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8篇

时间:2022-11-24 12:5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8篇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  东北的春节个个都是有很大的讲究的,摆桔树、扭秧歌、二人转、包饺子……而其中最有趣而隆重的就是包饺子。  大年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8篇,供大家参考。

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8篇

篇一: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东北家乡的风俗作文

  东北的春节个个都是有很大的讲究的,摆桔树、扭秧歌、二人转、包饺子……而其中最有趣而隆重的就是包饺子。

  大年三十儿那天晚上,在各形各色的年夜菜中,饺子,则是不可缺的一个“主菜”。到了三十儿晚上凌晨,就要开始蒸饺子了。饺子象征着更岁交子,象征着对新的一年的寄托。此外,在农村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女娲用土造成人时,由于天气寒冷,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包上馅(线),用嘴咬着吃。除此之外,在众多的饺子里,人们通常会在其中三四个饺子里分别放上一枚硬币。有些人家认为硬币太脏了,便在里面换上桔子瓣儿,象征吉祥如意。

  除了吃饺子之外,就是要隆隆重重得蒸几大笼馒头。为的是到时候迎接客人时饭菜和锅不够,就拿出大白面馒头来招待。同时,也备着吃菜时就着吃。

  初一初二是放鞭炮的最好时机,家家户户灯火通宵。整日整夜噼哩啪啦的响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即使在天台上也照样放得起劲。有大烟花、小串鞭炮、踩炮、摇炮……日夜不绝。这不停休的鞭炮声,才真是睡不着的重要原因呢!这鞭炮的残屑初一初二不能扫,扫了就会把好运气扫掉,只有初三才能扫哦!

  这就是我们东北的春节。我爱过春节,它不但让我长了一岁,还能给我我快乐。我爱过春节!

  一锅浓香四溢的小鸡炖蘑菇,渗透着一股热情开放的东北气息。

  我在饭桌前盯着今天佳肴的主角——小鸡炖蘑菇。

  越看越馋,就迫不及待地揭开了锅盖,一股浓香扑鼻而来,我情不自禁地闭上双眼,浓浓的鸡肉香加上蘑菇特有的清香,如同在大草原上驰骋般自由舒畅的感觉,也如同在农家玩耍,开心淳朴的感觉。

  闻着、闻着不禁想看看这美味长什么样。我睁开双眼,擦亮瞳仁,端详着这碗小鸡炖蘑菇,汤黄澄澄的,上面漂着一层黄油,一块块黄得让人垂涎欲滴的鸡肉,深黄色的鸡肉与淡黄色的鸡汤结合成了一道人间美味!对了,还有清香四溢的蘑菇,蘑菇呈咖啡色,用小刀在顶部划了两个口子,这样美味、营养就更容易进去了。

  说了这么多该尝尝了,我夹了一块蘑菇刚放进嘴里,顿时鲜得我舌头都差点掉了下来,咀嚼一下,就有很多汁流出来,那营养价值可高了,紧接着我又来了一块肉,那滋味更香、更鲜。鸡汤把鸡肉的营养、鲜味以及蘑菇的爽滑、鲜露都综合了起来,另外还有小葱的醇香和生姜的辣味,让我胃口

  大增,喝了整整三大碗,我觉得这世界上只有小鸡炖蘑菇最合我的胃口了!

  一锅小鸡炖蘑菇下肚,嘴里却还有鸡肉与蘑菇的余香。

  我的老家在东北,过年时候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家家挂起大红灯笼格外漂亮。

  老家一到过年很非常热闹,每个小朋友都有新衣服穿,男孩子有鞭炮放,女孩有新发饰,小孩子还有红包拿哦。

  为了庆祝新年,每年一进腊月,每家每户都会杀年猪,然后把猪肉埋在屋外的雪堆里保存。很多家庭还会包很多很多的饺子,蒸好多馒头冻起来,等到春节的时候就不用每天现做饭了。

  老家会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汗船等娱乐活动。

  到除夕家家会做非常丰盛年夜饭,除夕半夜的时候会包饺子,饺子形状像元宝,预示着第二年财源滚滚。饺子里还要放几个硬币,谁要吃到未来一年福气多多,半夜饺子必须要吃。新年钟声敲响以后,新的一年到来了。吃过除夕饺子,大家一起去放花炮,还有个习惯除夕不能关灯的,除了小孩大家都不睡觉,有个习惯初一大早到亲戚和邻居家拜年,呵呵我还没有起床就有人来了……

  每到正月十五我们要到冰上滚一滚,滚冰——也就是滚病,要把一年的灾病都滚掉。

  老家东北过年风俗很多,很热闹!

  东北的春节是喜气洋洋的,东北的春节是张灯结彩的,东北的春节是热闹非凡、妙趣横生的。

  东北的春节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些天中唯有腊月二十八最忙碌,人们或是大扫除,或是忙着蒸各种面食,或是急急忙忙地来到商场,为自己和家人增添衣服,购买年货。一个个包在大人手里拎着,这一天,大人一定会满载而归。在这一天里小孩一定会跑去超市,一到超市首先到零食区,那的零食可多了,选好了自己喜欢吃的零食之后又去糖区,糖区的糖一定少不了玉米糖,那是东北孩子的最爱。从超市跑出来就向鞭炮店跑去,男孩喜欢鞭炮,女孩喜欢烟花。

  一眨眼,大年三十到了,家家忙着贴对联,准备年夜饭……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吃年夜饭的同时还一边着春节联欢晚会,在晚会上有让人哈哈大笑的小品,有让人激情十足的歌曲,有让人惊心动魄的杂技。饺子是年夜饭中必不可的,而且吃饺子也是有讲究的里面包有糖,是希望家人甜甜蜜蜜,饺子里有鱼肉,预示一家年年有余,饺子里有钱,证明着这一年会发大财。

  当晚上十二点是春晚的钟声响起时,奶奶在家里收拾桌上的剩饭,我们全家人一起到楼下放鞭炮,东北人有别具一格的燃放风格。把礼花插在雪地里,插成新年快乐的字样,或岁岁平安等吉祥词语,之后一齐点燃,不一会儿礼花里喷出彩色的纸条。可真漂亮。

  大年三十后最热闹的一天要数元宵节了。那一天亲人在一起聚餐,姥姥为我们包汤圆,那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躺在盘子里。开饭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汤圆,从里面流出黑芝麻糊,香喷喷。春节也在鞭炮声中离去。

  我爱东北的春节!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漫山遍野,大豆高粱……”回想起这首有趣、通俗的民歌,我也不禁发笑。

  想起来,这首歌和我还真有点相似呢!我的家乡在东北,现在生活在大连,不管去怎么理论,我也应该是个东北人了吧!有句俗话说的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过话说回来,东北那里和其它地方还真是有点不一样吧!首先,东北地区民居就与其它部分地有所不同。在东北那里,住的绝大部分都是平房。东北人在住房上从不拮拘,从不去认认真真地分什么卧室、什么客厅、什么厨房的。他们所做的,仅是一墙之隔而已。东北的厨房有一口地窑,不太大,用来存放土豆之类的食物。东北的厨房还有一口生活的炉子,烧出的热气通过一根铁管子给输送到卧室,用来取暖。再看,就是两口镶在大水泥中的锅,当然,要一个通口来生火用。中间56个民族,恐怕百分之七十水的都是软软的床(我现在也是!)而东北那,睡得却是“炕”,所谓“炕”其实是一种又长又硬的床而已(我老家的炕足足有两三米呢!)。床下有一条空洞,是用来连接厨炊的。

  这样一来,当外面在做饭时,你做在热炕头上,如果是冬天,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呀!东北民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客厅,从正门进去,先是厨房,再就是有炕的卧室了。富裕一点的人家,还会有一间小屋子。如果有客人来了,他们就会毫无拮拘地坐在人家的炕上,倍显亲切!其次,东北人家的口味也与其它地方的口味有所不同。东北人尤其爱吃炖菜。什么猪肉炖粉条什么小鸡炖蘑菇什么土豆炖排骨,都是东北人的最爱。再说,东北哪里的文化习俗也与其它地方的文化习俗有所不同。其它的地方唱的几乎都是哼哼呀呀的歌的舞。而东北的二人转却是不同凡响,清新脱俗。二人转在当地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小到十几岁的孩子,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随时随地那么来上一段,既不需要舞台,又不需要服饰。可以一边哼哼歌曲,一边载歌载舞,又养眼有养心,不开心时来上一段,说不定心情会多云转晴呢!最后。

  东北人的性格也与其它民族有些不同。东北人爽朗、大方、不拘小节,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特样风情,让人顿生亲近之意。有句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许就是东北这些独特的民风、习俗养育了像东北人这样大方、豪爽、不拘小节的民族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二: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适合过年听的喜庆歌曲_春节传统游戏活动

  春节是一年中最期待最热闹的日子,关于过年的喜庆的歌曲有很多,那么你知道的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适合过年听的喜庆歌曲,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年法定假日休几天

  2022春节法定节假日是7天,1月31日~2月6日,共放假7天。其中2022年2月1日至3日(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是春节法定假日,7天的放假时间是调休补班得来的。

  适合过年听的喜庆歌曲

  1、《欢乐中国年》

  《欢乐中国年》是孙悦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张俊以作词,卞留念作曲,是1999年春晚的开场歌曲。每当听起这个歌的时候总给人一种要过年的气氛!这首歌当之无愧的是属于过年听的喜庆金曲。

  2、《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是全球华人所共知的听了唱了千百遍的贺年歌曲,该歌为陈歌辛(陈钢的父亲)所作,姚莉原唱。后来这首歌被很多歌手翻唱,邓丽君、卓依婷、张小英、林美惠、韩宝仪、谢采妘、高胜美、罗宾、钟盛忠、雁卿、陈良全、江家荣、焦恩俊、罗时丰、刘紫玲、刘清沨、夏日风采、张帝、小萍萍、四千金、唐嫣………从60后,70后,80后,到90后,00后,10后,无不喜欢这首脍炙人口的拜年歌。

  3、《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是香港艺人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刘德华与李安修作词、陈德建作曲、伍卓贤编曲。2005年元宵晚会上该歌曲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歌舞类三等奖。

  4、《好运来》

  《好运来》是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祖海演唱的歌曲,收录于祖海2004年1月17日发行的《好运来》专辑中。《好运来》是歌曲《好日子》的姊妹篇,这首歌不仅曲风欢快、喜庆祥和、旋律优美,歌词更是琅琅上口、亲切而不失大气,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挚的祝愿和深切的人文关怀。2004年,该曲获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歌舞类二等奖。

  5、《张灯结彩》

  《张灯结彩》是由孔雀唱片公司打造,王二妮、阿宝(皆大欢喜组合)2013推出的一首歌曲,曲风喜庆、轻松欢快,节奏朗朗上口。

  《张灯结彩》主打主旋律和“草根”风,歌曲乡土气息浓厚,这首歌曲是由星光大道栏目出来的草根歌手王二妮和阿宝实力演唱。将表现在海豚音和“巨肺”大嗓门。歌曲突出传统的年味,同时也属于西北风和农民的“私人订制。”张灯结彩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节日或有喜庆的事的繁华景象,确实适合春节前后听!6、《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由臧云飞作词作曲,由蔡国庆于1991年央视元宵晚会中正式演唱,开创了中国祝福类歌曲的先河。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我送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时钟每天转了一千四百四十圈,我的心每天都藏着一千四百四十多个思念。朗朗上口更有利于适合新年演唱!7、《小拜年》

  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呀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家家户户团圆会呀啊,少的给老的拜年呀啊,也不论那男和女呀诶呦呦呦呦呦诶呦呦,都把那新衣服穿啊诶呦呦呦呦,都把那个新衣服穿呐啊诶呀啊~。

  小拜年是原是东北民歌。后被东北二人转演员所传唱。因此都称之为东北二人转小帽,同时也是最能代表东北二人转的小帽。

  8、《花好月圆》

  《花好月圆》是刁寒演唱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收录于1995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春水似年华》中,音乐时长4分29秒。好花美丽不常开,好景宜人不常在。这首抒情的歌曲最值得怀念。在春节欢乐之于这首歌曲可以用来稍微的感叹流逝的年华!9、《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歌手龙梅子和王宝强演唱的一首歌曲,赵小源、袁春作词,谷僳、李珂作曲,李柯编曲。发行时间为2007年11月。近些年来,春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坐着同一列火车,带着同样的心愿,那就是,回家!无论你在何方,家都是最温暖的港湾,正像这首歌的歌词“家里总有年夜饭”。唱出多少北漂的心酸啊!10、《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收录于李谷一2013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难忘今宵》中。《难忘今宵》可是除夕的必备歌曲。作为春晚的压轴曲目,一听到这首歌就知道春节。说到这就必须要提到春晚,同时一年一度的“年夜饭”与《难忘今宵》是绝配哦!岁岁年年有今日,年年岁岁人不同!春节传统游戏活动

  传统游戏一:打宝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任意场地,以水泥地为佳

  道具要求:纸叠的"宝"规则说明:一人把"宝"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宝"往对方"宝"旁边用力砸,靠气流把它冲翻,也有直接往"宝"上砸的。

  传统游戏二:洋画

  场地要求:地面或桌面

  道具要求:洋画

  规则说明:拿着从小商店买来的"洋画",凑在一起放在桌子上,采用"拍"和"吸"两种方式让洋画翻过来,连续翻身为胜。

  传统游戏三:翻绳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不需要场地

  道具要求:毛线(闭环)规则说明:拿一根毛线,两边接起来,在手中经过一定的变换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传统游戏三:击鼓传花

  人数要求:好多人

  场地要求:任意

  道具要求:鼓和花(也可用其他类似道具代替)规则说明:规则大家都知道,就不多介绍了。

  传统游戏四:滚铁圈

  人数要求:1人

  场地要求:任意空地,但不能太小

  道具要求:铁圈和推手

  规则说明:用竹竿推着铁环在地上转,叫做滚铁环。

  评价:这只是一种融消遣和锻炼为一体的一种运动。小时候没有条件做铁圈和推手,看着别人推,相当羡慕。后来,即使有条件,也不好意思玩了。

  传统游戏五:抽陀螺

  一般孩子抽陀螺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水平抽法,而第二种则是垂直抽法。一般孩子们玩陀螺有两种比赛方式。第一叫做分边法是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组的陀螺先倒在地。倒在地上的陀螺,就称为「死陀螺」,只有任由对方劈击宰割了。赢的这一方,用自己的陀螺,高举过头,对准目标,向下猛击。第二是画圈法,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再画一个小圆圈,各人轮流将自己的陀螺往圈子里打,使陀螺能旋转出来。如陀螺已固定在一点上旋转,这时,可用绳子将它圈出来,只要到达圈外还在旋转,都不算它「死」。如果陀螺停止在圈内,或一抽下去就不动了,都算死了,要放在当中小圆圈内,任别人处罚。若处罚别人的陀螺也停在圈内,照样要放在小圆圈内,任人处罚。如果很幸运的没有被击到,或是被击到而没有被分解,可以拿出一个陀螺,用水平抽法,将自己那个小圆圈内待死的陀螺击出圈外。

篇三: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小拜年》教学设计

  (聆听课)

  一、教材分析

  器乐曲《小拜年》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拜年》为4/4拍,F羽调式。它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者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

  《小拜年》在东北地区有很多种旋律,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自己的《小拜年》若干首,是一种传统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课本选用了由歌曲《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乐器所渲染的欢乐气氛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二、教学目标

  1.聆听《小拜年》感受小朋友过新年的音乐情趣和欢乐气氛。

  2.认识锣、鼓、唢呐三种乐器,能模仿乐器打节奏。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东北民间音乐的豪放风格,体验锣、鼓、唢呐等乐器给音乐增添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国家有个传统节日春节,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我们大家都期盼的日子。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过年?你们在过年的时候是怎样拜年的?过年的时候你见过哪些热闹的场面呢?请你跟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二)聆听

  1.初听乐曲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器乐曲《小拜年》,现在老师来播放乐曲,听一听,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乐曲里都有哪些声音?

  (播放音乐)

  你们听出来了吗?音乐带给我们欢快热烈的感受,好像让我们看到人们敲锣打鼓欢庆新年的情景。乐曲里有鞭炮声、锣鼓声,还有一种乐器在和锣鼓一起演

  奏。这种乐器就是唢呐(课件出示图片)。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很早以前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高亢、嘹亮,音量大,所以也称喇叭。是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

  2.复听乐曲

  这首乐曲中有三种音响在交替出现,现在我们分别听一听这三种音响。第一种是鞭炮声(播放声音);第二种是锣鼓的合奏(播放音响);第三种是锣鼓和唢呐在对话(播放声音)。

  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欣赏乐曲,听一听三种声音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出现的?

  (再次播放完整乐曲,课件用图片展示演奏顺序)

  (三)加入伴奏

  1.认识锣、鼓

  过渡语:同学们,乐曲中用到的锣和鼓,都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使用非常广泛。(教师出示实物,分别敲一敲。)同学们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用身边的物品模仿鼓和锣的声音吗?比如,拍击桌面模仿鼓的声音,敲击空的铁制铅笔盒模仿锣的声音。

  现在老师来播放乐曲,请你在音乐中锣鼓合奏的地方跟音乐一起敲击;在唢呐和锣鼓对话的地方,请你模仿吹唢呐的动作来表示。

  2.随音乐表演

  过渡语: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加入音乐的演奏吧。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器乐曲《小拜年》,从乐曲中你们感受到新年的热烈气氛了吗?这首器乐曲,是根据吉林民歌《小拜年》改变的,最后,让我们来欣赏吉林民歌《小拜年》。

篇四: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精品资料

  东北民歌简介

  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是东北人民生活语言的诗化。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所以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东北风》、《月牙五更》、《摇篮曲》及《小拜年》已成为具有东北代表性的民歌,久唱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民歌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

篇五: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小拜年》《龙咚锵》教案设计

  教材版本:人音版第一册第八课《过新年》

  授课年级:一年级

  教材分析:器乐曲《小拜年》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拜年》为4拍,羽调式。它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小拜年》在东北地区有很多种旋律,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自己的《小拜年》若干首,是一种传统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课本选用了由歌曲《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氛围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龙咚锵》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歌,四二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龙咚锵》,体验器乐曲《小拜年》浓烈的民族韵味,充分感受歌曲中表现过年的热烈喜庆气氛,抒发了人们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2、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鼓、锣、镲,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龙咚锵》伴奏。

  3、通过欣赏与学唱,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及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律动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课,先和身体做个音阶游戏!(播放《身体音阶歌》,师生律动)

  看来,你们和音乐已经成为好朋友了。

  二、欣赏器乐曲《小拜年》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年中,你最喜欢过的是哪个节日?哦,你跟老师一样,也喜欢过年呀!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过新年!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过年啦!

  想一想,在过年时你都见过哪些热闹的场面?(生说)我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咱们一起看看!(生欣赏)你们要给长辈干嘛他们才会给你红包呀?(拜年)现在咱们就来欣赏一首《小拜年》。揭题。

  2、初听乐曲,感知情绪。

  乐曲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3、复听乐曲,分析内容。

  再来听听,里面有哪些过年的声音?(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

  唢呐是我们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吹管乐器,它有长长的身子,圆圆的嘴

  巴,吹奏的时候身体要端正。(随师做吹奏动作)

  4、再听乐曲,随音乐做吹奏动作。

  跟老师一起在音乐中吹起来吧,看谁最像小小唢呐家!

  三、学唱《龙咚锵》

  同学们,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欢庆的锣鼓已经响起,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好听的《龙咚锵》。(揭题、贴课题)一起读课题(生读)能不能像老师一样?声音再清脆有弹性一些?(师示范)一起试一试(生读)。好极了!保持住!希望等会儿在演唱时也能听到这种清脆、明亮、有弹性的声音。

  1、初听,感知情绪

  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播放音乐)

  2、复听,随师律动

  这是一首欢快热闹的新年歌曲,这首歌是几几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我也想唱唱这首热闹的《龙咚锵》,你能和我一起表现吗?(师范唱、带生律动)

  你们表现的可真不错!跟自己说,我最棒!

  3、再听,理解内容

  在歌曲中,除了歌声,还有一种打击乐器的声音,你能听出来吗?小耳朵,仔细听。(播放音乐)是打击乐器“鼓”发出的省声音。看!(出示鼓)他有圆圆的肚子,可以用鼓棒敲击他!听!(师敲123、223、1222323)谁愿意到前面来敲一敲?你来!(指生敲)你的动作还不错敲的时候尽量敲鼓的中间位置,这儿的声音最饱满,你再来试试(生

  敲)嗯,不错!你来试试(再指生敲)现在你的桌面就是小鼓,你的双手就是鼓棒!注意,3时要双手同时敲击,试一试!(生做鼓动作)

  我看这几个男生力量十足!

  4、再听,鼓伴奏

  哎,竖起你的小耳朵,咱们再来听一听歌词中小鼓发出了怎样的声音?(手指歌词第一行,播放音乐,师敲)——龙咚龙咚锵,我们一起敲起小鼓来!(播放音乐)

  5、学唱歌曲

  ①小声学唱

  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现在咱们跟着音乐边小声唱边做做打鼓的动作。(播放音乐)这一次声音放出来,跟琴唱一唱(老师弹琴)

  ②处理难点

  通过刚才的演唱,有没有觉得难唱的地方?

  哎,你发现了吗?(手指歌片最后一句)在简谱里出现了什么呀?休止符。都认识呀!它在音乐中的作用就好比红绿灯中的红灯,遇到红灯停一停,看老师的手势,来唱一唱最后一个乐剧。(生唱)注意你的小声音(师范唱、生唱)再来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出现了休止符?(生说)看老师的手势完整唱一唱吧!(师指挥、带生清唱)

  ③跟琴唱

  休止符大家唱的很不错了。现在咱们跟着琴来唱一唱,身体坐正!

  ④巩固练唱

  师生接龙歌曲都唱的这么棒了,咱们就来做个小游戏歌曲接龙,咱们一人一行。(你唱1,我唱2)男女接龙——大家唱的太热闹了,现在咱们男女生来比一比,看谁唱的最动听。(伴奏音乐、师指挥)

  ⑤处理情绪、声音

  真不错,过年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最高兴?(生说)这么多高兴的事呀,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你听(有无表情范唱)哪一种?要让自己的声音像小皮球一样有弹性。

  嘴巴张大一些,把你的小牙齿露出来,过年的心情要通过你的小笑脸展现出来,一起试一下。(师弹、生唱)非常好,保持住,就用这种声音和状态跟着音乐唱一唱。(播放音乐伴奏、生唱)

  ⑥指生唱

  你们都是小小歌唱家呀,有哪位小歌唱家想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美丽的歌喉吗?(指4人唱、师弹琴)他们唱的怎么样?嗯,很好听,还有谁想唱吗?你来唱(2人)你来打鼓,其他的同学来做做打鼓的动作。(师弹琴,2人唱,1人打鼓)

  四、打击乐伴奏

  1、介绍锣、镲

  我们这儿热闹极了,真有过年的感觉,还有小伙伴想加入我们呢!看!(师一手拿锣一手拿镲)这是鼓的好兄弟—锣,这是锣的好伙—镲。他们都是用金属做成的,先来听听锣的声音(师奏)锣也是敲它的中间位置,这儿的声音最饱满,你能像我这样敲吗?

  (走到学生中间,指生敲)

  2、师用锣伴奏

  小锣们,快和我一起在音乐中敲起来吧。(出示锣的演奏谱,学生边看边敲)你发现我在哪里敲了锣?每一个“锵”字的地方,嗯,你像孙悟空一样有火眼金睛。同桌两人配合一下,一个唱歌,一个模仿敲锣,赶快练一练。练好了吗?你来敲一敲,其他同学模仿敲锣的动作。(播放音乐,学生敲)

  3、生探索用镲伴奏

  锣敲的这么棒了,他的好伙伴镲也想加入,我们先来看看歌片中镲是在哪儿敲击的?——跟锣一样,是在“锵”的地方,你们试着练习一下(播放音乐,生自由练习)谁能上前面来表演一下呀,你来,其他同学为他伴唱。(播放音乐,生伴奏)掌声送给他,真是一个表演小天才!

  4、锣、镲伴奏

  你们能试着用锣和镲为歌曲伴奏吗?这一组敲锣,你到前面来当代表,其他同学边唱边做敲锣的动作。这一组敲镲,你来,其他同学边唱边做敲镲的动作。(播放音乐,学生伴奏)

  5、锣、镲、鼓伴奏

  你们表现的可真不错,别忘了咱们还有一个好朋友——鼓。给这三个小伙伴一个同台表演的机会吧,咱们来分一下组。这一组是小鼓演奏家,你来当代表,其他同学边唱边做敲鼓的动作。这组是小锣演奏家,你来当代表,其他同学边唱边做敲锣的动作。这一组小镲演奏家,你来当代表,其他同学边唱边做敲锣的动作。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奏起来吧!(播放音乐,学生伴奏)

  6、锣、镲、鼓、唢呐伴奏

  好热闹呀,像在过年一样,老师的小唢呐也按捺不住想参加表演了,全体准备!让我们一起热热闹闹的过新年!(播放音乐,师生合作)

  五、评价总结

  2021年就要来了,老师的新年愿望是你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你们呢,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新年愿望(指生说)老师,希望你们的愿望都能成真!最后,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次唱起来,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篇六: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论二人转小帽《小拜年》的艺术特征

  [摘

  要]二人转小帽《小拜年》是二人转小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曲目,它源于东北民歌,经二人转演员传唱得名,小帽即是二人转唱正戏前加演的民间小调,演唱时边舞边唱,载歌载舞,即使是名角,大腕,在上台演唱正戏之前都会加长一段小帽。二人转加演小帽,为了排腔溜调,有独立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使节目、时间、人力协调合理化,满足观众。小帽就是二人转的衍生物,它具有二人转的风格,又独挡一面。解析小帽的艺术特征,便于分析二人转独特的艺术魅力,小帽中的领衔代表作《小拜年》在很多二人转曲目演唱中运用到,它的内容通俗易懂,简短干练,便于传唱,在二人转领域可谓街知巷闻,传唱度很高。

  [关键词]二人转;小帽;《小拜年》

  一、二人转的起源及发展与演出形式

  1、二人转的起源及发展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于走唱类曲艺,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二人转史称双调、蹦蹦儿、对口唱、双玩意儿、小秧歌等等,它流行于辽林、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在东北人的心里,二人转有着不可比拟的地位,有句话说的好:“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2、二人转的演出形式

  二人转,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是两个人的表演,但是二人转不止是两个人转,它是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很多演出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单、双、群、戏”四类。所谓的“单”指的是“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个人演多个角色,或者演一个人(独角戏),难度较大,需要演员有很扎实的功底。“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两个人演多个角色,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群”在过去把“拉场戏”叫“群活儿”,现在指群唱,坐唱或群舞。“戏”指的是“拉场戏”,这是指小旦和小丑的东北民间小戏。二人转最初是由男性演员表演,化作一丑一旦,后来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

  二、二人转小帽《小拜年》的音乐分析

  1、小帽及《小拜年》的概述

  小帽即“二人转小帽”,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民歌小调,是和二人转正文对比起的民间叫法,它比正文更短小,在前文加演,是伴随二人转的产生和发展演化而来的。小帽本是民歌,早起的老段子有《铺地锦》、《茉莉花》、《张生游寺》、《采花》等。

  2、小帽《小拜年》的音乐风格

  二人转从始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无论男女老少,都或多或少的听过、看过二人转的表演,有人说俗,有人说精彩,真是各持见解。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我们不能去评价孰对孰错,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这样形容二人转,“她好

  象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东北三省地处东北平原,地域广阔,各地区间没有天然的屏障相隔,互相间同声连气,交流方便。加之东北曾为蛮荒之地,气候寒冷,长期以来,形成东北人豪放、粗鲁、热情、暴躁、率直、闲散、幽默诙谐的性格,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二人转艺术的风格趋向。二人转通俗的唱腔,通俗易懂,易于学唱,在表演中融入了各种元素,舞蹈、相声、摇滚、幽默笑话等,这些不拘一格的风格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融入其中。

  三、小帽《小拜年》的艺术价值

  二人转这一来自民间、内容幽默的文化艺术,是东北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骄傲,三百年的风雨历程让它走的更加坚定,更加自信。二人转由于包容性强,占尽东北地区的语言优势,加上其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地方特色,深受全国各地观众和海外华人的喜爱。在东北,二人转遍布黑土地的每个角落,从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到其它中小城市,直至广大的村镇,都是二人转在主导着当地的演艺文化。与此同时,二人转时常登陆央视和全国各地电视频道,刘老根大舞台、东北风大剧场等领军企业已在京津扎下营盘,并向国内各地乃至台湾、海外华人聚集地扩展,二人转演出团队畅行大江南北。

  四、结语

  二人转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在艺术方面贡献突出,文学方面也是成绩显著,它是东北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中

  笔者通过对二人转的起源和发展来阐述二人转历史与艰辛的发展路程,三百年的岁月,留下的是历史无法磨灭的痕迹,是二人转经久不衰的见证。豪放淳朴,热情谦逊是东北人的性格特征,正如本土的二人转艺术一样,音乐风格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的索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特殊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二人转特殊的艺术魅力。二人转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成为文化艺术界的一支奇葩,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使得二人转艺术必将走的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陈钧,二人转音乐与莲花落[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2]徐杰、陈明大,萨满祭祀——东北二人转表演艺术之魂[j]通化师范学院音乐系校报,2007年11月第6期.[3]郭大海,浅析东北二人转小帽儿的艺术特征[j]绥化学院音乐系,2010.[4]刘振德.,二人转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5]王兆一,王肯.二人转史论[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作者简介:许扬(1985—),男,河南新郑人,助教,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篇七: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东北民歌

  东北民歌,是东北小调的统称,分为山歌、歌舞曲和萨满调。格调生动活泼,极具地方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的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是东北人民生活语言的诗化。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所以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东北风》、《月牙五更》、《摇篮曲》及《小拜年》已成为具有东北代表性的民歌,久唱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民歌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

  东北民歌可分为三大类:

  山歌

  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

  歌舞曲

  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萨满调

  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哦。

篇八: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扭秧歌扭秧歌的作文

  篇一: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

  我的家在东北,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独有的大秧歌,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大秧歌_,在我们的东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谁都能扭上一段_!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大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从不起眼的小队,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扭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开心的不得了。

  广场上的小贩小商在秧歌队旁边支起了小摊一时间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的深夜。

  每个庆典或节日,过年也少不了秧歌,每到这时候,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姿给人们送来了欢乐。

  啊!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美,陶醉着家乡人的心!美化着家乡人们的生活!

  东北风俗东北有许多风俗,比如东北的服饰等,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东北的大秧歌和饮食。“正月里来是新春呀,青草芽儿往上升哎呦,天凭上日月你就人凭上心唉人凭上心唉,哪哈咿呀嘿??”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广播前面的老爷爷,老奶奶们都开始跳起来了。他们边唱歌边跳舞,又扭又唱,动作一致,就像一个人跳的一样,越跳越欢快,他们还拿着五彩的扇子,跳啊跳啊,就像一道亮丽的彩虹。每当这时,人们都聚过来观看。有的把小板凳拿出来,坐在那里看;有的坐在那儿唠起了家常;有的看得很兴奋,竟手舞足蹈起来;还有的在给他们打拍子。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小孩子们也上前凑热闹,戴着头具。有的是男孩子的模样,很帅气;有的是女孩子的模样,很可爱;还有的是老人的头像,很慈祥。他们七上八下地跳起来,很有趣。人越聚越多,仿佛这不是在扭秧歌,而是在开一场盛

  大的舞林大会。东北的扭秧歌让我印象深刻,当然,饮食也很好吃。东北最出名的饮食莫过于酸菜了,每到冬天,家家都会腌酸菜,拿一个大缸把白菜放进去,等到了冬天,每家每户都有酸菜的香味。我热爱东北,更喜爱东北淳朴的民风民俗。

  看东北秧歌-

  收藏本文

  初中作文:我看东施

  小学生作文:扭秧歌的小队员

  收藏本文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百度空间更多_gt;_gt;晚饭罢了,带着一天的紧张与劳累,一家子相拥走出家门溜弯。小风飕飕的刮着,与人们在刚刚吃过饭的热气和头顶的汗珠较量着,很是舒服??爽!

  近了,近了??远方传来的又随着人的脚步一步步逼近的打鼓与喇叭的声音越来越热闹,一圈衣着古代仆式衣服的挥舞着扇子的老人迈者秧歌步,一点一点,向前挪动着??

  这似乎是一部中国各年代经典故事的大杂烩。

  白发苍苍的杨白老迈着颤抖的脚步低头弯腰可怜兮兮的与嘴叼金色烟袋眼着黑色墨镜一头乌黑“秀发”“雍容华贵”的黄世仁苦苦周旋;身披袈裟手拿金色佛杖抬起胳膊捻者佛珠的手至嘴角不远处口中不停絮叨的唐僧似乎在教导蹦跳不安定惹是生非将金箍棒耍成旋风似的孙悟空,还有老苯的黑衣挺者大肚子举者耙子的八戒在引诱旁边衣着干净长相秀气的娇羞的小姑娘;还有一个嘴歪的傻子走路东倒西歪象喝醉了的酒鬼,手拿鞭子抽打黑色的驴子似乎在埋怨不争气的驴子??

  既真实又夸张的再现了离我们遥远的经典的历史故事与传统的乡村生活??让你忍不住也想加入其中。

  打鼓手脚有节奏的点着地,充满豪气在空中抡起鼓槌,有坚定的落在鼓面上,铿锵有力!

  吹喇叭的师傅更是起劲,摇晃着充满音乐细胞的小脑袋,将腮邦吹的一鼓一鼓的,那腮部白皙的皮肤鼓成一个球,好像小孩吹的水晶泡泡粘在了脸上,可爱而滑稽,顺着他坚定的眼神忘去,远远的他的媳妇正在队中尽情的跳者,这眼神似乎诉说着那平淡却真挚的爱恋??

  东北大秧歌

  提到东北的民间风俗,你一定会想到东北大秧歌吧。

  扭秧歌是东北农村逢年过节时必有的民间娱乐活动。现在已经被一些大城市引进为固定的民俗活动了,有些地方的农村,夏天的晚上,人们也要组织起来扭秧歌锻炼身体。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多样,有地蹦子秧歌、踩高跷秧歌和打花棒秧歌等。

  正月十五到了,村里的“秧歌头”又开始筹备扭秧歌的诸多事宜了:选秧歌队员、雇吹喇叭和打鼓的、购买秧歌服、做头饰、准备扇子??

  选演员是很重要的。一般的说,要挑有经验的、年轻健壮的,这样扭起来才带劲儿。但也有个别年纪稍大些的,他们在家闲着无聊,又有点扭秧歌的爱好,也就自然成了队员。还有个别放假在家的初中生,也想试试身手,在“秧歌头”家里软磨硬泡。“秧歌头”禁不住磨,只好点头答应,但条件是把他们排在队伍的末尾。这些半大小子得了这个允许,也乐得屁颠屁颠的。

  扭秧歌讲究个整齐,花花绿绿的秧歌服穿出来可抢眼了:清一色的红上衣、绿裤子,或者清一色的桃红色,头上再戴上朵鲜艳的大花,别提多精神了。有的秧歌队为了吸引观众,还把唐僧师徒请来了——做好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服装,让四个秧歌队员穿起来扮演。就这一招,许多小孩子会跟着秧歌队跑出二里地。

  秧歌一来,只听一声“秧歌来啦”,全村老老少少都蜂拥而出,簇拥着站在道两边,翘首望着,有的人竟上了树,还有爬到房顶上的。一条摆动的长龙游过来了,组成长龙的每个人都精气神十足,左手拿着彩带,右手挥舞着扇子,和着鼓声、喇叭声,有节奏地扭着、跳着。乐队的人都是音乐好手,他们吹出来的都是当下农村最流行的歌曲的调子,吹到紧要处,秧歌队员们扭得更带劲儿了。群众们的反应更是热烈,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好!”“太棒了!”“再来一段!”有的观众看着觉得不过瘾,还偷偷地混进队伍扭一阵,这是不犯规矩的。秧歌队是走家串户的。表演结束时,各家都会根据经济条件给秧歌队一定的“赏钱”,但是秧歌队管事的报数时,一定要报双数。如给了50元钱,一定要说“赏钱100元”,队员们心里自然是有数的。秧歌结束了,人们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又盼着下一伙秧歌队的到来。

  东北大秧歌,展现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东北大秧歌,给人们的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有机会,你也亲自上场扭一扭东北大秧歌吧!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4、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师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现代作家沈从文一起来欣赏蕴含着浓郁民族气息的云南民歌。)

  师小结:其实老师让大家探讨这个问题并非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也不可能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但是通过这唱什么的讨论,我们感受到了云南绮丽的风光养育了云南人民美妙的歌声,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沈从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告诉我们有这方美的水土才有这方美的人。的确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沈从文赞赏这种“发乎性情,自然成趣”的民俗美。

  文章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向我们展示一幅幅风光旖旎的民俗图画。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凸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的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作者对自然、人生、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歌会与歌手——云南的歌会,给我们展现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歌手:

  才情洋溢的年轻女人;淳朴本色的赶马女孩;当行出色的传歌师傅。

  让我们身临其境般领略到云南少数民族的淳朴风情。其实,在这些

  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每一天都是歌会,因为一年四季,早晚都可

  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每一个人都是歌手,每一位歌手都满

  怀热情在歌唱,他们拥有至真至纯的人性美,这是一个被歌声滋养

  和浸润的民族。

  师:是啊,这是一个被歌声滋养和浸润的民族。他们快乐地歌唱,因为快乐地歌唱,所以拥有诗意的生活;因为他们拥有一颗至真至纯的淳朴本色的心灵,所以他们拥有诗意的生活。同学们,当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够快乐地去歌唱的时候,我们的心就是美的,我们的生活也将是美的。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都拥有诗意的生活。下课!篇二:家乡的大秧歌

  家乡的大秧歌

  平原县师范附属小学

  四年级一班

  何静懿

  我的家乡在平原县,这里虽无大都市的繁华,却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大秧歌,更是小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真是家喻户晓。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有舞扇子秧歌、踩高跷秧歌和打花鼓秧歌等。家乡的男女老少,个个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县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尤其是县城中心琵琶湾公园北门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过不了一会儿,人们便拿着扇子和手绢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广场上。

  他们随着音乐自觉地形成一条队伍,虽然队伍中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舞出了别样的风采,逗得一些青年人和孩子心里发痒,也争着加入到秧歌队当中,队伍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家常,自在悠闲,小商小贩们也借着这个热闹劲儿,大声吆喝起来。

  家乡的大秧歌,不仅是人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项目。尤其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农村的各乡镇都自发地到县城来送秧歌,秧歌一来,老老少少都蜂拥而出,簇拥着站在路两旁,翘首望着,有些调皮的孩子竟然爬上了树,这时,身着清一色红上衣、绿裤子,或者清一色的桃红色衣服,头上再带上朵鲜艳的花的“长龙“游过来了。

  “长龙”里的每个人都是神气十足的,他们左手拿着彩带,右手挥舞着扇子;他们和着鼓声、喇叭声,有节奏地扭着、跳着。乐队的人都是音乐高手,他们吹的都是当下最流行的歌曲的调子,吹到紧要处,秧歌队员们扭得更带劲了,观众们的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好!”“再来一段!”有的观众还觉得不过瘾,便偷偷地混进队伍扭一段。

  扭秧歌不仅能锻炼身体,丰富家乡人的生活,还扭出了家乡人的美丽、家乡人的热情。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乡人的心。篇三:东北大秧歌

  在东北,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傍晚和清晨常常会看到扭秧歌的人群。他们聚在

  一起,身着艳丽的戏装,做着不同扮相,随着欢快的锣鼓、激昂的锁呐尽情地抒发内心的喜悦。在他们心目中,东北大秧歌堪比二人转,饭可以一天不吃,大秧歌却不可一日不扭。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大秧歌作为东北民俗已存在了上千年。一种民族性的集体舞蹈,发展逾千年,一定会形成自己成熟而稳定的风格,并不失时机地诞生许多相近的艺术形式。民间秧歌队正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十数人至上千人不等,按一定的程式表演,秧歌队通常扮作生活中或历史神话的人物或方阵,由领舞者指挥,集体走出各种队形或图案,传统花样的二龙吐须,卷白菜心,基本动作较单纯,仿佛是民间劳作的基本动作的移植。而上千年的发展成熟使得大秧歌场面不再单调,队伍也不再那么僵硬,即使单个人也不再尴尬,大概中国民间表演者手上都得拿上什么东西,反而才能走得更稳当。秧歌完全可以视为民间自发性的群众娱乐,所以有一些民间粗朴的艺术表演理念。秧歌不再有往年那种宏大的场面和参与热情,但它也为许多其他艺术提供了丰厚营养,有的秧歌本身也发展成了戏曲。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爆热、欢快奔放著称。民间称秧歌据得好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东北大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

  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假如哪个村没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因此,如果本村不办秧歌,各家按贫富摊钱,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以为村里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

  如今,人民生活富庶安康,社会和谐,秧歌就更加红红火火的发展起来,在辽宁的城市和农村,每当朝阳吐红或华灯初上,在城市广场、公园,农村场院,都能看到群众自发的组织起来扭秧歌,上自白发苍苍老人,下至几岁儿童,手执彩扇、手绢,身穿彩服,在激昂铿锵的锣鼓声和欢快悦耳的唢呐声中上场了,那种火爆热烈的场面让人震奋,充分喜庆,经久不息。秧歌作为辽宁乃至东北三省的代表性民间舞蹈,当之无愧,被称为活的东北舞蹈史。

推荐访问:东北民歌小拜年作文素材 作文 民歌 拜年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