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19篇)

时间:2022-11-27 17:10:09 振兴乡镇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19篇)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乡村振兴中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得问题及建议  xxx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就是政府关注得重点,也就是学术界研究得热点问题之一,对美丽乡村建设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19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19篇)

篇一: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乡村振兴中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得问题及建议

  xxx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就是政府关注得重点,也就是学术界研究得热点问题之一,对美丽乡村建设得研究侧重于美丽乡村得概念及内涵、美丽乡村建设得目标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得重点及难点。本文基于对不同区域得实地调研,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在政策与操作层面存在得问题,剖析生产、生活与生态等层面存在得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得政策建议。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得问题

  (一)总体方面

  从理论上讲,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得系统工程,仅仅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就是不全面得。但通过基层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就是重视基础设施、泥草房及危房改造等生活方面得建设与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得建设,而对如何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各个部门都积极响应,但调查发现,围绕着美丽乡村建设,不同部门都在推行本部门得行动计划,造成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得名称混乱,如政府部门得“文明村”、环保部门得“生态村”、宣传部门得“生态文明村”、建设部门得“美丽村庄"、林业部门得“美丽林场"等。而且,这些部门都在建设自己得示范村,有得与美丽乡村示范村一致,有得则不一致。当然,这些部门推行得行动计划就是美丽乡村建设得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与美丽乡村就是相通得。

  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基层部门都确定了牵头或管理部门,但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得牵头或管理部门也不统一,有得地方就是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得地方就是由农业工作办公室或农委负责,有得地方就是由宣传部负责,有得地方就是由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下发文件得渠道不顺畅,监督检查得执行不力等。这可能也就是造成不同部门推行各种行动计划,建立各自部门示范村得一个原因。

  (二)生产方面

  中央一号文件从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8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农村改革得重点及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作提供了良好得政策支撑。但调研发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由于生产方面没有得到应有得重视,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得问题,重点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得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得日益提高,一方面,农业机械越来越多,马力越来越大,对田间道路、桥涵质量得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日常管护,田间道路、桥涵损毁日益严重.在2006年推动新农村建设得过程中,村村通要求完成3。5米宽得通村路。由于当时要求基层资金配套,很多地方由于经济实力不足,都没有配套,同时又要按照项目要求对通村路里程进行验收,结果导致通村路质量下降。农村收入提高之后,农村机动车数量激增,同时,随着土地流转规模得不断扩大,大型农机具越来越多,农村道路已经远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发展得需要。

  农田水利设施欠账就是众所周知得事实,同时,很多地方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重视灌溉设施得配套,而对排灌设施重视不够,一旦遇到强降雨,就会发生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如,我省得农田水利设施远远不足,种粮农民因灾致贫得现象非常普遍。此外,在一些粮食主产省,缺乏大型粮食晾晒场地或烘干设备,收获之后,一旦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粮食会发生一定得霉变,影响粮食品质,导致农民收入下降。

  2.农业生产组织建设不规范

  没有发挥作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得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得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得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与管护,有关部门要建立规范透明得管理制度。”

  但在调研中发现,存在两种现象。一就是部分合作社得成立就是为了套取国家政策资金,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发挥相应得作用.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套取国家政策资金,想方设法伪造财政项目资金要求得条件,得到财政资金后不从事相应得工作。这种现象不就是个别,而就是普遍存在.二就是国家鼓励成立得千万元农机合作社,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由于农户认为大型机械会带来种植成本得增加,一旦遇到灾害还就是不能保证经济收入;其二就是个别地方规定,大型机械不能跨区到农场作业,一些种粮大户购置了大型农业机械,却没有作业农田,不但造成大型机械得闲置,也给自己带来巨大得经济负担。

  3.粮食种植风险得共担机制缺失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就是农业生产面临得最大灾害,特别就是旱涝、冰雹灾害。在粮食主产区调研发现,农民种植粮食得风险越来越大。随着土地流转工作得推进,农民种植得规模越来越大,必须依靠越来越多得贷款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物资、支付土地租金,付出大量利息。一旦遇到严重得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农民将受到致命得打击。每公顷得阳关保险补偿还不足以支付土地租金,农民就没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从而无法再贷款用于农业生产。可以说,农民一夜之间从温饱走向贫困,几年都难以脱贫。由于缺乏粮食种植风险得共担机制,农民种植粮食得积极性受到一定挫伤,越来越多得农民不愿再种粮,在一定程度上将会

  影响国家得粮食供应。

  4。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步履维艰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得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得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实际上,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以推行,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农民不愿意。一些地方在第二轮承包土地时,水田、旱地得划分不就是按照面积,而就是根据土地生产率得高低按照一定系数折算得。但抵押土地经营权时,金融部门按照土地承包证上得土地面积计算,农民实际耕作得土地面积与承包土地面积之间差距很大。

  其二,农户家庭成员不愿意。由于国家政策明文规定,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在实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时,没有土地得家庭成员不同意,从而导致家庭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区得与谐。

  (三)生活方面

  1。美丽乡村建设得工程体系不完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投资得主要对象就是地面工程建设,如村内道路、文化广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电、村里路灯等硬件设施以及农民得泥草房、危房得改造工程,而对地下工程,如污水设施建设关注不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体系不完善,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2。政策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

  “立地”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得相关政策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落实政策时可能出现得问题,导致基层实施过程中矛盾频出。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得过程中,只提出一些建设项目,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政策,但对下级部门则按照一定得进度进行考核、验收,由此给地方政府造成巨大债务,特别就是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弱得县市.此外,有得地方采取“以奖代补"得方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结果就是许多基础条件比较好得村顾虑重重,担心工作完成后不能得到奖补资金,而不愿意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基础较差得村则渴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贷款等方式,投入大量得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未能得到奖补资金,一方面增加了村级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又导致了村干部与农民之间得矛盾。

  3.政策执行时引发得基层矛盾比较突出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就是美丽乡村建设得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基层执行政策时,出现了一些矛盾,特别就是由于泥草房、危房改造申报数量与下拨资金数量不匹配,给相关部门、乡镇得工作造成极大得被动。如一个村上报了10户,结果只拨付8户得补贴资金。如果当地政府为了平息矛盾,采取均分8户补贴得处理方式,一方面会导致8户农户不满意,另一方面则会面临上级部门得纪检、监察部门得审查.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没有得到补贴得2户农户则会上访.4.基础设施得管护机制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分散经营替代了原有得集体统一经营,农村得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得体制与机制,过去已建成得基础设施如何管理与使用,国家、集体与受益农户三者之间得责任与权利如何划分等,都没有新得明确得具体规定,导致基础设施得建、管、用相脱节,管理维护主体缺位等诸多问题。同样,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也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环保部门推行得集中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运输车、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备,但由于乡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得经营管理呈现出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得情况,损毁情况比较严重,导致国家投资得浪费。

  5.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已形同虚设

  “一事一议"就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得系统工程中,原先由“乡统筹”与“村提留"中开支得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得土地治理项目,以及村民认为需要兴办得集体生产生活等其她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改用“一事一议”得筹集办法。“一事一议”制度起初执行较好,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形同虚设。许多村民存在“自扫门前雪”得心态,对自己有利得事情要求村“两委”解决,而对自己没有利得事情则坚决反对,从而造成事难议、钱难筹、工难派,这一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即使议成了筹措资金得难度也较大,很难

  完成较大项目工程建设,制约美丽乡村建设得步伐.6。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缺失

  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但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每个部门都选择自己得示范村,从各自得业务出发实施相关项目,可能这些项目并不就是这些村最需要得。这种方式导致国家投资得分散,难以达到预期得成效。

  (四)生态方面

  与过去相比,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源于单一得不当行为,而就是逐渐演化为生活、生产、生态三种不当行为得叠加。在生产行为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任意排放规模化养殖得粪便、污水;任意堆放及焚烧农作物得秸秆等。在生活行为方面表现为农民任意堆放及排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在生态行为方面则表现为污染企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造成广大农村地区饮用水质得污染以及废气对空气质量得影响。

  1.化学投入品带来得污染日益严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呈现出明显得增加态势,且施肥强度有增无减.化肥施用量从2000年得4146.41万吨,增加到2012年得5838。85万吨,增加1692.44万吨,增长40.82%;其中农用氮肥施用量从2000年得2161。56万吨,增加到2012年得2399.89万吨,增加238.33万吨,增长11。

  03%;农用磷肥施用量得增加量为138.10万吨,增长20。00%;农业钾肥施用量得增加量为241.12万吨,增长64.07%;农用复合肥量增加1072。10万吨,增长116.80%。从2000年到2012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增加了40.82%,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4。55%。计算结果表明,施肥强度从2000年得265公斤/公顷,增加到2012年得357公斤/公顷,增长92公斤/公顷,增加34.69%。我国化肥得利用率较低,一般在35%左右,其余部分则进入土壤及水体,造成污染。

  同时,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得投入强度也很大。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药使用量至2011年已达178.7万吨,比2000年得127.95万吨增加50.75万吨,增长39.66%.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夏季作物生长季节无法除草,为此她们夏收之后大剂量喷洒除草剂,一直到秋收都不再需要除草。此外,农业生产中由于病虫害得抗药性增强,投入得杀虫剂、农药剂量也日益增加,最终导致土壤、水体得污染以及农产品品质得下降。

  农用塑料薄膜在农业生产中得应用越来越广,特别就是在水资源十分短缺得西北地区,农用塑料薄膜对保水保墒有十分重要得作用,但随之而来得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统计数据表明,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从2000年得134万吨,增加到2011年得229万吨,增加了95万吨,增长70.90%。

  2.农药包装物污染危害越来越严重

  农药包装物(特别就是农药瓶)等污染日益成为农村生态环

  境污染得重要部分。目前,由于缺乏包装物回收制度,农民在使用之后往往丢弃在田间地头或水体之中,造成二次污染。一个农药使用量为2000吨得县,如果农药包装标准为1斤/瓶,则每年丢弃得农药瓶将达到400万个!如果包装标准降低为0。5斤/瓶,农药瓶个数将翻番为800万个!2011年,全国农药使用量为178.70万吨,按照1斤/瓶得标准,全国产生3.57亿个!

  3.农村规模化养殖场得污染防治措施严重缺失

  近几年来,规模化养殖造成得污染明显呈递增态势。调查发现,养殖场主大都关注如何提高畜禽产量与质量以及如何增加效益,忽视畜禽养殖产生得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得影响,污水、粪便随意排放与堆放。一方面,养殖场周边得水生态环境、土壤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周边空气环境也会受很大影响。在农村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方面,有关政策难以“立地”.例如,沼气池建设项目要求养殖场运行两年才能申报,同时要为周边80户农民供应沼气,这在广大平原地区还可以实施,但在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山区,农民居住较为分散,根本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4.农作物秸秆成为影响美丽乡村景观得重要因素

  农作物秸秆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与牲畜饲料,逐渐拓展到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与燃料等用途。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得资料,各种农作物秸秆系数(K值)为:玉米2.5、小麦与水稻1。3、大豆2.5、薯类0.25。每一个作物品种得

  秸秆系数与它得粮食产量之积等于它得秸秆量。由此计算得到,2012年我国农作物产生得秸秆量达到98837万吨。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69%,有68197万吨秸秆得到利用,但仍有30639万吨秸秆没有得到利用。由于耕作方式、农业机械等方面得不匹配,农民对农作物秸秆还田得认可度不高。作为生活燃料得部分秸秆大多都堆放在地头、(村内)路边,其余得则在田间焚烧,影响了农村得生态环境.5。农村生态垃圾

  生活污水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一大难点。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得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重,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与过去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包括厨房垃圾、塑料制品等,垃圾产生量也越来越大。农民在丢弃垃圾时往往有一个习惯,就就是丢弃在房前屋后得河沟里,久而久之这些河沟就成了垃圾堆放点.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得调研发现,很多农村已经陷于生活垃圾得包围之中,特别就是遇到雨季,这些垃圾随水漂浮.同时,由于很多农民家庭都没有下水道,生活污水则就是任意倾倒在院外得路上,或者与固体垃圾倾倒在一起.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造成得污染呈加重态势,成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得一部分。

  6。村庄绿化推行困难重重

  村庄绿化就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一个重要部分,但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国家只提供绿化苗木,但

  没有土地征用得补偿费用;二,绿化占用耕地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得冲突。

  二、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得政策性建议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得突出问题,特提出如下政策性建议。

  (一)做好政策得顶层设计,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政策得顶层设计上,应从项目导向转向基层需求导向,不就是各个部门想搞什么就搞什么,而就是瞧基层究竟需要什么,基层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否则基层矛盾会持续不断.同时,应该根据不同得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设计不同得发展模式,不要全国一个模式。

  (二)统一管理机构,规范名称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自上而下统一管理机构,便于推动开展工作;自上而下得各个部门推行得项目都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不要再设立一些其她名称。此外,各部门之间应建立协调机制,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三)围绕农业生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土地流转得推进,特别就是粮食主产省份,种植规模将日益扩大,大型机械得推广势在必行。因此,从国家层面,加大田间道路、通村道路、桥涵以及晾晒场地、烘干设施建设得投资力度,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四)建立粮食种植得风险共担机制

  要尽快建立国家、集体与农民共同承担得粮食安全风险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首先,国家应尽快加大对种粮大省得财政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生产得积极性。其次,需要建立粮食安全风险共担机制,确保在灾害之年农民收入不减少,规避农民因种粮而致贫得风险。最后,建立预期收益贷款模式,设立阳关大厅,减少农民贷款得中间环节,节约贷款得额外费用支出.(五)及时调整不适合基层实际得政策

  美丽乡村建设中暴露得一些问题,应及时解决,确保不给基层政府、村集体带来经济负担.应将泥草房、危房改造资金整合,对房子集中改造,不再把资金分配到户;同时,迁村并点应在泥草房改造之前,否则会造成国家投资得浪费.这需要民政部门、建设部门、新农村建设部门等相互协调。

  (六)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得创新机制

  逐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模式得创新机制,克服重建轻管,确保“工程建一处、服务一方群众”得目标,明确管理主体与管理责任,加强对管理人员得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得知识水平与管理技能。考虑到管护资金缺失,建议根据不同区域得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对行政村得转移支付力度,专门划分部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得日常管护。

  (七)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得产业体系

  通过建立种植业、养殖业相互协同得产业体系,发展循环型农业,一方面可以减少规模化养殖对农村生态环境得污染,另一

  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得施用量。根据循环型生态农业原理,在具有规模化养殖得区域,构建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得生态农业产业循环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得协调发展,使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逐步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实现区域内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产业之间得农业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得统一.同时,也逐步减少化肥得投入,进而改善土壤,提高农产品得质量.(八)建立农药包装物、塑料薄膜回收机制

  制定农药包装物、塑料薄膜回收奖励办法,提高农民参与得积极性,发挥销售企业在农药瓶、肥料袋等包装物回收中得作用。以部分补贴得形式,鼓励农药经营单位负责回收,由企业集中处理,减少对环境与水源得污染。

  (九)加强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及技术得研究

  针对不同区域,组织不同领域得专家、实际工作者研究适应于不同区域得农村污水处理模式与技术,以供不同区域选择。

  (十)加强对农民得义务教育

  近10多年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得惠农政策,对农村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此过程中,农民权利意识得到强化,但农民得义务意识却呈下降趋势。国家对农民几乎没有任何约束机制,因此,有必要采取刚性政策,强化农民得义务教育。

篇二: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动力,只有产业发达、经济实力上升,才能带动文化、人才、生态等要素的发展,才能为组织振兴提供经济保障,才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尤其是在当前乡村振兴起步阶段,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地方经济更是格外重要。但是,在工作实践及专项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解决。

  1、农业产业规模小,缺少带动作用。我县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工业虽然有长足发展,但是农业仍在产业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涉农企业主要以面粉加工、木材加工类为主,普遍规模偏小,可以称得上农业龙头企业的很少,这类小企业对整个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例如,有多家木材加工厂,已经营多年,但是规模一直没发展起来,每个厂子都是二三十人的小加工作坊模式,这些厂子加起来也消化不完当地木材。这类的产业虽然也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总体来说,没有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更谈不上推动产业振兴。

  2、产业链短,效益低。我们本地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深加工,直接外销了。部分面粉厂也只能算粗加工,下游产品没有开发。农产品增值的大头都在后期精加工、深加工环节。例如一个种山楂的果农说到:“我辛辛苦苦一年,一斤山楂卖一块多钱就挺高兴了,可是我去超市买山楂片、山楂卷,八块钱一斤,很可能就是用我的山楂加工的,这加工费怎么这么高呢”?另外,养殖领域也存在这类问题,比如现在猪价又达到了低谷,生猪一斤六元左右,做为养殖户来说,这个价格是赔钱的。可是市场上的猪肉现在是十几元一斤,有的养猪群众忿忿不平地说:“我这忙半年瞎忙活,都是给杀猪的打工了”。这些事例都说明,农产品加工环节有可靠、可观的效益,如果不能有效开拓农产品加工,单靠种养不可能实现农民快速致富,更谈不上产业振兴。

  3、人才、技术、资金存在短板。在我们的调研中,很多群众和企业老板谈到,他们也有发展、壮大产业的想法,但是,人才、技术和资金是制约发展的三个短板。例如前面谈到的山楂种植户就说:“咱也知道加工山楂挣钱多,但是咱没这个技术啊,学会了技术也没钱办加工场啊,办好了厂子咱也不知道产品怎么卖啊”;企业发展最愁的是资金和人才,板厂经理说:“咱这厂子想要发展壮大,跟上外边先进技术,第一得有钱投资,买先进的机器,再就是得有人才,越先进的机器越需要高技术人才。就咱们这条件,根本没那个能力买现代化的设备,高级人才人家也不往咱这儿来,所以也就发展不起来,成恶性循环了”。这些制约短板单靠群众和个别企业是没能力补齐的,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政策引导来慢慢解决。补齐了这些短板,我地的产业发展就会明显

  的提高一个档次,产业振兴的速度才能进入快车道。

  4、缺少统一、长远规划。推进产业振兴过程中,采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辅以政府统一规划引导,是保证产业发展方向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工程,产业振兴任重道远,需要常抓不懈。乡村振兴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区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能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是最理想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在发展初期,制定出整个地区统一、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发展过程才能有序、能效。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有章、有法。

篇三: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3篇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亿元,2016年达到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但总量仅完成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

  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开发能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和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

  现集约化生产。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

  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

  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

  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建议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前,**村正在开展风貌提升精品示范村建社,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乡村振兴工作是在座所有党员的职责。这里我跟大家谈谈乡村振兴涉及的相关话题。

  一、说说六个方面

  1.中心:

  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增

  进乡村居民福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内容: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3.目标: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4.保障:

  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

  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5.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6.原则:

  (1)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始终总揽全局。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坚持改革创新。

  (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规划先行、注重特色、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二、谈谈十句话

  第一句话: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巩

  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乡村治理制度。

  第二句话: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

  农民受益。

  第三句话:

  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域。

  第四句话:

  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确保耕

  地数量不减少。

  第五句话:

  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

  工业、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的发展。

  第六句话:

  国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保障农民从集体

  经营收入中获得收益分配的权利。

  第七句话:

  推进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诚信乡村,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乡村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第八句话: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服务,统筹协调农村住房建设

  许可审批工作,充实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力量。国家建立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安排村庄布局、编制村庄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分类推进村庄建设。

  第九句话:

  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建立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第十句话:

  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法采取措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激活农村土地资产,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满足乡村振兴的用地需求。

  三、明白如何落实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到乡村都必须确保工作落实。

  1.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五级书记抓。

  2.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

  3.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4.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5.进行评估。

  6.逐级汇报

  7.国务院开展监督检查。

  8.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乡村振兴促进工作职责的,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的,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篇四: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一、关于发展规划问题及建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

  规划先行,精心谋划。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分“三步走”,从现在到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是制度框架和改革体系基本形成。

  磨刀不误砍柴功。各地“三农”发展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

  性和可持续性,导致力量分散、步调不一、行动盲目、落实难、效果差:一是专

  业规划较多,整体规划不足。二是各地市县规划脱节,有机融合不够,没有形成

  有机整体。三是规划不细不实,引领作用不强,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没有细化

  到乡(镇)、到村组、到产业、到项口、到措施,规划和实际“两张皮”;有的规

  划没有经过严格科学论证,朝令夕改,随意性大。

  建议111县级统筹制定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

  功能。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

  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

  二、关于产业建设问题及建议

  仓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

  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但不论是发掘

  自身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潜力程度,还是与农村农业先进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在产业发展上都还存在许多短板:一是传统农业产业底子薄、基础

  弱,耕地量少质差,基础设施残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无太多优势可言,传

  统农业产业效益低、没有竞争力;二是农业特色产业质量不高、水平较低,资源

  丰富但深度开发利用水平低、基地有规模但生产效益低、产品质量好但市场知名

  度和占有率低,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开发质效已是当务之急;三是农村新型产业起

  步较晚,规模小,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块头小、档次低,发展严重滞后;田园综合

  体、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刚刚起步,辐射带动不够;现代农村服务业尚处于萌发阶

  级,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不够,农村新型产业远未形成主导产业,对农业农村经

  济支撑乏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要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三农”投入都

  应该重点下移到乡村,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和公益支出;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农村土地出让

  金全部留在乡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同时,要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

  科技、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打造一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关于人力资源问题及建议

  人兴方能业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尤其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村

  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尚处于

  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以现有的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

  资源“空心化”的实质是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缺乏吸引力,农村人力资源日趋

  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

  重农先重人。党中央明确提出,乡村振兴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

  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破解农业农村人力资源

  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建议基层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

  服务的同时,大力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符合

  条件的职业农民进行资格认证,制定出台支持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农

  民提高素质,从事农业。二是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政策扶持力度,促

  进他们加快成长,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各地应

  制定出台并落实支持城市资本、社会资本、城市市民到农村投入产业开发,外岀

  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境外企业到农村投资建厂的具体政策,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制度障碍,加速推进城乡人才互动,要素流动。四是加大农村

  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村人才培训资源和项Lb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从乡村中选拔一批有基础、有信心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从

  业水平,加快建设一支乡土专业人才队伍。五是积实施“红色头雁工程”o实践

  证明,一个好的村支书,就能带动一方白姓致富。要把村支书的选拔培养作为组

  织部门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培育力度,提

  高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四、关于机制创新问题及建议

  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永恒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必

  须创新机制。近年来全国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创新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但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不少瓶颈:一是不敢创。不善于将上级普遍号

  召和要求与各地实际结合,一些政策和办法照搬照抄,特别是当下强化责任追究

  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不敢闯、不敢试,开拓创新不够。二是不愿创。对山区、贫

  困地区“三农”发展信心不足,悲观失望,不愿意花更多投入和精力。三是不善

  创。一些同志感到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无所适从,能力恐慌,不会干,不

  善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需要加强。

  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已明,政策已定,关键在贯彻落实,而改革中的机

  制创新则要因地制宜,而且空间很大。机制创新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前提

  下,针对制约山区“三农”发展的机制体制,着力在三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一

  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农村经营制度创新,一度极大释

  放了生产力,但随着时代发展,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要以

  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为契机,以土地等生产要素流转重组为纽带,积极

  探索发展适合各地特点的村社(村委会与专业合作社)合一.村企(村委会和农业

  企业)合一、多位一体(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的经营

  模式,通过经营模式创新,将村组变成经营实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

  争力。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机制。一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前提,要根据未来城乡人口格局来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的布局,做好产业布局和村

  庄整治规划。另一方面,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鼓励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乡村全面振

  兴。三是构建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主活富裕,而生

  活富裕的关键在增收,农民增收则要依鼎农村产业支撑。要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必须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建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并把农村产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农民增收上,促进农民增收模式尽快山城市导向型向农村导向型转

  变,要进一步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多渠道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乡村振兴,是一项宏伟战略,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坚韧不拔的定力;乡村振兴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不

  足和问题远不止上述儿个方面。但我深信,在百业正兴的中国,只要我们都尽其

  所能,全面乡村振兴必将成为现实!

  1.

  产业短板:农业方面,种植行政命令“一刀切”;农产品种类单一落后,农产品多而不优;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技术不足;优秀人才短

  缺;道路等配套设施不足;农户种植意愿低;产业链单一。工业方面,招商引资问

  题,盲目“空头招商”,缺少工人,选址不当,污染严重。服务业方面,电商发

  展动力不足;配套设施不足。

  2.

  人才短板: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力资本短缺,综合素质不高;中青年农民

  进城打工,农村人力资本短缺;缺少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更新速度缓慢,高学历人才不愿意回乡;乡村能人年龄偏大,发展有局限性;乡村人力资本短缺、综合素质不高,政策落实以及工作开展缺少支撑;保障机制有待健全,转化渠道

  不畅;乡贤群体流失,回流难度较大;乡贤乡土情感淡薄,回流难度大;乡村人才

  培养机制不健全。

  3.

  文化短板: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农民教育支

  出压力大;读书阅读的人少;文化活动单一;优秀农耕文化、淳朴民风遗失;陈规附

  习大行其道;观念重经济发展、生态良好轻文化建设,错误的“政绩观”作怪,目光短浅、作风漂浮。

  4.

  生态短板:部分农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乡村产业结构与绿色

  发展的要求差距大;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不平衡;农村环境

  散乱污,垃圾乱倒乱放、污水横流、焚烧秸秆;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脏乱差,乱

  搭乱建;通行不便,道路泥泞;高污染企业向乡村转移。

  5.

  组织短板: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偏弱,班子成员整体素质不高、年龄

  老化、结构不平衡,事多人少、待遇不高;缺乏常态化培训,领富带富能力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缺少开拓创新、实干苦干的精气神;基层基础保障不力,村级

  组织建设投入不足,硕件建设滞后;农村党建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党建任

  务内容及标准制定注重形式,考评偏重内业材料,不够“接地气”;抓党建积极

  性、主动性欠缺。

  对策建议

  1.

  产业振兴:要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

  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2.

  人才振兴:要优化环境,筑巢引才返乡,建立人才“飞地”,内外合力实

  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乡贤。

  3.

  文化振兴:要实现乡风建设文明化,把握“城乡融合”的新要义;激发“自

  觉参与”的内生力,发挥乡贤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推进家风建设。

  4.

  生态振兴:要实现生态建设宜居化,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完善监管体

  系,落实LI标责任;开展环境整治;推广绿色农业;推行垃圾分类;开展测所革命。

  5.

  组织振兴:要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制定村规民约,深化村民自治;建设

  法治乡村;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贤治理。

  一、乡村中"人”的问题突出,“三农”带头人亟待培养村庄人口老龄化

  程度深且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性别比失衡惜况普遍。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各

  地村庄中59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

  准线,其中尤以东北(29.8%)、华北(23.1%)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最深。农村劳动

  力受教育水平低。样本村中拥有高中学历的劳动力占比超过20%的分别是华东

  (23.6%)、华北(23.4%)、华南(23.3%)、东北(20.3%),最低的是西南地区(14.0%)。

  村内人口性别不平衡情况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为1.13:1,各区域农村男性人数

  均多于女性人数。

  农村劳动力务农与非农选择呈现区域分化,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

  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一倍。样本村中,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

  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一倍:华北村均务农劳动力639人,非农劳动力335人;华东、华南、西南的务农劳动力小幅超过非农劳动力,华东村均务农劳动力

  580人,非农劳动力507人;华中村均务农劳动力514人,少于村均非农劳动力

  600人。在非农劳动力中,村均外出打工人数华南、西南地区最多,平均在600人以上,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和东北分别为402人、489人、289人、330人和318人;村均外来人口数西北、华南、华东地区较高,平均200人以上,华

  中、华北、西南分别为165人、63人和89人,东北地区最少,平均54人。

  乡村“三农”带头人数量及能力不足。首先,村内党员人数较少,年青党员

  占比低。样本村党员人数平均60人,占村均总人口的3%左右,2012年后新发展

  党员数占党员总人数的17.ll%o40-50岁和50-60岁年龄段的党员人数均为13人,各占21.7%,合计达43.4%;党员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60岁以上,平均人数

  18人,占党员总人数的30%;30岁以下的党员平均7人,占11.7%。其次,现任

  村干部受教育水平高于前任,但学历水平仍较低。样本村中,现任村支书的文化

  程度多为初中程度,占37.4%,高中程度的占24.8%,中专占16.14%,中专以上

  的占9.5%高中中专及以上合计50.4%与前任村支书相比高出18.9个百分点(前

  任村支书高中毕业、中专毕业和中专以上的分别为18.6%,5.8%和7.1%),受教

  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大专以上的高学历者仍旧缺乏。现任村主任的文化水平也较

  低

  且低于现任村支书的平均水平。第三,村“两委”干部有异地工作经历的比

  重较低,经营管理经验不丰富,个人拥有的资源

  有限。样本村中,现任村支书和

  村主任在本村以外的地方工作过的人数占比不到30%,但高于其前任的平均水平

  约10个白分点。有参军经历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占比约15%,略低于其前任2.75个白分点。从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比一般村民好的村支书和主

  任占25%比一般村民差的村支书和主任占13%左右,与普通村民家庭经济条件

  一样的占比约60%,可见大部分村领导个人所拥有的资源与一般村民相差不大。

  当前乡村带头人各项素质有所提高,但在致富经验、能力、拥有社会资源等方面

  依旧缺乏。

  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有改善,但仍存在短板,水平亟待提升

  基础设

  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

  有较多欠账,距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口标还有较大差距。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改善。样本村中,贫困村占18.8%,缺

  水村占8.4%,有线电视信号户占89.3%,有94.3%的村能够上网。村庄硬化道路

  占村内道路总长的比重为78.5%o48.7%的村庄有公厕,其中水冲式厕所比重为

  46.2%,旱厕比重为39.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多,乡村道路是主要短板。调查发现,山于政府对

  乡村道路投入不足,村集体成为村庄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村集体支出的主要

  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集资和负债的主要用途也是公共基础设施修建,包括乡

  村路桥和水利等。样本村村均集体开支66.0万元,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最多,平均41.9万元,占总支岀的64%;其次是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平均16.9万元,占26%;村干部年度工资及补贴平均5.7万元,办公费支出平均1.5万元。

  从村集体集资情况来看,2012-2017年村集体集资数量在降低,东北地区农

  村基本没有集资,华东地区集资水平最高,2017年平均集资131万元。村集体

  集资的主要用途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半的集资用于修路和建桥。其次,修建排水沟和灌溉水利设施的集资占比也较高,2017年为9.1%,2016年为28.3%,饮用水也是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之一,占比约10%。

  三、乡村经济方面私营企业带动就业能力强,但特色产业仍待开发私营企

  业是乡村产业最活跃的主体,乡村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地域差异。企业是市场活动

  的重要载体,私营企业是农村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村办和乡办企业吸纳

  了更多的劳动力。样本村私营企业吸纳职工数平均为66人,乡办企业为6人,村办企业为6人,个体户为27人;而从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水平看,村办企业最

  高,其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比例是90%,其次是个体户83%,私营企业是45%,乡办企业是4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有限,亟须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从样本村来看,村

  均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784.1亩,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涉及户数也最多,分

  别是2031亩和173户。西北地区特色产业以特色养殖为主,村均养殖牲畜4179头只,远超其他各区,村均涉及户数42户。水面养殖以华北、华南、华中地区

  为主,村均户数较少。

  在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村中,拥有品牌的比重只有18.6%o在问及LI前村

  里

  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有28.9%的村庄选择特色产业形不成规模,有

  25.2%的村庄选择没有产业规划,有18.8%的选择发展思路不清,有14.7%的选择

  缺少政策支持。

  四、基层自治基础良好,群众性文体活动和民间社会化服务组织较为缺乏村

  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情况良好。从调查数据看,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

  情况良好。在262个调查村中,有90.1%的村实行差额选举,当前任职的村民委

  员会多为第8-10届,2017年各村村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为4次及以上的占比

  近70%村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平均为43人,其中党员人数有15人。在村务

  治理中,村民代表大会也在实际履行自身职能。

  农村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缺乏。在被调查村中,由村里举办的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有限。近两年举办过戏剧活动的村只占38.9%,有电影或录像活

  动的占54.6%,有球类比赛活动的有18.3%,春节时有全村集体活动的占38.8%。

  群众性文体活动有凝聚和团结人心的作用,此方面活动的缺送一方面与村庄经济

  缺少可用资金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村庄人气的缺乏。

  村规民约制定情况良好,但乡风文明内容仍需完善。样本村中,有村规民约

  的占80.2%,其中每家每户发放的占比53.4%,有64.14%的村规民约定期修订。

  总体上看,农村村规民约制定情况良好。红白喜事从简、对份子钱作出明文规定

  等,这些有助于农村社会交往的风清气正,不过还有37.5%的村庄没有出台这样

  的规定,说明一些村庄的村规民约中涉及乡风文明的内容还需完善。

  五、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产权改革任务艰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差

  异大。经营性收入和上级拨款是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样本村

  的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1.3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平均51万元,占

  50.3%,而集体经营性企业收入平均16万元;集体农林业收入平均6.8万元;集体

  承包收入平均10万元,其中企业承包收入4万元,承包地/果园收入4.5万元;

  村公益事业费平均5万元,其中集体集资平均1?1万元;上级拨款平均30.2万元,占30%;其他收入平均3?6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的区域差异大。华北地区集体

  经济总收入最高,平均245.9万元,华中和华东地区其次,均为100万元,东北

  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少,仅为20万元。

  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组织收不抵支。2017年华南、西南、西北地

  区集体经济当年收不抵支,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地区入可敷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各项权能有待落实。调查发现,只有9?理

  的样本村进行了村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在进

  行改革的村庄中,折股量化的对象大部分是本村村民,占比57.1%,而量化对象

  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占比为42.9%o在折股量化的村庄中,股份能够继承的占

  65.5%,股份能够转让的占57.1%,转让对象限制为家庭内部成员的占52.6%,其

  余为在村集体成员内部转让,没有村允许对外转让股权。

  六、政策建议

  首先,要重视乡村“人”的发展。关注农村地区性别比失衡

  问题;

  在全国范用内积极推动普及高中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积极培育乡村“三农”带头人和职业农民,为其提供必要的项|_|、资金、人力培

  训等,提高“三农”带头人的致富经验和资源的获得及利用能力;鼓励农村劳动

  力务农人数比重大的地区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倾向高的地区

  促进农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第二,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村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降低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负担。政府继续加大对村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缺乏的村庄的公共投

  资,并在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上给予奖补支持。对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

  给予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支持政策和继续倾斜支持。

  笫三,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产业发展

  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总要求下,应利用乡村优势资

  源发展特色产业。产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企业等市场主体,未来要进一步激发私

  营企业的积极性;支持农户个体以及相应的企业从事乡村特色产业经营,并在产

  业规划、信息供给、规模做大、市场做强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其带动乡村

  经济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

  笫四,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进一步培育农村各项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丰

  富农民生产生活。一方面可继续支持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议

  事工作制度,规范村务公开,明确权利与义务,增强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调动

  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使村民代表大会在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和监督中发挥

  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农村其他生产生活服务性公益性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为农村社会活动的举办和延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村规民

  约的制定与完善,宣传良好乡风,不断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要做好

  宣传工作,增强村干部和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要性的理解和认知。在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方面应着眼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对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好的华

  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为其创造更自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对集体经济

  发展落后的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加强政策和项LI扶持。

篇五: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三篇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

  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对策及建议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

  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4、在“用”上见实效。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针对乡村干部等管理人员,可

  以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福利待遇上,着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身份问题;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作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分别从乡村的产业生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农民精神面貌、科学社会治理、人民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着人才匮乏、农民增收难、绿色发展任务艰巨、等诸多困难,如何解决难题实现振兴成为待解之题。

  面临的困难

  一是农村劳动力流失,青年人才严重匮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呈单向趋势不断流入城市,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导致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现中空现象,留守农村的只剩下老弱病残,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有限的劳动力无法推动产业发展,农田无人耕种、农村房屋无人居住.等问题比比皆是。加之农村的基础条件很难留住人才,导致农村青年人才缺乏,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紧缺。现下许多农村的村干部呈现年龄老化、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创新不够等突出问题,导致基层管理后继无人,青黄不接,长久以往只会导致恶性循环。

  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小

  合理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绝大部分是由第一产业组成。但在由于农村农业集约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单一,无法形成产业链,造成整体效益较低,增收渠道,小农民增收缺乏后劲。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被局限在“一亩三分田”上,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观念陈旧等原因,很难吸引龙头企业。仅有的少数龙头企业也存在着规模小、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农村的客观条件对于企业生存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如此往复,产业发展根

  源问题得不到改善,农民无法提高增收,乡村振兴战略便很难得以实施。

  三是生搬硬套其他地区发展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乡村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差异性,每个农村的情况、发展基础都是不一样的,如只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成功模式则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但往往一个地方的发展模式获得成功之后,便会出现无数人争相模仿,无视本地的实际情况与地方特点,名曰借鉴经验实则生搬硬套,缺乏根据本地特色制定发展战略的创新意识,最终只会出现“昙花一现”短暂效应,无法实现长远目标。

  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让年轻人留得住

  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选人用人机制,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好乡村基层管理队伍。通过“量身定制”的选人用人方法,打造一支专业化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鼓励更多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培养乡村专业技术人才。根据所学专业不同,有的放矢的将专业人才用在“刀刃上”,打造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解决如何引进人才的问题,还要确保能留住人才。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模式,挖掘地方特色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自古以来,地域差异造成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巨大的差异,推动乡村振兴,还需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挖掘与发扬地方特色,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挖掘人文历史,以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深挖不同乡村的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品牌活动如生态游、农家乐等,丰富创收形式,提高当地村民生活水平,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提好农民幸福感与满足感。

  三是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要转变农村固守发展传统农业的观念,引导农民在勤劳致富、精耕细作上下功夫,紧跟市场需求,引导各村社发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的高效农业,持续壮大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建立健全村民利益联结机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吸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然而,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中力量和努力。

  一、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的比例不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比例均不足1%。从第一产业增长情况来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长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来看,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比上年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计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造成天然气、排污管网、采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农区交通、医疗卫生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建设、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不足。

  (3)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和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和法律服务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道路网络,加强农

  村牧区道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逐步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水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管理和村容村貌提高为主要攻击方向,重点开展清污、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齐全、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技家的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提高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3)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特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重视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进高等学校、研究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头企业、农民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技术研究开发鲜明,努力直接利用农业生产取得的技术成果。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高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权复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致力于发展智能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和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5)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区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

  落实各项政策,推动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应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篇六: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两学一做是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

  要实。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信社(农商银行)业务拓展空间进一步萎缩。

  二是受城镇化影响,留守老人、妇女成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上地

  流转“高成本”,加之部分农户应对市场信息变化的能力薄弱,舶脑袋做决策,盲

  目

  投资,造成区域内“三农”经济活力不足、可持续性差,致使“贷款难、难

  贷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是仍属弱质产业,生长周期长、管理水平低,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又因社会诚信环境缺失,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一左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农商银行)支持农村

  经济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对策与建议

  (-)强化党建统领,坚守市场泄位。乡村振兴是党的新时代伟大事业,也

  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农信社(农商银行)要强化党建统领,要牢

  固市场左位,按照“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要求,把“支农支小支微”

  (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对此,农信社(农商银行),一是突岀支持发展优势产业。立足各县(市、区)资

  源禀赋特点,以农产品品牌提升为导向,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打造好扶沟蔬菜、西华养殖、太康纺织、鹿邑尾毛等优势产业发展,形

  成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突岀支持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用绕打造"三园一体”,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并积极支持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

  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的新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切实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三是突出支持农业

  产业链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

  业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并为产业链提供信贷、结算、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有效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

  (三)

  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元需求。在全力做好金融扶贫的基础上,用绕

  乡村能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电商等特泄创业创新主体的金融需求,一是

  创新信贷品种。在继续完善“家庭贷、精英贷、白领贷、商圈贷”等1余个

  富有

  周口特色的信贷新品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充分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创

  新推出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上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以便农户获得

  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强化科技运用。协调地方政府牵头,农信社(农商银行)

  为主导,加快农村大数据建设,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媒介,实现

  信贷业务网上申请、受理、审査、审批,进一步拓宽业务发展空间。三是创新服

  务手

  段。通过“三扫五进、网格化营销管理”等方式,对农户、产业户、龙头企

  业及

  外出务工人员实施智慧建档,因户施策,分层营销,批量授信,全程跟踪服

  务,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主阵地。

  (四)

  提升客户体验,强推普惠金融。按照“星级网点、特色银行”创建要

  求,加快物理网点改造升级,合理布放自助机具,并进一步完善手机银行、网络

  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服务平台的功能。组织专业人员研究上线网上商城手机客

  户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特色产业大客户共同搭建“云电商平台”,切实提髙

  本

  地农产品竞争力。以金燕卡为载体,依托网上银行、小额信贷、代理业务、二维码支付等产品,积极优化产品组合,不断强化与医疗、教育、水电等行业的合作,让金燕卡账户成为各种产品的主绑账户,真正让农戸足不岀户就能享受到

  现代金

  融服务。扎实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宣讲活动,针对农户所关心的惠农政策、金

  融知识和金融产品,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演示、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喜

  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知识政策普及,进一步丰富群众金融文化生

  活。

  (五)完善公司治理,调整战略规划。按照“双一流”银行创建标准和“六

  项机制”

  要求,站在健全公司治理的角度,加强分析研判、做好公司治理的顶层设讣。

  强力推进文化建设,抓好干部员工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层而的培育和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用绕髙质

  发展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上下联动,谋划调

  整专项服务方案,并将工作责任梳理细化到相关条线部门,确保各阶段性工作抓

  紧、抓实、抓岀成效。同时,强化协调,积极推进政府风险基金分担模式,建立

  “政

  府+银行+担保”“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合作机制,进一步降低涉农贷款

  风险。(六)打造诚信环境,树立文明新风。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明确“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左标准,不断修订、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主动与

  组织部、乡镇政府联姻,向村两委派岀“农信村官”,进村入户送信息、送资金、送服务,并对本村经济组织和农户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努力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评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

  乡镇”

  的,要将评价结果作为确定授信额度大小、衡量利率高低等方而的参考依据,在贷款、利率、贴息补偿等方而给予优惠,以此来优化乡村信用环境。对不讲诚

  信

  的贷款户进行重拳打击、公开曝光,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舆

  论氛围,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PPP简介

  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常模式

  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讣、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

  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

  公共服务价格和质戢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银行PPP业务主力担纲

  业务模式丰富

  信贷模式

  信贷资金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是银行最传统、最主要的模式。商业银行信

  贷可以有两种模式参与PPP项目其一是直接向PPP项目进行信贷投放,交易对手

  方是政府或指左机构:英二是向中标PPP项目的公司进行贷款,间接参与PPP项

篇七: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两学一做是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信社(农商银行)业务拓展空间进一步萎缩。

  二是受城镇化影响,留守老人、妇女成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土地流转“高成本”,加之部分农户应对市场信息变化的能力薄弱,拍脑袋做决策,盲目投资,造成区域内“三农”经济活力不足、可持续性差,致使“贷款难、难贷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是仍属弱质产业,生长周期长、管理水平低,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又因社会诚信环境缺失,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农商银行)支持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党建统领,坚守市场定位。乡村振兴是党的新时代伟大事业,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农信社(农商银行)要强化党建统领,要牢固市场定位,按照“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要求,把“支农支小支微”

  (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对此,农信社(农商银行),一是突出支持发展优势产业。立足各县(市、区)资源禀赋特点,以农产品品牌提升为导向,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打造好扶沟蔬菜、西华养殖、太康纺织、鹿邑尾毛等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突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打造“三园一体”,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并积极支持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的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切实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三是突出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并为产业链提供信贷、结算、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有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

  (三)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元需求。在全力做好金融扶贫的基础上,围绕乡村能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电商等特定创业创新主体的金融需求,一是创新信贷品种。在继续完善“家庭贷、精英贷、白领贷、商圈贷”等10余个富有周口特色的信贷新品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充分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创新推出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以便农户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强化科技运用。协调地方政府牵头,农信社(农商银行)为主导,加快农村大数据建设,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媒介,实现信贷业务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审批,进一步拓宽业务发展空间。三是创新服务手段。通过“三扫五进、网格化营销管理”等方式,对农户、产业户、龙头企业及外出务工人员实施智慧建档,因户施策,分层营销,批量授信,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主阵地。

  (四)提升客户体验,强推普惠金融。按照“星级网点、特色银行”创建要求,加快物理网点改造升级,合理布放自助机具,并进一步完善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

  服务平台的功能。组织专业人员研究上线网上商城手机客户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特色产业大客户共同搭建“云电商平台”,切实提高本地农产品竞争力。以金燕卡为载体,依托网上银行、小额信贷、代理业务、二维码支付等产品,积极优化产品组合,不断强化与医疗、教育、水电等行业的合作,让金燕卡账户成为各种产品的主绑账户,真正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扎实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宣讲活动,针对农户所关心的惠农政策、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演示、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知识政策普及,进一步丰富群众金融文化生活。

  (五)完善公司治理,调整战略规划。按照“双一流”银行创建标准和“六项机制”要求,站在健全公司治理的角度,加强分析研判、做好公司治理的顶层设计。强力推进文化建设,抓好干部员工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层面的培育和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上下联动,谋划调整专项服务方案,并将工作责任梳理细化到相关条线部门,确保各阶段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时,强化协调,积极推进政府风险基金分担模式,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合作机制,进一步降低涉农贷款风险。

  (六)打造诚信环境,树立文明新风。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明确“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标准,不断修订、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主动与组织部、乡镇政府联姻,向村两委派出“农信村官”,进村入户送信息、送资金、送服务,并对本村经济组织和农户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努力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评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要将评价结果作为确定授信额度大小、衡量利率高低等方面的参考依据,在贷款、利率、贴息补偿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此来

  优化乡村信用环境。对不讲诚信的贷款户进行重拳打击、公开曝光,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PPP简介

  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2.银行:PPP业务主力担纲

  2.1.业务模式丰富

  信贷资金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是银行最传统、最主要的模式。商业银行信贷可以有两种模式参与PPP项目:其一是直接向PPP项目进行信贷投放,交易对手方是政府或指定机构;其二是向中标PPP项目的公司进行贷款,间接参与PPP项目。在实践当中银行一般倾向于后者,交易的对手方通常为实力强大的央企、国企,以及现金流充足或长期合作的民营企业,即使PPP项目遭遇失败,通常也不会对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太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银行通过信贷模式参与PPP项目实质与传统模式无异,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由

  传统模式下,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一般以债权形式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投贷模式是指商业银行以同时发放贷款加上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PPP项目。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既发放了贷款成为了PPP项目的债权人,也动用了投行资金参与,成为PPP项目的股东。这样一来,商业银行除了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之外,还可以享受股息分红。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成为PPP项目股东之后,可以直接参与PPP项目的运作。

  但由于监管对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投资还有很多限制,因此商业银行往往通过间接方式参与。众多具有控股金融集团背景的商业银行,比如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可以通过集团化

  作战来绕开监管限制。集团旗下专业金融机构能通过自身的先进项目运作经验和优秀的项目团队指导PPP项目的推进和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把控项目风险。一般而言,债权人与股东有不一样的风险偏好和战略目标,通过投贷模式搭建这个利益共同平台,商业银行不仅可以运用自身集团在信息、渠道、产品、客户方面的多元化优势成为PPP项目的牵头人,以更宏观的战略角度来评估项目,还可以在风险控制方面凭借自身成熟的风险评估和调查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投贷模式一般适用于需要金融机构参与管理监督的经营类项目,要求项目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和盈利性,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经营风险。

  产业基金的模式适用于综合化、子项目多且融资需求庞大的PPP项目。这类项目少数几家企业和银行无法完成,因此需要从社会中广泛募集资金以弥补缺口。在这种模式中,银行一方面直接为基金提供信贷资金或自由资金支持,获得利息收入或分红;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理财资金购买产业基金,从中获得管理费收入。

  商业银行通过银行理财参与PPP项目也有两种模式。一是直接模式,即银行理财资金直接对接项目基金、项目公司,形式包括产业基金、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其中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它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管理人设立、直接以单一企业的债权融资为资金投向、在指定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统一托管、由合格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交易、在指定渠道进行公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投资载体,也是银监会重点推动的创新产品之一。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目前限制还比较多、流动性较差,且符合资质的企业更愿意通过发债的形式募集资金,因此规模还比较有限。此外,这种模式是资产证券化尚不成熟背景下的产物,将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不断推进而不断被取代。

  二是间接模式,即银行理财资金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主要的方式包括: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受监管限制较少,既不用过度担心不良风险也不需要承担经营的压力,银行只需要做好评估工作和资产合理配置即可。具体模式和案例详见后文对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分析。

篇八: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2023年最新的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文章3篇,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篇1】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前,**村正在开展风貌提升精品示范村建社,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乡村振兴工作是在座所有党员的职责。这里我跟大家谈谈乡村振兴涉及的相关话题。

  一、说说六个方面

  1.中心:

  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增

  进乡村居民福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内容: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3.目标: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4.保障:

  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

  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5.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6.原则:

  (1)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始终总揽全局。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坚持改革创新。

  (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规划先行、注重特色、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二、谈谈十句话

  工业、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的发展。

  【篇2】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

  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建议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

  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

  三会一课

  制度,结合

  万名党员进党校

  党课开讲啦

  、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

  五个基本

  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篇3】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

  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

  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

  清脏、治乱、增绿

  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篇九: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三方面问题,亟待关注。

  (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尽管农林牧渔产业规模大、产量大,但多年来始终面临链条短、层次低、竞争差的问题。比如粮油方面,真正具备竞争力的粮油加工业十分有限;比如渔业方面,缺乏相对应深加工企业;再如畜牧养殖,中间缺链、断链问题非常突出。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从调研情况看,金融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有原因和难处。从金融机构来说,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有季节性特点,时效性强,加上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利润低,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严格审批程序,提高担保条件,许多贷款需求难于达到贷款要求。同时,银行实行贷款责任制、终身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效益低风险高,信贷人员放款积极性普遍较低。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看,大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经营规模小,负债较大,向商业银行贷款没有有效的抵押资产,加之资金回笼慢,使银行贷款产生很多顾虑,不愿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三)农村普遍存在“人才空心化”。农村劳动力因务工需求、社会资源及教育资源等向城市集中,逐渐适应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普遍出现“走出去、回不来”的尴尬情况,农村人口流失导致乡村振兴缺乏主体。同时,乡村环境对专业人才吸引力差。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都有大量的科技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能够为农民、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服务,还能够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但受发展环境较差、人才成长较慢等因素影响,专业人才都不愿在基层工作,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一是实施农业“新六产”行动,围绕补链、装链,全力引导和扶持培育养殖(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形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全面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建议国家金融政策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倾斜,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缓解其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建议加强农村专业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培育,调动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同时畅通人才管理和技术下乡渠道,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些技术、资金、科技和人才的支持。

篇十: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困难问题及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我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

  未根本解决,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给乡村振兴带来很大困难。

  三产融合程度不深。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全县XX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中畜禽加工的占XX家,饲料加工占XX家,蔬菜加工的占XX家,食用菌加工的XX家,种子种苗企业XX家,涉及休闲农业的XX家,其他XX家,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二是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虽然出现了农民电商专业

  合作社、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等,真正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

  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三是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抑制了

  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农户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认识等新业态认识不够,抑制了三产

  融合发展进程。

  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一是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

  有也不严格执行。成员账户不健全、不规范。农村合作社严格按合作社章程正常开展经营活

  动的比例很低。有些合作社虽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运行正常,但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后劲不足。农民合作社的主

  体是农民,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弱,积累少,经济实力差,合作社贷款融资难,严重制约了

  部分合作社的发展。

  4.农业服务技术力量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和技术服务力量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

  因素,XX瓜菜复种面积XX亩,拥有冬暖式大棚XX万座,大中小拱棚XX万亩、露地蔬菜XX万亩、食用菌播种面积XX万平方米,农业部门现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XX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83人,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近年来承担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员减少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3、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工作推行难。由于我县多数农村经济实力有限、农民认识

  有待提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

  上级的要求,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干,不投入就无法运作,从而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导致乡

  村振兴的部分工作推行难。

  结合莘县实际,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围绕粮油、畜禽、果蔬菌、水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积极推进产业

  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着力打造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和智慧型“四种业态”,一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范提升农产品产地市场;二是在农产品加工上实现突破。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深加工,发展果蔬冷链物流;

  三是发展生态循环产业。将立足农业废弃物和加工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发展绿色农业、循环

  农业构建生态保护与效益并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新体系。四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深

  度挖掘香瓜、西瓜、蔬菜等品牌产品的文化底蕴,扶持、推介以现代农业嘉年华、中原现代

  农业生态园、柏庆合作社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

  的融合。

  2.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前,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这对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

  大背景下,释放改革红利,关键要继续秉承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

  域改革。要完善“三权”分置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提

  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提供有力支撑。要推进“三变”改革,更好地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

  大农村集体经济。

  3.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持续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长期以来城乡投入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活居住环境较差、产业配套设施与服

  务缺乏,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多重短板。深入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以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网络为抓手,推动水利、公路、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

  施向农村延伸,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4.以提高科技水平为重点,不断强化农业农村科技支撑。

  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体系、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农

  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服务体系和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

  能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为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提供有力支撑。重点是构建四大体系:以提高主要农

  产品供给质量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产业化与集成示范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以主体多元化、服务优质化为方向,加快推进基

  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培育各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建设。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

  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

  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

  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

  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

  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

  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

  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

  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

  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

  (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

  (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

  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

  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

  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

  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

  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

  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

  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

  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

  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

  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

  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篇十一: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面对乡村振兴的问题和难点措施

  面对乡村振兴的问题和难点措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协调发展政策演进的必然结果。下面来看面对乡村振兴的问题和难点措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农民增收难、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绿色发展任务艰巨、人才短缺等难点。新时代,要从根本上破解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现阶段乡村发展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受到思想观念障碍、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城市偏向政策长期延续等因素影响,面临着三大突出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乏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虽然得到了快速提升,但仍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增加值占比情况相比,我国农业增加值占比自2009年首次下降到10%以下,此后8年该比值仅下降1.23个百分点,按这一速度推算,到2041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比才能下降到5%。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较高水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是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是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老龄化、空心化日益严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相对于城市地区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但近年来以农业面源污染、农村人居环境不佳为代表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农业面源污染来看,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增产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导致出现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农村人居环境来看,近年来农村“脏乱差”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但由于农村建设投资长期不足,导致农村人居环境依然较差,远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安家落户,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三留守”等问题日益严重。

  三是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由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长期不足,我国农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处于较低水平,全国91.8%的农业从业人员仅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西部和东北地区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不超过7%,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面临四大难点

  要破解乡村发展困境、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仍存在几大难点和短板。

  一是农民增收难,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短板。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乏力,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步下滑,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经营净收入之外的国家财政或第二、第三产业支撑。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对水平依然很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既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二是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薄弱环节。从城乡基础设施基本情况对比看,在用水、燃气、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从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角度看,xxx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是农村居民的1.8倍,城市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拥有的注册护士数分别是农村的2.56倍、2.35倍和3.17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和平均支出水平分别是农村的1.6倍和2.1倍。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应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继续增加农业农村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三是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来自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目前,我国化肥、农药使用强度仍然很高,与国际安全上限标准和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四是各类人才短缺,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关键。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日益显著,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人口代表。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加之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鼓励人才下乡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应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和农业农村发展的普遍不充分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集中体现。要从根本上破解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要立足我国国情农情特点,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和新动能,尽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普遍繁荣。

  动规模化种粮,延伸产业链条;三是充分利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新型主体走出去;四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确保主产区农民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同时能够获得稳定合理的收益。

  支撑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其标志在于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其关键在于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其核心是实现乡风文明,要实现农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其标志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建设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让农村更像农村;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其标志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一个更加有效、多元共治、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型机制。

篇十二: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面对乡村振兴问题和难点措施

  面对乡村振兴的问题和难点措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协调发展政策演进的必然结果。下面来看面对乡村振兴的问题和难点措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农民增收难、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绿色发展任务艰巨、人才短缺等难点。新时代,要从根本上破解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现阶段乡村发展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受到思想观念障碍、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城市偏向政策长期延续等因素影响,面临着三大突出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乏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虽然得到了快速提升,但仍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增加值占比情况相比,我国农业增加值占比自2009年首次下降到10%以下,此后8年该比值仅下降1.23个百分点,按这一速度推算,到2041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比才能下降到5%。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较高水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是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是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老龄化、空心化日益严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相对于城市地区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但近年来以农业面源污染、农村人居环境不佳为代表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农业面源污染来看,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增产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导致出现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农村人居环境来看,近年来农村“脏乱差”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但由于农村建设投资长期不足,导致农村人居环境依然较差,远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安家落户,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三留守”等问题日益严重。

  三是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由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长期不足,我国农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处于较低水平,全国91.8%的农业从业人员仅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西部和东北地区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不超过7%,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面临四大难点

  要破解乡村发展困境、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仍存在几大难点和短板。

  一是农民增收难,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短板。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乏力,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步下滑,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经营净收入之外的国家财政或第二、第三产业支撑。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对水平依然很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既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二是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薄弱环节。从城乡基础设施基本情况对比看,在用水、燃气、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从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角度看,2016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是农村居民的1.8倍,城市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拥有的注册护士数分别是农村的2.56倍、2.35倍和3.17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和平均支出水平分别是农村的1.6倍和2.1倍。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应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继续增加农业农村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三是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来自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目前,我国化肥、农药使用强度仍然很高,与国际安全上限标准和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四是各类人才短缺,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关键。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日益显著,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人口代表。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加之体制

  机制障碍以及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鼓励人才下乡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应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和农业农村发展的普遍不充分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集中体现。要从根本上破解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要立足我国国情农情特点,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和新动能,尽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普遍繁荣。

  第一,始终紧绷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目前,我国粮食产能稳定达到新的水平,粮食供求总量呈现出宽松的态势。但从产品结构看,粮食主要品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坚持稳定粮食产能,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一是要进一步巩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建立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粮食支持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农民和新型主体的种粮积极性,保护和优化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二是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种粮补贴、社会化服务、金融保险等方面,支持农民和各类新型主体利用流转土地种植粮食,推动规模化种粮,延伸产业链条;三是充分利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新型主体走出去;四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确保主产区农民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同时能够获得稳定合理的收益。

  第二,建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机制。一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前提,要根据未来城乡人口格局来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布局,做好产业布局和村庄整治规划。另一方面,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鼓励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三,构建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关键在增收,农民增收则要依靠农村产业支撑。要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建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并把农村产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农民增收上,促进农民增收模式尽快由城市导向型向农村导向型转变,要进一步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多渠道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第四,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标志和实施路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当前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内涵,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关键支撑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其标志在于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其关键在于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其核心是实现乡风文明,要实现农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其标志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建设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让农村更像农村;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其标志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一个更加有效、多元共治、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型机制。

  第五,采取分区分类的差别化推进策略。由于我国乡村辽阔,村庄类型多样,村情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村庄,实行分区分类的差别化推进策略,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乡村振兴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

  两学一做是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信社(农商银行)业务拓展空间进一步萎缩。

  二是受城镇化影响,留守老人、妇女成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土地流转“高成本”,加之部分农户应对市场信息变化的能力薄弱,拍脑袋做决策,盲目投资,造成区域内“三农”经济活力不足、可持续性差,致使“贷款难、难贷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是仍属弱质产业,生长周期长、管理水平低,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又因社会诚信环境缺失,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农商银行)支持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党建统领,坚守市场定位。乡村振兴是党的新时代伟大事业,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农信社(农商银行)要强化党建统领,要牢固市场定位,按照“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要求,把“支农支小支微”

  (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对此,农信社(农商银行),一是突出支持发展优势产业。立足各县(市、区)资源禀赋特点,以农产品品牌提升为导向,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打造好扶沟蔬菜、西华养殖、太康纺织、鹿邑尾毛等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突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打造“三园一体”,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并积极支持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的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切实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三是突出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并为产业链提供信贷、结算、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有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

  (三)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元需求。在全力做好金融扶贫的基础上,围绕乡村能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电商等特定创业创新主体的金融需求,一是创新信贷品种。在继续完善“家庭贷、精英贷、白领贷、商圈贷”等10余个富有周口特色的信贷新品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充分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创新推出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以便农户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强化科技运用。协调地方政府牵头,农信社(农商银行)为主导,加快农村大数据建设,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媒介,实现信贷业务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审批,进一步拓宽业务发展空间。三是创新服务手段。通过“三扫五进、网格化营销管理”等方式,对农户、产业户、龙头企业及外出务工人员实施智慧建档,因户施策,分层营销,批量授信,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主阵地。

  (四)提升客户体验,强推普惠金融。按照“星级网点、特色银行”创建要求,加快物理网点改造升级,合理布放自助机具,并进一步完善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微信银行等

  线上服务平台的功能。组织专业人员研究上线网上商城手机客户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特色产业大客户共同搭建“云电商平台”,切实提高本地农产品竞争力。以金燕卡为载体,依托网上银行、小额信贷、代理业务、二维码支付等产品,积极优化产品组合,不断强化与医疗、教育、水电等行业的合作,让金燕卡账户成为各种产品的主绑账户,真正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扎实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宣讲活动,针对农户所关心的惠农政策、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演示、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知识政策普及,进一步丰富群众金融文化生活。

  (五)完善公司治理,调整战略规划。按照“双一流”银行创建标准和“六项机制”要求,站在健全公司治理的角度,加强分析研判、做好公司治理的顶层设计。强力推进文化建设,抓好干部员工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层面的培育和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上下联动,谋划调整专项服务方案,并将工作责任梳理细化到相关条线部门,确保各阶段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时,强化协调,积极推进政府风险基金分担模式,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合作机制,进一步降低涉农贷款风险。

  (六)打造诚信环境,树立文明新风。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明确“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标准,不断修订、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主动与组织部、乡镇政府联姻,向村两委派出“农信村官”,进村入户送信息、送资金、送服务,并对本村经济组织和农户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努力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评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要将评价结果作为确定授信额度大小、衡量利率高低等方面的参考依据,在贷款、利率、贴息补偿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此来优化乡村信用环境。对不讲诚信的贷款户进行重拳打击、公开曝光,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PPP简介

  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

  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2.银行:PPP业务主力担纲2.1.业务模式丰富2.1.1.信贷模式

  信贷资金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是银行最传统、最主要的模式。商业银行信贷可以有两种模式参与PPP项目:其一是直接向PPP项目进行信贷投放,交易对手方是政府或指定机构;

  其二是向中标PPP项目的公司进行贷款,间接参与PPP项目。在实践当中银行一般倾向于后者,交易的对手方通常为实力强大的央企、国企,以及现金流充足或长期合作的民营企业,即使PPP项目遭遇失败,通常也不会对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太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银行通过信贷模式参与PPP项目实质与传统模式无异,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由

  2.1.2.投贷模式

  PPP项目一般以债权形式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投贷模式是指商业银行以同时发放贷款加上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PPP项目。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既发放了贷款成为了PPP项目的债权人,也动用了投行资金参与,成为PPP项目的股东。这样一来,商业银行除了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之外,还可以享受股息分红。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成为PPP项目股东之后,可以直接参与PPP项目的运作。

  但由于监管对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投资还有很多限制,因此商业银行往往通过间接方式参与。众多具有控股金融集团背景的商业银行,比如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可以通过集团化作战来绕开监管限制。集团旗下专业金融机构能通过自身的先进项目运作经验和优秀的项目团队指导PPP项目的推进和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把控项目风险。一般而言,债权人与股东有不一样的风险偏好和战略目标,通过投贷模式搭建这个利益共同平台,商业银行不仅可以运用自身集团在信息、渠道、产品、客户方面的多元化优势成为PPP项目的牵头人,以更宏观的战略角度来评估项目,还可以在风险控制方面凭借自身成熟的风险评估和调查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投贷模式一般适用于需要金融机构参与管理监督的经营类项目,要求项目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和盈利性,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经营风险。

  2.1.3.产业基金

  产业基金的模式适用于综合化、子项目多且融资需求庞大的PPP项目。这类项目少数几家企业和银行无法完成,因此需要从社会中广泛募集资金以弥补缺口。在这种模式中,银行一方面直接为基金提供信贷资金或自由资金支持,获得利息收入或分红;

  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理财资金购买产业基金,从中获得管理费收入。

  2.1.4.理财模式

  商业银行通过银行理财参与PPP项目也有两种模式。一是直接模式,即银行理财资金直接对接项目基金、项目公司,形式包括产业基金、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其中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它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管理人设立、直接以单一企业的债权融资为资金投向、在指定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统一托管、由合格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交易、在指定渠道进行公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投资载体,也是银监会重点推动的创新产品之一。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目前限制还比较多、流动性较差,且符合资质的企业更愿意通过发债的形式募集资金,因此规模还比较有限。此外,这种模式是资产证券化尚不成熟背景下的产物,将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不断推进而不断被取代。

  二是间接模式,即银行理财资金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主要的方式包括: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受监管限制较少,既不用过度担心不良风险也不需要承担经营的压力,银行只需要做好评估工作和资产合理配置即可。具体模式和案例详见后文对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分析。

  2.1.5.综合金融服务

  附:元宇宙

  (新兴概念、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元宇宙(Metaverse)是整合了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通过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

  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

  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2021年12月,入选《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热词;12月6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2月8日,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所谓

  “元宇宙”,英文叫做Metaverse是一个虚拟时空间的集合,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

  和互联网(Internet)所组成。元宇宙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元宇宙是未来的虚拟世界(现在还不存在)。

  元宇宙是一个29年前就被提出的概念,但是随着近几年吸纳了日臻成熟的AI、游戏引擎、AR/VR、区块链等技术成果后,在A股市场上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元宇宙概念股)。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元宇宙市场都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但是在目前,“元宇宙”仍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我们需要仔细分辨,不建议盲目炒作。所以从现实来看,个人觉得,元宇宙是为了探索人类中短期的出路。我们不必纠结于元宇宙的具体概念,只需要明白,他是为了人类在大规模的传染病,战争,地外小行星冲击,剧烈气候变化的时候,能够在元宇宙里继续生活、工作、娱乐。当然,和所有新技术一样,元宇宙也逃不过“加德纳技术成熟度曲线”,现在应该还在爬升阶段,需要的是每一层发力。同时我还观察到一个很要命的现象,现实的流动性越差,这种“空气”项目就越火爆。

篇十三: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篇十四: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乡村振兴调研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全市“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根本解决,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一定困难。

  (一)农业产业化层级偏低。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乏力,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步下滑,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经营净收入之外的国家财政或二三产业支撑,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X年以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两年都保持在X以内(X.X:X),较全省平均水平(X.X:X)低X.X个百分点。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农村居民收入虽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但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全市虽然逐步形成了以苹果为主体、蔬菜、畜牧为补充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职业化、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例如,目前全市除苹果外大多数农产品仍停留在鲜活原料产品和初级产品加工供应上,精深加工和再加工率不足,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整体效益低下。全市约X%-X%的苹果通过果商田间地头收购,直接进入初级市场,价格约X-X元/斤。产业化层级偏低,导致X等一批优

  势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偏小,除苹果产业之外,很难出现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力不够。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思想道德状况存在个体差异,顽固的小农意识,农村中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与乡村振兴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一些农村受传统思想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盛行,尽管人人深受其害,但又人人跟风行事、推波助澜;一些群众集体意识淡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普遍存在;一些基层治理出现“真空”,导致出现不少“村霸”、农村黑恶势力横行乡里、欺压群众;赌博放板问题比较严重,有的甚至赌散了家庭、形成了为害一方的黑恶势力;乱建庙宇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其中。

  缺乏乡贤好人、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群众对文化下乡、图书下乡、电影下乡情趣不浓,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村整体创建水平不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X年底,全市镇村

  综合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X.X%,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成率X%,远低于标准要求。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村风民俗、村规民约等作用发挥不明显,缺乏教育引导措施和手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特色和创新。

  (三)农村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容村貌极大改善,但大部分县区村庄建设没规划,或者规划不符合实际,执行不到位,乱修乱建、无序发展,农村生活陋习依然存在,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依然薄弱,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农村“脏、乱、差”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偏远村组,人居环境较差,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现象屡禁不止,垃圾山、垃圾围村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X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X%,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X%,均低于指标要求。村级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和卫生保洁制度执行不力,遇到上级卫生检查只是出于应付,环境卫生整治反弹率高,不能形成长期有效机制维护村庄环境卫生工作日常化、规范化。村级缺乏资金保障,致使农村垃圾、污水收集设施薄弱,与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差距。

  (四)农民ZHU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坚持农民ZHU体地位,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日益显著,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人口代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鼓励人才下乡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容易导致农村凋敝甚至衰败。

  加之多数农村缺乏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有限,“造血”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大,富余劳动力缺失,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部分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下,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复合型人才,对电子商务、网店微店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认识不足,抑制了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五)乡村振兴缺乏资金保障。乡镇和农村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线,产业培育、文化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居环境改善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均需大量资金投入,但实际农村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一方面是村级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不足,仅局限于保障村干部工资性开支,对于村级“美化、亮化、硬化”等一些村级公共服务支

  出不能全额纳入财政转移支付保障范围,乡村建设只能挤压村级资金。

  大部分村受地域、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潜能尚未激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历史债务沉重,公共服务滞后,农村道路、环境、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条件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社会和民间资本不能有效投入乡村振兴,金融机构支持和服务乡村振兴效应不明显。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对策。(一)围绕产业兴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着力保障粮食安全,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大规模实施治沟造地、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灌溉设施,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在X万吨以上。

  二是强力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着力在分级分选、冷藏冷链、储藏包装、市场营销等环节上下功夫,配套智能选果线,提高附加值。培育壮大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更多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营销,发展一批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精深加工比例。加强品牌建设,整合提升现有区域性公共品牌,给农产品穿上文化的马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农民分享全产业

  链增值收益,实现收入倍增。

  三是着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坚持稳粮、优果、兴牧、扩蔬,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进“X”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不断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借鉴推广黄陵县索洛湾“三变+特色农业”、洛川县黄连河“林下循环经济”、吴起县五谷城桐寨村“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农业、吴起周湾山地水湫等模式,坚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拉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以价值链布局产业链、配套供应链。

  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努力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五是大力发展多元产业,要依托红色文化、黄帝历史文化、黄土风情文化、黄河自然遗产和自然绿色生态五大旅游板块,全力创建黄陵、宜川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延长、黄龙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打造文安驿、安定、铁边城等一批田园观光类、民俗风情类、农业体验类等旅游名村和文化古镇,开发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通过“旅游+”模式推动旅游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冰雪等新业态、新模式,增加有效供给,吸引更多的返乡人才、专业人才参与到旅游产品和业态创新中,实现乡村经济多业态并举、多元化发展、多极点增长。

  (二)紧扣乡风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增强农民凝聚力,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和谐有序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引领。

  一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指出,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通过“道德讲堂”“善行义举”“十星级文明户”等载体,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幼、敬业奉献精神,经常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引导农民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有效化解农村思想领域和实际生活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二是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以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不定期举办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讲座,如农业科技培训、健康教育讲座等,引导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利用“农村书屋”分门别类地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培育造就新型农民。鼓励文艺工作者

篇十五: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

  两学一做是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信社(农商银行)业务拓展空间进一步萎缩。

  二是受城镇化影响,留守老人、妇女成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土地流转“高成本”,加之部分农户应对市场信息变化的能力薄弱,拍脑袋做决策,盲目投资,造成区域内“三农”经济活力不足、可持续性差,致使“贷款难、难贷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是仍属弱质产业,生长周期长、管理水平低,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又因社会诚信环境缺失,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农商银行)支持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党建统领,坚守市场定位。乡村振兴是党的新时代伟大事业,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农信社(农商银行)要强化党建统领,要牢固市场定位,按照“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要求,把“支农支小支微”

  (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对此,农信社(农商银行),一是突出支持发展优势产业。立足各县(市、区)资源禀赋特点,以农产品品牌提升为导向,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打造好扶沟蔬菜、西华养殖、太康纺织、鹿邑尾毛等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突出支持新型农业精选资料,欢迎下载。经营主体。围绕打造“三园一体”,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并积极支持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的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切实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三是突出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并为产业链提供信贷、结算、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有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

  (三)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元需求。在全力做好金融扶贫的基础上,围绕乡村能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电商等特定创业创新主体的金融需求,一是创新信贷品种。在继续完善“家庭贷、精英贷、白领贷、商圈贷”等10余个富有周口特色的信贷新品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充分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创新推出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以便农户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强化科技运用。协调地方政府牵头,农信社(农商银行)为主导,加快农村大数据建设,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媒介,实现信贷业务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审批,进一步拓宽业务发展空间。三是创新服务手段。通过“三扫五进、网格化营销管理”等方式,对农户、产业户、龙头企业及外出务工人员实施智慧建档,因户施策,分层营销,批量授信,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主阵地。

  (四)提升客户体验,强推普惠金融。按照“星级网点、特色银行”创建要求,加快物理网点改造升级,合理布放自助机具,并进一步完善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服务平台的功能。组织专业人员研究上线网上商城手机客户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特色产业大客户共同搭建“云电商平台”,切实提高本地农产品竞争力。以金燕卡为载体,依托网上银行、小额信贷、代理业务、二维码支付等产品,积极优化产品组合,不断强化与医疗、教育、水电等行业的合作,让金燕卡账户成为各种产品的主绑账户,真正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扎实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宣讲活动,针对农户所关心的惠农政策、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演示、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知识政策普及,进一步丰富群众金融文化生活。

  (五)完善公司治理,调整战略规划。按照“双一流”银行创建标准和“六项机制”要求,站在健全公司治理的角度,加强分析研判、做好公司治理的顶层设计。强力推进文化建设,抓好干部员工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层面的培育和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围绕高质量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发展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上下联动,谋划调整专项服务方案,并将工作责任梳理细化到相关条线部门,确保各阶段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时,强化协调,积极推进政府风险基金分担模式,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合作机制,进一步降低涉农贷款风险。

  (六)打造诚信环境,树立文明新风。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明确“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标准,不断修订、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主动与组织部、乡镇政府联姻,向村两委派出“农信村官”,进村入户送信息、送资金、送服务,并对本村经济组织和农户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努力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评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要将评价结果作为确定授信额度大小、衡量利率高低等方面的参考依据,在贷款、利率、贴息补偿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此来优化乡村信用环境。对不讲诚信的贷款户进行重拳打击、公开曝光,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PPP简介

  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2.银行:PPP业务主力担纲

  2.1.业务模式丰富

  2.1.1.信贷模式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信贷资金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是银行最传统、最主要的模式。商业银行信贷可以有两种模式参与PPP项目:其一是直接向PPP项目进行信贷投放,交易对手方是政府或指定机构;其二是向中标PPP项目的公司进行贷款,间接参与PPP项目。在实践当中银行一般倾向于后者,交易的对手方通常为实力强大的央企、国企,以及现金流充足或长期合作的民营企业,即使PPP项目遭遇失败,通常也不会对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太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银行通过信贷模式参与PPP项目实质与传统模式无异,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由

  2.1.2.投贷模式

  传统模式下,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一般以债权形式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投贷模式是指商业银行以同时发放贷款加上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PPP项目。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既发放了贷款成为了PPP项目的债权人,也动用了投行资金参与,成为PPP项目的股东。这样一来,商业银行除了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之外,还可以享受股息分红。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成为PPP项目股东之后,可以直接参与PPP项目的运作。

  但由于监管对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投资还有很多限制,因此商业银行往往通过间接方式参与。众多具有控股金融集团背景的商业银行,比如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可以通过集团化作战来绕开监管限制。集团旗下专业金融机构能通过自身的先进项目运作经验和优秀的项目团队指导PPP项目的推进和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把控项目风险。一般而言,债权人与股东有不一样的风险偏好和战略目标,通过投贷模式搭建这个利益共同平台,商业银行不仅可以运用自身集团在信息、渠道、产品、客户精选资料,欢迎下载。方面的多元化优势成为PPP项目的牵头人,以更宏观的战略角度来评估项目,还可以在风险控制方面凭借自身成熟的风险评估和调查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投贷模式一般适用于需要金融机构参与管理监督的经营类项目,要求项目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和盈利性,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经营风险。

  2.1.3.产业基金

  产业基金的模式适用于综合化、子项目多且融资需求庞大的PPP项目。这类项目少数几家企业和银行无法完成,因此需要从社会中广泛募集资金以弥补缺口。在这种模式中,银行一方面直接为基金提供信贷资金或自由资金支持,获得利息收入或分红;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理财资金购买产业基金,从中获得管理费收入。

  2.1.4.理财模式

  商业银行通过银行理财参与PPP项目也有两种模式。一是直接模式,即银行理财资金直接对接项目基金、项目公司,形式包括产业基金、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其中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它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管理人设立、直接以单一企业的债权融资为资金投向、在指定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统一托管、由合格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交易、在指定渠道进行公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投资载体,也是银监会重点推动的创新产品之一。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目前限制还比较多、流动性较差,且符合资质的企业更愿意通过发债的形式募集资金,因此规模还比较有限。此外,这种模式是资产证券化尚不成熟背景下的产物,将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不断推进而不断被取代。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二是间接模式,即银行理财资金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主要的方式包括: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受监管限制较少,既不用过度担心不良风险也不需要承担经营的压力,银行只需要做好评估工作和资产合理配置即可。具体模式和案例详见后文对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分析。

  2.1.5.综合金融服务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Welcome!!!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篇十六: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实用范文】

  一是传统生产方式竞争力较弱。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其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投入产出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如我国大豆单产为300多公斤,而美国达到了500多公斤;2017年我国每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分别为375美元、334美元,美国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却只有224美元和142美元;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998.2亿美元,贸易逆差却达到了495.4亿美元。由此可见,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缺乏相关资源。

  乡村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而且

  乡村产业项目投资较大、见效较慢、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而我国长期以来受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如20xx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2元,只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的36.91%等。此外,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我国村民与村干部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意识理念比较落后,乡村产业发展的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相应的战略眼光和各种资源。因此,目前乡村缺乏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等相关资源,使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约制。

  三是区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滞后。

  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规划、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但由于各省、市、区县、乡镇、行政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其优势、机会、劣势和威胁差异较大,不可能采用同一种模式发展乡村产业。而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采用何种模式发展?需要采取哪些策略、办法和措施?这些都需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但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

  各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还比较滞后,这就使得我国不少乡村的产业振兴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以及需要采取的策略、办法和措施等

  不明确。这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极为不利。

  四是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

  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无论是从事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或乡村特色旅游业,都需要从

  上游、中游、下游等各个环节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才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而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附加值。而

  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需要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作保障。

  从实地调研来看,我国有不少区县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还有待完善:一是缺乏《乡村产业发展实施细则》;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不配套,如农业资金主要用于乡村产业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它产业链环节的支持与扶持较少等;三是乡村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不完善,乡村产业项目的融资非常困难;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是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土地问题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村民来说,其土地权益在流转过程之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在土地流转过程之中有不少问题没有规范,如土地流转形式如何选择、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土地如何折股量化、流转风险如何防患、事中事后如何监管、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如何建立、流转管理服务费如何收取、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如何建设等,都还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这就导致村民的土地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如土地租赁,有的地方每年每亩收费800-1000元,有的地方每年每亩只收200-500元等。

  1.转变乡村生产经营方式。

  要加快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步伐,必须改变单家独户的传统低效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传统的种植业扩展到“农、林、牧、渔、旅”的大农业系统,延长乡村产业链和价值链。

  一是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二是引导农业大户、青年村民、返乡创业村民、复员军人、大学生等兴办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是以农产品为载体,建立和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乡村产业链条;

  四是依托生态农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业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2.乡村产业振兴需整合社会资源。

  由于乡村产业发展最缺乏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等资源,恰好是工商企业拥有的优势。因而应

  利用工商企业的这些优势,与乡村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特色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有机融合,走出一条农工商贸旅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引导动员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下乡,组织成立乡村产业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乡村产业;

  二是由区县干部牵头,利用血脉亲情和乡情乡愁,动员离乡人才中的企业家和优秀人才回乡创业,逐步完善乡村产业链;

  三是制定《非农村人员去乡村任职管理办法》,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青年、大学生、离乡人才到乡村任职,带动村民发展乡村产业;四是鼓励身体健康的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离退休人员到乡村咨询指导,发挥余热,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3.制定区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

  要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各区县应尽快制定《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一旦有了《规划》,各区县、乡镇、行政村的乡村产业就能有方向、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乡村干部和村民就能凝心聚力地撸着袖子加油干。这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需要通过全面深入的调研和论证,确定各区县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

  其次,需要根据各乡镇、行政村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布局,明确各乡镇、行政村的乡村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

  第三,需要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路径,制定各阶段应采取的策略、措施及办法。

  第四,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出台之前,应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进行科学论证。

  第五,该《规划》应满足几点要求:一是科学、合理、可行;二是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要求;三是重视高科技和新技术的应用;四是乡村产业应向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和三产融合化方向发展。

  4.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

  首先,各区县应尽快制定《乡村产业振兴实施细则》,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意义、原则、方式、方法、模式、流程、负面清单、组织领导、绩效考核、保障措施等进行明确规定;

  其次,从乡村产业发展涉及到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土地、法规、税费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再次,发挥我国的体制优势,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以农工商贸旅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乡村产业;

  第四,建立乡村产业发展融资机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渠道;

  第五,建立乡村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以调动社会资源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并对出现的相关问题与矛盾进行协调;

  第六,建立农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生态农产品的认证进行监督,并加大政策扶持,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和市场化发展;

  第七,制定《农村闲置民宅改造置换办法》,引进民间资本合作经营,打造一批精品民宿;第八,鼓励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

  1存在的问题

  1.1加工企业相对分散,发展模式存在缺陷

  据调研,玫瑰小镇的玫瑰加工销售企业和作坊有百余家,产业分散化对玫瑰产业的振兴有很大影响。虽然有惠农、天卉等龍头企业,但并未大幅度带动当地其他企业和农户的发展。就发展模式而言,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玫瑰小镇向O2C、O2O等模式转变,但这些模式仍存在缺陷,如O2C模式产生的利润比较低,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1]。

  1.2原有人才外流严重,专业培养模式缺乏

  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客观上导致了农业农村人才及劳动力的流失。平阴县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剩老人和儿童留守,人才外流严重且人

  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原动力。

  1.3文化消费占比偏低,公共设施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的文娱活动不断增多,但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缺乏自我文化提升的能力,文化消费在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占比偏低。各村存在一些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而另一些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平阴县投入相对不足,具有滞后性,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有待加强。

  1.4生态存在有了基础保障,管理力度亟待加强

  玫瑰镇在政府的号召下加大投资,新建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各一处,同时进行了防护林绿化建设,整体生态水平显著提高[2]。虽各村已有垃圾集中投放处理场所,但因管理力度不强,垃圾成堆、无车搬运的现象时有发生。

  1.5基层党员结构老龄化,村民缺乏参政主动性

  目前存在基层党员干部年纪较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对新政策执行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影响着平阴县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提出建议

  2.1提高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定期组织玫瑰企业交流会、举办产业高峰论坛。以企业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建议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运行主体,并引入社会各界的监督,形成“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新运行模式。

  2.2挽留、引进、培育人才三法并行,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发展壮大平阴县玫瑰产业,以亲情、友情、乡情为着重点挽留人才,拓宽引才渠道,吸引跨学科、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培训鼓励发展新型农民工,政府联系企业定期举行技术产品交流活动,并抽检优秀人才组成队伍下田下乡进行实地讲解指导工作,注重培养组织技术型农民工人,鼓励村镇上大型优质种植户带领当地农民共同发展,发挥带头作用。

  2.3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政府应加大教育支出力度,完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高福利、高待遇的优惠政策,联系各大高校,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2.4致力打造绿色集约宜居小镇,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建设产业园区,通过物流运输方式联合各玫瑰企业,共享资源和产品技术,运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篇十七: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范文七篇

  【篇1】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但由于受到“重城市轻乡村”固定思维的影响,乡村全面振兴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下面我就乡村振兴战略的难题以及如何解决难题实现振兴谈谈我的看法。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面临的问题

  提到乡村振兴,不可回避当前农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把它归纳为“四化”。

  一是人才“流失化”。从乡村人口结构来看,农民进城务工规模较大,留下来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城乡人才差距不断加大;由于乡村工作压力大,高素质、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到村任职;加之受编制数制约,乡镇事业单位已近20年未进人,现有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导致建立健全乡村人才队伍难度大。二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薄弱化”。早期建设的基础设施普遍标准低,部分老旧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并且很多村对基础设施缺乏管

  理,导致公路、水路、电路等基础设施破损严重,难以长期发挥效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当前农村普遍存在施用化肥农药以获取高产、违规开采地下水等现象,导致农业使用地污染严重;加之不少村民仍存在乱砍滥伐、乱挖乱建乱倒垃圾等行为,导致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美丽乡村的难度加大。三是精神文明“荒漠化”。不少村民存在“没钱的人当农民,有钱的人当大哥”的拜金思想以及“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惰观念,加之滥办酒席、“薄养厚葬”的成规陋习在农村已风行多年,导致培养“新型农民”改变城规陋习难度大。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单一化”。现在不少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都存在思路不清晰、政策不健全、举措不成形的现象,一些发展靠前的村也因发展思路单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优势发挥得不明显。

  二、乡村如何解决难题实现振兴

  (一)汇聚“人气”,筑牢农村基层组织基础。要借助职业技术学校等平台,对农户开展技术、创业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培育一批“新时代的新农民”,还要建立人才“数据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回乡创业,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二)依托村情,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规划时要以各村实际需求、各村特点来确定项目类别,让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达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基础设施长效养护机制,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农民成立专业组织,负责基础设施日常养护工作;最后要从“控源、治污、植绿、育民”四方面入手,抓好乡村环境卫生工作,让村民获利获惠,感受到农村环境整治的益处,引导村民自觉投身到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

  (三)摒弃陋习,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在农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一方面要树立起道德模范人物,既能让其守望乡里,造福桑梓,又能让更多的村民学习效仿。另一方面要广泛发动村民讨论修订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家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中,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最后要结合“三送三促”,开展思想道德宣传和科学文化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养成文明习惯,推动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建设。

  (四)超前规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方面要因村制宜,按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集中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围绕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让农民尝到改革的甜头,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创新发展方式,推行“农业+电商、+旅游、+文化、+养生”模式,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让集体和农民有更多的收入。最后还要盘活农村现有的集体资产,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

  大,立足现有资源,以村级集体资产折资、帮扶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入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农户共荣共生、合作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村集体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

  【篇2】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其中2021年至2021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21年至2021年平均为亿元,2021年达到亿元(2021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21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

  高,同比增长%,但总量仅完成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

  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篇3】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因而乡村产业振兴排在了五大振兴目标之首。而改革开放40年来,尽管中央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十多年都出台了“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惠农政策,但在这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之中,并未对乡村进行根本性变革,我国乡村又重新走上了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小、散、弱的小农经济和低端农业的老路,尤其是乡村产业发展非常滞后。

  01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生产方式竞争力较弱。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其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投入产出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如我国大豆单产为300多公斤,而美国达到了500多公斤;2017年我国每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分别为375美元、334美元,美国生产一吨小麦、玉米的成本却只有224美元和142美元;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亿美元,贸易逆差却达到了亿美元。由此可见,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缺乏相关资源。

  乡村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而且

  乡村产业项目投资较大、见效较慢、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而我国长期以来受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如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2元,只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的%等。此外,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我国村民与村干部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意识理念比较落后,乡村产业发展的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相应的战略眼光和各种资源。因此,目前乡村缺乏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等相关资源,使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约制。

  三是区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滞后。

  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规划、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但由于各省、市、区县、乡镇、行政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其优势、机会、劣势和威胁差异较大,不可能采用同一种模式发展乡村产业。而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采用何种模式发展?需要采取哪些策略、办法和措施?这些都需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但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

  各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还比较滞后,这就使得我国不少乡村的产业振兴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以及需要采取的策略、办法和措施等

  不明确。这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极为不利。

  四是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

  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无论是从事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或乡村特色旅游业,都需要从

  上游、中游、下游等各个环节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才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而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附加值。而

  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需要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作保障。

  从实地调研来看,我国有不少区县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还有待完善:一是缺乏《乡村产业发展实施细则》;二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不配套,如农业资金主要用于乡村产业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它产业链环节的支持与扶持较少等;三是乡村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不完善,乡村产业项目的融资非常困难;四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是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土地问题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村民来说,其土地权益在流转过程之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在土地流转过程之中有不少问题没有规范,如土地流转形式如何选择、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土地如何折股量化、流转风险如何防患、事中事后如何监管、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如何建立、流转管理服务费如何收取、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如何建设等,都还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这就导致村民的土地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如土地租赁,有的地方每年每亩收费800-1000元,有的地方每年每亩只收200-500元等。

  02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及意义

  1.转变乡村生产经营方式。

  要加快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步伐,必须改变单家独户的传统低效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传统的种植业扩展到“农、林、牧、渔、旅”的大农业系统,延长乡村产业链和价值链。

  一是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二是引导农业大户、青年村民、返乡创业村民、复员军人、大学生等兴办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是以农产品为载体,建立和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乡村产业链条;四是依托生态农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业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2.乡村产业振兴需整合社会资源。

  由于乡村产业发展最缺乏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等资源,恰好是工商企业拥有的优势。因而应

  利用工商企业的这些优势,与乡村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特色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有机融合,走出一条农工商贸旅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引导动员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下乡,组织成立乡村产业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乡村产业;二是由区县干部牵头,利用血脉亲情和乡情乡愁,动员离乡人才中的企业家和优秀人才回乡创业,逐步完善乡村产业链;三是制定《非农村人员去乡村任职管理办法》,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青年、大学生、离乡人才到乡村任职,带动村民发展乡村产业;四是鼓励身体健康的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离退休人员到乡村咨询指导,发挥余热,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3.制定区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

  要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各区县应尽快制定《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

  一旦有了《规划》,各区县、乡镇、行政村的乡村产业就能有方向、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乡村干部和村民就能凝心聚力地撸着袖子加油干。这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需要通过全面深入的调研和论证,确定各区县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

  其次,需要根据各乡镇、行政村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布局,明确各乡镇、行政村的乡村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

  第三,需要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路径,制定各阶段应采取的策略、措施及办法。

  第四,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出台之前,应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进行科学论证。

  第五,该《规划》应满足几点要求:一是科学、合理、可行;二是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要求;三是重视高科技和新技术的应用;四是乡村产业应向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和三产融合化方向发展。

  4.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

  首先,各区县应尽快制定《乡村产业振兴实施细则》,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意义、原则、方式、方法、模式、流程、负面清单、组织领导、绩效考核、保障措施等进行明确规定;

  其次,从乡村产业发展涉及到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土地、法规、税费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再次,发挥我国的体制优势,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以农工商贸旅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乡村产业;第四,建立乡村产业发展融资机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渠道;第五,建立乡村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以调动社会资源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并对出现的相关问题与矛盾进行协调;第六,建立农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生态农产品的认证进行监督,并加大政策扶持,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和市场化发展;第七,制定《农村闲置民宅改造置换办法》,引进民间资本合作经营,打造一批精品民宿;第八,鼓励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

  5.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土地流转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为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各区县应制定《土地流转管理实施细则》,对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年限、土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方法、土地折股量化办法、土地流转风险防患、土地流转的事中事后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用收取、纠纷调

  解仲裁体系建设等予以

  具体明确的规定。

  这对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完善区县、乡镇、行政村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土地流转招拍挂制度、履约风险保证金制度、监测分级备案制度和鉴证制度,以及引导和加快土地流转,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4】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

  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

  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建议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篇5】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加工企业相对分散,发展模式存在缺陷

  据调研,玫瑰小镇的玫瑰加工销售企业和作坊有百余家,产业分散化对玫瑰产业的振兴有很大影响。虽然有惠农、天卉等龍头企业,但并未大幅度带动当地其他企业和农户的发展。就发展模式而言,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玫瑰小镇向O2C、O2O等模式转变,但这些模式仍存在缺陷,如O2C模式产生的利润比较低,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1]。

  原有人才外流严重,专业培养模式缺乏

  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客观上导致了农业农村人才及劳动力的流失。平阴县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剩老人和儿童留守,人才外流严重且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原动力。

  文化消费占比偏低,公共设施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的文娱活动不断增多,但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缺乏自我文化提升的能力,文化消费在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占比偏低。各村存在一些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而另一些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平阴县投入相对不足,具有滞后性,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有待加强。

  生态存在有了基础保障,管理力度亟待加强

  玫瑰镇在政府的号召下加大投资,新建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各一处,同时进行了防护林绿化建设,整体生态水平显著提高[2]。虽各

  村已有垃圾集中投放处理场所,但因管理力度不强,垃圾成堆、无车搬运的现象时有发生。

  基层党员结构老龄化,村民缺乏参政主动性

  目前存在基层党员干部年纪较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对新政策执行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影响着平阴县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提出建议

  提高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定期组织玫瑰企业交流会、举办产业高峰论坛。以企业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建议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运行主体,并引入社会各界的监督,形成“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新运行模式。

  挽留、引进、培育人才三法并行,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发展壮大平阴县玫瑰产业,以亲情、友情、乡情为着重点挽留人才,拓宽引才渠道,吸引跨学科、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培训鼓励发展新型农民工,政府联系企业定期举行技术产品交流活动,并抽检优秀人才组成队伍下田下乡进行实地讲解指导工作,注重培养组织技术型农民工人,鼓励村镇上大型优质种植户带领当地农民共同发展,发挥带头作用。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政府应加大教育支出力度,完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高福利、高待遇的优惠政策,联系各大高校,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致力打造绿色集约宜居小镇,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建设产业园区,通过物流运输方式联合各玫瑰企业,共享资源和产品技术,运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篇6】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

  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对策及建议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

  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

  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4、在“用”上见实效。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针对乡村干部等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福利待遇上,着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身份问题;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

  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篇7】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展及成效

  20xx年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各部门围绕组织领导体系、产业发展、生态环保、人才支撑、民生保障等领域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体系不断健全

  完善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因素。2018年以来,各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意见和阶段性规划,成立党政一把手牵头的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2021年2月,国家

  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之后,全国各地各级乡村振兴局相继成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系全面形成。

  (二)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培育释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坚持把深化農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线,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和释放乡村产业发展动能。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针对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引导和扶持意见。

  (三)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各地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对农村地区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的资金支持力度,实施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启动重点生态区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四)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得到进一步强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支撑进行了系统部署,着力培养“土专

  家”“田秀才”等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技能人才,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推动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同时不断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农技人员下乡村基层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五)乡村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必须以保障和增进农民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各地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行政村自来水通达率、普惠幼儿园覆盖率和宽带互联网覆盖率;增加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普及率;加快推进乡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标准等政策举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短板

  (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最大短板

  现阶段,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最大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虽呈现不断缩小态势,但仍处较高水平。二是农村地区发展普遍滞后。主要表现为水、电、气、路、网

  等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与重复建设问题并存,其中乡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是突出短板。三是基本公共服务难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其中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水平不高尤为突出。

  (二)乡村振兴主体的内生动力有待提升

  农村和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然而现阶段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目前,一些地区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仍存在要项目、等资金、靠上级的思想,“政府干、农民看”等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够。一些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的方式方法陈旧,干部拍板多、农民发声少,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和主战作用不够。三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缺乏有能力的带头人。乡村本土实用技能人才缺乏,农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能力弱,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够紧密,辐射带动农户能力有待提升。

  (三)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

  近年来,各地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乡村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优。农业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产业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之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认证滞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充分。我国农村地区的仓储、冷链、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较为缺乏,农村地区物流经营成本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迟缓,基层农技服务人员普遍数量不足,服务针对性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统筹规划不足。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对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统筹规划明显不足,个别地方一哄而上、同质化问题突出。

  (四)农村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

  夯实农村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基,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乡村社会治理仍然是农村工作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乡村“空心化”加大乡村社会治理难度。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较为普遍,客观上造成乡村社会治理难度加大。二是农村资源资产整合难增大了乡村社会治理的难度。农村集体资产属于自然村所有,而自然村有资产却无自治组织,个别自然村尚未建立基层党组织,有的行政村有自治组织却没有集体资产,这都带来了社会治理难题。三是乡镇一级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国乡镇一级机构仍然存在事权和财力不匹配的问题,对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构成严重制约。

  (五)农业农村实现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

  绿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生态功能恢复和建设任务艰巨。一些地方发展农业生产仍是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方式,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二是农村生态存在诸多隐患。废水灌溉、废气排放、固体废物倾倒、堆放和填埋、地膜残留、设施农业发展不规范等多因素叠加,造成不少地方的耕地和地下水污染,对农村生态安全造成隐患。三是生态补偿机制尚需完善。一些村庄处于生态保护禁止或限制开发区,付出的发展机会成本较多,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和经济补偿。

  三、国外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城乡结构失衡、农村贫困、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等发展困境。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乡村发展。

  (一)完善乡村发展法律法规体系

  乡村发展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无法完成,政府必须介入,并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为乡村发展保驾护航。在推进乡村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如美国出台有《农业法案》《土地法》《国家环境政策法》等,法国出台有《国土整治令》《领土整治与发展指导法》《领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指导法》等,日本出台有《农

  地法》《土地改良法》《农业振兴地域整备法》《农业基本法》《山村振兴法》等,韩国出台有《农业农村及食品产业基本法》《治愈农业研究开发及培育相关法案》等,这些法律法规基本确定了其一段时期内乡村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

  (二)适时调整乡村发展战略重点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在城乡差距显著阶段(一般是城市化率为30%—50%),各国乡村发展均聚焦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在城乡差距逐渐缩小阶段(城市化率为50%—70%),各国乡村发展战略强调乡村产业发展以及就业机会提升、保护乡村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加快乡村社会服务水平建设。如日本通过造村运动,重点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韩国的新村运动也重在整顿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当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阶段,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综合的乡村发展战略,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多功能性,重在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三)构建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

  发达国家普遍构筑了与“三农”发展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与农业发展相关的政策主要包括农业补贴、农业产业、农业金融、农业税收政策等,与农村发展相关的政策主要包括乡村教育、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治理政策等,与农民相关的政策主要包括农民教育和培训、农民收入

  分配政策等,与农村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相关的政策主要包括农村垃圾处理、乡村文化传承和保护、乡村环境治理政策等。如法国政府针对农业领域的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赔偿和生活补贴、协助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和互助组织补贴、对购买农业机器设备等采取补贴或免税;日本政府对“振兴八法”规定区域内满足一定条件的项目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

  (四)提升乡村长期发展内生动力

  农民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体系完整、运行有效和制度规范的农业研究推广及教育体系,确保农民具备较高的从业素质。自19世纪开始,美国便以立法形式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进行规定,针对新晋农场主、农业雇工或者农业组织等不同的人群,设立不同的补贴计划或基金项目。法国农业教育培训制度层次分明,教育机构与科研院所、农商会等分工明确、相互补充,能够很好地满足农业工人、农业技师、高级农业技师等不同层次的培养需求。日本建立了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分层次、有重点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专门的农业大学是日本农民教育培训主体,主要培养具有技术、管理、经营和组织能力的农业现代化人才。

  (五)规避形成乡村先污染后治理

  环境整治是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耕地污染治理、垃圾污染治理、废水污染治理以及生态农业推进等方面。如美国为解决畜禽养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推行了综合养分管理计划(CNMP),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法国鼓励乡村居民深入参与乡村发展规划设计,发挥当地居民保护环境的主体作用,同时鼓励支持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在点源污染治理方面,日本颁布施行了《水质保护法》等法规,制定了严格的水质监测标准,对违规企业给予严厉处罚;在面源污染治理方面,日本针对乡村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产使用、垃圾分类处理等不同问题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四、对策建议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乡村振兴法》等文件的出台和实施,我国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政策体系已经形成,下一步关键是强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地见效。

  (一)以要素下乡为抓手扎实推进产业兴旺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基本路径,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多元经营主体培育,关键在于人才、技术、资金等农村产业发展要素的优化配置。一是促进人才下乡。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综合管理型人才和专业技术型人才,政府要搭建农村创新创业绿色

  通道,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务工返乡人员带项目、带技术到农村创业,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二是促进科技下乡。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引导农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到农村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深耕乡村,推动“科技下乡”向“常下乡”“下长乡”转变。三是促进资金下乡。把农业农村建设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财政投入要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形成财政优先保障、政策性金融重点倾斜、商业性金融积极参与的大金融支持格局。积极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大型农机具等多种产权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拓宽抵押和质押物范围,为乡村产业发展破除资金障碍。

  (二)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围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要加快补齐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软硬件设施,使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等值化”。一方面,要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另一方面,要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统筹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扩大职业

  教育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促成农村学业困难学生在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和接受职业技能学习。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推动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等向乡村倾斜。

  (三)深化改革释放农村土地资产功能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充分释放农村土地资产功能。一是扩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加快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依法开展组织登记,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地能力,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和使用权网上交易平台。二是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制度。根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原则,采取有偿使用的办法,对自愿退出的农户纳入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放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鼓励农民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乡村产业的发展,拓展土地资产功能,提高产出水平。三是推动农村土地资产化。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完善土地流转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市场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土地要素的配置效率。

  (四)注重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培育提升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一方面,要突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规划、计划、实施、反馈、修订等重要环节,保证农民具有广泛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等。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制度。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设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心,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培训机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区域要着重向乡村振兴重点县倾斜,培训内容着重向农业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农业文化、创业创新和农场管理等主题集中。鼓励引导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将农业企业和农业园区等建成农民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全面提升农业劳动者职业技能的实用性。

  (五)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在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这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吻合。一是提升村庄建设规划水平。树立“大规划”理念,统筹做好生产、生活、生态规划,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着力培育特色田园乡村、水美乡村、森林村庄,打造一批示范性强的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具有中国传统乡村特色和秀美山川风貌的农业农村环境。二是形成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互相促进的良性机制。依托農产品产供销体系建设,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标识和地理标志,加快绿色农业标准化、透明化、规范化。注重农业与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融合,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休闲

  价值、经济价值,提升农业整体效益。三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完善乡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严格限制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减少农村内源性污染。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执行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十八: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

  .

  两学一做是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效劳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开展,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信社〔农商银行〕业务拓展空间进一步萎缩。

  二是受城镇化影响,留守老人、妇女成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土地流转“高本钱〞,加之局部农户应对市场信息变化的能力薄弱,拍脑袋做决策,盲目投资,造成区域“三农〞经济活力缺乏、可持续性差,致使“贷款难、难贷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是仍属弱质产业,生长周期长、管理水平低,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又因社会诚信环境缺失,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农商银行〕支持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对策与建议

  .

  .word.zl.

  .

  .

  〔一〕强化党建统领,坚守市场定位。乡村振兴是党的新时代伟大事业,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容,农信社〔农商银行〕要强化党建统领,要结实市场定位,按照“回归根源、专注主业〞的要求,把“支农支小支微〞

  〔二〕开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对此,农信社〔农商银行〕,一是突出支持开展优势产业。立足各县〔市、区〕资源禀赋特点,以农产品品牌提升为导向,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打造好扶沟蔬菜、西华养殖、太康纺织、鹿邑尾毛等优势产业开展,形成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突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打造“三园一体〞,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并积极支持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的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切实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三是突出支持农业产业链开展。坚持新开展理念,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并为产业链提供信贷、结算、咨询等一揽子效劳,有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开展。

  〔三〕创新效劳方式,满足多元需求。在全力做好金融扶贫的根底上,围绕乡村能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电商等特定创业创新主体的金融需求,一是创新信贷品种。在继续完善“家庭贷、精英贷、白领贷、商圈贷〞等10余个富有特色的信贷新品种的根底上,根据市场变化充分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创新推出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以便农户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强化科技运用。协调地方政府牵头,农信社〔农商银行〕为主导,.

  .word.zl.

  .

  .

  加快农村大数据建立,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媒介,实现信贷业务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审批,进一步拓宽业务开展空间。三是创新效劳手段。通过“三扫五进、网格化营销管理〞等方式,对农户、产业户、龙头企业及外出务工人员实施智慧建档,因户施策,分层营销,批量授信,全程跟踪效劳,进一步稳固农村金融主阵地。

  〔四〕提升客户体验,强推普惠金融。按照“星级网点、特色银行〞创立要求,加快物理网点改造升级,合理布放自助机具,并进一步完善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效劳平台的功能。组织专业人员研究上线网上商城手机客户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那么,与特色产业大客户共同搭建“云电商平台〞,切实提高本地农产品竞争力。以金燕卡为载体,依托网上银行、小额信贷、代理业务、二维码支付等产品,积极优化产品组合,不断强化与医疗、教育、水电等行业的合作,让金燕卡账户成为各种产品的主绑账户,真正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效劳。扎实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宣讲活动,针对农户所关心的惠农政策、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演示、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进展知识政策普及,进一步丰富群众金融文化生活。

  〔五〕完善公司治理,调整战略规划。按照“双一流〞银行创立标准和“六项机制〞要求,站在健全公司治理的角度,加强分析研判、做好公司治理的顶层设计。强力推进文化建立,抓好干部员工价值观念、开展理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职业操守等层面的培育和提升,进一步增强效劳乡村振兴的生动力。围绕高质量开展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上下联动,谋划调整专项效劳方案,并将工作责任梳理细化到相关条线部门,确保各阶段性工作抓紧、抓.

  .word.zl.

  .

  .

  实、抓出成效。同时,强化协调,积极推进政府风险基金分担模式,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合作机制,进一步降低涉农贷款风险。

  〔六〕打造诚信环境,树立文明新风。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明确“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标准,不断修订、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主动与组织部、乡镇政府联姻,向村两委派出“农信村官〞,进村入户送信息、送资金、送效劳,并对本村经济组织和农户根本情况建立台账,努力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立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评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要将评价结果作为确定授信额度大小、衡量利率上下等方面的参考依据,在贷款、利率、贴息补偿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此来优化乡村信用环境。对不讲诚信的贷款户进展重拳打击、公开曝光,营造“诚信荣耀、失信可耻〞的良好舆论气氛,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奉献

  1.PPP简介

  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根底设施中的一种工程融资模式。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当设计、建立、运营、维护根底设施的大局部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根底设施及公共效劳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2.银行:PPP业务主力担纲

  .

  .word.zl.

  .

  .

  2.1.业务模式丰富

  2.1.1.信贷模式

  信贷资金参与政府根底设施建立是银行最传统、最主要的模式。商业银行信贷可以有两种模式参与PPP工程:其一是直接向PPP工程进展信贷投放,交易对手方是政府或指定机构;其二是向中标PPP工程的公司进展贷款,间接参与PPP工程。在实践当中银行一般倾向于后者,交易的对手方通常为实力强大的央企、国企,以及现金流充足或长期合作的民营企业,即使PPP工程遭遇失败,通常也不会对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太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银行通过信贷模式参与PPP工程实质与传统模式无异,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由

  2.1.2.投贷模式

  传统模式下,商业银行参与PPP工程一般以债权形式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投贷模式是指商业银行以同时发放贷款加上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PPP工程。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既发放了贷款成为了PPP工程的债权人,也动用了投行资金参与,成为PPP工程的股东。这样一来,商业银行除了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之外,还可以享受股息分红。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成为PPP工程股东之后,可以直接参与PPP工程的运作。

  但由于监管对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投资还有很多限制,因此商业银行往往通过间接方式参与。众多具有控股金融集团背景的商业银行,比方银行、平安银行,可以通过集团化作战来绕开监管限制。集团旗下专业金融机构能通过自身的先进工程运作经历和优秀的工程团队指导PPP工程的推进和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把控工程风险。一般而言,债权人与.

  .word.zl.

  .

  .

  股东有不一样的风险偏好和战略目标,通过投贷模式搭建这个利益共同平台,商业银行不仅可以运用自身集团在信息、渠道、产品、客户方面的多元化优势成为PPP工程的牵头人,以更宏观的战略角度来评估工程,还可以在风险控制方面凭借自身成熟的风险评估和调查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投贷模式一般适用于需要金融机构参与管理监视的经营类工程,要求工程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和盈利性,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经营风险。

  2.1.3.产业基金

  产业基金的模式适用于综合化、子工程多且融资需求庞大的PPP工程。这类工程少数几家企业和银行无法完成,因此需要从社会中广泛募集资金以弥补缺口。在这种模式中,银行一方面直接为基金提供信贷资金或自由资金支持,获得利息收入或分红;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理财资金购置产业基金,从中获得管理费收入。

  2.1.4.理财模式

  商业银行通过银行理财参与PPP工程也有两种模式。一是直接模式,即银行理财资金直接对接工程基金、工程公司,形式包括产业基金、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其中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它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管理人设立、直接以单一企业的债权融资为资金投向、在指定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统一托管、由合格的投资者进展投资交易、在指定渠道进展公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投资载体,也是银监会重点推动的创新产品之一。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目前限制还比拟多、流动性较差,且符合资质的企业更愿意通过发债的形式募集资金,因此规模还比拟有限。此外,这种模式.

  .word.zl.

  .

  .

  是资产证券化尚不成熟背景下的产物,将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不断推进而不断被取代。

  二是间接模式,即银行理财资金购置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主要的方式包括:信托方案、资管方案等。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受监管限制较少,既不用过度担忧不良风险也不需要承当经营的压力,银行只需要做好评估工作和资产合理配置即可。具体模式和案例详见后文对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分析。

  2.1.5.综合金融效劳

  .

  .word.zl.

篇十九: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精选三篇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

  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

  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

  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

  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

  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建议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

  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前,**村正在开展风貌提升精品示范村建社,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乡村振兴工作是在座所有党员的职责。这里我跟大家谈谈乡村振兴涉及的相关话题。

  一、说说六个方面

  1.中心:

  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增

  进乡村居民福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内容: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3.目标: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4.保障:

  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

  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5.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6.原则:

  (1)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始终总揽全局。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坚持改革创新。

  (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规划先行、注重特色、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二、谈谈十句话

  第一句话: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巩

  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乡村治理制度。

  第二句话: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

  农民受益。

  第三句话:

  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域。

  第四句话:

  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确保耕

  地数量不减少。

  第五句话:

  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

  工业、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的发展。

  第六句话:

  国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保障农民从集体

  经营收入中获得收益分配的权利。

  第七句话:

  推进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诚信乡村,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乡村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第八句话: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服务,统筹协调农村住房建设

  许可审批工作,充实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力量。国家建立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安排村庄布局、编制村庄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分类推进村庄建设。

  第九句话:

  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建立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第十句话:

  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法采取措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满足乡村振兴的用地需求。

  三、明白如何落实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到乡村都必须确保工作落实。

  1.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五级书记抓。

  2.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

  3.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4.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5.进行评估。

  6.逐级汇报

  7.国务院开展监督检查。

  8.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乡村振兴促进工作职责的,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的,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困惑 振兴 乡村 困惑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