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的意思(16篇)

时间:2022-11-28 11:05:09 策划方案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方案的意思(16篇)中国方案的意思  作者:陆杰华;阮韵晨;张莉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北京100871出版物刊名: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40-47页  年卷期:2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方案的意思(16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方案的意思(16篇)

篇一:中国方案的意思

  作者:陆杰华;阮韵晨;张莉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北京100871出版物刊名: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40-47页

  年卷期: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健康老龄化

  中国方案

  发展目标

  实施方略

  摘要:健康老龄化战略在中国实施的成败,不仅是事关我国能否处理好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根本性议题,同时也是推进健康中国的关键性环节。健康老龄化战略的中国方案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而本土化的健康老龄化战略也有助于提升中国话语对国际性政策的引领作用。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本文提出健康老龄化中国方案的构想,并认为维护健康公平和坚持全生命周期视角是其内涵的两大核心理念。同时,健康老龄化中国方案的内涵还包括了以"健康维护"为核心的服务主导模式、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及将健康保障视作人力资本投资等基本特征。此外,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健康老龄化中国方案的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并重点分析了中国方案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及其实施方略。

篇二:中国方案的意思

  作者:杨晶[1];陈永森[2]作者机构:[1]福建师范大学;[2]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东南学术

  页码:25-33页

  年卷期:2018年

  第5期

  主题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经验;世界意义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先行的生态文明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立和完善的体制机制以及扶贫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度结合,为世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然,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篇三:中国方案的意思

  作者:吴晓明;李滨;詹小美;王仕民;门洪华

  作者机构:不详

  出版物刊名:中国社会科学

  页码:4-16页

  年卷期:2017年

  第10期

  主题词:中国战略

  全球治理

  战略互信

  文明类型

  经济全球化

  “反全球化”新全球化时代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战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础,互信程度越深,合作空间越大。2017年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战略论坛学术研讨会聚焦“全球治理与战略互信”,展开深入研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认为,作为新型世界秩序和国际关系的建设性方案,“中国方案”以超越现代性及其逻辑为前提,以新文明类型的客观前景为基础定向。不仅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已经占有了现代文明成果,而且现代化进程的中国道路采取社会主义的基础定向、现代化进程的中国道路复活并重建和平主义的伟大传统,从而展现出了真实的世界历史意义。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滨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全要素的全球层面市场化,由于缺乏适当有效的全球治理,导致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无法实现“帕累托改善”。这是近年来“逆、反全球化”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新全球治理应建立在共识基础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目前最适合的方案。中山大学传播与

  设计学院教授詹小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仕民认为,在“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历史格局中,世界历史正走向新全球化时代。作为中国方案具象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以“坚定不移地推进、引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而且“一带一路’’战略互信在新全球化场域中的时间化和空间化,正是通过价值意蕴的历时态发展和价值研判的共时态凝聚,生成了承认与认可的实践域和发展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门洪华认为,面对全球治理的危机与变革,中国应当发挥理念引领者、智慧贡献者、方案提供者和积极行动者的作用,深化对新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研究,形成全球治理理念、理论、战略的“中国方案”,并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东亚地区治理、国际金融秩序重构等领域重点发力,为新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篇四:中国方案的意思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面对全球治理失序、逆全球化浪潮汹涌、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性增强的复杂形势,中国国家主席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________年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向全世界提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宣示了中国坚持自由贸易和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和愿望,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担当和领导力,为国际社会应对风险和危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平衡、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之路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顾名思义,就是世界各国由于资金、技术、商品及人员的广泛流动而相互开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早在地理大发现助推资本主义向海洋扩张时期就已启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得到不断发展,到2021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经济全球化达到了高潮,其表现是: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分工发展到水平型分工,全球价值链得以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协同生产达到新的高度;世界贸易的增速远远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速,规模庞大的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股票、基金和债券三大市场全球联网,国际金融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组织、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人员配置等经营活动实现了全球化布局。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提高了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的效率。

  然而2021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强劲发展势头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浪潮兴起。其表现是:其一,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增速都显着萎缩。2021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明显放缓,已经从1990年到2021年间平均增长7%,降至2021年到20________年间平均增长3%的水平。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增速也持续放缓,至今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贸易和投资增速持续呈现低迷状况,意味着经济全球化陷入停顿。其二,投资限制和贸易壁垒加大。自2021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了实现经济复苏,一些国家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曾经风靡一时的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被束之高阁,严格的投资限制和严密的贸易壁垒大行其道。美国、日本和欧盟背信弃义,无视中国严格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和自觉履行义务的事实,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公然践踏国际规则。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声称要将中国视为汇率操纵国,并扬言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45%的关税,企图挑起贸易战。为了推动投资从别国回流美国,特朗普威胁美国大公司若不将投资转回国内,就将对这些公司的输美商品征收惩罚性高额关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扩大,使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其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排他性、封闭性、碎片化发展态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在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一些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重创。如欧盟的建立曾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然而英国却不顾欧盟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劝阻和反对,借助公投强硬脱离欧盟,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和经

  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重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扭曲和逆转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逆全球化的成因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出现逆转,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经济全球化的特殊性质决定的。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导下进行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的扩展。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由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当积极效应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时候,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欢迎,其进程就会加快,当消极效应成为主要矛盾方面的时候,经济全球化就会受到一些人的指责,其进程就会发生停顿甚至逆转。目前逆全球化浪潮的出现,意味着经济全球化内部的消极效应取代积极效应成为主要矛盾方面。

  一是技术进步迟缓,缺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突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技术进步则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自经济全球化进程伴随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启动以来,技术进步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15世纪末世界造船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海上贸易,拉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技术的发明助推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吸纳的原材料来自世界各国,所产出的商品远销异国他乡,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电和内燃机的发明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的商品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经济迅速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步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诸如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并没有像以往历次技术进步那样引发生产方式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没有形成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全新供给能力,难以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强有力的支撑,这意味着技术进步迟缓限制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是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平等扩大。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主要获益者,理应承担起继续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责任,但是事实上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反全球化的呼声一直很高,其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真正获益者并非多数人,而是极少数私人垄断资本。发达国家私人垄断资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以及跨国金融交易,财富快速膨胀,富可敌国,导致国内收入差距急速扩大;私人垄断资本通过大规模对外投资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导致产业严重空心化和大量制造业工人失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私人垄断资本在海外投资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采取种种手段进行避税,导致政府税枯竭,债台高筑,调节社会矛盾的能力锐减。所有这些引起了发达国家内部大量普通民众对经济全球化的强烈不满,一些极端政治势力借此进行政治投机,利用反全球化宣传拉选票,将制造业衰败和工人失业的责任归结到别国头上,进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逆全球化浪潮兴起。

篇五:中国方案的意思

  作者:孟庆国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页码:88-88页

  年卷期:2016年

  第2期

  主题词: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全球化;主权;秩序

  摘要:“中国方案”紧紧把握了互联网高度全球化的根本特征,其中,治理规则的制定、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和秩序的维护及各国网络主权的尊重四个方面是其核心要义和精髓所在

篇六:中国方案的意思

  作者:孙榕

  作者机构:不详

  出版物刊名:中国金融家

  页码:14-15页

  年卷期:2015年

  第12期

  主题词:首都马尼拉

  持续增长

  经济发展

  回旋余地

  包容性增长

  日至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亚太区域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复苏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习近平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用掷地有声的演讲,向在座约800名亚太工商界领袖们传递了中国对亚太地区及中国经济活力的坚定信心。

篇七:中国方案的意思

  作者:涂小雨

  作者机构: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郑州,451000出版物刊名: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页码:55-59页

  年卷期:2018年

  第2期

  主题词: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独特价值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否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借鉴方案、为中国的整体形象构筑系统的国家治理模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今日的中国已不同于往昔,一方面是实力的增强,一方面是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实力增强表明中国国家治理在逐渐走向现代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矛盾和冲突,这是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规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表明世界各国的治理模式复杂多样,特别是在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上有截然不同的选择,这会导致治理模式之间的冲突.作为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除了探索自身实践道路外,还要借鉴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社会治理经验.

篇八:中国方案的意思

  作者:何自力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

  出版物刊名:现代国企研究

  页码:64-70页

  年卷期:2017年

  第11期

  摘要:<正>旧的经济全球化是赢者通吃,弱肉强食的全球化,这样的全球化不可持续,发生逆转是难以避免的,新的经济全球化必须体现公平包容原则,这是实现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的根本保证。面对全球治理失序、逆全球化浪潮汹涌、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性增强的复杂形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向全世界提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宣示了中

篇九:中国方案的意思

  国家形象战略的理论框架与中国方案

  作者:王海洲

  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

  摘要:迈入“新时代”的中国亟需将国家形象塑造行为提升至战略层面。象征政治学理路基于国家形象的象征本质,可为该战略提供合宜的、具有框架性的理论解释。首先,战略的实施环境是一种政治象征系统;其次,战略的三种基本角色(规划者、受众和形象载体)以象征意义为核心处理彼此间的关系;第三,战略基本图式的构建以象征的生产和再生产为主脉。國家形象战略的中国方案应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要求:1)中国需在全球性的象征系统中与各方展开象征资本的交易;2)中国遴选的象征载体不可引发任何受众的伦理之忧:3)中国国家形象战略需满足“真实”“良善”和“完美”这三种兼具递进性和系统性的诉求。

  关键词:国家形象;中国方案;象征政治学;认同

  引言

  国家形象(nationalimage)是一个新颖的概念,但不是一种新颖的现象。在人类的悠远历史中,包括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政治共同体,都会在其内部成员和外部受众前展现为某种或某些特殊的形象。这些形象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简单的共同体名称、鲜明的共同体图腾、显赫的共同体领袖、复杂的共同体行为,或虚幻的共同体神话等等。它们作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直接结果,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以偏概全”:任何形象都只能通过某个或某些属性映射一个囊括无尽属性的、整体化的共同体,所以无法做到事实完备。二是“非此即彼”:一切形象都被作为好恶有别的类型化处理以表征敌我之分,所以无法做到价值中立。这两个特征意味着,政治共同体形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存在着竞争性认同的事物,这正是其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的主要原因所在。它们能否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出这种重要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特定时代和具体环境。仅就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成长的历史经验来看,列强崛起与重视国家形象之间呈现出了显著的变量关系。确如亚当·斯密早在两百多年前所言,富裕和发达的现代国家必须支付维护其“尊严”的必要费用。鉴于这种尊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意义上被理解为现代文明的标记,将国家形象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注重外在表现的“面子工程”便着实是一种浅见。国家形象是“内外兼修”的国家所流露出的一种综合气质,而气质有高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腾飞在四十年间画出了一条美妙的“中国曲线”,不断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容置疑地陈述出一个大国崛起的事实。在举国上下学习和探索“如何做一个大国”的过程中,国家形象变成了中国政界、学界和民间的一个热门概念。对中国何以为“大”的所有反思都可以或多或少地被理解为对中国“应该”呈现出何种形象的回答。在国家层面,这种“应然”的思考逐渐明晰起来:从党的十四大以来开始重视,到党的十六大以来初步建设,再到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系统性设想。时至今日,国家形象不再是一种模糊的远大期望,而是已经凝练出清晰的构架和明确的目标,十九大报告将之表述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有所对应地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正是此宏伟设想真正地让“国家形象战略”这一概念名副其实。也就是说,至此才首次形成国家形象战略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空间意义上充分地深入考虑全局情况,将诸多方面集成在一个复杂系统之中,单纯的经济、政治或文化等方面的国家形象构建只是零散的各自为战;二是在时间意义上承认并强调进行动态的、长程的谋划,既提出针对变动的环境及时进行调整,也要求不执拗于一时一地的得失。总之,国家形象战略虽然是十余年来不断为各方所提及的一个旧概念,但就其本身所对应的实质性需求而言,它又的确表现为一种新面貌。所以,在理论上重新省察国家形象战略,适逢其时。

  一、回到形象本身:象征政治学视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不少学者针对中国的国家形象战略做出了重要的开拓性工作,即便他们受时代所限,无法在如今天这般成熟的条件中完整地把握国家形象的战略意义,但切实地推动了国家形象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特别是他们相当务实地基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实际境况,或在战略的操作层面提供各种具体的形象塑造建议,或在战略的目标层面勾绘出诸多期许中的国家形象,对我们细致观察和深入反思国家形象战略的新面貌大有裨益。由于这些文献属于起步阶段的探索,因此多为描述性的工作,为更深层次的诠释和反思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这些工作有的关注国家形象的各种经验性材料,尤其是以政府行为、传播媒介和文艺形式展现出的大量文本,从某个或某些侧面勾勒出具体国家形象的外在表现。另一些工作则立足于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高层的相关权威表述,为其提供更为充分的注解。这在形式上似乎是一种解释,但并未达到格尔茨所言的“深描”要求,更像是一种“强描”。

  毫无疑问,这两类描述性工作有助于澄清国家形象及其战略的真正面目,但诠释和反思的不足使之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提出的是一些片面的、甚至武断的决策,或是重外塑轻内塑,重塑造结果轻形象成因等。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问题意味着此类研究难以科学地反映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基于具体经验材料的个案描述各自精彩,但特殊性强于普遍性,在国家形象战略的演绎推理方面说服力较弱。针对权威表述的注解视野宏阔,但普遍性强于特殊性,在缺乏归纳的前提下所得出的结论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其直接后果是,将一系列未经细致检验的状况或观念当作一种无需证明的“既定”:国家形象“已然”出现的诸多表现和国家形象战略“已然”面临的情境成为此类研究的“出发点”。

  在这些既定经验之前,实际上还存在着更原初的出发点,即国家形象的本真状态。要想充分地缓解、甚至一劳永逸地解决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冲突,必须回到国家形象本身。依照这种现象学思维,国家形象的既定应该被打上括号悬置在一旁、等待检验。也就是说,要重构国家形象研究的基石,从此前的国家形象外在之“表现”,转换为其内在之“所是”。即便十九大报

  告已经凝练地提出了中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应该基于何种方面构建何种形象,此项基础性工作仍然极有必要。

  回到国家形象本身的关键是合乎逻辑地准确定位国家形象的范畴。国家形象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尤其在细节上各有侧重,但大致形成了三点共识。第一,国家形象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主体对国家的意向性行为的结果;第二,这种意向性行为的直接对象是某种形象载体,它充当主体和国家之间的中介;第三,这种意向性行为的结果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综合。从中可以引申出,国家形象是主体借助形象载体对国家意义的表达。我们正是基于此推论寻求象征政治学的解释。首先在形式上,形象载体与国家之间作为两种绝对的相异之物,是一种象征性关系,即基于具体属性的类比,形象载体实现了对国家的替代。其次在结构上,形象载体与国家分别作为象征物与象征本体,基于主体的判断完成象征性行为。最后在内容上,受主体、形象载体和国家的具体状况所限,后两者之间的表达产生的是象征性意义,即具有凝聚性、多变性和模糊性等特征。统而论之,在范畴上,政治象征与国家形象构成了种属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特殊类型,这使得基于象征政治学视角对国家形象进行观察兼具可行性和必要性。笔者曾在另一篇论文中详细地梳理了这一点,本文在其基础上转向对国家形象战略的讨论。

  国家形象与政治象征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其战略的象征政治学考察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同时,国家形象战略本身的特殊性也是这一路径有其必然性的重要原因。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国家形象战略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首先来看时间维度。对于作长程规划的战略而言,其时间状态表现为一个前后相继、重心有序后移的连续统。在国家形象战略中,历史资源、现实要求和未来取向都与政治象征息息相关。政治生活中的历史和记忆以象征的方式运作几乎是一种常识,早在两千多年前,无论是西方大哲苏格拉底坦然饮鸩,还是东方前贤孔子立志从周,他们为之献身的目标便是在很大程度上以象征的方式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在国家象征战略能够调集的历史资源中,是否含有强大的象征意义这一标准至关重要。一是因为符合此标准的历史资源通常也是强大的传统合法性资源;二是因为在时间长河中,往往不断有各种事件及其解释介入到这些历史资源的象征意义之中,从而扩展其在多种领域内发挥广泛影响的能力。总之,充分理解和阐发历史资源的政治象征意涵,是制订国家形象战略的必要前提。

  现代民族国家并没有将象征视作非理性之物或者过时的遗存,它们热衷于在重大仪式性活动中展示具有深远意义的象征物,设立专门法律维护国旗或国歌等重要国家象征,以及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财物建设旨在唤起共同体认识和情感的“记忆之场”等。象征在当下时间中是人们建立和维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稳定关系的重要依靠。现代政治科学自诞生之初就发现了这一点,从沃拉斯、梅里亚姆直至拉斯维尔等政治学巨擘,都对象征的政治意义青眼有加。即便在行为主义政治学大行其道时,穆雷·埃德尔曼等人依然在政治象征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而颇具影响力的工作。到新制度主义复兴之际,勃兴政治象征研究的呼吁虽然应者有限,但各方学者

  延绵不绝的努力使得象征政治学的建构终成现实。在这些理路之中,现实的国家生活如何通过象征呈现和巩固其当下的合法性,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议题。

  国家形象战略预设着一个从过去到现在都未曾实现的目标,它必须借助于文字、图像或行为等符号系统显现出其丰满的图景。诸如大政方针、法律规范、政治学说和宣传媒介等都成为未来目标的载体。这些载体虽然在内容上追求确切的表述,以实现其“意欲”和受众之“理解”间的一致,但是,它们也会广泛地借助象征的手法削弱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时间沟壑,以表现或增强主体对未来目标的信心。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未来,而想象普遍且必然地使用着象征的形式,以实现当下和未来这两种异质化时间的代换。回到国家形象战略的议题中,如果战略目标的文字或图像表达无法引发丰富的想象力,势必导致其政治意义的干涸,最终令人失去对战略本身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国家形象战略的空间维度也与政治象征高度相关。国家形象塑造依目标受众的不同,可以被简单地分成外塑和內塑两种类型。外塑面对的是国际情境,其主要空间特征是全球化;内塑面对的则是国内情境,其主要空间特征是地方化。全球化是国家间交往依靠技术创新以时间换空间的结果,但交往的频繁和便捷并不意味着交往的平和通畅。随着全球化中行动主体数量的增加、交往程度的提高和交往方式的复杂化,彼此之间的理解也越发依赖象征的参与。作为衡量一国之外塑效果的重要表现,原产国效应、旅游目的地效应以及国家品牌效应等都是以某种或某些方面的内容为代表性载体,他国依其以便捷的方式对该国进行“窥斑见豹”的整体性评估。这种国家形象判断的“快餐化”对国家形象战略的影响极大,特别是造成国家在美化其形象时,往往会钟情于对某些代表性载体进行外部包装,而忽视了扩大代表性载体的“种群数量”和挖掘代表性群体的深刻内涵的重要性。国与国之间的形象判断,从传统时代的“敌意想象”发展到全球化时代的“以貌取人”,即便是一种进步,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地方化并不是全球化的对立面,因为自十九世纪中后期第一个全球化浪潮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和衰退一直是一个“共时的格局”。地方化作为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副产品,在时间意义和具体表现上与各种全球化的反向趋势(如“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等)相似,具有自闭和排外这两种相互关联的行动倾向。这促使国家形象塑造的重点从对外转向对内,本国国民对国家的认知和情感成为国家形象战略的首要考虑内容。虽然地方化对于当今的国际社会而言存在着诸多弊处,但就国家形象战略本身而言,地方化并非没有益处。例如,它能够有效提升国家形象战略在国家认同构建中的地位。在现代民族国家因其在国际社会中受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家间联盟等挑战而产生主权风险之时,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良好的国家形象既是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资源,又是国家认同得到强化的明证。需要注意的是,地方化与全球化之间的竞争也影响到了国家形象战略中象征资源的选取和象征手段的运用。在制订国家形象的对内战略时应充分考虑本国国民与外国受众的区别,以及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差异。

  与民族一样,国家作为具有长久历史和广阔疆域的政治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想象的共同体,而那些使个体和群体能够在想象中对国家进行实体化之物便是象征物,这些象征物成为勾勒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载体实现国家形象的塑造,正是其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象征政治学作为一种关注象征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的分析理路,从而成为在理论上反思国家形象战略的可行之选和必然之选。

  二、象征的再生产:国家形象战略的理论框架

  国家形象战略的传统研究主要聚焦于战略的各类基本属性,如研究其目标、宗旨、方针、环境、资源、决策、实施或评估等。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多属于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将国家形象当作一种整体概念和既定经验来处理,往往在具体内容的分类上表现为条块化的形式,如着眼于形象传播过程的不同阶段,或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形象。象征政治学的反思与条块化的传统分析有显著区别,它寻求对国家形象战略的框架式解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范畴上将国家形象战略的实施环境视作一种政治象征系统;二是以象征意义为核心,处理规划者、受众和形象载体这三种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角色之间的关系:三是围绕象征的生产和再生产构建理解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图式。这种象征政治学框架的目标是为国家形象战略提供兼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论支撑,充当其制订、实施和评估的相对独立的理论工具。

  国家形象与政治象征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其战略的象征政治学考察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同时,国家形象战略本身的特殊性也是这一路径有其必然性的重要原因。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国家形象战略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首先来看时间维度。对于作长程规划的战略而言,其时间状态表现为一个前后相继、重心有序后移的连续统。在国家形象战略中,历史资源、现实要求和未来取向都与政治象征息息相关。政治生活中的历史和记忆以象征的方式运作几乎是一种常识,早在两千多年前,无论是西方大哲苏格拉底坦然饮鸩,还是东方前贤孔子立志从周,他们为之献身的目标便是在很大程度上以象征的方式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在国家象征战略能够调集的历史资源中,是否含有强大的象征意义这一标准至关重要。一是因为符合此标准的历史资源通常也是强大的传统合法性资源;二是因为在时间长河中,往往不断有各种事件及其解释介入到这些历史资源的象征意义之中,从而扩展其在多种领域内发挥广泛影响的能力。总之,充分理解和阐发历史资源的政治象征意涵,是制订国家形象战略的必要前提。

  现代民族国家并没有将象征视作非理性之物或者过时的遗存,它们热衷于在重大仪式性活动中展示具有深远意义的象征物,设立专门法律维护国旗或国歌等重要国家象征,以及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财物建设旨在唤起共同体认识和情感的“记忆之场”等。象征在当下时间中是人们建立和维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稳定关系的重要依靠。现代政治科学自诞生之初就发现了这一点,从沃拉斯、梅里亚姆直至拉斯维尔等政治学巨擘,都对象征的政治意义青眼有加。即便在行为主义政治学大行其道时,穆雷·埃德尔曼等人依然在政治象征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而颇具

  影响力的工作。到新制度主义复兴之际,勃兴政治象征研究的呼吁虽然应者有限,但各方学者延绵不绝的努力使得象征政治学的建构终成现实。在这些理路之中,现实的国家生活如何通过象征呈现和巩固其当下的合法性,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议题。

  国家形象战略预设着一个从过去到现在都未曾实现的目标,它必须借助于文字、图像或行为等符号系统显现出其丰满的图景。诸如大政方针、法律规范、政治学说和宣传媒介等都成为未来目标的载体。这些载体虽然在内容上追求确切的表述,以实现其“意欲”和受众之“理解”间的一致,但是,它们也会广泛地借助象征的手法削弱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时间沟壑,以表现或增强主体对未来目标的信心。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未来,而想象普遍且必然地使用着象征的形式,以实现当下和未来这两种异质化时间的代换。回到国家形象战略的议题中,如果战略目标的文字或图像表达无法引发丰富的想象力,势必导致其政治意义的干涸,最终令人失去对战略本身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国家形象战略的空间维度也与政治象征高度相关。国家形象塑造依目标受众的不同,可以被简单地分成外塑和内塑两种类型。外塑面对的是国际情境,其主要空间特征是全球化;内塑面对的则是国内情境,其主要空间特征是地方化。全球化是国家间交往依靠技术创新以时间换空间的结果,但交往的频繁和便捷并不意味着交往的平和通畅。随着全球化中行动主体数量的增加、交往程度的提高和交往方式的复杂化,彼此之间的理解也越发依赖象征的参与。作为衡量一国之外塑效果的重要表现,原产国效应、旅游目的地效应以及国家品牌效应等都是以某种或某些方面的内容为代表性载体,他国依其以便捷的方式对该国进行“窥斑见豹”的整体性评估。这种国家形象判断的“快餐化”对国家形象战略的影响极大,特别是造成国家在美化其形象时,往往会钟情于对某些代表性载体进行外部包装,而忽视了扩大代表性载体的“种群数量”和挖掘代表性群体的深刻内涵的重要性。国与国之间的形象判断,从传统时代的“敌意想象”发展到全球化时代的“以貌取人”,即便是一种进步,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地方化并不是全球化的对立面,因为自十九世纪中后期第一个全球化浪潮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和衰退一直是一个“共时的格局”。地方化作为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副产品,在时间意义和具体表现上与各种全球化的反向趋势(如“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等)相似,具有自闭和排外这两种相互关联的行动倾向。这促使国家形象塑造的重点从对外转向对内,本国国民对国家的认知和情感成为国家形象战略的首要考虑内容。虽然地方化对于当今的国际社会而言存在着诸多弊处,但就国家形象战略本身而言,地方化并非没有益处。例如,它能够有效提升国家形象战略在国家认同构建中的地位。在现代民族国家因其在国际社会中受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家间联盟等挑战而产生主权风险之时,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良好的国家形象既是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资源,又是国家认同得到强化的明证。需要注意的是,地方化与全球化之间的竞争也影响到了国家形象战略中象征资源的选取和象征手段的运用。在制订国家形象的对内战略时应充分考虑本国国民与外国受众的区别,以及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差异。

  与民族一样,国家作为具有长久历史和广阔疆域的政治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想象的共同体,而那些使个体和群体能够在想象中对国家进行实体化之物便是象征物,这些象征物成为勾勒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载体实现国家形象的塑造,正是其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象征政治学作为一种关注象征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的分析理路,从而成為在理论上反思国家形象战略的可行之选和必然之选。

  二、象征的再生产:国家形象战略的理论框架

  国家形象战略的传统研究主要聚焦于战略的各类基本属性,如研究其目标、宗旨、方针、环境、资源、决策、实施或评估等。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多属于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将国家形象当作一种整体概念和既定经验来处理,往往在具体内容的分类上表现为条块化的形式,如着眼于形象传播过程的不同阶段,或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形象。象征政治学的反思与条块化的传统分析有显著区别,它寻求对国家形象战略的框架式解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范畴上将国家形象战略的实施环境视作一种政治象征系统;二是以象征意义为核心,处理规划者、受众和形象载体这三种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角色之间的关系:三是围绕象征的生产和再生产构建理解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图式。这种象征政治学框架的目标是为国家形象战略提供兼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论支撑,充当其制订、实施和评估的相对独立的理论工具。

  国家形象与政治象征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其战略的象征政治学考察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同时,国家形象战略本身的特殊性也是这一路径有其必然性的重要原因。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国家形象战略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首先来看时间维度。对于作长程规划的战略而言,其时间状态表现为一个前后相继、重心有序后移的连续统。在国家形象战略中,历史资源、现实要求和未来取向都与政治象征息息相关。政治生活中的历史和记忆以象征的方式运作几乎是一种常识,早在两千多年前,无论是西方大哲苏格拉底坦然饮鸩,还是东方前贤孔子立志从周,他们为之献身的目标便是在很大程度上以象征的方式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在国家象征战略能够调集的历史资源中,是否含有强大的象征意义这一标准至关重要。一是因为符合此标准的历史资源通常也是强大的传统合法性资源;二是因为在时间长河中,往往不断有各种事件及其解释介入到这些历史资源的象征意义之中,从而扩展其在多种领域内发挥广泛影响的能力。总之,充分理解和阐发历史资源的政治象征意涵,是制订国家形象战略的必要前提。

  现代民族国家并没有将象征视作非理性之物或者过时的遗存,它们热衷于在重大仪式性活动中展示具有深远意义的象征物,设立专门法律维护国旗或国歌等重要国家象征,以及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财物建设旨在唤起共同体认识和情感的“记忆之场”等。象征在当下时间中是人们建立和维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稳定关系的重要依靠。现代政治科学自诞生之初就发现了这一点,从沃拉斯、梅里亚姆直至拉斯维尔等政治学巨擘,都对象征的政治意义青眼有加。即便在行为主义政治学大行其道时,穆雷·埃德尔曼等人依然在政治象征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而颇具

  影响力的工作。到新制度主义复兴之际,勃兴政治象征研究的呼吁虽然应者有限,但各方学者延绵不绝的努力使得象征政治学的建构终成现实。在这些理路之中,现实的国家生活如何通过象征呈现和巩固其当下的合法性,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议题。

  国家形象战略预设着一个从过去到现在都未曾实现的目标,它必须借助于文字、图像或行为等符号系统显现出其丰满的图景。诸如大政方针、法律规范、政治学说和宣传媒介等都成为未来目标的载体。这些载体虽然在内容上追求确切的表述,以实现其“意欲”和受众之“理解”间的一致,但是,它们也会广泛地借助象征的手法削弱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时间沟壑,以表现或增强主体对未来目标的信心。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未来,而想象普遍且必然地使用着象征的形式,以实现当下和未来这两种异质化时间的代换。回到国家形象战略的议题中,如果战略目标的文字或图像表达无法引发丰富的想象力,势必导致其政治意义的干涸,最终令人失去对战略本身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国家形象战略的空间维度也与政治象征高度相关。国家形象塑造依目标受众的不同,可以被简单地分成外塑和内塑两种类型。外塑面对的是国际情境,其主要空间特征是全球化;内塑面对的则是国内情境,其主要空间特征是地方化。全球化是国家间交往依靠技术创新以时间换空间的结果,但交往的频繁和便捷并不意味着交往的平和通畅。随着全球化中行动主体数量的增加、交往程度的提高和交往方式的复杂化,彼此之间的理解也越发依赖象征的参与。作为衡量一国之外塑效果的重要表现,原产国效应、旅游目的地效应以及国家品牌效应等都是以某种或某些方面的内容为代表性载体,他国依其以便捷的方式对该国进行“窥斑见豹”的整体性评估。这种国家形象判断的“快餐化”对国家形象战略的影响极大,特别是造成国家在美化其形象时,往往会钟情于对某些代表性载体进行外部包装,而忽视了扩大代表性载体的“种群数量”和挖掘代表性群体的深刻内涵的重要性。国与国之间的形象判断,从传统时代的“敌意想象”发展到全球化时代的“以貌取人”,即便是一种进步,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地方化并不是全球化的对立面,因为自十九世纪中后期第一个全球化浪潮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和衰退一直是一个“共时的格局”。地方化作为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副产品,在时间意义和具体表现上与各种全球化的反向趋势(如“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等)相似,具有自闭和排外这两种相互关联的行动倾向。这促使国家形象塑造的重点从对外转向对内,本国国民对国家的认知和情感成为国家形象战略的首要考虑内容。虽然地方化对于当今的国际社会而言存在着诸多弊处,但就国家形象战略本身而言,地方化并非没有益处。例如,它能够有效提升国家形象战略在国家认同构建中的地位。在现代民族国家因其在国际社会中受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家间联盟等挑战而产生主权风险之时,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良好的国家形象既是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资源,又是国家认同得到强化的明证。需要注意的是,地方化与全球化之间的竞争也影响到了国家形象戰略中象征资源的选取和象征手段的运用。在制订国家形象的对内战略时应充分考虑本国国民与外国受众的区别,以及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差异。

  与民族一样,国家作为具有长久历史和广阔疆域的政治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想象的共同体,而那些使个体和群体能够在想象中对国家进行实体化之物便是象征物,这些象征物成为勾勒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载体实现国家形象的塑造,正是其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象征政治学作为一种关注象征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的分析理路,从而成为在理论上反思国家形象战略的可行之选和必然之选。

  二、象征的再生产:国家形象战略的理论框架

  国家形象战略的传统研究主要聚焦于战略的各类基本属性,如研究其目标、宗旨、方针、环境、资源、决策、实施或评估等。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多属于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将国家形象当作一种整体概念和既定经验来处理,往往在具体内容的分类上表现为条块化的形式,如着眼于形象传播过程的不同阶段,或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形象。象征政治学的反思与条块化的传统分析有显著区别,它寻求对国家形象战略的框架式解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范畴上将国家形象战略的实施环境视作一种政治象征系统;二是以象征意义为核心,处理规划者、受众和形象载体这三种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角色之间的关系:三是围绕象征的生产和再生产构建理解国家形象战略的基本图式。这种象征政治学框架的目标是为国家形象战略提供兼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论支撑,充当其制订、实施和评估的相对独立的理论工具。

篇十:中国方案的意思

  Studyonthebasicconnotationof“China’splan”

  作者:周虎[1]作者机构:[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出版物刊名: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页码:25-31页

  年卷期:2019年

  第1期

  主题词:中国方案;全球治理;基本内涵

  摘要:文章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阐述了"中国方案"的基本内涵。狭义的"中国方案"专注于人类社会的制度层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因而可以称之为社会制度意义上的"中国方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而广义的"中国方案"主要是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完善治理理论与创新治理实践的问题,它实质上是由一系列的"子方案"建构而成,涉及全球治理的各个具体领域和具体环节。

篇十一:中国方案的意思

 中国方案的理解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

  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

  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

  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

  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实际

  和时代特征,带领人民进行不懈探索,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继提出一系

  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论创新成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从l956年开始,党领导全国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

  义建设,并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尽管遇到过严重挫折,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提供了重要经验和重要思想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实践和基本经

  验的重要理论结晶

篇十二:中国方案的意思

 我对探索种新中国的三种方案的看法和认识

  学号:

  姓名:

  首先,我应该明确探索新中国的三种方案是:一由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的方案。二由一些中间阶层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案。三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案。经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结果是第三种方案最终赢得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在内的拥护。因此,中国走人民共和国的道路,是他们作出的历史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是中国历史前进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作为后人应该理性的面对历史,从中吸收历史经验和教训,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历史。

  接下来,我将一一陈述我对这三种探索新中国的三条道路的看法,我会尽量的写得详细和清晰。第一种方案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使中国继续走半封建办殖民道路,企图把中国人民永远束缚在封建社会的爪牙之下,受尽外国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剥削,为的只是他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违背了历史的发展规律,也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志的中国人民必然会奋起反抗,这条道路是必然走不通的。他们政治航实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实行保甲制度,经济上进行残酷的剥削,遏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民不聊生,经济萧条,物价暴涨,交通堵塞,对1/5word.

  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导致社会濒临于崩溃的边缘。文化上也是进行文化专制,缺少民主和科学,封建思想依旧很浓厚,严重影响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国民党政府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之下的。蒋介石集团上台以后,即宣言“里要联合各国共同对付第三国际”,公开站到了国际帝国主义阵线一边,虽然,他们在口头上仍标榜反对帝国主义。根本上说,国民党的统治,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是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此外,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违背了中国人民想要和平建国的愿望,所以这条道路是根本走不通的。也正因为如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心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种方案是由一些中间阶层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案。在此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它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首先,是外国资本的排挤;其次,是官僚资本的排挤;再次,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最后,是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民族资本主义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民主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期间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另一方面又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带领中国走上资本2/5word.

  主义道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道路的方案只所以走不通,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民族资产阶级

  真诚地希望中国通过建立资本阶级共和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但是,它的力量过于软弱。它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带领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但他们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无法动员农民这个最广大的群众;他们也根本就没有掌握军队,所以只能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让步上。同时反动统治绝不能容忍,更经受不住任何形式的民主改革。反对统治者还是不断的用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直至取缔他们的组织,监视、逮捕以至杀害他们个人。严酷的事实教育了他们,使他们逐步放弃了走中间路线的幻想,二站到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最后一种方案是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3/5word.

  方案。实践可以证明这是唯一的可以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无产阶级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和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主要有1、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4、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革命胜利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6、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7、解放战争时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美蒋反对派,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条道路从根本上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推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如今的中国取得的所有成就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获得的。中国人民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走过了曲折的历程,但成绩是主要的。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经验教训:

  (1)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不能急于求成。

  (2)

  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建设道路要有本国特色。

  4/5word.

  (3)

  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4)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

  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上所述就是我对探索新中国三种方案的看法和认识,从中对历史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希望自己以后在历史种可以领悟更多,明白更多,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做最好的自己!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5/5word.

篇十三:中国方案的意思

 Probingintothe"ChineseSolution"

  forthe

  TransformationofGlobalGovernance

  作者:沈亚梅

  作者机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和平与发展

  页码:1-15页

  年卷期:2017年

  第6期

  主题词:全球治理

  国际秩序

  中国方案

  中国外交

  十九大

  摘要:随着全球化、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治理格局发生了深刻演变。"中国方案"应运而生,以期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创新完善国际秩序,促进东西方文明融合,并向世界传递中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信心。过去5年,中国为构建全球治理理论体系、补充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改革相关治理规则、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等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有效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今后则面临着引领世界走出低增长困境、破除传统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惯性、促使东西方意识形态竞争趋于融合等挑战。归根结底,深入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攸关国际秩序的基础,也关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理应为之发挥更大作用。

篇十四:中国方案的意思

 国际体系变革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uilding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China’sProposaltoInternationalSystemChange

  作

  者:郭红梅[1]GuoHongmei(不详)作者机构:[1]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版

  物:国际研究参考

  年

  卷

  期:2019年

  码:10-14页

  主

  题

  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国际体系;变革;世界秩序;发展中大国;国家主导;人类发展

篇十五:中国方案的意思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繁荣发展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已有6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作为投融资和交易、计价、储备等货币功能持续深化、有所突破并逐渐显现,与之相伴的是人民币跨境清算业务的蓬勃发展,超过32万家企业和270多家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与我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和地区达242个。

  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基础设施融入和助推金融市场开放,服务我国金融规则标准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清算所”)作为我国兼具中央对手清算和登记托管职能的金融基础设施,主动作为,发挥基础设施架桥铺路的中枢纽带作用,创新构建跨境清算服务体系,努力夯实我国金融开放发展基础,积极服务提升我国对国际金融规则标准的影响力。

  清算所发挥规则标准影响力的内生优势

  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实践均表明,金融基础设施既是提供跨境清算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制定和执行金融产品和业务层面的规则标准,还能够直接反映以及间接拓展金融监管机构的相关政策,具有发挥金融规则标准影响力的内生基础。

  金融基础设施提供跨境清算服务是金融实践的经验

  目前,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直接入市投资、债券通、基金互认、黄金国际版、特定品种期货等多种渠道投资我国金融市场。随着跨境清算业务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模式下跨境清算服务的拓展,业务规模迅速增长。以我国债券市场为例,2019年,境外机构现券交易清算量共5.3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约6.8倍;2019年末,境外机构共持有债券2.19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250%以上;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已达到2608家,相较2015年末增加2300家。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极大激发了境外机构积极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的热情,其中“债券通”推出两年多来,已成为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截至2019年末,境外机构通过“债券通”持有上海清算所托管债券余额1155亿元,占境外机构在上海清算所持有余额的37%。

  国际上,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跨境清算业务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以欧洲市场的中央对手方(CCP)互联互通为例,目前欧洲有5个中央对手方互联互通安排,涉及6家机构,即意大利清算所(CC&G)、伦敦清算所法国公司(LCHSA)、欧洲清算所(EuroCCP)、伦敦清算所英国公司(LCHLtd)、瑞士交易所清算公司

  (SIXx-clearAG)和瑞士交易所清算公司挪威分公司(SIXXNO)。这一机制有助于减少市场机构碎片化的交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而且,跨境清算业务已经成为部分中央对手方的主要业务,在意大利清算所与伦敦清算所法国公司的互联互通安排中,跨境清算份额占意大利清算所清算总额的80%以上;对瑞士交易所清算公司挪威分公司而言,其与欧洲清算所和伦敦清算所英国公司的两个互联互通安排,共占其清算总额的58%。

  2012年,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现为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与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IOSCO)发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标准。根据其定义,金融基础设施机构不仅为金融市场提供清算、结算、风险管理等服务,更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套通用的规则和程序。

  上海清算所的探索实践

  作为建立于2009年的年轻机构,上海清算所在国内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学习的情况下,坚持按照《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国际标准开展建设,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框架、一般业务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着手,规范建设中央对手清算和登记托管业务体系,结合我国市场实际和国际同业最佳实践经验等持续完善,务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上海清算所获得人民银行合格中央对手方认定,成为国内第一家被金融监管部门认定的合格中央对手方。2017年,在人民银行指导下,上海清算所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组织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评估显示,上海清算所风控管理安排设计良好,符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要求。同时,根据人民银行指导,有序推进合格中央对手方的跨境监管认证,逐步打通国际业务拓展的制度障碍。2016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上海清算所发布不行动函,上海清算所可以向美资在华非法人银行提供自营清算服务。2017年《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将该不行动函期限进一步延至2021年。上海清算所向欧盟申请第三国中央对手方的认证程序,也已进入最后阶段。

  巧借“软硬联通”服务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大局

  上海清算所不仅重视推动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硬联通”,还积极推进我国金融制度与国际制度的“软联通”,在跨境清算服务中将国内制度融入金融产品和业务的运行规则标准,向国际潜移默化地推广我国金融制度理念,形成软硬件全面服务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局。

  一是加强互联互通,以创新合作提升我国金融市场整体竞争力。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以来,上海清算所先后与多家金融基础设施开展互联互通合作,积极为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其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密切合作,通过前后台机构联动和后台托管机构间协作,支持跨机构债券借贷业务开展,通过建立跨托管系统连接高效服务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其二,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同业密切合作,设计推进债券市场高质量互联互通可行方案,提高市场整体运行效率和市场机构便利度,设计推进跨市场债券ETF创新产品,促进提升两个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其三,与其他金融市场同业密切合作,为标准化票据产品提供登记托管、交易结算服务,促进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联通,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定价能力,增强票据的融资功能。

  二是丰富产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吸引力。

  中央对手清算业务方面,上海清算所作为我国银行间市场唯一一家专业化集中清算机构,与国际同步建立了全面覆盖场外市场债券、利率衍生品、外汇和汇率衍生品、信用衍生品、大宗商品衍生品五大类中央对手清算服务体系。同时实现多项创新突破:其一,债券业务上,现货清算和衍生品清算并重,正在探索通用质押式回购等新业务;其二,利率衍生品业务上,服务我国成为继日本和美国后全球第三个成功落地场外衍生品强制中央对手清算的国家,支持我国制度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三,外汇和汇率衍生品业务上,全面涵盖即期、远期、掉期和期权,其中场外外汇期权中央对手清算业务是全球第一家推出;其四,信用衍生品业务上,同步提供双边清算和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与同业和市场机构联合推出了全球首个立足中国市场的信用违约互换指数;其五,大宗商品衍生品业务上,以清算机制创新带动交易市场发展,产品包括航运、能源、碳排放等六大行业17个品种,有效服务各类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发展。2019年,中央对手清算123.8万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30.1%。

  登记托管业务方面,上海清算所作为我国三大债券登记托管机构之一,已全面覆盖金融债券、信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凭证类信用衍生品4大类产品,实现了对公司信用债全券种托管,并为市场提供招标发行、登记托管和清算结算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同时,积极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优势,推出债券净额清算业务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同步创设等举措,有效推动信用债券发行流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2019年,服务债券发行25.2万亿元,期末托管余额22.3万亿元,服务发行人近6000家、投资者近25000家。

  三是实践中找规律,探索跨境清算的中国方案。

  其一,在“债券通”框架下,与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建立连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中引入多级托管创新机制,同时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立自动化连接,支持“债券通”交易通过付款方发起、托管机构发起两种模式灵活办理DVP结算,尊重各类市场机构业务习惯,无缝衔接境内与境外市场。

  其二,与伦敦金融基础设施合作推出跨境外汇清算业务,其中重点创新了集中授信、实时接单、担保交收、境内外结算银行联动等核心业务模式,有助于规避时区带来的跨境清算结算和流动性风险,填补了我国跨境外汇交易清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空白。

  其三,与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合作开展面向境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境内外同步信息披露服务,实现境内绿色债券面向境内境外市场的同步信息披露,便利直接入市、债券通投资人获取银行间市场信息等。

  在探索跨境清算中国方案的同时,上海清算所持续优化跨境清算服务,提升市场机构参与体验。包括:更好服务境内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探索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市场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成功推动首家境外商业机构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参与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不断完善各类国际化金融服务,对标国际最佳实践,切实解决境外投资人诉求,如为“熊猫债”发行人提供定制化税收服务,制定境外投资者非交易过户操作指引,延长境外投资者结算周期等,持续提升市场参与的便利性,等等。

  四是参与标准制定,努力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

  上海清算所作为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CCP12)现任主席的派出单位,积极参与国际行业协会治理,主导开展了中央对手方量化披露实务标准等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

  工作,并已成为国际上广受认同的“外滩标准”,入选“上海标准”的金融领域行业标准。截至目前,不仅占全球市场业务规模95%以上的主流国际清算机构均遵守“外滩标准”,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也根据该标准制定了风险监测数据指标。

  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连接桥梁

  为落实《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要求,上海清算所将发挥保障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探索高效专业的跨境清算业务,持续服务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发展。

  一是深耕银行间市场创新发展。

  在人民银行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框架下,立足全局参与金融基础设施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与国内金融基础设施的联动。为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海清算所将进一步深化研究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机制设计,积极对接规范的大宗商品现货平台,创新构建大宗商品“清算通”业务模式,为大宗商品市场提供安全、高效的清算“云服务”,实现现货、衍生品以及金融、仓储、物流多维衔接。未来,还将研究基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研究引入境外投资者,打造服务境内外机构的交易、清算、风险管理和定价等综合性需求的、期现联动、境内外联通的大市场和大平台。

  二是拓展境内外市场连接桥梁。

  探索多样化国际合作,巩固银行间市场对外开放主战场地位,研究增加“债券通”渠道交易品种,丰富境外投资者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手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更好满足国际需求的模式,包括与全球托管行、ICSD、境外CSD等互联互通的可行合作方式。同时,积极研究莫斯科交易所等境外同业机构,参与外汇集中清算业务等境内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的可行性。

  三是延伸服务深度与广度。

  为持续完善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上海清算所不断延伸现有债券、利率衍生品、外汇及汇率衍生品、信用衍生品和大宗商品现货及衍生品的清算结算服务体系,扩大以中央对手清算为核心的清算结算机制应用范围。同时,以市场机构的高效便利为导向加速服务优化,特别是注重提升境外投资者服务效率,结合投资者需求持续做好配套服务完善,大力发展代理清算,引入更多境外机构参与境内债券市场、参与各项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四是储备思考业务发展蓝图。

  上海清算所作为服务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一线机构,未来将进一步主动探索金融服务生态圈,储备研究国际货币、国际产品的清算平台,面向国际提供全面的中央对手清算服务,满足境内外机构不同产品和币种的交易清算需求,降低境内实体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的融资成本和汇率风险,进一步

  提高清算效率、降低清算成本,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繁荣发展。

篇十六:中国方案的意思

 作者:无

  作者机构:不详

  出版物刊名:领导科学

  页码:20-20页

  年卷期: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

  人类命运

  共同体

  世界政党

  开幕式

  总书记

  习近平

  执政党

  摘要: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借助这次对话会,中国的执政党再一次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推荐访问:中国方案的意思 中国 方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