之

  敲起鼓来声讨他。后这个词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二)成语

  1.众星拱辰(或“众星拱北”)

  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后因以比喻四方归向一处。

  2.节用爱人

  节约用度,厚待生民。

  3.陈力就列

  陈力:贡献才力。就列:担任职位或官职。谓根据自己的才力就任相应的官职。

  4.开柙出虎

  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5.既来之,则安之

  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6.分崩离析

  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7.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8.祸起萧墙

  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9.季孙之忧

  谓忧患将发生在内部,而不在外部。

  10.鸣鼓而攻之

  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攻,声讨。

  11.风行草偃

  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三、词类活用

  (一)形容词作名词

  1.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

  “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

  2.举善而教不能。

  “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二)名词作动词

  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2.草上之风

  “上”,加

  (三)使动用法

  1.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2.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

  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四、特殊句式

  (一)主谓倒置

  “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二)状语后置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三)宾语前置

  1.“既富矣,又何加焉?”

  “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3.“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4.于斯三者何先?

  “何先”即先何,先去掉哪一项。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四)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

  3.“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4.“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五、重点字词检测

  (一)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整治

  2.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表假设,如果

  3.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费用,用度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5.则将焉用彼相矣?

  扶着盲人走路的人。这里是比喻。

  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诸侯的封地。家,大夫的封地。

  7.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收成。

  8.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努力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通“导”,读dǎo,训导。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道”通“导”,读dǎo,治理。

  4.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

推荐访问: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为政 现代社会 以德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