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14篇

时间:2022-11-25 09:40:4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14篇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营商环境改善情况调研报告供借鉴  为助力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助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xx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深入全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14篇,供大家参考。

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14篇

篇一: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营商环境改善情况调研报告供借鉴

  为助力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助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xx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深入全区相关部门、工业园区、相企业等,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听取部门、企业人员和部分区、乡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等方式,开展了针对营商环境改善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对各方面调研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实施专项整治,强化督查考核,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营商环境明显好转。主要特点:

  (一)政府服务效率不断提升。xx区聚焦政务服务效率不高、群众和企业办事难耗时多的问题,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更快、更优”。

  以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推进部门业务从分布串联模式向同步并联模式转变,于xx年xx月开始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区本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企业开办”、“工程报建”、“用电报装”的综合窗口。通过推行“一窗受理”,减少了办事环节,提升了审批效率。

  (二)政策政务环境持续优化。xx区先后出台了较为完善的优化营商环境配套文件及工作机制,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改善政务环境。一是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xx个单位、服务各类事项xx项,基本实现“应进全进”和审批事项网上受理;二是“只需跑一次”比例为xx%,“一次不用跑”比例为xx%,六类依申请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提速率达xx%;三是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对企业和群众办事实行“一口受理”、全程服务。截止目前,xx区各部门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网办率均为xx%。

  (三)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区司法部门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主动作为,积极服务辖区企业发展。如区人民法院通过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组织法官走访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防范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为加快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形成人人都是环境、处处都是环境、事事都是环境的良好局面。

  二、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区的营商环境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一)行政审批效能有待提高。虽然我区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但是并联审批还不尽完善,相关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网上

  办事率低,离年度网办率xx%相差较远,加之部分单位行政审批放权不到位,政务中心部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强,对审批事项把握不准,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最多跑一次”还不能完全实现。

  (二)部门间协调合作有待加强。部门之间职责没有完全厘清,衔接不够顺畅,影响办事效率。有的指标成员单位之间协调合作不够,未形成合力攻坚克难。有的指标牵头单位没有发挥好牵头作用,没有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对重点、难点问题没有做到定期研究、共同商议、协调推进。比如,市场监管能力指标中,在xx月xx日xx市督查承接组织区绩效考评指标时,我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共涉及xx个单位,目前只有一个单位达到xx%(应急局),有xx个为xx%(税务局、生态环境局、新闻出版局、卫健局、发改局、经贸局、教科局、统计局、民政局),进展非常缓慢。

  (三)惠企政策宣传有待深化。我区惠企政策的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率不高,尤其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极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发挥。不少企业反映,各级在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多是照搬上级政策文件,有针对性的措施较少,很多时候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

  三、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效。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

  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更快、更优”目标。要根据事项办理的关联度、办事类型等情况,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整合归并,并分别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数据共享,利用共享交换平台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交换的数据资源减少企业和群众少交或免交申请材料、少填或免填申请信息。全面推进政务数据与实体经济、政府治理、全民服务等方面创新应用。

  (二)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加大政务服务大厅的改造建设,解决公安、人社、医保、残联等部门业务因场地原因依然还在各自的办事大厅办理的状况,使进驻服务大厅事项的进驻率达xx%;充实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和配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改进工作方法,设置xx小时自助服务区,严格执行延时服务,对在当天已取号但未能在工作时间内办理的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利用下班时间开展延时服务,直至当事项受理完毕;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线上线下办事的深度融合,明确专人负责对网上办事大厅涉及本单位政务服务事项的录入和实时更新工作;积极开展陪同服务,从办事咨询到资料受理一路陪伴群众办事,在陪同的过程中现场解决群众办事遇到的梗阻问题,资料受理后追踪事项的办理情况,增强群众办事获得感和对大厅窗口的认同度。

  (三)进一步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以《xx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为载体,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多角度的宣传和解读,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镇、各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

  大惠企政策的宣传,切实解决好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持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宣传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营商环境、爱护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凝聚社会各界亲商、尊商、优商的正能量。

  可供参考

篇二: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应急管理优化营商环境总结

  2021年以来,区应急管理局以引导民营企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把解决民营企业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实招、见成效,切实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高效、安全的发展环境。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良好氛围。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学,发挥示范作用。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内容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累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体学习4次、自学4次。二是6月17日—24日,组织召开了区工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喊醒”“教会”意识能力提升培训班。此次培训共设3期、每期2天,共6个班(次),累计1100余人参加,有效提升了参会人员安全生产和法治意识,持续为企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三是以“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借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内容,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手册等措施,累计向21家民营经济企业、150余名企业员工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内容。四是在新《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之际,聘请了市人民政府专家库专家向省金路树脂有限公司、省玻纤集团等5家企业、510余名企业员工进行新安法普法时还宣传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内容。

  (二)主动作为,夯实优化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环境。一是选出8家民营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指导企业建立懂安全、会管理的安全生产队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适时向企业提供上门业务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区应急管理主动下沉企业,累计向危化、烟花爆竹、工贸八大行业(领域)企业开展主动业务指导、安全检查达等上门服务160余次、500余人次。二是今年以来,持续派出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到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应急管理窗口开展“坐班”,下沉一线,定点向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服务工作,累计接受42家企业业务咨询服务。三是规范行政许可程序。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许可流程,明确许可依据、申请所需提交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目前,区应急管理局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一次办事项数占比达100%,网上办事项数占比达100%,马上办事项数占比100%,时限缩短比例达95%,全程网办率达100%。有关指标走在全区前列。四是2021年,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系统,为70家企业主要负责人提供了安全生产履职情况审核和上报工作。

  (三)创新监管方式,为民营经济排忧解难。2021年,区应急管理局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方式,聘请市人民政府专家库专家对全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开展全方位的安全隐患“集中诊断”。通过专家排查,累计发现和整改各类问题和隐患418条,为我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我局累计开展监督执法检查81次,立案处罚5起,落实行政处罚款14万元,有力惩戒和震慑了企业违法行为。

  (四)积极引导和培育一批安全守信“红名单”企业。一是对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3年内无安全生产失信行为,3年内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按照要求纳入安全守信“红名单”,目前已将3家企业纳入安全守信“红名单”。二是对纳入“红名单”的企业,积极探索与金融、保险等机构建立信贷、保险支持工作机制。目前,我区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在企业融资、贷款方面支持力度大。三是对“红名单”企业进行激励,目前我区已对12家守信红名单企业进行奖励申报。四是降低中介成本工作。目前,区应急管理局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均不收费,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时,均要求企业在互联网上自主选择第三方中介公司,比价选择,进一步降低中介费用,节约企业成本。

篇三: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篇四: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一、工作展开状况

  (一)加强为民服务主旨,保证窗口服务优化。

  我局连续推行服务受理零推委、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五零”承诺措施,推行一个窗口受理,推行一个事项一站办结,采纳承诺公示、社会监察、平时巡回督导检查和受理投诉检举等措施。同时对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权益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工作流程进行从头梳理,学习借鉴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模式,移植成熟经验,复制先进标准,推行“立刻办、一次办”,与全区同步实现同事项同流程,简政放权、加速增效。坚持“一把手”走流程服务制度,单位“一把手”按期到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走流程、坐窗口,仔细认识学习窗口部门的服务事项、做事流程、办理指南、做事资料等服务信息,保证窗口服务获得民众满意。

  (二)加速推动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等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连续深入“互联网+政务服务”,鼎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经过政务服务平台认领34项行政权益,而且将34项行政权益所有进行了办理环节、办理时间的优化,真实的做到了行政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次”可办率100%,实现线上线下深度交融,推动做事流程更优化、服务方式更便利。

  1/4

  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三)深入展开工程项目大清点

  今年以来,我局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相联合,对我区已批工程项目进行大清点,要点对新林区公共体育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建设工程、“三供一业”设备设备维改正造工程等项目进行了系统清点,并针对简单影响营商环境的设计、施工、监理、资料“四指定”等状况进行了排查,经排查我局未发现此类问题。

  (四)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我局一直坚持“一份部署,九分落实”的原则,严格责任落实,明确工作要求,做细做实各项工作,防备空喊口号、流于形式。针对“霸王条款”专项治理,我局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对供热、供水、燃气公司违规设置业务办理附带条件;设置规定拒绝用户退还预交使用花费;违规收取花费等水热气公共服务“霸王条款”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中未发现我区供热、供水、燃气公司擅自建立“霸王条款”。针对“四拟订”专项治理,我局严格把控水热气行业在招招标、收费过程中涉嫌实行指定设计、施工、监理、资料采买“四指定”行为治理工作。踊跃发动民众对发现水热气公司涉嫌“四指定”行为的踊跃拨打检举电话,加大水热气行业垄断市场经营行为治理力度,实时做好线索排查、移交及办理工作。

  (五)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仔细落实推动供热等各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比较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政策措施,简化、优化本部门行政权益事项流程及资料清单工作。此中,撤消农民工薪资保障金缴纳证明、无拖欠农民工薪资证明,改为书面承诺。推行建设工程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多图联审、联合勘验、2/4

  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联合测绘、联合查收。成立设计院、造价咨询机构、招招标公司、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的机构备选库,实现项目建设规范化、管理科学化。

  (六)着力推动不动产发票办理事宜。

  今年以来,我局共开具不动产登记增值税发票2000余份,此中加区异地开具1800余份,我区各镇开具200余份。为方便对百姓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我局特意委派两名工作人员,到加格达奇怪地发放不动产登记增值税发票,并提早在加区异地布置各小区张贴领取通告,防止百姓由于手续不齐备而“多次跑”“来回跑”,让我区异地布置百姓真实的对“最多跑一次”有所体验。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营商环境工作展开以来,工作量增添,以我局当前的人员配置,急需增添人员编制来战胜。二是并联审批工作还未能深入,存在多部门联合审批的状况下还未能做到“最多跑一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连续依据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联合《对于印发的通知》(新作办〔2019〕1号)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我局政务服务事项,提高供热等领域的服务效率。

  二是我们将对标江浙等地政务服务的先进做法,探究更多便民措施,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做事效率。进一步推动部门审批加强流程再造,压缩办理时限,除法律法例明确规定外,全面实现公共服务事项1个工作日内达成审批手续,连续不停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3/4

  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三是坚持秉承“为民服务,服务无止”理念,保持“清廉、高效、勤政、求实”的政务环境,把窗口标准化建设贯彻在改变窗口服务作风上,把便利公司落实在优化做事效能上,把为民服务表此刻服务质量和优秀形象上,创优良窗口,展住建形象。

  4/4

篇五: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经典优秀范文三篇

  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篇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全区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我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交通服务水平,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精准发力,迅速行动,争创最优的交通营商环境,为全区的经济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xx至xx324线xx段改扩建为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该项目对于缓解xx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城市对外形象具有重大作用。我局不断加强统筹协调,按照今年实施、明年竣工的要求,明确时限、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同时,服务好xx城区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根竹至平天山林场二级路、居仕至樟木三级路和精准扶贫道路等项目建设,为优化我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二是规范交通执法行为。推行交通路政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实行阳光执法,依法向社会公开法规依据、工作程序、处罚标准、处罚结果等相关内容,确保执法对象享有“知情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并自觉接受执法对象和社会公众监督。

  三是提升交通窗口服务水平。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交通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办理制度,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着装上岗、使用规范文明用语,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对全区11个渡口码头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乘船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xx渡口被评为20xx年xx“安全便捷文明”示范渡。

  二、存在困难

  1、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缺口大。公路建设方面,安防工程、窄路加宽等项目要求区本级配套资金都较多,尤其是乡道安防工程,本级配套占大部分,上级才补助30%,区本级需配套70%,我区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工作确实难以开展。公路养护方面,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大量重型汽车驶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损坏严重,同时管养里程不断增加,而养护资金没有相应增加,造成公路养护压力增大;农

  村公路日常养护、大中修和水毁等紧急情况投入大,资金难跟上。

  2、我局目前还没有交通运输职能,对运输企业的服务工作不便开展。

  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篇二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县投资环境的改善。

  一、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近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阜宁县“一窗通办、一网通行”利企便民不见面集成改革工作方案》、《阜宁县“一窗一网”不见面审批服务试行细则(试行)》、《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实施意见》、《阜宁县推进审批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细化了每项任务的牵头、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务办主任为副组长,23个县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下设优化营商环境组等7个小组,并对每个小组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了明确,以此作为推进营商环境整治的抓手,扎实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为有效推动全县机关作风转变,提高行政效能,县作风办和融媒体中心专门制作了《作风面对面》全媒体问政等专题栏目,重点聚焦营商环境与作风建设。自2018年开播以来,该档节目已经播出了19期,上线30多家部门,曝光了80多个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

  县委、县政府一直将“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种措施,精简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全县政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一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去年,我县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县发改委、工信局、住建局、教育局、人社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10个部门行使的80项行政许可事项

  划转至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充分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制度优势,大力简化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大力推行“一窗一网”、“一件事”等改革措施,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件,办结率99.8%,95%的市场主体实现当场受理、当日完成登记,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率72%以上,审批效率总体提升了60%以上。

  二是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办事,加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推进力度,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阜宁县推进审批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实施方案》,对“三集中三到位”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进行了明确,目前县政务服务大厅已新进驻县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场监管局等3个部门和144项政务服务事项,11个部门的110项办件数量少、办理频次低的事项也以“综合服务”窗口形式实现了集中进驻,大厅的部门进驻率提升了73.6%,事项进驻率提升了58.1%,另外近期婚姻登记、水电气和有线电视等便民服务事项也实现了集中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是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网络化、智慧化水平,目前,全县33个权力事项部门已进驻江苏政务服务网,1082项政务服务事项的维护工作已全部完成。“阜宁政务服务融易办”旗

  舰店已开通,已建成个人和法人办事、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便民服务四个区域。近期,不动产真伪查询、不动产办理进度查询、维修资金查询、阜宁景区等多项便民服务功能也已实现接入,“不见审批”服务的便利性逐渐体现。

  (三)对标时限,优化审批流程。

  今年,县委、县政府针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出台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实施意见》,对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能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相关部门从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入手,围绕企业各类审批需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压缩办结时限,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企业开办便利度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县行政审批局加速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目前已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办理”,最快0.5个工作日内可完成登记手续,“两区一园”范围内新设立企业营业执照当场即办,提交材料总数由11份减少至4份,企业开办的便利度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企业投资建设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我县成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四个阶段”审批流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的牵头单位,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目前,政务服务大厅已三招“四

  个阶段”、“一窗办理”的要求,对相关窗口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工程建设审批全流程纳入到了一个楼层办理,设立工程建设行政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了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链条服务,我县工程建设项目总审批时限可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不动产登记效率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县不动产登记证明书电子证照协同互认机制已建立,正在农商行试运行,近期将在全县各金融机构全面实施。目前已实现新建商品房首次转移登记、预告登记、实体企业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两区一园”、“两主一特”项目当日办结。

  二、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的营商环境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认识不够全面。提到营商环境,过多关注政务环境、审批环境,忽视了法治、融资、监管等环境,缩短审批时限似乎成为衡量营商环境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

  (二)机制不够完善。营商环境涉及企业设立、运营、发展、退出等多个方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服务、产

  业政策、资金支持、政府执法等多个领域,属于一把手工程,目前仅靠发改委和行政审批局等部门牵头推动,很容易出现少数职能部门出现不作为,推而不动的问题。

  (三)思想不够解放。少数职能部门未能充分放权,仍存在内部环节繁琐、审批方式落后、办事效率拖沓等现象。有时一个审批环节的耽误就有可能让企业错失商机,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对地方营商环境的口碑造成不良影响。

  (四)要素不够充分。一是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电、气等要素保障还相对滞后。二是“项目等土地”的情况较为普遍,很多项目引进签约后才去落实用地指标。三是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制约企业做大做强。四是人才资源相对缺乏,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

  三、相关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以会学习、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全县领导干部对营商环境概念的理解认识,熟悉国家和省市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形成“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

  (二)强化推进机制。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重点解决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慢、企业办手续繁、不依法行政、中梗阻等问题,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开好头、起好步。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程序,加大奖励力度和惩戒力度,凡是影响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一律问责追究、严肃处理。

  (三)强化平台建设。提高政务服务中心定位,加快建设新政务服务中心,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以高标准、高要求将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载体,努力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切实提高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

  (四)加快思维转变。各职能部门要加快由审批管理思维转变为服务企业思维。不仅要刀刃向内改自己,减少内部审核环节、减免不必要的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还要推行提前介入,超前服务,落实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地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和精准化服务。

  (五)强化政策落实。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于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对标先进地区,突出问题导向,紧扣关键环节,切实抓好各项

  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篇三

  根据市政府《xx市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总体方案》部署要求,为增强省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步伐,切实解决全市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培养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文化,我局按照“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的思路,进一步明确细化责任分工,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促进商务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市商务局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整治工作,按照部署要求,成立了以常志卷局长任组长、局各位领导任副组长、局所有处室、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营商环境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营商环境整治的组织、推进、督导等工作。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市政府《20xx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推进方案》(石办发〔20xx〕2号)和《xx市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总体方案》(石政办传[20-]35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市营商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工,结合商务工作实际,印发了《xx市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总体方案》(石政办传〔20xx〕35号)和《市商务局营

  商环境集中整治内容责任分工》,细化并明确了6个方面14项52条整治内容具体责任分工,明确了责任处室和领导。以此作为推进营商环境整治的抓手,扎实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多措并举,务求实效

  为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整治,我们采取了如下项举措:一是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工作平台。在局门户网站开辟了“xx市商务局营商环境集中整治专题”栏目,设置了“通知公告”、“政策文件”、“工作方案”、“工作动态”和“投诉建议反馈”5个板块,并及时充实各板块内容。以此作为推我局进营商环境集中整治的载体和问题晾晒的窗口,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二是建立实行“周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了市商务局营商环境整治重点工作责任分解任务推行“周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工作动态信息。三是及时反馈交办问题。依据国家和省、市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积极研究解决市营商环境整治组交办的问题事项,分别与问题反映企业进行了沟通答复,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向市营商环境整治组进行了反馈。四是明确了“三步走”工作方法:第一步,由局“营商环境整治办”汇总梳理意见建议,经局领导审定后交责任处室(单位)办理;第二步,由责任处室(单位)主动与企业沟通联系,进一步了解意见建议的具体内容,依法依规制定解决措施和答复意见;第三步,责任处室(单位)及时将解决措施

  和答复意见反馈给企业,企业如不满意,继续改进或再深入解释说明,直到企业满意为止。

  三、工作开展情况

  开发区方面。积极推进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协助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xx市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考核办法》。全市开发区“四项改革”基本完成,在全省冀开办发(20-)8号文通报中,我市居全省前列。

  商贸经济方面。组织15家商贸服务企业举行创建文明城市专题座谈,同时为营商环境整治献计献策。大力开展打折促销、文化演艺、健身休闲、生态旅游等各类活动,居民夜间消费日趋活跃,效果显著。参与夜经济延时企业达118家,惠及居民300余万人次。

  信用建设方面。健全了信用领导机构,及时更新了商务方面数据信息,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整发型赔偿、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等改革措施推进,今年共更新录入xx商务局行政许可信息30条,行政处罚信息3条,未出现商务诚信领域失信的突出事件。

  招商引资方面。5月10日,成功举办了“打造xx全国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北京推介会”,本次活动邀请到北京

  市有关领导、全国商贸流通领域有关专家及我市有关商贸、物流企业负责人300余人参会,会上推介项目48个,签约17个,涉及金额881亿元;针对推介会后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已着手起草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商贸流通工作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等方面的协调沟通机制,特别是研究制定针对疏解北京非首功能、吸引京津商户迁入我市的具体扶持政策措施。

  会展业发展方面。为进一步优化我市会展业发展环境,重点加大对本地品牌展会、引进知名展会等的培育和扶持,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xx市会展业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xx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同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以下党政机关境内举办展会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为举办政府性展会提供了规范和遵循。

  市场监管方面。全面落实“随机”抽查机制,积极开展以成品油市场整治为重点的商务领域专项执法行动行政处罚信息均第一时间内在局网站“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栏和市社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同时做好了“12312”商务举报投诉咨询热线受理,今年共受理商务领域举报投诉5起,为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商务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及行政审批和办事程序等方面的咨询服务17起。

  服务企业方面。积极安排走访,妥善解决企业反映的困

  难和问题,如:鹿泉区xx双剑工具有限公司反映前一时期,当地政府在该公司进出货物的必经道路上设置了限高杆,致使大型货运车辆无法出入该厂区,为企业增加了物流成本。我们第一时间与鹿泉区商务局沟通,本着“为企业服务”的原则,共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报请该区主管领导,快速协调鹿泉区公安交管部门,将限高杆调整至道路其他位置,为该企业解决了生产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企业的赞誉。同时,我局还积极组织博深工具、河北辰邦集团等企业参加“泰国投资贸易机遇(河北)推介会”和冀台经济合作活动,组织河北斯博思、河北慧日、华数信息技术等5家企业参加第五届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推动与境内外企业对接,帮助深入拓展市场、扩大影响。

  四、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继续按照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坚持“为企业和市场主体服务”的原则,把营商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同时结合“双问计”工作,持续关注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跟进、随时解答企业后续提出的问题,积极发挥商务职能作用,努力为市场主体服好务。同时,以xx市“三项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充实完善商务局“三项制度”内容,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不断完善商务法治制度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优化我市商务营商环境。

篇六: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反思汇报材料

  近期,县应急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民主生活会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深刻反思并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措施,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高标准高要求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现就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次作出反思并明确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过去没有专题召开会议研究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相关工作,没有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贯彻落实意见,缺乏创新和亮点。截止目前,县应急局只有1项行政许可事项,涉及事项较少,导致干部职工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坚持高标准推进工作,存在思想放松、流于形式的现象。

  二是服务不到位。处理行政执法办案与优化营商环境关系上有偏差,认为执法主要职责是查处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严格执法,没有主动服务的意识。“网上办”服务事项与要求存在差距,相关概念把握不够准确、跨部门协调力度效果不够,相关工作仍处于爬坡阶段。

  三是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悉。认为平时工作中只用得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方面的政策法规,只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较为熟悉,对市、县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学习不透彻,对行政审批的程序不熟悉,导致工作进度缓慢。

  二、努力方向

  作为应急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责无旁贷。下一步,县应急局将以服务项目为出发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助力项目“安全上阵”。

  一要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我局将通过召开营商环境专题会等,深入学习市、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让每一名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大势所趋,也是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政治责任,必须统一思想认识。

  二是主动服务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对新立项项目,提前介入服务,对需要报经市应急局审批事项,一次性告知审核要件清单,对高危领域新、改、扩建项目,由县应急局联系行业省级专家主动上门服务,指导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标准规范、管理要求开展项目建设,确保企业项目安全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

  三是规范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效。坚持将简政放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承担的所有行政许可、备案事项均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统一行政审批标准流程、法定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并向社会公示。受理后法定办结时限整体压缩到50%以上,备案类事项均可做到“即办即取”,并可全部通过政务服务网站办理。创新开展容缺受理、邮寄送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一次受理、容缺补正、信用承诺、送证上门,真正做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跑路”。

  四是加强监管力度,保护守法企业合法权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以不低于30%的抽查比例,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营造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

篇七: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市应急管理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范文

  一、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宣传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发挥示范作用,突出抓住局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学习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每月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按照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制度要求,包括局党委成员在内的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职工都要参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体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自学活动。

  三是坚持创新形式,深化学习效果。除了开展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外,我局结合实际,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行解读,开展了主题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先后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3次,自学5余次;

  以“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联合国能集团宁鲁煤电任家庄煤矿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派员参加市直机关以“强素质树形象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四重四联学习教育活动;

  走进宁夏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观摩学习其优秀经验。

  四是结合今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手册,借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内容。

  二、重点工作情况

  (一)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的要求,根据全市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影响公平竞争专项清理,经清理,我局未制定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同时,为确保我局制定的政策措施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的要求,防止出现排除、限制竞争的情况,我局印发了《某某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局内公平审查机制,明确了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审查主体和审查标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印发规范性文件前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

  (二)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对我局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自治区应急厅委托事项,进一步规范了许可流程,编制了《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印发了《某某市应急局规范完善行政审批有关流程的通知》,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明确了许可依据、申请所需提交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结合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针对由三个业务科室分别受理行政审批初审材料的情况,改为由市民大厅代理窗口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制作规范的审批流程图、有关表格样表等格式文书,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压缩办理时限50%以上,为企业办理证照提供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便民化的服务。

  (三)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规则。为建立健全事权清晰、权责明确、上下协调、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适应安全监管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了《某某市应急管理部门事权划分意见的通知》,明确我局与各县(市)区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确认等事项的事权划分,规范了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事项边界,规范了涉企检查行为。

  (五)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信用建设。市应急管理局、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某某市安全生产信用“红名单”“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某应急规发〔20某某〕某号),制定了安全生产信用“黑名单”认定

  程序及联合惩戒措施,建立了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同时,制定了《某某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制度》,建立了全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保障失信主体权益。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涉企现场检查多、频次高等问题,我局起草了《安全生产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办法》,下一步将在审查讨论通过后正式印发。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偶有发生,规划计划、行政许可(审批)、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信息还有欠缺。二是事中事后监管有待提高。由于审批、备案项目涉及的市场主体数量太多,监管人员数量过少,日常监管难度大、任务重,受专业限制,双随机抽查实施困难,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某某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服务事项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服务优化升级,在“放管服”工作中取得好成绩。

  (一)继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切实提升部门形象。充分认识信息公开对构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内容和某某市有关信息公开的文件,真正把信息公开做到细致。

  (二)继续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提高审批服务能力。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创新审批方式。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

  实和衔接,对于取消核准事项,按照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相关要求做好后续监管;

  对于下放审批事项,正确行使行政审批权力。

  (三)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定期对市场主体行为检查,加大抽查频次。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处理和反馈机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四)加强便民服务意识,切实提高社会满意度。严格按照“减证便民”“最多跑一次”要求,全面清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实现群众少跑路、不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做好政策解读和咨询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全心全意为群众搞好业务指导服务。同时,加大大厅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窗口办事环境,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态度,规范窗口服务标准,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及时回应反馈意见。

  得体不尖锐。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三篇)

  (篇1)

  为了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风景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依照相关文件要求,风景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景区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某某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景区工作实际,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风景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开展景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监督教育工作,提升全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度和积极性。立足群众需求,提升本单位的机关工作水平,注重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有关载体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更新,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获取相关政务信息,认真落实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及时完成风景局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推行。

  认真准备5.15公开日活动及5月16日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局信息主动公开机制、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公开程序,明确公开标准,积极准备活动宣传内容及单位展台、展板,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及政务公开宣传工作。风景局把景区相关情况做为本次政务公开及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的宣传重点,于5月15日、16日两天分别按照文件统一要求在环保局和工人文化宫门前,设置“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打造发展环境最优景区”标语的大型展板及定点宣传展台,展台上配设有“咨询接待”和“投诉受理”桌牌,并由负责领导带队,组成4人小组参加活动。工作人员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咨询,在活动现场对广大市民发放宣传图册,讲解景区具体情况,加强市民对凤凰山景区情况了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完善风景局工作机制,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风景局设立有经营科专门负责景区内经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每年初,风景局经营科都会组织全体景区经营业户召开专项会议,传达景区全年经营工作的具体事项,并签订有正式合同及食品安全责任状。保证景区内商品的安全、卫生。凤凰山景区内所有经营网点均有合法营业执照,营业人员穿着统一服饰佩戴工作证件,所有商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并以公示板的形式公开公示,坚决杜绝恶意载客、黑商、黑户行为及随口要价、加价

  等问题。风景局制定有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济处罚模式,对违反规定出现扰乱景区营商环境的经营业户,视情况给予100—1000元不等的经济处罚,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经发现,立刻取消其在景区内的经营资格。景区内索道、观光车等营运公司,所有票价均按照物价局规定收取,不存在增加收费、胡乱收费、无故收费等情况,同时各项收费均按照物价部门要求,制作公开展示板向广大游客公示,保护游客知情权,绝不欺客、宰客。

  风景局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研究制定宣传材料内容及制作展板。按照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深化和规划机关工作的流程和程序,使我局的政务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简洁化,保证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让公众了解,让群众监督,让百姓受益。并按便民原则,通过网站、报刊、数字电视、行政办公室、信息公告栏等多种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确切做好工作信息载体的建设。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某某下半年,我局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强领导、加大推动力度,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织机构体系。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使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某某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根据区委、区政府某某年度工作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我区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

  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标国际、对标上海,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实现我区营商环境东北最优区的战略目标不懈努力,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一)深化审批改革,推进“三集中三到位”,事项办理提质增效1.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努力打造“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破解难题,消除阻力,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中心把营商环境建设和便民利企的重点确定在应进必进、大厅之外无审批和“公开、透明、高效”目标上来,致力打造“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两办”下发了《关于向普兰店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选派行政审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通知》(普委办发[某某]26号),对人员、事项进驻做出了明确规定,我们据此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原则,从源头上确保了所有涉企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大厅;所有窗口工作人员必须符合硬性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大厅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和更严格要求。这个文件的出台,开创了我区公共行政服务管理工作崭新局面。截至目前,大厅进驻18个部门中,17家区直和垂管单位的一把手与本部门行政审批科负责人签订了授权委托书,进驻事项276项,基本实现了“应进必进”。其中,72项审批事项可以即时办结,办件即时办结量达到75%,提前办结率95%,上半年,大厅办件12473件,无一例超时办结。

  2.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全面提速,优化服务见真招。所有进厅办理的审批事项,按照规定不需要采取现场核查的,全部即时办结;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承诺办结时限全部压缩在法定时限的30%以内,比大连市提出的目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多项制度得到了全面有效贯彻,审批效率大幅度提升,事好

  办、好办事、办事快局面正形成。区市场监管局窗口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和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企业注册在5证合一基础上,已经实现了26证合一;开通了网上名称预先核准,做到零见面审批(电子出照)。区林水局在与审批科负责人签订授权委托书的同时,率先启用审批专用章,并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工作,明确要求本部门相关业务科室围绕行政审批高效开展现场勘查,且把现场勘查时限同步压缩到法定时限的30%以内。区卫计局12项不需现场勘验的审批事项实现即时办结、立等可取,并做出现场勘查“最多去一次”的承诺。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加强培训,典型教育,工作作风转变明显见效1.完善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重新修改和完善了《普兰店区公共行政服务工作管理考核办法》,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中心根据《考核办法》制定对进驻单位和工作人员的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和配套10项管理制度,建立起1+2+10的管理体系,加强了制度管理运用力度,推行日巡查、日统计、季通报管理机制,形成了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

  2.建立制度,制定计划,强化学习培训。每月月末周五下午15时--17时为大厅工作人员理论学习时间。中心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系统学习《某某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某某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和上级的相关政策规定及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业务动态,提高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本领。

  3.深入开展“文明大讲堂”系列培训活动。提高效率、强化服务、提升形象,有效解决好办事的问题,人是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因素。为了进一

  步增强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服务理念、职业道德素质,中心延续深入开展了“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聘请专家教授对大厅工作人员进行市场经济理论、公务文明礼仪知识和行政审批法律知识讲座,丰富知识结构,拓展服务视野。同时,为了提高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心理调整能力,中心还增开了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大讲堂活动,为窗口工作人员保持健康心态,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打好心理基础。

  4.深入开展“向120、110先进集体学习”等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学楷模、做标兵、立足本职岗位争先创优活动,弘扬“120”“110”先进集体优良作风,评选“巾帼文明岗”“文明服务标兵”把学习先进与岗位职责有机结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上展示新作为,树立大厅为民服务良好形象。开展“莲城-廉诚”廉洁自律承诺活动。引导大家洁身自爱,亲清有度。

  (篇3)

  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任务、新要求,陈仓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化提升投资发展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的理念,工作紧扣“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这一主线,以降成本、优服务为方向,努力做强促进投资发展的“硬环境”,同时着力做优保障投资的“软环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如下:

  一、工作举措

  1.“五合一”推进,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坚持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目标,将“放管服”改革、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四项工

  作与优化营商环境“五合一”推进,设立“五合一”工作秘书处,统筹安排五项工作,细化

  工作任务,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五项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区上下形成合力,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区政府及工作部门多次组织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制定印发了《陈仓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3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措施和责任。成立了8个专项办公室和4个工作组,把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干部集中在工作一线,对具体行动方案再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3.优化企业开办审批流程,压缩办结时限。

  势,与区内四大银行联手,签署“政银通”合作协议。群众、企业可就近选择银行网点,由其免费进行网上登记申请,实现了“信息申报、登记审批、代理发照、开户结算、综合金融”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建立健全信息查阅机制。依法保障投资者、企业享有的咨询、查阅、复制等获取相关信用信息的权利,设置档案查询“三个一”时限,即书式档案查询1个小时内办结,电子档案查询1刻钟内办结,机读档案查询1分钟内办结。

  4.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聚焦行政审批体制创新,着力推动相对集中许可试点改革,一是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按照省市统一规范县(区)行政许可项目的要求,印发《区审改办关于调整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汇总目录和权责清单等有关问题的

  通知》(宝陈审改办发〔某某〕1号)文件,组织18个区级部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对照《陕西省市县(区)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对所承担的许可权开展修订,为集中许可打好坚实基础。二是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实行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清单管理,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设定,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环节,印发《宝鸡市陈仓区区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确定中介服务事项27项,并清理中介服务事项5项。三是探索行政审批体制创新。主动承担省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任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深入结合我区区情实际,研究制定《宝鸡市陈仓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建机构、充实人员,统筹推进改革试点相关事宜,着力构建审管分离的新机制,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的集中审批。

  5.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工作成效

  一是跑一次就解决问题。继续梳理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第一批公开区级117项、镇街23项“最多跑一次”清单,目前正在梳理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通过代办、网络、邮递、上门等方式,持续改进群众企业办事体验,服务对象表示满意。

  二是政务中心一窗式办结。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完成了政务大厅建设,6月20日区级部门进驻,实现“一窗式”集成受理,极大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区级部门11个(发改、教育、民

  政、市场监管、农业、林业、水利、住建、环保、国土、卫计),承担办理许可事项152项。同时,按照《陕西省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

  动方案》要求,在全市率先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印章刻制窗口,减少了中间环节,压缩了刻制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干部登门服务解决难题。积极动员全区联企干部主动作为,切实做好项目陪跑、手续陪办等工作,先后为企业办理实事、难事70多件,协助66个重点项目、18户涉农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将30户企业列入规模企业培育行列。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加强对收费清单的动态管理,调整公布《陈仓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清单》,确定保留项目34项,严格执行“照单”收费,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企业很满意。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大方案及“10+3”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手段,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目的,以缩短时间、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为抓手,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简化各项审批流程,竭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是抓好常规政务服务。按照时间表、线路图稳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10+3”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建立健全计划、督查考评、座谈走访、定期通报、信息报送、工作联络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点评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着力构建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为企业和投资者排忧解难。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拓宽企业反馈、交流问题渠道,结合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主动调整工作方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是精简审批程序和时间。抓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探索决策、审批、监管分离又协调的改革新路径,协调指导审批职能移交、审批标准规范、审批流程优化等工作。扩大“最多跑一次”覆盖面,在群众、企业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寻求新突破,分批次梳理并公布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清单,最终实现覆盖全部权力和服务事项90%目标,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四是推动行政审批公开透明。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完成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加强与市政务服务中心沟通,加快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以“五公开”为重点,全力推进政务公开试点,以公开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篇八: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3篇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第1篇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充分履行本局职能,自20xx年12月成立以来,相继办理政务服务业务近150万件、行政审批业务近4万件,新增市场主体16000余家。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效为先,推动营商环境科学发展

  一是推行多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通过52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平均每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0元。部分需要抽取专家的事项,专家聘请费用全部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不让企业出一分钱。申请人有"一照多证"的办理需求时,为降低申请人前期准备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将多次踏勘任务合并为一次,实行"多勘合一"。

  二是推动"一业一证",破解发展难题。为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办多证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干扰,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按照《省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证照同办""证证同办"等改革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审批,变为如今"以企业为中心"的一张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拿证即开业"。例如,药店行业的行政许可法定时限为6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7个工作日,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只用3天时间即可拿证,比法定时间提高97%,比承诺时间提高82%。

  三是坚持特事特办,助企复工复产。为破解疫情期间企业发展难题,我们确立了凡是涉及疫情防控相关产品的审批事项,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凡是能网上申请办理的事项,一律免费邮寄材料,线下不再办理;凡是能容缺受理的事项,一律容缺受理;凡是能压缩审批流程的事项,一律对审批人员充分授权,加快内部流转的"四个一律"保障举措,最大限度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例如,受疫情影响,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满足1000多吨订单的生产,跨省落户,实现异地重生,为满足企业快速落地需要,我局加急办理审批手续,保障企业仅用十三天时间就完成从注册到生产,被新闻联播赞为"火神山"速度。

  (二)以质为果,托举营商环境向上发展

  一是职权下放,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为更好促进乡镇驻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乡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使企业办事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工作目标,我局结合重点镇建设,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按需下放"的原则,拉出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公司设立等首批30个大项80个子项的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下放重点镇,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让驻乡镇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优质发展通道"。为全面加快企业建设进程,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先后三次召开涉及1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工业项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与企业精准对接行政审批服务11项;先后5次召开主管部门协调会,集中开展业务研讨会20余次,解决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个。

  三是局长陪跑,建立完善"政企交流通道"。为准确掌握行政审批流程,检验改革成效,从群众视角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局长陪跑制度,以现场体验、陪同企业办理、跟踪企业问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依法为本,推动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立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照省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通用平台,实现线上无缝隙对接和帮办代办,做到线下无审批,全面建立我县依法审批环境。20xx年我局组织40余人参加执法证考试,2020年将做到全员覆盖,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并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二是指导企业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发展。我们不仅为企业送去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好措施,同时也送去助力企业优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利用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注册企业培训会等时机,多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企业发展始终保持在法治化轨道,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推行企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快速发展。凡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放宽准入门槛,保证企业快速落地,切切实实让企业感到发展有希望、落地可作为。

  (四)以商为重,促进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实行"大受理模式",让企业到一窗办所有事。专门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形成40个大项、191个小项"受理标准一元化",推行综合受理,建设形成"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踏勘、一同出件"的快速审批通道,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所有事"。

  二是实行"不见面审批",让企业不出门办成事。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具体要求,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214个行政许可事项主项、382个实施子项纳入网上平台运行,形成全程电子化链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让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

  三是实行"投诉受理机制",让企业做推进改革的"主人翁"。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听取企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专门吐槽找茬和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受理电话,方便办事企业反馈意见建议,让企业参与改革,多提诉求,确立企业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沟通的桥梁,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目前,政务服务"一链式"办理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分领域内还难以实现"综合受理",造成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不强,整个政务服务事项中还存在个别服务环节超时现象。

  二是降本增效不彻底,服务企业还不全面。企业在开办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只进一扇门,开办全完成",仍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虽然企业登记已经实现了全程免费,但企业刻章、税控盘仍需要企业交费。

  三是行业规划不足,审管不畅。由于缺少行业、部门规划,导致我们在审批过程中缺少审批依据,审管互动还不够顺畅,业务协同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制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线上审批链条还未建成,落实线上大项目工改系统还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个别部门职能未划转到位,政务服

  务链条上的"三集中三到位"进驻工作未完全落实,无法真正开展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工作,给企业带来推诿办、拖着办等困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紧盯问题短板,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补齐政务短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从政府层面加强调度,推动"一链式"办理模式,将服务链条上涉及的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民政等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实利益的民生事项应进尽进,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等在内的"服务礼包";同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转变帮办服务模式,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为目标,制作流程化、清单化、模块化服务指南,便于企业快办快结。

  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及建议,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申请人当面评、背对背评等评价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牢服务为民、真情为民意识,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把事办成,还要办的暖心、舒心,最终实现让群众满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第2篇

  根据王清宪书记的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

  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三是民办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是优化教育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制约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或关键问题,土地征用方面,因近几年公办学校建设任务

  繁重,土地资源有限,自20xx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划拨的教育用地,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民办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同等的土地政策。规划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定无法突破,民办学校利用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进行办学,在规划变更、消防验收等方面得不到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20xx年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

  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20xx年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20xx年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三是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审批"一链办理"水平。完善民办学校审批和校车

  使用许可"一链办理",努力实现跨部门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链办理",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第3篇

  优化营商环境在过去的一年里被摆在首要位置,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直各个部门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主动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新年伊始,我区将再度推进"一事通办"改革,继续严把政务服务关口,力争将我区的优化营商环境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优化营商环境最新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部署,严格贯彻落实

  (一)政务服务迁驻新大厅

  我区根据实际情况分步进行搬迁,先将原政务服务大厅搬迁至银海区社会服务综合业务用房--A栋业务用房(区人武部大院内)1楼办公,待该楼2、3装修完成后,再全部搬迁到位,届时工商、税务也将入驻。同时,解决了群众呼声比较高的停车难问题,新停车场可以停泊100多辆车,大大方便群众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银海区委、区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迁建了新政务服务大厅,修建了3000平方米停车场及相关道路,一举解决了原政务大厅面积小、停车难,没有无障碍通道等问题。

  (二)聘任营商环境监督员

  当前,银海区全力精简审批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清理冗余事项,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新迁建政务服务大厅,全区178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结时限平均压缩率达75%,"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5.3%,可网上申办事项比例达90.2%。为进一步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银海区召开营商环境监督员聘任大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出席会议。此次会议聘选20名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均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党代表、党外代表人士,还有商协会代表,实现全方位监督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充分监督和反映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全区营商环境建设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银海区将采用"一证、一册、一码"的管理模式,加强对监督员队伍的管理,规范监督员的行为。也会全力为监

  督员履职做好服务,创造条件,确保监督员职能的有效发挥。该项创新举措,旨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强化社会监督,构建规范、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倒逼改革深化,全面增强聚集要素的吸引力,搭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开展企业走访活动

  1月7日至8日,银海区非公办组织发改局、工信局、司法局、税务局、安监环保局、商旅局、招商服务中心、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走访辖区企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炳康带队先后走访了平阳商会、北海宏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海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俊美商贸有限公司、广西一小撮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每到一家企业,林炳康一行都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为企业送上了最新的优惠政策和法律知识,相关部门就企业提出的问题一一答复,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对各部门的这种现场办公方式,企业家们非常感动,表示企业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职责,为银海区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针对广西北部湾海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一小撮投资有限公司提出的项目建设用地问题,林炳康一行先后到实地进行考察,就企业建设用地问题给出了意见建议。林炳康要求,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辖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一是要增强服务主动性,坚持经常走访企业,切实掌握真实情况,理清工作思路。二是要注重服务针对性,着重绕围制约企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分析研究,多措并举加以解决。三是要突出服务实效性,能做的工作必须马上做,不能马上做的,要及时将情况反馈企业,并多方征求意见,制定解决方案,逐步解决。

  (四)实施政务服务人员晨会机制

  为时刻绷紧高标准、严要求这根弦,对标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目标,从上周开始区政务服务中心每天早上8:05召集全体窗口人员召开晨会,由区政务服务中心领导小结点评各窗口服务人员前天工作情况,传达学习文件精神及领导指示,提醒注意事项和新要求,真心真情真力为企业和群众服务。

篇九: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2022年区县、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2篇

  篇一:区县

  2022年,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我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和“放管服”改革工作,为推进“生态强市、魅力*”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切实解决了全市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领导分包、限时办结等方式,广泛征集市场主体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做到一项一项整治、一件一件销号、一个一个突破。截止目前,全市共征集市场主体反映问题*个,自查问题*个,已经全部办结,问题解决率达到

  *%。

  (二)对标提升涉企服务标准。重点选择“《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等*个与项目落地、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在审批时限、申请材料、收费标准等方面与浙江嘉兴市、*黔南市等先进地区进行对标,进一步取消非法定要求的申请条件,对个性化和共性化申请材料进行精简、整合,将*个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合计时限的*%。

  (三)对接转化重要招商成果。结合我市组织的“*来啦——水源地*绿色产品天津行”“第十五届中国(错)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暨百家名企进*”等重大招商活动,积极引进一批兴市立县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市*个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开发区起步区全部实现“七通一平”,与京津对口帮扶的县区积极对接,吸引了一批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全市招商活动共签约项目*个,总投资*亿元。

  (四)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梳理全市失信企业*家,已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失信企业今后在政府采购、招投标、办理贷款、变更登记、商标评定等多个方面将受到限制。

  (五)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出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的组合拳,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全市实施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户;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近*项;新注册各类企业*户,增长率为*%,居全省第一位,高出全省平均值*个百分点。

  (六)全力搭建政企直通平台。扩展了*群众服务热线的服务范围,在为市民提供*小时电话服务的同时,受理企业在发展环境方面遇到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执法不规范、项目建设环境不优等问题的举报和投诉,建立“政企直通车”沟通对接交流平台。

  (七)创新思路打造工作亮点。市国土局以双桥区为试点,推行银行代办房产抵押和房产抵押注销登记业务,已有*家银行参与代办,承接业务*笔。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首创“银行代办照”“证照联办”制度,全市*家金融机构帮助企业代办营业执照*户,占同期新注册公司的*%,减少群众跑办*次以上。滦平县结合扶贫工作,与北京IPO企业协会走访对接,已成功签约IPO企业*家,达成合作意向*家,完成上市纳税*家。

  (八)全力构建营商长效机制。建立政策发布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机制、健全协调会商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

  和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个,通过建立一批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我市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二、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一是健全审批工作制度。制定实施《*市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若干措施》和《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领办代办、容缺审查等工作制度,规范行政审批工作运行。二是削减行政审批环节。市行政审批局成立后,减少审批章*枚,先后取消了*个申请要件,整合*个审批环节,对*余个内部能够共享的材料实行内部流转,将承诺审批时限全部压缩减半,促进审批效能提升。三是改革审批操作方式。针对投资建设项目预、决算审核环节较多、存在重叠审核的问题,挑选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组成中介库,项目单位从中介库中抽取工程造价企业编制工程造价,住建部门进行政策性审核,审计部门实施工程竣工决策审计,财政部门审核批复,既缩短了审批时限,又节约了审批成本。四是开展网上审批。启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开发在线咨

  询、网上办事、信息公开、办件查询、信息推送等功能,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咨询

  申请

  审批

  颁证的“一条龙”服务。目前,网上办理事项达到*项。五是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开通市行政审批局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名称、依据、条件、程序、时限、收费标准、办理结果等内容,全时段接受群众咨询和监督。研发启用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全程监督、绩效评估,对违反工作流程的及时预警提醒、督查督办,受理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投诉并及时反馈。

  (二)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一是持续推进行政权力下放。202x年至2022年,已向县区下放了*项行政权力。今年又向县区下放*项行政权力。二是全面完善清单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综合清单+专项清单”的清单管理体系,并将清单管理制度向乡镇(街道)、开发区延伸拓展。截止目前,除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清单、群众和企业办事证明清单、开发区权责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正在编制中,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等均已完成。三是衔接取消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今年以来,我市衔接落实国务院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项;衔接落实国务院第三批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项;衔接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

  中介服务事项*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和服务理念还不到位,亲商重商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有些单位和县(市、区)深入基层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困的工作还不够,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还不顺畅,机制还不健全。一些地方在招商过程中热情高、承诺多、跑办勤,项目落地后则不闻不问,基础设施投入少,服务意识差。一些干部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敢担当的心态还普遍存在。

  (二)“重审批、轻监管”仍存在制度惯性,事中事后管活管好的办法和手段还不多。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仍然偏多,企业生产经营还存在办证多、办证难等问题。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后,审管协同的新机制还未建立起来。

  (三)惠企政策执行僵化问题比较普遍,“中梗阻”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公共权力利益化、部门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惠企政策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具体、不连续、不配套等问题。

  (四)法制化建设比较滞后,履约践诺的社会信用环境还有待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吃拿

  卡要等问题在执法过程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政务诚信度、司法公信度距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

  四、下一步举措

  (一)营造重商亲商的政策环境。一是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借助明年改革开放2022年,制定出台我市对外开放实施意见,在市级权限内,对大项目、好项目,研究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确保土地指标、资金扶持等向大项目、好项目聚焦,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二是规范税费管理。全面清理涉企行政性收费,推行“简单易懂、成本低廉”的税制改革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涉企收费监督,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涉企收费项目,在我市权限内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企业存续期内经营上的非生产成本。三是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加大对国务院、省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高新产业发展、外贸出口、农业产业化、“三农”补助等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使企业真正得到政策实惠。对财政扶持项目资金要加强公开公示、审计监督,严防虚报项目、转移挪用项目资金、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二)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结合当前开展“一问责八清理”“微腐败”专项整治等活动,用好督查和问

  责两张“牌”。一是重点督查。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加大对营商环境工作的督查力度,及时跟踪涉及营商环境的重点工作,对重点问题、重点工作建立台账,实行定期通报制度;二是加大问责。由市、县纪委通过明查暗访、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查处通报一批影响营商环境发展的反面典型,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达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促进一方的工作目的。

  (三)建立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一是规范行政检查执法。依法明确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细分行政执法职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和工作流程图,向社会公布。对各种入企检查执法进行规范,减少执法层次,消除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二是做好“诚信*”建设。按照出台的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相关文件,扎实开展创建诚信政府、诚信机关、诚信市场、诚信企业等系列活动,着力培育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加大失信处罚力度,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信用体系。

  (四)构建专业高效的招商环境。着力在招商引资的体制、机制、考核上实现突破。一是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了*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招商办),招商办设在市商务局,进一步充实招商引资力量,负责统筹全市招商引资工

  作。各县(市)区、开发区都要成立专门的招商队伍,从体制机制上改善营商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二是规范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已出台的政策、做出的承诺要严格落实。三是加大招商引资考核力度。市委、市政府将加大对县(市、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力度,增加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分值和比重。

  篇二:应急局

  一、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宣传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发挥示范作用,突出抓住局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学习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每月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二是按照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制度要求,包括局党委成员在内的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职工都要参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体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自学活动。三是坚持创新形式,深化学习效果。除了开展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外,我局结合实际,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行解读,开展了主题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先后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次,自学*余次;以“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联合国能集团宁鲁煤电任家

  庄煤矿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派员参加市直机关以“强素质树形象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四重四联学习教育活动;走进*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观摩学习其优秀经验。四是结合今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手册,借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内容。

  二、重点工作情况

  (一)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的要求,根据全市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影响公平竞争专项清理,经清理,我局未制定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同时,为确保我局制定的政策措施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的要求,防止出现排除、限制竞争的情况,我局印发了《*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局内公平审查机制,明确了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审查主体和审查标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印发规范性文件前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

  (二)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对我局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自治区应急厅委托事项,进一步规范了许可流程,编制了《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印发了《*市应急局规范完善行政审批有关流程的通知》,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明确了许可依据、申请所需提交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结合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

  作,针对由三个业务科室分别受理行政审批初审材料的情况,改为由市民大厅代理窗口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制作规范的审批流程图、有关表格样表等格式文书,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压缩办理时限*%以上,为企业办理证照提供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便民化的服务。

  (三)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规则。为建立健全事权清晰、权责明确、上下协调、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适应安全监管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了《*市应急管理部门事权划分意见的通知》,明确我局与各县(市)区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确认等事项的事权划分,规范了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事项边界,规范了涉企检查行为。

  (四)强化安全生产领域监管。全面启动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构建了“*+*+*+*+*”的方案框架,从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应急值守、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工作队伍、强化风险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发力,确保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印发了《*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市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公示实施细则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时限开展执法活动,优化和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减少不必要执法事项,推行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行政执法依据、方案、人员、行政处罚等有关信息及时公示,畅通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开通了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投诉电话,加大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

  (五)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信用建设。市应急管理局、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市安全生产信用“红名单”“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安全生产信用“黑名单”认定程序及联合惩戒措施,建立了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同时,制定了《*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制度》,建立了全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保障失信主体权益。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涉企现场检查多、频次高等问题,我局起草了《安全生产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办法》,下一步将在审查讨论通过后正式印发。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偶有发生,规划计划、行政许可(审批)、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信息还有欠缺。

  二是事中事后监管有待提高。由于审批、备案项目涉及的市场主体数量太多,监管人员数量过少,日常监管难

  度大、任务重,受专业限制,双随机抽查实施困难,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服务事项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服务优化升级,在“放管服”工作中取得好成绩。

  (一)继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切实提升部门形象。充分认识信息公开对构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内容和*市有关信息公开的文件,真正把信息公开做到细致。

  (二)继续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提高审批服务能力。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创新审批方式。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对于取消核准事项,按照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相关要求做好后续监管;对于下放审批事项,正确行使行政审批权力。

  (三)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定期对市场主体行为检查,加大

  抽查频次。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处理和反馈机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四)加强便民服务意识,切实提高社会满意度。严格按照“减证便民”“最多跑一次”要求,全面清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实现群众少跑路、不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做好政策解读和咨询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全心全意为群众搞好业务指导服务。同时,加大大厅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窗口办事环境,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态度,规范窗口服务标准,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及时回应反馈意见。

篇十: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全区营商环境改善情况调研报告材料

  为助力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助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深入全区相关部门、工业园区、相企业等,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听取部门、企业人员和部分区、乡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等方式,开展了针对营商环境改善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对各方面调研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实施专项整治,强化督查考核,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营商环境明显好转。主要特点:

  (一)政府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区聚焦政务服务效率不高、群众和企业办事难耗时多的问题,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更快、更优”。以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推进部门业务从分布串联模式向同步并联模式转变,于*年*月开始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区本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企业开办”、“工程报建”、“用电报装”的综合窗口。

  通过推行“一窗受理”,减少了办事环节,提升了审批效率。

  (二)政策政务环境持续优化。*区先后出台了较为完善的优化营商环境配套文件及工作机制,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改善政务环境。一是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个单位、服务各类事项*项,基本实现“应进全进”和审批事项网上受理;二是“只需跑一次”比例为*%,“一次不用跑”比例为*%,六类依申请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提速率达*%;三是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对企业和群众办事实行“一口受理”、全程服务。截止目前,*区各部门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网办率均为*%。

  (三)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区司法部门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主动作为,积极服务辖区企业发展。如区人民法院通过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组织法官走访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防范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为加快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形成人人都是环境、处处都是环境、事事都是环境的良好局面。

  二、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区的营商环境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的期盼

  还有一定差距。

  (一)行政审批效能有待提高。虽然我区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但是并联审批还不尽完善,相关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网上办事率低,离年度网办率*%相差较远,加之部分单位行政审批放权不到位,政务中心部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强,对审批事项把握不准,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最多跑一次”还不能完全实现。

  (二)部门间协调合作有待加强。部门之间职责没有完全厘清,衔接不够顺畅,影响办事效率。有的指标成员单位之间协调合作不够,未形成合力攻坚克难。有的指标牵头单位没有发挥好牵头作用,没有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对重点、难点问题没有做到定期研究、共同商议、协调推进。比如,市场监管能力指标中,在*月*日*市督查承接组织区绩效考评指标时,我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共涉及*个单位,目前只有一个单位达到*%(应急局),有*个为*%(税务局、生态环境局、新闻出版局、卫健局、发改局、经贸局、教科局、统计局、民政局),进展非常缓慢。

  (三)惠企政策宣传有待深化。我区惠企政策的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率不高,尤其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极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发挥。不少企业反映,各级在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多是照搬上级政策文件,有针对性的措施较少,很多时候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

  三、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效。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更快、更优”目标。要根据事项办理的关联度、办事类型等情况,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整合归并,并分别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数据共享,利用共享交换平台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交换的数据资源减少企业和群众少交或免交申请材料、少填或免填申请信息。全面推进政务数据与实体经济、政府治理、全民服务等方面创新应用。

  (二)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加大政务服务大厅的改造建设,解决公安、人社、医保、残联等部门业务因场地原因依然还在各自的办事大厅办理的状况,使进驻服务大厅事项的进驻率达*%;充实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和配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改进工作方法,设置*小时自助服务区,严格执行延时服务,对在当天已取号但未能在工作时间内办理的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利用下班时间开展延时服务,直至当事项受理完毕;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线上线下办事的深度融合,明确专人负责对网上办事大厅涉及本单位政务服务事项的录入和实时更新工作;积极开展陪同服务,从办事咨询到资料受理一路陪伴群

  众办事,在陪同的过程中现场解决群众办事遇到的梗阻问题,资料受理后追踪事项的办理情况,增强群众办事获得感和对大厅窗口的认同度。

  (三)进一步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为载体,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多角度的宣传和解读,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镇、各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惠企政策的宣传,切实解决好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持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宣传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营商环境、爱护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凝聚社会各界亲商、尊商、优商的正能量。

篇十一: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全区营商环境改善情况调研报告

  为助力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助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深入全区相关部门、工业园区、相企业等,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听取部门、企业人员和部分区、乡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等方式,开展了针对营商环境改善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对各方面调研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实施专项整治,强化督查考核,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营商环境明显好转。主要特点:

  (一)政府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区聚焦政务服务效率不高、群众和企业办事难耗时多的问题,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更快、更优”。

  以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推进部门业务从分布串联模式向同步并联模式转变,于*年*月开始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区本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企业开办”、“工程报建”、“用电报装”的综合窗口。通过推行“一窗受理”,减少了办事环节,提升了审批效率。

  (二)政策政务环境持续优化。*区先后出台了较为完善的优化营商环境配套文件及工作机制,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改善政务环境。一是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个单位、服务各类事项*项,基本实现“应进全进”和审批事项网上受理;二是“只需跑一次”比例为*%,“一次不用跑”比例为*%,六类依申请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提速率达*%;三是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对企业和群众办

  事实行“一口受理”、全程服务。截止目前,*区各部门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网办率均为*%。

  (三)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区司法部门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主动作为,积极服务辖区企业发展。如区人民法院通过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组织法官走访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防范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为加快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形成人人都是环境、处处都是环境、事事都是环境的良好局面。

  二、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区的营商环境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一)行政审批效能有待提高。虽然我区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但是并联审批还不尽完善,相关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网上办事率低,离年度网办率*%相差较远,加之部分单位行政审批放权不到位,政务中心部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强,对审批事项把握不准,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最多跑一次”还不能完全实现。

  (二)部门间协调合作有待加强。部门之间职责没有完全厘清,衔接不够顺畅,影响办事效率。有的指标成员单位之间协调合作不够,未形成合力攻坚克难。有的指标牵头单位没有发挥好牵头作用,没有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对重点、难点问题没有做到定期研究、共同商议、协调推进。比如,市场监管能力指标中,在*月*日*市督查承接组织区绩效考评指标时,我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共涉及*个单位,目前只有一个单位达到*%(应急局),有*个为*%(税务局、生态环境局、新闻出版局、卫健局、发改局、经贸局、教科局、统计局、民政局),进展非常缓慢。

  (三)惠企政策宣传有待深化。我区惠企政策的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率不高,尤其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极大地

  抑制了政策的有效发挥。不少企业反映,各级在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多是照搬上级政策文件,有针对性的措施较少,很多时候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

  三、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效。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更快、更优”目标。要根据事项办理的关联度、办事类型等情况,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整合归并,并分别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数据共享,利用共享交换平台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交换的数据资源减少企业和群众少交或免交申请材料、少填或免填申请信息。全面推进政务数据与实体经济、政府治理、全民服务等方面创新应用。

  (二)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加大政务服务大厅的改造建设,解决公安、人社、医保、残联等部门业务因场地原因依然还在各自的办事大厅办理的状况,使进驻服务大厅事项的进驻率达*%;充实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和配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改进工作方法,设置*小时自助服务区,严格执行延时服务,对在当天已取号但未能在工作时间内办理的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利用下班时间开展延时服务,直至当事项受理完毕;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线上线下办事的深度融合,明确专人负责对网上办事大厅涉及本单位政务服务事项的录入和实时更新工作;积极开展陪同服务,从办事咨询到资料受理一路陪伴群众办事,在陪同的过程中现场解决群众办事遇到的梗阻问题,资料受理后追踪事项的办理情况,增强群众办事获得感和对大厅窗口的认同度。

  (三)进一步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为载体,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多角度的宣传和解读,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镇、各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惠企政策的宣传,切实解决好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持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宣传

  力度,及时总结和宣传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营商环境、爱护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凝聚社会各界亲商、尊商、优商的正能量。

篇十二: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反思汇报材料

  近期,县应急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民主生活会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深刻反思并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措施,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高标准高要求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现就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次作出反思并明确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过去没有专题召开会议研究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相关工作,没有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贯彻落实意见,缺乏创新和亮点。截止目前,县应急局只有1项行政许可事项,涉及事项较少,导致干部职工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坚持高标准推进工作,存在思想放松、流于形式的现象。

  二是服务不到位。处理行政执法办案与优化营商环境关系上有偏差,认为执法主要职责是查处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严格执法,没有主动服务的意识。“网上办”服务事项与要求存在差距,相关概念把握不够准确、跨部门协调力度效果不够,相关工作仍处于爬坡阶段。

  三是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悉。认为平时工作中只用得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方面的政策法规,只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较为熟悉,对市、县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学习不透彻,对行政审批的程序不熟悉,导致工作进度缓慢。

  二、努力方向

  作为应急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责无旁贷。下一步,县应急局将以服务项目为出发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助力项目“安全上阵”。

  一要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我局将通过召开营商环境专题会等,深入学习市、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让每一名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大势所趋,也是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政治责任,必须统一思想认识。

  二是主动服务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对新立项项目,提前介入服务,对需要报经市应急局审批事项,一次性告知审核要件清单,对高危领域新、改、扩建项目,由县应急局联系行业省级专家主动上门服务,指导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标准规范、管理要求开展项目建设,确保企业项目安全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

  三是规范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效。坚持将简政放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承担的所有行政许可、备案事项均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统一行政审批标准流程、法定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并向社会公示。受理后法定办结时限整体压缩到50%以上,备案类事项均可做到“即办即取”,并可全部通过政务服务网站办理。创新开展容缺受理、邮寄送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一次受理、容缺补正、信用承诺、送证上门,真正做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跑路”。

  四是加强监管力度,保护守法企业合法权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以不低于30%的抽查比例,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营造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

篇十三: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自查报告5篇

  优化营商环境自查报告5篇

  【篇一】

  XX县人民政府:

  为做好迎接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紧紧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现将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以来,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推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全力打造“公平、稳定、透明”营商环境新高地目标,围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政务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创新推进营商环境由拼感情投入向拼环境改善转变,由拼土地价格向拼制度设计转变,由拼税收政策向拼服务质量转变,由拼人力成本向拼人才建设转变的“四个转变”。

  (一)将营商环境建设成效纳入目标任务进行严格考核。已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XX县20XX年度目标考核管理工作体系,作为营商环境24个指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考核。

  (二)建立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XX县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实施方案》(赫县减负通〔20XX〕2号)、《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20XX年放管服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赫府办发〔20XX〕39号)、《XX县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方案》(赫委办字〔20XX〕

  /29

  54号)、《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XX县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赫府办发〔20XX〕53号)等营商环境建设文件;《XX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XX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考核实施方案》、《XX县“减证便民”证明材料取消清单、证明材料保留清单和XX县公共服务事项清单》、《XX县营商环境整治明察暗访工作实施方案》等营商环境制度文件即将出台。

  (三)密集召开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截止到6月,密集召开了研究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专题会、碰头会、常务会、推进会累计达18次;其中,5月17日,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徐磊副县长主持召开了招商引资及营商环境工作调度会,组织讨论《XX县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方案》、《XX县营商环境考核实施方案》,6月15日,对进《XX县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方案》、《XX县营商环境考核实施方案》行再次讨论;

  (四)营商环境整治明察暗访工作有序开展。根据毕节市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毕节市营商环境整治明察暗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围绕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切实推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提质增效,调度市场监管局、工信局、财政局、住建局、水务局、自然资源局、政务服务中心等12个指标牵头部门每月开展自查自纠,填报自查整改台账。目前已累计上报台账6期;

  (五)狠抓营商环境典型问题曝光整改工作。根据《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11起营商环境典型问题的通报》要求,对我县有关部门“放管服”工作滞后问题,已发函至涉及的工信局、生态环境XX分局、水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4个单位,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务必强化担当,严肃纪律,对存在问题逐一研究解决。

  /29

  (六)启动了迎接省20XX年县域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样本企业培育工作。根据5月17日XX县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推进会要求及贵州省20XX年县域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样本企业帅选标准,调度营商环境指标牵头单位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对标先进,协作联动,集中力量在7月31日前培育出贵州省20XX年县域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样本企业。

  (七)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宣传工作。重点对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政策,XX县投资软、硬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开展情况,营商环境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等进行宣传。现已在XX电视台滚动播放省、市、县投资投诉热线。

  二、工作亮点

  通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大排查、大整改、大促进”专项行动和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我县营商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提升。在20XX年全省县域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我县综合得分78.82分,排名全省88个县(自治县、区)第34位,比20XX年的53位上升19位;全市8个县(自治县、区)中排第5位,比20XX年上升1位。其中,“缴纳税费”单项指标在省、市均排名第1位。

  三、存在问题

  (一)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中央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不够,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双诚信、双兑现”执行不通畅,“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有待加强。地方保护主义和轻视地方企业同时并存,部门和行业存在垄断现象,第三方市场(中介组织)运行不规范,法治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信贷过程不规范,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未得到根本性缓解,税费负担依然较重。硬件不硬、软件不软,软硬环境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

  /29

  (二)“放管服”改革不彻底。仍然存在上下级权限交叉,权限不清,导致企业“两头跑”现象;存在部门间各自为政,缺乏协作,相互设置前置事项,互相推诿;存在审核环节过多,材料较多,时间冗长,成本偏高。存在网上办事数据不能共享、系统不稳定、使用不便。

  (三)政务服务不便捷。政务服务大厅业务处理不够快速,入驻不彻底;资料繁多,信息更新不及时,并联办理环节少,便民服务不够;一次性告知不到位,窗口工作人员少,业务能力不足、不专业。

  (四)公共服务不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其它公共服务企业质量不高;第三方市场(中介组织)成为权力寻租新领域,存在运行不规范、服务不透明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大力做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对标对表,紧扣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大“便利度”和服务最高“满意度”目标,紧盯时间、成本、环节等核心要素,推动指标牵头单位采取有力措施,优化流程,精简环节,突出实效,着力缩短指标差距,全力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二)大力开展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结合省级营商环境总体部署,针对省

  20XX年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反馈的政府层面和第三方层面问题,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继续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全力解决企业难点痛点问题。

  (三)大力推进营商环境典型问题曝光工作。以落实营商环境各项政策为抓手,真查真治,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的营商环境明察暗访,通过检查发现一些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坚决做到发现一个漏洞,完善一个制度,建立一个标准,强化

  /29

  一个监督;对明察暗访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问责,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四)启动迎接省20XX年县域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样本企业培育工作。按照样本企业筛选要求,紧盯“手续个数最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核心要素,采用“部门联动,精锐出战,集中办理”方式,在7月31日前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样本企业。

  (五)严格落实权力清单制度。及时把政府权力清单、服务项目、服务程序等通过政府网、电视、微信等媒介向社会公布,实行阳光审批、阳光收费,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

  (六)进一步开通民间投资服务“直通车”。对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和“特事特办”,切实用“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为投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在二次利、多途利用上仔细研究,提出科学合理措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

  (七)统一民间投资企业投诉受理及办结回复的督促指导。确保投资企业及投资人投诉事项得到及时受理和解决,及时收集投资企业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并转送相关职能部门办理,跟踪办理情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八)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本地企业与招商引资企业相应的政策优惠,享受相同的服务。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和继续培养本地企业家对家乡的深爱情感,解决更多就业问题。

  (九)持续实施营商环境动态跟踪工作。严格执行《毕

  节市优化营商环境动态跟踪考核办法》(毕府办函〔20XX〕67号),继续做好营商环境动态跟踪,充分集聚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29

  (十)开展好优化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宣传工作。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等渠道,创新宣传形式,网上网下联动,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全面掀起优化营商环境大提升宣传高潮。

  XX县投资促进局

  20XX年07月24日

  【篇二】

  据《XX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下半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暗访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20XX〕187号)精神,结合7月份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暗访工作安排,青秀区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认真学习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并制定城区相关实施方案和细则

  通过组织学习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我城区制定了《XX市青秀区优化营商环境协调工作组方案》《青秀区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整改工作方案》《青秀区住建局开展窗口作风专向整治整改工作方案》《青秀区保留行政审批必要条件的中介服务事项目录》《青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优化营商环境大整改行动方案》等文件,推动城区各项工作落实。

  二、积极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不断提升优化青秀区营商环境

  (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

  /29

  1.开展“放管服”工作自查自纠。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及国务院、自治区主要领导相关批示精神,全面查找困扰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难点问题,举一反三,督促整改,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放管服”改革工作,今年1月,我城区根据上级要求积极组织各有关部门对“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自纠,针对城区在“放管服”改革中权力下放、中介机构、违规收费、工商登记、信息共享、公共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分析和查找问题原因,逐项整改落实。

  2.做好“放管服”改革信息报送工作。今年5月,根据XX市20XX年“放管服”改革信息报送的工作要求,我城区及时印发文件,建立月报机制,要求各有关部门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送联络工作,并按照“放管服”文件要求报送各领域的成功、典型、创新做法,截至7月底已报送12篇信息。

  (二)进一步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根据《XX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取消、下放和调整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桂政发〔20XX〕15号)和《关于做好有关取消下放和调整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工作的通知》(南清审办〔20XX〕2号)精神,我城区清审办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对新增、取消和调整涉及县级的8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核对梳理,涉及的部门(单位)有农林水利局、发改局、安监局及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梳理出新增、取消和调整涉及县级的行政许可事项共5项,其中,涉及县级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1项,涉及县级调整的行政许可事项2项,依据法律法规设定为行政许可事项的2项。

  (三)积极落实“五个简化”若干措施

  /29

  根据《XX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行重大项目建设“五个简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发﹝20XX﹞27号),城区住建局进行了取消施工合同备案,合并办理与施工许可证颁发相关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现场前期条件核查等事项,施工图审查备案承诺办理时限3个工作日等整改措施。

  (四)开展集中走访服务活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青秀区党委、政府强化城区四家班子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机制,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今年5月至6月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青秀区高质量发展集中走访服务活动,共走访企业311家,其中房地产企业38家,工业企业16家,建筑业企业50家,服务业企业7家,商贸业企业193家,基本建设项目7个。通过走访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改善和提高的共有145家,占走访服务企业的46.62%。此次走访服务共收集到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76条,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管理、政策扶持、行政业务、市场环境等四个方面。

  (五)加强宣传为青秀区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保障

  青秀区委宣传部组织XX电视台、XX晚报、XX电台等市级媒体多形式正面宣传城区行政审批业务全面提速。XX晚报于6月27日在14版《青秀周刊》专栏刊发文章《青秀工商质监局审批业务全面提速》;XX电台在“XX手机台”APP上发布文章《青秀区这个地方,市民办证一个工作日办结》,并于6月27日在电台广播《今早报》与《焕然一新早高峰》栏目播出;XX电视台7月22日在《XX新闻》栏目播出《青秀区:工商质监审批业务当日事当日毕》。

  三、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文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29

  1.主动走访服务企业。走访城区房地产业38家、工业16家、建筑业50家、批发业71家、零售业62家、住宿业25家、餐饮业25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切实为企业解决经营上的问题和困难。

  2.严格落实文件规定。根据《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若干措施》(桂政办发〔20XX〕50号)文件的要求:自20XX年7月1日起,取消公路路产补偿费中的增设道口费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费两个收费项目。自20XX年8月1日起,停征专利收费(国内部分)中的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著录事项变更费。

  3.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等阻碍企业发展难题,降低企业融资负担。城区财政局按照自治区、XX市关于给予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文件精神,根据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增加额作为基数,按0.6%的比例拨付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给金融机构用于增加信贷资产减值准备。20XX年1月财政局共拨付1.75万元至两家金融公司,分别是:XX市达利行小额贷款公司(20XX年小企业贷款余额2042.83万元,20XX年为2089.87万元,新增47.04万元)实拨风险补偿金0.28万元;XX市浩成小额贷款公司(20XX年小企业贷款余额1006.79万元,20XX年为1251.5万元,新增244.71万元)实拨风险补偿金1.47万元。从融资效果看,用较少的支出,扩大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的扶持,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市场资源向小企业倾斜的作用,小企业融资难的营商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发现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

  1.城市交通管理问题。如XX壮族自治区地质印刷厂房门口道路狭小且经常堵车,导致运输原材料的货车出入不便;云景山语城项目附近路网不健全,土方清运困难;华丰城项目附近市政道路未完善,三岸收费站坡度坍塌影响工程进度。

  /29

  2.政策扶持问题。如XX市海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XX润涣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半闲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反映融资难、资金回笼慢、资金流转困难的问题,希望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

  3.行政审批问题。如XX华盛集团XX东环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内从事生产工作的人员都为处于劳动改造阶段的人员,纳税时需要提交的材料繁多,希望能与税务部门协调,简化公司纳税程序;XXXX市参皇养殖有限公司肉鸡销售往外省时需要开检疫证,开具此证的手续比较麻烦,希望能够简化办证手续。

  四、对落实自治区系列文件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力。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针对不同地区需重点引进的企业、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急需引进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

  (二)加大对企业、项目建设财政支持力度。由于财力限制,工业园区项目财政配套资金比例偏小,建议上级财政部门能给予工业发展配套资金用于补助园区内各类工业实体企业,切实降低实体企业建设成本。

  (三)强化服务企业各项工作。进一步简化企业办事办证程序;建设企业品牌宣传平台,给予本地品牌宣传优惠。

  (四)加强项目用地保障。加大对产业园区工业建设用地指标等各项支持,以利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五)加大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申请融资担保项目的企业数量偏少,财政资金发挥引导作用的效果不明显。建议扩大融资担保相关政策的覆盖面,同时,积极扩宽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快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

  (六)加强城市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市政道路建设,加强车辆流转协调;加快地铁建设,给予地铁沿线受影响商铺适量补贴。

  /29

  【篇三】

  区政府办:

  根据《关于报送20XX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自查报告的通知》(XX府办函〔20XX〕58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局“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XX区城管分局围绕区委区政府“放管服”改革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通过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宣传引导、畅通沟通渠道、开展内部评议等方法,深入剖析、着力解决分局在“放管服”改革领域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机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增强全市城管系统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文明意识、纪律意识,打造让市民群众更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

  一、关于落实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改革方面

  (一)狠抓作风建设。结合“强基础

  转作风

  树形象”专项行动,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全市城管执法队伍硬实力、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

  (二)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凝聚正能量,树立好形象”专项宣传活动。依托各级党政内刊、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报道城市管理方面的工作亮点、便民举措、先进典型、好人好事等,充分展示城管形象,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知晓度、美誉度。

  11

  /29

  (三)畅通沟通渠道。搭建交流平台,完善建立与企业项目代表、服务对象代表、群众代表的沟通交流机制。积极主动征求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找准短板,把握方向,整改提升,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业务工作迅速提升。

  (四)开展自查自纠。围绕工作总体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多级考核、监督检查、综合评议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管理漏洞,通过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纠正存在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工作成效

  (一)及时处理案件,努力化解矛盾。分局举报热线工作人员热情受理群众投诉,耐心解答有关城市管理方面政策,积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接听咨询、投诉电话1135个,受理“市长热线”、“区长热线”、“市、区长信箱”、“市、区委书记信箱”29件,国家信访平台11件,受理“凤凰山下论坛“10余件。其中属我局职责范围内的,均做到了认真调查、督办,办结率达100%。执法人员办案迅速,极力将城市乱象遏制在萌芽状态。

  (二)认真总结经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国家、省政府取消收费标准的政策,认真落实收费情况,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收费环节的事中事后监管。有效的发挥了社会监督作用,教育引导群众修身律己、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人员意识和能力培养。要加强对行政机关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12

  /29

  (二)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决策,提高行政决策的公信度与执行力,从源头减少行政纠纷的产生。

  (三)积极探索和完善复议与应诉工作机制。配强配齐工作机构和人员力量,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复议与应诉工作任务。

  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XX区分局

  20XX年7月22日

  【篇四】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关于报送20XX年国务院大督查自查情况报告的函》(防发改综合函〔20XX〕587号)要求,现将我局“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落实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改革方面

  (一)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方面

  1.不折不落实清费减负政策,真真切切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20XX年共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46项,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24项,暂停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6项,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1项;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3项,放开经营服务性收费7项。经测算,20XX年市本级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380万元。

  13

  /29

  20XX年根据上级的有关政策规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减负政策:一是自20XX年4月1日起,停征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工本费。二是

  自20XX年8月1日起,停征专利收费(国内部分)中的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著录事项变更费(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人委托关系的变更),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收费(国际阶段部分)中的传送费。三是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专利年费的减缴期限由自授予专利权当年起6年内,延长至10年内;对符合条件的发明专利申请,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答复期限届满前(已提交答复意见的除外),主动申请撤回的,允许退还50%的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四是自20XX年7月1日起,取消公路路产补偿费中的增设道口费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费两个收费项目。

  2.开展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规范专项工作。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开展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共清理规范工作全市共清理审查72个部门,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金额约为14948.67万元。

  3.全面清查整顿行业协会商会、各类中介机构收费。对行业协会商会、各类中介机构收费严格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收费公示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是对目录清单之外的收费项目,可拒绝缴纳,并可向价格监督检查部门举报。二是以价格服务进企业活动为抓手,在巩固原有收费公示成果的基础上,对已调整的收费标准要及时变更,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等形式,扩大收费监督的覆盖面,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持续加大涉企收费检查整治力度,强化价格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完善12358举报电话等举报网络平台建设,形成强有力的价格监督体系,并逐步建立行业协会商会、各类中介机构收费价格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价

  14

  /29

  格行政管理工作,保证严肃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将各部门的收费行为置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

  4.完善收费清单管理制度。依据国家、自治区清理收费的相关文件规定,动态调整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减免的减免到位,做到清单之外无收费,主动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

  (二)为公平营商创条件方面

  1.加大价格监督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紧紧围绕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行,推动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逐步确立竞争的基础性地位。

  (1)全面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审查增量,有序清理存量,加强对我市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宣传,充分发挥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情况报送和通报制度,组织开展对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清理工作,促使全市各级政策制定机关要求有序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

  (2)着力完善价格社会监督机制,规范价格执法行为。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开展市场检查和专项检查,执法结果实行网上公开,坚持价格行政执法回访制度,避免价格检查中的随意性。充分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强化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提高价格监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加强价格信用建设。

  2.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措施。

  15

  /29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防政办函〔20XX〕39号)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各项措施。一是制定了《XX市物价局关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建立了随机抽查清单,建立了《XX市行政事业性收费抽查清单和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抽查清单》和市场主体名录,明确了抽查内容和抽查方式;三是建立了XX市物价局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将通过国家发改委考试合格取得行政执法检查证的人员名录通过XX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四是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政审批事项调整的监督管理,制定了相关监管制度。

  3.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一是坚持强化市场价格常态监管,加强节假日市场和宾馆价格、新增旅游景区景点及周边服务行业价格监管。开展教育收费检查、商品房销售行为、糖料蔗收购、药品市场价格,以及供水、供气、电信领导价格等专项整治工作和重点检查,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二是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平台”功能,及时受理价格举报案件。据举报业务处理平台统计,1-5月全市受理各类价格咨询、举报件数共23件,其中价格政策咨询共21件,价格投诉1件,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共1件。办结件数共23办结率100%。

  (三)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方面

  根据市委、市政府防止要素价格上涨,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完善管道燃气定价机制,多渠道降低水电气等生产经营成本,今年降低企业大宗用水价格要明显见效的目标要求。我局结合实际,充分已挥职能作用,切实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16

  /29

  预计落实电价和燃气两降价政策,可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亿元以上。再次,主动作为,疏导价格矛盾,切实降低工业大宗用水价格。

  1、执行上级文件,降低用电生产经营成本。

  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降低丰水期水电上网电价、增量电量部分免收基本电费、降低大工业电价、一般工商业电价、免收新增电力用户临时接电费用、降低高可靠性供电费用,着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夏天用电高丰期鼓励居民增加使用丰水期电量,第一阶梯电量增加60千瓦时,减轻居民用电电费。

  (1)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桂价格〔20XX〕43号)的规定:一是从20XX年12月1日起取消临时费。二是从20XX年1月1日起免收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有关费用。三是完善两部制电价制度,用户可自愿选择按变压器容量或合同最大需量缴纳电费,也可选择按实际最需量缴纳电费。四是调整电价分类结构。五是全面清理规范电网企业在输配电价之外的收费项目。

  (2)从20XX年4月1日起,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低谷时段用电价格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桂价格〔20XX〕33号)的规定:一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低谷时段(23日至次日7时)用电价格按目录电价是(不含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的50%执行,其余时段价格不变。二是医院、百货大楼、宾馆、饭店等场所使用的具有移峰填谷作用的蓄热式电锅炉和蓄冷空调等节能设备用电,具备单独计量条件的,低谷时段用电价格按目录电价的50%执行,其余时段价格不变,低谷时段电价按目录电价的50%执行,其余时段价格不变。三是按最大需量计费的大工业电力用户,基本电费按照实际抄见最大需量收取。

  17

  /29

  (3)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一般工商企业用电费用。继续落实已出台的电网清费政策,取消临时接电费,从20XX年12月1日起,临时用电力用户不再缴纳临时接电费用。从20XX年1月1日起,免收余热、余压、余气自备电厂有关费用。进一步规范和降低电网环节收费,自20XX年4月1日起,两部制电力用户可自愿选择按变压器容量或合同最大需量缴纳电费,并调整电力分类结构,将我区电网销售电价、配输电价表中,大工业也用电类别和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类别合并为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类别。同时,逐步取消优待类电价,逐步减少交叉补贴。

  2.降低管道燃气价格。20XX年3月26日,我市居民生活用气降低0.16元/m3,第一阶梯价格,由3.21元/m3降低为3.05元/m3;第二阶梯价格,由3.85元/m3降低为3.66元/m3;第三阶梯价格,由4.82元/m3降低为4.575元/m3。非居民用气由现行的最高不超过4.17元/m3降低为3.90元/m3后,具体价格仍由供、用气双方协商确定。

  3.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积极推进竞争一口价政策;对9种物品实行运价优惠,对煤炭运价吨公里下调0.01元,按要求将铁路的各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制成公示栏对外公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取消征收护路联防费和大宗货物综合物流服务费;对选择铁路运输的零散快运货物实行运价动态调整;继续执行国家、自治区整车鲜活农产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我市的港口、防城区、上思县三个高速收费站均按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要求开通了停车电子收费业务;继续执行自治区交通厅物价局、财政厅广西北部湾区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减半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政策。

  4.降低工业园区大工业用水价格。根据市政府“项目提速年”多渠道降低要素成本,在今年

  在降低企业大宗用水价格方面要明显见成效的要求,为切实解决

  18

  /29

  供、用水双方的价格矛盾,通过深入调研与多次协商,协调广西XX北投有限水务公司对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用水,从20XX年5月1日起降价0.03元/m3。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供水成本的跟踪监审,改革水价定价机制,引导企业自主协商定价,切实降低工业园区大工业用水价格。

  二、发挥职能作用,优化营商环境。

  紧紧围绕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行,推动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逐步确立竞争的基础性地位。

  (一)强化反行政垄断执法。根据自治区物价局20XX年广西价格监管与反垄断工作要点,积极查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行政垄断案件,有效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为企业参与竞争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加大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市场价格巡查检查力度,结合节日消费热点确定检查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研究探索放开商品价格和新兴市场价格监管的有效方法,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倡导诚信经营、公平竞争。

  (三)做好价格举报工作。完善价格举报应急处置和快速反应机制,积极查办价格投诉举报案件,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持续高压打击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四)着力完善价格社会监督机制,规范价格执法行为。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开展市场检查和专项检查,执法结果实行网上公开,坚持价格行政执法回访制度,避免价格检查中的随意性。充分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强化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提高价格监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加强价格信用建设。

  19

  /29

  (五)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开展涉企经营服务收费专项检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减轻企业负担;着力整治涉企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依法查处公用事业、垄断行业乱收费行为,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价格行为监管;开展小区物业和停车收费等热点行业价格监管,结合价格举报投诉热点,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出有利于监管的意见建议,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一)提升行政效能服务水平。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提升行政效能的相关要求,放宽市场准入“六个一”、以及“最多跑一次”事项、服务事项压缩办结时限的具体要求,继续梳理完善调定价格工作机制和流程,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尽可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二)执行网上办事的规定。根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开展网上办事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推进网上办事纵深发展,开展“一事通办”利企便民改革,逐步实现面向企业和群众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协同办理、一事通办、一次办成,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有质量、更为高效的政务服务,提升工作效能,增强透明度,达到利企便民目标。

  (三)探讨和实行“容缺受理”,助力“最多跑一次”。针对那些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采取“暂时性容忍”办理,要求办理群众或企业在相应时间内补齐相应材料。有效化解“资料齐全”和“最多跑一次”之间的矛盾,消除工作人员以材料不齐为借口不作为、慢作为,甚至进行权力寻租的空间,让“最多跑一次”更好得以实现,让广大群众和企业充分享受改革的红利。

  20

  /29

  (四)加强沟通与宣传。拓宽群众、企业和社会意见反映渠道,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物价部门子网站开辟宣传专栏、通过新闻媒体和建立物价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价格政策、工作动态、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及时宣传价格工作、解读价格政策,了解群众和企业的诉求,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价格费查询、晒价比价、价格维权、价格公共服务等服务。群众和企业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以查询到价格部门办理事项的服务指南,查询收费单位、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重要价格信息。

  四、存在问题

  (一)完成年度价格调控目标存在较大的困难。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改革后,CPI上涨幅度较大。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防政办发〔20XX〕56号)的要求,从于20XX年12月1日零时起,我市8家二级及二级以上城市公立医院同时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同步调整了部份医疗服务价格导致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出现了大幅上涨(其中:20XX年1月-5月同比分别上涨11.2%、11.0%、11.0%、11.1%和10.7%),拉高了CPI0.9个百分点,严重影响我市CPI调控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房租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居住类价格自今年5月份起环比大幅上涨7.5%,同比上涨8.5%,拉动CPI上涨1.6个百分点。

  (二)缺乏依法降低、取消涉企收费自由裁量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定价权限在国家和自治区层面,我市只能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规定,没有权限取消和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实行市场调节的商品价格和服务性收费,垄断现象难以管控。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性收费,由于在定价权开放管理之前,就已经有垄断市场的行为,定价权开放管理后,垄断经营,随吊价的问题时有发生。

  21

  /29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及建议

  (一)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密切关注粮油肉蛋菜等主要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情况以及相关价格指数变化,发现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及时预警预报。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围绕经济发展,立足市情,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对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确保完成我市20XX年价格调控目标。

  (二)合理利用价格杠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1.降低用电成本。按照国家、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多措并举,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进一步降低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数据中心等电力用户的电价水平。支持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园区、自治区认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绿色大数据中心和其他产业园区的电力用户通过市场化交易降低用电成本;落实工商同价措施,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降低10%;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等用电价格实行优惠,优化粤桂合作工业园区电价政策;按需量计费的大工业电力用户,基本电费按照实际需量收取。理顺电网体制机制,推动主电网与区域电网融合,实现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设区市全覆盖。

  2.降低用水用气成本。理顺区内管道燃气价格,合理调整输配价格。天然气主干管网可以实现供气的区域,不得以任何名义增设供气环节,随意加价。鼓励供气企业采取直供方式对工业企业供气。严禁供水、供气企业向市场主体收取接入费、碰口费。取消用水报装过程中的收费(或预收费)环节,改为施工验收后结算方式。继续加大对供水成本的跟踪监审,改革水价定价机制,引导企业自主协商定价,切实降低工业园区大工业用水价格。

  22

  /29

  3.规范水电气报装行为。对符合条件的水电气报装,由供应企业出资建设配套至用户单位用地红线。供电供水供气企业要进一步明确收费标准,切实降低用户报装工程费用。优化报装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并对社会公开承诺。

  4.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铁路集装箱运价下浮;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扩大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降费试点;提高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储值卡优惠费率;继续执行高速公路现有收费优惠政策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5.持续开展清费减负。深入推进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取消无法定依据的收费项目;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建立我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开展中介服务去行政化工作;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全面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自设收费、重复收费的项目实行行政追责和经济处罚。

  6.完善收费清单管理制度。依据国家、自治区清理收费的相关文件规定,动态调整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减免的减免到位,做到清单之外无收费,主动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

  (三)继续加大价格监督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市保护消费者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创建放心消费活动精神,严肃查处发布虚假价格信息、串通涨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继续推进资源性价格改革。一是完成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实行阶梯水价工作。二是实施新的水资源费收费政策及新的收费标准;三是降低管道燃气价格。

  23

  /29

  (五)优化提升价格公共服务。把优化服务作为拓展价格工作新空间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价格信息服务水平,加强价格纠纷争议调解,探索价格服务新模式,纵深打造12358价格监管平台品牌。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提升行政效能的相关要求,放宽市场准入“六个一”、“一事通办”利企便民改革,以及“最多跑一次”事项、服务事项压缩办结时限的具体要求,继续梳理完善调定价格工作机制和流程,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尽可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XX市物价局

  20XX年7月16日

  【篇五】

  按照盟委行署《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十项措施》和市委政府关于着力破解营商环境优化难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我局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管理优势,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高效服务”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服务流程再造、缩短办事时限、创新服务等方式,为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便企业和广大群众办事,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结时限,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24

  /29

  针对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需要,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企业开设了绿色通道,实行“一窗式”办理。认真梳理了登记流程,取消了兜底条款涉及的要件,简化了信息系统已有的重复要件。不动产登记业务(首次登记、批量业务除外)的办结时限由《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受理后1到3个工作日。查询业务、查封登记、解封登记、注销登记即时办结、立等可取,保障了企业财产权。

  (二)提高项目用地审批效率,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制定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制作了《XX市国土局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单》《审批材料填写模板》等。着力推动由重审批向重服务重监管转变,提高办事效率。健全和完善了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用地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登记发证的用地服务机制。积极开展项目用地的政策咨询、告知、协调、督办等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临时用地审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出租等审核,设施农用地审核和备案,改变土地用途审核、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审批登记等事项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办结时限均有大幅度压缩,为企业和项目的后续进程赢得了时间。二是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全域旅游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

  (三)筹备建设“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网络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网办通”。

  筹备建立不动产登记互联网外网,即“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平台和政务服务网络平台的有效链接,探索百姓网上咨询、网上

  25

  /29

  登记申请、预审查、预约服务等模式,从而实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当面查验、领取证书”的线上登记运行方式,实实在在实现“只让百姓跑一次”。

  (四)积极与兴安盟不动产登记局对接,进一步加快数据资源共享。

  按照数据平台建设要求,积极配合兴安盟不动产登记局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此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预计在9月底前完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二期建设。

  (五)多举措简化办事环节,逐步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规范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增强政务透明度。在XX市政府网上积极开展权利清单、行政监管执法和权利运行等相关信息共计8大类,214个小项。涵盖了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办事指南、告知单等信息,方便群众和企业事前查询。推行“马上办”、“一次办”,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通过流程再造,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路数次。特别是不动产登记中心已经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今年以来,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调整优化窗口布局,合并业务环节,实现了房产、税务与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具体流程为:不动产部门工作人员收取并审查材料;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出具房屋信息相关证明;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核对住房信息后核税、收税;不动产部门工作人员受理、录入系统。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窗口收件、一套资料内部传递、一次性收费、一个窗口发证”,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

  (六)依法依规清查梳理,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证明。

  按照《关于进一步开展清理规范全市各类证明事项的通知》(乌审改办发[20XX]3号)文件要求,对依申请行政权力、办理业务和提供服务时要求公民、26

  /29

  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的各类证明进行梳理,凡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来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能够通过部门实时共享获取、核验的材料不需重复提交。经梳理,我局共有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等20项需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证明材料的事项,不存在法律法规之外的证明材料。

  (七)认真清理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

  严格按照除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部委规章要求设定的中介服务事项外,其余一律不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服务,或者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中介服务材料。经梳理,我局共有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等15项需要行政相对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服务,或者提供相关中介服务材料的事项,已形成《行政权力服务事项清理表》报市审改办审核。

  (八)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制定了工作方案、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结合监管责任,提出抽查对象名录,涵盖全部监管对象。检查时采取摇号、专业对口等方式,从名录库中随机选派,真正做到随机、留痕、可追溯。合理确定双随机检查的比例和频次,既保证了检查工作力度,又防止过多干扰被检查对象。并将抽查名录、抽查结果录入“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年初以来,随机抽查矿山企业1家、测绘单位1家,用地企业2家,抽查比例为10%,没有发现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九)为企业开设绿色通道,提供跟踪服务。

  对重点项目和企业、个人的急办项目,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部分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特别是抵押登记,采取即收即办。查询业务、查封登记、解封

  27

  /29

  登记、注销登记当场办结。用地预审、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土地出让等手续均有专人盯办。年初以来,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万佳阳光佳苑二小区、众益房地产名都家居项目、欧蓓莎置业房地产项目等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辛源食品有限公司、森辉印务有限公司、蒙佳公司等生产企业办理了建设项目首次登记和抵押贷款登记。

  (十)主动作为,每年解决一项便民服务方面的突出问题。

  对于同一地块政府未完成全部征拆,开发企业办理已建设完工的楼房首次登记的问题,采取将一块地上政府未征拆和开发企业建楼区分开,建楼地块予以登记,便于已建楼房住户后续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二、采取的措施

  (一)强化落实责任,形成联动格局。一是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人。二是领导班子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既抓好分管业务工作,同时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放管服”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各职能部门高度配合、协调畅通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学习教育,提高服务本领。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理论、业务培训及优化营商环境教育。通过召开局务会、专题会议传达市委政府和盟国土资源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就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机关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宣传,切实增强了干部职工改进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制定了干部职工业务学习培训计划,按计划开展培训,提高了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水平。

  28

  /29

  (三)强化作风建设、净化政治生态。大力践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以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的举措,正行风、改作风,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密切关注“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及时发现和查处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隐形变异问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年初以来,通过设置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的方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并多次组织明察暗访,对“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公济私、推诿扯皮、态度冷漠、语言生硬”、“为政不廉、吃拿卡要”等行为进行全面查处。

  29

  /29

篇十四: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应急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汇报

  近期,县应急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要求,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深刻反思并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措施,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高标准高要求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现就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次作出反思并明确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过去没有专题召开会议研究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相关工作,没有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贯彻落实意见,缺乏创新和亮点。截止目前,县应急局只有1项行政许可事项,涉及事项较少,导致干部职工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坚持高标准推进工作,存在思想放松、流于形式的现象。

  二是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悉。认为平时工作中只用得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方面的政策法规,只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较为熟悉,对市、县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学习不透彻,对行政审批的程序不熟悉,导致工作进度缓慢。

  三是服务不到位。处理行政执法办案与优化营商环境关系上有偏差,认为执法主要职责是查处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严格执法,没有主动服务的意识。“网上办”服务事项与要求存在差距,相关概念把握不够准确、跨部门协调力度效果不够,相关工作仍处于爬坡阶段。

  二、努力方向。作为应急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责无旁贷。下一步,县应急局将以服务项目为出发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助力项目“安全上阵”。

  一要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我局将通过召开营商环境专题会等,深入学习市、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让每一名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大势所趋,也是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政治责任,必须统一思想认识。

  二是规范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效。坚持将简政放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承担的所有行政许可、备案事项均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统一行政审批标准流程、法定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并向社会公示。受理后法定办结时限整体压缩到50%以上,备案类事项均可做到“即办即取”,并可全部通过政务服务网站办理。创新开展容缺受理、邮寄送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一次受理、容缺补正、信用承诺、送证上门,真正做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跑路”。

  三是主动服务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对新立项项目,提前介入服务,对需要报经市应急局审批事项,一次性告知审核要件清单,对高危领域新、改、扩建项目,由县应急局联系行业省级专家主动上门服务,指导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标准规范、管理要求开展项目建设,确保企业项目安全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

推荐访问:应急局优化营商环境报告 应急 优化 环境

最新推荐