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7篇

时间:2022-11-24 14:05:08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7篇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台海局势个人心得  就目前形势而言,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焦点。就国内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完整不容分割的主题,主权问题是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7篇

篇一: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台海局势个人心得

  就目前形势而言,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焦点。就国内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完整不容分割的主题,主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在任何国家都不例外。就国际形势而言,台湾仍然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难题,本国反动势力和外国敌对势力竭力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从而实现其某种政治目的。

  就祖国大陆来说也具备了收复台湾的实力,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大陆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高、精、尖武器和后勤储备完全能够满足使用武力的需求,综合国力成为其基础,当然外交这个必要手段也必须双管齐下。足够能力遏制美日的军事压力;有良好的周边环境及国际大部分国家的默许;台湾经济已经严重依赖中国;台湾人民对大陆政策的了解和支持;台湾内部大乱,政治陷入混乱,中国可有机会;总体来说,实力成熟,外交成熟,时机成熟就可以摊牌了。

  着眼于世界局势,目前和平仍然是主导,但是不和谐的因素仍然存在,台海问题就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回归所持的态度无疑是坚决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改变,为此大陆政府作出了多方探索,创新了一条“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新道路,此道路已经在香港、澳门的问题上得到了充分实践和验证,事实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和平统一大道。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并且不但探索新的道路,为谋求台湾的和平回归尽最大努力和表示最高的诚意。

  就历史根源来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1949年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由此台湾与祖国大陆便处于分离的状态。大约从1624年荷兰进据台湾至1661年4月,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两万五千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舰进军台湾,迫使荷兰在1662年2月1日签约投降,台湾进入郑氏王朝时期。在此期间汉人开始大量移入台湾。1683年,郑克塽归顺清朝政府,台湾进入清治时期。1895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成为日本的一部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自该年秋天起,台湾即为中华民国有效统治的领土成为中华民国政府所实际管辖的主要国土。

  就战略地位而言,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

  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不光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于此同时台湾的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台湾虽然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属矿产也较少,金、银、铜、铁等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但是台湾却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再者由于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竖卧于台湾岛中部偏东位置,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为台湾创造了奇特的自然风光。

  鉴于台湾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祖国的尊严以及国家的独立完整等诸方面因素,我们对台湾的收复势在必行。为此大陆政府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思想指导下,尽最大诚意和努力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大陆政府绝不承诺放弃武力,因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容侵犯地。再者台湾的回归所能得到的利益也是显而易见:首先,国防上彻底破坏第一岛链,使中国的领海防御可以不必处处受制于人,极大增强国防安全性和资源通道的安全;其次,领土的回归,国家的威望,政府的向心力等诸多因素都会有极大的提高;再次,西沙,南沙,琉球群岛等残存的边界和领土争端可以得到根本的解决。因为中国现在之所以不能完整的控制西沙,就是距离过远,补给线太长导致。台湾的回归可以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毕竟这里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最后,增强民族自信,台湾回归,可以看做中国200年衰落史的一个彻底终结。于此同时台湾将以祖国大陆为腹地发展经济,从而再次提升自身的各方面水平。

  综上所述,收复台湾势在必行。无论对外对内条件,或者台湾自身的价值均值得祖国大陆行此收复台湾之举。维护祖国尊严,捍卫国家完整和独立,均是当前中国对内大事,对于台湾问题绝不能姑息台独和分裂势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顺应时代趋势,无可厚非。

  教学十班

  40900638侯磊

篇二: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

  电气自动化学期论文

  姓名: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条件下,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的建设性意见。这些对台政策有效地缓和了台海之间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为加速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台湾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关切的问题之一,台海局势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国政府的敏感神经,可以说能不能解决好台湾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领土完整与国防安全,更关乎政府的公信力与政权的稳定。因此,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所提出来的对台政策作一梳理,以帮助人们加深了解大陆对台的方针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和两岸关系的曲折历程,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关键词:两岸

  关系

  发展

  走向

  如何应对

  前言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不可让步的原则性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台湾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外国势力的干涉、阻挠,特别是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承诺执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却又制定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干涉中国内政,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先进的进攻型武器。强化美台军事交往与合作,鼓励台湾分裂势力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阻挠两岸和平统一。对此,我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决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阻挠、破坏中国和平统一进程。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华人的理解和支持。2006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胡锦涛主席提出“四点建议”,明确指出: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

  2008年年初,台湾政局发生了重要的积极变化,执政长达八年的民进党选举惨败下台,国民党重新执政。国民党深知两岸经贸关系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两岸共

  同努力下,两岸关系迅速展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年多时间里,两岸两会不但立即恢复了协商,而且签订了九项协议,达成了一项共识,主要都是与两岸经贸议题密切相关的,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正迎来一个新的重要机遇。

  我觉得要逐渐实现统一,两岸双方有必要巩固累积构建的互信基础,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地位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

  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等岛屿。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台湾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台湾对大陆来说就是一艘永远不沉的航母,台湾对美国来说是它第一岛链的最前沿。

  台湾经济军事及政治位置都不容小觑。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强劲势头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0年新年贺词,表示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胞。2012年3月22号,胡锦涛指出,两岸虽未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并强调,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向前迈进,不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创新局,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中华民族不再内战,海峡两岸不再内耗,让两岸同胞、所有中华儿女拥有充满光明的愿景,这是我党应该奋斗的目标。

  三、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

  1.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两岸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

  2.2010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明确了两岸经济关系向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推进的方向,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互利双赢、合作发展的新阶段。

  3.2011年两岸文化交流,分隔两岸60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宝岛合璧首展,引起两岸民众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广泛共鸣,人同此画,画同此情,一副画作的合璧折射出两岸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忆和不懈追求,更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近年来两岸文化交往不断扩大,两岸故宫的交流也愈发频繁

  4.2012年3月4号,全国政协委员、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便表示,未来两岸故宫交流合作的空间无限广阔。

  5.2012年新年伊始,两岸文化教育界合作编纂的《两岸常用词典》宣布完成,“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也正式开通。

  四、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

  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有序推进大陆方面通过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了两次会谈,又签订了六项新协议,并达成陆资入岛共识。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

  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取得实质进展。

  五、展望未来的两岸关系

  在未来,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不断强化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使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惠及更多基层民众,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有序推进各项议程,着眼未来,为今后破解政治难题积累共识、创造条件。要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稳,扎扎实实地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要加强交流,加深理解,消除敌意,增进互信,尽早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框架,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向前发展,以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大陆与台湾在英明的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坚信宝岛台湾迟早会回到母亲的怀抱!

  六、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的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门课程是对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能力。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课程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还培养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肩负国家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坚定了我的信念,使我在大学生活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结束语】:

  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但却永远是一个难以完全实现的梦想,不然,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就两岸和平发展而言,大陆强调和平发展,国民党主张和平发展,陈水扁也曾呼吁两岸和平发展,为何两岸无法实现和平发展?关键是没有建立起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如今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曙光,是因为两岸尤其是国共两党有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基础。一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三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四是两岸相互信任的初步建立。五是主张两岸共同繁荣与发展。如今两岸和平发展出现了历史机会之窗,如何把握与建构,是一个两岸共同需要做出战略考虑的重大问题与需要共同努力的历史使命。过去多次出现改变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机会,但在对时局把握与形势判断的失误,两岸错过了多次难得的历史机会,两岸应吸取教训,把握历史机遇,共创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继续强化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好势头,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台湾也不是任何外国的“保护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祖国统一之日也是祖国强盛之时,但这一美好的结局要求中华民族子孙付出智慧和汗水。发展经济、抓紧备

  战,是中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也是和平统一唯一的希望。眼下正需要全民同心协力,以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矢志复国的锐进精神来激励自己,“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要我们努力,“台独”不会成功,中国将走向和平、稳定、富强。

  我们坚信,在包括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世界各国政府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下,中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篇三: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两岸关系心得领会

  篇一:说说你对两岸关系的认识

  说说你对两岸关系的认识?

  两岸共同点

  关于推动两岸关系的责任,两岸有很多共同点,这是和平发展的动力和内涵。大陆重申,两岸要增强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所以,大陆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掌握两岸关系全局,推动两岸关系沿着正确方向不停向前迈进;坚持增进两岸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求实进步;坚持稳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连续反对“台独”,为深入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采纳更多踊跃措施。

  台湾方面的表述主要集中在,用“一其中国架构”来定位两岸关系,不会推动“两其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增强台湾公众的中华民族认可和中华文化认可;

  两岸关系间的易与难、政与经难以区分,可是民间已经在谈,政治议题磋商要稳重可行;要增强两岸经济关系和经济整

  合,为两岸创建更多的实质利益;深入社会沟通,增强文化沟通等。

  以上能够看出,两岸两方在推动和平发展问题上有很多共同点,在推动两岸大沟通大合作大发展问题上有很多共同点。1/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两岸发展的原则与认识:

  只管两岸关系复杂、困难,有识之士仍旧不停努力,希望创建一个互利共赢的场面。大家以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乞降平与发展、从抗衡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是一个兼备自由与责任的世纪。两岸关系要能够稳步发展,就要从高处、大处、远处着眼。就目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形势而言,以下原则与认识仿佛是不行少的:

  第一,面对现实,做到同等对待与互相尊敬。

  第二,认识到两岸纠葛的复杂性与历史深度,所以两岸问题应以顺序渐进的方式来解决。换句话说,目前要改良、要改进,不是要革命性的变化。第三,要放弃抗衡斗争的思想,迈向与人为善、追求最大共鸣的思想。换句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多积累好心,多积累成就。第四,两方考虑相互关系时,少做无谓的政治符号的坚持,多做以人民的价值,人民的福祉未核心考量的事。公众希望两岸平定、繁华,希望增强沟通、增进利益,两岸政府的政策不该违反此一人心与走向。两岸应尽量防止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

  第五,两方应当尽量防止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大陆最担忧的是,台湾从中国永远分别及所以而带来的不利结果;台湾最担忧的是被大陆吞并,并丧失自主性。两方在言行上如能防止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则两岸关系自有其展开的空2/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间。个人一直以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自由与民主蔚为风潮的时代。中华民族拥有悠长的历史,深度的文明,也发展出很高的政治智慧。只管两岸形势复杂,只需两方能够掌握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国家和政权的关系摆上正确的位阶,也就是把人民的福祉的考量放在政治权益、政治符号,甚至国土管辖权之上,努力去做,我们相信两岸关系必然能够走出一条阳关大道来。

  目前两岸关系发展面对的机会与挑战:

  在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机会的背景下,仔细总结理论成就,踊跃服务于

  祖国一致大业,已成为众多爱国学者共同关怀的话题。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指导思

  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要点要掌握好

  “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剖析中国公民党和台湾地区政

  党政治的实质状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程、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公民党当地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成立一种新式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拟订可行的对台政策,确实把这类可能变为现实。目前亟须办理好以下六组关系:

  (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3/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别;

  (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其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别;

  (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久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别;

  (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沟通、合作和逐渐签订、实行各样协议之间的差别;

  (5)要协调办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

  (6)要协调好两岸两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样具

  体认识上的差别。

  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创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场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凸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表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表示了党的对台政策的连续性。这一论断要求兼备兼备团结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同胞与崩溃“台独”权益的关系;兼备兼备两岸社会精英沟通与一般公众沟通的关系;兼备兼备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的沟通合作,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可连续向前

  发展,做到行稳致远。

  目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会。自20XX年5月中国公民党从头“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要踊跃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4/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

  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会和优秀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败为胜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1)“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形势动乱不安的祸端,只有果断截止分裂,才能保护台海稳固,促进台海和平。尽

  管目前对台工作要点已由反“台独”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台独”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久的任务;

  (2)民心向背不单最后决定台湾走势,并且影响两岸趋势,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确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目标转变为现实推动力;

  (3)台海形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进党)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当办理这个关系,增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紧紧掌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目标经历了不一样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目标是实现祖国和平一致的正确门路和根本基础。仔细仔细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敬台湾人民的意向,保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指引台湾主流民心朝着有益于和平一致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后一致建立宽泛的公众基础,增强台湾公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整一致一定要达成的使命。

  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的两岸关系已经进入了5/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和平发展的新期间,两岸关系的不停发展也正在给两岸同胞

  带来更多的福祉。

  但我们也一定清醒的看到,在两岸关系发展面对难得机

  遇的同时,影响和阻挡的要素也依旧存在,很可能对两岸关

  系发展的全局造成不利的影响。两岸同胞只有理性剖析、沉

  着应付,才能够一同化挑战为机会,化压力为动力,迎接两

  岸共同的美好明日一致是大势所趋,但还有慢慢长路,希望

  我们的祖国早日一致,向世界展现我大中华文化

  篇二:对两岸关系的见解?

  (1)

  请说说自己对两岸关系的见解?

  自从1949年公民党败逃台湾后,两岸的一致问题向来牵动着全体国内外中华子女的心,成为中华民族近半个世纪

  以致将来一段期间为之奋斗的目标。60多年来,跟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两岸经历了参军事上抗衡、政治上对峙、人员

  相互隔绝走向了军事上停止抗衡、政治上局部对话、文化沟通和人员逐渐来往的互动过程。目前,经济全世界化趋势的深

  入发展,科技进步的日异月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动,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也带来了严重的挑

  战。两岸关系正进入一个要点的期间。一方面,两岸关系和平、稳固发展的动力在增强;另一方面,两岸政治抗衡正激化,“法理台独”正对两岸关系构成严重的威迫。于是,面对两岸关系的将来,应当怎样认识和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今6/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后一个期间对台工作的对策,是深入两岸关系研究,促进两岸最后走向一致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发展和安稳固的两岸关系至关重要,可否发展和安稳固的两岸关系,从而推动祖国的和平一致,不单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并且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它已成为影响中国将来的要点要素之一。

  第一,从地理地点上看,台湾处于中国陆权与海权交界的“边沿地区”,是中国保护南海海疆主权从而有效实现制海权的重要依靠。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要冲,是中国东南大陆的海上屏障和出入太平洋的瓶颈。独到的地理地点,决定了台湾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以及台湾在保护中国海上安全方面和保护中国海权益益过程中所处的重要而特别地位。所以,不难看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整体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台湾海峡形势直接关系到中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固,而可否发展和安稳固的两岸关系决定了台湾问题可否解决以及怎样解决的问题。

  其次,关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发展问题一直是第一位的。

  一方面,跟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及人口增添同资源、空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渐严

  重,因此可否开发大海资源直接关系到中国将来的可连续发展,关系到中国的整体繁华与稳固。台湾是中国南海海疆的要塞,是中国开发南海及其周边地区资源的依靠。能够绝不7/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夸张地说,台湾是祖国南海“生命线”上一颗无价的珍珠。另一方面,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假如不尽最大努力求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尽最大努力推动和平、稳固的两岸关系,那么中国就会错过十分要点的战略机会期。并且,要和平,不要战争,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齐心声。由于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战争都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正确选择。这也是为何党和政府向来重申要尽全部努力发展两岸关系,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到万不得已决不采纳非和平方式的根来源因。中国的政策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言:“我们比任何人都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只需和平一致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努力”。

  最后,关于台湾问题,更应注意的一点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着重民生。台湾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条件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获取公众的支持。而获取公众支持的最正确手段就是以民生为本,更为深入扎实地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台湾人民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截止“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只有使台湾广大公众深刻认识到“台独”的危险性,认识到“台独”与他们自己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分道扬镳,促进广大台湾公众自己站出来反对“台独”,才能获得截止“台独”的更大成效。

  篇三:就此刻两岸关系的见解

  就此刻两岸关系的见解8/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提到两岸关系,让我想到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它表达出在那个时代无数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大陆与台湾分别的无奈。几十年来,无数的人盼望着祖国一致,两岸相融。但此刻中国两岸的形势以及关于光复台湾都是严重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华夏子女,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行切割的一部分。台湾自有烟火人家以来,在中国的怀抱中度过了千百年的日子。而在以后的解放战争中,台湾成了公民党的避祸避所,以致于海峡两岸的沟通间隔了数十年。而此刻的中国需要一致,但就中国此刻的条件以及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能力,中国仍是需要在各方面进一步表示态度并备好准备措施。

  此刻两岸的态势,比我们在数年前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困难得多。当今中国固然在奋力地发展中兴起,综合国力也在不停地提升,大国地位也在牢固地确定。但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错过了最正确的期间。在大陆,大多数人都是盼望祖国一致,盼望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自然也有一部分人对此事不闻不问。而关于台湾,大多数人关于台湾的归属也表示其实不关怀,这跟他们执政党采纳的教育政策相关,同时台湾内部也遇到了好多台独分子的煽惑,好多人关于台湾能否回归保存了建议。但是除了教育,台湾当地人对大陆的见解也不甚好,就前些日子络流传的一组图,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9/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蛋,用不起洗衣机,这显露出台湾关于大陆现况的见解还逗留在解放时间,他们的这一见解想必也是根深蒂固。因而可知,在他们的思想中,我们仍旧落伍,仍旧贫困。台湾真实怀有想念大陆情怀的人,也在逐渐地老去或已经老去,而重生的这几代人关于祖国一致想念大陆的情怀已经若乎其微。台湾当地人的思想得不到纠正,在光复台湾问题上也是不可以根治的问题。中国大陆应当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到达大陆,让他们领会到当今的大陆的真实风范,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想象中的大陆早已经不再存在,此刻的大陆是一片繁华鼎盛的情景。

  此外就是关于政治方面,要言不烦点,光复台湾的问题,最根当地就是解决政治问题。假如台湾的各执政党都坚持台

  湾回归大陆的话,那中国一致将是必然。但就现况来说,存在台独与一致两对峙派,台湾内部的两派之争关于两岸关系起到了主要影响。在政治方面,大陆这边应当表示态度,在保持根来源则的基础上,做出直截了当的决断。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在他国不干涉本国事务的状况下,必需时一定给出强硬的态度。不得不说的是,在陈水扁等一系列台独分子的领导下,祖国一致也是危如累卵,但当今领导人马英九关于台湾问题上持保存态度,不再有首任领导人时的保护祖国一致的态度,也没有宣扬台独的意思。不过说起台湾与大陆合作一说,让人猎及不到他对此问题的明确态度,这也让台10/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湾问题的解决多出了不行预示性。

  说到他国干涉,台湾问题也让大家了如指掌。头几日的一则新闻说道,美向台销售数台军舰,固然我方对此严苛斥

  责,但也明示美国在军事方面赐予了台湾干涉性的

  “帮助”。其实关于台湾不在祖国怀抱的这些年,美国的各种行为无不

  明示出他关于中国台湾问题的干涉。同时间本也表现出与美国同样的态度。他国的干涉,给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又增添了数层的难度。

  关于以上态势,从表观看光复台湾是难上加难,但我们不需那么消极。台湾问题也是早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固然我们在光复台湾这一问题上错过了最正确的期间,但跟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中国立足于世界并确定了稳固的脚步的态势,中国的一致也是必然!我国当今是持着守旧原则,但其实不保证不使用武力解决,毕竟是中国内政,他国无权干涉,而这也是切合国际法并未违反国际人道主义的。台湾当地人思想的监禁也会被现实所打破,由于两岸

  的沟通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也让台湾当地人关于大陆的见解获取更新。台湾执政领导者也会以出于自己利益的角度思忖这一问题,各方人各退一步,问题才能从实质上获取解决。但是最重要的是台湾问题跟着时间的推移,会愈来愈棘手愈来愈有难度。怎样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全然地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虑的。但我们一直相信中国有能力11/12

  两岸关系的心得领会范文同名91653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实力让台湾回归大陆的怀抱。但是祖国

  还没有一致,我们也仍需努力。

  12/12

篇四: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2021年范文: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一、课题提出背景

  我们都知道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自从国民党占领台湾后,台湾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现如今,台湾与内地关系改善,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联系。但美国向台湾秘密出售武器,台湾政府也并没有发出任何要回归的举动。内地与台湾关系又变得矛盾重重。但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却是只增不减。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为了让更多的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情况,深入了解国家国情,让同学们正视祖国全民族统一的问题,能够认识到祖国统一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了解当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明确政策走向,从而为更好的收复台湾做基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决反对"台独"等反动势力。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到图书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下台湾问题。

  (二)访

  问法∶到大街上对一部分群众进行采访、访问。

  四、实施步骤

  四、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

  11月17日—18日,询问老师,邀请老师一起首先对此研究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根据小组成员自身条件进行分工,制定好方案。

  (二)实施阶段

  11月19日—20日,到重庆书城或是在网上查找并收集有关台湾问题的相关文件、文学报导以及时事新闻,找出具有价值的资料。

  11月21日—26日,小组成员到大街上的不同地点对人们进行"对台湾问题的看法"的有关采访,并及时记录下采访的信息。再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小组进行一次粗略地整理和总结。

  11月27日—30日,在老师的帮助下,将粗略整理的资料再进行一次筛选,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并加以分析。

  (三)总结阶段12月1日—3日,小组对整理后的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得出自己的心得以及发表感想与言论,最后撰写出报告。

  五、预期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与研究报告

  六、条件分析

  主观条件∶本组成员对台湾问题有极大的兴趣,也热切希望祖国早日统一,所以有更大的研究动力,能团结积极合作。

  客观条件∶台湾回归祖国是现在全中国的热点,媒体连续报道,图书馆相关书籍较多,方便查阅,进展顺利。经济来源∶经费几乎没有,成员自行解决。

  课题研究计划

  指导教师∶刘建荣

  课题组长∶李莹露

  课题组成员∶李莹露、黄甜、李欣、陈彦錡、王秋月、仁丹阳、李鑫虹

  具体研究计划∶

  1、____年1月23日-25日,黄甜、王秋月、李鑫虹到重庆书城或是在网上查找并收集有关台湾问题的相关文件、文学报导以及时事新闻,找出具有价值的资料。

  2、____年1月26日-27日,李莹露、李欣分别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将有关台湾历史、经济、地理、文化、现在党派以及有史以来与中国大陆的友好交往等资料分类整理好。

  3、____年1月28日-29日,全体小组成员到大街上的不同地点对人们进行"对台湾问题的看法"的有关采访,并及时记录下采访的信息。再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小组进行一次粗略地整理和总结。

  4、____年2月6日-9日,陈彦錡、仁丹阳经过全体成员的讨论以及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活动记录

  查阅资料∶

  《试论我党对台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林佑达

  我党对台政策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采取单纯诉诸武力的解决方式;第二个时期以武力方式为主,同时又辅以和平争取的策略;第三个时期则以和平方式为主,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党对台政策的演变与各个时期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有着复杂深刻的联系。

  《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之影响》—金小川

  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历史的因素,有世界格局的因素,有国家实力的因素,但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障碍却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干预,尤其是美国与台湾当局结成的官方和准官方的军事关系。正如____所说,“台湾问题说到底是美国问题”。

  《台湾政党政治生态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孙代尧

  台湾的政党政治生态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带来重大变数。由于政党政治以民意为依归,民意基础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岛内执政党推行何种路线,因此,大陆在对台政策取向上需要因应岛内情势的变化作出调整。从台湾政党政治下朝野政党与选民的互动关系可知,我们的重点应当明确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或争取台湾民众。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共产党与1978年以来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李启龙

  针对台湾问题的书籍∶《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台湾问题文件》

  调查所得∶

  民众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李乾明老人∶我的立场是无条件有期限要求的实现中国的统一,不论是和平还是武力,有必要就必须采用。

  赵杰先生∶虽然我不愿意看到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把持台湾发展的方向,可是我必须承认那是一个历史在发展的必然方向。

  张树明老人∶我想无论是大陆的人民还是台湾的人民,谁不想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要有好的发展,那才是硬道理。

  五中学生姚金佚∶至少现在我认为陈水扁要比民进党好,但我还是支持台湾回归,也想过要为之奋斗。

  我们小组发现所有的民众都盼望着台湾能够回归祖国,但有的人认为目前的解决方案不是很正确。甚至有人认为可以采用武力解决。

  研究成员心得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统一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世界各国观测我国统一团结程度的焦点。

  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通过这次探究,我们小组成员都受益匪浅。明白了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以及在通过深入探究后明白了,中国当今的政治形态,和平的背后也充满了重重危机。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斗志与目标。

  这次探究活动也递增了我们小组成员间的友谊。是次很好的活动。

  课题结题报告

  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高____级09班

  研究成员∶李莹露、黄甜、陈彦錡、李欣、王秋月、仁丹阳、李鑫虹

  指导教师∶刘建荣

  一、问题产生背景

  我们都知道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自从国民党占领台湾后,台湾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现如今,台湾与内地关系改善,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联系。但美国向台湾秘密出售武器,台湾政府也并没有发出任何要回归的举动。内地与台湾关系又变得矛盾重重。但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却是只增不减。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到图书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下台湾问题。

  (二)访

  问法∶到大街上对一部分群众进行采访、访问。

  三、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____年11月17日—18日,询问老师,邀请老师一起首先对此研究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根据小组成员自身条件进行分工,制定好方案。

  (二)实施阶段

  1、____年1月23日-25日,黄甜、王秋月、李鑫虹到重庆书城或是在网上查找并收集有关台湾问题的相关文件、文学报导以及时事新闻,找出具有价值的资料。

  2、____年1月26日-27日,李莹露、李欣分别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将有关台湾历史、经济、地理、文化、现在党派以及有史以来与中国大陆的友好交往等资料分类整理好。

  3、____年1月28日-29日,全体小组成员到大街上的不同地点对人们进行"对台湾问题的看法"的有关采访,并及时记录下采访的信息。再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小组进行一次粗略地整理和总结。

  4、____年2月6日-9日,陈彦錡、仁丹阳经过全体成员的讨论以及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结果

  查阅资料∶《试论我党对台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之影响》《台湾政党政治生态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与1978年以来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台湾问题文件》

  调查报告∶

  民众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赵杰先生∶虽然我不愿意看到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把持台湾发展的方向,可是我必须承认那是一个历史在发展的必然方向。

  张树明老人∶我想无论是大陆的人民还是台湾的人民,谁不想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要有好的发展,那才是硬道理。

  五中学生姚金佚∶至少现在我认为陈水扁要比民进党好,但我还是支持台湾回归,也想过要为之奋斗。

  结果分析∶

  我们小组发现所有的民众都盼望着台湾能够回归祖国,但有的人认为目前的解决方案不是很正确。甚至有人认为可以采用武力解决。而大多数人民还是希望能和平解决,强烈要求不得有其他国家干预。所有人都承认台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五、问题拓展

  小组成员对此次课题研究的感受∶综合来说,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全体成员较深入地了解了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的进一步情况,知道了以前从没想过的一些问题,接触到了一些中国时事政治,对我们了解中国政治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丰富了课余知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这次研究性学习唤起

  了我们的爱国热情。而最为贴切的是我们有了一次实践的机会,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对待一些事情能够有条不紊的把他处理好。综上所述,是我们小组的一些收获。而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本小组认为在时间上可以更多的留给学生,这样我们可以更详细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些问题,从而做的更好。

篇五: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台湾问题论文1000字

  推荐文章

  2017最新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

  热度:

  最新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心得1000字

  热度:

  民族团结主题优秀演讲稿1000字

  热度:

  大学生思修论文爱国主义教育

  热度: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1000字_民族团结领悟与收获范文

  热度:

  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台湾问题论文1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台湾问题论文1000字篇1浅析台湾问题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圣神不可侵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中华民族全面振兴,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实事求是,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确定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且能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历史证明,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任何人想在这个问题上超越雷池,都是非常危险的,无论是谁,都休想阻挡华夏儿女团聚、中国统一的步伐。①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一)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内战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也已归还中国。再现台湾问题,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更因为有外国势力的介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二)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中国统一大业

  1、战后美国对华侵略及美国等外国反华势力阻挠我解决台湾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态势下,美国政府基于它的所谓全球战略及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曾经不遗余力地出钱、出枪、出人,支持国民党集团打内战,阻挠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然而,美国政府最终并未达到它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来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

  2、美国反华势力长期支持“台独”活动

  例如:2000年2月1日,美国众议院在冬季休会后的第一天,不顾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悍然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企图为美国扩大与台湾的军事联系,向台出售先进武器及技术提供所谓法律依据。

  二、中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政策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一个中国原则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根据传统国际法的“先占”原则,台湾主权自古属于中国。《马关条约》是非法无效的强制性割让条约,但也从反面证明了台湾此前的国际法地位。《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载明了战后台湾的国际法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权继承旧政府对台湾的收回,且台湾地区一直是中国人在实行有效统治。

  (二)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第一阶段:初步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案(一纲四目);第二阶段:正式确定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实质内容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方针(叶九条、邓六条);第三阶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进一步走向务实和成熟。

  (三)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单位举办的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②

  (四)党的十六、十七大对台政策出现了几个显著的变化③

  十六大提出在一个中国的提法中增加了“发展两岸关系”,将“基础和前提”简化为“基础”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容分割”改“寄希望于台湾当局”为“寄希望于台湾民众”。

  党的十七大对台政策既丰富和发展“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又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的新主张,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摆到更为突出的地位,阐述了复兴和统一的辩证关系。

  三、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

  (一)台湾政局复杂,当局的台独倾向日益强化

  1、台湾政治转型(从党国威权体制向政党政治转型)原因:

  (1)国民党政权面临“合法性”危机

  目前台湾国民党政权在国际上为维持其“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说法,以及对内为保持其统治体制的“合法性”,就不得不想方设法维护其法统,并把它神圣化。—方面内外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坚持旧法统;另一方面为了坚持法统,又不得不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方面以及台海两岸关系问题上背上沉重的法统包。本质上讲国民党当局在政治立场上无法始终站稳其脚跟,这就是其“合法性”危机的根源所在。

  (2)中产阶级在台湾崛起

  台湾中产阶级的崛起与民进党的发展壮大相伴相随。中产阶级兼具理念、力量和行动为一体,最终促成了威权体制的解体和民进党的上台。然而,台湾的独特历史所形成的“悲情文化”和“省籍矛盾”以及因此而萌生的族群-统独认同分歧,成为分化台湾中产阶级的主要诱因。④从长期来看,中产阶级仍将发挥稳定器和推动器的作用,成为“维持现状”态度的主要支持者。

  2、民进党采取的“台独”手段:

  主要是玩“民主包装”——公投,公投从表面上看

  是一种民主的方式,实质上是违法的:首先,台湾当局的公投独立是违反国际法的;其次,台湾当局的公投独立是违反国内法的;还玩“切香肠战、文字游戏、悲情、民粹”等手段。

  (二)美国对台的支持

  1、军事支持

  1997-2004年间,台湾共计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购买了价值112亿美元的军火,位居世界第四。在这112亿美元当中,1997-2000年间的军购数额为73亿美元,2001-2004年间为39亿美元。2003年,台湾从美国接收价值约5.4亿美元的防御物资和服务,位居世界第八。2004年,台湾的军购总额为1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

  2、外交支持

  台湾外交部长黄志芳认为,民主党主导的参众议院,虽然催促台湾通过军购案的压力可能和缓,但台美政治架构、台湾地缘战略价值未改变,美国国会对台湾支持的力度不会减低。从政策面来看,美国基于自身战略利益,是同步推动加强与中国军事交流互访、以及加强与台湾军事安全合作;在加深美中军事关系上,美国是希望中国的军力透明化,能够让外界了解中国军力增长所出现的威胁。

  四、台湾问题的前景展望

  (一)未来实现和平统一台湾的可行性条件

  中国的和平崛起,将进一步加强两岸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消除岛内民众的心理歧见,祖国大陆的向心力将大大增强。两岸人民同受中华文化的熏陶,这种精神纽带是无法割断的,求和平、求发展、求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行性条件

  在台湾当局跨越被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所承认的红线时,我们动武将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我们使用武力统一台湾符合国际法和国内法。在无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我们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台湾,用军事解决台湾没有问题。在台湾当局主动挑衅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前提下,美国实质性卷入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盼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相信这也是众望所归的!

  注释:

  ①解放军报文章:透视《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2000年2月14日1,中新社

  ②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1995年1月)③《十六、十七大对台政策?和策略的创新和发展》,台湾问题论文1000字篇2试谈解决台湾问题的客观分析

  我们在讨论解决台湾问题时,有两种观点,一是早比晚好,二是维持现状。我个

  人认为,“拖”对统一前景是十分危险的,对台独更有利,在这次布什访问谈到

  台湾问题时,态度其实十分清楚,统一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美国向来用和平解

  决而非和平统一,从它历来的作为和制定的法律政策来看,都是在支持台湾向独

  立的方向发展,不管从哪个方面讲,独立的台湾对美国都更加有利。

  中国目前的态度似乎越来越软,从谋求统一的立场越离越远,而台湾的独立步骤

  却有加紧之势。有人说时间站在大陆一边,可谓自欺欺人,持久的分裂使人民隔

  绝,文化分裂,思维固定化,独立无名却有实,而且还会得到一些战略意义上的

  风险利益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裂的历史越长,独立的理由就会越充分,何

  来对大陆有利,对和平统一有利?这些人认为,当大陆民主化了,经济与台湾接

  近了,统一是自然的事,更是荒谬。

  你越民主,台湾独立就越容易达到,美国绝

  不会因为你民主了,就放松对中国的围困和遏制,这里更不要期望在社会主义制

  度下的民主,就是和平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美国也不会让你统一,也许会以台

  湾的能否独立来验证你是否民主的标准呢!民主、自由的理念就是尊重不同思想

  的存在,在统一的国家可以以多党制来解决,而在领土上民主就等于承认国土分

  裂的可能,这与统一的立场难道不是对立的吗?民主不是硬道理,繁荣富强才是硬道理,民主不一定会带来繁荣富强,没有繁荣

  富强的民主没有人会去享受,而且在贫弱的国家谈民主更容易引来经济的动荡和

  政治的动荡,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怎么样来

  执行民主的思想,有区别的对待面临的

  问题。在台湾,民主的讲,大多数要独立,在大陆,绝大多数要统一,因为大陆

  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统一就是民主。等统一了以后,你再要求民主治理都依你,这就是台湾的民主前途。

  还有就是和平解决还是武力解决的问题,和平解决确实需要时间,这在双方都有

  愿望的时候也会有很长的过程,何况现在台湾没有什么人会赞成统一,要求维持

  现状就很不错了,然而维持现状的比例一定会越来越小,这从民进党的稳定执政

  就看得出来,要以其它任何理由来曲解它那将是故意视而不见的行为。

  武力解决的现实危险是国际制裁,我们不能比美国,随便给哪个国家安个罪名就武力攻之,还要大力宣传这是民主的意志。在一极世界中美国独大,盟国都是世

  界经济大国军事强国,它可以为所欲为。但不管怎样的展示它的民主和正义,都

  脱不了武力解决的实质,那大陆采取武力统一处于内战分裂的国土,又有什么可

  指责的呢?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真好听真理性,但真天真,同族相争不但历史,现今和将来

  都会发生,只要有政治纷争就会有武装冲突,武力只是政治的延续,对台湾的统

  一正向政治无望解决而走向武力解决的道路,这不是大陆方面将成为现实的走向,而是台湾正在走的道路。武装力量是维护独立统一的根本,中国在世界上要维

  护独立,在台湾问题上要统一,军事解决是最后的手段。

  现实由于台湾的形势,趋势越来越向军事解决方向发展不会有疑问,美国早就看

  到了这一点,因此早早就采取了立法、军售和一系列军事步骤,它要维持东亚的

  稳定就是要遏制中国的武装力量。美国人自己讲:“美国现实的威胁是防止中国

  夺取台湾!”再明白不过了吧。

  而中国由于自身的原因,经济长期落后,军事实

  力也长期下滑,拖延了时间是自己造成的,如何弥补,如何早日形成对台湾起码

  的军事解决优势,是高层长期努力的方向。经过了20年的努力,军事实力成长越

  来越接近武力解决的可能,一战会不可避免,虽然大家都不愿意看到。只有大兵

  压境才会有城下之盟,这就是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崇尚武力并大力发展武力的根

  本原因所在。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是外

  国干涉。其实我们只对付一个台湾就已

  经很吃力,现在不比1949年,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我们的陆军人数虽多,质

  量却不比解放初时天下无惧;我们现在的坛坛罐罐也多了不少,多怕磕碰,有顾

  忌就怯战。我不是指解放军,而是政府和百姓,说实在的,谁都怕打仗,光靠气

  愤和冲动代替不了现实的顾虑,这在谁都一样,毛泽东也一样要权衡利弊,不是

  愣头青。

  所以,武力取台要缜密考虑,积极准备,以评估数字的叁至五倍的数字

  来准备。在外交上应该强硬些,将各国的反应都让它表现完全,将他们口袋里的

  牌都出尽,让台湾疲于战备,内耗倍增。口头上的强硬应该无损于大陆的经济发

  展,以被动换主动。你早提打十年而后开打,比总喊和平突然去打要有力得多,因为我很明确。若你说不打又突然去打,谁也绕不过弯儿来,舆论自然对我不利

  。在战术上有攻其不备,但在战略上要师出有名。

  我不是尚武主义者,是否统一其实与意识形态没大关系,历史上的征伐向来是利

  益之争,台湾的即得利益使它走向独立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台独的泛滥与

  国民党的默认分不开的,反攻不了大陆就谋求自保,独立建国顺理成章,我看不

  出台湾要求统一的现实愿望,只靠几个老兵的思乡之情就判断台湾人民有要求统

  一的愿望是极愚蠢的。等独立了,你想回乡就回去,想留在台湾,每年回一趟老

  家,赶个春运潮也没人拦着,不是吗?因此,台湾的统一就只有靠大陆人自己的

  决心了,当然这里绝不排斥心向统一的部分台湾民众,当利益显示统一更有利时,会有很多人倾向统一的,我们要做的是尽量让台湾看到拒的巨大灾难后果和统

  一的巨大利益,才能争取更多的台湾人民寻求统一。但绝不是台湾的政客,寄希望和台湾当政者谈判统一怕是与虎谋皮。

  总之,和平前景越来越暗淡,武力解决应该切实准备,同时应该考虑舆论的准备,不软不硬,莫能两可甚至不疼不痒的声明都会造成被动。你说和平人也防着,不少买武器,你说“就要打”,他反而不敢大肆买武器。开打不开打在我,能不能避免可在你了。

篇六: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这是我们对全国统一的基本原则,我们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离家出走,改名换姓,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我可以用广阔的胸襟,去包容、去理解一个可能在外迷路的孩子。

  期盼祖国统一,我们情真意切。

  总书记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彼此心灵日益契合。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我们总是那么期盼和期待早日实现家庭大团圆,早日看到两岸关系一家亲、两岸关系大融合的场面,我们一直致力于促进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一直坚信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当然也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

  破坏祖国统一,我们态度坚决。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面对国家分裂,我们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完成祖国统一的夙愿。

篇七: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时事报告学习心得

  时事报告学习心得

  。目前,我们即将迎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现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开启,而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应将“富民”作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然后谈谈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现状的看法。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201X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1)

  “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祸根,只有坚决遏制分裂,才能维护台海稳定,促进台海和平。尽管目前对台工作重点已由反“台独”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台独”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民心向背不仅最终决定台湾走势,而且影响两岸趋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转化为现实推动力;

  (3)台海局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进党)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善处理这个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台湾主流民意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终统一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篇二:

  时事报告心得体会

  《时事报告》对台湾的心得体会

  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一种文明。中国的时事很多,有小也有大,是关于台湾,还是大陆,我们每天都在关注。

  台湾我们中国大陆的宝岛,称之为“宝岛台湾”,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其中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钩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

  台湾的重要数据和景观:

  简称:

  台

  位置: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面积:

  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

  人口:

  2228万

  民族:

  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区划:

  台北、高雄二个“院辖市”,台中、台南、基隆、新竹、嘉义五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十六个县。

  宗教:

  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闷教、回教、印度教等。

  景观:

  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随着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政治策略,中国相继收回了香港、澳门,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是可行的。在面对台湾问题时,中国同样也会贯彻这种策略。现在,在大陆和台湾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大陆和台湾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经济往来已经有了不少的增加,使得两岸关系发展正常化的条件不断增加。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㈠两岸的政治交往不断增加,并得到巩固;

  ㈡制度商谈取得巨大进步;

  ㈢文化交流合作有了新的突破

  ㈣军事互信展开积极探索;

  ㈤社会交流加深,人员往来频繁。

  二、经济往来的增加。

  ㈠201X年6月29日两岸签署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迈出历史性步伐;

  ㈡《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监理备忘录》(MOU)201X年1月16日正式生效;

  ㈢201X年1月——11月海峡来你干贸易额达1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39.7%。预计全年两岸贸易总额达15000亿美元,大陆对台出口将首次突破300亿美元,自台进口将突破1000亿美元。

  台湾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作。为当代世界的接班人,我们誓死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主权,始终坚信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坚决反对台独。

  篇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事报告学习记录

  和硕县第一小学《时事报告》学习记录

  和硕县第一小学《时事报告》学习记录

  附送:时代的变迁高中作文议论文800字

  时代的变迁高中作文议论文800字

  阅读!

  不知你发现了吗?大千世界,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那种真诚、善良和美好。可为什么亲爱的蝴蝶,你对我们避而不见呢?清晨,清风荡过枫树枝头上的点点绿色,发出沙沙的声音。它和墙上的夹竹桃一起,似乎正在唱着生命中最欢快、最动人的生命乐章,那就是真诚。这是一种来自自然,不虚伪的,质朴真是的美。

  拥挤的街道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对不起,碰着你了!”“没关系,没关系!”被踩着的面带笑容,没有丝毫责备的神色,有时还挺疼的,不过没关系——那一句“对不起”比红霉素药水还奏效。正是这一句很轻松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将对方心里仅存的怨气化作云烟散去。这就是真诚的力量,它就像人的灵魂独白,清除了遮挡心灵的纯洁的污垢,让人与人之间像水晶一样剔透。

  亲爱的蝴蝶,我们之间也许久缺少这种真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尚且好说难做,更何况我们同属两个不同物种的世界你?朋友相处久了,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细微的眉头,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真诚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那天我们的闯入时候真的有点突兀,但真的事出有因。作为探险者,我们的本质是探险美丽,面对一个充满神奇魅力的洞穴,我们又岂能轻言放弃呢?至于点燃那支蜡烛则更是无奈之举也!在漆黑的山洞里,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支撑;倘若没有光的指引,我们都不知道如何迈开脚步了。我们还得感谢光,也正因为有它,我们发现了你,才得以目睹你的美。

  亲爱的蝴蝶,你真的误解我们了,我们没有恶意。人和自然是好朋友,好朋友自然就需要真诚。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对你说声“对不起”,可是你却已经悄然离开了。现在很多人之间的关系都结成厚厚的冰凌,除了冷漠还是冷漠,那一份真诚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为什么呢?就因为缺乏真正灵魂上的交流与信任。面对你们,我们希望用真诚打开这扇窗,希望博得你们的理解。这份发自内心的真诚,可以打开我们彼此的心锁,它是那么耀眼高贵,更让我们体验其中的那份美好。

  来吧,亲爱的蝴蝶,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的真诚,共同缔造和谐的生态。

  忧与爱

  茶与水的相遇,实在是一种前世今生的缘分。

  我拂开茶叶盒的盖子,用指腹撮了一把茶叶撒进圆滚滚的茶壶,细长干硬的茶叶撞击白瓷的壶底,如碎玉落进深涧。滚烫的开水大口呼吸着涌进茶壶,仿佛迫不及待去拥抱一个早已注定的誓言。茶叶以近乎疯狂的姿态旋围、舞动,一瞬间充斥了茶壶中的天地。

  爱茶,不仅仅是喝茶。新茶,老茶,看似神圣虔诚无比的茶道,关于茶的一切。

  爱茶,大概源于茶的普适性。黝黑粗壮的汉子大碗喝茶,爽口解渴;相知多年的朋友聚在一起,共饮一壶,那些自不必说的情分或人生感怀,都沏进小小的杯里;与世无争的雅士,禅居深寺的老道,品茶,自得其味,一杯清茶,便氤氲了天地人。我小心地挪开茶壶的盖子,茶叶已完全舒展,清绿的水面上浮着泡沫。一切归于寂静,我仿佛听到了一声细细的叹息。

  谁在叹息?谁在手捧着温热的茶杯,满怀忧愁地叹息?

  既爱,又怎能不忧?

  不论是中国的茶道还是日本的茶道,都讲究四个字:

  和、静、清、寂。只是在穿越了千百年古道茶韵的今天,谁又能褪去铅华,闭门喧嚣,再为自己沏一盏茶。

  他们互相炫耀,自己茶叶的尊贵,茶具的精美。他们从冰箱里取出装在塑料瓶子里冒冷气的茶饮料。不由地担忧,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将如何保持其充满古意的纯粹?

  想起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写:

  “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希遇羲皇,亦可匹俦秘阮。”真的,“茶不求精”,只要“壶亦不燥”即可,品茶即是品人生,又怎能不令人担忧,虚夸和浮华污染了那一壶清茶,最终遮蔽了曾经向往真实的人生。

  爱茶,却也忧茶。那份清澈澄明的热爱永远不变,那种沉甸甸的忧愁也真实存在。忧与爱不论如何交错,最终无言,就都化进杯中,啜饮,细品茶中的苦与甜。

  我端起桌上的茶杯,茶已凉了,有半卷的茶叶半沉半浮在中间,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沉沉的空气中冻结,露着一半热爱,卷着一半忧愁。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800字:

  静的魅力》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静水流深,不显不露。静,以外观默默无闻的姿态隐藏着内在的力量、深刻的思想。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富有禅意,富有魅力。

  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佛家禅宗似乎是最早领悟到这一要诀的。禅宗的必修课,也是入门功夫——坐禅,就要修行者身静入定,诵经冥想。双目一闭,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身静入定,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深思。自印度莲花大师始,不少僧人在喜马拉雅山挖洞面壁而居,饥餐荨麻,渴饮雪水,形容枯槁终于“静”思得佛门真谛,成为一代高僧。面壁,或思过,或悟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静。身如静水,不显不露,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

  心静,方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单纯的身静,心中依然万念错杂,自然不可得道。身静的同时,更要心静。不去想那人间的纷杂,只将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静的冰凉怡人,放松精神。而到了更高层的境界,即便身不能打坐入定,心依旧可如止水。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苏东坡被贬黄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为他从不变的静中,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智者在静中修身悟道,在静中羽化登仙,在静中凝聚起了千年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力量。但他们还是保留着那份静,或许是习惯已成为自然。直到有一天他们打破了沉默,你才惊讶他们的智慧与博大,于是才有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慨。《天龙八部》中第一高手,竟是少林一个默默无闻的扫地僧;助魏公子窍符救赵的侯生原本也只是大梁夷门的一个守门人;智慧象征的诸葛亮,出茅庐之前也只是躬耕于南阳的农夫他们往日的静正反衬出有朝一日力量爆发的可怕,就如同火山的静,那不是单纯的沉默,而是为了蓄积之后的爆发!

  于是不难理解嵇康在面对前呼后拥、大讲排场来拜见他的钟会时,仍旧不理不睬,只在熊熊的炉火和铿锵的锤声中默默忙碌的举动。圣贤的静,岂容俗世的嘈杂来打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千年前的智者从深邃的静水中悟出了禅意。这禅意并非不可言传,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去感悟呢?这也许是现代文明的悲哀。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800字:

  闻吾过,心窃喜》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三闾大夫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那么,圣贤和庸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

  闻过则怒,是为庸人;闻过则喜,是为圣贤。孔老夫子说: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单说知错,便已是不易。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是恼羞成怒,还是虚心接受并对别人表示由衷的感激?

  闻过则喜,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时,流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这位年仅30岁的年轻人,出身低微,阅历浅薄,顿时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面对那些如山崩落石般打在他头上的批评,他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认真收集那些批评他的语言,反省自己,并一心扑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工作上,终成该校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试问,假如罗勃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退缩怯懦了,或是冲动恼怒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名垂青史,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骄傲呢?面对批评,我们应有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低姿态吗?

  闻过则喜,可以带领一个集体走向胜利。纵观历史风云,哪一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不是经过了一次次的修改、审议,再修改、再审议才最终制定的?如果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没有闻过则喜的胸怀,何来一次次战役的胜利?如果他一意孤行,又会有多少士兵的生命白白葬送?又会有多少无谓的牺牲?面对批评,我们要学会冷静,冷静地去思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错,有则改之,并做出改进,为多数人的利益去奋斗。

  闻过则喜,可以兴盛一个王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对于魏征直截了当的批评,他没有以皇帝的威严震慑他,而是欣然接受。正是唐太宗这种闻过则喜的品质,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才有了仓廪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空前盛况。

  闻过则喜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怀。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纠错所表现出的,不正是闻过则喜的胸怀吗?闻吾过,心窃喜,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人所崇尚的道德修养。

  闻过则喜,助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800字赏析:

  全心》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林青玄在他的《心的菩提》中所说:

  “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想,是啊!在生活中,我们为人做事要以全心全意的态度,集中思想,心无旁骛,那么,结果也往往是遂心如意的。

  我们其实有共同的感受,站在泥泞的田间,那双溜滑的鞋子让我们很难挺直站稳,当脱下鞋,卷起裤脚,重新回到那片土地上时,你顿时觉得有一种稳重之感。你的脚的每一个神经都处于泥土之中,扎在其中,像大树一样,有牢固的根基。也因此你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样实,那样一步一步地走来,也因此,你没有了负担,不再害怕滑倒,走得很专心,很踏实。最终,你踏过了那片泥泞的土地,感到一种成功,而这种成功来源于你的专一,来源于心无旁骛的境界。

  荀子有云:

  “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就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那么,首先就要静。只有在静中,我们才可秉气凝神,有一股浩然之气,全心地对待一件事,也因全心而忘我。就如一弘清泉,一片落叶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深处,却安谧静止,这也说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自己始终要有一颗沉静之心,才可能有所作为,才可坚持到最后。其次,就是要抛开一切杂念,不管外界多么美好或丑恶,我们不能因此丧失了自我的节奏。要把多余的顾虑全放下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不能躁动,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结果往往很不好。

  只有在忘我之中,我们才能让一件事更加圆满,也只有在忘我中,一切的事物会变得自然。忘我,可让我们专心,专心则让我们更加用心,世间之繁杂,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安,有点躁动,那何不学学陶渊明,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何不学学王国维进入“内美以修能”的无我之境,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有这样的思想与认知,也因为上升到整个人生当中去,把物与我相结合,达到一种忘我,无我之境,那么,我们的步伐才会更加稳重。

  正严法师说:

  “凡心佛心,实乃一心,只要秉持一心,立足之地即为灵山。”要秉持一心,我们才可从中获取人生中的大智慧,也正如同是泥泞的路中挑担子,忘记你的衣服,忘记你会摔倒,那么,你得到的,是踏过这片土地,走到了对岸。同时,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全心,忘我,去除一切杂念,这是我们今后所要的,同样,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只要有高格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有高尚的品行与情操。也同样,在静、稳、沉中,才可能具有这样的品行。因为人静,就如一弘水,可以容纳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容纳,能屈能伸,柔能克刚。因人稳重,就如磐石般坚不可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正因此,以全心之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才可至善,至美!

推荐访问:台湾问题的心得体会800字 台湾问题 心得体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