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12篇)

时间:2022-11-29 18:15:06 工作要点 来源:网友投稿

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12篇)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高度重视网络舆情问题】局长个人报告高度重视舆情工作  互联网是加速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手段,是信息化时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当今获取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12篇),供大家参考。

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12篇)

篇一: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高度重视网络舆情问题】局长个人报告高度重视舆情工作

  互联网是加速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手段,是信息化时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当今获取最新知识、创新开拓的最有效工具,是表达民意、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平台。

  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新兴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由于信息源头多、开放程度高、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大、覆盖区域广和表现形式全等特点,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已经成为对外宣传和开放发展的主要新兴媒体,成为信息时代新闻传媒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宣传思想工作新的重要阵地。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新闻媒体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重要平台,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建设先进文化、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安全而可靠的网络空间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来讲至关重要。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网络化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场革命。

  但同时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非主流媒体、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既为社会大众搭建了一个低成本、平等、开放的对话空间,同时又表现出方式个性化、内容失真化的特点,使各类舆情的引导难度不断加大。

  随着互联网向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不断扩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全球范围内系统安全漏洞层出不穷,网络安全事件猛增。而且网上能够较好体现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正面引导力的内容还比较欠缺,谣言、暴力等各类不良信息仍

  然存在,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因此,可以说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网络舆情越来越像社会的“晴雨表”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社会公众情绪和思想的变化。社会舆情是指社会公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是指社会各阶层公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媒体或网民利用互联网,对社会焦点问题、公共事务、突发事件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特殊反映。其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网络论坛在所有网络信息中,信息量最大,网民关注、参与度最大,影响力也是最大的。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目前我国又适逢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网民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存在片面认识等,都会利用网络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甚至违法的言论。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随意性等特点,对司法个案的理性关切极易被非理性的情绪宣泄淹没。在各种利益交杂中,有些不良商业网站也参与到对热点事件的炒作中来。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维稳能力。一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测。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网络舆情高发期,必须建立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机构,建立舆情预警监测机制。对于重大敏感案件,要认真研究制定应对网络媒体炒作的预案,及时收集网络信息,定期发布舆情通报。二是进一步健全防控措施。专门成立一支网络舆情监测评论队伍,掌握舆情的发展趋势及媒体关注焦点,采取发帖、跟帖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发表评论,释法说理,正面引导舆论。三是探索建立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通过与群众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切实把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基层,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化解在基层。

  根据我国促进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共同需要,我们应坚持以法律为依据,综合运用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技术措施等多种手段,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管理互联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按“在发展中加强治理,在治理中推进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对互联网依法实施有效治理,兴利除弊,推进互联网应用健康稳定地开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感谢您的阅读!

篇二: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舆情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舆情”,学理上的解释是指民众受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既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人们内心的想法。它与舆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舆论”一般认为是公开的公众意见。

  一、网络时代的舆情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言论实际上的“匿名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表达社会政治态度的主要方式。而网络信息海量的内容、极快的传播速度、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很容易使人们受到网上传播的、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事项刺激,并迅速地把个人的态度通过网络手段“即时”地表达出来,因此导致现阶段舆情向舆论转化的时间越来越短、过程越来越容易。而一旦舆情转化成舆论,二者将发生相互的强化作用,愈演愈烈,从而对决策者的决策和行为产生制约。当一种合理健康的舆情变为舆论时,任何关注、理解、支持和顺应民意的决策者的行为,都会受到理解和赞扬;反之,任何躲避、推诿、扯皮、虚假和违背民意的决策者行为,将会被暴露出来并受到批评,也就是形成所谓的“舆情危机”,如果决策者不能正确应对,“舆情危机”可能很快变成一场群体性突发事件,甚至造成政府管理危机,引发更大的社会政治风险。

  二、舆情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舆情收集工作主要存在收集主体、收集渠道、反馈机制方面的问题。

  首先,舆情收集主体缺乏整合。我们承担舆情收集工作的主体众多,有区委办、政府办、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信访部门等等,此外,街道办事处和信息直报点也负有社情民意收集职责,如此多的舆情收集主体,彼此之间却未形成联动,致使收集到的舆情要么重复、要么缺失,难以全面、正确的反映社会态度。而正因为有如此多的舆情收集主体,导致承担舆情上报工作的部门工作量大、重复作业,无暇再主动收集信息,使得上报至区委、区政府的舆情要么陈旧、与实际情况脱节,已经不能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考;要么已经转化成社会舆论,给领导决策带来很大压力。

  其次,舆情收集渠道不畅、被动。我们最主要的舆情收集渠道有以下几种:一是人大渠道,二是政协渠道,这两者都是通过代表或委员联系群众,收集舆情,提交议案;三是信访渠道,设立信访部门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四是调研渠道,通过上级领导下基层调研来了解民情;五是常规信息报送渠道,通过负有常规信息报送职责的部门,如办公室系统、宣传部门、街道办事处等反映社情民意。这些渠道,确实为区委区政府领导把握舆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上述渠道在收集、反映舆情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舆情收集不快捷。除办公室系统的信

  息渠道和信访渠道较快外,其他渠道对舆情的收集和反映都因受程序、环节、层次较多的影响而很缓慢。二是舆情收集不纯真。上述五个收集渠道,除信访渠道更带有“原汁原味”外,其他渠道多是有针对性的收集舆情,报喜的多,报忧的少,存在的问题被层层“截留”、淡化,使领导难以了解真实情况。三是舆情收集不主动。上述五个收集渠道,没有一个渠道将收集、反映舆情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他们对舆情的反映都是派生性的、被动的、有限的、浅层次的。

  第三,舆情反馈机制缺少监督。对于通过人大、政协、信访渠道收集到的舆情,一般通过人大建议或政协提案办理、信访件办理等机制,能够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并得到监督;但是对于办公室系统、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收集到的舆情、基层上报的社情民意等,反馈一般是直接面对当事人,缺少第三者的监督或监督不及时,容易造成问题久拖不决或重复反映。此外,由于这些部门收集的信息量大,在呈报给领导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简化处理,因此,必然有大量的舆情得不到反馈。

  三、加强舆情收集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舆情信息收集分析中心,畅通舆情收集渠道,接受公众监督

  2003年,中宣部专门成立了舆情信息中心,及时收集并报送社会各界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思想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倾向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等。目前,各地市都在探索建立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并做出了大胆尝试。我认为,舆情信息收集网络的主要结构应有以下几个部分:

  区委、区政府

  上级有关部门

  政务网

  舆情信息收集分析中心

  专家组

  街道及企业

  宣传部门

  各新闻媒体

  社会舆情

  信息员

  各社区舆情

  信息点、直报点

  社会公众

  1、舆情信息分析中心(以下简称“分析中心”),是舆情信息工作的神经中枢,发挥对直报点和专家组工作的支持和领导、对兼职舆情信息员和舆情信息点的培训和领导职能,主要负责舆情信息的收集、汇集、整理、修改、上报等工作,并承担政务网的建设和维护任务。

  2、专家组,由区委、区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和高校等社科研究力量整合组成,负责对分析中心提出的重大社会舆情进行专题调查,结合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推进,对社会成员的思想状况进行总体分析,对本地区社会舆情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不稳定因素展开实情分析和防治研究,形成舆情研究报告,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

  3、街道办事处及企业的宣传部门,确定一名承担信息工作的人员,负责报送向分析中心报送舆情信息,并向有关部门报送工作信息。其中,工作信息经有关部门(现在是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宣传部外宣办等)审核后,发布于政务网上或报送至上级有关部门。

  4、社会舆情信息员,可通过街道办事处推荐或者社会招聘产生,由公务员、教师、医生、农民、企业员工等不同岗位的人员构成(50名),兼职。主要负责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并报送至分析中心,此外,还负责区委、区政府决策的宣传工作。

  5、社区舆情信息点为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及时收集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和思想动态,配合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工作人员纳入兼职社会舆情信息员进行管理,对工作开展较好的信息点,每年可给予适当经费支持或办公设施补助。直报点是直接向分析中心报送舆情信息的工作点,主要设在大型国企、核心城区和高校。

  6、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上网、电话、信件等方式直接报送舆情或反映问题。

  分析中心将收集到的舆情分类上报给区委、区政府后,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不仅通过常规渠道进行反馈,还通过政务网向社会及时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询、阅览,从而使舆情处理情况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监督,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舆情表达、报送、反馈、办理、监督机制,杜绝负面舆情转化成负面舆论,并引发更大社会政治风险的可能。

  (二)加强信息公开

  长久以来,我们应对负面舆情都是采取保守、被动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压制、反对,很少主动组织有关部门或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或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进行释疑解惑。由于未及时公开真实信息,反而容易使虚假信息更广泛的传播,造成事与愿违的宣传效果。在这方面,英国政府的做法是,政府认为媒体应该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帮助政府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并能够帮助政府迅速向公众传达一些重要的建议或指示;反之,如果媒体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由于新闻传播本身的放大作用,信息的混乱、错误、拖延会在公众中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引起恐慌。因此,当接收到负面舆情后,哪怕是存在公众内心的尚未公开的想法,如果这类舆情可能转化成极不安定的负面舆论,我们就应该立即做出反馈,及时向媒体发布权威的、直接的信息,并做好与公众和媒体的交流互动,主动引导负面舆情向我们期望的方向转化,或者减弱、消除负面舆情,或者至少可以减缓负面舆情向负面舆论转化的速度,为我们的决策赢得时间。

  此外,应对负面舆情,不仅仅需要在舆情发生后进行信息公开,还应该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引入宣传策

  划机制,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积极营造正面的社会舆论,吸引公众的目光,将可能产生负面舆情的空间压缩到最小。

篇三: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政务舆情回应工作自查报告

  政务舆情回应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贵办《关于报送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有关材料的通

  知》(六政务公开办〔20xx〕5号)要求,现将市商务局有关

  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

  加强领导。市商务局高度重视政务舆情工作,职责

  明确、分工到人。分管副局长为政务舆情负责人,局办公室

  主任牵头承担舆情监测、收集、督办和指导工作,各业务科

  室、商务局综合执法大队以及局信访专员、局下属单位分工

  承办具体舆情回应事务。

  2.

  健全制度。市商务局一贯坚持政务公开、透明、高

  效,先后制定局《政府信息发布管理制度》

  、《政府信息发布

  协调制度》、《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政务舆情回应处置

  制度》沢《网上问政回复办理工作制度》、《澄清虚假或不完

  整政府信息工作制度》、《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制度》、《新闻发

  言人制度》、《12312商务举报投诉受理制度》等系列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政务舆情收集、处置、回应机制。

  3.

  严格责任。市商务局办公室安排专人定期浏览、检

  索政府网站《意见征集》、《部门信箱》、《百姓畅言》等专栏,发现舆情动向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根据舆情具体内容,转交局下属单位、业务科室或执法大队研究处理,在规定时

  限

  内予以正面回应,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

  态。同时,我局领导、信访干部和机关职工高度重视群众来

  信来访事宜,热情接待来信来访者,按照市信访局规定流程,对其提出的诉求和问题,逐一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疏导和

  劝解工作。通过调研走访、会议协调等方式,解决调处各类

  矛盾纠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存在问题

  因本部门近年来未发生重大舆情,具体经办人员处置

  经验相对不足,建议市政务公开办加强政务舆情回应方面的专题业务培训,特别是应急处置培训和模拟演习演练,摸排

  检验存在不足,提高政务舆论回应效能。

  三、下步打算

  根据政务舆情回应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市委、市

  政府和市政务公开办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我局今后将重点抓

  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抓好责任制度落实。继续落实政务舆论回应工作领

  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政务舆论工作的新局面。

  2.

  推动政务信息公开透明。继续推动市商务局政务信

  息公开制度建设,认真做好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与中介服务

  清单、双随机一公开等系列政务公开指定动作,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公布商务动态,提高社会群众的知晓

  度和参与度。

  3.

  健全政务舆论回应机制,巩固各科室间、各单位间

  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舆论回应工作格局,认真落实责任追

  究制度。

  4.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

  政务舆论回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篇四: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舆情信息工作情况汇报

  XX单位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密结合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舆情信息质量为重点,收集报送有代表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舆情信息,加强对舆情走势的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得力的对策建议,对涉及本单位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跟帖回复,围绕重点、跟踪势点、把握难点,为领导服务,为决策服务。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建立了舆情信息工作网络。

  成立了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为各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负责单位舆情信息工作的统筹管理及编发《XXX舆情信息专报》。

  二、及时上报舆情信息。

  各舆情信息员负责收集舆情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发现反映本单位相关问题的信息,将其拷贝后注明报送单位、时间、报送承办人、审核人,发送到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周上报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各单位报送的舆情信息,定期进行筛选,编辑《XXX舆情信息专报》,并送单位领导批阅。对单位领导批阅后的舆情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领导批示内容进行处理,分送各相关部门阅办,对相关部门处理舆情的情况组织文字回应,送相关领导审批后在网络上予以回复。

  三、建立了健全的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

  本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即为单位的新闻发言人。各舆情信息员发现涉及本单位工作的论坛贴文后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对涉及本单位工作或上级舆情信息部门布置的重大网上舆情撰写引导主帖,进行跟评,并转帖正面报道或贴文,同时参与网上日常讨论及策划重大网络宣传活动。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

篇五: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改变着企业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方式。关系到企业品牌声誉、产品质量的一些突发事件也逐渐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如,xxxxx等等,如果不加以科学有效的疏导,极有可能造成工作被动,影响公司形象。因此,如何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不断提升快速应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的能力,营造新形势下组织工作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是当前各单位、下属公司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新任务。

  一、各单位、产业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我们在应对网络舆情工作上取得了明显进步,有的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纵观全局,我们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1、对网络舆情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是干部、员工思想上没有转变过来,对网络舆论不重视,狭隘地认为了解网络舆情、应对网络舆情是宣传部门的事,没有意识到在当前民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热点问题频现,舆情空前活跃的形势下,各单位、下属公司在应对社会舆情、化解矛盾、维护公司形象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导致在舆情管理工作不主动、无创新,从而制约了网络舆情管理能力的提升。

  从201x年到2020年的舆情监控工作分析,都是我们发现相关网络舆情并将舆情信息分发到涉事单位,没哪个单位

  主动联系我们,告诉我们在某某网站上有和公司相关的舆情。

  2、应对网络舆情的准备不够。目前,多数单位在网络舆情应对上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备的组织领导工作架构,没有形成完善的应对预案。因此,工作上未能有效适应互联网信息开放性、交互性、复杂性、爆炸性的传播特点,导致对网络舆情准备不足、处理不够及时。

  比如,xxxxxx,我们将这条舆情分发到xx部门后,xx部门5个工作日后才对舆情进行回复,面对舆情准备不足、处理不及时。

  3、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措施不够妥当。一些单位在应对媒体和网友的质问时,还是运用能拖则拖、能避则避的低层次、低水平的“老办法”,容易出现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力的情况,损害公司形象。

  二、加强和改进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等方面的能力。针对当前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现状和应对网络舆情的薄弱环节,要求各单位、下属公司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引导,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热点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更新理念,提高对网络舆情应对的思想认识

  更新理念,顺应网络社会生态对舆情应对的要求,加强

  组织工作网络舆情应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仅对于公司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各位提出的客观要求。要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对网络舆情规律、网络社会与组织工作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学习与研究,充分认识组织工作在网络社会生态下受到的影响和制约,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敏感性,把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并形成与之相对的工作理念,夯实网络舆情应对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防范,做好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工作

  主要是建立健全舆情监控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对主流门户网站以及本地网站的新闻信息和互动类网络社区、论坛实施动态监控,即时掌握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和研判,掌握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级别和程度,提出处置意见。

  (三)主动应对,确保网络舆情事件得到有效解决

  当网络舆情发生时,要能够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有效解决网络舆情事件,维护公司形象。

  1、反应迅速及时。面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不能采取缺席失语、消极对待的方式,而是要积极主动、迅速处理,用有说服力的事实和科学的方法积极应对,第一时间满足公众知情权,避免出现

  “不作为”的情况。如xxxx,使该事件在引起传统媒体的炒作之前就被消弭于无形,避免事件进一步扩大化、复杂化。

  2、措施得当有力。当突发网络舆论事件后,要根据相关的工作规范和纪律,充分发挥工作机制的优势,采取得当的措施,科学、合理应对网络舆情,打好“组合拳”,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同时要敢于打破常规做法,及时跟进,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调查事件真相,第一时间把真相公布于众,如事件复杂,不要等到有完整结果后公布,要根据进展情况分段公布,来满足公众的期待,从而减少网上谣言传播。

  3、方法灵活讲究。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从公众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公众在该舆情事件中的需求、利益,注意应对方式方法,既澄清事实,又讲究情理。对网民的“拍砖”、过激的言论等,要沉得住气、搁得下面子,做到冷静分析、平和交流、坦诚沟通,在交流中求得理解,在沟通中取得共识,在讨论中凝聚人心。如xxxx,党委宣传部以普通网民的身份跟帖,进行了合理的舆论引导,有效地遏制了房闹团体引诱炒作的企图。

  面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不能采取缺席失语、消极对待的方式,避免出现

  “不作为”的情况,要积极主动、迅速处理。在这里,也再次强调,《xxxx网络舆情管理办法》明确要求,舆情事件办结率必须达到100%。

  希望在座各位能从今天的培训中受益,让网络舆论成为xx跨越发展历程中的“晴雨表”、与社会沟通交流的“黏合剂”,促进xx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谢谢大家!

篇六: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浅析政府机关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王

  南

  江

  摘

  要

  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扩大。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改进建议

  当前,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于通过这一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从而形成网络舆情、引发舆论热点,常常导致事件的放大升级,甚至对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现实状况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主要通过各类新闻评论、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客、QQ群、聚合新闻(RSS、跟帖,电子邮件、新闻组、即时通讯等形成并传播。

  (二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1网络舆情形成快速直接。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事件、发表意见、参与议论。网络舆情传播的速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如:杭州

  七十码事件,在传统媒体未介入之前已

  现身

  网络。相对于现实社会,互联网对个人思维言论约束较小,多数网民乐于表达个人真实观点,反映个人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较为真实地体现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

  2网络舆情题材丰富广泛。网络舆情的主题极为宽泛,涉及政治、民生、经济发展等话题。不同阶层、不同状况、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网民都能够自由发挥,怎么写、写什么往往是随意的、自发的,没有任何约束,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网络舆情虽然内容丰富,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可能客观,观点看法却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甚至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3网络舆情互动参与热烈。网络的虚拟性、无约束性特征决定网民的参与意识相对现实生活要强烈得多。某类问题、某一事件传播于网络后,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就不同观点出现激烈交锋。网民之间的互动实时交流,各类观点意见能够得到快速深入表达,并形成主流,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

  4网络舆情易受情绪左右。网络舆情又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网民现实生活的压力困惑会直接影响其网上言论的表达,网民的言论也可能会体现为情绪的宣泄。相同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有过同样遭遇的网民会形成

  共识,并压制住理性客观的言论。因此,网络舆情反映的事件可能真实,但产生的结果与当初的目的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引发有害舆论,造成不良影响。如涉警舆情,由于媒体炒作和公众对警察工作的高度关注,公安机关内部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等诸多原因,网民对涉警舆情往往不假思索将责任归咎于警方,这即是明显情绪化选择性失明的体现。

  5网络舆情存在渗透现象。西方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将互联网作为反华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渗透,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花钱雇佣网络特务,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热点难点等敏感问题进行炒作,歪曲事实、误导视听、蓄意制造社会矛盾,试图争夺舆论阵地。

  (三网络舆情的现实状况

  1网上议事已成为网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二十四次互联网络调查统计,截至2009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人,网络普及率达255%,网络媒体使用率达787%,用户达到32亿。其中,817%的被调查网民认为网络媒体使其更加关注社会事件,561%的被调查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扩大。

  2网民发表意见的渠道呈多元化趋势。以博客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82009博客市场及博客行为研究报告

  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181亿网民开设了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其中113亿人平均每个月至少更新一次。过去,写博客主要是记述个人生活;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针对

  社会现象

  发言的作者所占比例达到545%,比2007年上升了445个百分点。随着科技的进步,网民不必仅依靠电脑进入互联网发表意见,手机等传统通讯工具同样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互联网发表传播信息意见。微博客有效地突破某些信息屏障,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等发布信息、相互留言交流,能够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之前,第一时间发布大量第一手的信息,成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如在湖北

  石首事件

  中,一位匿名网民在网上实时播报街头消息约200条。

  3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网络舆情是把

  双刃剑,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是引发各类极端事件的汇合集中源。孙志刚事件

  改变了延续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反日游行事件

  也是从网上发起,并在网下付诸行动;邓玉娇事件

  发生后网络的推动作用明显左右了案件的最终裁决;从另一角度

  而言,躲猫猫事件

  对加强监管场所科技化建设、规范监所管理是有推动作用的。网络舆情对现实影响力还将随着网民队伍的壮大、公众参政意识的增强不断扩大。

  4涉警舆情占各类舆情总量比例较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梳理出的2009年上半年十大

  舆情热点中,云南晋宁县

  躲猫猫事件

  、浙江杭州市

  七十码事件

  、湖北

  邓玉娇事件

  等涉警事件榜上有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跟帖数统计出的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躲猫猫

  、七十码

  、跨省抓捕(河南灵宝王帅案等涉警舆情分列第二、三、十名。据正义网舆情工作室统计,2010年1月份以来政法网络舆情负面信息公安类话题占49%,成为媒体和网民最为关注的焦点,其中较为突出的有:112贵州安顺枪击案、112广西荔浦警民冲突事件、119广东阳山警民冲突事件等。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众对公安工作的高关注度,注定涉警舆情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热点,甚至是引发后果事件的导火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躲猫猫事件,此事成为网络焦点之后,凡涉及监所管理死亡事件非常容易成为网络焦点、热点。

  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视网络舆情为眼中钉、肉中刺,对网络舆情一味控制、围堵遏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观察事务的方式、角度、立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渴望通过网络实现其参政议政的愿望。因此网络舆论存在不同的声音是常态,网络上只有一种声音是病态。少数领导错误认为凡是网络舆情就必须控制,凡是负面舆论不加分析研判、有效引导就坚决遏制。实际上,当舆论浪潮已经风起云涌,早期没有准确判断形势,后期强行封堵,反倒是

  此地无银三百两。(二视网络舆情为身外事、梦中景,对网络舆情视而不见、束手无策

  不可否认,部分领导干部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陌生,没有养成上网的习惯,更不用谈常看评论跟帖,常逛网上论坛,因此无法从网络舆情中发现问题。一些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应对措施,没有固定的网络舆情研判引导队伍。

  民意

  早期受冷落,就会演变为中期的民议

  和后期的民怨,就会导致舆情能量的聚集与放大。

  一旦网络舆情形成热点,甚至负面不真实的舆情演变为主流舆论,演化为现实中的大事、难事,甚至左右政府机关的处置方式时,则往往缺乏技巧、不知所措,无处着手。

  (三网络舆情应对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网络舆情收集监测、研判引导队伍薄弱,过多强调网络舆情的兼职引导,缺少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收集监测、研判引导应对机制,没有形成网上舆情应对合力;政府信息公开度不高,报喜不报忧,欺上瞒下,导致内部信息渠道严重阻塞,特别是危机信息的传递,网络舆情已形成热点,内部尚不知情;对已经形成的网络舆情热点反应不及时,对外口径不一致,简单轻率下结论,疑点众多,可信度不高;对网络舆情不敏感,对网络谣言没有及时澄清或删除;过度低估了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低估了网民的力量和素质,没有将舆情应对工作放在政治高度认真对待,正面言论抓不住公众的兴奋点,形式过于

  八股,空话多于事实,虚话多于实话,说服不了受众,产生不了共鸣;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不畅,致使负面报道过多;网络舆情应对方式落后,在社会高速发展、公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依然采取堵、盖、封、压等不合时宜的短期措施应对,引起受众的强烈反感;部分领导怕担责任,不敢说真话,不敢率先说话,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三、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一支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引导专业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工作机制

  网上舆情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些问题并非一个部门能够妥善解决。网政民互动系统的成功运作,无疑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深层次的启示。因此,可参照网政民互动模式,由政府牵头、专业人士参与,建立一支专门的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应对多合一集中办公的专业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学习培训、绩效考核一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

  1组建网络舆情收集队伍,制定网络舆情收集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从各部门特别是网络舆情集中部门、电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集中办公,行使类似于110指挥中心接警员的职能,负责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或手动搜索收集监测区域内网络舆情,并制定网络舆情收集规范运作机制,对网络舆情按责任部门、责任区域、所属类型、涉及事项、跟帖议论情况、轻重程度分门别类,逐项记录。

  2组建网络舆情研判队伍,制定网络舆情研判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从各部门抽调工作和社会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实践理论水平较高、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文字功底较深的业务能手成立网络舆情专家研判队伍。制定网络舆情研判工作机制和网络舆情危机评估机制,对网络舆情尤其是即将或已经形成热点的舆情按责任划分进行来源、真伪研判评估,并归类、定向、矫正,划分舆情危机等级,将研判评估结果快速形成文字资料上报政府主管网络舆情的领导,按照指示进行舆情引导,并要求责任单位全力开展后续处理工作,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专业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队伍还应建立与舆情涉及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共同研究应对措施。

  3组建网上舆情引导队伍,制定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从各部门抽调思维敏捷、有一定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且精力充沛的年轻工作人员成立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制定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按照责任划分及研判工作情况,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采取跟帖、发帖等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及时澄清真相、把握主流,并记录在案。只要在舆情形成热点之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有效防范

  热点

  引发为

  炸点

  。除专业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员队伍外,应号召广大公务员主动加入主流舆论引导行列,尽可能壮大政府

  网民

  力量。对于已经形成较大热点的舆情,则应按照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的要求,启动紧急预案,由政府组建专门应对小组加以处置。

  4开展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队员学习培训活动,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队伍上岗前,集中一段时间,聘请专业人士针对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工作授课,并进行任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日常可根据现实情况以及实际运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定期开展针对性学习培训活动。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奖优罚劣,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建立一套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快速稳妥处置已经形成热点的网络舆情

  1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除政府外,各单位尤其是网络舆情易形成

  热点

  、炸点

  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就形成热点的网络舆情、焦点问题,结合专业队伍分析研判结果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发布权威信息,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网络舆情涉及多个部门的,要加强横向沟通,形成统一的对外口径,由政府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不能各说各话,单打独斗。

  2落实后续联动处理机制。对热点舆情要组织各部门人员快速稳妥处置,安排专人跟踪回访处置效果。如涉及治安刑事案件的,公安机关要全力侦破;涉及政府机关作风或腐败问题的,纪检部门要全力核实,公正处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由政府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全力攻坚,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公布调查进展情况和结果,以满足公众的猎奇

  心理,避免谣言四处传播。

  3强化网络舆情信息审核制度。政府机关和责任部门平时应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把好主流媒体信息审核发布关,把好网络管理员管理、编辑员编辑关。对明显违反法律政策、恶意歪曲事实真相的负面舆情及时清除;对明显攻击政府、攻击现行政策制度的网站要严格限制。要做强做大政府主流网站,设置民生议题与网民进行交流,设置领导信箱帮助网民解决各类诉求,使政府网站成为网民获取权威信息的主要渠道。

  (三政府机关应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成为主流舆论的引领者

  1提高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核心是提高政府机关公信力。据2009年初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委托腾讯网所作调查,网民选择的举报方式依次为:网络曝光(358%、传统媒体曝光(313%、向纪委举报(172%、向检察院举报(114%、向上级政府机关举报(33%、向公安部门举报(05%。在法治环境下成为首选的本应是向检察院或公安部门举报,而网民此意向却如此之低,从中不难看出群众对政府机关的满意度不高,也反映了政府机关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不够。有威信说话才有分量,才有资格成为网上

  意见领袖

  。因此政府机关要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

  必须从各个方面改进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和公信力,赢得网民的信任和支持。

  2成为网上

  意见领袖

  。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关键是政府机关主动成为

  意见领袖

  或与

  意见领袖

  在原则问题上保持一致。

  意见领袖

  是指在传播活动中表现格外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态发展比较关心、了解,分析问题比较深刻、理性,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其言论能对公众产生较大影响。网络

  意见领袖

  的发言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控制网络舆论走向。因此,政府机关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网络

  意见领袖,同时加强与已有网络

  意见领袖

  的联系沟通,在热点焦点原则性问题上与

  意见领袖

  保持相同的方向,用

  意见领袖

  的言论引导主流舆论方向,孤立非主流言论。

  3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重点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方法上科学合理。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同时还应注重方式的合理合法、灵活多变。一要抓牢

  四个环节:网络舆情的产生并形成热点、舆情热点的膨胀扩大、舆情热点的波动变化、舆情热点的淡化消失。其中应对的最佳时机是热点的形成并膨胀扩大这段时间,因提前应对可能造成

  推波助澜、无风起浪

  的作用,在热点膨胀后应对则可能失去舆论主导权。二要把握

  四个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关心网民的利益,不推卸责任;信息公开原则,对网络舆情特别是热点舆情要迅速核查,快速公布;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说真话、立刻说、不乱说,赢得话语主动权;承诺兑现原则,第一时间承诺调查事件真相,表明已采取和将采取的措施。三要注重

  四个要点:把应对的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化解问题的关键落在疏导上;对因自身问题引发的舆情危机,严肃自查,不回避、不掩饰,以诚恳的态度、过硬的整改,获得公众的理解,有效化解危机;对个别媒体误解、捏造或恶意中伤引发的危机,要主动与媒体沟通,严正交涉,公布真相。四要做到

  四个灵活:灵活掌握介入时机,对已经形成热点的舆情要高调介入,全力应对,对于一些尚不明朗的话题,认真观察细心研判,低调介入冷处理,必要时可

  制造

  话题转移公众视线;灵活选择好应对角度,既要满足受众的需要,予以正面引导,又不能直接将矛头引向己方;灵活选择好恰当的时机,既要有利于舆情引导,又要有利于事件后续调查处理,判断有利

  时机,适时接触;灵活把握应对的态度,发表权威信息时要义正辞严、有理有据,采取跟帖形式时要生动活泼,不能刻板教条。

  (四积极探讨

  官民合一

  的网络舆论场

  官方

  和

  民间

  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说法,一是传统的官方舆论场,二是网络舆论场。官方需要维护其统治,民间则寄希望于在政府的管理下获取更好的生活条件。官方舆论和网络舆论融合为同一舆论存在很大的难度,因为两者一旦并存就一定会出现主流舆论和非主流舆论的关系。双方出发点虽然未必相同,但也不是没有共通之处,如汶川大地震中的舆论,官方和民间的统一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对建立

  官民合一

  的网络舆论场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以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官民合一

  网络舆论场。

  责任编辑

  张

  华

篇七: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者:薛瑞汉

  来源:《理论探索》2012年第02期

  〔摘要〕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认识不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在网络舆情应对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陈旧、行动迟缓;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

  〔关键词〕

  网络舆情,互联网,政府部门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116-03网络舆情工作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网络社情民意,为掌握社情民意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因互联网影响日益扩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习惯于自上而下垂直行使权力的政府部门来说,网络的交互性、偶发性、平面化、碎片化对传统执政方式形成了革命性的冲击,当前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没有将网络看成是新的执政领域,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无视或轻视网络舆情。一是部分政府官员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不感兴趣,不了解互联网,甚至不会上网,即使上网也不会应用网络与网民主动交流。在一些地区,相当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着不懂网、不会上网、不会看论坛甚至不会打字的情况。在这些地区,办公室的电脑成了摆设,更有甚者,有的基层干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看待网络,对网上的涉市涉县舆情毫不关心。尽管目前我国微博用户超过3亿,已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新领域,但不少官员对微博要么完全不懂,要么一知半解。近年基层干部的网络知识虽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与广大网民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相比,大多还处在“菜鸟”水平。重庆市2010年的调查表明,尽管干部整体上网率已超过90%,但多属浅层单向触网状态,81%的人只是上网“看看新闻”,不会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达42.7%,对微博等社交网站完全不了解的达81.3%。

  〔1〕如此无视和轻视网络,等于放弃了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由此导致在这样的干部主政的地方,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网络及时发布真实信息,结果是谣言占领网络阵地,进而误导民众,甚至造成较大程度的社会危害。二是

篇八: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网络舆情缺乏认识。二是网络舆情平台建设滞后。三是处理网络舆情的方法简单(封、堵、删)。四是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差。五是网络舆情应对技术不够“新”、队伍不够“专"、监管不够“灵”。六是网络舆情应对单打独斗,未形成合力.

  二、舆情应对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形成网络舆情应对合力.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彻底改变看待新媒体的传统思维方式,积极适应网络时代公开透明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常态化舆情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能职责,配备所需的硬件设施;发挥各单位的作用,建立与宣传、公安、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和良好局面,促进网络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良性互动.

  (二)完善机制,强化网络舆情体系建设。一是规范网络舆情监测,完善日常监测报告制度,要求相关部门把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研判纳入日常业务工作,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

  二是强化舆情分析,把握舆情事件发展态势.要把握好网络舆情总体态势和发展趋势,掌握舆情发展的走势特点和规律,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而正确预测舆情发展趋势。三是加强舆情研判,健全舆情研判会商制度。通过舆情会商会议,分析舆情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引起负面反应的舆情做出预警,把舆情扩散态势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引导,完善网络舆情事件应对措施.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案制度,把握舆情干预时机,提升舆情疏导技巧,化解舆情事件时间压力.在网络舆情潜伏期,及时表态,抢抓第一落脚点;发展期,要冷静面对,有效疏导;在舆情高涨期,要掌握主动,因势利导,引领话题;在舆情回落期,要防止舆情反弹,淡化支节。

  (四)注重预防,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一是探索新媒体管理方式.强化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建设,抢占网上话语权,有效形成网络舆论阵地。二是提高新闻发布引导舆论能力.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引导机制和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双向沟通机制,提高党委政府引导舆论的能力。三是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开创官民交流新模式,制度化回复和办理网民留言,把网民诉求留在本地网站,防止舆情事件扩大化,推进网络规范运行.四是打通“两个舆论场".建立健全由新闻发言人、网评网宣员共同参与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体系。

  (五)夯实基础,做好网络舆情队伍和平台建设。一是建设核心网评员队伍,积极主动地开展网络评论和宣传工作,正确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二是提升网络信息员的理论及技术素养,逐步建立舆情职业人才培养管理机制,通过网络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制度等方式加强网络舆情队伍的建设,提升网络舆情工作者的理论及技术素养。三是加强网络舆情的技术平台建设,舆情监测平台的建立需要资金保障和技术保障,各级政府应将网络平台工作经费,平台运行所需的服务器、网络设备、软件的购置、更新、运行维护等费用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

  (六)立足实际,加强网民思想道德教育。网民是网络世界的主体,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虚假信息、过激言辞的行为,必须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成熟、有责任心的网民,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报纸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互联网络荣辱观,积极开展文明上网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全力推进文明上网工程建设,促进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实现网民自律。

篇九: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当前,作为第一信源和公众意见喷涌渠道

  的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

  会舆论的放大器,现实民意的风向标和参照

  系。

  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各种社会

  矛盾频现,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外部环境

  的调整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显著增

  加,突发公共事件尤其是突发群体性事件时有

  发生,其中很多事件的发生、发展或指向均与

  政府部门或个人相关。

  而一些政府部门或职能

  机构对此类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不当、处置不

  力、引导无方,往往导致政府危机,严重影响

  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

  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分析

  (一)

  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突

  出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指

  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

  应对的自然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

  安全事件①。

  政府危机突发事件是指事件发生、发展与政府部门或个人有关,并造成或可能造

  成社会危害的突发事件。

  相比一般事件而言,政府危机突发事件更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牵连面广等基本特征。

  所谓网络舆情是网民借助于论坛、博客等

  网络平台将对某事物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

  动倾向反映出来的集合体。不仅具有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多元性、隐匿性、偏差性等

  特点,而且具有跨界连接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

  的功能,是为一种不得小觑的社会动员力量。

  (二)

  政府突发危机事件的高发范畴分析

  梳理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事件不难

  发现,很多事件的发生、发展或指向均与政府

  部门或个人相关。以2012年为例,舆情主体

  所属部门为地方政府的舆情事件占比最高,为

  28.1%,较2010、2011年的26.2%有所增长,按事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社会民生问题引发的政府危机事件,这

  类事件主要发生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领域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和摩

  擦,如2014年4月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引发自来水危机

  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问题及对策

  叶奕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与政府部门或个人有关的突发事件极易成为舆论中心,引发喷涌状的网络舆情。

  由于网络舆情应对体

  制、机制存在缺陷,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缺乏正确认识和基本应对方法,因此在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

  舆情应对中普遍存在着应对不当、处置不力、引导无方的问题,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在互联网与网络舆情深

  度互动的现实背景下,以创新思维,健全联动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引导机制和管理体制,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

  力,不仅是重塑政府形象的必要,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具体表现和有效途径。②因自然灾害

  事件所

  激

  活

  的政

  府危

  机

  事

  件,如2010年的北京特大暴雨事件;

  ③因司法领域尤其是司法审判过程中引起

  社会广泛争议,导致政府形象受损的政府危机

  事件,如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等;

  ④因官员腐

  败

  导致

  的政

  府

  危

  机

  事件,如

  2010年的“微笑局长”

  杨达才事件、2012年

  的重庆雷政富不雅视频案、2013年的上海法

  官集体嫖娼等。

  由于以上几类事件往往事态严峻、背景复

  杂、应对时间短、社会关注度高,由其引发的网络舆情也极易形成扩散态势和井喷效应,甚

  至有地方问题全局化、个体问题公共化、普通

  问题政治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标签

  化、冷点问题热点化等趋势,往往会产生爆炸

  式的社会影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问

  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

  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不当

  应对行为表现

  1.用传统的信息传播理念发布信息,应对

  质疑

  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突发事件往往

  具有信息来源多元、信息内容丰富及实时传播

  的特性,这使政府难以独立主导信息传播格

  局。

  但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仍旧沿袭

  传统的信息传播理念,经常采用以下两种策略

  应对突

  发的网络舆情:

  一是采取拖延策略。

  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

  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公开透明,社会公众有知

  情权,这是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要求。

  但目前

  一些地方政府对信息采取的是不予公开或推迟

  公开的处置方式,唯恐消息公开会影响社会稳

  定与政府形象。

  如湖北宜城“29岁市长周森

  锋事件”

  事件,最先引起网民关切的是史上最

  年轻的市长周森锋的任用程序上的问题。

  但当

  地组织部门没有及时公布任用程序,面对质疑

  只是“挤牙膏”

  式的回应,导致质疑不断深入

  推进。周森锋当选仅一周,此事便迅速被网络

  放大,形成影响全国的热点舆情事件,为后续

  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

  二是采取隐瞒策略。面对质疑时,一些部

  门或采用有选择地发布信息的方式,进行自上

  而下的单向传播,或有意隐瞒关键信息,其充

  满自相矛盾的逻辑悖论,不可避免地陷入舆论

  困境,引发政府公信力危机。比如在瓮安事件

  中,政府仅说嫌疑人在死者死时在“做俯卧

  撑”,却不分析出嫌疑人为何会“做俯卧撑”,没有预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疑点。此一番说

  辞一出,不仅立即成为网上戏谑政府不负责

  任的流行词

  语,而

  且

  让人

  产

  生“黑

  幕重

  重

  ”

  的猜想。

  2.用生硬的态

  度应

  对

  舆

  情,表

  现

  拙劣,答复不当

  一些政府部门在面对舆论质疑时,政治敏

  感性不强,以居高临下的自我定位,用轻率、偏颇的言辞解读突发事件,不仅丢失了网络舆

  论引导主动权,也更放大了事件的负面影响,“逯军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河南广播电台记

  者在采访郑州经济适用房土地挪用事件时,主

  管信访工作的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反问记者

  “你是准

  备

  替

  党

  说

  话,还是准

  备

  替

  老

  百

  姓

  说

  话”。正是这种面对媒体时的不当答复,使相

  关组织在应对中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3.用老套的话语体系应对网络语境

  一些政府新闻发布

  人

  不熟

  悉网

  络用语

  习

  惯,没有采用符合网络特性的传播信息,而沿

  用传统生硬的官方话语体系,成为政府文件的翻版,导致与网民沟通受阻,不仅起不到释疑

  解惑、缓解公众焦虑情绪的作用,甚至极易引

  起网民的反感。

  4.用滞后的平台手段应对网络舆情

  当前,作为新兴社交媒体的微博不仅提供

  了新的传播平台,且在

  舆论

  场域

  的建

  构过程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在这个发展最

  迅速、受众最广泛的新型交流平台上,很多

  地

  方

  政

  府或职能部

  门或是缺位,或是失

  言,没有很好开发、运行和利用这一阵地,提供

  能适应公众要求的信息。

  在著名的抚州宜黄

  拆迁案中,拆迁案受害人钟如九第一时间在

  各门户网站开通了认证微博,成为该事件在

  微博上的单方面唯一信息发布渠道;

  而宜黄

  政府部门没有开通微博,只能通过传统媒体

  渠

  道

  进

  行

  “慢

  速

  回

  应

  ”,地

  方

  政

  府

  在

  舆

  论

  交

  锋中始终处于相对劣势。

  5.用息事宁人的态度对待舆情事件善后

  工作

  一些部门在对网络舆情处理时,仅仅满足

  于平息事件舆论本身,对事件的后续、遗留问

  题,常常处于管理缺位状态。

  以“表叔”

  杨达

  才事件为例。

  该事件爆发之初,陕西省纪委表

  示要对事件做出深入调查,却一直没有公布调

  查结果,直到“杨达才仍在上班“的信息传

  开,才公布将其撤职的消息。

  与此同时,湖北

  大学生刘艳峰申请公开杨达才的工资的要求,在20天后只得到“工资不属财政信息公开范

  围”

  的回复,由此引发新一轮舆情,政府公信

  力不断受到质疑。

  (二)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网

  络

  舆

  情

  的复

  杂

  性

  加

  大

  了

  舆

  情

  管

  理

  难

  度。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更趋向于4A(Anytime、Anyone、Anywhere、Anyway),由

  此

  产

  生

  的信

  息扩散不再是一对一的传递或一对多的广播,而是一乘以多再乘以多的链式反应,极大地加

  速了突发事件信息和舆情扩散,冲击着传统的信息传播和处理方式。从政府角度看,大量无

  序杂乱且快速变化的舆情使其很难把握舆情传

  播范围、人员和领域,难以以最快、最有效速

  度掌握舆情,因此,政府对网络

  舆情的掌控很

  难用集束性的方式解决。

  2.当前网络舆情应对体制、机制存在缺陷

  (1缺少专门、高效、科学的机构、人员

  和组织体系。目前,在互联网管理中存在多头

  行动、分散工作、协调失效等问题,各部门的资源不能形成合力和优势,使简单问题复杂

  化,一般问题扩大化,甚至酿成网络公共事

  件,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例。

  新闻发言人制度

  是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体

  系,目前政府各部门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出现

  了地方化、行政化和部门化的倾向,内部信息

  鸿沟现象仍较为严重,而新闻发言人一旦缺少

  组织、机构、团队的强力支持,就难以网络舆

  情作出合理判断和有效回应,空话、套话、官

  话就难以避免。曾以“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

  已经信了”而闻名全国的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

  王勇平,之所以在“7·23”

  甬温线动车追尾事

  故新闻发布会上陷入被动,就与他缺乏对事件

  信息的全面掌握不无关系,他“直到下了飞机

  才知道要召开新闻发布会”,且“只有半小时

  准备时间”①,直接导致新闻发布与公众信息

  需求脱节,与受众情感疏离。

  加上其个人言行

  中透露的随意性,更激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对立

  情绪,并进一步对其个人及其所代表的铁道部

  的所作所为作出了过度解读。

  (2没有建立有效、顺畅的舆情应急流程

  和工作机制。

  由于平时对突发状况下的工作体

  系和运转机制缺乏考虑,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在突发事件喷涌舆情面前,往往会

  导致一系列常规性工作机制失灵,出现信息真

  空、决策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等情况。王勇平在

  “7·23”

  动车追尾事故新闻发布会前后的表现,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工作开展的尴尬:作为

  新闻发言人,却无法从现有的规章中获得关于

  信息发布时间、地点、范围、内容等方面的规

  范性依据和具体指导。

  3.部分领导干部或公职人员自身存在许多

  不足

  (1缺乏预警意识,对诱因事件可能造成的现实影响和危害估计不足。

  当前很多地方

  性

  突

  发

  事

  件,只

  要

  打

  上

  “政

  府

  ”

  、“官

  员

  ”

  、“警察”

  、“拆迁”

  等标签,就能在极短时间内

  形成全国关注之势。

  倘若有关部门提早关注舆

  情预警信息,实施有效的矛盾解决方案及舆论

  引导措施,那么事态可能会在爆发期就得到平

  息,甚至根本不会扩散。

  (2)

  部分公职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对网络舆

  情缺乏正确认识。

  当前对网络舆情存在两种认

  识误区:

  一是大意,认为网络舆情不是民意,因而没有价值,不值得重视;

  二是惧怕,视网

  络舆情为“洪水猛兽”,每每在网络舆情出现

  问题后,封杀或删帖是很多管理者的初始反

  应,不敢直面网络舆情。

  (3)

  缺少基本的舆情应对方法。

  相较于传

  统媒体舆情,网络舆情更具有表达快捷、信息

  多元,互动方式多样的特点,而且网民普遍存

  在“求快”、“求异”、“求新”

  甚至是“叛

  逆”

  的心理特征。

  一些领导干部在回应网络舆

  情时不仅没有以坦诚的态度、具体的回应解除

  网民疑虑和困惑,而且频频出现雷人雷语或失

  当行为,以致一波未平,一波再起,衍生新的网络舆情。

  三、提高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

  引导能力的对策

  (一)

  完善组织架构,健全联动机制

  1.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工作组

  织架构,完善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多级舆

  情监测网络,但鉴于国情,由某一部门单独承

  担管控工作并不现实。

  可以借鉴许多发达国家

  的共同做法,设立综合性决策协调机构和常设

  的办事机构。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这个机构可

  设置为由宣传部门直接领导、各部门参加的舆

  情监管机构,其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网络舆情

  的监测工作,遇上突发事件时,则兼为网络舆

  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协调网络宣传与管理、应急处置、新闻发布、社会管理等相关部门。

  与此同时,政府各职能部门明确工作目标,明

  确网络舆情收集范围,规范工作流程,确保互

  联网可管可控。

  2.建立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有效

  统筹和整合互联网管理资源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

  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

  的一

  种机

  制”[1]。

  应加

  强形

  成

  点

  对

  点

  、网格

  化、齐抓共管、统筹协调的工作格局,构建反

  应敏捷、渠道畅通、直接开放的回应机制,通

  过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联动,解决信

  息不对称、传播不顺畅、工作不协同的问题。

  (二)

  健全预警机制,加强舆情研判

  1.要建立系统化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系

  统化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包括“舆情规划、舆

  情收集、分析处理、舆情预警”

  等相互联系相

  互渗透的环节。

  要建立敏感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和舆情应急处置机制,按照早发现、早处置、早控制的要求,将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的处理,从非流程化的决策过程转变为程序化的决策过

  程。这里首要工作就是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

  等级的危机事件,分门别类地制定应急预案、处理规范程序及执行步骤,有效调动与之对应

  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危机化解。此外,还要针对

  网络舆情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的放矢地加以干

  预,主动引导舆论朝有利方向发展。

  2.

  加强对网上舆情的搜集、分析。

  政府各

  职能部门应做好舆情信息收集与研判工作,及

  时捕捉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或群体性的问

  题,准确把握网上舆情走势,打造网上“千里

  眼”、“顺风耳”。与此同时,还可以委托专业

  社会调查机构开展专题性社会调查研究,提出

  解决问题、引导舆论的对策建议。

  (三)

  健全处置机制,有效应对舆情

  1.建立公众回应机制

  舆论引导贵在形成“首声效应”,即要在

  第一时间对事件进程发声、第一时间公开事实

  真相、第一时间回应热点问题,切实掌握舆论

  引导的主导权和话语权。2012年5月26日凌晨,发生在深圳的监东飙车致三人死亡案,由

  于事态严重,不仅死者家属质疑肇事者被人

  “顶包”,而且豪华跑车、夜总会女郎、游艇会

  会所、摄像头损坏、阻挡记者采访等关键词交

  错在一起,也给公众留下了质疑和想象的空

  间,一时传言四起。5月28日至31日,深圳

  交警连续召开四次新闻发布会,第一次和第二

  次新闻发布会后,由于政府公布的视频资料和

  证据有明显的漏洞,马上遭到网友、媒体的质

  疑。

  对此警方积极回应,迅速行动,有针对性

  地查找证据,用事实说话,还原交通事故真

  相,最终平息了舆情危机,使案件的处理进入

  正常的程序,挽回了政府的公信力。

  2.认真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培养具有专

  业素养的新闻发言人团队

  在突发政府危机突发事件情境下,新闻发

  言人制度必须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

  制,以便于以保证新闻发布的效率和效果。

  例

  如,欧美国家新闻发言人制度就要求新闻发言

  人列席高级别的决策会议,以便于新闻发言人

  对相关重要信息和决策过程有清晰和准确的把

  握。与此同时,应积极探索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新媒体应用路径,成立由主管领导、技术专

  家、舆情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共同组成的新闻

  发言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积极

  构建突发事件的新媒体发布平台,使新媒体平

  台的新闻发布与传统新闻发布会实现有机融合

  和优势互补。

  3.建立问责机制,努力平息社会公众的情

  绪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背后往往掩藏了极

  端民意诉求,正确的现场处置工作只是暂缓了

  社会公众的情绪,但不能代替适时问责机制。

  如果对此类问题不能追根溯源加以解决,不仅

  可能使处置阶段的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可

  能

  成

  为新

  的隐

  患。

  据《2013年

  舆

  情

  蓝

  皮

  书》

  数据,2012年环境类舆情事件中已解决事件

  的比重

  下降,未

  解决

  事

  件

  的比例逐年攀

  升,2012年占比13.3%。因事件未

  得到完全处理

  (即部分解决和未解决,共占比27.3%)而导

  致的“烂尾”现象较为严重。①因此,建立问

  责机制,不仅是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序开展的保障,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树立政府形象的需

  要。

  (四)

  健全引导机制,占据舆论高点

  1.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

  在突发事件中,网络以其强大信息流量和

  交互性受到了

  人们的高度

  关注,而其开

  放性

  、虚拟性等特点却使得网上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

  低。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民们极易形成缺

  乏事实基础的主观性意见。

  而传统媒体的权威

  性与党政背景,以及媒体编辑、记者等良好的专业素养,使其在社会舆论议程设置方面具有

  明显优势,在舆论引导和平息事态方面可以发

  挥主导作用。从近年来政府危机事件的舆情走

  势分析不难发现,作为沟通、融合民间与官方

  两个舆论场的重要力量,主流媒体的介入不仅

  可以表达政府改进公共管理的诚意,甚至对事

  件的解决经常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尤其是

  针对“微博直播”

  时代经常发生的“流言”现

  象,传统媒体的调查与核实作用,意义非同寻

  常。因此,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应充分发挥

  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舆论阵地。比如2013年

  7月发生的临武瓜农被城管打死一案中,当地

  的百般掩饰与微博的传播,而《新京报》等传

  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相互配合,通过深入核查

  第一时间发布真实信息才使得疑云得以消弭。

  2.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一是针对网民上网易受权威左右的心理特

  点,邀请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学者或社会知名

  人士以真名参与网上讨论,强化正确的主导声

  音。

  二是注重培养“草根意见领袖”,发挥网

  评员的引领作用,把网民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方向。

  3.加强公务人员的网络媒介素养

  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转变观念和态

  度,摆脱对网络舆情的轻视、逃避、恐惧、害

  怕、无奈等心理,主动接触网络媒体,掌握舆

  情演变规律,提高认知、分析、引导、掌控、回应网络舆情的能力。

  (五)

  健全管理体制,夯实管理基础

  1.加强立法建设,实现依法管理

  应充分认识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

  体属性,按照网络媒体的自身特性与规律加强

  监管,将管理重点从管主体转向管属性,从被

  动管理转向依法治理,从终端管理转向全网管

  理、全程管理。

  2.加大技术投入,实行科学监测

  互联网信

  息

  具

  有丰

  富

  性

  、海

  量

  性

  、复杂

  性、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

  性等特点。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预测,以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移动互联网开始成为新的舆论策源地。

  对网络舆情监测提出了新的挑

  战。

  其中,私人化的微信朋友圈崛起,使得舆

  论表达更为隐秘,具体数据难以提取,使舆情

  监测与研判增加了难度。

  因此,加强应用和管

  理技术的研发,建立定向分析、定量研究与有

  效管理体系,使舆情监测与研判从主观判断迈

  向客观分析和量化管理,成为科学监测的技术

  基础,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3.壮大网络队伍,构建舆情梯队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关键在人,目前应重

  点加强网络宣传管理,组建网络评论引导、网

  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等队伍。

  在近期内可考虑在

  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舆情专业,为各级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念、熟

  悉网络传播规律、掌握舆情监控技术的专门人

  才。通过构建梯度合理、专兼结合、全域覆盖

  的网络舆情工作力量,打造一支信得过、靠得

  住、打得赢的网络队伍。

篇十: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有关材料的通知》(南政办便函)要求,现将我市政务舆情回应处置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制度、机制建立情况

  我市始终将政务舆情回应工作作为单位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履行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以“收集民意、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解决民忧”为宗旨,以提高执行力为目的,进一步拓展与群众沟通的渠道。为快速妥当处置全市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制定了《xx市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市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日常监看

  市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办公室人员负责全面监看涉及xx的各类舆情,对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以及各类关于xx的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完善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7×24小时昼夜不间断监看网络,确保不遗漏任一时间点发生的网络舆情。

  建立网络阅评员队伍,围绕网上出现的关于我市热点问题、敏感问题,有组织地开展网上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评论。各职能部门要明确一名网络阅评员,重点监看涉及本部门的舆情。广泛联系新闻媒体记者、网络活跃人士等社会各界人士,及时获知线索,掌握重要舆情。

  (二)把握舆情研判

  定期组织互联网管理从业人员及网络阅评员参加各种会议培训,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网络阅评员的舆情研判水平、把控能力。鼓励互联网工作人员加强理论学习、时政学习,强化舆情研判的敏锐性。

  充分发挥市网络办公系统舆情汇聚研判功能,将初步研判意见转发给各部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做出后续研判处置。市委宣传部、网安部门等舆情处置部门既相对独立、又分工协作,共同做好舆情研判报送工作。

  对于短时间内传播面广、影响较大、可能引发炒作以及涉及特殊敏感话题的重要网络舆情,随时编辑手机短信发给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其他相关领导。同时,密切跟踪网络舆情,从监看发现、分析研判、衍变动态等处置引导等全过程变化情况,以“网络舆情动态”形式,及时报送领导。

  (三)及时处置应对

  发现网络舆情后,第一时间向涉及舆情的部门了解核实情况,并根据反馈的情况做出处置。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定级,分级响应。

  一般性的网络舆情,第一时间发动网络阅评员撰写网络引导帖文,运用网络语言引导舆论;

  对于特殊重要的敏感热点舆情,按照网络舆情“2小时上网发布,6小时转播,24小时达到高潮”的舆情衍化规律,在黄金回应期,抢占舆论制高点,迅速组织新闻通稿,在新闻门户公布或提供新闻媒体,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用权威的信息挤占媒体炒作的空间。

  对一些与事实有出入、造成不良影响的敏感舆情,积极采取措施,迅速做好省级、xx市级新闻媒体的协调工作,并对相关有关舆情信息进行删除,适时正面回应、堵疏结合,有序引导;

  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造成恶劣影响的网络舆情,协同公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造谣、传谣者予以打击,形成震慑作用。

  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委宣传部领导,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根据事态发展情况,适时发布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四)深入总结分析

  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对舆情发生衍变情况、调查核实情况、采取措施情况、处置效果及可能发造成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回顾,及时总结舆情处置的成效和经验,形成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呈送主要领导。

  三、存在问题

  (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

  (二)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公开形式上,比较重视通过公开政府信息,群众通过其它途径查阅的公开形式不够丰富。

  四、工作建议及下一步安排

  (一)深化公开内容。建议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进一步充实政务公开的内容,扩大公开的范围,对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及时公开。

  (二)丰富公开形式。在办好的基础上,对于年度重点工作,群众关心重点热点问题,通过在办公场所设立固定的公开栏,印发信息通报,制作宣传手册,利用报刊、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方便人民群众查询。

  (三)加强队伍建设。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不定期开展舆情回应技能培训,提高全市应对舆情危机的能力。

  (四)完善回应平台。建立以政府门户、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平台的舆情回应渠道,满足公众知情权。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建设和维护,健全完善政务公开、信息发布、投诉建议等栏目,丰富与网民沟通互动的工作平台;

  (五)构建长效机制。加大政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在年终考评中所占的比重,构建政务舆情回应处置长效机制,促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良性发展,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篇十一: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政务舆情回应工作自查报告

  政务舆情回应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贵办《关于报送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有关材料的通知》(六政务公开办〔20xx〕5号)要求,现将市商务局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市商务局高度重视政务舆情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到人。分管副局长为政务舆情负责人,局办公室主任牵头承担舆情监测、收集、督办和指导工作,各业务科室、商务局综合执法大队以及局信访专员、局下属单位分工承办具体舆情回应事务。

  2.健全制度。市商务局一贯坚持政务公开、透明、高效,先后制定局《政府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政务舆情回应处置制度》》、《网上问政回复办理工作制度》、《澄清虚假或不完整政府信息工作制度》、《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12312商务举报投诉受理制度》等系列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政务舆情收集、处置、回应机制。

  3.严格责任。市商务局办公室安排专人定期浏览、检索

  政府网站《意见征集》、《部门信箱》、《百姓畅言》等专栏,发现舆情动向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根据舆情具体内容,转交局下属单位、业务科室或执法大队研究处理,在规定时限内予以正面回应,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我局领导、信访干部和机关职工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事宜,热情接待来信来访者,按照市信访局规定流程,对其提出的诉求和问题,逐一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疏导和劝解工作。通过调研走访、会议协调等方式,解决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存在问题

  因本部门近年来未发生重大舆情,具体经办人员处置经验相对不足,建议市政务公开办加强政务舆情回应方面的专题业务培训,特别是应急处置培训和模拟演习演练,摸排检验存在不足,提高政务舆论回应效能。

  三、下步打算

  根据政务舆情回应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务公开办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我局今后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好责任制度落实。继续落实政务舆论回应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政务舆论工作的新局面。

  2.推动政务信息公开透明。继续推动市商务局政务信息

  公开制度建设,认真做好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与中介服务清单、双随机一公开等系列政务公开指定动作,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公布商务动态,提高社会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3.健全政务舆论回应机制,巩固各科室间、各单位间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舆论回应工作格局,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4.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政务舆论回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篇十二: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加强网络舆情安全管理、遏制网络不安定因素的传播和蔓延、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是网络舆情工作的重点,因此积极探索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并建立和形成完善的应对机制有着积极意义。

  标签:网络舆情;监管;对策建议

  2016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由此可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生活形态发生了深刻、全新的改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该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日益推动着全社会、多行业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就使网络舆情影响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当发现网络舆情有不良倾向时,如何进行监管、控制和引导并采取有效措施,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网络舆情真正发挥“正能量”的作用。

  一、目前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

  (一)互联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的状况及水平

  我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年相对数为47.6%,绝对数达到1636万,相对中国域名总数来看,约占52.8%,比例之大,令人鼓舞。就目前来看,中国“.CN”域名已超过德国国家顶级域名“.DE”,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就成为全世界注册保有量之首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在我们中国,就目前网民绝对数来看,数字已经十分惊人,达到了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从相对数来看,也十分可观,已经达到了50.3%这一数字。中国居民上网人数是什么情况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过半。其中,截至2015年底,中国一共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的相对数为6.1%,与2014年同期相比较,提升了近1.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不论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数来看,增速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2.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渗透的情况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掌握的技术比较先进,对互联网域名和服务器等有着监视和控制权,这些国家不论在计算机硬件方面,还是在计算机软件方面都有着垄断地位,因此,这些国家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全球互联网的控制权。在境

  外有几千家反动的中文网站,他们将网上渗透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利用互联网传播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侵扰破坏。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和干涉中国内政、介入中国内部事务最便利的途径。敌对势力利用境外反动网站,在网络上散布反动舆论,对虚假的网络信息进行大肆宣传,对我国的政权稳定产生了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他们通过网络的虚假宣传,恶意炒作他们自己认为的所谓社会热点问题,对中国政府的社会威信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目前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的主要做法

  1.网络舆情管理监察工作

  一是全面掌握网监基础数据,主要是建立互联网络基础数据库,对具有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单位进行备案,对使用固定IP地址的单位、网站,以及营业性场所和非营业性场所、重点单位的相关业务系统进行登记注册;二是落实网联单位责任制,加强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逐一落实信息安全和安全管理制度,与互联网服务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行业自律;三是加强重要阵地控制,以本地互联网数据中心、托管主机和虚拟主机以及重点网站等网上重要阵地和主要信息传播场所为重点,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互联网有害信息的传播;四是强化网吧技术管控,在落实网吧“三级”管理的基础上,安装电子监控系统,根据网吧安全管理系统的在线运行率、日志上传率、上网人员动态管控率等进行监管。

  2.互联网巡查导控工作

  把互联网信息巡查处置工作作为网监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网站、版主、民警的责任,构建维护网上秩序和网络安全的社会防线,使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扩散得到有效遏制。一是落实网上分片巡逻,整合各部门、各警种资源,强化网上发现、侦查、控制、处置能力,积极改革、大胆创新,完善网上监控工作机制,实行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巡查制度,与各大网站及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保持联系,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努力做到发现不良信息时,能积极响应,及时处理。二是落实网上报警处置机制。在重点网站上设立报警岗亭或虚拟警察图标,点击后可以进行网上报警。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网上举报能认真对待,及时处理,认真调查,尽快发现和处置各类网上有害信息,为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提供违法犯罪嫌疑线索。三是落实网上舆情控制,公安机关的网络警察机构积极主动与相关机构和部门及社会相关力量构建网上舆情控制、监督、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较为专业的网上舆情控制工作组织并形成网上舆论宣传阵地,针对网上舆情开展正确的引导和控制工作。

  3.网络违法犯罪的防范打击工作

  必须强化防范网络违法犯罪的宣传力度,公安机关与电台、电视台、报纸、门户网站等媒体建立发布防范新型网络违法犯罪的宣传机制;在网吧、宾馆、酒店等上网场所发布关于防范网络违法犯罪的温馨提示。与此同时,要强化打击网

  络违法犯罪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各级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能力,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打掉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的嚣张气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广辟案件线索来源,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坚持“网上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的原则,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淫秽色情、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性网络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活动。二、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影响网络舆情的监管

  网络虚拟社会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但在我国则是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的新生事物,由此而引发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时有发生。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其发展还不相适应,存在相对滞后问题,使得执法机关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对有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甚至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导致无法可依。目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都属于部门规章,既缺乏法律效应,又缺乏可操作性,给公安机关的互联网案件落地调查、整治网站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队伍建设明显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进步,政府对网络虚拟社会信息安全状况高度重视,无论是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还是涉及网络方面的各行各业,都在加大对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达成共识,培训力度明显加大,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网络的发展、网民数量的迅速上升相比,网络专业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上都存在极大的缺口,懂公安业务、法律和计算机的复合型网络警察就更少了。一些企事业单位对网络安全管理认识不足,网络安全管理措施、手段还不到位,从事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甚至没有,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无能为力,给单位乃至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专用设备、管理技术手段还满足不了网络舆情监管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知识更新频繁,新的网络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针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专用设备、技术手段却与之未能同步发展,更新缓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费不足,在制约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制约了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和监控水平的提高。

  (四)人的认识与网络虚拟社会的现状相比还存在滞后、不到位问题

  由于网络虚拟社会本身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广大网民对网络虚拟社会的认知水平低,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在许多网民看来,在网络上所发生的信息、言论不是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会被法律追究。这种心理很容易导致一些网民做出触犯法律法规的言论行为,最终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应对机制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的理念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虚拟社会”的维稳工作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作为监控管理人员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应采取“四抓四强化”的管理办法:狠抓网络监控队伍建设,强化舆情监控能力;狠抓管控规章制度建设,强化职责任务落实;狠抓管控举措创新,强化网络规范运行;狠抓长效机制建设,强化网上维稳能力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立法与宣传工作

  尽快更新或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并且还要就虚拟社会中存在的信息与网络安全等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加大关于信息与网络安全的专项立法,使其与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等相统一,使信息安全与网络全领域做到有法可依。并且与行业自律规范相互结合,使网络虚拟社会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为网络虚拟社会维稳工作和信息网络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对于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要有计划、有目的、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有关互联网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活动,活动的开展既要注意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形式,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积极宣传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对青少年网民的宣传更要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创新,使工作更具有影响力,要在校园内大力开展网络安全普法宣传,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消除他们对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认识误区,从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要对自己的网络行为与现实社会的行为同样负责,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全面推进虚拟社会自律

  虚拟社会中的网民可以遍布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要坚持疏导为主、以堵为辅、堵疏结合的原则。

  行业自律是前提,是基本。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载体,许多行业、部门都在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往来,网络环境的好与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行各业的运作与发展。因此,在不同的行业、部门中可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制定和完善行业规范,自觉规范行业的网络行为。作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要将技术防范、网络接入点的管理作为重点,常抓不懈,及时发现网络安全隐患,置有害信息于网络之外。作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响应政府号召,与各级政府密切协调配合,倡导文明上网、自觉向不文明网络行为说不,进行有效抵制;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对上网内容和网络行为的审核,对那些有害信息要坚决抵制,决不给其留有任何散布的空间。

  网民自律是根本、是保障。虚拟社会的管理对象是现实社会中的广大网民,加强对网民的全方位管理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管理好全体网民,才能使虚拟社会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加强道德法制宣传,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网民的思想道德认知,引导广大网民自觉遵循网络规范,有效自律。

  (四)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与导控工作机制

  完善以部门协作为主导的网络舆情导控协作机制,促进各有关部门及相关组织全面参与舆情导控工作,公安网警部门要为有效开展网络舆情监测与导控提供情报来源、技术支持和网络写手。具体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公安部门各级网络联络员的作用,大力搜集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类情报信息;二是强化网上舆情监控,实时掌握网上舆情动态,做好舆论导控的先期准备工作,做好技术支持;三是建立网上专业写手队伍,适时开展舆情导控,掌握网络话语权,引导舆论导向;四是做好横向交流与沟通,发挥舆情导控的协作优势。(五)建设网络警务平台

  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在本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网站上布设网上治安报警岗亭,并根据需要设立虚拟治安监督警员,最大限度地使网上接警、出警、网上案件处理等咨询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每个城镇社区业主论坛、社区生活网站等平台开设“社区警务室”,以提高网上“见警率、管事率”。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上报案、受理、情况通报,进一步加大网络防范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警员QQ群、微信群、微信警务办公室等,加大网上巡逻执法,及时发现网络隐情、及时处理,提高网上监管能力和水平。

  (六)建立社区思想政治网站

  建立社区思想政治网站,从城镇街道社区到乡村要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做到网络文化全覆盖,对广大网民十分喜闻乐见的“红色网站”要加大投资力度,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满足广大网民的精神需求。请舆情导向人员或者网警做这些“红色网站”的主要版块的版主,通过演讲、评论、导读等多种方式对广大网民进行宣传和沟通,使广大网民的思想认识能力有较大提高,使先进的、科学的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广大网民的头脑中,培养网民是非判断能力,使广大网民学会鉴别网上信息的真伪,自觉抵制网上错误言论和错误思想观念的腐蚀。通过“红色网站”还可以发现网民在现实社会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整理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广大网民的思想动态,从而正确引导广大网民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自由辩论,在思想碰撞中,使网民辨别是非,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七)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对敌斗争的策略

  信息安全事关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国家安全。在新形势下,要巩固执政党的政治地位,全体国民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增强大局

  意识,要时刻树立危机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对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形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网络上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有足够的研判,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稳步开展。

  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必须将国家安全利益放在首位,特别是政治安全事关国家命运与前途,时刻动摇不得。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要始终顾全大局,对西方敌对势力要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决不给反动势力任何破坏国家安全的空间。

  (八)全面推进网络虚拟社会实名制

  根据目前网吧实行实名制上网的经验来看,效果很好,可以做到可监控、可管理、可处置,这一举措还应逐步拓展到上网实名制,实名制还要涉及网络邮箱、网络博客、网络论坛、聊天工具、支付平台等多个领域。只有这样,公安网警部门的网络监控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总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壮大,网络虚拟社区的覆盖范围将越来越广,逐渐成为现代人寻求数字化生存的现实平台。对网络居民行为的研究日显突出,对其如何进行规范管理也成为当务之急,这一切都必然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网络环境日新月异,与之俱来的网络违法行为、犯罪率也有逐渐上升的态势。因此,加大对互联网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势在必行,只有全方位地、彻底地净化网络环境,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才会使美好和谐的虚拟社会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EB/OL].[2016-05-1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15/19/31674953_542482304.shtml.

  [2]韩佳,白学伟,李文涛.辽宁省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与应对机制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3]王一帆.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研究[J].情报探索,2016(3).

推荐访问: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局 舆情 存在问题 工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