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5篇)

时间:2022-11-30 11:10:05 振兴乡镇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5篇)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  乡村振兴包括哪五个方面的振兴?  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要实现这些振兴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5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5篇)

篇一: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

  乡村振兴包括哪五个方面的振兴?

  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要实现这些振兴目标,除了要相关领导人员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制定有好方针,也需要全民参与全民行动,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五大振兴一是产业振兴,时代要发展,产业是基础;二是人才振兴,人才是国家振兴和社会发民的关系,所以要积极培养有才有能力的专业人士;三是文化振兴,文化相当于一个人的灵魂,所以要加强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建设文明社会风气;四是生态振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根本,因此目前国家也不断通过“绿化”“美化”等措施,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五是组织振兴,一个好的组织能起到带头作用,达到全面振兴的目的。

  产业振兴: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嬗变;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需要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呼唤着乡村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体现浓郁的当代特色乡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气象;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组织振兴:群雁要靠头雁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乡村党组织就是主心骨。

篇二: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

  乡村振兴发展重点从这几个方面打造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时势与人为双重合力的结果,需要尊重事实,尊重人文与地文,结合当地的实际做振兴,把握好顶层设计,政策,土地,产业,人才等,能够将文化作为最高级的参考进行最切接地气的展现,这意味至少振兴成功了一半。

  (一)发展乡村旅游。发掘地方风味、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资源,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夜经济”、农家宴、乡土菜等新项目。发展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项目,引导有条件的休闲农业园建设中小学生农事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2021年,开展线上推介和云端培训,举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活动,融入美食评选、创意发布等元素。

  (二)建设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推介一批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遴选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示范作用突出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021年,打造150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建设20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三)打造田园综合体。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要求,在塑造乡村“形、实、魂”上下功夫,建设一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试点之路。

  (四)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培育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2021年,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范性指导意见。新认定4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100亿元县、10亿元镇、1亿元村。

  (五)建设农业产业强镇。聚焦镇(乡)域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农民区域服务中心。2021年,建设300个农业产业强镇。

  (六)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原料生

  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配送有机衔接。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100强园区以及分行业10强园区,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七)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2021年,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八)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九)建设农业食品创新平台。依托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地区和机构,建设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力争搭建一批平台,形成一套机制,攻克一批技术,转化一批成果,创制一批装备,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2021年,建设数个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专家指导组等5个乡村产业专家指导组。

  (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强化标准引领和技术指南,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类初加工,培育一批农业食品融合企业。2021年,制定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的意见,制定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十一)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培育一批生产标准、技术集成、管理科学、品牌知名和产业集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综合利用主体,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10强企业,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十二)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在县域内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遴选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健全、联结紧密、业态丰富、创业活跃的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2021年,公布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

  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组织召开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十三)培育知名特色品牌。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2021年,建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推介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宣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知名品牌。

  (十四)推进农特产品包装品牌化。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品牌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增值。通过品牌原创、包装设计,理念创意,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具体化。让特色农产品包装更有品质、更具内涵,扔特色农产品包装迈入创意品牌新时代。

  (十五)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

  络建设。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稳步推进反映全产业链价值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核算。

篇三: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

  乡村振兴五大振兴内容

  乡村组织振兴,深入村民自治施行,必必需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体系,更好地按照党的意志和精神领导基层治理,动员组织广大农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组织振兴,必必需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此,要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乡村党组织带头人力度;加大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和妇女中发展党员力度,强化乡村党员队伍建设。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还必必需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健全村民议事、办事和监事等体系,推动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乡村组织振兴,决定着乡村治理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与乡村人才振兴高度相关,对乡村产业、文化和生态振兴具有直接影响。要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工作汇报范文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工作汇报范文

  按照《县关于提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资料的分工安排》要求,现就我局承当的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及文化创意相

  关工作作以下报告。

  一、推动状况

  1、乡村文化创意

  以举办夏季雅克音乐季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公园,让音乐产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县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两水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传统游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利益的获取,造成了现有牧场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载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之外,急必需另辟蹊径;因此,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根于非遗的创意农业成为了必定的选择;在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整合各界力量与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非遗创意农业,以期解决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发扬长征精神开创文化扶贫新局面。

  二、现状问题

  三、举措经验

  建设“美丽草原、和谐家园〞;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团结

  力量,共谋发展;以奋斗者为中心,构建乡村文化创意园,展示草原文化魅力,开革新时代;以大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承载运行规律,以科学的发展观,开放的胸怀构建平台,共谋发展。

  1、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旅游生态体验园,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盘活现有牧场,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牧区进一步发展;激发牧民参加意识,在平台学会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术转化,增加牧民收入;提升牧民服务意识,增加牧民个体素养;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充分熟悉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畅通国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解决问题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优质草畜种,改良,草、畜种产品加工销售〕〔种、养、加、销一条龙〕,集中资源建立集恢复生态、传承文化〔红色、生态种植、养殖、藏饮食〕,旅游观光,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加牧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生态恢复、牧民致富的“和谐家园〞。

  3、拓展非遗文化发展空间,优选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文化市场,构建非遗文化生态圈,以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

  四、必需求建议

  开发民族特色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做好牧民、牧场现状调查,充分合计牧民现实必需求与文化承载土壤生态结合点,做足了专业合作社与渠道平台建设的融合,规划切实可行落地的实施方案,强化和现有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寻求最正确切入点。

  1、在、县城和日干乔湿地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产业体系,建成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和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在镇依托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包括马术培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及队伍建设,格萨尔营地建设;在镇建设牦牛文化博物馆,展开牦牛文化节;在乡依托寺庙发展宗教文化产业;在镇、镇适度规模发展唐卡、地毯、帐篷编制、牦牛绒手工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产业化发展工作已经展开。

  2、依托镇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背文化产品销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马合一、刚健不息的奔腾和豪迈。

  3、举行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展开了文体活动、经贸活动、论坛活动。包括举行千人大型锅庄盛会,服饰、藏戏、草地山歌、面具、民间弹唱等表演等现代体育大赛。

  4、强化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脉的整合,与茶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的整合,与雪山草地景观的整

  合。通过长征主体文化演艺、餐饮、特色酒店等产业实现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建设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和“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

  5、依托、、经幡等人文资源资源和宁静草原绝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提供优质禅修体验场所,展现了藏文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关系的精髓内涵。

  6、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公路、半山及山巅观景平台,将如同“蓝月河谷〞般的"“水韵草原〞开发建设成高端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产品。

  盘活乡村资源、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助农增收、助推脱贫。

  五、规划总结

  〔一〕、技术

  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看法为指导,充分合计旅游市场专业导师看法,复原草原牧场游牧设施建设,传统中包涵现代旅游人理念。

  充分研究藏族文化,充分结合实际,规划和寻求合适发展的产业项目及将来发展方向。

  〔二〕、销售

  整合专家、企业家们现有资源和销售渠道,保证稳定的收益,为非遗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

  业态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奋斗者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激发奋斗者激情,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游客营销机制,吸引客人成为合伙人。

  有趣,生动的体验项目,精心生产的非遗作品及产品,是体验、休闲、购买的不二选择。

  〔三〕、处理关系

  参加式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极大激发参加者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认同,对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进动力。

  牦牛文化博物馆为进行非遗传承学习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有得的场所,勾勒了美好的将来前景,每个进入平台的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

  让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跨越,实现乡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具有区域特征、草原游牧文化的活态体验保护区。探究发展立体化高科技农业和订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篇四: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抓手

  作者:

  马小晖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18年第2期

  农业兴则天下安,党的十九大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乡村振兴战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善环境、美化乡村的乡村整形,而是涵盖农村人、地、钱全要素振兴的大战略、大谋划,不是要另辟蹊径、另起炉灶,而是要在吸取各地农业农村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创新、大深化。

  浙江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一直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加快城市国际化,实践城乡一体化作为重要的实践载体,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城乡统筹、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结对帮扶、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效的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乡村振兴的路子,富阳区也同样致力于发挥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经济“三美”互促互进作用,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兴村富民的金山银山,实现了强村富民,再绘了田园风光别样精彩的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杭州的实践完全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体现了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体现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面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将结合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和杭州市实施拥江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五美水平,继续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第一,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我们将扎实推进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的农业转型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现代民宿、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美丽田园综合体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推动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机结合,形成美丽乡村的产业特色和区域品牌,不断增强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第二,乡村要振兴,生态是本体。我们将扎实推进以建设新农村新时代美丽乡村为重点的环境提升,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态美,按照全域景区化的要求,深入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实施精品村、风情小镇、村落景区建设,打造花园式村落,全面塑造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不断提升杭州乡村的美丽度和农民群众的幸福感。

  第三,乡村要振兴,文化是灵魂。我们将扎实推进以创造良好家风、民风为重点的和美乡风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村的乡风美,保留乡村文化形态,传承文化基因,大力实施乡村文化礼堂惠民工程,总结推广好家风建设经验,弘扬最美精神,大力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让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第四,乡村要振兴,治理是保障。我们将扎实推进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重点的乡村治理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村和谐美,充分利用四个平台和雪亮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全面深化农村网格和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民生问题响应机制,确保民生基本问题能够发现早、解决好、反馈快,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第五,乡村要振兴,富民是根本。我们将扎实推进加快城乡融合为重点的协调发展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活美。推进新一轮联乡结村帮扶,实施消除相对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全域整治,大力推动规模生产经营,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篇五: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

  推进乡村振兴的五个维度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年第4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聚焦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发展治理的路子。

  以“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为牵引,推动农业经营从分散向联合转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由于长期局限于“一亩三分地”的分散经营,农业现代化进展偏慢、市场化效益偏低、组织化程度偏弱。总结实践经验,为实现农户小生产和社会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可以组建集生产、供销、信用等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推行“农信盈”等惠农贷业务,成立特色行业农合联,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以盘活村集体“三资”为手段,推动农民增收从单一注重个体向共同富裕转变。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的之一。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可以通过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组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村闲置物业托管租赁运营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增强乡村造血功能。

  以搭建“青农创客空间”为载体,推动农村人才从外流向内聚转变。专业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支撑。针对农村传统人才老化、青年人才外流、实用人才匮乏等问题,我区顺应互联网时代乡村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积极搭建“青农创客空间”,为有志于返乡创业、拥有“乡村梦”的创客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效吸引了一批致富能人、青年创客、乡村工匠等优秀人才“上山下乡”,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

  以“村民议事厅”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治理从松散向有序转变。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针对村级决策不民主、不规范等现象,我区以建设“村民议事厅”“道德法庭”为抓手,全面推广“村民说事”制度,建立一批村民说事平台、一份农村议事清单、一套民主议事程序、一个村民议事场所、一套会议行为准则、一套科学评价机制、一套完整议事档案等“七个一”工作标准,真正实现“村里的事由村民定”。

  以打造“区域党建联合体”为途径,推动基层组织从单兵突进向整体提升转变。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乡村发展好不好,关键取决于支部强不强。针对部分村党组织“功能弱化”、党建资源“碎片化”等现象,我区打破农村行政壁垒,在地域相邻、人文相亲、村情相仿的农村片区,探索建立24个区域党建联合体,覆盖118个行政村,通过强村带动、产业纽带、文化共建、项目联动、服务共享等方式,推动形成党建联合体和经济联合体互动发展格局。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要从五个方面发力 发力 振兴 乡村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